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超声论文

医学超声论文

医学超声论文
医学超声论文

医学超声学习报告

学号:10120561

姓名:任丛林

摘要

超声影像作为四大医学影像(超声、CT、核磁共振、同位素扫描)技术之一,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以后,已经成为临床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超声影像凭借着它的实时性、无损性、无射线、廉价性等优点不断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医学超声影像技术不断发展,不断为临床疾病更为精确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权威的保障。本文从基础的超声波入手,介绍了超声在医学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及其分类,并对目前超声在医学影像上应用的设备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字:超声波;医学影像;超声医学;超声设备

[ Abstract ]

Ultrasound imaging as one of four major medical imaging (ultrasound, CT, MRI, isotope scanning) technology ,After over half a century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linical medicine,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by virtue of its advantages of Real-time, non-destructive, non-rays, low-cost constantly loved by people of all ages.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technology, continue to clinical disease more accur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more authoritative protection.This paper-based ultrasonic paper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n medicine, focusing on the medical ultrasound imaging technology and its classification, and present the application of ultrasound in medical imaging devices are briefly introduced.

[key words] :Ultrasonic ;Medical Imaging ;

Ultrasound in Medicine ; Ultrasound equipment

前言:

经过了将近半个多月的学习和整理,一篇关于医学超声的总结报告终于成型了,在这一段时间我感觉学到了很多,由于自己本科阶段没有接触医学相关知识,所以对于超声的理解仅局限在中学阶段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应用。接触到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使我切实感觉到了超声的作用的强大,使我对于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这次学习使我知道了超声在医学中的重要地位,超声被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病理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的原理,如三维成像技术、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谐波成像技术等,还使我知道了关于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如医学影像设备分为:A类、B类、D类、F 类等类型,及每一种类型的应用范围。通过对于超找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知识,使我对B超、超声CT、超声多普勒等医学设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总之,这次对于医学超声的学习使我对于医学超声有了理解和认识,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在此,也感谢赵老师给我们这次让我们自己学习的机会,我感觉只有自己看懂的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以下是我在这次学习过程中整理出来的关于超声医学影像技术的相关知识。

一、超声及在医学中的应用:

1.1超声简介: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其频率通常高于人耳听觉的上限(20KHz)。一般以人耳听觉范围划分为超声波、声波和次声波,但其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如频率较高的可闻声波也具有超声的某些特性。医学超声做为一门科学,早在十九世纪30年代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法国人https://www.doczj.com/doc/ec17950854.html,ngevin 在1916致力于水下超声的研究开始,超声的应用渗透到众多领域。近年来,由于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和材料的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和测量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超声波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激励进一步的研究,使超声学成为了众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大大拓宽的超声波的应用领域。

1.2超声在医学中的应用

医学超声在医学应用上分为两大类:诊断超声和治疗超声。诊断超声主要应用于对于病理的诊断,如B超成像、超声多普勒血流探测仪、胎心仪等;治疗超声主要应用超声的能量治疗疾病,如体外碎石、超声洗牙、理疗、超声药物透疗等。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德国就出现了利用超声治疗病人的专利;五、六十年代,超声治疗已成为常规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以理疗为主。七十年代,出现了超声粉碎结石,超声治牙等,这成为超声治疗的一大进展。八十年代,超声手术刀开始在外科大量应用,包括超声切割软组织、超声肝脑肿瘤吸引、超声骨科成形和超声眼科白内障乳化等,这又是治疗超声在医学上的一大进展。近年来,物理治疗学无论是在基础理论还是在临床应用的研究方面均有很大发展,一些新技术、新疗法相继在康复医学中应用,不但拓宽了其应用适用范围,而且提高而来疗效。例如,高强度聚焦治癌、超声治疗血管阻塞等技术都大大拓宽了超声治疗的应用领域,使超声治疗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3医学超声影像介绍:

超声成像是当今四大医学影像(超声、CT、核磁共振、同位素扫描)技术之一,由于其具有实时性、无损性、无射线、廉价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超声波诊断的优点是:对受检者无痛苦、无损害、方法简便、显像清晰、诊断的准确率高等。因而推广容易,受到医务工作者和患者的欢迎。

医学超声已从二维成像发展到三维、四维成像,大大提高了图像的信息量,使得图像更加接近真实,同时超声诊断从以往灰阶成像仅反映人体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到现今通过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超声增强造影等技术反映组织循环等方面的信息,使得对活体进行无创性功能研究成为了可能。此外超声诊断学由过去的单纯诊断到现在的诊断加介入治疗如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超声聚焦刀等新技术的应用等,即在影响学诊断的基础上进行微创治疗,使得超声影像学的应用范围大大拓宽。

二、医学超声影像技术

2.1 换能器技术

超声换能器是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后再接收人体中的超声回波信号的装置,它由主体、壳体和导线3部分组成,其中压电材料(晶片)是主体的核心。从单晶片、多晶片发展到数十个、数百个甚至千个以上的晶片,同时由若干个晶片并联起来组成的探头阵元数也在不断扩展。

超声换能器和超声诊断图像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是实现快速三维成像的关键。

根据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的衰减规律,即衰减和频率成正比,人们研制出多种高性能,适合各种场合的探头,高密度、高频、宽带、专用探头是其发展趋势。

(1)高密度:1维(256阵元)、1.5维(8X128阵元)、2维(60x60阵元),传统的超声探头只在一个方向上将换能器切割成许多小阵元,这类探头只能在成像平面内进行聚焦,即使在探头前面加上聚焦透镜,它的聚焦效果还是有限的,不利于实现实时三维成像。在新一代探头中,换能器在长度方向上按传统方法分割成许多小阵元,而且在厚度方向上也分割成有限的几排,这样就使得探头能够同时实现长度和厚度两个方向上的聚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多维探头。但多维探头对加工工艺要求很高,真正意义上的二维探头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目前出现的有1.25维、1.5维和1.75维。

(2)高频:3—7MHz频率的探头用于诊断腹部和心脏疾病,7.5—15MHz频率的探头用于浅表脏器的检查,20—40MHz频率的探头用于眼和皮肤的超声成像,而100~200MHz频率的探头主要用于超声显微镜。超声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入射超声的频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提高超声频率有助于改善图像的空间分辨率,使用高频探头将有助于显示脏器的细微结构。

(3)宽带:宽带是指换能器工作频率的上下限范围,可实现使用一个探头检查时由浅到深发射和接收由高到低不同频率的超声回波信号使用频带宽的超声探头可实现使用一个探头检查时,由浅到深发射超声信号,同时接收由高到低不同频率的超声回波信号,在检测浅表组织由于频率高而提高分辨率,对深部组织因频率低,回声信号衰减少,因此能够清晰显示深部组织图像。

(4)专用探头:指把探头做成各种特殊形状,专门适用于某一人体器官,如食道探头,直肠探头等。

2.2 三维成像技术‘

三维超声技术是采用数字化波束形成技术,具有高分辨率、高质量图像及各种测量功能,能直观、立体显示人体器官的三维空间结构。它可弥补二维平面成像技术的不足。二维超声图像的临床应用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图像是断面图像,不能直观表示病变部位的三维结构;如果把超声三维成像技术应用在临床设备上。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将有利于医师诊断以及医师和病患之间的交流,因此生产厂家纷纷在产品上添加了三维成像功能。早期,三维成像技术采用立体几何构成法或表面轮廓提取法来成像。立体几何法缺点是需要大量的几何模型,不适用于描述人体复杂结构的形态,目前已很少使用。表面轮廓提取法的缺点是它所形成的影像不具有灰阶特征,难以理解解剖细节,受操作者的主观影响大,现已不用。目前主要使用体元模型法来实现三维成像。在体元模型法中,三维物体被划分成依次排列的小立方体(体元),任何一个体元可用其中心坐标(X、Y、z)来表示,一定数量的体元按相应的空间位置排列即可构成三维图像。体元可认为是二维像素点在三维空间的延伸。但在描述具体的人体器官时,为了取得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往往需要大量体元,因此体元模型需要高精密度和高速度的计算机系统;由于计算机以及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用体元模型来进行三维成像成为一种可能,并得到广泛应用。从发展趋势上看,三维成像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动态三维成像(即四维参量图X、Y、z、t)和动态三维血流图(即五维参量x、Y、z、t、v)。在这种情况下,采集的数据量越大、速度越快越好,最大限度采集人体器官的信息将有利于诊断,这些都要求有较高运算能力的处理器和大容量存储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动态三维成像和动态三维血流图都将实现。动态三维成像技术从不同方位观察心脏的各种结构的立体形态、空间关系、活动情况与血流动态,从而大大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目前,三维医学超声已经成为医学影像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2.3 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

