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无机化学

普化无机试卷(ds区元素二)

一、选择题

1. (4501)

下列化合物中,既能溶于浓碱,又能溶于酸的是………………………………………()

(A) Ag2O (B) Cu(OH)2(C) HgO (D) Cd(OH)2

2. (4513)

下列金属单质可以被HNO3氧化成最高价态的是……………………………………()

(A) Hg (B) Ti (D) Pb (D) Bi

3. (4523)

黄色HgO低于573 K加热时可以转化成红色HgO,这是因为………………………()

(A) 加热改变了结构类型

(B) 加热使晶体出现了缺陷

(C) 结构相同,仅仅由于晶粒大小不同

(D) 加热增强了Hg2+ 对O2- 的极化作用

4. (4524)

氧化锌长时间加热将由白色变成黄色,这是由于加热过程…………………………()

(A) 产生异构化(B) 晶粒变小

(C) Zn2+ 对O2- 的极化作用增强(D) 晶体出现了缺陷

5. (4525)

ds区某元素的两种硝酸盐溶液A,B。向A中逐滴加入某卤素的钾盐,开始生成橘红色化合物,钾盐过量,溶液变成无色。向B中逐滴加入同一钾盐,开始生成黄绿色沉淀,钾盐过量,生成无色溶液和黑色沉淀。则A、B、钾盐、黑色沉淀依次是……………………()

(A) Hg2(NO3)2、Hg(NO3)2、KI、Hg

(B) Hg(NO3)2、Hg2(NO3)2、KI、Hg

(C) AuNO3、Au(NO3)3、KCl、Au

(D) Cu(NO3)2、CuNO3、KBr、CuO

6. (4526)

已知下列五组物质性质差异为:

Hg,它们依次Mg(OH)2 > Cd(OH)2,H2SiF6 > HF,H2PbCl6 > PbCl4,AgF > CaF2,Au+ > 2

2

表示的性质是…………………………………………………………………………………()

(A) 碱性,酸性,稳定性,溶解度,歧化容易;

(B) 碱性,酸性,水解度,溶解度,氧化性;

(C) 碱性,酸性,稳定性,溶解度,水解度;

(D) 碱性,酸性,稳定性,溶解度,配位能力(与NH3)。

7. (4528)

现有ds区某元素的硫酸盐A和另一元素氯化物B水溶液,各加入适量KI溶液,则A 生成某元素的碘化物沉淀和I2。B则生成碘化物沉淀,这碘化物沉淀进一步与KI溶液作用,生成配合物溶解,则硫酸盐和氯化物分别是………………………………………………()

(A) ZnSO4,Hg2Cl2(B) CuSO4,HgCl2

(C) CdSO4,HgCl2(D) Ag2SO4,Hg2Cl2

8. (4532)

铜的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铜,这氧化物和酸分别是………………………()

(A) 铜的黑色氧化物和亚硫酸(B) 铜的红色氧化物和过二硫酸

(C) 铜的红色氧化物和稀硫酸(D) 铜的黑色氧化物和稀硫酸

9. (4542)

把阳离子按H2S系统分组时,属于同一组的是………………………………………()

(A) Cu2+,Ag+(B) Au3+,Cd2+

(C) Cu2+,Zn2+(D) Cu2+,Cd2+

因Ag 中常含有少量的铜,在制备AgNO 3时必须除去Cu ,可用的方法是……………( ) (A) 控制温度热分解含Cu(NO 3)2的AgNO 3 (B) 向AgNO 3溶液中加新制备的Ag 2O (C) 电解AgNO 3溶液 (D) (A) (B) (C)均可 11. (4544)

已知: Ag + + e - =

Ag ?= 0.80 V ,K sp (AgCl) = 2.8 ? 10-10.

在25℃时,AgCl + e - = Ag + Cl

-

1?为…………………………………………………

( )

(A)

1?= ?+ 0.059 lg K sp (AgCl) (B) 1?= ? - 0.059 lg K sp (AgCl) (C) 1?= 0.059 lg K sp (AgCl)

(D)

1

?=

0.059

(AgCl)lg sp K

12. (4545)

已知:K sp (AgSCN) = 1.1 ? 10-12,K sp (AgI) = 1.5 ? 10-16,K sp (Ag 2CrO 4) = 1.0 ? 10-11; 则上述难溶盐与其金属组成的电对的 ?值大小顺序为…………………………………( ) (A) AgSCN > AgI > Ag 2CrO 4 (B) AgI > AgSCN > Ag 2CrO 4 (C) Ag 2CrO 4 > AgSCN > AgI (D) Ag 2CrO 4 > AgI > AgSCN 13. (4547) 精炼铜时,以粗铜作阳极,CuSO 4作电解液,电解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电解质溶液的 pH 值………………………………………………………………………………………………( ) (A) 改变不大 (B) 明显增大 (C) 明显减小 (D) 无法判断 14. (4548)

向下述两平衡体系: A 2Cu + (aq) =

Cu 2+(aq) + Cu(s)

B +

22

Hg (aq) = Hg

2+

(aq) + Hg

A 和

B 中,分别加过量NH 3·H 2O 则…………………………………………………………( ) (A) A 向左,B 向右 (B) A ,B 均向右 (C) A ,B 均向左 (D) A 向右,B 向左 15. (4549)

已知:Cd 2+ + CN -[Cd(CN)]+ K 1 = 105.48 [Cd(CN)]+ + CN -[Cd(CN)2] K 2 = 105.12 [Cd(CN)2] + CN -[Cd(CN)3]- K 3 = 104.63 Cd 2++ 4CN -[Cd(CN)4]2- K 稳= 1018.80

则 [Cd(CN)3] - + CN -[Cd(CN)4]2-

的K 4…………………………………………… ( ) (A) K 4 = 103.57 (B) K 4 = 1015.23 (C) K 4 = 1013.32 (D) K 4 = 1013.68 16. (4558)

下列硫化物中,颜色为黄色的是……………………………………………………( ) (A) ZnS (B) CdS (C) MnS (D) Sb 2S 3 17. (4565)

下列配离子中无色的是………………………………………………………………( ) (A) [Cu(NH 3)4]2+ (B) [Cu(en)2]2+

(C) CuCl 42-

(D) [Cd(NH 3)4]2+

欲干燥NH 3气体,可选择的干燥剂是………………………………………………( ) (A) CuSO 4 (B) KOH (C) CaCl 2 (D) P 2O 5 19. (4570)

下列离子中不为蓝颜色的是…………………………………………………………( )

(A)Cu(H O)242+

(B)+

243)Cu(NH

(C)Cu(OH)42-

(D) CuCl 42-

20. (4571)

下列化合物中,不溶于过量氨水的是………………………………………………( ) (A) CuCl 2 (B) ZnCl 2 (C) CdCl 2 (D) HgCl 2 21. (4572)

