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 在学习中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XX小学创建英语特色汇报材料

一、创新思想——确定学校未来发展方向

多年来,我校着力打造“校园英语口语化”的办学特色。基本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兴趣为根本目的,以润物无声为基本手段,以系列英语产品为借助媒介,尊重规律,整合资源,努力开发自己的校本教材,实施趣味教学。为学生营造“活动为主,学科渗透,环境烘托”的英语学习氛围,通过英语校本课程建设,英语介入部分学科的教学科研,打破学科界限,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和环境,让孩子们去学、去说、去用生活中的英语,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英语听说能力,使孩子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二、环境浸润——让英语走进孩子的生活

1、从“视”觉入手,营造英语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英语环境,发挥“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在硬件设施的建设上,我们配备了英语角、计算机教室、图书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等功能教室,为学生创造了优质的学习环境。在软件投入上,我们力争让校园的每一块绿地,每一面墙体,每一件事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成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肥沃土壤。中英文对照的校园简介、校训,给人以思想的启迪;各种英文的提示语、警示语更是温馨暖人;校园英语礼仪岗、韵律诗墙、单词墙等同时让孩子在玩耍中学习英语知识;图书角里的英语图书,引领孩子们走进大千的外国文学世界;板报中的英语常识、名人警句,扩大了英语传输的途径。在我们的校园里随处可见英语的身影,形成一种双语的视觉效果,让学生走在校园中,就能够感受到浓郁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时时、事事、处处感受到英语的魅力。

2、从“听”力入手,感受英语的动听与美妙

为了让孩子们每天见到的各种英语内容变得生动,更易于学生接受,让它们活起来,我们利用校园广播站这一便利条件,增设英语栏目,适时为学生播放一些英文歌曲、英语故事、英语笑话等等一系列的内容。为此,我们通过设立“校园英语礼仪岗”、“日常用语天天说”、“英语儿歌周周唱”、“午间英语半小时”(通过电视、播放英语动漫、歌曲、口语对话)、“英语角”等诸多形式,努力让英语

成为我校校园交际的第二语言。让孩子们的视觉、听觉通力合作,不断加强语音、语感的熏陶,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英语的国度,接触原滋原味的英语语音,体验英语的生动与美妙。英语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已经悄然的走进了孩子的生活。

三、课堂领航——让英语成为我们的骄傲

1、生动的英语课堂——为学生发展创造条件

在英语特色学校的创建过程中,将学习的主阵地放在了每天的英语课堂上,我们要让英语课堂达到以下几点目标,那就是:课堂用语规范化、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活动丰富化、课堂效果实效化。

四、活动添彩——让英语丰富我们的世界

1、每周一句,让学生了解日常用语。

每周一,高年级优生去各个班级换每周一句的日常用语,并教他们会读,会说,会用。

2、快乐午间活动,让孩子们畅游在英语的天地。

每天中午1.00——1.30是全校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他们通过电视播放学习英文歌曲、英语故事、外国文化、外国礼仪、节拍英语等多种节目,丰富了课余生活。

3、课外小组活动,为英语精英搭建展示的舞台。

我们通过组建英语口语课外活动兴趣小组,开展英语系列活动,通过校园广播、表演、绘画、写作、竞赛等多种形式为校园中的英语精英们提供表现自我的平台,让优秀学生带动全体学生,在整个学校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

4、“疯狂英语日”让孩子充分体验英语的快乐。

早间双语欢迎词——引领学生置身于英语的世界,送上老师的温馨祝福

英语晨诵——让学生在英语诵读中开启英语黎明

疯狂英语——为学生学习提供崭新的平台,鼓励学生大胆开口

午间英语半小时——通过电视学习英文儿歌、故事、礼仪等,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大课间——让学生彻底的放松,在英语歌曲的感染下放松身心

通过课堂教学及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每天都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让英语不再成为今后的绊脚石。

5、快乐英语节,让学生展示学习英语的成果。

近几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四届英语节活动——“英文歌曲大家唱”、“英文情景剧表演”,“英语故事比赛”、“英语风采大展示”等活动。在这四届活动中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得到了锻炼,学习英语的兴趣得到了培养,组织能力与协调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四、师生共进——让英语沟通我们的心灵

1、专业的教师队伍,促进英语教学优质化。

打造特色学校,关键在教师。我校的教师队伍不仅专业化,而且年轻化,能够较快较好的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英语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我校的教师队伍中,专职英语教师2人,具有较强英语水平,为我校英语特色学校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加强教师培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专业的教师配备是保证教学的前提,而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因此提高全体教师业务水平及教学能力是保证英语特色学校创建的关键。因此,我校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的教师英语专业知识培训,目的就是要让我们的老师在不断地学习中进步、提高。

(1)校内专业培训,提高教师整体英语应用能力。

为了提高我校全体教师的整体英语水平,我校开展了内容丰富的英语相关知识的培训,内容涵盖了课堂用语、英语习语、简单的英语常识等,要求教师撰写英语培训心得,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此同时,要求教师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开展英语基本功竞赛,开展教师英语特色活动,打造特色教师队伍。

(2)校外专项培训,提升英语教师的教育能力。

学校鼓励支持教师参加高水平培训,注重教师专业化的发展。我校英语教师能努力把握住上级领导所提供的外出学习机会认真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如今年8月份我校xx教师参加了“引智培训”。我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使我校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进而会更加促进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从而加快英语特色办学的步伐。

