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1 《加里波利的坟墓》的反讽与对话

2 动机对中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3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4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5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6 从《奥兰多》看伍尔夫的双性同体

7 对比分析苔丝和蓓基--哈代《德伯家的苔丝》和萨克雷《名利场》

8 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

9 An Analysis of Symbolism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0 从语言功能考察汉语公示语英译

11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

12 分析《老人与海》主人公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

13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下的《奥兰多》

14 浅析《老人与海》中的悲剧色彩

15 论凯特肖班《觉醒》中的超验思想

16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17 道林格雷——《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华丽外表下的丑恶心灵

18 American Individualism as Shown in Forrest Gump

19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Letter “A” in The Scarlet Letter

20 论《财神和爱神》中十九世纪末美国社会的阶级冲突及解决

21 A New View of Feminism in The Mill on the Floss River

22 An Interpretation of Death in Jack London's Short Stories

23 学生英译汉翻译中的英式汉语及其改进方式

24 维多利亚时期英国女性文学作品的三个男性形象分析

25 爱情描写与《》核心主题的关系

26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

27 对《秀拉》中死亡事件的探究

28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体态语应用

29 附带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对英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比较研究

30 比较《西游记》与《哈利?波特》中的英雄形象

31 The Glossology and Transl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of Harry Potter

32 存在主义视角下浅析《太阳照常升起》中杰克和布莱特的爱情

33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34 The Tragic Fate of Tess

35 从《祝福》的英译本谈文化空缺词的翻译

36 论奥斯卡?王尔德的矛盾性——从传记角度解读《奥斯卡?王尔德童话集》

37 情感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8 The Contrast between Carrie’s “Fall” and “Rise”

39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 and Destiny: An Analysis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40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41 形名组合Deep+Noun之认知研究

42 A Survey of the Manifestations of “Babel” in the Movie Babel

43 《名利场》和《嘉莉妹妹》女主角形象对比

44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

45 玛丽?巴顿的女性意识

46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47 “Terror of the Soul”:On the Gothic Writing Features in Allan Poe’s The Black Cat

48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49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

50 悖论式的唯美主义--论王尔德的《道连?格雷的画像》

51 会话含义理论在法庭话语中的运用

52 浅谈中西方非言语交际中身势语差异

53 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词汇对比研究

54 浅析马拉默德小说《店员》中的“犹太性”

55 An Analysis of Harriet Beecher Stowe’s View on Christianity in Uncle Tom’s Cabin

56 英汉白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57 从苔丝和曼桢的角色分析中西文化下女性的抗争

58 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59 论中英情感隐喻的异同点

60 On House’s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Li Mi’s Chen Qing Biao

61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62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

63 试析《推销员之死》中威利?洛曼的美国梦

64 从合作原则角度解读《成长的烦恼》中的言语幽默

65 寂静的声音——《送菜升降机》中的沉默

66 清教主义对美国文化的影响

67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68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69 全身反应法在少儿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杭州英之辅EF语言培训为例

70 论东西方死亡观之差异

71 学生不同个性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72 商务英语函电的语言和文体特征及其翻译

73 《人性的污点》中主要人物的悲剧命运与社会原因的分析

74 Oscar Wilde’s Aestheticism o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75 A Study of C-E Translation of Tourist Material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e

76 英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摘要的体裁分析

77 论莱辛作品《又来了,爱情》中妇女失爱的原因

78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79 《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

80 高中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现状研究综述

81 从尊卑与平权的词汇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82 中英文隐喻对比研究

83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84 英语中天气隐喻的认知解读

85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Religious Constituent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hristians

86 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董贝父子》中伊迪丝的堕落女性形象

87 The Trans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ommercial Advertisements

88 论《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一代”的反叛与抗争

89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90 从《纯真年代》中的女性角色看伊迪斯?华顿的女性意识

91 英汉化妆品说明书对比及汉译策略

92 从大学校训看中西方大学文化差异

93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94 中西方跨文化商务活动中礼貌的语义差别

95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

96 英语国家姓氏文化研究

97 探析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风险

98 《名利场》中男性与女性形象解析

99 从大卫?芬奇《七宗罪》看宗教极端主义

100 中西文化差异在家庭教育中的体现

101 中西方文化中家庭观念差异研究——以电影《推手》为例

102 中英酒俗对比

103 人性的扭曲,堕落与回归——希刺克厉夫的人性简析

104 寻找自我——从女性意识角度解读《觉醒》

105 中西方在养老孝道方面的差异

106 乡村音乐歌词的人际意义分析

107 An analysis of Female Images in The House on Mango Stree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

108 《安尼尔的鬼魂》中“鬼魂”的象征意义探究

109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110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

