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贸易学作业

国际贸易学作业

国际贸易学作业
国际贸易学作业

题目春学期作业

姓名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如何理解TPP与中国

1、TPP的概念

TPP,trans parcific partnershipassociation,太平洋伙伴合作组织,原本是由四个亚洲国家发起的组织,后美国加入,将这一组织逐步发展起来。

在TPP成员国之间贸易零关税。有人就以此来认为TPP的成立是为了打击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2、观财经郎眼

然而,根据郎咸平教授提供的数据分析TPP成员国的贸易额总量仅7%,远小于中国的贸易量。而且,中国是其中大部分国家的第一贸易国。并且通过对各国近几年的进出口贸易额的比较很明显可以判断出TPP对中国的进出口的影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而TPP的深层意义是跨国资本第一次明目张胆的挑战国家主权,凌驾于国家之上。而这些,都归根于TPP的争端解决机制——ISDS。在这一机制下企业可以控告企业。

3、如何面对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郎教授认为我们不前并不能加入TPP而且还要去对抗它。我国也一直在努力营造公平自由的周边贸易环境。面对TPP,我们可以通过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来构建我们自己的堡垒。

而且,目前我国很多地方达不到加入TPP的标准,这也要求我们先不加入TPP,并借助这个机会推动国内改革,但由于中国国情复杂,存在的问题并不能只靠TPP就能推动改革解决。因此对这些并不能操之过急。淡定一点看待这些问题。

二、美国把中国列为恶名市场“头号标靶”

美国将中国列入恶名市场中实体市场的“头号标靶”。虽然这件事听起来让人十分遗憾,但究其原因,还是中国市场上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报告中声称中国一些实体市场不仅生产销售盗版产品,而且还向全世界销售。

这些也确实是中国实体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由于法制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对专利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在中国的侵权行为随处可见。盗版产品可以说是有些泛滥。假冒伪劣产品也不少。在这些丰厚利润的驱使下,甚至有人将这些盗版产品经销向国外市场。

此外,中国的许多工厂的生产流程中并不达标,生产出来的次品也随正品一起流向市场。

这也导致了中国的许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中并不受待见。而这些很多都需要在我们自己身上去找原因。

首先,是我们的产权保护意识不够,这个需要我们自己提高产权意识的同时,还要国家加大产权保护力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降低盗版产品的生产销售。

其次要提高我国的产品竞争力。只有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生产自己拥有产权的产品,就能有效杜绝盗版其他产品的可能。

总而言之,虽然近几年我国打击盗版的力度有所加大,但在保护产权这条路上我们任然任重道远。

三、观看《贸易战争四》全球化的阴谋与爱情

在看完《贸易战争》四之后,对汇率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在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提到了关于国际分工与自由贸易的设想。然而直到二战结束,国际分工才正式登上舞台。然而,由于各个国家的起点不同,在国际分工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着很大的差异。

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往往就通过低成本引进初级产品加工成工业制品,赚取其中的巨额差价。财富也就被发达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发展中国家也由此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本国经济。

与此相反,一些亲西方国家采取截然相反的手段,本国实行以出口为导向的政策,鼓励引进外资级技术专利,并使本国货币贬值以期增加国际竞争力。采取符合国情的加工贸易方式。

虽然这些国家在短期内获得了经济的迅速发展,但其弊端也一直存在。

在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出现巨大的财政赤字,为了拯救美国经济,美国首先变革美元政策,是美元增值,其他国家的资金也由此大幅流向美国,过度依赖出口美国的国家也出现了经济危机。出口产品竞争力大幅下降出现巨额外贸逆差。

而之前陷入财政赤字的美国,却因此在短短几年里达到了收支平衡,拿遍世界贸易顺差,一场金融危机是所有财富转移到美国手中。

可以说,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世界各国的经济已经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但却有不能过分依赖其他国家,就如美国,通过汇率手段,使依赖出口美国的国家陷入经济危机来解决本国的危机。世界经济战场波谲云诡,瞬息万变,每个国家都不能掉以轻心。

四、什么是一国比较优势?当前国际形势下如何发挥比较优势?

1、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上存在差别,只要劳动上产率上存在差别,那么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上也会存在着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这也使国际分工级国际贸易成为了可能。而一国的比较优势,表现为某个国家在某几类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集中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2、如何发挥本国比较优势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想要充分地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可以说有着很大的便利。首先,贸易国际化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可供实战的大舞台,其次互联网的普及,使各国能够紧跟时代讯息,即使改变经济政策。

但在当前想要发挥好本国优势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首先,要明确本国的比较优势,在了解本国的比较优势的前提下,选择并制定更加适合本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的政策,同时,还要及时的获取其他国家在此类产业上的发展情况,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此外,在本国的比较优势得到发挥的同时,要继续加紧技术改革,拉大本国的比较优势。而且,还可以在本国比较劣势并不严重的产业上加大投入,继续开发,争取增加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从教研角度入手,培养出更多人才,才能更加具有国际竞争力,从长远角度来说也有利于比较优势的发挥。另外,还可以通过经济手段来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如调节本国汇率,调控进出口总量等手段。

五、如何理解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成立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比较优势,有了比较优势才会出现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比较优势。然而,各国国情不同,存在着不同的比较优势。就如亚非多数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却缺乏能将资源优势发挥出来的相关技术。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共同发挥比较优势,就形成了要素流动。各地要素的流动分配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各国比较优势也得到发挥。

就如二战后的英国,通过低价进口初级产品,经过加工销售高价的加工成品,赚取其中的差额。从一个角度上来看,发达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攫取发展中国家的财富资源,在这场贸易中,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十分不公平的,但是,从另外的角度来说,发展中国家通过初级产品的出口,获取资金,用以对初级产品加工的技术研发,消除比较劣势。