在氢氧化钠、盐酸、氨水溶液中都能溶解的是……………………………………( ) (A) Cd(OH)2 (B) HgO (C) Zn(OH)2 (D) Ag 2O 22. (4573)

加入KI 溶液不会生成沉淀的是………………………………………………………( ) (A) Cu 2+ (B) Ag + (C) Zn 2+ (D) Hg 2+ 23. (4574)

给盛有少量硝酸汞的试管长时间加热,最后试管中…………………………………( ) (A) 留有少量的白色硝酸汞 (B)留有少量红色氧化汞 (C) 留有银白色汞 (D)无剩余物 24. (4581)

某溶液与Cl -离子作用,生成白色沉淀,加氨水后变黑,则该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 )

(A) Pb 2+

(B) Ag +

(C) Hg 2+

(D)Hg 22+

25. (4588)

能共存于同一溶液中的一对离子是…………………………………………………( )

(A) Sn 2+与S O 232-

(B) Sn 4+与S O 232-

(C) Sn 2+与Ag + (D) Sn 4+与Ag +

26. (4590)

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和石灰乳配成的农药乳液,它的有效成分是…………………( ) (A)硫酸铜 (B) 硫酸钙 (C) 氢氧化钙 (D) 碱式硫酸铜 27. (4591)

下列物质在同浓度Na 2S 2O 3溶液中溶解度(以1 dm 3 Na 2S 2O 3溶液中能溶解该物质的物质的量计)最大的是…………………………………………………………………………( )

(A) Ag 2S (B)AgBr (C) AgCl (D) AgI 28. (4592)

当反应方程式Zn + HNO 3?→?Zn(NO 3)2 + NH 4NO 3配平后,HNO 3的计量数是… ( )

(A) 4 (B) 7 (C) 10 (D) 12

29. (4593)

为了防止海轮船体的腐蚀,可在船壳水线以下位置嵌上一定数量的………………( ) (A) 铜块 (B) 铅块 (C) 锌块 (D) 钠块

HgO 加热,由黄色变为红色,这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 ) (A) 产生了异构化作用 (B) 分散度发生了变化 (C) 加热增强了Hg 2+ 对O 2- 的极化 (D) 加热使晶体出现了缺陷 二、填空题 31. (4503)

硝酸亚汞晶体置于过量 KCN 水溶液中时,所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4504)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Cu 2++ NH 2OH + OH -?→?

(2) Ag + + Sn 2+ + OH - (过量) ?→? 33. (4505)

从硝酸汞制备升汞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 (4506)

在Hg 2(NO 3)2和Hg(NO 3)2溶液中,分别加入过量Na 2S 溶液,其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5. (4507)

照相时若曝光过度,则已显影、定影的黑白底片图像发暗,可对之进行“减薄”。 把底 片放入Na 2S 2O 3和K 3Fe(CN)6溶液,取出、 洗净。有关的反应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4511)

CuSO 4是杀虫剂,和白灰混合使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4512)

Hg 2Cl 2是利尿剂。有时服用含有 Hg 2Cl 2的药剂后反而引起中毒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 (4514)

某矿坑水是由于矿坑中硫化铜与硫酸铁在细菌作用下,于潮湿多雨的夏季形成重金属盐的酸性废水,相应的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4516)

按照软硬酸碱理论,CuF 2+ 2CuI

CuI 2 + 2CuF 反应向______方向进行,因为Cu +

是___________________酸,I -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碱。

F - +-

3

HSO -

23SO + HF 反应向_______________方向进行,因为F -是___________

碱,H + 是____________酸。反应的方向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确定的。 40. (4520)

AgNO 3和偏磷酸、亚磷酸、次磷酸、磷酸钠、磷酸二氢钠的反应方程式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 (4522)

在下列体系中:

(1) Cu 2+ + I - (2) Cu 2++ CN -

(3) Cu 2+ + S 2O -

23 (4) +22Hg + I - (过量)

(5) +22Hg + NH 3·H 2O(过量) (6) Cu 2O + H 2SO 4(稀)

(7) Hg 2++ Hg

(8) Hg 2Cl 2+ Cl - (过量)

(9) +

22Hg + H 2S

(10)+22Hg + OH

-

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同化(反歧化)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号数即可) 42. (4527)

Ag 3PO 4、AgPO 3、Ag 4P 2O 7、AgCl 均难溶于水,它们的颜色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溶于HNO 3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溶于氨水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4529)

某含铜的配合物,测其磁矩为零,则铜的氧化态为_______________;黄铜矿(CuFeS 2)中铜的氧化态为_________________。

44. (4538)

CdS 和 ZnS 相比,在水中溶解度小的是_____________;CuS 、SnS 2和As 2S 3中,酸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酸性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 ?(Sb 3+/Sb) 和 ?(Sn 2+/Sn) 相比,

?值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Sn 2+、+

22Hg 中还原性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5. (4560)

下列各配离子,其稳定性大小对比关系是(用 < 或 > 表示) (1) [Cu(NH 3)4]2+ [Cu(en)3]2+ (2) [Ag(S 2O 3)2]3- [Ag(NH 3)2]+ (3) [FeF 6]3- [Fe(CN)6]3-

(4) [Co(NH 3)6]3+ [Co(NH 3)6]2+ 46. (4575)

普通照相感光胶片涂有一层含胶体粒子的明胶凝胶,曝光时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是 ,明胶的作用是 。 47. (4577)

当矿物胆矾CuSO 4·5H 2O 溶于水渗入地下,遇到黄铁矿(FeS 2)后,铜将以辉铜矿(Cu 2S)的形式沉积下来,由此得到的含铁和硫的化合物进入水溶液,该溶液无臭味、透明不浑浊、 呈绿色、显酸性,在有的矿区常可见到这种有强腐蚀性的地下水渗出地面。上述反应可以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反应方程式为 。 48. (4579)

立德粉是一种白色颜料,也叫做锌钡白,其组成为 ,是通过下列反应制得的: 。 49. (4580)

氯化亚汞的化学式为 ,这是一种白色的不溶物,如果用NH 3·H 2O 来处理这种沉淀,则因生成 和 ,而使沉淀变为 色。 50. (4585)

将Cu 片放入NaCN 溶液中,当与空气隔绝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当与空气接触时,所发生的反应为 。 51. (4587)

汞蒸发到空气中是有毒的,为了检查室内汞的含量是否超过剂量,可用白色碘化亚铜试纸悬挂在室内,室温下若三小时内试纸变为 色,表明室内汞蒸气超过允许含量。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 。 52. (4589)

向[Cu(NH 3)4]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实验现象是 ,相关的反应方程式是 和 。

三、计算题 53. (4502)

1.84 g 氯化汞溶于100 g 水,测得该水溶液的凝固点为 -0.126℃,由计算结果说明氯化汞在水溶液中的形式 (氯化汞摩尔质量为272 g ·mol -1,K f = 1.86 K ·kg ·mol -1) 。 54. (4515)

