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怎么修改驱动器盘符-范文模板 (3页)

2018-2019-怎么修改驱动器盘符-范文模板 (3页)

2018-2019-怎么修改驱动器盘符-范文模板 (3页)
2018-2019-怎么修改驱动器盘符-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怎么修改驱动器盘符

篇一:更改系统盘盘符的方法

更改系统/启动驱动器盘符方法:

1. 为计算机和“系统状态”做一个完整的备份。

2. 以管理员身份登录。

3. 启动 Regedt32.exe。

4. 转到以下注册表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MountedDevices

5. 单击 MountedDevices。

6. 在安全菜单上,单击权限。

7. 检查以确保管理员有完全控制权限。完成这些步骤后请将权限设置改回原值。

8. 退出 Regedt32.exe,然后启动 Regedit.exe。

9. 转到以下注册表项: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MountedDevices

10. 找到您想更改到的驱动器盘符(新盘符)。查找“DosDevices\C:”。

11. 右键单击“DosDevices\C:”,然后单击重命名。

备注:必须用 Regedit 而非 Regedt32 来重命名此注册表项。

12. 将其重命名为一个未使用的驱动器盘符“DosDevices\Z:”。(此操作将释放驱动器盘符 C:供稍后使用。)

13. 找到希望更改的驱动器盘符。查找“DosDevices\D:”。

14. 右键单击“DosDevices\D:”,然后单击重命名(来自:WwW. : 怎么修改驱动器盘符 )。

15. 将其重命名为合适的(新)驱动器盘符“DosDevice\sC:”。

16. 单击“DosDevices\Z:”的值,单击重命名,然后将其名称改回到原来的“DosDevices\D:”。

17. 退出 Regedit,然后启动 Regedt32。

18. 将权限改回到原来的管理员权限设置(可能应该是“只读”)。

19. 重新启动计算机。

篇二:如何更改驱动器号

如何更改盘符

也许有些用户碰到这样的问题,盘符出现错误,也就是说本来要C盘、D盘、E 盘、F盘的,但是出现错乱,变成C盘、D盘、H盘、I盘,等一些问题,下面的方法可以帮你解决:

1. 右击计算机选中“管理”便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2. 点击“磁盘管理”便会出现下面的界面:

3比如说你想改C盘点盘符,右击

这个界面:

选中“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便会出现

3. 点击,便会出现这个界面:

4.点击

,便会出现下图

选中你要的盘符,点击确定即可,祝你成功!!!

篇三:WIN7怎么删除无效驱动器盘符

电脑中因为安装虚拟光驱,会产生好几个无效的驱动器盘符,即右键单击这些盘符,并无法弹出光驱,右键菜单里也找不到删除选项。win7怎么删除无效驱动器盘符?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完整版)一些英文审稿意见及回复的模板(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些英文审稿意见的模板 最近在审一篇英文稿,第一次做这个工作,还有点不知如何表达。幸亏遇上我的处女审稿,我想不会枪毙它的,给他一个 major revision 后接收吧。呵呵 网上找来一些零碎的资料参考参考。 +++++++++++++++++++++++++++++++ 1、目标和结果不清晰。 It is noted that your manuscript needs careful editing by someone with expertise in technical English editing paying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English grammar, spelling, and sentence structure so that the goals and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clear to the reader. 2、未解释研究方法或解释不充分。 In general, there is a lack of explanation of replicate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used in the study. Furthermore, an explanation of why the authors did these various experiments should be provided. 3、对于研究设计的 rationale: Also, there are few explanations of the rationale for the study design. 4、夸张地陈述结论/夸大成果/不严谨: The conclusions are overstated. For example, the study did not show if the side effects from initial copper burst can be avoid with the polymer formulation. 5、对 hypothesis 的清晰界定: A hypothesis needs to be presented。 6、对某个概念或工具使用的 rationale/定义概念: What was the rationale for the film/SBF volume ratio? 7、对研究问题的定义: Try to set the problem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n more clear, write one section to define the problem 8、如何凸现原创性以及如何充分地写 literature review: The topic is novel but the application proposed is not so novel.

审稿意见回复模板,中文

审稿意见回复模板,中文 篇一:审稿意见模板 如何学习审稿 专家学者为什么愿意拿出大量的时间审稿呢?为期刊审稿是义务,也是一份荣耀,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为进步做出了一份贡献。审稿人都是志愿提供服务而不计报酬。当然,通过审稿还会得到其他好处,(1)首先是精神上的收获,能够增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交流和论争的乐趣;(2)最新的研究进展在发表之前就有机会看到(不亦快哉!);(3)通过对照其他审稿人的评论和编辑的稿件处理意见,可提高自己的审稿技能;(4)通过发现论文中的错误,可以学习如何写出更有竞争力的稿件;(5)会得到编辑的尊敬,甚或有机会被邀请加入学会或编委会;例如美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AJRCCM)编委会的任命,就是完全根据审稿人的审稿是否中肯、严谨、及时。 一个优秀的审稿人又有什么特征呢? Black等曾对英国杂志(BMJ)的审稿人进行过评价,其目的是想明确高水平审稿人的特征,特别是在审稿花费时间和审回时间方面。他们对BMJ的420份稿件的审稿人进行了调查,2位编辑和稿件的责任作者对审稿质量进行独立评估。结果编辑和论文作者的评估都显示,经过流行病学或统计学培训是提供高质量

