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高二化学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试题

汕头市潮阳黄图盛中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高

二化学试题(选修四)

考试说明:分钟。150分,考试用时1201、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满分考试结束只交答卷。、所有题

目必须用黑色笔迹的自来水笔、签字笔在答卷上作答, 2分)选择题(共70 第

I卷

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选出并15一、单项选择题(本题赋分30分,有分)

把该项的代号填入答卷相应的答案栏中,做对的每小题得2年奥运会提出了“科技奥运、人文奥

运、绿色奥运”的口号。为1.即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 了使北京奥运会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

做法不可取的是③提倡使用一次性发②关闭所有的化工企业①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燃

料的燃烧④开发、生产无汞电池⑤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器泡塑料餐具和塑料袋

.①④ D.②③A.①②③ B.③④⑤ C CO(g) + H+ H(g)

O(g) CO2.一定温度下,和水蒸气各1mol放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O(g) 222

达到平衡后,测得CO为0.6mol,再通入4mol水蒸气,达到平衡后CO的物质的量为22A. 等于

0.6mol B. 等于1mol C. 大于0.6mol小于1mol D. 大于1mol

3.将0.01mol/L的盐酸加水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值是

A.2 B. 11 C. 0.01 D. 3

4.如右图,图Ⅰ表示10 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 mL,图II表示50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D与E刻度间相差1 mL。

如果刻度A和D都是4,则两处液面的读数是:

A.Ⅰ中是3.2 mL,Ⅱ中是3.40 mL

B.Ⅰ中是4.8 mL,Ⅱ中是3.40 mL

C.Ⅰ中是3.2 mL,Ⅱ中是4.60 mL

D.Ⅰ中是4.8 mL,Ⅱ中是4.60 mL

5.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HCO H+HCO HCO H+CO B.HSO = 2H+SO 42433323++2-+―C.NaHS = Na+H+S -2-+2+--+A

D.CHCOOH H + CHCOO 333+-12--1,L)=0.8mol·L·,.6由硫酸钾、硫酸铝和硫酸组成的混合溶

液,其pH=1,c(Alc(SO)=0.4mol4+)为:c(K 则-1-1-1-1 LLB·A.0.15 molL .0.2

mol·C0.4 mol D.··.0.3 molL

7.把分别盛有熔融的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铝的三个电解槽串联,在一定条件下通电一段时间

后,析出钾、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2:3 B.3:2:1 C.6:3:1 D.6:3:2

8.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的方法中(必要时可加热),可行的是

+溶液、蒸馏水和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NHNaOHA.用4B.用升华法分离碘和氯化铵的混合物

)

页12共(页1第

.以粗铜为阴极,精铜为阳极,CuSO溶液为电解液,精炼铜C4-C l D.以AgNO溶液和稀盐酸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3+-。若向三份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kJ/molHO(l);△H=-9.已知H57.3 (aq)+OH(aq)=2溶液中分别加入:①稀醋酸;②浓硫酸;③稀硝酸至恰好完全反应,并将上度的NaOH Q。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述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分别记为QQ、3l2=QD.Q=Q.Q <Q=Q QA.Q<Q<B.Q<Q<Q C31 13l1 232223

;℃时,有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H(g) + 1/2O(g) =HO(g)10.在101kPa和2522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g) + 1/2O(g) =HO(1);△H=-285.8kJ/mol△H=-241.8kJ/mol,H222 O(g)时,放出241.8kJ的热量燃烧生成A.H1molH22285.8kJ

的燃烧热为B.H2表示参加反应的O的物质的量 C.O 前面的1/222的热量液态水变成水蒸气时吸收44kJD.1mol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镉污染的镉镍电池。氢镍电11.放电。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2NiO(OH) 2 Ni(OH) 池的总反应式是H22充电

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A.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充到正极212.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多的使用了碘酸钾(KIO),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3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电解,反应方程式为:

