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教学案:第二章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含答案)

1.水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

水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一种物质,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每人每天需补充2.5~4 L 水,因此,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2.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1)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许多营养物质,如糖、盐等要溶于水才被吸收。

(2)强大的运输作用。

输入——把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组织细胞;

排出——把代谢废物和有毒物质运送到肾脏、大肠、皮肤和肺部,通过粪便、汗液和呼气等排出体外。

(3)重要的反应物。

许多营养物质,如淀粉只有水解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4)调节体温。

天热或发烧时,人体通过排汗来降低体温,带走热量,冬天,水为人体储存热量。

[跟随名师·解疑难]

(1)自来水:如果消毒充分,口感好,在输送过程中无二次污染,则可直接饮用。

(2)纯净水:不含或尽量少含任何杂质的水。

(3)矿泉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或碳酸气体的地下水。当其未受污染,符合生活用水卫生标准时,可作为饮用矿泉水。饮用矿泉水中含有一定量有益人体健康的无机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等。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水在人体中作为反应的介质

B.水能调节人体的体温

C.水在人体内是一种很好的溶剂

D.水不能经过食物代谢产生

[名师解析]水在人体中有重要作用,其中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是人体的介质和反应物,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食物中的氢元素经氧化代谢可生成水,D项错误。

[答案] D

[互动探究]

饮用水是不是越纯净越好?

提示:不是,人体在饮水过程中,除需补充水分外,水中的一些矿物质等也是人体所必需的,纯净水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一些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可能危害人体健康。

1.食物酸碱性的含义

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的成酸性和成碱性,即食物在人体内代谢的最终产物的性质。

2.食物的分类

(1)碱性食物:

某些蔬菜、水果多含钠、钾、钙、镁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如菠菜、黄瓜、胡萝卜等。

(2)酸性食物:

肉类、鸡蛋、牛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体内经消化、吸收后转化成酸性物质,使体液呈弱酸性。

3.食物的酸性和碱性的生理意义

(1)调控体液的酸碱性:

例如,人体血液的pH一般保持在7.35~7.45,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所以需要通过选择食物来加以控制,以弥补人体的自动缓冲系统的调控能力的不足。

(2)人体细胞内存在酸碱平衡:

CO 2+H2O H2CO3OH-

HCO-3,

H+

H 2PO-4OH-

HPO2-4。

H+

这些平衡通过选择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来控制。

[跟随名师·解疑难]

(1)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终氧化成酸。其中:

碳→碳酸,硫→硫酸,磷→磷酸,氮→尿酸。

(2)并非在味觉上具有酸味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如水果中的柠檬酸及其钾盐,在体内可被彻底氧化,柠檬酸最后生成CO 2和H 2O 排出体外,而剩下碱性的钾盐,因此这类具有酸味的食物是碱性食物。

(3)偏食酸性食物,会使体液偏酸性,引起“酸中毒”,甚至形成“多酸症”,引起人体缺钙、血液黏度增大等。

(4)偏食碱性食物,会使体液偏碱性,引起“碱中毒”,对人体健康同样具有危害性。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2] (1)蛋白质中的C 、S 、P 、N ,蔬菜水果中的K 、Na 、Ca 、Mg ,在人体中代谢为酸性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在人体中代谢为碱性物质的元素是________。

(2)关于食物的酸碱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食物溶于水后的溶液pH<7,则为酸性食物 ②菠菜、海带、胡萝卜是碱性食物 ③柠檬酸是酸性食物 ④肉类属于酸性食物

[名师解析] 因为组成蛋白质的元素C 、N 、S 、P 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碳→碳酸、硫→硫酸、磷→磷酸、氮→尿酸,故蛋白质为酸性食物;蔬菜水果中的K 、Na 、Ca 、Mg 等盐类,在人体内代谢后生成碱性物质,使体液呈弱碱性,这类食物为碱性食物。水果中的柠檬酸在体内被彻底氧化最后生成的CO 2和水排出,剩下呈碱性的钾盐等,因此柠檬酸为碱性食物。

[答案] (1)C 、S 、P 、N K 、Na 、Ca 、Mg (2)②④

[名师点睛] 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指食物本身能够电离出(或者与水作用产生)氢离子或者氢氧根离子,而是依据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产物的酸碱性来定义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

1.着色剂——使食品色泽更诱人 (1)作用:

着色剂是为了美化食品外观,使食品色泽更诱人。 (2)分类:

按来源和性质?

????

食用天然色素食用人造色素

(3)常见的食用着色剂:

①胡萝卜素;②胭脂红;③柠檬黄;④苋菜红。

超量使用着色剂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因此,国家对食用色素种类和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

2.调味剂——使食品口味更鲜美

(1)作用:

补充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失去的味道,增强食品原有的味道或添加一些额外的味道。

(2)常见的调味剂:

①种类:

②味精:

a.成分:谷氨酸钠,结构简式为:。

b.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加热产生有毒物质。

c.使用方法:不宜长时间加热。

(3)危害:

摄入过多的调味剂对人体有害。如长期进食过多的食盐,会引起血压升高,使人体肾脏受损。有些人对味精过敏,味精可导致口渴、胸痛和呕吐等。

3.防腐剂——使食品保质更长久

(1)作用:

能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延长食品保存的时间。

(2)常见的防腐剂:

现在常见的防腐剂主要有:苯甲酸钠、亚硝酸盐、硝酸盐、二氧化硫等。

(3)亚硝酸钠:

亚硝酸钠的化学式为NaNO2,它不但是防腐剂,而且还有抗氧化作用。亚硝酸钠与肉类的蛋白质反应,生成一种致癌化合物是亚硝铵。

(4)危害:

过量的防腐剂能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国家对防腐剂的使用和用量有严格的要求。

4.营养强化剂——使食品更富有营养

(1)作用:

食品中加入营养强化剂是为了补充食品中缺乏的营养成分或微量元素。

①食盐中加碘。

②酱油中加铁。

③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④食品中加维生素或钙、硒、锗。

[跟随名师·解疑难]

(1)一些化学物质经毒理学证明对人体有害,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这些物质包括甲醛、“吊白块”(甲醛次硫酸氢钠)、水杨酸、非食用色素等。

(2)亚硝酸钠也是毒性较强的物质之一,摄入大量的亚硝酸钠可以使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导致组织缺氧。亚硝酸钠还有一定的致癌性。

(3)食品添加剂的作用:

①控制食品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微生物变化,以减少因食品变质而引起的损耗,降低微生物的危害,保证食品的质量。②延长食品的有效保存期。③便于食品加工,有利于加工工艺。④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

(4)人们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对其用量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用量范围内,一般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剖析典例·探技法]

