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分析

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分析

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分析
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分析

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分析

近两个世纪以来,科技不断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加上对资源不合理的开发,使环境受到污染,生态遭到破坏,对各种生物及其生态系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正日益受到严重的威胁。正因为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

植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植物除了能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能创造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生态环境。因此,建设部把“编制城市建成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规划”列入园林城市评选标准。

武汉市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植物资源丰富,然而,目前常用的绿化树种仅100余种,树种单调,许多珍贵的植物资源至今未被开发利用。因此,为了摸清武汉市植物资源状况,满足武汉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需要,急需进行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武汉市植物多样性发展规划,促进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1年6月,武汉市园林局下达了“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及植物多样性发展规划”课题任务,6月下旬先以市园林科研所和中科院武汉植物园为试点,分片、分点进行了调查。截止11月下旬,历时130余天,共调查了市内7个区,市郊6个区,85个单位。调查树木882种,分属81科291属;蕨类96种,分属26科50属;苔藓类80种,分属23科44属;花卉433种,分属69科238属;草坪和地被176种,分属41科114属;药用植物302种,分属59科162属;竹类54种;其它8科12属17种,总计调查植物2040种。我们还重点调查了古树名木,现存总计169株,分属21科29属。调查国家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62种,其中一级3种,二级26种,三级33种,分属40科56属;国家第二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2种,分属10科12属;华中地区重点保护植物51种,分属31科43属。调查武汉市四大名花品种,其中梅花203个品种,荷花332个品种,菊花335个品种,月季267个品种。并建立了数据库。

1 调查方法

1.1 调查范围

市区选择植物分布比较多的公园、风景区、名胜古迹、科研单位、学校以及工厂等,郊区则选择风景区、林场、村镇等作为代表点,总计85个。

1.2 调查内容

乔木:包括常绿针叶树、落叶针叶树、常绿阔叶树、落叶阔叶树。

灌木:包括常绿灌木、落叶灌木。

藤本:包括常绿藤本、落叶藤本。

地被植物:包括草坪、地被。

苔藓类及蕨类植物

水生植物

药用植物

草花及其它植物

1.3 调查方法与步骤

制定野外调查记录表格,主要有武汉市植物资源调查记录表、武汉市古树名木调查记录表、武汉市荷花、梅花、菊花、月季品种调查记录表等。

分片、分点进行野外调查。对重点单位集中调查,对其它单位则分成小组进行调查。调查资料每天进行整理和汇总。

1.4 野外调查及资料汇总标准

1.4.1 生长环境

包括帄地或坡地、路旁或沟边、庭园或林间、山麓或山脚;土层深浅、质地疏松或粘重,肥厚或中等、瘠薄,pH等。

1.4.2 生长势分为:优、较优、差

优:植株顶端生长势旺,枝叶繁茂,生长健壮,适应性强。

较优:植株顶端生长势明显,有少量枯枝,生长一般,较耐高温、干旱,较耐寒,有少量病虫害。

差:植株枝梢枯死或未老先衰,或有严重的病虫害,不耐高温、干旱或不耐寒等。

1.4.3 适应性分为:强、较强、弱

强:植株在极端高温40℃以上、干旱,树干面无日灼,叶不萎蔫、发黄,无枯枝现象。在极端低温下,无冻害;耐水湿,树势生长旺盛。

较强:植株经历长时间高温、干旱或积水,条件改善后,树木即能恢复正常生长。在极端低温下,枝梢受冻,二年后即能恢复正常生长。

弱:植株在极端高温40℃以上、干旱,顶端枯死、树皮日灼。在极端低温下,地上部分冻死;积水后,叶黄,落叶,枯梢,树势严重衰弱。

1.4.4 土壤pH

在土壤pH5.5~6.5之间生长正常的树为适应微酸性土,在土壤pH7~7.8之间生长正常为适应微碱性土,在土壤pH7.8以上能正常生长的树种为适应碱性土。

1.4.5 抗污染:包括抗SO2,抗Cl2,抗HF,抗粉尘等

1.4.6 病虫害危害情况:分为重、中、轻3级

重:病虫害危害程度达80%以上;

中:病虫害危害程度达40~80%;

轻:病虫害危害程度在40%以下。

1.4.7 频度:分为多、较多、少、极少4级

1.4.8 资料整理

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分别整理成《武汉市植物多样性资源调查汇总表》、《武汉市植物分类汇总表》、《武汉市古树名木调查汇总表》、《武汉市珍稀濒危植物汇总表》、《武汉市荷花、梅花、菊花、月季品种调查汇总表》等。

2 结果分析

2.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武汉市植物区系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中地区。从武汉气候情况分析,反映在植物和植物区系方面,目前不仅存有亚热带常绿阔叶乔灌木,如壳斗科、樟科、山茶科一些常绿树种等;还有暖温带落叶阔叶乔、灌木,表明本区植物区系由华中区向华北区过渡的特征。

根据本次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构成武汉植物区系的植物共有1760种,分属于197科、760属(所统计的植物种类中不包括温室栽培和室内盆栽植物)。其中苔藓植物23科、43属、80种,蕨类植物26科、46属、96种,裸子植物9科、29属、87种,被子植物148

科、671属、1584种。武汉市物种数占优的科依次为蔷薇科(94种)、豆科(93种)、禾本科(83种)、菊科(73种)、百合科(56种),这些科本身都是一些世界性分布的大科。物种多以观赏性的园林绿化植物为主,且在全部的1584种被子植物中,有乡土种915种,外来种669种,与其它地区植物种类相比,外来物种在该地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说明武汉市植物的外来种成分相对较高。外来种大部分作为观赏、药用、饲料植物被引入,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来自周边地区(包括湖南北部及江西、安徽的部分地区)共162种,占全部外来种的24.2%;来自国内其他地区的共303种,占全部外来种的45.3%;来自国外的有204种,所占比例为30.5%。总体而言,武汉的植物外来成分较高,且种类相当丰富。武汉市乡土树种地理分布区类型见下表。

武汉市乡土树种地理分布类型

科属

分布区类型科数百分比(%)分布区类型属数百分比(%)

世界分布2828〃87 世界分布8211.3

泛热带分布13218.2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间断分布101.3

热带分布3839.16247旧世界热带分布及其变型253.4

(34.07%)热带亚洲和热带大洋州间断分布141.9

热带亚洲和热带非洲间断分布131.8

热带亚洲分布及其变型537.3

北温带分布17824.6

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7310.1

旧世界温带分布及其变型385.2

温带分布3131.97396温带亚洲分布50.7

(54.62%)地中海区、西亚至中亚部分60.8

中亚部分20.3

东亚部分7610.5

中国特有分布182.5

合计97100 合计725100

从表中可以看出,就科的地理分布情况来看,以热带分布的科占有最高比例,从属的分布情况看,温带分布的属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与武汉处于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交界地区的情况是符合的。

总的看来,由于武汉处在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带上,又有长江这一国内最大的淡水流域生态系统,环境条件复杂,多样的生境能容纳更多的生物多样性,造就了武汉地区植物区系复杂,物种多样性较高。但同时武汉园林植物中也存在一个问题,即来自国外物种较多,共有204种,占外来物种总数的30.5%。由于近年来外来种在世界各地引起较为严重的生物入侵现象,破坏了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威胁到了物种多样性,因此在以后的引种工作中更应谨慎、小心,科学合理地进行。同时,要密切关注现有的外来种的动态,做好充分的研究和防范措施,防止严重的生态事故发生。

2.2 树种应用分析

2.2.1

本次调查树木882种,生长势较优以上等级树种为802种。武汉常见各类树种187种,仅占优势树种的23.3%,特别是目前城市绿化常用的仅有100余种,占优势树种的12.5%,即80%以上的树种未被利用,说明城市绿化树种单调。通过以上分析,本次调查的绝大多数的树种均能适应武汉市的环境条件,与长江流域其它城市比树种资源丰富,如此丰富的树种资源,如果能积极挖掘,达到先进城市的水帄,实现植物的多样性是完全有可能的。

2.2.2

据调查,武汉市现有乔木树种468种,占调查总树种的53.1%,与79年调查乔木树种占64.7%相比,本次调查,乔木树种的比例减少了11.6%,但乔木树种的种类与79年调查331种相比,增加了137种。

乔木类中,常绿乔木树种220种,占调查总数的47.0%;落叶乔木248种,占调查总数的53.0%,落叶乔木略大于常绿乔木。与以往数字相比,70年代落叶乔木占70%,常绿乔木占30%,落叶乔木比例过大,在行道树是以英桐为主,景观单调;80年代初,落叶乔木占60%,常绿乔木占40%。

