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AC下修改host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5.95 KB
- 文档页数:1
如果你是通过校园网或小区接入Internet,那么一定听说过MAC地址。
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在这种局域网环境中究竟起到什么作用?下面就来介绍一下MAC地址的知识,MAC 地址和IP地址的区别以及MAC地址在实际应用中所涉及到的安全问题。
一、基础知识如今的网络是分层来实现的,就像是搭积木一样,先设计某个特定功能的模块,然后把模块拼起来组成整个网络。
局域网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在组网上我们使用的是IEEE802参考模型,从下至上分为: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层(MAC),逻辑链路控制层(LLC)。
标识网络中的一台计算机,一般至少有三种方法,最常用的是域名地址、IP地址和MAC地址,分别对应应用层、网络层、物理层。
网络管理一般就是在网络层针对IP地址进行管理,但由于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管理起来相对困难,MAC地址一般不可更改,所以把IP地址同MAC地址组合到一起管理就成为常见的管理方式。
二、什么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在媒体接入层上使用的地址,也叫物理地址、硬件地址或链路地址,由网络设备制造商生产时写在硬件内部。
MAC地址与网络无关,也即无论将带有这个地址的硬件(如网卡、集线器、路由器等)接入到网络的何处,都有相同的MAC地址,它由厂商写在网卡的BIOS里。
MAC地址可采用6字节(48比特)或2字节(16比特)这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但随着局域网规模越来越大,一般都采用6字节的MAC地址。
这个48比特都有其规定的意义,前24位是由生产网卡的厂商向IEEE申请的厂商地址,目前的价格是1000美元买一个地址块,后24位由厂商自行分配,这样的分配使得世界上任意一个拥有48位MAC 地址的网卡都有唯一的标识。
另外,2字节的MAC地址不用网卡厂商申请。
MAC地址通常表示为12个16进制数,每2个16进制数之间用冒号隔开,如:08:00:20:0A:8C:6D就是一个MAC地址,其中前6位16进制数08:00:20代表网络硬件制造商的编号,它由IEEE分配,而后3位16进制数0A:8C:6D代表该制造商所制造的某个网络产品(如网卡)的系列号。
linux⼿动、⾃动更改⽹卡MAC地址的⽅法前⾔⼀块⽹卡的mac地址在出⼚时已经写⼊,有时候是写⼊可以擦写的rom中,但是要有相当的专业技术或专业的设备。
对于⼀些绑定了mac地址,更换了设备后⼜不想更换mac的,就需要修改mac地址了。
查看⽹卡MAC地址使⽤ip命令就能查看MAC地址了:ip link show ${interface}2: enp0s25: <NO-CARRIER,BROADCAST,MULTICAST,UP> mtu 1500 qdisc fq_codel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ether f0:de:f1:ad:1d:f0 brd ff:ff:ff:ff:ff:ff其中 link/ether 后⾯那⼀串⽤ : 分割的6字节⼗六进制数就是⽹卡的MAC地址了,也就是 f0:de:f1:ad:1d:f0⼿⼯修改MAC地址使⽤ip命令也能修改MAC地址,但是需要root权限:1、禁⽤⽹卡sudo ip link set dev ${interface} down2、修改MAC地址有的⽹络运营商可能会拒绝为不正确的 MAC 分配 IP 地址,因此推荐前三个字节⽤真实的MAC地址前缀,后三个字节可以随机更改。
sudo ip link set dev ${interface} address ${new_mac}我们再查看⼀下⽹卡的MAC地址ip link show ${interface}2: enp0s25: <BROADCAST,MULTICAST> mtu 1500 qdisc fq_codel state DOWN mode DEFAULT group default qlen 1000link/ether f0:de:f1:ff:ff:ff brd ff:ff:ff:ff:ff:ff你会发现⽹卡已经被改成新的MAC地址了.3、最后重启⽹卡sudo ip link set dev ${interface} up⾃动更改systemd-networkd服务能通过 link ⽂件(底层物理⽹络设备配置)来设置MAC地址我们通过 [Match] ⼩节来匹配某个⽹卡,然后通过 [Link] ⼩节来对⽹卡进⾏配置Match⼩节如果 “[Match]” ⼩节中的每⼀项都与某个⽹卡匹配,那么视为该Link⽂件与该⽹卡匹配。
Cisco的MAC地址与IP绑定方法是什么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
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对于Cisco的MAC地址与IP绑定方法,可能很多用户还不熟悉,下面一起看看!方法步骤1.方案1——基于端口的MAC地址绑定思科2950交换机为例,登录进入交换机,输入管理口令进入配置模式,敲入命令:ng=1cellPadding=0width="80%"align=leftbgCol or=#ccccccborder=0>Switch#config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nterfacefastethernet0/1#进入具体端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ruity#配置端口安全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portport-securitymac-addressMAC(主机的MAC地址)#配置该端口要绑定的主机的MAC地址Switch(config-if)noswitchportport-securitymac-addressMAC(主机的MAC地址)#删除绑定主机的MAC地址注意:以上命令设置交换机上某个端口绑定一个具体的MAC地址,这样只有这个主机可以使用网络,如果对该主机的网卡进行了更换或者其他PC机想通过这个端口使用网络都不可用,除非删除或修改该端口上绑定的MAC地址,才能正常使用。
注意:以上功能适用于思科2950、3550、4500、6500系列交换机2.方案2——基于MAC地址的扩展访问列表Switch(config)Macaccess-listextendedMAC10#定义一个MAC地址访问控制列表并且命名该列表名为MAC10Switch(config)permithost0009.6bc4.d4bfany#定义MAC地址为0009.6bc4.d4bf的主机可以访问任意主机Switch(config)permitanyhost0009.6bc4.d4bf#定义所有主机可以访问MAC地址为0009.6bc4.d4bf的主机Switch(config-if)interfaceFa0/20#进入配置具体端口的模式Switch(config-if)macaccess-groupMAC10in#在该端口上应用名为MAC10的访问列表(即前面我们定义的访问策略)Switch(config)nomacaccess-listextendedMAC10#清除名为MAC10的访问列表此功能与应用一大体相同,但它是基于端口做的MAC地址访问控制列表限制,可以限定特定源MAC地址与目的地址范围。
cisco交换机ip和mac地址绑定虽然在TCP/IP网络中,计算机往往需要设置IP地址后才能通讯,然而,实际上计算机之间的通讯并不是通过IP地址,而是借助于网卡的MAC地址。
IP地址只是被用于查询欲通讯的目的计算机的MAC地址。
ARP协议是用来向对方的计算机、网络设备通知自己IP对应的MAC地址的。
在计算机的 ARJ 缓存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表,用于存储IP地址及其经过解析的以太网MAC地址。