已知:+

22

Hg = Hg

2+

+ Hg 的K 为 1/166,K sp (Hg 2I 2) = 5.3 ? 10-29 , K 稳 (-24HgI )= 1.0 ? 1030

向+22Hg - Hg 2+ 平衡体系中滴加KI 溶液至过量,将有什么反应发生?用反应的平衡常数说明。 55. (4539)

已知:2Hg 2+ + 2e - =

+

22Hg

?= 0.905V Hg

2Cl 2 + 2e - = 2Hg + 2Cl -

?= 0.2829V K sp (Hg 2Cl) = 4.0 ? 10-18

-24Hg(CN)+ 2e - =

Hg + 4CN - ?= -0.370V

求:(1) 25℃时,K 稳(-24Hg(CN));

(2) 25℃时,Hg 2+ + Hg =

+

22Hg 的平衡常数K ;

(3) 指出-24Hg(CN)的空间构型。

56. (4537)

已知 K 稳([Zn(EDTA)2-]) = 3.9 ? 1016,K sp (ZnS) = 2.0 ? 10-24

问: (1) 由Na 2[Zn(EDTA)] 组成的溶液,其中含有[Zn(EDTA)2-]配离子浓度为0.010 mol ·dm -3,若向该溶液中加S 2- 能否生成沉淀? (2) 如果维持溶液中[EDTA 4-] = 0.10 mol ·dm -3,[S 2-] = 0.10 mol ·dm -3,此时 [Zn(EDTA)2-] 的浓度是多少? 57. (4540)

已知: CuS ────── Cu 2S ────── Cu K sp (CuS) = 7.94 ? 10-36, ?(Cu +/Cu) = 0.52 V 求:(1) K sp (Cu 2S);(2) ?(Cu 2+/Cu)。. 58. (4552)

试用计算说明,在通H 2S 气体到-34Cu(CN)溶液中,能否得到Cu 2S 沉淀。

已知:K a1 K a2(H 2S) = 9.2 ? 10-22,K 稳 (-34Cu(CN)) = 3.0 ? 1030

K sp (Cu 2S) = 2.5 ? 10-50,K a (HCN) = 6.2 ? 10-10 59. (4553)

用计算说明CuS 可以溶于KCN 溶液中。

已知:K sp (CuS) = 6.0 ? 10-36,K sp (Cu 2S) = 2.5 ? 10-50,K 稳(-34Cu(CN)) = 2.0 ? 1030

?(Cu 2+/Cu +) = 0.16 V , ?((CN)2/CN -) = -0.17 V

60. (4554)

请利用以下数据说明CuS 不溶于HCl 溶液而可以溶于 HNO 3 溶液。 K sp (CuS) = 6.0 ? 10-36

K a1 K a2(H 2S) = 1.3 ? 10-7 ? 7.1 ? 10-15 = 9.2 ? 10-22

?(S/H 2S) = 0.14 V , ?(-

3NO /NO) = 0.96 V 61. (4556)

试用计算说明向-24Cd(CN)溶液中通H 2S 能否得到CdS 沉淀?

K 稳(-24Cd(CN)) = 8 ? 1018

K sp (CdS) = 8 ? 10-27

K a1 K a2(H 2S) = 9.2 ? 10-22

K a (HCN) = 6.2 ? 10-10

62. (4557)

将溶于液态HF 的KrF 2和金反应可以得到一种化合物A ,将A 缓慢加热到60℃可得到一橙红色的金的氟化物B ,经化学分析,A 和B 的化学成分分别为

A : Kr 20.29 %, Au 47.58 %, F 32.13 %;

B : Au 67.47 %, F 32.53 % 。

(1) 试确定化合物A 和B 的最简式以及这两种化合物中金的氧化态(Kr 在A 中为+2价); (2) 分别写出由KrF 2与Au 反应制取化合物A ,以及由A 热分解获得化合物B 的反应方程式。

相对原子质量: Kr 83.8,Au 197.0,F 19.0。 63. (4576)

已知: ?(Hg 2+/Hg) = 0.857 V , ?(Hg 22+/Hg) = 0.793 V ,计算Hg 22+

歧化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何促进Hg 22+的歧化,各举一例以反应方程式说明。

四、问答题

-0.50 V

64. (4500)

电烙铁在长期使用后,铜制烙铁头常常有红色的粉末状物质脱落出来,请说明原因。 65. (4508)

常见可溶性Hg(II) 盐有HgCl 、Hg(NO 3)2。哪一种需在相应酸溶液中配制其溶液,为什么? 66. (4509)

选用适当的试剂分别溶解下列各化合物,写出有关的方程式。 AgI ,HgI 2,CuS ,HgS 。 67. (4510)

固体氯化亚铜、氯化亚汞均为反磁性,问该用CuCl 或Cu 2Cl 2,HgCl 或Hg 2Cl 2表示相应组成?简述原因。 68. (4517)

定影过程是用Na 2S 2O 3溶解胶片上的AgX :AgX + 2Na 2S 2O 3?→?Na 3Ag(S 2O 3)2+ NaX AgCl 易溶,AgI 只能溶于较浓的Na 3S 2O 3,AgBr 溶解情况居中。 (1) 在用久了的定影液中定影,胶片会“发花”。为什么? (2) 报废了的定影液,可藉加适量Na 2S 再生;

(3) 若Na 2S 加得不够,只恢复了部分定影能力;加过量Na 2S ,则在定影时胶片发花,为什么? 69. (4518)

将NH 3和AsH 3分别通入AgNO 3溶液中时,产物是否相同?为什么?写出反应式。 70. (4519)

试举出两种区别锌盐和镉盐的方法,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及现象。 71. (4521)

为什么(1) 不活泼的金属银,能从HI 液中置换出H 2, (2) 铜能从浓HCl 中置换出H 2? 写出反应式。 72. (4530)

不用任何试剂,将失掉标签的10瓶固体一一区别开来。

CuSO 4·5H 2O ; NaOH ; KMnO 4; NiCl 2·6H 2O ; K 2CrO 4; CoCl ·6H 2O ; AgNO 3; NaCl ; HgI 2; CuO 。 73. (4531)

由 Au 3+ + 3e - =

Au

1

?= 1.50V -

4AuCl + 3e -

= Au + 4Cl -

2?= 1.00V

-4AuCl 的累积稳定常数

K 稳=

4

34]

][Cl [Au ]

[AuCl -+

-

假设反应温度为25℃,z 为电极反应得失的电子数,

证明 lg K 稳=059

.0)

(21 ??-z

74. (4533)

有10种金属:Ag 、Au 、Al 、Cu 、Fe 、Hg 、Na 、Ni 、Zn 、Sn 根据下列性质和反应判断a 、b 、c 、……各代表何种金属。

(1) 难溶于盐酸,但溶于热的浓硫酸中,反应产生气体的是a 、d ;

(2) 与稀硫酸或氢氧化物溶液作用产生氢气的是b 、e 、j ,其中离子化倾向最小的是j ; (3) 在常温下和水激烈反应的是c ; (4) 密度最小的是c ,最大的是h ;