电解KI+3HO KIO+3H↑。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232

A.电解时,石墨作阴极,不锈钢作阳极相对原子质量:K:39,I:127,O:16 =IO+B.电解时,阳极反应是:I―6e+32-C.当电解过程中转移3mole时,理论上可制―--+6H3HO

得KIO107g 3

D.电解前后溶液的pH几乎不变

13.在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平衡移动关系0>H;△2C(g)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P>P,纵坐标指的质量分数21.P>P,纵坐标指C的质量分数B21 A的转化率PC.P<,纵坐标指21,纵坐标指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PP<D.21△H= -566KJ/mol;(g) = 2CO14.一定条件下,2CO(g) + O(g);22组成的3molCH△(g) + 2OCH(g) = CO(g) + 2HO(l); H= - 890KJ/mol,则1molCO和44222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热量为:3836KJ 2912KJ B.3236KJ D.2953KJ

C. A.,在t℃时增大压强,则正逆反应速率变化如W+Z15.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

、、代表速率,Vt代表时间)下列有关XY、ZW的状态叙述正确的是:图所示(不是

气体ZWYXA.、、为气体,)

页12共(页2第

、Z中有一种是气体.X、Y为气体,WB Y中有一种是气体、.WZ为气体,X、C Y都不是气体W、Z中有一种为气体,X、D.

个选项符合题意,选1个或2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赋分40分,共10小题,每小题有分,不选或只要有错4分,漏选的得2出并填入答卷相应的答案栏。刚好全部选对的各得项的该小题为0分)1-+-12等于的溶液中,pH16.25℃时,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是1×10mol·L14

.. 2 C.12 D A.7 B

17.氯酸钾和亚硫酸氢钾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Cl+H(未配平)ClO+HSO→SO

)已知该反应的速率随c(H的增大而加快.下列为用ClO3下列说法中单位时间内物质的量浓433-+在

度变化表示的该反应图。V-t 不正确的是+ )所致(HA.反应开始时速率增大可能是c+的.纵座标为V(H)V-t曲线与图中曲线完全重合B C.后期反应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反应物浓度减小-)增加l.图中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Dt-t时间为n(C21饱v mLM18.某一元弱酸H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在t℃时,将ag HA完全溶解于水,得3- b mol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其中n(A)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mol/L

)=[1000b+c(OH)V]/V A.溶液中c(Hmol/L 1000a/MV B.物质的量浓度c(HA)=g ρHA 的溶解度S=100a/V C.t℃时,100%(HA)=(a/ρV)×D.HA的质量分数ω也与电解质溶液有关。下列说法中不正19.原电池的电极名称不仅与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确的是3+-Al-3e =、稀A.由Al、CuHSO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Al42---O 2H+其负极反应式为:Al-3e+4O H=AlO由B.Mg、Al、NaOH溶液组成原电池,222+-Cu2e溶液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C.由FeCu、FeCl32+--Cu、浓硝酸组成原电池,其负极反应式为:Cu2e=CuD.由Al、20.下列无色澄清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3+++----、、NH、

I C.][Ag(NHA.)、、K、O H NO BFe l4323+3+++--2--C、AlO、l NaNH 、SOHC.、Al、F D .、442)

页12共(页3第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有21--2+O +H=CaCO↓A.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苛性钠溶液:Ca+HCO+OH233-2- O=2HCO+CO+HB.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CO3322---O

+H=3Cl+ClOC.氯气通入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2Cl+2OH22-3+2+ =2Fe+2Cl:溶液中通入足量的

Cl2Fe+ClD.FeBr222++--四种离子,且其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为:、NaH、CHCOO22.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3+--+),则原溶质可能为)>c(OH)>c(CHCOO)>c(Hc(Na3NaOH COOH、COONa D、CH、NaOH C、CHCOOH、CHA、CHCOONa B、CHCOONa33333。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pH=3pH23.有甲、乙两醋酸稀溶液,测得甲的=2,乙的)

