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doc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认识1000以内的数

威宁三小:蔡鸿10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1000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本节课教师根据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和认识规律,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一、注重学生数感的培养

发展学生的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对数的认识由100以内扩展到1000以内,数目增多了,增大了,内涵更丰富了,抽象程度也更高了。所以在教学时利用小棒这一现实素材,创设一系列培养学生数感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1000的多少来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新课开始,先让学生估计阅兵方阵有多少人,学生估计的数字各不相同,但能肯定的是比100大得多。然后老师通过摆小棒的环节让学生以10根为参照估计一大把大约有多少根,学生估计了很多不同的接近的数。这一环节层层递进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估数能力。“怎样知道小棒准确根数呢?”这一设问自然进入了本节课第二环节“探究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制关系”。当学生数出了1000根小棒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数出小棒的根数。在看、估、数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数感的培养无声无息有序地进行着。

二、注重培养学习习惯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就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设计成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出1000。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会发现如果再一个一个地数或10个10个地数很浪费时间,这便促使孩子们积极主动寻找新的数数方法。当许多学生的数数方法处于萌芽状态时,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小组讨论,最终各小组达成共识。所以,在这一活动结束汇报时呈现出了多种数数方法。正是因为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数的方法的多样性,所以学生亲历数一千根小棒这一活动的设计,有效地让学生主动建构1000的组成,自然渗透“10个100是1000”,并认识“千”这个计数单位。

三、注重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建立了课内外相结合的教育空间,利用活动的创设,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形成对较大数

的初步印象,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时间不宜过长。让学生知道残缺、污损的人民币,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兑换,并由中国人民银行负责收回、销毁。还有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就行了。

2015年7月6日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教案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8 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案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渗透相关法制内容: 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 教案时间 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黄河 2、播放课件: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昔日的黄河与今日黄河的对比,导出课题 -- 《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并板书。 3、“摇篮”怎么会变成祸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治理黄河? 四、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理解词语。 五、回归主题 1、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2、后来,黄河变了,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3、学生交流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J 无限制的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Jf T水土流失— 4、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六、渗透法制教育 1、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2、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及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等重大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第三条防沙治沙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范文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帮大家整理的法制教育教学反思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受伤害和伤害别人的报道屡见不鲜,每当有此类的恶性案件发生时,闻者无不感到震惊和痛心!可是在震惊和痛心之余,时常会怀疑,这些案件是真的吗?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疑惑,因为这些案件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不合逻辑”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当然造成这种“不合逻辑”的事情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青少年缺乏法制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中小学生大多处于7—15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生长时期,也是学生开始有独立意识到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有叛逆心里到叛逆心里加大,但同时又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是非能力的时期。因此,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法制思想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但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一向来唯分数论,很少真正顾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不用说法制思想教育了。即便是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才刚刚对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起来,法制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法是否适当,轻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重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法学家管仲就指出:“育幼无方,则民意绝,乱必滋生,而上位危也”。而今天,我们倡导的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思想教育也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第十七条就规定:“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这也为我们加强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提供了政策,法规的依据。 加强学生法制思想教育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现实中也是非常迫切和必须的。因为,尽管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依法治国早已上升到国家治国方略的重要地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广大普通百姓而言,法治观念,权利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而学生,本身年龄尚小,生活圈子又较狭窄,生活基本上都集中于“学校和家”这两点上。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而大多数父母亲本身法制思想就较淡薄,或忙于工作,无能力也无暇去关注子女的法制思想教育,而学生在他们同龄人那里,也几乎不可能学到任何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些必备的法律知识却是必要的和有用的,它既能适当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学生做出一些明显是犯罪的行为。更何况,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法制思想,给他们贯输一种法律的权威意识,也有助于我们法治国家的真正实现。 因此,法制教育进课堂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法制教育,同学们

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 教案 教学课题:比的意义 授课教师:胡成荣 授课班级:六(2) 授课时间:2013年3月18日 授课地点:六(2)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合作与交流,感受学生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具准备:教学PPT !