评阅的审稿人的唯一显著性相关因素。在编辑的质量评估中,年轻是高质量评阅的独立预测因素。评审花费的时间与审稿质量的提高相关,但超过3小时则无更大意义。通常认为,正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拥有学术职位者、科研资助团体成员,应该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稿,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审稿质量与上述特征相关。这一结果对于编辑的意义是,要发现优秀的审稿人,只有不断试用新人,评估他们的表现,然后决定是否继续用他们。建议征集接受过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训练的、年龄在40岁左右的审稿人。 那么年轻学者如何学习、提高审稿技能呢?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高,就是通过审稿提高审稿水平。认真研读自己投稿得回的评审意见,以学习他人是如何审稿的。再就是比较同一稿件自己的审稿意见和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发现新的视角,得到有益反馈。对于有条件的年轻学者,可以替自己的上级(例如老师、上级医师等)草拟审稿意见,由此可得到更为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做好审稿工作需要什么?第一是能动性。对同行要有绝对的责任感,坚信通过同行评阅认定的高水准的文献,对科学进步是至关重要的。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审阅一篇好文章,即得到知识,又得到乐趣,不亚于参加一场研讨会。审稿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感染力,可影响到作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行

SCI修改稿回答审稿人意见范文模板大全

SCI修改稿回答审稿人意见范文模板大全 修改稿回答审稿人的意见(最重要的部分) List of Responses Dear Editors and Reviewe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ID: 文章稿号). Tho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Revised portion are marked in r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corr ection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lowing: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1.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2. Response to comment: (……简要列出意见……) Response: ×××××× 。。。。。。 逐条意见回答,切忌一定不能有遗漏 针对不同的问题有下列几个礼貌术语可适当用用: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negligence of ……...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incorrect writing ……...

如何回复国内杂志编辑的模板信件

如何回复国内杂志编辑的模板信件 编辑提出的一般意见: 1.文中的题目请修改 2.中英文摘要写的一般 3.请通读全文,文中很多语句不通,文字错误:*** 4.文中符号请注意上下标和正斜体,k表示千用小写,s(KWm-2)4/3写的不规范 5.文中的”作者“二字出现频率太大,请润色上下文语句,减少使用频率 6.参考文献请按照要求修改 7.补充中英对照的通信作者简介 以下是我的文章的审稿意见,以及我对审稿意见的回复。 ***先生您好! 您的稿件已通过专家审查,我刊同意对原稿进行修改后刊用。请按专家意见、我刊投稿须知修改。 专家意见如下: 1. 题目太大。水稻基因型的筛选指标有多种。本文主要涉及到性状指标、营养指标。建议对题目作些限定。 2. 关键词中英文顺序不一致。 3. 文中存在部分错别字 4. 讨论水培4周的干物重相对值与收获期各相对值之间的相关系数达不到显著的原因。除了作者提出的水稻根系对土壤磷可利用性的影响之外,不同品种生育期的差异也可能影响对磷的吸收利用,由于文中未列出品种生育期,所以很难核对,建议作者作进一步的思考和核实分析。如果是事实,可以补充。 5. 请注意引用我刊文章。看了这个审稿意见,其实第2,3,5是小问题,主要是针对第1和第4条 我的回复如下: ******编辑部编辑先生、女士:

您好! 非常感谢编辑和审稿人对“********”一文的大力斧正,作者已按照贵刊的要求作了详细修改,尚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现将贵刊所提的问题回答如下: 1) 关于题目太大的问题。的确,正如审稿意见上所说的那样,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的筛选指标有很多种,除了本文涉及到的性状指标和营养指标以外,还有其它的生理生化指标。然而,目前在筛选耐低磷水稻基因型的工作中一般还是用性状指标和营养指标来作筛选的。另外,也很难找到一个非常恰当的名词来代替文中所讨论到的所有指标。因此文中的题目才用了“筛选指标”这个范围稍微有点大的词。 2) 关于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差异也可能影响水稻对磷的吸收利用问题。笔者同意审稿人的观点,也认为不同水稻生育期的差异会对水稻吸收利用磷素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认为开展不同水稻品种您身边的论文好秘书:您的原始资料与构思,我按您的意思整理成优秀论文论著,并安排出版发表,自信我会是您人生路上不可或缺的论文好秘书生育期的差异对水稻吸收利用磷素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对筛选和培育耐低磷水稻基因型工作具有较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然而,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供磷条件下水稻苗期的各性状指标的变异情况以及水稻在水培条件苗期的性状指标与大田试验条件下收获期的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本文的大田试验的设计相对比较简单,这样从本试验的结果和数据中很难探讨不同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差异对水稻吸收利用磷素的影响方面的问题。当然,笔者可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上述问题的研究。 3) 文中的英文摘要以及其它需修改处按贵刊的要求作了修改,有不当之处,望来电或来信告知,以便改正。 此致! 敬礼!

