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真题

年份:2008年科目:852

一:名词解释(10*5分)

1.径流模数

2.风化作用

3.生态幅

4.垂直带性分异

5.离堆山

6.气候系统

7.太阳常数8.地壳均衡9.河流侵蚀基准面

10.生物小循环

二:简答题(6*10分)

1.自然区划发生统一性原则

2.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分别作简要介绍

3.地层接触关系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作简要介绍

4.粉砂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及其结构

5.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论述题(2*20分)

1.阐述大气获得能量的途径

2.从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中国三大自然区域在成因上的联系。年份:2009 科目:860

一:名词解释(7*5分)

1.焚风

2.大气逆辐射

3.净初级生产量

4.气溶胶 4.地域分异规律 6.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5*15分)

1.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2.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3.海洋对气候系统中能量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4.简述土壤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存在哪些物质循环与能量

的流动

5.地球内部动力因素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2*20分)

1.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分析大面积砍伐森林对地球系

统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2.试述中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年份:2010年科目:844

一:名词解释(6*5分)

1.峡湾

2.离堆山

3.海浪的折射

4.太阳常数

5.限制因子

6.地质大循环

二:简答题(4*15分)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2.气候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一般把气候系统的特性概括为哪几种

3.径流形成和集流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特征时段,做简要阐述

4.简述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的西成图因素说

三:读图分析20分

(1)如图1所示:监测数据显示,从亚马孙河流域中注入大西洋的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离子总量为100%,其中的80%来自于占流域总面积10%的河流上游的安第斯山脉,而占流域总面积90%的流域低地的热带雨林仅占总量的20%,请运用自然地理学知识与理论,对这一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2)如图二所示,金星和地球两个行星能量平衡,请根据图示给出的信息进行比较,从能量平衡角度分析地球为何适合生命存在而金星不适合。

图大概长这样:

三:论述题

中国在自然区划上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论述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年份:2011 科目:849

一:名词解释(10*3分)

1.构造运动

2.寒潮

3.地震

4.河漫滩

5.沙漠化

6.土壤肥力

7.次生矿物

8.生态平衡

9.流域10.厄尔尼诺

二:简答题(7*10分)

1.试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影响海岸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

3.土地的科学概念及其内容(注意是土地不是土壤)

4.简述水土流失的原因

5.简述风化壳的类型与分布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注意这是几个问题)

6.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包括哪几类

7.浅谈板块学说的基本观点(注意是哪一个学说)

三:论述题(2*25分,选作2题)

1.下图是中国部分山地的垂直带谱,请举例说明垂直带性的内涵、影响因素及

其区域差异。

图在此:

2.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请结合

你的了解和认识浅谈全球变暖给地球环境及人类带来的危害,不少于10个方面(注意是给谁带来危害,1.环境,2.人类,因此至少是两个问题)

3.试从辐射因素、环流因素和下垫面因素三方面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年份:2012 科目:

一:名词解释(6*5分)

1.层理

2.群落

3.焚风

4.流域

5.风化作用

6.厄尔尼诺

二:简答题(4*15分)

1.给出典型的土壤剖面图,结合各层的名称说明其特点。

2.卡斯特地貌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3.黄土有哪些特征,黄土地貌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4.版块构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三:论述题(3*20分)

1.青藏高原的隆升对气候环境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2.中国在自然区划上划分为那几个区?这些自然区的成因、特征和相互关系是什么?

3. 图1是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四川理县杂谷脑河的阶地剖面,图上各阶地所标注的年代,

其测试样品均采自基岩至上的砾石层。根据这个结果,请分析研究者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为什么样品没有采用角砾层的?

上图:

年份:2013 科目:856

一:名词解释(10*3分)

1.矿物

2.沉积相

3.山谷风

4.水系

5.风化作用

6.戴维斯侵蚀循环理论

7.生物的区系性

8.承压水

9.淀积层10.河流阶地

二:简答题(6*10分)

1.给出大气圈各层的名称,说明其主要特点

2.从下面这张世界1月份海平面气温(℃)分布图,你可以得出哪些分析判断

3.褶皱有哪些类型,野外如何判断褶皱的类型及其生成的年代

4.新月形沙丘是如何形成的

5.什么是滑坡,滑坡发生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6.卡斯特作用发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年份:2014年科目:856

一:名词解释(10*5分)

1.厄尔尼诺

2.侵蚀基准面

3.边缘海

4.沙漠化

5.大气气溶胶

6.土壤肥力

7.生态因子

8.生物多样性

9.土地10.陆地生态系统

二:简答题(4*10分)

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及其全球意义

2.地表系统中物质的迁移和循环过程有哪些,有什么主要作用

3.洋流按成因主要分为哪几类,其对全球环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4.简述土壤形成的环境因子

三:论述题(2*30分)

1.野外工作中我们如何通过岩石矿物,结构和构造辨别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

2.论述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以及如何理解目前的全球气候异常

年份:2015年科目:858

一:名词解释(10*3分)

1.气溶胶

2.化学风化

3.气候系统

4.地壳均衡

5.土壤腐殖质

6.土地利用

7.水分平衡8.冻融作用9.南方涛动10.生物金字塔

二:简答题(4*15分)

1.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2.全球主要有哪几大季风气候系统,为什么东亚季风最为典型