[例3]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对改善食品品质,增强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但使用不当会对人造成一定的危害。就食品添加剂的认识和使用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食品添加剂的目的是________。

①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保存期限

②改善食品色、香、味,增强人的食欲

③改善食品状态,使食品更加可口

④增添微量元素,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

⑤降低食品成本,减轻人们的经济负担

⑥预防和医治疾病,促进人体健康

(2)关于对食品添加剂的认识正确的是________。

①使用食品添加剂与提倡“绿色食品”相违背

②含有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尽量少食用,以防中毒

③天然食品添加剂对人体健康无害,故不限量

④食品添加剂在合理限量范围内不影响人体健康

⑤只有不法商贩才使用食品添加剂

⑥三聚氰胺能提高牛奶中的含氮量,是一种营养强化剂

⑦“苏丹红”系列是良好的着色剂,但不能用于食品

[名师解析](1)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目的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善食品的感官和状态,更加适合人的口味;二是补充部分营养成分,增加营养价值;三是防止食物变质,延长保质期。使用添加剂,并不一定能降低成本,食品添加剂不是保健食品,不是用来防病治病的。

(2)食品添加剂分为天然提取物和人工化学合成品,作用和效果是相同的,都只能合理使用,不能过量使用。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害,与“绿色食品”不相违背。但一些已经证明对人体有害的化学品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等。

[答案](1)①②③④(2)④⑦

生活中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1.判断食物酸碱性的方法

食物的酸碱性是指食物的成酸性或成碱性,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最终产物的性质来分类的,不是按照溶液的酸碱性或食物的味道来分类的,它取决于食物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和数量。

(1)酸性食物:含有在人体内能形成酸的元素(如磷、硫、氮等),可使体液表现为酸性的食物。

(2)碱性食物:含有在人体内能形成碱的无机盐元素(如钙、钠、钾、铁、镁等),可使体液表现为碱性的食物。

2.食盐和亚硝酸钠的识别方法

(1)看颜色:食盐一般呈白色,并且不易变色;而亚硝酸钠比食盐白度要低,放置一段时间会呈淡黄色。

(2)观晶体:食盐晶体是不透明的,而亚硝酸钠晶体是透明的。

(3)做实验:主要有水验法和高锰酸钾实验法。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的范围是()

A.8.67~9.26B.7.35~7.45

C.7.00 D.大于5.70

解析:正常人体血液的pH在7.35~7.45,否则会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

答案:B

2.下面4位同学对“化学与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中,正确的是()

解析:食用海产品可补充碘,在规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是无害的。

答案:B

3.商品“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化学物质是() A.钙、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钾的食盐

C.漂白粉消毒剂D.小苏打

解析:儿童身体健康成长需要较多的钙、镁离子,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饮用水中最好能添加含钙、镁等离子的无毒无害物质。

答案:A

4.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A.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B.正常人的人体内体液pH总保持相对恒定

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

D.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解析:食物的酸碱性不是按食物的口味来划分的,而是按食物在体内代谢产物的酸碱性

来划分的。如葡萄、柠檬虽然很酸,但属于碱性食物。

答案:A

5.有一个食品广告称:“我公司生产的新型糕点不含糖,是糖尿病人的最佳选择”。下表是其包装袋上的说明,从表中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

(2)富含油脂的是________;

(3)属于防腐剂的是________;

(4)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____;

(5)属于调味剂的是________;

(6)属于疏松剂的是________;

(7)请分析广告的说法是否科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该食品配料上的物质可知:鲜鸡蛋富含蛋白质;精面粉富含淀粉(糖类);精炼植物油富含油脂;碳酸氢钠属于疏松剂;甜蜜素属于调味剂;柠檬黄属于着色剂;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该食品广告中称新型糕点不含糖,而精面粉就属于糖类。

答案:(1)鲜鸡蛋(2)精炼植物油(3)苯甲酸钠

(4)柠檬黄(5)甜蜜素(6)碳酸氢钠(7)不科学,精面粉就属于糖类

[三年高考感悟]

1.(高考汇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11·天津高考)为改善食物的色、香、味并防止变质,可在其中加入大量的食品添加剂

B.(2009·江苏高考)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碘化钾

C.(2009·江苏高考)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2009·浙江高考)仅用AgNO3溶液便可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

解析:食用盐中添加的是KIO3而不KI,B错误;AgNO3溶液与NaNO2和NaCl均会生成白色沉淀,D错误;使用食品添加剂时,要严格控制其用量,如防腐剂NaNO2大量使用

可引起中毒,A错误。

答案:C

2.(2011·上海高考)下列离子在稳定人体血液的pH中起作用的是()

A.Na+B.HCO-3

C.Fe2+D.Cl-

解析:人体血液的pH保持弱碱性范围,其pH维持在7.35~7.45。其原因是HCO-3的水解平衡造成的。

答案:B

3.(2011·上海高考)甲醛与亚硫酸氢钠的反应方程式为HCHO+NaHSO3HO—CH2—SO3Na,反应产物俗称“吊白块”。关于“吊白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溶于水,可用于食品加工

B.易溶于水,工业上用作防腐剂

C.难溶于水,不能用于食品加工

D.难溶于水,可以用作防腐剂

解析:“吊白块”中是钠盐且含有羟基知其易溶于水,“吊白块”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加工,工业上可用作防腐剂。

答案:B

4.(2010·上海高考)右图是某“泡腾片”的标签,将这样一粒泡腾片放入水中,药片完全溶解,同时产生大量气泡。这个过程(相对原子质量:Ca—40,C—12,O—16)()

A.溶解了500 mg的Ca2+

B.释放了224 mL(标准状况)的气体

C.发生了反应:CO2-3+2H+―→

CO2↑+H2O

D.说明了柠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解析:CaCO3不溶于水,但“泡腾片”能溶于水,500 mg CaCO3完全溶解,则Ca2+小

于500 mg,A错误;此反应的原理为强酸制弱酸,柠檬酸的酸性比碳酸强,D正确;CaCO3属难溶物,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成离子,C错误;根据元素守恒,1 mol CaCO3~1 mol CO2,

此时n(CaCO3)=0.5 g

100 g·mol-1

=0.005 mol,则n(CO2)=0.005 mol,V(CO2)=0.005 mol×22.4 L·mol-1=0.112 L=112 mL,B错误。

答案:D

[课时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食品卫生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对人体无害的是()

A.使用“瘦肉精”饲料(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养猪,增大猪的瘦肉产量

B.用福尔马林(50%的甲醛)使鱼肉等食品长时间保鲜

C.在鸭饲料里添加工业染料“苏丹红”使鸭子生产红心鸭蛋

D.在食盐中加乳酸锌以防止儿童缺锌

解析:“瘦肉精”、“苏丹红”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工业原料,不能够用于养殖。甲醛有毒,吃其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答案:D

