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时备课 品生 二下

课时备课 品生 二下

课时备课 品生 二下
课时备课 品生 二下

单元备课

二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时间2012.2 单元

名称第一单元爱向我走来

教材分析

《爱在身边》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本单元共设“爱向我走来”“爱心献给你”“爱心故事会”三个主题,主要让儿童初步感受生活中处处充满着爱,并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从而养成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德,爱周围的人及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形成爱亲敬长、团结友爱的良好态度,做一个有爱心、负责任的人。

本单元的内容是按照“认知——探究——实践”的思路设计的,我也是按照这一思路设计活动、组织教学的。在教学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共用了七课时时间。在教学中,我以情景图和故事来展现生活中爱的范例,帮助学生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以提出问题、思考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爱别人,以搜集、调查、讲述爱心故事的方式来巩固学生的认识,并激发他们把这种认识落实到行动上。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激发对自己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3.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爱心故事。

4.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调查、搜集等方式探究问题。

单元备课

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重点:体会到我们的生活时时处处都被爱所包围,同时形成爱别人的愿望,学会爱别人的方法。

难点:形成爱别人的愿望,学会爱别人的方法。

关键点:学会爱别人的方法。

教学思路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导学生去问、去观察、去研究,在活动中体验。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调查、搜集等方式探究问题。

教学

方法尝试用观察、调查、欣赏等方式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尝试表达自己对别人的爱。

实践

活动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别人。

课时分配1.爱向我走来----4课时;

2.爱心献给你----4课时;

3.爱心故事会----4课时;

计12课时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

主题

1.爱向我走来

活 1.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激发对自己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目标

2.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3.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爱心故事。

4.体验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尝试用调查、搜集等方式探究问题。

活动准备预习安排及要求: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理解画面所表达的事件;自己读教材中

的文字资料,了解大意。

教师准备:

配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资料

实践性作业设计: 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教学

时间

4课时

教研组

长签字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第一课时

一、发现认知真情感悟

1.布置预习,初读文字教材,理解画面的大意。

2.检查预习效果。

3.在教学本单元第一个主题《爱向我走来》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亲情,激情导课之后我出示了多媒体课件——一张全家福照片,同时讲解:“照片中的涛涛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他有爸爸、妈妈,还有疼爱他的爷爷和奶奶。”然后播放情景插图,并为涛涛配音:“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她总是在生活上给我最大的关心。记得上次发高烧,是妈妈一直忙里忙外照顾我;我的爸爸虽说严厉点儿,可他也很爱我,他总是希望我能成长为一个最坚强的男子汉;爷爷、奶奶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最疼我了,爷爷总夸我——‘真棒!’奶奶总是爱唠叨——‘衣服要多穿!’‘早饭要吃饱!’……瞧!他们的爱,让我生活得多快乐呀!”

4.通过模拟情景,激起学生共鸣,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父母为自己做的点点滴滴都是爱,认识得到了提高。此时再引导学生说出家人的爱,学生说得很充分很详尽。每个学生发言后我都会说:“你可真幸福啊!”,强化学生被爱的幸福感。然后鼓励学生将家人疼爱自己的故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由此升华学生的情感认识。

以图片展示的形式为学生提供“校园友情”“社会上其他人给我们的爱”等方面的范例,启发学生围绕这几方面谈出更多的具体事例来感受在学校、在社会其他人给予我们的爱。

二、自主探究落实行动

在第一个主题教学中,学生已感悟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爱。在教学第二个主题《爱心献给你》时,我就激发学生爱别人的愿望,探究爱别人的方法,并落实行动。

以教科书上的《拍手歌》游戏导入新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身边处处涌动着的无尽的爱,于是,我们禁不住要悄悄地问自己:在接受他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

人的爱的同时,我们能为别人做些什么呢?”

为了帮助他们懂得如何爱别人,我在这里设计一边多媒体出示教科书中“宝宝和贝贝的故事”插图一边讲故事:

看图、听故事后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懂得故事中宝宝的点点滴滴都是爱别人、关心别人的表现,因为他爱别人、关心别人,所以才会人见人爱。此时我问学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宝宝,还是贝贝呢?”学生争相回答:“我是宝宝!”我知道,或许有的孩子生活中并不是宝宝,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日后成长为宝宝那样人见人爱的好孩子。

我给了他们一个赞许的微笑:“你是宝宝,你都为周围的人做过哪些事情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妈妈下班回来我帮她拿拖鞋,有的说我爸爸干活回来我给他打洗脸水,有的说奶奶累了我给她捶背......每一个发言的学生我都投以赞许的目光。学生充分发言后,我评价道:“无论你做过的事是大是小,只要是对别人有关心和帮助,你就是爱别人的好孩子,别人也会像喜欢宝宝那样喜欢你的!”

然后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助人经历写下来,体会助人的快乐。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第二课时

一、预习教材第5页内容,理解文字和画面的大意。

二、检查预习情况。

在小组共同合作的基础上,以图片展示的形式,与同学交流动植物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认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动植物”;交流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关爱动植物的具体做法;通过调查、资料搜集等手段找到更多的人们关爱动植物的具体事例,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热爱动植物的教育。

三、指导学生制作贺卡,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做好后,指导学生邮寄贺卡。

四、创新实践升华认识

主题是《爱心故事会》,我以歌曲《爱的奉献》的MTV导入,调动学生情绪。

教师激情谈话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怎样才能开好这次“爱心故事会”。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然后讨论爱心故事的搜集渠道,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故事搜集注意事项。

经过精心准备,另外用一课时召开“爱心故事会”。由小组同学推出“故事大王”,为全班同学讲爱心故事。在听故事中,同学们进一步体会“爱”的力量与伟大。

听完,让学生自由谈谈听了这些“爱心故事”后的感受,以及自己参与这次活动的收获。

最后,播放歌曲《爱的奉献》MTV片段,师总结: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共同伸出我们的爱心之手!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让爱永远围绕在我们身边,让爱心铸造美好的人间!

