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28页精选文档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28页精选文档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28页精选文档
中国文化要略练习题-28页精选文档

第十一章科技成就

1.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02年大题)

(1)被视为“旁门左道”

(2)具有强烈的实用性

(3)重视综合性的整体研究

2.二十八星宿:古代的天文家在观测天象时,选取黄道带及赤道带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观测的标志,其中每个星

宿由若干颗星组合。

二十八星宿又以东、北、西、南方位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与四方保护神苍龙、

玄武、白虎、朱雀相配。

古人认为二十八宿属于恒星,它们的方位是永恒不变的,因而可以用来作为观测行

星的坐标。

3.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知识中的重要概念。

4.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的历法把一年十二个月分成二十四节气,这是依据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所处的二十四个不同位置制定的,它能反映不同月份的气温、物候和雨量变

化,有利于安排农业生产。

5.圭表:圭:是地面上南北方向平放的尺子;

表:是直立于地面的杆子或柱子。

圭、表两者垂直,日光照表,投影于圭,是中国古代观测日、

月变化的方法

6.天干地支:天干(10个):甲、乙、丙、丁、戊、己、

庚、辛、壬、癸

地支(12个):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古人把它们按照一定次序结合,组成60个单位用的纪年。其组合时,以天干的单数配地支的单数,从甲子开始,至癸亥结束,称作“六十甲子”,分别代表六十年。之后再予以重复,如此周而复始,用以纪年。此外,也可以用于纪日。7.(《管子?地员篇》)可以看作我国最早的土壤分类学著作。8.《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辨土》、《审时》)阐述了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不违农时”的生

产规律。

9.《齐民要术》:是北魏贾思勰所著,系统总结了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经验,阐述了古代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农学思想,根据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精耕细作、保墒施肥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农学著作之

一。

10.《农政全书》: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所著,是一本集大成的著作,是中国古代最完整的农业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农业耕作、土地开垦、水利建设、食品制造、果树技艺等众多方面,

系统集中的叙述了屯垦、水利工程和备荒为一大特色,是对宋代以来农桑经验和种植建设的全面总结。

11.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的数值,比欧洲先进

了(一千)年。

12.刘徽在《九章算术》中第一次提出了(极限思想),并且运用(割圆术)计算出了圆周率的数值。

13.北宋贾宪的《黄帝九章算法细草》提出的“贾宪三角”可以求出任意高次方程的数解值,这比欧洲早了(四百年)

年。

14.数学家(秦九韶)由于在(《数学九章》)中提出“大衍求一术”和“正负开方术”而被美国科学史家称为“所有

时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15.珠算著作中,流行最广且影响巨大的是明代程大位所著

的(《直指算法通宗》)。

16.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诊断)和(治疗)的整体观念。

17.四诊:望、闻、问、切。

18.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19.(《皇帝内经》)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20.“病入膏肓”和“讳疾忌医”两个成语都出自(扁鹊)

治病的故事。

21.(仓公)在中国医学史上首创病历。22.(扁鹊、仓公)两人一直是中国药王庙里供奉的鼻祖。

23.《伤寒杂病论》:汉代名医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总结和创制的二百余种处方,贯彻了“理、法、方、药”一致的原则,治疗效果显著,至今仍为人们所应用。

24.(华佗)首创中医病历,《三国演义》中为关羽刮骨疗伤

的故事写的就是他。

25.晋代(王叔和)编写的(《脉经》)一书详细描述了脉象

所反映的各种病状。

26.隋代(巢元方)等人编写的(《诸病源候论》)专门描述病情、分析病理,对诸多病症确定了病名。

27.唐政府编写的《新修本草》是我国第一部国家药典,也

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28.金元四大家(派别名称以及代表人物):(1)泻火派,代表人物:刘河间

(2)补土派,代表人物:李东恒

(3)攻邪派,代表人物:张子河

(4)养阴派,代表人物:朱丹溪。29.针灸:用针、灸的两种方法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达到温通经脉、调和气血、消除病因的目的。

30.针灸依据的理论是(经络学说)。

31.(黄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世界上最早的针灸学

专著。

32.明代三大针灸巨著:《针灸大成》、《针灸大全》、《针灸

聚英》。

33.(《尚书?洛诰》)记载西周初年在建造洛阳城时绘有洛邑

一带的地图。

34.(《管子?地图篇》)已经将山川、道路、城郭的位置与大小列入了地图绘制必备的内容。

35.晋代制图学家(裴秀)确定“以一寸为百里”,把十进位应用于制图方面,中国人比阿拉伯人和欧洲人早了(一千

年)。

36.《徐霞客游记》对(西南地区)的石灰岩面貌进行了深

入考察和描写。

37.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38.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用树皮、麻头、破布等多种植物纤维造纸,并且大大提高了纸的质量,史称“蔡

侯纸”。

39.《管子?地数篇》中记载了我国人民发现的天然磁石吸铁

的性质和指示南北的性状。

40.司南:人们利用天然磁石的特性制成了最初的指南针“司南”其形状象一把小勺子,底部圆形,置于平滑的刻有二十四向的地盘上,勺柄就会自动转向南方,但因地盘与司南底部产生的摩擦,所以测方向难以准确。

41.罗盘:人们将指南针于二十四方位盘结合起来,制成罗

盘。

42.(《梦溪笔谈》)一书记载了指南针并不完全指南这一事

实。

43.最迟在(唐代),火药已经被发现和利用。44.中国最早的印刷术开始于古代的(印章)和(石刻)文

字。

45.(唐代《金刚经》)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印刷品。

46.(宋代)出现了很多以盈利为目的的私营书坊。

47.胶泥活字(宋庆历年间毕昇)

木活字(元代农学家王祯)

铜活字(明代)

铅活字(16世纪)

第十二章传统建筑

1.在浙江省余姚市河母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隼卯结构),这种半穴居就是最早的房屋建筑。

2.中国古代建筑的六大分期:

(1)成型期:原始社会后期——春秋战国时期

特点: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宫殿已成为高台建筑,大型建筑各自封闭而独立,并且已经形成一定的建筑制度,用以规范各种建筑的规模、方位和等级。

(2)成熟期:秦汉——三国时期

特点:宫殿建筑规模宏大,台榭楼阁建筑精巧,砖石结构的建

筑也迅速发展起来

(3)吸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

特点:随着佛教的传播,佛教建筑大量出现,中国原有建筑形式吸收佛教建筑艺术,形成丰富多彩的寺、塔、石窟等佛教建筑。

(4)高峰期:隋唐两代

特点:城市和宫殿的规模空前宏大,布局和造型都有很高水平。(5)转变期:宋元两代

特点:城市的建筑规模缩小,大型建筑也缺少隋唐时的那种恢宏气势,但是显示出某些变化。同时,为了适应商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里封闭性街坊建筑格局被打破,活跃的城市商业建筑纷纷出现。

(6)渐进期:明清两代

特点:宫式大型建筑完全程式化、定型化,发展呈迟缓状态,可见体现在建筑形式中的封建意识已经沉淀为一种心理定势。但在同时,不同地区的民用建筑却在追求不同的艺术风格,南方的大型宅院和北方的四合院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3.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1)在建筑上普遍采用“木架构”,并且由此形成中国建筑的独特风格;

(2)在平面布局上以“间”为单位构成单体建筑,再以单体建筑组成庭院,然后以庭院为单元构成组群建筑;

(3)在建筑的审美意识上追求平稳、整齐、对称、讲求秩序、适合礼度;