2.以下有关人体日常补水的观点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长期饮用碳酸饮料,有利于补充人体CO2

B.因为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消毒过的,所以可直接饮用

C.最好喝纯净水,因为纯净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运动员大量运动出了很多汗,最好喝含有氯化钠的水,这样可以补充必需的盐分解析:人体不需要CO2,喝碳酸饮料是利用CO2带出体内的热量;自来水都是用氯气、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消毒过的,但不可以直接饮用,应煮沸放置后再饮用;纯净水含有的水就是化学物质。

答案:D

3.对食物的酸、碱性判断正确的是()

A.苹果是酸性食物

B.梨、桃是碱性食物

C.猪肉、牛肉是碱性食物

D.巧克力、奶油是碱性食物

解析:一般情况下,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是酸性食物,例如:牛肉、猪肉、巧克力、奶油等。蔬菜、水果等是碱性食物。

答案:B

4.由碳、氮、磷、硫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

对应的酸不.正确的是()

A.碳→碳酸B.硫→硫酸

C.氮→硝酸D.磷→磷酸

解析:由C、N、S、P等元素组成的蛋白质,在体内经过消化、吸收后,最后氧化成酸:C→H2CO3,S→H2SO4,P→H3PO4,N→尿酸。

答案:C

5.有一些食物中,加入了维生素C这种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在食品中起的作用是() A.调味剂B.着色剂

C.防腐剂D.营养强化剂

解析:在一些食物中加入维生素C作为食品的添加剂,可补充人体必须的维生素,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增强。D项正确。

答案:D

6.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胡萝卜素、苯甲酸钠

B.调味剂——亚硝酸钠、味精

C.防腐剂——氯化钠、柠檬黄

D.营养强化剂——酱油中加铁、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解析:A项中苯甲酸钠属于防腐剂,B项中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C项中柠檬黄属于着色剂,只有D项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D

7.下列关于平衡膳食的一般搭配原则正确的是()

①主食与副食搭配②干食与稀食搭配③粗粮与细粮搭配④荤菜与蔬菜搭配

A.①④B.②③

C.①③④D.都正确

解析:人体需要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营养物质,它们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没有一种食物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应主副结合、干稀结合、粗细结合、荤素结合,才能营养均衡,科学合理。

答案:D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淀粉在体内必须转换为葡萄糖才能被机体利用,而这种转换只要有酶参与,不需水参加

C.水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一,由于水分不断代谢,故人体内的水分需不断补充

D.喝纯净水比矿泉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解析:淀粉在体内水解,水参加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 6H 10O 5)n +n H 2O ――→酶

n C 6H 12O 6,B 错误。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约占人体体重的三分之二,C 错误。矿泉水中含人体需要的多种成分,比纯净水更有利于人体健康。

答案:A

9.食品检验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下列哪些物质的含量在食品中是严格控制的

( )

①烧烤食品中苯并芘的含量 ②奶粉中三聚氰胺的含量 ③亚硝酸盐的含量 ④苯甲酸钠的含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解析:烧烤食品中苯并芘属于强致癌物;奶粉中三聚氰胺能导致饮用者患肾结石;亚硝酸盐是强致癌物。苯甲酸钠是常用防腐剂,在限量内使用,对人体无害。

答案:D

10.人体血液中的pH 保持在7.35~7.45,适量的CO 2可维持这个pH 变化范围,可用下面化学方程式表示:H 2O +CO 2

H 2CO 3

血液

H ++HCO -

3,人呼出气体中CO 2

的体积分数约为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快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酸中毒(pH 过低)

B .太快且太深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pH 过高)

C .太慢且太浅的呼吸可导致碱中毒(pH 过高)

D .呼吸快慢或深浅不会导致酸或碱中毒

解析:呼吸太慢,血液中的CO 2的量偏高,pH 会过低,易导致酸中毒;呼吸太快,血液中的O 2的量偏高,CO 2的量偏少,pH 会过高,易导致碱中毒。

答案:B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

11.(12分)为了科学饮食,了解一些与食品相关的化学知识是必要的。

(1)油炸虾条、薯片等容易挤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下列气体中不应该充入的是________。

A .氮气

B .二氧化碳

C .空气

D .氧气

(2)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因为它________。 ①热稳定性差 ②增加甜味 ③产生二氧化碳 ④提供钠离子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3)能直接鉴别氯化钠和葡萄糖两种未知浓度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A .观察颜色 B .测量比重 C .加热灼烧

D .分别闻味

(4)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以下对苯甲酸钠()描述错误的是

________。

A .属于盐类

B .能溶于水

C .属于烃类

D .不易分解

解析:(1)油炸虾条、薯片中的油脂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易被氧化。

(2)由“碳酸氢钠作发泡剂”可知,碳酸氢钠在面包发热过程中产生了气体;又由2NaHCO 3=====△

Na 2CO 3+CO2↑+H 2O 知该气体为二氧化碳。 (3)两种待鉴别的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皆不易挥发,故A 、D 选项不正确;在溶液浓度未知时不能确定其密度的相对大小,B 不正确;氯化钠溶液蒸发后得氯化钠白色固体,灼烧显黄色(Na +

焰色),而葡萄糖溶液蒸发后得白色固体,灼烧时分解生成碳而变黑,答案选C 。

(4)苯甲酸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且不易分解,所含元素除C 、H 外还有O 、Na ,不属于烃。

答案:(1)C 、D (2)B (3)C (4)C

12.(12分)民以食为天,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我国90%以上的食品中含有添加剂。 (1)下列做法会导致食品对人体有害的是( )

①在沥青公路上翻晒粮食;②火腿中加过量亚硝酸钠可调味、增色和防腐;③用无烟煤直接烧烤鸡、鸭;④用“瘦肉精”(一种含激素的饲料)喂养生猪;⑤用小苏打作发酵粉制面包;⑥用乙烯催熟水果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卫生部印发首批非法食品添加剂名单。下列在食物中的添加剂(括号内物质)不属于非法食品添加剂的是________。

A .海参(甲醛)

B .白酒(甲醇)

C .奶粉(三聚氰胺)

D .食盐(KIO 3)

(3)下列食品添加剂与其作用错误的是________。

A .维生素C 在食品中的作用是增加食物的营养及防止食物氧化变质

B .在食品中适量增加胡萝卜素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

C .在食品中加入亚硝酸钠可以代替食盐以调节食物的咸味

D .在制作膨化食品时可以用洗衣粉作食品膨松剂

解析:(1)本题考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沥青中含有各种烃,亚硝酸钠有剧毒,无烟煤中含有有毒气体,瘦肉精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A选项正确。

