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案设计-——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方案设计-——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方案设计-——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方案设计-——节能与绿建专篇范本

第十章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设计

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内部适用2014年9月版

适用应执行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重庆地区

设计依据(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增减相关设计依据)

《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

《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

《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50-066-2009

其它国家现行规范、规定及标准

项目概况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渝中区XXXXX,属夏热冬冷地区。项目居住建筑部分执行《居住建筑节能50%设计标准》DBJ50-102-2010,公共建筑部中,xxxx号楼为三层商业用房,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相关规定。(界定适用标准)

项目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用地。总建筑面积平方米,其中住宅部分面积平方米,商业用房面积平方米。(描述项目情况)

建筑专业

总平面布局(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总平面布置主要采用东南向的错列式布局方式,有利于夏季减少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有效利用太阳日照,避开冬季的主导风向。

围护结构主要保温材料及热工性能(下表为案例示意,其他材料选择见附表1)主要保温材料及其主要热工参数表

节能安全防护

主要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满足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关于加强民用建筑保温隔热工程防火安全管理的通知》(渝建发〔2012〕74)号要求及公安部公通字【2009】46号文件的规定和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有关规定。

采用空气源热泵机组和风冷空调器时,空调器(机组)室外机布置和安装位置应安装牢固,不存在安全隐患。空调器(机组)室外机的安装应有利于通风换热,在建筑外立面的竖向凹槽内逐层布置室外机时,凹槽宽度不应小于,室外机置于凹槽的深度不应大于,空调室外机的排风口相对时水平间距大于4m。

屋面与外墙交界处和屋顶开口部位设500mm宽垂直纤维岩棉板防火隔离带。

绿色建筑说明项目建筑满足规划要求,场地内无崩塌、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无易燃易爆、无化学品和放射物质等危险源的威胁。场区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无排放超标的危险源。场区整体稳定,适宜进行工程的建设。

结合自然条件对建筑进行优化设计,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引风进入场地内,增强建筑内部自然通风。

在建筑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建筑室内噪声满足标准要求,建筑周边采用了大量的绿化,种植高大乔木,降低项目场地内的噪声状况。

项目采用低影响开发,减少开发对原有环境的冲击,同时注重对现有植被的保护,注重项目的原生态,尽可能减少场地挖方量,充分利用项目场地表层土壤。

建筑周边体育设施、绿地、休息设施错时向周边市民开放。

本项目主要采用的重庆本地的乡土植物,采用了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等形式。采用地下停车库方式节约用地,错时向社会开放,提高使用效率。

场地交通便利,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汽车站点,到达公共汽车站步行距离不超过500m/到达轨道交通站步行距离不超过800m。(站点情况请根据项目情况描述)

景观设计尽量减少硬地铺装,增大透水地面面积,硬质铺装地面中透水地面面积比不低于50%。

景观用水采用管灌、微灌相结合的高效节水灌溉方式。

建筑采用通透式布局,充分利用夏季主导风向增强室内自然通风,形成良好的室外风环境,从而加强室内自然通风。

场地周边无高大建筑物的遮挡,主要功能房间与周边建筑距离较大,防止视线干扰。建筑的外墙、隔墙、楼板均采用隔声性能良好的材料,优于标准的要求。

本项目建筑造型简约,功能与装饰构件一体化设计。

建筑施工均采用预拌混凝土;采用高强钢材、高性能混凝土。

建筑中采用了节水型器具、高能效光源,隔声及热工性能优良的门窗产品,节能耐久的电气设备产品。

结构专业

场地规划选址

根据地灾评估资料本场地属于抗震一般地段。(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地基基础

地勘报告暂时不详待明确后确定;根据重庆当地经验一般为独立基础或者桩基。

(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结构布置

本工程建筑物为框架结构。

车库顶板平面布置采用双向板,其余建筑物平面主要采用单向板传力体系,以达到结构受力合理,结构构件经济。(请结构专业根据项目自身情况描述)

建筑结构高强材料的运用

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柱纵向受力钢筋采用不低于400MPa级的热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受力普通钢筋使用不低于400MPa 级钢筋的用量高于受力普通钢筋总量的70%。钢结构中Q345及以上高强钢材用量占钢材总量的比例不低于50%。

采用预拌混凝土。

电气专业

变配电系统

合理布置变配电房,使变压器深入负荷中心,以减少电缆用量,并尽可能地避免电能回送,保证供电半径小于250m,电压降控制在±5%。

合理选择变压器的容量与台数,以适应由于季节造成的负荷变化时能灵活投切变压器,实现经济运行,减少由于轻载运行造成的不必要的电能损耗。

合理分配负荷,变压器的负荷率不大于85%,尽量使变压器工作在高效低耗区内。配电线路

尽量选用电阻率ρ小的导体作为配电线路。电缆的选用在满足了供电负荷的电流大小的基础上,参照根据TOC计算方法计算出的经济电流范围表作校核,大部分电缆尤其是大截面的电缆供电的设备的电流符合经济电流范围。

变压器、电动机

选用SCB10型节能型变压器。

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

本工程30kW及以下的电动机采用直接启动方式启动,30kW以上电动机采用降压启动方式启动。

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节的设备、采用调节电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如恒压供水系统的变频调速等,车库、卫生间通风机采用定时控制等。生活水泵采用变频调速控制。

