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设计人:栾爱芹

复习目标:

1.积累重点词语

2. 了解小说诗歌及其它文体的常识

3. 体会文章内容及情感

4. 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

5. 注重朗读训练培养语感

课前检测: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气魄p? 扮演bàn 澎湃bài 哽住gěng

B.哺育fǔ 惩罚chéng 懊悔ào 逼狭xiá

C.屏障píng 山巅diān 滋长zī 炽痛chì

D.惨白chǎn 泛滥fàn 镐头gǎo 胡骑j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澎湃懊诲浩荡胡涂 B. 炽痛体魄耻辱云鬓

C.雄伟呻吟斓语祈祷 D. 胳膊渲闹誓言鞍鞯

3.名句填空(8分)

(1),寒光照铁衣。

(2)《木兰诗》中概述了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

句:,。

(3)《木兰诗》中夸张地形容行军迅速的诗句:,。(4)把你所知道的描写黄河的诗句写在下面。(至少写3句)。

课堂复习:

第六课《黄河颂》

1.字词:

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浊流

2.文学常识:

光未然简介光未然,(1913~

2002)现代著名诗人,文学评论家。原名张光年。湖北省光化县人。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3.诗歌结构:

由朗诵词和歌词组成。歌词结构:序曲(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由望黄河和诵黄河组成)——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3.诗歌情感:

情感抒发以及第一人称写法: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4.诗歌抒情方式:

以“我”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由“我”的望,到“我”对黄河的赞颂,再到“我们”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抒发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这首诗描绘黄河形象时,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4.重点语段理解:

“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哺育了中华儿女,我们的民族有着源源流长的革命精神和伟大力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神州大地上正以高昂的斗志抵御侵略,争取解放,争取胜利,迎接光明,演绎“我们是铁,我们是钢”的团结力量。

5.写作特点:

①结构上先总写后分写,有着清晰的线索.

②歌词在相同句式里又略有变化,一咏三叹,有着极强的抒情性;

③修辞手法运用。典型的比喻和排比。诗歌语句显得生动形象。呼告手法,直抒胸臆。

如:黄河,你给我们骄傲,给我们自豪,给我们欢欣,给我们微笑。

7 最后一课

1、字词:

哽郝踱惩罚祈祷诧异婉转懊悔

2、文学常识:

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小东西》,《最后一课》是其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3、文章思路:

小说以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巧妙地铺设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6)序幕。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

第二个阶段(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

第三个阶段(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

第四个阶段(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

4、文章情感:

本文表达了沦陷区人民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将要失去祖国语言的悲痛。

5、主要人物:

小弗郎士:

作者运用第一人称,对小弗郎士的描写重点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写出了小弗郎士情感变化的波澜起伏,从幼稚、贪玩——疑惑、诧异——难受、懊悔——悲愤、懂事,充满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一感情变化,推动情节的发展,突出了主题,使文章更真切感人。

韩麦尔先生:

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的描写方法: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展示了一个具有崇高的爱国情感的教师形象。

6、重点句子含义:

“我们必须把它牢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的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7、环境描写及作用: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这是本文中小弗郎士早晨出门时所见到的场景,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点明了《最后一课》的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环境描写,它真实而又十分简练地交代了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法执行和就范。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

课前的环境描写的作用: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

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字词:

逼狭险峻崎岖阻抑一泻千里奇趣横生亦复如是

2文学常识:

李大钊,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就确立了救国救民的宏伟抱负,大力宣传“共产主义在中国必将胜利”,1927年不幸被捕,4月28日壮烈牺牲。

3、文章行文思路及特点:

层层深入地表达思想感情:人类历史道路→民族生命过程→人类历史生活→中华民族史路→中华民族精神

4、重要词语句子的含义:

“艰难的国运”:

是二十年代的国家命运,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国内军阀混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雄健的国民”:

是一种像高山一样巍峨、像黄河一样浩荡一样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

两者的关系:在国运艰难的时候,要发扬雄健的精神,为民族的尊严和发展而奋斗、奉献。

趣味:

……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乐趣。我们应该拿出雄健的精神,………亦是人生最有趣味的事……

A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挑战艰险,征服旅途,无限风光在险峰。

B国难当头,挺身而出,英勇斗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C为民族的新生而奋斗,奉献生命的光和热,谱写壮丽的人生之歌。

5.李大钊的人格风范:

忠诚、追求、勇气、执著、热血、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9.土地的誓言

1.字词:

炽痛、暤鸣、斑斓、怪诞、亘古、默契、田垄、污秽、谰语、镐

2.文学常识: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人,现代作家。散文作品有《默尔格勒河》、《风从草原来》、《花一样的石头》、小说《曹雪芹》、《科尔沁旗草原》、《大地的海》、《长江》。

3.文章的思路:

一段:我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的心为此热血沸腾!二段: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牺牲。

4.文章的情感:

有对故乡优美景物的热情赞美;有对故土的深切怀念;有离别故土无尽的凄苦和无奈;有想念故土而难归的满腹的愁怨与悲愤;有收复加家园,重建故土的激情与信念。

5.文章的抒情方式:

①写作人称的变化“呼告”手法运用

人称的变化实际上是情感的变化的结果。文章开始用第三人称,是因为感情起初比较平稳,但随着作者情绪一步步的激动,作者就不满足于使用向第三者介绍的人称代词“她”了,于是抛开读者直接与自己所叙述的对象进行对话交流,对土地以“你”相称,情感显得更加直接而迫切。

②借景抒情

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展示东北土地的丰饶美丽,给读者以强烈冲击力。从听觉、视觉、嗅觉等多角度来描绘东北景物、物产,给人以耐人寻味的感觉。

③排比修辞

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使文章感情表达更充沛,使景物描绘更形象、生动。

6.重要句子含义

①标题“土地的誓言”:

这一标题比较独特,从文章来看,这誓言是作者对着土地发出的。

②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泛滥”一词是贬义褒用,这里是无法操纵与控制的意思,表达了作者无法控制的思乡之情。

③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用“埋葬”,表示自己的欢笑已随着那片土地的沦陷而一去不返。

④她低低地呼唤着我的名字……使我不得不回去。

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切的爱,渴望回到故乡去的迫切心情。

10.木兰诗

一、文学常识: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民歌,是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2.“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3.“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木兰诗》与《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即《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

3.生字:

可汗、轡头、戎机、朔、金、啾啾、着、军帖。

4.诗歌结构: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归来

第四部分(七段)结尾附文

5.人物形象:

木兰是一个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性情)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的人。

木兰之所以能流芳百世,因为她既有女儿情怀,更具英雄气慨的古代杰出巾帼英雄形象,在代父从军中看到了她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和平的心愿。

6.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互文,排比,复沓,对偶。

7.写作特色:

叙事的详略及作用。

详细写了从军缘由、准备行装、出征想家、辞官还家、会见亲人等情节,略写了十年征战的情节。这首诗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极力突出的是木兰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这样详略安排起到了突出人物特征、表现作者思想倾向的作用。

【实践·拓展】

(一)乡心(巴金)

我不想睡,趁大家酣睡的时候,跑到舱面上去走走。

我上了舱面就感到一股寒气,不由得扯起大衣的领子来。四周没有一个人,只有吵人的机器声时时来到我的耳边。

浪很小,船也平稳,风并不大。一轮明月照在万顷烟波之上,蓝色的水被月光镀上了银色。①月光流在波上,就像千万条银鱼在海上游泳。我这时真想拿一根钓竿,把它们钓几尾上来。

我默默地在舱面上趟着。明月陪伴着我,微风轻抚着我。有无涯的大海让我放观:有无数的回忆尽在我思量。人生难得儿良宵。是乐么,还是痛苦?

三十四天的旅行到此告了一个段落。明天太阳照眼时,我们就要踏上法国的土地了。这时候似乎又觉得船走快了些。现在对于海上的生活又感到留恋。这三十四天的生活的确是值得人留恋的。然而明天我们一定要上岸了。

"明天要上岸了",和以前在家时,在上海时,"明天就要走了"的思想一样,激动着我的心。这种时候要说是快乐吧,自己心里又不舒服;要说是痛苦吧,又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这是怎样的矛盾啊!我一生就是被这种矛盾支配了的。

不知道怎样,我竟然被无名的悲哀压倒了。四周有这么好的景致,我却不能欣赏,白白地拿烦恼来折磨自己。时候不早了,明天还得走一整天的路。倘若在家时,我的大哥一定会

催我:"四弟,睡得了--"现在呢,即使我走到天明,也没有人来管我。②能看见我的,除了万顷烟波之外,就只有长空的皓月一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锋镝余生的我,对此情景,能不与古诗人同声一哭!

然而过去的终于是过去了。我应该把它们完全忘掉,我需要休息。明天我还得以新的精力来过新的生活。

1.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2.划线句子①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3.文中第六段的"快乐"指的是什么?"不舒服"指的又是什么?(4分)

4.画线句子②有什么含义?(5分)

(二)民歌(余光中)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如果黄河冻成了冰河

还有长江是最母性的鼻音

从高原到平原

鱼也听见龙也听见

如果长江冻成了冰河

还有我还有我的红海在呼啸

从早潮到晚潮

醒也听见梦也听见

有一天我的血也结冰

还有你的血他的血在合唱

从A型到O型

哭也听见笑也听见

1."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歌的内容是什么,作者并没有写,然而你能想像这该是怎样的一支歌吗?(6分)

2.谈谈你对诗中画线部分的理解。(4分)①②③④

3.诗中说"黄河冻成了冰河""长江冰成了冰河""我的血也结冰",这可能吗?诗人为什么这么写?(6分)

(三).阅读下诗,回答问题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解释加点的字

①八十始.得归:

②采葵持作羹.:

③兔从狗窦.入:

④不知贻.阿谁:

2.说说下列诗句的意思

①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②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3.诗中主人公离家归家的年龄分别是多大?