3.全球海平面上升带来的主要环境危害

4.简述坡积物、洪积物、冰碛物、风积物的形成以及各自的特征

三:论述题(2*30分)

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即将竣工,请从人地关系的角度论述其主要意义和带来的

危害

2.论述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以及成土因素的作用

年份:2004年:科目:490

一:名词解释(10*5分)

1.臭氧层

2.季风

3.密度流

4.地层产状要素

5.温室气体

6.径流

7.承压

水8.风化壳9.河流侵蚀基准面10.地砖偏向力11.滑坡12.潮区界和

潮流界

二:简答题(5*8分)

1.简述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2.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哪些

3.简述生物链和生物链的生物放大作用

4.简述水循环的类型

5.简述高地纬度之间的热量传输的基本机制

6.什么是生物圈的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

三:论述题(4*15分)

1.你认为自然地理学可以从哪些方面为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2.试分析气候与地貌的关系

3.举例说明实施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4.试分析云雾对地表温度的影响机制(要求按白天夜晚绘图说明)

5.结合附图所示情况分析“干湿地带性”这一概念

年份:2005 科目:483

一:名词解释(8*5分)

1.平流层

2.地缝合线

3.海陆风

4.南极臭氧空洞

5.厄尔尼诺

6.大陆架

7.黄土

8.汛期

9.准平原10.三角洲

二:简答题(5*10分)

1.简述大气逆辐射的含义和意义

2.简述滑坡发生的必要条件和诱发因素

3.简述自然区划原则

4.简述地表卡斯特地貌的主要类型

5.简述河流补给的形式

三:论述题(4*15分)

1.论述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

2.试分析青藏高原在晚新生代隆升并最终形成的气候效应

3.结合附图论述地转偏向力的概念和特点,并说明图中细实线箭头、虚线箭头

和图左侧粗黑双箭头表达的意义

4.结合附图所示情况分析植被对径流的影响机制

年份:2006 科目:447

一:名词解释(8*5分)

1.雾和霾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山谷风

4.对流层

5.南方涛动

6.大陆坡

7.

冻土8.洪水9.雪线10.三角港

二:简答题(5*10分)

1.简述逆温层的含义和作用

2.简述气候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3.简述自然区划的含义

4.简述洋流的成因分类

5.简述冰蚀性地貌与冰碛地貌的主要类型

三:分析论述题(4*15分)

1.论述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含义及意义

2.距离说明如何运用3S技术进行环境管理

3.以气候分异现象为例分析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4.读图判断图a和图b哪个代表厄尔尼诺年,哪个代表拉尼娜年,并详细非农

西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事件期间赤道太平洋表层的水温、洋流和海面信风的变动情况。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821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821公共管理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及解析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科目:公共管理学 简答: 行政组织的社会性特征(P28)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P68) 精英决策模式(P103) 论述: 我国现行行政监督机制的不足和完善路径 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改善民生的意义和作用 简答: 行政组织的社会性特征(P28) 行政组织是人类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形式之一,是依法履行国家行政职能、行使国家相关行政职权的组织实体,是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的统称,包括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法定行政主体)和某些被授权的社会组织。 任何性质的行政组织都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这就决定了行政组织具有社会性特征,它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服务性。任何国家的行政组织都有服务性的特点。行政组织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维护凌驾于社会上的权威地位,就必须同时服务于社会。从国家政治体制中行政与宪法的关系来看,行政一般要服从宪法。 (2)管理性。行政组织的服务型主要是通过他对广泛社会生活的有效领导和管理来实现的,这种领导和管理主要表现为从高于社会的权威地位出发来制定政策、维持秩序、监督协调、组织公共事业的实施并提出国家发展的战略规划等。 (3)法制性。行政组织是依据一定的法律和程序建立的,组织结构、人员编制都有法律规定性。行政组织执行国家宪法和法律,并依法制定行政管理法规,采取行政措施。 (4)系统性。任何国家的行政组织都具有极强的系统性。行政组织权力关系和结构方式大都层次分明、纵横相连、统分有据、浑然一体、政令统一。行政组织可通过对系统的调节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使其出于对外界环境良好的输入输出状态中。 西方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特征(P68) 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产生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各国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等不尽相同,各国公务员制度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但总的来说,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法制管理原则。法制管理是公务员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实行公务员制度的根本目的,也是人事管理制度现代化、科学化的—个重要标志。健全的法规和严格的执法,使整个公务员管理井然有序。 (2)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原则。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原则是各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民主政治在公务员制度中的具体体现。 公开就是对公务员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部公开,让群众进行监督。公开是平等、竞争和择优的基础和前提。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答案

1 夏季我国东南沿海的洋流方向是()。?A、 从北向南 ? ?B、 从南向北 ? ?C、 台湾海峡以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南由北向南? ?D、 台湾海峡以南由南向北,台湾海峡以北由北向南 ? 我的答案:B 2 有机物质的元素组成主要是()。 ?A、 氢、氧、钙 ? ?B、 钙、氧、碳 ? ?C、 氢、钙、碳 ? ?D、 氢、氧、碳 ? 我的答案:D 3