从以上分析看出,武汉市有着丰富的乔木树种资源,这对建设以乔木为主,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次景观,改善生态环境很有利。

2.2.3

从实际应用分析,本次调查,常绿阔叶树152种,而常见常绿阔叶树种16种,占调查常绿树的10.5%。城市绿地常用种有广玉兰、樟树、女贞、棕榈、桂花等10余种,为调查常绿阔叶树的6.6%。落叶阔叶乔木调查241种,常见落叶阔叶乔木45种,占调查落叶阔叶树种的18.7%,绿地常用落叶阔叶乔木有10余种,仅占调查树种的4.1%。调查中90%的常绿与落叶阔叶树,如常绿树的野黄桂、飞蛾槭、莽草、长叶女贞、黄心夜合,落叶树的珊瑚朴、二乔玉兰等优良树未能开发利用,这与建设健全的生态环境及优美景观的要求仍然差距很大,必须用几年或更长的时间选择优良的树种,按一定的比例,正确、合理进行搭配,以体现植物多样性的原则。

2.2.4

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比例分析。本次调查,乔木树种有468种,占调查总数的53.1%,灌木树种358种,占总树种的40.5%,乔木树种的比例大于灌木树种12.6%。79年调查,乔木树种的比例大于灌木树种比例一倍多,相比之下,本次调查,乔木与灌木的比例较恰当,而其79年乔木树种和灌木树种比例不够合理。据有关资料介绍,复层林的建设,以乔木为主体,灌木、草为辅的原则,乔木为40%,灌木为30%的比例较为理想,灌木树种不仅要有一定比例,而且要种类丰富。本次调查,灌木类有358种,比79年调查增加了57.5%。因为灌木是组成复层结构和增加色彩变化的重要植物材料,在树种规划时除考虑乔木与灌木树种之间比例协调外,灌木数量要求比乔木多,因此应适当注意株数间的比例关系。

2.2.5

本次调查藤本植物有56种,占调查树木总数的6.3%,其中常绿藤本17种,落叶藤本39种。藤本植物较79年调查增加了43种。藤本植物虽占比例较小,但却是现代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环。随着城市建筑密度加大,高楼林立,人口密集,可利用绿化空间很小,利用藤本植物发展立体绿化,能大大扩宽狭小的绿化空间,增加绿量和绿化率,提高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帄。目前我市应用藤本植物绿化不足5种,发展面积有限,应学习上海、北京等地先进的垂直绿化经验,充分挖掘我市的优良藤本植物,如十姊妹、扶芳藤、薜荔、常绿油麻藤、香花崖豆藤等,把垂直绿化纳入绿化的总体规划。

2.2.6

本次调查,生长势较优的有802种,占树木总株数的88%。在这些树种中有60%是外来树种,如原产北美的池杉、湿地杉、落羽松、火炬松、广玉兰、刺槐、美国凌霄,原产地中海的油橄榄,原产西亚的夹竹桃、葡萄,原产喜马拉雅山的雪松,从鄂西亚高山引进的马褂木、水丝梨、紫荆,中亚热带低山引进的罗汉松、含笑、樟树、杒英、黑壳楠,南温带的黑松、日本柳杉等。这些树种经过武汉市气候环境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适应了本地区的环境条件,其生长势和抗性(高温、干旱、水湿……)都表现长势旺,适应性强,都不低于乡土树种,有的后来居上,据绿化调查,英桐占34.5%,樟树占20%,广玉兰占20%,雪松、夹竹桃、池杉等树种都成为武汉市绿化的骨干树种,湿地杉、火炬松为丘陵地区马尾松林更替的主要用材树种,故对外来树种,凡是生长好的树种都应与乡土树种同样对待和发展。

对待乡土树种应积极发展。本次调查,古树名木有169株,其中乡土树种占总株数的78.7%,如珊瑚朴有300年以上大树,有成片分布的古珊瑚朴群,胸径均在1m以上;有1000年以上古银杏,胸径1.89m,主干虽有空洞,现树种仍生长良好;还有百年以上小叶朴、朴树、枫香、小叶栎等26种,这些古老的树种反映了它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同时它们代表和表现了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我们不仅要保护好这些资源,还要积极开发利用。目前这些树种应用极少,因为它们生长慢,落叶比例大。因此在今后树种规划时,应处理好速生与慢生树之间的关系。

2.2.7

珍稀濒危植物是国家的瑰宝,又对研究古生物的起源,气候的属性,森林地质的演变有着重要的意义。珍稀濒危植物由于森林的破坏,乱砍滥伐有些已濒于灭绝的边缘。

对于珍稀濒危植物,武汉市园林科研所曾进行过迁移保护工作,从1980年初引种珙桐、香果树、红椿、银鹊树、金花茶、紫树、马褂木、光皮树、石栎、紫楠、红楝子、凹叶厚朴,90年代引种亮叶腊梅、双盾木、猬实、乐昌含笑、紫花含笑、秃杉等,有25种引种成功,有8个种如珙桐、香果树、金花茶、红椿等,因其原产地的环境条件与本地区立地生态环境差异很大,引种失败,有些树虽能保存下来,但长势很差,如秃杉。保护珍稀植物,积极开发利用,是一项艰难的工作,应得到重视。

2.2.8

从调查表看出,灌木和藤本植物适应性较强,一般都是生长良好,乔木类树种对于环境的适应性弱,生长势差的有58种,占调查树种的6.6%,分析原因,一是从海拔1200m以上高山引种的,如珙桐、四照花、香果树、黄山松等树种,表现了不耐高温、干旱、空气干燥、长日照的影响;二是低纬度、低海拔引种的树种,如慈竹、楠木、大叶桉、竹柏等树,表现为不耐冬季低温,往往受冻害;三是南温带的树种,如榆树、毛白杨、元宝槭等树,不耐夏季的高温、干旱;四是土壤pH值,我市90%绿地土壤pH值偏碱,某些要求酸性土的树种,如杒英、红果冬青、木莲等树在偏碱性土栽培,表现叶失绿,生长不旺,因此选择树种时,受到一定限制。这说明武汉地区气温、日照、空气湿度、降水、土壤pH值等重要生态因子,与上述树种原产地的生态因子差距很大,引种栽培养护管理不够,因此树木的生长较差,不够理想。

3 对植物多样性发展规划的建议

3.1 规划目标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良好生态关系,规划建设具有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乡土树种为主,在保护与调控好现有882种树种的基础上,规划近期发展到930种、中期1000种、远期1200种树种的目标。通过绿地群落植物物种的培育,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2 植物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建设规划

(1)积极发掘与应用本气候带园林植物树种。

(2)适当引种与应用相邻植被气候带园林植物树种。

(3)建立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

结合生产绿地建设,建立种质资源基地,进行优良绿化植物材料的选育、保存和繁育,为推广应用打好基础。根据武汉市的实际情况,重点开展色叶树种、行道树、名花、水生花卉的种质资源选育工作,扩大可利用资源的数量。

(4)提高园林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根据不同树种的生态特性,充分利用时间变化和垂直空间和时间变化的生态位,建立物种丰富、结构合理、富于季相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

(5)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有害植物的传播、蔓延和入侵,确保生态安全。

武汉市有害植物主要有水花生、刺苋、反枝苋、土荆芥、三叶鬼针草、野塘蒿、加拿大一枝花、牛筋草、水葫芦、豚草、大狼把草、小飞蓬、一年蓬、辣子草、欧洲千里光、胜红蓟、毒麦、毛花雀稗、梯牧草、铜锤草、十蕊商陆等。对目前危害严重的水葫芦、水花生、豚草,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3.3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

3.3.1 充分利用植物物种的变种、变型等植物材料,使物种基因多样性不断提高

3.3.2 充分利用植物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我国园林植物栽培品种资源丰富,如菊花、牡丹、芍药和月季等形成了各自的品种多样性。充分利用植物栽培品种的多样性,可以有效的提高绿地系统的遗传多样性。武汉市可建立玉兰、海棠、芍药、桂花和梅花、兰花、菊花等专类植物园,广泛收集相关变种、变型品种,以丰富遗传多样性。

3.3.3 充分利用植物起源的多样性

有些园林植物是由多个野生种参加形成的远缘杂交种,或在物种起源过程中出现染色体的变异,从而形成园林植物起源的多样性。园林绿化植物应充分注重起源多样性的利用。

3.3.4 注重园林植物变异现象的观察与选育

环境条件和立地类型多样性所导致的植物遗传变异,可能得到适应环境的变种、变型和栽培品种。在园林绿地植物的栽培过程中,要注意观察、选育这些种类,以提高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3.4 生态系统多样性规划