4.用诗中的句子回答:主人公的家现在怎样?

5.全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四)20.抒发了作者睹月思人,想念家乡的情感。 21.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波光荡漾的美好景色,给人以动感,富有生机。 22."快乐"指明天要上岸了,终于到达目的地了,"不舒服"指的是离开家乡,思念故土,内心痛苦。 23.寰宇寥廓,愈发显得我孤独伶仃,只有空对共有明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五)24.是一首雄浑悲壮、阔大的歌,震天撼地的歌,是中华民族之魂的赞歌。

25.①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它惊涛澎湃,咆哮万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与不息的抗争只有它才能表现出来。②长江最温柔、亲切的"鼻音"与黄河的雄浑的声音相应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同样孕载着五千年的中华文明。③我的热血在沸腾,表现了诗人澎湃、炽热的民族情感。④中华民族的颂歌回响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头,奔涌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中华民族的儿女将世世代代传唱它。`

26.不可能。诗人在作品运用了假设和让步的手法。由于假设、让步的现象(黄河、长江、血液结冰)根本不可能出现,这就从反面自然推出了中华民族的颂歌将永远被传唱下去,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强烈、深厚的民族激情。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学案【主干速记忆】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 【知识体系】 【知识梳理】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人类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有与发展的基础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的发展促动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产品消费了,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够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够提升劳动力的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交换、消费(是最终的目的和动力)四环节。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必要性+重要性) (1)生产决定消费,这要求我们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3)大力发展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别,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利于持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2.怎样大力发展生产力? (1)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部分,调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合的部分,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基本制度。 (3)实施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劳动者素质的提升和科技进步与创新。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公有制经济: 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内容: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就全国来说,有的地区和有的产业能够的有所差别。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水平上;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居支配地位。 4.态度:必须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它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升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三)非公有制经济 1.内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2.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态度: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原因:①从根本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决定的,个体、私营等非公制经济发

二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晒太阳 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并能用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3、知道太阳能够送给我们光和热,这是太阳送给我们的最重要的两样礼物。 4、观察一天中太阳位置的变化,知道太阳是从东向运动的。 教学重点:太阳能够给我们带来光和热,太阳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难点:了解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能利用简单材料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预习要求:收集有关太阳的资料、准备好制作简易太阳能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一首儿歌: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夜晚皎洁一盏灯,时而弯来时而圆。青石板上钉银钉,数来数去数不清。 2、学生自由的读一读,想一想这首小诗里面说的是哪几样东西? 3、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小结:是的,这首小诗写的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个东西——太阳、月亮和星星。它们都是天空中的星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天空中的星体》。 4、这首小诗的第一句话“明又明,亮又亮,一团火球挂天上。”说的就是太阳。今天这一课我们就先来学习第四课《晒太阳》。 5、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 1、同学们,你们知道太阳吗?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学生说一说有关太阳的知识。 2、大家知道吗?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面谁来说一说,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要利用太阳? 学生思考并自由讨论。 3、教师指导: (1)出示课本第12 页的四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一看这四幅插图分别

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学生仔细观察几幅图片,了解这四幅图画的内容。 图一:小女孩在太阳下晾晒衣服。 图二:农民伯伯在空地上晾晒粮食。 图三:一个工人在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图四:一个老爷爷和孙女在晒太阳。 (3)生活中还有哪些例子可以说明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全班交流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 4、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太阳,太阳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生活当中很多地方都要利用太阳,比如说太阳能热水器就是人们利用太阳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三、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 1、大家见过太阳能热水器吗?(见过)大家知道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出示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这就是太阳能热水器,谁来说一说太阳能热水器是怎样工作的? (1)学生说出自己对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教师相机的补充和小结:太阳能热水器是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只要天上有太阳,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就可以有用不完的热水。它的工作原理非常简单,(教师一边指太阳能热水器的图片,一边讲解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管子上面。这些黑色的管子就吸收了太阳能的热量,再把这个热量传到管子里的水上面,管子里的冷水接收到这些源源不断的热量,温度就由低变高,冷水也就变成了热水。只要有阳光,太阳能就会制造出源源不断的热水出来。简直是太神奇了,大家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制作一个太阳能热水器呢? 2、指导学生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制作材料:一个空塑料瓶、自来水、黑色的布 (2)制作步骤:出示课本第13 页上面的材料,请同学们阅读并了解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步骤。 (3)教师讲解制作的要领:塑料瓶里面的水不能太满。裹瓶子的布用黑色的比较好,因为黑色的容更容易吸热,能够吸收更多的热量。 (4)学生分小组制作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制作的情况,并做简单的指导。