(完整word版)回复审稿人意见模板

如何回复SCI投稿审稿人意见(精典语句整理) 如何回复SCI投稿审稿人意见 1.所有问题必须逐条回答。 2.尽量满足意见中需要补充的实验。 3.满足不了的也不要回避,说明不能做的合理理由。 4.审稿人推荐的文献一定要引用,并讨论透彻。 以下是本人对审稿人意见的回复一例,仅供参考。 续两点经验: 1. 最重要的是逐条回答,即使你答不了,也要老实交代;不要太狡猾,以至于耽误事; 2. 绝大部分实验是不要真追加的,除非你受到启发,而想改投另外高档杂志----因为你既然已经写成文章,从逻辑上肯定是一个完整的“story” 了。 以上指国际杂志修稿。国内杂志太多,以至于稿源吃紧,基本没有退稿,所以你怎么修都是接受。 我的文章水平都不高,主要是没有明显的创新性,也很苦恼。但是除了开始几篇投在国内杂志外,其他都在国际杂志(也都是SCI)发表。以我了解的情况,我单位其他同志给国内杂志投稿,退稿的极少,只有一次被《某某科学进展》拒绝。究其原因,除了我上面说的,另外可能是我单位写稿子还是比较严肃,导师把关也比较严的缘故。 自我感觉总结(不一定对): 1)国内杂志审稿极慢(少数除外),但现在也有加快趋势; 2)国内杂志编辑人员认真负责的人不多,稿子寄去后,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多没有任何消息; 3)国内杂志要求修改的稿子,如果你自己不修,他最后也给你发; 4)国外杂志要求补充实验的,我均以解释而过关,原因见少帖)。还因为:很少杂志编辑把你的修改稿再寄给当初审稿人的,除非审稿人特别请求。编辑不一定懂你的东西,他只是看到你认真修改,回答疑问了,也就接受了(当然高档杂志可能不是这样,我的经验只限定一般杂志(影响因子1-5)。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我常用的回复格式: Dear reviewer: I am very grateful to your comments for the manuscript. According with your advice, we amended the relevant part in manuscript. Some of your questions were answered below. 1)

2018-2019-系统盘盘符d盘更改回cword版本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系统盘盘符d盘更改回c 篇一:PE系统显示的盘符跟系统显示的盘符不一样怎么处理 PE系统显示的盘符跟系统显示的盘符不一样 怎么处理 在一些在用U盘装系统时PE系统里,默认把U盘设置为D盘,其它盘依次排列,这是正常的现象。当然,也会有一些PE系统,盘符显示是正常的。这要看您所使用的PE系统,另外一些PE系统还有盘符整理工具,运行一下盘符整理工具 即可纠正一下盘符。 PE也是系统,用不同的盘,如光盘,U盘的PE来引导机器都是要占盘符的,同时 PE还会建立内存盘,且系统盘优先,这时您硬盘中都不是系统盘,则由PE系统进 行盘符分配,与您用硬盘引导到系统的盘符不一样,这是正常现象。一些PE系统会把安装有PE系统的U盘显示为C盘,同时U盘还会显示为一个X盘,也就是说U盘即显示为C盘,也显示为X盘,这些都是正常现象。 安装过双系统的朋友应该都了解,如您安装XP系统在第一分区,WIN7系统在 第二分区。那么不管您是进入XP系统还是WIN7系统,当前系统盘都是显示的 是C盘,也是这个道理。而如果您安装WIN7在第二分区,那么安装在第一分区的XP则显示不出来盘符,这是因为没有给它分配有盘符,您要想在安装有 WIN7的第二分区中显示第一分区XP系统的盘符,那么您需要将第一分区的盘 符改一下才可以显示。 那么在PE系统里,盘符跟实现盘符不对,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最简单的方法我们只有查看各个硬盘里的文件来判断哪个是什么盘然后再进行相应的操作 了,另外,也可以查看各个分区的大小来确定它到底是哪个盘,只有判断好了 我们才不会进行误操作。 盘符不对,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只要我们操作好对应的分区即可。大家在使用 U盘进行修复系统或者修复硬盘、硬盘分区等,要注意这些问题,以免因为误 操作而造成数据丢失了。 本文由U大师整理发布:/

专家审稿意见回复范文如何回复中文审稿人意见结尾如何写

专家审稿意见回复范文如何回复中文审稿人意见结尾如何 写 第一,不论审稿人提了什么意见,你在回复的时候一定要说:谢谢您的建议,您的所有建议都非常的重要,它们对我的论文写作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如果审稿人提 ___你暂时无法做到(比如,要你增加实验或改进实验等)。那么,为了论文尽快发表,你必须拒绝这样的要求。但是,你不要摆出一大堆理由来证明这个意见是不好实现的。你应该说:“谢谢您的建议,它非常的重要,由于您的建议,我发现了我目前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按照您的建议提高科研水平,取得更多成绩!”这样说,等于委婉的拒绝了评审意见,又让评审人觉得你很看重他 ___。 第三,如果审稿人 ___明显有问题,也不说能说审稿人 ___是错误的,可以他 ___发表任何的评论,只需要列出你的理由和证据就可以了,结尾也不要强调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一句话,就是凭证据说话。 第四,如果审稿人的评价比较傲慢,而且有失公平。那么,不用客气,直接写信给,痛批审稿人。(我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痛批后反而被录用。)

