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啦》教案02

《毕业啦》教案02

《毕业啦》教案02
《毕业啦》教案02

《毕业啦》教案

教学目标

1、利用已学的设计知识,设计签名、毕业纪念册,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和动手制作技巧。

2、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动手制作,展示评价,完成教学任务。

3、同学、师生互赠自制小礼物,增进同学彼此间的友谊,加深师生情谊。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增进彼此间友谊。

教学难点设计制作风格独特,美观大方的个人签名和毕业纪念册。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毕业纪念册

学生:卡纸,彩纸,水彩笔,刀剪,双面胶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转眼,大家都是六年级的学生了,马上就将分离,看着你们一个个熟悉的脸庞,就像面对自己即将远行的孩子。每当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曾共同经历的那些风风雨雨,总是不停地在我的眼前闪过。

板书课题:毕业啦

二、真情告白。

让学生回忆自己小学六年来的美好生活,畅所欲言,感受那浓浓的师生情、学友情、爱校情,将“情”字升华,为下面作好铺垫。

1、我相信你们一定也和老师一样,有着太多的不舍与眷恋,那些我们共同经历的美好的往事,我们一起度过的风风雨雨。此时此刻,在即将毕业的日子里,你有什么话要说呢?

2、往事回忆,真情再现。

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在这六年当中最难忘的事情、最难忘的人或最难忘的景。

3、说说心情。

听了这么多,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呢?

感激之情,感谢之情,愧疚之情,惭愧,幸福,祝愿,对同学的帮助表示感谢,歉意、难舍难分之情等。

那你现在最想做什么?(送礼物)

三、欣赏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学生的作品,了解制作的方法和要素,为下面的创作打好基础。

1、此时此刻,同学们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心情,真想把自己的礼物送给最珍惜的朋友、老师、母校作为留念,看看今天老师带来了的礼物,你们瞧。

出示课件

2、仔细观察这位是用什么方法来制作这件礼物的。用字体变形,设计自己的签名。

3、有了这么独特的签名做礼物,相信你的朋友一定会永远记得你。

4、可是这样一个特别的签名,是怎么设计的?你知道吗?小组讨论找找答案。

5、对于没有具体含义的笔画或文字,我们又该怎么设计呢?

6、利用我们学过的变体美术字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7、怎样可以使我们的签名更加美观醒目呢?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

出示两张经过闪光笔,水彩笔装饰的名字。

四、学生创作

设计出具有个性得签名作品,或者制作留念卡片、毕业今年册,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不仅收获了彼此间深厚的友谊,也学会了许多美术设计知识,如果让你设计自己的签名、卡片、纪念册,你想怎么设计?学生在以往学习的基础上,思考设计方案。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五、评价

1、部分学生谈谈自己的设计创意。

这么多精彩的签名,哪个是你最喜欢的?为什么喜欢它呢?设计者来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呢?你想把它送给谁?

2、教师自己设计的名字也贴在留言板上,留做纪念。

3、原来我们的签名不仅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采用不同的制作材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集体出谋划策将“留言板”进行合理装饰,使其整体感觉更为美观。

5、小结.

同学们,“明天,我们即将毕业,今天我们在这里留言。再过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们将成为国家的栋梁,再回到母校,那时老师可能已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了,但是老师会拿出珍藏多年的签名和你们一起回忆你们童年时这欢乐的学习生活。

机械设计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 课堂类别:理论 教学目标: 1、了解机器的组成;明确零件的概括分类及零件与机器的关系。 2、明确本课程的内容、性质和任务;注意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关系和相应的学习方法。 3、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4、深刻理解机械零件的设计准则及设计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机器的主体及其基本组成要素和机械零件的分类,机械零件(局部)和机器(总体)的关系; 难点: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及设计步骤 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案例分析、集体讨论、个别回答、师生互动启发 2.教学手段:课件演示、视频课件 主要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章绪论 (一)内容 1、机器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 3、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任务 机械设计是以一般通用零部件的设计为核心的设计性课程,而且是论述它们的基本设计理论与方法,用以培养学生具有设计一般机械的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在于培养学生:

1、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及设计理论与设计计算方法。 2、初步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了解设计的一般规律,具有设计机械传动部件及简单机械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表和查阅有关资料的能力。 4、学会典型零件的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 第二章机械设计总论 (一)内容 1、机器的组成:原动机、传动部分、执行部分、控制系统及辅助系统等。 2、设计机器的一般程序:计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技术设计阶段、技术文件编制阶段 3、对机器的主要要求:使用功能要求、经济性要求、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要求、寿命和可靠性要求、其他要求。 4、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的表面破坏、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5、设计机械零件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1)避免在预定寿命期内失效的要求; 2)结构工艺性要求 3)经济性要求 4)质量小的要求 5)可靠性要求 6、机械零件的计算准则:强度准则、刚度准则、寿命准则、振动稳定性准则、可靠性准则 设计方法:理论设计、经验设计、模型试验设计 7、机械零件设计的一般步骤 8、机械零件材料的选用原则 9、机械零件设计中的标准化 (二)基本要求

逻辑学第二章教案

一、课程名称: 《逻辑学》第二章 二、教学目的:明确概念是判断、推理的组成要素;概念与语词的关 系;概念的种类及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内涵、外延; 掌握定义、划分、限制和概括等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三、教学重点:概念的划分 四、教学难点: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概念的种类 五、教学时数: 1 学时,其中实践性教学 1 学时。 六、教学内容(上课内容、步骤、方法): *概念与感觉、知觉、表象有着质的区别。感觉、知觉、表象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的。在具体形象中,对象的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是混合在一起没有分开的。概念不是反映对象的具体形象,而是抽象地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舍弃了对象的非本质属性。所以,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毛泽东在《实践论》中说:“概念这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在客观世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性质。 例如,质、量、色、味、时空、性能、功用等性质,以及和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性质和关系,我们通称为事物的属性。可以说一切事物都是由属性组成的,任何属性都属于一定的事物。 *在事物的属性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非特有属性。所谓特有属性,是指

为一类事物所独有而其他类事物都不具有的那些属性。如“犯有罪行并受到刑罚处罚”就是罪犯的特有属性,而“有眼睛”、“有脚”却不只为罪犯所特有,因此,“有眼睛”、“有脚”就是罪犯的非特有属性。 二、概念与语词 *概念与语词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所形成的概念,还只是头脑中的思想。它必须借助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传达给别人。语词是表达概念的声音与符号,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 *概念与语词又是有区别的。主要表现为: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例如,“秘书” 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人员。 *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通常称为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秘书”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是指凡是处于枢纽地位,主要以办文、办会、办事来辅助决策并服务于领导的那些人,包括机要秘书、文字秘书、生活秘书、外事秘书,等等。 (二)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例如“人”这个概念,当我们确定其内涵为“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时,那么其相应的外延“所有的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的动物”也就确定了下来。因为“人”这个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反复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经过质变而形成的。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入,某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人民”这个概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四化”建设这三个时期的内涵和

第6课 《邪恶的轴心》教案

第6课邪恶的轴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德国法西斯专政建立的原因及制造“国会纵火案”镇压共产党,迫害犹太人的情况;了解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原因;西方大国对意大利入侵埃的态度;了解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给西班牙人民带来的灾难;了解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的暴行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埃塞俄比亚、西班牙反法西斯斗争失败的原因,通过总结30年代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埃塞俄比亚、中国、朝鲜和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认识到这些国家的斗争体现了它们抗击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精神2.通过学习绥靖政策,使学生认识:这一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重点、难点: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绥靖政策。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论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两种解决危机的典型或方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德日的法西斯专政在内外政策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地方:(1)对内都建立了极权政治,德国、意大利建立了纳粹党一党独裁统治;日本的军部操纵了内阁,控制了政权。(2)对外都积极地扩军备战,进行扩张。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德、意、日法西斯的对外侵略。德、意法西斯的侵略主要集中在非洲和欧洲,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主要集中在亚洲。 二、讲授新课: (一)希特勒的法西斯恐怖 1.这个恶魔一般的法西斯政权建立的原因是什么呢?①历史原因可分为两点。第一,缺乏民主传统。第二,德国战败后,协约国强加给德国的制裁性的《凡尔赛和约》,激发了德国的民族复仇情绪。②经济危机的打击是现实原因。德国共产党的影响大增;而魏玛政府软弱无能。垄断资产阶级感到利用旧的资产阶级议会政治已经无力继续维持自己的统治,于是逐渐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这就为纳粹党人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③纳粹党的兴风作浪是直接原因。纳

高中生物必修2教案A4第二章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高中生物必修2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备课时间]:2012年3月12日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能力目标: 1.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2.尝试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情感目标: 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点]: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教学难点]: 1.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解释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教学关键] 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教学方法] 导学案教学 [教具] 多媒体课件,教材插图 [课型] 新课 [课时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案 一、预习目标 指导学生预习,初步了解萨顿的假说,初步把握类比推理法,并尝试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二、预习内容 1、萨顿的假说 (1)实验发现:蝗虫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与减数分裂 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极为相似; (2)推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完整__性和___独立___性。 a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_________。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基因中的一 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染色体中的一条。 c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 d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 合的。 (3)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推理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及实验材料: 果蝇的优点是: 容易饲养,繁殖周期智短,有许多相对性状 (2)实验及结果分析:观察图2—8