(5) 电阻最小的是i ,最大的是d 、f 和g 在冷浓硝酸中呈钝态; (6) 熔点最低的是d ,最高的是g ;

(7) b n + 离子易和氨生成配合物,而e m + 离子则不与氨生成配合物。 75. (4534)

一种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AgNO 3、CuS 、AlCl 3、KMnO 4、K 2SO 4和ZnCl 2。将此混合物加水,并用少量盐酸酸化,过滤后,得白色沉淀物A 和无色溶液B 。白色沉淀A 溶于氨水中。 滤液B 分成二份, 一份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则白色沉淀溶解。另一份中加入少量氨水,也产生白色沉淀,当加入过量氨水时,白色沉淀溶解。根据上述现象,确定在混合物中,哪些物质肯定存在?哪些肯定不存在?哪些可能存在?说明理由,可用方程式表示。 76. (4535)

用反应式表示下述事实:

(1) 铜器皿在潮湿空气中生成铜绿(铜锈); (2) 银器皿在空气中变黑;

(3) 氯化汞的饱和溶液和汞研磨变成白色糊状; (4) 印刷电路的烂版过程; (5) 氯化锌用作焊药. 77. (4536)

一蓝色化合物A 用火灼烧,有气体B 放出,剩下黑色固体C ,出气口有水凝结,通入石灰水后能使石灰水浑浊,继续通又变清,C 溶于酸得一蓝色溶液,加入氨水有沉淀D 产生,继续加氨水,沉淀又消失,得一深蓝色溶液E 。问A 、B 、C 、D 、E 各为何物。 78. (4541)

氨基脲与氨基硫脲都可与ds 区金属的二价阳离子形成配合物,对于同一种金属,比较两种配离子的稳定常数大小,并解释原因。

氨基脲H 2NNHCNH 2O

氨基硫脲H 2NNHCNH 2

S

配位形式: 79. (4546)

请根据Cu 、Hg 的 m f G ?

-氧化态图,

(或 Cu 2+ ───── Cu + ───── Cu , Hg 2+ ───── +22Hg ───── Hg 2+ ) 讨论 Cu(II)、Cu(I)、Hg(II)及+22Hg 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相对稳定性。在什么情况下可使Cu 2+转化为Cu +?+22Hg 转化为Hg 2+?试举例说明并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氧化态 m f G ?(2.473)

80. (4550)

Hg 2Cl 2、CuCl 和AgCl 均是白色固体,请用一种试剂将它们鉴别。 81. (4551)

现有Cu 2+、Ag +、Zn 2+ 和Hg 2+ 四种离子的混合溶液,如何分离并鉴别? 82. (4555)

试用五种试剂,把含有BaCO 3、AgCl 、SnS 2、PbSO 4和CuS 五种固体混合物一一溶解分离,每一种试剂只可溶解一种固体物质,请指明溶解次序。 83. (4559)

以硝酸铜和硼砂作硼砂珠试验时,在氧化焰中硼砂珠为绿色,在还原焰中为无色或红色,

0.920 V

试以反应方程式说明生成何物? 84. (4561)

对比以下各组配合物的稳定性大小,说明理由。

(1) AlF 63-与FeF 63-

(2) Ag(CN)2-与Ag(NH )32+

85. (4562)

如何制备下列物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1) 由汞制备甘汞(其它原料自选) (2) 由铋制备铋酸钠(其它原料自选) 86. (4563)

已知: ?(Co(H O)263+/Co(H O)262+

) = 1.84 V ?(Co(NH )363+/Co(NH )362+) = 0.10 V ?(Co(CN)63-/Co(CN)64-) = -0.81 V

试从晶体场稳定化能的观点说明Co II 的各配离子的还原性有如此大差别的原因。 87. (4564)

解释现象:CuF 为红色而CuBr 为无色,相反CuF 2为无色而CuBr 2为棕黑色。 88. (4566)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法从矿石中提取金的过程和从闪锌矿制备锌的过程。 89. (4567)

将化合物A 溶于水后加入NaOH 溶液有黄色沉淀B 生成。B 不溶于氨水和过量的NaOH 溶液,B 溶于HCl 溶液得无色溶液,向该溶液中滴加少量SnCl 2溶液有白色沉淀C 生成。向A 的水溶液中滴加KI 溶液得红色沉淀D ,D 可溶于过量KI 溶液得无色溶液。向A 的水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有白色沉淀E 生成,E 不溶于HNO 3溶液但可溶于氨水。请给出A 、B 、C 、D 、E 的化学式。 90. (4568)

向硫酸四氨合铜的水溶液通入SO 2至溶液呈微酸性,生成白色沉淀A 。元素分析表明A 含Cu 、N 、S 、O 、H 五种元素,且摩尔比Cu : N : S = 1 : 1 : 1,光谱分析显示在A 的晶体中有一种呈三角锥结构的负离子和一种呈四面体结构的正离子,磁性实验指出呈抗磁性。

(1) 写出A 的化学式;

(2) 写出生成反应的配平的方程式;

(3) 将A 与足量的10 mol ·dm -3的H 2SO 4混合并微热,生成棕红色沉淀B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和蓝色溶液D ,B 为常见物,但本法制得的B 呈超细粉末状,有很重要的用途。请注明B 、C 、D 为何物;

(4) 按(3)操作,A 的最大理论转化率为多少? 91. (4578)

今有七瓶白色粉末状固体药物,它们是氯化钡、氯化铝、氢氧化钠、硫酸钠、硫酸铵、无水硫酸铜、碳酸钠,现请你在除水和上述七种药品外不用其它试剂,用化学实验的方法,将它们逐一鉴别出来。 92. (4582)

氯化亚铜和氯化亚汞均为抗磁性物质,那么表示氯化亚铜的组成是用CuCl 还是用Cu 2Cl 2?表示氯化亚汞的组成是用HgCl 还是Hg 2Cl 2?为什么? 93. (4583)

C u (N H )342+为深蓝色,而+23)Cu(NH 则为无色,试说明其原因。

94. (4584)

用金属银与浓硝酸、稀硝酸分别作用,制取等量的硝酸银,哪一种酸耗量多?若原料银中含有杂质铜,则产品中含有什么杂质?如果要制得纯净的硝酸银,如何除去其中的杂质? 95. (4586)

将等物质的量的Cu 、Fe 和Zn 粉投入一定量的FeCl 3溶液里充分反应后:

(1) 若取出部分溶液,加入一滴KSCN 溶液,呈血红色,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 (2) 若溶液呈蓝色,加入KSCN 溶液不显血红色,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可能存在的金属粉末物质是什么?

(3) 若加入的铁粉质量反应前后没有改变,那么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各离子物质的量的比是多少?