第五,在回复信的结尾最好写上再次谢谢您的建议,希望能够从您哪里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句话最好用黑体,要显眼。 保持正确的语调,做出回应。 说明 (1)在回复审稿人意见的时候,除了写明修改内容外,还有一些话是必须要写的。这个其实也可以归纳为礼貌用语,大家一般也都会注意到。但是,有些时候还是容易“放飞自我”。实验室的一位师兄,花了很长的时间搞出来一个很有idea的文章。 (2)在回复审稿意见的时候,前面还是客客气气的回复,一读到关于自己核心idea的时候,立马心态就炸了,言辞什么的就有点过激了,最后当然直接被拒了。其实能作为审稿人,一般都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或者有一定贡献的人,既然能指出你的问题,就说明还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那就认认真真去修改就好了,千万不要太持才傲物。 (3)里很多人都会轻易犯错,尤其是刚发论文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一定要根据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做出修改。我以自己的亲身

审稿意见模板

如何学习审稿 专家学者为什么愿意拿出大量的时间审稿呢?为期刊审稿是义务,也是一份荣耀,更是自我价值的实现,那就是为进步做出了一份贡献。审稿人都是志愿提供服务而不计报酬。当然,通过审稿还会得到其他好处,(1)首先是精神上的收获,能够增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交流和论争的乐趣;(2)最新的研究进展在发表之前就有机会看到(不亦快哉!);(3)通过对照其他审稿人的评论和编辑的稿件处理意见,可提高自己的审稿技能;(4)通过发现论文中的错误,可以学习如何写出更有竞争力的稿件;(5)会得到编辑的尊敬,甚或有机会被邀请加入学会或编委会;例如美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AJRCCM)编委会的任命,就是完全根据审稿人的审稿是否中肯、严谨、及时。 一个优秀的审稿人又有什么特征呢? Black等曾对英国杂志(BMJ)的审稿人进行过评价,其目的是想明确高水平审稿人的特征,特别是在审稿花费时间和审回时间方面。他们对BMJ的420份稿件的审稿人进行了调查,2位编辑和稿件的责任作者对审稿质量进行独立评估。结果编辑和论文作者的评估都显示,经过流行病学或统计学培训是提供高质量评阅的审稿人的唯一显著性相关因素。在编辑的质量评估中,年轻是高质量评阅的独立预测因素。评审花费的时间与审稿质量的提高相关,但超过3小时则无更大意义。通常认为,正在从事研究工作的人员、拥有学术职位者、科研资助团体成员,应该会提供更高质量的审稿,但令人意外的是,这项研究并没有发现审稿质量与上述特征相关。这一结果对于编辑的意义是,要发现优秀的审稿人,只有不断试用新人,评估他们的表现,然后决定是否继续用他们。建议征集接受过流行病学和统计学训练的、年龄在40岁左右的审稿人。 那么年轻学者如何学习、提高审稿技能呢?最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提高,就是通过审稿提高审稿水平。认真研读自己投稿得回的评审意见,以学习他人是如何审稿的。再就是比较同一稿件自己的审稿意见和其他审稿人的意见,发现新的视角,得到有益反馈。对于有条件的年轻学者,可以替自己的上级(例如老师、上级医师等)草拟审稿意见,由此可得到更为全面的训练和提高。 做好审稿工作需要什么?第一是能动性。对同行要有绝对的责任感,坚信通过同行评阅认定的高水准的文献,对科学进步是至关重要的。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审阅一篇好文章,即得到知识,又得到乐趣,不亚于参加一场研讨会。审稿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感染力,可影响到作者的学术态度和学术行为。其次是要具备科学技能。审稿人面临的挑战是,要发现那些作者本人没有发现的东西。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两项科学技能,一是对文献有全面掌握,即熟悉进展,又熟悉经典;二是掌握相关的科学知识,能够将科理和科学发现应用到新的科学研究中。当然,审稿人也会碰到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这时可以向他人请教、学习,或者谢绝审稿,请编辑另找他人。第三要有乐于助人的态度。做好审稿工作需要相当大的智力投入,又不能很快得到审稿人所在学术机构或同行的认可。令作者满意的是文章被接受,而不是审稿质量。不满意的作者对审稿人会有一些负面看法:挑剔、草率、武断、教条、肤浅、傲慢、不公正、忌妒、自私自利。但是,一份中肯的、深入的、表达清楚的评审意见,能够提高稿件的科学性和易读性,能够增加作者的知识,提高作者从事和报道科学研究的能力。审稿时应该对作者及其工作充满敬意,要耐心、客观公正地阅读,对新观点新方法持开放态度,但又不能“放水”。提出的意见要有正当理由,观点表达清楚,让人看得懂;要提出明确的建议(但不一定明确是接受或拒绝)。最后,审稿当然需要时间。如果只读一遍,恐怕会错失重要的深入看法。在提出全面的、明确的观点之前,常常需要反复斟酌。不同稿件需要的时间可能不同,有的3个小时也不一定够。审稿给审稿人带来的好处,已如前述。但审稿肯定会与自己的工作、甚至生活发生冲突,看病、、科研、申请课题、休假等等,不一而足。