3.4.1 保护和恢复武汉市各种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合,如低山丘陵、溪谷、湿地以及水体等自然生态系统的自然组合体。

3.4.2 在城市大中型绿地建设中,充分借鉴、利用当地自然景观特点,创建各种景观生态类型,如山地、水体、湿地、森林、疏林草地景观等及其综合体。

3.4.3 建立景观生态廊道,增强不同景观板块间的连通性,以利于物种扩散和基因交流,减少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不利影响。

3.4.4 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方面,还要充分重视和把握武汉市特有的文化特征,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绿地。

3.5 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规划

3.5.1 对珍稀濒危植物,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扩大其生物种群,建立或恢复其适生生境,保护和发展珍稀濒危生物资源。

在珍稀濒危植物相对集中地区,采用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并对保护物种进行科学研究。在迁地保护方面,借助植物园和各类植物专类园作为迁地保护的主要场所。

3.5.2 继续开展武汉市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调查,制定保护措施,为开发利用本地珍稀濒危植物创造条件。

3.5.3 对武汉市周边地区相似环境条件下的自然植被及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调查,逐步扩大引进珍稀濒危物种的种类和数量。

3.5.4 积极探索珍稀濒危植物的栽培管理技术,开展引种驯化、栽培应用方面的研究,克服种源短缺、种苗价格昂贵等限制珍稀濒危植物广泛应用的不利因素。

3.5.5 成立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协会,逐步建立珍稀濒危植物种质资源库、低温和超低温保存库、植物离体资源库和植物生化物质资源库。

3.6 园林植物物种选择

3.6.1 基调树种

种类少,但数量大,能形成武汉市良好植物景观的植物作为基调树种,形成特色,起到统一作用。包括:

常绿树种:樟树、广玉兰、桂花、棕榈、石楠、龙柏、笔柏、湿地松、马尾松

落叶树种:英桐、枫香、复羽叶栾树、合欢、枫杨、水杉、池杉、落羽杉、珊瑚朴、朴树

3.6.2 骨干植物

以适应武汉地区生长的乡土树种为主,适量选择适应性强、病虫害少、并能营造良好植物景观的外来树种作为骨干植物。包括:

行道树:英桐、广玉兰、樟树、水杉、池杉、银杏、独干女贞、垂柳、重阳木、国槐、复羽叶栾树、意杨、杂交马褂木、合欢、珊瑚朴、朴树、枫杨、枫香、皂荚、臭椿、榆树、无患子、楸树。

绿篱与花篱:栀子花、珊瑚树、十大功劳、海桐、红檵木、黄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枸骨、金丝桃、胡颓子、八角金盘、小叶女贞、夹竹桃、火棘、含笑、金边正木、金心正木、银边正木、南天竹、八仙花、日本小檗、紫叶小檗、腊梅、紫荆、木槿、木芙蓉、紫薇、石榴、杒鹃、云南黄馨、溲疏、西府海棠、碧桃、紫叶李、月季、月月红、紫玉兰。

庭院:雪松、龙柏、笔柏、七叶树、杒英、棕榈、樟树、广玉兰、桂花、梅花、樱花、石榴、蜡梅、乐昌含笑、水杉、乌桕、复羽叶栾树、梧桐、银杏、国槐、满院春、石楠、枫杨、枫香、紫树、喜树、野黄桂、英桐、珊瑚朴、朴树、白玉兰、香椿、臭椿、杂交马褂木、龙爪槐、垂枝榆、白皮松、合欢、薄壳山核桃、刺槐、黄连木、墨西哥杉、罗汉松、柞木、对节白蜡、枇杷、楸树、油柿、垂柳、江南桤木、雄株构树、重阳木、皂荚、榆树、无患子、三角枫、黄金树、梓树。

垂直绿化:络石、红花金银花、薜荔、常春油麻藤、扶芳藤、常春藤、藤本月季、凌霄、紫藤、山枇杷、葡萄、爬山虎、五爪金龙、猕猴桃、香花崖豆藤。

抗毒气、污染树:樟树、广玉兰、女贞、棕榈、酸橙、香圆、枇杷、蚊母、水丝梨、柞树、构树、石楠、椤木石楠、珊瑚树、海桐、夹竹桃、黄杨、桑树、朴树、龙柏、笔柏、臭椿、国槐、银杏、榆树、罗汉松、复羽叶栾树。

水边树:池杉、落羽杉、垂柳、枫杨、意杨、乌桕、喜树、江南桤木、重阳木、墨西哥杉、楝树、三角枫、丝棉木、石榴、芙蓉、栀子花、夹竹桃。

草坪及地被植物:马尼拉、天堂草、早熟禾、狗牙根、天鹅绒、结缕草、富贵草、马蹄金、麦冬、吉祥草、黑麦草、草地草熟禾、高羊茅、常夏石竹、马兰、匍匐剪股颖、匍地枇杷、地被菊、金钱草、萱草、沿阶草、鸢尾、葱兰、美女樱、聚花过路黄、垂盆草、玉簪、铃兰、矮雪轮、石蒜、半枝莲、羽衣甘兰、紫罗兰、百脉根、地锦、虎耳草、石菖蒲、金鱼草、匍地柏、枸杞。

防护林:紫穗槐、国槐、茅栎、构树、意杨、池杉、旱柳、麻栎、栓皮栎、枫杨、榆树、柽柳、臭椿、栾树、火炬树、白蜡。

色叶树

①、秋季呈红色或浅紫红色的树种:鸡爪槭、樱花、南天竹、紫叶小檗、火炬树、乌桕、山楂、枫香、五色地锦、爬山虎、红枫、红桑。

②、秋季呈黄色或黄褐色的树种:紫荆、柳树、银杏、复羽叶栾树、英桐、水杉、池杉、落羽杉、榆树、国槐、刺槐、马褂木、白蜡。

③、常年变色树种:紫叶李、紫叶桃、紫叶小檗、金叶桧、金心黄杨、金叶鸡爪槭、变叶木、洒金柏、金边女贞、洒金桃叶珊瑚、桃叶珊瑚。

竹类:凤尾竹、淡竹、毛竹、刚竹、紫竹、箬竹、青皮竹、桂竹、水竹。

水生植物:

①、挺水植物:荷花、香蒲、千屈菜、芦苇、水生鸢尾、菖蒲、尾、菖蒲、水芋、泽泻、雨久花、燕子花、花蔺、水芹、水葱、鸭舌草、石菖蒲。

②、浮水植物:睡莲、王莲、芡实、菱、红菱、浮蓬莲、水浮莲、金银莲花、两栖蓼、田叶萍、水皮莲。

③、沉水植物:苔草、金鱼藻、狐尾藻、赫顿草、水毛茛、牛顿草、鹿角苔、香蕉草。

花卉植物:

①、一、二年生花卉:千日红,翠菊、矢车菊、矮雪轮、一串红、百日草、凤仙花、孔雀草、半支莲、矮牵牛、鸡冠花、早菊、雁来红、金鱼草、金盏菊、万寿菊、羽衣甘兰、三色堇、雏菊、石竹、福禄考、虞美人。

②、球根花卉:唐菖蒲、大丽花、水仙、郁金香、美人蕉、百合、葱兰、晚香玉、鸢尾。

③、宿根花卉:芍药、玉簪、兰花、蜀葵、萱草、耧斗菜、菊花、花毛莨。

蕨类植物:全缘贯众、蜈蚣草、海金沙、铁角蕨、槲蕨、芒萁。

3.6.3 一般园林植物

经过多年生产试验,可直接应用的植物有:铅笔柏、中山柏、野黄桂、木莲、深山含笑、阔瓣白兰、黄心夜合、杒英、厚皮香、飞蛾槭、莽草、巴东木莲、光缘苦枥木、武当木

兰、红花木兰、天目木兰、二乔玉兰、垂丝海棠、湖北海棠、朴树、珊瑚朴、帄基槭、毛梾、光皮树、双盾木、中华绣线菊、菱叶绣线菊、山梅花、冻绿、金银木、棣棠、绣线菊、长叶冻绿、天目琼花、猬实、金叶忍冬、郁香忍冬、亮叶腊梅、金丝梅、钝齿冬青、胡颓子、日本小檗、宛田红花油茶、云实、扶芳藤、七姊妹、南蛇藤、帄枝栒子、盐肤木、川桂、猴樟、榕叶冬青、五裂槭、尾叶樱、木姜子、山矾、秤锤树、铁坚油杉、君迁子、栓皮栎、小叶栎、苦楝、杒仲、石栎、檫木、野鸭椿、棠梨、泡桐、火炬树、接骨木、拐枣、丁香、红瑞木、粗榧、杉木、柳杉、绵柯、香叶树、香果树、水冬瓜。

