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叙文——重要句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记叙文——重要句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记叙文——重要句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记叙文——重要句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记叙文——重要句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分析各重要句段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要注意:

1.结合题干,通读全文,领会文章主旨。

面对一道阅读题,同学们首先应该看题干,根据题干将全文通读一遍。因为局部与整体是不可分离的,只有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局部段落。通读完全文以后,再根据题干要求,对题干所在的段落进行局部阅读与分析,从而领会该段的思想内容、文章主旨、作者情感等。

2.全面系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

只有系统地把握文章的结构,才能概括出某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比如承上启下、总结全文等。所以,文章层次的划分和结构的判断也非常重要。

3.进行相关的知识储备,掌握一定的答题术语。

下列术语并非是题目的确切答案,还要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说明。如回答中间段“承上启下”的作用,只写出这个术语就草草了事,这样的回答内容太过空洞,规范的回答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的内容,如“承接了上文……同时引起下文,为下文写……作铺垫”。以下这些术语必须牢记:

(1)开头段

结构——埋下伏笔;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引出下文;上下文形成对照。

内容(情感)——开篇点题,奠定……的感情基调;开篇写景,渲染……气氛;开篇写物,由眼前景物引出下文的回忆;引出……说明对象或论点;交代故事起因,为下文作铺垫,是全文故事的大前提;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或思考。(2)中间段

结构——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

(3)结尾段

结构——照应开头;响应前文,使文章结构首尾呼应。

内容(情感)——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情感,发人深省。

(4)句子在文章里的作用,一般从两方面进行回答

在篇章结构上:

①对上文(或全文):点题、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②对下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

③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在内容(表情达意)上:

渲染气氛、设置悬念、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开头段:点明(或引出)叙写的人、事、物、景;设置悬念,渲染气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尾段: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升华情感,发出号召或倡议、引人思考。

写景段:渲染气氛、烘托心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突出人物精神品质。

议论抒情段:评价人物、景物、事物,抒发情感,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中考常见题型

1.某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

2.某句(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3.第×段在全文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4.文章以……开头,有什么作用?

5.文章结尾写到……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

6.删去×段可以吗?为什么?

答题模板

模板1:这句话(这段文字)起到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呼应前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的作用。

模板2:不能。×段与×段前后照应,若删去(调换)就破坏了这种照应关系。或:本文是按逻辑顺序(递进、转折、因果、由现象到本质)来写的,若删去(调换),就不符合逻辑顺序了。

【题海拾贝】

【例1】

上善若水

张笑天

去都江堰,一进入成灌高速公路,“上善若水”的巨型横幅扑面而来。这是指水吗?是褒扬都江堰吗?还是借水喻人,弘扬一种文化精神?岷江从雪山一路蹒跚走来,负荷着黎庶的厚望,伴随着历史的沧桑。人不可能在不同的时间蹚过同一条河流,大概就是这种带有哲学意味的思维,令人频生感悟。

上善是最高的善。水滋润万物,使之生长,又从不与万物竞高下、论长短,所以老子认为“上善若水”。这种品格接近于他心中至高至圣的“道”了。

在喷吐着雪浪的离堆前,在散射着彩虹光芒的水雾屏幕上,我仿佛看到了重重叠叠的人影,杜甫、岑参、陆游……他们的诗篇传诵千古,历久弥新。譬如那玉垒山,本非雄峰峻岭,之所以名扬天下,还是仰赖诗圣的两句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而2200多年前蜀郡守李冰“低作堰、深淘滩”,劈山引水修筑的都江堰,才真正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史记·河渠书》记载,李冰凿离堆,“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溉,百姓飨其利”。

李冰靠火烧、靠水浇,切断玉垒山,开凿离堆,修飞沙堰,今天看来实在原始。然而,原始有原始的好处。它绝不污染环境,绝不危及生态;它不会像现代水库几百米的高坝那样既令人惊叹,又令人隐隐不安。都江堰不会切断鱼类洄游的线路,人们用不着把鱼捞起来,送到大坝上头的水库里去产卵,再把孵化的幼鱼捞起来送回下游。人很累,鱼也很累。

