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简答题和论述题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简答题和论述题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简答题和论述题
刑法学考试精品题解简答题和论述题

简答题和论述题

1.如何理解刑法学及其研究对象。答:刑法学是研究刑法

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其研究对象是刑法.而刑法的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所以刑法学的研究对象也可以说刑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刑法学研究对象的这种特殊性是葂于其他部门法学的主要标志.。

2.如何理解刑法的性质。答:阶级性质:刑法是统治阶级

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工具。法律性质:(1)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广泛;(2)刑法的强制性最为严厉。

3.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答:宪法是我国刑

法制定的法律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

4.刑法的解释有哪些种类。答:⑴按解释效力的不同可分

为: ①立法解释,就是立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②司法解释,就是由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3.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属于有权解释,有法律约束力.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属于无权解释. ⑵按解释的方法不同可分为: ①○1.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②论理解释,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论理解释可分为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5.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有什么特点?答:有两个显著的

特点:(一)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具宽泛性。一般来说,各个部门法调整的只是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而刑法调整的范围不限于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凡是受到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都有刑法来调整。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没有刑法做后盾和保证,其他部门法往往很难得到彻底贯彻实施。(二)刑法对社会关系的保护手段具有最为严厉的强制性。从法律属性上讲,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任何人侵犯了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都有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其他部门法的强制手段包括损害赔偿、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罚款、行政拘留等,而所有这些强制手段都不及刑罚制裁手段即适用刑罚的严厉性。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而且在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6.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

际出发。

7.刑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制定刑法的根据和任务是什

么?答:刑法制定的目的在于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

法制定的根据包括法律根据和实践根据。法律根据是我国宪法: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是其他一切法律的立法根据当然也是刑法的立法根据。实践根据:是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刑法的任务:又称刑法的机能、刑法的作用。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2,保卫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公私财产;3,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4,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8.简述刑法总则和分则的概念及关系?

答:刑法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认定犯罪、确定责任和适用刑罚所必须遵守的共同的规则。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解决具体定罪量刑问题的标准。二者的关系:总则与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总则指导分则,分则是总则的具体体现,二者相辅相成,只有把总则和分则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正确地认定犯罪、确定刑事责任和适用刑罚。

9.简述刑法的解释及其分类?答刑法的解释就是阐明刑法

规范的含义。其分类有两种:(一)按解释的效力分类:1,立法解释:就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2,司法解释:就是由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3,学理解释:就是由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学理解释在法律上没有约束力。(二)按解释的方法分类:1,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词语、概念、术语等,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2,论理解释:就是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所作的解释。伦理解释又分当然解释、扩张解释和限制解释。

10.刑法的性质应当如何理解?答:刑法的性质具有两方面

的含义,即刑法的阶级性和刑法的法律性质。(一)刑法的阶级性,是指刑法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既不是自古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刑法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制定的法律规范,其基本内容是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通过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来为统治阶级服务。刑法作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一种工具,其阶级本质是由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的。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国刑法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保卫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刑法的法律性质:是指刑法作为国家整个法律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的特征。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具宽泛性。一般来说,各个部门法调整的只是某一方

面的社会关系,而刑法调整的范围不限于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凡是受到犯罪侵害的社会关系都有刑法来调整。

刑法是其他部门法的保护法,没有刑法做后盾和保证,其他部门法往往很难得到彻底贯彻实施。(二)刑法对社会关系的保护手段具有最为严厉的强制性。从法律属性上讲,任何法律都具有强制性,任何人侵犯了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都有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其他部门法的强制手段包括损害赔偿、恢复原状、赔礼道歉、罚款、行政拘留等,而所有这些强制手段都不及刑罚制裁手段即适用刑罚的严厉性。刑罚不仅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财产,限制或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剥夺犯罪分子的政治权利,而且在极端情况下,还可以剥夺犯罪分子的生命。

11.什么是刑法的解释?如何区分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

答:刑罚的解释就是阐明刑法规范的含义。扩张解释,又称扩大解释,是为了体现立法精神,结合社会的现实需要,对刑法条文用语的含义作出超过字面意思的解释。扩张解释不应当超出一定的限度,这个限度就是?刑法条文所可能具有的最宽含义?,即‘文义的最远射程’。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是类推解释,而类推解释的本质是创制新的法律规范。从实质而言,扩大解释没有超出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类推解释则超出了公民预测可能性的范围,违背了罪刑法定原则。

12.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答:(一).必须是贯穿全部刑

法规范;(二.)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精神;(三.)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活动的意义.

13.怎样理解刑法基本原则的主要特征?1)刑法基本原则必

须是贯穿全部刑法规范的原则;2)刑法基本原则必须体现我国刑事法制的基本性质和基本精神;3)刑法基本原则具有指导和制约全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意义。

14.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答:(1)法定化,即

犯罪与刑罚必须事先由法律作出明文规定,不允许法官自由擅断。(2)实定化,即对于什么行为是犯罪和犯罪产生的具体法律后果都必须作出实体性的法律规定。(3)明确化,即刑法条文必须文字清晰,意思确切,不得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

15.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答:

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的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受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基本要求是: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对于一切犯罪行为,不论犯罪人的社

会地位、家庭出身等情况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不应有所区别,而要一视同仁,依法惩处。

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追究犯罪、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不得因为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等情况的不同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不同的刑法适用,但同时,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并不否定因犯罪人或被害人特定的个人情况而在立法上、司法上允许定罪量刑有其符合刑法公正性的区别,如果这些个人情况对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序有影响的话,在定罪量刑上应有所区别,无影响的则不应有所区别;在司法实务中贯彻适用该原则必须着重注意以下两个问题:A刑事司法公正,即定罪公正、量刑公正和行刑公正;B反对特权,即只要是犯罪,就要平等地适用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予以惩处,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16.怎样理解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答:(1)

含义: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2)基本要求:①立法要求,即立法上要依据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设臵体现区别对待的刑法制度和轻重有别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我国现行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与刑法制度,刑法分则设立了轻重不同的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②司法要求:A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臵于同等重要的地位;B纠正重刑主义的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C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17.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平等原则以及罪责刑相适应原

则的含义是什么?其立法体现以及司法适用应注意什么问题?答:(一)罪刑法定原则:含义:通常包括:什么是犯罪,有哪些犯罪,各种犯罪构成条件是什么,有哪些刑种,各种刑种如何使用,以及各种具体罪的具体量刑幅度如何等,均由刑法加以规定,对于刑法分则没有明文规定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立法体现:我国1979年《刑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罪刑法定原则,但从立法的具体情况看,基本上还是实行了罪刑法定原则;1997年《刑法》第3条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即:?法律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罚。?这一原则的价值内涵和内在要求,已经得到全面体现。在司法适用注意:1,正确认定犯罪和判处刑罚。2,正确进行刑法解释。(二)适用刑法平等原则:含义:对任何人犯罪,不论犯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地位、职业性质、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应追究刑事责任,一律平等地适

用刑法,依法定罪、量刑和行刑,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立法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宪法确立的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原则。1979年《刑法》第4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这就使宪法确立的人人平等原则,结合刑法的特殊内容,具体化为适用刑法人人平等这样一项原则。在司法适用中注意:不论任何人犯罪,无论其身份、地位如何,在定罪、量刑及行刑上均一律平等对待。(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含义: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行相称,罚当其罪。立法体现:1,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3,设臵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在司法适用中注意: 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臵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证的执法观念。3,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18.为什么要在刑法中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刑法基本原

则的意义何在?)答;规定刑法的基本原则突出表现在对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具有制定和制约的作用上。刑事立法工作必须体现刑法基本原则,当刑法需要修改补充时,必须以这些基本原则为指导,促进刑法的完善,更好地打击犯罪、保护人民,充分发挥刑法的人权保障功能。在具体的刑事司法工作中,应大力贯彻刑法基本原则,强化法治意识、平等观念。总之,刑法基本原则具有强大的威力,既有利于有效地打击犯罪,又有利于切实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既有利于推进我国法治化进程,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公正性。

19.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答:是以属地

原则为基础,兼采取属人原则和保护原则,并在一定范围内肩采取普遍管辖原则的结合型刑事管辖体制。①属地原则(也称为领土原则)。②属人原则(也称国籍原则)。

③保护原则(也称安全原则)。④普遍管辖原则。⑤独立

行使刑事管辖的主权原则,兼顾?一罪不二罚?的原则。

20.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答:刑罚的溯及

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刑法采用的是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新法原则上不具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则依新法处理。根据这一原则的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前实施的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1)当时的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只能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2)当时的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3)当时的刑法和现行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按照现行刑

法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刑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即?从旧?。但如果当时的刑法处刑比现行刑法要重,则适用现行刑法。此即从轻原则。(4)如果根据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了生效的判决的,该判决继续有效。

21.世界上多数国家是如何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的,为什

么:?答:都是采取折中原则及普遍原则解决本国的刑事管辖权问题。因为,折中原则主张以属地原则为基础,有限制地兼采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这就是说,凡是在本国领域内犯罪的,不论是本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适用本国刑法;本国人或外国人在本国领域外犯罪的,在一定条件,也适用本国刑法。这种结合型的刑事管辖权体制,既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又有利于同犯罪行为作斗争,比较符合各国的实际情况和利益,所以容易为各国所接受。而普遍原则则是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补充和例外,即只有在排除属地管辖、属人管辖和保护管辖等原则之适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适用普遍管辖原则的问题。普遍管辖原则主要是根据世界各国缔结的国际条约来解决刑事管辖权问题。

22.从旧兼从轻原则中的?从轻?应当如何理解?答:刑法

的?从旧兼从轻?原则中的?从轻?主要是从有利于被告人的角度出发,解决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根据《刑法》第12条第1款规定,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要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不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当时的法律和现行法律均认为是犯罪,并且依照《刑法》第4章第8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适用当时的法律;但如果现行刑法对这一行为规定的法定刑比行为时法律规定的法定刑轻,则适用现行刑法。

23.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答:根据《刑法》第13条的

规定,可以看了,犯罪这种行为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

危害性,这是犯罪(最基本)的特征.二.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犯罪不是一般的违法行为,而是违反刑法即触犯刑律的行为.三.犯罪是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对于违反刑法的犯罪行为来说,要承担刑罚处罚的法律后果.这三个基本特征都是必要的,是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的.

24.怎样理解犯罪概念的意义?答: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

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的科学概括,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根本标准。一方面,这一定义科学地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治属性和法律特征,指出犯罪是严重破坏刑法所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属性,它揭示了犯罪的社会政

治本质。同时该定义又明确指出犯罪必须是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如果一个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但法律没有规定其为犯罪,或者没有规定对这种行为的刑罚处罚,那么也不能认定为犯罪。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揭示了犯罪的法律特征,这一规定是现代法治国家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和必然反映。

另一方面,这一定义在对犯罪进行定性描述的同时又设臵了定量要求。

25.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有何联系与区

别?答: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一切客观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两个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的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回答什么是犯罪的问题,犯罪有那些基本特征;而犯罪构成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犯罪是如何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法定的条件。可见,犯罪与犯罪构成这两个基本概念,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犯罪构成通过成立犯罪的一系列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统一,具体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因而是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犯罪概念对于认定犯罪具有原则性指导作用,是从总体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犯罪构成对于认定犯罪则具有具体指导作用,是从操作层面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正确认定犯罪服务。

26.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答: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

具有如下三个特征:一.犯罪构成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犯罪都必须具备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它们的有机统一是内在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就形成犯罪构成.二.犯罪构成是行为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并非每一事实特征都可以成为犯罪构在要件,而只有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具有决定意义而为该行为成立犯罪所必需的那些事实特征,才是犯罪构成的要件.三.犯罪构成由刑法加以规定,诸多事实特征必须经过法律的选择,才能成为犯罪构成的要件.

