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同步练习(II )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同步练习(II )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同步练习(II )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同步练习(II )卷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30课《狼》同步练习(II )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攻坚 (共14题;共45分)

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之”字的意思不同于其他的一项()

A . 人莫知之

B . 臣有骏马欲卖之

C . 愿子还而视之

D . 臣请献一朝之贾

2. (2分)选出加下划线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乃不知有汉见渔人,乃大惊

B .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C .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若听茶声然

D .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 (6分)给下列词中画线的字注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缀行窘眈苫蔽少时黠

4. (2分)袁中道,明代________。字小修,一作少修。湖北公安人,与其兄宗道、宏道并有文名,时称“三袁”,同为________。

5. (8分)宋濂(1310—1381),字________,号潜溪,别号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谥号________,浦江(今属浙江)人,________文学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________”,学者称其________,刘基赞许他为“________”。宋濂与高启、刘基并称为“________”。他生平著作很多,有《________》等。

6. (4分)解释划线的词。

①狼亦黠矣________② 一狼洞其中________

③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④目似瞑,意暇甚________

7. (4分)《狼》的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人,别号________。本文选《________》。

8.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尝贻余核舟________ ②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________

③属引凄异 ________ ④公与之乘,战于长勺________

9. (4分)比较下列加线词的不同含义和用法。

止有剩骨___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____

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

10. (4分)选择划线词的正确注音,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少时,一狼径去________(A.shào B.shǎo C.shāo)

②犹屏伏不敢出________(A.bǐng B.bíng C.píng)

③母度不能生________(A.dū B.dù C.duó)

④数之曰________(A.shuò B.shù C.shǔ)

11. (2分)“至初六日变遂发”一句中“变”词性上是________,指的事件是________

12. (1分)根据句子,对给出的字词作正确的解释。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要:________(《桃花源记》)

13. (1分)根据句子,对给出的字词作正确的解释。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________ (《与朱元诗书》)

14. (1分)根据句子,对给出的字词作正确的解释。

佳木秀而繁阴秀:________(《醉翁亭记》)

二、翻译句子 (共8题;共39分)

15. (5分)翻译:故水潦尘埃归焉。

16. (5分)把下面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好读书不求甚解。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7. (5分)请把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皋之所观,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

18. (10分)翻译句子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9. (5分)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0. (2分)下列句中的“/ ”表示朗读时的停顿,其中读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余幼时/即嗜学

B . 益慕圣贤/之道

C . 腰/白玉之环.

D . 门人弟子/填其室

21. (2分)读课文《于园》,“至于园可无憾”是因为()

A . “瓜洲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而于园“奇在磊石”,是“诸园亭”的代表。

B . 于园本是富人于家的,“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有幸观赏,自然“无憾”。

C . 瓜洲的园亭大同小异,看了于园足矣,多看无益。

D . 于园主人待客热忱,去后一定会让你感到没有遗憾。

22. (5分)用“/”为下面这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

其一犬坐于前

三、同步阅读。 (共1题;共24分)

23. (2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狼子野心

[清]纪昀

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室,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主人昼寝厅室/不舍昼夜

B . 再就枕将寐/乃悟前狼假寐

C . 更不止于野心矣/止有剩骨

D . 不使前也/其一犬坐于前

(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其”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其”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竟忘其为狼

A . 将啮其喉

B . 乃杀而取其革

C . 乐亦在其中矣

D . 其一犬坐于前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

②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4)“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警惕像狼一样的坏人,他们有什么特点?请用原文语句回答。(6)文中最后一句除了对狼表示谴责以外,还表达了什么意思?