通过调查,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势旺盛,表现优的植物,选出可进行试种的:浙江樟、大叶樟、大叶杒英、加州桂、紫树、马鞍羊蹄甲、臭辣树、日本紫珠、紫花卫矛、烟管荚蒾、枇杷叶荚蒾、垂珠花、金钱槭、花叶接骨木、短序荚蒾、赤楠、角叶鞘柄木、百两金、朱砂根、紫金根、薄叶山矾、红柄木犀、花叶胡颓子、天目紫茎、鄂西蜡瓣花、尾叶樱、黄果海棠、红海棠、光叶决明、钝叶决明、野扇花、大叶冬青、钝齿冬青、紫花冬青、肉花卫矛、窄翅卫矛、膀胱果、海滨木槿、细齿柃木、海南五针松、粗榧、利川鹅耳枥、光叶水青冈、绵柯、青檀、川桂、大叶钓樟、阔叶樟、绒毛皂荚、红豆树、翅荚香槐、小花香槐、马鞍树、臭辣树、红花刺槐、金钱槭、光叶槭、樟叶槭、天师栗、细花泡花树、铜钱树、仿栗、南京椴、北清风藤、鸡血藤、大金刚黄檀、油麻藤、崖爬藤、蔓性长春花。

建议引进的植物:欧洲荚蒾、美国黑核桃、绒毛白腊、加拿利海枣、银木、海滨木槿、红玉子锦带、矮生紫薇、红梗枫、地被火棘、樟叶槭、金丝垂柳、派间杂种雄株110号杨、鲁山杨、黄金槐、沼生栎、红花槭、金边水腊、花叶扶芳藤、金山绣线菊、红桑、日本金缕梅、北美金缕梅、木槿(蓝月亮、玫瑰、清秀等品种)、锦带花(红王子、伦巴、伦红等品种)、金边大花六道木、粉花六道木、“粉花”美秀溲疏、“钟花”溲疏、春云实、川西荚蒾、大叶寒青藤、小叶寒青藤、紫蔓长春花、红蔓长青花。

野生植物资源学

一:名词解释 1. 引种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2. 仿生栽培:指利用野生植物的原始生境条件,通过优生抚育、人工播种、营养繁殖、剔除竞争种等人为措施,扩大其生长面积、种群规模和资源产量的一种半人工栽培技术。 3. 生态环境: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的总和。 4. 自然保护区:指在不同的环境区域内划出一定范围,将自然资源和自然历史遗产保护起来的场所。包括陆地、水域和海岸。就地保护:指在其自然原生地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的措施。 5. 野生植物资源: 是指在一定的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存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6. 生态适应:植物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生长发育的内在规律,并以其自身的变异适应外界条件的变化,成为生态适应。 7. 药用植物资源: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原料用途,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的一群植物。药用植物资源还包括人工栽培和利用生物技术繁殖的个体及产生药物活性的物质。 8. 踏查:是对调查地区或区域进行全面概括了解的过程。 9.果树植物资源:指一些能够提供鲜食、干果和作为饮料加工原料的经济植物 10.油脂植物:含油器官的含油量达10%的植物 11.系统研究法:是建立在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植物化学研究的科学积累和技术手段,采用植物分类,分布和植物化学等学科结合的一种开发新植物资源的方法。 12.生物多样性:就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综合体的多样化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各种生命形式,以及各种生命形式之间及其与环境之间多种相互作用的生态过程和所形成的各种生态体。 13.引种与驯化: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来(外地或外国)的植物能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和栽种条件,成为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14.野生抚育: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在其生态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生态的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二:填空题 1. 在一下植物(银杉、银杏、三尖杉、人参、红豆杉、水杉、金钱松)中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银杉、人参、水杉。 2. 地下器官的更新调查需要: 3. 1983 年在中国植物学会 50 周年年会上,吴征镒将植物资源分为5类,分别是:食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防护及观赏植物资源、植物种质资源。 4. 野生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现场调查、路线调查,样调查。 5. 芳香油提取的三种方法: 6.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按采用的主要方式分为针对发展原料的一级开发、针对发展产品的二级开发、针对发展新资源的三级开发。 7. 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域可划分为:缓冲区、实验区、旅游区。 8.特种油脂的内涵:a不饱和脂肪酸的结构特殊,b用途特殊,c产地独特,d价值高 9.特种油脂的种类:高亚油酸,高亚麻油酸,高ve油酸,二十五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 1东北三宝是:人参、鹿茸、乌拉草 2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可再生性、易受威胁性、成分相似性、利用的时间性、用途的多样性_ 可栽培性、分布的地域性、价值的潜在性。 3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_中华猕猴桃_被誉为维生素C之王,且现已被驯化。 4野生抚育的基本方法有:禁封、人工管理、人工补种、仿生栽培。 5写出一种我国特有的有着“活化石”之称的植物:银杏、水杉、攀枝花苏铁、银杉等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方案 一、目的与意义 由于我校(石门县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学生对校园植物识别很不够,不清楚我校校园中植物物种有多少,树木的生活状态怎样,不知道怎样更好发挥校园绿化的功能,对此我们对校园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分析环境,让学生对校园环境和校园植物的多样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的能力。 二、调查探究对象和器材准备 研究对象:以本校各区域为调查研究区域,选择一些典型区域如校门旁、教学区、活动区、生活区及操场周边等进行 调查以校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要调查和研究 对象。 常用器材:笔记本、枝剪、壶瓶山植物志、照相机等。 三、调查探究时间 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结题。 学生调查小组的活动时间:每天文体活动课。 四、课题领导小组: 组长:舒兆恩(壶瓶山镇中心学校业务校长) 负责探究课题的规划指导。 组员:闫伯华(壶瓶山镇中心学校教导主任)

负责课题具体运作,课题课程安排、调查小组筹建与管 理、及调查小组活动行为指导。对学生调查小组安全负 责,并最终组织课题结题工作。 袁金(壶瓶山镇中心学校办公室主任) 负责调查活动中的过程资料整理指导,及学生调查小组 的摄影技术指导。 彭秀欣(壶瓶山镇中心学校生物教师) 负责学生调查小组具体活动、课题课内教学、学生调查 小组的专业技术指导、协助学生调查小组进行资料分 析。 五、学生调查小组成员 校园植物取样组:覃雅琦(组长)指导老师:闫伯华组员:唐耿怀、易嘉佳、付炀 负责在校园各区域寻找各种不同的植物(可以参看七年级全体学生提供的调查报告),利用拍照等方式取样,并记录。 校园植物文献索检组:张琳(组长)指导老师:彭秀欣组员:杨帮隅、唐璇 负责将植物取样组取样过来的植物通过《壶瓶山植物志》等资料补齐相关资料。 资料整理组:唐纯一(组长)指导老师:袁金组员:唐植维 负责校园植物多样性调查活动小组及七年级有关资料的收集

适用于武汉地区地60种生态植物简介

适用于武汉地区的60种生态植物简介 (注: 使用超链接,按住ctrl 键同时鼠标点击即可,点击每个植物名称回首页) 一、生态保健型树种 二、生态防护性树种(超链接,见跳转) 三、生态观赏性树种(同上) 一.生态保健型树种 城市是人口高度聚集的区域.城市绿化树种的选择除了考虑其生长、观赏价值等特性和抗污净化功能外.还应研究植物与人体健康的直接关系.即树种对人体的保健功能。保健型树种首先应本身不会对人体及城市生活环境与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即所谓的植源性污染或绿色污染。许多植物产生的花粉或花、叶.果的绒毛飘浮在空气中会给人带来过敏反应.是典型的绿色污染。 城市树木通过夏季降温增湿等作用.减轻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人居生态环境。树木还通过释放负离子.挥发多芬精物质等.直接有益于人体的健康与保健。空气负离子被誉为空气维生素.对改善人体的的心肺功能.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抗病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自然界的负离子来自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和雷电等.而植物尖端放电产生负离子是地面空气负离子主要来源。据测定.在不同树种林分中.沉水樟、罗汉松等林分的空气负离子含量较高。树木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可在自然状态下挥发芳香物质.据测定.植物挥发的芳香物质多为萜烯类,有440多种.这类物质大多有提神醒脑舒筋活血和杀菌除虫等功效。我国古代传统中医就有芳香开窍、通筋走络”的理论.民间也有”佩香袋、薰艾蒿进行驱虫杀菌.去邪防病的习俗。