都江堰是历史的遗存,既能防洪,又能灌溉,是人类利用大自然的神话。与之同时的郑国渠早已成了需要史学家考证的遗迹,而都江堰仍旧生机盎然,滋养着天府之国的子民。难怪道教尊李冰为“妙源清君”,这也暗合了老子“上善若水”的精髓吧。在都江堰,流淌着两条河,明的是岷江,暗的是流水孕育的文化。

伫立水边,听着震耳欲聋的涛声,望着清幽的水跳跃奔流,我的心与波涛一同律动,我被那至清的水融化了,与晶莹和透明合而为一。

一想到黄河将成为泥河、长江将成为黄河、淮河将成为黑水河,我们众多赖以生息的湖泊和近海频频告急,我仿佛是那快要窒息的鱼,无处安身。何处有生命之泉?何处有可供自由呼吸、可供安枕的绿洲?

好在都江堰有。

原生态的都江堰干净、持久,李冰“分四六、平涝旱”的科学治水方法,使江水青春永驻,从容运转,成为几千万人民的生命甘露。李冰的众多后任,总会追踪李冰的足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疏浚、修缮都江堰。诸葛亮、高俭、卢翊、阿尔泰、丁宝桢……这些确保天府之国旱涝保收的官员们,生前也许没有立过德政

碑,但后人有情。如今,后人为他们塑造的雕像就矗立在伏龙观前堰功道两侧,供人瞻仰。都江堰成就了他们,他们与都江堰同辉。

临别的晚上。我们在郡府楼上吃着美味的河鲜,窗外是涛鸣的和弦,真是一种久违的幸福。

开头一段的三个问句,对文章内容的表达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因这类文章的特点是先言其他,再引出文章主要内容(主要事件、主要人物),重要句段在文章中的位置决定了回答这类题有四个要素:一是与文题是否照应;二是是否能

够自然地引出下文主体内容,为下文作铺垫;三是与结尾是否照应;四是与主体内容是否

形成反衬。本题三个反问处于开头,由水及堰,由堰及人,暗示行文思路。

【答案】领起全文内容,表明文章由实到虚的思路,引发读者的思考。

【例2】

(2016·宜宾)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又见南山

李汉荣

①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山里的月是我儿时看见的最慈祥的脸(仅次于外婆),山里春天早晨的风是最柔软的手(仅次于母亲)。山的身影是多么高大啊(仅次于毛主席),让我无限痴迷,无限崇敬。我读第一本书的时候,入迷得像在做梦,每一个字都是那么神奇,它们不声不响非人非物,但它们却能说出许多意思,这真是太有意思了。忽然书页暗下来,抬起头,才看见,山一直围在我的四周,山也在看书?其实它们站在书的外面,抿着嘴像要说什么话,却不说,一直不说。山要是把一句话说出来,要么很好玩,要么很可怕,天底下的话都不用再说了。但是山不说一句话,不说就不说吧,多少年多少年都不说,就是为了让人去说各种各样的话。我隐约觉得山是很有涵养的。像我外爷,外爷是个中医,很少说话,他说,我开的药就是我要说的话。

②后来,我逃跑般地离开了山。也许山还记得我对它的埋怨:闭塞、贫困、愚昧,挡住了我的视线,使我看不见人生的莽原和思想的大海。

③辗转这么多年,从一本书走进另一本书,我像书签一样浏览了许多语言;从一座城搬进另一座城,我像钥匙一样认识了许多锁子;从一栋楼爬上另一栋楼,我像门牌一样背诵了许多号码。然而,走出书,走出城,走下楼,我发现我什么也没有,尽管有时感到自己似乎拥有很多,学问呀,知识呀,信息呀,成就呀,名声呀,职称呀,职务呀,电脑呀,银行账户呀;股票呀,老婆呀,儿子呀,房子