盘符命令大全

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help 有关某个命令的详细信息,请键入 HELP 命令名 ASSOC 显示或修改文件扩展名关联。 AT 计划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命令和程序。 ATTRIB 显示或更改文件属性。 BREAK 设置或清除扩展式 CTRL+C 检查。 CACLS 显示或修改文件的访问控制列表(ACLs)。 CALL 从另一个批处理程序调用这一个。 CD 显示当前目录的名称或将其更改。 CHCP 显示或设置活动代码页数。 CHDIR 显示当前目录的名称或将其更改。 CHKDSK 检查磁盘并显示状态报告。 CHKNTFS 显示或修改启动时间磁盘检查。 CLS 清除屏幕。 CMD 打开另一个 Windows 命令解释程序窗口。COLOR 设置默认控制台前景和背景颜色。 COMP 比较两个或两套文件的内容。 COMPACT 显示或更改 NTFS 分区上文件的压缩。CONVERT 将 FAT 卷转换成 NTFS。您不能转换 当前驱动器。 COPY 将至少一个文件复制到另一个位置。 DATE 显示或设置日期。 DEL 删除至少一个文件。 DIR 显示一个目录中的文件和子目录。 DISKCOMP 比较两个软盘的内容。 DISKCOPY 将一个软盘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软盘。DOSKEY 编辑命令行、调用 Windows 命令并创建宏。ECHO 显示消息,或将命令回显打开或关上。ENDLOCAL 结束批文件中环境更改的本地化。 ERASE 删除至少一个文件。 EXIT 退出 CMD.EXE 程序(命令解释程序)。 FC 比较两个或两套文件,并显示 不同处。 FIND 在文件中搜索文字字符串。 FINDSTR 在文件中搜索字符串。 FOR 为一套文件中的每个文件运行一个指定的命令。FORMAT 格式化磁盘,以便跟 Windows 使用。 FTYPE 显示或修改用于文件扩展名关联的文件类型。GOTO 将 Windows 命令解释程序指向批处理程序 中某个标明的行。 GRAFTABL 启用 Windows 来以图像模式显示 扩展字符集。 HELP 提供 Windows 命令的帮助信息。 IF 执行批处理程序中的条件性处理。

专家论证意见回复

《高大支模架专项方案》专家论证意见回复一、专家意见:补充完善审批流程、编制依据、工程概况等内容; 意见答复: (一)、完善编制流程: 审批流程已完善; (二)、完善编制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5);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2);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6、《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7、《高处作业分级》(GB3608-2008); 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 10、《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建筑[2003]82号); 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50107-2010) 12、《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B/T 29639-2013) 13、《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16) 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15、《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

(三)、完善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亳州浩源花茶有限公司仓库工程,建筑总高度为,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防火等级为地上二类;建筑安全等级为二级。 主体框架混凝土强度等级:垫层C15,框架柱、独立基础为C30,框架梁、板自米~屋面为C25,过梁、圈梁、构造柱为C20。 本工程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填充墙外墙及潮湿环境采用MU10-200/300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混合砂浆,内隔墙采用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为M5混合砂浆,与土壤接触的墙体用MU10-200/300厚煤矸石烧结砖,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为M5水泥砂浆。 二、专家意见:建议对立杆基础硬化,补充地基承载力计算,明确先浇柱后浇梁板的施工工艺;柱模需设置抛撑;砼梁板浇筑,柱砼需达到强度要求 意见答复: 立杆基础采用C20砼进行硬化; 地基承载力计算见计算书十立柱地基基础验算; 先浇柱后浇梁板施工工艺见八.; 外围柱最外侧支撑设置抛撑,搭设要求砼内侧柱支撑; 砼梁板浇筑时,柱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 三、专家意见:进一步明确剪刀撑、纵横向联系撑,加强联系撑、扫天杆、顶托、连墙件的设置方式和位置;补充施工安全保证措施;补充平面图、立面图和相关节点详图;; 意见答复: 扫天杆、垂直水平剪刀撑、连墙件、纵横加强联系撑的位置见高大支模架模板支撑示意图。 安全防护措施:

win7怎么修改盘符,让混乱的盘符有序排列

怎么修改盘符让混乱的盘符有序排列 在我们对电脑的不同操作中有时会造成盘符的混乱,如:在我们升级完电脑后,在转换完分区格式后,在安装完多块硬盘后……,都有可能出现盘符混乱的问题。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使盘符有序的排列呢?修改盘符?还是……? 什么是盘符: 盘符是Windows系统对磁盘储存设备独特的标识符,对于LINUX、UNIX系统来说则没有盘符的概念,但是目录和路径的概念是相同的。一般盘符使用A~Z这26个英文字母加上冒号“:”来标识。由于早期历史的原因,个人电脑一般都装有两个软盘驱动,所以“A:”和“B:”这两个盘符用来表示软驱,而硬盘设备就是从C:开始一直到Z结束。 修改盘符: 修改盘符有两种方法。其一为通过系统内置工具修改盘符,其一为通过第三方软件修改盘符(如软件分区助手)。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让你轻松修改盘符,让你磁盘分区标识按照你的意思排列。 系统工具修改: 用系统工具修改盘符可以通过右键单击“我的电脑”然后选择管理选项,在计算机管理窗口选择磁盘管理就可以看到电脑上磁盘的情况。右键单击想要更改盘符的磁盘分区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在弹出的更改窗口点击更改按钮然后