(2)A、B、C选项中的添加剂不属于食品添加剂,是国家打击的不法行为,D选项中食盐加KIO3,是全民补碘的要求,KIO3属于营养强化剂。

(3)在肉类制品中加入少量亚硝酸钠可以防止肉类变质,但加入过多容易致癌,膨化食品时应用NaHCO3或NH4HCO3作膨化剂。

答案:(1)A(2)D(3)CD

13.(12分)我国营养学家将食物按照每日摄取量,形象地设计成五级“平衡膳食宝塔”,下表将宝塔中各级食物进行具体分类并提供了较为科学的参考数据。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能物质,该物质在人体内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该多摄取表中Ⅲ、Ⅳ级的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每天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到医院看医生,医生并未为他开药,而是建议他多摄取表中的________类食物。

解析: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有75%来自糖类,所以每天的主要食物是富含糖类的谷类物质。牙龈出血可能是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果蔬类食品中维生素含量高。

答案:(1)糖类小肠

(2)该类食品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3)果蔬类(或Ⅱ级)

14.(14分)某饮料包装上有如下说明:

品名:核桃花生露

配料:水、花生仁、核桃仁、白砂糖、甜菊糖甙、甜蜜素、食用香精

生产日期:见瓶体

保质期:18个月

贮存方法:阴凉、干燥、常温下贮藏

饮用方法:可即饮、加冰饮用、加热佐餐

参照以上说明,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饮用该饮料,可补充的营养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配料表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防腐剂,所添加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作

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饮料保质期比较长,生产过程中可能采用________方法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解析:(1)配料表中的主要原料是花生仁和核桃仁,二者均富含植物蛋白,因此饮用该饮料可补充蛋白质。

(2)配料表中白砂糖、甜菊糖甙、甜蜜素均属于甜味剂,可增加食品甜度,改善食品感官;食用香精也可改善食品感官;无防腐剂。

(3)该饮料保质期较长,既防止了微生物对食品的破坏,又没加防腐剂,因此可能采用高温消毒的方法。

答案:(1)蛋白质(2)不含甜味剂、食用香精,可改善食品感官(3)高温消毒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酚的性质和应用 晋江平山中学黄文姣 [案例课题]酚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苯环、羟基这两种重要基团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酚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理解苯酚和苯、醇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酚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酚类化合物---苯酚,由醇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酚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酚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苯酚、以及醇和苯酚的性质来学习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酚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酚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引入】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大家知道:醇是链烃的羟基衍生物,其结构特点是羟基与链烃基直接相连接。 【设问】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否也是醇呢? 【讲解】请同学们比较黑板上这几种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总结醇、酚的结构特点。 【小结】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 【板书】一、酚

1.概念:分子中的羟基与苯环(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有机物。 二、苯酚 1.苯酚的结构 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引导学生看P71苯酚分子的比例模型,寻找苯酚分子和苯分子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板书】2.苯酚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 P72 (实验1)观察苯酚的颜色、状态,闻一闻苯酚的气味 生:观察,并闻药品的气味。有的同学提出疑问:“我观察到药品有一点红色?”讨论。师:苯酚部分被氧化时会呈红色。 追问:那苯酚应如何保存呢? 生:隔绝空气,密封保存。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逐渐加入苯酚晶体,不断振荡试管。继续向上述试管中加入苯酚晶体至有较多量晶体不溶解,不断振荡试管,静置片刻。(提醒同学实验过程中接触苯酚一定要注意安全及出现情况的处理方法) (实验3)将上述试管放在水浴中加热。从热水浴中拿出试管,冷却静置。 师:清洗内壁沾有苯酚的试管用热水还是冷水?为什么? 生:用高于65℃的热水,因为苯酚能与高于65℃的热水互溶。 (实验4)将苯酚晶体分别加入到苯和煤油中,并与实验2作比较。

选修①《化学与生活》第二章 班级姓名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平时应多饮用很纯净的水,防止有毒物质进入体内 B、所有天然水都不能饮用 C、人体内含有约2/3体重的水,故人每天不用喝水也可 D、人类可利用的水只占自然界的水极少量,我们应节约用水 2.关于食物的酸碱性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在体内经消化后生成碳酸.硫酸.尿酸等,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B、葡萄吃起来是酸的,故它属于酸性食物 C、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溶液的酸碱性不同的 D、正常人的人体内体液PH总保持恒定. 3.下列物质既可以做防腐剂,又可以做调味剂的是 A、食盐 B、苯甲酸钠 C、柠檬黄 D、味精 4.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火腿肠颜色更鲜红,可多加一些亚硝酸钠 B、为了使婴儿对食品有浓厚兴趣,我们可以在婴儿食品中加少量着色剂 C、食盐加碘是防止人体缺碘而加的营养强化剂,能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 D、为保证人体所需足够蛋白质我们要多吃肉,少吃蔬菜和水果. 5.阿司匹林又名乙酰水杨酸,推断它不应具有的性质 A、与NaOH溶液反应 B、与金属钠反应 C、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6.下列物质不可作防腐剂的是 A、食盐 B、醋 C、二氧化硫 D、花生油 7.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钠可以致癌 B、我们应该禁止使用防腐剂