培养子女孝敬父母。首先要使子女体恤父母所担负着的工作和家务双重的辛劳,理解自己的长大和幸福生活离不开父母的照顾;知道父母的工作对社会的贡献,给人民造成的利益和父母所获得的荣誉,从而由衷地产生对父母的敬重与自豪。其次,要以家长自己尊重、敬爱父母的具体行为,感染、影响子女,做父母的要自觉地经常问候年老的父母,为之添衣、夹菜、送伞、捶背,陪同散步、娱乐等。再就是从小要培养子女的良好行为规则,要求子女耐心倾听父母、长辈的说话;回家要先向父母招呼;听叫名字要立即应答;出门和小朋友玩,要告诉家人;会自觉地运用文明语言:早上好、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别客气等等;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饭菜,不随便弄脏或损坏衣服,会整理书籍、玩具,参加打扫环境。平时,自己的事自己做,尽量少麻烦家人;父母在学习、工作、休息时尽量不打扰;家人有病痛时,会安慰、关心家人。

第三课时

一、布置预习,初步理解教材第6页图画和文字的大意。

检查预习情况。

二、培养子女尊敬教师。家长要尽量维护教师的威信,要告诉孩子教师懂得许多知识,工作是非常辛苦的,教师对每个孩子都很爱护关心,绝不能利用教师权势来吓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唬孩子:“你不听话,明天我找你老师去,让老师来收拾你。”或者背后贬低、议论教师的长短。家长应主动与教师联系,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在帮助孩子进步方面,统一教育要求。对幼儿园工作中的缺点可以诚恳地与园长或教师交换意见,或向家长委员会反映。

三、培养孩子关心小同伴和周围的人。同情心是人类最宝贵的情感流露,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幸时,要启发幼儿站在别人的角度,体验别人的苦恼,学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帮助。如看见邻居小弟弟跌倒了,让孩子跑去扶起、拍拍灰、摸摸腿,说些安慰的话,如:“摔疼了吗?”“你真勇敢,跌疼了也不哭。”“我送你回家,好吗?”邻居家老奶奶生病了,引导幼儿帮助拿牛奶、送报纸,问候老奶奶“您哪里不舒服?”“想吃些什么?”若老奶奶需要,可以为她讲故事、念儿歌等等。看到电视、报刊上希望工程的信息,可以对比贫穷地区儿童与自家的生活,让孩子伸出援助之手。家长还要利用一切机会带领孩子参加邻里的公益劳动,为烈军属送花,为社区扫地、植树,保护花草、粉刷墙壁等,使幼儿关心集体环境的整洁、卫生,不但不做破坏公共环境之事,而且能制止别人的破坏行为。附近街道扩建、商店改造时,带孩子实地观察,领会社区建设的新变化,感受社区日益繁荣、美丽的面貌。

四、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和祖国。在幼儿时期就培养热爱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家乡和祖国的情感,会形成强烈的心理定势和自然而然地对祖国的亲切感、自豪感,这对孩子长大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家长可以通过念古诗,讲故事,游览名胜,看电视录像、书报、祖国风光图片等,向幼儿介绍我国的名山大川、丰富的资源、历史上著名爱国人物的生平等,使幼儿了解祖国、认识祖国,激发其热情,增进其感性知识。特别是幼儿天天生活在家乡和祖国的土地上,可以亲身领略家乡的变化和建设成就,可以目睹家乡山林的秀丽、节日街头灯景的辉煌,可以品尝家乡的特产和食品。正是在这些愉悦的活动中,家长要告诉幼儿,我们的家乡在这里,它有哪些美好、可爱的特点,以自己的感情熏陶幼儿的心灵。家长如果喜爱国画、书法、气功、中医中药、民间乐器和地方戏曲,更可以告诉幼儿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特色,世界各国人民都喜爱我们的民族文化。可以在家中学一学、练一练,提高幼儿的民族文化素养。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家庭有亲属去国外,有些家长常因公出国,给子女带回洋玩具、洋食品等,还有些家长喜欢在家中夸耀自己或他人购买的各种外国货的优点,贬斥国货的不足。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们的子女从小就滋长了崇洋媚外的虚荣心,小小年纪说起自己的理想就是“长大我要做个美国人,可以赚大钱、买汽车、吃西餐,游世界上出名的地方”。他们就较难接受家乡美、祖国好的情感教育。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第四课时

一、预习教材文字和图画资料,初步理解大意。

检查预习情况。

二、激情导入--感受美

(小实验:折筷子)

同学们,首先咱们来做一个实验。看!这是一根筷子,轻轻被折断(边说边折)。我们再试一试,五根加在一起,会怎样?(边说边折)折不动,那十根呢?(再折一折)

我们班谁的力气大?好,你也来试一试。(教师让学生试一试)

老师和小朋友都折了筷子,你们发现了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可越多越难折,团结力量大)(自评: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感受其中的奥秘。引人入胜。)

三、感知明理--理解美

1.讲故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为大家讲个故事,你们可要仔细听,认真想。

(2)教师讲故事《指头兄弟》。

(带着自制手指指套,一边将一边出示挂图)

(3)提问:①谁能把小皮球举起来?