要素的流动,往往是从比较劣势流向比较优势,从大局上来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要素流动的两方来说,同样是进口比较劣势,出口比较优势。大大的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六、发展中国家如何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陷阱是指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完全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则在与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国际贸易中,虽然能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而发展中国家想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就需要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在选择比较优势出口、获取利益的同时,要将获取的利益及时投入到产业技术的研发之中。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转型,从劳动力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转向技术密集型,不再依靠发达国家的技术,做到自主研发,掌握核心科技。

同时,要节制本国优势的输出,减少对本国优势的依赖,同样也减少了对技术密集型国家的依赖,改变本国的被动地位。

七、跨境电子商务与全球贸易发展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节省运输成本。而运输成本的存在提高了进口商品的价格,并且,运输成本是决定一国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运输成本的存在,只是比较优势产品成为不可贸易商品,对一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根据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提到的算术题,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有利于利润的最大化,实现共同富裕,但运输成本的存在,可能会使一国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国际分工也就没有了意义,所赚取的总利润少于理想情况,国际贸易并不能带来利益。对全球贸易的发展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更是会成为阻碍。然而,跨境电子商务的出现,节省了运输成本,是大量不可贸易商品成为可贸易商品,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可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全球贸易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八、《贸易战争》观后感

《贸易战争》五部曲,介绍了从十五世纪欧洲重商主义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出现,到当今时代的各国之间贸易战争。

航海事业的发展,联系了相隔万里的国家,有人的地方就有贸易的存在。贸易的本质,就是换取自己所需,达到利益最大化。早期,为了利益,各国发动海上战争;后来,英国为了向中国销售鸦片,也曾发动鸦片战争;而到了近现代,美国为了缓解本国的经济压力,补足本国财政赤字,直接通过调节美元汇率,打击了诸多依靠出口美国的出口导向型国家;而到了如今,奥巴马为缓解次贷危机,则是从本国产业结构入手。

从这些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各个国家应对贸易上出现的问题的手段也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能抓住问题的根源。

不仅仅是发达国家通过种种的手段,维护本国的利益,维持本国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同样也在几百年的贸易战争中逐渐抓住主动,不再仅仅局限于被动应对发达国家发动的贸易战争。

在贸易领域和在现实世界中一样,规则都是由占据主动的一方制定的。

国际贸易发展的初期,海上战争之后,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在经济上远远强盛于其他欧洲国家,自由贸易的主张就有英国开始在全球推动。二战结束,也由欧美国家练手制定国际货币政策。八十年代,拉美地区债务危机,美国联合七国集团,直接调节货币汇率应对危机。

在贸易的战场上,从来都是由主动方操纵。然而,这也并不意味着弱势方毫无办法。

在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积累了雄浑的资本,希图向外扩张时,欧洲国家的贸易壁垒起到了很好地抵御作用。同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和美国增加关税,靠贸易保护政策发展了自己的工业。

二战结束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普雷维什的理论影响下实行了进口替代战略,起到了良好的贸易保护作用。而亲西方的发展中国家在西方自由贸易理论的支持下实施了出口导向战略,却在美国发动的汇率战争中元气大伤。

随着中国的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也愈演愈烈。

贸易战争,由当初的武装战争,到如今的汇率战争、货币战争,虽然流血越来越少,但硝烟味却越来越浓。想要在贸易战争中占据主动,只有发展本国比较优势,由劳动力、资源导向转型为技术、人才导向,在贸易中占据主动地位,成为规则的制定者,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九、试述一国经济增长对贸易格局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增长对贸易格局以及贸易条件都存在着影响,然而这些影响对各国都有所不同,主要区别于一国的经济实力。

对于小国来说:小国的经济增长不会明显的改善该国的贸易条件,主要影响的是小国的贸易量。局限于小国的国情,他们对丰裕要素的需求要大于对稀缺要素的需求。更多的丰裕要素会很好的促进小国贸易增长。

对于大国来说:大国的增长会导致贸易条件效应。发展中的大国主要生产初级产品,而世界其他国家对于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会产生供大于求的现象,价格下降,不利于大国贸易条件的改善。

十、分析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贫困化的影响

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影响一直存在着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贸易自由化可以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有利于减轻贫困;另一种观点指出,更加开放的贸易体制可能会产生较高的调整成本,加剧贫困的程度。

总结为一个观点就是: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制定相应经济政策来主动适应贸易自由化,这样才能在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中抓住机遇,克服挑战。

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都占有优势,因而成为贸易自由化的最大受益者,使贸易自由化所带来的利益和损失的分配不平等。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的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受支配地位,不可避免地造成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中受益不多。

高新技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上。信息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为资源的全球配置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贸易提供了新的交易手段,电子数据交换方式越来越成为主要的贸易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发达国家占领世界市场提供了“知彼知己”的可能。由于发展中国家信息技术的落后,因此,发达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之成为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新工具。

应对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是万年不变的真理,发达国家之所以取得如此成就,无疑是科学技术的大力推动,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得意于教育事业为其培养了大量的科学技术人才,这些人才推动的国家飞发展。发展中国家普遍人口素质较低,因此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是提高生产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在国际贸易中善于运用国家法律维护自己利益。发展中国家在自由贸易中,要善于利用国际法所赋予自己的权利,没必要畏惧发达国家,当今世界和平是主流,发达国家也不敢轻易动武而破坏世界和平,因此当在贸易战争中遇到不公平的待遇,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向相关的组织申请维权,一味的忍让只会在今后的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

进一步的开放。这个市场的开放程度还是不够。贸易的全球化让这个时代变成了最坏的,也是最好的时代。没有挑战哪来的机遇?有机遇就意味着挑战。市场进一步的自由才能让经济活起来。资本的流通能让社会充满活力,而加速运转的机器才能产生更多的利润。很多资金因为市场受限制而被堵塞在那里。流通的财富增加有助于社会的发展。

强化政府对外贸宏观调控作用。经济全球化是贸易自由化的一种体现,是商品和服务扩展到全球、实现更大范围的国家分工,它意味着主权国家开发国内市场、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发展中国家把经济全球化这个异质的市场体制移进本国将产生各种问题。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既要致力于原有体制与引进的市场经济体体制的耦合,又需对国际一体化的过程进行恰当的管理。