C、苯甲酸钠可以作雪碧饮料的防腐剂 D、绝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在过量使用时对人体有害的 8.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A、虽然药物能治病,但大部份药物有毒副作用 B、使用青霉素时,不用进行试验直接静脉注射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我们生病了都可以到药店自己买药吃,不用到医院 9.下列物质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是 A、Mg(OH)2 B、CaCO3 C、Na2CO3 D、Al(OH)3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绿色食品就是指颜色为绿色的食品 B、白色污染是指白色的废弃物的污染 C、有机食品是指含有有机物的食品 D、食盐加碘实质是在食盐中加入KIO3 11.长期吸食或注射毒品会危及人体健康,下列各组中都属于毒品的是 A.冰毒、黄连素 B.海洛因、黄连素 C.大麻、摇头丸 D.黄曲霉素、尼古丁 12.青霉素是下面哪位科学家发现的 A、钱恩 B、弗莱明 C、诺贝尔 D、柯尔贝 13.某同学胃酸过多,他应该用下列哪种药品治疗 A、阿司匹林 B、青霉素 C、麻黄素 D、胃舒平 14.下列同学饮食习惯科学的是 A、多吃肉,少吃蔬菜水果 B、合理摄入糖类.油脂等,注意膳食平衡 C、为防止变胖,炒菜时不放油 D、多饮用纯净水,少饮用矿泉水 15.碘酒是一种常用的外用消毒药,关于它的消毒原理说法正确的是 A.溶解细菌B、氧化细菌,使蛋白质变性 C、使细菌缺氧而死 D、使细菌缺水而死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二节习题(附答案) 1、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4Cl=NH3↑+ 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OH+Cl2=NaCl+NaClO+H2O D、2Na2O2+2 CO2=2Na2CO3+O2 2.下列分子或离子中,含有孤对电子的是()A.H2O B.CH4C.SiH4D.NH4+ 3、σ键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一个原子的s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及一个原子的p 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而成。则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一个原子的s 轨道和另一个原子的p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 A.H2 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B.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C.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D.两个碳原子形成两个π键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一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C之间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是π键 D.C-C之间是sp2形成的σ键,C-H之间是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的π键 6、已知Zn2+的4s轨道和4p轨道可以形成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的空间构型为() A、直线形式上 B、平面正方形 C、正四面体形 D、正八面体形 7.有关苯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正确的是() A.每个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中的其中一个形成大π键 B.每个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形成大π键 C.碳原子的三个sp2杂化轨道与其它形成三个σ键 D.碳原子的未参加杂化的2p轨道与其它形成σ键 8.三氯化磷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平面正三角形,下列关于三氯化磷分子空间构型理由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的键长,键角都相等B.PCl3分子中的P-Cl键属于极性共价键C.PCl3分子中三个共价键键能,键角均相等D.PCl3中磷原子是sp2 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π键是由两个p电子“头碰头”重叠形成的 B.σ键是镜像对称,而π键是轴对称 C.乙烷分子中的键全是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 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还含有π键 10、.在BrCH=CHBr分子中,C—Br键采用的成键轨道是() —p —s —p —p 11.下列物质的杂化方式不是sp3杂化的是()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和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原子的价电子数 B.离子化合物中只有离子键,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 C.铵根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 D.氨分子中氢原子、氮原子的化合价已饱和,不能再与其它原子或离子成键

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第三节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第四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归纳与整理 第二章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合理选择饮食 第二节正确使用药物 归纳与整理 第三章探索生活材料 第一节合金 第二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第三节玻璃、陶瓷和水泥 第四节塑料、纤维和橡胶 归纳与整理 第四章保护生存环境 第一节改善大气质量 第二节爱护水资源 第三节垃圾资源化 归纳与整理 高二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人体必须的六大营养素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水 1 单 糖 C6H12O6 葡萄糖多羟基醛有多元醇和醛的性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红色Cu2O 果糖多羟基酮有多元醇和酮的性质 2 双 糖 C12H22O11 麦芽糖有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葡萄糖 蔗糖无醛基C12H22O11+H2O→C6H12O6+C6H12O6葡萄糖+果糖 3 多 糖( C6H10O5)n 淀粉无醛基,属 高分子化合 物 遇碘变蓝(C6H10O5)n + n H2O→nC6H12O6纤维素(C6H10O5)n + n H2O→nC6H12O6 4 葡萄糖 光合作用6CO2(g)+6H2O(l)→C6H12O6(s)+6O2(g)呼 吸 作 用 有氧呼吸C6H12O6(s)+6O2(g)→6CO2(g)+6H2O(l) 无氧呼吸C6H12O6→2C3H6O3(乳酸)→2CO2+2C2H5OH 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1 油 脂 植物油液态含不饱和烃基多—C17H33 含双 键 能加成、水解动物脂肪固态含饱和烃基多—C17H35、—C15H31水解 水 解 油脂+ 3H2O→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甘油) 皂 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 油脂+ 3NaOH→高级脂肪酸钠(肥皂)+丙三醇(甘油)在人体内功能供热储存能量合成人体所需的化合物脂肪酸有生理功能 1—3—生命的基础:蛋白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共价键 第二节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金属晶体 第四节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复习题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全部教学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教材分析: 一、本章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本章知识分析: 本章是在学生已有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从构造原理和能量最低原理介绍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以及原子光谱等,并图文并茂地描述了电子云和原子轨道;在原子结构知识的基础上,介绍了元素周期系、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总之,本章按照课程标准要求比较系统而深入地介绍了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为后续章节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尽管本章内容比较抽象,是学习难点,但作为本书的第一章,教科书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比较注意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原子结构的知识,在原子水平上认识物质构成的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知识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注意本章不能挖得很深,属于略微展开。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课题】弱电解质的电离 【案例背景】 本章是上一章化学平衡理论的延伸和扩展。第一节弱电解质的电离的课标要求主要是认识电解质的强弱和能用化学平衡理论描述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本节理论性较强,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节,掌握方法是学好本节知识的关键。在具体的学习中,注意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增强知识的逻辑性,以化学平衡理论为指导,引出一系列新知识点;同时通过实验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学习,加强能力和技能培养。 【案例描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强、弱电解质的概念;掌握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判断。 2. 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3.了解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能从化学平衡移动的角度理解电离平衡移动。 教学重点: 强、弱电解质的概念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难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教学方法: 讲述法、比较法、实验法、启发引导发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电解质: 非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比较

①NaCl溶液②NaOH ③H2SO4④Cu ⑤CH3COOH ⑥NH3·H2O⑦SO2⑧乙醇⑨水⑩CaO ____________ 是电解质__________ 是非电解质_________ 两者都不是【思考】: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中都能电离出离子。不同电解质的电离程度是否有区别?你能否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证实你的想法? 提示学生从生活情景题思考: 1).盐酸与醋酸是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酸,是用哪一种酸除铁钉的铁锈? 2).如果上述两种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除水垢,常用盐酸还是醋酸? [设计意图] 从初中和高中必修内容的衔接中,从感性知识的认识中,减少学生的陌生感,做好知识的铺垫。 新课引入: 活动与探究: 1.醋酸和盐酸是常见的两种酸,它们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是否一样呢?请说出你的理由。2.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吗?请写出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 3.完成教材第40页实验3-1并记录实验现象。 (1)测量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的盐酸和醋酸的pH。 (2)如图3-1所示,在两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mol·L-1 的盐酸和醋酸,在两个气球中分别加入经砂纸打磨过的长度相同的镁条,然后将气球套在锥形瓶口,同时将气球中的镁条送入锥形瓶中,观察、比较气球鼓起的快慢等现象,将实验现象和你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填入表3-1。