111 A Brief Study o f British Women’s Rising Status

112 浅析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认知隐喻

113 目的论视角下《瓦尔登湖》两个中文译本的分析

114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115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对自然的态度

116 礼貌策略在商务英语信函中的应用

117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18 An Analysis of the Initiation Theme in The Child in Time

119 浅谈网络聊天中的英语缩略语

120 面部表情和目视行为的跨文化研究

121 模糊数词在英语习语中的构成形式及其修辞功能

122 管窥世纪年代以前的朴素社会语言学思想

123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124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125 《善良的乡下人》的喜剧性分析

126 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姐妹情谊

127 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

128 中美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分析

129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30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131 论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132 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133 浅析俚语在美国亚文化群中的使用及其成因

134 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

135 西方文学中撒旦形象的形成与发展

136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

137 The Otherization of China in The Woman Warrior

138 《喜福会》中的文化身份分析

139 影响英语阅读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

140 希腊罗马神话对英语习语的影响

141 诀别武器之缘由——再读《永别了,武器》

142 解读《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俄狄浦斯的影响

143 科技英语语篇中被动语态语篇功能的分析

144 从系统功能语法的角度分析奥巴马总统竞选辩论的语篇特点

145 On Stylistic Features of Obama’s Victory Speech

146 中医在英语世界的翻译与传播:过去与现在

147 从《喜福会》母女冲突看中美家庭教育差异

148 对《别对我说谎》中非言语因素的分析

149 苔丝悲剧的自身原因分析及其启示

150 中西方家庭观比较研究

151 A Study on Error Correction in JEFC Classroom

152 解析《红字》中的红与黑

153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154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55 D.H 劳伦斯《盲人》中的人文主义研究

156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

157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58 着魔的猎人——解读《洛丽塔》中的男主人公亨伯特

159 论中文电视栏目名称的英语翻译

160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

161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162 A Study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y Training and Its Effect on EFL Reading

163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164 超市价格策略的比较

165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66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167 对英语影视片名翻译的研究

168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169 从《劝导》看简?奥斯汀创作思想的发展

170 奴隶制下的压迫与爱——浅析托尼?莫里森的《宠儿》

171 关联理论视角下幽默的英汉翻译

172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173 论《卡斯特桥市长》中女性的“物化”现象

174 论中国特色文化政治经济词汇和缩略语的英译策略

175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176 礼貌原则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177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178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179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180 涉外商务用餐中的非言语交际

181 An Analysis of the Pragmatic Functions of English Euphemism

182 “垮掉的一代”没有垮——简析《在路上》中年轻人的生活观

183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

184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85 An Ecocri tical Analysis on Lady Chatterley’s Lover

186 汉英姓氏文化差异

187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188 论世纪年代以来美国文化冲击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改革的应对措施

189 爱默生超验主义对世纪美国人生观的影响——以《论自助》为例

190 《鲁滨逊漂流记》“星期五”被殖民化分析

191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192 A Cross-Cultural Study on Linguistic Taboo

193 浅析《麦田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

194 中英征婚广告对比分析研究

195 人格、环境与命运——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分析《还乡》中的主要人物命运196 英语抽象名词和物质名词的数概念分析

197 从《宠儿》的人物形象中分析莫里森的种族观

198 从电影《弱点》看美国的家庭教育

199 A Study of English Classroom Scene Sett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200 唐诗中比喻修辞格的翻译——以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许渊冲经典诗句翻译[超级打印版]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垓下歌XIANG YU’S LAST SONG 项羽 XIANGYU 力拔山兮气盖世, I could pull mountains down, oh! With main and might 时不利兮骓不逝。 But my good fortune wanes, oh! My steed won’t fight. 骓不逝兮可奈何! 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oh! I do not care. 虞兮虞兮奈若何! What can I do with you, oh! My lady fair!