十一、分析固有优势、动态规模经济对一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固有优势:规模经济导致的报仇递增,本身是对资本、技术和人才的一种聚合,这种聚合反过来又进一步是规模经济扩大,形成了某个行业的垄断地位,这种形成的短时间内无法超越,长时间不必要超越的优势即“固有优势”。

动态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经验和专有技术的积累所带来的的成本优势。

影响:

固有优势对一国的国际分工以及国际贸易格局都存在着影响。固有优势的存在,会使一国在国际分工上占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固有优势很可能会局限一国的

发展,国际贸易格局也可能会因此发生改变。

动态规模经济:源于对过去的知识及经验的积累形成的成本优势。如果是经验积累带来的优势,其他厂家会通过观察学习改进生产,带动整个行业成本下降。而技术带来的优势则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想要保持动态规模经济,就要求不断学习,不断改进,不可故步自封。

十二、新经济地理学国际专业化模型及对中国的启示

新经济地理学国际专业化模型

由于国界以及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对人口流动构成相当大的障碍,上述以要素流动性假设为基础的人口集中意义上的集聚模型一般只适用于国内范围的空间集聚研究。为研究国际层次的经济活动的分布,维纳布斯(1996)凭借产业间的直接“投入—产出”联系假设建立起国际专业化模型。按照他的假设,在由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国家之间虽然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但是可以进行贸易。假设各个国家具有相同的禀赋和生产技术,拥有农业和制造业两个生产部门,劳动力可以在国内部门间流动。农业部门为完全竞争型,农业产出为单一投入—劳动的增凹函数。制造业部门为不完全竞争型,使用劳动和中间产品的组合作为投入,厂商之间存在直接的“投入—产出”联系,每一厂商的产出既作为提供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又作为所有其它厂商所需要的中间投入品。制造业作为中间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使得与传统集聚有相近逻辑的国际专业化过程得以发生。

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通常能够提供较多种类的中间产品,而中间产品种类较多的区域有较低的价格指数,使得使用中间产品的厂商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生产,这就构成一种前向联系——既有的产业集聚构成对外部厂商的吸引,中间品投入较大的厂商将倾向于在拥有较大制造业部门的区域选址生产;反过来,厂商生产成本中的中间投入品采购部分构成厂商之间后向联系的来源:在一个区域生产的厂商越多,对中间品的需求越大;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该区域在制成品上的总支出也越大,这就为中间产品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当地市场。由于国与国之间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前、后向联系的结果不可能是人口在特定的国家的集中,但是,它们却能够导致制造业(或特定产业)在有限几个国家集聚的专业化过程。另一方面,正是由于劳动力不能在国家间流动,特定国家的制造业集聚也会因劳动供给的趋紧而使得该国制造业与农业工资同时上升,在农业生产函数为严格凹的假设下,农业边际产出上升,制造业对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减弱。

国际专业化模型所表明的一体化与集聚之间非线性的倒U形关系揭示了厂商对经济一体化可能做出的区位响应。在较高的贸易成本下,厂商将分布于禀赋相同的区域以满足最终需求。在居中的贸易成本下,随着某些区域比其它区域吸引更多的产业,区域差异将开始形成——但并不会达到完全专业化的程度。在低贸易成本下,集聚随着低工资区域的产业份额逐渐上升而溃散。相对于更为工业化的区域来说,早期进入低工资区域厂商的动机是出于对非流动要素的较低的价格的考虑;然后,随着在某些部门建立起临界厂商群落,更多的厂商将搬迁过来以充分利用前向和后向联系。这一模型表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需要实行高度的对外开放,不仅需要商品领域的自由贸易,而且需要各国在投资和服务(尤其是生产者服务)贸易领域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对中国的启示

1、在这一模型下,需要在投资和服务(尤其是生产者服务)贸易领域表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各国我国应该加大在第三产业上的投入,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2、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贸易不仅仅是一国的比较优势等方面的比较,从长远来看,完善的金融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增长必须要在高度的对外开放前提下,也只有完善的金融体系拥有面对贸易全球化的冲击。

3、注重贸易灵活度和自由度。在这一模型下,在由国家组成的世界中,国家之间虽然不存在劳动力的流动,但是可以进行贸易。更需要高度的对外开放,不仅仅需要商品领域的自由贸易,第三产业上的自由度与灵活性也有很高的要求。

(完整word版)北邮远程微观经济学基础第一次作业.doc

一、判断题(共10 道小题,共50.0 分) 1.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 和 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A;]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工资完全是由劳动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A;]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3.由于寡头之间可以进行勾结,所以,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竞争。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B;]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4.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整个行业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A;]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5.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B;]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6.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B;]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7.商品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从其本身用途的多样性结果来解释。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A;] 得分 :[5]试题分值: 5.0 提示 : 8.对于消费者均衡,如果从序数效用论和基数效用论这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则结果肯定不同。 A.正确 B.错误 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基础 学生答案 : [B;]

国际贸易学 期末复习整理

国际贸易学复习整理 考试时间:01-03 上午8:30 考试地点:26-205 考试题型: 一、填空(1*7,共7分) 二、名词解释(3*7,共21分) 三、选择题(1*5单选+2*6多选,共17分) 四、简答题(共36分) 五、论述题(共10分) 六、图示题(共9分) 第一章主要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概念 国际贸易: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地区)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对外贸易: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别国(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反映该国(地区)与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经贸关系。 2、联系 本质一样,出发点不一样; 总体与局部关系,其实质内容一致; 全球范围来看—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一个国家角度来看—对外贸易。 3、国际贸易真正确立阶段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二、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 1、共同点 ①都属流通范畴,都通过交换来实现生产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满足消费需求; ②在生产与交换关系上,都是生产决定交换,交换对生产的发展起着促进的反作用,即贸易规模都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贸易的发展对一国的生产起着促进的反作用。 2、区别 ①国内贸易基础是国内的分工和专业化,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国际分工; ②贸易的环境不同 各国货币制度差异 各国经济政策差异 各国法律差异 ③贸易风险不同 信用风险,双方的资信状况不同 商业风险