提高功率因数:

尽可能采用功率因数高的用电设备,电感性设备选用带补偿电容器的用电设备。采用低压柜集中补偿方式提高功率因数。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不小于,降低无功损耗。

照明节能

在确保不降低作业面视觉要求、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减少照明系统的光能损失,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光,使其与室内人工照明有机结合,从而节约人工照明的电能。

照明设计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相关条款规定的照度标准、视

疏散照明的地面平均水平照度值:水平疏散通道不低于1lx,人员密集场所不低于2lx;垂直疏散区域不低于5lx;变配电室等重要场所及避难层的应急照明的照度,按不低于正常照度水平标准选取。

在满足照明质量的前提下,一般房间(场所)优先采用高效发光的荧光灯(如T5、T8灯管)及紧凑型荧光灯。

使用低能耗及性能优良的光源用电配件(如电子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电子触发器、电子变压器等),公共场所内的荧光灯选用带无功补偿的灯具,紧凑型荧光灯优先选用电子镇流器。

根据照明使用的特点,采取分区控制灯光或适当增加照明开关点;卧室等床头灯采用调光开关;公共场所及室外照明的灯具采用程序控制(时控、光控)或光电、声控开关进行控制;住宅的楼梯间、前室、走廊等人员短暂停留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采用节能自熄开关进行控制,当应急疏散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时,应采取消防时强制点亮的措施。

计量与智能化

本工程公建部分根据建筑功能特点,按照明插座系统、空调系统、动力系统、特殊用电等4个分项设置计量系统。

智能化系统与建筑(绿色建筑)相关的有:能源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场地选址

本工程场地电磁辐射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第二章的规定;

本工程由土建设置排烟井,排烟井从发电机房起沿建筑外表面一直伸出屋顶,发电机尾气通过排烟井道高空排放;室外照明设计满足《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2008第7章关于光污染控制的相关要求;

为避免室内照明溢光,室内非应急照明在非运营时间能自动控制关闭。

给排水专业

给水充分利用市政水压,系统合理分区及采用变频调速供水设备,以节省运行费用。

各种不同用途的用水(绿化、消防、商业等)分别进行精确计量。

水池(箱)设报警溢流水位,防止长时间溢流排水。

给水系统采用竖向分区方式控制最低处用水器具处的静水压不超过。入户管水压不大于。

产品及设备选用

采用节水、节能型产品。禁止使用一次冲水量大于的坐便器。卫生器具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标准》(CJ/T164-2014)的标准。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龙头、小便器,大便器采用脚踏式延时自闭式冲洗阀。

在设备选型时,对各参数的计算准确,做到合理选形,避免“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发生。供水设备在高效区运行。

燃气热水器选用热效率大于或等于80%的家用强排式燃气热水器。

管网漏损控制

本工程给水系统衬塑钢管符合国家行业标准CJ/T136-2007的要求;

管道上采用零泄漏的高性能阀门。

水池、水箱设置溢流报警装置;水池、水箱进水阀门采用水力控制遥控浮球阀或带液位控制自动联动开闭的电动阀。

根据水平衡测试的要求,安装分级计量水表,计量水表安装率达100%。

用水计量装置

本工程按照使用用途,对卫生间、厨房、绿化、空调系统补水、景观补水等用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按照付费(或管理)单元情况,对不同楼层、不同管理单元分别设置用水计量装置、统计用水量。

用水点供水压力

在保证不低于用水器具最低工作压力的前提下将其供水压力控制在以下,超过部分设置支管减压阀。

绿化节水灌溉

本工程绿化灌溉用水来源为市政供水,灌溉技术为滴灌、喷灌等技术,有效节约室外灌溉用水。

景观水体设计

本工程室外未专门设置景观水体,不用考虑其他补水及非传统水源利用。如设置景观水体,需设置雨水回收系统。(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参考)

暖通专业

居住建筑(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参考)

居住建筑和配套商业用房,建议用户将夏季空调温度设定不低于26℃,冬季采暖温度不高于18℃。

本地区为夏热冬冷地区,建议用户选用分体式空气源热泵型空调器,其能效比应满足《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的要求,并不低于《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中2级标准。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采用风机自动定时或手动启停控制。排风机采用双速排烟风机,平时停车少时低速排风,停车多时可高速排风。

本工程所选用的通风机效率均大于65%,能效等级不低于3级,且具有效率曲线平坦的特点,利于节能运行。普通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均小于(m3.h)。

在外窗可开启面积达不到地板轴线面积7%的房间,采用机械式通风器。(65%标准要求)。

公共建筑(根据项目自身情况参考)

通风

(1)各主要功能房间应设外窗,其外窗(含阳台透明部分)及幕墙可开启面积不小于该房间地板轴线面积的8%。当个别房间不能满足时,设置机械通风系统。(2)本工程所选用的通风机效率均大于52%,且具有效率曲线平坦的特点,利于节能运行,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均小于(m3/h)。