(4)在艺术造型上,中国建筑多采用庞大的出檐屋顶,即通常所说的“大屋顶”

4.古代城池的含义及其具体建筑:古代的城市叫做城池,“城”指城墙,“池”指城外环绕城墙的河池,俗称“护城河”。

5.春秋至隋唐时代实行(里坊)制度。

6.近年在(河南省偃师县)发现的商代早期都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都城遗址。

7.我国历史上最大的古城是(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前者的总设计是宇文恺,全城由(郭城、皇城、宫城)三部分组成,其中的(明德门)最大,是全城的正门。

8.明清的(北京),是封建社会后期全国最大的城市,分为(都城、皇城、宫城)三部分。

9.现存面积最大的一座古城是明代建筑的(西安城),其次是(荆州城)和(平遥古城)。

10.(秦汉)以后,宫殿成为帝王专用房屋的名称。

11.汉三宫: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

12.唐三宫: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

13.(未央宫)是明清以前中国古代最大的宫殿。

14.唐代帝王以(大名宫)为施政的场所。

15.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大多发生在(兴庆)殿中。

16.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建造的。

17.北京故宫的外朝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18.北京故宫的内廷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19.中国的宫殿建筑,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其中以(殿顶)形式及其装饰表现最为突出。

20.中国的殿堂大都采用(大屋顶),主要形式(悬山、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六种,(庑殿重檐)是最尊贵的形式,其次是(歇山),天安门城楼即取这种形式。

21.吻兽或瑞兽,正脊两端的吻兽叫(鸱吻)。

22.(周)时候始有封土出现,并按照帝王的爵位来决定封土的大小,那时把国君的墓叫(墓丘)。

23.陵寝:国君的墓越造越大,大的如同山陵一样,因而帝王的坟墓就称为“山”或“陵”,加上陵前供死者灵魂起居的前殿和子孙祭祀用的祭殿等,和起来就是通常所说的陵寝。

24.帝王陵寝的发展:

周代:封土为坟

唐代:以山为陵

明清:宝城宝顶。

25.方上:早期的陵冢叫“方上”,就是把封土垒成上小下大的方锥体,但顶部是平的,呈覆斗形,故称“方上”。秦汉时的帝王陵冢都采取这一形式。

例:秦始皇陵、汉武帝“茂陵”

26.宝山宝顶:在地宫上面建筑圆形或长圆形的砖城,然后在城内堆土,使封土成为圆顶,并略略高出城墙。是晚期陵冢,以明清为代表。

例:明十三陵、清东陵

27.唐高宗和武则天合葬的(乾陵)在中国帝王墓中极其罕见。

28.从明代的北京十三陵开始,形成(陵墓聚集制),只统一建一个大陵园,园内各陵自成体系,功臣不再陪葬,只允皇族葬于园内。

29.长城的修建早从公元前(七世纪)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开始了,据文献记载,最早修建长城的是(楚)国,当时叫(方城)。

30.由长城得出的认识:

(1)长城是一个防御性的军事系统工程,它所反映的战略是防御性的,而不是进攻性的;

(2)长城是大一统封建专制主义的产物,像万里长城这样宏伟艰巨的工程,单靠小农经济的分散意识,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

(3)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力与智、灵与肉铸成的美的实体;

(4)长城是民族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见证)。

31.关隘:长城的关门的建筑凭借险要,往往建于两扇狭隘之处,故称为“关隘”。关是(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产物,最早的关用于(贸易),检查(货商出入)因此称为关卡。

32.成语鸡鸣狗盗出自(孟尝君)的故事。

33.我国最早的吊桥是(李冰父子)建造的。

34.我国桥梁的四种主要形式(梁桥、浮桥、吊桥、拱桥),其中(拱桥)成为桥梁建设的主要形式。

35.我国古代桥梁的主要特点:

(1)地区性:即各种不同的桥形、构造及其用料,都因地区不同而不同;

(2)实用性:即古人造桥,讲究实用,注意发挥桥梁的最大效益;

(3)社会性:即为全社会共同享用。

36.我国桥梁艺术风格的表现:

(1)造型优美多姿,有的如长虹、有的弯如新月、有的轻巧欲飞、有的雄壮厚实、各种造形都体现出不同的审美趣味;

(2)桥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使人宫建筑与自然风光融合,这正是中国艺术的特点所在;

(3)桥梁的附属建筑和雕刻,都表现了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并且往往与当地的风俗、闽清和历史有关。

37.河北省的赵州桥原名(安济桥),是李春建造的,是全世界最大的(敞肩)拱桥。

38.(卢沟桥)是经《马可.波罗游记》介绍到西方的第一座中国石拱桥。39.唐代建于江苏省常州市的(宝带桥),是我国最长的石拱桥。

40.南宋建于福建省晋江是的安子桥,俗称(五里桥),是我国现存最长的古桥。

41.我国桥梁最多的城市是浙江省的(绍兴市)。

42.(壮丽的宫殿、雄伟的长城和曲折多变的园林)是中国建筑文化中的

三大瑰宝,并一起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调。

43.中国的园林有(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四种,其中(皇家园林)出现的最早。

44.私宅园林始于(西汉)。

45.现存最大的寺庙园林是山西省太原市的(晋祠)。

46.中国园林艺术的特点:

(1)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融合。

(2)注重体现人的意趣和精神追求。

(3)在造园手法上含蓄、曲折、变化,反对僵直、单调、一览无余。

47.现存最早的的古代园林遗址是山西省新绛县的(“绛守居园池”)。48.历史上文明中外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包括(圆明园、长春园、万春园)三部分。

49.现存完好的三大皇家园林是(北京三海、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其中(避暑山庄)面积最大。

50.苏州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51.广州四大名园:可园、余荫山房、清晖园、十二石斋。

52.(豫园)被称为东南名园之冠。

53.河北省保定市的莲花池建于(元)代,是北方少有的历史名园。54.米万钟的(勺园)和陈元龙的(安澜园)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两大私家园林。

55.大约在(秦汉)以后,亭的政治作用消失,成为人们远行送别的场所。

56.全国最大的一个亭子是十七孔桥上的(廓如亭)。

57.(秦汉)以后,因朝廷的许多办公机构多建于台上,因此把台作为国家行政机构的名称。

58.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59.宗教祭祀建筑的主要种类有(寺、观、祠、庙、塔)五种。

60.中国三大古代建筑群:

(1)嵩山中岳庙

(2)曲阜孔庙

(3)北京故宫

61.塔有(楼阁式、密檐式、喇嘛式、花塔、金刚宝座塔)五种造型。62.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是济南市历城县的(四门塔);

63.现存最早的砖塔是河南省登封县的(嵩岳寺塔),属于(密檐)式;64.现存最高的砖塔是河北省定州市的(开元寺塔),属于(楼阁)式;65.现存最早最大的的木塔是山西省(应县木塔),属于(楼阁)式;66.现存最早最高的琉璃塔是(开封铁塔),属于(楼阁)式;

67.现存最高的铁塔是山东省(济宁市铁塔)。

68.中国古建筑外围的装饰性建筑:华表、牌坊、碑阙、照壁。69.(东汉)时开始以(石柱)作表,立在墓道前作为神道的标志。70.碑起源于(先秦)时代,有(宫碑、庙碑、丰碑)三种。