松科.柏科、樟科、芸香科桃金娘科的一些树种,其皮.枝叶或花果都可挥发较多芳香油物质,木樨科的桂花,茉莉及素馨,木兰科的含笑.蔷薇科的玫瑰、月季.腊梅科的腊梅.茜草科的栀子等都是我国传统的香花植物。许多树种的挥发物具有抑菌、杀菌功能.对减少空气中的病菌、净化空气具有明显作用。据江苏、上海等地的研究.不同树种的抑菌、杀菌能力有明显的差异,其中雪松侧柏桂花香樟马褂木银杏水杉栾树枇杷等对细菌具有较强抑菌效果的优良绿化树种。 生态保健型树种 1.桂花 16.白兰 2.香樟树 17.金银花 3.银杏 18.玫瑰 4.枇杷树 19.香椿 5.罗汉松 20.柿树 6.龙柏 7.加杨 8.雪松 9.鹅掌楸(马褂木) 10.含笑 11.栀子树 12.腊梅 13.茉莉 14.月季

植物多样性识别

实验三、大罗山植物多样性识别 实验目的:认识校园常见植物及其特征 实验内容:常见植物的名称,如下所示 1.小叶罗汉松 别名:细叶罗汉松 科名:罗汉松科 属名:罗汉松属 小叶罗汉松为罗汉松的一个变种,呈小乔木或灌木状,叶短而密生,枝叶婆娑,苍古娇健,姿态动人。生长季节萌发新梢,其嫩绿新叶点缀于浓绿叶丛之间。颇为美观,是一种上等的盆景制作材料,尤其对制作微型盆影更是首选对象。也是建筑和雕刻用优良木材,种托可食用。 2.紫藤 科名:豆科 属名:紫藤属 紫藤属豆科紫藤属,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广泛分布于中国境内,具有较高的园艺装饰价值和药用价值。 3.黑松 别名:白芽松 科名:松科 属名:松属 常绿乔木,高可达30公尺,树皮带灰黑色。2针一束,刚强而粗,新芽白色,冬芽各针叶长约6~15公分,断面半圆形,叶肉中有3个树脂管,树脂道中生。 叶鞘由20多个鳞片形成,长约1.2公分。四月开花,花单,雌花生于新芽的顶端,呈紫色,多数种鳞(心皮)相重而排成球形。每个种基部,裸生2个胚球。雄花生于新芽的基部,呈黄色,上生多数雄,成熟时,多数花粉随风飘出。球果至翌年秋天成,鳞片裂开而散出种子,种子有薄翅。果鳞的麟脐具有短刺。 阳性树种,喜光,耐寒冷,不耐水涝,耐干旱、瘠薄及盐碱土。适生于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区域,喜微酸性砂质壤土,最宜在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且含有腐殖质的砂质土壤处生长。因其耐海雾,抗海风,也可在海滩盐土地方生长。抗病虫能力强,生长慢,寿命长。黑松一年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是荒山绿化,道路行道绿化首选树种。 4.瓯柑 科名:芸香科 属名:柑橘属 瓯柑是瓯海传统特产,宋元明清时均被朝廷列为贡品,其栽培历史约有二千四百年。 初食时有微苦味,为分析瓯柑苦味物质的成份及其价值,苦味物质的主要成份是新橙皮甙和柚皮甙,这两种有降压、降温、耐缺氧和增加冠脉流量等有药效作用。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意义: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通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校内外荒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调研,分析人为因素对于杂草生长的影响。 调查内容: 调查的植物包括狗尾巴草(禾本科)、马唐(早熟禾科马唐属)、狗牙根草(禾本科狗牙根属)、灰枝笕、灰绿藜、葎草(桑科)、龙葵(茄科)、臭草(禾本科)、草熟禾、打破碗碗花等常见野生杂草。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测绳。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及合理开发利用 作者:冯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作者简介:冯晨,男,汉族,湖南省岳阳市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8级林学二班经济林方向,学生。学号: 摘要: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挖掘各种野生有用植物,研究其利用途径和方法,开发植物资源产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要在科学、合理、有效、充分利用已有野生植物资源的同时,不断深入、持久地发掘野生植物资源、新用途、增加新产品,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对于栀子的开发与利用价值和途径。 关键词:野生植物资源特点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栀子 正文: 野生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野生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而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野生植物。 研究野生植物资源的特点有利于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野生植物资源,使其更好的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是植物资源学的重要内容。野生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一般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理学特性、和遗传学特性等特点外,也有许多资源意义上的特点。如资源有可更新与不可更新之分,有各种不同的用途之分,与不同利用方法之分以及如何挖掘普通植物成为资源等。这些植物资源的特点是我们深入认识和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理论基础,忽视了对这些特点的认识,就会影响我们挖掘、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的成效,就会陷于盲目,导致野生植物资源的被破坏,甚至物种灭绝。综合起来野生植物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再生性: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从狭义上讲,是指植物具有不断繁殖后代的能力,从广义上讲,不仅指其繁殖后代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力。因此,野生植物资源的再生性包括两个方面。①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实现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如穿龙薯蓣、莲花等可以通过根茎繁殖;天麻、半夏、马铃薯等可以通过块茎繁殖:东方草莓可以通过地上匍匐茎繁殖。②组织器官的再生性,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认为的损伤后仍能得以恢复和再生。如杜仲是一种以茎皮入药的植物,其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的修复。植物具有这些特征,在开发利用中我们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再生能力生产更多的产品,并进行人工繁殖,扩大资源量。 二、易受威胁性:野生植物资源多数是具有直接经济价值的,受到经济利益的趋势,长期以来许多价值较高的物种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威胁。如人参、天麻、草苁蓉等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为人工栽培品。野生人参已被列入世界有灭绝危险的物种。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物种灭绝速率是其自然灭绝速率的100~1000倍,有近30%受威胁的物种与直接经济利用有关,为此,研究重要野生植物资源的自然更新能力、更新周期及利用强度的关系,探讨持续利用的方法、技术和途径,制定合理的轮采制度,加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植物资源学不可忽视的重要研究内容。 三、成分的相似性,植物化学分类学是从分子水平来探索各种类群的亲缘关系的一门科学。植物化学分类的大量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

201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复习题 一、单选题 1.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 (C) P12 A、季节性特点 B、空间性特点 C、地域性特点 D、时间性特点 2.西南区的主要药用植物资源有()(B)P18 A、党参、甘草、半夏 B、黄连、贝母、厚朴 C、枸杞、人参、何首乌 D、雪莲、肉苁蓉、伊犁贝母 3.西洋参的原产地是()(D) P26 A、英国 B、印度 C、芬兰 D、美国 4.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分成()(B)P26 A、2个 B、3个 C 、4 个 D、5个 5. 系统研究法的理论依据是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 (A) P28 A、相关性 B、相异性 C、排斥性 D、融合性 6.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是()(B) P69 A、巴西 B、中国 C 、美国 D、哥伦比亚 7.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特点的是()(C) P21-25 A、易受威胁性 B、成分的相似性 C、不可栽培性 D、可再生性 8.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取样数目公式n=V2 /P2中的V代表()(C)P41 A、所需要的样方数 B、要求的标准差 C、所测得的标准差 D、所测得的样方数 9. 以下不属于野生植物资源开发的目标是()(A) P28 A、零级开发 B、一级开发 C、二级开发 D、三级开发 10. 热量条件、降水和生长期内降水的分布、霜冻特征和越冬条件统称()(A) P57 A、气候 B、生境 C、季节 D、环境 11. 世界上应用天然药物最多的国家是()(D) P79

A、南非 B、俄罗斯 C、中国 D、印度 12. 阳坡分布的植物为()(B)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13.缓冲区的周围最好划出相当面积的() (D) P69 A、核心区 B、休憩区 C、旅游区 D、实验区 14. 野生植物资源的二级开发主要针对的是()(C) P26 A、发展面积 B、发展原料 C、发展资源产品 D、发展产量 15.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常用种类”属于() (A)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6.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较常用种类”属于() (B)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7. 根据资源利用的程度,“一般民间利用”属于() (D) P52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8. 公式“贮藏量×达到采收标准的比率”所计算的是()(B) P44 A、年允收量 B、经济量 C、单株产量 D、单位面积产量 19. 我国闻名世界的三大名花之一是() (B) P390 A、合欢 B、杜鹃 C、茉莉 D、鸢尾 20. 宁夏枸杞的药材商品名是()(C) P128 A、茨果子 B、明目子 C、枸杞子 D、茄果子 21. 野生植物资源的三级开发手段侧重于()( D) P28 A、工业生产方式 B、可持续利用性 C、农学和生物学方面 D、多学科综合性科学研究 22. 阴坡分布的植物为() (A) P13 A、喜阴冷潮湿植物 B、耐干旱高温植物 C、喜肥植物 D、耐贫瘠植物 23. 组织培养技术所利用的原理是() (A) P32(2.3)