(3)地下车库通风系统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采用风机自动定时启停、或根据车库内的CO浓度进行自动运行控制。排风机采用双速排烟风机,平时停车少时低速排风,停车多时可高速排风。

(4)根据室内功能要求,设置带热回收功能的双向换气装置,排风热回收装置(全热和显热)的额定热回收效率不应低于60%。

(5)空调房间或空调区域面积大于或等于30㎡,且由独立的空调系统承担时,或建筑的总空调面积大于300㎡时,其空调系统均设置新(排)风系统。

(6)本项目中高密度人员房间(会议室、商业)采用CO2浓度传感器监测,联动控制新风系统的运行,该新风系统的风机采用变频风机。

空调

(1)公共建筑房间的新风量、温度、湿度等设计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3的相关要求;

(2)本项目冷源采用拟采用螺杆式冷水机组,热源采用燃气热水锅炉系统,燃气锅炉的热效率大于89%,空调工程夏季设计工况能效比(DEER )满足下表要求,采用的螺杆式冷水机组的COP 值满足下表要求。

(3)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频系统,根据负荷调节变频泵的转速,实现水泵的节能运行。

(4)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比、耗电输热比满足规范的要求。

(5)重庆地区为夏热冬冷地区,用户自理空调的房间,当采用分体式空调器时,其性能系数应不低于《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规定的1级能效等级产品;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制冷综合性能系数IPLV (c )不低于国家标准《多联式空调(热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规定的3级。

(6)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选用变冷媒流量多联机时,应根据室内外空气温度、配管长度和室内外机的高差对机组能力进行修正,其配管的当量长度不宜超过70m;或通过产品技术资料核定,配管实际长度制冷工况满负荷的性能系数不应低于。 (7)在施工图阶段,对空调房间进行热负荷和空调逐时逐项冷负荷计算;冷水机

组的总装机容量,应根据计算的空调系统冷负荷值直接选定,不另作附加;在设计条件下,当机组的规格不能符合计算冷负荷的要求时,所选择机组的总装机容量与计算冷负荷的比值不得超过。

全在这了,18项绿色建筑节能环保新技术 1、高效保温隔热外墙体系 建筑内保温致命缺点是无法避免冷桥,容易形成冷凝水从而破坏墙体,因此无论是从保温效果还是从外饰面安装的牢固度和安全性考虑,外墙外保温及饰面干挂技术都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方式。 外保温的形式可有效形成建筑保温系统,达到较好的保温效果,减少热桥的产生,其次保温层与外饰面之间的空气层可形成有效的自然通风,以降低空调负荷节约能耗并排除潮气保护保温材料,最后,外饰面有挂件固定,非粘接,无坠落伤人危险。 保温效果明显 --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基本上消除建筑物各个部位的"热桥"影响。从而充分发挥了轻质高效保温材料的效能,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它可使用较薄的保温材料,达到较高的节能效果。 保护主体结构

--置于建筑物外侧的保温层,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湿度、紫外线等对主体结构的影响。建筑物竖向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内部一些非结构构件的开裂,而外墙采用外保温技术可以降低温度在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 有利于改善室内环境 --外保温可以增加室内的热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等对墙体的侵蚀,提高了墙体的防潮性能,可避免室内的结露、霉斑等现象,因而创造舒适的室内居住环境。 扩大家内的使用空间 --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墙外保温使每户使用面积约增加1.3-1.8m?。 便于丰富外立面 --在施工外保温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聚苯板做成凹近或凸出墙面的线条,及其他各种形状的装饰物,不仅施工方便,而且丰富了建筑物外立面 不同外墙保温系统对比

2、高效门窗系统与构造技术 外窗保温系统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断桥铝合金窗框; 中空玻璃; 窗框与窗洞口连接断桥节点处理技术; 外窗安装断桥铝合金中空玻璃窗户,同时通过改善窗户制作安装精度、加安密封条等办法,减少空气渗漏和冷风渗透耗热。 采用高性能门窗,玻璃的性能至关重要。高性能玻璃产品比普通中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高出一到数倍。 例如单面镀膜Low-E中空玻璃,其导热系数约为1.7w/m2k,保温隔热性能比普通中空

1.建筑设计说明 1.1工程概况 ⑴工程名称:第六中学教学楼建筑结构设计 ⑵总建筑面积:12029.78平方米 ⑶结构形式:本工程主体为框架结构 ⑷层数:主体建筑为5层(6层水箱间) ⑸耐火等级: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 1.2平面设计 1.2.1设计依据 ⑴建设主管部门对该项目的批复文件; ⑵建设提供的设计任务书及审查通过的设计方案; ⑶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⑷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⑸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⑹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99-86]; ⑺依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21/T1477-2006 J10923-2007]; ⑻依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⑼依据国家各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法规》及条文,辽宁省建筑标准设计《建筑构造图集》等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2.2柱网尺寸 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受力等多方面因素,本建筑柱网采用:9000×7200、9000×3300、9000×5700。 1.2.3平面布置形式及变形缝的设置 本建筑主体采用矩形形式。建筑总长125.1m ,分别在6轴和7轴,14轴和15轴之间设有变形缝。 伸缩缝:伸缩缝也叫温度缝,是考虑温度变化时对建筑物的影响而设置的。气候的冷热变化会使建筑材料和构配件产生胀缩变形,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都会由于这种胀缩而出现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把太长和太宽的建筑物设置伸缩缝分割成若干个区段,保证各段自由胀缩,从而避免墙体的开裂。伸缩缝缝宽()mm 30~20,内填弹性保温材料。 防震缝:防震缝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而设置的。对于地震设防地区的多层砌体房屋,当房屋的立面高差在6米以上时,或房屋有错层,且楼板高差较大时,或房屋各部分结构刚度、质量截然不同时,地震中,房屋的相邻部分有可能相互碰撞而造成破坏,所以,需要设计防震缝把建筑物分割成若干个形体简单、结构刚度均匀的独立单元,以避免震害。防震缝的宽度一般为()mm 100~50。 1.2.4功能分区