汇率风险 三、对外贸易政策 1、自由贸易政策: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政府不干预国家之间贸易往来,既不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设置障碍,也不给予各种优惠,而是鼓励和提倡市场自由竞争。 2、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的外贸政策中,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施加干预,使用各种措施保护国内市场和生产免受外国商品的竞争,对本国的出口商品给予优待和补贴,鼓励扩大出口。简言之,奖出限入政策。 3、管理贸易政策:介于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之间的一种对外贸易政策,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易政策,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发展方向。 美国是奉行管理贸易最为突出的国家,是管理贸易的一个典型范式。 4、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壁垒中非关税壁垒,指一国通过建立技术标准等方式,对外国进口商品制定苛刻繁琐的技术标准,提高进口产品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目的。 5、社会壁垒: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根源是国际劳工标准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 四、贸易保护主义的表现 1、金融保护主义,可能产生的结果是使全球金融业开放步伐放缓。 2、投资民族主义,限制外资的流入以保护国内企业。 3、歧视移民,限制国际劳动力流动,保护本国公民就业。 五、国际贸易值与国际贸易量 1、国际贸易值:指以货币来表示一定时期内各国对外贸易总值,反映出某一时期一国贸易总金额,为避免重复,只统计各国的出口贸易值之和,一般用美元表示。 2、国际贸易量:指以报告期国际贸易值除以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国际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值。 计算公式为:国际贸易量=报告期的国际贸易值/以固定年份为基期确定的价格指数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外贸系数) 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一定时期内对外贸易额在该国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 2、经济学意义:反映了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七、贸易条件 1、贸易条件:指一国的出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综合价格指数的比率。 2、实质:从价格关系上反映一国在对外商品交换上的数量关系,即一个单位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多少进口商品。 八、贸易差额、顺差、逆差 1、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个国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 贸易顺差:出口值大于进口值,收入大于支出。 贸易逆差:出口值小于进口值,支出大于收入。 2、如何评价贸易差额?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认识 14国贸蔡琴 学号:144171901 一、时代背景 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蔓延到世界各地,世界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同时,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2014年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14.39万亿元,增长4.9%,进口12.04万亿元,下降0.6%,贸易顺差2.35万亿元,扩大45.9%。按美元计,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4.30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4%,其中出口2.3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进口1.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4%。贸易顺差3824.6亿美元,同比扩大47.3%。外贸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对本专业的认识与看法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具有从事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可在外向型企业、外贸公司、政府对外经济贸易管理部门、相关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WTO方向)本科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中国对外贸易和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惯例与WTO规则,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对外贸易状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和科研院所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业务、管理、调研与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适应WTO运作规则,具备较高的外语、计算机和电子商务运用技能的,能系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基本情况、业务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要我们掌握的课程很多,具体课程如下:主干学科:经济学、国际贸易实务。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原理、国际商法、中国对外贸易、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国际贸易电子化实务、商务沟通与函电(英)、国际投资学、国际贸易模拟等。 此外还需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如: 1. 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

国际贸易学期末习题

一.单选题(共53题) 1下列有关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国际贸易增强了国内企业的竞争和生存压力,不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2下面哪一种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 )产品种类壁垒 3下列不属于国际价值规律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的是( ) A、不利于贸易各国改进生产技术 4为什么发达国家愿意给发展中国家提供单方面的减免关税待遇。( ) A、因为发达国家在关照发展中国家的同时,也是在扶植本国的制造业。 5下列哪项属于GATT与WTO共同具有的特点( )。关税减让 6在大卫李嘉图的模型中,每个国家的工资水平由( )来决定。绝对优势 7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 )。要素密集度逆转说 8中国参加大湄公河经济合作属于( )次区域经济合作 9考虑大国对某一进口产品征收关税t,那么当关税t很低时,贸易条件利得与无谓损失的大小应为( )。贸易利得>无谓损失 10( )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本国的出口管制法案,设立专门的执行机构,独立对本国某些商品的出口进行审批和颁发出口许可证,实行出口管制。 单边出口管制 11母国生产电视机和手工玩具,现有劳动力从外国流向母国。则在长期移民效应中,母国工资、租金、及两种产品产量将会( )。 D、工资不变、租金不变、电视机产量减少、手工玩具的产量增加 12根据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和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可以判断( )。 D、丰裕要素从贸易中受益、稀缺要素从贸易中受损 13( )是指除了清单上规定不能干的,其他都可以干,且不再需要政府事前审批。 负面清单 14在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C、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 15关于调拨价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根据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定价 16中心-外围论的提出者是( )普莱维什 17下面哪一项表述是正确的?( )自由贸易区一般设在关境以外。 18美、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三足鼎立,不包括下面哪一个?( )中韩自贸区 19在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中,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由于两国的( )。 B、生产要素禀赋差异 20对于各种类型的贸易,不需要将该贸易的贸易额计入该国总贸易额的是( ) A、过境贸易 21( )指国家通过法令或其他手段和途径,规定本国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A、歧视性政府采购 22下列有关转口贸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第三国来讲属于转口贸易,也称过境贸易。 23从垄断竞争模型中的有贸易短期均衡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该产业中的厂商数量会如何变化( )。有部分厂商退出 24( )是指由出口方的官方金融机构或商业银行向本国出口商提供的贷款。这种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和银行签订。卖方信贷