血流参数测量方法经历了从连续多普勒(CWD)血流测量,到脉冲多普勒(PWD)血流测量,再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FM)的过程。从成像效果看,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可区分血流方向、流速,但由于它采用的也是基于多普勒效应的血流测量方法,因此测量精度受声波传播方向和血流方向之间的夹角影响,而且难于测量低速血流。为了克服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在成像技术上的缺点,人们研制出彩色多普勒能量成像(CDE)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检测入射超声经红血球后散射能量大小来判断血液流速,特别适用于显示细小血管的低速血流,缺点是不能显示血流方向。目前,还出现了非多普勒测量方法的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技术,和CFM相比,它不受夹角影响,不易产生混迭,分辨率高。时域互相关法是其中一种极具代表性的方法,它是对两次发射后某一深度的回波信号进行互相关运算,根据互相关函数中最大值出现的时刻来判断血流速度,Philips公司曾利用互相关法开发出自己的CVI(彩色速度成像)系统。另外多普勒组织成像也得到广泛应用,比较典型的是多普勒心肌组织成像技术,它是将多普勒频移原理应用于心肌组织,从而获得关于心肌组织运动速度、方向、时间等方面的信息,以便直观的分析心脏功能的一项技术。

2.4 谐波成像技术

传统的超声成像都是采用线性声学原理,实际上医学超声存在着非线性现象,非线性超声成像指的是用以成像的超声频率与超声入射脉冲的中心频率明显不同。谐波成像便是非线性声学在超声诊断方面的应用。由于非线性现象的存在,入射超声经人体后将发生频移现象,即回波中除了基波信号外,还有谐波信号(其频率是基波频率的整数倍);在这些谐波信号中,二次谐波的能量最大。采用谐波成像时,入射声波频率比较低,入射声波在进人人体过程中,衰减相对较小,被探头接收的高频谐波分量的衰减只在回程中发生,因此谐波成像技术能获得人体较深部位的细腻图像。

在各种谐波成像技术中,组织谐波成像和对比谐波成像是比较典型的两种。组织谐波成像是利用超宽频探头接收二次谐波信号,同时对谐波信号进行实时处理,增强较深组织的回波信号,它有助于提高信噪比,提高图像质量,适用于显现困难的病人。对比谐波成像是在人体待查部位注入超声造影剂,人为扩大非线性现象,通过超声造影剂产生的谐波是周围组织的几十到一百倍,因此对比谐波成像能显示待查部位的细微结构,如对微细血管显像。除此之外,其他谐波成像技术也得到迅速发展,如谐波多普勒技术(可检测低速血流),次谐波成像技术(利用1/2或1/3基波频率探测人体组织,可减少衰减,提高分辨率),组织谐波成像技术(利用心肌谐振特性来研究心脏成像)。

2.5 超声弹性成像

生物组织的弹性与许多疾病状态是相关的,对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采用包括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M )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却无法直接提供弹性这一组织的基本力学属性信息。因此弹性成像自1991年被Ophir等人提出后,就备受关注,同时大量的研究工作也相继展开。目前有关超声弹性成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乳腺、前列腺、血管壁等部位的病变和高强度聚焦超声引起的损害的检测。对组织弹性的测定实质上是要测出组织在应力下的病变,应力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外应力通常是指体外施加的机械振动,内应力是由心脏或大血管搏动引起。在应力作用下,组织内部将产生应变,如果组织内部弹性系数分布不均匀,那么产生的应变也会有所差异,弹性系数大的地方,引起的应变较小;弹性系数小的地方,引起的应变较大。这种应变可以通过超声方法测得,目前采用的方法有两种多普勒速度测量法和时域互相关法。采用多普勒速度测量法优点是只需对现有的多普勒血流测量系统在硬件与软件方面作局部改动即可用于组织弹性的测量,缺点是必须借助外部机械振动激励,对于人体内的振动源引起的组织微小的形变难以测量。互相关法依据的是两

个形态相似的波形可以依据其互相关函数最大值出现的时刻来决定两波形间的位移量,对外应力和内应力的情况都适用。目前,关于组织弹性的测定或成像的研究还处在发展阶段。在成像机制、成像方法及信号处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这种无创性成像方法可以提供别的成像所无法提供的组织特征,因此它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三、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的分类:

3.1 脉冲式回声

脉冲回声式发射短脉冲超声,发射间歇期即为接收反射回来信号时间,这样使用一个探头可完成发射和接收超声的任务。现时超声诊断仪主要利用脉冲回声式进行工作。根据显示方式分为:

(1)A型(回声示波法振幅调制型)

A型超声诊断仪是利用回波幅度作为诊断的依据,由于幅度(amplitude)-词的英文单词第一个字母为A,故称为A型超声诊断仪。以回声振幅的高低和波数的疏密来显示。纵坐标代表回声信号的幅度,横坐标代表回声的传播时间,所以A型亦称一维显示。以前常用A 型超声诊断仪测量人体内个器官的位置、尺寸、和组织的声学特性.鉴别病变的声学性质,结果比较准确。目前A型超声诊断仪已基本被淘汰。

(2) B型(切面超声显像法,二维显示)

因(brightnessmodulation)词组的第一个字母为B.故称为B型超声诊断仪。B型超声诊断也称为B型超声切面显像仪,它以点状回声的亮度强弱显示病变,回声强则亮,回声弱则暗。显示器的横轴和纵轴则于声束扫描的位置一一对应,从而形成一幅幅亮度调制的超声切面图像。当探头声束按次序移动时.示波屏上的点状回声与之同步移动。由于扫描形成与声束方向一致的切面回声图.故属于二维图象,具有真实性强,直观性好,容易掌握和诊断方便等优点。按成像的速度,可分为慢速成像法和快速成像法.慢速成像只能显示脏器静态解剖图象,图像清晰、逼真.扫描与检查的空间范围较宽,快速成像能显示脏器的活动状态,也为实时显像诊断法.但所显示的面积较小。B型超声又可分为:手动扫描、线性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扇形扫描B型超声诊断仪、复合式B型超声诊断仪。

(3)M型(活动显示型)

M型超声诊断仪是在A型诊断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最基本的超声诊断设备,是单轴测量距离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英文称MotionType。用于做心脏检查的单声束超声心动图。它把心脏各层结构的反射信号以点状回声显示在屏幕上。当心脏跳动时.这些点状回声作上下移动。此时,在示波管水平偏转板上加入一对代表时间的慢扫描锯齿波。使这列点状回声沿水平方向缓慢扫描,显示心脏各层的运动回波曲线。图像垂直方向代表人体深度。水平方向代表时间。由于探头位置固定。心脏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脏各层组织和探头间的距离便发生节律性改变因而反回的超声信号也同样发生改变。随着水平方向的慢扫描,便把心脏各层组织的回声显示成运动的曲线.即为M型超声心动图。由于它仍是以一声束取样完成的扫描,获得的图像是在此取样线上各个性的时态变化,所以仍属一维显示。

3.2 差频回声式

通过发射固定频率的脉冲式或连续式超声波,然后接收返回频率已经发生变化的回声(差频回声)再将此回声频率与发射频率进行对比,取得它们的差别量值和正负值并显示在屏幕上。根据显示分为:

(1)D型(Doppler mode)

D型也称差频示波型,依据多普勒效应,利用超声波传播过程中与运动目标之间的相对

运动产生的多普勒效应来探测运动的目标,在荧光屏上将正负值的差频显值显示在纵轴上.一般利用多普勒方程换算成血流速度显示在荧光屏上.而回声的进行时间显示在横轴上,形成多普勒频谱图