27.犯罪构成有哪些共同要件。答:具有以下四个共同要件:

一.犯罪客体,即刑法保护的、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

社会关系.二.犯罪客观方面,即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三.犯罪主体,即成立犯罪所要求的行为人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四.犯罪主观方面,主要指行为人有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

28.犯罪构成的意义何在?答:犯罪构成是罪刑法定原则的具

体要求和重要体现。学习和研究犯罪构成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犯罪构成是区分罪与非罪界

限的标准。犯罪构成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提供了明确

的具体的法律标准。行为符合犯罪构成就构成犯罪,否

则就不成立犯罪。第二,犯罪构成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界

限的标准。虽然一切犯罪都必须具备共同的犯罪构成要

件,但不同的犯罪存在各自不同的具体犯罪构成,行为

符合不同的犯罪构成就成立不同的犯罪。第三,犯罪构

成是区分轻罪与重罪的依据。因为犯罪构成的内容不同,其反映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也不相同,故而根据某种犯罪

构成的不同内容,就可以判断出该罪的轻重并适用与之

相适应的轻重不同的刑罚。

29.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其分类的

意义是什么?答:概念: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

的,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行为构

成犯罪的必备要件之一。某种行为,如果没有或者不可

能危害任何一种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那就不可能构

成犯罪。分类和意义:刑法理论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社会关系的范围,对犯罪客体作不同层次的概括,从而

把犯罪客体划分为三类或者三个层次:犯罪的一般客体;

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对犯罪客体进行分

类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通过分类可以进一步揭示各

类犯罪客体的属性,正确认识犯罪客体在刑事司法中的

作用,解决刑事司法中诸如定罪量刑中的各种难题。其

次,通过分类,可以揭示犯罪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更

深的层次上认识犯罪,总结其规律性,制定正确的刑事

政策。犯罪的上述三类客体是三个不同的层次,它们之

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30.怎样理解我国刑法制定的实践根据?我国同犯罪作斗争

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是我国刑法拟定的实践根据,调查研究,实事求事,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国刑事立法的根本指导原则。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借鉴吸取了中国历史上和外国在刑事立法方面对人民有益的和科学的经验,并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使得我国的刑法成为一部具有中国特别的刑法。多年来同犯罪作斗争行之有效的、成熟的经验以及我国独创的制度,刑法都作了规定。

31.刑法的解释有哪些种类?按解释效力分立法解释、司法

解释和学理解释;按解释方法所作分文理解释与论理解释。

32.罪刑法定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法定化;2明确化;

3,正确处理法律漏洞,在法律规定有漏洞情况下,其不利后果不应由被告人承担,需要通过完善立法弥补法律漏洞。

3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要求。1,刑法与罪质相适应;2,

刑罚与犯罪人的人身危险相适应;3,刑罚与犯罪情节相适应。

34.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立法体现:1,确立了一个科学的刑

罚体系;2,规定了差别对待的刑罚制度;3,完善了刑罚处罚制度;4,设臵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

35.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内容:有定罪、量刑、行刑、保护。

36.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是什么?主要

是指司法上的平等,因为刑法立法上的平等与合理问题,属于立法创制中要解决中的问题,而法律一旦制定出来,要求的就是依法办事,即在适用法律定罪量刑上平等与公正。要求:就犯罪人而言,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对于一切犯罪行为,不论犯罪人的社会地位、家庭出身、民族、宗教、信仰、职业状况、财产状况、政治面貌、才能业绩如何,都一律平等地适用刑法,在定罪量刑时不应有所区别,要一视同仁,依法惩处。就被害人而言,任何人受到犯罪侵害,都应当依法追究犯罪、保护被害人的权益;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不得因为被害人身份、地位、民族、宗教、信仰、政治面貌、财产状况等情况的不同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经不同的刑法适用。

37.怎样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含义:犯多

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亦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罪刑相称;罪轻罪重,应当考虑行为人的犯罪行为本身和其他各种影响刑事责任大小的因素。要求:立法要求:1)刑法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2)刑法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与刑法制度;3)刑法分则设立了轻重不同的不同具体犯罪的法定刑幅度。司法要求:1)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臵于同等重要的地位;2)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执法观念;3)纠正不同法案量刑轻重?殊的现象,实现执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38.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空间效力的规定?是指刑法对地

域和对人的效力,所要解决的是国家刑事管辖权的范围问题,它的原则有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和普遍原则。

39.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指刑法生效后,

对于其生效以前未以审判或判处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如适用就有溯及力,不适用则没有溯及力。

它的原则有从旧原则、从新原则、从新兼从轻原则和从旧兼从轻原则。

40.怎样认识犯罪的基本特征?1)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

为,即具有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犯罪是触犯罪刑律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

41.什么是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怎样?我

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某一具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而为该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

具备的一切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关系:联系在于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区别在于它们的功能有所不同,犯概是从行为的社会、政治本质上,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基本属性,从而使我们得以从原则上把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加以区别,犯构成是在犯罪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犯罪是怎样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法定的具体条件?。总之它们之间是相互区别,相辅相成,共同为正确地认定犯罪服务。

42.怎样把握犯罪构成的特征?1)它是一系列客观要件和主

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2)它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法律标志;3)它由刑法加以规定。

43.犯罪构成有哪些共同要件?犯罪构成的要件是指成立犯

罪所必须具备的条件。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44.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是怎样分类的?其分类的意

义是什么?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分类:犯罪的一般客体、犯罪的同类客体、犯罪的直接客体。意义:1)通过分类可以进一步提示各类犯罪客体的属性,正确认识犯罪客体在刑事司法中的作用。解决刑事司法中诸如罪量刑中的各种难题;2)通过分类,可以提示犯罪的共性和个性特征,从更深的层次上认识犯罪,总结其规律性,制定正确的刑事政策。45.刑法溯及力原则?1,从旧原则:对于该类行为一律适用

旧法;2,从新原则:对于该类行为一律使用新法;3,从旧兼从轻原则:原则上适用旧法,但当适用新法对当事人有利时,则适用新法;4,从新兼从轻原则:原则上适用新法,但当适用旧法对当事人有利时,则适用旧法。

46.简述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有何联系与区别?答:联系:

犯罪概念是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概念的具体化。犯罪概念作为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回答什么是犯罪的问题,犯罪有那些基本特征;而犯罪构成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回答犯罪是如何成立的,构成犯罪需要具备哪些法定的条件。可见,犯罪与犯罪构成这两个基本概念,是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犯罪构成通过成立犯罪的一系列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的统一,具体说明什么样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触犯刑法的,因而是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犯罪概念对于认定犯规具有原则性指导作用,是从总体上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犯罪构成对于认定犯罪则具有具体指导作用,是从操作层面分清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界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为正确认定犯罪服务。

47.简述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答:四个要件:1,犯罪客体,

即刑法保护的、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2,犯罪客观方面,即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主要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

系等;3,犯规主体,即成立犯罪所要求的行为人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4,犯罪主观方面,主要指行为人有罪过(包括故意和过失)

48.简述犯罪构成的基本特征:答:犯罪构成是犯罪成立所

必需的各种主客观要件的有机统一;第二,犯规构成是反映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的事实特征;第三,犯罪构成的各要件是刑法所明文规定的,这是犯罪构成的法定性。

49.犯罪构成的意义何在?犯罪构成是罪行法定原则的具体

要求和重要体现。学习和研究犯罪构成的重要意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犯罪构成是区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标准;2,犯罪构成是区分此罪与彼罪界限的基准;3,犯罪构成是区分轻罪与重罪的依据。

50.简述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特征;

2,有助于准确定罪;3,有助于正确量刑。

51.犯罪客体的概念及种类是什么?之间的关系怎样?犯罪

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之一。其种类有三种: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三类客体是三种不同的范围与层次,他们之间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抽象与具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2.简述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联系与区别;答:犯罪客体

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二者之间既有共同点也有区别。二者之间的联系是:犯罪客体是抽象的,它总是通过一定的载体体现出来,这一载体就是犯罪对象。犯罪对象是指犯罪行为直接作用的人或物。

物是一定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而人则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承担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来侵犯一定社会关系的。如果只看到犯罪行为对之起作用的人或物,而看不到它背后所体现的具体的社会关系,就不能正确地定罪量刑。二者的区别:1,在犯罪性质反面: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2,在犯罪构成要件方面: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要件,犯罪对象则不一定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条件。3,在侵害性方面: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却不一定受到损害。4,在犯罪分类的基础方面: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53.如何理解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

54.答:危害行为是指认真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

体动静。其主要特征是:1,主体特定性,即危害行为是自然人或法人所实施的行为;2,有体性,即危害行为是人体活动;3,有意性,即危害行为受人的意识、意志所支配。4,有害性,即危害行为是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

5,违反刑法规范性,即危害行为是违反刑法规范的行为。

其表现形式是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即对法律明文规定应当履行和禁止履行的义务,该为而不为不该为而为之,从而触犯法律危害社会。

55.怎样分析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结果?

56.答: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结果有广

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危害结果,是指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有两种分类:1,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直接结果是指由危害行为所直接造成的侵害事实。间接结果是指由危害行为所间接造成的侵害事实。2,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非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

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是指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成立某种具体犯罪既遂必须具备的危害结果。非构成要件的结果,是指危害行为引起的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影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大小的危害结果。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是定罪的主要根据之一。狭义的危害结果可以分为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和无形的、不能具体测量确定的非物质性危害结果。1,物质性危害结果,是指表现为物质性变化的危害结果。可以凭直观加以观察的,并且一般是可以用数量计算或用形象加以描述。2,非物质性危害结果,是指表现为非物质变化的危害结果。人们不能凭直觉感知它,但并不是无迹可寻、不可估量,只是它与物质性的危害结果相比,其认定方式更为复杂、困难而已。

57.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内容是什么?答: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是指人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刑法上因果关系的基本内容有1,因果关系的客观性。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2,因果关系的相对性。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在现象普遍联系的整个链条中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要确定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必须把其中的一对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考察它们。3,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是指从发生的时间上看,原因之前,结果在后,结果不可能在原因之前存在。4,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人的行为不可能超越时空而孤立存在和发展。人的行为引起某种危害结果,总是同当时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相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5,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刑法上的因果关系除了一因一果外,还有一因多果、多因一果和多因多果。这就是刑法因果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58.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解决了因果关系

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

59.答:①行为直接而合乎规律地引起特定的危害结果。②

行为在危险状态或特定条件下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③行为加上被害人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④两行为

前后连接导致危害结果发生。⑤数行为共同作用而导致发生危害结果。⑥中断的因果关系。某种危害行为引起或正在引起某种危害结果,在这一过程中介入异常因素而发生另一危害结果。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解决刑事责任问题。

要使行为人对自己的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即使具备因果关系,如果行为人缺乏故意或故失,仍不能构成犯罪和使其负刑事责任。那种把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混为一谈,认为有因果关系就负刑事责任的观点是错误的,是客观归罪的观点。

60.简述我国刑法对自然人犯罪主体都规定了哪些内容?