许渊冲经典诗句翻译

导读:8月2日,在柏林举办的第二十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许渊冲教授荣获国际译联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FIT“Aurora Borealis”Prize for Outstanding Translation of Fiction Literature),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一起去看看许老的那些“神翻译”!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垓下歌 XIANG YU’S LAST SONG 力拔山兮气盖世, I could pull mountains down, oh! With main and might, 时不利兮骓不逝。 But my good fortune wanes, oh! My steed won’t fight. 骓不逝兮可奈何! 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oh! I do not care. 虞兮虞兮奈若何! What can I do with you, oh! My lady fair! 回乡偶书 HOME-COMING 贺知章 He Zhizhang

许渊冲经典诗句翻译[超级打印版]

关雎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垓下歌XIANG YU’S LAST SONG 项羽XIANGYU 力拔山兮气盖世,I could pull mountains down, oh! With main and might 时不利兮骓不逝。But my good fortune wanes, oh! My steed won’t fight. 骓不逝兮可奈何!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oh! I do not

作文-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20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译到“吃一堑,长一智”,一时犯了难,不知如何下手。钱钟书遂支招,译作A fall into the pit,a again in your wit。译文跟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实在翻译中的上品了。 金岳霖有个学生,叫做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20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许渊冲译: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导语: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译到“吃一堑,长一智”,一时犯了难,不知如何下手。钱钟书遂支招,译作A fall into the pit,a again in your wit。译文跟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实在翻译中的上品了。 金岳霖有个学生,叫做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许渊冲译: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许渊冲诗句翻译

许渊冲诗句翻译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导读:8月2日,在柏林举办的第二十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许渊冲教授荣获国际译联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FIT“Aurora Borealis” Prize for Outstanding Translation of Fiction Literature),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一起去看看许老的那些“神翻译”!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翻译难,译文学作品尤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尤其是在再现原文“三美”这方面,其困境早已是译界的共识,尽管如此,译界依然不乏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典诗词英译的上乘作品。本文就精选一些出自大家手笔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作,并联系一些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是如何在其英译中体现的,并结合自己的启迪,将北朝民歌《木兰辞》在原译者的基础上改译,以求进一步体现原作的美感。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美感;英译;体现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a kind of art, which contain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emperament and form. When the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beauty of the poetry is not only to be reserved, but also to be embodied. In term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three beauties” is esp ecially a difficult work, and there are, however, still a lot of valuable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is paper displays some excellent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y famous translators, and expounds how the “three beauties” are embodi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deep analysis. And this paper also contains a revis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poem “Mu Lan Ci” to further reappear the beauty.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eauty; English translation; reappearance 一、引言 诗歌美学认为,诗歌美是由三维组成的复合艺术系统,三维是指意象美、音乐美、绘画美[1](P65)。中国古典诗词更是如此,它形象生动,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含蓄婉约,耐人寻味,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的精品。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方面,林语堂先生在《论翻译》一文中,除了提出翻译的忠实标准和通顺标准外,还着重强调了美的标准。他认为翻译家应当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必须兼顾到美感这一方面。笔者十分认同林先生的观点,因为诗的首要条件就是美感。所谓“美感”,就是原文所体现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形式之美。也就是许渊冲先生所说的诗词“三美”——意美、音美、形美[2](P68)。而从文艺美学和诗美艺术的角度来看,诗词翻译就是原文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再现。本文分别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分析和阐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如何在英译中体现。 二、“三美”在英译中的体现 (一)、意美:内容的再现 何谓“意美”?对于诗歌之意,中国古典文论中有精辟论述:“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 [3](P77)诗词翻译中“意美”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意义美”,而且还包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外国语学院 115班 3号 冯奕璇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在上了名家名篇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许渊冲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称号,同时他还总结了自己的诗词翻译理论。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是许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以他翻译的《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先说意美,关关雎鸠的意思是“关关鸣叫的水鸟”,许先生的译文中用了“cooing”这个单词来表示水鸟,运用了“拟声”的修辞手法,将水鸟鸣叫这一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拟声”的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文《关雎》的活泼的感觉,而“turtledoves”既有斑鸠的意思,也有情人的意思,暗示了这首诗为一首情诗,符合原文的意境。许先生用“a good young man”而不是“gentleman”表现出了原文“民俗歌谣”的特点,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再说音美,译文中第一句的词尾“cooing”和第三句的词尾“wooing”读音相似,第二句的词尾“turtledoves”和第四句词尾“loves”读音相似。在音节上,第一句为七个音节,第二句五个,第三句又是七个,第四句五个。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美”这一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形美”原诗中四字一句,对仗极其工整,译文中也维持在四到六词一句,共四行,和原诗相符。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除了“三美”理论之外,许先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三化”理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就是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浅化”是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以我们课上所学的许先生翻译的李商隐的《无题》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

