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分层教学实施办法

高中分层教学实施办法

高中分层教学实施办法
高中分层教学实施办法

朋口中学高中分层教学实施办法

I.分层教学的指导思想:

树立“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材”的人才观,努力探索分层教学的新途径。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一种可供开发利用的教育资源,承认差异,尊重差异、悦纳差异。针对差异,面向全体,发展特长,分层推进,促进发展,全力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II.分层教学的目标

一.发展实验班学生,培养并提高他们的知识综合能力、应用能力、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提高平行班学生,使他们牢固掌握课程标准、教材所规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其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努力争取成为实验班学生。

三.帮助特长班学生,加强思想教育、心理教育,严格要求,热情关怀,转变其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习成绩,实现稳步发展。

III.分层教学的主要环节

一.分层备课

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筛选分层内容、设计分层问题、设计分层练习、安排分层指导时间、设置分层作业。

二.分层授课

分层设疑、分层释疑、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反馈、分层纳入知识系统。

三.分层辅导

1、教师辅导:①查漏补缺;②学法指导;③心理辅导。

2、建立课外兴趣小组、互帮互学小组。

四.分层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①必做题;②选做题。

(2)课外作业:①每日一题;②拓展题。

五.分层测试

(1)考试题包括:基础题、提高题、综合题,比例为7:2:1。

(2)采用不同的记分方法。

(3)分类矫正,全面提高。

六.分层评价

(1)根据学生达标递进情况,对学生进行层次升降;

(2)建立分层激励机制,体验成功;

IV.分层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分层备课——实施分层教学的前提。

1、备课组集体备课:

要针对不同层次班级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能够完成的教学底线和教学内容。在同组三个层次班级的教师中,各指定一名中心发言人,分别讨论,分层备课,形成三个层次的教案。集体讨论时,要对基础班教学研究有所侧重,就上周信息反馈,本周怎样处理教材,怎样上课,怎样设计练习等展开探讨。高一高二基础班的教学内容应以教材为主,以旧知识的巩固再现和与新知识的联系为主,不可揠苗助长。各类班级之间,相互比照,相互沟通,在总进度一致的前提下,允许具体课时分配和局部进度安排作适当调整。分层教学的备课结论,要如实体现在集体备课记录里。

2、教师备课:

要针对学生,有的放矢。教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师,必须写有为该班级量身定做的个性化教案。教案提倡分开编写,兼教几种类型班级,就应该相应有几类型的内容体现在教案中。教案要求做到:针对特定班级,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如板书及提问等),化解学生厌学畏学的情绪,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种层次学生的求知欲。

二.分层上课——实施分层教学的中心环节

教师上课既要严格按照备课计划来实施,又要通过双边互动来关注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因材施教,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每节课必须有10至15分钟的巩固性训练,基础班更应如此。

三.分层辅导——实施分层教学的关键

对实验班学生的辅导: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及解题的思路

分析,并提供一些课外思考题,充分开发其学习的潜能;

对平行班学生的辅导: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对特长班学生的辅导:重点放在最基本的知识点的掌握和最基本

的题型的解决上,鼓励其打好基础。

除教师个别辅导外,还可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帮教小组,开展互帮互学,使学生整体优化,进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四.分层作业——实施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

作业是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有效手段。设计和布置作业,应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区分难易度和训练量。特长班应以基础性

练习为主,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练习,而对综合性练习不作要求,要大胆地降低难度,增加甜度,提高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对于已使用的成套练习,要求各位教师要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认真进行筛选或重组,不可盲目照搬。

备课组要形成与班级相对应的三个层次练习。教师对不同类型练习的处理方式应有所不同。

五.分层测试——衡量分层教学效果的主要依据

1、各学科每单元应测试一次。不同层次的班级实行分卷测试。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师应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自行编拟所任本层次班级的测试卷,特长班试卷必须由特长班老师自己拟定,各备课组长应审题把关,不能越俎代庖。对于已使用的成套测试卷,各位教师要针对自己所教班级的具体情况,必须重组打印,不得套用。各类试卷拟好后,拟卷要签名负责,然后交备课组长审核签字再登记打印。