②那你想到了什么?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

2.想一想:我们的五指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做什么呢?(学生大胆举例,并进行演示。)

教师小结:

对!我们的手指兄弟,各有个的本领,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

(自评: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生活,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领悟手指团结的力量大,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反思: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

主题

第2课.爱心献给你

活动目标

1.使学生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团结的力量是伟大的,鼓励孩子们,团结他人,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协作。

2.初步感受生活中别人给予自己的爱,激发对自己身边人们的热爱之情。

3.乐于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基本的文明行为,自觉保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动物等。

4.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讲述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亲耳所听的爱心故事。

活动准备预习安排及要求:

观察教材中的插图,理解画面所表达的事件;自己读教材中的文字资料,了解大意。

教师准备:

配合教学内容的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资料做贺卡

实践性作业设计: 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身边的人

教学

时间

4课时

教研组

长签字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第一课时

一、1.预习教材10~11页文字和图画资料,初步理解大意。

2.检查预习情况。

二、讲一讲:(看图讲故事《拔萝卜》)

同学们,瞧!老爷爷在干吗呀?哟,他流了好多汗呀。可大萝卜一动也不动,老奶奶,小朋友他们看见了怎么做的呢?结果怎样呢?

1.先自由说,再说给同桌听。

2.指名说。(教师边贴自制《拔萝卜图》)

三、唱一唱:把出萝卜多高兴呀!来,我们为他们唱一支歌吧!(播放碟片《拔萝卜》)

教师小结:遇到困难,只要大家团结起来,齐心合力,就一定能战胜困难。

四、试一试:(搬桌子)

1.小朋友们,老师想要一张桌子放东西,谁能帮我把后面的那张小桌子搬到前面来。(指名两位学生搬)

2.谢谢你们,你们搬得又快又好,真聪明!(边说边出示自制挂图《搬桌子图》)

3.再请两位同学试一试,按老师的要求搬。(要求:一位同学往左拉,一位同学往右拉,请你们把桌子搬回原。)

4.学生按老师的要求搬桌子。

5.为什么后面这一组同学没把桌子搬回去呢?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

6.现在再请你们搬一搬,把桌子送回去,好吗?

教师小结:我们把掌声送给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一心,齐心合力,劲往一处使,动脑筋,想办法,才能达到目的。

五、读一读:《小松树》

教师引导:看!这小松树,一排排站得多直,就像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一样,虽然大风大雨来了,它们也不怕,因为团结力量,听老师把儿歌读一遍。

1. 范读

2. 齐读

六、记一记(出示灯片)

团结的力量确实大,比如说:a 一根竹竿容易弯,三缕麻线扯断难。

人心齐,泰山移。

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自评:通过讲故事,搬桌子,读儿歌,从各个方面来鉴赏美,在欣赏歌曲《拔萝卜》中,让学生得到休息,又从中渗透了音乐的美,感受了团结的美。)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第二课时

一、“团结小天使”的评比活动

(教师准备三道题,让学生上台选择,回答并演一演)

1.小红与小利,小红字写得美极了,小利的画画得非常好,老师要她们俩一块出黑板报。可小红与小利各出各的谁也不帮谁,从不合作,猜猜结果怎样呢?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呢?

2.拔河比赛开始了,二甲班与二乙班进行比赛。你是运动员,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同学说些什么呢?看书(拔河比赛图片)你会学那一边呢?

3.运动会上,接力比赛开始了,我们班跑得快极了!可以不小心一位同学摔了一跤,别的班的同学都超过我们了,你们回怎么做呢?

(自评:教师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情景,使学生从各个方面理解团结的内涵,从而创造美。)

二、读儿歌(自编)

1.今天,我感到我们班的同学团结的力量真大。老师想送你们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出示儿歌)齐读

同学们,手拉手,

齐心合力向前走。

团结的力量真真大,

一切困难都不怕。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2 .听!这是多么振奋人心的歌曲呀!让我们大家全体起立,听歌曲,配儿歌,边读边配上动作。(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自评:儿歌朗朗上口,学生印象深刻。不仅对整堂课进行了知识的总结,而且还让学生内化于心。)教师总结:小朋友们,让咱们,拉起手,握紧手。团结的力量才最大。本周就定为“团结周”比一比,哪一位同学最团结,哪一组最团结。好吗?

第三课时

一导入:

队员们,翻开课本看,说说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

今天,我们中队一起来纪念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日子,这是什么日子呢?

请听——(主持人甲、乙上台)

二、主持人讲话。

甲:队员们,有这样一个节日,她伟大而平凡,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应该把她纪念。

乙:每当五月太阳高照,五月百花娇艳,五月草原嫩绿,五月春风吹遍,这伟大而有平凡的日子就在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甲:队员们,你们知道这个节日的名字叫什么?(母亲节)

乙:是啊,这个伟大而有平凡的节日就是母亲节。从母亲赐予我们生命的那一刻起,母亲有眼泪就坚强地往肚里咽,送给我们的是一张灿烂的笑脸。

合:下面我们宣布,本次“母亲,我爱您”主题队会正式开始。

三、主持人讲故事《妈妈的手》。

故事《妈妈的手》:我的妈妈原本有一双白嫩细滑的手,可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变得越来越粗糙了。然而她的手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记得那年深秋,妈妈得了病,本来就虚弱的身体

就更差了,脸色和门前的树叶一样黄。

我想说:妈妈的手像摇篮,伴孩子度过美好童年;妈妈的手,

像春天的太阳,使孩子的身心感到温暖,妈妈的手像高大坚固的柱子,天塌下来,也会为孩子撑着……

四、调查汇报:夸夸自己的母亲。

主持人丙:我的妈妈可真好啊!你们的妈妈是否也和我的母亲一样,只知给予,不求索取呢?