(4) 若加入的金属里Zn 粉还有剩余,则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哪些? 96. (4594)

判断以下各组配合物稳定性大小,说明理由。

(1) Cu(NH )342+与

Cu

N

2+4

N :吡啶

(2) Cu(NH )342+与Cu(en)22+

(en :乙二胺)

97. (4595)

试设计方案分离下列各种离子:Ag +,Pb 2+,Zn 2+,Al 3+ 98. (4596)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说明反应的理由。 (1) 加Hg 2+(aq)于Cd(s) (2) Tl 3+(aq)与Ga +(aq) 99. (4597)

解释现象:

(1) GaCl 2具有反磁性;

(2) 在IB 元素中,银在许多性质上显示出特殊性。如

原子半径 熔点

m atm H ?

m

1H I ? pm

K kJ ·mol -1 kJ ·mol -1 Cu

127.8 1356 331 745.5 Ag 144.4 1199 284 731 Au

144.2

1337

385 890

100. (4598)

根据Cu 、Ag 、Au 和Zn 、Cd 、Hg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电子结构,似乎Cu 、Ag 、Au 应比Zn 、Cd 、Hg 易失去电子,而实际上Zn 、Cd 、Hg 的活泼性比Cu 、Ag 、Au 大,试阐明原因。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无机化学下》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13章 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 、He 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 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 (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考研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存在的状态………………………………………………………………2 一、气体 .......................................................................................................... 2 二、液体 .......................................................................................................... 3 ①溶液与蒸汽压 ................................................................................................ 3 ②溶液的沸点升高和凝固点的下降 ................................................................... 3 ③渗透压 .......................................................................................................... 4 ④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4 三、胶体 .......................................................................................................... 4 第二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5 一、化学反应速率 ............................................................................................ 5 二、化学反应速率理论 ..................................................................................... 6 三、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 6 2、温度 ............................................................................................................ 7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8 一、热力学定律及基本定律 .............................................................................. 8 二、化学热力学四个重要的状态函数 ................................................................ 9 4、自由能 ....................................................................................................... 10 ①吉布斯自由能 .............................................................................................. 10 ②自由能G ——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11 ③标准摩尔生成自由能θ m f G ? (11)

人文社会科学形考册答案

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等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探索的学问。 2、社会科学------是以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 3、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目的的科学。 二、填空题: 1、人类社会自然界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 2、人人类; 3、自然科学; 4 孕育奠基生成发展拓展反思; 5、研究对象研究主体; 6、阶级社会; 7、社会管理社会决策咨询 8、物质精神精神文明; 9、物质载体各种制度、风俗; 10、周密调查科学分析; 11、情感激发定量研究技术分析 12、复杂性模糊性定量分析 13、非逻辑性综合性有意识的活动;

14、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15、观察法无结构访谈法集体访谈法, 三、选择题:1、C 2、A 3、C 4、B 5、D 6、D 7、B 8、A 9、D 10、B。 四、简答题: 1、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共同点是:(1)都是人类对客观存在的认识过程;(2)都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3)都是创造性的社会活动;(4)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实践性力量。 2、答: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具有的特征有:(1)具有某种阶级倾向性;(2)具有一定的民族性;(3)具有时代性。 3、人文社会科学社会功能的实现,需要下列特殊的条件:(1)人文社会科学家要把自己的研究活动自学地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2)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应用于社会实际时,要具有较为充分的自主性,尽量减少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或干预;(3)要尽量提高人文社会科学的预见性,减少人们对它的怀疑。 五、论述题: 1、参考观点: (1)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三种“一般方法”是指: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统一。(2)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的统一观,合理体现了认识论的发展成果,不仅在研究行为上反映了人类哲学理论的新水平,而且在操作上成功实现了从认识论到方法论的过渡。人要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既要依赖科学认识,发展自己调控自然的现实力量,又要依赖文学艺术等认识形式,调节人的精神世界,丰富人的活动,借助于情感激发使人得到全面发展。(3)定性研究与定量

(完整word版)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无机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 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1、对于 Zn 2+ /Zn 电对,增大 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 2+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 e B 18 e 型 C 18 +2 e D 9~17 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 b 。浓度为 m mol ·L - 1 的氨水溶液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 ,则溶液 中 OH - 的浓度( mol ·L - 1 )为 ( ) A 1 m B 1 m K b C K b m / 2 D 2 m 2 2 4、已知 K sp (Ag 3 PO 4) = 1.4 ×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 -4 -1; B 4.8×10 -5 -1; 1.1 10 mol?L mol?L C 1.2 ×10 -8 mol?L -1 ; D 8.3 ×10 -5 mol?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 Cu 2+; B Cr 2O 7 2-、Cr 3+ ; C MnO 2 、Mn 2+ ;D SnCl 4 、Sn 6、3d 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 ) A 1,2,3 B 0,1,2 C 0, ±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 ,以 sp 3 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 ,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 E A / V :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 2- C Cr 3+ D Cr 2+ 10. 下列各物质中 ,熔点最高的是 ( ) A K 2O B MgO C CaO D Na 2O 11 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 ) A. 渗透压 B. 沸点升高 C. 蒸汽压下降 D. 凝固点降低 12 要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可以采取的手段是 ( ) A. 升高温度 B. 降低温度 C. 移去产物 D. 使用催化剂 13 如果一个反应的吉布斯自由能变为零 ,则反应 ( ) A. 能自发进行 B. 是吸热反应 C. 是放热反应 D. 处于平衡状态 14. 反应 A + B C ,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 10 ℃,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 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 C.不改变反应速率 D.使平衡常数减小 15. 在 HAc-NaAc 缓冲溶液中,若 [HAc]>[NaAc] ,则该缓冲溶液 ( ) A. 抗酸能力强于抗碱能力 B. 抗酸能力弱于抗碱能力 C.抗酸能力等于抗碱能力 D.无法判断 16. 在室温下, 0.0001mol .L -1 NH 3 水溶液中的 pKw 是 ( ) A. 14 B. 10 C.4 D.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试题及答案 2005年04月11日 ? 小学教育专业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 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 2 3 4态度和“ 5 6 7早期人 8 9。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较多的教育史学者将此作为独立的教育学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 10·教育法学是法学与教育学合作产生的交叉学科。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人文科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 2.全球问题 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3.实证主义思潮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一些哲学家强调哲学应当以实证自然科学为基础,以描述经验事实为限,以取得实际效用为目标,要求排除抽象的思辨,追求实证知识的可靠性、确切性。由此开创了与非理性主义相对应的实证主义思潮。 4.只“ 51 A C 2 A C 3 A .15世纪 B .16世纪 C .一18世纪 D .19世纪 4.“计算机+插花艺术”是对哪一个国家企业管理艺术的概括( D ) A .美国 B .韩国