国际贸易学硕士培养方案

经贸管理学院 国际贸易学专业(专业代码:020206 ) (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硕士、博士学位点,所属学科为浙江省省级重点学科和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有教学、科研人员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8人,硕士19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1人;入选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2人,重点资助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人。本专业学位点根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开放经济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对外贸易与开放经济发展实际,在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理论和政策、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农产品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物流系统优化与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国际直接投资与开放型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国际直接投资与宏观经济内外均衡等领域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五年来学位点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课题、浙江省科技厅等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30多项,年均科研经费达200多万元,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国际贸易问题》等杂志发表论著10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9项。出版《中国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研究——浙江“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协同问题研究》等专著15部,教材9部。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应用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贸易国内外发展动向,具有创新精神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的能力,能在涉外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研究和管理工作,能在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大学从事涉外经济管理、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研究;企业跨国经营研究;WTO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研究;开放经济战略研究等。 三、学习年限 修业年限为2—5年,基本学制2.5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三部分组成,实行学分制。硕士生应该修满32学分以上,其中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简介(本科) 国际经济与贸易(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或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Trade )大学专业,该专业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正式成员国,中国的经济运行环境必将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将遇到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必然发生变化,实际上当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为数更少。部分企业与外商的交往、谈判,靠临时借用不懂专业的翻译人员。部分企业的产品出口靠代理商,使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受到一定的制约。入世后,随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这就要求企业的经贸人员不仅具有日常生活所需的听、说、写、译的外语能力,还应懂得国际外贸知识、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和国际经济法律、营销技术、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等。随着与国外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增大,大批量地培养高素质的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总之,入世,对中国高等学校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既提出挑战又给予很大的发展机遇,该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广阔,但要求会更高。 目前我国的国际经贸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在业务上、素质上符合国际贸易人才条件的人数不多,在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地球村的出现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国外的贸易往来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大批量的培养国际经贸人才已成为我国人才培育工作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

中级微观经济学作业及答案

中级微观经济学第一次作业答案 1、假设政府对一个每月收入400美元的贫困家庭进行补贴。有三种方案:第一,允许该家庭购买400美元的食品券,单位美元食品券的价格为;第二,政府直接发给该家庭200美元的食品券补贴;第三,政府直接发给该家庭200美元的货币补贴。画出三种方案下该家庭的预算线,解释该家庭的最优选择,并分析三种方案的优劣。 解: 如上图所示,横轴表示花费在食品上的货币数量,纵轴表示花费在其他商品上的货币量,初始预算线为CD。 第一种补贴方案下,该家庭可以用200美元购买400美元的食品券,因此预算线变为折线CE1B,最优选择为E1点,效用水平为U1; 第二种补贴方案下,政府直接发放给该家庭200美元食品券补贴,因此预算线变为CE2B,最优选择为E2点,效用水平为U2; 第三种补贴方案下,政府直接发放给该家庭200美元的货币补贴,因此预算线直接平移到AB,最优选择为E3点,效用水平为U3。 综上所述,因为U3>U2>U1,所以对于该家庭而言,第三种方案最好,第二种方案次之,第一种方案最差。 2、请画出以下各位消费者对两种商品(咖啡和热茶)的无差异曲线。 (1)消费者A喜欢喝咖啡,对喝热茶无所谓; (2)消费者B喜欢1杯热茶和1杯咖啡一起喝; (3)消费者C认为,在任何情况下,1杯热茶和2杯咖啡是无差异的;

(4)消费者D 喜欢喝咖啡,讨厌喝热茶。 解:(1) (2) (4) 3、写出下列情形的效用函数,画出无差异曲线,并在给定价格(p1,p2 )和收入(m )的情形下求最优解。 (1)x1=一元纸币,x2=五元纸币。 (2)x1=一杯咖啡,x2=一勺糖, 消费者喜欢在每杯咖啡加两勺糖。 ()12121,min ,2u x x x x ??=????, 1122m x p p = +,21222m x p p =+ 解:(1)当p1/p2>时,x1=0, x2=m/p2; 当p1/p2=时, 当p1/p2<时,x1=m/p1, x2=0 (2) 解得:, 4、假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试问:给定商品1和商品2 的价格为和,如果该消费者的收入足够高,则收入的变化是否会导致该消费者对商品1的消费,并解释原因。 解:该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则有:

国际贸易学计算题

第一章计算题 假定1980年世界贸易值为3500亿美元,1990年世界出口值增至21524亿美元,但期间世界出口物价发生了变化。与1980年相比较,1990年的出口物价是1980年的195%。问1990年与1980年相比,国际贸易量增减多少? 90年的国际贸易量:21524/195% = 11038亿美元 90年的国际贸易量比80年的国际贸易量增加了: 11038亿美元/3500亿美元= 3.15 3.15 – 1 = 2.15 第二章计算题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因为16大于10,所以B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因为1/5大于1/8,所以B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第十章 A国从国际市场进口商品X,每单位10美元。该商品在A国国内的需求曲线是D=400-10P,供应曲线是S=50+5P。 (1)试计算自由贸易时A国进口X商品数量。 (2)如果A国对进口X商品征收50%的进口关税,A国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 (3)如果A国与B国结成关税同盟,对外关税不变,B国以每单位12美元的价格向A国出口X商品,A国的国内价格和进口量各为多少?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立效应怎样? 1)进口量为200单位。(2)A国国内价格为15美元;进口量为125单位。