一台计算机与另一台IP地址的计算机通讯后,在ARP缓存中会保留相应的MAC地址。
所以,下次和同一个IP地址的计算机通讯,将不再查询MAC地址,而是直接引用缓存中的MAC地址。
在交换式网络中,交换机也维护一张MAC地址表,并根据MAC地址,将数据发送至目的计算机。
为什么要绑定MAC与IP 地址:IP地址的修改非常容易,而MAC地址存储在网卡的EEPROM 中,而且网卡的MAC地址是唯一确定的。
因此,为了防止内部人员进行非法IP盗用(例如盗用权限更高人员的IP地址,以获得权限外的信息),可以将内部网络的IP地址与MAC地址绑定,盗用者即使修改了IP地址,也因MAC地址不匹配而盗用失败:而且由于网卡MAC地址的唯一确定性,可以根据MAC地址查出使用该MAC地址的网卡,进而查出非法盗用者。
目前,很多单位的内部网络,都采用了MAC地址与IP地址的绑定技术。
下面我们就针对Cisco 的交换机介绍一下IP和MAC绑定的设置方案。
在Cisco中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和方案2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即在具体的交换机端口上绑定特定的主机的MAC地址(网卡硬件地址),方案3是在具体的交换机端口上同时绑定特定的主机的MAC地址(网卡硬件地址)和IP地址。
1.方案1——基于端口的MAC地址绑定思科2950交换机为例,登录进入交换机,输入管理口令进入配置模式,敲入命令:Switch#config 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进入具体端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ruity#配置端口安全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MAC(主机的MAC地址)#配置该端口要绑定的主机的MAC地址Switch(config-if )no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MAC(主机的MAC地址)#删除绑定主机的MAC地址注意:以上命令设置交换机上某个端口绑定一个具体的MAC地址,这样只有这个主机可以使用网络,如果对该主机的网卡进行了更换或者其他PC机想通过这个端口使用网络都不可用,除非删除或修改该端口上绑定的MAC地址,才能正常使用。
Mac前端装机必备之-OhMyZsh⽽相⽐ Bash 来说,Zsh 也拥有许多更强⼤的功能:更智能的⾃动补全、命令选项提⽰、更丰富的主题,等等。
在今秋体验到 macOS Catalina 正式版之前,我们可以先将 macOS 的默认 Shell 切换到 zsh,熟悉⼀下新版 Shell 的功能。
本⽂的⽬标,就是要帮你打造⼀个好看、好⽤的 Zsh 终端。
Zsh 与 Oh My ZshZsh 本体有着强⼤的功能,但碍于其复杂的配置,对普通⽤户⽽⾔并不太适合。
但是,⼀个开源项⽬的出现打破了这⼀局⾯ —— 它就是本⽂的主⾓:。
借助 Oh My Zsh,你只需要进⾏极为简单的安装配置,就可以⽤上 Zsh,并享受许多酷炫的功能,下⾯就让我们正式开始安装过程。
安装 Oh My ZshmacOS Mojave 已经⾃带了 Zsh,所以我们直接安装 Oh My Zsh。
安装过程极为简单,打开终端,执⾏⼀⾏命令即可:sh -c "$(curl -fsSL https:///robbyrussell/oh-my-zsh/master/tools/install.sh)"如果是下载不下来,那就⽣⼿动安装的⽅法了。
下载到桌⾯然后cd到桌⾯⽬录执⾏以下命令即可sh -c ./install.sh在安装过程中会提⽰Do you want to change your default shell to zsh? [Y/n](是否将默认 Shell 切换到 Zsh),按下Y并回车即可。
随后会提⽰Password for xxx,输⼊你的⽤户密码并回车即可。
当你看见⼤⼤的Oh my zsh标志时就表⽰ Oh My Zsh 已经安装成功了。
显⽰「Oh my zsh」表⽰安装成功基本设置安装好 Oh My Zsh 后,使⽤以下命令打开 Zsh 的设置⽂件:vim ~/.zshrc在 vim 编辑器下,你可以使⽤⽅向键移动光标,按i进⼊编辑模式,编辑好后按esc退出编辑模式,随后输⼊:wq并回车即可保存。
PS:本文不适合新手,新手请看10.6雪豹大集合更新:新增..在完全Win 7 环境制作Lion的安装硬盘(免用Mac OS X)。
更新:可选择制作XPC 或 iBoot引导U盘,并可选择安装在MBR分区或 GPT分区。
内文简介:( XP 同Win 7 操作)二、dmg下载及制作安装硬盘 (在Mac 或Win7 操作)A.制作Lion安装硬盘(在Mac 操作)B.制作Lion安装硬盘(在Win 7 操作)三、U盘引导,使用XPC 或iBoot (在Win 7 操作,U盘为Fat32)A.制作XPC 的U盘引导B.制作iBoot的U盘引导10.7 Lion Preview 安装成功经验简易分享(方法来源:俄罗斯)测试硬件:acer 4810TZG (SU4100 4G ram 500g HD)BIOS开启AHCI一、系统需求:完全 Win 7 环境或Mac OS X 10.6 黑(白)苹果环境USB键盘:一个USB键盘,安装完成,首次开机系统会检查。
引导空间:一个大于3 MB以上的U盘空间(Fat32)。
dmg空间:一个大于4.54GB,建议为5.0GB的本地硬盘或U盘或移动硬盘空间。
安装空间:一个大于6.86GB,建议10.0GB以上的本地硬盘或U盘或移动硬盘空间。
( iBoot 1.4 应可驱动高速U盘及移动硬盘)(如USB EHCI无法驱动,U盘及移动硬盘无法使用,请改用本地硬盘安装) 二、dmg下载及制作安装硬盘 (在Mac 或Win7 操作)下载mac_os_x_10_7_11a390.dmg大小为3.34 GB(3,594,001,074)B.制作Lion安装硬盘(在Win 7 操作)a.原理:在Win 7透过BaseSystem.dmg取得Mac磁盘工具恢复正确的安装盘。
b.使用软件:全部下载/file/f4b983e241/file/kon2dr1-HFSExplorer-0.212-TransMac-9.1.crack3-HD_Install_Helper_v0.3 (硬盘安装助手)4-MacDrive.v8.0.4.10c.操作步骤一:取得Mac磁盘工具01.建立3个分区,5G、9G(不要格式化)、1G(不要格式化)。
OrCad15.7安装说明
1、运行keygen.exe ,在当前目录下生成license.dat
2、修改license.dat
文件
HOST_ID 和MAC 地址(中间的“-”全去掉)的获得方法见下图端口改为5280,第二行加入:C:\OrCAD\license_manager\cdslmd.exe
修改完毕后,将license.dat 复制到C:\OrCAD\license_manager\
目录下。
3
、安装许可管理器
当然要接受了
下一步
没什么好讲的
没得选择,确定
4、运行License Manager Tools
如果需要安装OrCad15.7就
点yes ,已经安装了就点
no
5、设置环境变量
CDS_LIC_FILE =5280@HOST_ID ,此处的HOST_ID 要改为你的HOST_ID
运气好的话,就可以用了。
只在本人的计算机上设置成功,xp sp2操作系统,其它未测试。
此说明参考了网上的一些资料,此处不一一列出。
如果你还有问题,可以写邮件给我:htos@
在中国PCB论坛网有个俗气的名字:abc-111。