。 C.泰国 D.日本 5.在以下各种一般研究方法中,人文社会科学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较为偏重哪一种( B ) A.定量研究 B。定性研究 C.直觉领悟 D。情感激发 6.就现代科学发展状况看,“科学无国界”这一说法比较适用于( B ) A.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B.自然科学技术领域 C.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两大领域 D.新兴科学技术领域 7.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C ) A.维纳 B。申农 C.贝塔朗菲 D。普利高津 8.下列哪一组学科被认为是最为典型的综合学科?( B ) A.哲学、文艺学、历史学 B。现代管理学、人口科学、科学学 C.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 D。法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 9.据有关资料分析,1978年以来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最为突出的学科是( A ) A.经济学 B,管理学 C.历史学 D。政治学 10.支配了20世纪世界哲学发展基本走向的理论先导是( A ) A.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两大思潮. B.19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西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实用主义和非理性主义两大思潮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最新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姓名:座号: 系别:年级:专业: 总分合计人: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 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 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2+/Zn电对,增大Zn2+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Cu2+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A 8e B 18e型 C 18+2e D 9~17e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K。浓度为m mol·L-1的氨水溶液, b 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的浓度(mol·L-1)为()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sp K (Ag 3PO 4) = 1.4×10-16 ,其溶解度为 ( ) A 1.1×10-4mol?L -1; B 4.8×10-5mol?L -1; C 1.2×10-8mol?L -1; D 8.3×10-5mol ?L -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 ) A Cu 、Cu 2+; B Cr 2O 72-、Cr 3+; C MnO 2、Mn 2+; D SnCl 4、Sn 6 、 3d 轨 道 的 磁 量 子 数 可 能 是 ( )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 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 A BeCl 2 B PCl 3 C BF 3 D SiH 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 ) A HF B Ag C KF D CO 2 9.已知V E A /θ:Cr 2O 72- +1.36 Cr 3+ -0.41 Cr 2+ -0.86 Cr ,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 ) A 都不能 B Cr 2O 72- C Cr 3+ D Cr 2+ 10. 下 列 各 物 质 中 ,熔 点 最 高 的 是

无机化学答案下(2)

( 第13章稀有气体氢 (1) 第14章卤素 (3) 第15章氧族元素 (5) 第16章氮和磷 (8) 第17章碳硅硼 (15) 第18章非金属元素小结 (21) 第19章金属通论 (24) 第20章 s区金属(碱金属与碱土金属) (26) @ 第21章 p区金属 (29) 第22章 ds区金属 (35) 第23章 d区金属 (44) 第24章 d区金属(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 (53) 第25章 f区金属镧系与锕系金属 (57) 第26章无机合成化学简介 (59) 第27章特殊类型的无机化合物 (60) 第28章生物无机化学简介 (61) ; 第29章无机固体化学简介 (62) 第30章核化学 (63) 第13章稀有气体氢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 (4)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5)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2;SiH4;NH3;AsH3;;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 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

无机化学下试题(一)

<无机化学下>试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难溶盐饱和溶液中,Ag+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AgCl (b)Ag2CO3(c)Ag2CrO4(d)AgBr (K sp,AgCl=1.56×10-10K sp,Ag2CO3=8.1×10-12K sp,Ag2CrO4=9×10-12K sp,AgBr=7.7×10-13) 2. 已知下列两个电极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Cu2++2e=Cu φo Cu2+ /Cu=0.337V Cu++e=Cu φo Cu+ /Cu=0.522V 由此算得Cu2++e=Cu+的φo Cu2++等于 /Cu (a)0.184 (b)0.352 (c)0.859 (d)0.152 3. HF,HCl,HBr,HI 的水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HI (b)HF (c)HBr (d)HCl 4. H2S水溶液放置后变浑是由于 (a)与水中杂质作用(b)被空气氧化(c)见光分解(d)生成多硫化物 5. 硼砂的化学式是 (a)B2O3(b)H3BO3(c)NH4BF4(d)Na2B4O5(OH)4·8H2O 6. CO2分子偶极矩为零,这一事实表明该分子是 (a)以共价键结合的(c)直线型的并且对称 (b)角型的(d)以离子键结合的 7. 保存SnCl2水溶液加入Sn粒的目的是防止 (a)SnCl2水解(b)SnCl2被氧化(c)SnCl2歧化(d)SnCl2分解 8. 含有П46离域大п键的是 (a)ClO3-(b)SO32-(c)SO3(g)(d)SOCl2 9. 石墨晶体中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是 (a)范德华力(b)共价键(c)金属键(d)离子键 10. +3 价铬在过量强碱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为 -(c)Cr3+(d)CrO42- (a)Cr(OH)3(b)CrO2

无机化学_知识点总结

无机化学(上)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物质存在的状态 一、气体 1、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理论 ①气体由分子组成,分子之间的距离>>分子直径; ②气体分子处于永恒无规则运动状态; ③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可忽略,除相互碰撞时; ④气体分子相互碰撞或对器壁的碰撞都是弹性碰撞。碰撞时总动能保持不变,没有能量损失。 ⑤分子的平均动能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2、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①假定前提:a 、分子不占体积;b 、分子间作用力忽略 ②表达式:pV=nRT ;R ≈8.314kPa 2L 2mol 1-2K 1- ③适用条件:温度较高、压力较低使得稀薄气体 ④具体应用:a 、已知三个量,可求第四个; b 、测量气体的分子量:pV=M W RT (n=M W ) c 、已知气体的状态求其密度ρ:pV=M W RT →p=MV WRT →ρMV RT =p 3、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①混合气体的四个概念 a 、分压: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体积时的压力; b 、分体积:相同温度下,某组分气体与混合气体具有相同压力时的体积 c 、体积分数:φ= 2 1 v v d 、摩尔分数:xi= 总 n n i ②混合气体的分压定律 a 、定律:混合气体总压力等于组分气体压力之和; 某组分气体压力的大小和它在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或摩尔数成正比 b 、适用范围:理想气体及可以看作理想气体的实际气体 c 、应用:已知分压求总压或由总压和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求分压、 4、气体扩散定律 ①定律:T 、p 相同时,各种不同气体的扩散速率与气体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 2 1 u u =21p p =2 1 M M (p 表示密度) ②用途:a 、测定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b 、同位素分离 二、液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最新十次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试题)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9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科学:通常被说成是“人文学”,是指关于人的本身的学说或者理论体系,是对人的存在、本质、价值和发展问题以及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进行研究的学问。12.直觉:是指认识主体在尚不清晰的事实材料中察觉真理的能力,灵感顿悟是这种认识能力的重要表现。 13.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1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揭示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019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定性研究:就是对于事物的质的方面的分析和研究。质是特定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规定性,它由事物的内部与外部的各种矛盾所决定。 12.哲学:马克思主义总结哲学发展的历史,认为哲学就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其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3.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活动为对象,以揭示教育发展一般规律为目标的学科。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8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系统科学:是指处于哲学方法和各学科特殊方法之间的、中间层面的科学思想方法,它 1