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实验)

《曹二校园草坪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预习学案请同学们预习以下内容,回顾物种多样性的理论知识,辛普森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完成以下预习作业,并自学微信小程序“形色识花”操作步骤。 一、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课本P76) D:多样性指数; N:;n i:;S: 例如:一个群落中有3个物种,其中一个物种个体数为10,一个物种个体数为5,还有一个物种个体数为3,求辛普森多样性指数为多少? 解:已知S=3;n1=10; n2=5; n3=3,则N=n1+n2+n3= 二、物种多样性 物种:简称,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 物种多样性:地球上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物种的多样化,包括某一区域内 和。 三、物种鉴定方法:微信小程序“形色识花”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形色识花是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设计并运行的小程序,可以用来识别各类植物,目前形色的识别正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其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如下: 1、打开微信,搜索“形色识花”并打开小程序; 2、点击界面下方“拍照识花”进行拍照,或者从相册上传植物图片; 3、将匹配度高的图片信息与你需要辨认的植物进行对比,选择你认为正确的植物物种名称。

《曹二校园草坪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课堂活动单一、曹二小花园区域划分图 二、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步骤: 1、选择样方 2、调查与记录:物种种类及物种数量 3、物种多样性指数计算: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三、调查器械及小组分工 调查器械:卷尺、竹桩、绳子、计算器

四、曹二草坪杂草物种多样性调查记录表 辛普森多样性指数 () 数均为50,按辛普森多样性指数计算,则甲、乙两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

武汉地区常见园林植物

园林植物 1.刺槐,学名Robinia pseudoacacia L.又名洋槐。属豆科刺槐属的落叶乔木。原生于北美洲,现被广泛引种到亚洲、欧洲等地。刺槐树皮厚,暗色,纹裂多;树叶根部有一对1~2mm长的刺;花为白色,有香味,穗状花序;果实为荚果,每个果荚中有4~10粒种子。刺槐木材坚硬,耐腐蚀,燃烧缓慢,热值高。刺槐花可食用。刺槐花产的蜂蜜很甜,蜂蜜产量也高。栽培变种有红花刺槐、金叶刺槐等。 2、榆树,拉丁文名Ulmus pumila.落叶乔木,高达25米。树干直立,枝多开展,树冠近球形或卵圆形。树皮深灰色,粗糙,不规则纵裂。单叶互生,卵状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缘多重锯齿。花两性,早春先叶开花或花叶同放,紫褐色,聚伞花序簇生,味道甜美,可生食或者蒸食。翅果近圆形,顶端有凹缺。花期3~4月;果熟期4~5月。

3、樟树、常绿大乔木,高可达30米,直径可达3米,树冠广卵形;枝、叶及木材均有樟脑气味;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顶芽广卵形或圆球形,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面略被绢状毛。枝条圆柱形,淡褐色,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全缘,软骨质,有时呈微波状,上面绿色或黄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或灰绿色,晦暗,两

4、棕榈(学名: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H. Wendl.)属常绿乔木,高可达7米;干直立,不分枝,为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叶子大,集生干顶,掌状深裂,叶柄有细刺;夏初开花,肉穗花序生于叶间,具有黄色佛焰苞;淡蓝黑色近球形核果,有白粉。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方法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方法 李金鹏 (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长春130118)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多样,蕴藏着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种类。为了充分开发利用丰富野生植物资源,并能做到合理的采挖,持续利用,必须对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研究,掌握调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种类、贮量和生态地理分布规律等。本文研究野生资源植物传统的调查方法,引进现代技术,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科学调查方法。 关键词:野生植物;调查方法;取样技术;3s技术;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survey method Li jinpeng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orticulture courtyard,changchun130118) Abstract: China has a vast, complex and diverse natural conditions, is rich in speci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order to fully develop and utilize a rich wild plant resources, and can do the excavation of a reasonable, sustainable use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must be research, types of wild plant resources to master the survey areas, storage of, and eco-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pattern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the traditional survey methods,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to adapt to the times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tific methods of investigation. Keywords:wild Plant sresoure; Survey methods; Sampling techniques;"3s" technology; 1 调前的准备工作 调查的准备工作是顺利完成野生植物资源调查任务的重要基础,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内容,调查开始前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准备调查工具,调查方法,制定调查的计划的过程。 1.1确定调查内容 植物资源调查,内容可多可少,取决于调查目的和可能投入的人力物力,在调查内容上通常有以下三种范围: 调查本地的全部植物资源。当一个地区从来没开展过植物资源调查时,需要进行全面调查,以提供一份本地区的植物资源名单。 调查本地某一类或某几类植物资源。这样做,通常是根据本地某项经济要求或根据调查者本人的愿望而确定的。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目的意义:过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调查,掌握群落多样性调查方法。通过对植 物群落多样性分析,掌握群落内多样性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方法;通过对校内外荒地杂草群落多样性的调研,分析人为因素对于杂草生长的影响。 调查内容: 调查的植物包括狗尾巴草(禾本科)、马唐(早熟禾科马唐属)、狗牙根草(禾本科狗牙根属)、灰枝笕、灰绿藜、葎草(桑科)、龙葵(茄科)、臭草(禾本科)、草熟禾、打破碗碗 花等常见野生杂草。 一.基本概念 物种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 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即使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 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它们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二.用品与材料 1.测量仪器:测绳。 2.调查测量设备:钢卷尺,剪刀,标本夹,采集杖,各种表格,记录本,标签。 3.文具用品:彩笔、铅笔、橡皮、小刀、米尺、绘图薄、资料袋等。 4.采集工具:铁铲、枝剪、标本夹、标本纸、放大镜。 三.内容与方法 (一)样地的设置 1.取样数目 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2.取样技术