答:自然人犯罪主体,是指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并且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自然人犯罪主体可以再分为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对一般主体而言分为四种内容:1,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凡年满16周岁、精神和生理功能健全且智力与知识发展正常的人,都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

其实施了犯罪行为,应当依法负全部的刑事责任。2,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简称完全无责任能力或无责任能力,指行为人没有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分两类:一类是不满14周岁的人;一类是行为时因精神病而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其实施了犯罪行为,依法不负刑事责任。3,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也称相对有刑事责任能力,指行为人仅限于对刑法所明文规定的某些严重犯罪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对未明确限定的其他危害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刑法》中相对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即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这类人仅对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这8种犯罪行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承担刑事责任,而对除此之外的其他危害行为无刑事责任能力,不负刑事责任。4,减轻刑事责任能力:又称限制刑事责任能力、限定刑事责任能力、部分刑事责任能力。其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和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中间状态,指因年龄、精神状况、生理功能缺陷等原因,而使行为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时,虽然具有责任能力,但其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较完全责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减弱或降低的情况。有四种: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3又聋又哑的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4,盲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61.如何理解单位犯罪?答:单位犯罪,是指由企业、事业

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单位犯罪有两个特征:1,单位犯罪的主体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2,单位犯罪的存在范围具有法定性。即并非所有的犯罪都可由单位构成,只有法律明文规定单位可以成为犯罪主体的犯罪,单位才成为主体并承担刑事责任。根据《刑法》规定: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62.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

系?答: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需的,行为人具备的刑法意义上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换言之,刑事责任能力就是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刑事责任能力包括辨认行为能力和控制行为能力。辨认行为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对自己的行为在刑法上的意义、性质、作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控制行为能力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1)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前提和基础,2)控制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关键,可见,仅有辨认能力而没有控制能力,就没有了选择和决定自己行为的能力,就不成其为刑事责任能力;控制能力的存在又须以具备辨认能力为前提,因而不可能存在仅有控制能力而没有辨认能力的情况。总之,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必须齐备,缺一不可。

63.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如

何规定的?指法律所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

任年龄阶段,不满14

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

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

64.聋哑人、盲人、生理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聋哑

人、盲人实施刑法禁止和危害行为的,构成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应受刑罚处罚,但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1)医学证明生理醉酒人的辨认和控制行为有力只是有所减弱但并未完全失,不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人;2)生理醉酒人在醉酒前对自己醉酒的可能实施危害待业应当预见到,甚至已有所预凶,在醉酒状态下实施危害行为时具备故意或过失的犯罪主观要件;3)醉洒完全是人为的,可以戒除的。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

我国刑法典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宝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必须同时具备:1、医学标准。指从医学上看,行为人是基于精

神病理的作用而实施特定危害社会行为的精神病人。其含义如下:首先,行为人须是精神病人。精神病是由于某种原因人体内外原因引起的严重的精神障碍性疾病。

其次,精神病人必须实施了特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如果这些危害行为是精神健全者实施的,就会构成犯罪和应负刑事责任。再次,精神病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须是基于精神病理的作用,即行为人的精神病于行为时须处于发病期,而不是缓解或间歇期。2、心理学标准。指从心理学、法学的角度看,患精神病的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不但是由其精神病理机制直接引起的,而且由于某种原因精神病理的作用,使其行为时丧失了辨认行为的能力,是指行为人由于精神病理的作用,在行为时不能正确地了解息行为危害社会的性质及其危害后果。

65.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具有哪些条件?

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条件:1、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2、正当防卫的时间条件3、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4、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5、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

66.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如何划清正当防卫与防卫

过当的界限?是防卫者所采取的行为和所造成的损害,只要是制止不法侵害行为所必要的,不论造成的损害是轻是重,都成立正当防卫。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所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防卫过当,是指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违反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给不法侵害人造成重大损害,因而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如果不是非法不能制止不法侵害,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就应认为是防卫过当。区别: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是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概念。防卫过当在客观上具有社会危害性,主观上存在罪过,因而是一种非法侵害行为,这是防卫过当区别于正当防卫的本质特征,也是追究防卫过当人刑事责任的基础。防卫过当与正当防卫的密切联系在于两者都具有行为的防卫性。防卫过当必须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利益,针对不法侵害人的前提下实施。只是因为防卫超过了必要限度造成不重大的损害,才使防卫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由正当变为不当,由合法转为非法。

67.什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如何

划清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个较小的合法权益的行

为。条件:(一)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二)紧急避险的时间条件(三)紧急避险的对象条件(四)紧急必须的限制条件(五)紧急避险的主观条件(六)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划清要件:紧急避险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这是紧急避险的限度条件。它所损害的利益必须小于所保护的利益,这是衡量紧急避险是否超过必要限度的界限。衡量合法权益的大小,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人身权益大于财产权益(二)在人身权益中,生命是最高的权利,不允许为了保护一个人的健康而牺牲另一个人的生命,更不允许牺牲别人的生命来保全自己的生命。(三)在财产权益中,财产价值高的利益高于价值低的利益,公共利益重于个人利益,但在实践中也允许为了较重的个人利益而损害较轻的公共利益。

68.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异同?相同点:1.目的相同。

二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2.前提相同。二者都必须是合法权益正在受到威胁。3.责任相同。二者都应当对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承担刑事责任。区别:1.危险的来源不同。2.损害的对象不同。3.行为的限制不同。4.行为的限度不同5.主体要求不完全相同。

69.犯罪既遂形态有什么特征?既遂犯有哪些类型?答:犯

罪既遂是指行为人的故意犯罪行为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的犯罪完成形态。确认犯罪是否既遂,应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类型:1.结果犯。2.行为犯3.危险犯4.举动犯。70.犯罪预备形态有什么特征?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什么

区别?答: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特征:(一)犯罪预备的客观特征含义:1.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

2.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二)犯罪预备形态

的主观特征含义:1.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2.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区别:犯罪预备不同于犯意表示。犯罪预备形态,是故意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一种停止状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停止状态。犯意表示,是指以口头、文字或其他方式对犯罪意图的单纯表露。

犯意表示尚未开始实施任何危害社会的行为,因而属于犯罪思想的范畴。只有犯意而尚未实施犯罪行为的,不具有社会危害性,因而不能认定为犯罪和处以刑罚。71.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

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状态有什么区别?答: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其特征: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3.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区别:前两个侧重于提示犯罪未遂的客观特征,第三个侧重于提示犯罪未遂的主观特征,三个特征表现为主客观的统一和齐备。(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根本区别所在。犯罪具备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作为既遂的标准,以着手实行的犯罪是否具备全部构成的全部要件作为既遂与未遂区分的标志。(确认犯罪是否既遂,应以行为人所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72.怎样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特征?答:犯罪中止,是指在

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有两种类型,即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1.时空性。

即必须是在犯罪处于运动过程中而尚未形成任何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放弃犯罪。2.自动性。这是犯罪中止形态的本质特征,是犯罪中止形态与犯罪的未遂形态和预备形态的根本区别所在。3.彻底性。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的特征:也需要具备上述普通类型的犯罪中止所必须具备的三个特征。这种特殊犯罪中止类型还要求具备?有效性?的特征,即行为人还必须有效地防止了他已实施的犯罪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状态而停止下来。

73.试述共同犯罪的概念和成立条件?是故意犯罪的一种特

殊形态,是相对于单个人故意犯罪而言,即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成立条件:(一)主体要件:

1.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构成的共同犯罪。

2.两个以上的单

位构成的共同犯罪。3.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与单位构成的共同犯罪。(二)客观要件,是指各犯罪人必须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共同行为分三种情形:1.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2.共同直接实施犯罪。

3.存在分工的共同犯罪行为。(三)主观要件,是指各共

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具有两个特征:1.共同的认识因素。2.共同的意志因素。

74.试述从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是指在共同犯罪中

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它分为两种: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即次要的实行犯;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从犯,即帮助犯。根据刑法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75.试述犯罪集团成立的条件?指三个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

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条件:1)犯罪主体必须是三人以上;2)犯罪组织成立的目的便在于实施犯罪;

3)犯罪人所共同建立的组织具有相当的稳定性;4)犯

罪分子之间相互纠合体现在一定的组织性。

76.试述主犯的概念、种类和刑事责任?是指组织、领导犯

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种类: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是首要分子的一种,也就是组织犯;2)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是首要分子的一种;3)其他在犯罪集团或一般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可以是实行犯,也可以是教唆犯。

刑事责任:根据刑法典第26条第3款和第4款的规定,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对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77.试述教唆犯的概念、特征、成立和刑事责任?是以劝说,

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以及其他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意或虽有犯意但不坚定的人,使其决意实施自己所劝说,授意的犯罪,以达到犯罪的目的的人。它的特点是:本人不亲自实行犯罪,而故意唆使他人产生犯罪意图并实行犯罪。成立的条件:

1.客观上具有教唆他人犯罪的行为。

2.主观上具有教唆

他人犯罪的故意。种类:刑事责任: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这情况在刑法理论上叫教唆未遂;教唆不满14周岁的人或精神病患者犯罪的,对教唆者应当按单独犯论处,在刑法上称为间接正犯即间接实行犯。

78.如何区分一罪与数罪?一罪包括实质的一罪与处断的一

罪。其中,实质的一罪,是指形式上具有数罪的某些特征,但实质上仅构成一罪的犯罪形态。包括继续犯、想象竞合犯、结果加重犯。处断的一罪,是指实质上构成数罪,但因其所具有的特征而被司法机关作为一罪处断的犯罪形态。包括连续犯、牵连犯、吸收犯。数罪,依据不同的标准,也可以分为实质数罪和想象数罪、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并罚的数罪和非并罚的数罪。它的意义,明辨实质数罪中应予并罚的数罪范围,并在此基础上,针对非并罚的实质数罪,包括其中的异种数罪和同种数罪,如牵连犯、连续犯等犯罪形态,确定与之相应的处断原则。

79.什么是继续犯?其特征如何?是指犯罪行为自着手实行

之时直至其构成既遂、且通常在既遂这后至犯罪行为终了的一定时间内,该犯罪行为其所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形态。特征:1)它必须是基于一个犯罪故意实施一个危害行为的犯罪;2)它是持续地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的犯罪;3)它是犯罪行为及其引起的不法状态同时处于持续过程中的犯罪;4)它必须以持续一定时间或一定时间的持续性为成立条件。

80.如何理解想象竞合犯的概念和特征?指行为人基于一个

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实施一个危害行为,而触犯两个以上异种罪名的犯罪形态。特征:1)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罪意图所支配的数个不同的罪过而实施犯罪行为,这是主观特征;2)行为人只实施一个危害社会行为,是客观特征;3)行为人实施的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侵害数个不同的直接客体,也是客观特征;4)行为人实施一个危害社会行为,必须同时触犯数个罪名,这是它的法律特征。

81.何谓结果加重犯?其有何特征?答:结果加重犯,是指

实施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由于发生了刑法规定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处的重结果,刑法对其规定加重法定刑的犯罪形态。特征:1)行为人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必客观地引发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处的重结果;2)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以处的重结果或加重结果,必须通过刑法明文规定的方式,成为依附于基本犯罪构成要件丰存在的特定犯罪的有机组成部分;3)行为人对于所实施的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及其所引起的加重结果均有犯意。

82.简述连续犯的特征及其处断原则?指行为人基于数个同

一的犯罪的故意,连续多次实施数个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形态。处断原则:一般按照一罪从重处罚,对于连续犯应当适用按一罪从重处罚或按一罪作为加重构成情节处罚的处断原则,即在对连续犯按一罪论处、不衽数罪并罚的前提下,应当按照行为人所触犯的罪名从重处罚或作为加重构成情节酌情判处刑罚。