3、教师主题活动,师生共同进步。

开展“我和学生一起学英语”教师主题活动。教师和学生一起观看英语卡通

片,一起学习英语、阅读英语,在共同的学习中互相学习、互相欣赏、共同进步。

五、教育科研——引领学校更好的发展

科研兴校一直以来都是xx小学教学秉承的重要理念,我们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提升学校总体教学水平的重要内容,我们一直在研究探索一条适合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新路。在原有科研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再一次进行了徐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英语语感的培养》的申报,我们要在不断地研究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探寻教学方法,改进教育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目前已在我们的校园中形成一种浓浓的氛围,专业教师各具特色的教学方式,不但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增强了信心,而且掌握了原汁原味的语言,钟吾小学学生的英语水平明显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更浓。我们坚信,优越的语言环境,全校教师的通力合作,必定会引领钟吾的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之路上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浅析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011年5月

目录 摘要 (3) 一、引言 (3) 二、运筹学概述 (4) 三、运筹学的发展 (4) 四、运筹学的理论体系 (5) (1)规划论 (5) (2)决策论 (6) (3)运输问题 (6) (4)存储论 (6) (5)图论 (7) (6) 排队论 (7) (7)博弈论 (7) 五、运筹学的应用所涉及的领域 (8) (1)市场销售 (8) (2)生产计划 (8) (3)库存管理 (8) (4)运输问题 (9) (5)财政和会计 (9) (6)人事管理 (9) (7)城市管理 (9) 六、运筹学国内外应用现状 (9) 七、结论 (11) 八、结语 (11) 参考文献 (11)

浅析管理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表现为对资源的争夺。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每个竞争者所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学和运筹学所着重解决的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运筹学可以用来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运筹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运筹学在企业决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运筹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社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而企业投资的根本目的也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决策是否有效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利并促进企业的发展,而错误的或者无效的决策只能使企业无利可获甚至亏损,阻碍企业的发展。而运筹学、经济学、博弈论等决策性的科学可以引导投资者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策略,为决策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企业正确决策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管理运筹学;决策;应用;博弈论;理论体系;效益 一、引言 人们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不管采取什么行动,都希望所制订的工作或行动方案,是一切可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称为最优化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关键,一是建立粗细适宜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化

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在生活的其础上总结出数学规律。下面从三个方谈谈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让学生学习数学,可从他们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有目的的,合理地创设出一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有兴趣的数学问题,只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增加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会主动地去开启智慧之门。 例如,在学习归一应用题时,可让学生练习。“使用139全球通手机,月租费50元,每分钟通话费0.4元;而用136神州行手机,没有月租费每分钟通话费0.6元,每月计费150元以上,若他要换用全球通手机合算吗?”这个题目,内容很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通过让学生计算,既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很好地创造了生活的新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的时候,可以设置疑问。“为什么自来水的管道是圆形的而不是长方形的”、“你们有没有见过正方形的自来水管”,这样一个带有生活常识的问题。一提出,学生马上对它充满兴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样使教材的内容融入趣味的生活情节中,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诱发学生再次学习的兴趣。 二、把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课堂上的数学教学中,除了要讲清概念外,使学生正确理解各个知识点和概念,更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把数学知识用到实际中来,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数学问题,来打开学开学生的眼界,增

加学生信息量,了解生活实际。 例如,每辆卡车可载36名士兵,现在有1128个士兵需要用卡车送到练营地,问需要多少辆卡车?乍一看,这是个很简单的除法应用题,测试的结果也表明,有70%的学生正确地完成了计算,即得出了1128÷36=31……12。然而,只有23%的学生给出了32这一正确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说明了学生没有把这一问题看成是真正的问题,没有从实际生活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而只是把题目看成是虚构的数学问题,为了练习而杜撰的故事。他们所做的事就是进行计算把得数写出来,这也是一些学生的通病,只注重机械练习,而很少考虑其他问题。我们的数学要加强真实感,要把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学数学要为生活服务,从而来增加学生的数学意识。 三、从数学实践活动入手,拓展数学视野,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爱好、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到操场上去走走、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400米的距离,并让学生辨别步测与目测的差别;让学生到食堂去看看、称称,根据各种水果、蔬菜的重量,使学生去感受100克、1千克、10千克的实际重量等等,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不仅可获得数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对数学学习充满乐趣。 总知,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是从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数学教学要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出发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更要让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语用学在汉语称呼语翻译中的应用 摘要:称呼语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称呼语具有指称特征和语用特征。翻译称呼语应该充分考虑言内语境和言外语境等制约因素,通过一定的转换实现最大程度的“等值”效用。 关键词:称呼语;语用特征;语境;翻译 称呼语是指发话人在直接语言交际语境中用于称呼受话人的人称指示语。在各民族的日常交往中,称呼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传递给受话人的第一信息。称呼语不仅具有一般的人称指示作用,而且还具有重要的礼貌功能(肖旭月,2003) 。恰当的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不恰当的称呼则会阻止交际的正常进行。由于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年龄、职业、地位、身份和辈份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亲疏、情感和当时情景不同,称呼语的选择使用也会不同。因此称呼语具有表达“角色、地位、亲疏、态度、情感”等多种语用功能。 中西方一些学者大多从社会语用学的角度对称呼语进行了全面的研究。美国语言学家布朗( Roger Brown) 和福特(Marguerite Ford) 就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进行了开创性研究。欧·特里普( Ervin ·Tripp ) 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分析了称呼语选择中可能的制约因素。中国语言学家的代表人赵元任先生和陈原先生从历史、文化、民族的角度研究了称呼语的意义和演变。本文通过分析英汉称呼语的类别和语用特征,探讨如何在语境制约下实现英汉称呼语的“等值”翻译。 一、称呼语的类别 人际交往中人们往往必须使用某种称呼语。汉英两种文化有各自不同的称呼特点。王得杏先生指出,与汉语中多样化的称呼形式不同的是,英美国家基本称呼形式只有两种: (1) 称谓词+ 姓; (2) 名(王得杏,1998) 。笔者认为,英语中的称呼语形式并不像王得杏先生所说的那样简单,它也应该是多样化的。英汉称呼语有以下几种基本形式。 (一) 姓名称呼语 英语中对姓名的称呼形式是“名”(first name, FN) 和“称谓词+ 姓”(title + last name, TLN) 。例如,人们可以称“Tom Smith”为“Tom”或“Mr. Smith”。英语没有“称谓词+ 名”(title + first name) 这种称呼形式,例如上面的“Tom Smith”不能被称为“Mr. Tom”。汉语的姓名称呼语则灵活得多,可以称呼“姓+ 名”,“名”,“姓+称谓词”,“名+称谓词”,“姓名+称谓词”,还可以称呼“小/ 老+ 姓”和“姓+老”。例如,人们可以称“张大民”为“张大民”,“大民”,“张先生”,“大民先生”,“张大民先生”,“小张/老张”,“张老”。