(重庆城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城海?松藻中心项目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初步设计 编制单位:XXXXXX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XXXXXXXX) XXXXXXX 节能与绿色建筑专篇 (公共部分) 法定代表人:签名: 技术总负责人:签名: 项目总负责人:签名: 编制日期:二○一七年一月

一、项目概况 XXX项目用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区万寿路,设计地块基地东侧为万寿路,南面紧邻钻石年代项目用地,西面为南湖社区。地块东西长约84米,南北宽约63 米,呈近似长方形状。总用地面积为5205.00m2,设计为高层公共建筑。项目由24层塔楼、4层裙房,地下3层车库组成。总停车数为283辆,总建筑面积41676.45m2,为甲类公共建筑。 本项目按重庆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16进行设计,达到绿色建筑一星(银)级标准。建筑绿色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均为一星级及以上的绿色建材。 二、建筑专业 2.1 设计依据 1、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规范、规定 1)《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DBJ50-052-2016 2)《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 JGJ144-2008 3)《岩棉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建筑构造》13J02 DJBT-069 4)《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1993 5)《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7106-2008 6)《建筑幕墙》 GBT21086-2007 2、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文件 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发﹝2013﹞98号) 3、节能设计依据的相关报告 1)重庆市规划局下发的《建筑工程方案设计审查意见函 2)由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XXX中心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一次性勘察),勘察结果显示本项目用地适宜工程建设。 3)南岸区环保局通过审核的《环境影响报告表》渝(南岸)环备[2016]003号。 2.2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概况表

浅析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的能源消耗问题也愈来愈严重,这就需要从各 方面加强重视,保障建筑节能设计的质量,最大化的减少建筑能源的消耗。通过 将绿色节能理念和建筑设计进行有机的融合,就能保障建筑设计的整体质量,这 也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 引言 绿色节能理念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中,把建筑领域对环境 的损害降到最低,并且综合运用资源与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使得经 济的可持续发展得到保障。绿色节能理念原本是在经济领域得到应用,之后慢慢 在建筑领域也得到普及。对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实际运用,可以在很 大程度上降低资源对整体环境的压力,并且使得建筑领域的浪费现象得到很好的 控制,进而促进绿色节能理念在现代建筑设计领域中的发展与运用。 1我国绿色建筑设计现状及节能设计的重大意义 目前,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我国人口基数大,所以,对 于环境保护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当前这种情况,在建筑设计中如何做好节 能设计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在当前全国范围内都出现了一定的环境恶 化情况。受到这种现象的影响,在2014年之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水平逐渐放缓,同时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逐渐尖锐。所以,在对经济开发过程中,要求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当前该工作已经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的重视。在建 筑业的发展中,要求积极应用一些较为合理的措施才能构建一种全新的运营模式,这样可以逐渐降低此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进而才能对资源 进行优化,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也会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和谐地进行,尽早实现 环境保护的功能。因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基础研究比较晚,因此 就会存在着建筑质量比较差,区域差异明显、制度体系存在缺陷、绿色环保理念 较为缺乏等等问题。进而就会导致我国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而言 较为困难。而在绿色建筑初始发展时期,以政府的政策作为基本核心制度因素以 及技术产业化作为支撑因素,这些是对绿色建筑发展造成影响的制约因素,在大 众消费者需求、开发商认识以及绿色建筑初的投资等等则构成了第二层次制约因 素群,在完成了初始阶段以后,这些都是绿色建筑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以及遵循的原则 2.1 绿色节能建筑设计发展的现状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是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但是从当前的发展现 状能看到,其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1)没有科学使用高能效设备 建筑的绿色节能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人员盲目的使用高能效设备,没有结 合实际的需求,造成投入的设备和建筑实际需求不相符合,不仅不能起到积极作用,反而造成了设备的应用紧缺问题。有的高效能设备的闲置问题比较突出,而 应用的设备和实际的能耗偏差比较大,没有达到设计的要点。 (2)绿色节能的拼接设计问题 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发展已经成为人们所熟知的设计方式,但是设计人员对 绿色节能设计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从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 就比较容易出现技术硬性拼接的现状,设计技术的科学性不强。具体设计过程中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2)人行流线: 项目人行流线结合中心景观绿化、入户小径形成一条相对安全的人行路线及休憩空间,考虑步行者的视觉感受,在植物、建筑的布局上营造步移景异的效果。(3)本项目为高层建筑群,小区内部沿高层建筑设置消防道路及回车场,消防车道宽≥4米,满足消防要求。 6.环境与绿化 小区景观系统延续了总平规划中心花园式结合绿化系统,结合建筑周边绿化布置,营造整体中心花园式内庭院景观,让每个组团的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朝向。7.公共配套服务 本项目规划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为小区服务的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商业服务设施主要是沿街独立店面、超市、商业等;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活动用房、物业管理等,满足小区配套服务设置要求。 8.人防设置 人防工程按相关人防要求设置在本项目的1号地下室范围内,并满足本项目的人防需求。 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无障碍设计规范》(GB0763-201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100-98)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8) 甲方的意见 2.建筑物使用功能: 1#楼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2#~5#楼均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裙楼为两层商业用房;6#楼一梯四户一类塔式高层住宅楼,首层为小区配套活动用房。地下室分为两个,1#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为1层地下室,设置设备用房;2#~6#楼底盘辐射范围区域,主要功能为机动车停车库、非机动车车库、人防、局部设置设备用房。 3.建筑的功能分区及平面布局: (1)地下室共分为五个防火分区,其中四个作为机动车停车库,一个作为非机动车停车库。地下室区域战时设置人员掩蔽所。 (2)1#~5#楼均设计为一梯四户一类单元式高层住宅楼,竖向交通设计采用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按担架电梯设计)加剪刀梯形式,更好的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竖向交通形式及现代居住人群多元化的居住需求,营造更好的居住环境。结构形式采用框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探讨 [摘要]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建筑围护;结构太阳能 一、何谓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 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温度较低的北方地区,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平方米(约164.7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平方米(约145.68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三、总体定位及规划 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 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四、功能分区与平面组成 总平面布局围绕轴线、广场、街市展开,以提升广场的商业价值及营造良好的空