(2)D型彩色描绘(Doppler color flow mapping CFM)

D型彩色描绘又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其通过自相关技术.将叵收的全部差频回声信息,给予彩色编码显示。它是彩色血流图像信息与B型灰阶图象信息叠加构成的域面。通常用红蓝色谱来代表血流方向,以颜色的亮暗表示血流速度。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直接观察心内及血管内血流速度,血流分布,端流部位等,大大提高了诊断的速度和效率,成为定性诊断中最可靠的方法。

四、常用医学超声影像设备简介

4.1 B超介绍

4.1.1 B超基本原理:

B型超声诊断仪作为新型的科技医学诊断仪器,已经在各级医疗单位得以广泛应用。B 超主要应用于超声在人体内传播,由于人体各种组织有声学的特性差异,超声波在两种不同组织界面处产生反射、折射、散射、绕射、衰减以及声源与接收器相对运动产生多普勒频移等物理特性。应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采用各种扫查方法,接收这些反射、散射信号,显示各种组织及其病变的形态,结合病理学、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不同的反射规律,而对病变部位、性质和功能障碍程度作出诊断。

用于诊断时,超声波只作为信息的载体。把超声波射入人体通过它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获取有关生理与病理的信息。一般使用几十mw/cm^2以下的低强度超声波。当前超声诊断技术主要用于体内液性、实质性病变的诊断,而对于骨、气体遮盖下的病变不能探及,因此在临床使用中受到一定的限制。

4.1.2 B超的扫描方式

目前常用的B超系统的扫描方式可分为线阵扫描和相控扇扫两种。线阵扫描B超系统的基本原理是将若干组超声换能器依直线排列,由控制系统控制,连续依次激励各组换能器,形成扫描波束,同时,换能器接收回波信号。当前一组换能器完全接收回波后,下一相邻组换能器,才开始工作,同时,采用相控技术进行波束聚焦,使得回波信号得到增强,并将其送到信号处理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再将回波信号根据需要进行处理后,变成视频信号输出,供给显示器,图像记录仪进行记录。

4.1.3 B超应用范围

B型超声诊断仪用于诊断的依据是断层图像的特征,主要由图像形态、辉度、内部结构、边界回声、回声总体、脏器后方情况以及周围组织表现等,它在临床医学方面应用十分广泛。

(1)在妇产科中的探测:可以显示胎头、胎体、胎位、胎心、胎盘、宫外孕、死胎、葡萄胎、无脑儿、盆腔肿块等,也可以根据胎头的大小估计妊娠周数。

(2)人体内部脏器的轮廓及其内部结构的探测:如肝、胆、脾、肾、胰和膀胱等外形及其内部结构;区分肿块的性质,如浸润性病变往往无边界回声或边缘不气,若

肿块有膜时其边界有回声且显示平滑;也可显示动态器官,如心脏瓣膜的运动情

况等

(3)表浅器官内布组织探测:如眼睛、甲状腺、乳房等内部结构的探查和线度的测量。

4.1.4B超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1)超声的扫查可以连贯地、动态地观察脏器的运动和功能;可以追踪

病变、显示立体变化,而不受其成像分层的限制。目前超声检查已

被公认为胆道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2)B超对实质性器官(肝、胰、脾、肾等)以外的脏器,还能结合多普

勒技术监测血液流量、方向,从而辨别脏器的受损性质与程度。例

如医生通过心脏彩超,可直观地看到心脏内的各种结构及是否有异

常。

(3)超声设备易于移动,没有创伤,对于行动不便的患者可在床边进行

诊断。

(4)价格低廉。超声检查的费用一般为35~150元/次,是CT检查的

1/10,核磁共振的1/30。这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来说,是比较能

够承受的。“B超”也因此经常被用于健康查体。

(5)超声对人体没有辐射,对于特殊患者可以优先采用。

缺点:由于成像原理不同,几种仪器对各种脏器的检查也各有突出特点!

(1)比如B超在清晰度、分辨率等方面,明显弱于后者。

(2)B超对肠道等空腔器官病变易漏诊。

(3)气体对超声影响很大,患者容易受到患者肠气干扰等多方面因素影

响检查结果

(4)B超检查需要改变体位屏气等,对于骨折和不能配合病人不适用。

检查结果也易受医师临床技能水平的影响。

(5)孕妇滥查B超可能易致胎儿畸形

4.2 超声CT

层析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技术是指通过从物体外部检测到的数据重建物体内部(横断面)信息的技术,也叫计算机辅助断层成像技术。x射线CT已经在医学成像上得到了成功的应用。但是,大量的x射线对人体是有害的,与之相比,超声波对人体则是无害的,同时,医疗超声仪器廉价易用。所以,鉴于超声波的这些优越性,人们希望将超声用在断层成像技术中,以得到类似的对被测组织定量的分析。但是,在X-CT中,x射线的传播路径是直线,而超声在人体组织传播时,由于波长较长,会发生折射和衍射等散射现象,因而传播路径比较复杂。这使得超声CT的理论研究和X-CT有所不同。

4.2.1超声CT分类

超声CT理论,都是以射线理论或波动方程为依据,建立起介质的声学参量与声场(接收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利用各种重建算法来重建介质图像。就超声波的接收方式来看,超声CT主要有两种类型,即透射型和反射型。

(1)透射型CT的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位于被测介质的两侧,根据接收透射的超声波来得到介质的信息。而反射型CT的超声发射器和接收器都位于介质的同一侧,通过接收反射的超声回波来得到图像信息。同时,与B型超声扫描不同,在扫描过程中,两种方法都要求围绕物体不断地旋转发射器和接收器来得到不同方向上的超声波。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利用图像重建算法来重建介质的图像。超声透射断层成像技术已经应用在了乳腺等软组织的超声成像中,成为乳癌等疾病检测的重要手段。

(2)衍射断层成像(Difraction Tomography)是指当超声波遇见与波长可比拟的散射源时,衍射现象就会发生,从而导致超声波的传播路径不为直线,这种现象在超声穿过人体组织中经常遇见。超声衍射断层成像就是研究在弱散射的条件下,介质的不均匀性对声场的影响,建立介质的参量与散射声场边界值(即接收数据)之间的关系,来重建介质参量的分布图

像。

4.2.2超声CT发展的趋势

超声CT总的发展趋势是向着高速、清晰、可靠方向发展,即数据采集、成像速度更为快捷,重建图像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图像更为清晰、可靠。此外,如何在数据缺损时或根据很少的投影数据能够很好地重建图像,也是未来CT必须解决的问题。

4.3 超声多普勒

在连续介质中,当波源相对于接收体(如接收仪器)运动时,接收体所收到的波动频率发生变化.不同于波源所发出的频率,两者的频差值。即所谓频移的大小与波源同接收体相对运动的速度大小有关.由于这一现象由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琴·约翰·多普勒fChristian Johann Doppler)首先发现,后来把这一物理学效应命名为多普勒效应。超声多普勒技术(ultrosanic doppler techniqus)是研究和应用超声波(ultrasonic waves)由运动物体反射或散射所产生的多普效应的一种技术。它在医学临床诊断中用于心脏、血管、血流和胎儿心率的诊断。相应的仪器有超声血流测量仪、超声胎儿检测仪、超声血管显像仪以及超声血压计、超声胎儿检测仪、超声血流速度剖面测试仪等。

五、展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超声作为一种重要的医学成像工具,将越来越体现出其在病理诊断中不可取代的优势,由于其特有的廉价性、无损性和实时性而受到患者和医生的青睐,因此医学超声图像的发展将会是影像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提高图像质量、显示更细微的组织结构始终是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发展的目的,它决定着超声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成像参数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尤其明显,每发现一种新的成像参数,都使得医学影像技术往更高层次发展。因此,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将围绕着寻找和利用新的成像参数作为载体,获取更多的生理、病理信息;提高图像质量,显示更细微的结构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万明习卞正中程敬之医学超声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毕英伟邱天爽李小兵刘颖医学超声图像分析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2005-2