五、诗朗诵《妈妈的爱》

六、小品导行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主持人乙:队员们,你经常为母亲倒开水吗?你经常为母亲捶捶背吗?你经常和母亲说说心里话吗?

(1)小品表演《妈妈笑了》。

(2)辅导员小结:队员们,妈妈为什么笑了?(队员交流)

我们应该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多跟妈妈说说心里话,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多为妈妈分忧,汇报她的无私奉献。

七、辅导员讲话

少先队员们,相信通过今天的主题队会,队员们能够以实际行动来关心热爱自己的母亲,积极参与到“爱心回报”活动中来,让妈妈天天露出一张灿烂的笑脸。

第四课时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现在让我们活动起来,一起来唱《拍手歌》,好吗?

(同桌同学为一组,一起来做“拍手”游戏。)

2.是啊,在生活中,我们就应当像《拍手歌》中唱得那样,关心他人,尊敬他人,把爱心献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二、深刻体会,落实行动

1.同学们,我们大家都能感受到身边处处涌动

着无尽的关爱。于是,我们禁不住要悄悄地问自己:

“在接受他人之爱的同时,我们能为别人做点什么呢?”

有谁想过这个问题吗?

(学生纷纷谈出自己的想法。如,有的说:“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去帮助他。”有的说:“我也去关心身边的人。”还有的说:“我会讲笑话,当别人不开心时,我可以逗他高兴。”……)

2.大家谈得实在是好极了!看来你们都知道该怎样去爱别人。可是,老师这儿却有一对双胞胎小朋友,尽管他们的长相相似,但做法却是不同的。

点击电脑课件1:连环播放的小动画

(可见播放教科书中“宝宝和贝贝的故事”,教师边点击课件边讲故事。或动画课件中直接加有配音。)故事中的宝宝是个人见人爱的孩子,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自由回答,交流自己的看法)

看来,在生活中,只要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主动向他人伸出友爱之手,就会使别人快乐,也使自己更快乐!

3.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是宝宝还是贝贝呢?

想一想,你都为周围的人做过那些事情呢?

(学生畅所欲言,做过的事情可大可小,只要是对别人有所关心或帮助即可。)

品生品社课时备课

活动环节:

在为别人做了这些之后,你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学生交流各自的亲身感受:“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

4.其实,同学们,我们的这种快乐,并不仅仅局限于对周围人的关心奉献上。大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所生存的环境还离不开花草树木和动物。花草树木美化了我们的环境,小动物为我们增添了乐趣,它们同样需要我们的爱护。

瞧!在公园春游的着群小学生,有些做法实在不应该!

点击电脑课件2:教材中的公园插图

谁能说一说,公元中哪些小学生做得不对呢?

(指名学生看图指出错误所在。)

你会怎样去关爱花草树木和小动物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出各自的想法)

教学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版

精选资料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4、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习惯。 1、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取决解决。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包含“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首先,“生命多么可贵”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所以,这三个活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生命多么可贵》两课时 《成长日记ABC》两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三课时

五年级下册品社全册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找,并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付出努力换来的快乐更持续长久。 教学建议: 1、最好让每个学生都倾诉自己快乐感受的机会。班容量大的可以采取小组代表发言。 2、关注缺少快乐的学生,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表现快乐场景的图片) 2、生活中到处是快乐,让我们一起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吧。(出示课题:生活中的快乐) 二、收集已知,感受快乐。 1、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快乐,让我们彼此分享,说说自己的快乐吧! (1)、交流自己的快乐与感受。 1

(2)、小结:快乐并不难找,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就会发现快乐有很多种,平凡的事也可以让人感到快乐。(课件展示) 三、深入体会,找寻快乐。 活动一:汗水换来的快乐 1、播放录象(运动员夺冠、科技人员实验成功等) 2、思考: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激动?他们的快乐从何而来?(讨论交流) 3、小结:快乐有很多,有的快乐是轻而易举就得到的,有的快乐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 4、启发: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想大家谈谈付出努力后得到的快乐感受。(自由发言) 活动二:给予的快乐 1、当我们做了对他人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这就是给予的快乐。(出示教材6页图片) 2、你感受过这些快乐吗? (1)、完成下面的问卷:你作过对他人有益的事吗?如果有,是什么事?你感受如何? (2)、统计结果。 (3)、做了这些事你为什么感到快乐? 四、升华感情,理解快乐。 1、你心目中的快乐是什么? 2、在生活中要用心观察、发现快乐。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你会永远快乐。 2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执教时间年 11 月 16 日星期二 版本北师大出版社学科品德与社会 册数四年级上册单元第三单元 课题主题一从家乡看祖国 课时 教学目标一课时 1、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2、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3、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知道家乡的发展是家乡人辛勤劳动和奋斗的结果。 教学难点学会调查,并能在调查中知道怎样收集、记录、整理及运用资料 教学准备调查家乡的历史与文化。 教学板块教与学预设 (师生活动)教学重构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一、活动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自己的家乡名称的来历,也了解了家乡的水的故事……除了以前大家了解到的家乡的情况,同学们还想知道些什么?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探究吧。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历史人物、风土人情……。 (如1、我们的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我们家乡有哪些名人? 2、东山的传说是真的吗? 3、为什么我们的皮衣世界闻名? 4、我们家乡能成为闻名的旅游区吗?) 二、教师组织小组进行讨论。 1、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的问题,都非常想了解家乡的历史与文化、风土人情及家乡发展的现状。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想知道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完成这一任务呢?在完成这一任务时,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准备呢?如何获得有用的资料呢? 2、组织小组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分别确定好小组长和记录员,分别是组织讨论和记录讲座的内容。教师进行巡视,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个别指导。 三、进行全班交流。 1、各小组由推选出来的组员代表自己小组介绍讨论的结果,教师黑板上做必要的记录。(板书:参观、访问、调查、制定、设计调查内容……) 2、阅读教科书上第54——57页的课文及图画,让学生说说还有什么方法有利于收集各种有用的资料。 四、尝试:制定一份“调查家乡历史文化发展的”。 1、如果要去调查我们广州的六榕寺,那么,我们主要调查哪些内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调查时间、地点、建造年代……。 2、出示教师设计的表格: 3、学生提意见: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会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材分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材共设计了四个单元,这四个单元主题所涉及内容是对这个年龄阶段儿童具有重要影响的、在儿童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互动关系(如来自社会的爱)。 这四个单元教育主题是:第一单元主要是在爱的阳光下;第二单元主要是我们共欢乐;第三单元主要是生活不能没有他们;第四单元主要是寻路和行路。 三、教材重点难点 “寻路和行路”这一教育主题是本册教材的重难点,本主题以儿童的成长与安全的关系为教育内容,从校外探路出发,激发学生对出行有很大的学问认识,最后落实到保护自己的安全教育。 四、教学目标 总要求: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1、引导学生在家人爱的关怀下,懂得爸爸、妈妈的艰辛,以达到关爱社会。 2、指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和合作。 3、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会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理解感谢他人。 4、初步了解个人外出要注意些什么,初步学看平面图,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懂得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懂得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 2、发挥艺术形式在本课程教学中的效能,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现,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及过程中的探索、思考、创意等。 4、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使本课程教学走向家庭、社会,真正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体现该课程的开放性、实践性。