建筑节能、低碳环保、绿色生活 什么是绿色建筑?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所以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什么是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所谓建筑节能,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度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所称的节能建筑是指按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能明显提高室内舒适度,同时能够降低采暖、空调等能耗的建筑。 什么是节能型住宅? 节能型住宅通过严密的保温隔热设计来节能。设置隔热

层和隔热门窗,相当于为建筑穿上“棉袄”;设置层顶保温层,相当于为建筑戴上“冬帽”;给水管包裹保温材料,相当于给水管穿上“冬衣”,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住宅的保温性能。 为什么国家高度重视建筑节能? 我国是人口多、资源贫乏的国家,煤炭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原油只有1/7,天然气只有1/10,水只有1/4。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是建筑、制造、交通三大能耗之首,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开展建筑节能是国家实施节能战略的重要方面。 新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单一材料导热系数过大,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板或聚苯板等)组成复合墙体。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保温效果又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基本上都采用此种方式。我国使用复合保温结构墙体体系将是大势所趋,其具有以下优势:

建筑设计说明模板 第一章建筑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余姚市规划局提供的肖朗路东侧,丰悦路南侧地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规划用地红线图 2、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设计任务书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住宅设计规范》 GB50096-1999(2003年版)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7、《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10、《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11、《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10 12、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J10310-2003 13、《公共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14、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6-2007 15、《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J114-2001 16、《民用建 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7、《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 18、《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 50353-2005 19、《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 技术规定》甬政发[2007]77号 20、其它规行的有关国家和余姚的法规、规范及规定 二、工程概况 1、余姚城西工业园一期安置房位于余姚经济开发区城西工业园。城西工业园区位于余姚市西侧,距离余姚市中心仅约5公里,交通便利,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 2、余姚城西工业园安置房一期(第一区块)新建工程西临城市主干路——肖朗路,北侧丰悦路为次干路,南侧的丰茹路路及东侧的河角路为城市支路。基地东侧与南侧地块

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 作者:王诗源班级:0801402 学号:11 邮箱:429280182@https://www.doczj.com/doc/eb18397610.html, 摘要:绿色建筑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绿色建筑能耗低、效率高、污染少,最低限度地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使用可再生资源.文章介绍了绿色建筑的定义和原则,并就绿色建筑的生态节能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环境;能源;绿色建筑;生态节能 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经济迅猛发展,人类正以无比的勇气和智慧改造自然,书写着人类史辉煌的篇章.但是在轰隆的机器声中,人类这些“天之骄子”在征服自然的同时,自然界也正在悄然地向人类发起报复,生态危机、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源匮乏,正日甚一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切使得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和总结,并使人类渐渐认识到大自然不是可以任意改造的,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有机体,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世界上有两类资源:一是可再生资源,如水、氧气、树木、生物等,它来源于地球上的自然的发展过程;另一类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石油、煤炭等,它的数量在地球上是固定不变的.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相当严重,人均能源拥有量低,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约占75%.全国年耗煤量已超过13亿t.由于燃煤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和酸雨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我国能源终端利用效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建筑面临着一场新的革命,建筑节能环保势在必行.随着环境问题及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一些学者开始关注环境,联合国于1986年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而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为代价.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各个国家正确处理与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关系的共同的发展战略,是人类发展的唯一途径.1999年20届国际建协大会在北京召开,各国与会代表在“21世纪的建筑学”的主体下签署了《北京宪章》,《北京宪章》中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倡导科技与人文共进.因此“可持续的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