71.碑碣:古代的碑分长方形和上圆下方两种,前者叫“碑”,后者叫“碣”。

72.(山西省西安碑林)和(山东孔庙碑林)是古碑荟萃之地。

73.现存最大的墓碑是江苏省苏州城外的(灵岩山的韩世忠墓碑)。74.阳山碑才指为(朱元璋墓)准备的。我国现存古阙最多的是(四川)省。

75.衙门:古代将军领兵在外,树大旗以表示营门。由于旗上装饰象牙,这种军旗便称为“牙旗”,因而营门被称为“牙门”。后来文官的办公处也习称“牙门”。因“牙”与“衙”二字同音,后世通称“衙门”。76.会馆:即聚会之馆。

77.会馆从实际用途可分为(“同乡会官”、“同业会馆”)两种,会馆里有演出,目的有(娱乐)和(酬神)。

78.(李冰)主持都江堰;郑国修建的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秦将(史禄)开凿的灵渠,在现在广西省壮族自治区兴安县。

79.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内陆运河。

第十四章各类艺术

1.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

(1)“礼乐一体”的原则:有礼必乐,乐附于礼;乐在诸多艺术中独具至尊地位;

(2)融合互通的精神:即中国艺术的主门类不是各自为域、互不相关的,而是彼此相通、融合为一的;

(3)注重神韵的技法:即中国艺术注重表现事物的意趣和人的内在感情,要求在艺术创作中突出神似;

(4)用于教化的目的:即传统艺术很重视艺术的目的性

和社会功能。

2.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是从(汉魏时期)才真正开始形成的。

3.隶书:秦代由于官狱多事,奏章繁多,为了求得速决速用,官府让隶人(奴隶)们省易抄写,遂称“隶书”。

4.隶变:隶书到汉代逐步定型为横扁形的,从起笔到结体,都有一定的规格,到东汉,隶书成为官定标准字体。这一书体的变革,文字史上叫做“隶变”。

5.(钟繇)完成了楷书的定型化,与“书圣”(王羲之)并称为“钟王”。6.二王:王羲之、王献之

7.唐初四大书法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

8.(欧阳询)被尊为唐人楷书第一。

9.(薛稷)实开后世瘦体的先河。

10.颜肥柳瘦:(01年名解)

11.帖学:就是辗转翻刻前代名帖,然后又师法于帖。

12.宋代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13.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r

14.宋徽宗赵佶的字体是(瘦金体)。

15.晚明四大家:董其昌、米万钟、邢侗、张瑞图。

16.所谓运笔起势指起笔要注意(逆),结体要注意(违),章法要注意(侧)。17.数量很多、阵容最大的雕塑作品是(秦始皇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18.汉代采用寓意手法雕塑作品代表作时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石雕)。

19.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雕塑艺术以表现(佛教内容)为题材。

20.(灵岩寺千佛殿的40尊罗汉彩塑)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

21.秦汉时期,出现(百戏),包括杂技和歌舞。

22.唐代开设(教坊),管理宫廷歌舞。

23.梨园:(97年名解)

24.(唐玄宗)被奉为戏曲祖师。

25.杂剧的角色一般有(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五个角色扮演。26.杂剧流行于元代,以(元大都)、(山西平阳)、(杭州)为演出中心,现存最早的戏台保存在(山西)省。

27.京剧:清乾隆五十五年开始,“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京演出,汉调、秦腔也入京献艺。于是议徽汉二调为主,吸收昆腔、秦腔唱法,又接受北方方言的影响,创造了新的唱腔,以京韵念白,形成今天的京剧。

28.雅部:昆腔曲调高雅,词章优美,为封建士大夫所欣赏,被称之为“雅部”

29.花部:昆腔以外的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特别是北方的梆子戏,因为风格粗犷,语言通俗,深受广大市民阶层的欢迎和喜爱,所以被贬称为“花部”。

30.(京剧)代表了中国戏曲发展的水平,分为(京、海)两派。

31.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32.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1)虚拟的时空环境;

(2)严格的表演程式;

(3)夸张的艺术形象。

33.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与西洋画的区别):

(1)从艺术特征上讲:

西洋画注重“形似”,以写生为主;

中国画注重“神似”,以写意为主。画人物,着力表现他们的形态特点和意趣。因此,中国画在构图时特别讲究“立意”,即确立画家所表现的那个意境,而这种意境也正是画家所追求的情趣所在。

(2)在色彩的运用上:

西洋画大多是依据一定的光源,表现客观事物的色彩变化,明暗的对比比较强烈,感性的描绘比较突出;

中国画运用色彩,主要是为了表现事物的特征,并不依照自然的光源,同时也是为了加强作品的情调和气氛,追求一定的装饰效果,因此有时采用非常鲜明的对比色,形成所谓的工笔重彩。

(3)在画法上:

西洋画注意描写对象的比例,高低远近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中国画却只注意线条的运用,以线条的疏密、繁简、曲直、刚柔来体现华中丰富的韵律节奏,从而造成一种空灵的艺术效果。

34.绘画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是成熟而又独立的艺术门类;

35.(汉代)绘画成为政治统治和封建教化的一种手段;

36.(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教画取得支配地位。

37.没骨法:花鸟画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

38.画龙点睛的故事指(张僧繇)。

39.东晋时期的(顾恺之)被称为“三绝”(画绝、才绝、痴绝)。40.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卷》)解决了山水画的空间远近关系问题。41.唐代(阎立本)的《步辇图》反应了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赞干布联姻的历史事件。

42.画圣(吴道子)一生主要创作壁画,他在艺术上的主要贡献是发展(“线描”),创造了(“兰叶描”)的线形。

43.在(张萱)和(周昉)的影响下,形成了仕女画这一画科。

44.金碧山水:李思训、李道昭父子喜用强烈而鲜明的色彩,创造了一整套青绿着色的方法,画面金碧辉煌,世称“金碧山水”。

45.泼墨山水:王维丛抒情的角度描绘山水,把淡泊恬静的诗意表现在画面上,他不施色彩,而以墨的浓淡表现山水的神韵,被称为“水墨山水”。46.(五代)是花鸟画的成熟阶段。

47.西蜀画家(黄荃、黄居寀)父子采用(勾现)的填色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工笔画;

48.江南以徐熙为代表的徐体采用(直接用色彩点染,不用墨笔勾勒的方法),演变为后世的写意画。

49.院体画:宋代时,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其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

50.南宋画院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

51.元代四大画家:倪瓒、黄公望、王蒙、吴镇。

52.明写意山水画的代表(徐渭)被称为大写意画家,采用(泼墨勾勒)的技法画牡丹

53.清代末年的画家以(任颐即任伯年)和(吴昌硕)为代表。

54.形神问题:中国画注重气韵和神似,注重表现对事物的神态,抒发艺术家所获得的意趣,至于对象的形态则是在其次。

55.“心师造化”是南朝(陈代姚)在(《续画品录》)中首先提出来的;“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来的。

56.“六法”是南朝绘画理论专家(谢赫)提出来的绘画创作和批评的标准。

57.(莫是龙)首先提出南北画宗的理论。

58.早期的音乐的功能主要是用于(巫术祭祀)。

59.周朝音乐的特点:

(1)等级化,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他们拥有的乐队、编排和人数都有等级差别;

(2)音乐成为教育的中心,是学生学习的课程;

(3)音乐的功能用于祭祀转向主要为政治服务)。60.清商曲(《春江花月夜》、《玉树后廷花》、《子夜四时歌》)。

61.唐代的(燕乐)、(曲子)、(变文)代表了这一时期音乐的主要成就。62.到唐玄宗的时候,燕乐演出改为(“立部伎”)和(“坐部伎”)两种形式,他所选的梨园子弟都属于(坐部伎)。