(3)A国的国内价格为12美元;A国的进口量为170单位;贸易创造效应为45单位;贸易转移效应为125单位。 第二章计算题 已知本国与外国使用劳动一种要素可生产出五种商品,每个国家单位产品的劳动投入量由下表反映: (1)如果本国工资是外国工资的五倍,本国与外国将在哪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们之间发生贸易,各自出口与进口的产品将会是什么? (2)如果本国工资是外国的三倍,本国与外国将又在哪些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它们之间发生贸易,各自出口与进口的产品将又是什么? (1)本国在香蕉、苹果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外国将在柠檬、柚子与葡萄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 (2)本国在香蕉、苹果与柠檬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外国将在柚子与葡萄上具有比较优势并且出口这些产品。 第六章 设某国小汽车的进口价格为2万美元,关税税率为30%,其零部件成本结构与关税如下: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020206国际贸易学(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020206 专业名称:国际贸易学学制:3年所授学位:经济学硕士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掌握坚实国际贸易理论基础、政策与实务专业知识,熟悉多边贸易体制与规则及主要国家对外经贸政策,熟悉深圳市外经贸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并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的外向型、复合型专业人才。研究方向: 1、国际贸易政策与实务。研究世界各国贸易政策、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条款、合同的商定与履行以及国际贸易方式等。 2、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及发展、贸易环境等。本专业研究生导师具有多年从事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教学、科研经历,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对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进行研究,是一个较早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并取得较多科研成果的学术群体,在本学科范围内形成一支专业特色鲜明、人员结构合理、科研教学成果突出的梯队,形成了国际贸易理论、政策与实务的研究特色,并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优势,在国内确立了相应的学术地位。导师队伍:本专业目前有导师11人,年龄结构合理,知识结构互补。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5人。陈勇教授,经济学博士,经济学院院长。在《世界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文汇》、《财经问题研究》、《财经论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数十篇;2006年出版专著《新区域主义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独自承担或参加了多项省、市级课题。赵登峰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主讲课程: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出版专著多部,论文数十篇。江虹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副主任。出版专著1部;主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以及《现代企业经营谋略库》外贸篇,发表学术论文十多篇。刘伟丽教授,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版专著一部;在《经济学动态》、《财经问题研究》、《国际贸易问题》等CSSCI 索引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独立主持课题多项。陈凯副教授,管理学博士,深圳市优秀教师,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出版专著1部,在《经济学家》、《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经济研究》、《财经科学》、《商业经济与管理》等CSSCI 索引期刊独立发表论文16篇。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一项。课程设置:高级国际贸易学、国际贸易实务专题研究、国际贸易规则与政策、国际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国际分工专题研究、国际服务贸易等。教学资源:经济学院是深圳大学文科学院中唯一具有高等教育(本科、硕士、博士)完整培养体系的学院。其中,金融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政治经济学为省级重点扶持学科,微观经济学是省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为省级精品培育课程,《国际经济学》课程是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国际贸易教学团队获深圳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近年来全系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含合著)10余部,主持和参与各类课题10余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长期位于热门专业行列,和校外多家高校以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具有较多的出国出境学习机会。培养特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全面人文素质和复合知识结构、强烈社会责任感、优良职业操守、具有创新意识和学术涵养、适应能力强的复合型骨干人才。能够熟练运用国际经济贸易规则与中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前沿理论;熟练运用外语和计算机,能在外经外贸、政府机关、金融证券等部门从事实际业务、经营管理、调研策划和理论研究。周飞华 2007年毕业现为大公香港评级副总监梁伟森 2007年毕业现为广州市观见营销策划有限公司运营总经理朱振奎 2007年毕业现为深圳市银富天下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潇 2007年毕业现为中广核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分析师柯晓 2007年毕业现为深圳大学在读博士、校长秘书翟拏云 2009年毕业现为中国银行深圳滨河支行副行长朱庆 2011年毕业现为招商银行龙城支行行长助理胡卫夕 2012年毕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转专业申请书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转专业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各位院领导,系领导: 你们辛苦了! 我是x学生xx。 现在郑重提出转专业申请,希望从国际贸易专业转为动画专业。 我看过学校转专业的相关规定,知道这个时候提出转专业是不合适的。但是请听我说。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际贸易已经成为大学中最热门的专业之一,国际经济与 贸易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 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 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 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 和宣传策划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也正因如此,难以改变;就如同无法强迫一个人喜爱另一个人一样。人的发自内心的 情感是无法驱策的,人能支配的只有行动。所以在刚入学的时候,由于对大学本就是迷蒙 的不了解,找不到自己的坐标,就告诉自己安安心心的学习,学好所学的便完成了任务。 但是学习不是任务,它是人要走的路。一个学期过去了,渐渐明白并最终了解了自己,国 际贸易不是我的所好,亦不是我的所长。如同在戈壁上掘井,掘得再深也掘不出水。即使 偶然加碰巧有了一点,到那时所付出的代价已经远远超过了水的价值。就算有一天我在国 际贸易毕业并且是优秀的,我所付出的却是四年花样的青春年华,犹如燃烧在灿烂的阳光 下的蜡烛,发光了发热了,但是照明黑暗驱逐寒冷的价值却永远消失了。 从小我就喜欢画漫画,对动漫有着很高的激情,梦想着自己也成为动漫大师,我认为 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更好的,更全面的去拼搏,去奋斗。当我知道动画这一专业时,我随即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被它的魅力折服,而且我有信心学好它,做好它。 看到枝头含苞待放的花蕾了吗?犹如我二十岁的年龄,她不怕风吹雨打,骄阳暴晒, 严霜压顶,但是她要开放!的确经过了磨砺,她可能不再如初的美丽,甚至会有花瓣残缺,但是作为花,她开放了。那是自主生命为生命争取后的最美的笑容。给我一个机会,也许 以后的路会坎坷,会荆棘;但是,是我自己的选择,即使遍体鳞伤,我还是可以笑的。相反,如果连一个机会也没有,即使完整无缺,也少了拼搏的痕迹,剩下了遗憾。 兴趣是人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我想做有用的人,想为了理想奋斗,想为了梦想拼搏,想在自己有兴趣的方面施展才华,请领导给我走向梦想舞台的机会,让我能展翅高飞!