2019外研八年级下册:模块五第二单元导学案(无答案)语文

Module 5 Cartoons Unit 2-1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 时间主备教学方法 1.学习目标能读懂以卡通为主题的短文并获取相关信息。 2.能力目标能够询问并回答有关卡通故事和人物的信息 3.情感目标能够就卡通故事和人物进行交流尊重他人的态度,倾听他人 意见 学习重难点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方法;小组复习 Revis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Free talk: Activity 1 Work in pairs.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cartoon characters. 目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收获。 二学习探究 (一)、设问导读 方法:通过听和读来解决以下的问题。 1.Read the passage and choose a sentence that best summaries the passage. 2.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hen answer questions. Q1 Do Nemo and Shrek look the same? Q2Who makes a terrible mess in heaven? 3. Read the passage again and finish Activity 3. then check in pairs (二)、自学检测 I 翻译下列短语 1.赢得...的心: 2.全世界: 3.大闹天宫: 4.讲一个...的故事: 5.一组,一群: 6.违反规则: 7.制造混乱:8.常用语: 9.从...开始:10.翻译成II. 根据汉语意思完成英语句子, 每空一词。 1. 最后他赢得了那个女孩的心。 At last he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that girl. 2. 我爷爷刚刚庆祝了他的70岁生日。 My grandfather ________ just _________ his seventieth birthday. 3. 孩子们期盼明天去野餐。 The children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a picnic tomorrow. 4. 这条橙白相间的鱼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 The __________________ fish is the ________ of the story. 5. 她的分数总能令父母满意。 Her marks always ________ her parents 目的:检测合作学习的掌握情况 三、巩固训练 2. Do Activity 4. 四、拓展延伸 完成A5 六.Homework Unit 2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 课后反思: Module 5 Cartoons Unit 2-2 Tintin has been popular for over eighty years. 科目英语课型时间主备教学方法 1.学习目标:巩固单词短语和句型 2.能力目标:可以描写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 3.情感目标:阅读卡通得到的启示 学习重难点:描述卡通人物 学习过程 一、温故互查 方法:独立完成。 I. Find out the phrases or sentences, and then translate: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单元复习学案

第二章复习学案 一、物质的分类 1、常用的分类方法: 和 2、①胶体的本质特征:; ②胶体的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叫做,用于区别。 ③Fe(OH)3胶体的制备: 。 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2、下列各组选项按照电解质、非电解质、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一项是() A.HCl、CO2、铜、液氯 B.蔗糖、NaNO3、氮气、玻璃 C.NaCl、乙醇、铁、漂白粉 D.盐酸、SO3、石墨、水玻璃 3、下列分散系中,能出现丁达尔现象的是( ) A.蔗糖溶液B、碘化银胶体 C.浓盐酸 D.豆浆 4、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lOOnm,1nm=10—9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和这种粒子具有相同数量级的是() A.溶液B.悬浊液 C.胶体 D.乳浊液 二、离子反应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里或能导电的叫做电解质。 练习: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非电解质的是( )能导电的是() A.烧碱溶液 B.铁丝 C.熔融的K2SO4 D.酒精 E.石墨 F.SO2G.硫酸铜晶体H.液态氯化氢I.熔融的硫酸钡 (二)、离子共存 1、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里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 A K+、MnO4-、Cl–、SO42-BNa+、AlO2-、NO3-、HCO3- CNa+、、H+、NO3-、SO42- D Na+、SO42-、NO3-、Cl- 2、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 NH4+、CO32-、Al3+、Cl-BNa+、AlO2–、K+、SO42- C Cl-、K+、SO42-、Na+ D K+、SO42-、HCO3-、Na+ 3、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SO42-、ClO- B Al3+、Mg2+、SO42-、Cl- CK+、Na+、SiO32-、NO3- D K+、Na+、SO42-、F- 4、下列各组离于在溶液中既可以大量共存,且加入氨水后也不产生沉淀的是() A Na+Ba2+Cl-SO42- B K+AlO2-NO3- OH-? C H+NH4+A l3+SO42- DH+Cl-CH3COO-NO3- 5、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Fe2+ C.H+、Ba2+、Al3+ D.只有Mg2+、Al3+ (三)、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单元主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主编:李珍珍审核:历史组一、【情境导入】 大西洋太平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地球村是对地球的一种比喻说法。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地球上的时空距离,国际交往日益频繁便利,因而整个地球就如同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小村落。你知道世界是怎样逐步的联系成为一个整体的吗? 二、【问题导学】(自主学习) 阅读指导:略 具体任务: 问题1:假设你是一个旅游爱好者,希望从西欧游历到亚洲,有几条路线可以设计?你知道其中的一些路线是哪些先辈最早探索发现的吗? 问题2你还知道哪些黑人明星?黑人的故乡在哪里?他们后来为什么生活在美洲大陆上? 问题3:1840年的鸦片战争可以说是中国人噩梦的开始,远在大洋彼岸的英国能够来到中国并发动侵略战争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问题4:《马关条约》签订之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其实不止在中国,当时列强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瓜分的狂潮,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单元知识框架】 要求:形式不限、主题突出、揭示联系,有根有据。 【问题解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江苏无锡高三期中·8题)1433年,郑和在第七次下西洋的途中(印度古里)病逝。六十多年后,一支来自欧洲的船队到达这里,开辟了一条欧洲从海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这支船队的指挥者是() A.迪亚士B.达·伽马C.哥伦布D.麦哲伦 【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达·伽马到达印度,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故B正确。 【答案】B 2.(2012·安徽省城名校第三次联考·15题)“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解析】题干中的观点主要强调的是西方经济发展必然要求开辟新航路以及对外侵略扩张,哥伦布、达·伽马等人仅仅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而已。A、D两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将因果关系倒置了,且不符合材料中的原意,故符合题意的答案应为C项。 【答案】C 3.(2012·陕西商洛高三期末考试·26题)下表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以下是对该表内容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1689—1815年间欧洲各国海军规模统计(服役舰只数) 1689 1739 1756 1779 1790 1815 英国100 124 105 90 195 214 法国120 50 70 63 81 80 西班牙/34 /48 72 25 荷兰66 49 /20 44 / A.大致反映了这一时期列强争夺海上霸权的情况 B.工业革命促进了英国造船业的发展 C.经济实力决定了军事实力的强弱 D.英国海军从1689年起始终占优势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殖民扩张。从材料时间以及欧洲各国海军规模变化可以判断A、B、C正确。英国崛起是在18世纪中叶,17世纪荷兰人在海上称霸,故D不正确。 【答案】D 4.(2012·河北沧州高三复习质监·22题)菲律宾在1512年被麦哲伦发现后命名为圣拉萨

