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如何与学校配合

家长如何与学校配合

家长如何与学校配合
家长如何与学校配合

一、你的话和态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

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有方。建议您:一是激发孩子上小学的热情。千万不要用“上学就要收骨头”等话来吓孩子,而是要说一些欣赏与鼓励的话,如:“你真的长大了”“你越来越像小学生了”“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上小学很光荣,很自豪。二是全面关注孩子的发展。一般而言,孩子对学习是否有兴趣,生活是否有规律,在集体中是否合群,这几个方面情况往往影响其入学后的适应性。您需要时时关注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发展,让其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行为习惯等。

二、幼小衔接家长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

答:以下这些内容,可以供您分析、了解孩子情况时作参考。(1)孩子是否对入小学充满期待与向往?(2)孩子是否能与周围同伴友好相处?(3)孩子离开家人进入陌生环境后是否会沮丧?(4)孩子是否能自然地与除家人以外的人交往?(5)孩子对阅读是否感兴趣,是否能回答相关的问题?(6)孩子是否能独立完成系鞋带、戴围巾、收拾玩具等事情?(7)孩子是否会照顾自己,如:主动饮水、根据冷热自己穿脱衣服等?(8)孩子是否会重复简单的口信?(9)孩子是否能熟练地使用纸、颜料、剪刀、胶水、水彩笔等物品?(10)孩子是否能够同时记住两个或三个任务,并执行这些任务?(11)孩子是否能说出自己的家庭地址和家人的姓名、电话号码?(12)孩子是否会承认自己不懂,而主动请求帮助?

“学习准备期”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一个过程。按一般而言,可分为学前、学中和学后,应抓紧学前、关注学中、延伸学后

三、假期中,家长如何指导孩子有规律地生活?

答:作息有规律也是帮助孩子树立规则意识,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

一是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在孩子做某件事(喝水、上厕所、做作业等)之前,要让他作好充分准备,明确需要完成的时间。一旦开始,就不允许以各种借口来拖延时间(如,来回走动)。另外,可为孩子准备一个定时的小闹钟,规定好时间限制,让孩子自我监督,自己控制时间。

二是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家长最好能与孩子共同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贴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并要求孩子按照时间表去做相应的事。

三是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孩子升入小学后,在作息时间上,会有许多意外的变化,为了增强孩子的适应性,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安排一两次打破常规时间的事情,如:晚上一起外出观看夜景、休息日一起看球赛等。如果过分刻板地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孩子的适应性反而会大大降低。

四、入学前,家长如何培养孩子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答: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入学前,孩子需要哪些生活自理能力呢?1、能有序地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玩具。2、用好的东西及时归位,保持整洁。3、能正确处理好用餐、盥洗、排泄等事情。4、能帮助家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家务。5、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要让孩子具有以上这些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长们可做些尝试。

五、入学前,家长为孩子准备学习用品要注意什么?

答:入学前,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准备如下学习用品。1、基本学习用品:书包、垫板、铅笔盒、木制铅笔、塑料长尺、4B橡皮、文件袋(用于放练习卷或练习本)。2、特殊学习用品:卷笔刀、剪刀、固体胶、记号笔(粗、细各一支)、油画棒一盒、水彩笔一盒(颜色无需太多,体积不宜过大)。

六、入学后,家长如何与老师进行沟通?

答:您不妨采取以下方法与老师沟通。

1、通过多种方式与老师保持经常联系。您除了可以利用家长会、教师家访时与教师作个别交流外,也可以利用便条、电话、短信、网络等形式及时地与教师互通信息,使双方更多了解孩子近阶段在家庭及学校中的一些表现,您也可以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的各项管理措施提出合理的建议。

2、向老师客观地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往往是最真实的,其在家中的学习、饮食、娱乐和休息等各种习惯,以及在向家人叙述学校发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您都可与教师作适当地沟通,以便教师更多了解您的孩子。

3、倾听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正确看待教师对孩子的批评。

七、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处理好与老师的关系?

答:作为家长,可尝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1、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每天在校与老师、同学相处,发生的大事小情都希望在家中与您分享。这时,您要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因为这是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的最好途径,您与孩子一起分享好消息或有趣的事,让孩子觉得校园生活的快乐,从而加深与老师的亲近感。

2、多与老师沟通。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都希望孩子能茁壮成长,但是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校和家庭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上容易产生分歧,使孩子难以适应。这里,就要求您能够多与老师进行沟通,共同探讨教育的理念。如果对老师的做法有所不解,可以坦率地提出并探讨,从而达成共识。家长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不要心存顾虑,这样反而容易产生误会,适得其反。

3、切忌与老师关系过分亲密。有很多家长希望通过送礼、请客吃饭等方式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以获取老师对自己孩子的特别照顾。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这样的做法实不足取。

眼放远:家长关注重点指向

“学习准备期”所在关注的不仅是孩子面临上学的“初期”,而且在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全期”,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而且要关注孩子的“习惯”

八、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答:自信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逐渐养成的。作为家长,要为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创造条件。

首先,您不要乱作比较,尤其要切忌不要把您孩子的短处与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较。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指纹,千人一面的世界是不可思议的。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的唯一,因为他们世界才丰富多彩。其次,您要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大胆激励。每个孩子都有长处,您不妨从日常生活中,从不起眼的小事中去寻找,并要直率地告诉孩子“某事,你做得真棒”。第三,创造机会,积累自信心。您不妨在家中设计并进行孩子擅长的游戏活动,如与孩子进行一些亲子游戏,设置一些能够实现的小目标,让孩子在完成任务后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让他在心里感知自己是行的。

九、家长要培养孩子哪些必要的学习习惯?

