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长在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长在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市长在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经济是市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市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天召开这次县域经济发展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对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分析,进一步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发展思路,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刚才,各县(市)立足本地实际,认真分析形势,积极研究对策,围绕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工业聚集区、开发区建设、推动技术创新等问题作了很好的发言,各位副市长,也讲了很多非常重要的意见,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几点意见,和大家一起交流。

一、正确认识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

我市市域总面积14360平方公里,总人口720万,其中,14个县(市)陆域面积14177平方公里,人口670万,分别占全市的%和92%。xx年,14个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和全部财政收入为亿元和亿元,占全市的78%和62%。在沧州“沿海经济、中心城区经济、县域经济”中,可以说,县域经济“三分天下有其二”。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经济发展,各县(市)也都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富民强县的

核心任务,经过大家不懈努力,县域经济呈现出较快较好的发展态势,发展的规模、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培育出一大批特色产业集群和优势骨干企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1年,14个县(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全部财政收入亿元,按现价计算分别是2001年的倍、17倍、14倍和10倍,是改革开放初期(1980年)的201倍、490倍、2078倍和 103倍。第二,工业经济持续壮大。改革开放之前,农业一直是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农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一半还多。改革开放特别是1992年确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县域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并逐渐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2011年,全市县域经济中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74亿元,比重达到%。形成了盐山管道、孟村弯头管件、黄骅化工、南皮五金机电、XX县扣件、河间电线电缆等6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县域内一批优势骨干企业脱颖而出。县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456家,占全市的%,完成增加值亿元,占全市的%。第三,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同时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快速提升。2011年,我市粮食总产突破百亿斤大关,达到501万吨,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倍。棉花、蔬菜、果品,以及肉、蛋、奶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快速发

展,涌现出河间国欣、泊头东方果品、XX县小洋人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1%。第四,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随着县域工业化的发展,县城建设步伐加快,面貌有了明显改观,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教育、医疗、休闲、娱乐等配套服务功能逐步完善,主题公园、星级酒店、大型商场、文体场馆等成为县城建设的靓丽风景。201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43%,比2001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第五,农民收入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特色农业、高效农业、绿色农业快速发展,广大农村逐步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生活的迈进。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被解放出来,进城或就地从事二三产业,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加。2011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14元,是2001年的倍。

客观地说,与自己比,成绩不小,但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的县域经济还存在很大差距。一是经济实力差距大。201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前10位中,江苏江阴、昆山2个县级市地区生产总值过2千亿,江苏张家港、常熟、吴江和福建晋江4个县(市)超过千亿,另有4个县在800亿以上;全部财政收入,XX市超过600亿,江阴、张家港2个市过400亿,常熟、吴江2个市过300亿,其他都在100亿以上。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福建XX市,面积只有600多平

方公里,但拥有劲霸、九牧王、七匹狼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达50多个。XX市拥有31家国内外上市企业。去年XX市工业总产值达8000亿元,XX 市达6400亿元。与这些先进县(市)相比,我市县域工业企业规模小,知名品牌少,还存在很大差距。三是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先进县县城规模大,经济繁荣,基础设施完备,服务业发达,很多县城已成为园林式城镇,成为利居城市。我市有8个县(市)城镇化率在40%以下,有2个县低于30%,县城功能、服务产业发展和群众生活的能力亟待提高。四是制约发展的资金、人才、科技等问题比较突出。我市大部分县(市)属于吃饭财政,可用财力不足。县级投融资平台不健全,规模偏小,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引进外资、利用外资规模不大,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受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生产生活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的影响,对各类人才的吸纳能力不强,高端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比较匮乏,科技研发和技术水平偏低,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五是思想不够解放。与南方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思想还解放得不够,对县域经济的开放性认识不足,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发展的能力仍需加强,尤其是在解决影响发展、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上,思路还不够宽,办法还不够多。

在改革开放之初,江苏、山东,包括辽宁沿海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市大部分县(市)大体相当,这些地区的

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与我们各县也没有多大差距,基本都处在同一发展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以及东部沿海县(市)大胆解放思想,抢抓历史机遇,积极创造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先进地区的成功实践,使我们看到了差距,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发展潜力、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只要我们把握机遇,发挥优势,通过积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