【3】陈皓浅析我国医学超声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趋势中外医疗2009-10

【4】李朝伟李晓东张良才医学超声影像技术的发展创新中国医学装备2005-2

【5】毕素栋医学超声影像诊断设备的进展医学卫生装备2005-6 【6】林轶翰陈思平医学超声影像技术及展望医学装备2006-3 【7】刘波李朝荣超声CT成像方法及应用中国仪器仪表2007 【8】张良莜张泾周马颖颖超声多普勒血流信号的分析方法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7-10

【9】高上凯高小榕张志广郝晓辉医学超声三维成像的发展现状与展望电子科技导报

【10】高少佳潘佚三维医学超声技术及其展望医疗装备2007

【11】陈艳南希B超的应用与维修医学信息2010

生命的起源与进化 班级 12统计1 学号 2012333501055 姓名潘圣闯 摘要: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一直是很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之所以说它古老是因为很早很早以前就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说它年轻是因为直到现在人们对此还没研究透彻,并且不断有新的发现。对生命起源的探索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自身的了解,更有利于我们未的发展。 关键词:人类起源进化生命 一、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1.创世说(神创论)和新创世说: 创世说是把生命起源这一科学命题划人神学领域,认为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是上帝设计创造的,或者是由于某种超自然的东西干预产生的。19世纪以前西方流行创世说这一学说。近年来,在科学的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创世说的支持者为坚持这一非科学的观点,不得不作出新的努力使圣经与科学调和,用科学知识来证明圣经的故事,如将生物学和古生物学的一些“证据”来证明上帝造物和物种不变的观点,这就是现代的新创世说。这一学说无论怎样修饰都是不科学的。 2.自然发生说(自生论): 认为生命可以随时从非生命物质直接迅速产生出来。如腐草生萤,腐肉生蛆、白石化羊等。这一学说在17世纪曾流行于欧洲。随着意大利的医生雷地和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等人的实验的成功,这一学说失去了他的生命力。 3.生物发生说(生源论): 认为生命只能来自生命,但不能解释地球上最初的生命的来源。 4.宇宙发生说(自生论): 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来自宇宙间的其他星球,某些微生物的孢子可以附着在星际尘埃颗粒上而到达地球,从而使地球具有了初始的生命。这个学说仍然不能解释宇宙间最初的生命是怎样产生的。此外,宇宙空间的物理因素,如紫外线、温度等对生命是致死的,生命又是怎样穿过宇宙空间而不会死亡呢? 5.化学进化说(新自生论): 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在地球历史的早期,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由非生命物质经历长期化学进化过程而产生的。这一过程是伴随着宇宙进化过程进行的。生命起源是一个自然历史时间,是整个宇宙演化的一部分。因为有比较充分的根据

更多2019年超声波医学考试基础知识练习题点击这 里 (公众号关注:百通世纪获取更多) 1.探头匹配层的最主要作用是 A.间接保护压电振子 B.减少声波的谐振 C.使探头与皮肤声阻抗相匹配,有利于声波传播 D.降低横向耦合力 E.増加有效振子数目 2.下列关于数字扫描变换器(DSC)所实现的功能哪个是错误的 A.将超声模拟信号转换成电视制式信号 B.比较容易地实现图像放大 C.完成线性内插补并实现丰富的灰阶 D.实现字符显示及图像存储 E.增强了滤波器性能 3.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的工作流程不包括下列哪项内容 A.将多普勒信号进行A/D转换 B.经自相关技术计算多普勒平均速度、方向和速度分散 C.依血流方向及流速做彩色处理 D.彩色血流图与灰阶图像叠加 E.不需再经D/A转换 4.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安全性标准,下列哪项是关键性要求 A.检出彩色的敏感性

C.功能丰富 D.可使用录像、热敏打印 E.是全数字化技术 5.从使用的方面评价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哪项是质量差的标志 A.空间分辨力、速度分辨力、动态分辨力均高 B.检出血流敏感度高 C.显示图像均匀性好 D.彩色血流效果佳 E.提高灰阶图像增益时,彩色图像质量即下降 6.为了最敏感地显示乳房肿块内的彩色血流信号并测速,首选的探头频率为 A.2.0MHz B.2.5MHz C.3.0MHz D.5.0MHz E.7.5MHz 7.患者28岁,为室间隔缺损,左向右分流,用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查分流血流,对仪器的调节,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低通滤波 B.高频(7MHz以上)电子相控阵探头 C.电子线阵探头(5MHz以上) D.高速档速度标尺(高脉冲重复频率) E.彩色图选用两色彩图 8.改变彩色血流图的基线,使其向红色标尺方向调节,结果 A.红色增多,正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B.蓝色增多,反向血流测量范围扩大 C.正向/反向血流速度显示无变化 D.使二维图像更加清晰 E.彩色血流能量图显示更鲜明 9.B型实时扫描,电子式与机械式探头比较,其特点是 A.电子探头比机械探头噪声大,有震动 B.机械探头比凸阵探头大 C.机械探头振子数比电子探头多 D.电子凸阵探头具有较大的近区和远区视野,适宜做心脏检查 E.电子探头较机械探头耐用 10.调节灰阶超声仪器的工作条件达到最佳状况,哪项内容不重要 A.提高空间分辨力

医学论文范文三篇 医学论文范文三篇 地在临床工作中接受锻炼。这样就造成临床医学研究生用于实验的时间偏少,科研素质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为了使科学型的临床医学研究生能踏实地进行科研工作,国家也出台了科学型研究生不能以该学历报考执业医师的规定,然而这一规定并不能限制具有本科临床医学学位的研究生报考,反而会使科学型研究生更加不重视研究生期间的教育,从而将研究生学习作为跳板,而不是踏踏实实地专心于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培养要建立一套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加强培养过程中的科研管理,这就需要一些科学严谨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可有很多项目,例如文献阅读和综述、外文水平、科研能力和工作量等方面。科研能力和工作量是考核研究生的主要内容,它表现形式有毕业论文和发表论文。由于毕业论文的弹性很大,所以目前各院校往往制定一些政策,要求学生必须发表1~2篇论文,甚或必须发表在SCI收录的期刊,才能毕业并拿到毕业证书。发表论文是经过期刊编辑部、审稿专家审阅,同时要面对广大读者和科研工作者的评判,故而这一指标较毕业论文更为客观。这一考核指标无疑对导师和研究生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提高了导师和学生对科研的重视程度。医学院校中,尤其是临床科室的导师忙于临床工作,能直接参与实验的时间有限,研究生是实验研究的主力军,对研究生毕业设立这样的硬指标,无疑会提高导师的科研成绩和产出量。同时,科研实力是高校之间的评比和竞争的重要一项。很多院校也乐此不疲,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通过对研究生毕业发表的论文增加砝码,来增加学校总体的

科研产量,进而提高学校的软实力。科研活动有其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搞急功近利和浮夸。尤其是医学科学研究,临床观察和随访需要有一定的周期,基础研究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进行选题、实施。如果不能科学地制定研究生质量的评判指标,单纯地以发表论文作为毕业的条件,反而会出现不利影响。研究生为了毕业,把精力放在写论文上,而不能专注于具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活动上。临床医学研究生由于需要临床实习,实验时间多在一年左右,时间较短,难以完成高水平的课题。要么采取短平快的办法,寻找一些较小的、先进性不足的课题;要么只能拼凑一些数据,难以形成深入、重要的医学成果,写出的论文质量也不高,只好找一些质量低劣的期刊来发表文章滥竽充数,实际上造成国家财力和人力的浪费。最初大学生的扩招,有很大成分是为了缓解高中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将高等教育作为“就业蓄水池”;研究生扩招,也有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大学本科生“就业蓄水池”的考量。硕士研究生的报考人数从1999年的31.9万人上升到201X年的140万,录取人数从1999年的6.5万人扩充到201X年的46.5万人,十二年期间翻了七倍多。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促进了整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提高,为国家的发展储备了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研究生人数的增加也对研究生教育制度与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每年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但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仍显不足,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报考研究生的考生数量随之增加,很多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甚至博士学位不是因为他们喜爱科学研究,而是希望通过研究生学习增加自己的就业机会,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不刻苦,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国家教育资源。有高素质的生源,才能有好的研究成