83.牵连犯有何特征?如何处断?1)它必须基于一个最终犯

罪目的;2)它必须具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危害社会行为;3)它所包含数个危害社会行为之间必须具有牵连关系;4)它的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不同的罪名。处断原则:凡刑法典分则条款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明确规定了相应处断原则的,无论其所规定的是何种处断原则,均应严格依照刑法典分则条款的规定,对特定犯罪的牵连犯适用相应的原则予以处断;对于其他牵连犯即刑法典分则条款未明确规定处断原则的,应适用从一重处断原则定罪处刑,不实行数罪并罚。

84.什么是刑事责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是依照刑事法律

的规定,犯罪人应当承受而国家司法机关也强制犯罪人接受的否定评价和制裁标准。特征:1)它具有非难谴现性;2)它具有刑事法律性;3)具有来历惩治性;4)具有人身专属性。

85.怎样理解刑事责任与刑罚的关系?1)刑事责任的确立和

确定决定刑罚的设立和适用,刑事责任是刑罚的前提,刑罚是刑事责任的后果;2)刑事责任的程度不同决定刑罚的轻重不同;3)刑事责任以刑罚作为基本实现行为。86.简述刑罚的概念和特征?是刑法中明文规定的由国家审

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所适用的限制或剥夺其某种权益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特征:1)刑罚是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内容的最来历的法律制裁方法;2)它的适用对象只能是犯罪人;3)它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4)它的种类及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5)它适用必须依照刑事诉讼程序;6)刑法适用以国家强制力作保障。

87.简述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方法的区别?1)适用对象不

同;2)严厉程度不同;3)适用机关不同;4)适用根据和适用程序不同;5)法律后果不同。

88.简述刑法目的的概念,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的基本内容

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指国家制定刑罚、适用刑罚和执行刑罚所预期达到的效果。特殊预防:通过刑罚适用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教育改造犯罪分子成为守法公民,是我国刑罚特殊预防的主要内容。一般预防: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警戒社会上不稳定分子,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相互关系: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法院在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时,既要考虑特殊预防的需要,又要考虑一般预防的需要,使用权判决符合这两方面的要求,决不能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

89.我国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其基本内容是什么?种类:主

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90.试述我国刑法中限制死刑适用的规定?1)它适用条件的

限制,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2)它适用对象的限制,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它适用程序的限制(刑法典第48条第2 款规定: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的核准权全部都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4)它执行制度的限制,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91.刑罚裁量的概念、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又称量刑,指人

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内容:1)决定是否犯罪人判处刑罚;2)决定对犯罪人判处何种刑罚和多重的刑罚;3)决定犯罪人所判处的刑罚是否立即执行。意义:1)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2)它是使法定的罪刑关系变成实在的罪刑关系的必要条件;3)只有在准确定罪的基础上适当量刑,切实做到罚当其罪、罪责刑相适应,才能使刑罚起到保护人民、惩治犯罪,保卫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才能贯彻国家的刑事政策,才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尊严和人民法院判决的权威。

92.简述刑罚裁量的原则?一、以犯罪事实为根据的量刑原

则,1)查清犯罪事实;2)确定犯罪性质;3)考察犯罪情节;4)判断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二、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量刑原则,1)必须依照刑法关于各种刑罚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各种刑罚裁量制度的规定;2)必须依照刑法关于各种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和有关各种量刑情节的规定;3)必须依照刑法分则和其他分则性刑法规范规定的法定刑和量刑幅度,针对具体犯罪选择判处适当的刑罚。

93.如何理解刑罚裁量情节?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裁量刑

罚时应当考虑的、据以决定量刑轻重或免除刑罚处罚的各种情况。以刑法是否就刑罚裁量情节及其功能作出明确规定为标准,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以规定法定情节的刑法规范的性质和法定情节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分总则性情节和分则性情节。

94.简述累犯的概念、种类及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的构成条

件?指因犯罪而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于法定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罪犯。种类:分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构成条件:一般累犯,(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5年之内;(4)前后两罪均非危害国家安全罪,或前后两罪之一不是危害国家安全罪。特别累犯,(1)前罪与后罪必须均为危害国家安全罪;(2)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判处的刑罚的种类及其轻重不受限制;(3)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空安全罪,都构成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特别累犯,不受前后两罪相距时间长短的限制。

95.如何理解自首的概念及其成立条件?自首,是指犯罪以

后自动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条件:一般自首条件:1)自动投案;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特别自首条件:1)成立的主体必须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2)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不定期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96.自首与坦白有什么相同点和区别?自首犯的刑事责任如

何规定?

答: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归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或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坦白,是指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自己如实交代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行为。区别自首与坦白的界限,是正确认定自首不可回避的问题。相同处:1,二者均以自己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2,都能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犯罪事实;3,犯罪人都可以得到适当从宽

处罚的法律后果。区别处:1,归案方式上,自首是犯罪人自动投案,坦白则是犯罪人被动归案;2,交代的罪行上,自首所供述的既可以是已被发觉的罪行,也可以是尚未被发觉的罪行,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何正在服刑的罪犯的自首,则交代的必须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其他罪行,而坦白所交代的是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或司法机关虽未掌握但与被指控罪行同一性质的罪行;3,交代的态度上,自首基本上是主动供述自己的罪行,但是坦白多是被动供述自己的罪行;4,人身危险程度上,自首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轻,坦白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重;5,情节类型上,自首是法定的从宽处理情节,二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理情节,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自首比坦白的从宽处罚幅度更大。自首犯的刑事责任: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97.什么是立功?种类及其表现形式有哪些?立功犯的刑事

责任如何规定?答:立功,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案件等情况行为。立功的种类有:一般立功和重大立功两种。

表现形式是:1,一般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的;在押期间制止他人犯罪活动的。2,重大立功的主要表现形式:揭发他人重大犯罪的行为,查证属实的;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要犯罪的;在押期间制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立功犯的刑事责任:对于立功的犯罪分子应当分别依照以下不同情况予以从宽处罚:1,犯罪分子有一般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犯罪分子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3,犯罪分子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

98.我国设臵的立功制度及其所确立的对立功犯从宽处罚的

原则,重要意义何在?

答:首先,它有利于提高司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效率,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社会。其次,有利于瓦解犯罪势力,促使其他犯罪分子主动归案,减少因犯罪而造成的社会不安定因素,有积极的作用。再次,它有助于通过对犯罪分子立功从宽的处罚结果,激励犯罪分子悔改自新、改恶从善,进而较好地协调和发挥刑罚的惩罚犯罪和教育改造罪犯的重要功能。

99.数罪并罚的概念是什么?数罪并罚的特征?数罪并罚制

度的意义是什么?原则是什么?数罪并罚,是指人民法院对一人所犯数罪分别定罪量刑,并根据法律规定的原则和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特征:1,一人犯有数罪。2,所犯数罪发生在法定时间界限内。3,在对数罪

分别定罪量刑后,依照法定的并罚原则和方法,决定应

当执行的刑罚。数罪并罚制度的意义,表现为:首先,,便于审判人员科学地对犯罪人判处适当的刑罚;其次,可以保证适用法律的准确性;再次,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最后,便于刑罚执行机关对犯罪人执行宣告的刑罚和法院适用减刑或假释。数罪并罚的原则: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在分别定罪量刑后,合并处罚所依据的原则。数罪并罚的原则有四种:1,并科原则,亦称相加原则,指将一个人所犯数罪分别宣告的刑罚绝对相加、合并执行的处罚原则。2,吸收原则,指对一人所犯数罪采用重罪之刑吸收轻罪之刑的合并处罚原则。3,限制加重原则,亦称限制并科原则,指以一人所犯数罪中法定应当判处或已判处的最重刑罚为基础,再在一定限制之内对其予以加重作为执行刑罚的合并处罚原则。4,折中原则,亦称混合原则。即根据不同情况以某一并罚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100.如何适用数罪并罚原则?答:我国《刑法》中数罪并罚原则适用如下几个方面:1,平均宣告数个死刑或最重刑为死刑的,采用吸收原则。2,判决宣告数个无期徒刑或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采用吸收原则。3,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自由刑、拘役刑、管制的,采取限制加重原则。4,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采用并科原则,即附加刑仍须执行。不同情况下数罪并罚原则的具体适用:1,判决宣判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合并处罚;2,判决宣判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并罚。

试述缓刑的概念、种类及适用条件?指对于原判刑罚附条件不执行的一种刑罚制度。分为一般缓刑(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没有发生法定撤销缓刑的情形,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和战时缓刑(指在战时对于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没有现实危险的犯罪军人,暂缓其刑罚执行,允许其戴罪立功,确有立功表现时,可以撤销原判刑罚,不以犯罪论处的制度。一般缓刑条件:1)犯罪分子被判处的是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适用战时缓刑条件:1)适用的时间必须是在战时;2)适用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依立法精神应含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军人;3)适用战时缓刑的基本根据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

102.缓刑与免予刑事处罚有何不同?

答:免予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对已经构成犯罪的被告人作出有罪判决,但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认为不需要判处刑罚,因而宣告免予刑事处罚,即只定罪不量刑。所以,被宣告免于刑事处罚的犯罪分子不存在曾经被判处刑罚和仍有执行刑罚的可能性的问题。而缓刑则是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判决并判处刑罚的基础上,宣告暂缓执行刑罚,但同时保持执行刑罚的可能性。如果在缓刑考验期内发生应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就要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即使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未发生应撤销缓刑的法定事由,也是被判处过刑罚者。

103.缓刑与监外执行有何不同?

答:监外执行是根据被关押着的某些具体情况,而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执行刑罚的方法。与缓刑的区别是:1,性质不同。前者是附条件暂缓执行原判决;而后者是刑罚执行过程中的具体执行场所的临时性变化,并非不执行原判决刑罚。2,适用的对象不同,缓刑只适用于被判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监外执行的被关押者可以是被判处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者。3,适用的条件不同。前者的适用,是以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和不致再危害社会为基本条件;后者的适用,必须以被关押者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者,或怀孕、需要给自己所生婴儿哺乳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情况为条件。4,适用方法不同。前者应在判处刑罚的同时宣告,并依法确定缓刑的考验期;而后者是在判决确定后适用的一种变通执行刑罚的方法,在宣告判决时和刑罚执行过程中均可适用且不需要确定的考验期。次外,适用监外执行过程中,一旦影响监外执行的具体情况消失,即便犯罪人在监外未违反任何规定,只要刑期未满,仍应收监执行。5,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适用缓刑的依据是《刑法》中的有关规定;适用监外执行的依据是《刑事诉讼法》、《监狱法》的有关规定。

104.缓刑与死刑缓刑有何不同?