Mac下安装mysql5.7.31⽬录1.下载安装2.配置环境变量3.mysql 配置⽂件4.两种启动 mysql 的⽅式5.初始化配置及修改密码6.brew 安装 mysql(未检验)⼀.下载安装1.官⽹下载2.找到5.7.31版本3.选择直接下载4.安装5.记下数据库临时密码,⼀路下⼀步完成安装⼆.配置环境变量1.在 terminal 中切换到⽤户的根⽬录,编辑./.bash_profile ⽂件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 % cd ~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 % pwd/Users/eternity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 % vim ./.bash_profile2.进⼊ vim,配置 PATH 变量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binexport PATH=$PATH:/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备注:第⼀⾏的是为了 mysql -u root -p ⽅便使⽤第⼆⾏的是为了使⽤命令⾏启动停⽌数据库使⽤3.按下 esc 退出编辑模式,输⼊:wq 保存并退出:wq4.重新加载配置⽂件,并验证配置是否⽣效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 % source ~/.bash_profile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 % echo $PATH/usr/local/bin:/usr/bin:/bin:/usr/sbin:/sbin:/usr/local/mysql/bin:/usr/local/mysql/support-files 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mysql --versionmysql Ver 14.14 Distrib 5.7.31, for macos10.14 (x86_64) using EditLine wrapper三.mysql 配置⽂件1.在/etc ⽬录下新建 f 配置⽂件,并赋予读写权限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sudo touch fPassword: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ls|grep cnff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sudo chmod 777 f2.配置⽂件内容# Example MySQL config file for medium systems.## This is for a system with little memory (32M - 64M) where MySQL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or systems up to 128M where MySQL is used together with# other programs (such as a web server)## MySQL programs look for option files in a set of# locations which depend on the deployment platform.# You can copy this option file to one of those# locations. For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locations, see:# /doc/mysql/en/option-files.html## In this file, you can use all long options that a program supports.# If you want to know which options a program supports, run the program # with the "--help" option.# The following options will be passed to all MySQL clients[client]default-character-set=utf8#password = your_passwordport = 3306socket = /tmp/mysql.sock# Here follows entries for some specific programs# The MySQL server[mysqld]character-set-server=utf8init_connect='SET NAMES utf8port = 3306socket = /tmp/mysql.sockskip-external-lockingkey_buffer_size = 16Mmax_allowed_packet = 1Mtable_open_cache = 64sort_buffer_size = 512Knet_buffer_length = 8Kread_buffer_size = 256Kread_rnd_buffer_size = 512Kmyisam_sort_buffer_size = 8Mcharacter-set-server=utf8init_connect='SET NAMES utf8'# Don't listen on a TCP/IP port at all. This can be a security enhancement, # if all processes that need to connect to mysqld run on the same host.# All interaction with mysqld must be made via Unix sockets or named pipes. # Note that using this option without enabling named pipes on Windows# (via the "enable-named-pipe" option) will render mysqld useless!##skip-networking# Replication Master Server (default)# binary logging is required for replicationlog-bin=mysql-bin# binary logging format - mixed recommendedbinlog_format=mixed# required unique id between 1 and 2^32 - 1# defaults to 1 if master-host is not set# but will not function as a master if omittedserver-id = 1# Replication Slave (comment out master section to use this)## To configure this host as a replication slave, you can choose between# two methods :## 1) Use the CHANGE MASTER TO command (fully described in our manual) -# the syntax is:##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host>, MASTER_PORT=<port>,# MASTER_USER=<user>, MASTER_PASSWORD=<password> ;## where you replace <host>, <user>, <password> by quoted strings and# <port> by the master's port number (3306 by default).## Example:## CHANGE MASTER TO MASTER_HOST='125.564.12.1', MASTER_PORT=3306, # MASTER_USER='joe', MASTER_PASSWORD='secret';## OR## 2) Set the variables below. However, in case you choose this method, then# start replication for the first time (even unsuccessfully, for example# if you mistyped the password in master-password and the slave fails to# connect), the slave will create a file, and any later# change in this file to the variables' values below will be ignored and # overridden by the content of the file, unless you shutdown # the slave server, delete and restart the slaver server.