学校 :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 年级专业 : 临床医学 姓名: 孙庆庆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论文题目: 阑尾炎的治疗分析 指导教师 : 刘培和 下达时间: 2012 年 3月1 日 论文摘要: 目的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病,是最多见的急腹症之一。方法通过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表现采取治疗方法。注意手术应注意的问题,及其术后护理。合理治疗,疗效满意。 目录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因 2 临床表现 3 辅助检查 4 临床鉴别 5 并发症 二讨论 1手术适应证及禁忌证 2手术方法选择及注意事项 治疗: 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3 三结果

阑尾炎是临床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好发于老年人及儿童,阑尾是盲肠的延续肠系膜短于阑尾,又是一个盲端。一条动脉两条静脉导致供血不足。 临床资料 40例患者均经B超、血常规、CT、X线检查及临床表现确诊。年龄12,48岁,平均28.岁。 1 病因 急性阑尾炎 (1)阑尾管腔阻塞: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病因。造成阑尾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有:?淋巴组织明显增生,最常见,约占60,,多见于青年人;?粪石,约占35,;?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肿瘤等,较少见;?阑尾的解剖结构异常,如管腔细长,开口狭小,系膜短致阑尾卷曲。 (2)细菌入侵:阑尾管腔阻塞后,内容物排出受阻,腔内致病菌繁殖并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上皮的完整性受损,细菌侵入壁内并沿粘膜下层扩散,引起和加重感染。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格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3)其他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肠炎直接蔓延至阑尾。饮食因素,如经常进食高脂肪、高糖和缺乏纤维的食物者可因肠蠕动减弱、菌群改变、粪便粘稠而易形成粪石。 慢性阑尾炎大多数由急性阑尾炎转变而来,少部分开始即 呈慢性过程。部分可因阑尾腔内粪石、虫卵等异物,或阑尾扭曲、粘连。淋巴滤泡过度增生等导致阑尾管腔变窄而发生慢性炎症变化 2临床表现 急性阑尾炎 常见症状和体征 (1)常见症状

毕业论文 题目: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关系及机制探讨

目录 摘要 (1) 1材料与方法 (2) 2结果 (3) 3讨论 (5) 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8) 成绩评定表 (9)

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患者发生糖尿病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在联系及机制。 方法回顾分析2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测有无心律失常,分为糖尿病心律失常组66例,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173例,另外选取70例单纯心律失常患者作为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对以上3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血糖、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为27.6%。以房性期前收缩最多见;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冠心病更易发生心律失常 (P<0.01或P<0.05;心律失常组的年龄、体重,体质指数、糖尿病病程、高血压病程、冠心病病程、收缩压、空腹胰岛素、LDL-C、胰岛素抵抗指数高于无心律失常组P<0.01或P<0.05);糖尿病合并心律失常组和单纯心律失常对照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93.9%、52.9%,其中窦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交界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室性心律失常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伴其他心血管疾病与单纯糖尿病无心律失常患者及单纯心血管疾病无糖尿病患者相比更易发生心律失常,可能与疾病病程长、胰岛素抵抗程度重、伴其他疾病而造成心脏血管、心肌、神经病变有关。

关键词:糖尿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疾病

. . . . 糖尿病与心率失常的关系及机制探讨 随着我国稳步进入小康社会,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及患病人数正不断增加,已成为影响广大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一种重要疾患。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亿人口患糖尿病。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为临床所重视,但目前研究主要侧重于糖尿病与心肌、心脏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对患者发生糖尿病与心律失常及两者之间的关联性的报道不多。本文2010-01—2012-06入住我院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选取70例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的患者进行对照,旨在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类型及相关因素,并比较糖尿病对心律失常发生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住院患者309例,2型糖尿病诊断符合WH01999年诊断标准。排除其他类型糖尿病、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低血糖患者。高血压诊断符合2004年中国指南诊断标准。冠心病诊断是患者曾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其中男209例,女100例,年龄26~91岁,糖尿病病程>5年82例,伴高血压97例,伴冠心病11例。根据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将309例患者分为3组:①糖尿病心律失常组:共66例,男48例,女18例,糖尿病病程>5年34例。②糖尿病无心律失常组:共173例,男109例,女64例,糖尿病病程>5年48例。③心律失常无糖尿病组:共70例,男52,女18收集307例患者的基本资料,包括一般信息,生化指标等。 1.2方法 详细记录病史,每日心脏听诊2次以上.每次>3min,发现心律失常者及时记录床边心电图;心律失常检查方法,常规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美高仪动态心电图检测系统,导联选用cm1、cm3、cm5,患者均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保持正常生活起居,记录生活日志。记录239例患者的心律和心率资料。2.3血糖测定氧化酶法,所有患者均测空腹血糖值。 1.3观察指标 309例糖尿病患者24小时平均心率为75士8.5bpm,围52~111bpm,最高心率175 bpm,最低心率35 bpm。 1.4统计学分析

关于生命的议论文6篇 篇一:800字_生命止步于何处? 我曾经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存在于这个世界? 我想,是母亲的爱使我诞生。换言之,我就是爱的产物。也许吧,爱造就了我的生命,让卑微的我也落足到了人间。 我又常常在幻想,人为什么会有生命?要是没了生命,人会怎么样?答案,不就在眼前吗——看着电视报道,一位少女因早恋被男友抛弃而轻生纵河而亡。 在她的眼里,生命究竟算什么? 有多少人在渴求着生命?有多少人在留恋着生命?有多少伟大的母亲在苦苦孕育着生命?生命,来之不易。一个生命的诞生,需要经过一个女人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在蜕变成母亲的那一瞬间,生命才得以降临。然而,那是脆弱的。母亲却坚韧的保护着,使她成长。就像是一颗种子,冒出的嫩芽只稍轻风一吹或者轻轻一捻,就折了。但,总是有那么一个人在默默守护着,知道这颗芽抽枝撑杆,开枝散叶也不离开。 这就是生命,难得的生命。 生命是会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生死定律。生命需要经过生老病死的演变,在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足迹——或许,一点痕迹都没有。 你看得见吗?毛主席的生命之魂就犹如不灭的蜡烛,在跳跃,在燃烧。 你听得见吗?生命之风就在呐喊:死,或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生命在我看来,本无价值,只有去创造,去努力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然后涌出饱满的果实。 那么,生命将在何处停步? 这个问题让我思维无法扩展,因为我看到了——一株瓜苗从石缝中冒出嫩芽,却在几天后死亡。本以为就是止步了,转身却发现,不是只有这个石缝里有瓜苗。它们的勇气是多么的可敬! 是河吗?可以终结生命的湍急。 扔下一颗树种仍它随波者流,这样总不能长根了。但我又错了,因为那河流的石壁上赫然是粗壮的根在攀岩而下,已经开叶了,怪不得抬头即可见一片葱绿。这该是怎样顽强的生命力?我想我是无法得知了。

Lesson1 心脏总论 1、超声波:频率>20000Hz的机械波(纵波,传播方向与质点振动方向一致)。 物理特性:波长为一个超声波周期所经历的长度,周期为完成一个波长的时间,频率为每秒发射超声波的脉冲次数。 超声诊断:2~15MHz 物理性质:①束射性:向一个方向传播②反射(尺寸>波长)回声强度取决于两种介质声阻抗的大小③散射(尺寸<波长)④衰减:吸收、散射、声速扩散 超声特点: 1)无放射性损伤,无痛苦。 2)涉及范围广,信息丰富,几乎能检查、诊断全身所有组织和器官。 3)可实时观测,尤其对心内结构的判断。 4)血流检测,甚至对微小血管的血流都能用彩色多普勒显示,用脉冲波多普勒PWD或连续波多普 勒CWD进行定量诊断。 5)任意多切面扫查,甚至能检测出一些部位隐蔽的所谓检查死角的病变。 6)方便灵活,可重复检查,几乎无任何禁忌。 2、心超探测方法: 2D 3D 4D M(motion)超——超声心动图UCG B(brightness亮度,灰度/辉度)超: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或切面超声心动图CSE D (Dopple)超:PWD,CWD,DCFM(多普勒彩色血流显像)/CDFI/CD TDI(tissue Dopple imaging) 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红、蓝色表示血流方向,色调表示血流速度快慢,混杂色表示湍流。只是定性显示血流状态。 contrast-Echo:MCE(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心肌灌注声学造影) stress-echo TE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声谱图(频谱图):血流速分析。 3、患者体位:仰卧位或左侧卧位 4、心脏断面解剖:心脏长轴(矢状面),四腔心(冠状面),心脏短轴(横断面) 5、心脏的透声窗: 胸前区——胸骨左缘第3、4、5肋间,心尖区——锁骨中线第5肋间,肋骨上窝,剑突下。 6、经胸超声心动图常用切面 (1)胸骨旁长轴切面:左心长轴切面,右室流入道长轴切面 (2)胸骨旁左心短轴系列切面:大动脉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肺动脉长轴切面