翻译家许渊冲

中文名:许渊冲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江西南昌 出生日期:1921年4月18日 职业:诗译英法惟一人 毕业院校: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主要成就:1999 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人物简介 许渊冲先生豪情满怀,名片上赫然印着“书销中外六十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以后蒙先生多次惠赐大作,拜读之下,更知先生自诩“不是院士胜院士,遗欧赠美千首诗”乃一代大师的坦然心声,实属当之无愧, 生平经历 少年才俊,崭露头角 1921年4月18日,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他的母亲受过教育,擅长绘画,赋予了他爱好文学和追求美的天性。表叔熊适逸是翻译家,他将剧目《王宝钏》译成英文,在英国上演时引起轰动,并受到英国戏剧家萧伯纳的接见,使得年幼的许渊

冲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兴趣,立下了学好英语的志向。他在当地最好的省立南昌二中上学时,英语就已出类拔萃,并在1938年以第7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外文系。 西南联大虽然在1937年9月刚刚成立,在八年抗战期间环境极为艰苦,但是由于名师荟萃,学风民主,因而成为当时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杨振宁甚至认为它可以算是世界一流的大学。在联大毕业的学生中,有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杨振宁、李政道,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等杰出的自然科学家,在文、史、哲等社会科学领域也名家辈出,许渊冲先生就是其中之一。1939年,他在读一年级的时候,就把林徽因的诗《别丢掉》译成英文,发表在《文学翻译报》上,这是他最早的译作。 求学经历 两年后,陈纳德上校率领美国志愿空军第一大队,来到昆明援助中国抗日。许先生和许多男同学一起报名服役,为美国空军担任翻译。在欢迎陈纳德将军的招待会上,翻译不知道该如何翻译“三民主义”一词,许渊冲当即站起来翻译到:“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陈纳德将军听懂了。许渊冲在中学时喜欢集邮,他有一张美国邮票,左边印着林肯,右边印着孙中山,上面写的就是林肯的这句话。这是许渊冲第一次在外语口译中崭露头角。1948年,他到巴黎大学留学,得以精通法语,深入研究法国文学。期间留法学生组团去罗马,受到教皇接见,学生中只有他懂得意大利语,于是由他代表留学生讲话,可见他在语言方面的造诣之深。 在巴黎,许渊冲参加了留学生组织的“星期五学会”,热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探讨救国救民的道路,认识到报效祖国才是真正的出路。1951年,他与数学家吴文俊、画家吴冠中等一起回国后,被分配在北京外国语学院法文系任教。 历经坎坷,忍辱负重 许渊冲性格豪放,心直口快而胸无城府。俗话说树大招风,言多必失,他因此在历次政治运动中备受磨难。早在50年代初期的“三反”运动中,他的蓬勃朝气就被说成是“个人英雄主义”和“名利思想严重”,前后做了7次检讨才勉强过关。接踵而来的肃反运动更是厉害,他由于在陈纳德麾下当过翻译,差点被打成国民党特务。