2、拟卷老师应认真把握好试卷的难易度,要使各类班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在本层次目标的80%以上。单元试卷、月考试卷、期中期末试卷以及考后试卷分析表,都应以电子文挡形式存入年段和教务处备查。

六.分层评价——进行分层教学的重要环节

分层教学是使所有学生通过教学都有所学、有所得,逐步向各自的“最近发展区”递进,从而提高全年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但整体水平提高后,并非不存在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只不过此时比原先提高了。同一年级内学生的差异始终是存在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分层互促的作用,在评价中也应进行分层。

首先是成绩排名分层,取消全年段的大排名,实施按班级层次的小排名;其次是评价语言不同,对特长班学生侧重表扬,平行班学生侧重鼓励,实验班学生侧重促其发展,让每位学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一段时间后,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成绩进步的给予升级,退步的则降级,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V.实验班、特长班分班计划:

年段高一高二高三

班级数实验班特长班实验班特长班实验班特长班

各年段

实验

班、特长班开设计划2个0个

文科:

1个

理科:

2个

文科:

1个

理科:

1个

文科:

1个

理科:

2个

文科:

1个

理科:

1个

VI.具体实施办法:

一、分班办法:

1、按总分—数学—英语由高到低切出相应的实验班。、

2、各年段班级人数控制线:高一、高二各45人以内;高三40人以内。

3、按特长生专业成绩及意愿分出高二、高三特长班。

4、其它按总分分出平行班。

二、管理办法:

(一)、师资配备:

强化新手教师、年轻教师的业务校本培训,加强备课组内以老带新、跟班学习、快速成长措施的落实和督查。

1、实验班教师配备骨干教师并实行跨年段任课。

2、特长班教师要强化班主任配备。

3、平行班教师新老、强弱科学搭配。

(二)、学生管理:

1、分别针对教师、学生、家长,做好动员,统一思想,稳定情绪,激励学生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

2、加强年段、班级的管理,实行行政挂班,教师按导师制与学生结对帮扶。

3、特长班和平行班适当多开展校园文化和综合实践活动,发现学生闪光点,寻找学生成长点,培养学生特长项。

(三)、考核办法:

1、教务处负责分层教学方案的制订,年段负责分层教学的检查、监控与档案收集工作,教务处着重检查教学常规各环节中分层教学的安排与落实情况,着重检查分层教学的质量情况。

2、各年段针对三种类型班级实际,实行分层制定目标、分层考核。

一要分别制定三个层次班级的教学目标;(如高一、高二、高三制定优秀率(A)、良好率(B)、及格率(C)三级达线率,实验班注重过A、B率,平行班、特长班注重过B、C率。高三在此基础上,

实验班重点制定本一、本二目标,其次是本三目标;平行班、特长班重点制定本三、高职专科目标;)

二要修改常规检查办法,在原有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把分层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定期进行检查,看老师们在常规教学过程中,是否落实了分层教学。

三要向教务处推荐在分层教学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学生,学校每学期举行一次经验交流会,并对做出成绩的教师和学生进行奖励。

3、任课教师负责分层教学的实施与信息反馈(教案上看得到,课堂上听得到,作业上查得到)。具体要求如下:

(1)在对教师教学常规检查中,发现不同类别班级教学教案一次雷同,扣除月考核20%;发现三次以上者,扣除月考核50%。

(2)同一位老师如果在不同类别班级按照一个模式上课,发现一次,扣除月考核20%;三次,扣除月考核50%。

(3)发现一次全组各类别班级使用同一练习或试卷,扣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20%;发现有三次相同,扣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考核50%。(学校、年级指定的同卷考试除外。)

4.未尽事宜,另行说明。

总之,学校各职能部门要密切配合,统一思想,强化方案,优化实施,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调整措施。

教务处

2008-6-19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