电子教案2

第二章测控通道 2.1模拟输入通道 2.1.1模拟输入通道的基本类型与组成结构 一、模拟输入通道的基本组成 一般说来,模拟输入通道应由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2-1-1所示。 图2-1-1模拟输入通道的基本组成 传感器――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模拟电信号 调理电路――对模拟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调理 采集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二、多路模拟输入通道的基本类型和结构 按照系统中数据采集电路是各路共用一个还是每路各用一个,多路(N路)模拟输入通道可分为集中采集式(简称集中式)和分散采集式(简称分布式)两大类型。 (a)多路分时采集分时输入结构 (b)多路同步采集分时输入结构 图2-1-2集中采集式模拟输入通道典型结构

2、分散采集式(分布式) 图2-1-3分散采集式模拟输入通道结构 2..1.2传感器的选用 要正确选用传感器,首先要明确所设计的测试系统需要什么样的传感器;其次是要了解现有传感器厂家有哪些可供选择的传感器,把同类产品的指标和价格进行对比,从中挑选合乎要求的性能价格比最高的传感器。 一、对传感器的主要技术要求 1、具有将被测量转换为后续电路可用电量的功能,转换范围与被测量实际变化范围(变化幅度范围、变化频率范围)相一致。 2、转换精度符合根据整个测试系统总精度要求分配给传感器的精度指标,(一般应优于系统精度的十倍左右),转换速度符合整机要求。 3、能满足被测介质和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如耐高温、耐高压、防腐、抗振、防爆、抗电磁干扰、体积小、重量轻、不耗电或耗电少等等。 4、能满足用户对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的要求 二、可优先选用的传感器类型 1、大信号输出传感器――可省去小信号放大环节 图2-1-4大信号输出传感器的使用

普通逻辑学教案(二)第二章 概念教学

第二章概念 [目的和要求]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本质、概念的基本特征(内涵和外延)、概念的种类及其语言达形式,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培养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概念,以便正确地进行判断和推理。 [课时] 6课时 [要点]一、什么是概念 二、概念的基本特征 三、概念的种类与相互间的关系 四、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五、定义和划分 第一节概念的概述 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是对象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形式,属于意识的范畴,并非客观对象本身,因而它具有主观性。由于概念是主观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而它不能脱离客观。如果没有客观事物,那就根本不可能有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见,概念又不是完全脱离客观的纯主观的东西。所以,概念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二、概念与语词 (1)概念与语词的联系 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有的概念用一个词来表达,有些概念则用词组来表达。

(2)概念与语词的区别 第一,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但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表达概念。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实词是表达概念的。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 第二,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第三,同一个语词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由于语境不同,同一个语词也可以表示不同的概念。 举例:“xx登报征求xx” 1937年,阎锡山经过无锡,游览了锡山,写了上联:阎锡山过无锡登锡山锡山无锡登报征求下联,当时无人能对。你能对吗?请能对者在纸上写出下联交给我。8年后,范长江随陈毅同志到天长县采访。范对陈毅说:“阎锡山的绝句我对上了,是‘范长江到天长望长江长江天长’。”陈毅连声赞道:“妙!妙!长江,才子也。” 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特征 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同时也就反映了具有这种本质属性的对象,因而概念有客观的内容和确定的范围,这两方面分别构成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对象,即概念的适用范围。 2.概念内涵和外延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的质的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概念的量的方面。确定某一概念的内涵,也就相应地确定了这个概念的外延。从这方面来说,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相对确定性,即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总是确定的、不变的。 但另一方面,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又具有灵活性。因为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而认识具有发展性和不完整性,所以,随着客观事物的发展和