选择盘符。注意:盘符选择里面是不会出现已经存在的盘符。(如:电脑上有CDEF这4个盘,想要把D盘变为F盘,我们就需要先把F盘的盘符变为G:或者G:以后的盘符,然后再把D盘的盘符变为F:。) Windows系统工具修改盘符 分区助手修改: 用软件分区助手更改盘符需要先打开分区助手,然后右键单击想要改变的分区移动鼠标到高级操作选项,将会出现高级操作的下一级选项,选择其中的改变盘符(即:右键单击分区→高级操作→改变盘符)。在弹出的改变盘符窗口选择想要的盘符然后点击确定。你调整完盘符后点击左上方的提交按钮执行操作。(如:电脑上有CDEF4个盘,现在要把D盘变为E盘,而E盘变为D盘,这时可以先把D盘的盘符变为F:以后的盘符,然后把E盘的盘符变为D:,再把以前的D盘变为E盘,再点击左上方的提交按钮执行操作。)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 针对专利局于年月日就题述专利申请发出的第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对权利要求书进行了修改,申请人现陈述意见如下: 一、关于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申请人认为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备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二、关于权利要求2保护范围不清楚的问题 关于修改: 申请人将权利要求4中的附加技术特征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该修改仅仅是权利要求的合并,并未涉及到实质内容的修改,因此该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对比文件2是具有创造性的,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申请人将附加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诊断策略包含从诊断模块运行的程序组合”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 在本申请说明书中的第4页倒数第5段记载了“诊断策略包含从诊断模块运行的程序组合”,因此,上述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创造性,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关于修改2: 申请人将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确定所述第一时偏值或所述第二时偏值作为所述初始测距的时偏”修改为“根据时偏值和/或符号的峰值功率,确定所述第一时偏值或所述第二时偏值作为所述初始测距的时偏”添加到权利要求1中,在本申请说明书第9页中记载了时偏处理方法的几个公式,从这几个公式中可以直接毫无疑义确定的是在确定第一时偏值或第二时偏值作为初始测距的时偏时,是根据时偏值和/或符号的峰值功率所确定的,因此,上述修改是能够从说明记载的内容中直接毫无疑义确定的,因此,该修改是能够得到说明书的支持的,符合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且,申请人认为,修改之后的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是具备创造性的,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的规定。理由如下:

专家修改意见回复

需要的修改、补充与删减的部分: 一、摘要和引言须再压缩凝练。 (1) 摘要“本文从导纳的角度研究了多台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低频谐振问题。首先建立了基于LCL滤波的并网逆变器闭环输出导纳模型,通过分析其阻尼特性可以发现,由于软件锁相环的影响,输出导纳在低频处存在负阻尼。另一方面,随着并联逆变器台数的增加,并网逆变器和感性电网阻抗所构成的阻抗网络的谐振频率降低,由于输出导纳低频区域的负阻尼特性,容易导致低频谐振。为了消除负阻尼,抑制低频谐振,本文通过在电流指令值中引入电网电压前馈,构造一个虚拟阻尼补偿量。接着在对输出导纳其它频率特性影响最小的基础上,推导出补偿系数的最小理论值。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负阻尼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修改为 摘要“本文从导纳的角度研究了多台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低频谐振问题。由于软件锁相环的影响,基于LCL滤波的并网逆变器输出导纳在低频区域存在负阻尼,而随着并联逆变器台数的增加,并网逆变器和感性电网阻抗所构成的阻抗网络的谐振频率降低,当位于低频区域时,输出导纳的负阻尼特性容易导致系统不稳定。为了消除负阻尼,抑制低频谐振,本文在电流指令值中引入电网电压前馈,并在对输出导纳其它频率特性影响最小的基础上,推导出前馈补偿系数的最小理论值。最后,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负阻尼补偿方法的有效性。” (2) 引言第一段中“因此研究多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的稳定情况是推广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发电、提高系统发电容量一个难点问题”删除。 (3) 引言第二段中“为建立并网逆变器和电网所构成的阻抗网络模型,首先需要求取并网逆变器的闭环输出导纳。文献[2]以单相LCL滤波的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根据平均线性化模型,推导出其闭环输入阻抗。”修改为“本文从阻抗/导纳的角度研究并网系统的稳定问题,首先需要求取并网逆变器的输出阻抗/导纳模型。文献[2]采用平均线性化方法推导出单相LCL滤波的PWM整流器输入阻抗模型。”。 (4) 引言第二段中“本文则结合文献[14, 15]中所推导的考虑锁相环影响的输出导纳模型展开研究”修改为“文献[14, 15]采用谐波线性化法推导出考虑锁相环影响的输出导纳模型”。 (5) 引言第三段中“由于并网逆变器的输出导纳在低频处呈容性,而电网阻抗呈感性,当以上两者所构成阻抗网络的谐振频率处无阻尼或负阻尼时,系统容易不稳定”修改为“当并网逆变器和电网所构成阻抗网络的谐振频率处无阻尼或负阻尼时,系统容易不稳定”。 (6) 引言第三段中“尤其是当多台并网逆变器并联运行,输出导纳负实部叠加,并网系统阻尼特性逐渐减弱”删除。 (7) 引言第四段中“然而考虑到系统本身的控制性能,通过调节以上参数减小输出导纳负实部的能力有限”删除。 (8) 其他较小改动直接在文中红色标出。