微观经济学作业习题答案

第一次作业(2010cdut) 1、 粮食价格提高对猪肉的供给曲线有何影响 ?猪肉价格提高对猪肉销售量和猪肉供给曲线是否会发生影响 ? 答:粮食价格的提高将使猪肉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因为粮价提高将使猪的饲养成本上升,进而在任一价格水 平下生产者愿 意并且能够提供的猪肉量随之减少。 猪肉价格提高将增加猪肉的销售量。 因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猪肉价格提高意味着增加猪肉这种商品的 供应量将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因此生产和销售者将提供更多的猪肉上市, 这表现为猪肉供给曲线上点的位置的移动。 但猪肉价格提高本身并不会对供给曲线的变动产生影响。 2、 指出发生下列几种情况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为什么 ? (1) 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这种蘑菇会致癌; ⑵另 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了; ⑶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 ⑷培 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 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 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 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2) 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 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 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 (3)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 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 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 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 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 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 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 第二次作业 1?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 经济学家认为,降低价格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是一条规律。可是这个规律也有例外。例如, 8000元一台,但到2005年为4000元一台,然而销售量却增加 3倍。可见,降低价格不一定会使供给量下降。 ”可 见价格降低不一定使供给量下降 ?? 答案:①这句话不正确 ② 对一般商品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降低价格一定会使其供给量下降这条规律是无可疑义的 ..但是, 这且是一般情况,对于高科技产品,由于科技进步,生产计算机的投入品价格降低, 就是生产成本降低了, 将导致供 给曲线 向右移动,从而在更低的价格下,供给量更大 ?? ③ 用均衡价格观点分析: 当技术进步,成本降低,如果市场价格保持不变(高于实际的均衡价格) ,则市场上出现超额供给(供给量 增加),超额供给使市场价格趋于下降 个角度否定供给规律 2000年电脑的价格才 总结:经济学家所指的是供给规律,前提是商品的其他条件不变 ,而题干中商品的科技条件提高了 ,所以不能从这 2.某城市公共汽车票价从 弧价格弹性。 32美分提高到40美分,提价后乘客为 880万人次,与提价钱相比减少了 12%,求需求的 P 1 32 ,P 2 40 ,Q 2 880 Q 1 880 1000 Ep Q 2 Q ?( P 1 P 2)/ P ■ ( Q 1 Q 2 ) / ? ( P 1 P 2 ) ? ( 12) 2 2~ 0 . 57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以及答案

《国际贸易学》期末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后面括号内。 1.亚当斯密的国际分工理论是(A ) A.绝对成本理论 B.比较成本理论 C.机会成本学说 D.边际成本学说 2.贸易顺差是指(A ) A.出口总额大于进口总额 B.进口总额大于出口总额 C.国际收支为正 D.国际收支为负 3.各国征收反倾销税的目的在于(A ) A.抵制商品倾销,保护本国的市场与工业 B.防止本国商品不顾成本到国外倾销 C.保护本国出口商的利益 D.保护本国进口商的利益 4.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日期是(C ) A. 2001年11月9日 B. 1997年10月1日 C. 2001年12月11日 D. 1999年11月15日 5.关境与国境的关系是关境(D )国境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等于、小于 6.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在某一国外市场上倾销商品,在打垮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市场后,再提高价格,这种倾销方式是(B ) A.偶然性倾销 B.掠夺性倾销 C.长期性倾销 D.永久性倾销 7.某国进口商品以后再向第三国出口而赚取利润,这对第三国而言是( B )贸易。A、过境贸易B、转口贸易 C、直接贸易 D、间接贸易 8.专门贸易是指以( A )作为统计界限。 A.关境B.国境 C.货物进出口D.服务进出口 9.日本对价格6000元以下的手表,每只按其价格征税15%,这种征税方式属于:( A )A、从价税B、从量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10.接受买方信贷的进口商在使用信贷资金进行采购时,必须购买( B )。 A、本国商品 B、贷款提供国的商品 C、第三国商品 D、以上三项都对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补偿贸易 2.自由边境区 3.“自动”出口配额制 P55 所谓“自动”出口配额制是指出口国在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或压力下,“自动”限制本国产品在一定时期内向其他国家出口的数量的出口国配配额制。 4.包销 P10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三小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个国家的银行为了鼓励商品出口,增强商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对本国出口厂商或进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卖方信贷(Supplier’s Credit)卖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出口商(即卖方)提供的贷款。其贷款合同由出口厂商与银行之间签订。 买方信贷(Buyer’s Credit) 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直接向进口商(即买方)或进口国银行提供的贷款,其附加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债权国的商品。 2.简述在一定时间内,把指定商品在指定地区的独家经营权授于该经销商.经销商则承诺不经营其他来源的同类或可替代的商品。通过包销协议,双方建立起一种稳定的长期的买卖关系,而具体的每一笔交易,则以包销协议为基础。另行订立买卖合同。 P83 3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和宗旨 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1.1 非歧视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关税保护原则、取消数量限制原则,透明度原则、公平贸易原则、互惠原则、贸易争端的磋商调解原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优惠原则,区域性贸易安排原则,合理保障原则。 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 全体成员方认识到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和稳定地增加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以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与贸易、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开发世界资源并加以充分利用,寻求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并根据成员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措施。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及考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前景及考证 国贸可就业单位: 1.贸易公司--作单证、贸易谈判等等。通常比较忙,但如果做的还可以,奖金比较高,而且比较锻炼人; 2.货代公司--比较忙,学到的东西不多,工资奖金也不高,但有些大的外企货代,工资福利还不错; 3.船公司--较前两种工作比较轻松,基本工资比较高,福利也不错,有些大的外企,还有出国学习的机会,但通常没有奖金; 4.报关行、报检行。通常有别的选择,我们都不会选择这个工作,因为实在学不到什么东西。经常说只要有报关证、报检证,其实高中水平的人作这行正好。但是,刚刚毕业,没有工作经验时,通常工作也不好挑挑拣拣,不过有1-2年工作经验后,就比较抢手了。另外,根据我和我的同学们的实际情况看,一般最开始干的工作类型通常就会成为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工作类型,所以要好好考虑、衡量,不能仅仅为了一时。 境遇变化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三条:个人天份和性格特点+努力程度+运气。国际经济与贸易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受到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训练,具有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2.掌握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3.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4.了解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及其贸易政策;5.了解中国的经济政策和法规;6.了解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动态;7.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 主干学科:经济学、统计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世界经济概论i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货币银行学、财政学、会计学、统计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专业实习等,一般安排6周。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汇编