乙)=10c(A.物质的量浓度c(甲+倍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乙的0.1B.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甲V(乙)=10V(C.中和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aOH溶液需甲、乙两酸的体积--1/10倍D.甲

中的c(OH)为乙中c(OH)的 O 2H↑+O↑,24.TiO在光照射下可使水分解:2H2222

TiO分解水的该过程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右图是光照射下2装置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装置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也能转化为化学能-+.铂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 =H↑B2 R流向铂电极C.该装置工作时,电流由TiO电极经2变大电极附近溶液的.该装置工

作时,TiOpHD2

N置于一容20 MPa25.500℃、时,将H和22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反应过程积为2 L 、中HN和NH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3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反应开始到第一次平衡时,的平均反A211--min应速率为0.005mol·L·10 min .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到B 至20 min钟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25min C.从曲线变化可以看出,反应进行至的氨气钟时,分离出0.1mol 25min钟时平衡正向移动但达到新平衡D.在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小后NH3

)

页12共(页4第

分)非选择题(共80 第II卷

小题)60分,共8填空题(本题赋分三.作为净水剂,这是因为:·12HO]26.(6分)日常生活中,可用明矾[KAl(SO)224)明矾溶于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 。

而使水净化。电的氢氧化铝胶体与水中带电性相反的土壤胶体发生(2)带

?)c(H。AG=lg(4分)为更好地表示溶液的酸碱性,科学家提出了酸度(AG)的概念,27.

?)OH c(1-=mol·L盐酸溶液的AG1()中性溶液的AG=(2)常温下0.01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28.(4分个2

下列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mol

/H= ―218kJ △FeO(s)+CO(g)= Fe(s)+ CO(g) 2mol

= +640.5kJ/(g) △H FeO(s)+CO(g)==3FeO(s)+CO243 Fe固体和CO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

式: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243

_________________

CuSOL2.5mol/L2.0后,在一个,10分)在25℃时,用石墨电极电解5min溶液。29.(4生成。

试回答下列问题:石墨电极上有6.4g Cu 。)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1(

)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2OpH,溶液的 L 的体积(标

准状况)是(3)有 mol电子发生转移,得到22+==

O)v(Cu):v(是。反应速率2,电解液 g (4)

如用等质量的两块铜片代替石墨作电极,电解后两铜片的质量相差pH Cu:64)相对

原子质量的(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30 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

与足

量镁带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铜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

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右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镁步骤如下:丙乙甲丙乙甲1- 1 mol

①配制浓度均为·L盐酸和醋酸溶液;-1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L10.00 mL1 mol 量取·②用aa③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带; g,并系于铜丝

末端,的数值至少为④在广口瓶中装足量的水,按图连接好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

性;)

页12共(页5第

;记录使足量镁带浸入酸中(铜丝不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⑤将铜丝向下移动,

⑥反应结束后待温度恢复到室温,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读取量筒中水的

体积前,V mL。应,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

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

列问题:

⑴用文字表述④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与观察方法:

)的量筒。⑵本实验中应选用 (填序号500 mL

200 mL C.A.100 mL B.,铜丝不与酸接触⑶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

。的原因是

BE、六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与C、D、E、F31.(8分)核电荷数依次增大的A、B、分别都C形成化合物;B、∶1或2∶1E与F分别同主族;A、都能与D按原子个数比1 形成气态化合物。l∶2按原子个数比1∶1或能与D

D形成的一种化合物的晶体结构示意图,其中⑴右图是A与。的虚线表示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按原子个数比1∶1E与D ________________。

⑵人们通常把拆开l 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键能的大小可以衡量化学键的强弱。也可以用于估等于反应中断裂旧化学键的键能之和与反应,化学反应的ΔHH)算化学反应的反应热(Δ中形成新化学键的键能之和的差。下表列出了上述部分元素形成的化学键的键能:

①下列三种物质形成的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用abc表示):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