第二章检测题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4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是( ) A.甲醇 B.食盐 C.柠檬酸D.苯甲酸钠 解析:甲醇有毒,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 答案:A 2.下列有关食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营养学家编制的食谱对每个人都适用 B.每一种食物含有多种营养素,每种营养素又存在于多种食物中,因此对营养素的摄取应综合考虑 C.靠不吃或少吃食物来减肥有害健康 D.编制好的食谱不可以永久使用 解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人不能使用同一份食谱,故A错误;B正确;靠不吃或少吃食物来减肥有害健康,因为摄入的营养素无法达到人体生理活动的需要,故C 正确;由于年龄、体重、活动量的不同,不同时期需要的营养素是不同的,所以一份食谱不能永远使用,要进行适当的调节,故D正确。 答案:A 3.商品类“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制备上述商品类饮用水时还需要添加的化学物质是( ) A.钙、镁的碳酸氢盐B.含碘酸钾的食盐 C.漂白粉D.小苏打 解析:人体必需元素钙的来源之一就是饮用水,当身体缺钙时会出现抽搐等症状,长期饮用纯净水会缺少某些无机盐离子,对身体无益。 答案:A 4.从毒韭菜到炸鸡翅、从速溶茶到儿童奶粉,关于食品质量的报道中不断有①“致癌农药”,②“苏丹红”,③“碘元素”,④“亚硝酸盐”等化学名词出现。上述化学名词所提到的物质中,在某食品添加剂中允许含有且符合限量时不会引起中毒的是( ) A.②③④B.②③ C.③④D.只有③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原电池》课堂教学设计 高三化学孙永平 1、分析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为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选修4的第四章电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该内容学生在必修2已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是该内容的加深,主要是增加了一个盐桥内容。掌握本节知识,对指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电池使用原理、金属腐蚀和防护,研究探索发明新电池有重要意义。 2、了解学情底码 已有基础:对原电池原理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局限认识: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发展方向:通过实验活动对原电池原理形成完整认识,提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 3、明确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有更完整的认识。学会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能根据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电池的设计活动,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体会过程与方法:通过Pb-CuSO 4 控制变量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设计原电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原电池原理应用于化学电源开发的关键作用。 4、研究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完全分开在两极(两池)发生及盐桥的作用。 5、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以“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自主分析设计”的学习方式学习。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生不断深入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最终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跨越。 6、教学设计过程和意图 (1)情境导课:让学生举一些手机、电子表等新型电池例子。联系生活,吸引学生注意力,唤起学生学习欲望。 (2)回顾原电池:复习基本概念,温故而知新。 学生回忆原电池的有关内容,调动学生思考,回忆概念为后期探究作准备。

人教版化学选修五第二章知识点 1、烷烃、烯烃和炔烃 (1)代表物的结构特点 注意:碳碳双键不能旋转,由于碳碳双键不能旋转而导致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在空间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产生的异构现象,成为烯烃的顺反异构。 顺反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子团排列在双键的同一侧称为顺式异构,两个相同的原子或原 子团排列在双键的两侧称为反式异构,即“同顺异反”。如2-丁烯:顺反异构的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物理性质不同。 (2)物理性质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物理性质都是随着分子中碳原子数的递增,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逐渐增大,常温下的存在状态,也由气态逐渐过渡到液态、固态。

注意: a) 烷烃、烯烃和炔烃都是分子晶体,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同分异构体之间,支链 越多,沸点越低。 b) 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 的烃在常温下通常为气态,但是由于新戊烷具有支链比较多,所以在常温下也是 气态。 c) 烷烃、烯烃和炔烃的相对密度都小于1,不溶于水。 3)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通式为C n H2n+2,其的化学性质类似于甲烷。 a) 化学性质相当稳定,跟强酸、强碱或强氧化剂(如KMnO 4)等一般不起反应。点燃 b) 氧化反应:烷烃能够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 n H2n+2+(3n+1)/2O2→ nCO2+(n+1)H2O c) 取代反应(烷烃的特征反应) :烷烃能够和卤素单质发生取代反应,一取代的化学方程光照 式为C n H 2n+2+Cl 2→ C n H2n+1Cl+HCl 高温 d) 分解反应:烷烃在高温下能够发生裂解。如C4H10→ CH2=CH2+CH3CH3,或者高温 C4H10→ CH2=CH-CH3+CH4 (4)烯烃的化学性质 烯烃的通式为C n H2n,n≥2(但C n H2n 不一定是烯烃,有可能是环烷烃)烯烃的化学性质类似于乙烯。由于烯烃具有碳碳双键官能团,所以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a) 氧化反应:烯烃的氧化反应包括被氧气氧化和被强氧化剂(酸性KMnO4 溶液)氧化 点燃 1) 被氧气氧化——燃烧反应:C n H2n+3n/2O2→ nCO2+nH2O,火焰明亮,伴有黑烟。 2) 被强氧化剂氧化——烯烃能够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使KMnO 4溶液褪色。(可 鉴别烯烃和烷烃) b) 加成反应——烯烃的特征反应:烯烃能够和卤素单质、卤化氢、水、氢气等物质加成,烯烃能使 溴水褪色。以乙烯为例,乙烯与卤素单质X2 加成的化学方程式为CH2=CH2

课题: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目的 知识 技能 1、了解有机化合物常见的分类方法 2、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过程 方法 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化合物分类的必要性。利用投影、动画、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演示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和分子模型,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相似性。价值观体会物质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特殊性,体会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重点了解有机物常见的分类方法;难点了解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及官能团 板书设计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二、按官能团分类 教学过程 [引入]我们知道有机物就是有机化合物的简称,最初有机物是指有生机的物质,如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它们是从动、植物体中得到的,直到1828年,德国科学家维勒发现由无机化合物通过加热可以变为尿素的实验事实。我们先来了解有机物的分类。 [板书]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讲]高一时我们学习过两种基本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那么今天我们利用树状分类法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今天我们利用有机物结构上的差异做分类标准对有机物进行分类,从结构上有两种分类方法:一是按照构成有机物分子的碳的骨架来分类;二是按反映有机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团来分类。[板书]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链状化合物(如CH 3-CH 2 -CH 2 -CH 2 -CH 3 ) (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 有机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如)不含苯环 环状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如)含苯环 [讲]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链状化合物和脂环化合物统称为脂肪族化合物。而芳香族化合物是指包含苯环的化合物,其又可根据所含元素种类分为芳香烃和芳香烃的衍生物。而芳香烃指的是含有苯环的烃,其中的一个特例是苯及苯的同系物,苯的同系物是指有一个苯环,环上侧链全为烷烃基的芳香烃。除此之外,我们常见的芳香烃还有一类是通过两个或多个苯环的合并而形成的芳香烃叫做稠环芳香烃。 [过]烃分子里的氢原子可以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生成新的化合物,这种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官能团,下面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主要的官能团。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苯的性质和应用 个旧市第二中学何俊 [案例课题]苯的性质和应用 [案例背景] 本节课是安排在烷烃及其同系物、乙烯的知识点后的一节内容,因此学生已对烃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再来学习苯已不是难题,而且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已经具备自主探究的能力。所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去学习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学习苯酚的性质。但要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启发学生如何通过分析苯的结构理解苯和乙烯的区别,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 [案例主题] 本节课是首先介绍了自然界中的芳香烃类化合物,然后介绍最简单的芳香烃类化合物---苯,由烯烃类作对比让学生分析苯分子结构特点,通过实验来学习苯的性质,通过比较苯和烷烃、以及乙烯和苯的性质来学习双键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要求学生通过本次探究实验,掌握苯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技巧。同时通过分析苯的结构,联系有关有机化合物的知识推测苯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再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并给出相应的解释,达到培养学生实验、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案例设计]

