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须知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须知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须知

在纪念全国第四个"防灾减灾日"(每年的5月12日)之际,为深入开展我县"防震减灾宣传月"活动,大力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一步提高全县民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决定举办2012年漳浦县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登录"中国.漳浦"政务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在"部门动态"或"通知公告"栏目点击"漳浦县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参与答题。
(2)登录漳浦县教育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根据提示点击"漳浦县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参与答题。
(3)登录漳浦县地震办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点击"漳浦县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参与答题。
(4)直接输入"漳浦县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系统"的网址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js/kaoshiindex.asp参与答题。
(5)参赛者也可以登录相关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自行下载试卷答题并寄到漳浦县地震办邮箱zpxdzb@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或者自行下载打印纸质试卷答题并邮寄到漳浦县地震办,地址:漳浦县绥安镇青年路11号原国税局大楼五楼。
(6)为了让参赛者更顺利的答题,更好的掌握防震减灾知识,参赛者可以登录相关网站,查看有关防震减灾知识竞赛复习题。详见漳浦县地震办网站/地震科普/知识竞赛栏目(https://www.doczj.com/doc/eb9848825.html,/dzkp3.htm)。
(7)活动时间:2012年4月20日-2012年5月20日。
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活动评奖时间为2012年5月底至6月初,届时,将联合漳浦县教育局和漳浦县地震办以抽奖方式产生。竞赛设一等奖3个,奖金200元和荣誉证书;二等奖12个,奖金100元和荣誉证书;三等奖85个,纪念品和荣誉证书。(经核实,如用虚假身份参与抽奖将取消获奖资格)




附件:
漳浦县防震减灾知识网络竞赛试卷

 姓名 联系电话 所在单位 家庭地址

1、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 )层。( )
A、地壳、地幔、地核 B、地壳、地核、地幔
C、地幔、地核、地壳 D、地核、地幔、地壳
2、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 )的一种表现形式。( )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D、森林过度采伐
3、天然地震按成因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陷落地震,其中约占全球地震数量90%以上,破坏力最大的是( ) 。
A、火山地震 B、构造地震 C、陷落地震
4、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

多次,一般情况下,( )以上才能感觉到,称为有感地震。( )
A、2级 B、3级 C、4级
5、 地震发生时,为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城镇居民首先要做的是( )。
A、切断电源、切断火源 B、关闭水源 C、关好门窗
6、( )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
A、4级 B、5级 C、6级 D、7级
7、震级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 )倍。( )
A、10 B、30 C、100
8、地震灾害的特点( )。
A、突发性 B、突发性与纵横性
C、突发性、纵横性、持续性 D、突发性、纵横性、持续性和不确定性
9、地震引发山崩、滑坡、泥石流时,逃离避险应向( )于滚石前进方向跑。( )
A、垂直 B、水平 C、相反
10、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11、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我国处于( ) 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的国家。( ) 
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12、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
A、就近躲在坚固的家具下面、墙角、小开间等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震后迅速撤离到户外空旷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13、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
A、向教室外跑
B、从窗户跳下
C、涌向楼梯间
D、迅速蹲在课桌旁保护头部,等地震停止后听老师统一指挥,快速有序撤离教室.
14、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5、如果地震时你正在室外,下列哪种避震方法是错误的( )。
A、不在电线杆、高压线、大型广告牌下行走
B、不在狭窄的胡同、走廊、楼梯上停留
C、远离楼房和高大建筑物、烟囱、架空