回复审稿意见,模板

回复审稿意见,模板 篇一:SCI 审稿意见回复范文 论文题目:Pharmacokinetic and pharmacodynamic studies on the antivirus effects of A (一种中草药) against virus B (一种病毒) 所投杂志:Life Sciences 投稿结果:这次大修后又经过一次小修,被接受发表 编辑信内容(注:有删节): Dear Mr. XXX, Your manuscript has been examined by the editors and qualified referee . We think the manuscript has merit but requires revision before we can accept it for publication in the Journal. Careful consideration must be given to the points raised in the reviewer comments, which are enclosed below. If you choose to submit a revision of your manuscript, please incorporate responses to the reviewer comments into the revised paper. A complete rebuttal with no manuscript alterations is usually considered inadequate and may result in lengthy re-review procedures.

WindowsXp下磁盘分区盘符修改

WindowsXp下磁盘分区盘符修改 一般情况下,我们电脑中硬盘的各个分区都是按照规律进行排列的,如C盘为系统盘,其它盘符为D盘等,那么在实现使用的过程中,硬盘的盘符也会出现错乱的情况,在Window xp中,我们便可以利用磁盘工具轻松实现对硬盘盘符的修改,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详细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方式中选择管理,进入管理对话框。 第二步:单击“磁盘管理”,在窗口右侧我们会看到硬盘各个分区的信息。然后右击要更改盘符,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

第三步: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更改”,系统将再次弹出一个窗口,在指派以下驱动器号中选择一个要改变的驱动器名,单击确定后重新启动电脑即完全了整个更改过程,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呀,这一招在Windows 2000同样适用。 一般情况下,我们电脑中硬盘的各个分区都是按照规律进行排列的,如C盘为系统盘,其它盘符为D盘等,那么在实现使用的过程中,硬盘的盘符也会出现错乱的情况,在Window xp中,我们便可以利用磁盘工具轻松实现对硬盘盘符的修改,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详细的操作过程。 第一步:在桌面我的电脑图标上右击鼠标,在弹出的快捷方式中选择管理,进入管理对话框。 第二步:单击“磁盘管理”,在窗口右侧我们会看到硬盘各个分区的信息。然后右击要更改盘符,选择“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

第三步:在弹出的窗口中单击“更改”,系统将再次弹出一个窗口,在指派以下驱动器号中选择一个要改变的驱动器名,单击确定后重新启动电脑即完全了整个更改过程,怎么样,是不是很简单呀,这一招在Windows 2000同样适用。

2019年windows修改盘符方法,怎样更改盘符.doc

2019年windows修改盘符方法,怎样更改盘符 篇一:windows7更改驱动器盘符 Windows7更改驱动器盘符 1、点击开始菜单 2、“计算机”上点击右键,选择“管理” 3、选择“磁盘管理” 4、选择要修改的驱动器号 5、点击“右键”,选择“更改驱动器号和路径(C)?” 6、点击“更改” 7、从下拉菜单中选择盘符,点击“确定” 8、确定没有相关程序点击“是(Y)” 8、设置成功 篇二:修改系统或启动盘符的方法 修改本地系统盘符提示:“Windows无法修改系统卷或启动卷的驱动器号。” 1、解决方法:修改以下文本内容中的d:为要更改的盘符n:为更改后的盘符。保存为批处理文件运行。 @echooff for/f%%iin( mountvold:/L )do(mountvold:/d&&mountvoln:%%i)pause>nul 2、警告:在驱动器号未更改的计算机中,不要使用本文介绍的过

程。否则,可能无法启动操作系统。仅当需要从驱动器号更改中恢复时才执行本文中描述的过程,而不能使用该过程来更改现有的计算机驱动器。进行此更改之前,请先备份注册表项。 有关更多信息,请单击下面的文章编号,以查看Microsoft知识库中相应的文章:(http://support.microsoft./kb/249321/)如启动分区驱动器号已更改则无法登录本文介绍如何在Windows中更改系统驱动器或启动驱动器号。多数情况下,我们不建议这样做,特别是在驱动器号与安装Windows时相同的情况下。唯一可能需要这样做的情况是,驱动器号在没有用户干预的情况下被更改。在将一个镜像卷分开或进行了驱动器配置更改时,可能会出现这一情况。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如果出现了,您应将驱动器号改回原值以便与最初的安装匹配。 要更改或调换无法使用“磁盘管理”管理单元更改的卷的驱动器号,请按照下列步骤操作。 注意:在这些步骤中,驱动器D指分配给某一卷的(错误)驱动器号,驱动器C指您希望将该卷更改到或分配给该卷的(新)驱动器号。 此过程将调换驱动器C和D的驱动器号。如果您不需要调换驱动器号,则只需将\DosDevice\letter:值更改为任何尚未使用的新驱动器号即可。回到顶端 更改系统/启动驱动器号 警告:注册表编辑器或其他方法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需要重新安装操作系统。Microsoft不能保证您可以解决