柘城?万洋城方案设计说明8?《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版) 一建筑设计篇 一、项目概述 项目名称:柘城?万洋城 选址: 项目位于柘城县,南面为学苑路,东面为九华山北路,西面为太行山路,北面为玄武湖路。整体地理位置非常优越。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09809.2 平方米(约164.7 亩),实际用地面积97122.99 平方米(约145.68 亩)。 使用性质:商业用地 建设规模:建筑实际面积约为110840.39 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1. 根据甲方提供的用地现状图(含道路红线等规划要求) 2. 《总图制图标准》(GB 50103-2010 )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4.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5.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2014 ) 6.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7.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763-2012 三、总体定位及规划空间设计的新特点: 1.商业空间步行化 为减少机动车交通对购物活动产生的干扰,商业空间步行化,即将一定范围的商业空间辟为步行空间,禁止机动车通行,从而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2.商业空间室内化商业空间室内化是利用屋顶的覆盖功能,将步行商业活动引入室内,并通过人工环境控制,减少不良自然条件对步行活动的影响,从而创造舒适的购物环境。 3 公共空间社会化 商业建筑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公共空间中加入更多的社会活动,可以增加商业空间的价值,整体打造双首层商业,通过东西轴线、南北轴线、中心广场、及区域广场的整体设计。整个市场流线四通八达、有场有市,更利于专业市场业态需求,形成柘城新的城市中心,商业地标。 本项目充分利用基地周边资源,采用因地制宜的布局方式和人性化的结构特征,打造优美的城市景观,为投资商、消费者等提供亲切宜人的空间感受。 通过对周边已形成的城市资源的研究,抓住与城市紧密衔接的切入点,是本设计规划结构的基础。交通、景观资源等元素的叠加、重组,构成了该设计的基本格局。人车分流,建立通畅安全的步行空间。

绿色建筑节能宣传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建筑节能、低碳环保、绿色生活 什么是绿色建筑? 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所以绿色建筑是通过科学的整体设计,集成绿色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维护结构、新能源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废物排放减量无害、建筑功能灵活适宜等六大特点。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而且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最为经济合理,对环境的影响最小。 什么是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所谓建筑节能,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度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所称的节能建筑是指按国家和省建筑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能明显提高室内舒适度,同时能够降低采暖、空调等能耗的建筑。 什么是节能型住宅?

节能型住宅通过严密的保温隔热设计来节能。设置隔热层和隔热门窗,相当于为建筑穿上“棉袄”;设置层顶保温层,相当于为建筑戴上“冬帽”;给水管包裹保温材料,相当于给水管穿上“冬衣”,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住宅的保温性能。 为什么国家高度重视建筑节能? 我国是人口多、资源贫乏的国家,煤炭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2,原油只有1/7,天然气只有1/10,水只有1/4。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是建筑、制造、交通三大能耗之首,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减少环境污染,已刻不容缓,开展建筑节能是国家实施节能战略的重要方面。 新型建筑节能结构体系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单一材料导热系数过大,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板或聚苯板等)组成复合墙体。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保温效果又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基本上都采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1.设计背景 同原鸿恩寺项目区位于渝北区大石坝街道长安厂一厂区B地块。第五期是同原鸿恩寺项目最后一块用地(J分区)。第五期位于同原鸿恩寺项目整个用地范围的西北角。第五期北面为城市主干道(红石路),东面为规划中的市政规划广场,广场东面是建设中的第三期(以商业办公为主)。南面为规划中的16米城市道路。西面为宽度16米的城市道路,路西面为江陵医院。北部片区现状人口密集,老工业企业众多(前卫仪表厂、江陵厂、长安厂、川东石油局等),属重点旧城改造区域。当前公共交通发达,18条公交线路直达主城各区,规划红岩村大桥、南北干道、轻轨5号线将使立体式交通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整个五期用地呈狭长带状分布,整体用地规模较小。第五期地块南低北高,红石路与南面规划道路高差约13米。现场无坍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 1.2.设计要求 第五期总用地面积14845.57平米。由于地块是同原鸿恩寺项目的最后一期,第五期总建筑面积是整个项目容积率剩余面积。根据规划条件,整个同原鸿恩寺项目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为1000736.56平米。其中一期231806.91平米,二期126670.02平米,三期299634.96平米,四期246165.67平米,因此,根据计算,第五期建筑面积应为96458.17平米。第五期容积率为6.50。其中主要为住宅和商业。绿地率≥25%。建筑密度与整个项目各期相平衡。停车泊位居住按0.6个/100㎡、商业等公建按0.7个/100㎡。第五期无建筑高度限制。 1.3.设计依据 1.重庆市规划局核发的1:500红线地形图; 2.重庆市规划局核发的《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建500105200900583 号)》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6.《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8.《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 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10.《商业建筑设计规范》JBJ48-88 11.《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2.1); 12.《小套型住宅设计规范》DBJ50-079-2008 13.《重庆市住宅项目配建体育设施规划管理暂行规定(试行)》(2010)