# For that reason, you may want to leave the lines below untouched# (commented) and instead use CHANGE MASTER TO (see above)## required unique id between 2 and 2^32 - 1# (and different from the master)# defaults to 2 if master-host is set# but will not function as a slave if omitted#server-id = 2## The replication master for this slave - required#master-host = <hostname>## The username the slave will use for authentication when connecting # to the master - required#master-user = <username>## The password the slave will authenticate with when connecting to# the master - required#master-password = <password>## The port the master is listening on.# optional - defaults to 3306#master-port = <port>## binary logging - not required for slaves, but recommended#log-bin=mysql-bin#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if you are using InnoDB tables#innodb_data_home_dir = /usr/local/mysql/data#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1:10M:autoextend#innodb_log_group_home_dir = /usr/local/mysql/data# You can set .._buffer_pool_size up to 50 - 80 %# of RAM but beware of setting memory usage too high#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16M#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2M# Set .._log_file_size to 25 % of buffer pool size#innodb_log_file_size = 5M#innodb_log_buffer_size = 8M#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 1#innodb_lock_wait_timeout = 50[mysqldump]quickmax_allowed_packet = 16M[mysql]no-auto-rehash# Remove the next comment character if you are not familiar with SQL #safe-updatesdefault-character-set=utf8[myisamchk]key_buffer_size = 20Msort_buffer_size = 20Mread_buffer = 2Mwrite_buffer = 2M[mysqlhotcopy]interactive-timeout简易版[mysqld]default-storage-engine=INNODBcharacter-set-server=utf8port = 3306[client]default-character-set=utf83.恢复默认权限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ls -l|grep cnf-rwxrwxrwx 1 root wheel 4886 8 17 10:09 f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sudo chmod 644 f eternity@TheEternitydeMacBook-Pro /etc % ls -l|grep cnf-rw-r--r-- 1 root wheel 4886 8 17 10:09 f四.两种启动 mysql 的⽅式1.⼀键启动。
局域网内如何盗用别人的IP上网现在很多局域网都根据IP地址的不同,给不同IP地址分配不同资源;或则网内自己ip 由于一些原因被封掉,不能访问外网;这些时候可能我们可能就需要先借别人的IP用用了。
下面分两种情况来介绍具体的方法:一、IP地址没有和网卡地址帮定简单,设置换个ip地址就行了。
换个你想用的得IP,阿,不知道如何换? 我这里以windows2000为例,右键网上邻居,选属性,右键本地连接,选属性,选tcp/ip,属性然后就可以设置了。
二、IP地址和网卡地址MAC绑定在命令行里ping 你想要到盗用的主机(根据ip,别说你不知道),然后命令行里arp -a, Physical Address地址里和他的ip对应的就是就是他的物理地址。
然后右键网上邻居,选属性,右键本地连接,选属性,这个时候网卡标示下有个配制选项,点击选高级然后设置Network Address为刚才的Physical Address,接着参考上一种情况的方法ip设置成他的ip。
这样你就已经IP和MAC地址都修改为你要盗用的机器的了,然后你就可以用他的ip上网了.ISA Server中没有提供对于MAC地址的控制功能,Why?这是因为MAC地址只能在本地网络中使用,当数据包跨越路由器时,数据包中主机的源MAC地址就会被路由器的出站接口的MAC地址所代替,这个时候,使用MAC地址来进行控制就不适用了。
所以只要是企业级的硬件或者软件防火墙,都基本没有提供对MAC地址的控制功能。
不过微软也早就考虑到了这点,在Windows中,如果你安装了TCP/IP网络协议组件,那么你就可以执行命令ARP。
ARP命令的作用是查看本机的ARP缓存、静态绑定IP地址和MAC 地址和删除静态绑定项。
其实绑定IP地址和MAC地址的本意是为了减少ARP广播流量,只是可以利用这一功能来控制IP地址的使用。
在这里我还是先简单的描述一下Windows下ARP协议的工作原理。
Linux命令行修改IP、网关、DNS的方法方式一:ifconfig eth0 192.168.1.18 netmask 255.255.255.0说明:该种方式可以使改变即时生效,重启后会恢复为原来的IP 方式二: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说明:该方式要重启后生效,且是永久的如果要立即更改且永久生效,就只能以上两种方式同时使用了。
以上是通过linux命令行修改IP的方法。