岭南地区常用园林植物

棕榈科:大王椰子狐尾椰子高干散尾葵散尾葵银海枣加拿利海枣蒲葵海南椰子旅人蕉 短穗鱼尾葵红刺林投大丝葵老人葵棕榈扇葵菜王椰子酒瓶椰子冻子椰子细叶棕竹观 音棕竹金山棕单干鱼尾葵芭蕉大鹤望兰霸王棕董棕山棕三角椰子油棕假槟榔槟榔 苏铁圆叶刺轴榈 落叶大乔木:木棉美丽异木棉大叶紫薇大叶榕宫粉紫荆凤凰木刺桐腊肠树小叶榄仁朴树蓝花楹 常绿大乔木:红花紫荆白兰洋蒲桃水蒲桃海南菜豆南洋楹黄槿黄兰海南红豆水翁尖叶杜英盆架子麻楝人面子香障幌伞枫秋枫假苹婆印度紫檀绿化芒果洋蒲桃菩提榕细叶榕高山榕橡皮榕海南蒲桃糖胶树菠萝蜜塞楝(非洲桃花心木)桂花冬青龙眼 常绿乔木(观花类):红花紫荆白兰黄兰乐昌含笑深山含笑火力楠洋蒲桃水蒲桃水翁南洋楹蓝花楹黄槿无忧树猫尾木火焰木观光木海南木莲海南红豆海南菜豆木荷半枫荷 (观叶类):尖叶杜英盆架子麻楝人面子香障幌伞枫秋枫假苹婆印度紫檀绿化芒果洋蒲桃菩提榕细叶榕高山榕橡皮榕垂榕海南蒲桃白千层阴香糖胶树大叶相思台湾相思马占相思杨梅银桦落羽杉南洋杉异叶南洋杉竹柏圆柏鱼木五桠果柠檬桉尾叶桉朴树菠萝蜜 行道树乔木:尖叶杜英盆架子麻楝人面子香障幌伞枫秋枫假苹婆印度紫檀芒果菩提榕细叶榕高山榕橡皮榕白兰洋蒲桃水蒲桃木棉美丽异木棉大叶紫薇大叶榕凤凰木刺桐腊肠树小叶榄仁榄仁树朴树 冠幅2.5米小乔木:铁刀木黄槐水石榕鸡冠刺桐桂花(大)细叶紫薇(大)冬青鸡蛋花面包树黄瑾(小) --------------------------------------------------------------------------------------------------------------------------------------- 冠幅2.0米大灌木:千层金(大)细叶紫薇(中)澳洲鸭脚木(大)桂花(中)红车(中)木槿(大)散尾葵(大)旅人蕉人心果黄皮山茶(大)垂榕柳叶榕罗汉松枇杷福木紫叶李番仔林投(大)龙血树(大)矮杆老人葵青棕丛 冠幅1.5米中灌木:紫红橡胶榕琴叶珊瑚星光榕琴叶榕石榴木槿散尾葵红刺林投黄/红花夹竹桃桃花澳洲鸭脚木桂花孔雀木七彩铁马尾铁荷兰铁罗汉松细叶红千层(大)高桩花叶榕红枫人心果桫椤紫锦木(大)番仔林投龙血树 冠幅1.0米球形灌木:黄洒金红洒金狗牙花毛杜鹃七彩大红花龙船花红继木勒杜鹃红果仔山茶美蕊花金凤花九里香海桐狗牙花栀子花含笑花叶女贞米兰小桂花双荚槐硬枝黄蝉黄连翘黄金榕金脉爵床灰莉尖叶木犀榄苏铁金边剑麻野牡丹紫锦木细叶红千层天堂鸟丛夏威夷椰子-------------------------------------------------------------------------------------------------------------------------------------- 1.0-1.5高地被:琴叶珊瑚澳洲鸭脚木黄/红花夹竹桃山茶千层金 0.8-1.0高地被:四季桂灰莉金凤花美国槐大红花美蕊花山指甲含笑九里香米兰海桐红果仔黄金榕棕竹驳骨丹铺地蒲葵双荚槐硬枝黄蝉千层金 0.5-0.8高地被:花叶美人蕉紫叶美人蕉七彩大红花黄金榕金边露兜红车春羽文殊兰 0.35-0.5高地被:黄洒金红洒金龙船花勒杜鹃毛杜鹃红继木栀子花软枝黄蝉野牡丹紫背竹芋七彩竹芋珍珠玫瑰软枝黄蝉黄虾花迎春花叶鸭脚木蜘蛛兰褐望兰白褐芋花叶良姜鸳鸯茉莉肾厥万年青天堂鸟花叶山菅兰朱蕉 0.2-0.0.35高地被(细叶低矮和草本为主):黄连翘金叶女贞紫雪茄花大叶红草小蚌兰彩叶草吊竹梅长春花马樱丹紫花酢浆草葱兰花生藤银边草白掌冷水花金边吊兰天冬虎尾 水生植物:梭鱼草再力花风车草荷花睡莲王莲泽泻慈姑海芋龟背竹石菖蒲鸢尾美人蕉 阴生植物:(1)较高灌木和地被:旅人蕉澳洲鸭脚木鸡蛋花散尾葵美丽针葵巴西铁大褐望兰大叶青铁七彩铁灰莉九里香米兰海桐棕竹花叶良姜蜘蛛兰褐望兰万年青也门铁海芋朱蕉(2)较矮地被:紫背竹芋七彩竹芋小蚌兰吊竹梅彩叶芋鸭趾草小天使花叶鸭脚木白褐 芋白掌冷水花金边吊兰肾厥虎尾兰窄叶(宽叶)沿阶草大叶仙茅一叶兰鸟巢厥

植物多样性实验报告 盛爱华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 植物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专业地理科学 班级1201 姓名盛爱华 学号2012119010131 成绩 日期

目录 一,实习目的 二,实习内容 三,实习路线 四,结果与分析 一、实习目的 通过对植物界各大类群代表植物的观察,了解并掌握植物的共同特点及各大类群的特征,了解植物从水生到陆生、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发展过程。深入理解植物多样性。 二、实习内容 (1)通过比较和观察校园不同种类植物,了解植物的多样性。 (2)通过参观生命科学院标本馆,了解蜡叶标本的制作,并制作蜡叶标本。 (3)通过比较和观察植物界各大类群主要代表植物的形态特征,掌握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4)初步掌握植物检索表的编制方法和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的方法。 三、实习线路 1).菌类植物代表类型的观察。 2).被子植物代表类型的观察。 3).蕨类植物代表类型的观察。 四、结果与分析

1.前言 植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环境多样性。地球上的植物约有55万种,其中有花植物为23.5万种。植物种类多样性是植物有机体与环境长期的相互作用下,通过遗传和变异,适应和自然选择而形成的。植物进化仍在继续,新的植物种类还会出现。每一种植物都具有其独特的基因库和遗传组成。植物生长发育中基因表达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调节控制的复杂性,是植物遗传多样性成多层次的表现,即表现在植物体的外部形态上,生理代谢和染色体的DNA分子水平上。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他们都具有各自独立的遗传系统。平原,高山,沙漠,戈壁滩,盐碱地,赤道,极地,江河湖海及大气,无一处无植物生长。植物和动物、微生物与环境相结合,构成一个自我维持、自我更新、综合协调的生物系统。 2.内容 1).菌类是个庞大的家族,它无处不在。现在,已知的菌类大约有10多万种。菌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一般不具有叶绿素等色素,大多营异养生活。菌类植物可分为细菌门、粘菌门和真菌门三类彼此并无亲缘关系的生物。其中粘菌是介于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生物。它在营养期为裸露的、无细胞壁、多核的原生质团,称变形体(与变形虫相似)。但在繁殖期,它可产生具纤维素细胞壁的孢子,又具真菌的性状。 代表植物: ①木耳木耳指木耳属的食用菌,是子实体胶质,成圆盘形,耳形不规则形,直径3-12厘米。新鲜时软,干后成角质。口感细嫩,风味特殊,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 ②银耳 真菌类银耳科银耳属植物,又称白木耳、雪耳、银耳子等,有“菌中之冠”的美称。性平,味甘、淡、无毒。夏秋季生于阔叶树腐木上。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江苏、江西、安徽等十几个省份。它既是名贵的营养滋补佳品,又是扶正强壮的补药。

中国地质大学部分地区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部分地区植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摘要:为了调查北京市非农林院校的植物多样性,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部分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主要以确定研究地形,识别植物以及确定植物数量、拉丁学名、科属、生活型、同种植物株距、植物高度、冠幅及其比例等等方法来调查。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地区主要植物有31种,并且该区植物无论是原始类型还是进化类型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各个方面都体现了不同的多样性。通过这次调查,明确了地质大学的植物多样性,培养了严谨认真耐心的学习态度,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大有帮助。 关键词:中国地质大学;植物多样性;科属;生活型;比例;调查 在中国农业大学,几乎每一个植物老师都会对我们说,农大的植物品种很丰富,几乎在校园里的植物就是在其他高校及公园的常见常用植物。所以作为一名农大园林专业学子,本身就赋予自己了一种对植物喜爱,也总是有着一种好奇心去调查北京市的公园和其他高校的植物多样性。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植物的多样性或许不是被考虑的重点,但是了解植物,认识植物,对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对大自然的探索和热爱,提升公民的整体素质都有非常大的意义。不同的植物,对大自然,对人类以及居住的环境,对生态的作用和影响都有着很大的不同。他们各有各优,取长补短,通过种种搭配安置在一起,和谐的发挥着植物对于大自然的作用。由此可见,植物多样性的保持程度和被认知度都应该有所提升。 所以,为了了解其他高校在植物方面的认知水平以及其植物多样性,选择了一个知名高校,来调查。本次调查选择了中国地质大学的图书馆及其北部的工程技术学院和阶梯教室周边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因为这片地方可以说得上是地大学子读书,求学,刻苦钻研的好地方,所以这里应当有多种类的植物来陶冶学生们的性情,缓解学生们的压力。除此之外,为了发挥一名农大学生的素质以及对植物的喜爱,我选择了这样一片样地,前后进行了三次调查。 地质大学图书馆及北侧阶梯教室、工程技术学院地形图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第一章中国野生植物资源概况 第一节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分区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从北至南包括寒温带(亚寒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等四个气候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青藏高原高寒气候区域,使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具有多样性和分布的规律性。现按自然地理分区,扼要介绍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状况。 一、东北区 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东北区包括寒温带和温带的部分地区,气候寒冷,雨热同季,日照充足,降水量适中,土壤肥沃,冻土多,沼泽多,适于耐寒性较强的野生植物生长。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山葡萄、越橘、山楂、山杏、猕猴桃、刺梨、刺玫、蔷薇、秋子梨、五味子、山定子、悬钩子、紫草、乌拉草、人参、细辛、甘草、玫瑰、狭叶杜香、霍香、五肋百里香、铃兰、文冠果、月见草、苍耳、胡枝子、龙须草、马商、蕨菜、橡子、芡实、茜草、红花、金莲花、薇菜、刺龙牙、山芹菜等。 二、华北区 华北以河北、山西两省为主,包括山东省的全部,陕西、甘肃、河南、辽宁等省的大部分地区。本区属暖温带,气候特点为夏热多雨,冬季晴燥,春季多风沙,秋季短促。土壤在平原和高原多为原生或次生的褐色土,弱碱性,富含钙质;海滨和较干旱地区常有盐碱土;山地和丘陵地为棕色森林土,中性至微酸性、耕垦历史悠久,自然生物群落改变极大。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酸枣、君迁子、山楂、山桃、山杏、山葡萄、猕猴桃、树莓、枸杞、桔梗、党参、河北知母、苍术、防风、玫瑰、紫穗槐、霍香、香紫苏、五肋百里香、黄花蒿、铃兰、文冠果、苍耳、胡枝子、蒲草、马蔺、王不留行、芡实、菱角、野葛、百合、拳蓼、金樱子、紫草、茜草、金莲花、黄花乌头、紫珠、京山梅花、薇菜等。 三、黄土高原区 黄土高原区位于黄河中游,西起日月山,东至太行山,北界长城,南抵秦岭,地跨青海、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山西、河南七省(区)。主要野生植物资源有枸杞、酸枣、黄蔷薇、野古草、甘草、知母、山丹、沙参、败酱草、飞燕草、苦参、细叶柴胡、山荆子、湖北海棠、山楂、西伯利亚杏、猕猴桃、沙棘、掌叶大黄、文冠果、皱叶酸模、天目琼花等。 四、西北区 西北区指大兴安岭以西,黄土高原和昆仑山以北的广大干旱和半干旱的草原和荒漠地区,包括宁夏和新疆全部,河北、山西、陕西三省北部,内蒙古、甘肃大部和青海的柴达木盆地。本区干旱少雨.风大,沙大,士壤盐渍化强烈,东部