63.宋代词人大都通晓音律,其中以北宋的(姜夔)和南宋(张炎)为代表。

64.(变文)后来发展成为宋元时期的诸宫调。

65.勾栏(艺人)和瓦子(舍)。

66.北宋(陈旸)的(《乐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音乐著作,反应了我国宋代以前的音乐成就。

67.明代的(鼓词)和(弹词)相当流行,这一时期音乐理论的最高成就是(朱载堉)的(《乐律全书》),提出了十二平均律。

68.五音:也称“五声”,是中国古代五个音阶的总称,即: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现代音乐的1、2、3、5、6,是在阴阳五行学说影响下产生的音乐状态,也是中国古代音乐和音阶形式的基础。

69.七音:也称“七律”,是五音的进一步发展,即在角徵、羽宫之间各出一个偏音,即现代音乐中的4、7。

70.编钟是(商周(包括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乐器。

71.对联:是我国的一种独特艺术,它主要讲文学(诗词)和书法结合在一起,有时也将雕刻融合进来,如某些石刻和木刻的楹联。中国的艺术很重视美化和修饰,而楹联正好是一种美化和修饰的艺术。但它所蕴含的仍然是人们的理想和情趣,使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楹联艺术的作用,在于美化客观环境,激荡人的心灵。好的楹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72.我国的楹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五代后蜀皇帝孟昶)题的两句话就是中国的第一副对联。

73.对联的特点:

(1)首先要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对联最基本的特点;

2018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试卷答案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请将答案注明题号写在答题纸上,试题纸上做答无效 壹中外文化基础 一、常识填空 1、法显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450。 2、《哭晁衡》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453。 3、《中华帝国志》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457。 4、京剧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342。 5、“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232。 6、《仪礼》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199 7、神格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36 8、《淮南子》 【解析】见《中国文化要略》P227 9、秦三苍 10、《天主实义》 二、名词解释 1.永乐大典:是明代规模最大的类书,由明成祖命解婚、姚广孝等人主持编撰, 也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类书,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百科辞典。 2儒学:所谓“儒”,最早是指在奴隶主贵族中掌管道德教化、音乐礼仪的官员,如巫、史、祝、卜等。后来孔子出现以后,因其弟子众多,影响扩大,“儒”就

1.√一、判断题贰教育心理学基础的路线图超越儒家,取而代之,达到以夷变夏的目的实则策划通过“合儒-补儒-超儒”“阳辟佛而阴贬儒”“贬佛毁道,援儒攻儒”窦补的儒是孔孟时代孔孟以前的中国文化中较原始的“儒家”思想,所谓“先儒”, 2.利玛窦采用的是“驱佛近儒”的手段进行传教,这种方法佛教也曾用过。利玛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刻的变化。国的“四大发明”也通过它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地区,是整个人类文明都发生了深佛教通过这条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大大改变了原有的哲学、文学和艺术风格,中及多姿多彩的音乐、舞蹈、绘画等也在汉唐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印度陶瓷等绚丽多彩的工艺产品被运往中亚及欧洲,而异域的核桃、胡萝卜、葡萄以丝绸之路的开通,在古代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文化交往的桥梁,中国的丝绸、往。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了这条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沟通着中国与外国的交绸之路”。“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到达敦煌后分为南路和北路继续西进。除1.答:2000多年前,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中西交通要道——“丝三、简答题为中心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成为封建统治秩序的理论支柱糅阴阳五行、道、法诸家学说,将天道与人事相比附,建立起一个以“天人感应”儒学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汉代的董仲舒,以儒家思想为核心,杂独尊地位,指导中国社会生活达数千年,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与血脉。汉代以后,承和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思想流派。到汉武帝时代,儒学被推上成了孔门弟子的专称,由孔子创立的学说称为“儒学”。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继

2019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硕考研354汉语基础与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试真题试卷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复习全析(共四册)》由鸿知华师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与该专业课优秀研究生合作汇编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华南师范大学考研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复习全析(共四册)》全书编排根据: 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刘珣著.《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程裕祯著.《中国文化要略》(第二版).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旨在帮助报考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同学通过华师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习题讲解,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国际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445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考试重难点: 通过总结和梳理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课后习题与解答 针对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材课后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

第二章中国地理概况 1、以下哪个国家不与中国接壤? 马来西亚B.老挝C.缅甸D.吉尔吉斯斯坦(华中师大) 2、在以下行政区划的简称中,_____的来源与历史名称有关。 赣 B.湘 C.晋 D.浙(厦门大学) 3、春秋时期的郑国位于今天的___________省。 4、新疆的全称是_________(南师大) 5、判断对错:长江是世界上第二大河流。()(西南大学) 6、南宋的都城临安是在现在的___________市。(西南大学) 7、中国行政区划中,省级区划有______________个。(2010,西南大学) A.32 B.34 C.33 D.35 8、判断对错:七大古都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2011,北师大) 9、填空:明清时期,中央权力机构由六部、都察院、________、大理寺等组成。六部为____、_____、____、兵部、_____、______。(2011,武汉大学) 7、中国第一大淡水湖______位于江西。(2011,中国传媒大学) 8、判断:上海西部地区在战国时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地,因此,上海又别称“申”。(2010,浙师大) 9、下列名称不是中国别称的是___________ A中州中原B赤县神州C 交趾安南D禹贡禹城(2010,华中师大) 第三章中国历史的发展 1、最能反映我国母系氏族公社文化的是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_____________。(2010,厦门大学) 2、我国境内发现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2010,浙师大) 3、新石器时代最主要的石质工具是________: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细石器 D、复合石器(2011,武汉大学) 4、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 。(2011,浙师大)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__________。(2011,中山大学) 6、________是中华文明的摇篮。(2011,中山大学) A.长江B黄河C珠江三角州D华北平原 7、河姆渡遗址是世界闻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掘现场位于__________.。 A.云南元谋B浙江余姚C内蒙赤峰D河南安阳(2010,华中师大) 8、判断:仰韶文化要早于河姆渡文化。(2010,南师大) 9、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头盖骨化石是_________。 A 元谋猿人B蓝田猿人C北京猿人D汤山猿人(2010,南师大) 10、北魏是鲜卑贵族建立的封建王朝,________帝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中国北方各民族大融合。(2010,浙江师大) 11、发现了世界上最早栽培的稻谷的遗址属于____________。 A.大汶口文化B.龙山文化C.河姆渡文化D.红山文化(2011,浙江师大) 12、秦灭六朝,建立统一的秦朝是在___________年。(2010,西南大学) 13、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被合称为“______五霸”。(2013,北师大) 14、在北京_______发现了北京猿人。(2013,北师大) 15、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________.(2013,北师大)

中国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中国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2016年15人 2015年8人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202俄语 ③354汉语基础 ④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①专业课笔试 ②综合能力面试 ③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中国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5:1左右(竞争较激烈) 2、专业课笔试:(3小时)(100分)汉语基础(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写作)70%+文化常识30%。 3、综合能力面试:(100分)专业知识,主要考察学生汉语言文字现象分析,基础理论和实际运用能力。 4、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100分)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采用面试方式,测试内容包括基本语言素质和专业英语知识及其应用。基本语言素质主要考查表达能力和语言功底,包括语音、流利度、逻辑性;专业英语知识及其应用主要考查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每名考生外语听力及口语测试时间不少于10分钟。 5、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6、同等学历的考生需要加试语言学概论和中国现代文学史。 育明教育针对中国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中国石油大学汉硕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中国石油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政治英语专业1专业2总分 2015年45分45分68分68分342分 2016年45分45分68分68分320分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按照不高于130%的比例差额复试。