电子教案模板

剑阁县实验学校电子教案

剑阁县实验学校电子教案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一遍,注意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读准确。 2.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想想从课文中你都读懂了哪些内容?之后,同桌 两人相互简单交流一下。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3.认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围绕着课题主要写了什么事?同时理清文 章的结构。 (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喂养海鸥,与海鸥结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后, 海鸥送别老人,不忍离去。) (四)引导学生学习第1至13自然段,通过课文中具体的描写初步体会 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 1.默读老人精心呵护海鸥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鸥之间有着怎样的感 情,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根据学生汇报进行交流、点拨,重点学习以下内容: (1)喂海鸥:抓住描写老人动作的“放、退、撮”,描写海鸥的“应声而 来、扫”,感受老人喂海鸥的动作娴熟,他们之间那种默契的配合。 (2)唤海鸥: ①学生可用自己的话简单介绍这部分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读4至9自然段。 ③三个人为一小组,分角色练习朗读这部分。 (3)谈海鸥: ①学生谈感受,教师小结:说起海鸥,内向的老人滔滔不绝。十多年了, 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边喂海鸥,风雨无阻。老人和海鸥就像是?(亲 人一样,板书) ②齐读第13自然段。 (五)结合板书小结课文第一部分内容。 (六)布置作业: 1.继续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课后小结及反思: 第二课时备注修订意见教学内容:1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2.指 导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流程:(一)齐说课题引入。

新概念第二册第6课教案

Lesson 6 Percy Buttons 珀西.巴顿 【课文讲解】 1) I have just moved to a house in Bridge Street. Move to 移动搬家 与move相关的短语 ○1move about动来动去 There is plenty of space here to move about.这里有很大的活动空间。○2move along继续向前或后移动 The people standing in the bus moved along to make room for others. 公共汽车里站着的人慢慢向前移动,以便给别人腾出地方来。 ○3move back退缩,往后退,使恢复原位,搬回原来住过的地方When they saw the roof was falling, they moved back quickly. 看到屋顶塌下来,他们赶紧往后退。 ○4move in搬入(住宅);使(某人)搬进 We have just moved in. 我们才刚搬进来。 ○5move off出发;离开 The troops moved off at dawn. 部队在拂晓时出发了。 ○6move out搬出 His neighbor moved out last month. 他的邻居上个月搬走了。 2) Yesterday a beggar knocked at my door. beggar n. 乞丐 beg v.乞求 I beg your pardon? beg for 乞求得到 ask for 请求得到(ask sb. for sth. 向某人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教学设计教案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材料,能够说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在文学、雕塑、建筑、哲学、法学、历法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制作表格,归纳希腊古典文化的主要成果;通过学习古希腊史学家和史书,了解历史、历史学、史料的基本内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到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丰富多彩,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增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突出成就。 教学难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猜一猜,西方文化的根源在哪里?“辉煌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这是美国诗人爱伦·坡的名言,这显然是对古希腊和古罗马取得成就的赞扬。古希腊和古罗马作为西方文明的发源地,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呢?它们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丰富多彩的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讲授新课: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P26——P29,找出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类型、成就。

一、文学和雕塑 1、文学 希腊神话大约产生于公元前8世纪,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它是一切关于古希腊人的神、英雄、自然和宇宙历史的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在古希腊原住民长期的口耳相传中,并借鉴了流传到希腊的其他各国神话,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本规模。后人整理成古希腊神话故事,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希腊神话的特点是什么?(神人同形同性) (解释“神人同形同性”)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和人是一样的,既有体态美,又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品质和行为,和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神与人的区别只在于神是永生的,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对神的崇拜和祭祀,是古希腊人生活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看P26“相关史事”)公元前776年开始,在对父神宙斯的祭典上所举行的体育竞赛,成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同时,希腊神话也成为古希腊绘画、雕塑的艺术之源。 影响: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璀璨的瑰宝,是历史上人类童年时代的产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案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一课时 思考1: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可以用数字1 , 2 ,3,4,5,6来表示.那么掷一枚硬币的结果是否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呢? 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两种结果.虽然这个随机试验的结果不具有数量性质,但我们可以用数1和 0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图2.1一1 ) . 在掷骰子和掷硬币的随机试验中,我们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试验结果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字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 定义1: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X , Y ,ξ,η,… 表示. 思考2:随机变量和函数有类似的地方吗? 随机变量和函数都是一种映射,随机变量把随机试验的结果映为实数,函数把实数映为实数.在这两种映射之间,试验结果的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定义域,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值域.我们把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随机变量的值域. 例如,在含有10件次品的100 件产品中,任意抽取4件,可能含有的次品件数X 将随着抽取结果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值域是{0, 1, 2 , 3, 4 } . 利用随机变量可以表达一些事件.例如{X=0}表示“抽出0件次品” , {X =4}表示“抽出4件次品”等.你能说出{X< 3 }在这里表示什么事件吗?“抽出 3 件以上次品”又如何用 X 表示呢? 定义2: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 .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例子很多.例如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命中的环数 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10;某网页在24小时内被浏览的次数Y 也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 1,2,…. 思考3:电灯的寿命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吗? 电灯泡的寿命 X 的可能取值是任何一个非负实数,而所有非负实数不能一一列出,所以 X 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在研究随机现象时,需要根据所关心的问题恰当地定义随机变量.例如,如果我们仅关心电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否超过1000 小时,那么就可以定义如下的随机变量: ?? ≥?0,寿命<1000小时; Y=1,寿命1000小时. 与电灯泡的寿命 X 相比较,随机变量Y 的构造更简单,它只取两个不同的值0和1,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研究起来更加容易. 连续型随机变量: 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就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如某林场树木最高达30米,则林场树木的高度ξ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以取(0,30]内的一切值 4.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与联系: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都是用变量表示随机试验