管道
D、迅速返回室内
16、个人避震就近躲避的不当的做法是:( )
A、降低身体重心,蹲下或席地坐下
B、紧抓桌腿或身边牢固的物体,以免摔倒 
C、张大眼睛,不必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
D、用手保护头部或后颈,或用衣被顶在头上
17、震后救人时对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正确的护理方法是( )。
A、尽快救出来,尽快见光亮
B、尽快救出来,尽快进食
C、蒙上眼睛救出来,慢慢呼吸、进食
D、尽快救出来,尽快输氧
18、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避震,应选择( )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
A、玻璃 B、结实 C、漂亮
19、在海边,突遇地震,要向( )跑。( )
A、低处 B、高处 C、海里
20、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 ( )。
A、跳车
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抓牢以免摔倒或碰伤,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C、站在原地拉,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D、坐在原位不动,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
21、被埋压的人员通常应当采取以下方法,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
①、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
②、尽量活动手和脚,用周围可搬运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
③、在周围安静时或能听到上面(外面)说话时,应敲击出声,向外界传递信息
④、无力脱险时,尽量节省力气,要静卧,保持体力,等待求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以上所有都是
22、在公共场所避震,方法正确的是( )。
A、暂时躲在大型超市的货架下,待震后撤离现场
B、暂时躲在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的立柱和墙角处,待地震过后有秩序地撤离现场
C、尽快靠近栅栏,翻越栅栏逃生
D、拼命冲到门口逃生
23、在农村,当地震发生时应( )。
A、带好贵重物品,迅速跑出屋外
B、立即躲到墙根下
C、迅速躲到坚固支撑物底下,再伺机跑到户外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29条: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 )发布。( )
A、中国地震局
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地震预报专家
25、地震预报长期、中期、短期、临震预报四种,其中短期预报指( )。
A、10日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B、3个月内将

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C、1-2年内将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D、10年内将要要发生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的预报
26、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级大地震,你应( )。
A、尽快告诉亲戚
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的物质准备
C、不信不传,必要时向地震部门报告或询问
27、大地震发生前往往会有一些动物表现出异常反应,如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无法解释的动物反常情况,我们应该选择( )。
A、发播地震预报
B、报告有关部门
C、告诉左邻右舍去避灾
D、在同学中议论
28、按照国家法律法规,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并根据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
A、不必 B、根据建设单位需要 C、必须
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有权对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进行监督检查。( )
A、建设部门 B、地震部门 C、计划部门
30、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用湿布捂住口鼻( )逃离。( )
A、沿逆风方向尽快
B、沿顺风方向尽快
C、不择方向尽快
D、原地不动待救
31、( )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 )
A、1973年7月28日 B、1974年7月28日
C、1975年7月28日 D、1976年7月28日
32、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是( )发明的。( )
A、祖冲之 B、张衡 C、毕升 D、蔡伦
33、震中区从感到地动到房屋倒塌之间的时间一般为( )。
A、10-20秒 B、1分钟左右 C、几分钟左右
34、我国防震减灾的方针是:( )
A、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
B、以经济建设为主,地震来了再防也不迟
35、全世界每年发生地震约( )次,其中有感地震约( )次。( )
A、5千 50 B、5万 5百
C、50万 5千 D、500万 5万
36、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是( )。
A、火灾 B、瘟疫 C、泥石流 D、海啸和核泄漏
37、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间是( )。
A.2004年5月12日14时28分
B.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
C、2010年5月12日14时28分
38、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 )。
A、地光 B、地动 C、地声
39、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

。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 )异常。( )
A、水文 B、气象 C、地下流体 D、地象
40、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市、县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充分利用消防等现有队伍,按照( )的原则,建立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伍。( )
A、专队专用
B、一队多用
C、专队专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D、一队多用,专职与兼职相结合
41、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2009年( )起施行。( )
A、1月1日 B、3月1日
C、5月1日 D、5月12日
42、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 )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 )
A、5月12日 B、7月28日 C、3月5日 D、12月26
43、已建成的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建设工程,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 ),并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
A、拆除重建 B、抗震性能鉴定
C、质量检测 D、强化加固
44、防震棚应搭建在( )地方。( )
A、 交通要道处 B、 开阔地带
C、 山边塬下 D、 湖边库边
45、《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规定: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 )
A、建设部门或者机构 B、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
C、计划部门或者机构 D、设计部门
46、( ) 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 )
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
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规定:有关建设单位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由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正的( )。
A、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B、处10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
C、处3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罚款
D、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
4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84条规定:破坏地震监测设施或危害地震观测环境,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和个人分别处以( )罚款。
A、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2000元以下
B、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5000元以下
C、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2000元以下
D、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5000元以下
4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18条:国家对地震监

测台网的建设,实行( )。
A、统一管理 B、分类管理
C、分级管理 D、统一规划,分级、分类管理
50、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目的是为了防御与减轻地震灾害,保护( )的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顺利进行。( )
A、人民财产 B、国家财产 C、人民生命财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