第二单元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第二单元第1课孔子学案及答案 【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重点难点】孔子的思想核心:礼与仁。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 一、追求礼乐的一生 1、学习礼乐(15岁):苦研《》《》《》《》,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为己任。 2、讲学收徒(30岁):对“六经”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办的成功使他闻名遐迩。 3、从政生涯(51岁):在鲁国做中都宰,后官至司寇。为了实现恢复社会的理想,他试图加强,削弱,抑制,结果失败。 4、周游列国:率徒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却没被采纳。原因:诸侯争霸,崇尚武力,轻视礼仪。 5、献身文化:68岁后回到鲁国,整理文化典籍、删除《》,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 二、开创儒家思想 1、背景: (1)、春秋时期是社会向社会转变的时期。

(2)、违背行为司空见惯,人际关系紧张。 (3)、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意义。 2、内容: (1)、礼的思想:礼及周礼,主张“”,匡正社会秩序。 (2)、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包括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主张以和礼治理社会,反对苛政。将礼和仁结合,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让仁有礼的约束。 (3)、中庸思想:为了协调仁和礼的关系,提出中庸思想。他认为“”,要恰到好处“”。 (4)、礼、仁、中庸思想是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三、古代大教育家 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孔子开创,让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并使教育从“学在官府”向“”转变,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2、教学目的:——使学生“成人”,言行合乎“忠”、“信”,终成“君子”。 孔子“教学目的”注重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和服务社会意识,有利于社会发展;但重义轻利,不利物质经济的发展。 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言传身教(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等) 4、教学内容:——孔子整理过的“六经”。 “六经”成为封建社会的教科书。孔子思想也被整理为《》,成为儒家经典。 四、多后世的影响 1、积极意义: (1)对中国:①政治上,成为封建政治的理论基础(维护一统); ②文化上,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核心内容,有利于修身社建; ③教育方面,奠定中国古代教育传统,保持文化连续性;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鲁教版地理必修1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水循环

洋流对局部气候的形成、港口、海上航行、海洋污染的稀释与扩散等相关知识。为此设计了本讲知识,以让学生灵活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洋流的形成原理及其规律作为着眼点,其中考点整合作为基础知识回顾或课后梳理考点均可。本讲的设计探究点的讲解必须让学生能够理解其原理和规律,或通过具体针对性练习加以落实。 【考点整合】

【要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一我国河流五种补给形式的比较 季节变 季节变化 愈往 水位高的补 注意: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而以某种补给为主。 探究点二流量过程线图的判读方法 例1 (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下图是我国某河流近30年径流量、蒸发量和气温之间统计关系示意图,完成⑴~⑵题。

⑴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是 A.雨水B.冰川C.湖泊水D.地下水 ⑵该流域位于 A.温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C.热带沙漠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 探究点三水循环的过程、意义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注意:⑴在水循环的三种循环类型中,海上内循环参与的水量最多,陆地内循环参与

例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A地的水循环为___________,B地的水循环为__________. ⑵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意图:此题为综合性较强的练习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⑴题让学生了解水循环的类型;⑵题让学生了解距离海洋远近直接影响水循环,进而影响水资源的多少;⑶题让学生用辨证的观点去分析水循环的成因。 解析:⑴A处水蒸发、降水,水没有最终注入海洋,为陆地内循环,B处于外流区既参与陆地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大循环;⑵降水多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⑶考查知识识记。 答案:(1)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和陆地内循环(2)乙该城市离海洋近,水循环活跃,海洋带来丰沛的降水(3)水的三态变化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的作用[变式训练] (2011届海口市高考调研测试)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下图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导学案

