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中国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

张振权

吉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摘要据已有过去资料及新的信息报道,经综合分析,从地学观点阐述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特征。以吉林为例论述了天然矿泉水资源主要控水因素,概述了全国天然矿泉水资源类型及分布规律。

关键词天然矿泉水资源、构造裂隙水.火山活动.地下载体.深部循环.长白山.全国分布类型。

应本年八月份“国际天然矿泉水资源会议”于吉林省白山市召开征文需要,撰写本文,以飨读者。

中国地大物博,天然矿泉水资源极为丰富,分布广泛,已知产地3500

多处,水质优良。具有广阔的勘查、开发远景。其形成分布规律深受地质构造、火山活动、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下水类型(主要是构造裂隙水、孔隙裂隙水)等因素控制。

众所周知,大气降水是地下水资源的主要补给源,对于天然矿泉水资源其主要补给源仍然是大气降水,也不可否定有的地区具备地下迳流或地表水体的补给。总之,这些补给水源进入地下载体经过由浅人深运移、不断的和围岩介质进行离子交替等物化作用,在普通的地下水中富集了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在导水和储水空间里,经过较长时间的,并遵循由浅至深,由深(压力传递)至浅运移规律,遇有出露条件便以泉、井方式溢出地表,人们便可以评价开发。

各种控水因素在空间分布不均匀,使天然矿泉水的类型、水量、水质各有所异。

自然控水因素不仅制约天然矿泉水资源条件,而且也形成不同的生态环境。在未有人为破坏条件下,一般的原始生态环境是最佳矿泉水资源保护条件。

全国天然饮用矿泉水基本特征,可归纳为:

1.埋在地层深部,沿断裂带出露地表;或钻井人工揭露、建矿泉井。

2.地下水通过深部循环与围岩发生地球化学作用,产生一定含量对人体有益的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或其它化学组分。

3.因埋藏地层深部,长期溶滤作用,水质洁净,不会受到地面污染影响,不必进行净化处理。

4.水质、水量和水温动态,基本保持相对稳定性。任何人造矿泉水不属于天然矿泉水,天然矿泉水贵在自然条件下形成。

现以吉林省为例阐述控水因素对资源和生态环境影响及相应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形成分布规律。

一、主要控水因素

(一)地形地貌

吉林省为一南东北西展布的长条地带,地形上为“三分”特色,东起长白山、中经松辽平原、西至大兴安岭东麓丘陵,逶迤700多公里,跨越了几个不同的地理、地质单元,遍及五个水系。约以大黑山为界,东部山地面积占全省三

分之二,闻名世界的长白山最高峰海拔2691米。东南部通化中低山岗山峦叠翠、山高谷深;延边中低山,山间盆地发育,吉中低山丘陵盆谷地宽阔,西部松嫩平原地势低平,全省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降低。

(二)地层出露齐全,相应不同岩性、含水介质、形成五大类型含水层。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玄武岩孔洞裂隙水、碳酸盐岩裂隙溶洞水、基岩裂隙水(风化裂隙水、构造裂隙水)。其中与天然矿泉水形成、赋存密切相关的含水岩组为玄武岩孔洞裂隙水及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承压水。

前者分布在抚松、安图、和龙、敦化等地,面积20729km2,可划分四个富水等级,即单泉流量大于50L/s;10~50L/s;1~lOL/s;<1L/s。换算成单井涌水量分别为>5000mUd、1000~5000m3/d、100~1000m3/d、

后者分布在东部山区的中新生界碎屑岩盆地及平原区第四系松散岩下部。面积6000km2。可划出三个富水等级,即单井涌水量>1000m3/d、

100-~1000myd、

此外,矿泉水资源在花岗岩裂隙、溶洞裂隙含水岩组、基岩构造裂隙含水岩组中也不乏分布。

(三)地质构造复杂,新构造运动强烈:在大地构造上,吉林省处于纬向构造体系和新华夏构造体系的相互交切、相互联合部位,地壳具有多次和长期活动特点。断裂构造有超岩石圈断裂一条,位于海龙——桦甸——松江——和龙一线,总走向为东西向;岩石圈断裂五条,北北东向的有嫩江断裂、四平——德惠断裂;北东向的有伊通——舒兰断裂、辉南——敦化断裂、集安——松江断裂。壳断裂33条,其中山区26条、平原区7条。断裂纵横交错,切割了不同时代不同岩石地层。特别是近期构造运动强烈,长白山区和松辽平原东部都是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的强烈上升地区,西部则形成坳陷沉降堆积,东部上升剥蚀。由于活动断裂发育,水文网稠密,一些浅部小型、低序次的断层也具有水文地质意义。地形破碎、沟谷深切,为天然矿泉水的广泛出露提供了有利的外动力地质条件。