在看到差距的同时,我们更应看到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一是《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机遇。沧州正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我市所有县(市)都在沿海《规划》范围内,也都受到了国内外投资者前所未有的关注。二是沿海临港优势。我市14个县(市)都在港口覆盖范围之内,都是黄骅港最便捷、最直接的腹地。同时,随着集装箱码头的建成通航,港口功能进一步完善,海运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凸显,港口对临港产业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将不断增强。三是环京津优势。目前,XX市人均gdp已达到2万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随着地价成本的不断上升,工业企业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必然向附近交通便利、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的地区转移。同时,京沪高铁、沧廊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沧州进入了北京一小时交通圈,各县(市)到北京都实现了快速

通达,为我们承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四是交通优势。我市境内有京沪、京九等4条铁路干线和石黄、津汕、沿海等7条高速公路,通过高速公路可以实现与各省市、省内各市的快速连接,便捷的公路、铁路、水运综合交通优势将为各县(市)加快开放步伐,在更大范围内吸引、配置要素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五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期,市场潜力巨大,国家重视实体经济发展,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新一轮发展的机遇摆在了我们沧州人的面前,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加快沧州经济XX县域经济发展,否则,我们会留下历史的遗憾。

二、准确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我国自秦始皇实行郡县制以来,就有了县域经济。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到辛亥革命结束帝制,再到1949年成立新中国,一直是农业社会,县域经济也主要是农耕经济加上一部分自给自足的手工业、服务业,各个县虽有差异,但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时期,县域经济也基本以农业经济为主,70年代虽然发展过“五小工业”(小煤矿、小钢铁、小化肥、小水泥和小机械),但也是针对国家物资供应短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县(市)小规模生产来弥补国家大工业的供给不足。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是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1992年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全国各地解放思想,竞相发展,县域经济发展也逐渐拉开了距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名领导干部、企业家,只有准确认识和把握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征,才能明确发展的目标和方向,理清发展的思路,解决“应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

(一)县域经济属于区域经济范畴。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内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的专门学科,研究和探索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从国际上看,有很多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范例,如欧共体、北美、东亚、东南亚等;从国内看,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这些大的区域经济都是跨行政区域的。而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区域特色和功能较为完备的生产综合体。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和管理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

(二)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个环节,涵盖了一、二、三次产业各个门类。但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不能“小

而全”,脱离实际,贪多求全,面面俱到,什么都想搞,结果什么也搞不好。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主导产业,适合什么就干什么,什么有利于快发展、什么有效益、什么有竞争力就干什么,走出一条符合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

(三)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特色与其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环境和特定资源相关联,由于不同县域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这就决定了县域经济必须走因地制宜的特色经济之路。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交通发达、科技进步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县域经济也不仅仅依靠固有的地理、资源、文化等形成特色产业,而是可以通过市场配置资源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比如:农业方面,过去冬天只能南方生产蔬菜,现在北方也可以生产,冬天生产新鲜蔬菜成为北方很多县的农业支柱产业。再比如,工业方面,一些没有矿产资源的县,也可以发展冶金产业。因此,发展县域经济,既要依托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特色经济,又要注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创造条件,营造特色,打造发展的新优势。

(四)县域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经济早已把各个国家或地区连为一体,任何一个地方都不可

能游离于统一的市场化体系之外,而是更多地由市场配置资源,县域经济也是如此。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直接受到国际、国内形势影响;另一方面,县域内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资源都是有限的,县域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加大开放力度,突破区域界线,在全市、全省、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按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资源配置。我国发展较快的县,都是依靠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获得成功发展的。而封闭保守、过分依赖自我滚动发展,不可能实现县域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实践证明,哪里抓对外开放力度大、办法多,哪里就会发展的更好更快。

(五)“三农”工作在县域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抓农业主要在县域。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把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始终把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当作重要工作。

(六)发展县域经济必须“三化”统筹、“三化”并举。作为区域经济的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就是富民强县。富民,就是不断提高老百姓的收入;强县,就是不断增加县级财力。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统筹抓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化是强县富民的必由之路,加快工业化可以带动就业,聚集人口,扩大县城规模,促进城镇化发展。加快城镇化,可以增强城镇对资源、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集聚功能和带动作用,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进而

促进工业化。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又能够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持续投入,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三化”统筹,协调推进。

三、突出重点,努力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县域经济大发展、快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富民强县这个总目标,加快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着力培育和发展县域特色产业,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整体水平。每个县(市)的情况不一样、优势不一样、特色不一样,但综合起来说,我觉得,发展县域经济要紧紧抓住以下七个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