发表医学学术论文 医学的核心是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佳客观研究证据,了发表医学学术论文,欢迎阅读! 生物医学工程回顾与展望 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BME)是一门生物、医学和工程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它是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术、新仪器设备,用于防病、治病、保护人民健康,提高医学水平的一门新兴学科。 生物医学工程在国际上做为一个学科出现,始于20世纪50年代,特别是随着宇航技术的进步、人类实现了登月计划以来,生物医学工程有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做为一个专门学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院校长、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院士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科最早的倡导者。1977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创建、1980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的成立,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单位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机构,从事着生物医学的科研教学工作,在我国生物医学工程科学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显微镜的发明“解剖”一词由希腊语“Anatomia”转译而来,其意思是用刀剖割,肉眼观察研究人体结构。17世纪Lee Wenhock发明了光学显微镜,推动了解剖学向微观层次发展,使人们不但可以了解人体大体解剖的变化,而且可以进一步观察研究其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随着光学显微镜的出现,医学领域相继诞生了细胞学、组织学、细胞病理学,从而将医学研究提高到细胞形态学水平。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分辨能力只能达到微米(μm)级水平,难以分辨病毒及细胞的超微细结构、核结构、DNA等大分子结构。而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电子显微镜,使人们能观察到纳米(nm )级的微小个体,研究细胞的超微结构。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发明都是医学工程研究的成果,它们对推动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影像学诊断飞跃进步影像学诊断是20世纪医学诊断最重要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50年代X光透视和摄片是临床最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而今天由于X线CT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影像学诊断水平发生了飞跃,从而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诊断水平。即计算机体断层摄影(puted tomography CT),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人体组织器官的切面显像。X线CT 片提供给医生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普通X线照片观察所得的信息。目前,螺旋CT(spiral CT 或helicalet CT)已经问世,能快速扫描和重建图像,在临床应用中取代了多数传统的CT,提高了诊断准确率[1]。医学工程研究利用生物组织中氢、

临床医学教育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 美国的医学教育是成功医学教育典范,值得我们研究学习。本文通过对中美临床医学教育的比较,分析了医学教育历史、入学条件、课程教学方式和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几点值得我国临床医学教育借鉴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中国美国临床医学教育比较启示 1 中国和美国医学教育的差异 1.1 医学院校医学史 我国的中医文化源远流长,自文献记载距今有2000 多年历史,而西医发展不到200 年。我国最早的西医学校创始于1866年,名为博济医学堂(现中山大学医学院)。50年间,相继成立了几所医学院校。1912 年成立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部)。1914 年创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917年创办私立北平协和医学院(现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1927年成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自改革开放后,各大医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省份成立。西医起源也有2000 多年的历史,1722 年美国第一家军队医院在路易斯安那州成立,美国医学教育也有 250年历史,1765年第一所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校成立,1910 年,教育学家弗莱克斯勒展开了一场教育革新。经过百年发展,现已成为世界医学教育典范。 1.2 入学条件 1.3 医学教育学制 培养一个美国医师需要很长的时间,首先普通本科四年,再进入医学院校完成四年学习,最后是住院医师培训和专科医师培训。医学生从医学院毕业后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获取普通医师执照。想成为一名专科医师,还需要不少于八年的专科医生培训。也就是

说,在美国想要成为一名专科医生至少需要12 年。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学制种类较多。1988年,我国开始实施7 年制高等医学教育,将学制进一步规范为3、5、7、8 年制。[2] 本科生毕业后一年可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如果不继续深造, 5 年学习就可以培养一名医生。 1.4 课程学习 1.4.1 教材美国的医学教材相比中国的教材厚很多,我们不是说书越厚越好,厚书是内容和逻辑的结合,是为了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好的让学生理解,更偏向过程与结果,体现故事性。而中国的医学教材与美国相比较薄,只偏向结果,让学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更注重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 1.4.2 课程一方面,美国课程更重视实验教学,他们认为单纯的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更重要,通常可以在实验课上见到顶尖老师、教授的身影。中国医学院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比例正好相反,①实验课大部分都是资历较轻的老师授课; ②实验课课时数少于理论课; ③实验课课时费也低于理论课。一方面,美国医学课程更加注重医学人文教育,每学年都开设有人文医学系列课程,如医患关系、医学社会学等。从多学科多角度,让学生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为将来成为一名有担当有正确价值观的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美国医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课程的交叉与融合,基础课程与实践实习课程相综合,将一、二学年的基础学科教学同临床联系起来,并在三、四学年的临床见习、实习中继续强化基础学科教育。 1.5 培养目标 美国的医学人才培养分两部分,一是培养临床医生, 4 年的医学博士全面学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目标就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学习过程中,他们不需要做科研工作,也不用完成科研论文; 二是对医学科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他们可以选择继续攻读科研类博士。美国允许学生在修完两年医学博士课程,转修科研类课程,完成学位论文后,可以继续完成医学博士课程[3] 。而中国的培养目标相对 一致,硕士、博士、各级医生在做好临床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兼顾科学研究。 2 美国医学教育对中国医学教育的启示

生命观教育论文 《高职院校学生的生命观教育》 【摘要】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观教育,不仅能使学生懂得人类生命的意义,而且使学生理解只有投入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学校重视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并通过可使学生接受的多种形式的生命观教育,使学校的公共课程更加丰富、更有意义。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与途径 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科学的生命观,而且更应该懂得珍惜和热爱生命,以及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性。生命观教育包含:生命的演进、生命的关爱、生命的危险、生命的奇迹、生命的尊严等内容。我校自2009年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以来,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关注,通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已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但对众多高职院校来说,生命观教育尚在起步摸索阶段。现就开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不可缺失 高职院校公共课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体育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教育,但公共课教育还应该承担起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任务,在许多高职院校这一内容往往是缺失的。从而导致了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的缺乏,造成了学生不能正确认识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一些高职院校出现学生轻生现象,与学校生命观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我校重视对新生开展生命观教育,加上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学生轻生现象已杜绝。 高职院校开展生命观教育的必要性有: 1.让学生了解生命存在的价值

人类生命是地球生命的最高级形式,因为人类不仅能够改造世界,还能改造人类本身的意识形态。人的生命具有特殊的存在价值。这 种特殊的存在价值表现在:(1)人具有其他生物所没有的认识和改造 世界的功能;(2)人类个体存在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2.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行为具有创造性 认识到人类生命的价值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而是去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 3.让学生理解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 人的生命是未定的,其本质具有超越性。纵观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超越的历史。人类既要超越其他生命体,又要超越人类自我, 只有不断超越,人类社会才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4.强调生命意识对行为的指导性作用 人的行为是由意识支配的。人的个体发展,就是要懂得掌握技能和技术是谋取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只有热爱生命,懂得生活的人, 才会珍惜生命,才会理解生命的超越本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 正确选择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是生命观教育的重要前提。当前高校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相当缺乏。国外的学 生生命观教育,主要是对生命的理解、生命的经营、生命的思考。 相比之下,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生命观教育任重而道远。 1.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教育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是整个生命观教育的核心。个体生命的存在是基础,生命的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结合,才 能实现个体生命的价值。充分认识个体生命的重要性,才会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才能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和体现生命的社会性 意义,才能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 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存在。 2.生命的独特性与整体性教育