呀,哥们儿呀,见闻呀,已经到来的金色中年呀,可以预见的安详晚年呀,无疾而终的圆满落日呀……

④可是,闭起眼睛一想,又真正觉得空荡荡的,夜深人静的时候,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感到一种迫人的虚。

⑤城市只是一个投寄信件的邮箱,而我只是一个寄信人或收信人。寄完信或读完信,我就走了,而邮箱还挂在那里。说到底,人也是一封信,城市在我们身上盖满各种各样的邮戳,却找不到投寄的地方。

⑥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身上邮戳重叠着邮戳,地址重叠着地址,日期重叠着日期,但是这封信却无处投递,就这样在模糊的邮路飘来荡去,直至失踪?

⑦这时候我已经回到当年的小城,这时候我忽然看见我早年逃离的山——南山。

⑧它依然凝重,依然苍蓝,依然无言,不错,还是我祖先般的南山。

⑨但是,我心里很深的地方却被它触动了,被它闪电般照亮了。

⑩我何以感到认真走过的岁月却是空荡荡的虚?我何以成为一封无处投递的死信?是因为我遗忘了你吗,南山?

?这么多年,我真的像遗忘一堆石头一样遗忘了你吗,南山?

?而你依旧站在你地老天荒的沉默里,站在你崇高的孤独里。

?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我好像明白了,我当初那么认真地出走,只是为了更深刻地返回,是这样吗,南山?

?我们在命运里走来走去,最终却回到出发的地方,并且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是这样吗,南山?

?一封盖满邮戳的信终于找到了投递的地址,它正在到达,它将被阅读,它同时也阅读它的阅读者,阅读一个伟大的旧址——南山。

?去而复返,又见南山,我第一次真正看见南山。

(选自《李汉荣散文选》,本文略有删改)

1.不同时期的“我”对南山的情感态度有所不同,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1)小时候:(觉得南山慈祥、温柔、高大、有涵养)汤“我”痴迷(热爱)和崇敬。

(2)后来:觉得南山闭塞、贫困、愚昧,阻碍“我”的发展,逃离了南山。

(3)辗转城市多年后:内心深处被南山触动,对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第一次真正认识它),更深刻地返回南山。

2.作者在第⑥段中问“是什么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请结合上下文分析“使我变成了一封死信”的原因。

①忙碌的城市生活让“我”找不到方向;②内心感到空虚,没有归宿感;③遗忘了南山(忘记了精神的家园)。(意思相近即可)

3.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划线的句子。

这时候我看南山,它像是苍老而永远健在的祖先,像哲人凝眉沉思,像先知欲言又止。

运用了比喻、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答出两种手法即给2分)。把南山比喻为祖先、哲人、先知、生动

形象地写出了南山的沧桑、深沉(沉默)和崇高;排比句式的运用,增强了语言气势,强烈地表达了

对南山的憧憬和赞美之情;赋予南山人的情感,使南山人格化,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南山的深沉(沉默)

和睿智。(分析两种手法作用即可)

4.文章最后一段在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结构上:点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含蓄点出主旨。内容上:①作者经历了城市生活的空虚后再见南山,对南山赋予自己的人生启迪有了深刻的认识。②认识到在那个曾经给予自己成长的地方,才让“我”找到归

宿感,找到精神的寄托地。若答作者感悟到故乡才是精神寄托地,或又见南山感悟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

等言之成理皆可。)

【例3】

2017·预测)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这世上没有你不行

①人为何而生?每一个人,既生于世,必有他独特的用处。

②这是一位老太太教我的,她晚年因战祸而家破人亡,卖掉了大房子,只留下偏处旧地产一隅的小茶室自住。

③这件事发生时,老太太正在伊豆山温泉旅行、有个十七岁的男孩在伊豆山投海自杀,被警察救起,他是个孤儿,愤世嫉俗,末路穷途。

④老太大到警察局要求和男孩见面警察知道老太太的来历,同意她和男孩谈谈。

⑤“孩子,”她说时,男孩扭过头去,像块石头,全不睬她,老太太用安详而柔和的语调说下去,“孩子,你可知道,你生来是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除了你没人能办到的事的吗?”