答:两者虽然同是刑法具体适用的制度,但是两者有根本的不同。主要区别是:1,适用前提条件不同,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死刑缓期执行适用判处死刑的犯罪人。2,执行方法不同。对于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不予关押;而被宣告死刑缓期执行的罪犯,必须予以关押,并实行劳动改造。3,考验期限不同。缓刑的考验期可因所判处刑种和刑期的不同而不同;死刑缓期执行的法定考验期一律为2年。4,法律后果不同。缓刑的法律后果,就其在考验期内是否发生法定情形而有区别,或者是原判刑罚不再执行,或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后者的法律后果是在缓刑期限届满时,根据犯罪人的表现,或予以减刑或执行死刑。105.刑罚执行的概念;特征、及原则各是什么?答:刑罚执行,简称行刑,是指法律规定的刑罚执行机关,依法将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其特征有:1,刑罚执行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

刑罚执行机关;2,刑罚执行的依据是人民法院生效的刑事裁判;3,刑罚执行的基本内容是将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法付诸实施。4,刑罚执行的对象是因实施犯罪行为所受刑罚处罚的人。刑罚执行的原则:1,教育性原则。2,人道主义原则。3,个别化原则。4,社会化原则。

什么是减刑?减刑的条件有哪些?减刑后的刑期应当如何计算?答: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立功表现,而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减刑的条件:有前提条件和实质条件。前提条件是减刑只能适用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质条件: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由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减刑后的刑期计算:1)对于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减刑后的刑期从原判决刑罚执行之日起计算;2)对于原判处无期徒的,减为有期徒刑后的刑期,从裁定减刑之日起计算;3)对于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后,依法再次减刑的犯罪分子,再次减刑诟的刑期从有期徒刑执行之日即无期徒刑裁定减为有期徒刑之日起计算;4)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因确有悔改或立功表现,曾经减过刑,后经复查,发现原判决量刑过重,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后改判为较低轻的刑罚。

什么是假释?假释应当遵守哪些条件?假释的考验期限如何确定和计算?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以后,由于其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一项刑罚制度。条件:1)它的对象只能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已经执行了一定期限的刑罚;3)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认真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4)犯罪分子不是累犯或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罪犯。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

在什么情况下撤销假释?对被撤销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如何处理?1)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又犯新罪,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典第71条的规定实行数罚并罚;2)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被假释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只要尚未超过追诉时效期限,应当撤销假释,依照刑法典第70条规定实行数罪并罚;3)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

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109.如何理解刑法消灭的概念?刑罚消灭的特征是什么?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原因是什么?答: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定的或事实的原因,致使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不能及时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特征:1,刑罚消灭的前提:刑罚消灭以行为人构成犯罪为前提,以应当适用刑罚或者正在执行刑罚为前提。刑罚消灭存在于: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司法机关对犯罪人应当适用刑罚;或者犯罪人正在被执行刑罚之中。2,刑罚消灭的意义:刑罚消灭意味着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丧失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3,刑罚消灭的原因:刑罚消灭必须基于一定的原因。引起刑罚消灭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法定原因,即法律所规定的能够引起刑罚消灭的原因。在此情况下,虽然司法机关事实上能够行使刑罚权,但法律规定不得行使刑罚权。另一类是事实上的原因,即某种特定事实的出现自然地导致刑罚的消灭。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原因是:1,超过追诉时效的;2,经过特赦免除刑罚;3,告诉财处理的,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4,遇上天灾人祸,交纳不上罚金的。

什么是时效?我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有什么意义?答:

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和执行

刑罚的有效期限。规定追诉时效的意义:1、符合我国刑

罚的目的。2,有利于司法机关集中精力办理现行的犯罪

案件。3,可以节约人力、物力、财力。4,有利于社会

稳定。

我国刑法是怎样规定追诉期限的?一般犯罪的追诉期

限的计算是什么?连续或继续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是

什么?追诉终点之日是什么?答:追诉时效,是指刑事

法律所规定的,对犯罪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

据我国刑法第87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2)

法定最高刑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4)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

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一般犯罪的追诉期限的计算是:所谓一般犯罪,是指没

有连续或继续犯罪状态的犯罪。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

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之日的含义有以下几种理解:1,是指犯罪成立之日;2,是指犯罪实施之日;3,是指犯

罪行为发生之日;4,是指犯罪行为完成之日;5,是指

犯罪行为停止之日。对结果犯是结果发生之日。追诉期

限的终点:是以侦查之日为终点。续或继续犯罪追诉期

限的计算是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如何计算追诉时效?什么是时效的中断与延长?中断后时效如何计算?事由是什么?延长后时效如何计算?事

由是什么?答: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时效的中断,是指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以前所经过的实习期间归于无效,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时,时效重新开始计算。时效的延长是指在追诉时效进行期间,因发生法律规定的事由,而使追诉期限延长。中断后时效:在追诉时效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时效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中断事由是犯新罪,致使前罪已经过的时效归于无效,从新罪终了之日,重新计算前罪的追诉时效。延长后时效是无限延长。延长的事由是:1,在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者法院已经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2,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113.阐明赦免的概念和种类?简述大赦和特赦的含义及主要区别?试述我国的特赦制度及其特点。赦免的目的?

答:赦免,是指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其罪、免除其刑的一种法律制度。赦免包括有大赦和特赦两种。其含义和区别是:大赦,是国家对某一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不特定犯罪人免于追诉和免除刑罚执行的制度。大赦的对象既可能是国家某一时期的各种犯罪人,国家某一时期犯有特定罪行的犯罪人,也可能是某一地区的全体犯罪人,还可能是参与某一重大事件的所有犯罪人。大赦的特点是既赦其罪,亦赦其刑。特赦,是指国家对特定的犯罪人免除执行全部或者部分刑罚的制度。特赦的对象是特定的犯罪人;特赦的效果是只免除刑罚的执行而不消灭犯罪记录。区别:1,赦免范围不同。在大赦的情况下,涉及的犯罪人的人数一般要比特赦所涉及的犯罪人数多。2,效果不同。大赦既赦犯罪人之罪,也赦犯罪人之刑;而特赦只赦犯罪之刑,而不赦犯罪人之罪。大赦和特赦均有国家主席发布。,我国刑法中的赦免仅指特赦。我国的特赦制度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由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特点:1,特赦的对象:不仅是成批的罪犯,而且主要是战争犯罪。2,特赦的前提: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关押和改造,并在服刑过程中确有改恶从善的表现。3,特赦的区别对待:罪行较轻因而所判刑罚轻的,予以释放;罪行重因而所判刑罚重的,只予减轻刑罚。4,特赦具有严格的程序:每次特赦都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中共中央或国务院的建议作出决定,再由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负责执行。在设有国家主席期间,均由国家主席颁布特赦令。5,特赦的效力:特赦的效力只免除剩余的刑罚或者减轻原判刑罚,而不是宣布其罪归于消灭。赦免的目的:我国的特赦,是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政策的一种具体表现,符合刑罚目的。有助于鼓励犯罪人积极改造,从而实现刑罚预防的目的。

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几种情况?这些情况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解决有何影响?法律认识错误有假想犯罪、假想的不犯罪和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事实认识错误有客体的错误、对象的错误、行为实际性质的错误、工具的错误和因果关系的错误。事实错误影响: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可,则不影响。

115.什么是犯罪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何在?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已经预见而轻信能避免的心理态度。特征:疏忽大意的过失:1)行为人应当预见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过于自信的过失:在认识因素上,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2)在意志因素上,行为人之所在所以实施行为,是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区别:1)认识因素上有所不同,二者都是预见到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但它们对这种可能性是否会转化为现实性即实际上发生危害结果的主观估计是不同;2)意志因素上有重要区别,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仍是不同的。

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二者都是行为人对有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并因此发生了这种结果,但区别: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当时的情况,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可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和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其疏忽大意的心理而导致了未能实际预见。

什么是犯罪的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二者有哪些区别?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主观心理态度。直接故意是以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为其必要特征的。间接故意有认识特征和意志特征。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如何理解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待业的危害社会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罪过(犯罪的故意或犯罪的过失)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

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有什么意义?(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的意义1)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区分罪

与非罪的标准之一;2)主体特殊身份具备与否,是某些

犯罪案件中区分和认定此罪与彼罪的一个重要标准;3)主体特殊身份影响无特殊身份者的定罪。(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的意义1)对行为类似的特殊主体的犯罪一般都较一般主体的犯罪规定的刑罚相对重一些:2)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3)规定对某些犯罪若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的就要从重处罚。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2)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122.刑法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哪些基本特征?解决了因果关系是否即意味着行为人要负刑事责任?答;客观性、相对性、时间序列性、条件性和复杂性。解决了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只是确立了待业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但不等于解决了其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诸要件的统一,具备犯罪构成才能够追究刑事责任,要使行不人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行为人还必须具备主以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即因果关系,如行为人缺乏故意或过失,仍不有构成犯罪和使其负责任。

怎样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广义:是指由被告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狭义: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也就是对直接客体所造成的损害。

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犯罪的不作为?指表现人的意志或意识并且对社会有害的行为。形式:作为、不作为。犯罪的不作为的条件: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是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2)行为人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实际可能而未履行;3)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的不作为行为具有严惩的社会危害性,而不是一般的危害性。

125.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联系: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区别:1)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2)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任何犯罪都不可缺少的,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3)任何犯罪都会使犯罪客体受到危害,而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4)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基础,犯罪对象则不是。

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有:(1)贪污贿赂犯罪。(2)国家工作人员的渎职犯罪。(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审查移送起诉的案件,必须查明:(1)犯罪事实、情节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的认定是否正确;(2)有无遗漏罪行和其他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人;(3)移送起诉的案件,是否属于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 (4)有无附带民事诉讼;(5)侦查活动是否合法。

简述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不起诉的条件。(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在法律上不构成犯罪或者证据足以证实犯罪不是犯罪嫌疑人所为的;(2)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3)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4)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5)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6)犯罪嫌疑人死亡的;(7)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形:(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4)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5)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

简述判决与裁定在使用上的区别表现在:1)适用对象不同。判决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主要解决程序问题,只解决部分实体问题。2)适用范围不同。判决只在审判终结时适用;裁定则适用于整个审判或执行程序的全过3)适用方式不同。判决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裁定可采用书面和口头两种形式。 4)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不服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5日。

简述反诉的概念和反诉必须具备的条件。反诉,是指自诉案件的被告人作为被害人,控告自诉人犯有与本案有联系的犯罪行为,要求人民法院追究其刑事责任的诉讼。反诉以自诉的存在为前提,是一个独立的诉讼,而不是对自诉的答辩。(2分) 反诉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须是与本案有关的犯罪行为:第一、反诉的被告必须是本案自诉人;第二、反诉的案件必;第三、反诉的内容必须是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案件。

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权利有 (1)请求立案;(2)申请回避;(3)委托代理人;(4)要求赔偿损失;(5)对不立案和不起诉的决定向检察院提出申诉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6)有权参加法庭调查与法庭辩论;(7)对一审判决不服在法定期限内请求人民检察院抗诉;(8)对生效判决或者裁定提出申诉,请求重新审判。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的规定有:(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无固定住处的,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指定的居所;(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

会见他人,但会见其聘请的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134.提起自诉案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自诉必须是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提起。(2)提起自诉必须要有明确的被告人。(3)案件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范围。(4)自诉必须在追诉时效期限内提出。

暂予监外执行的对象仅限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其适用条件是:(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并有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的证明文件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但是,适用保外就医可能有社会危险性的罪犯或者自伤自残的罪犯,不得保外就医。

什么是刑法中危害社会的行为?它有哪些基本表现形式?在什么条件下才能成立犯罪的不作为?答:是指表现人的意志或者意识,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行为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首先,危害行为是在法律上对社会有害的行为。我国刑法理论认为,作为犯罪的行为,不仅具有社会危害性,而且具有刑事违法性。危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危害行为的价值评价特征,也称为危害行为的社会性特征。犯罪的社会危害性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没有危害社会的行为,不是犯罪。这种危害性在法律上表现为违反刑法规范性。因此,刑法中规定的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行为、不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等都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其次,危害行为是在行为人的意识和意志支配下的行为。因为只有这样的危害行为,才可能由刑法来调整并达到刑法调整所预期的目的。由于危害行为是意识和意志的产物,因此人的无意识和无意志的身体动静,即使客观上造成损害,也不是刑法意义上的危害行为,因而不能认定这样的行为构成犯罪。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行为的特定义务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其一,行为人有履行特定义务的实际可能而未履行。其二,行为人的不作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怎理解我国刑法中的危害结果?答:刑法意义上的危害结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危害结果,是指由行为人的危害行为所引起的一切对社会的损害,包括危害行为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和不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狭义的危害结果,是指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结果,通常就是对直接客体的损害。狭义的危害结果是定罪的主要根据之一。从司法实践定罪的实际需要出发,可以将狭义的危害结果分为两类:即有形的、可以具体测量确定的物质性危害结果和无形的、不能具体测量确定的非物质性危害结果。非物质性危害结果并非无迹可寻、不可估算,只是同物质性危害结果相比,认定方式更为复杂、更为困难而已。

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哪些?答:⑴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⑵作为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必须备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是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只有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因而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是什么关系?答:⑴刑事责任能力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是辨认能力,这是指行为人具备自己的行为在刑法意义,性质,后果的分辨认识能力.②是控制能力,这是指行为人具备决定自己是否以行为触犯刑法的能力.⑵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这表现在:辨认能力是刑事责任能力的基础,控制能力的具备是以辨认能力的存在为前提.只有总之,刑事责任能力的存在,要求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必须齐备,缺一不可.