第二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导学案 文学常识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著作有组诗歌词《黄河大合唱》,论文集《风雨文谈》、《光未然戏剧文选》等。 都德,法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28岁的时候他出版了第一部长篇自传体小说《小东西》,获得巨大成功。《最后一课》是他短篇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小说的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 环境的种类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小说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人,是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起领导人之一。他也是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诗文被鲁迅誉为“革命史上的丰碑”。1918年,他曾参与创办的进步杂志有《新青年》。 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辽宁昌图人,现代作家。代表作有《科尔沁旗草原》《大江》等。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我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是南北朝时北方民歌的杰作,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乐府诗集》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 生字 哺育(bǔ)气魄(p?)宛转(zhuǎn)滋长(zī)浊流(zhu?)哽住(gěng)懊悔(ào)诧异(chà)柏林(b?)挟着(xi?)督学(dū)惩罚(ch?ng)捂住(wǔ)险峻(jùn) 魄势(p?) 阻抑(yì) 啾啾(jiū) 铠(kǎi)甲策勋(xūn)云鬓(bìn)怪诞(dàn)亘古(gan)默契(qì)污秽(huì)炽痛(chì)阿姊(zǐ) 嗥鸣(háo)谰语(lán)斑斓(lán)田垄(lǒng) 辗(zhǎn)转辘(lù)辘 镐(gǎo)头丰饶(ráo)可汗(hán)辔(pai)头朔(shu?)气金柝(tu?)弗朗士(fú) 祈祷(qídǎo)郝叟(hǎo sǒu) 钥匙(yào shi)崎岖(qíqū) 逼狭( bīxiá)胡骑(hújì) 屏障(píng)(zhàng)澎湃(p?ng)(pài)蚱蜢(zhàměng)机杼(jīzhù)鞍鞯(ān jiàn) 奇趣横(h?ng)生亦(yì)复如是踱来踱去(du?)九曲连环(huán)一泻万丈(xia) 帖(tia)字帖(tiě)请帖(tiē)妥帖量(liáng)量杯(liàng)力量一泻(xia)千里 咽(yān)咽喉(yàn)吞咽(ya)呜咽宁(níng)安宁(nìng)宁愿 难(nán)艰难(nàn)苦难调(diào)格调(tiáo)调节劈(bì复辟pì开辟) 生词 哺育:喂养,通过教育培养。宛转:辗转。这里指弯弯曲曲地延伸。 狂澜:巨大的波浪。澎湃:波浪互相撞击,声势浩大,气势雄伟。 九曲连环:形容黄河的流势盘旋往复。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雄健:强健有力。险峻:(山势)高而险。 崎岖:形容山路不平,也比喻处境艰难。阻抑:阻止抑制。 丛山叠岭:连绵的群山,重叠的山峰。回环曲折:弯曲环绕。 亦复如是:也是这样。亦,也。逼狭:极狭窄。 炽痛:热烈而深切。嗥鸣:(野兽)大声嚎叫。谰语:没有根据的话。 默契:双方的意思没有明白说出而彼此有一致的了解。斑斓:灿烂多彩。 惩罚:处罚。诧异:觉得奇怪。踱来踱去:来回慢步行走。 污秽:不干净。不干净的东西。怪诞:奇怪;古怪。亘古:整个古代。 唧唧:织布机的声音。当户织:对着门织布。惟:只。 何所思:想什么。忆:思念。军帖:军中的文告。 旦:早晨。溅溅:水流声。啾啾:马叫的声音。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浩浩荡荡:原指水势浩大,漫无边际。泛指广阔或壮大。 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 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军书,征兵的名册。十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为:为此。市,买。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胡骑:胡人的战马。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万里赴戎机:不远万里,奔赴战场。戎机,战争。 关山度若飞: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度,过。 朔气传金柝: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北方。 策勋十二转:记很大的功。策勋,记功。转,勋级每升一级叫一转,十二转为最高的勋级。赏赐百千强:赏赐很多的财物。强,有余。问所欲:问(木兰)想要什么。 不用:不愿做。愿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郭:外城。扶将:扶持。 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霍霍:模拟磨刀的声音。著:穿。 帖花黄:帖,通“贴”,花黄,古代妇女的一种面部装饰物。 火伴:同伍的士兵。 重点句子 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父从军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战场,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座座山 3、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将军和士兵从军多年,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4、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雄雌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傍地走,并排跑。