《2014复旦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复习精编》 目录 Ⅰ序言 Ⅱ考前必知 一、学校简介 二、学院概况 三、专业介绍 四、师资力量 五、就业情况 六、学费与奖学金 七、住宿条件 八、其他常见问题 Ⅲ考试分析 一、考试难度 二、考试题型 三、考点分布 四、试题分析 五、考试展望 Ⅳ复习指南 《中国文化要略》 《现代外语教学》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Ⅴ核心考点解析 《中国文化要略》 第一章简论 第二章地理概况 第三章历史发展 第四章姓氏与名、字、号 第五章汉字 第六章学术思想 第七章宗教信仰 第八章古代教育

第九章科举制度 第十章典藏书籍 第十一章科技成就 第十二章传统建筑 第十三章古典文学 第十四章各类艺术 第十五章风俗习惯 第十六章中外文化交流 《现代外语教学》 绪论呼唤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理论 第一章当代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重要发展趋势第二章外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第三章外语学习的特点和过程分析 第四章外语交际能力及其培养 第五章外语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第六章外语教学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 绪论 第一章教师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学生心理 第二章认知发展 第三章社会和情感发展 第四章智力与创造力 第五章特殊学生 第二部分学习心理 第六章学习的行为主义观 第七章学习的认知观 第八章学习的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 第九章复杂的认知过程(上) 第十章复杂的认知过程(下) 第三部分教学心理 第十一章制订教学计划 第十二章激发学生动机 第十三章有效课堂教学 第十四章学习结果的测评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说起它,真可谓是大名鼎鼎,尤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更是辉煌一时。在国外最新的QS排行榜中,在中国高校排名中更是名列前十。但是在国内,它的实力与它的排名却大大地不相符,严重低估了该校的能力。最主要的原因是该校的地理环境严重的影响了它的生源,实际上它只是位于一座偏远的县城里,而且交通十分不便。而是在现今的中国高校排名中,城市加分项也很重要,同样的一所高校位于两座不同的城市,也可能影响它的排名。恶劣的生活条件和不是很优秀的国内排名严重影响了它,导致生源上不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尽管如此,它依然入选了211、985以及最新的双一流工程,实力仍不可小觑。 今天我就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下专业硕士学位汉语国际教育。如果之前没有接触过的同学,可能不知道什么叫专业硕士学位。我在这里就给大家科普一下,研究生分为学硕、专硕和头几年刚有两证的非全日制。当日一般非全日制,大家都不考虑。学硕一般考试难度难于专硕,但是在考研调剂的时候,学硕可以调剂专硕,而专硕却不能调剂学硕。 接下来我就说说在准备考研期间的规划吧。 作息时间: 首先我就要说说作息时间,千万不要熬夜学习!也许有的人喜欢熬夜复习,但其实这是典型的事倍功半。熬夜对身体不好,万一身体垮了一切就都完蛋了。其次真的很影响第二天的精神!当然你如果是夜猫子那就当我没说,哈哈哈。 06:30-07:30 洗漱,早餐 07:30-09:00 背诵前一天知识 09:00-11:40 专业课(看视频,做笔记,背诵) 11:40-12:20 午餐 12:20-13:00 看一会政治,酝酿睡觉 13:00-13:45 午休 13:45-17:00 专业课 17:00-18:00 晚饭 18:00-20:00 英语 20:00-22:00 政治 22:00-22:30 复习今日所学

翻译基础 1.毅10000词,还有新的专八词汇,新的《中高级口译考试词汇必备》 卢敏出的《笔译二级三级通用的词汇》和ChinaDaily出的一本书《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12天突破英汉翻译》三笔的配套训练培基的散文我也有练过15篇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我还是建议大家背下来 2. 《培基散文》 《高级英汉翻译教程(叶子南)》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Chinadaily 英语点津 经济学人&ECO中文网 金融时报&其中文网 政府工作报告 英语文摘 TIME 热词新语翻译 3. 外语教学与研究的《二级笔译》,庄译传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叶子南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4. 说到词汇互译,我虽然记过很多词条——《中国日报的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版的财经科技词汇100多页、中国日报手机报、还有英语点津上的新词热词,但是!后来发现背的东西基本没怎么考到过。 Pinkham的《中式英语之鉴》 喜欢长栓老师的书,练了一本《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 5.《非文学理论翻译与实践》《中式英语之鉴》《高级英汉翻译理论实践》《名校全真试题精解(英汉互译)》(星火英语的,北外主编的)还有二笔的教材 6.大学那本《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最新中国特色词汇》、二笔词汇翻译。还有其他学校真题中考到的词组翻译也要重视, 新词主要就是看英语点津的新闻热词、流行新语、新词新译模块。前期可以在网页上看,但九月后最好把每天的都打印出来认真看,我当时是跟同学分工,一人复制一个月的,全打出来看了。要随时关注我国特色的新词,手机软件,微博,微信可以尽可能多关注些学习(如英文巴士、人民日报、CNN、中国文摘、外媒翻译学习、译尤未尽等是二三笔中的政经类,书中有些基本翻译技巧,适合初级看。英语文摘,周刊,CNN。还有其他学校真题 长栓老师的那篇给考研者的建议长栓的《非文学翻译》中国文化类,个人比较喜欢全国MTI 系列教材《高级汉英翻译》,里面有关于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类的,还有关于中国茶文化、介绍日晷什么的。还有《每天读点中国文化》 7. 《中国文化要略》《中国文化概论》《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8. 二笔三笔教材及练习册 英汉翻译教程(培基)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2版(长栓)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中式英语之鉴(John Pinkham) 高级汉英语篇翻译.修订版(居祖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 年份录取人数报考人数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54汉语基础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①笔试语言学综合 ②面试 2015年24人58人 2016年20人——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3:1左右(竞争较激烈) 2、以上数据录取人数包括推免人数2015年推免4人。 3、语言学综合复试笔试内容分配:现代汉语50%,对外汉语教学概论30%,古代汉语20%。 4、复试面试主要考核考生的综合素质、语言教学能力、外语口语能力及中华才艺等。 5、同等学力及跨专业复试时加试科目:语言学概论 6、初试公共课拉开的分差较小,两门专业课拉开的分差非常大。要进入复试就必须在两门专业课中取得较高的分数。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 育明教育针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开设的辅导课程有:专业课课程班·复试保过班·高端协议班。每年专业课课程班的平均通过率都在80%以上。根植育明学校从2006年开始积累的深厚高校资源,整合利用历届育明优秀学员的成功经验与高分资料,为每一位学员构建考研成功的基础保障。 (贸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年份政治英语汉语基础汉语国际教育基础总分 2015年44分44分66分66分327分2016年45分45分68分68分325分 育明考研考博辅导中心张老师解析: 1、2015年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第一年进行招生。 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016年仅招收全日制脱产学习学生。 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2015中国人民大学汉硕考研真题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的题偏重于主观性。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整体来讲,考察我们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知识。如一二两道大题,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如《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路边种着树是有歧义的句子,一方面表示路边正在种树这个动作行为,一方面表示树存在路边这种状态。第三题是名词解释,六书、四呼、句类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形式即可,简答题考察儿化的作用,语法上的词性以及义项问题,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可以做对的。再有汉硕经典试题词语辨析,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思路从词性、搭配、语义等方面回答是可以的,另外提醒大家重视举例。还有两道题目比较灵活,一方面考察大家应变题目的灵活性,还有一方面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一个考察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另外一道题目是考察把字句的特点。还有一道古代汉语的翻译题目,与大纲样卷相比,加大了难度,不仅考察古代汉语中句读、词语的一些理解问题,也要考虑整个文段字词句之间的合理搭配、条理性和逻辑性。 专业二部分的题目也是突出主观性,六道大题答题包含了中外文化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等等。明显的特点就是题目设置中会有一些“你怎么看待,你会怎么处理” 之类的话,考察我们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试题中的诸如填空题的宋词两大流派、名词解释中的文化休克、偏误分析的原因、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等等都是可以在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这两本书中找到答案的。 所以我们在复习之初给学员推荐的参考书目,汉语基础部分以黄廖本的现汉为基础,这是必须全面透彻掌握的教材,语言学纲要与之相配合,掌握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汉语国际教育部分就以刘珣的《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和程裕祯的《中国文化要略》为主,文化部分知识点比较杂,要多积累,引论中的教育学和心理学部分要重点掌握。另外,王小岩的《汉语国际教育考试指南》、赵晶的《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也要认真学习。