什么是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答:刑事责任年龄就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必须达到的年龄。年龄达到了刑法规定的界限,就要受到刑事制裁;不够岁数,也就不能承担刑事责任。我国刑法把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三个阶段:①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凡不满14周岁是完全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②是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也称相对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阶段。法律要求他们对自己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8种故意犯罪即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负刑事责任。③是已满16周岁是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但我国法律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怎样理解和掌握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答:达到一定年龄的精神健全的人,由于其知识和智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因而其刑事责任能力即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就开始具备,并以达到成年年龄作为其责任能力完备的标志。但是,人即使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也可能由于患精神病而影响刑事责任能力,使责任能力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因而世界各国均对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问题在刑法中作出明确的规定,以此来限定犯罪主体成立的条件,我国也不例外。对于无责任能力的精神障碍人的刑事责任能力,我国现行刑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聋哑人,盲人,生理醉酒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答一,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正确适用本条规定应注意

两点:1,本条的适用对象有两类:一是既聋又哑的人,即同时完全丧失听力和语言功能者,其中主要是先天聋哑和幼年聋哑者;二审盲人,即双目均丧失视力者,主要也是指先天和幼年丧失视力者。2,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坚持应当负刑事责任与适当从款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3,正确适用对聋哑人、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原则。二.我国刑法第18条第4款规定:"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也就是说,因醉酒人并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应当预见或已有预见酒后的行为;醉酒是了于人为的等原因.所以,对生理醉酒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罪主体特殊身份有什么意义。答:有两方面:第一,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定罪的意义。具体体现为:1,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之一。②主体特殊身份的具备与否,是某些犯罪案件中区分和认定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标准之一。③主体特殊身份影响无特殊身份者定罪。第二,犯罪主体特殊身份对量刑也有一定影响。表现在:①在我国刑法中,对行为类似的特殊主体的犯罪一般都较一般主体的犯罪规定相对较重的刑罚。②在我国刑法总则规范中,设有一些因犯罪主体的身份而影响刑罚轻重的规定。③在刑法分则规范中,规定对某些犯罪若行为人具有特殊身份就要从重处罚。144.正确理解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的含义?

145.答:犯罪主体的特殊身份,是指刑法规定的影响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人人身方面特定的资格、地位或状态。

理解其含义应从以下两个方面:一,特殊身份必须是在行为人开始实施危害行为时就已经具有的特殊资格或者已经形成的特殊地位或状态。行为人实施后才形成的特殊地位,并不属于特殊身份。二,作为犯罪主体要件的特殊身份,仅仅是针对犯罪的实行犯而言的,至于教唆犯和帮助犯,并不受特殊身份的限制。

如何理犯罪主观方面的概念?答:所谓犯罪主观方面,就是指犯罪主体对自己行为的危害社会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罪过即故意或过失,以及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这几个因素.其中,行为人的罪过是一切犯罪构成都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也称选择性主观要件;犯罪动机不是犯罪构成必备的主观要件,它一般不影响定罪,而影响量刑.

什么是犯罪的故意?犯罪的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二者有哪些区别?答:故意犯罪,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犯罪故意可以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类型。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由于直接故意的认识因素中包括必然与可能两种情况,因此,直接故意又分为两种基本的类型:1,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

然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2,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间接故意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1,行为人为追究某一犯罪目的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追求一个非犯罪目的而放任某种危害结果的发生。3,在突发性犯罪中,行为人在瞬间情绪冲动下,不计后果地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二者的区别:(1)从认识因素上看,二者对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上有所不同。(2)从意志因素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显然不同。(3)特定危害结果的发生与否,对这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相同。

什么是犯罪的过失?有哪两种类型?

答:所谓犯罪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的一种心理态度。犯罪过失有两种类型:即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疏忽大意的过失各有什么特征?

答: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其在认识特征上,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在意志特征上,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其在认识特征上,表现为应当预见但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在意志特征上,表现为行为人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或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

150.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有哪些区别?

答: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比较容易混淆。两者均认识到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都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二者的区别也很明显:1,在认识因素方面,两者认识的程度不同。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比较清楚、现实的认识;而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即行为人对行为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虽然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这种认识一般比较模糊,特别是对这种危害结果的现实性,行为人往往认识不足。2,在意志因素方面,两者也有着重要区别。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行为人虽然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但也并不反对危害结果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并不完全违背行为人的本意。过于

自信的过失是不仅不希望危害结果发生,而且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即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

意外事件与疏忽大意的过失的区别何在?意义何在?

答:意外事件是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出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意外事件和疏忽大意的过失既相似但又有本质区别。两者相似之处在于,行为人都没有预见到自己行为的结果。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意外事件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的发生不能预见、不应当预见而没有预见;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则是行为人对行为发生危害结果的可能性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只是由于疏忽大意才没有预见。这一区别也正说明了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而疏忽大意的过失却是犯罪的根本原因。疏忽大意的过失与意外事件的界限,是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根据行为人的实际认识能力和当时的客观情况来判断行为人能否预见,从而正确区分。152.犯罪目的与犯罪动机的联系与区别?答:犯罪目的,是指犯罪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达到某种危害社会结果的心理态度,也就是危害结果在犯罪人主观上的表现。

犯罪动机,是指刺激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心冲动或内心起因。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之间密切联系:两者都是行为人的心理活动,通过犯罪活动表现出来,反映行为人的某种需要,有时二者甚至是一致的,它们的形成和作用都反映了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犯罪目的源于犯罪动机;犯罪动机是犯罪目的的前提和基础,促使犯罪目的的形成。

区别:1,同一种犯罪的犯罪目的相同,而且除复杂客体的犯罪以外,一般是一罪一个犯罪目的,二同种犯罪的动机则往往因人、因具体情况而异,一罪可以有不同的犯罪动机。2,出一种犯罪动机可以导致几个或不同的犯罪目的。3,从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在犯罪构成中的地位来看。犯罪目的是某些犯罪的特定的主要构成要件内容,如果此类犯罪的行为人不存在刑法条文所明文规定的犯罪地,则不成立此罪。4,犯罪活动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所反映的需要并不一致。

行为人在法律上和事实上认识的错误有哪几种情况?

这些情况对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解决有何影响?答:在法律上认识的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在法律上是否罪构成何种犯罪或者受到怎样的处罚,有不正确的理解。法律认识错误有三种情况,即①假想犯罪、②假想不犯罪、③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罪名和罪刑轻重的误解。

事实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自己行为有关的事实情况有不正确理解。事实认识上错误有四种情况:①客体错误。②对象错误。③行为认识错误。④因果关系错误。

在对刑事责任影响方面:法律上的认识错误,并不影响其犯罪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司法机关应当按照其实际构成的犯罪及其危害程度定罪量刑。事实上的认识错误,

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就要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如果属于对犯罪构成要件以外的事实情况的认识错误,则不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154.什么是正当防卫?正当防卫的成立应当具备哪些条件?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所实施的制止其不法侵害且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必须同时具备防卫意图、防卫起因、防卫对象、防卫时间、防卫限度五个条件。具体为:1,必须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这是防卫的起因条件。所谓不法侵害行为,是指人所实施的对国家、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的侵袭和损害行为。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这是防卫的时间条件,正当防卫只能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行。3,防卫行为必须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实行,这是正当防卫的对象条件。4,必须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是防卫的主观条件。5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这是防卫的限度条件。

什么是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怎样划清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界限?答:⑴所谓必要限度应理解为防卫人的防卫行为足以制止不法人的不法侵害行为而没有对其造成不应有的危害.足以制止不法侵害与没有造成不应有的危害作为正当防卫必要限度条件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⑵在司法实践中划清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必须以是否

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是否造成了不应有损害两个方面进行衡量.只要防卫行为的强度为制止不法侵害所必需,并且没有明显超过侵害行为的强度,防卫行为对侵害者所造成的损害不是过分大于侵害行为人可能造成的危害,就应当认为没有超过必要限度,是正当防卫,否则便构成防卫过当;⑶在财产权益,价值高的高于价值低的.

防卫过当的概念、特征及刑事责任?

答: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其特征是1,在客观上表现为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了重大损害。2,在主观上对过当行为及造成的结果具有罪过。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第20条第2款规定,对防卫过当构成犯罪的,?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什么是紧急避险?成立紧急避险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如何理解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答:紧急避险是指为了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权益的行为。成立紧急避险,必须同时具备避险意图、避险起因避险时间、避险对象、避险限制、避险限度六个条件。具体为;1必须有威胁合法利益的危险发生,这是避嫌的前提条件。2,必须是危险正在发生,这是时

间条件。3,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这是主观条件。4,避险的对象必须是无辜的第三者,这是对象条件。5,避险行为只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实施,这是限制条件。6,避险行为不能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这是限度条件。紧急避险的必要限度,是避险行为所造成的合法权益的损害,必须小于所避免的损害。只有牺牲较小的合法权益来保护更大的合法权益,才能成立紧急避险。一般认为:人身权利大于财产权利;

人身权利中生命权为最高权利;财产权利的大小可以用财产的价值大小来衡量。

158.避险过当的概念、成立条件及刑事责任?