参考答案一、基础攻坚 (共14题;共45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二、翻译句子 (共8题;共39分) 15-1、

16-1、

17-1、

18-1、

18-2、

19-1、

20-1、

21-1、

22-1、

三、同步阅读。 (共1题;共24分)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狼和鹿》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狼与鹿》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课文出处: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8课 教学目标: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感受凯巴伯森林与鹿群的变化,从中明白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学习目标: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关键语句感受凯巴伯森林与鹿群的变化,从中明白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学习任务: 任务一:考虑森林的变化 任务二:考虑鹿群的变化 任务三:寻根究底,总结缘故 检测策略: 1、指名读,齐读课文; 2、练习讲话、选择下面的一个句子做开头,把她(它)们的想法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导入新课

A: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狼与鹿》、(齐读课题) B:您喜爱狼依然鹿?什么缘故?生自由讲。 C:小结:看来,狼与鹿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差不多根深蒂固了,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与您们一样的看法,然而后来,她们对狼与鹿的评价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人们用哪个词来形容狼与鹿?在学生回答中,相机板书“功臣”“祸首",解释意思。 2、明确目标 什么缘故人们喜爱的鹿成了“祸首”,而人们深恶痛绝的狼却成了“功臣”?这究竟是如何回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起来探究其中的神秘。 3、预期效果 您们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指名答)阅读就是让自己的情感不断贴近文本,相信通过您的读书,我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与发现、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考虑森林的变化 1、任务呈现:一百多年前的森林是如何的?后来的森林又是如何的?自由朗读第一、三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2、自主学习:学生自由读文,勾画相关语句,教师巡视课堂。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18《狼》【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练习 专题18《狼》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困窘.(jǐng)苫.蔽(shàn)尻.尾(kāo) B. 狡黠.(xiá)缀.行(zhuì)积薪.(xīn) C. 弛.担(chí)眈.眈(dān)目似瞑.(míng) D. 假寐.(mèi)禽.兽(qín)少.时(shǎo) 【答案】A 【解析】A项,“窘”读音应为“jiǒng”。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缀.行甚远(_____) (2)屠大窘.(_____) (3)弛.担持刀(_____) (4)眈眈 ..相向(_____) (5)一狼径去 ..(_____) (6)止露尻.尾(_____) (7)目似瞑.(_____) (8)狼亦黠.矣(_____) 【答案】 (1). 紧跟; (2). 处境困迫,为难; (3). 放下 (4). 注视的样子 (5). 径直走开 (6). 屁股 (7). 闭眼 (8). 狡猾 【解析】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 断。“缀.”紧跟;“径去 ..”,径直走开;“瞑.”,闭眼。 3.解释下列词类活用的加点词语。 (1)其一犬.坐于前______用作______ (2)一屠.晚归______用作______

(3)一狼洞.其中______用作______ (4)恐前后受其敌.______用作______。 【答案】 (1). 名词; (2). 状语,像狗一样 (3). 动词 (4). 名词,屠户 (5). 名词(6). 动词,打洞 (7). 名词 (8). 动词,攻击 【解析】文言词语的词类活用包括:(1)名词作动词;(2)动词作名词;(3)形容词作名词和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4)名词作状语等。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语境准确辨析其用法即可。“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4.“其”字在古汉语中常作代词,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本文中指代A.两狼B.麦场C. 柴堆D.屠户E.半身入垛的狼,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将指代的字母写在括号中。 (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_____) (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___) (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______) (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____) 【答案】 (1). (1)A (2). (2)B (3). C (4). (3)E (5). (4)C (6). D 【解析】此类题主要看语境,如果出现代词,那一定是在前面有了主体之后才会出现的,所以可以到这个代词前面去找指代的主体。(1)“恐前后受其敌”的意思是“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其”指代的是两狼,故选A。(2)这句话的意思是: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由此可知,第一个“其”指的是麦场,第二个“其”指的是柴堆,故分别选BC。(3)“屠自后断其股”的意思是“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其”指的是半身入垛的狼,故选E。(4)这句话的意思是: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第一个“其”指的是柴堆,第一个“其”指的是屠户,故分别选CD。 5.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 A.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 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 C. 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D.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通假字的掌握情况。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通假”就

七年级语文:第30课《狼》综合练习(人教新课标下册)