一、设计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 2.《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BJ/T15-83 3.《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 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 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 6.《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 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 9.《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10.《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 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 13.《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 14.《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 15.《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1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 1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 18.《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19.《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 20.《建筑幕墙》GB21086 21.《广东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T15-133 22.《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106 23.《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JGJ/T0151 24.《城市居住区热环境设计标准》JGJ286 2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26.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 建筑类型:建筑功能: 项目用地面积:㎡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地下:㎡ 建筑高度: m;建筑层数:,其中地上:层,地下:层 三、绿色建筑设计自评表 四、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 1、节地与室外环境(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4.1.1项目选址应符合所在地城乡规划,且应符合各类保护区、文物古迹保护的建设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湿地的保护) 4.1.2场地应无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威胁,无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危险源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对场地内部潜在危险源的检测评估结果及避让措施)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避免场地内存在排放超标污染源的措施) 4.1.4日照间距等相关指标满足所在城市(地级以上)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要求和已经批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规划布局满足日照标准措施,以及是否对周边住宅、幼儿园、学校、老人、医 院、疗养院建筑的日照产生影响) 4.1.5场地内人行通道采用无障碍设计,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场地无障碍设计情况) 4.1.6总建筑面积达到10万㎡及以上的居住小区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应达到人均0.3㎡。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共㎡,人均体育设施室外用地面积㎡。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4.2.1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用地面积m2,居住人数人,人均居住用地指标 m2;项目容积 率。 4.2.2场地内合理设置绿化用地。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绿地面积m2,绿地率 ,住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公共建筑的 绿地对公共开放(说明开放管理措施) 4.2.3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总用地面积 m2,地下建筑面积m2,地下一层建筑面积m2。居住建筑 建筑面积与地上建筑面积比率,公共建筑地下面积与总用地面积比例 ,地下一层面积总用地面积 比例。 4.2.4-1避免产生光污染——玻璃幕墙可见光反射比控制。(4.2.4条拆分为2个子项, 本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是/否)玻璃幕墙建筑,玻璃幕墙反射比。 4.2.5场地内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的有关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属于类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噪声值 和夜间噪声值。 噪声测试或预测报告 4.2.6场地内风环境有利于室外行走、活动舒适和建筑的自然通风。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场地内冬季人行区风速m/s,放大系数 ;建筑迎风背风面风压差 Pa; 过渡季、夏季活动区(是/否)出现涡旋或无风区;可开启外窗室内外表面的风压差大于0.5Pa的比例为 %。 4.2.7采取措施降低热岛强度。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采取的遮阳措施包括,遮荫面积m2,遮荫比例 % ;超 过 % 的道路路面、建筑屋面的太阳辐射反射系数不小于0.4;场地内设置景观水体与自然水体的面积共 m2,达到用地面积的 %。 4.2.8 场地与公共交通设施具有便捷的联系。 m,轨道交通站的距离 m;场地出入口800m 范围内设有条线路的公交通站;(是/否)有便捷的人行通道联系公共交通站点。 4.2.9场地设置避雨防晒的走廊、雨棚。 4.2.10合理设置停车场所。 对外开放策略。) 4.2.11提供便利的公共服务。 公共建筑说明功能类型、共享及对外开放策略。) 4.2.12 结合现状地形地貌进行场地设计与建筑布局,保护场地内原有的自然水域、湿地和 技术措施说明:(说明场地生态保护、生态补偿措施) 4.2.15合理选择绿化方式,科学配置绿化植物。 1.本项目共种植乔木株,平均每100m2种植乔木 株或榕树株(居住填写);采用 垂直绿化比例为,屋顶绿化比例为(公建填写)。2.项目(是/否)采用复层绿化,(说明选用的绿化 植物及其绿化方式,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绿化的形式及其配比)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13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合理设置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对大于10hm2的场地进行雨水专项 技术措施说明:1.本项目绿地面积共m2,有调蓄雨水功能绿地和水体面积共 m2,占绿地面积的 比例为;2.透水铺装面积的比例;3.(说明如何衔接和引导雨水进入地面生态设施,采取 径流污染控制措施)。 证明材料:□场地雨水专项规划设计(场地超过 10万m2时)或综合利用方案专项说明;□设计图纸(专业、 4.2.14合理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外排总量控制。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控制方式是:(说明控制雨水外排总量控制方式) 证明材料:□设计控制雨量计算书;□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4.2.4-2避免产生光污染——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控制。(4.2.4条拆分为2个子项,本条 技术措施说明:(说明室外夜景照明设计内容,是否符合光污染限制规定。)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2、节能与能源利用 (设计参评分合计分,实际得分分,折算后得分分) 必须说明内容(控制项) 5.1.1建筑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强制性条文的规定。 详节能设计说明部分 证明材料:□节能设计文件 5.1.2不应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系统的供暖热源和空气加湿热源。