戴维斯的理论不足之处不包括()。 ?A、 忽略了抬升过程中的侵蚀作用 ? ?B、 忽略了均衡的调整 ? ?C、 忽略了地震等自然剧烈外力影响的作用 ? ?D、 忽略了地面再次抬升的可能性 ? 我的答案:C 4 关于湿润地区气候对地貌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化学风化比较强 ? ?B、 容易形成浑圆的山坡 ? ?C、 容易形成岭谷相间的地貌 ? ?D、 泥流阶地比较常见 ? 我的答案:B 5

土壤的组成中,矿物质占()左右。 ?A、 7% ? ?B、 11% ? ?C、 23% ? ?D、 38% ? 我的答案:D 6 地貌与地质环境评估的途径一般不考虑()。 ?A、 海拔高度 ? ?B、 地面起伏 ? ?C、 地貌部位 ? ?D、 板块区域 ? 我的答案:D 7 根据自然地理学的定义,自然地理学采用()的观点和方法()。

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 ?B、 系统的、微观的、区域联系的 ? ?C、 微观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 ? ?D、 系统的、综合的、微观的 ? 我的答案:A 8 下列地区中,硒元素缺乏较为严重的地区是()。?A、 台湾 ? ?B、 东北 ? 我的答案:B 9 地表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没有体现于()方面。 ?A、 人类的诞生 ? ?B、 人种的形成 ? ?C、 人群的文化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

历年自然地理学考研真题(02~11) 2002年自然地理学 一. 简答题(54) 1. 简述地球大小的地理意义(6) 2. 简述李四光地质学包括哪几种构造体系?(6) 3. 大气降温过程有哪几种途径?(8) 4. 简述大气经向三圈环流中的信风环流圈(Hadley 环流圈)的形成过程(6)。 5. 拉梅奇(Ramage,1971)所绘制的全球季风分布图,其判别季风的主要依据是什么?(8) 6. 太阳天文辐射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6) 7. 简述地球上水循环的“海陆循环”过程。(6) 8.简析绿色植物对美化环境有哪些主要作用?(8) 二.论述题(46) 1. 试论述全球气温水平分布的基本特点。(15) 2. 简析我国土地沙化的基本情况,我国西部大开发中应特别注意什么问题?为什么?(13) 3. 试分析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组分(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功能。(18) 2002年中国自然地理 一. 简答题(67) 1. 中国的气候特征。9) 2. 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9) 3. 中国东部湿润区植被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变化。6) 4. 我国水系内外流域的分界线。9) 5. 我国生物海岸的类型及分布。4) 6. 四川盆地的地貌分区。9) 7. 云贵高原的区域特征。8) 8. 秦岭--淮河以北温带土壤的干湿带性分布规律。9) 二. 论述题(33) 1. 第四纪以来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变化。(18) 2. 西北地区区域开发与整治的主要方向 2003年自然地理学 一.简答题(82) 1.地球表面有那些特征?(9分) 2.什么叫三圈环流?它是怎样形成?(12) 3.简述海底扩张说的要点。(12) 4.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怎样流动的?(12) 5.马克耶夫亚欧大陆理想自然带分布有哪些基本特点?(10) 6.自然区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什么是自上而下的方法?(15) 7.什么叫自然综合体?(6) 8.什么叫生物多样性?(6) 二.论述题(68分)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答案

?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 新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地球上淡水的总量占所有水资源的()。
1.0 分
? A、
9.931%
? B、
4.458%
? C、
2.762%
? D、
1.336%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2
地壳最后的地区是哪儿?
1.0 分

? A、
平原
? B、
盆地
? C、
高原
? D、
海洋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3
地球表层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来自于地球的什么系统?
1.0 分
? A、
地热系统
? B、

地表系统
? C、
生物系统
? D、
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4
以下不是冰缘地貌的是:
1.0 分
? A、
石河
? B、
冰丘
? C、
冰山
? D、

石海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
大气上升运动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1.0 分
? A、
热力对流
? B、
动力抬升
? C、
大气波动
? D、
蒸发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6
海陆分布的变化会通过以下哪种变化影响全球与区域气候?
1.0 分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考研通过复试的分数线情况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各专业考研分数线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需要多少分才能上? 2019考研在即,许多考生在决定报考南京师范大学时,总在烦恼需要考多少分才能够进入该专业的复试环节?每年又有多少人进入南京师范大学的复试?近几年的分数是升了还是有所下降?仙林南师大考研网将为即将参加2019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的各位同学,整理南京师范大学考研各学院各专业往年进入复试的人数及最低分数线,希望考生能够根据往年数据,提前做好准备。欲知更多南京师范大学考研详情,请点击进入【南师大考研真题】,也可报名(南师大考研辅导),考研成功,快人一步! 2018南师大各学院考研复试人数及分数线汇总 https://www.doczj.com/doc/eb5306227.html,/zhaosheng/details.aspx?id=4111

2018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考研进入复试分数线

2018南京师范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考研进入复试分数线

2018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考研进入复试分数线 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可用 计划 复试 人数 复试 最低总分 是否实践考核 专业 备注 130200 音乐与舞蹈学18 13 339 否 135101 音乐专业学位(全 日制) 32 46 335 否 135101 音乐专业学位 (非全日制) 20 10 335 否