第30课《狼》综合练习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7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2分) 意暇甚()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 2、对下列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弛担持刀(放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 B.狼亦黠矣(狡猾)一狼洞其中(打洞) C.止增笑耳(只)屠自后断其股(屁股) D.一狼仍从(跟从)恐前后受其敌(胁迫、攻击) 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其”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一狼洞其中(柴草堆) B.屠自后断其股(狼)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一狼洞其中 C.其一犬坐于前 D.一狼径去 5、填空(3分) 《狼》的作者是,字、,号,是代著名文学家,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是《》。 6、列句子划分朗读的节奏(3分)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乃悟前狼假寐。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8、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奉献的句子,请写出两句(4分) ①,。 ②,。 二、整体感悟(15分) 1、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本文的主旨。(3分) 2、《狼》一文主要是采用和描写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4分) 3、发挥你的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本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100字左右)(8分) 三、课文精彩语段阅读题(20分)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其,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4分) 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眈眈相向()④乃悟前狼假寐() 2、翻译句子。(3分)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上文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主要是写。(2分) 4、上文中表现狼狡诈的句子有哪一些?请写出来。(4分) 7、细读选文,用精练的语言概括狼和屠户的特征。(3分) 8、读了《狼》这个故事,你得到哪些启示?(4分)

《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一、教材依据: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0课《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二、设计思想 全文篇幅短小,结构凝练,寓意深刻,作者通过对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的着力描写,刻画了角色性格,展开了故事情节,揭示了深刻哲理。因此我就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让学生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是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并引导学生参与朗读评价,做到了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既培养了阅读的能力,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三、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狼的凶恶、狡诈、不讲道理;小羊的天真、善良的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会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推理,发展思维。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四、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教学难点:懂得像狼一样的恶人是蛮不讲理的,对这样的恶人光靠讲道理是不行的。碰到这样的恶人,只有勇敢机智地跟他作斗争。 六、教法选择: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表演,边演边体会,感受狼的凶恶、奸诈、蛮不讲理和小羊的天真、善良。 七、学法指导:在读中“悟”,在读中“思”,在读中“说”。培养了阅读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八、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狼和小羊的头饰。 九、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你们最喜欢什么动物?” 学生自由回答。(狗、猫、羊、兔、、、、、就是没有喜欢狼的。) 师:“你们为什么不喜欢狼呢?” 学生自由回答。(不可爱、凶恶、可怕、、、、、) 过渡: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课文中的狼是一只什么样的狼,羊又是一只什么样的羊?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交流体会:狼要吃小羊了,危险吗? 3.自由读:请小朋友在读读这句话,把当时紧张、危险的味道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4.抽读:谁的朗读能让大家一听,就觉得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小羊。 三)、体会“非常” 1、狼看见小羊就想把它吃掉,想到了怎样的程度?课文第二自然段里有一个词,谁能把他找出来?(板书:非常) 2、谁能把“非常”换个词语?出示句式: 狼(真、可、极、特别……)想吃小羊。 3.你们能看图说说狼当时的样子吗?(课件出示狼看到猎物龇牙咧嘴、凶恶的样子。) 4.从狼的这副嘴脸我们可以猜测,它在想什么? 5.好,现在谁能看图,把狼当时的样子和它的心理连起来说说。 四)、体会“借口”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7课《葵花之最》作者简介:毕淑敏 精品

毕淑敏 毕淑敏,女,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1969年入伍,在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交汇的西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11年。历任卫生员、助理军医、军医等。1980年转业回北京。国家一级作家,北京铜厂主治医师、卫生所所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研究室专业作家,199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中文系,硕士。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7年开始共发表作品200余万字。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曾获庄重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青年文学奖、台湾第16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湾第17届联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被中国海洋大学聘为驻校作家。 毕淑敏真正取得全国性声誉是在短篇小说《预约死亡》发表后,这篇作品被誉为是“新体验小说”的代表作,它以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亲历为素材,对面对死亡的当事者及其身边人的内心进行了探索,十分精彩。 毕淑敏是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著有《毕淑敏文集》十二卷、《孝心无价》、处女作《昆仑殇》、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等,中短篇小说集《女人之约》等,散文集《婚姻鞋》等。多篇文章被选入现行新课标中、小学课本。 毕淑敏说她从小就是一个好学生,她的数学与语文成绩非常好。她的开始写作源于她父亲的建议,而她的戒骄戒躁是由于儿时的母亲的教导,为了写作,她在完成了医学学业以后,又去上广播电视大学的文学系并以“优”的成绩毕业,继而读研究生,获得了硕士学位。再说,她同时是或者更加是一个医术精良的内科医生,她对此充满自信与自豪。 1