答:学习习惯一般是指和学习有关的、由良好的心理素质支配下的行为和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学习规范开始。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您特别要关心他一些有利于学习和学校生活的习惯,如:(1)倾听和提问的习惯;(2)表达和发言的习惯;(3)阅读和书写的习惯;(4)记忆和思考的习惯;(5)遵纪和守时的习惯;(6)合作和分享的习惯,等等。

相信家长对培养孩子这些基本的学习习惯也会持赞同的态度。如,遵守纪律、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遵守作息时间等习惯的养成会使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下课好好休息,按时完成作业,劳逸结合,身心愉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体验学习的快乐。又如,养成合作和分享的学习习惯,可以使您的孩子更有效地参与一切教学活动,在和老师、同学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学得更加主动、活泼,既可以增长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又可以融洽和老师、同学的感情。

十、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家长可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在孩子刚入学时就重视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孩子形成责任意识、任务意识以及其他一些重要的品质很重要。为此,您不但要关心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还要尽可能做到培养得法。您不妨从这几个基本的方面入手:

1、给孩子创设一个静心作业的环境。准备一个学习的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这个“区域”做自己的事情。

2、要注意让孩子定下心来做作业,不可以一会儿吃吃东西,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做这,一会儿做那。要养成专心做作业的习惯。

3、要提醒孩子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帮助他逐步形成时间观念。一般一年级学生的回家作业时间为半小时左右,大部分孩子是能够在这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的。

4、要帮助孩子养成在一般情况下回家后先作业再玩耍的习惯。提醒孩子牢牢记住做作业是学生必须完成的任务,任务完成了,再去做其他事情会更轻松,更开心。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子女 现在上小学的儿童,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当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儿童可塑性强,正是其品德、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所以说独生子女能否健康成长,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能否与学校正确配合,同步担负教育孩子的任务。 一.要负起管教孩子的责任 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送孩子上学,一旦孩子进入学校,家长就如释重负似地将教育的责任全部推到教师身上,认为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事,这都是十分错误的。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子女成长承担教育责任。要记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还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诚然学校是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必须有家长的正确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其次,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大部分时间在家中度过,加上学校学生人数多,教师的精力和时间无法与孩子父母相比;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如果得不到家长的支持、配合、强化,是难以起到有效作用的;其三,由于家长与子女之间固有的血缘、感情和伦理上的内在联系,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效果。因此教育好小学低年级独生子女,特别需要家长积极、主动、正确的配合 二.家教中的一些误区

为了培养孩子成才,大多数家长能按照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要求进行配合。但是,由于有些家长教育方法和教育观点不正确,所以并不能取得好的教育效果。如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我自己的,如何教育是自家的事情;有的认为不打不成才,对孩子采用打骂教育,使其失去天真和上进心;(例子:略)个别家长因孩子进步不大,对配合教育失去信心;还有的家长溺爱孩子,不能正确对待学校教师的教学要求,袒护孩子,在教育过程中与教师产生隔阂和矛盾;(例子:略)小学低年级学生大脑功能的可塑性比较大,不但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容易形成习惯,家长应配合学校抓住这一良好教育时机,对儿童进行文明礼貌、尊敬老师、诚实勇敢、拾金不昧、热爱劳动、认真学习、团结友爱、关心集体等方面的教育,并养成良好习惯。老师要求刚入学的儿童做个合格的小学生,见了老师要问好,学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家长就要以身作则,见了老师主动问好,或教孩子向老师问好。如果家长见了老师不打招呼,骑着自行车不下车,捎在车座上的孩子向老师问好,或者向家长说:“这是我们的老师。”家长不予理睬,无形中会给孩子留下不好的影响,以后见了老师不打招呼,如同陌生人一样,对待他人也就谈不上尊敬、有礼貌了,家长的行为影响了教育的效果。打扫卫生对初入校的小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题,他们在家里是宝贝,“含着怕化了,捧着怕摔了”,来到学校老师要求他们热爱劳动,不怕脏,不怕累,教他们学会扫地,自己的事自己做。家长应该配合学校,在接孩子时教孩子如何扫地、洒水、摆桌椅。如果家长看到孩子扫地时弄赃了衣裤,弄湿了鞋袜,又不会扫地,很着急,