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1.3对建筑内各耗能环节如冷热源、输配系统、照明和集中热水等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1.4 采用区域供冷、集中供热的建筑应设置冷量计量装置。 5.1.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得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照明系统采用高效光源、附件及控制系统,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 5.1.6建筑的用电指标(负荷)不超出当地用电规划要求,并符合本省及本城市的相关规 技术措施说明:(应说明建筑用电指标的设计值,用电指标(负荷)规划要求等)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自选说明内容(评分项) 5.2.1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对建筑的体形、朝向、楼距、窗墙比等进行优化设计。 5.2.2外窗、玻璃幕墙的可开启部分能使建筑获得良好的通风。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幕墙透明部分开启面积比例(外窗可开启面积比例)。 5.2.3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优于国家及地方现行相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比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高;供暖空调全年计算负荷降低 幅度。 5.2.4采取措施增强建筑通风、隔热效果。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采取屋顶绿化措施的面积达到可采用面积 %;东西外墙绿化的面积达到可采用面 积% ;住宅墙面采用浅色外饰面(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小于0.4)的面积达到墙面面积 % ; %以 上的窗户进行有效的外遮阳。公共建筑非空调公共空间占公共空间面积的 % ;主要功能空间(是/否)采 用电风扇;建筑东、西面外窗和幕墙(是/否)均采取外遮阳措施;玻璃幕墙、采光顶采用遮 阳措施。 证明材料:□设计图纸(专业、图号) 5.2.5供暖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均优于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的规定,以及现行有关标 准能效限定值的要求。 技术措施说明:本项目(是/否)设计空调采暖系统;相对于能效限值提高(降低)幅度为。 5.2.6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DBJ 15-51等的有关规定,且空调冷 热水系统循环水泵的耗电输冷(热)比比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 规定值低20%。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DBJ/T 15-83-2017示范文本)附件3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应用技术在当今世界对低碳排放的追求越演愈烈、人们对健康节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节能减排与绿色生态成为了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是我们对周围环境的改变和适应的开发行为。建筑行为要素是自然资源的消耗、改变和转化,绿色建筑行为在各方面都对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也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文章试从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能为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一、何谓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在概念上主要包含如下几点:(1)节能,在这里主要是强调要我们减少各种各样的资源浪费;(2)保护环境,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减少环境污染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数量;(3)满足人们使用上的要求,为人们提供的使用空间要做到“适用”、“健康”、“高效”。绿色建筑从设计、建设、使用、维护到拆除每个环节都有各种各样的节能及环保要求。这意味着在设计阶段就要重点考虑环境因素的利用,还要尽量地降低建设过程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且确保建筑在运行阶段能为人们提供低耗、舒适、健康的空间,并全力降低拆除时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程度。二、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一)合理的建筑布局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在一栋建筑的规模、功能、区域确定了以后,建筑外形和朝向对建筑能耗将有重大影响。一般认为,建筑体形系数与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的大小成正比关系,合理的建筑布局可以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电力使用载荷。从热力学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较小的体形系数与较小的外部负荷呈现正比关系。而用途为住宅的建筑物外部负荷不稳定其对能量消耗占主要因素。而对运动场馆、影院等大型公共用途的建筑物而言,其内部的发热量要远远高于外部的发热量,所以在设计中较大的体形系数更加有利于散热。也就是说普通住宅与大型的公共建筑由于用途不一样,其发热量影响因素也不一样,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其体形系数的设计要求是相反的。(二)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能够大幅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对建筑物进行外墙保温是一项能够大幅提高热工性能的绿色节能工程。其外墙保温材料的铺设厚度与其保温效果呈现正比例关系。外墙保温工艺的广泛应用不但可以在寒冷的冬季有效地避免室内温度的快速流失,而且在炎热的夏季还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太阳光辐射而导致的外墙温度升高进而带动室内温度的上升,从而减小了空调等制冷设备的工作载荷。这样一来,通过铺设建筑物外墙保温层不但使夏季的隔热性能得到提升还使得冬季的保温性能得以加强。这样就减轻了冬季供暖压力和夏季的降温电力载荷,从而使得建筑物的能耗得到降低。所以,从考虑降低能耗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大力推广建筑物外墙保温工艺与技术进行广泛的实施。(三)对室内环境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综合性系统节能的目的绿色建筑的一大特点就是综合利用空气处理、尽可能地多采用自然光、优化完善自然通风设计等诸多综合系统,整体性多方位地进行优化与系统整合。将多方面的使用功能有机地进行整合与优化完善,科学系统地从整体上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在整体性综合控制当中暖通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一般的建筑当中暖通系统占其总能耗百分比高达50%以上。对建筑物的暖通系统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和有机的整合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要降低暖通系统的能耗,首当其冲就是要从优化暖通系统的设计入手,其节能成败的关键因素是对暖通系统的自动控制。而从当前的暖通空调系统优化设计方案实施效果来看,节能效率最高的基本上都是采用集散控制技术的绿色建筑系统,一般地,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效率最高可达30%左右 (四)充分利用洁净丰富的太阳能天然能源就目前而言,太阳能为目前已开发的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其具有极为洁净和廉价等诸多显著优点。目前,在住宅建筑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空调、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电池。对于我国而言太阳能资源相对还是十分丰富的,浙江地区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710~2100小时。这为我国开发利用洁净的太阳能资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在制约着太阳能利用的最大因素在于其能量转换率过低,但是从发展的角度来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太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