五年级下册品社全册教案

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 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分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二)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容。所有这些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三)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四)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小学二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卷首语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为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启蒙阶段,教育必须从他们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同时,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 二年级这些学生活泼好动,上进心和求知欲都很强。这就要求利用《品德与生活》课做好思想教育工作,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做人,树立班集体荣誉心,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每个人去学习。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也就是遵循儿童生活的规律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这些生活主要是孩子们熟悉的学校生活、无可选择的家庭生活和他们身边的生活,这些都是亲切的内容。其表现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的真实的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如观察小动物、家政劳动、自理个人生活等;二是模拟儿童身边的真实生活。在课程与教学中,这种活动主要表现为向儿童提供可以供模拟的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并组织儿童实施; 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这些活动主要包括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形式。活动要合童心、有童趣,更提倡教师从儿童生活实际捕捉主题,也提倡儿童自己从生活实际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 本课程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重视地方、学校、教师与儿童的创造性。内容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顺其自然而又不听之任之。教师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整体视野的开放,过去只关注本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而现在是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这是全新观念,凡是儿童生活的事都与课程有关;课程内容的开放,解决了教材的滞后性,希望能把新的信息和儿童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加强了针对性;授课的空间是开放的;授课的时间弹性延展,以学的需要和实效为出发点。 在本课程中,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与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和烦恼 《生活中的快乐》教学设计(两课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保持乐观生活的态度,在快乐的感知中,培养正确的生活价值观。 能力:通过所呈现的快乐场景,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能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知识:知道快乐并不难找,快乐有很多种,通过自己付出努力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小学五年级,正是学生自我发展的启蒙时期,其自我认知过程正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对快乐的认识,直观感受比较多,而要深刻认识真正的快乐,还需不断接受生活的磨砺。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孩子生活环境更艰苦些,相对城市孩子而言,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释放儿童天性的快乐,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学生经历了生活的磨砺,要协助家庭承担生活的重担。个别学生能有条件读书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艰苦的生活使农村孩子无论待人接物还是给予别人帮助,都更真诚朴实。因此,他们对快乐与付出的认识会比城市的独生子女体会更深。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农村的孩子虽然懂事早,儿童天性的快乐也会很容易释放出来,但是当他们面对困苦的生活环境与学习环境,也很容易羡慕和向往城市孩子的富裕生活,从而迷失自己对快乐的认识。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要让学生更多地观察自己的生活,在“感受快乐”与“快乐驿站”中体会快乐的心情。通过交流,认识劳动与给予的快乐,在不同的快乐比较中找寻自己的理解,建立自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学会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在观察与发现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和体验通过自己的付出换来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准备《一周心情记录卡》、调查问卷。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下册全册教案... . 我的一家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的含义和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关系。 2、了解家人的工作、爱好、习惯,对家人产生敬爱之情。 3、为自己的家人感到骄傲。 教学重点和难点: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课前准备: 1、观察并了解自己家人的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 2、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 3、教师准备一张自己童年的家庭生活照 教学设计: 表格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明确家庭的含义 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学习表述方式 互相介绍自己的家人,彼此分享家庭的幸福愉快 让全班同学了解我的家人 总结,进行尊重普通劳动者的教育介绍自己家里人 看老师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了解老师的家人情况 小组介绍自己家人情况 请同学到前边介绍,其他同学看照片听 和老师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1、结合发言情况进行指导、总结 2、结合照片进行介绍 3、老师巡视指导 4、老师指导并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与表扬 5、进行爱家人教育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谈话引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谁能告诉大家你的家里都有谁?请哪位同学介绍,就把事先收上来的照片放在投影上,全班都能看到。(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把临时居住在自己家的亲戚也算作自己的家人,教师要及时给与指导,从而明确家庭的含义。) 二、学习新课 (一)教师投影出示自己童年时的家庭生活照。 1、介绍:“这是老师和你们一样大时,和我的家人一起照的照片,大家猜一猜,哪个是老师?”“猜一猜其他几个人是谁?” 2、老师介绍:你们想了解照片上这些人的情况吗?那老师来为你们介绍一下。教师指着照片介绍“爸爸妈妈都是农民。他们特别会种庄稼……工作之余,爸爸喜欢坐在树荫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却喜欢看电视剧,有时还会跟着电视一起哭、一起笑……姐姐上小学四年级,她学习非常好,姐姐喜欢读课外书……妈妈怀里抱着的小朋友是我的小妹妹,那时她刚刚会走路…… 3、老师一边介绍一边把画好的图片贴在黑板上。(爸爸妈妈种田,爸爸在树下和别人下棋,妈妈在看电视,姐姐在读书,妹妹在玩耍等) 4、小结:刚才老师都向大家介绍了哪些内容?