新标日第6课教案

第六課吉田さんは来月中国へ行きます 内容紹介: 1、表示移动的动词:「行きます」「来ます」「帰ります」 2、表示移动行为的目的地的助词:「へ」 3、表示移动起点的助词:「から」 4、表示共同做某事的对象的助词:「と」 5、表示移动范围的起点的助词:「から」 表示移动范围的终点的助词:「まで」 6、表示交通手段的助词:「で」 新しい単語: まず、私について新しい単語を読んで練習してください。 (それでは、わたしと一緒に練習してください。) 1、アパート:一般为两层木制建筑,基本是房主为了出租而建,所以不求豪华而求实用。 マンション:一般指高层带有电梯的高级公寓,虽也有部分用来出租,多数为房主买来自己居住。 2、「うち」「いえ」:两者都有“家”的意思,当单纯表示居所的家时,两者可以互换。如:「電車でいえに帰ります。」「やっとうちに着きました。」。但「うち」还可以表示“家人”“家族”的意思。「うちは4人家族です。」 3、「~に行く」「~に通う」:「行く」所表示动作并非重复性的,而「通う」则具有重复性的意义。所以「~に行く」常指一次性动作,而「~に通う」多指定期往返于同一地方的动作。如:「地下鉄で学校に通っています。」「今日はタクシーで会社に行きます。」 基本课文: それでは、基本文をご覧ください。わたしについて読んでみましょう。 1、吉田さんは来月中国へ行きます。 2、李さんは先月北京から来ました。 3、小野さんは友達と帰りました。 4、森さんは東京から広島まで新幹線で行きます。 观察这四句基本课文可以发现,句子的谓语动词分别是「行きます」「来ます」「帰ります」,这几个动词都是表示移动行为的动词,在使用时我们要注意的是,移动的动词和移动行为的目的地之间要用助词「へ」表示,这时的「へ」要读作「え」。 1、名[场所] へ动

《思想道德修养及法律基础》第二章教学案

山东技师学院理论课时授课计划 科目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课题课题三:坚定理想信念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课时安排 2 授课教师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适应人生的新阶段,为大学生活以及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好心理准备、知识准备、能力准备。 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是人精神上的“钙”;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 3.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解决措施案例解析 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难点 1.为什么要信仰马克思主义; 2.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3.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解决措施案例讨论 教学用具教材多媒体 PPT 教学环节及教学环节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及答疑

时间分配时间分配5分钟5分钟5分钟65分钟5分钟5分钟作业布置如何把实现个人理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 课后记 附教学过程

整顿课堂秩序: 1.要求学生集中并靠前坐 2.要求学生把手机放在指定位置,并把手机调为静音或关机 3.要求学生未经允许不得随意出入课堂或者在课堂内随意走动 4.要求学生整理教室卫生(在有必要的情况下) 复习旧课: 1.如何理解正确人生观的具体内容 2.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与方法 3.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得失观、苦乐观、顺逆观、生死观和荣辱观 课程引入: 你长大想成为什么??? 放羊娃的故事 一天,一位学者来到了一个穷苦的小山村.在山上碰到了 一个放羊娃在放羊.闲扯之余,学者问到放羊娃. 问:你为何放羊? 答:养大了卖钱. 问:卖了钱干什么? 答:盖房子. 问:盖房子干什么? 答:娶媳妇. 问:娶媳妇干什么? 答:生娃. 问:生娃干什么? 答:放羊. 学者无言……前排不许留空位,不能有“四脚朝天”的凳子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电子技术教案完整版

编号:1—1 教研室主任签字:王亚君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1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教学目的 1. 知道半导体的导电特性 2.知道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3.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4.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安全及就业观的引导。 教学重点半导体的导电特性、两种杂质半导体的形成、特点 教学难点PN结的形成及其特性 教学方法讲练法 课题类型新授课 课的结构组织教学→复习→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练习→小结→作业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时间 型半导体型和授讲新课P二、N