计划最低总分考核专业071000 生物学不分方向95 147 324 是071300 生态学10 15 350 否090801 水产养殖 5 8 261 是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8 25 307 否085235 制药工程15 1 290 否095108 渔业发展15 7 284 是

考试试卷1及答案现代自然地理学

课程导航 离开 刷新 关于本课程 第一章:自然地理学与人类环境 第二章:地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三章:地球表层环境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四章:岩石圈与地球表层结构和轮廓 第五章:大气圈与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章:水圈与水平衡 第七章: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第八章:大气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九章:水圈与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章: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 第十一章: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的相互作用 第十二章: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的相互作用 第十三章: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 相互作用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十四章:地表环境评估与区划 第十五章:地表环境预测 第十六章:地表环境的规划与管理 第十七章: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 第一节: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地理学问题 第二节:自然地理学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自然地理学的性质 第四节:自然地理学与地球表层系统 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 第二节:地外系统对地表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地内系统对地表系统的影响 第一节:地球表层系统的组成 第二节:地球表层环境(系统)的结构 第三节:地球表层系统的功能 第四节:人类与地球表层环境 第一节:岩石圈的组成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 第三节:岩石圈的运动 第四节:固体地球表面的结构与轮廓 第五节:构造地貌

第六节:岩石圈与人类 第一节: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第二节:大气运动 第三节:物质输移 第四节:能量传输 第五节:气候分异规律 第六节:大气与人类 第一节:水圈的组成 第二节:水圈的结构 第三节:水圈的演化 第四节:水的运动 第五节:水分平衡 第六节:水圈与人类 第一节:生物圈的组成 第二节:生物圈的结构 第三节:生物圈的形成与演化 第四节:生态系统 第五节:人与生物圈 第一节:岩石风化与气候 第二节:岩石圈变动与气候 第三节:地貌与气候 第四节:沙尘暴与黄土沉积 第一节:岩石与水 第二节:岩石圈的结构与流域性质和水系发育 第三节:水的分布、负荷均衡与岩石圈的形变 第四节:构造-侵蚀-地貌循环 第五节:流水作用与流水地貌 第六节:海岸线与海岸带 第七节:海啸、泥石流、崩岸、滑坡-水、岩相互作用的实例第八节:河口地貌 第一节:水汽与天气 第二节:水与气候 第三节:大气环流与水的循环 第四节:海气相互作用 第一节:气候-海面-冰川-均衡 第二节:气候-水的分布-地球自转速度-构造运动或形变第三节:构造运动-大气环流-水份循环 第四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冰川、冰缘地貌第五节: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相互作用与黄土地貌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初试)

历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 适用专业名称:自然地理学 考试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科目代码:070501 注意事项: 1、请将答案直接做到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无效。 2、除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外,不得在卷面上出现姓名、考生编号或其 它标志,否则按违纪处理。 3、本试题共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1994 一名词解释: 1.构造行迹 2.层理构造 3.大陆坡 4.寒土 5.自然区划 二举例分析气候的形成受那些因素的影响 三地貌是如何形成和发育的 四简述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五试述河流补给的形式和特点 六举例说明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996 一名词解释: 1.构造体系 2.地质构造 3.海蚀作用 4.大陆架 5.生态系统 二为读图题无法绘图抱歉 三简述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四以欧亚大陆为例,试述中纬度的气候类型分布特点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五简述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六论述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关系问题 1997 一填空 地质构造的基本构造类型有:_ _ _ _ 地下水按存储空隙的种类可分为:_ _ _

中国黄土的命名按时代可分为:_ _ _ 成土因素包括:_ _ _ _ 二名词解释: 1.大陆架 2.大陆度 3.生态系统 4.岩溶作用 5.生物的指示现象 三简答题 1.简述你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2.简述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内容 3.简述区划研究与类型研究的差别及其联系 四论述 1.举例分析气候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2.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地貌发育的 3.举例说明我国目前在土壤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999年 一、名词解释 焚风岩溶作用潜水与潜水面生态系统自然区划褐土 二、简答 1、简述水平构造及其所形成的地貌 2、简述气候变化与异常的原因 3、简述河川径流的形成和径流过程 4、据阶地的组成物质和结构,河流阶地可以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三、论述题 1、论述你对人地关系的认识 2、论述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 2000年 一、名词解释 暖锋湿润系数径流变率寒土冻土、灰化土潮流 二、简答 1、试述地壳运动的一般特点 2、简述地下水安埋藏条件的分类 3、简述洪积扇的特点 4、简述我国东部寒湿带至热带森林地区的土壤类型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和答案

历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和答 案 一、考试解读: part 1 学院专业考试概况: ①学院专业分析:含学院基本概况、考研专业课科目:816公共管理学的考试情况; ②科目对应专业历年录取统计表:含南师大行政管理专业的历年录取人数与分数线情况; ③历年考研真题特点:含南师大考研专业课816公共管理学各部分的命题规律及出题风格。 part 2 历年题型分析及对应解题技巧: 根据南师大816公共管理学各专业考试科目的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题、选择题、问答题、论述题等),分析对应各类型题目的具体解题技巧,帮助考生提高针对性,提升答题效率,充分把握关键得分点。 part 3 近年真题分析:

最新真题是南师考研中最为珍贵的参考资料,针对最新一年的南师考研真题试卷展开深入剖析,帮助考生有的放矢,把握真题所考察的最新动向与考试侧重点,以便做好更具针对性的复习准备工作。 part 4 未来考试展望: 根据上述相关知识点及真题试卷的针对性分析,提高考生的备考与应试前瞻性,令考生心中有数,直抵南师大考研的核心要旨。 part 5 南师大考试大纲: ①复习教材罗列(官方指定或重点推荐+拓展书目):不放过任何一个课内、课外知识点。 ②官方指定或重点教材的大纲解读:官方没有考试大纲,高分学长学姐为你详细梳理。 ③拓展书目说明及复习策略:专业课高分,需要的不仅是参透指定教材的基本功,还应加强课外延展与提升。 part 6 专业课高分备考策略: ①考研前期的准备; ②复习备考期间的准备与注意事项; ③考场注意事项。 part 7 章节考点分布表:

罗列南师大考研专业课816公共管理学的专业课试卷中,近年试卷考点分布的具体情况,方便考生知晓南师大考研专业课试卷的侧重点与知识点分布,有助于考生更具针对性地复习、强化,快准狠地把握高分阵地。 二、南师大历年真题与答案详解: 整理南师大该科目的2003-2018年考研真题,并配有2010-2018年真题答案详解,本部分包括了(解题思路、答案详解)两方面内容。首先对每一道真题的解答思路进行引导,分析真题的结构、考察方向、考察目的,向考生传授解答过程中宏观的思维方式;其次对真题的答案进行详细解答,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7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822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5年南京师范大学822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4年南京师范大学821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3年南京师范大学821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2年南京师范大学815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815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813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答案详解 ================================= 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816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往年生物化学试卷

2002年生物化学试卷 一.概念题(每题2分,共20分) 糖有氧氧化生物膜结构脂肪酸β氧化鸟胺酸循环半保留复制 RNAi 酶的活性中心外显子中心法则酮体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50分) 1. 糖酵解有___步脱氢反应和___步底物磷酸化反应。 2. 20C的饱和脂肪酸经__次β氧化生成__个FADH2__个NADH和__个ATP。 3. 转氨酶的作用是_________,主要的脱氨基作用是_________。 4. 磷酸戊糖途径生成______和______。 5. 糖原分解的关键酶是______。 6. 丙酮酸经草酰乙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时共消耗了___个ATP。 7. 三羧酸循环中有___步脱羧反应,___步脱氢反应,生成___个ATP。 8. 氮的正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氮量___排出的氮量。 9. VLDL是由___向___运输中性脂肪。 10. 脂肪酸合成时所需的NADPH来自___和___。 11. 饥饿时大脑可以用___代替糖的作用。 12. 降低血糖的激素是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3. 丙酮酸脱氢酶系含___种酶和___种辅助因子。 14. 糖代谢为脂肪合成提供___、___、___和___。 15. 主要的生物氧化途径是___和___。 16. 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氨基酸是___,携带起始氨基酸的tRNA反密码子是___, 琥珀酸脱氢酶的辅酶是___。 17.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代谢的_________可以进入三羧酸循环。 18. 纤维素分子构件单元为___,他们以___键相连。 19.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是___、___、___和___。 20. 抗体的基本结构是___。血液中主要的抗体是___。 21. 酸中毒和碱中毒的pH值范围是___和___。 22. 动物的血红蛋白是由___个亚基组成。 23. 体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___,细胞内主要阳离子是___。 24. 酪氨酸转变成___和___再生成糖和酮体。 三.问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 简述脂肪酸合成与脂肪酸分解的异同点。 2. 简述蛋白质合成中70复合体的形成。 3. 简述苯丙氨酸的代谢。 4. 简述一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丙酮酸的过程和2分子丙酮酸生成一分子葡萄糖的过程中 参与的酶及能量的异同点。 5. 简述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的作用特点。 2003年生物化学试卷