各位学生家长:下午好! 今天,机会难得,感谢你们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此次家长会。家长们聚集在一起很难得,借此机会与各位家长进行一些交流,目的是增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增强了解,达到共同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我要与各位交流的话题是: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家长应该如何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班主任任园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学生的法定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孩子的性格、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形成,主要靠家庭教育打基础。因此,家长应该“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的家庭”,以身作则,成为子女的楷模。同时严密关注,及时了解子女的思想、行为动态,以防为主,杜绝不良行为的发生。教育他们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讲卫生;另外,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一切从孩子的安全出发,教育子女严格遵守各项法律,严禁子女参与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监控文化生活,严防精神污染。希望家长督促孩子远离网吧,,也不要涉足营业性电子游戏室。不参加不听、不信、不传、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指导孩子多读健康的书刊,多看有益的节目,培养文明行为;上学、放学路上不要逗留,及时回家,教育子女加强自我防范需要意识,防止受侵害。学校工作家长做好如下配合: 一、加强与老师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与老师之间本来就是合作者,彼此信任、相互交流学生在家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等情况,对学生全面进步成长很有帮助。在交换意见的时候,最好不让孩子在场,有家长在老师面前数落孩子的不是,既让孩子难受也让老师难受,这样的交流很容易变成老师和家长你一言我一语地批评孩子,并不利于我们商量一些好的教育方法来帮助孩子。同时,老师在单独教育孩子时,也请家长不要站在一旁,因为有家长在旁边教师会不太自然。希望我们经常交流,为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努力。 二、建立教师与家长互访制度。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走访的同时,学生家长要经常去学校访问教师,通过互访了解学生家庭经济、子女教育、学生在家表现等方面的情况,这样学校进一步指导学生家长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工作 教育好孩子可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它牵涉到家庭教育与学校的教育是不是能有效地结合,形成合力,牵涉到家长的教育观念与学校的教育观念是不是一致,形成共识。 我不知道下面的情况是不是就发生在我们一些家长身上: 有的家长完全不讲孩子的兴趣和意见,认为孩子的一切问题都由他们处理,经常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对孩子的事情干预过多,期望值和要求很高,但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实现这个目标。一旦孩子达不到他们的要求时,就会受到他们的责骂和训斥。 有的家长因忙于自己的工作或生意对孩子的学习撒手不管,任其发展,“你爱怎么就怎么,学习是你自己的事情,学好学不好完全在你自己,我不理你”。这样给了孩子学坏的机会,逃学、辍学,甚至结成团伙,干出违反法纪的事情来,其结果害了孩子。 有的家长对子女百依百顺,要什么就给什么,不管要的东西是不是合理,只要孩子一要就给,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会给,样样事情依着他,孩子以我为中心,对人没有礼貌、撒娇放肆,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那么他就会违反纪律。孩子违反纪律,老师请家长,家长来到学校还要与老师发生冲突,埋怨老师、埋怨学校。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严格,但不苛求孩子,遇事与孩子商量,对孩子的学习比较关心,经常就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交换意见,孩子从家庭中获得学习的支持和力量,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应让孩子接受适量与恰当的批评。

家长朋友,你的教育属于哪一种情况呢? 客观地讲,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比如孩子不听话,情绪易变化,与家长、老师顶牛,学习不努力,时而违反纪律等等,真是让人头疼。但是并非没有办法解决,关键是看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解决。 我们建议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要给予青少年适当的引导,而且这种引导只有在我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一致的情况下,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因此,为了使我们的孩子有更大的发展,希望我们的家长也能尽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家长在配合学校的工作时,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家长平时应注意观察孩子的动向,如发现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吃饭睡觉不香、花钱大方等异常表现,要及时与教师联系,了解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起码,学期一开始或大的考试之后、大型活动之后,就要抽空去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各种表现,而不是等老师通知,或等到孩子有了学生严重问题才去找老师。 二、要与教师默契配合。千万不要乱评价教师,在面前妄评某老师“太严”啦,或者某某老师“没有水平”等等。先不要议论老师的教育方式方法,先要与老师沟通了解老师为什么这样处理,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处理,处理的方式是什么,搞清楚之后再说。 三、要经常与老师“互通情报”。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熟悉和理解学生。如,家长可向教师“提供”孩子单独学习还

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摘要:初中几年是人生的关键阶段,期间文化知识打基础,生长发育最迅速,人生观,世界观初步形成;同时,又是情绪变化较大,看问题处理问题比较简单、思想较单纯的时期。所以家长要了解初中阶段孩子的特点,通过校访、师访及时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思想状况,紧密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帮助孩子走好人生关键步。 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段,几年的初中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那么如何做到呢?笔者认为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 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初中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初中,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我遇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我国古代有很多典籍记载,当子女长大成人甚至为官一方后,父母仍坚持对子女教育、引导的责任,如东晋陶侃做了太守,当其利用职权派人将官家鱼塘的鱼送给家中的老母时,老母生气之余,将鱼原封不动退回,并写信给以严厉地批评;“梁朝王僧辨,‘年逾四十,为三千人将’,其母魏夫人还是严加管教,‘稍不如意,犹锤挞之’”。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入初中他们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结识的是新同学,讲课的是新老师,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行为表现也不太好的同学,也往往暗下决心从新开始。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期望。对原来就比较好的同学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看。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的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招考试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较大,有时

家长课程教案 浅谈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孩子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的到来!感谢各位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同时感谢你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在百忙之中前来参加学校新生入学家长会。 我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感谢大家给我这个机会学习机会,与各位家长朋友共同交流探讨如何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道德品质。围绕以下五个问题与大家共勉。 一、关于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 二、学生现状的分析。 三、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重要性 四、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配合的几个误区。 五、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相配合的具体方法。 下面就以上五个问题具体谈谈我的看法。 一、前海学校“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确定了我们全体师生学习、教育的目标,即塑造“虚、勤、思、博、约前海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成为学生的教育者和榜样者,又要以“虚、勤、思、博、约”作为教育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虚心之人,勤勉之人,思想之人,博学之人,约理之人”,学校教育工作以“虚、勤、思、博、约”的培养目标为中心,开展一些列教育活动,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优秀的社会公民。 二、学生现状分析。 金秋九月我们迎来三年级新生,学校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们带着新奇走进课堂,但是三的知识量比一二年级要大,知识难,科目多,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半年多的学习生活,感受到了学生各个方面的压力。 表现出以下问题: 1、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无法团结协作。 2、吃苦精神缺乏,自立能力较差。 3、学习自觉性不够,上进心不强。 4、劳动意识差,责任意识薄弱。 5、情绪不稳定,叛逆心较强。三年级是一个尤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正处于青春期,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学校和家长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期,对学生加强引导和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受益终身。 三、下面我就谈谈家校合作的重要性。 1、家校联系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使家校教育产生合力,为孩子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学校和家庭比作两个“教育者”,认为这两者“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少年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但是不少家长朋友还没真正认识到自己就是教育者。这就需要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让家长积极担负起教育者的责任,这样才