1.世界屋脊: 2.四大盆地: 3.四大平原: 4.西藏在()归入中国的版图。 5.明代设()管理整个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 6.从秦汉到隋代实行(),从唐宋到辽金实行(),元明清三代实行()。 7.汉武帝将国分为(),属于监察性质,还不是行政区域,但却是中国行政区划史上设“州”的开始。 8.唐代将一些比较地位特殊的州改为(),在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设(),在边疆地区设()。 9.元代初年,以()为中央政府。 1.()是我国境内最早活动的人类。 2.()已经大量使用石器并且懂得人工取火。 3. 从()时代开始,中国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开始了自己的文明史。 4. 最能反应母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早发现于(); 5. 最能反应父系氏族文化的是(),又称(),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7.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时代已经进入血缘群婚时代, (神农)时代已经母系氏族社会的后期。 (黄帝)是中国的人文始祖。 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 8.三王:禹、汤武王、周武王 10.()已经出现了青铜器。 12.()代表了商代青铜器制作的最高水平。 13.()即殷墟甲骨文,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 也称“卜辞”。 14. 从()即公元前()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15. 西周通过实行()来维系其政治统治,与之相辅的是()。 25.()朝建立了以后中国疆域的基础。 26.()朝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27.()朝西方殖民者侵入澳门、台湾等地,开始了中国的殖民地史。 28.清朝政府在()统治时期,把新疆、青海、蒙古、西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奠定了 中国今日的版图。 29.《南京条约》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30.洋务运动: 1. 姓氏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的符号。 2.中国姓氏制度的特点: 3. 中国的姓氏可以追溯到()。

北京语言大学汉硕真题解析 15年考研落下帷幕了,16年准备考汉硕的你还在忙着期末考。其实,很多有心的同学已经在收集考研的真题信息,比如有的学生会请教学姐考研的情况,英语、政治和专业课的试题难不难。勤思是做专业课辅导的,章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下专业课的情况。 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角度的排名榜上,北语一直是雄踞第一,每一年北语的咨询和报考人数都很多,可见这个学校的热度。但是,只要你认真准备,北语并不是遥不可及。14年勤思有4位北语的成功学员闫子璇、吴娟、席泽旭和林雪琪,其中席泽旭同学初试分数是380,复试表现的也很优秀,综合排名是第一。对北语的汉硕考研,勤思很有信心。在这里,我给大家分析下15年北语汉硕真题,希望对备考的学生有些帮助。 科目一: 北语的科目一分三部分来考察,这三部分是和10年公布的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入学考试大纲完全一致的。第一部分是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32分的分值,有填空、选择、判断和简答四种题型。考的大都是概念性的基础知识,比如填空题考到了普通话、音位的定义。选择题涉及到了元音的分类,汉字的造字法、词语的性质。简答题的是有3个,每个的分值都不大,考的也都是基本的定义。老师觉得只要你有认真的打基础,细致的看课本,这32分完全没有问题。第二部分是汉语应用能力,40分的分值,有填空、改错别字、标注拼音,古文翻译等题型。这部分的题目和汉语教学工作就很贴近,比如改错别字,这是以后汉语教学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再比如,分析字的结构和笔顺,这也是你在对外教学要用到的。古代汉语还是一如既往的考察加注标点和翻译句子。今年考察的是荀子的文章,我列出其中一句,“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这句话中涉及到的翻译点有“是故”、“是”等,那么在复习中就要注意同类型的词汇积累。总之这部分考察很注重细节,看书时建议在易混淆的地方多下工夫。勤思的《通关宝典》就是一本很注重基础的练习册,有答案,备考的亲们完全可以在基础阶段使用。第三部分是汉语语言分析,共78分,这部分涉及有填空、选择和简答,以主观题居多。语音部分考察都很具体,例:填空题“展览馆”的正确调职是()。简答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用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来分析句子,修改病句和分析词性。第三部分是比较难的,在复习中要大量的练习,并且活学活用。 科目二: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汉硕真题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是一种硕士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工作满2年,热爱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外语水平高,普通话标准,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有志于从事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在职人员。或者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在国外从事汉语教学志愿服务满1年,获得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名“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的《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荣誉证书》者,也可以报考。重点招收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外语专业毕业的在职人员、回国的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 中国人民大学自1953年起就开展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是最早开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高校之一,目前已形成包括汉语长短期进修生、预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内的多层次留学生教育体系。中国人民大学设有“汉语国际推广研究所”,该所由中国人民大学与国家汉办共同建设,是国家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和对策研究以及过程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平台。人大是全国八大对外汉语教学基地之一 中国人大真题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汉硕考研的题目偏重于主观性。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整体来讲,考察我们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知识。如一二两道大题,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如《说文解字》的作者是许慎,路边种着树是有歧义的句子,一方面表示路边正在种树这个动作行为,一方面表示树存在路边这种状态。第三题是名词解释,六书、四呼、句类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形式即可,简答题考察儿化的作用,语法上的词性以及义项问题,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可以做对的。再有汉硕经典试题词语辨析,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思路从词性、搭配、语义等方面回答是可以的,另外提醒大家重视举例。还有两道题目比较灵活,一方面考察大家应变题目的灵活性,还有一方面是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万变不离其宗,一个考察古代汉语中的使动用法,另外一道题目是考察把字句的特点。还有一道古代汉语的翻译题目,与大纲样卷相比,加大了难度,不仅考察古代汉语中句读、词语的一些理解问题,也要考虑整个文段字词句之间的合理搭配、条理性和逻辑性。 专业二部分的题目也是突出主观性,六道大题答题包含了中外文化知识,对外汉语教学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等等。明显的特点就是题目设置中会有一些“你怎么看待,你会怎么处理”之类的话,考察我们在实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交际能力。试题中的诸如填空题的宋词两大流派、名词解释中的文化休克、偏误分析的原因、听说法的语言学基础等等都是可以在中国文化要略,对外汉语教学引论这两本书中找到答案的。 球球:意零六一,四二二,零四就 所以我们在复习之初给学员推荐的参考书目,汉语基础部分以黄廖本的现汉为基础,这是必须全面透彻掌握的教材,语言学纲要与之相配合,掌握基本的古代汉语知识,汉语国际教