高一英语人教版必修四第二单元学案设计+答案

一、词汇变形Book4 Unit2 Working the land 词汇导学案 1.hunger (n.)---hungry(adj.)饿的 2.disturbing (adj.)---disturbed(adj.)不安的;焦虑的---disturb(v.)打扰;妨碍;使不安 3.expand (v.)---expansion(n.) 膨胀 4.circulate (v.)---circulation(n.) 流通,循环 5.freedom (n.) ---freely(adv.) ---free(adj.)自由的(vt.)使自由 6.equip (v.)---equipment(n.)设备 7.nationality (n.)---nation(n.)---national(adj.) ---nationalism(n.)民族主义;国家主义 ---nationalize(vt.)使国有化;使民族化 ---international(adj.)国际的 8.o ccupation (n.)---occupational(adj.)职业的 ---occupy(v.)占据,占领;使忙碌 9.personality (n.)个性---person(n.) ---personal(adj.)---personally(adv.) ---interpersonal(adj.)人际的 ---personnel(n.) 职员 10.confuse (v.)---confusion(n.) ---confused(adj.)---confusing(adj.) 二、重点单词 1.struggle vi. 11.chemical (adj.)---chemistry(n.) ---chemist(n.)化学家 12.fertile (adj.)---fertilizer(n.)肥料 13.nutrition (n.)---nutritious(adj.)有营养的 14.discover (v.)---discovery(n.)发现 15.reduce (v.)---reduction(n.)减少 16.industry (n.)---industrial(adj.)工业的 ---industrialize(vt.)使工业化 17.regret (vt.& n.)---regretful(adj.)后悔的; 遗憾的---regretfully(adv.) 18.produce(v.)生产---producer(n.)制片人 19.cover(v) ---discover(v)发现---discovery (n) 20.mine(v.)开矿-miner(n.)--mineral(n.) 矿物质 21.sum(n.) 总和---summarize(v.)总结 ---summary(n.)概要,总结https://www.doczj.com/doc/ec2796431.html,an(n) 器官,组织---organize(v.) ---organic(adj.)组织的,有机的,器官的 23.nutrition(n.)---nutritious (adj.)有营养的 24.satisfy(vt)---satisfied/satisfying/satisfactory- --satisfaction (n)满意 ?_ ?_ _ *He has been struggling to succeed/struggling for success in his business. I struggled up the hill with the heavy bags. struggle through the snowstorm *He has been struggling/fighting against illness for years. struggle for freedom / independence / human rights n. 斗争; 拼搏; 努力The struggle for freedom was long and hard. struggle for 为......而奋斗struggle against 与... 斗争 struggle to do sth (=make great efforts to do sth)努力做某事 struggle to one's feet 挣扎着站起来stand on one’s feet 站起来;恢复健康;自食其力 (拓展:站起来rise to one’s feet; get to one’s feet jump to one’s feet 跳起来; ) 1)The Chinese people have been struggling __ _____ human rights. 2)The children talked so loudly at dinner table that I had to struggle ___ _.(hear) 3)T hey asked for rights,__ ___ which they had struggled for hundreds of years. 4)India gained independence in 1947, after __ long struggle. 2.equip vt./vi.配备;装备(equipped,equipped)n. equipment 设备(不可数) ?装备;配备to provide a person and place with the things that are needed for a particular place:The boys equipped themselves with food, tents and sleeping bags for their journey. ?(体力、智力上) 使有准备;使有资格to prepare sb for an activity or task by giving them the information and skills:

(完整版)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答案

班级小组姓名小组评价教师评价 阅读鉴赏第二单元 《辛弃疾词两首》导学案参考答案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及词风特点 2.技能目标: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的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学习知人论世的方法分析作品,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体味词人的爱国情感和战斗精神,提升自我人格,强化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1.熟读成诵,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词中感情,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教学难点】 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2.体会词人感情,并感受其形象。 【学习课时】三课时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知识链接】 一、作者简介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 后人评价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是刻在铅山瓢泉瓜山山后的阳原山辛弃疾墓前郭沫若对他评价的楹联。 ?“铁板铜琶”是一个典故,出自《历代诗余》“铁板铜琶“所引宋代俞文豹《吹剑录》里评论苏词风格的话:东坡在玉堂日,有幕士善讴,因问:话:“我词比柳词如何?”对曰:“柳郎中词,只好于十七八女孩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后来就演绎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形容豪放激越的文词。“玉堂”是宋代翰林院别称;“柳郎中”即当时词人柳永;大江东去”是苏轼(即念奴娇·赤壁怀古)首句,后人多用“大江东去”代表苏轼的创作风格。 ?“美芹悲黍”中的“芹”指芹菜。《列子?扬朱》篇载:有人向同乡富豪赞美芹菜好吃,篇载:结果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后人以“献芹”称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曾于1165年写论文10篇又称《美芹十论》陈述抗金救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悲黍”,“悲黍”,黍即小米,据史书记载,周室东迁后,周朝志士回到故都,见昔日宗庙夷为田地,黍苗丛生,便悲国家之颠覆,故《诗经》有《黍离》篇。“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是说辛弃疾希望南宋小朝廷不要偏安江南一隅,而要立志收复失地,表示了他“男儿到死心如铁”(辛弃疾词《贺新郎》中的句子)的豪情壮志。 二、写作背景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