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初中阶段是人生的关键时段,几年的初中生活是人的生理变化最大的几年,是学习成绩最易分化的几年。在这几年里家长如何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变化,做到与学校积极配合,适时引导孩子快乐、健康地发展,是所有家长殷切盼望的,那么如何做到呢?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重视孩子初中阶段的家教 观察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往往是托儿所的家长强于小学的家长,小学的家长强于初中的家长。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初中,年龄大了,知道学习了,不用操心了。多年来,我遇到许多家长,当孩子在学习、行为方面出了问题时,讲“我交着学费,教育孩子就是你学校的事情,孩子出了问题就应该由学校来负责”。这不是简单的责任推卸,而是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有了问题。父母是子女的首任老师也是子女的终身老师,初中阶段是孩子学习打基础,是非观、人生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家长的责任更重了,对孩子的引导教育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还应该加强。 2、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庭教育是家长从孩子出生到成年期间的重要任务,初中阶段的家庭教育更是其中的关键期和困难期。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初中学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学生进入初中他们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怀着兴奋、自豪的心情跨进中学的校门,看到的是新的校园,结识的是新同学,讲课的是新老师,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充满新鲜感。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即使在小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行为表现也不太好的同学,也往

往暗下决心从新开始。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期望。如果原来就比较好的孩子,家长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孩子,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看。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初中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的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课堂学习的知识慢慢出现不够系统,作业完成的不够好,甚至出现不愿意做作业的现象,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四是受中招考试的影响,初中的学习时间抓的比较紧,考试的频率较大,有时学生感到心理有压力。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进入初中后易出现的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进入中学的适应情况,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初二学段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理想、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以,孩子在初二学段是最关键的时段。 首先是学习上的分化。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在平时,常有一些家长、朋友和我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我认为小学前(幼儿园)阶段主要是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礼仪、游戏中学习),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主要抓好孩子的学习方法,这样才能进入良性循环,孩子长大后老师、家长都省心,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益。 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来说好的习惯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学习成绩的竞争实际上是学习习惯的比赛。 下面,我从家庭角度,谈谈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一些体会,把它概括为“四个关注”和“四个要”。 1、关注孩子上课听讲的习惯。 孩子是否专心听讲,最直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就是联系老师,从老师那里直接了解情况。一种就是经常问孩子,今天上课学了什么?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回答了几个问题?如果孩子什么也回答不出来,那孩子肯定是有问题了。为了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作业之余让孩子说说语文学的那一课,哪些内容感兴趣。数学什么地方难?什么地方容易?久而久之就促进了孩子专心听讲的习惯。 2、关注孩子思考的习惯。 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我认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如果我们的孩子很少举手回答问题或从来都不问问题

的话,那说明他在学习上有一种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者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这样的话,孩子则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去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提问的习惯,让孩子不仅喜欢去问问题,而且也愿意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 3、关注孩子读书的习惯。 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去补课,也不是去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孩子较小的时候就注意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从漂亮的幼儿画报,到少儿儿童文学、意林等读物,随处都有她看的书,有时她读书比较专注,自己一会哭一会笑,吃饭时叫她几声都听不见。加上平时老师也经常把读一篇小故事,查一点小资料作为课下作业,孩子阅读的兴致就更高了。因为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习变得轻松了,这也为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关注孩子作业的习惯。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质量,而且要关注孩子作业完成的时间。有不少家长,包括我自己都有过这样一个感觉,只要看见孩子坐在书桌前,就感到高兴,而不管她在干什么。实际上,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集中精力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样,作家长的要从自身孩子实际出发,根据作业内容规定作业时间。不要让孩子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习惯。

家长应该怎样和学校配合做好家校配合 我校教育仰仗一批懂教育又热心支持学校工作的优异家长,好家长成就好学校。家长应该怎样和学校联手做好家校配合呢? 1、沟通。家长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愿景:我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搭建家长和学校沟通交流的平台: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学校、班级网络平台,了解、支持、协助学校开展工作。主动和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学校的大局为重,出谋划策,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学校管理。正因为家长的口口相传,成就了学校的优良声誉。家校协同,把学校教育做大、做强。 2、把培养优良的习惯放在首位。小学就培养孩子优良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好习惯决定好人生。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书写的习惯,培养孩子正确的读写姿势,看书半小时要休息十分钟,预防眼睛近视。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做事的能力,家长不包办,不代替。 3、书香浸润。每天保障15分钟的读书时间,达到厚积薄发。凡是综合素质高,有发展潜力的孩子都是喜欢读书的孩子。读书能修身、能养性,能益智。 家长要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市等,培养孩子的“静”气,孩子能静下来,什么事都能做好。家庭要营造优良的读书氛围,争创书香家庭。腹有诗书气自华,培养孩子的儒雅气质。亲子共读,营造温馨、优美的家庭氛围。共同培养酷爱读书的书香少年。 4、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自理能力强的孩子不但不影响学习,反而有促进作用。 5、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传递正能量。家长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品行修养和心理健康更加严重。常问问孩子:今天你喜悦吗?和孩子共同分享学校生活的喜悦时光。远比“今天谁欺负你了”要好得多。鼓励孩子要具有针对性,要真挚。多鼓励孩子的“勤劳”,少鼓励孩子的“聪惠”。