国际贸易学期末考试答案 第一章绪论 1.国际贸易的分类 对外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互相依靠。 对外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之间存在交换行为。从根本上说, 2.国际贸易常用术语: ①对外贸易额(对外贸易值)(VFT):一国或一定地区一定时期IM(G+S)+EX(G+S)构成,是反映一国对外贸 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用国际上通行的货币表示。 ②世界货物贸易额: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的CIF(FOB)1按同一种货币单位换算后加在一起,即得到世界货 物进口总额(世界出口货物出口总额)。为把货物贸易额中的服务项目剔除,通常以世界货物出口贸易额代表世界货物贸易额。2 ③世界服务贸易额:各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中的服务额(包括政府服务 和商业服务)减去政府服务额代表。商业服务包括运输、旅游和其他服务。 ④对外贸易量(QFMT):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计算的进口或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去调整当年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得到 的相当于按不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 ⑤总贸易体系(GTS):以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凡进入国境的货物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 的一律列为总出口。 ⑥专门贸易体系(STS):以关境3为标准统计进出口货物的方法。以货物经过海关办理结关手续作为统计进出 口的标志。 ⑦贸易差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与进口(货物与服务)总额之间的差额称为总贸易差 额。一般有三种情况:①贸易顺差(出超):出口额>进口额;②贸易逆差(入超):进口额>出口额;③贸易平衡:出口额=进口额。 ⑧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占总 进出口贸易额的比重。 1离岸价格(FOB):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到岸价格(CIF)=FOB+运费+保险费。 2由于CIF>FOB,所以前者总是>后者。 3关境(关税领域):海关征收关税的领域。①国境内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则关境<国境;②有些国家组成关税同盟,成员方对外实行统一关税政策,形成共同关境,则关境>国境;③关境=国境。我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采用总贸易体系,而德国、意大利、法国采用专门贸易体系。

国际贸易学专业全面解析

国际贸易学专业全面解析 第一、就业前景 国际贸易学专业就业率比较高,社会对于此类人才的需求变大。随着我国外贸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拥有专业知识的高技能人才越来越受企业的青睐。且此专业研究生的就业机会比本科生多一些。 \ 第二、就业方向 就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向: 1,企业外贸部门中从事一般性进出口业务的谈判、生活及工作接待专业人员,一般贸易交往中各种资料、合同的草拟、贸易交易实务、结算实用型专业人员。 2,三资企业中从事和参与企业贸易外事活动的实用型专业人员。 3,旅游业、对外饮食服务和其它行业中,从事商贸活动,经营的实用型专业人员。 4,跟经济相关的职业如银行、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等专业人员。 第三、职业规划 如今对人才的要求有了全面提升,不仅要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一定年限的实物操作经验,同时,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就业资格证书是最重要的岗位敲门砖,懂得国内外贸易法规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得高薪的关键,比如目前具有单证员证书者非常少,有证书者月薪一般可达五千元,而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每个从事国际贸易业务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功,大学生进入外贸、外资企业工作,一般都是从单证操作员做起,因此如果大学毕业生求职前取得单证员证书,第一份工作的收入就比一般白领高得多。 根据近两年的行业发展,当前急需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主要涉及的领域有信息通讯、生物工程与医药、环境保护、新材料与新能源、现代农业、地球空间信息技术等专业,以及与奥运、世博会相关的建设,与市场开发领域的招商引资、海外融资、上市与开拓海外市场等活动。国际贸易的成交金额动辄数百万美元,对企业来说国际商务谈判师是外贸企业中不可或缺的人物,特别是有职业证书和实际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人才在猎头市场中往往是有价无市。 我国开设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院校比较多,各院校的实力不同。 全国高校中国际贸易专业实力较强招生院校有: \ 对外经贸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京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 以上是中国国内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生院科研与学术实力较强的一些院校,考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专业素质的高低选择报考。但是必须注意的是名校竞争力大,报考人数多,报考难度较大,考生一定综合考虑多种情况量力而行。 一、考研报名时间及考试时间 报名一般为网上报名:通常在十月份,考试时间通常为下一年的一月份。具体时间每年会有不同,留意相关信息。 研究生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203)日语;(303)数学三;(820)经济学。 政治、外语和数学为全国统考科目,具体的考试内容需要查看考试大纲,一般在每年的

Feenstra 高级国际贸易

Feenstra,Advanced International Trade Appendix B:Discrete Choice Models Discrete choice models are commonly taught in econometrics,but the economic generality of these models is sometimes unclear.This is especially true when we consider models that incorporate not just demand but also the optimal prices charged by firms under imperfect competition.In that case,we want to derive demand and prices in a mutually consistent fashion,as will be discussed in this Appendix. We begin with an aggregation theorem due to McFadden(1978,1981).He has shown that when individual have random utility over discrete alternatives,the decisions that they made can sometimes be aggregated up to a representative consumer.McFadden focuses on the case where individual have utility functions that are linear in income,and where the goods over which a discrete choice is being made are purchased in the quantity0or1.Under certain conditions,it is possible to generalize this to the case where utility is nonlinear in income,and where the discrete-choice good is purchased in continuous quantities.This is a principal result of Anderson,de Palma and Thisse(1992,chaps.2-5)who show,for example,that the representative consumer can have a CES utility function,as we also demonstrate below. At the same time as presenting these aggregation results,we will discuss the empirical strategy to estimate discrete choice models due to Berry(1994).In this approach,we suppose that the individual-level data on consumer choices is not available.Rather,we just observe the market-level data on the quantity purchased of each product,as well as their prices and characteristics.The goal is to infer the individual taste parameters from this market-level data on quantities and prices,as well as parameters of marginal cost,so that price-cost margins can be estimated.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