1.超声:是指振动频率在20000 Hz以上,超过入耳听觉阈值上限的声波。医学诊断用超声的频率围约1~20兆赫兹(MHz)。 2.声影:当超声声束传播至结缔组织、钙化、结石或骨骼等表面时,由于其与周围组织间有明 显声阻抗差异而在界面产生强反射,其后方因声能衰减出现无回声区,称为声影。 3.反射:超声波在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遇到不同介质构成的大界面时即发生反射,反射 的方向遵循Snell定律。 4.折射:超声通过声速不同的两种介质界面时,其传播方向;呈生改变,称为折射。折射可能 引起声像图伪像。 5.散射:超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如遇小界面时,在该界面产:生的反射失去方向性,向各个 方向分散辐射,称为散射。 6.衰减:超声在传播的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弱,称为衰减。衰减主要是由于反射、折射、扩散 及组织吸收引起。 7.超声多普勒效应:超声束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其反射波的频率将发生变化,此即超声波 的多普勒(Doppler)效应。 8.彩色多普勒显像:由流动血液中的血细胞散射体形成的超声多普勒频移图像,用红、蓝、绿 颜色及混合色标志血流方向和性质,用颜色的亮度标志血流速度,这种图像成为彩色多普勒显像。 9.SAM征:系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指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收缩期CD段不是一个缓 慢的上升平台,而出现一个向上(向室间隔方向)突起的异常波形,这种现象称为收缩期前向运动 (SystolicAnterior Motion, SAM)。 10.彗星尾征:超声波遇到金属、气体等声像图表现为强回声及其后方的狭长带状回声,形如“彗星 尾”闪烁,称为彗星尾征。 11.靶环征:病灶中心为强回声团,周围有弱回声环绕,形似“靶环”,常见于肝脏转移癌。 12.牛眼征:靶环征中病灶中心强回声区出现液化坏死形成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类似“牛眼”, 称牛眼征,常见于肝脏转移癌。 69.房间隔缺损的超声表现: 答:①房间隔回声失落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表现为正常房间隔线状回声带不连续,缺损两端房间隔常稍增厚。②右心房、右心室增大;肺动脉及肺动脉瓣环增宽,搏动增强;左房扩大;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同向运动,是诊断房间隔缺损的间接征象。③彩色多普勒显示房间隔缺损处以红色为主的五彩穿隔血流,左向右分流占据整个收缩期和舒期。频谱多普勒于缺损的右房侧显示来源于左房的湍流频谱,呈典型的双峰或三峰波形,流速较低,最大血流速度常在1.0—1.3m/s。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若左、右房压力相等,则在缺损处无分流。当右房压力大于左房时,缺损处显示右向左的以蓝色为主的穿隔血流。 70.室间隔缺损的超声表现: 答:①室间隔回声失落是诊断室间隔缺损的直接征象,相应缺损部位室间隔回声连续中断,断端回声增强。 ②左室左房扩大,小型缺损左、右室扩大不明显,中等以上的缺损左向右分流量多,出现左室、左房扩 大,房室间隔向右膨出,左室壁搏动增强,二尖瓣活动幅度增大。③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径扩大,搏动增强。④肺动脉高压,二维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扩,肺动脉瓣开放时间缩短及收缩期振动。M型超声心动图肺动脉左瓣曲线常表现为a波消失,ef段平坦,cd段见扑动波,呈“W”形。⑤彩色多普勒显示于室间隔缺损处一束红色为主的五彩血流,从左室进入右室。彩色分流信号的起始部位能准确显示缺损部位,并指导频谱多普勒取样。⑥频谱多普勒,将取样容积置于室间隔缺损处的右室侧,显示收缩期左向右分流频谱,呈单峰波形,速度较高;但缺损较小的小梁部肌部缺损、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及室

医学SCI论文发表过程 目录 1.先完成所要发表的论文; 2.投稿前如何选择期刊 3.如何选择投稿 4.如何选择审稿人 5.关于撤稿 6.如何对待编辑来信 7.如何回答审稿人 8.论文被接受后的事项 9.如何申请医学SCI论文减免版面费用 10.论文发表后的事项 一、先完成所要发表的论文; 1.SCI论文其实没有想象中那样的难写,只要熟悉你自己的专业,选择与专业相符的主题内容;在写作过程中避免与其他的论文内容有较高的重复度;使用你自己较为熟悉的语言;要舍得投入足够的耐心和精力还有时间;论文完成以后一定要请专业人士替你审阅。实验方法要尊重结果,实事求是面对结果,下笔之前多看看文献,只要是正确试验得来的结果都是可以解释的,是可以发表的。 2.对于初写者,“抄写”不可避免,妙在“抄写”技巧。同类性质的研究文章,撰写格式大同小异,所以,格式可以“照抄”。常用句型可灵活“抄”用。有些描述性、结论性的句子在读懂的情况下尽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总结。但千万不可照抄未读懂的原句,否则,小者笑话百出,大者断送文章前程。 3.尽量使用你熟悉的词汇。不要故意使用华丽、少用或罕见词汇。 4.要舍得投入精力和时间。 5.文章写成后,一定要请导师、共同作者或者同事审阅,有必要的话也可以请信誉度高的专业服务公司把关,提高成功率。

二、投稿前如何选择期刊; 选择恰当的期刊是论文能够发表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选择期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所选SCI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范围,包括期刊的读者对象、侧重点和研究兴趣。只有自己的论文主题跟所选期刊的办刊宗旨和范围相符,才有被接受刊发的可能,否则,即使你的论文创新点再好,论文写的再完美,结果也只能是拒稿。另外,如果你的论文信息交叉了几个学科的研究领域,则可以有多种选择。查看投稿论文是否在期刊的收稿范围内多通过浏览其期刊网站主页的方式,可以通过查看Aim & Scope,或者Introduction to Author部分。 2、明确所选SCI期刊的审稿周期。一篇文章从投稿到刊发,不同的期刊,所需要的时间不同。如果你的文章需要在短期内见刊,那就需要选择一个周期短的期刊。大部分发表的SCI论文首页的作者单位下,都注明了稿件的投稿日期(received date)、修改日期(revised date)和文章最终被接纳的日期(accepted date),我们可以根据这部分内容判断自己的文章在这本期刊上发表需要多长时间。 3、翻阅近期出版的拟投期刊,通过阅读近几期杂志可以了解拟投期刊的许多细节问题: ㈠读刊头(masthead statement,通常放在期刊前面的文题页上),以了解刊名、简单的办刊宗旨、编辑委员会组成、编辑部成员、出版商及其联系地址等。

临床医学类论文有关临床医学的论文 浅谈加强医德医风的必要性 摘要: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完成医院各项任务的重要保证。当前,医德医风教育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提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医德医风建设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迅猛地发展,医德医风也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出现了一些“滑坡”,引起了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强化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成为摆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我院医德医风存在的问题 我院自2009年开始实施服务投诉考核,公布了考核内容、投诉电话和投诉地点。从投诉情况看:2009年接待服务投诉23起;2010年接待服务投诉33起;经解决处理并及时进行了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服务意识不强、责任心下降。二是部分医务人员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的意识仍然存在,造成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三是不平衡和消极埋怨的心理比较普遍。与油田其他单位相比,总医院员工人均工资水平最低,与划归地方管理的教师相比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医务人员产生了不受重视、知识廉价、医疗技术工作低人一等的不平衡心态。