修辞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修辞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文题: 人类文明的交流离不开语言,而语言的使用又离不开修辞,修辞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句话,一篇文章等。没有修辞与有修辞的语言表达效果就是大相径庭的,不同的修辞手法运用到不同的场景,产生的效果也就是不一样的。 关键词: 语言、修辞、生活 正文: 瞧到这个题目,许多人会存在这样的疑惑:什么就是修辞?语言不仅就是人类最基本的符号系统,更就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主体根据自己的角色定位、交际意图、交际环境与对象的不同,尽可能运用合适的语言形式以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这就就是修辞。在现代汉语中,修辞分别指“修辞行为”、“修辞规律”、“修辞理论”。(参考资料来自教材)通过教材,我们已经了解修辞学的定义,但只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通过生活的例子来解释什么就是修辞,应该会更加生动易懂。 小学的时候讲文章或诗句时,老师都会问,“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所以从小学开始便对修辞手法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也仅仅只就是局限于“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对偶、夸张……”等这一类的手法,未曾深入了解过。但这些修辞手法,在生活中运用得就是最普遍的。 在大学对修辞学的进一步学习中,我了解了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双关等修辞手法又有另外一种说法,叫修辞格。修辞格又称辞格、修辞方式,就是为了提高修辞行为的效果而运用的组织语言材料的策略性方法。

比喻在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在口语中也就是经常被使用的。比如,朋友之间互相打趣,“别吃了,再吃就变成猪了”“您瞧您胖得跟猪似的”“哎呦您瞅瞅您这头发,哪烫的啊,跟方便面一样。”这就是比较口语化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的手法在诗歌中更就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比如贺知章的《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李贺的《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这两句诗都就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拟人也就是运用得很多的。“成熟的麦穗压弯了腰”“小鸟在窗外愉快地唱起了歌”,这些都就是随便一想便能想起的拟人句子。拟人能够使句子富有表现力,形象生动。 要讲的第三种修辞手法就是借代。通俗点说,借代就就是“借用”一物来“代替”所要言说之物。比如,“巾帼不让须眉”这句话中,巾帼指的就是女性,须眉指的就是男性,这就是根据男女性别的特征运用借代手法来表现的。还有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朱门”表示富贵人家,“冻死骨”表示贫苦人民。“白衣天使救助了许许多多的人”,我们可以判断出,白衣天使指的就是医生或就是护士。 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增强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笔 简洁精炼,语言富于变化与幽默感。借代的作用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还有另外一种修辞手法也就是经常运用的——夸张。夸张在我们日常生活对话交流中被频繁地使用。“我好饿,饿得能吞下一头恐龙”“只要老师一发火,教室里安静得连根针掉下去的声音都听得见”。在古诗词中也有很多例子。比如,“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就是银河落九天”“黄

生活中的逻辑学

什么是逻辑?翻开厚重的逻辑学导论,上面的解释清晰而有深意:“逻辑学是研究用于区分正确推理与不正确推理的方法和原理的学问。”正确推理的界定有着许多客观标准,而如果不了解这些标准,也就无法运用它们。逻辑学研究的宗旨,就是发现并塑述这些标准,使之能够检验论证,把好的论证与坏的论证区别开来。我知道这才是学习逻辑的最终目的,习得知识并运用到实际活动中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学习,也算是拥有了一份比别人更睿智的理性,在问题的分析上,我们会更占优势。因为在某些问题上,主观感官直觉做出的判断也许就是片面的,被蒙蔽的,而在这种时刻就应当辅助以逻辑的敏锐思维,丁是丁,卯是卯,不允许有丝毫含糊的地方。我认为这种严谨求精的态度也是学习文科需要注意的地方,这再也不单单是理科学生的专利。 通过一学期逻辑课的学习,我看待问题的角度和方法都得到了改变。比如通过逻辑三段论的判断方法,判定一个论证的有效性。否定后件式,肯定前件式,纯假言三段论等等,都是帮助我们全面理性分析问题的向导。以我们身边的事情为例,大学中多有辩论比赛,主办方所定下的论题,则是利弊兼有,或是被称作模棱两可的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获得不同的结论和观点。据我的观察,在辩论的过程中,辩手多采取偷换概念或者层层嵌套的论述方法,一步步把对方绕晕,以小的意义覆盖大的意义,就如逻辑命题中的某些名词一样,在此句中的意义要小于在彼句中的指示含义。一般没有经过逻辑训练的人,