无机化学下册参考答案

第十章P 333作业参考答案 思考题 1、(4)极化力与极化率 极化力:描述阳离子对阴离子变形的影响能力。 极化率:描述离子(主要指阴离子)本身变形性的大小。 13、离子的极化力、变形性与离子电荷、半径、电子层结构有何关系?离子极化对晶体结构和性质有何影响? 举例说明。 答:(1)离子极化力的影响因素: 阳离子的正电荷越高 半径越小极化力越大; 当阳离子的电荷相同和半径相近时,阳离子极化力大小与其最外电子层结构关系是18e、18+2 e->9~17 e- > 8 e-。 ⑵离子变形性的影响因素:阴离子半径愈大、变形性愈大;阳离子变形性与它最外层电子构型有关:18e、 18+2 e-> 9~17 e-> 8 e-。 (3)离子极化结果:使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阴阳离子间的配位数减小、溶解度减小、熔点降低、颜色加 深。 14、试用离子极化的概念讨论,Cu+与NV半径相近,但CuCI在水中的溶解度比NaCI小得多的原因。 答:Cu+最外层电子结构是18e而N6是8e。C1的极化力大于N6, CuCI中的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使离子键减弱,所以CuCI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NaCI。 17、形成氢键具备的条件是:元素的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有孤对电子(F、O N三种元素具备条件)。 习题: 1、填充下表 7、下列物质中,何者熔点最低?NaCI KBr KCI MgO 答:KBr熔点最低(因为阴阳离子的半径均大,晶格能小) 8、熔点由高到低:(1)从NaF到Nal熔点降低。

9、下列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构型属于哪种类型? Ba 2+8 e- Cr3+9~17 e- CcT 18 e- Pb 2+18+2 e- S 区d 区ds 区p 区 10*、I的半径最大、极化率最大。 11、写出下列物质极化作用由大到小顺序 SiCI 4> AICI 3> MgC2>NaCI 12、讨论下列物质的键型有何不同? (1)CI 2非极性共价键(2)HCI 极性共价键 (3)Agl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4)NaF 离子键 16、试用离子极化观点解释AgF易溶于水,而AgCI、AgBr、AgI难溶于水,并且由AgCI到AgBr再到AgI溶解度依次减小。 答:AgF是离子键,所以易溶于水。而AgCl-AgBr-AgI随着阴离子半径的增大,由离子键向共价键过渡程度增大,所以难溶于水,且溶解度减小。 第^一章P366作业参考答案 思考题 1、区别下列概念 (2)、d—d跃迁:在晶体场理论中,一个处于低能量轨道的电子进入高能量轨道,叫做 d —d跃迁。此过程吸收相当于分裂能的光能。 (3)、晶体场分裂能:中心离子5个能量相等的d轨道,在配体影响下分裂为两组(一组能量低、一组能量高),两组的能量差叫分裂能。 4、试述下列理论 (1)价键理论: A、形成体(M)价层有空原子轨道,配位体(L)有孤对电子; B、形成体的空轨道在配位体作用下进行杂化,用杂化轨道接受L的孤对电子,形成配位键M - : L ; C、杂化轨道不同,配合物空间构型不同。 (2)晶体场理论: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中央电大专科《人文社会科学基础(A)》近5年期末考试名词解释题题库 说明:试卷号:2072 课程代码:01245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30%);终考(纸考、比例70%) 2018年1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时代主题:全球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态势的聚焦点,是全球发展格局的集中体现。 13.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14.接受美学:是从接受主体(欣赏者)的反应和接受方面去研究文艺,把欣赏者的理解看作作品的构成因素的一种文艺学——美学思潮。 2017年7月试题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 11.人文社会科学:就是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人的本质和人类社会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它是互相交叉联结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总称,是与广义的自然科学相关联又相对应的一大科学部类。 12.全球问题:指的是与整个世界全体人类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譬如人口增长、资源危机、环境污染、裁减军备等等问题,它们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 13.语言与言语:语言是语言符号相互关联的系统,言语则是实际话语。前者是社会的、主要的,后者是个人的、从属的。 14.人文主义:是这样一种思想态度,它认为人和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通常认为这种思想态度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题。从哲学方面讲,人文主义以人为衡量一切事物的标准,它扬弃偏狭的哲学系统、宗教教条和抽象推理,重视人的价值。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曾经长期处于对立状态,在当代则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2017年1月试题及答案 1

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药学院无机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中心原子N原子采取杂化。 2.原子轨道以方式重叠,轨道重叠部分是沿着键轴呈圆柱形对称而分布的共价键叫键。 3.BeCl2分子为型分子,中心原子采取杂化,分子的固有偶极矩μ(>0,=0)。 4.某反应的△H和△S皆为负值,当温度升高时,△G(增大,减小)。 5.具有ns2np1~6电子构型的是区元素,具有(n-1)d5ns2电子构型的是族元素。 6.酸碱质子理论认为, 是酸,是碱。 7.在含有AgCl固体的饱和溶液中加入盐酸,则AgCl的溶解度;如加入氨水,则其溶解度;若加入KNO3,则其溶解 度。 8.298K时,Mg(OH)2的K sp为1.2×10-11;Ag2CrO4的K sp为9×10-12,则溶解度较大的是 者。 9.产生渗透现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二 是。 10.将0.115g奎宁(M=329.12克/摩)溶解在1.36g樟脑中,其凝固点为442.6K(T f=452.8K,K f=39.70)则凝固点降低为,m 为。 二、选择题(请在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并用“√”符号表示。每小题1分,共 2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等电子体系的是:( ) A.NO和CN— B.CO和N2 C.O2和NO D.NO和O2 2.第二主族元素的+2价阳离子的碳酸盐(MCO3)中最稳定的是:( )

A.MgCO3 B.CaCO3 C.SrCO3 D.BaCO3 3.下列各分子或离子的稳定性按递增顺序排列的是:( ) A.NO+< NO < NO— B.NO—< NO < NO+ C.NO< NO—< NO+ D.NO< NO+ < NO— 4.下列各组量子数中,不合理的一组是:( ) A.3,0,0,+1/2 B.3,2,3,1/2 C.2,1,0,-1/2 D.4,2,0,1/2 5.298K和101.3kPa下,下列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化学反应中属于熵减少的是:( ) A.C(s)+ O2(g) = CO2(g) B.S(s)+ O2(g) = SO2(g) C.2Na(s)+ O2(g) = Na2O2(s) D.N2(g)+ O2(g) = 2NO(g) 6.已知NH3(g)的标准生成热,则反应N2(g)+3H2(g)=2NH3 (g)的热效应为(): A.-46.2; B.46.2 C.-92.4 D.92.4 7.a,b,c三个电子具有的量子数(n,l,m)为a:3,2,0;b:3,1,0;c:3,1,-1。 三个电子的能量大小顺序为:( ) A.a>b>c; B.a> c > b; C.a>b=>c; D. c> a>b; 8.稀溶液依数性的本质是() A、渗透压 B、沸点升高 C、蒸气压降低 D、凝固点降低 9.现有蔗糖(C12H22O11)、氯化钠、氯化钙三种溶液,它们的浓度均为0.1mol?L-1,则渗透压由低到高的顺序是() A、CaCl2