2.我院医德医风建设的具体做法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医院的实际,我们始终坚持“三结合”的原则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2.1始终坚持教育与活动相结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 一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总医院工作目标,在全院范围内开展了“保四增、当先锋”、“学法律、倡廉洁、讲责任、作表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再学习再教育活动”等主题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干部和员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 二是开展廉洁从医教育活动。利用每月一次的医院质量例会,开展集中教育活动,分别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观看《任长霞》影片、学习《侵权责任法》以及医疗质量和安全的相关内容。并针对我院基层单位发生的“小金库”案例,组织学习讨论,剖析发生原因,堵塞管理漏洞,将廉洁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建设、正面典型教育与案例警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开展“快乐读书.完善自我”全员读书学习活动。院党委在全院范围内开展“快乐读书.完善自我”全员读书学习系列活动。首先,在各科室设置图书角,为各科室配发政治理论学习书籍和《责任胜于能力》、《医魂》、《左手沉思录右手道德情操论》等管理书籍,并由工会、团委定期配发相关图书和杂志,各支部结合专业要求,自行购置部分图书加强业务学习。其次,根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需要,总医院各级组织进一步完善学习计划,丰富学习内容,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基础知识—1-4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60,分数:60、00) ??(分数:1.00) 1、为避免混叠,脉冲重复频率至少应该就是最高多普勒频移得几倍?A、1B.2 C、3?D、4 E。5? A。 B. √ C。 D. E、 解析:[解析]脉冲重复频率(PRF)就是探头在每秒时间发射超声脉冲群得次数,因为在发射超声得间歇期才能收到频移回声信号,所以能测量得最大频移f d与PRF得关系就是f d=PRF/2,PRF=2fd,即为了避免混叠,脉冲重复频率至少应该就是2倍得最高多普勒频移。 2、超声得横向分辨力与下述哪项因素最相关 A。超声波长(λ)或频率(f)?B.扫描声束 C.探头厚度方向上得声束宽度及其聚焦性能 D、超声脉冲宽度 ??(分数:1。00) E.声场得远近及其能量分布? A. B。 C。√ D. E. 解析: 3、人体不同部位诊断用超声照射强度规定(ISPTA,美国FDA),下列哪个部位不宜超过20mW/cm2?A.心脏 B、血管 C。肝脏?D.眼部 E.胎儿 ??(分数:1、00) A。 B. C、 D。√ E. 解析:[解析]不同人体软组织对超声辐射得敏感程度不同。胚胎与眼部组织属敏感器官。FDA规定眼部空间峰值时间平均声强(ISPTA)为17mW/cm2,胎儿ISPTA为94mW/cm2,心脏ISPTA为430mW/cm2,脉管ISPTA为720mW/cm2。 4.超声探头得核心部分就是?A。探头表面得匹配层?B、探头表面得保护层 C.探头背衬材料(背材)?D、探头得高频电缆(施以2~10MHz高频电信号) E。压电材料 ??(分数:1.00) A、 B。 C.

全面讲解医学论文的撰写发表 摘要: 医学论文中,数据必须准确,必须反复探讨,特别是统计学处理。另外,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注明出处,以示对作者的尊重和公正。引用一定要准确,引文用词必须规范,术语必须准确。对医生来讲,发表论文多少无疑也是个人在同行中提升自己竞争力的具体途径。 医学论文发表的根本 科技论文是报道自然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创新性工作成果的论说文章,是阐述原始研究结果并公开发表的书面报告。而医学论文则属于科技论文的一类,这类论文除了阐述研究结果同时会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好的医学论文呢? 只有真实、准确的再现研究过程,同时符合逻辑思维的医学论文才具有公开发表的机会。故,一篇医学论文必须真实准确、符合逻辑、利于公开。 一、内容真实 医学论文必须取材可靠,有原始资料和记录,实验结果务必忠于事实和主题,无夸大之处,更不能因实验数据与设计有出入而轻易改变程序和操作方法。随意撰造只会让你的论文发表难上加难。当你做出的实验失败了,只要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你同样可以总结出有价值的论文,同样可以发表。你的论文告诉后来的研究者,在此课题研究的某一个方面上道路不通;它的意义也就是为后来的研究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所以不管是正面的结果还是反面的,都具有发表的可能,我们要做的便是真实的撰写整个过程及结论。 二、内容准确 医学论文中,数据必须准确,必须反复探讨,特别是统计学处理。另外,论文中的引文,必须是作者亲自阅读的文献资料,注明出处,以示对作者的尊重和公正。引用一定要准确,引文用词必须规范,术语必须准确;自己的论文推导出来的结论必须合乎逻辑,表达准确。!因此,在你的论文完成之前,那怕是一个标点、一个字符、一个数据你都必须核对得准确无误。 三、符合逻辑 我们撰写医学论文,必须结构严谨,层次清楚,概念明确,判断恰当,推理合乎逻辑。不能概念不清,判断不当,更不能证据不足,论证不力,导致观点不明。目前,对医学论文的格式要求各家杂志社不尽相同;因此,作者在写作前,必须参阅你想投稿的医学期刊,每一种期刊都有它相应《投稿须知》或《稿约》。通常情况下,以中华系列杂志的《稿约》要求为标准,从文题、署名、摘要(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主题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多个方面把握全篇。 四、利于公开 医学论文的作者要客观真实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研究成果,切忌片面性和说过头话。对临床实验结果要如实所映,不能任意取舍,不摒弃偶然现象。发表的论文内容一样要禁得起反复试验查审,才能利于公开发表。 医学论文发表的前提 一.前期准备 1.知识储备 a.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这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必要阶段。所谓大量是指从门诊到病房,从内外到妇儿,从查房到讲座、从临床到辅助,从诊疗到护理,从院前到康复,这样才能熟悉正规医疗机构的基本程序、部门配合、疾病关联、单据报告、各科室专业术语等。以上这样的大场景、大流程非三甲医院不可,即便是基层医院医生也不妨到三甲医院进修个一年两年,受益终身。如写个科普小品大可不必如此苛求,但写学术论文具备以上临床经验则是必须的。只有累经长期的临床专业训练,才能熟练运用医学学术语言。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医学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根据医院多年的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经验,介绍医院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总结分析了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和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希望提高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临床医学;留学研究生;培养;管理 面对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有着不同文化、历史、语言和宗教信仰的留学生,如何培养出国际认可的、高质量的医学人才,是我国高等医学院校面临的一项新课题[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大力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在改革留学生教育模式,提升留学生教育师资建设水平,完善留学生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和机制,营造有利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等几方面的要求[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是教育部直属教学医院,每年接收来自各国的各种类型的留学生,在留学生培养和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中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培养是培养高层次、高学历的医学人才,笔者主要讨论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以及在培养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提高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水平。 1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培养要求 1.1课程学习及论文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在硕士研究生三年学制期间,课程学习为半年,课程包括:公共学位课(汉语、中国概况)、视各学科不同的专业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程、专业必修学位课程、实践教学系列课程)、限选课(循证医学)以及必修环节。必修环节指的是人文和科学素养系列讲座、参加学术活动及学术论文撰写。全日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留学研究生在校期间总学分最低要求20分,其中学位课程最低要求18学分;还应完成必修环节2学分。学术论文的具体要求是在临床科研能力训练中学会文献检索、收集资料、数据处理等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完成一篇临床研究的学位论文,包括病例报道、临床观察性研究、临床试验等,字数不少于2万字。 1.2临床能力培养要求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临床能力培养为主,必须按二级学科进行培养,以二级学科的各专业轮转为主,兼顾相关科室。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通过临床能力训练,掌握本专业基本诊断、治疗技术、本学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学会门急诊处理、重危病人抢救、接待病人、病历书写、临床教学等技能;培养严谨的科学作风和高尚的医德。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临床轮转时间不少于24个月,其中导师所在临床科室的轮转时间不少于12个月。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经导师研究后,其他科室的临床实践时间,最低不少于3个科室,每科轮转至少1个月。其中内科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必须轮转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3个科室;外科学专业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必须轮转普通外科、骨外科、泌尿外科3个科室;其他二级学科轮转科室是具体情况而定。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应根据本专业培养方案的转科规定,完成其工作量和质量要求,管理床位数2~4张,出科时必须进行转科考核,考核不合格需延长转科时间直至考核通过。 2培养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留学研究生存在语言交流障碍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研究生主要来自国内应届毕业医学本科留学生和在外国完成医学本科学业后到中国攻读研究生的人员[3]。国内毕业的本科留学生又分为全英文教学的MBBS 留学生和与中国临床专业五年制学生一起上课的留学生,他们都有至少5年以上的中国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