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1、N教师板书,分钟15)形成: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五价元1学生听述素磷并记录笔2)特点:自由电子多、空穴少记 、2P型半导体的形成及特点 )形成: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三价元1 素硼 2)特点:自由电子少、空穴多 )、1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习练学5分生自己钟 )。和(完成 、)型半导体的多数载流子是2、N( 。少数栽流子是() 型半导体的电中性讲型和P、3N课新授30分钟 学生听述 三、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 1、PN结的形成 1)扩散运动: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板书 度低的地方的运动 2)漂移运动:载流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 发生的移动 3)PN结的形成 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达到动态平衡时 形成的空间电荷区即是PN结。空间电荷 区也叫阻挡层、耗尽层 2、PN结的特点 PN结正偏时,电阻小导通,PN结反偏时,电阻大截止。

:王亚君教研室主任签字编号:2—1 授课日期 授课班级 课题名称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 §1-2 二极管 教学目的1、认识二极管的结构和符号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全套电子备课教学设计全

第一单元学习目标 一、单元简析 本单元是识字单元,共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春夏秋冬》《姓氏歌》《小青蛙》和《猜字谜》。这四篇课文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和“快乐读书吧”的内容。 课题内容简说 春夏秋冬本课为看图识字,课文含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插图以扇形图画呈现,文字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蒙学读物的编排特点。 姓氏歌本课是根据传统蒙学读物《百家姓》编写成的韵语识字,将一些常用姓氏寓于琅琅上口的儿歌之中。 小青蛙本课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字识字,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猜字谜本课是字谜识字,由两则字谜组成,一幅图画描绘了小朋友猜灯谜的情景。两则谜语语言通俗形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读起来生动 有趣,同时可以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和8个偏旁,会写28个字和1个笔画;学习表示天气的词语。 2.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感受形声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 3.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及插图、字谜、形声字规律等识字。 4.朗读课文。背诵《姓氏歌》。 5.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了解传统姓氏文化,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6.能认真听故事,听明白故事内容;能借助图片讲故事,做到声音响亮。 7.学习音序表,为学习音序查字法打好基础。 8.读诗歌《祖国多么广大》,感受同一季节祖国南北方的不同景色,从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地域广大。 9.朗读积累描写春天的词语。 三、课时安排

《春夏秋冬》——2课时 《姓氏歌》——2课时 《小青蛙》——2课时 《猜字谜》——2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语文园地一——1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四、教法与学法 本单元的教学要引导学生自主借助汉语拼音读准生字的读音,既发挥汉语拼音的识字功能,又在识字过程中巩固汉语拼音的学习。教学时要借助生动直观的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生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形声字构字特点的认识,提高识字的效率。学习本单元的内容,要结合课文插图,多看多思考,读朗读,锻炼自己的朗读能力,培养语感。 1 春夏秋冬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熟字比较等方法,认识“霜、吹”等8个生字和雨字头、双耳旁2个偏旁;会写“春、风”等7个字和横斜钩1个笔画。 2.通过朗读、看图和动作演示等方法了解词和短语的意思,了解四季景物特点,体会四季的美好。 【重点难点】 重点: 1.借助形声字特点以及熟字比较的方法识记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