教学过程: 一、引入。观察图片后,谈话引入。 二、新授。 1、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提问:根据你所获得的信息,你想到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学生再次熟悉题目后,提问: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 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1 近年来,有关青少年受伤害和伤害别人的报道屡见不鲜,每当有此类的恶性案件发生时,闻者无不感到震惊和痛心!可是在震惊和痛心之余,时常会怀疑,这些案件是真的吗?人们之所以会有这种疑惑,因为这些案件在我们一般人看来是不合逻辑”的,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当然造成这种“不合逻辑”的事情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国青少年缺乏法制思想是息息相关的。 我国中小学生大多处于7—15岁这一年龄阶段,这是由儿童向青年过渡的生长时期,也是学生开始有独立意识到独立意识开始增强,有叛逆心里到叛逆心里加大,但同时又缺乏社会经验和分辨是非能力的时期。因此,加强对这一时期学生的道德素养,包括法制思想的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须的。但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教育一向来唯分数论,很少真正顾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更不用说法制思想教育了。即便是大谈素质教育的今天,才刚刚对加强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重视起来,法制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 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方法是否适当,轻者关系到一个学生的未来,重者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着名政治家、法学家管仲就指出:“育幼无方,则民意绝,乱必滋生,而上位危也”。而今天,我们倡导的

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法律思想教育也是其题中应有之意。国务院关于加强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决定第十七条就规定:“实施素质教育要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这也为我们加强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提供了政策,法规的依据。 加强学生法制思想教育不仅在理论上非常重要,在现实中也是非常迫切和必须的。因为,尽管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依法治国早已上升到国家治国方略的重要地位。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广大普通百姓而言,法治观念,权利意识还是比较淡薄的。而学生,本身年龄尚小,生活圈子又较狭窄,生活基本上都集中于“学校和家”这两点上。由于学校不重视学生的法制思想教育,而大多数父母亲本身法制思想就较淡薄,或忙于工作,无能力也无暇去关注子女的法制思想教育,而学生在他们同龄人那里,也几乎不可能学到任何有关这方面的知识,但在日常生活中,具备一些必备的法律知识却是必要的和有用的,它既能适当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制止学生做出一些明显是犯罪的行为。更何况,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们的法制思想,给他们贯输一种法律的权威意识,也有助于我们法治国家的真正实现。 因此,法制教育进课堂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法制教育,同学们可以深刻体会到知法、懂法、守法的重要性,学生会纷纷表示要用法律的知识武装头脑、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做一个遵纪守法、符合时代要求的好学生。 法制教育教学反思2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八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八年级数学《平均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是概念,会求一组数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2.体会算术平均数与与加权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 3.当一组数据的数值较大时,会用简算公式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 (三)法制教育渗透点 通过图表信息可以渗透到相关《环境保护法》的知识,让学生对本法的一些规定有所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平均数的概念及其计算. 2.教学难点:加权平均数的求法和应用. 三、教学步骤

创设情景,列入课题 1、请学生观察课本250页篮球队员的一些数据。 提问:上面两支球队中,哪支球队队员的身材更为高大哪支球队队员更为年轻你是怎样判断的 找同学回答后,给出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一般地,对于n 个数x 1,x 2,…,x n 我们把 叫做这个n 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记为x .读作“x 拔”. 2、情同学观察下表,分别计算三中污染物在2003年到2007年中的平均排放量。 提到污染物排放,可渗透到我国的《环境保护法》的第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八条知识。 3、请同学们结合图表,自己用计算器算出各球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年龄,()n x x x n ++ 211