⑥她反复地说了好几次,男孩突然回过头来,说道:“你说的是像我这样一个连父母都没有的孩子?”

⑦老太太不慌不忙地回答:“对,正因为你没有父母,所以你能做些了不起的妙事。”

⑧男孩冷笑道:“哼,当然了!你想我会相信这套?”

⑨“跟我来,我让你自己瞧”她说。

⑩“老糊涂……”男孩嘴硬腿不硬,还是跟着走了出来。他当然不愿意留在警察局,但也别无去处。

?老太太把他带回小茶室,叫他在菜园里打杂。虽然生活清苦,她却对男孩爱护备至。男孩也慢慢地不像以前那么倔强,内心变得安稳平和了。

?为了让他培育些有用的东西,老太太给了他一些生长迅速的萝卜种。十天后萝卜发芽生叶,男孩得意地吹着口哨。萝卜熟了,老太大把萝卜腌得可口,给男孩吃。

?后来男孩用竹子自制了一支横笛,愉快地吹奏自娱,老太太听了也很高兴,赞道:“除了你没有人为我吹过笛子,乔治,真好听。”

?男孩似乎渐渐有了生气,老太大便把他送到高中念书。高中毕业,乔治白天在地下铁道工地做工,晚上在大学夜间部深造。毕业后,在盲人学校任教。

?学生们常用手摸着乔治健壮的肩膀说:“啊!你真是又高大又健壮!”

?“你因为胸部这么厚实,所以中气足,吹起笛子来能一口气吹那么久,是吧?”?“你吹笛子,能使我知道很多东西的形状和颜色,简直像看到了一样。”

?听了盲学生的话,乔治对老太大说:“现在,我已相信,真有别人不能,只有我才能做到的妙事了。”

?“你瞧,对吧?”老太太说,“你如果不是孤儿,也许就不能领悟盲人的苦处。只有真正了解别人痛苦的人,才能为别人做美妙的事。你十七岁时,最需要的就是有人爱惜。你大声呐喊,说你要的根本不可能得到,根本就不存在——可是后来,你自己却有了慈悲之心。”

?乔治心悦诚服地点点头。

21他们两人已把身受的痛苦化为仁慈。因为悲痛在心灵深处造成的创伤,能增强一个人的体会与体贴他人之心。

22老太大说:“尽量让那些不幸的人知道活着的快乐——也就是知道有人爱护自己的快乐。等到你从他们脸上看到感激的光辉,那时候,甚至想我们这样精疲力竭、对生活不满而又厌倦的人,也会感到有了活下去的意义。”

23在老太太的茶室里,年轻的乔治利用假日自撰笛曲,吹奏给他的盲学生听。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那些孩子眼虽不明,手却能写,为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1.选文第④~?段,乔治见到老太太后,发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请结合选文,补全下面方框中的内容。

冷漠怀疑——A安稳平和——愉快自信—- B 心悦诚服

2.选文第⑦段和第?段中先后提到了“妙事”,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它们的含义。第一个“妙事”泛指美好的事;第二个“妙事”指乔治帮助盲学生,使他们得到快乐的事。

3.作者为什么写老太太让乔治种生长迅速的萝卜?

因为生长迅速的萝卜可以让乔治体会成功,找到自信;表现老太太有智慧,充满爱心,教育方式巧妙。4.选文第21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议论;点明中心,写出个人所经历的痛苦能转化为体会和体贴他人之心的仁慈;总结上文(过渡)。5.选文中盲学生为什么把那首乐曲题名为《清风流水》?

这首曲子把流水、浪潮以及绿叶中的风声,都谱了进去.盲学生感受到乔治对他们的关爱就像是清风流水样滋润心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