答:避险过当是指避险行为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行为。避险过当,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必须具备紧急避险的前五个条件。2,行为人在客观上实施了超过必要限度的避险行为,并给合法权益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3,行为人在主观上对避险过当行为具有罪过。

刑事责任承担方面:根据《刑法》第21条第2款规定,对避险过当行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59.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有何异同?答:两者的相同点是,两者都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而给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利益造成一定的损害,同属于正当行为。具体为:①目的相同。

②前提相同。③责任相同。两者的不同点是,正当防卫

反映的是合法权益与不法侵害之间的矛盾,而紧急避险反映的是两个合法权益之间的冲突。具体为:1,危害的来源不同、2,行为的对象不同、3,行为的限制不同;4,行为的限度不同。

160.简述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故意犯罪的过程、故意犯罪的阶段的概念?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答:犯罪停止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产生、发展和完成犯罪的过程及阶段中,因主客观愿意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状态。故意犯罪的过程,是指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所经过的程序、阶段的总和与整体,是故意犯罪运动、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空上的表现。故意犯罪的阶段,是指故意犯罪发展过程中因主客观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段落。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以行为人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为起点,以行为人完成犯罪为终点,进而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犯罪预备阶段,而是犯罪实行阶段。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与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的联系主要在于: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在故意犯罪过程和阶段中产生的,各种犯罪形态的产生及其界定,依赖犯罪过程和阶段的存在及其不同的发展程度。二者的区别是:故意犯罪停止形态是故意犯罪已经停止下来的各种不同结局和形态,属于相对静止范畴的概念;故意犯罪的过程和阶段是故意犯罪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进程及进程中划分的段落,是相继运动发展的概念。

犯罪既遂的概念?既遂形态有什么特征?既遂犯有哪些类型?答: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是指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已经具备了刑法分则所规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特征是: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不应将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也称之为犯罪既遂。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这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3,行为人的行为齐备了某种犯罪的基本构成的全部要件,这是构成犯罪既遂的实质要件。类型:有四种:1,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2,行为犯,是指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犯罪既遂标准的犯罪,即不要求造成物质性的和有形的犯罪结果,而是以行为的完成为标志,但这些行为并非一着手即告完成,而是有一个实行的过程,要达到一定程度。3,危险犯,是指以行为人实施的危害行为造成法定的某种危害结果的危险状态为既遂标志的犯罪。4,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经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构成犯罪既遂的犯罪。

既遂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答: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应当直接按照该刑法分则具体条文所规定的内容定罪量刑。但应注意,对同种罪危害不同的既遂犯的区别对待,在既遂犯同时具备其他宽严处罚的情节尤其是法定的处罚情节时,要注意同时引用相关的条款。

犯罪预备的概念是什么?犯罪预备形态有什么特征?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什么区别?答:犯罪预备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犯罪预备形态的特征是:⑴客观特征: ①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他就是为犯罪的实行和完成(创造便利条件)的行为. ②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即犯罪活动在具体犯罪实行行为着手以前停止下来.

⑵主观特征: ①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

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 ②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下来,从主观上来是违背行为人意志的,既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 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的主要区别在于:犯意表示仅仅是犯罪意图的单纯流露,不具有任何犯罪行为的性质,仍属于(思想)的范畴,根据我国刑法主客观要件相统一的定罪原则,犯意表示不能构成犯罪,而犯罪预备则是在犯罪意图的支配下,已经实施了犯罪构成的条件,因此是受惩罚的犯罪行为。164.犯罪预备行为的类型是什么?处罚原则是什么?

答:类型有两类:1,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的行为;2,其他为实施犯罪制造条件的行为。处罚原则是根据《刑法》第22条第2款规定,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犯罪未遂的概念是什么?怎样理解犯罪未遂形态的特征?犯罪未遂形态与犯罪预备形态、中止形态、既遂态度有什么区别?答: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特征:①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区分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关键特征。②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这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的主要标志。③犯罪停止在未完成形态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这是区别犯罪未遂与犯罪实行阶段中止的关键所在。区别:①与犯罪既遂的区别。

犯罪既遂是故意犯罪的完成形态、行为人所故意实行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而犯罪中止形态是犯罪未完成形态,未具备某种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同时犯罪既遂的处罚原则也与犯罪中止的处罚原则不同。②与犯罪预备的区别。犯罪预备概念特征:是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的一种停止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犯罪实行行为的犯罪形态的特征。A、客观方面不同,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的预备行为,行为人尚未着手犯罪的实行行为;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行为的任何阶段。B、主观特征不同,行为人进行犯罪预备活动的意图和目的,是为了顺利地着手实施和完成犯罪,犯罪在实行行为尚未着手时停止下来,从主观上看是违背了行为人的意志,即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所致。而犯罪中止行为人停止行为是自动放弃,因此从主观上看,并没有违背行为人的意志。③与犯罪中止形态的区别。A客观方面不同犯罪未遂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而犯罪中止可以发生在任何阶段。B主观方面不同。犯罪未遂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因此犯罪行为的停止是违背行为人的主观意志的;犯罪中止,行为人行为停止犯罪行为是出于其内心,即该放弃行为是不违背其主观意志。犯罪中止还包括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一种犯罪中止状态,其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有效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停止形态的又一个特征。

166.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有哪些?未遂犯处罚原则是什么?答:犯罪未遂形态的类型有两种分类:1,实行未了未遂和实行终了未遂。实行未了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具体犯罪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在犯罪实行行为实施终了之前,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继续实施犯罪的犯罪停止形态。实行终了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将具体犯罪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实施完毕后,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发生刑罚规定作为既遂要件的犯罪结果的犯罪停止形态。2,能犯未遂和不能犯未遂。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并且这一行为实际上有可能完成犯罪,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使犯罪未能完成

的犯罪未遂形态。不能犯未遂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一具体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实行行为,但由于其行为的性质,致使其行为不可能完成犯罪,因而是犯罪未能完成的犯罪未遂形态。未遂犯的处罚原则是:根据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处罚的使用中,具体应注意:1,对未遂犯刑法原则上规定了从宽原则。2,对未遂犯采取得减主义,3,对未遂犯是适用从轻处罚原则还是减轻处罚原则,应当根据具体案件情况,由审判人员决定。

怎样理解犯罪中止形态的概念和特征是什么?构成特征有何区别?答: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而未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特征有两种,1,是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2,是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二者的构成特征区别,(一)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而成立的犯罪停止形态。成立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停止,要求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时空性,即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这事犯罪中止成立的客观前提条件。2,自动性,即行为人必须自动放弃犯罪。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有两层含义:a,行为人自认为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犯罪,这是成立自动性的先决条件;b,行为人出于本人意志而停止犯罪,这是认定自动性的关键条件。3彻底性,是指行为人彻底放弃了犯罪。(二)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行为,但尚未造成犯罪既遂所要求的犯罪结果时,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而出现的犯罪中止形态。除了具备犯罪中止的时空性、自动性、彻底性三个特征之外,还要求具备有效性的特征,即行为人还必须有效地防止了犯罪的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使犯罪未达既遂停止下来.

168.犯罪中止形态的类型有哪些?中止犯的处罚原则是什么?答:根据发生时的时空范围不同,可将犯罪中止分为预备中止、实行未了终止和实行终了终止三类。1,预备中止,是指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的犯罪中止,其存在的时空范围是始于犯罪预备活动的事实,终止于犯罪是行为着手之前。2,实行未了终止,是指发生在行为人着手犯罪实行行为以后,实行行为尚未终了之前的犯罪中止。3,实行终了中止,是指发生在行为人的实行行为已经终了,但特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的犯罪中止。根据对其成立是否要求腥味儿作出一定积极的举动之不同,可以将犯罪中止分为消极中止和积极中止。

1,消极中止,是指只需行为人消极停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便可以成立的犯罪中止。2,积极中止,是指不需要行为人停止犯罪行为的继续实施,而且还要积极有效地

刑法学在线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根据解释的方法划分,刑法解释可以分为和。 2、我国刑法解决刑事管辖权范围问题即空间效力的原则是:以属地原则为基础,兼采属人原则、原则和原则中的合理因素。 3、我国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是指我国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处罚的行为。 4、刑法上所说的因果关系是指与之间的因果关系。 5、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周岁周岁。 6、犯罪的故意有两种类型,即与。 7、对于教唆犯,应当按照处罚。教唆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8、管制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9、数罪并罚时,拘役最高不能超过。 10、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最低不得少于。 11.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的科学。 12.我国刑法典规定的基本原则有罪刑法定原则、和。 13.享有和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问题,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14.按照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的范围不同,犯罪客体可以分为三种,即:一般客体、、。 15.精神病人在或者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 16.防卫过当是盘在实行正当防卫过程中,明显造成,因而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17.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包括和两个方面。 18.拘役的期限,为以上以下。 19.对于构成的犯罪分子不能适用缓刑和假释。 20.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刑期从之日起计算。 21、我国刑法解决溯及力问题的原则是。 22、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和。 23、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24、为了犯罪,、的,是犯罪预备。 25、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26、人民法院对犯罪人裁量刑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27、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其决定罚金数额。 28、对犯罪分子减刑以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不能少于;判处无期徒刑的,不能少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24分) 1、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是()。 A、对前段的补充 B、对前段的限制 C、对前段的强调 D、是前段的例外 2、按照()划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A、犯罪行为的多少 B、犯罪行为侵犯具体社会关系的次数 C、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D、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的多少 3、盲人犯罪后可以()。 A.不负刑事责任 B. 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 减轻处罚 4、某甲故意用言语挑逗某乙,诱使其对自己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对某乙实行“防卫”而造成某乙损害的行为,刑法理论上称为()。

特岗教师简答题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 1爱国守法 2爱岗敬业 3关爱学生 4教书育人5为人师表 6终身学习 2、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 (6)学位制度; (7)教育督导制度; (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3、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答(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 (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4、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5、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理想的师生关系)、 (1)民主平等; (2)尊师爱生; (3)心理相容; (4)教学相长。 6、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 答:教育目的具有三大功能: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

(3)评价功能。(4)激励功能(5)选择 7、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答:我国教育目的有三大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8、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答:德育的主要有三大功能: (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 (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价值属性;二是德育对德、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9、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答:中小学德育有四大主要任务: (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 (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 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0、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中小学教学有三大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 (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1、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招教考试简答、论述题 1.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⑴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提高教师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⑵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复杂性和创造性;连续性和广延性;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 ⑶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4.为人师表 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教育学科知识 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4.自我调控和反思的能力 ⑷教师的作用:①.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文化的延续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②.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③.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启主导作用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导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5.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答:我国教育目的有三大基本特征:(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6.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答:德育的主要有三大功能:(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它有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党章党规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党的纪律是一个政党内拥有制定党内法规权力的机关根据党的章程制定和颁布的,运用党纪处分的手段保障其实施的,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党章党规知识简答题及答案 1. 党章一般由党的代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主要内容是? 答:规定党的纲领、组织机构、组织制度、党员条件、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党的纪律等。 2. 党章的内容有哪些变化? 答:形式的变化、任务的变化、斗争的需要和党员的情况。 3. 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第一,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 第二,党章是党内的行为规范。 第三,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的党内法规。 4. 党章在党内政治生活中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答:一是调整党内关系。 二是指导党的工作。 三是严格党的纪律。 四是保证党在政治和组织上的纯洁性的重要武器。 5. 为什么说党章是党的建设根本问题的总体现? 答:它集中表达了我们党的整体意志和共同理想,为全党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提供了 依据,回答了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首要的根本问题。 6. 为什么说党章是制定其他党规党法的总依据? 答:首先,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其次,党章是总法规。

最后,具体党规党法的修改、完善必然始于党章。 7. 为什么要修改党章? 答:党章的基本内容要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也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对党章惊醒必要修改。 所谓形势和任务的变化。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 二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 三是党的建设工程不断有新的创造和新的经验。 8.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多年间,党章经历了多少次修改? 答:我们的第一步党章是党的二大制定的。 16次修改党章。 9. 如何认识党的十八大修改党章的必要性? 答:一是有利于更好学习贯彻党章。 二是有利于更好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和重大部署。 三是有利于更好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及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 四是有利于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0. 这次党章修改工作的主要特定是什么? 答:这次修改党章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 11. 党内民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 答: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 12. 党内民主的基本实现途径是: 答: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二)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全真模拟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狭义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职业教育 2.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社会文化 D.政治制度 3.被称为“科学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的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马克思 D.柏拉图 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是()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 5.科学地说,遗传素质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物质前提 B.主导因素 C.关键因素 D.无关因素 6.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A.尊重个人价值 B.实现共产主义 C.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D.综合技术教育 7.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针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8.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学 B.教书育人 C.科研 D.解惑 9.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是教育活动的()