从_琵琶行_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摘要:杨宪益与许渊冲在中国古典诗词译论上的差异主要是译文忠实观的差异。这一差异的产生在于两人文学翻译标准的不同。许渊冲主张为了读者的审美感受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而杨宪益的翻译标准建立在“信”的基础上,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原文的文化特质。 关键词:《琵琶行》许渊冲杨宪益翻译思想差异 许渊冲与杨宪益并为我国翻译界德高望重的翻译大家。特别是两位前辈都致力于把中国优美的古典诗词译成英文,且成绩斐然。然而在翻译理念上两位大师又大相径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译风。现结合对二人都曾翻译过的七言古诗《琵琶行》的文本,对他们关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思想的差异作一述评。 首先,两位译者对于译文的形式美有各自不同的追求。许渊冲曾这样评价自己:“世界上唯一把中文诗翻译成英法韵文的。”中文古诗词平仄、韵律及句数的要求非常严格,就像“戴着手铐脚镣跳舞一样”。许渊冲在翻译中也自觉地戴上了这副“手铐脚镣”,他主张译诗除了要传达原诗内容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使译文拥有和谐统一与美感。在论及译诗“意美”、“音美”与“形美”这三者的关系时,许渊冲认为:“三美的重要性不是鼎足三分的。最重要的是‘意美’,其次是‘音美’,再次是‘形美’。押韵的‘音美’和整齐的‘形美’是必要条件,而‘意美’既是必需条件,又是充分条件。”[1](P131)这首《琵琶行》的英译也正体现了他的上述艺术追求。许译是以古法文诗的“亚历山大体”,即每行含十二个音节的抑扬格来译七言诗的。通篇成对押韵,而且对一些汉语特有的语言手法也应尽量照顾到。如把“弦弦掩抑声声思”译为“the note on note she struck with pathos deep and strong.”,连续两个“note”的叠用不仅保持了原文的形式美,而且很好地向读者传达了琵琶女在音乐中感情的起伏。再如“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许译作“but the stream seemed so cold as to congeal the string,and from congealed strings no more sound was heard to ring.”把原作的顶真格很自然地表现了出来。 杨宪益认为译诗并不必须要与原作诗词的形式美相契合,以诗译诗固然是可供选择的翻译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以诗译诗是以决不损害原意为前提的。在这首《琵琶行》的翻译上,杨宪益通篇用散体翻译。不过,在有些诗句的翻译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对形式美的考虑。如“添酒回灯重开宴”一句,杨宪益译作:“Call for more wine,trim the lamp and re-sume our feast.”与原作句子结构一致,同时也对应了原作中欢快的情绪。可以明确的是,两人翻译理念在译诗形式美的问题上并无冲突。只是许强调形美音兼备(在三者不可得兼得的情况下,那么,可以先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而杨更强调意在形先而已。 其次,在翻译的忠实观方面,许渊冲认为翻译的忠实包括内容﹑形式﹑风格三个方面。既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又忠实于原文的形式是直译,但是在有些情况下直译只能做到明确(意似)和准确(形似),而无法做到精确(神似)。这个缺憾要靠只忠实于原文内容而不忠实于原文形式的意译来弥补,所以他提出直译、意译并用以求通顺。“如果符合对等原则的译文,不如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更能使人知之、好之、乐之,那么,应该修改或放弃的是对等原则的译文,而不应该是再创论和神似论的译文”。[2](P55)而杨宪益的翻译观大体上可归入直译一类。他强调“译者应尽量忠实于原文的形象,既不要夸张,也不要夹带任何别的东西”。[3](P287-288)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是他翻译实践中一贯的原则,从他的翻译实践来看,他对忠实于原文的内容与形式考虑较多,而对忠实于原文的风格考虑较少或作次要处理了。两人的这种翻译观同样在这首英译的《琵琶行》中得到了体现。如“主人忘归客不发”一句。杨译完全按原文直观的意思译出:“the host forget to turn back,the guest de-lays going.”而许渊冲译作:“I forgot go home and the guest stood spell-bound.”为什么主人忘了回家客人也不走了呢?是被琵琶曲的魅力吸引住了,所以许译就补出了原文内容所有而原文内容所无的东西,这按许氏译论说来就叫传神。应该明确一点,杨译是直译,而非硬译(宁信勿顺),他对原作形式的忠实并不是亦步亦趋的。比如起首两句:“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诗的诗眼也是翻译的难点都在最后的三个字上。“瑟瑟”,乃指风吹枫荻的声音。这句诗纯由名词短语相缀。杨宪益变通地把“瑟瑟”转成了形容词形式:“chill the autumn,red the maple leaves and in flower the reeds.”许渊冲则把“瑟瑟”转成了动词“叹息”把这句译为:“One night by riverside I bade a friend goodbye/In maple leaves and rushes au-tumn seemed to sigh.”当然,把秋天拟人化的表达更能表现秋意萧索、醉不成欢的气氛,尽管这种表达是原作所无的。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许渊冲翻译观中对语言美的不遗余力的追求。他认为翻译是艺术而非科学,既然是艺术,就要勇于为了语言美而突破各种清规戒律。优化的译文不仅要达意,更要传情。杨宪益主张为了达意而有限的变通,而许渊冲主张为了传情可以破除一切限制(达意在他看来只是一个低标准)。再举两个例子。“未成曲调先有情”杨译作:“Touching our hearts before even the tune is played.”许译作:“Before a tune was played 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先有情”是说在琵琶声中听众被演奏者流露出的情感所打动。两人的译文都做到了达意。但“we heard her feelings sing”显得更轻灵隽永,在传情上更胜一筹。“说尽心中无限事”杨宪益是这样译的:“as if voicing the disillusion of a lifetime.”原诗中的“无限事”在意义上涵盖了女主人公值得同情的个人遭遇,但只是含蓄地说“无限事”,就收到了不言辛酸而辛酸自见的艺术效果。而原文的这种微妙的表达形式是不可能对等译出的。杨宪益以达意为最高要求,于是就在译文中直接明确地用“生活的幻灭”替换了原作的语言形式。而许渊冲显然不愿接受以艺术感染力的丧失为代价换取的达意:“on and on to pour out her over-flowing heart.”“overflowing heart”一词既含蓄,又赋予无形的愁绪以形象感,可谓深得原诗情韵。 最后,文化信息理解的重构问题。许渊冲赞同袁霈的观点,认为中国诗词富有情韵美,而西方对等的词语只能译出这些词语本身原来的含义,无法译出诗化的各种感情和韵味,所以只能用再创作的方法才能解决真与美的矛盾。中文的优势是含意丰富,英文的优势是精确,在翻译的时候就要尽可能发挥译语的优势,把模糊的原文译为明确的英文。而杨宪益认为:“在文学中有许多其它的因素构成原文的某些含义,要在翻译中把这些涵义传达给文化不同的人则是根本不可能的。例如:对中国读者来说,中国诗词中的一棵垂柳就有某种油然而生的联想,已成另一种语言,则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引起这种联想。”[3](P287-288)既然在翻译中传达一种文化意义是不可能的,所以杨宪益反对过分强调创造性。“因为这样一来,就不是翻 从《琵琶行》英译试论许渊冲与杨宪益翻译思想的差异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流通管理系,重庆401120) 陈丽丽 40