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下册期中试题

北华大学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无机化学期中考试卷 1.氟与水猛烈反应, 并伴随燃烧现象,其主要反应产物有( ) A . HF 和O 2 B. HF 和FOH C. HF 、O 2和FOH D. HF 和O 3 2.实验室中制取少量HBr 所采用的方法是( ) A.红磷与Br 2混合后滴加H 2O 固体与浓H 2SO 4 C .红磷与H 2O 混合后滴加Br 2 在水中歧化反应 3.下列含氧酸的氧化性递变不正确的是( ) >H 2SO 4>H 3PO 4 >HClO 4>H 5IO 6 >HClO 3>HClO 4 >HClO 3>HIO 3 4.在热碱溶液中,Cl 2的歧化产物为( ) -和ClO - -和ClO -2 -和ClO - 3 -和ClO -4 5.卤素单质与磷反应能生成三卤化磷而不能生成五卤化磷的是( ) 2 C 6.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既有酸又有碱的是( )

3 C 7.下列单质硫在常温下稳定性最大的是( ) A.斜方硫 B.单斜硫 C.弹性硫 D.无定形硫 8.分子结构和中心原子杂化类型都与O 3 相同是() 2 C 9.为使已变暗的古油画恢复原来的白色,使用的方法是() A.用SO 2漂白B.用稀H 2 O 2 溶液擦洗 C.用氯水擦洗 D.用O 3 漂白 10.与Zn粉反应可生成Na 2S 2 O 4 的试剂是() 3 C 11.与FeSO 4 和浓硫酸发生棕色环反应的是() 2 C 和S 2 2-反应的产物是( ) 和S 和S 13. 在磷酸二氢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析出白色AgH 2PO 4 B. 析出黄色Ag 2 HPO 4 沉淀 C. 析出黄色Ag 3PO 4 沉淀 D. 不析出沉淀 14.黄磷与KOH溶液共热,反应产物为( ) 和K 3P 和 3 C和K 3 P 和PH 3 15.与Na 2CO 3 溶液反应生成碱式盐沉淀的离子是() ++++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题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 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人文社会科学的时代性主要表现在:______研究对象______的时代性、研究主体的时代性、人文社会科学里理论的时代背景因素。 2.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______理性批判与情感激发__________的辩证统一、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辩证统一、直觉领悟与技术分析的辩证统一。 3. 在抽样类型中,_______系统抽样___________方法就是从名单上每隔一定的数抽样。 4. 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时代主体随之三度转换,其中______和平与发展________是世界格局第三次变化前后的时代主题。 5.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哲学思潮是: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思潮和_______人本主义(或者非理性主义)__________思潮。 6. 美国“_____新史学派________”的创始人鲁滨逊认为历史运动是由经济的、地理的、心理的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历史学的内容应当无所不包,历史决不仅仅是“政治史”。 7. 如果说索绪尔开创现代语言学是区分“言语”和“语言”开始的,那么,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对现代语言学的强烈震动则始于他对“___语言行为___________”和“_____语言能力__________”的划分。

8. 《_______资本论______》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主要着作,侧重点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9. 英国哲学家_____培根_______于1623年发表了《论科学的价值》一文,在对科学的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了出来。10.________教育哲学________是教育与哲学的交叉学科。 11.按照历史的维度,人文社会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孕育阶段,二是______生成____ 阶段,三是拓展阶段。 12.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在20世纪上半叶以分化发展为主导倾向,在20世纪下半叶逐步走向_______ 整体联动(或综合发展)________。 1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产生的同时,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产生了两大哲学思潮,它们是:________科学主义(或实证主义)_____________思潮和人本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思潮。 14.19世纪中叶,德国历史学家_____兰克_____受实证主义哲学思想影响,倡导以纯“客观主义”态度和“科学方法”研究历史,被尊为“近代史之父”。 15.20世纪,由索绪尔开创的________结构主义_______语言学揭开了现代语言学的序幕。 16.在当代西方心理学文献中所称的_____ 认知心理学_________,一般特指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概念说明人的认知过程的科学。

大一无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

(√ ) 1. 电子云是描述核外某空间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的概念。 (√)2. 同种原子之间的化学键的键长越短,其键能越大,化学键也越稳定。 (√)3.系统经历一个循环,无论多少步骤,只要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量均为零。 (√)4. AgCl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 (×)5. 原子轨道的形状由量子数m决定,轨道的空间伸展方向由l决定。 (1)某元素原子基态的电子构型为1s22s22p63s23p5,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a a.p区ⅦA族 b.s区ⅡA族 c.ds区ⅡB族 d.p区Ⅵ族 (2)下列物质中,哪个是非极性分子:b a.H 2O b.CO 2 c.HCl d.NH 3 (3)极性共价化合物的实例是:b a.KCl b.HCl c.CCl 4 d.BF 3 (4)下列物质凝固时可以形成原子晶体的是:c a. O 2 b. Pt, c. SiO 2 d. KCl (5)在298K,100kPa下,反应

2H 2(g)+O 2 (g)=2H 2 O(1) Δ r H m Θ= -572 kJ·mol-1 则H 2O(l)的Δ f H m Θ为:d a.572 kJ·mol-1 b.-572 kJ·mol-1c.286 kJ·mol-1 d.-286 kJ·mol-1 (6)定温定压下,已知反应B=A的反应热为Δ r H m1 Θ,反应B=C的反应热为Δ r H m2 Θ,则反 应A=C的反应热Δ r H m3 Θ为:d a.Δ r H m1 Θ+Δ r H m2 Θ b.Δ r H m1 Θ-Δ r H m2 Θ c.Δ r H m1 Θ+2Δ r H m2 Θ d.Δ r H m2 Θ-Δ r H m1 Θ (7)已知HF(g)的标准生成热Δ f H m Θ= -565 kJ·mol-1,则反应H 2 (g)+F 2 (g)=2HF(g)的Δ r H m Θ为:d a.565 kJ·mol-1 b.-565 kJ·mol-1 c.1130 kJ·mol-1 d.-1130 kJ·mol-1 (8)在氨水溶液中加入固体NH 4 Cl后,氨水的离解度:d a.没变化 b.微有上升 c.剧烈上升 d.下降 (9)N的氢化物(NH 3)的熔点都比它同族中其他氢化物的熔点高得多,这主要由于NH 3 :c a.分子量最小 b.取向力最强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下册

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 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 (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 (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 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 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 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 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He 2+ 粒子存在的可能性。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 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 (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 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 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 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8、解: 2XeF 直线形 4XeF 平面四边形 6XeF 八面体 4XeOF 四方锥 4ClF 三角锥 13-9用化学方程式表达下列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反应条件): (a) XeF 2 (b) XeF 6 (c) XeO 3 9、解: )()()(21.0,4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3)(66,3002g XeF g F g Xe MPa C ????→?+? HF XeO O H XeF 633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