看哪一个球队的平均身高高哪一个球队的平均年龄小 巩固练习: 例1某广告公司欲聘广告策划人员一名,对A,B,C三名候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他们的各项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测试项目 测试成绩 A B C 创新728567 综合知 识 507470 语言884567 (1)如果根据三项测试的平均成绩确定录用人选,那么谁将被录用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解:过程见板书设计 思考:(1)(2)的结果不一样说明了什么 实际问题中,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必相同.因此,在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时,往往给每个数据一个“权”.如例1中4,3,1分别是创新、综合知识、语言三项测试成绩的权,而称 为A的三项测试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学生课堂练习:课本P253 随堂练习 小结:先由学生总结,教师再补充.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掌握了:1.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2.体会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利用它们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优秀教案 课题:《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领悟作者为什么以“只有一个地球”为题。 2、读懂课文内容,通过网络了解本课介绍的有关地球的知识。 3、让学知道,为了保护环境,保护地球,我国还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从而了解文章标题“只有一个地球”的意思。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有一个有血有肉、爱我们的母亲,除了这个母亲,你们还把什么也叫做母亲呢?(老师、祖国、大地、地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3课《只有一个地球》。(板书) 二、讲读课文(1-2)自然段 1、那么,你们看到过地球吗?每天我们都与她亲密接触,相依相伴,却无法看清她的全貌。宇航员叔叔在太空中为我们拍下了地球的照片,我们来看一看。(出示图片) 2、说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球体?

3、地球外面裹着一层“纱衣”,其实就是大气层,它使地球看上去朦朦胧胧的,更加可爱。课文中也有一句描写地球外貌的,快速读课文,找一找。你找到了吗?谁来读。(出示: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纱衣”。 4、指导朗读。这么美的地球,你看,它晶莹透亮,多可爱呀!谁能读得更好(指名读)。 5、你还了解哪些有关地球的知识?(指名说)点击显示书上的知识点并板书: (1)表面积只有5.1亿平方公里。 (2)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公里。 (3)人类生活的陆地大约只占其中的五分之一。 6、就是这样一个星球(齐读知识点)却养育了我们全人类,养育了世间的万物,真是太伟大了、太可爱的,是地球孕育了生命,创造了神奇,她就是人类的母亲,就是生命的摇篮。(出示: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是那样和蔼可亲) 这句话该怎么读?(练读,指名读) 三、讲读课文(3—4)自然段 1、地球是无私的,她向人类慷慨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你能说说她为我们提供了哪些资源吗?(指名说) 2、地球妈妈把所有的资源全部向她的孩子呈献出来:(出示课件边出示边讲解)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江河里,鱼儿在自由自在的生活、清凉的山泉在哗哗的流淌……,多美的景色啊。人类的祖先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而地球最终得到的回报又是什么呢?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新编道德与法治想要真正融入小学课堂就要求教师充分掌握挖掘各种资源,教师的要求就更加规范,不仅仅是课本知识更多的课外知识要求教师整合充分后教授给学生,同时以更多教学形式出现在课堂上,不仅仅是简单单一教学,填鸭式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要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抓住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将生活中的每一处与道德法治相关的内容牢记于心,并熟练运用教授学生。 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十分严峻,必须坚持学习理念,秉承终身学习信念,不断在实践中寻找适合学生们成长的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已成为教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项要求。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教学水平,扩展教师知识面,不仅仅是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以及综合素养,更重要的是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从读书做起,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将更多知识教授给学生。在学生的印象中教师才是一个真正的“引路人”。而教师才会在课堂上散发属于自己的魅力。才能做到学生喜欢,才能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学科,不仅仅是敷衍了事,而是真正喜欢,并在生活中能够运用该理论及知识,这是教学最终目的。 在教学过程不仅仅是读书,同时更多的是与时代接轨,学习先进知识与技术,也是新时代教师所必备的素质,“闭门造车”是造不出“好车”的,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才能与时代接轨,与学生的思维有对接,思考学生所思考的内容,更好的考虑学生所需要的东西,从而做到“对症下药”,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 积极参与各种教师专业化培训活动是促使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有力措施。教师在假期或者平常多参加教师培训是增强自己业务能力较快途径,在培训中学习更多知识,接受更多想法与建议,学习他人之长,补充自己短缺,在创新的过程中感受自己进步的喜悦。努力突破自己提高自己。