从许渊冲诗词翻译技巧来看英诗韵译

【摘要】在中国诗词英译问题上究竟是采取散体译法还是韵体译法争论不休,许先生一直秉承韵体翻译信念,用行动证明其英译韵文的魅力。本文通过对许先生古诗词英译韵文相关技巧的分析,旨在提高读者读唐诗宋词等英译本时欣赏能力,理解英译韵文在传播中国诗词过程中所发挥重大作用。 【关键词】许渊冲;中国古诗英译;诗词英译技 一、许渊冲简要生平及所受评价 (一)生平 许出生于1921江西南昌,自幼喜好文学,1938年考入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1941年在美国空军任英文翻译。1944年考入清华大学继续深造。1951年归国后开始教书翻译生涯,50年代(1951-1960)在北京、西苑、香山等外国语学院任教英文和法文60年代(1960-1970)在张家口外国语学院任教英文:70年代(1970-1983)在洛阳外国语学院任教英文和法文。纵观期一生,许先生恰好是四十、五十岁默默无闻,六十岁开始崭露头角,七十岁攀上译坛高峰,八十岁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张智中,2006)。 (二)评价 许渊冲一生译著颇丰,不少学者和专家发表了中肯评价。 作为翻译家,许翻译的语种涉及汉语、英语、法语,翻译的方向则有英译汉、汉译英、法译汉、汉译法,翻译的文体包括诗歌、小说、戏剧,几乎无所不包(张智中,2006)。钟书先生谈到许译诗词达到“意美、音美、形美”境界时,说那“恰似带着镣铐跳舞很不容易”(马红军,2006)。 二、许氏诗词英译技巧特点分析 (一)词汇层面 许在词汇层面译诗技法,主要包括添词救韵、使用呼语、词语反复、巧译专词等。 添词救韵:指的是当译文押韵出现困难时,可以添加一个单词或是短语来达到押韵目的且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译文: try to ascend the mountain’s c rest! 译文中添加了under your feet之后,所有山峰都被踩在了脚下,“众山”自然就显得更加渺小了强化了诗意押上了韵。 使用呼语:作为一种修辞格,呼语包括呼人和呼物。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译文: 词语反复:是两个或两个相同单词,出现在同一或相邻诗行里。这种手法在英诗和中诗都存在。且看“千山鸟飞尽,万径人踪灭”译文: 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 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 巧译专词:中国古典诗词中往含有典故色彩人名和地名,正是这些词让诗歌承载厚重文化。王昌龄七言绝句《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if my friend in the north should ask if i’m all right, my heart is free of stain as ice in crystal vase. (二)句法层面 在句子层面,许采用的技巧包括:一句双译、平行结构、跨行运用等。 一句双译:指的是把一个诗行或一个句子的内涵,扩充为两个句子,其目的主要是为了押韵。看白居易《卖炭翁》: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平行结构:在古典诗词当中,对偶式其中的一个鲜明特色。看白居易《琵琶行》诗文:

浅析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利与弊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c12794777.html, 浅析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利与弊 作者:马小桐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7年第04期 摘要:中国众多翻译家中,许渊冲无疑是最成功最知名的一位,在其翻译作品中,《红 与黑》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部。本文将通过分析许译《红与黑》和归纳相关评论浅析许渊冲翻译理论的利与弊,以此更好的理解文学翻译的真谛。 关键词:许渊冲;翻译理论;《红与黑》 在许渊冲众多的翻译作品中,《红与黑》无疑是备受争议的一部。在此之前,至少已有4种中译本,但没有一种能达到许渊冲“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翻译文学”这一要求,为此许渊冲着手于《红与黑》的翻译工作并于1993年完成这部译作。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许译《红与黑》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可以说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字、文学、文化——〈红与黑〉汉译研究》成为轰动中国翻译界的一件大事。南京大学教授许钧做了许多研究工作并询问了众多学者和译者对许译《红与黑》的观点和看法。从没有一部译作引起过如此大的关注,也从没有一位译者引起过如此激烈的争论。 一、许渊冲翻译理论的优势 尽管许渊冲的翻译理论和翻译作品,被诉多学者所批评,他仍有许多优势不容忽视。 首先,通过许渊冲的翻译,文学翻译找到了明确的定义和定位。在许渊冲之前,许多学者已经开始认识到文学翻译的特殊性,但文学翻译的特质却没有被清晰界定。1934年,钱钟书 先生曾提出,“翻译即艺术”,但中国翻译界并没有对此产生重视。著名作家茅盾如此定义文学翻译:“文学翻译的目的是将原著中的艺术意境通过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读者能够受到鼓舞、感动,并且阅读译作就如同享受阅读原作一般。”茅盾证实了文学翻译的特殊性,但其提出的“艺术意境”似乎有一些飘渺,离准确定义还相差甚远。相比之下,许渊冲采取了一种直截了当的态度,他认为,文学翻译是两种语言与两种文化之间的竞赛,是一种艺术。在其翻译的《红与黑》中,就有众多体现,《 Mme de Rênal était exaltée par transports de la volupté morale la plus élevée》,许渊冲翻译为“ 德雷纳夫人心情激动,如醉如痴,仿佛神游九天之上”,通过“心情激动”“如痴如醉”“神游九天”这些翻译,我们很容易感受到许渊冲完全发挥中文凝练的优势,与原文产生一种竞争。 第二,在其翻译理论的基础上,许渊冲重新归纳了前人理论,比如钱钟书的“化境说”,傅雷的“神似论”,许渊冲将他们发展并建立了一套更加系统的翻译理论。尽管还不尽完美,这套理论对于我国翻译事业意义巨大。相较于传统抽象理论化的翻译理论,许渊冲提供了更加具体直接的翻译方法,尤其是三化论,它分为“深化”“浅化”和“等化”,以此来指导翻译实践。如前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翻译难,译文学作品尤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尤其是在再现原文“三美”这方面,其困境早已是译界的共识,尽管如此,译界依然不乏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典诗词英译的上乘作品。本文就精选一些出自大家手笔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作,并联系一些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是如何在其英译中体现的,并结合自己的启迪,将北朝民歌《木兰辞》在原译者的基础上改译,以求进一步体现原作的美感。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美感;英译;体现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a kind of art, which contain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emperament and form. When the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beauty of the poetry is not only to be reserved, but also to be embodied. In term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three beauties” is esp ecially a difficult work, and there are, however, still a lot of valuable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is paper displays some excellent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y famous translators, and expounds how the “three beauties” are embodi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deep analysis. And this paper also contains a revis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poem “Mu Lan Ci” to further reappear the beauty.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eauty; English translation; reappearance