《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狼和XX》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以及文本的感悟,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懂得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 教学重点:通过鹿群变化的对比,森林状态的对比,弄清狼和鹿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谁是“功臣”谁,是“祸首”。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8 课(指板书:狼和鹿),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字词,读通了课文,还记得课文的最后一段有这样两句话,谁来读这两句话。 课件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毁灭自己的祸首” 1、指名读。 2、读了这两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相机板书:功臣祸首 3、到底谁是“祸首”?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 二、品读感悟,恨狼之切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 段,读完之后,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 课件展示:一百多年前的凯XX森林图片

3、眼前的这幅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森林吗? 4、小动物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的怎么样? 5、狼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动物? 6、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贪婪而凶残的狼正在对鹿下毒手。那是怎样的一幅 画面呢? 过渡:真是太残忍了。狼对人们喜爱的鹿下毒手,进行暗算,人们会说些什么呢?当地居民又是怎么做的?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第二自然段。 2、师引读:同学们,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他们组成了?…大 森林的宁静。)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在青烟袅袅的?…倒在血泊中。)正因为当地居民恨透了狼,所以(凯巴伯森林的枪声……杀掉六千多只。) 3、这段话中列了哪些数据?从这些数据中你知道了什么? 4、齐读数据。 5 、小结:是啊,有组织,速度快,时间长,杀的数量之多,简直就可以称之为——(斩尽杀绝) 6、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把居民对鹿的爱之深,对狼的恨之切给读出来吧。(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这时候,狼被除了,同学们想象一下,如果你是当地居民,你会说什么呢? 三、对比感悟,狼鹿关系 学习第三自然段。 (一)xx 变化的对比 1、鹿的天敌被人们杀了,这下可好了,多轻松自由呀!森林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片森林里生活得怎么样?还要提防狼吗?还要担心狼对他们下

《狼》同步练习题

《狼》同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狼》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朝人,本文选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做文后的题。 (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请试着从文中找出交待时间变化的词语。 2.试分析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狡猾特点。 3.屠户对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屠户的机智体现在何处? 5.从文中找出作者评价性的语句,写出来。 6.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 7.你遇到过突如其来的险情吗?你是如何脱险的?

(二) 大灰狼拉夫(节选) 当日下午,我丈夫比尔和兽医都赶来看这只狼。兽医观察到动物对孩子的信任 感后对我说:“我想让贝基同我一起护理这家伙。”几分钟以后,孩子和兽医就 使受伤的狼安定下来。兽医在狼的皮下注射了一针,它黄色的眼睛合上了。 “它入睡了,”兽医说,“比尔,来帮一帮。”他俩从树洞里拖出了那庞大的身躯。 它身长五英尺半以上,体重超过一百磅,髋部和腿都被子弹打断。兽医除出腐肉,取出碎骨,洗净伤口,然后又用了一剂青霉素。第二天,他又来嵌入一节 金属棒取代已不复存在的骨头。 “行了,看来,你家有了一只墨西哥大灰狼,”兽医说,“它可不容易驯养。这家 伙对你家小姑娘的态度真使我惊讶不已。” 贝基给狼取名为“拉夫”,她每天都带食物和水去树桩。拉夫复原得很慢,三个 多月来一直靠前爪抠地拖着受伤的后腿匍匐爬行。每当我们为它按摩萎缩的四 肢时,从它下垂的眼帘上我们就知道它在忍受着痛苦的煎熬。它从不咬抚摩它 的手。 整整四个月,拉夫终于不靠扶助站立起来。它那久未派上用场的肌肉开始活动时,高大的身架竟摇晃不已。我和比尔轻轻拍拍它,说了几句鼓励的话。然而,它却转身朝向贝基,渴慕从她那里得到一个亲吻,一个微笑,或是一句温柔的 话语。对于贝基表示友爱的一举一动,它总是把那毛茸茸的大尾巴摇得像钟摆 一样来予以回答。 随着体力的逐步恢复,拉夫伴随贝基走遍了牧场。一个金发幼童和一只跛腿巨 狼一道在沙漠牧场上漫游,小孩不时俯身与狼窃窃私语,共同领略大自然蕴藏 着的无数奥秘。每当夜幕降临,拉夫犹如一个无声的影子溜回它的空心树桩。 拉夫在牧场上散步时从不追逐牛羊,但它有时过度的兴奋却惊扰了我们敞放喂 养的鸡群。我丈夫只得建造一个有围栏的鸡场。 它是一只多么恪尽职守的看家“狗”啊!凶悍的野狗和草原狼在辛辛谷牧场销声 匿迹,因为这里是拉夫的“王国”。 贝基进校读书的第一天给拉夫带来怅然若失的伤感。当接学生的汽车离去后,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_0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案——《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 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深入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狼的凶恶、狡诈、不讲道理;小羊的天真、善良的形象;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会用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推理,发展思维。 3.领会寓意对像狼一样本性凶恶的坏人光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应该勇敢、机智地作斗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通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谁来 1 / 7