初中物理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内容: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了解生活中跟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并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气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有一定的观察和概括信息的能力;体验由气体的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有一定的分析、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大自然的体验。 法制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渗透有关公路、铁路、水路运输方面的法律法规。 教学重点: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教学难点:运用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解释日常生活的现象。 教具和媒体:多媒体、纸、烧杯、水、饮料吸管、机翼模型、漏斗、乒乓球、注射器、水槽、硬币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教师演示“漏斗倒吹乒乓球”的实验。 2、学生做吹两张倔强的纸实验。 在亲自操作、体会、感受中置疑,引入教学新课题。 二、新课教学 1、分析引入流体与流速的概念。 流体:有流动性的气体、液体统称为流体。 流速:流体流动的速度。 2、教师拿出事先给学生准备的教具(也可以叫学生利用手中材料自制),让学生分组讨论后自选器材完成实验,要求每组学生都要明确实验目标、实验操作过程,提醒学生要注意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如: 图1 图2 图3 (1)、把一根长10 cm左右的饮料吸管A插在盛水的杯子里,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图1),往B中匀速持久地吹气,观察现象,作好记录。 (2)、将准备好的两个“小船”,放入脸盆内(图2),然后用注射器向中间的水域冲水,两船如何运动?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篇一: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1] 武佐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对青少年进行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多年的实践告诉我们,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必须遵循学生成长的规律,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实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能力。 一、区分层次,继续上好法制课。 在中小学各年级学生中开设法律常识课,列入课表。要做到有计划、有课时、有教师、有教材,并密切联系学生思想实际,使学法、用法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实践中,一是注意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分阶段、分层次施教。小学阶段侧重法律常识的启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与日常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法律常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品德行为。同时,要按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法律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要指导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意识地渗透法律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受到法制教育。结合学科特点,渗透《义务教育法》、《国旗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

范》《环境保护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知识;在社会品德及其他等学科教学,渗透《宪法》、《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等知识。 二、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居委会、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并协助家长做好监护工作,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突出重点,提高法制教育针对性。 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法制教育,除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教育,培养学生法制观念外,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对少数有不良行为以及有不良行为倾向的“问题学生”实施重点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学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发动教师对全体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课时 夯实法治基石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交通井然有序 行政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 食品安全监督 法庭审判 看图思考:在这些公职人员辛勤付出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保证社会生活安全、有序、自由? 教师总结:法治。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讨法治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选择法治道路 (一)法治的意义 1.材料呈现:违法建筑“建快拆慢”“建易拆难”是长期困扰基层执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行政强制法等法律对执法程序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问题更是成为制约违法建筑治理的“瓶颈”。《浙江省违法建筑处置规定》建立了以自行拆除为基础、申请拆除(助拆)为辅助、强制拆除为保障的拆违机制,特别是用好、用足城乡规划法等上位法的规定,明确了执法机关制止当事人违法建设行为的强制措施(即查即拆)和违法建筑拆除的代履行,建立了快速处置机制,大大增强了依法拆违的操作性,有效解决了实践中为了提高执法效率“用违法手段拆违法建筑”的问题,树立了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的样板。 2.问题:你对“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社会管理难题”是怎么理解的? 3.师生共同总结:(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3)有法律制度不等于就有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4)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二)良法 1.材料呈现:中国裁判文书网刊登过这样一起案例:女儿尚在娘胎中,父亲因工伤不幸去世。家人获得工伤保险金后,却并未给女儿留存。几年后,女儿一纸诉状将母亲等人告上法庭。民法总则第十七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的保护,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出生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思考:可见民法总则是一部良法,对良法你是怎么看的?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西乡中学钟伟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数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科学记数法》 斗古中学卓政富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所熟悉的事物体会大数,并会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2.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3.通过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人口过快增长和人均耕地急剧减少的国情,让学生明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土地管理法》相关法律制定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 重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三、教学难点 难点: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课前调查一些有关祖国人口、资源、土地的一些数据资料,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我们伟大的祖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作为-个中国人,我们应为她而骄傲。课前,同学们已经对有关我国的人口、资源等做了一系列的调查,同学们查到了什么资料呢?谁愿意起来展示一下你的调查成果?