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家长应怎样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孩子的工作? 许多家长感叹没时间、不知怎样教,其实这不是问题,重要的是态度,只要我们有心,就会有时间。 1.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孩子出现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而且应该见效,有的家长与老师联系后,孩子依然如故,这和家长的教育方式有关。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学习是老师的事,和家长没有关系,其实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最大!远远胜过学校教育。所以请您经常沟通、询问,让孩子感受家庭的温暖。问一下今天有什么收获?遇到什么困难没有?今天开心吗? 现在的孩子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家长往往明知无理,但经不住孩子哭闹,只能样样事情依着他,从而导致了孩子以我为中心的现象。可是进入学校以后,是有约束和压力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挫折和批评,其实这是好事,孩子的成长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遇到困难和挫折我们给予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接受挫折,磨练他们的意志。以后会越挫越勇。作为家长,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行为应该及时制止,假如您对老师有什么看法,您可以及时和老师沟通,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随便议论老师,这样会降低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导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老师的正常教育失效。 2.关于学习。 有的父母见到孩子学习松懈,成绩不够理想,便十分焦急,有的时常抱怨、斥责,甚至对孩子进行惩罚,这样做是十分错误的,殊不知,学习习惯的养成是有一个过程的,“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事实上必须“炼铁成钢”,方可奏效。与其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与孩子纠缠做过的错事,倒不如用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鼓掌喝彩,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在家里,我们要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应该远离电视、远离麻将,每天抽出一些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切忌客厅就是书房。学校开展集体活动要准时守纪,支持孩子参与,重视孩子的集体活动。 3.关于习惯养成的问题。 对于我们一年级来讲,养成好的习惯比学习成绩更为重要,有了好的习惯做保证,才能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终生受用。在学校老师会严格督促他们,在家里,需要家长的督促.因此我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在家中培养 孩子以下几个习惯,首先,孩子放学回家一定要养成先做作业再玩耍的习惯,这非常重要,做作业前,要先喝水,上好厕所,准备好学习用品(如削好铅笔,准备好橡皮,课本等),作业过程中不要轻易离开书桌。还要培养孩子认真写作业的习惯。每次作业都要非常认真仔细,作业要限时。让孩子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错误。家长一旦发现孩子作业有问题,不要直接给孩子指出错误,更不要给孩子正确答案;要让孩子自己把错误检查出来,自己去纠正。孩子对自己发现而

家长应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德育处湛锋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对子女成长承担教育责任。要记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还是孩子的终生教师。诚然学校是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专门教育人的场所,在培养人才方面起主导作用。但是学校教育必须有家长的正确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的质量,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那么我们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呢?我想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配合学校,就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1.要多与孩子谈话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脉络。2.要向孩子的同学、老师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二、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的集体荣誉感 家长应积极地支持学校的教育活动,密切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好孩子。不要认为孩子小,就无关紧要。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正面引导,教育孩子不要气馁,寻找原因,使孩子有信心在下次活动中,为班级争取荣誉,否则孩子将会变得麻木不仁,不求上进,丧失集体荣誉感。 三、要配合学校,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意志比较薄弱,容易受外界的影响,行动的自觉性、持久性都较差。针对这个特点,就需要家长加强孩子学习目的性的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总之,对学生学习上的督促,要落在实处,不能只过问一下,认为完成的不好,老师会有办法。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不但搞不上去,反而养成好多坏习惯,在家中养成的坏习惯又会带到学校。家长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安静的学习环境,创设浓郁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父母榜样的力量。整天忙于干活,忙于工作,忙于社交的家长,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更谈不上和学校密切联系,积极配合。为了孩子的成长,家长要在孩子身上舍得花一些时间。 四、要配合学校,加强对学生手机使用的管理 五、要配合学校,就要架好沟通的桥梁 要做到正确配合,家长还要和老师密切联系,和老师讨论孩子的教育问题,虚心听取老师对家庭配合教育问题的意见和要求,并在家庭中配合落实。平时,孩子在家里发生的问题,也要及时和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以便学校、家庭配合教育。另外,家长配合教育要有信心和耐心。家长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学习和掌握一些教育孩子的理论和方法。 1