考试试卷4及答案_现代自然地理学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四 分析题(每题10分,共计100分) 1、中国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述这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2、试述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机理。 3、世界的火山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4、试述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试述地表热量的输移方向与方式。 6、从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河流地貌、海岸地貌、风沙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和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7、假如一个地区的构造主压应力为南北向,那么请画出该区的应力椭球体,并说明这个地区的断裂构造体系(几组断裂的性质与方向)。 8、试述水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的途径。 9、试述太阳辐射能、地热能和地球自转动能对地表环境的作用与影响 10、假如黄赤夹角由目前的23o27' 变为0o,那么地表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现代自然地理学]试卷四答案 卷4套答案要点 1、中国在综合自然区划上划分为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试述这三大自然区的成因及其联系。 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引致和加强了东亚季风,形成了水热同季的中国东部季风区;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青藏地区变成海拔高度大、气候严寒的环境;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中国西北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气候干燥,并且由于高原的阻挡作用,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难以到达西北内陆地区,从而形成了西北干旱区。总之由于青藏高原的隆升,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的格局,中国的地带性规律受到干扰与破坏,而非地带性明显增强,由原来的以热带湿润带、副热带干燥带和温带湿润带为标志的纬向地带性分明的环境格局,变为东部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为标志的三区分异的环境格局。(热力作用、动力作用) 2、世界的火山分布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 世界火山有三个集中分布的地带: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和大洋中脊火山带,他们都分布在板块边缘(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美洲板块的接触地带,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接触地带,以及洋底新生地带(也是扩张性板块接触边缘地带))。这是因为在板块边缘地区,构造活动强烈的缘故。 3、试述季风与海陆风的成因机制。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自然地理学历年真题 (2000) 一、名词解释(2.5×8=20) 1、季风 p129 答:大陆和海洋间的广大地区,以一年为周期、随着季节变化而方向相反的风系,称为季风。季风是海陆间季风环流的简称,它是由大尺度的海洋和大陆间的热力差异形成的大范围热力环流。夏季由海洋吹向大陆的风为夏季风,冬季由大陆吹吹向海洋的风为冬季风。一般说来,夏季风由暖湿热带海洋气团或赤道海洋气团构成,冬季风则由干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构成。 2、厄尔尼诺 p148+p191 答:【有的年份由于赤道以南的东南信风突然减弱,太平洋赤道暖洋流以50-100m/s的速度向南扩张,代替秘鲁冷洋流,使这一地区的海水温度比常年高出几度,冷水上翻不能到达表层,结果造成只适应冷水域生存的鱼类、藻类大量死亡。鳀鱼死亡,海鸟因缺乏食物而死亡或迁徙,使南美洲沿岸国家失去宝贵的鸟粪肥料,从而影响农业生产及农产品出口。秘鲁及厄瓜多尔气候由干旱转变为多雨,经常发生洪灾。厄尔尼诺现象不仅对秘鲁沿岸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造成极大破坏,也对热带太平洋沿岸甚至全球气候造成灾害性影响。】 某些年份,因亚热带环流周期性南移,东南信风微弱,引起赤道逆流南下,热带暖水淹没了较冷的秘鲁洋流,上涌海水与沿岸冷水消失,导致海洋生物与寄食鸟类死亡、糜烂,并释放大量硫化氢进入大气。赤道东太平洋秘鲁洋流的这种变化,如果水温增加超过0.5度,持续时间长达六个月以上,即称为厄尔尼诺现象。我国1998年的洪灾也与此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出现常常有突发性,且无明显规律可循。经过人们不断探索,人们发现厄尔尼诺现象与一种被称为南方涛动的现象几乎同时发生。 3、准平原 p273 答:准平原是湿润气候条件下,地表经长期风化和流水作用形成的接近平原的地貌形态。作为一种大规模夷平面,也可因为构造上升而成为高原面或发生变形,或被切割后仅保存于山岭顶部成为峰顶面。准平原的发育大致包括以下过程:①原始地面平缓;②构造上升,形成v形谷或峡谷,分水岭仍较宽平;③侧蚀加强,河谷展宽,切割密度加大,分水岭变窄成为尖锐山岭;④河流侧蚀作用形成宽广谷底平原,谷间分水岭降低、变缓,上凸下凹;⑤地面近似平原,少数地段存在低矮孤立残丘。 4、雪线 p242 答: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之间的界线就叫雪线。雪线上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所以雪线也就是降雪和消融的零平衡线。【但零平衡的绝对值却可以各不相同。要在降雪量很小的情况下达到平衡,就必须有较低的负温以减小消融和蒸发。而当降雪来量很大时,雪线年平均气温就必须比较高,才能融化大量积雪,以保持平衡。】气温、降水量和地形是影响雪线高度的三个主要因素。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具有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和自平地向高山递减的规律,所以低纬地区雪线位置比较高,高纬和极地雪线位置比较低。雪线位置最高处并不在赤道,而在南北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自然地理真题

年份:2008年科目:852 一:名词解释(10*5分) 1.径流模数 2.风化作用 3.生态幅 4.垂直带性分异 5.离堆山 6.气候系统 7.太阳常数 8.地壳均衡 9.河流侵蚀基准面 10.生物小循环 二:简答题(6*10分) 1.自然区划发生统一性原则 2.土壤发育的气候因素,分别作简要介绍 3.地层接触关系可以分为哪几类,分别作简要介绍 4.粉砂淤泥质海岸的形成及其结构 5.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三:论述题(2*20分) 1.阐述大气获得能量的途径 2.从地球系统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论述中国三大自然区域在成因上的联系。年份:2009 科目:860 一:名词解释(7*5分) 1.焚风 2.大气逆辐射 3.净初级生产量 4.气溶胶 4.地域分异规律 6.生物多样性 二:简答题(5*15分) 1.板块边界的三种类型 2.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

3.海洋对气候系统中能量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4.简述土壤圈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之间存在哪些物质循环与能量 的流动 5.地球部动力因素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三:论述题(2*20分) 1.综合运用自然地理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分析大面积砍伐森林对地球系 统会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 2.试述中国西北干旱区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年份:2010年科目:844 一:名词解释(6*5分) 1.峡湾 2.离堆山 3.海浪的折射 4.太阳常数 5.限制因子 6.地质大循环 二:简答题(4*15分) 1.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2.气候系统由哪些成分组成,一般把气候系统的特性概括为哪几种 3.径流形成和集流过程可以分为哪几个特征时段,做简要阐述 4.简述19世纪末俄国土壤学家道库恰耶夫的西成图因素说 三:读图分析 20分 (1)如图1所示:监测数据显示,从亚马河流域中注入大西洋的由化学风化产生的离子总量为100%,其中的80%来自于占流域总面积10%的河流上游的安第斯山脉,而占流域总面积90%的流域低地的热带雨林仅占总量的20%,请运用自然地理学知识与理论,对这一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现代自然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标准答案