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狼?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羊? 反馈:A:(凶恶、凶残、残忍、不讲理、狡猾、爱吃小动物) B:(温柔、温和、善良、可爱、柔弱、有礼貌、可怜) 2.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出示课题------读题。 3.过渡:一只凶恶的狼和一只温和的小羊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 二.朗读理解第一自然段 1.请小朋友自由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还想到了什么? 2.交流体会:狼要吃小羊了,危险吗? 3.自由读:请小朋友在读读这句话,把当时紧张、危险的味道用朗读来表现出来。 4.抽读:谁的朗读能让大家一听,就觉得危险正在一步步靠近

---------------------------------------------------------------范文最新推荐------------------------------------------------------ 小羊。 5.齐读(配乐)。 三.体会非常 1.狼看见小羊就想把它吃掉,想到了怎样的程度?课文第二自然段里有一个词,谁能把他找出来?(板书:非常) 2.谁能把非常换个词语?出示句式: 狼(真、可、极、特别)想吃小羊。 3.你们能看图说说狼当时的样子吗? 4.从狼的这副嘴脸我们可以猜测,它在想什么? 5.好,现在谁能看图,把狼当时的样子和它的心理连起来说说。 四.体会借口 3 / 7

冀教版小学语文上册:狼和鹿(教案)

14.《狼和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14课《狼和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捕杀灾难下毒手生机勃勃

枯黄功臣威胁传染病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狼和鹿》。 2.听写词语:葱绿灾难功臣枯黄生机勃勃 二、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

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狼,()了鹿,使得鹿群(),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三、延伸明理。

初中语文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8课《狼》同步练习

18 《狼》同步经典练 第一部分:基础经典 1. 填空。 本文作者,字,号,世称,山东淄川人,代著名文学家。用二十年时间写成了文言短篇小说集《》。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假寐.(mèi)意暇.(xiá)眈.眈(dān)苫.蔽(shàn) B.缀.行(zhuì)尻.尾(kāo)顷.刻(qīng)积薪.(xīn) C.大窘.(ji?ng)麦场.(cháng)奔倚.(y?)弛.担(chí) D.隧.入(suì)少.时(shǎo)黠.矣(xiá)变诈.(zhà)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止.有剩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缀.行甚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屠大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 (5)苫.蔽成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屠暴.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意暇.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狼亦黠.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两狼之并驱如故。 (2)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第二部分:能力经典 5.课文结尾的议论在文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 A.揭露了狼的本性,嘲讽了玩弄阴谋诡计,自取灭亡的恶狼,赞扬了机智勇敢的屠户。B.赞扬了屠户敢于与恶狼相斗的勇敢精神。 C.指出恶狼狡诈的手段还不高明。