家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社会和学校共同承担起教育责任,彼此之间很 好地协调和衔接。对于家庭来说,要把学校老师的教育经验与家庭教育的方法结合起来, 努力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教育好孩子。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学校教育主要侧重于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家庭教育主要是 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塑造。有些父母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很成功;而有些家长虽然 学历很高,但对子女的教育却并不成功。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的方法是否得法,而不是看教 会孩子的多少文化知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家庭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孩子的未来。家长的各种行为习惯对孩子一生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家长在孩子成长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 其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尤为重要,下面就家长如何配合学校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茁壮 成才,提供一些做法,仅供家长参考。 一、家长要经常与学校、老师联系,掌握孩子的思想动态,有效教育孩子。 有些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只要提供吃穿,其他事情就是学校的;或者有些家长 认为孩子在校学习差或表现不好,自己没有脸面到学校见老师,只有孩子争光了自己才有 面子到学校见老师。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孩子有不好的表现或问题,我们理应该与 学校加强配合与联系,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问题的根源所在,有针对性采取有效的有利 于孩子接受的方式方法,引导孩子向好的方面发展,使孩子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社会有用 的人才。如果有意避免这种情况,就会害了孩子,给家庭教育造成很大的损失。 二、在孩子教育方面不能采用极端的方法或手段。 有些家长对有问题的孩子采取的教育措施无效时,就放口大骂或暴打,或放任不管, 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你的教育方法不起作用时,那你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想想,你是强 迫孩子认同你的观点或做法,或是以自己的利益出发点来教育的?对于这些孩子要真正了 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原因的根基所在,以关心和帮助孩子成长发展方面来着手,采取 孩子易改易接受的方法来教育,必要时可以让别人替自己说话,做思想工作,扭转不利局面。 还有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好,学习好,获奖也多,没必要到学校去,或 者认为我的孩子聪明,而不是老师教育的效果,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往往学习好的学生,由于学习好而就把其他方面就忽视了,比如承受挫折能力差,生活自主能力不强,对自己 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去做,常依附别人等。这类孩子的家长要与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校

家长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个孩子成了好人,社会受益,人民受益,集体受益,邻里受益,但活得最充实,受益最大的,还是他的父母和他自己。同样,一个孩子成了坏人,社会受害,人民受害,集体受害,邻里受害,但受害最重的,还是坏人自己和他的父母。 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人民的幸福安宁,为了我们的下一代能活得更充实,为了我们自己能生活得快乐,我们应该走进孩子广阔的心灵世界中去,在他们心灵的田野上,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然后辛勤地耕耘,浇水,施肥。 孩子是家长的希望,教育是人类的希望。家长是过去的孩子,孩子是未来的家长。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教意义重大,为人父母者,责无旁贷。明白家教的意义后,那么我们作为家长的,应如何配合学校作好教育教学工作呢? 一、谈谈“期望值”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也是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精神支柱。但实际情况并非尽善尽美,始终如一。其“期望值”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呈现出这样一个规律: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中学,期望值逐渐减低,而失望情绪却逐渐增强。 据调查显示:在幼儿园阶段,家长期望孩子上大学,成为专门人才的占90%以上,而到了上小学则下降到70%,初中下降到50%,高中下降到30%左右。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是必要的,但不能为此而失望。著名儿童心理学家林崇德说得好:“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家长之所以产生失望情绪,其原因是:第一,期望片面。不少家长把“期望”仅仅盯住孩子的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好,一美遮百丑,不是从全面提高素质着眼,从打好全面发展的基础着手,使孩子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协同开发。第二,定向过早。不能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过早定职业方向,孩子的成长发展是受诸多因素影响的:如遗传因素、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环境、伙伴影响等,过早地确定将来当什么“家”,让孩子“就范”,往往欲速则不达,事与愿违,应该根据客观条件和孩子的主观努力情况来定。第三,要求太多。孩子有自己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不能要求“成人化”,硬逼孩子“入门”,要观察、发现孩子的潜在能力,因势利导,确定教育孩子的计划、要求和方法。如果不顾孩子自身条件,盲目给孩子订“目标”,使一些孩子对这个“跳起来”都摸不到的目标丧失信心,就对家长产生反感,家长所订的目标也因此而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二、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才成长的摇篮。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一般要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渡过。家庭环境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意志的培养、智力的

初中生家长如何配合学校教育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孩子能否 健康成长可能影响到他今后人生道路的正确与否,因此,初中生的教育十分重要。教育的实施者当然主要是教师,但家长的密切配合也非常必要。那么我们这些初中生的家长们该如何担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希望以下几点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要了解孩子初中阶段的特点 家长要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子女的工作,就必须清楚地了解 初中生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的特点。 .初一阶段 学生进入初中后首先有一种新鲜感,他们对周围的一切无不 充满好奇和激动。面对新的环境他们充满新的希望,他们普遍怀有对中学生活的美好憧憬和进步向上的愿望,渴望给新老师和新同学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因此,对初一新生家长要给他们以热情的鼓励和期望。对原来就比较好的同学要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在同一起跑线上跟同学们展开友好的竞争;对原来成绩欠佳,表现不够理想的学生,要鼓励他们从头做起,千万不要当老师或同学的面揭原来的“老底”,以免挫伤他们的上进心。当然,家长有必要将子女的情况(包括缺点和错误)如实地跟老师交底,但要讲究方法,避免在公共场合给孩子造成难堪。