武汉地区常用树种简介

武汉地区常用园林植物大全 武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613摄氏度(最低-1713,最高4212);年均降水量1214~1448mm,多集中于4-7月;年无霜期一般为211-272d;日照总时数1810~2100h,总辐射4137*106~4172*106kj/m2;土壤为湖滨沉积物上发育的中性黏土。 武汉位于南北适中的位置,很多南、北方植物都可以应用。城市绿化以落叶树为主,常绿树为辅,尤其是街道树更应如此。 速生树种:毛白杨、白榆、构树、无花果、泡桐、柳树、悬铃木等; 中生树种:刺槐,国槐,榆树,苦槠,桂花,枫香等; 慢生树种:榉树、柘树、棕榈类。 一、常绿乔木: 香樟、日本柳杉、杜英、广玉兰、大叶女贞(大叶冬青)、桂花、柑桔、罗汉松、雪松、深山含笑、乐昌含笑、金叶含笑、枇杷、石楠、棕榈、苏铁、加拿利海枣、华盛顿棕榈、红果冬青。 二、落叶乔木: 英国梧桐、池杉、水杉、榉树、复羽叶栾树、无患子、银杏、合欢、金合欢、马褂木、垂柳、白玉兰、国槐、朴树、枫香、枫杨、青桐、紫薇、紫荆、红枫、垂丝海棠、贴梗海棠、西府海棠、樱花、紫玉兰、二乔玉兰、木槿、香泡(柑橘类)、木芙蓉、红花刺槐、盘槐、桃树、山麻杆、红叶李、结香、石榴、意杨、乌桕。 三、常绿灌木: 法国冬青、龟甲冬青、桃叶珊瑚、栀子花、细叶栀子、八角金盘、六月雪、十大功劳、阔叶十大功劳、大叶黄杨、金边黄杨、雀舌黄杨、茶花、茶梅、椤木石楠、红继木、月季、杜鹃、金叶女贞、小叶女贞、云南黄馨、丝兰、火棘、蚊母、棣棠、洒金柏、龍柏、海桐、夹竹桃、金丝桃、南天竹、苏铁、棕竹、扶桑、枸骨、凤尾竹。 四、落叶灌木: 八仙花、棣棠、丁香、海棠、红瑞木、红叶碧桃、红叶李、结香、金山绣线菊、决明、腊梅、连翘、木芙蓉、木槿、绣线菊、紫荆、紫薇、矮生紫薇、红叶小檗、青枫、金丝桃、迎春、垂叶榆。 五、草本花卉: (多年生)芭蕉、美人蕉、百合、春羽、二月兰、风信子、佛座草、活血丹、金边龙舌兰、金娃娃萱草、肾蕨、石蒜、宿根福禄考、宿根美女樱、文殊兰、夏堇、小苍兰、萱草、一叶兰、鸢尾。 (一年生)百日草、彩叶草、常夏石竹、大丽花、地肤、紫菀、白晶菊、瓜叶菊、金盏菊、天人菊、万寿菊、邹菊、茑萝、三色堇、芍药、石竹、太阳花、向日葵、虞美人、羽衣甘蓝、牵牛、二月兰、蜀葵 六、藤本植物:凌霄、木香、油麻藤、葡萄、常春藤、木香、紫藤。 七、地被植物: (草坪)百慕大、高羊毛草、黑麦草、马蹄金、马尼拉、狗牙根。(地被植物)白景天、白三叶、斑叶活血丹、葱兰、佛甲草、花叶薄荷、花叶蔓长春、金边吊兰、金叶过路黄、麦冬、婆婆纳、书带草 八、水生植物:旱伞草、蒿苞、花叶芦竹、芦苇、水葱、睡莲、莲藕、香蒲。 九、禾本植物:哺鸡竹、刚竹、慈孝竹、凤尾竹、龟甲竹、毛竹。

野生植物物种资源调查附表1

附表1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方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方号:经纬度:E N 坡向:坡度:坡位:海拔:m 样方面积:m×m生境:干扰: 群落类型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注:(1)群落类型为:乔木、灌木、草本层主要的物种组成;(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层次:乔木层、灌木层、 —1—

草本层;(4)数量:物种的株(木本)、丛(草本)数;(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7)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8)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2 野外植物物种资源样线(带)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小地名)日期: 样线(带)号:样线(带)长度:m宽度:m路线: 起点:E N 终点:E N 海拔:/ m 生境: 干扰:群落结构及组成:调查人:表格编号: —2—

注:(1)群落结构为: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组成物种;(2)生境:石/土山、沟谷、山脊、村边、路旁等;(3)数量:株(木本)、丛(草本)数;(4)盖度:直接填百分比数值;(5)物候期:花期、果期等;(6)生态位置:建群种、优势种、寄主等;(7)受威胁因素:过度利用、生境破坏、病虫害等及潜在的威胁。 附表3 植物物种资源访谈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 被访谈人姓名:性别:职业:民族:文化水平:年龄: 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 —3—

注:(1)分布面积:写出分布大概面积;(2)用途:药用、观赏等;(3)利用方式:民间、企业等;(4)物候:开花、结果时间;(5)生境:路边、林下、山坡等;(6)保护管理现状:采取的保护管理措施。 附表4 植物物种资源贸易市场调查表 网格编号:省市(州)县乡(镇)村日期: 市场名称:被调查摊位:摊位性质:被调查人:联系方式: 调查人:访谈地点:访谈时间:表格编号: —4—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2012—2013学年专业必修课 《植物资源调查》实践论文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学院:农学院 班级:植科112班 姓名:马宇丹 学号:2011010175 组员:马宇丹方辉李连军高波加孜依古丽·努拉泰

植物群落多样性调查与分析 摘要:根据学校内或学校周边的某些地区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对学校周围的植物群落的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调查时间:2012-12-10至2012-12-13 调查人员:高波,李连军,方辉,马宇丹,加孜依古丽 调查地点:杨陵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及其周边村庄 关键词:群落多样性取样测定 正文: 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简单度量,它只计算给定地区的不同物种数量。在数学公式里用S代表。物种的丰富程度跟纬度呈明显的反比关系。若考虑高纬度地区地表面积减少等因素的修正,离赤道越远,物种就越稀少。物种多样性的其它度量包括种群的稀有程度,以及他们具备的进化稀有特征的数量。 群落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是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 匀性的综合反映,体现了群落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境差异。城市植物的多样性是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关键,是其他生物重要的栖息地,是生物流动和能量交换的场所,并决定其他生物的多样性,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作综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征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以及各类群落之间的相互联系。 内容与方法: (一)样地的设置 1.取样数目。如果群落内部植物分布和结构都比较均一,则采用少数样地;如果群落结构复杂且变化较大、植物分布不规则时,则应提高取样数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