学生1:我在图书馆里查到了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我国人口大约为1300000000人。 学生2:我从公布的资料上查到了我国现有耕地面积约为1900000000亩。 学生3:我从电脑上查到了我国石油储量为24000000000桶。通过刚才几位同学的反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沉思) 学生l:我发现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丰富。 教师伺机点拨:同学们的观察都是正确的,请大家计算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告诉学生美国现有人均耕地面积约9.7亩)。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提问:比较我国在人口、土地方面与美国的差距,今后在这些方面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借机简单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让学生明白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我国实现可持速发展的基本保证。) 学生2:我发现这些数据都比较大,书写和读时都比较麻烦。(教师赞赏)教师:那么有没有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来表示这些比较大的数呢? 2.小组合作,探讨交流 刚才,同学们都已做了努力的思考,想必都有所发现。你把你的发现告诉其他同学好吗?大家可以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看谁的方法好。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伺机点拨。 3.择优反馈,提升理论 小组交流结束,我们来比较一下,哪个小组的方法好? 学生a:对于较大的数,我们认为可以用数字与记数单位百、千、万、亿等合写的方法来表示比较简单。例如:1300000000可以写作l3亿。 学生b:我在查找资料时发现,有的数可以用一个数乘以10的几次方的形式来表示。 例如:1300000000可以写作1.3×l09。 学生:l.3×109这种写法更方便,因为若带单位的话,例如:1300000000000 写作13000亿会受到限制。 教师:那么这种写法有什么特点呢? 归纳:一个大于10的数可以表示成axl0n的形式,其中1≤a<10,n表示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材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培训材料时间:地点:培训人:学时数: 一、全面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大意义 1、是要站在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来认识。 2、是要从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高度来认识。 3、要从满足青少年的教育和法制需求来认识。 二、《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是在什么背景下编写的? (一)政策背景 1.中小学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的法定责任。 2.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明确要求。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基础工作。 3.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要把德育融入学校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全过程,创新德育观念、目标、内容、方法,充分体现时代性,准确把握规律性,大力增强实效性”。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印发的《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规定把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对学生实施法制教育的主要途径,要求“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教学中”。 5.从“一五”普法到今年启动的“六五”普法,都把中小学生作为普法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现实背景 1.2008年,我省发生瓮安“6.28”事件,部分在校学生参与,涉嫌违法犯罪,引起省委、省政府及教育部对中小学法制教育问题的高度重视。 2.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事件时有发生,而且呈上升趋势及低龄化、团伙化、危害程度严重化趋势,形势比较严峻。贵阳某中学“9.27”案件、贵定某中学“9.16”案件、榕江某中学“4.01”案件便是其中的典型案件。青少年学生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内因或主观原因,就是由于法治观念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 3.由于受不良思想的侵袭,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没有正确的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doc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体现的人格魅力。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自身的形象和教师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可以无形中给学生美的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而且在心里还会产生一种对教师的敬佩之情,并从老师身上体会到一种责任感,这样对以后的学习工作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地位,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学多位数的读法的时候,可以列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些数据让学生进行练习,这样一方面学生掌握了知识,另一发面也从中体会到我们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在教学时分秒时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在教学圆周率时,可以介绍圆周率是我国的一位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并讲述了祖冲之在追求数学道路上的感人故事,这样既可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转化为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以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这样的例子在数学中还很多,只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是可以找到德育教育的素材的。