也许真的会哑口无言,在自己还在诡辩中挣扎的时候,实际上已经输给对方了,因为凭主观直觉上,我们无法推翻别人的断言,或者对其提出反驳,因为没有逻辑的思维,我们是无法抓住出错点的。如果具备了逻辑的知识,完全可以抓住对方的蛛丝马迹,陷其于自相矛盾、举例不当的尴尬境地。对方如果采用逐步论定的结论的方法,我们也可以用验证逻辑论证的方法,比如前面提到的否定后件式,看他是否犯了肯定后件的谬误,这样一来,对方想耍思维上的小聪明,对我们来说也不过是黔驴技穷罢了。 所以说,一个学了逻辑学的人,比之一个从未思考过推理原理的人,其进行正确推理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这首先因为学习逻辑学可以习得许多检验推理的正确性的方法,能够更容易地识别推理错误,从而使这些错误不容易在推理中滞留。在这些被识别出的错误中,有些普通的推理谬误,或所谓“自然错误”,是只要把它们充分弄清就很容易避免的。 没有逻辑,而只凭主观感觉的分析是自我盲目的情绪与分析的产物。这种盲目地分析,与逻辑背道而驰。而我们在生活之路中,需要分析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说逻辑与我们的生活是统一的,也是一体的。逻辑是关于正确思维的理论,它必然与人类为伴,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逻辑是人们言语交往的工具,是人们求知的方法,是人们理性的支撑点。我觉

电磁学的应用

电磁学的应用—蓝牙技术 摘要:蓝牙是一种支持设备短距离通信(一般10m内)的无线电技术。利用“蓝牙”技术,能够有效地简化移动通信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也能够成功地简化设备与因特网Internet之间的通信,从而数据传输变得更加迅速高效,为无线通信拓宽道路。 关键词: 1、蓝牙系统 蓝牙系统一般由以下4个功能单元组成:天线单元、链路控制(固件)单元、链路管理(软件)单元和蓝牙软件(协议)单元。它们的连接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蓝牙系统结构图 1.1 天线单元 蓝牙要求其天线部分体积十分小巧、重量轻,因此,蓝牙天线属于微带天线。蓝牙空中接口是建立在天线电平为0dBm的基础上的。空中接口遵循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简称FCC,即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有关电平为0dBm的ISM频段的标准。如果全球电平达到100mW以上,可以使用扩展频谱功能来增加一些补充业务。频谱扩展功能是通过起始频率为2.402 GHz,终止频率为2.480GHz,间隔为1MHz 的79个跳频频点来实现的。出于某些本地规定的考虑,日本、法国和西班牙都缩减了带宽。最大的跳频速率为1660跳/秒。理想的连接范围为100mm~10m,但是通过增大发送电平可以将距离延长至100m。 蓝牙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2.4GHz ISM(即工业、科学、医学)频段。蓝牙的数据速率为1Mb/s。ISM频带是对所有无线电系统都开放的频带,因此使用其中的某个频段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干扰源。例如某些家电、无绳电话、汽车房开门器、微波炉等等,都可能是干扰。为此,蓝牙特别设计了快速确认和跳频方案以确保链路稳定。跳频技术是把频带分成若干个跳频信道(hop channel),在一次

运筹学在企业中的应用

河南理工大学 运筹学 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专业班级:信管1103 学号: 311109030309 姓名:肖莉 2014年01月08日

目录 一、运筹学的释义----------------------------------1 二、运筹学与管理科学------------------------------1 三、运筹学的作用----------------------------------2 四、运筹学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3 1、合理分配材料使利润最大的问题--------------------------------3 2、运输问题----------------------------------------------------5 3、生产库存问题------------------------------------------------8 4、设备更新问题-----------------------------------------------11 五、结论--------------------------------------------------------14参考文献----------------------------------------------------------15

一、运筹学的释义 运筹学一词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根据《大英百科全书》释义,“运筹学是一门应用于管理有组织系统的科学”,“运筹学为掌管这类系统的人提供决策目标和数量分析的工具”。《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释义为:运筹学“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民政和国防等部门在内外环境的约束条件下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使实际系统有效运行的技术科学,它可以用来预测发展趋势,制定行动规划或优选可行方案”。《辞海》(1979年版)中有关运筹学条目的释义为:运筹学“主要研究经济活动与军事活动中能用数量来表达有关运用、筹划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它根据问题的要求通过数学的分析与计算,作出综合性的合理安排,以达到经济有效地使用人力物力”。《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4年版)中的释义为:运筹学“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对经济管理系统中人、财、物等有限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实现最有效的管理”。 二、运筹学与管理科学 运筹学的诞生既是管理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管理科学研究深化的标志。运筹学的一些分支,如规划论、排队论、存贮论、对策论等,无不同管理的发展具有密切联系。管理科学研究、总结经济管理的规律,这是运筹学研究提出问题和对问题进行定性分析的依据和基础。但运筹学又在对问题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各种因素之间的数量上的联系,并对问题通过建模和求解,使人们对管理问题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深化。例如管理中有关库存问题的讨论,对最高和最低控制限的存贮方法,过去只从定性上进行描述,而运筹学则进一步研究了在各种不同需求情况下最高与最低控制限的具体数值。再如经验告诉我们,从事相同服务工作的人,如果协调合作,可以提高效率,减少被服务对象的等待。 运筹学在管理人才的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首先,它有助于训练管理人员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筹学研究问题的六个步骤将锻炼观察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辨别问题中的可控因素和非可控因素,弄清问题的要素结构及其相互联系,确定分析问题需获取的资料数据以及怎样获取,如何使建立的模型既接近实际,又尽可能简化等。其次,应用运筹学对实际问题的求解分析将有助于培养管理人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万方数据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作者:王燕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 刊名: 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2010(7) 参考文献(4条) 1.Sarcevic,S New Approaches to Leagal Translation 1997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 1997 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 2003 4.何自然Pragmatics and CE/EC translation 1992(01)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刘俊冰从语用学的视角研究翻译[期刊论文]-剑南文学2010(6) 2.秦毅.QIN Yi语用学理论之于翻译等值[期刊论文]-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1) 3.容曙翻译中语用学理论的应用[期刊论文]-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4.郭光霞浅谈语用学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10(9) 5.马骁骁.庞亚飞.MA Xiao-xiao.PANG Ya-fei从语用学理论探讨翻译的本质[期刊论文]-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9(5) 6.曹宏伟.CAO Hong-wei翻译中应遵循的语用学原理[期刊论文]-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09,18(3) 7.薛雁.戴炜华语用视野下的翻译[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 8.任丽丽浅谈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11(12) 9.赵艳丽语用学框架下的语境分析对翻译准确性的影响[期刊论文]-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0,22(3) 10.盛婧从语用学角度看等效翻译[期刊论文]-科教文汇20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eb95648.html,/Periodical_dzsw-tzb201007174.aspx