教育学第二章教案

皖西学院单元教案

第二章教育功能 学习目标: (1)理解教育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教育的负向功能、显性教育功能、隐性教育功能、教育的个体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等概念。 (2)识别教育功能的类型。 (3)理解教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的表现。 问题讨论: 对学生的教育都是有效的吗?会不会、有没有出现教育作用失灵现象?为什么有时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 第一节教育功能概述 一、教育功能的含义 (一)功能的含义 功能是指有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中所表现出的作用。因此,在严格意义上,作用与功能是有区别的。 第一,功能是指一事物或方法对于其它事物的作用。因此,离开了该事物或方法与其作用对象的相互关系的研究,就不能认识功能。 第二,某一事物或方法的功能是它的自身所内含的,离开了事物或方法的结构就不可能产生功能,结构变了,功能必然发生变化。 第三,功能在具有功能的事物或方法未与其作用对象发生关系时处于潜在状态。 1、功能的自身规定性——系统的性质、结构。如职业中学与普通中学。 2、功能的环境制约性——事物与外部事物的联系和环境影响。 “是金子在哪都会发光的”吗? 千里马也可能死于奴隶人之手,也可能由“伯乐慧眼识金”(机遇重要) 3、功能的实然性、客观性、必然性,而非价值的应然性、主观性,不宜混同。(二)教育功能 1、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于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活动,由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构成。→教育功能就体现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上。 教育作为一个社会子系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皆与它有作用与反作用。 2、教育功能是客观结果而不是主观期望(具有客观性) 教育功能是教育的实然表现(即教育实际上干了什么,有什么影响)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 (一)从作用的对象看:个体功能即本体功能;社会功能即工具功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对于个体即人的发展作用,主要由教育内部要素决定,如师资、课程、学校管理、教育技术手段、学校条件等,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如考试制度、教育规模、教育制度等。 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教育功能的实现即人参与社会活动而发展的,它的发挥受到社会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和制约。如古代社会主要发挥政治功能,现代社会主要发挥经济功能。 (二)从作用的方向看:正向功能;负向功能 默顿提出的(20世纪50年代),根据客观的结果而非主观设定的价值取向,因而功能就有正负之分。 正向教育功能: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如识字、技能掌握。即促进人和社会发展。 负向教育功能: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 如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日本的军国主义教育,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中国文化大革命培养红卫兵小将,现在的教育只培养应试能力而忽视全面发展,重视共性而忽视个性尤其是创造性的培养。 在这一点上,教育是双刃剑。 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两种表现: 一是不断加大习题量和使用各种辅导材料; 二是不断增加课时,拉长授课时间。 危害:

选修2-2第二章教案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第一课时 2.1.1 合情推理(一) 教学要求: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了解归纳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体会并认识归纳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能利用归纳进行简单的推理. 教学难点:用归纳进行推理,作出猜想.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二、讲授新课: 1. 教学概念: ① 概念: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都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称为归纳推理. 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②归纳推理的几个特点; 1.归纳是依据特殊现象推断一般现象,因而,由归纳所得的结论超越了前提所包容的围. 2.归纳是依据若干已知的、没有穷尽的现象推断尚属未知的现象,因而结论具有猜测性. 3.归纳的前提是特殊的情况,因而归纳是立足于观察、经验和实验的基础之上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⑴ 对有限的资料进行观察、分析、归纳 整理; ⑵ 提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即猜想; ⑶ 检验猜想。 归纳练习:(i )由铜、铁、铝、金、银能导电,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ii )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角和180度,能归纳出什么结论? (iii )观察等式:2221342,13593,13579164+==++==++++==,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③ 讨论:(i )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否属归纳推理? (ii )归纳推理有何作用? (发现新事实,获得新结论,是做出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 (iii )归纳推理的结果是否正确?(不一定) 2. 教学例题: ① 出示例题: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12a =,且1(1,2,)1n n n a a n a += =+,试归纳出通项公式. (分析思路:试值n =1,2,3,4 → 猜想n a →如何证明:将递推公式变形,再构造新数列)

旅游概论第二章教案

教案首页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复习导入】 针对前节课的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设置案例,请学生讨论分析,进而巩固学习知识,由此导入新课 【告知目的】 能力目标: 1.熟悉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八个程序 2.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应做的工作 3.掌握散客导游在导游服务中的服务质量标准 知识目标:理解散客导游相关知识 【课程新授】 7.2 导游服务规范(二)——散客导游服务规范(二)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散客导游人员八大服务程序及其具体工作 一、接站服务 (一)服务准备 1.认真阅读接待计划(即《旅游委托书》) 2.做好出发前的准备 3.联系交通工具 (二)接站服务 1.提前到港等候 2.迎接游客 (1)导游人员和司机应站在不同的出口迎接游客。 (2)如果没有接到应接的游客,导游人员应该: ①询问机场或车站工作人员。 ②在尽可能的范围内寻找至少20分钟。 ③与散客下榻饭店联系。 ④若确实找不到应接的散客,与计调人员联系并告知情况。 ⑤当确定迎接无望时,须经计调部或散客部同意后方可离开。 ⑥回到市区后,应前往散客下榻的饭店。如果敞客已入住饭店,应主动与其联系,