[考研交流]上外汉硕真题分析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真题点评 2011年开始,上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简章里取消了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也与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大纲规范。 上海外国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试题并不难,但是考得很细,比如绪论,书上的例子,参考与练习的几张表格,统们回答的时候理清思路即可。古代汉语只考一道大题,给出一段文言,先标标点,然后解释字词。考的是贾谊的《过秦秦、秦汉时期的文章,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一部分比例不是很重,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汉语基础这一门专业课重头戏读百遍,其义自现。妄想通过三五遍就把书看透是不可能的,学语言学没有什么窍门,重复记忆才能在考场上灵活使用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的参考书是《中国文化要略》,这是第二门专业课的重头戏,这本书很有趣,可以增越书本范围的考点,那就看同学们平时的文化积累了。书中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时间、人物、地点、别称、著作年代等考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刘珣的这本堪称经典了,很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都用这本书,建议同学们两本都做笔记,西方文化考的不多,也就是一两道选择题什么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相关资料,不要背什么文化起源,战争之类文艺复兴三杰的名字,达芬奇著名的画作等等。其实平时对文化感兴趣的同学靠自己的文化积累也可以回答出这些问题企鹅:一灵留意思尔二零四就 这一部分是要求写一篇分析文化差异的文章,很多同学没有写过感觉无从下笔,我把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大家分享下第一段,指出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简要说明下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指出两止。 第二段,分析材料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指出问题的所在。讲明问什么会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当事人双方的行为的文第三段,给出合理的建议,一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当事人应该怎么做最恰当。二是主人公面对文化冲突应该采取什么建议大家平时多注意细节问题,考生们可以听勤思专业可辅导老师的课,对大家的复习会很有帮助。

首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本科双非汉语言文学专业,考研这一年对我来说虽然很累,但是收获也很多。在准备考研之前你起码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考研,然后再结合自身的情况来择校。经过一年的复习,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也收获到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大学的时候我比较懒散,只求不挂科就好,也没有坚持做好一件事,所以我决定在考研上逼自己一把。我是4月份开始准备的考研,跟我同届的考研学子相比已经算稍晚的了。当时决定考研之后就上网上查了各种考研书目和资料,也得到了不少学长学姐的帮助,现在我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可以帮到正在考研路上奋战的同学们。 专业课: 汉语基础: 主要考察三个部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纲要。因为官网没有指定的教材,我是在学姐的指导下买了许多参考书。现代汉语部分建议把黄廖老师版本的和彭玉兰老师版本的都看看,可以自己将两本教材比对一下,分析一下重难点。古代汉语部分我看的王力的,但是古汉部分要多看一些课外书,最好多做做各个高校的真题,近几年古汉部分的翻译题都不是教材上的。语言部分我看的叶蜚声的《语言学纲要》,这本书前半部分讲的都是些通识性的内容,后半部分就比较难了。我前期逼着自己啃了两遍,感觉有点难,后期就背精简资料了。然后背自己按照历年真题总结出的高频考点,最后也押到了几道题,真题中的重复部分真的很多,所以真题一定要多做。试卷的分值占比每门都是50分,但是现在的命题没有分的那么明确,考察的几乎都是综合型题目,所以一定要将知识活学活用。现代汉语就以黄廖老师的《现代汉语》为基础来复习就可以了,基本不会超纲。古代汉语会考察六书、通论和翻译三个部分。六书就是反复背,反复记忆,通论的部分考理解记忆,可以买一些学姐的重点笔记,参考一下别人的理解思路。翻译的话就是多做多练,我买了本历年高校的翻译真题,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真题,真题的答案最好自己总结,或者找学长学姐买,从我自身的经验来看,网上的真题答案都不怎么靠谱,一般都是抄书,可以拿个及格分但是绝对拿不了高分,还是要答出自己的思路,有深度的答案才能拿高分。语言学部分也是把《语言学纲要》吃透就可以了,有时间的同学可以看看讲义。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真题点评2011年开始,上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招生简章里取消了参考书目,考试内容也与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大纲统一。这样一来,考生在复习的时候选择书目更广,试卷也更加规范。 上海外国语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试题并不难,但是考得很细,比如绪论,书上的例子,参考与练习的几张表格,统统要看。上外还出了几道简答题,这是大纲样卷里面没有的,同学们回答的时候理清思路即可。古代汉语只考一道大题,给出一段文言,先标标点,然后解释字词。考的是贾谊的《过秦论》,大家可以把王力本里面解释文言汉字的部分看看,再看看先秦、秦汉时期的文章,考的可能性比较大。这一部分比例不是很重,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汉语基础这一门专业课重头戏还是在现代汉语上,张斌的本子我前前后后看了有将近20遍,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妄想通过三五遍就把书看透是不可能的,学语言学没有什么窍门,重复记忆才能在考场上灵活使用。 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中国文化的参考书是《中国文化要略》,这是第二门专业课的重头戏,这本书很有趣,可以增长知识。看这本书把整本书背下来就好。考试的时候会有一两道超越书本范围的考点,那就看同学们平时的文化积累了。书中细小的知识点,比如时间、人物、地点、别称、著作年代等等都要滚瓜烂熟,反而论述性的内容了解就可以。这部分的内容在考试中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刘珣的这本堪称经典了,很多高校对外汉语专业都用这本书,建议同学们两本都

做笔记,然后看笔记,同样不需要背大题目,着重记忆细小的知识点。 西方文化考的不多,也就是一两道选择题什么的。同学们可以上网找找相关资料,不要背什么文化起源,战争之类的,就看看著名的诗人,作家,画家,雕塑家和他们的作品,记住文艺复兴三杰的名字,达芬奇著名的画作等等。其实平时对文化感兴趣的同学靠自己的文化积累也可以回答出这些问题。 这一部分是要求写一篇分析文化差异的文章,很多同学没有写过感觉无从下笔,我把自己的写作方法和大家分享下。写这样的文章可以采用是三段论: 第一段,指出文化是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点的。简要说明下中西方文化的起源(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指出两者有不同。不需要太深刻,因为这不是分析种族战争,只要点到即止。 第二段,分析材料中出现的文化冲突,指出问题的所在。讲明问什么会出现不和谐的情况,当事人双方的行为的文化依据在哪里。 第三段,给出合理的建议,一是针对具体的问题当事人应该怎么做最恰当。二是主人公面对文化冲突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如何调整心态对待文化差异 建议大家平时多注意细节问题,考生们可以听勤思专业可辅导老师的课,对大家的复习会很有帮助。

2019南京大学汉语国际教育考研354汉语基础与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试卷与真题 答案 《2019南京大学354汉语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南京大学354汉语基础考研复习全析》根据以下参考书目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 王力《古代汉语》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结合往年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南京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南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海外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 适用科目: 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 内容详情 本书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内容: Part 1 - 考试重难点 通过总结和梳理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重难点,建构教材宏观思维及核心知