历史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第二单元学案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㈠“理”考点及内在联系 ㈡“理”三级考点的要素、要点 ⒈了解地理环境和城邦制度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影响 ⑴自然环境 A、特点: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条件得天独厚。山岭纵横交错,没有肥沃和广阔的平原。 B、影响:①利于发展海外贸易和工商业,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济基础。②海外贸易、殖民活动及其他经济、文化交往活动,使古希腊形成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并较早地接受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⑵城邦制度 A、特点: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构成城邦的基本特点。 B、影响:城邦制度是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 ⒉了解梭伦改革和克里斯提尼改革。 ⑴梭伦改革 A、时间: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进行改革 B、内容:按财产多少,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 C、作用: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⑵克里斯提尼改革 A、时间:前6世纪末 B、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每部落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等。 C、作用: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⒊了解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繁荣的表现 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表现在: 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②五百人议事议的职能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中产生。④为鼓励和保证所有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⑤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⒋了解《十二铜表法》、公民法和万民法 ⑴公元前5世纪中期,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从此,审判、量刑皆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导学案

导学案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知识目标】、记住空气的成分及其体积分数;能用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说出氮 气和稀有气体的重要用途 1 及空气的污染物;、能说出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结合木炭、硫、 铁丝等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并 2 能正确书写相应的化学反应文字表达 式 3、掌握实验室制备氧气的原理、装置和具体操作步骤;、能对两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 反应、分解反应进行判断4、了解氧化反应的概念,并能对一些典型的氧化反应进行分类5【重 难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及对应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的书写1、 2、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及实验装置的选择识归纳】【知 一、空气的组成: 1)法国的化学家用定量实验的方法得出了空气中主要是由(1/5 组成的结论,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 2 ()下图为实验室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观察并完成下列各题。①实验原 理:。 ②现象: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④结论: ;c、b⑤实验成功的几个关键因素:a、装置的气密性要好;、红磷的量 的原因分析:⑥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内进水量少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 c、; b、; A、(3).空气的成分及 组成稀有气体氧气其他气体和杂质二氧化碳空气成分氮气 体积分数 )混合物和纯净物( 4 等;如:海水、食盐、①混合物: 等;如:氮气、氧气、水、②纯净物: ③两者的区别:(4)氮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 支持燃烧;高温下能与其①性质:通常化学性质. 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②用途:作灯泡,作食品包装袋里的,用于等。 5稀有气体: ①性质:通常化学性质,被称为。 ②用途:作保护气,作光源, ③气还可用于填充气球等。 二、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⑴污染物:目前计入空气首要污染物的有、、、 等。 ⑵危害:可形成酸雨;可导致“温室效应”。

第二单元学案

鸡西市第四中学2012—2013年度上学期初三历史导学案 第2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课型】反馈课【课时】1 【备课组】初中历史组【模式】目标导航、双主高效 【学习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复习,进一步掌握本单元的知识点,并能熟练的应用于习题。【单元剖析】本单元介绍了中古时期的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侧重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 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是日本 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产生于西亚地区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的形成 和扩张过程中起到了旗帜的作用。了解和熟悉阿拉伯帝国和伊斯兰教的起源和 由来,对于理解和认识当代国际政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欧洲文明侧重于介绍西欧封建等级制度与基督教会权力的膨胀,封建城市的兴 起与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城市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西方文明与东方文 明在许多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根源因素有很多就是城市造成的。曾经辉煌 一时的拜占庭帝国在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汲取其他文明的 状态下,终于被历史的大潮所淹没。它的衰落史实发人深省。 【单元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内容及作用,西欧封建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与拜占庭帝国历史命运的启示价值。 【单元难点】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与基督教会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思维导航】通过对日本“大化改新”内容和作用及拜占庭帝国衰落的原因的认识与探讨,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方法,形成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能 力。 【学习格言】自信和努力,是成功的必备品。 【选择】(每题4分,共48分) 1、下列各项与大化改新无关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日本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人教版高二英语选修八第二单元学案含答案

Unit 2 Cloning (Module 8) Period 1 Reading: 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 Class : Name : __________ Group : No :______ Learning Objectives: 1. Learn the useful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2. Read the passage and learn some information about cloning. Learning Key Points: 1. Grasp the important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reading material. 2. Learn the text and master the major uses of cloning and the success and problem of cloning Dolly the sheep. Learning Difficult Points: 1. Improve the reading ability. 2. Learn the reading skills: scanning and skimming. Learning Procedures: I. 【Pre-class homework 】 A. Warming up There are two kinds of clones, a natural clone and a man-made clone. Do you know what is a natural clone? And what is a man-made clone? A natural clone is on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an-made clone is one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Pre-reading Background reading: Scottish scientists at Roslyn Institute created the much-celebrated sheep "Dolly", aroused worldwide interest and concern because of its scientific and ethical implications. She was the first mammal to be cloned from adult DNA taken from an adult cell. Previously, animals had only been cloned using embryo(胚胎) cells which already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complete embryo in its own right. The big breakthrough with Dolly was to make a clone from an ordinary, adult cell ? in this case from a female goat’s udder. Questions: 1. How does Dolly differ from other sheep? She was ______________ by humans while the others were born naturally. So, Dolly was a ______________ sheep. 2. Should we clone a human? II. 【While-class 】 Step1. Lead-in Step2. Group discussion Step3.Consolidation 1. Reading Assessment : Assessmen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