A.主体 B.主导者 C.外因 D.参与者 10.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基础教育课程可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A.活动课程 B.社会课程 C.特色课程 D.学校课程 11.“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2.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理性知识 D.感性知识 13.古代一般采用的教学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班级授课 C.分组教学 D.集体教学 14.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纬烧饭勰畹牡掠椒ㄊ牵ā。?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5.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是() A.陈述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感性知识 D.理性知识 16.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 A.知识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17.在学校教育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学生 B.教师

(完整版)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含答案)

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十二、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试题类型:简答题、论述题 1.如何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的阐述 2.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何理解这一总目标 3.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4.为什么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5.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6.如何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的“三个进一步解放” 7.眼下,一场剑指作风积弊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全党深入开展。这次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请你谈谈对这次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 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是什么 10.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对于这一思想的认识。 11.如何理解十八大关于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的理解 13.为什么要继续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14.领导干部应该树立怎样的权力观 15.如何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6.为什么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

17.中国共产党建立90多年来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 18.为什么说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其实践要求是什么 19.如何正确看待党的十八大强调的公平正义 20.结合当前风云变化的国际形势,谈如何做好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等各项工作,这对我们党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21.当代青年如何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上创造新的青春业绩 22.为什么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23.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胡锦涛是如何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和作用的 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怎样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模拟试题 相信对于备考2018年特岗教师考试的考生来说,多做模拟试题可以帮助我们尽快熟悉考试重点,查缺补漏。希望大家多关注优路教育,我们会持续为大家奉上海量模拟试题以及真题! 1、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属于( ) A.讲授法 B.讨论法 C.谈话法 D.指导法 答案:C 2、与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强、不平衡相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A.多血质 B.黏液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答案:D 解析:巴甫洛夫将动物的高级神经活动分为四种类型,其中强、不平衡是指不可遏制型的、易激动、不易约束的,而胆汁质以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为特征,两者相吻合。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理论创新 D.文化创新 答案:C 解析: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而其中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其他方面创新的核心和灵魂。 4、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绘所讲对象的方法为( ) A.讲解法 B.讲读法 C.讲述法 D.讲演法 答案:C 解析:题中所提的方法为讲述法。 5、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答案:B 解析: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教授基本知识和技能,又要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 6、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依从、认同和( ) A.外化 B.内化 C.行为 D.从众 答案:B 解析: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 7、对客观事物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是( ) A.感觉 B.时间知觉 C.运动知觉 D.知觉 答案:B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部分简答题一级考点知识汇总(山香版_全国通用)

第一部分:教育学简答题 一、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2.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分离,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专门从事教的活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创造和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教育手段与充分的教育容。 4.国家机器的产生需要专门的机构来培养官吏和知识分子来为统治阶级服务。 二、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答: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三、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答: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3.有利于掌握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教师构建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此外,学习教育学有助于了解教师职业及其工作环境。 四、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答:1.遗传(前提条件) 2.环境(动力作用) 3.学校教育(主导和促进作用) 4.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五、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答: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综上所述,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 六、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 答:1.学校教育对于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202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世界教育史上,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和“科学教育学奠基人”的是()。 B.赫尔巴特 2.享誉全球的教育著作《爱弥儿》的作者是()。 D.卢梭 3.某教师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对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这体现为教育的()。 C.隐性正向功能 4.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影响人发展的因素是()。 B.社会环境 5.学校强调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体现着教育的()。 A.政治功能 6.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十二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 B.生产力发展水平 7.教育目的对整体教育活动努力方向的指导性和结果要求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A.定向功能 8.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学制是()。 B.壬寅学制 9.“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指的是教师的()。 C.文化形象 10.个体的身高和体重有两个发展的高峰期,一个是出生后的第一年,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主要体现了个体发展遵循的规律是()。 C.不平衡性 11.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B.经验课程 12.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他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C.谈话法 13.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通过口头提问、课堂作业和书画测验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即时检测与反馈,这种教学评价被称为()。 D.形成性评价 14.学校教育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 A.课堂教学 15.班级中有种群体会不自觉地与班主任发生对立,如破坏纪律、发牢骚、不参加集体活动等,这种非正式组织属于()。 C.消极型 16.学习了四边形的概念,再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概念,这种学习属于()。

招教考试简答题大全

1、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遗传(前提),环境(外在动力),教育(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内在动力)。P44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 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社会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使遗传提供的发展 可能变成现实;环境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外在动力;环境不决 定人的发展;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主动的)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1)学校教育 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有专门负 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 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学校教育在影 响个体发展上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 性规范;2)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学 校教学内容的多面性和同一学生集体中学生间表现出才能的差 异,有助于个体特殊才能的发现;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 响具有及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 殊功能。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促进个体 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P48: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防止一刀切、一锅煮、成人化,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劳伦兹,关键期),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身残志坚),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个体身心发展的整体性。 维果斯基:从“社会言语”到“内部言语”。 3、教育目的地作用(功能):导向,激励,评价,调控。P57 4、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现代学制,最早起于19世纪末的欧洲。我国废科举是在1905年)P72 1902年,壬寅学制,未实行,《钦定学堂章程》,日本。 1903年,癸卯学制,实行,“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 实”,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修业年限最长,不允许男女同校, 日本。 1912年,壬子癸卯学制,蔡元培(五育),男女同校,第一个 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日本。 1922年,壬戌学制,新学制,六三三学制,明确以学龄儿童和

党校结业考试复习参考资料(简答题论述题答案)

四、简答 1. 中国共产党的入党誓词是什么?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2. 入党主要履行的手续是什么? (1)自愿提交入党申请书。 (2)党支部一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在广泛地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具备党员条件的,必须填写志愿书。 (3)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4)接收新党员必须经党支部大会讨论,并作出决定。 (5)上级党组织派专人同发展对象谈话,进一步考察。召开党委会集体讨论审批。 (6)发展对象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入党宣誓。 (7)预备党员预备期为一年,在预备期满的前一个月,要向党支部提交“申请转正书”,上级党委审批合格后方可转为正式党员。 (第一,自愿向党组织提出申请。 第二,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培养与考察。 第三,发展对象的确定与培养。 第四,入党志愿书的填写与支部大会讨论。 第五,上级党组织的审批与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第六,预备党员的考察与转正。) 3.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 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第一,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第二,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第三,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 5. 党章规定共产党员享有的八项权利是什么? (1) 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2) 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3) 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4) 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5) 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6) 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

刑法学试题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 试卷代号:8637 座位号 安徽电大芜湖分校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刑法学》试题 2015年6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计20分) 1、犯罪构成 2、疏忽大意的过失 3、行贿罪 4、洗钱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犯罪具有 性、 性、 性。 2、我国刑法在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是 。 3、刑法的基本原则有 原则、 、 原则。 4、我国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为了犯罪, 、 的,是犯罪预备。 5、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 ,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6、放火罪的主观方面是 。 7、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 罪定罪处罚。 8、串通投标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 和 。 9、故意伤害(致死)罪,行为人在主观上表现为 ,对死亡结果 。故意伤害(既遂)和故意杀人未遂的区别在于两者的 不同。 10、携带凶器抢夺的,构成 罪。 11、渎职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实施渎职行为和 的渎职财产。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8分) 1、危害行为只能表现为不作为一种形式的犯罪是( )。 A 遗弃罪 B 抢劫罪 C 故意杀人罪 D 强奸罪 2、下列情况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 盗窃他人财物之后,又返还财物的。 B 犯罪分子认为条件不适合而停止犯罪 C 主动停止犯罪预备行为 D 客观上有可能将犯罪进行到底,而犯罪人误以为不能进行到底而中断犯罪的。 3、( )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A 聋人 B 哑巴人 C 盲人 D 醉酒的人 4、甲开车故意将多人撞死的行为构成了( )。 A 杀人罪 B 交通肇事罪 C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 重大交通事故罪 5、王某在商场见一妇女为购一衣服正欲付款,遂上前一肥白手起家该妇女手中的1600元钱,并骂:“不象活,不和我商量就来买东西。”王某的行为构成( )。 A 抢劫罪 B 抢夺罪 C 诈骗罪 D 招摇撞骗罪 6、间谍罪的主体可以是( )。 A 中国公民 B 外国公民 C 无国籍人 D 反动组织

竞争上岗考试简答题

1、为什么说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答:从大会召开的时机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从大会确定的主题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从大会担负的使命看,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至关重要。党的十七大所完成的这些重大使命、所作出的这些重大决策、所采取的这些重大举措,都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对统一全党思想、凝聚各方面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指导作用。 2、为什么说中国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答: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着重地鲜明地完整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第二,明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3、为什么要强调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答: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4、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答: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

刑法学期中考试试题

繁昌县广播电视大学法学专科班2013年期中考试 《刑法学》(1)试卷 学号: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填入题目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3 分,共24 分) 1.刑法第93 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这种情况属于( )。 A.司法解释B.立法解释 C.论理解释D.文理解释 2.下列情况中,我国刑法有溯及力的是( )。 A.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 B.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而刑法认为是犯罪 C.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轻 D.当时的法律和刑法均认为是犯罪但当时的法律处刑比刑法重 3.犯罪行为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是( )。 A.故意行为与过失行为B.主行为与次行为 C.作为与不作为D.主动行为与被动行为 4.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导致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的犯罪。 A.疏忽大意的过失B.过于自信的过失 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5.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的特征是( )。

A.时空性B.自动性 C 有效性D.彻底性 6.数罪并罚时,管制最高不能超过( )。 A. 一年B.二年 C.三年D.五年 7.对于被判处( )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A.无期徒刑B.死刑 C.十五年以上有期徒刑D.驱逐出境 8.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 )以后,可以假释。 A..五年 B.十年 C .十五年D.二十年 二、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9.我国刑法条文中的“但书”表示的情况有三种,即:对前段的补充、——或者是————。或者是——————。 10.根据属地原则,所谓在中国领域内犯罪,是指犯罪的--------或者--------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 11.-----------、-----------、-----------和-------------是犯罪构成的共同要件。 12.我国刑法规定的完全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为--------------。 1 3.----------的精神病人在--------------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4.为了使国家、____、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者实施的不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损害行为,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15..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_______处罚。 16.对犯罪分子判处罚金,应当根据_________决定罚金数额。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 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湘潭市)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株洲市荷塘区)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 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江苏省)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4.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株洲市荷塘区)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5.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广州市番禺区) A.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山西省)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广州市)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浙江省)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广东省)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武汉市)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1.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2.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西安市) A.世界观 B.形象思维 C.想象 D.表象 13.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河南新乡)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株洲市荷塘区)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5. 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杭州市)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贵州省) 2. 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______。(海南省)

河南招教考试简答题论述题汇总

1、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的多元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具有科学性。 2、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第二,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第三,学校能有效协调和控制学生的发展 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特殊作用? 第一,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第二,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第三,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的发展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第四,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4、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个别差异性、互补性、整体性。 5、素质教育的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 6、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决定教育目的 7、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教育的内容和手段、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8、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实现教育目的根本途径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性;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注重提高全民族素质。 9、教师劳动的特点?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主体性和示范性,连续性和广延性,复杂性和创造性。 10、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人口发展状况, 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11、师生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教学上授受关系,人格上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相互促进。 12、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 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13、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发扬教育民主,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正确处理师生矛盾;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