[师](说明)在苯与溴的取代反应中,影响反应发生的主要因素有①溴应为纯的液态溴,溴水不反应;②要用催化剂。另外苯分子中的六个氢原子是等同的,在上述条件下,一般是苯分子中的一个氢 [设疑]反应所需的55℃~60℃如何实现? [问]在往反应容器中添加反应物和催化剂时,顺序有无要

[师]从结构上不难看出,环己烷像烷烃一样饱和,故其化学性质与烷烃相似。至此,我们可以这样来归纳苯的化学性质: 2.苯的加成反应 教学反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对于苯的物理性质要靠教师讲述或学生自学印象都不会很深,所以在教学中将苯放入无色试剂瓶中,让同学们亲自观察:实践后得出苯的物理性质,这样既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从能力上也得到发展。苯的化学性质没有要求做演示实验,教学中为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每一个性质前先给出相关信息,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案例结果] 按照设计的教学设想,通过上述的教学过程,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了教学目标。比较成功的地方是:能够重视过程和方法的教学,通过所学知识的回忆,能推导出具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应该具有相似的性质,通过实验得出与推导结论不同的结论,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尊重实验事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3篇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在发现“问题”的情境下产生的一系列学习活动。问题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问题引发了学生的探究活动。在化学学习中,除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外,教师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而化学实验是最形象、生动、直观的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之一。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1 一、案例背景 钠的性质是本章内容的重点之一。通过钠的性质学习,可以加深巩固金属与非金属、酸、水的知识,并为前面两章所学的实验和理论知识补充感性认识的材料,为钠的重要化合物的学习奠定基础,故本节教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以学生初中学过的有关金属的性质及金属的活动顺序为基础,选取典型的金属如钠、镁、铝、铁等进一步学习拓展金属的性质,所以学好本节内容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二、情境描述 学习钠与水反应内容时,我一开始做了“滴水生火”实验,这时学生十分好奇,议论纷纷,水可以灭火,怎么能生火?

然后引入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金属钠” 。学生很想知道钠是一种什么物质,接下来我让学生完成演示实验,再通过投影进行问题讨论:1.为什么钠需要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2.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什么形式存在?3.实验时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拿钠?4.从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可以得出钠的哪些物理性质?5.“滴水生火”的原因是什么?6.如果钠燃烧起来,能否用水扑灭?7、多余的钠能否放回原试剂瓶?通过思考和讨论,不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能激发学生进行思考,最后用相关习题进行巩固和拓展。 本节我采用了先引入“滴水生火”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由学生来完成演示实验,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做到胆大心细,注意观察每一个操作细节,以便为后面的问题打好基础。从而真正理解“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常用理念,为下节学习镁、铝、铁的性质做好铺垫。 三、案例结果 本节课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入新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演示实验。学生在学习掌握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认识了钠的结构特点决定钠的化学性质,是一种强的还原剂。 整节课学生也能自始至终积极地配合,踊跃回答问题,同时由于教师所提问题学生经过思考都能回答,使大部分同学感

第二章 促进身心健康 第一节 合理选择饮食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共有十条:①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②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③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④吃适量鱼、禽、蛋、瘦肉;⑤减少烹调油;⑥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⑦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⑧每天足量饮水,合 理选择饮料;⑨如饮酒应限量;⑩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你认为这些原则科学吗?为了我们的身心健康, 应怎样进行合理的饮食搭配呢? 水平测试 1.下列物质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 A.NaOH B.胡萝卜素 促进身心健康 化学选修1(人教版)