孩子进入初中后慢慢会遇到一些学习上的困难。一是学习知识量上的困难,与小学相比增加了许多学科,如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学习负担明显加重,许多学生顾此失彼,觉得难以应付。二是学习方法上的困难,在小学主要学习语文和数学,老师从上课到辅导甚至做作业都跟的较紧,讲的很细,很明白;进入初中后,学科增多,知识量增大,老师盯得又没有小学那么紧,所以许多同学无法做到合理安排、严格自律,时间长了成绩就受到影响。三是知识特点上的困难,初中的知识较小学要抽象一些,如数学、地理,若光靠死记硬背不足以解决问题了,学生感到不适应,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家长应及时了解这些新情况,经常与老师沟通,及早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孩子在中学起好步。 2 .初二学段 初二的学生既不像初一时那样有新鲜感、有激情,也不像初三那样面临毕业,思想和学业上感到有压力。所以,很多孩子在这时出现了变化。首先是学习上。初二年级的知识承前启后,经过一年的学习,有些同学适应了,有些同学感觉知识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有点吃劲,对这些同学来说,咬咬牙多用些精力学习就跟上了,但还有一些同学由放松到退步再到放弃,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是思想上的变化。表现好的同学思想更加成熟,他们积极进步,在班上成了老师的得力助手;而有少数同学则往往由于学业跟不上而丧失进步的信心,甚至自暴自弃。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或被社会上的不良青年引诱,他们的行为就可能越变越坏,甚至走向犯罪。第三是生理方面的变化。初二 学生年龄多在1 4岁上下,普遍进入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 身体迅速生长,第二性特征出现。男生表现为逞强好胜,容易冲动,他们崇拜英雄,崇尚江湖义气,爱在女生面前表现自己;女生则爱漂亮,讲究打扮,多愁善感。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于是思想和行为上总想独立,但又缺乏对真善美和假丑恶的分辨能力,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因此,这一阶段喝酒、吸烟、早恋、网游、出走等不良行为经常发生。这一阶段的孩子更需要家长的细心观察,耐心交流和正确引导。 3 .初三阶段 由于临近中考,大多数学生会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老师和家长也抓得更紧。这个阶段,多数学生都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少数基础差的同学,则表现出信心不足,甚至自暴自弃。由于进入青春期,对异性由好奇而渴望接触,甚至心生爱慕。因此,这一阶段的家长,要多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的教育和引导,调节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顺利度过

孩子成绩不理想?孩子学校里遇到挫折?家长们听了心里着急,但是老师也很着急!但是,家长光着急也没用,重要的是,要怎么和老师配合,怎么和老师沟通!家长与老师配合得越好,教育就越成功! 孩子的成长好比一面多棱镜,可以折射出家庭的养育、学校的教育以及全社会的方方面面。当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时,孩子自然会展现闪耀璀璨的光芒。 那家长和老师该如何沟通配合呢?知名教育家刘长铭给您建议:多一些理解,多一份从容,多一分等待。

理解老师,冷静处理 我的同事曾给我讲过一个她女儿的故事。她女儿曾在少年宫舞蹈班里学跳舞。但不知为什么,也许是由于跟老师生疏而紧张的缘故吧,孩子总把动作搞错,学得不好,孩子也很沮丧。孩子的母亲,也就是我的这位同事,是一位曾在亚运会上得过七项全能亚军的优秀运动员,她深信女儿身上一定有着自己的良好基因,但看到女儿频繁出错的动作,感到十分困惑。孩子的教练是她的大学师妹,于是她就给教练发了一封短信。过了一会,教练回复了一条短信,大意是说,师姐,你别着急,

其实我特别喜欢你家宝贝……我的这位同事兴奋地把短信读给女儿听。不多久,她惊奇地发现,不论学习多难的动作,孩子再也不出错了,而且学得又快又好。 孩子上学后,每个家长都很在意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态度,特别希望孩子能得到老师的特殊关注。但是教师很难像家长一样对待每个孩子——不是由于责任心的缘故,而是由于角色不同,关注的方式也不同。老师像父母那样关心和爱护学生,我认为未必是一件好事。老师应当比家长更有理智。 当孩子没有受到特殊关注而产生失落感时,家长应保持冷静,运用智慧做好“补台”的工作。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悄悄地与老师进行沟通。我同事的处理方法就很好。其实我想,即使没有那条短信,家长在孩子面前编一个“善意的谎言”,也不失为一种教育的艺术。如果家长不能保持冷静和理智,情绪上流露出对学校老师的不满,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发一通牢骚,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产生了成见,那后果是不堪想象的。 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家长与学校配合得越好,教育越会成功。我可以非常负责任的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这在我的教育经历中无一例外。因此,在孩子面前,家长要极力维护学校和老师——不是假惺惺的做戏(因为孩子都能察觉出来),而是要真心实意地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做好孩子的工作。我曾读过一篇外国短文,说是在一次儿童网球课后,老师不慎丢了一个小孩。等找到孩子后,孩子由于受到惊吓,哭得十分伤心。孩子的妈妈看到这情景,蹲下来安慰自己4岁的小孩,并且说:“己经没事了,那个姐姐因为找不到你而非常紧张,并且十分难过,也不是故意的,现在你必须亲亲那个姐姐,安慰她一下。”4岁的小孩踮起脚尖,亲了亲蹲在他身旁的工作人员的脸颊,并且轻轻地告诉她:“不要害怕,己经没事了。”我想,一个善良、宽容、善解人意的孩子就是这样教育出来的。 教育需要耐心 中国常有“子继父业”之说。不论是从先天的遗传还是从后天的影响来看,“子继父业”都有一定道理。但是今天很多子女都对父母的专业不感兴趣。原因很复杂。社会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选择越来越多,这可能是一个主要原因。但可能还有另外的原因:家长越是有这样的情结,就越容易对孩子失去耐心,最终使孩子产生逆反。我想,如果我的同事把孩子数落一通,整天“恨铁不成钢”,很可能会使孩子彻底失去对舞蹈的兴趣。我曾遇到过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在我看来非常优秀的孩子。也许是由于他们过于优秀的缘故,对孩子从不满意,甚至对孩子说,我们都怀疑是不是 当初在医院里抱错了,结果使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幸好没有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