翻译家许渊冲的神作赏析

翻译家许渊冲的神作赏析 “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喜欢的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把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这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许渊冲 许渊冲翻译的代表作有:《诗经》、《楚辞》、《中国不朽诗三百首》、《汉魏唐宋诗词》、《毛泽东诗词选》、《西厢记》、《埃及艳后》、《昆廷·杜沃德》、《雨果戏剧选》、《红与黑》、《包法利夫人》、《人世之初》、《约翰·克利斯托夫》、《追忆似水年华》以及《翻译的艺术》、《文学翻译谈》、《中国翻译百误》等。 许渊冲提出“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 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 音美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 形美,则要求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 “三美论”正是在“信、达、雅”等理论的基础上,对传统翻译标准的具体化。 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 唐代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整首诗翻译如下: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 Where can a wine shop be found to 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mid a picot flowers. 毛泽东气势雄浑的《念奴娇·昆仑》: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这首诗讲的是要将昆仑山一分为三赠与世界,共享和平幸福。 有些西方汉学家将“三截”直接翻译成了Three pieces或Three parts,都不能表现毛泽东以及中国文化宏伟的气魄与高旷的胸怀。 许渊冲翻译为: I'd give to Europe your crest.(山峰或顶部) And to America your breast.(山腰或中部) And leave in the Orient the rest.(山脚或余部)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译到“吃一堑,长一智”时,一时下不了手。 钱钟书遂支招,译作 A fall into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译文和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 许老的译作 By riverside a pair Of turtledoves are cooing; There’s a good maiden fair Whom a young man is wooing. 林肯: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珍珠港后陈纳德率美国志愿空军援华,西南联大外文系的所有男生被集体征调为飞虎队的翻译,许老就在其中。然而,欢迎陈纳德时,“三民主义”如何翻译给米国盟友难倒了大家,招待会的主持人,国民党高级官员黄仁霖亲自上阵译为: nationality,people 's sovereignty,people's livelihood 许老站了出来,大嗓门喊到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民有,民治,民享)

从对意境美的塑造赏析许渊冲的古诗词翻译-最新资料

从对意境美的塑造赏析许渊冲的古诗词翻译 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 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要能在翻译中传 达出中诗中的优美意境,是很不容易的。这要求译者有很强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并且还要有足够的艺术热情和文学创造力,才能够将古诗词的意境和味道展现在译作中。 诗词翻译的标准及相关理论。翻译大师许渊冲,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过诗歌翻译的“三美论”即“意美、音美、形美”,就是在翻译中展现诗词的特征通过传神的描写展现意境美、过音韵的和谐(如押韵或叠词等)展现音韵之美以及通过工整的对仗或长短展现篇章形式之美,使得整篇译作再现原诗的美感、意境和情感等等。在许老看来,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意美”,因 为诗词意境之美是其非常重要的构成,因此要先力保意境美,其次是音韵美和形式美。另外,他还提出过诸多创造性翻译的理念, 如“优势论”和“竞赛论”一一通过运用译语言的优势刻画诗词的意境美或者甚至译语言可以以其优势超过源语言所表达的 美感,更进一步地彰显意境之美;“以创补失论”和“再创论” 达到译作等于甚至胜过原作的效果。 通过译作中的音韵美和形式美塑造出古诗词优美的意境。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很难在译作中通过词句或意象来完全地表现原 诗意境,因而许渊冲就借着诗歌的一大特征音韵和形象之美,来传达原作的意境美。例如,在他翻译的柳永名作《雨霖铃》

中,他用工整的对仗及和谐的音韵表现出一幅离别时的凄凉景 象: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Cicadas chill. Drearily shrill. We stand face to face in an evening hour , Before the pavilion , after a sudden shower. 由于中文中的“寒蝉凄切”这种声韵感和凄凉感在英文中 很难有词语对应,因此译者用英语中的押韵 chill ”“ shrill ”来表现出这种寒蝉悲鸣的凄凉气氛,营造 出离别时的萧瑟气氛。 二、巧用动词、叠词等,营造原诗中的气氛和意境 重炼字炼词,一首好诗或好词,常常都是通过一个传神的词语, 就将整个画面、 意境都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了。 许渊冲在翻译诗 词时所用的英文词语,往往都形象、传神、精炼,可称为是“诗 眼”,有力地增进了诗词的意境美。 例如,李白的《菩萨蛮》 中: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The dusk invades the tower high a longing sign. 在这首词的翻译里, 许老用“ invade ”一词, 生动地写出了 傍晚 时分夜色要开始降临、笼罩四周的景象,衬托出悲凉、萧瑟 的气氛。 锤词炼字是 中国诗词学的古老传统, 大凡中国诗人都非常注 where someone sigh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