C.甲水溶液 D.工业NaCl 答案:B 2.市场上很多食品标签上注明有“苯甲酸钠”字样,该物质属于() A.食品所含营养成分之一 B.食品鲜味剂 C.食品防腐剂 D.人工合成甜味剂 【试题解析】:苯甲酸钠是常用的防腐剂。 答案:C 3.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应用不正确的是() A.苋菜红、柠檬黄可用作着色剂 B.氯化钠可用作净水剂 C.味精可用作食品的调味剂 D.醋可用作食品调味剂,也可用作防腐剂 【试题解析】: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剂和防腐剂,不可用作净水剂。 答案:B 4.食品添加剂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应该区别合法食品添加剂与违法食品添加剂。做馒头的过程中禁止添加的是() A.食盐 B.蔗糖 C.小苏打 D.增白剂 【试题解析】:食盐无毒,有咸味,可作调味品,做馒头的过程中能够添加;蔗糖无毒,且是甜味剂和营养素,做馒头的过程中能够添加;小苏打无毒且能与面粉发酵时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松软,故做馒头的过程中能够添加;增白剂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做馒头的过程中禁止添加。 答案:D 5.下列物质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A.柠檬酸 B.胡萝卜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课标要求 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长、键能和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化学键合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 要点精讲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 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4.等电子原理[来源:学§科§网]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 (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 (2)配位化合物 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 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2015-2016学年度03月考卷 一、单选题(48分) 1.下列关于共价键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C.两个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D. 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2.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原子半径Y>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Y可能小于X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 m Y大于H n X D.X和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能级就是电子层 B.同一电子层中的不同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相同 C.每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是2n2 D.不同电子层中的s轨道的能量高低相同 4.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 B.杂化轨道可用于形成σ键、π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 C.杂化前后的轨道数不变,但轨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 D. 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5.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中,错误的是( ) A. HClO4>HBrO4>HIO4 B. HClO4>H2SO4>H3PO4 C. HClO4>HClO3>HClO D. H2SO3>H2SO4>H2S2O3 6.下列关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VSEPR模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VSEPR模型可用来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 B.分子中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决定了分子的立体构型 C.中心原子上的孤对电子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互相排斥 D.分子中键角越大,价电子对相互排斥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7.根据等电子原理,等电子体之间结构相似、物理性质也相近.以下各组粒子不能互 称为等电子体的是() A. O22+和N2 B. O3和SO2 C. CO2和N2O D. N2H4和C2H4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一周期元素都是从碱金属开始,以稀有气体结束 B. B的电负性和Si的相近 C. f区都是副族元素,s区和p区的都是主族元素 D.铝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钾的第一电离能 9.下列不能说明X的电负性比Y大的是( ) A.与氢化合时X单质比Y单质容易 B. 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Y的强 C.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多 D. X的单质可以把Y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 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原子的S能级电子云形状完全一样 B.原子的价层电子发生跃迁只能吸收能量,得到吸收光谱 C.某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 x23p y1违反了泡利原理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硝酸的性质教学案例设计 分宜中学梅刚 一、案例背景: 硝酸是氮的重要化合物, 而且是工业三大强酸之一。硝酸的化学性质是本 章的重点内容, 硝酸的氧化性是教学难点。硝酸是继硫酸后的另一种强氧化性 的强酸,所以在教学上以引导学生类比硫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学习硝酸 的性质。例如:硝酸具有酸的通性,但它也有自身的一些特性。通过对硝酸的 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酸性质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知道硝酸在工业生产中的重 要作用。该教学案例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普通班的学生。 二、情境描述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曾经尝试过以下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起先,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 上课时把班级同学分成八个小组, 每组7-8位同学,推选出小组长, 同时宣布小组比赛记分规则。设置许多问题 情境例如:播出动画“乌云、闪电、雷鸣、大雨, 禾苗茁壮成长”,然后教师要 求学生根据该情境回忆所学内容, 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从而引出本节 课的教学内容。对硝酸的各方面性质逐一展开探究所有演示实验都改为学生分 组实验, 并增设对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物探究的实验。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提出 问题让小组抢答, 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气氛活跃; 但当要求学生对 所做实验提出问题时, 却出现了冷场。接下来硝酸物理性质的学习,学生分组观察。由于课前没有强调实验要求, 有的学生开始不按要求进行实验, 课堂秩序 有些混乱。后来学生做了铜与浓硝酸反应实验后, 大量NO2气体外逸, 教室刺 激性气味很重, 学生注意力分散,。在引入阶段, 虽进行得比较顺利, 但用了将近20分钟时间。等物理性质讨论结束后, 教学时间已很仓促。最后导致教学重点内容无法完成。所以第一种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以失败而告终。 在后面相同内容的教学中,我尝试了另外一种教学方法:改变原先的探究 方法,将多个探究点改为一个探究点进行教学。先用硝酸泄漏的新闻事件引出 课题,然后用化学的视角提出问题:1、为什么看到红色烟雾;2、为什么在远处会闻到刺激性气味等。通过这些实例的分析就可以对硝酸的物理性质、酸性和 不稳定性进行略微小结,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而且便于学生记忆,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放在让学生探究硝酸的氧化性上。教师先按教材演 示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后, 发现铜与稀硝酸反应的试管中出现红棕色,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疑:“课本中描述,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NO气体, 为何试管中出现红棕色”学生立即回答, NO气体被试管中空气里的氧气氧化而 生成NO2气体。教师追问, 如何证实铜与稀硝酸反应开始生成的是无色的NO气

高中化学选修5第二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烃的系统命名正确的有() A.2,3-二甲基-3,3-二乙基戊烷 B.2-甲基-3,甲2基丁烷 C.2,2-二甲基-1-丁醇 D.2,3-二甲基-1-丁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一定相差14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3.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乙烯、乙炔 B.苯、己烷 C.苯、甲苯 D.己烷、环己烷 4.下面有关丙烷.丙烯.丙炔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丙烷.丙烯.丙炔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B.相同物质的量的三种物质完全燃烧, 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3:2:1 C.丙烷.丙烯.丙炔三种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相对密度不断增大 D.丙烷的碳原子空间结构是锯齿型的,不是简单的线性排列 5.化学反应中,条件的有无对有些反应来说非常重要。例如,氯仿在正常情况下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能与乙醇、乙醚等多种有机溶剂互溶。但在高温、与明火或红热物体接触时,产生剧毒的光气.氯化氢等气体。光照在某些反应中也是极其重要的。在下列反应中,光照对反应几乎没有影响的是:() A.氯气与氢气的反应 B.氯气与甲烷的反应 C.氟气与氢气的反应 D.次氯酸的分解 6.下列事实无法用凯库勒式说明的试验现象 A.苯环中不含有单双键交替的形式,苯环中实际含有一个π键 B.苯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 C.苯的化学性质没显示出极不饱和的性质,苯的化学性质与烯烃有很大的差别 —CH3 —COOH D.苯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O] 7.丁腈橡胶[CH2-CH=CH-CH2-CH2-CH]n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 CN 的原料是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问题]根据P2~P3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

和微量元素等。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大部分通式C n(H2O)m。 糖的分类: 单糖低聚糖多糖 一、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 葡萄糖的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1、葡萄糖的还原性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CH2OH(CHOH)4CHO。

2、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 C6H12O6(s)+6O2(g)→6CO2(g)+6H2O(l) 3、二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 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 (蔗糖) (葡萄糖) (果糖) (2)麦芽糖: 物理性质: 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 分子式: 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 化学性质: (1)有还原性: 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 (2)水解反应: 产物为葡萄糖一种. C12H22O11 + H2O 2 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高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三]金属钠的知识 《化学必修1》教材中关于《金属的化学性质》中,钠是典型的活泼金属。有位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时,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学生实验】首先学生通过实验获得一些认识,实验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记录实验现象。 (1)取一小块钠,观察表面,切开再观察。 (2)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观察现象。 (3)由学生取一小块钠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并滴加几滴酚酞。 (4) [演示实验]收集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并进行验证。 【学生活动】讨论刚才的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钠的性质。 实验(1)结论:钠是银白色金属,放置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暗。 实验(2)结论:钠燃烧时火焰黄色,得到黄色固体,也有少量黑色固体,可 能是由杂质产生。 实验(3)结论有争议:学生均认为钠与水反应听到响声证明有气体生成,酚 酞变红证明产生碱性物质。但对其他现象争论如下: 【学生甲】钠浮在水面上,说明钠的密度比水小。 【学生乙】钠浮在水面上,也可能是由于产生的气体使钠浮起来。 【学生丙】钠成球状游动,是由于反应放热,把钠熔化成球状。 【学生丁】钠成球状游动,可能是由于速度太快让人看上去是圆的。但是,即便是速度导致的圆形,也不能说明反应放热。 实验(4)结论: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讨论】归纳总结金属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存在、保存、用途。 请你分析本教学设计符合新课程改革何种教学理念,优点是什么? 符合新课标理念下自主学习教学案例设计,较好地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新理念;要以实验、讨论、提问等多种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要引导学生体验实验的过程,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 真正实现自主学习。 1、自主学习含义:通过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 主性和主动性,使之不仅会学习,而且爱学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 这个学习过程中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2、自主学习实质:就是在使学生掌握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处,还 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未来的发展,通过自主学习,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及及自我完善的意识。 3、自主学习特征: (1)自主性(最典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