识框架,浓缩精华内容,令考生对各章节内容考察情况一目了然,从而明确复习方向,提高复习效率。 Part 2 - 教材课后习题与解答 针对教材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课后习题配备详细解读,以供考生加深对教材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做到对考研核心考点及参考书目内在重难点内容的深度领会与运用。 Part 3 - 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汇编名校专业课考试科目真题讲解,方便考生检查自身的掌握情况及不足之处,并借此巩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应试技巧与解题能力。 Part 4 - 南大考研真题答案 含南京大学汉硕2015年考研真题及答案。 《2019南大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三册)》《2019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复习全析》(含真题答案,共三册)由金陵南大考研网依托多年丰富的教学与辅导经验,组织官方教学研发团队与南京大学文学院的优秀研究生共同合作编写而成。全书内容紧凑权威细致,编排结构科学合理,为参加2019南京大学考研的考生量身定做的必备专业课资料。 《2019南京大学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研复习全析》根据以下参考书目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第3版)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 结合往年南京大学考研真题内容,帮助报考南京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南大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 通过研读演练本书,达到把握教材重点知识点、适应多样化的专业课考研命题方式、提高备考针对性、提升复习效率与答题技巧的目的。同时,透过测试演练,以便查缺补漏,为初试高分奠定坚实基础。 适用院系:

2016年汉硕考研七大名校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今年的题目偏重于主观性。 一、分值题型分析 专业一:九个大题。汉语基础知识:填空10小题共20分,选择10小题共20分,名词解释4小题共20分,简答4小题共40分。汉语应用分析:语音偏误分析1小题共10分,词语辨析(结合偏误)1小题共10分,句式分析1小题共10分,义项分析1小题共10分,文言文翻译一段,共10分。 专业二:七个大题。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知识:填空10题10分,选择10题30分,名词解释4题20分,简答2题20分;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填空题10题10分,简答2题20分,案例分析40分。 二、真题综合分析 专业一部分,共九道题目,整体来讲,考察的主要是现代汉语和部分古代汉语知识。第一、二两道大题是填空和选择题,总共有20个小题,每题2分,主要考察现代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汉语基础知识,比如(音素)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按照笔顺规则,汉字“乃”的第一笔是(勤思解析:横折折折钩);“不耻下问”中的“耻”是词类活用中的(意动)用法;下列没有歧义的一项是(D)(A进口汽车、B路边种着树、C洗得干净、D咬死了猎人的鸡)。第三题是名词解释,语流音变、复合词、词类、复句等都是常见的现代汉语词语,采用问什么答什么的形式即可。简答题考察轻声的作用,分析“死和活、冷和热”两对反义词的不同,从语法、语义角度分析所给的歧义句,分析保留古代汉语特点的语法现象等,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是可以做对的。应用分析部分是留学生语音偏误分析和汉硕经典试题词语辨析,今年词语辨析是结合留学生的偏误例子分析“了解和理解”的区别,勤思提醒:大家还是按照各自的思路从词性、搭配、语义等方面回答并结合偏误分析的相关知识进行辨析可能会更加全面,另外提醒大家重视举例。还有两道题目比较灵活,主要是分析所给句式的特点和“花”的义项归纳、各义项关系之间发展演变等,一方面考察大家灵活应变能力,同时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最后一道古代汉语的翻译题目,与大纲样卷相比,加大

不负一年以来的辛勤努力,终于被心怡的学校。回首这一年的春夏秋冬,有很多不易,但是也收获了很多。接下来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各位学弟学妹们有所帮助。 英语 说到英语,首先来讲,单词很重要。单词书我用的是<<一本单词>>。这是千古不变的道理。除了单词,大家还要注意在英语考试中,题型大致分为语法,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四个方面。首先说语法这一块的题型基本就是选择题和完型阅读,这里的分值所占的比例相对来说不高,因为考研英语所考验大家的已经不仅仅是对于语法的理解,更多的是应用,就比如阅读和写作,还有蛋核英语公众号也非常好。所以大家不用再像高中一样特别纠结于语法了,只要单词认识的差不多,根据意思也能推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完形阅读一道题只有零点五分,二十道题也就仅仅是十分。想要做的错误率低也是很废时间和精力的。所以大家平时还是要多注意单词和长难句的积累,平时每天早晨早点起,拿出一到两个小时专门功课单词,每天都看,记不住也没关系,一定要坚持,真题方面我就是用的木糖英语真题。 政治 政治的复习是我下的功夫最少的,当然也不能这么说,应该是花费的时间最少的,毕竟专业课和英语都是很费精力的。其实我这么做并不是因为不重视,而是考虑到政治的考题思路,毕竟像是马原啊,近代史啊,毛中特这些历史性的东西每年考的东西都差不多,知识点也都是一样的,几乎一成不变,多花点心思做做真题,有个几套卷子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况且我当时连真题都没怎么好好做。前期就是看看课本,对于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点不要太陌生。到了后期直接拿着肖四肖八的答案背。时政的话我当时是跟着李凡暴风政治视频课看的,因为这部分的东西都比较活,是根据今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际上的真实事件为背景结合政治中的知识点来出的考题。所以还是要多听取老师的意见,毕竟有些老师在这方面还是十分有经验的。所以政治还是需要好好背透的。 专业课 首先要说明一点的就是本人的本科时期也是在这这所学校进修的,所以对于专业课来讲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东西,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尤其是对于研究生

翻译基础 1.刘毅10000词,还有新东方的专八词汇,新东方的《中高级口译考试词汇必备》 卢敏出的《笔译二级三级通用的词汇》和ChinaDaily出的一本书《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12天突破英汉翻译》三笔的配套训练张培基的散文我也有练过15篇政府工作报告这个我还是建议大家背下来 2. 《张培基散文》 《高级英汉翻译教程(叶子南)》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Chinadaily 英语点津 经济学人&ECO中文网 金融时报&其中文网 政府工作报告 英语文摘 TIME 热词新语翻译 3.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二级笔译》,庄译传的《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叶子南的《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4. 说到词汇互译,我虽然记过很多词条——《中国日报的最新汉英特色词汇词典》、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整理版的财经科技词汇100多页、中国日报手机报、还有英语点津上的新词热词,但是!后来发现背的东西基本没怎么考到过。 Pinkham的《中式英语之鉴》 喜欢李长栓老师的书,练了一本《理解与表达·汉英翻译案例讲评》 5.《非文学理论翻译与实践》《中式英语之鉴》《高级英汉翻译理论实践》《名校全真试题精解(英汉互译)》(星火英语的,北外主编的)还有二笔的教材 6.武汉大学那本《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最新中国特色词汇》、二笔词汇翻译。还有其他学校真题中考到的词组翻译也要重视, 新词主要就是看英语点津网站的新闻热词、流行新语、新词新译模块。前期可以在网页上看,但九月后最好把每天的都打印出来认真看,我当时是跟同学分工,一人复制一个月的,全打出来看了。要随时关注我国特色的新词,手机软件,微博,微信可以尽可能多关注些学习帐号(如英文巴士、人民日报、CNN、中国文摘、外媒翻译学习、译尤未尽等是二三笔中的政经类,书中有些基本翻译技巧,适合初级看。英语文摘,北京周刊,CNN。还有其他学校真题 李长栓老师的那篇给考研者的建议李长栓的《非文学翻译》中国文化类,个人比较喜欢全国MTI系列教材《高级汉英翻译》,里面有关于老子、孔子哲学思想类的,还有关于中国茶文化、介绍日晷什么的。还有《每天读点中国文化》 7. 《中国文化要略》《中国文化概论》《不可不知的3000个文化常识》 8. 二笔三笔教材及练习册 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 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叶子南) 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2版(李长栓) 英汉翻译简明教程(庄绎传) 中式英语之鉴(John Pinkham)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