江苏省射阳县特庸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班级:姓名:日期: 互动学习目标: 1、掌握重要实词虚词(“之”“其”“以”)的用法和意义。 2、积累文言词汇。 3、能从文中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 斗争。 4、认识狼的另一面,让学生意识到看待事物应该全面。 互动学习过程: 一、了解作者: 作者,字,号,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是短篇小说集。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作品的艺术成就很高,具有现实意义,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郭沫若也曾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鬼刺虐入骨三分”。 二、朗读课文,正确停顿并给加点的字注音:(预习后每组两名同学拿学案黑板上展示,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缀.行( ) 屠大窘.( ) 苫.蔽成丘( ) 弛.担持刀( ) 眈眈 ..相向( ) 目似瞑.( ) 隧.入( ) 狼亦黠.矣( ) 三、疏通文意并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课文下面注释理解) 止.有剩骨顾.野有麦场一狼得骨止. 狼不敢前.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意.将隧入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四、注意下列特别词类:(细心比较,一定会有收获) 1、一词多义: 其:恐前后受其敌。场主积薪其中。屠乃奔倚其下。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屠自后断其股。 其一犬坐于前 之:复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两狼之并驱如故 久之又数刀毙之 以:投以骨以刀劈狼首 意将遂人以攻其后也盖以诱敌 意:意暇甚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敌: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 前:恐前后受其敌狼不敢前 2、词性活用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其一犬坐于前。 3、通假字止同“” 五、理解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狼和鹿的故事

《鹿和狼的故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狼和鹿的故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3、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概括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弄清罗斯福下令捕杀狼这一决策错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结论。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我首先展示鹿和狼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印象。接着出示阅读自学提示: 1、课文写发生在凯巴伯森林什么故事? 2、找出罗斯福为鹿采取保护措施句子。 3、请问下令后的狼和鹿发生什么变化? 4、找出罗斯福的做法所产生后果句子。 5、本文划分两层或三层,如何划分呢? (二)抓住难点,设计思路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句:“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 “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1、我首先提问:为什么称凶残的狼为“功臣”,可爱的鹿为“祸首”呢?让学生明白狼 和鹿和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我继续用问题导读:为什么称凶残的狼为“功臣”,可爱的鹿为“祸首”呢?展开自学,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这就激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四自然段乃至全文,并进行 合作探究。 (三)把握重点,对比体悟 根据板书设计围绕三者关系展开教学, 1、鹿群及狼的变化: (1)指名读所画鹿群在人们捕杀狼前后变化的的句子 (2)抓住相关的数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出示图片创设情景,通过读、说加深体会。 2、森林的变化,也用通过上述鲜明对比,想象、看图、品读方法同样理解。 3、学生理解以上两者的变化之大都是因为人们捕杀了狼的缘故。由此更深入理解三者 的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让学生运用简单的词语和箭头绘制三者关系图,增强直观性。(四)拓展迁移,大胆实践 1、投影出示《蛇与庄稼》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2、设计说的练习:假如现在老师是一个美国某报社的记者,想采访一下在座的你——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行吗?“总统阁下,听说您为了保护凯巴伯森林中的鹿,而下令捕杀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狼》同步练习(含答案)

《狼》同步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作者是清代文学家,他的字是,别号,世称先生。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题目是《》。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一屠晚归屠: 2、缀行甚远缀: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并:故: 4、屠大窘窘: 5、顾野有麦场顾 6、苫蔽成丘苫蔽: 7、弛担持刀弛: 8、眈眈相向眈眈: 9、一狼径去径去: 10、其一犬坐于前犬坐: 11、目似瞑,意暇甚瞑:暇: 12、屠暴起暴: 13、又数刀毙之毙: 14、一狼洞其中洞: 1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 16、止露尻尾尻:

17、狼亦黠矣黠: 18、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变诈:几何: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四、划分朗读音节 1、其一犬坐于前 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阅读全文,完成下列问题。 1、这篇短篇小说通过屠夫战胜恶狼的过程,揭露了狼的________的本性,赞扬了屠户的_____,嘲笑了像狼一样的恶人,无论他们怎样狡猾,终归是要被消灭。 2、第⑤段写的内容从表达方式上看属于,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作者发表议论,点明故事主旨的句子是 4、这篇文章叙事部分的情节可以概括为:遇狼——()——()——杀狼。 5、学习了这篇文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一、《聊斋志异》蒲松龄留仙柳泉居士聊斋《山市》 二、1、原为宰杀牲畜,这里动词用做名词,指屠户2、连接,这里是紧跟的意思3、一起;旧,原来4、困窘,处境危急 5、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9、径直走开10、像犬一样坐着 11、闭眼;空闲12、突然13、杀死14、打洞15、从洞中,即钻洞16、屁股17、狡猾18、作假,欺骗;多少 三、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仍然像原来那样一起追赶(屠夫)。 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外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的面前。 3、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发现一只狼正在柴草堆中打洞,打算钻洞进去来攻击他的背后。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能(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四、1、其一/犬坐/于前2、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3、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五、1、贪婪、凶狠和狼诈的本性,机智勇敢。 2、议论点明主题 3、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初一第30课《狼》译文

《狼》译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有个屠户天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路上遇到两只狼,紧随着走了很远。 屠户害怕了,把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屠户又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又跟上来。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还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屠户处境很困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看到野地里有一个打麦场,场主人把柴草堆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卸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都不敢向前,瞪眼朝着屠户。 过了一会儿,一只狼径直离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似乎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跳起来,用刀劈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正要上路,转到柴草堆后面一看,只见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挖洞,想要从通道进入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子已经钻进一半,只有屁股和尾巴露在外面。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

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18《狼和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基于此,我在设计教学时,以读为主线,积极构建一个较浓郁的情感磁场,努力抓住孩子们一颗颗柔软的心,激活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感,让孩子们在体验、感悟中自然地、真实地、流露地表达,使其在读中激情,读中想象,读中悟理。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想象、感悟。 【教材分析】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 【学情分析】 经过近三年的学习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对文本进行品读、感悟,并能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简单地表达自己的体会。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大部分学生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感悟对比之处,展开想象,积累语言,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紧扣三组对比,朗读感悟,悟情明理。 教学难点:懂得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突破方法:精读比较,探究明理。充分运用多媒体,在看、读、议、比中突出重点,突出难点,明白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狼》同步练习卷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狼》同步练习卷 一、基础巩固 1.(3分)给下列词中画线的字注音。 缀行窘眈 苫蔽少时黠 2.(3分)解释下列词中画线的字。 止有剩骨缀行甚远弛担持刀 一狼仍从洞其中顾野有麦场。 3.(3分)对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一犬坐于前。 A.其一犬坐/于前B.其一/犬坐于前 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 4.(3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5.(3分)请你写出与狼有关的成语、谚语、歇后语,至少写出五个。从中你能看出人们对狼有着怎样的态度? 二、阅读练习 6.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各题 (甲)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以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舐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之而取其革。 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①目似瞑②将舐其喉 ③信不诬哉④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然野心不过遁逸耳B.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C.叫嚣乎东西,突乎南北D.而顷刻两毙 (3)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②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

第30课《狼》内容透析全套(人教新课标初一下)