三,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在这种情景中,学生会意识到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关系,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还可以从小让他们养成严肃看待他人学习成绩的习惯。 四,利用教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不能只局限在课堂上,应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我们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数学活动课和数学主题活动。例如,四年级学过简单的数据整理后,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调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通过计算一个班家庭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使用垃圾袋的数量,然后结合垃圾袋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样学生既可以掌握有关数学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环保教育。另外要根据学生的爱好开展各种活动,比如知识竞赛,讲一讲数学家小故事等,相信这样一定会起到多重作用的。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也要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学中,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点点滴滴,有机渗透,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以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生物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计划 在当前社会法制的重要性日益显著的背景下,面对日前学生法律素养薄弱、行为自律意识欠缺、自我保护能力匮乏以及生物学科教育中法制教育滞后的现状,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呢?在多年的生物教学实践中我发现,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充分、合理、科学地挖掘生物课程中的法制教育资源是一种现实、可操作而有实效的途径。这种运用现代眼光来重新审视文本的“法眼”解读,以及运用艺术眼光对法律文本、法律事件的“文学”欣赏,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必将使得法制的神圣光芒照进生物课堂,照进学生的心灵。那么,如何在生物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下面就是我的几点建议: 一、在生物教学活动中进行法制教育 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指以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教学内容围绕案例的讨论而展开,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和评判。学生则积极投入讨论并自由发表见解。案例教学不是单纯寻找正确答案的教学,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是学生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法制案例教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即课前准备、课上讨论和总结评析。 (一)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师与学生分别对教学案例和制定的相关资料的个人学习过程。教师对案例的内容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思考,进一步了解案例中的问题和有关背景知识,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程序;学生则要熟悉案例内容,掌握案例所揭示的事实情况,洞察案例中章显或

内隐的疑难问题,并借助有关材料提供的理论指导,分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运用已有的经验归纳出自己对问题解决的初步假设,提出多种合理的并能经得起质疑和反驳的解决对策和方案。 (二)课上讨论课上讨论是案例教学的精髓部分。教师对讨论的过程进行适当而有效的操纵并注意将讨论引向主要问题的解决,同时注意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讨论与案例有关的理论知识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利用。学生在七年级阶段,学生的法制观念较差,这个时期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要结合具体生物学知识进行。在七年级上册《认识生命》的教学中,我首先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居世界第三,森林资源丰富,共有木本7000多种,其中,乔木2800多种,还有银杉、水杉、银杏、珙桐、金钱松、台湾杉、鹅掌楸等30多特有珍贵树种,具有“活化石”之称,是世界著名的“孑遗植物”。再引入森林的作用和破坏自然资源引起的危害以及自然保护的意义,接着指出国家为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同时制定了《森林法》。《森林法》中规定“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沙、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禁止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树林内砍柴、放牧。在采伐森林时,应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择伐和渐伐方式。”对此不仅要求学生做到并求学生做好宣传工作。同时还提到树木花草可以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在自然界中也有着重要作用,要求学生要爱护学校花草树木,不要攀枝摘花和踏采花草,也要求学生做好监督工作,使全社会都来保护周围的环境。 (三)总结评析在总结评析阶段,教师要对案例教学过程特别是案例讨论的成效作全面总结,鼓励个性差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反思 活动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所倡导的基本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 我从学生的生活取材,创造性地设计一系列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悟出道理,并运用探究性学习把品德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努力做到引一溪活水,浇品德之花。本节课的“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巧妙活化教学资源 新课程明确指出:本课程教材主要不是作为知识载体来供老师 讲授的,我们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断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生动性。所以在教学中我打破教材框架,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教材。比如:活动一开始,我就改变教材平铺直叙的手法,通过课件上的图片让孩子们交流讨论,感受到要多替家人着想,并随即让他们联系自身来说说平时你在家里帮家人都做了哪些事情,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感悟,悟出要为家人添欢乐的道理。 (二)灵活选择活动形式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 所以我把握教材和儿童的特点,精心设计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形式, 比如:交流讨论,模拟表演,洗碗比赛,“向日葵光彩大奉献”评比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强烈情绪,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他

们主动活泼地学习。特别是在洗碗比赛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们纷纷动手,争着抢着都来洗,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劳动能力,并在活动中也深深地体会到家人洗碗的辛苦,明白自己也应该为家人分担,为家人添欢乐。 (三)注重课后活动延伸 儿童的现实生活是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通过这节课的课堂教 学,虽然使学生明确了要为家人添欢乐生活中该怎么做,但时间一长,学生往往会淡忘课堂内所要求的。所以我设计了两个课外活动一是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一张贺卡或手工制作等,在家人的生日或节日时送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一句祝福的话。二是:把每天为家人所做之事填入到自做的向日葵中,准备举行班级孝心孩子评选会。两个活动都共同关注其行为习惯的养成,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并将此项活动持之以恒地落到实处。