网卡eth0 IP修改为 102.168.0.1ifconfig eth0 102.168.0.1 netmask 255.255.255.0网关修改为 102.168.0.254route add default gw 102.168.0.254Linux命令行修改dnsecho "nameserver 202.202.202.20 ">> /etc/resolv.conf重启网络服务例子:由原来的DHCP改固定IPDEVICE=eth0HWADDR=00:0C:29:F7:EF:BFONBOOT=yesTYPE=EthernetNETMASK=255.255.255.0IPADDR=192.168.0.68GATEWAY=192.168.0.1加上红色即可重启网卡:/etc/init.d/network restartifconfig eth0 新ip然后编辑/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ip [aeolus@db1 network-scripts]$ vi ifcfg-eth0DEVICE=eth0ONBOOT=yesBOOTPROTO=staticIPADDR=219.136.241.211NETMASK=255.255.255.128GATEWAY=219.136.241.254[aeolus@db1 etc]$ vi resolv.confnameserver 202.96.128.68nameserver 219.136.241.206-----------------------Linux下修改网卡IP和网关建议通过终端字符方式下来修改一修改IP地址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DEVICE=eth0BOOTPROTO=noneBROADCAST=192.168.1.255IPADDR=192.168.1.33NETMASK=255.255.255.0NETWORK=192.168.1.0ONBOOT=yesUSERCTL=noPEERDNS=noTYPE=Ethernet~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1DEVICE=eth1ONBOOT=yesBOOTPROTO=noneIPADDR=192.168.2.34NETMASK=255.255.255.0USERCTL=noPEERDNS=noTYPE=EthernetNETWORK=192.168.2.0BROADCAST=192.168.2.255二修改网关vi /etc/sysconfig/networkNETWORKING=yesHOSTNAME=AaronGATEWAY=192.168.1.1三重新启动网络配置/etc/init.d/network restart-----------------------------------------------------------------------------------修改配置文件/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下有配置文件比如文件:ifcfg-eth0 代表是以太网实际网卡0的配置文件比如文件:ifcfg-eth0:1 代表是以太网实际网卡0的配置文件域名服务器配置文件:/etc/ resolv.conf修改ip地址即时生效:# ifconfig eth0 192.168.0.20 netmask 255.255.255.0启动生效: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default gateway即时生效:# route add default gw 192.168.0.254启动生效: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修改dns修改/etc/resolv.conf修改后可即时生效,启动同样有效修改host name即时生效:# hostname fc2启动生效: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 Ltd. RTL-8139/8139C/8139C+ DEVICE=eth0 接口名称BOOTPROTO=none 静态配置,若该值为“dhcp”则为动态获得,另外 static也是表示静态ip地址BROADCAST=192.168.10.255 广播地址,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自动计算得到HWADDR=00:13:D3:27:9F:80IPADDR=192.168.10.238IPV6INIT=yesIPV6_AUTOCONF=yesNETMASK=255.255.255.0NETWORK=192.168.10.0 指定网络,通过IP地址和子网掩码自动计算得到ONBOOT=yes 开机时自动加载GATEWAY=192.168.10.1TYPE=EthernetPEERDNS=yesUSERCTL=noifdown eth0 关闭网络ifconfig eth0 down 关闭网络ifup eth0 开启网络ifconfig eth0 up 开启网络设置dns/etc/resolv.confnameserver 61.144.56.101nameserver 202.96.128.166[yeger@yeger ~]$ cat /etc/resolv.conf# Generated by NetworkManagernameserver 202.96.128.86nameserver 202.96.128.166其他方面service network start //启动网络服务service network stop //停止网络服务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络服务service network status //查看网络服务状态ifconfig eth0 192.168.10.222 netmask 255.255.255.0 //临时修改接口IP地址(无需重启接口)[yeger@yeger ~]$ sudo ifconfig wlan0 192.168.21.199 netmask 255.255.255.0[yeger@yeger ~]$ ifconfig wlan0wlan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02:72:77:BB:D1inet addr:192.168.21.199 Bcast:192.168.21.255Mask:255.255.255.0inet6 addr: fe80::202:72ff:fe77:bbd1/64 Scope:Link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RX packets:3246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TX packets:1947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RX bytes:4514869 (4.3 MiB) TX bytes:177732 (173.5 KiB) wlan0 表示第一块无线以太网卡Link encap 表示该网卡位于OSI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名称HWaddr 表示网卡的MAC地址(Hardware Address)inet addr 表示该网卡在TCP/IP网络中的IP地址Bcast 表示广播地址(Broad Address)Mask 表示子网掩码(Subnet Mask)MTU 表示最大传送单元,不同局域网 MTU值不一定相同,对以太网来说,MTU的默认设置是1500个字节Metric 表示度量值,通常用于计算路由成本RX 表示接收的数据包TX 表示发送的数据包collisions 表示数据包冲突的次数txqueuelen 表示传送列队(Transfer Queue)长度interrupt 表示该网卡的IRQ中断号Base address 表示I/O地址配置虚拟网卡IP地址:网卡需要拥有多个IP地址命令格式: ifconfig 网卡名:虚拟网卡ID IP地址 netmask 子网掩码[yeger@yeger ~]$ sudo ifconfig wlan0:1 192.168.21.188 netmask 255.255.255.0更改网卡MAC地址ifconfig 网卡名 hw ether MAC地址[yeger@yeger ~]$ ifconfig wlan0 hw ether 00:11:22:33:44:55SIOCSIFHWADDR: 不允许的操作[yeger@yeger ~]$ sudo ifconfig wlan0 hw ether00:11:22:33:44:55SIOCSIFHWADDR: 设备或资源忙[yeger@yeger ~]$ ifconfig wlan0 downSIOCSIFFLAGS: 权限不够[yeger@yeger ~]$ sudo ifconfig wlan0 down[yeger@yeger ~]$ sudo ifconfig wlan0 hw ether00:11:22:33:44:55更改成功[yeger@yeger ~]$ netstat -ant 查看端口信息 a 所有 n数字显示t tcp协议 u udp协议Active Internet connections (servers and established 已建立连接)Proto Recv-Q Send-Q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State协议本地地址远程地址连接状态类型tcp 0 00.0.0.0:57798 0.0.0.0:* LI STEN listen表示监听状态tcp 0 00.0.0.0:111 0.0.0.0:* LI STENtcp 0 0192.168.122.1:53 0.0.0.0:* LI STENtcp 0 00.0.0.0:22 0.0.0.0:* LI STENtcp 0 0127.0.0.1:631 0.0.0.0:* LI STENtcp 0 0127.0.0.1:25 0.0.0.0:* LI STENtcp 0 0 :::111 :::* LISTENtcp 0 0 :::22 :::* LISTENtcp 0 0 ::1:631 :::* LISTEN[yeger@yeger ~]$ netstat -r 查看路由表Kernel IP routing tableDestination Gateway Genmask Flags MS S Window irtt Iface192.168.21.0 * 255.255.255.0 U 0 0 0 wlan0192.168.122.0 * 255.255.255.0 U0 0 0 virbr0default 192.168.21.1 0.0.0.0 UG 0 0 0 wlan0[yeger@yeger ~]$ netstat -i 查看网络接口状态Kernel Interface tableIface MTU Met RX-OK RX-ERR RX-DRP RX-OVR TX-OK TX-ERR TX-DRP TX-OVR Flgeth0 1500 0 0 0 0 0 0 0 0 0 BMUlo 16436 0 230 0 0 0 230 0 0 0 LRUvirbr0 1500 0 0 0 0 0 29 0 0 0 BMRUwlan0 1500 0 10546 0 0 0 7060 0 0 0 BMRUwmaster0 0 0 0 0 0 0 0 0 0 0 RU[yeger@yeger ~]$MTU字段:表示最大传输单元,即网络接口传输数据包的最大值。
mac 终端常用命令基本命令1、列出文件ls 参数目录名例: 看看驱动目录下有什么:ls/System/Library/Extensions参数 -w 显示中文,-l 详细信息, -a 包括隐藏文件2、转换目录cd 例:想到驱动目录下溜达一圈 cd /System/Library/Extensions3、建立新目录mkdir 目录名例:在驱动目录下建一个备份目录 backup mkdir/System/Library/Extensions/backup在桌面上建一个备份目录 backup mkdir /User/用户名/Desktop/backup4、拷贝文件cp 参数源文件目标文件例:想把桌面的Natit.kext 拷贝到驱动目录中 cp -R /User/用户名/Desktop/Natit.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参数R表示对目录进行递归操作,kext在图形界面下看起来是个文件,实际上是个文件夹。
把驱动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备份到桌面backupcp -R /System/Library/Extensions/* /User/用户名/Desktop/backup5、删除文件rm 参数文件例:想删除驱动的缓存 rm -rf/System/Library/Extensions.kextcache rm -rf/System/Library/Extensions.mkext参数-rf 表示递归和强制,千万要小心使用,如果执行了 rm -rf / 你的系统就全没了6、移动文件mv 文件例:想把AppleHDA.Kext 移到桌面 mv/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HDA.kext /User/用户名/Desktop想把AppleHDA.Kext 移到备份目录中 mv/System/Library/Extensions/AppleHDA.kext /System/Library/Extensions/backup7、文本编辑nano 文件名例:编辑natit Info.plist nano/System/Library/Extensions/Natit.kext/Info.plist目录操作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mkdir 创建一个目录mkdir dirnamermdir 删除一个目录rmdir dirnamemvdir 移动或重命名一个目录mvdir dir1 dir2cd 改变当前目录cd dirnamepwd 显示当前目录的路径名pwdls 显示当前目录的内容ls -la文件操作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cat 显示或连接文件cat filenameod 显示非文本文件的内容 od -c filenamecp 复制文件或目录cp file1 file2rm 删除文件或目录rm filenamemv 改变文件名或所在目录 mv file1 file2find 使用匹配表达式查找文件find . -name "*.c" -printfile 显示文件类型file filename选择操作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head 显示文件的最初几行head -20 filenametail 显示文件的最后几行tail -15 filenamecut 显示文件每行中的某些域cut -f1,7 -d: /etc/passwdcolrm 从标准输入中删除若干列colrm 8 20 file2diff 比较并显示两个文件的差异diff file1 file2sort 排序或归并文件sort -d -f -u file1uniq 去掉文件中的重复行uniq file1 file2comm 显示两有序文件的公共和非公共行comm file1 file2wc 统计文件的字符数、词数和行数wc filenamenl 给文件加上行号nl file1 >file2进程操作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ps 显示进程当前状态ps ukill 终止进程kill -9 30142时间操作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date 显示系统的当前日期和时间datecal 显示日历cal 8 1996time 统计程序的执行时间time a.out网络与通信操作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telnet 远程登录telnet rlogin 远程登录rlogin hostname -l usernamersh 在远程主机执行指定命令rsh f01n03 dateftp 在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之间传输文件rcp 在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之间复制文件 rcp file1 host1:file2ping 给一个网络主机发送回应请求 ping mail 阅读和发送电子邮件mailwrite 给另一用户发送报文write username pts/1mesg 允许或拒绝接收报文mesg nKorn Shell 命令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history 列出最近执行过的几条命令及编号historyr 重复执行最近执行过的某条命令r -2alias 给某个命令定义别名alias del=rm -iunalias 取消对某个别名的定义unalias del其它命令命令名功能描述使用举例uname 显示操作系统的有关信息uname -aclear 清除屏幕或窗口内容clearenv 显示当前所有设置过的环境变量envwho 列出当前登录的所有用户whowhoami 显示当前正进行操作的用户名whoamitty 显示终端或伪终端的名称ttystty 显示或重置控制键定义stty -adu 查询磁盘使用情况du -k subdirdf /tmp 显示文件系统的总空间和可用空间w 显示当前系统活动的总信息Mac OS X 终端命令开启功能1.Lion下显示资源库方法一:显示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命令:chflags nohidden ~/Library/隐藏在“终端”中输入下面的命令:chflags hidden ~/Library/方法二:打开Finder,菜单中选择前往按住option键就会显示资源库项(每次打开都需要重复操作一次)。