SCI修改稿回答审稿人意见范文模板大全

SCI修改稿回答審稿人意見範文模板大全 修改稿回答審稿人の意見(最重要の部分) List of Responses Dear Editors and Reviewers: Thank you for your letter and for the reviewers’comments concerning our manuscript entitled “Paper Title”(ID: 文章稿號). Those comments are all valuable and very helpful for revising and improving our paper, 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our researches. We have studied comments carefully and have made correction which we hope meet with approval. Revised portion are marked in r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corr ections in the paper and the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as flowing: Responds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Reviewer #1: 1. Response to comment: (……簡要列出意見……) Response: ×××××× 2. Response to comment: (……簡要列出意見……) Response: ×××××× 。。。。。。 逐條意見回答,切忌一定不能有遺漏 針對不同の問題有下列幾個禮貌術語可適當用用: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negligence of ……... We are very sorry for our incorrect writing ……...

注册表修改Windows7系统盘符的方法

1注册表修改Windows7系统盘符的方法 时间:2011-05-24 23:53来源:互联网作者:网络点击:693次 Win7教程(https://www.doczj.com/doc/eb6652599.html,):注册表修改Windows7系统盘符的方法 安装软件越来越多,导致Windows7的系统盘空间急剧紧张,大家都在指控WindowsInstaller把安装程序拷贝到%SystemRoot%Installer(你可以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这个打开Installer文件夹)目录但没有做及时清理。好吧,我承认,我的系统已经被它占用掉5.80GB。大师们还给出警告,这里的文件不要直接删除,一旦那样做会导致什么呢? 算了,还是想办法把系统盘分区调大吧。如你所见,我把属于E盘的4.9GB空间调整到Win7系统盘G上,这下Win7又爽了。可是,事情往往不会这么简单。 请注意这个盘符设置: C:启动盘、WindowsXP系统盘 D:E:F:本地磁盘 G:Windows7系统盘 调整方案,在E:盘尾部分出4.9GB空闲空间,F:盘大小不变,直接前移,

将4.9GB的空闲空间移到F:盘之后,G:盘之前的位置,然后将空闲空间分配到G:盘里。 我的分区软件是在XP系统上运行的。重启几次电脑之后,分区调整完成。 再次重新启动,进入Win7系统,在登录界面上滞留很久,并告诉你是配置临时桌面环境,进入桌面后,如果手动“运行”Explorer程序,初始化桌面后可以见到可怜的两个图标。 现在,Win7将系统必要文件映射到G:盘,而此时G:盘挂载的却是原本F:盘的分区。就是说F:与G:盘的分区被调换了。那么,系统启动后,注册表中保存的大多是指向盘符的路径信息,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这两张图是被正确替换回来后的分区信息: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审查意见答复模板 尊敬的审查员: 您好!以下意见陈述是针对审查员xx年xx月xx日发出的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所做出的。 申请人仔细研究了审查意见通知书与审查员提供的对比文件1-2,针对审查员所指出的缺陷,申请人对申请文件进行修改,附上修改的权利要求书替换页,并意见陈述如下: 一、修改说明: 1、增加了权1的技术特征,将….增加到权1中,修改依据来源于说明书和实施例x。说明书第xx段有相应的描述… 以上修改均未超出原权利要求书和原说明书的范围,符合专利法33条和实施细则51条3款的有关规定。 二、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新颖性: 1、权利要求1的新颖性: 按照单独对比的原则,权利要求1公开了x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1中并没有披露此特征,二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按照单独对比的原则,权利要求1公开了x技术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并没有披露此特征,二者属于不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2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2、权利要求2-5的新颖性: 在独立权利要求1有新颖性的基础上,从属权利要求2-5也具有专利法22条2款规定的新颖性。 三、关于修改后的权利要求的创造性: 1、权利要求1的创造性: (1)对比文件1与本申请技术领域相同、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相同,且公开了本申请的技术特征最多,因此对比文件1是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2)对比文件1公开一种…..,权利要求1公开了xx技术特征,权利要求

1与对比文件1相比,区别如下: XXXX 因此,本申请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3)对于此区别特征: 对比文件2中并没有公开这个区别特征,也没有任何暗示,(或者对比文件2虽然公开了这个特征,但是作用不同),此区别特征也不是公知常识。 本申请还取得有益效果,具体…. 综上所述,权利要求1相对于对比文件1、2或者两者的结合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性进步,具有专利法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2、权利要求2-5的创造性: 在独立权利要求1有创造性的基础上,从属权利要求2-5也具有专利法22条3款规定的创造性。 四、关于不清楚的问题: 修改后的权利要求书,已经克服了审查意见通知书中指出的不清楚的问题。(针对具体不清楚的问题,需要再描述一下),符合专利法26条第4款的规定。 申请人相信,经过修改,已经完全克服了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中关于新颖性、创造性及不清楚的问题,并克服了形式缺陷,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以及审查指南的相关规定,请审查员在修改文本的基础上授权本发明的专利权。 上述修改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申请人愿意以最大的诚意积极配合审查员工作,以加快审查进程。最后,申请人和代理人对审查员认真细致的工作再次表示由衷的感谢。 代理人:XXX,联系电话:XXXXXX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