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全册)

五年级上册品社教案(全册) 请你相信我教学目标: 1、知道讲诚信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知道诚信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重要意义。 2、对不诚不信的行为表现出不满和愤怒,对自己的失信感到内疚和自责。 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愿意为建造诚信社会尽力。 3、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做到说话真实,待人真诚,说到做到。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2、让学生知道言而无信的人会给对方带来不悦,失去别人的信任。 3、通过交流,感知诚信的内涵,愿意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教学准备: 1、学生收集相关的故事和格言。 2、老师准备课件创设情境。 课时划分: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待人真诚,言而有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现代社会的纽带。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诚信的人,这节课我们来谈谈什么样的人是信得过的人?教师板书:我信得过

二、课件演示教材提供的场景,学生观看。 看了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师小结引入下一环节:是啊,刚才你们看到的小朋友都是值得我们信任的人,那么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吧。 三、互动讨论,交流,理解诚信的内涵 1、说一说:回忆在自己的交往的人当中,谁是自己是信任的人?举例说说为什么值得你信任。 引导学生说出信任的原因多样化:比如坦率、有借有还、说话算话、诚实、不撒谎…… 涉及的人可以是学校里的同学、老师、父母、亲朋好友等。 2、填一填:通过提供的范例和讨论,完成表格填写。 我信得过的人姓名我信任他的原因 3、小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4、全班汇报 XXXXX: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明白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 5、小结,理解信任的内涵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就是说话真实,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6、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诚信的内涵的? 四、自我反思 1、我是一个能得到别人信任的人吗?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备课

2013-2014第二学期学科教学计划 姓名:年级:三年级学科:品社填制时间:2014年2月17日内容计划安排实施修改 班级(年级)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 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本班绝大部分会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在集体中成长”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是一个集体”、“快乐的集体生活”、“大家都是好朋友”;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共两个活动主题,分别是:“欢迎到我家乡来”、“家乡的故事”;第三单元“爱护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共三个活动主题,分别是:“垃圾带来的烦恼”、“节约用水”、“环境好我快乐”。

教学总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知道人各有所长,要取长补短,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对人宽容。 2.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学会尊重人。 3.感受与同学间的友爱之情,学会和同学平等相处、互相帮助。 4.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讲信用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 5.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关心集体、参加集体活动、维护集体荣誉,对自己承担的任务负责。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分享快乐。 6.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7.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本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中,要立足课程特点,体现品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家乡的活动中,激发学生对家乡的亲近感和进一步了解家乡的愿望。 能力: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知识: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家乡与其他地区在地形上的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来看,孩子生活的地方相对偏僻,农村孩子进城、出远门旅游的机会相对较少,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愿意从地图中看家乡。学生在三年级学习过简单的平面图知识,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地图学习从更多的视角来认识家乡。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四年级学生尽管对自己生活区域的地形特点的认识是感性的,但他们对整个家乡的地形地貌缺乏概念性的了解,也少有机会去认识其他地区不同的地形,缺乏对不同地形特征的了解与比较。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看中国地图,认识方向、图例、比例尺。能借助地图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了解我国的五种地形,比较其他地区的地形异同,感知家乡的地形特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探讨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要突破重难点,教师应从最基本的看图常识入手,建立学生的方向意识,认清基本的图例和不同颜色在地图上所代表的含义,教会学生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换算,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识图。在地图学习中可以先由老师引导看过渡到同学合作看,再过渡到自己独立看图,循序渐进,突破难点。有的孩子的家乡的地理位置偏僻难寻,可以将寻找范围扩大到家乡所在的县、市、省一级。对于学生来源广泛的班级,可充分发动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用各种形式介绍自己家乡的地理、历史、人文等,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视野,也能够让学生们在比较家乡间异同的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究发现地理环境对当地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从而突破教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电子教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科任: 一、总目标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二、分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 1,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羊成自尊自主,乐观向上,热爱科学,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的态度. 2,在生活中羊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友爱宽容,公平公正,热爱集体,团结合作,有责任心的品质. 3,初步形成民主,法制观念和规则意识. (二)能力 1,能够初步认识自我,控制和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掌握基本的自护自救的本领.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 3,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识,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4,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工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三)知识 1,初步了解儿童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初步理解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了解一些社会组织结构和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法律对

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2,初步了解生产,消费活动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科学技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影响. 3,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一些共同问题. 三、课程进度表