MAC地址百科名片MAC(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IP地址,第二层资料链结层则负责 MAC位址。
因此一个主机会有一个IP地址,而每个网络位置会有一个专属于它的MAC位址。
目录展开概述MAC地址(MAC Address)MAC(Medium/Media Access Control)地址,或称为 MAC位址、硬件位址,用来定义网络设备的位置。
在OSI模型中,第三层网络层负责 IP地址,第二层数据链路层则负责 MAC位址。
因此一个网卡会有一个全球唯一固定的MAC地址,但可对应多个ip地址。
MAC地址解释MAC(Medium/MediaAccess Control, 介质访问控制)MAC地址是烧录在NetworkInterfaceCard(网卡,NIC)里的.MAC地址,也叫硬件地址,是由48比特/bit长(6字节/byte),16进制的数字组成.0-23位叫做组织唯一标志符(organizationally unique,是识别LAN(局域网)节点的标识.24-47位是由厂家自己分配。
其中第40位是组播地址标志位。
网卡的物理地址通常是由网卡生产厂家烧入网卡的EPROM(一种闪存芯片,通常可以通过程序擦写),它存储的是传输数据时真正赖以标识发出数据的电脑和接收数据的主机的地址。
也就是说,在网络底层的物理传输过程中,是通过物理地址来识别主机的,它一般也是全球唯一的。
比如,著名的以太网卡,其物理地址是48bit (比特位)的整数,如:44-45-53-54-00-00,以机器可读的方式存入主机接口中。
以太网地址管理机构(除了管这个外还管别的)(IEEE)(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将以太网地址,也就是48比特的不同组合,分为若干独立的连续地址组,生产以太网网卡的厂家就购买其中一组,具体生产时,逐个将唯一地址赋予以太网卡。
目录Q1:为什么使用Discover进行Dynamics计算时,如果设定了Pressure=1GPa,在计算结果中会出现Pressure等于0,而Stress的XX、YY、ZZ方向为1GPa的情况? (4)Q2:如何在Discover计算中分别对相同环境原子分配不同力场类型? (4)Q3:如何在CASTEP计算中限制某个原子的移动方向? (4)Q4:在安装新的MS时,事先没有停掉License Server,在卸载、安装MS后,发现MS的License Server 无法正常启动。
(5)Q5:如何修改Windows或者Linux下的端口号: (5)Q6:如何使用DMol3进行动力学计算? (6)Q7:如何让Discover程序输出.arc文件? (7)Q8:如何使用rattle关键词来限制水分子的几何结构? (7)Q9,如何使用Standalone方式运行DMol程序? (7)Q10:如何在DMol中加入外界电场? (7)Q12,如何以Standalone方式运行Discover作业? (8)Q13:为什么我在QSAR模块中无法找到新加入的Jurs和DMol3描述符? (8)Q14:如何在DMol模块中,对某一分子只允许其沿着Z方向进行优化,而XY方向则不变? (8)Q15:如果CASTEP计算过程中断电,怎么能够重新开始计算呢?在Keywords中有两个关键词Reuse 和Continuation,它们有什么差异呢? (8)Q16:如果我在Cleave一个平面的时候,选择的是(111)面,或者该晶体原来就是一个三斜晶胞,我怎么才能切出一个长方形的表面来呢? (9)Q17:在使用DMol进行结构优化的时候失败,通过对轨迹的回放发现,整个分子在平面上下进行翻转,并由此导致能量振荡,这种情况应当如何处理? (9)Q18:如何使用XRD数据快速建立相关的晶体结构。
(9)Q19:如何在DMol中考虑溶剂化效应? (10)Q20:如何使用MS软件计算高分子的玻璃化温度? (11)Q21:在使用MS进行计算的时候,中间的xcd文件无法及时更新,而其他文件则能正常显示,为什么? (12)Q22:怎么样在MesoDyn中加入各种不同的限制? (12)Q23:MS给出的DOS和能带图不是很清楚,我能不能自己来做图? (12)Q24:怎么样能让CASTEP在并行计算时更有效? (12)Q25:在使用DMol计算过渡态结构时,经常会发现出现不止一个虚频,怎么回事? (13)Q26:怎么在Altix350上安装MS的Castep和DMol的补丁加速运算速度? (13)Q27:为什么我在Linux下安装license的时候,总是报错呢? (13)Q28:在使用SGI Altix350,打补丁后运行RunCASTEP.sh –np n seedname的时候,出现错误:MPI:asgetnetinfo_array('(null)') failed : array services not available,怎么解决? (14)Q29:MS的GFA是怎么对参数进行杂交的?参数多少与内存有无关系? (14)Q30:DFT方法对计算量和内存的要求是什么样的? (15)Q31:为什么当DMol3在我机器上运行过的时候,总是出现以下错误:floating-point assist fault? (16)Q32:在使用DMol3算频率的时候,突然断电了,怎么才能继续算频率呢? (16)Q33:在Castep模块中,Electronic中的Pseudopotential representation,有Real Space和Reciprocal space,如何取舍? (17)Q34:如何从Discover的输出文件中查看每桢中原子的坐标以及速率等信息? (17)Q35:我使用的是Standalone方式进行Castep和DMol3计算,完成后怎么才能看到最终结构和轨迹呢? (17)Q36:DMol中有TS Conformation也有TS Optimization,应该选取哪一个来搜索过渡态? (17)Q37:在使用CASTEP进行过渡态(TS)搜索时,当用reaction preview产生一个轨迹文件之后,对该轨迹文件进行TS search 运算时,在本机直接计算可以进行,但是进行save files时,却无法完成提示Unable to set UserID. Trajectory file will be invalid. (18)Q38:在Castep中,怎样输出电荷密度?相关数据的单位是什么? (18)Q39:如何在Discover中使用BTCL语言进行多步MD计算? (18)Q40:如何用Dmol3计算Overlay Matrix,并进一步分析? (21)Q41:如何使用Castep程序计算IR振动,为什么计算老是说不收敛? (22)Q42:为什么我在手工使用Castep计算能带结构、态密度或者声子谱的时候,程序始终提示没有Check文件? (22)Q43:Discover的Non-bond中Summation的三种方法有什么区别? (22)Q44:Castep中的Empty Band有何用处?怎么设置? (25)Q45:CASTEP中如何控制能带结构的精细程度? (25)Q46:如何在MS中加入非限制性约束条件,例如约束两个原子间距离? (26)Q47:如何在DMol3中显示大于999号轨道的Homo和Lumo轨道? (27)Q1:为什么使用Discover进行Dynamics计算时,如果设定了Pressure=1GPa,在计算结果中会出现Pressure等于0,而Stress的XX、YY、ZZ方向为1GPa的情况?A1:这是由于在进行Dynamics计算时,选用的Ensemble不相同,如果选用了Parrinello方法,将使用Stress来进行判断,此方法允许晶胞形状与大小都发生变化,已形成剪切,从而使内部的Stress 与外部Pressure相等。