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与建议 1、多开展一些有益于学生的文体活动,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23) 2、多举办一些周末培训班,发展学生的特长。(11) 3、老师多与家长沟通交流。(9) 4、多开展各种安全纪律教育活动(8) 5、不乱订书刊,不乱收费,收费制度应透明。(8) 6、教师要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于因材施教,不要歧视差生。(7) 7、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加强管理。(7) 8、教师应多做耐心教育,多表扬学生,少用打骂威胁。(6) 9、注意食堂卫生,特别不应该一边拿包子一边收钱数钱。(6) 10、优化育人环境,排除社会不良青年到校扰乱。(6) 11、上课时间早,放学时间晚,注意学生的安全。(5) 12、教师要多关心体贴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4) 13、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有部分学生在路上违反群众纪律。(4) 14、家庭作业要少而精。(3) 15、教师要注意身心健康。(3) 16、多组织军训活动,培养学生的吃苦能力。(1) 17、让学生多实践学到的知识。(1) 18、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太轻。(1) 19、号召学生用英语交谈提高口语能力。(1) 20、是否可以把图书室对学生开放。(1) 21、尽早解决借读费问题。(1) 22、个别教师有打骂学生的现象。(1)

1 、希望学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能够展示才艺的窗口和舞台,让学生在学校的生活丰富一些,激发学习潜力和动力。 2、建立所有老师和家长及学校的联系方式簿,便于学校、老师、家长的联系。 3、在严格管理、严谨治学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特点因材施教,每个老师都多用多媒体上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对成绩不好的同学学校能否成立一个辅导班,利用课余时间把这些孩子组织起来进行强化辅导。 家长意见及建议: 七(1)班家长“放学时校门外太不安全,希望校方能加强保卫工作。” 104班家长“上、放学时间,让我们家长不太明确;上、放学时,最好学校能请交警在大门口保护(家长可出一点钱)。” 105班家长“学校限制进校时间,方便了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但减少了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和减少了同学间交流。” 504班家长“给学生作业多些,早上可提前半小时到校(6:30)。” 401班家长“希望让孩子在早晨8:00上学,尤其是在冬季,别早于成人的上班时间,使孩子有充足的睡眠;下午能让孩子在4:00前离校,使孩子能有较充足支配时间。”204班家长“学校对学生作的最早到校时间的规定不好,要按每位学生各自不同条件,搞提倡不作规定。”…… 203班家长“…习惯决定命运?我有深切体会,迫切希望得到学校老师在教育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503班家长“希望学校管一下校门外的小摊贩,不要让孩子吃不卫生的食品。”503班家长“放学要准时,须经常教育学生不要在路上玩。” 306班家长“希望学校在抓好教学质量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方面的教育。” 306班家长“请老师帮助教育孩子少去校门外小店买东西,叫他们快回家里。” 305班家长“学校对于平常生活上习惯的教育,极为有用。如不要带饮料,自带白开水等很有效果,可以经常教育学生勤俭节约。” 101班家长“请经常教育孩子在放学途中不要玩,注意安全,不要买零食吃,不要买不健康玩具和学习无关的东西。”… 503班家长“孩子在校的情况能否抄写在作业本子上,以便我们及时纠正孩子的缺点。” 305班家长“孩子在校情况请多来电告知。” 401班家长“多联系、多沟通。我们也是重工作的人,金融安保和社区工作都是早出晚归的多,所以

请各位家长抓紧时间进入教室就座,家长会马上开始。 下面我们召开家长会。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半个学期已经过去了,期中考试刚刚结束。今天学校召开一个家长会。 把需要家长了解的情况给各位家长通报一下,就如何加强家校联系进一步交流。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关心我校发展的各位家长表示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讲2个问题 一是家校配合。二是安全问题 家校配合的前提 1、要充分理解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 家长到学校来找老师,是为了孩子,老师叫您到学校来,指出孩子的问题,挑孩子的毛病也是为了孩子。不同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各自发挥不同作用,但大目标是一致的。这是家校配合教育的大前提,要充分理解,理解到位了,就不会在家校配合上跟老师、学校闹别扭。即使老师和学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要理解老师和学校的动机和目的都是为了“咱们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这是家校配合沟通的前提。 家校沟通的方法 一是经常沟通孩子在家在校的表现,以便双方全面地把握孩子学业、品行发展的状况,及时给与干预和纠正。 二是配合学校监督好孩子的学习。 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就是让学生回家完成的。有的家长非常负责任,会主动问孩子的作业,检查作业写完了没有,写的质量怎么样?因此,他的孩子在学习方面也表现很好。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作业关心很少,也不知道作业是什么?更不知道写完了没有?长此以往,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每个班都一些这样的学生,作业总是完不成,那么家长你是怎么督促的,怎么检查的。希望家长能找一找原因,向那些优秀学生的家长学习学习。和老师好好沟通,认真关注学生的作业问题,解决学生不写作业的问题。 三是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品德教育。 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家里替代不了,同样,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学校也替代不了。尤其是家庭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品德个性形成方面的作用无可代替。通过家校配合,家长了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