广告中的修辞学

广告语中的修辞学 前言: 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广告已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广告也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广告语言是广告的灵魂,它可以传递信息,对产品、品牌、活动进行宣传,是广告主连接消费者的桥梁,而好的广告语离不开修辞学。修辞学是研究修辞的学问,修辞是加强言辞或文句效果的艺术手法,自语言出现,人类就有修辞的需要,人们使用修辞修饰自己的文章、语言,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加深别人对文章语句的印象和抒情效果。修辞在广告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广告语言的修辞可以帮助广告主实现消费者对产品或品牌的认知,对于广告的创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广告语言中修辞学运用的目的: 一句好的广告语往往让人牢记于心,经久流传。广告作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传播活动追求一定的传播效果,希望通过广告的传播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此运用修辞对广告语言进行创意,在广告语言中恰当准确地运用修辞手段如,比喻、夸张、押韵等能够使广告语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得到加强,让广告宣传的商品或品牌给消费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更加准确地传达商品的特点,实现广告的信息功能还能给观众以启示和联想,对消费者的行为进行引导,缩短商品生产者、销售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激起消费者强烈的购买欲望,从而产生购买来达到最终目的。 广告语言修辞的特性: 广告语言必须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以激发受众的购买欲望,进而产生购买行为。广告语言的特性决定了广告主在创作的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美化修饰,因此就有了广告语的修辞。但这种修辞又有其特殊性,与普通文章的修辞不一样,它离不开实际的传播效果,它需要促使消费者产生购买形成消费。 广告语言中的主要修辞手法: 1.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比喻是我们在学习、生活中最常见也最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通常用相似的事物或道理来说明难懂、复杂、抽象的事物或道理,在广告语言中善用比喻,往往能事半功倍,使观众或听众心悦诚服,妙趣横生。如德芙巧克力

逻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逻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姓名:黄小丽 学院:统计与信息学院 班级:信息08-1班 学号:2008101609

逻辑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本文摘要 世界上的人们都要思考,身边处处存在着需要逻辑思维来解决的问题。概念不清语句,不仅是文字冗长,还会引起歧义。转移命题,虽是一个简单的话,却加上了别样的道理,展现着中国语言的巧妙。模棱两可话语,让人云山雾罩,摸不着头脑。逻辑学就可以让我们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让我们来了解逻辑在我们的每一个作用,让我们更好的学习逻辑,运用逻辑。 正文 在世界上,人人都要思考,人人都要推理,人人都要论证,而且每个人都要面对他人的推理和论证。有些人善于思考,善于推理。但有些人则不是这样的。良好的思考、推理、论证能力,部分来自某种自然地天赋,但无论我们的天赋如何,都是可以得到改善和加强的。在了解逻辑、学习逻辑的时候,开始改造自己的思维。 先来让我们读几个因为逻辑上的概念和辩证的不明确,所产生的几个故事。 概念不清导致的故事。比如“他是春节晚会的始作俑者”这句话,表面上看这个判断句表述很完整,但其实不然,问题在于表述者把“始作俑者”这个概念理解错了。“始作俑者”的意思是带头做坏事的人,放在这句话里是明显不合适的。再比如:某报纸上报道“某共产党员办五次喜事不收礼”,这也存在歧义,会让人误解成:这位共产党员办了五次喜事,这就荒唐了。实际上,其要真正表达的意思是:这位共产党员家人办了五次喜事,不收礼。这也是典型的概念不清的例子。还有,某晚报上曾经报道的“我市举办集体结婚”,这也是概念不清,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某市举办集体婚礼”。概念不清还有一种表现形式为:概念赘余,也常出现在机关文字工作中。比如“某阅览室里备有十几本的杂志刊物”,这里就存在概念赘余问题,杂志即为刊物,刊物包含杂志,二者并列即为概念赘余。如果在我们的正式文件中出现此类问题,不仅是文字冗长,还会引起歧义。 转移命题的逻辑故事,即说东道西,说的是一个概念,回答时却转换成另一个概念。比如:父亲对儿子说“你竟敢背着我抽烟,我非揍你一顿不可”,儿子回