第30课《狼》内容透析全套(人教新课标初一下)一、课文导读 〔一〕、文体诠释 ?狼?这篇短文,描写了屠户和两只狼搏斗的整个过程,狼在整个故事的进展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狼是要紧〝人物〞,而屠户是次要人物。 〔二〕谋篇立意 这那么寓言故事,以狼为主线,通过表达屠户如何战胜狼的故事,表现了狼的贪欲、狡诈和愚蠢凶狠的本性,最后用议论点明了主旨:不管狼多么狡诈阴险,最终都会被机智勇敢的人所战胜。 〔三〕层次划分 全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按照先叙事,后议论的顺序,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4自然段〕:写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是记叙部分。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议论,并点明文章主旨。 〔四〕写作特点及借鉴 写作特点 1、专门精巧的构思。故情况节引人入胜,主题突出。这那么寓言只有五个自然段,前面四个自然段高潮迭起,气氛紧张,故事在两狼都被杀死的高潮中终止。文章最后作者进行议论,点明了寓言的寓意。 2、生动、形象的语言。语言简练生动,富有表现力。例如用〝缀行甚远〞〝并驱如故〞,表现狼的贪欲和凶狠;〝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还运用了〝犬坐于前〞的比喻,活灵活现的描写出了狼狡猾的神态;〝顾〞〝奔倚〞〝弛〞〝持〞等,表现屠户丢掉幻想,预备抗击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转视〞〝断〞等词语,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借鉴:本文通过行动、神态的描写刻画形象,是我们在以后的阅读和写作中应该借鉴的。文中狼的贪欲、狡猾、凶狠和屠户的机智、勇敢,差不多上通过作者对其行动、神态的刻画来表现的,这种塑造人物的方法值得我们品味、借鉴。 二、课文重点难点疑点导析 〔一〕、重难点句子导析 1、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导析:这句话以简练的语言写出了狼狡猾、恶毒、凶狠和贪得无厌,同时,〝并驱如故〞也照管了前文的〝缀行甚远〞这句话,使行文严谨。 2、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导析:这句话以凝练的语言写两只狼的动作、行为,到此,紧张的气氛看起来缓和了许多,殊不知这其中却隐含着更大的阴谋!极其形象地表现了狼的阴险、狡诈。 3、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导析:这句话及其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狼狡猾的本性,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一神态极具有困惑性,让人们对狼的本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4、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导析:这句话照管了〝目似瞑,意暇甚〞,是本文的点睛之笔,突出了狼这一形象。 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导析:此句要紧表达了屠户具有专门高的小心性,同时,也进一步表现了狼的狡猾,前狼〝假寐〞惑敌,后狼打洞,待时机成熟,前后夹击,令人惊奇。 〔二〕重点段落导析

二语上10狼和小羊第二课时

内容10 、狼和小羊复备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的: 1 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找借口做 坏事的,他们是不讲理的。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懂得坏人总是要 找借口做坏事的,他们是不讲理的。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小黑板出示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指导生自选一个词语说句话, 3、师相机小结,引入课文学习, 二、精读课文。 1、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提问。 图上画得是什么地方?有谁和谁?它们正在干 什么? (2)投影出示 一只()在小溪边喝水。一只()走来, 想() (3)学生说图意:

(4)指名读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6自然段。 (1)分组讨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2)交流汇报。(板书:找碴儿,讲理) (3)说说“找碴儿”的意思。(4)指名读第2、3自然段。A、讨论,狼第一次找了什么理由?(板书:把我喝的水弄脏了) B、羊是怎么回答的?(板书:你在上游) 谁能把“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换个说法,使原来的意思不变。(学生讨论,纠正) C、指导朗读 (5)学习4、5自然段。 A、讨论:狼第二次找什么理由?小羊是怎么回答的? (交流后板书:去年你在背地里骂我去年我还没出生)。 B、“就算----总是----”是什么意思? C、理解:气冲冲,可怜,背地里。 D、指导朗读,分角色,表演。 (6)学习第6自然段。A、齐读第6自然段。 B、讨论:狼第三次找了什么借口?(反正都一样)谁来说 说狼向小羊身上扑去,结果怎样?

三年级语文:《狼和鹿》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小学语文标准教材 三年级语文:《狼和鹿》教学设计(示范文本) People need to communicate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language is the bridge of human communication and the link.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三年级语文:《狼和鹿》教学设计(示范文 本) 章节名称 《狼和鹿》 主备人 许佳龙 学习内容分析

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和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的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 学习者分析 《狼和鹿》是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三年级的学生对于这些是相当感兴趣的,但它更是一篇描写生态平衡的文章,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相对少些,兴趣会随着枯燥的讲解而逐渐减退。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文本中的矛盾冲突,使学生矛盾中巧对比,明事理,促升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 过程与方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情景,以读为主,通过画面和数字对比,悟情明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遵守自然事物间的规律,增强保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1、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狼被捕杀前后,森林以及森林中鹿群数量的变化。 让学生理解怎样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解决措施:通过文字想象和多媒体演示相结合。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1、难点:让学生理解怎样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2、解决措施:合作探究,鼓励表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