第一单元你我同行 单元教学目标 1、知道男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性别差异,学会理解和尊重异性同学的差异,化解由性别差异产生的矛盾,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营造愉快的学习和生活氛围。 2、感受和分享美、真诚的友谊,懂得友谊的意义,能够区别有益于和有损于友谊发展的行为,了解和创建建立在真诚、关爱、理解基础上的友谊。 3、了解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能够顾及他人的感受,学习化解矛盾的技巧和方法。 单元设计构想 十一二岁的儿童逐渐进入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有了更多交往的需求,也开始形成相对固定的伙伴,但随之也会遇到一些困惑与烦恼。例如,如何处理男女生关系,如何建立真正的友谊,如何面对父母、长辈的分歧。本单元教材以“你我同行”为题,让学生探讨与不同对象打交道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和沟通。 本单元教材从高年级学生独有的视角出发,重新诠释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体会真诚相待,相互理解的可贵。懂得同学、朋友之间要建立真正的友谊,男女同学之间友好交往,相互尊重”的目标。教材分为三课,分别涉及了与同学的交往,与怕痒的交往,与长辈的交往等方面的内容。围绕“与人交往”这个主题纵深并拓宽,全面展现了学生所关心的问题。 教材选选取的事例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注重与时俱进,体现了新时代学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同时,事例的筛选注重问题的多角度呈现,涉及面较广。另外,考虑到高年级段的学生的认知需要,教材编写不仅图文并茂,还加大了文字徐淑量。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构成: 主题一:男生和女生 主题二:朋友之间 主题三:学会和谐相处 授课时数: 10课时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电子教案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一、学生情况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六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六年级学生共366人,大多数学生学习习惯与品行表现较好,对教材知识的学生有兴趣,但少数学生学习相对困难,个别学生上课纪律也较差,平时表现不很乐观。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规定,儿童年龄与生活的实际,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编写的,它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教学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只是在相互关联中得到发展,以较好的落实三维目标。 三、全册教学要求: 1、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熟悉世界海陆分布等情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性,了解中国的面积、行政区划、地理位置,让学生知道各国在经济上互通有无的重要性,正确对待互联网。 2、使学生有意识地关心和爱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学习一些常见自然灾害中的自救知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重要,增强学生自觉主动保护物种的意识和情感,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节约和合理使用自然资源的良好习惯。 3、和儿童一起走进多样化的世界。培养学生开阔的视野、宽容的心态,正确认识其他

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爱美丽的生命》 单元备课 本单元的总目标: 1、通过追踪生命的诞生和成长的过程,感受父母、亲人、学校、社会对我们的爱与关怀,唤醒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2、学会通过生活细节感受生命的美好与可贵,从而树立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3、了解吸烟、酗酒、迷恋游戏机、沉迷电视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危害,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毒品的危害,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毒品。 4、懂得健康的重要意义,初步培养积极锻炼身体、均衡饮食等良好习惯。 本单元所体现的课程标准的内容与要求: 1、认识到天生我才必有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培养耐挫能力,勇敢的追求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2、学生能坦然面对自己的生理、心理变化,遇到问题和困惑能用正确的方法取决解决。 本单元各课内在联系: 本单元包含“生命多么可贵”“成长日记ABC”“健康生活每一天”三个活动主题。首先,“生命多么可贵”旨在引导学生体会生命中的“爱”——家人的爱、社会的爱。通过感受人世间的爱,认识人类社会对生命的尊重,从而体会生命的可贵,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等;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耐挫能力、对未来人生的美好信念。“成长日记ABC”这个活动主题是在前一个活动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成长的快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问题,学会沟通,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学会尊重和悦纳他人,学会男女同学友好相处等。“健康生活每一天”,通过一系列探讨、体验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身体的侵害,感受体育锻炼,良好生活习惯等对健康体魄的重要性,从而学会对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负责任。所以,这三个活动主题是互为关联,层层递进的。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生命多么可贵》两课时 《成长日记ABC》两课时 《健康生活每一天》三课时 第一课生命多么可贵 第一课时感激生命总第 1 时间: 3.08 活动目标: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感受父母的伟大与平凡,感受父母与我们的关爱,愿意与他们真情沟通 2、通过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时刻都处在社会的关爱中。 活动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教学光盘搜集的关于父母与儿女的资料 2、学生准备自己小时候的照片自己印象最深的感动故事 活动过程: 一、温暖的故事

(教科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诚信是金 活动主题一:诚实,不需要理由 教学目标: 1、知道诚实的含义; 2、即使做错了,也能勇敢承认错误; 3、知道因为“偶尔撒一次谎”也会使自己失去别人的信任,给自己带来麻烦; 4、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教师讲故事 2、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谈体会。并适时赞扬学生们勇于认错的诚实行为。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二、情景对话,事例导行 1、看教材第2页的两组情景对话,学生对照自我总结的诚实的含义进行判断。 2、学生谈感受。、 1)学生读《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学生就故事和父亲的对话展开讨论。 2)学生思考:你喜欢小男孩和他的父亲吗?为什么?学生谈自己听完故事后的感受。 3、书写建议和想法,排练小品。 1)在现实中,常常还存在说谎话和说真话之间的矛盾,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矛盾。 2)碰到这样的事情,作为儿子,你应该怎么做才对,如果你是父亲,你会怎么处理? 3)写建议:与同学讨论想法或书写自己的建议。 4)排练小品:根据自己的想法,找到和自己想法一致的同学,根据自己日记内容续演男孩回家后与爸爸的对话。 4、出示教材中“小幽默”《作业》,学生谈谈读了这则小幽默,有什么感受? 三、辩论理解 1、任何时候都应该说真话,不撒谎。 2、有的时候不能全讲真话,也有善意的谎言。 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用事例证明自己的观点。 活动主题二:拍手拉钩不要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懂得守时、说到就做到是守信的表现; 2、学习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为,为自己不守时或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到时,会有羞耻感,并努力做到。 3、知道答应别人的事一定要记在心里,尽力做到,这样,慢慢建立起自己的信誉。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品社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査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二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 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 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 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 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1 生活中的快乐 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 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 教学重难点: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 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感受快乐 一、情景导入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情 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 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 诉小伙伴们。(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 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很烦恼,做作业都没 有心思) 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多一些同学讲自己一周内情绪的变化) 活动二:快乐驿站 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 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 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快乐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 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品社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第一课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找,并在寻找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付出努力换来的快乐更持续长久。 教学建议: 1、最好让每个学生都倾诉自己快乐感受的机会。班容量大的可以采取小组代表发言。