2010─2011 学年第 1 学期 《现代自然地理学》课程考试试卷(A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30分) 1.地域分异规律 所谓地域分异规律,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自然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方向保持特征的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 2. 沉积岩 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过程而形成的岩石。 3.季风 季风是指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变化而发生有规律改变的现象。季风形成因素最主要是由于海陆间热力性质的差异造成的,其次是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而形成的。 4.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是指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性质、化学形成不断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5.地球表层系统 地球表层系统是指自上地幔顶部到大气层顶有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四大圈层组成的环境整体系统,各圈层间通过物质传输、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6.流域 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有从一定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7.食物网 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8.气旋、反气旋 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9.土壤腐殖质层 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10.冰川作用、冻融作用(4分) 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11.黄土 12.海岸均衡剖面 13.风沙地貌 14.对流层 大气层底部,大气的垂直运动比较显著的层次。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地理科学学院推免生名单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地理科学学院推免生名单 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曹叶婷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曾雅兰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高燕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梁怡佳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刘雨晴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邱雨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张梦媛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张雅娟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1自然地理学周杏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曾雯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丁海龙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郝诗雨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胡信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马欢欢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乔文怡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施雪莹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王晓歌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2人文地理学郑霞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蔡俊逸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曹雨薇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陈佼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单帅帅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黄梦雪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景旻

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李越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梁莹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璐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逸文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袁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孙雪卉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凯亮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铭楠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娜云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鹏翔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王智慧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吴欣倩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徐瑶瑶013地理科学学院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张桓源013地理科学学院077601环境科学余岑涔013地理科学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代文013地理科学学院081600测绘科学与技术王志国013地理科学学院120203旅游管理黄子璇013地理科学学院120203旅游管理孔艺丹013地理科学学院120203旅游管理魏玲玲013地理科学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秦玥珩013地理科学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吴菊013地理科学学院120405土地资源管理邢璐平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旗下南京师范大学考研网

历年各院校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历年各院校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试题 华南师范大学02 -05 华南师2002 自然 1 概念 平推断层地面净辐射径流模数丰水年组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草甸与草原长日照植物包气带生物阻限 2 填空 逆温根据成因不同可以分为那三种----- ----- -------- 气象学中A表示--------气团E-----------气团在气候类型中A代表什么气候E代表----------气候 距今约6亿年古生代的---------纪认为是地球--------大爆发的时代 新月型沙丘属于-----------向沙丘,沙丘走向一般与风向----------. 在多风向作用下往往形成--------------沙丘 黄土虽然缺乏水平-----------理但是垂直--------理却极为发育 生物海岸有------------和-----------------两种 植物群落的演替按发展方向分为---------------演替和----- 3 简答 发现中间凹陷周围隆起的环状地貌形态是否可以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流水对物质搬运有那些形式 动物扩散的3种途径 水位过程线和水位立时曲线的不同 4论述 论全球气温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全球降水量年内变化的4种基本类型 土壤资源损失和破坏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 南半球雪线低于北半球原因 03年华南师大自然地理 1 名词假整合地堑大陆岛和海洋岛河漫滩二元结构峰丛逆温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指示植物生物量和生产量辐射适应 2 简答 A 地质年代中第四纪分为哪几个世 B 根据成因和沉积结构的不同,沉积岩可以哪四种类型 C 大气对流层的三个主要特点是 D 为什么热带气旋 73%以上发生在北半求 E 柯本的温暖多雨气候带包括哪三气候类型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2007-2018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目录 Ⅰ历年考研真题试卷 (2)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2)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3)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4)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5)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6)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7)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8)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9)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0)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1)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2) 南京师范大学201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13) Ⅱ历年考研真题试卷答案解析 (14) 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14) 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1) 南京师范大学2009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27)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33)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39) 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46) 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51) 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63) 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68) 南京师范大学2016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解析 (73)