二年级下册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

二年级下册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 (新华乡中学小学二年级数学组) 教学课题:平移和旋转 教科书第41~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能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生活情景、动手操作,让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对比,初步了解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初步会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说出图形平移的距离。 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 第十九条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情节较轻的,参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处罚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十五日以下拘留。

教具准备:课件、学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今天我带大家到游乐园,大家看有哪些好玩的玩具?这些玩具你们都玩过吗?那玩过的同学们你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说出来让同学们分享一下。(看课本第37页的彩图) 二、新授课 1、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师:看一看,说一说游乐园里有哪些游乐项目?(展示课件)生:滑梯、火车、秋千、缆车··· ··· 师:这些游乐项目是怎样运动的? 生:(学生七嘴八舌的回答)指名学生回答。 1 师:根据游乐项目不同的运动,可以分几类?怎么分的?自己先分一分。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一下,小组派人回答。 2、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特征。师:说一说分类的理由生:平移:火车沿笔直的轨道行驶、缆车沿笔直的索道滑行、火箭升空等物体都是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这种运动就叫做什么?生:旋转:大风车、摩一轮等都是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做圆周运动的,这种运动叫做什么? 师:揭示课题,板书:平移和旋转师:谁能找出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学科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总结

瓢井镇居乐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工 作 总 结 2012.7.18

居乐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 工作总结 素质教育其实就是一种养成教育,而行为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在中小学时期。“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独立于社会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因此,培养孩子知法懂法,具有良好的行为素养,崇善尚美一直是居乐小学的育人方向。 一、管理与思维的改变 《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要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同时,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要重视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发挥整体合力,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这为我校的法制教育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即以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为主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教育活动,重视学生日常行为养成、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法制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因此,我校教师形成这样的一个教育理念:一言一行皆教育,学校无处不课程。 二、培训,打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基础 (一)加强学习,让学科教学渗透有方法。要育守法的好学生,先塑知法的好老师。在《关于在全省普通中小学实施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通知》(黔教法发〔2011〕152号文件)的指导下,我们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宪法》等法律法规,观看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的光碟,增强教师法制意识。利用教研组长例会,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向各教研组组长进行解读。再由教研组长牵头,在教师的集体备课中对本学段、本学科所教教材的法制教育渗透点、渗透内容、渗透方法进行研讨,达成共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二)依托教材,让法制教育有载体。把好教师经验转化为更多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落实新课改要求的最好途径方式。 三、深化课堂教学,落实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的实施 (一)立足课堂。课堂教学是学校法制教育的主阵地。抓住了课堂,也就抓住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命脉。我们更新了教育

电子商务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电子商务渗透法制教育教学反思 彭小恒纳雍中等职业学校 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迅速发展,由于电子商务自身的特殊性、网络交易的信息不对称、法律保护制度的缺失等原因,导致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交易安全、侵害消费者隐私权、网络欺作等严重侵害网络消费者权益问题。我国应从完善电子商务立法、构建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建立电子商务中经营者信誉评价机制、构建电子商务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来解决我国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问题。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关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我国法学界有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调整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另一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国家调整经营者、消费者在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第三种观点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国家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而制定的对消费者给予特别保护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本文认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就其本身的内容而言,并没有包罗所有的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的社会关系,而是具有相当的特定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主体是消费者,保护的对象是消费者权益。消费者权益表现为人身权益和经济权益两个部分。人身权益是指消费者对其生命、健康、荣誉、名誉等所享有的不受经营者非法侵害的权利和利益。经济权是指消费者所享有的财产不受侵害以及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力。 (二)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面临的问题 1知情权被侵害基于电子商务的虚拟性特点,从挑选样品、双方协商、确认订单到支付货款,都是在网络平台上进行,在交易过程中消费者看不到实物,因此,对商品和经营者的真实度很难鉴别,这种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2公平交易权被侵害基于电子商务的自动化特点,经营者普遍采取格式合同以节约时间,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或拒绝,没有商量的余地这些格式条款几乎都是有利于卖方的免责条款,并有较高的隐蔽性,如内容很多致使消费者没有耐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