电磁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电磁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举例 2006年12月13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懂得生活用电安全知识(C层) 2、会用学过的知识解释生活用电问题(B层) 3、了解传感器的作用,会对一些简单传感器的原理用中学物理知识作解释 (AB 层)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节教学,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习惯;2、指导学生分析实际应用试题步骤、审题抓住要点,把题目分解成一个个小小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用电磁学知识解决新科技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分层教学,主体合作 本学期复习完了3-1,请回顾一下这本书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电场恒定电流磁场 各章重点知识有哪些? 电功电阻定律、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焦耳定律传感器的应用电流与磁场的关系一一安培定则,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安培

力、洛伦兹力)的方向判断一一左手定则: 一、生活用电题 1、如上图所示是楼梯电灯照明电路图,电键K i和K2分 别是装在楼上和楼下两个位置的双联开关,拨动其中任 何一个开关,都能使楼梯电灯发光或熄灭,试问这四种 接法中,那一种接法是正确的?() 2、家用电热灭蚊器中电热部分的主要元件是PTC, PTC 元件是由钛等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阻器,其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如所示,由于这种特性,因此,PTC 元件具有发热、控温双重功能,对此,以下判断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②通电后,其电功率先减小后增大 ③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1 或t2不变 ④当其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相等时,温度保持在ti?t2的某 一值不变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本题要点:①会读图;②电热灭蚊器属于纯电阻用电器,电功等于电热。 客称 额定电压 (V}|频率工惟电醜 (A) 电魁 (n>(r/min) 电动机 220500.51370 脱水电动 机 220500卫13J370 由上表回答:该洗衣机洗涤一次衣服共耗电多少?(洗涤一次衣服洗涤时间为15min,脱水时间为2min).用欧姆定律I =U求出的电流强度与电动机中的 R 实际工作电流是否相同?为什么?

《运筹学》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运筹学概述 运筹学是近代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研究如何将生产、管理等事件中出现的运筹问题加以提炼,然后利用数学方法进行解决的学科。运筹学是应用数学和形式科学的跨领域研究,利用像是统计学、数学模型和算法等方法,去寻找复杂问题中的最佳或近似最佳的解答。运筹学不仅在科技、管理、农业、军事、国防、建筑方面有重要的运用,而且经常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特别是改善或优化现有系统的效率,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 二、运筹学的发展 运筹学的思想方法在我国古代就有过不少的记载。如田忌赛马、沈括运军粮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我国很早不仅有过朴素的运筹思想,而且在生产实践中实际运用了运筹方法,但运筹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出现的,当时主要是用来解决复杂的战略和战术问题。二战之后,从事这项工作的许多专家转到了经济部门、民用企业、大学或研究所,继续从事决策的数量方法的研究,运筹学作为一门学科逐步形成并得以迅速发展。 战后的运筹学主要在一下两方面得到了发展,其一为运筹学的方法论,形成了运筹的许多分支,如数学规划(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目标规划、动态规划、随机规划等)、图论与网络、排队论、存储论、维修更新理论、搜索论、可靠性和质量管理等。1947年的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是运筹学发展史上最重大的进展之一。其二是由于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机迅猛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使得运筹学的方法论能成功地即时地解决大量经济管理中的决策问题。世界上不少国家已成立了致力于该领域及相关活动的专门学会,美国于1952年成立了运筹学会,并出版期刊《运筹学》,世界其他国家也先后创办了运筹学会与期刊,1957 年成立了国际运筹学协会。 三、运筹学的理论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已渗入很多领域里,发挥了越来越重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汉语修辞学》第二章学习辅导 一、词语锤炼的重要性 词语修辞是修辞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修辞学从筛选、锤炼的角度研究语言的运用,必然会涉及到从声音、意义、色彩、用法等方面对词语加以安排、润色,必然会涉及到如何选择不同类型的词语(如同义词、同音词、反义词、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古语词、外来词等,利用词汇的规律准确地表达思想,提高语言的表达力,以求收到最佳的修辞效果。 每个词都有一定的意义,一定的用法。如果词语使用不当,就会影响语言交际。例如某中学的化学试题是要求判断正误:“倍比定律是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发明的。”命题教师拟定的答案是这个判断是正确的,但不少学生坚持这个判断是错误的观点。从语言运用的角度看,这些学生的观点有道理:“发明”与“发现”不同,因为“发明”是指研究创造出指某种新产品或新方法,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例如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发现”则是指通过探索找到前人未知、但它本身却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或规律,这它反映的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可见,词语的选择在语言的使用中非常重要。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重点讲授了“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第一节、“词语锤炼与运用的几种方法”(第二节、“成语和成语的活用”(第三节三个问题。 二、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 关于词语的锤炼,教材提出了四个要求:一、准确朴实;二、简洁有力;三、新鲜活泼;四、生动形象。我们可以把这四点要求分为两个层级,后两个方面是对词语锤炼的更积极的层级要求。 (一准确朴实