马建华版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思考题答案++

绪论 简答题 1、现代自然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研究管理和保护地球的问题,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前沿领域包括全球环境变化及其响应。相比于传统的定性描述,现代自然地理学更强调认识变化过程、揭示变化原因、提出管理对策,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等新兴技术手段。 2、简述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天然的和人为的自然地理环境,它具有一定的组分和结构,分布于地球表层并构成一个地理圈。 第一章地球 名词 1、经线:通过地轴的平面和地球表面相交成为圆,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为经线。 2、经度:某地所在经线与本初子午线之间的角距,即这两个经线平面在地轴上的夹角。 3、岛屿:被海洋所环绕,但面积远比大陆小的小块陆地。 简答题 1、地球表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1)太阳辐射集中分布于地表,太阳能的转化亦主要在地表进行。 2)固态、液态、气态物质同时并存于地表,各界面上的物质相互渗透,三相物质相互转换,形成多种多样的胶体物质和溶液系统。 3)地球表面具有其特有的、由其本身发展形成的物质和现象。 4)相互渗透的地表各圈层之间,进行着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和循环。 5)地球表面存在着复杂的内部分异。 6)地球表面是人类社会发生、发展的环境。 2、简述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地球自转是确定地理坐标的基础。 2)地球自转决定昼夜更替,并使地表各种过程具有昼夜节奏。 3)地球自转使所有在北半球作水平运动的物体都发生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则向左偏。 4)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 5)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使地球体发生弹性形变,在洋面上则表现为潮汐,而地球自转又使潮汐变为方向与之相反的潮汐波。 6)地球的整体自转运动同它的局部运动如地壳运动、海水运动、大气运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 3、简述地球的圈层分化并着重介绍地球的外部构造。 原始地球是一个接近均质的物体,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地球圈层的分化过程同整个地球的温度变化密切相关。放射性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南京师范大学人文地理 南京师范大学 01-07人文地理学试题 01年人文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制度文化 2人口比较密度 3地理物象 4地区优势 5郊区化 二、简答题 1比较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差异。 2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理论。 3实证主义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影响。 4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 5国家的领土形状类型及其政治地理意义。 三论述题 1以实例分析行为因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2工业化前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产业结构的主要特点。 3试评论距离衰减规律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 4当前我国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义是什么?对如何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你有什么建议。 5珠江三角洲与改革开发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的人文背景。

02年人文地理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整合、 2人口容量 3、行为空间 4、土地适宜性 5、城市经济区 6、柯恩的多极世界模型 二、简答 1、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比较扩展扩散和迁移扩散之间的差异 3、影响个人产生旅游冬季的主要因素 4、对人口转变模式作评价 5、增长模式 三论述 1人本主义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分析城市地域结构形成的动力 3 以一个市(县)域为例,阐述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及研究意义 4 试评价政策因素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 (提示:政策侧重于区域产业政策、组织政策、调控政策,区域发展重点以我国大地区的差异为主) 2003年人文地理初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文化景观; 2、文化决定论; 3、迁移农业; 4、城市性质; 5、原料指数; 6、可进入性; 7、门槛人口;8、乘数原理;9、环境认知;10普雷德行为矩阵模型;11、经济全球化;12现代服务业

王建《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现代自然地理学》考试试卷一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回归线 2、分水岭 3、石环 4、山谷风 5、副热带 6、食物网 7、气旋、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 9、冻融作用 10、气压梯度力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40分) 1、试述自然地理学与地质学、生物学、水文学、大气科学等学科之间的关系。 2、简述世界地震带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3、试述行星风带的成因机制。 4、试述地球表面干湿度的空间变化规律,并说明其成因。 5、画图并简述生态系统中物质的循环路径。 6、简要说明碳在地球表层环境中的循环。 7、简述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8、简述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及其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三、分析题(每题8分,共计24分) 1、试分析地球的大小、形状、运动及日地距离对地球表层环境的影响 2、假如太平洋消失,亚洲的环境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3、假如没有青藏高原,中国的环境格局将会是个什么样子 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计16分) 1、全球的海洋年蒸发量为42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380立方千米;全球大陆年蒸发量为70立方千米,年降水量为110立方千米。如果不考虑土壤湿度的变化,试计算全球年入海径流量,并写出陆地水量平衡、海洋水量平衡和全球水量平衡方程式。 2、在某一灌丛草原生态系统中,只有兔子和狼两种动物,构成了灌丛草地——兔子——狼这样一个生物链。假设这一灌丛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为每年210000千克,每只狼每年至少要吃350千克肉,并且狼只以兔子为食。按照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这一灌丛草原系统最多能养活多少只狼

卷1套答案要点 一、名词解释 1回归线:一年中地球表面太阳直射的南北界线。 2分水岭:两个流域之间由地面最高点连接组成的山岭高地。 3、石环:由于融冻作用形成的由石块或者砾石组成的环状地貌。 4、山谷风:由于山坡与谷地受热与冷却的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白天吹向山坡,夜晚吹向谷地的风。 5、副热带:位于热带两测由下沉气流控制的气候干燥的地带。 6、食物网:由生物组成的生物之间食与被食的关系网 7、气旋、反气旋:围绕着低压或者高压中心所形成的旋转着的气流系统叫做气旋或反气旋。 8、土壤腐殖质层:位于土壤剖面的枯枝落叶层之下,由枯枝落叶腐烂转化而成的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层次。 9、冻融作用:在冰缘或者冻土地区,由于温度波动于零度上下,地表物质中的水不断发生液态与固态的转换,由此引发其体积的膨胀与收缩,从而引起地表物质的变形与变位的过程。 10、气压梯度力:有气压差引致的,垂直于大气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力。 二、简答题 1、自然地理学是这些学科交叉而形成的学科 2、环太平洋带、大洋中脊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带,都位于板块边缘,是板块活动的结果 3、由于太阳辐射分布在地表的差异,导致了热量带的产生;由于高低纬之间热量的差异,引致了大气环流;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气流在副热带地区下沉形成副热带高压带,由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流出的空气在副极地辐合上升,形成副极地低压带。在这些气压带的控制下,近地表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则分别形成了极地东风带、中纬西风带和东北、东南信风带。 4、由于受地面气压带的控制,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气流辐合上升,降水多而气候湿润;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带气流下沉,降水少而气候干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