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重要指示的形象表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更加注重内涵提升,更加注重村民参与,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形成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叠加效应,进一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提升。为更好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辖区范围内农村进行了深入调研,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亟需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一)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刻认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准确把握做好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任务和要求,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聚焦乡风文明建设,不断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着力抓好精神扶贫,大力开展新民风培育工程,用精神文明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全面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要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为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力量、丰润的道德滋养、良好的文化条件。

二、存在的现实问题

正视和解决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新农村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近年来,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任务,以丰富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目的,以美丽乡村建设和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实效,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化,农村的发展步伐逐渐加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新老问题日益凸显。

(一)空心村严重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随着村民不断迁居进城中心或在外务工,空心村现象有愈发严重之势。空心村的问题,给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劳动力大量外流,留守人口老龄化加剧,遗留在村庄中生活的老、幼、妇总体知识水平不高,出现了精神文明建设主力队伍不足。二是基础与公共服务设施相对落后,现有的基础设施过于陈旧,村内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等服务体系也不够完善,进一步制约经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展。

(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性有待加强

广大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如果缺少农

民群众的广泛积极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在调研中发现,我区农民群众普遍认为,现在的任务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农民认为精神文明建设“那是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农民的本色就是种好自己家那一亩三分地,大多数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高。

(三)宣传阵地建设滞后

目前,我市以美丽乡村建设、文明村(居)创建和古村活化建设为有力抓手,切实提高乡村环境卫生水平,加强村史文化室建设和文体活动阵地建设,但由于一些基层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不够,加之受经济条件制约,在宣传阵地建设方面工作不到位。一是部分村的宣传栏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张贴内容过旧、混乱,宣传项目单一,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相关时政内容宣传,没对文明创建工作和村居内集体活动进行有效宣传。二是部分村还存在用简单的红纸张贴口号标语、拉横幅等的形式进行宣传,没有和环境融合,因地制宜。

三、讲求实效,示范引领,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是全面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发扬“钉钉子”的精神,问题导向,奋勇争先,补齐短板,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一)以文明道德塑造人。重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

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培养一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队伍。一是始终不渝地把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解决思想问题。要切实从解决农民群众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从解决农民群众的实惠问题入手,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务求实效,扎实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二是创新方式和手段,开展以乡村妇女、儿童为重点,加强文明风尚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切实增强村民思想道德意识,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村民向正确的价值观迈进。

(二)以创建活动引导人。一是深化开展结对帮扶、文明共建活动,整合资源,构筑合力,突出“文明共建”主题、“文化帮扶”重点、“精准施策”要求,围绕共建内容,统筹开展共建活动,打造精神文明建设共建共享共同体,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二是深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坚持抓住价值引领根本、围绕美丽乡村建设主题、突出为民利民惠民鲜明导向、运用示范带动方法,开展孝善敬老,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传统美德,注重典型培树,倡导崇德向善,发挥示范作用,加强好家风好家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十大孝子”“好媳妇好婆婆”“最美家庭”等评选和宣传推介活动,让典型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断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步,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新期待。

(三)以优良的环境陶冶人。一是切实治理农村的“脏乱差”,创造优美环境,结合做好旧村改造、村庄整治的规划,结合美丽乡村和厕所革命建设,继续把农村改路、改水、改厕等具体工作抓好。二是认真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的整治,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集中清运垃圾,逐步实现村街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美化、卫生环境净化。

(四)以优秀文化感染人。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留住美丽乡愁。培育新乡贤文化,多层次挖掘、激活乡贤文化资源,围绕挖掘地区特色乡贤文化,寻找新乡贤,实现古今乡贤文化的有效对接和传承。一是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的礼仪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重塑乡村文化的现实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支撑和文化品牌。二是大力培养扶持基层文艺骨干、业余文化队伍和民间文艺社团,不断增强农村文化的生机和活力。广泛开展“一镇一品”“一村一品”的农村品牌文化建设,让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成果,满足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三是建设新型村级文化场馆,是丰富农村居民文化生活、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在每个乡村建设集宣传教育、信息服务、科学普及、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于一体的多功能、体验性强的新型村级文化场馆,不仅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居民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设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