交换机配置解决ARP攻击如何来解决ARP攻击没有实在太好的解决办法,目前有几种方法不过不能彻底解决像在DHC P上设置保留、在本机上设置IP与MAC绑定、装防护软件等,作用不大。
下面我来介绍一种方法,那就是在交换机上做IP与MAC绑定。
Cisco中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1和方案2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即在具体的交换机端口上绑定特定的主机的MAC地址(网卡硬件地址),方案3是在具体的交换机端口上同时绑定特定的主机的MAC地址(网卡硬件地址)和IP地址。
方法1——基于端口的MAC地址绑定思科2950交换机为例,登录进入交换机,输入管理口令进入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terminal#进入配置模式Switch(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进入具体端口配置模式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port-secruity#配置端口安全模式Switch(config-if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0009.6bc4.d4bf (主机的MAC地址)#配置该端口要绑定的主机的MAC地址Switch(config-if )no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c-address 0009.6bc4.d 4bf (主机的MAC地址)#删除绑定主机的MAC地址注意:以上命令设置交换机上某个端口绑定一个具体的MAC地址,这样只有这个主机可以使用网络,如果对该主机的网卡进行了更换或者其他PC机想通过这个端口使用网络都不可用,除非删除或修改该端口上绑定的MAC地址,才能正常使用。
以上功能适用于思科2950、3550、4500、6500系列交换机方法2——基于MAC地址的扩展访问列表Switch(config)Mac access-list extended MAC10#定义一个MAC地址访问控制列表并且命名该列表名为MAC10Switch(config)permit host 0009.6bc4.d4bf any#定义MAC地址为0009.6bc4.d4bf的主机可以访问任意主机Switch(config)permit any host 0009.6bc4.d4bf#定义所有主机可以访问MAC地址为0009.6bc4.d4bf的主机Switch(config-if )interface Fa0/20#进入配置具体端口的模式Switch(config-if )mac access-group MAC10 in#在该端口上应用名为MAC10的访问列表(即前面我们定义的访问策略)Switch(config)no mac access-list extended MAC10#清除名为MAC10的访问列表此功能与应用与第一种方法相同,但它是基于端口做的MAC地址访问控制列表限制,可以限定特定源MAC地址与目的地址范围。
nmap的使用方法Nmap是一款开源的网络探测工具,常用于网络发现、端口扫描、操作系统识别等任务。
它可以在多个操作系统下运行,并可以以命令行形式进行使用。
本文将探讨Nmap的使用方法,并提供一些相关参考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使用和理解Nmap。
一、安装NmapNmap可以在Linux、Windows和Mac系统上安装和使用。
以下是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下安装Nmap的基本步骤。
1. Linux系统:在Linux系统上,可以通过包管理工具直接安装Nmap,如在Ubuntu上执行以下命令:$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nmap2. Windows系统:在Windows系统上,可以从Nmap官方网站上下载可执行的安装程序并运行进行安装。
安装程序提供了图形界面和命令行两种方式进行使用。
3. Mac系统:在Mac系统上,可以使用Homebrew包管理器进行安装,在终端执行以下命令:$ brew update$ brew install nmap二、Nmap的基本用法Nmap具有丰富而强大的功能,下面是一些常见的Nmap用法和命令示例。
1. 扫描指定主机或IP地址:$ nmap <host/IP>2. 扫描指定端口号范围:$ nmap -p <port range> <host/IP>3. 版本识别和操作系统探测:$ nmap -A <host/IP>4. 扫描常用端口:$ nmap -F <host/IP>5. 扫描整个子网:$ nmap <IP range>6. 扫描主机列表:$ nmap -iL <host list file>7. 扫描时禁用主机发现:$ nmap -PN <host/IP>8. 扫描时使用指定的脚本:$ nmap --script=<script name> <host/IP>9. 保存扫描结果到文件:$ nmap -oN <output file> <host/IP>三、Nmap相关参考资料除了上述基本使用方法,了解更多Nmap的功能和使用技巧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在 Mac OS X Lion 下修改 Hosts 的四种方法
1、通过 VI 编辑器修改
打开终端(应用程序——实用工具),运行:
sudo vi /etc/hosts
屏幕上会提示你输入密码(输入密码的时候不会有任何字符显示,甚至*都不会显示,输完之后按回车就是
了),打开 hosts 文件之后按 i 键进入插入模式(可理解为编辑模式),然后按照你的需要对该文件进行
编辑,编辑完成之后按 ESC 键退出插入模式,之后按 :wq+回车保存退出,记得英文的冒号也是要输入的
哦。
这是笔者一直都在使用的方法,VI 编辑器对于经常使用 Linux 的用户应该不会陌生,而且该编辑器是默
认内置在 Mac 系统中的。但是,对于没有使用过 VI 的用户,还真得花一会儿功夫来学习其基本使用方
法。另外VI编辑器是一个很好很强大的工具,想要玩好 Mac 的话,最好掌握这个工具的使用。
2、使用 nano 编辑器修改
和上面的方法类似,这个编辑器相比 vi 更加简单易用,但是功能不强大,似乎也没有 vi 流行。方法同样
是在终端中运行:
sudo nano /etc/hosts
同样是输入密码,打开 hosts 文件,按照你的需要对该文件进行编辑,编辑完毕之后按 ctrl+o 保存,出
现 File Name to Write: /etc/hosts 的时候按回车确认,再按 ctrl+x 退出即可。
3、使用 cat 命令合并文件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当你想往 Hosts 文件中添加一些内容的情况,首先你需要把需要添加到 Hosts 文件中
的内容保存为一个TXT文本文件(建议直接保存在你的用户目录),我这里拿保存在用户目录中的123.txt
为例说明。
同样是启动终端,然后运行下面两条命令:
sudo -s
cat ~/123.txt>>/etc/hosts
顺便说一下,~ 符号在 Mac 甚至所有基于 Unix 和 Linux 的系统中都是代表当前用户的用户目录,.代表
当前目录,这回你就应该明白上面的命令中为什么是 ~/123.txt 了吧。
4、直接在图形界面中修改
打开 Finder,然后点击菜单栏中的 前往——前往文件夹(或者快捷键 Shift+Command+G),在路径中
输入 /private,进入之后在 etc 文件夹上点击右键——显示简介,在文件夹简介窗口的最下面找到“共享与
权限”,将 everyone 的权限修改为“读与写”,如果你发现不能修改的话,将右下角的那把小锁解开就可以
修改了。
修改 etc 文件夹的权限之后,再进入 etc 文件夹下面,修改名为 hosts 文件的权限(同样是everyone读
与写),修改完成之后,你就可以直接在 hosts 文件上点右键,通过“文本编辑”打开并编辑该文件了,不
会出现没有权限的提示。修改并保存完成之后,记得将该文件和 etc 文件夹的权限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