所谓“准确朴实”,就是用得合适,具体表现为:其一、准确地反映人和事物的特点。其二、突出主题或重点。其三、适合交际语境,用得得体。其四、突出感情色彩。 感情色彩有褒义、贬义、中性之分。褒义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肯定、赞扬、喜爱等感情,贬义则表示人们对人或事物的否定、贬斥、憎恶等感情。中性词虽无褒贬色彩,但它与可以通过与褒贬色彩相对而获得修辞自效果。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词语的锤炼主要是对同义词语的选择。同义词语用得好,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 (二简洁有力 简洁有力就是用少量的词语表达丰富的内容,达到以少驭多、言简意赅的目的。“简洁有力”,并不是机械地排斥对词句的修饰,而是要注意避免干巴巴的堆砌。只要与题旨情境相适应,适当地选用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词语,更有助于增强文章的丰富性。 总之,“简洁”是就语言手段和意义的联系而言的,使用语言时并不一定需要堆砌许多词藻,简洁的语言运用得好,同样能够表达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根据题旨情境来选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 (三新鲜活泼 所谓“新鲜活泼”就是要注意选用能反映事物的突出特征、能一下就抓住读者和听者的词语。要使语言新鲜活泼,就要在词语的锤炼上下功夫。 (四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是使用语言时取得交际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即语言要具体形象,描写事物则使之活灵活现,色彩分明;模拟声音则真切可感,悦耳动听,以期收到绘声绘色的效果。如果是抒发感情,则要力求将爱憎、悲喜、激昂、柔婉、庄重、诙谐等感情溢于言表,打动读者和听众。

生活中的逻辑

生活中的逻辑 正确地使用逻辑用语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无论是进行思考、交流,还是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正确地运用逻辑用语在表述和论证中表达自己的思维。有趣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话或是一件事,常蕴含着逻辑学的知识。 【案例1】“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是我们所熟知的一句谚语,在期待购得价廉物美的商品的同时,我们常常用这句话来提醒自己保持足够的警惕,不要轻易上某些不良商家的当。我们还可以运用逻辑学知识分析这句谚语里蕴含的逻辑关系。 记p表示“便宜”,q表示“不是好货”,那么按“便宜无好货”的说法,p?q,即“便宜”(p)是“不是好货”(q)的充分条件;其逆否命题为“非q?非p”,即非q(“好货”)是非p(“不便宜”)的充分条件,即“好货不便宜”。由此可以看出,“便宜无好货”与“好货不便宜”是一对互为逆否关系的命题。非常有趣的是,上海市高考试题曾对此作过考查: 钱大姐常说“便宜无好货”,这句话的意思是:“不便宜”是“好货”的() 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正确选项已显然。 生活中,我们还常用“水滴石穿”、“有志者,事竟成”、“坚持就是胜利”等熟语来勉励自己和他人保持信心、坚持不懈地努力。在这些熟语里,“水滴”是“石穿”的充分条件,“有志”是“事成”的充分条件,“坚持”是“胜利”的充分条件。

这正是我们努力的信心之源,激励着我们直面一切困难与挑战,不断取得进步。 【案例2】1873年,马克·吐温与另一位作家合写的长篇小说《镀金时代》,小说揭露了美国西部投机家、东部企业家和政府官员三位一体掠夺国家和人民财富的丑恶黑幕。在一次酒会上,一名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当前美国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脱口而出:“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马克·吐温的话很快公诸报端,议员们知道后大为愤怒,纷纷向马克·吐温兴师问罪,要求公开道歉并予以澄清,否则将诉诸法律。迫于无奈,马克·吐温只好在报纸上发表了一份公开更正声明:“日前鄙人在酒席上发言,说有些美国国会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本人思虑再三,觉得此言是不妥的,而且不符合事实,故特登报声明,我郑重声明,我收回我以前说的话,并更正如下: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马克·吐温的声明十分精彩,从表面上看似乎对原话作了完全否定的更正,而这其实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丝毫没有改变原话的本来意思,反而再一次猛烈抨击了无耻的政府官员,从逻辑上来看,马克·吐温在酒会上所说的“美国国会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是一个特称命题,其结构为“有些r是s”;后来声明所说的“美国国会中的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也是一个特称命题,其结构为“有些r是非s”。显然,两者并非命题与其否定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特称命题“有些r是s”的否定形式是“所有r都是非s”,所以,倘若马克·吐温真心道歉并收回以前所说的话,其更正声明应该表述为“所有美国国会议员都

浅析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

运筹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表现为对资源的争夺。因此,在有限的资源下获得最大的利益是每个竞争者所考虑的问题,这也是经济学和运筹学所着重解决的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运筹学可以用来很好的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运筹学有着广泛的应用,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作用。正因为如此,运筹学在企业决策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众所周知,运筹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对资源进行最优化配置,用数学的理论与方法指导社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创造经济效益。而企业投资的根本目的也是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限资源的有效使用的基础上,达到既定目标,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决策是否有效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愈来愈大。正确的决策可以使企业获利并促进企业的发展,而错误的或者无效的决策只能使企业无利可获甚至亏损,阻碍企业的发展。而运筹学、经济学、博弈论等决策性的科学可以引导投资者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策略,为决策者在投资决策过程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路。用来解决人们用纯数学方法或者现实实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企业正确决策的形成有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运筹学;决策;应用;理论体系;效益 一、引言 人们无论从事任何工作,不管采取什么行动,都希望所制订的工作或行动方案,是一切可行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诸如此类的问题,通常称为最优化问题。运筹学就是以数学为主要手段、着重研究最优化问题解法的学科。求解最优化问题的关键,一是建立粗细适宜的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化