并表示歉意。 (三)沿途导游服务 与团队导游服务不同的是,对散客,沿途导游服务应采取对话的形式进行。 (四)入住饭店服务 1.帮助办理入住手续 注意:要记住散客的房号,并督促行李进户。 2.确认日程安排 注意:散客确认日程后,应让其签字书面确认。 3.确认机票 注意:导游人员帮助确认机票后,应向散客部或计调部报告确认后的航班号和离港时间。 4.推销旅游服务项目 (五)后续工作 应及时将同接待计划有出入的信息及散客的特殊要求反馈给散客部或计调部。 二、导游服务 (一)出发前的准备 1.做好物质准备。如携带游览券、导游小旗、宣传材料、游览图册、导游证、胸卡、名片等。 2.与司机联系集合的时间、地点,督促司机做好有关的准备工作。 3.应提前15分钟抵达集合地点,引导游客上车。 (二)沿途导游服务 散客的沿途导游服务与旅游团队大同小异。 (三)现场导游讲解 1.如果是单个游客,导游人员可采用对话或问答形式进行讲解。 2.如果是散客小包价旅游团,导游人员应陪同旅游团,边游览边讲解 时回答旅游者的提问。 案例5:地陪王小姐在陪同一对老年夫妇游览故宫时工作认真负责,在两个半小时内向游客详细讲解了午门,三大殿、乾清宫和珍宝馆。老人提出了一些有关故宫的问题,王小姐说:“时间很紧,现在先游览,回饭店后我一定详细回答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教案 《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为大家分享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第6课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外祖父在世时的几件与梅花有关的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有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这一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由浅入深的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切爱国之情,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生字词。

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旁批旁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多媒体教案 教学流程 1、导语: 同学们,作者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作者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回忆起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来,你们还记得哪几件事吗!这几件事体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 2、学生回答。 3、过渡: 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顾往昔,追忆外祖父往日的

英语2基础模块电子教案(高教版)

Unit 1 I laughed till I cried! The first period 一. 教学内容 能够听懂并谈论家庭在假期中的活动,掌握提供以及询问过去的经历的词汇和句型。 二. 教学重点、难点 ⑴ 教学重点 能够听懂并谈论家庭在假期中的活动,掌握询问以及提供过去的经历的词汇和句型。 ⑵ 教学难点 提供以及询问过去的经历的词汇和句型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 帮助学生掌握以下词汇:如ski, mountain, beach, sail, skate, vacation, wonderful, parent等 ⑵ 帮助学生掌握询问和提供过去的经历所使用的词组和句型,如: a. useful expressions about some activities: visit the zoo, go swimming / skating / skiing / boating / sailing / fishing, pick apples, climb mountains, play volleyball on the beach, etc. b. ask for and give information on past experiences: How was your vacation? It was wonderful / great / not bad. We had great fun. Where did your family go? / Where did you go? I went to …. / We went to …. What did you do there? 2. 能力目标 ⑴ 学生能听懂关于询问和提供过去的经历的对话。 ⑵ 学生能就过去的经历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交流,能够就这一话题询问和提供信息。 3. 情感目标 在真实情景交流中,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经历,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教学步骤 Step One Lead-in (25 min) 1. The teacher greets each student: Good morning. Nice to see you again. Welcome back to school.

教案第二章备课

教案(第二章备课)

长度指定长度的字符串集合 {‘男’,‘女’} 介于某个取值围的日期 . 笛卡尔积() ) 笛卡尔积 给定一组域,,…,,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的。,,…,的笛卡尔积为:××…×={(,,…,)|,=,,…,} 所有域的所有取值的一个组合,不能重复 例给出三个域: { 清玫,逸 } {计算机专业,信息专业} {勇,晨,王敏} 则,,的笛卡尔积为: ×× = {(清玫,计算机专业,勇),(清玫,计算机专业,晨), (清玫,计算机专业,王敏),(清玫,信息专业,勇), (清玫,信息专业,晨),(清玫,信息专业,王敏), (逸,计算机专业,勇),(逸,计算机专业,晨), (逸,计算机专业,王敏),(逸,信息专业,勇), (逸,信息专业,晨),(逸,信息专业,王敏) } ) 元组() 笛卡尔积中每一个元素(,,…,)叫作一个元组()或简称元组。 ) 分量() 笛卡尔积元素(,,…,)中的每一个值叫作一个分量。 ) 基数() 若(=,,…,)为有限集,其基数为(=,,…,),则××…×的基数为: 在上例中,基数:××=,即××共有××=个元组 )笛卡尔积的表示方法 笛卡尔积可表示为一个二维表。表中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中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在上例中,个元组可列成一二维表 . 关系() ) 关系 ××…×的子集叫作在域,,…,上的关系,表示为 (,,…,) :关系名 :关系的目或度() 注意: 关系是笛卡尔积的有限子集。无限关系在数据库系统中是无意义的。 由于笛卡尔积不满足交换律,即 (,,…,)≠(,,…, ) 但关系满足交换律,即 (,,…,,,…,)(,,…,,,…,)(,,,…,) 解决方法:为关系的每个列附加一个属性名以取消关系元组的有序性 例在表的笛卡尔积中取出有实际意义的元组来构造关系 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