2、关注缺少快乐的学生,用同学快乐的感受感染启发他们对生活的乐观情绪。 教学过程: 一、图画导入,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展示表现快乐场景的图片) 2、生活中到处是快乐,让我们一起走向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快乐吧。(出示课题:生活中的快乐) 二、收集已知,感受快乐。 1、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快乐,让我们彼此分享,说说自己的快乐吧! (1)、交流自己的快乐与感受。 (2)、小结:快乐并不难找,只要你用心去发现,就会发现快乐有很多种,平凡的事也可以让人感到快乐。(课件展示) 三、深入体会,找寻快乐。 活动一:汗水换来的快乐 1、播放录象(运动员夺冠、科技人员实验成功等)

2、思考:这些人为什么这么激动?他们的快乐从何而来?(讨论交流) 3、小结:快乐有很多,有的快乐是轻而易举就得到的,有的快乐需要付出努力和汗水。 4、启发: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想大家谈谈付出努力后得到的快乐感受。(自由发言) 活动二:给予的快乐 1、当我们做了对他人有益的事情时,我们就给了他人一种爱心,同时自己也获得了快乐,这就是给予的快乐。(出示教材6页图片) 2、你感受过这些快乐吗? (1)、完成下面的问卷:你作过对他人有益的事吗?如果有,是什么事?你感受如何? (2)、统计结果。 (3)、做了这些事你为什么感到快乐? 四、升华感情,理解快乐。 1、你心目中的快乐是什么?

品德与社会小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山东人民出版社) 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心中有祖国;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一、本册教科书的体系结构 二、本册教科书设计思路及特点 1、教材内容的学科综合性较强,对知识的收集与整合要求较高。对学生创新学习、合作有效学习、逻辑性思维等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帮助也是一个挑战。 2、教材内容的设计,给学生留有较大探究空间,学生可以依据教材提示,开拓思路,勇敢探究和想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本注重点、线、面有效结合,将有效的时空间有机展现,使学生在了解某一区域某一文化的同时,逐渐形成认识,提高意识,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民族和祖国。 三、本册教科书单元活动设计要求 1.注重知识和方法的综合交融 本册教学内容涉及大量地理、历史等方面的知识性内容,教学中要避免让学生死记硬背,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轻松掌握知识。例如让地图成为学生认识祖国的基本工具;通过阅读诗歌、旅游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获得对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将祖国的地理、历史、民族、文化联系起来;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整理出典型材料,再学习活动中是情感培养、能力训练和知识掌握同步实现。 2、提高实践性,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 少年儿童良好品质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实现的,因才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观察、体验、感悟社会,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和发现中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应设计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精神。 3、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教学中,教科书是教学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学生是教学资源,学生的生活实际也是教学资源。教材中涉及很多学生缺乏切身感受的内容,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他们身边的社会资源获得最直接、最丰富的学习资料,通过对比产生认识和感悟;将本学科的内容与其他学科、门类,学校活动、新闻报道等相结合;教师、学生共同收集整理各种对学生将来发展有意义的资源……将静态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完整版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我的自画像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特点,发展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 2、发扬自己的优势,有自信心,形成自我认同、自我悦纳的态度。 3、通过自画像,制作“明星卡”,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了解老师开始,激发学生兴趣 同学们,你们发现了没有,今天我们的课堂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指说) 我们是老朋友了,你们对我有哪些了解?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提问,教师回答)二、自己眼中的“我” 1.过渡 你们对我有了一些了解,想不想让我也了解你? 同学们之间已经相处两年多了,想不想让大家更了解你? 2.介绍游戏 好,下面我们就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叫——“猜猜我是谁”。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有一张“我的小档案”,等会儿我们把自己的外貌特征、爱好、长处都写在上面,不过有一样不能写(名字),对,这一写可就露馅了。我们来看看哪些同学平时对别人了解的比较多,能看了介绍,立刻就把猜出他是谁。 3.师生独立填写《小档案》 4.二人小组讨论 我们是不是把自己的特点都写出来了呢?我建议啊,大家把自己写的拿给一位好朋友看看,读给他听听,请他给你当当参谋。愿意吗?(教师和学生一起下位与朋友商量)大家商量好了吗?就把写好的小档案折好,投进“快乐包”吧。 三、同学眼中的“我” 1.组建4人小组 谁愿意来抽?这么多同学都想抽啊,这可难办了。怎么办呢? 咱们就和附近的同学组成4人小组,每组选出一位组长。(自由组建小组,选出组长)相信你们一定能不负众望。你们就上去拿吧。 2.游戏开始,师生共同参与 4.全班汇报 同学们,你们都猜出来了吗?你是怎么猜出的? (拿出“快乐包”里的小档案)还有一些同学没有被大家猜出来,他们是谁呢?让咱们一起来猜。 5.小结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刚才你们对自己准确、全面的描述,精彩的表演,就是一张张生动的“自画像”(板书课题),正是凭着它,大家才能一下子把你猜中的。所以,了不起的不是我们,了不起的是你自己!(竖大拇指)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宁夏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 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 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三、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 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四、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上节回顾 二、新授 1、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2、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3、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4、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 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 五、小结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