为数学问题;二是选择正确而简便的解法,以通过计算确定最优解和最优值。最优解与最优值相结合,便是最优方案。人们按照最优方案行事,即可达到预期的目标。运筹学的应用可大可小,可以处理各种策略性的问题。 通过对运筹学的学习,无论是从简单的故事,还是真实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运筹,是用最小的功效获得最大的利益。这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有极大的意义。运筹学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已渗透到诸如矿山、服务、库存、搜索、人口、对抗、控制、时间表、资源分配、厂址定位、能源、设计、生产、可靠性、等各个方面。 二、运筹学概述 运筹学作为一门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学科,在处理千差万别的各种问题时,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建立模型、制定解法。虽然不大可能存在能处理及其广泛对象的运筹学,但是在运筹学的发展过程中还是形成了某些抽象模型,并能应用解决较广泛的实际问题。 运筹学的思想在古代就已经产生了。敌我双方交战,要克敌制胜就要在了解双方情况的基础上,做出最优的对付敌人的方法,这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说法。但是作为一门数学学科,用纯数学的方法来解决最优方法的选择安排,却相对较晚。也可以说,运筹学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一门分支。运筹学的具体内容包括:规划论(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整数规划和动态规划)、图论、决策论、对策论、可靠性理论等。 三、运筹学的发展 Operation Research原意是操作研究、作业研究、运用研究、作战研究,译作运筹学,是借用了《史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一语中“运筹”二字,既显示其军事的起源,也表明它在我国已早有萌芽。 运筹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是应用分析、试验、量化的方法,它使用许多数学工具(包括概率统计、数理分析、线性代数等)和逻辑判断方法,来研究系统中人、财、物的组织管理、筹划调度等问题。它对管理系统中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进行统筹安排,为决策者提供有依据的最优方案,以期发挥最大效益。作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出处离不开数学。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勤于思考,善于发现总结,那么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0.618多么简单的数字,我们学习了这一比例的来源和含义之后。懂得了原来这么简单的数字是很多建筑学家设计现代建筑物的重要依据,建筑师们深谙其中的意义。懂得了利用这一比例设计出具有观赏性又有实用性的建筑作品。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这一比例。可以说这个比例是数学在美学中应用的很好典范。数学中的很多原理、结论在生活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物理学中的波理论和光理论都是以三角函数作为研究的数学模型。建立这些数学模型是研究物理学很多领域的基础。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建筑结构的设计,建筑、桥梁的承重计算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知识,古代中国就懂得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设计梁的结构,三角形稳定性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即使在现代建筑中也离不开它。现代生活中如何购房成为讨论越来越多的话题,数学中的指数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其中的道理。 关键词:黄金分割建筑美学0.618 三角函数三角形稳定性建筑结构购房中的数学 1. 黄金分割数0.618 1.1 黄金分割的起源 由于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研究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因此现代数学家们推断当时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第一个系统研究了这一问题,并建立起比例理论。公元前300年前后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中世纪后,黄金分割被披上神秘的外衣,意大利数家帕乔利称中末比为神圣比例,并专门为此著书立说。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称黄金分割为神圣分割。到19世纪黄金分割这一名称才逐渐通行。黄金分割数有许多有趣的性质,人类对它的实际应用也很广泛。最著名的例子是优选学中的黄金分割法或0.618法,是由美国数学家基弗于1953年首先提出的,70年代在中国推广。 1.2 黄金分割数0.618的数学解释 如下图所示,分已知线段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是全线段与另一部分的比例中项,这就是在中学几何课本中提到的黄金分割问题。若C为线段AB的满足条件的分点,则可求得AC 约为0.618AB。这个分割在课本上被称作黄金分割,我们有时也可说是将线段分成中末比、中外比或外内比。若用G来表示它,G 被称为黄金比或黄金分割数。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语言学研究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王 宏 军 (嘉兴学院 外国语学院,浙江嘉兴 314001) 摘 要: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关键词:语用学;语用翻译;语用等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语境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7)01-0063-04 引 言 Nida 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命题,他说“翻译就 是交际”。Newmark 也曾指出“交际是翻译的职 能”。这种交际是原文作者与译者之间的一种行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双向的心理过程。按语用学原理,这是作者与译者之间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译者的解码过程实际上就是翻译的过程。语言学家把语用学看作是研究语言问题的一种新方法,这就为翻译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和诠释。 一、语义与翻译 人们对意义的研究有着不同视角和出发点,意 义不仅属于语言学的范畴,而且还属于逻辑的、哲学的、认知心理学的以及社会文化学的范畴。这就将意义切分为纯语言意义观和语用学意义观。对翻译理论而言,这两者都有着重要的价值。Newmark 曾说,语义学的所有问题都与翻译理论有关。语义学研究的是语言体系中的符号意义,或称规约的意 义,也就是语言结构本身的意义。语义翻译只是将 目的语的语义直接译成母语,力求在句义上的等价。人们一般认为语义翻译似乎忠实原文,它能将目的语的词义准确地译成母语。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人们使用语言的规约也各不相同,由此会产生理解和翻译上的失误。我们说“失误”而不说“错误”是因为某个词或句译出的含义与目的语的含义不同,因而只能说是母语表达不符合原作者的用意而已。 二、语用与翻译 Levins on 说:“语用学是非语义学的语义研究”。 语用翻译是译者将原作与译作在语用用意上的等价翻译,能用母语恰如其分地表达原作的用意。语用学的意义观着重语言成分的用义,即词语在实际运用时所含的意义。语用含义是用义的表现,指一种依赖于语境才能推导出来的意义,这种推导出来的语句的含义是一种话语意义。而语用学则研究语言使用时的说话意义,也就是语言结构在语境中所表达的实际含义或非规约意义,即语用含义。如:Shall 收稿日期:2006-12-25 作者简介:王宏军(1962-  ),男,嘉兴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语用学。第3卷第1期西安外事学院学报 N o 11,20072007年3月 Journal of X i πan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Serial N o 1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