(四)火山活动频繁

火成岩共有六期侵入岩,阜平期和五台期以花岗岩为主,加里东期以混合岩化花岗岩为主,均局部分布。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以多种花岗岩类岩石为主,广泛分布于东部地区;喷出岩形成于喜马拉雅期七个喷发旋回。有老第三系富峰山玄武岩,形成局部火山锥,新第三纪中新世马鞍山村玄武岩,呈1—2层夹层分布在马鞍山村、土门子、露水河、敦化等地、第三纪碎屑岩盆地区。新第三纪上新世船底山玄武岩,广泛分布于张广才岭、南岗山等地,形成玄武岩高原、台源和桌状山。第四纪早更新世军舰山玄武岩广泛分布在白头山和龙岗山东部,形成玄武岩高原、台地。第四纪中更新世白头山碱性粗面岩,组成白头山头火山锥体。小丰满玄武岩覆盖在三级阶地上,和四纪晚更新世南坪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图们江、牡丹江河谷区。第四纪全新世白头山天池冰场碱流质浮岩和角砾岩,龙岗山玄武质火山溶渣,金龙顶子气孔状熔渣状玄武岩,局部分布。

可见长白山区从第三纪至第四纪乃至有人类历史记载或200余年前,火山喷溢活动十分剧烈、范围很广,喷溢期次频繁,喷溢方式多样,这种喷溢活动往往与活动性断裂密切相关。近期的活山频繁活动为天然矿泉水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

二、吉林省天然矿泉水资源分布

根据矿泉水出露分布规律、水质特征,结合宏观大地构造环境、微观地质结构条件,可认为全省天然矿泉水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是近期火山活动和断裂

构造。故多出露在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SiQ)、锶(Sr)的碎屑岩盆地及花岗岩、玄武岩裂隙中。

因此全省天然矿泉水具备分带规律:

(一)硅酸矿泉水带:分布在成片的玄武岩台原台地边缘地带或零星出露在玄武岩台地上;其次在伊通——舒兰盆地边缘及松辽平原东部高平原一些活动的断裂带上。

(二)含锶矿泉水带:出露在西部地区,沿嫩江断裂、洮儿河断裂及深藏孔隙裂隙承压水中。

(三)复合型矿泉水带(含锶及偏硅酸):分布在断裂发育及碎屑岩孔隙裂隙深埋承压水地区。在玄武岩台地广泛出露。

(四)碳酸矿泉水带:围绕白头山火山口北、西、南三面80~100km2范围内,玄武岩台原上或其边缘地带。

(五)特殊类型矿泉水:

1.在长白山地区、白山、延边分布有多处含偏硅酸、锶,多种成分同时达标的天然矿泉,也有低钠、高矿化的矿泉水分布。

2.放射性氡矿泉水:发现于长春市郊谭西及临江老三队,形成与深部热异常循环有关。

就天然矿泉水类型之多,水量之大,水质之好,分布之广,吉林省可勘居全国之首,现已通过勘察、评价280多处,60%以上分布于长白山区,生态环境良好。长白山矿泉水资源开发已成为本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白山市现有?家大型企业开发利用,经省级以上的勘查评价矿泉水点已达29个,开发远景广阔。

三、全国天然饮用矿泉水资源分布特征

我国天然饮用矿泉水分布很广,尤以东南、华南各省分布较多,川西、滇西以及藏南地区也较为密集,华北、西北地区相对较少,各类矿泉水中以碳酸、硅酸、锶矿泉水为数最多,约占全部矿泉水的90%,含锌、含锂矿泉水相对较少,而含碘、含硒矿泉水为数更少。现按矿泉水不同类型,对具体分布概述如下:

(一)碳酸矿泉水(水中游离OQ含量~250mg/L):80~90年代,我国已开发饮用碳酸水点,共有30几处,占全国饮用矿泉水点总数的12%。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广东、云南、福建、青海、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省(区)。

(二)硅酸矿泉水(H2Si03):水中H2Si03含量~25mg/L者,80~90年代,我国占开发硅酸矿泉水点170多处,其中有90多处同时含锶,80几处为单含偏硅酸,此类型为全国分布最广的一种类型,约占总数64%,主要分布于吉林、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其余各省有少量分布。

(三)锶矿泉水(Sr):水中Sr含量0.2~5.0mg/L者,称之为锶矿泉水。目前全国已开发锶矿泉水点40几处,约占总数的14.5%,在数量上仅次硅酸水,各地均有分布。

(四)锌矿泉水(Zn):水中Zn含量0.2~5.0mg/L者,称为锌矿泉水。80'--90年代全国共开发锌矿泉水点20几处,主要分布于四川、广东和福建等地,90年代末新发现23处,仅有2处开发。含锌0.2~L0mg/L。最高达1,84mg/L(巴县矿泉),并含偏硅酸30~107mg/L,水温19---21'C。矿泉水主要产于三叠系须家河组砂岩含水层和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嘉祥寨砂岩含水层。广东已开发的锌矿泉水点至少有5处,含锌0.22~1.36rog/L,并含偏硅酸40--60mg /L。仅一处单含锌矿泉水(罗浮山),水温21.5--26'(2,矿泉水均产自花岗岩

分布区。福建省含锌矿泉水资源丰富,已发现40余处,含锌0.2---1。7m8/L,个别达到4mg/L。主要产于花岗岩裂隙含水层,多为矿泉井水。

(五)锂矿泉水(Li):水中Li含量队2~5.0mg/L,称之锂矿泉水。80~90年代,全国开发的锂矿泉水点20几处,约占总数7%,主要分布于广东、云南和四川等省。云南已开发的锂矿泉水点至少有4处,含锂0.2~0.4mg/L,其中有3处为碳酸型、锶、偏硅酸复合类型,主要产自浅变质岩系裂隙含水层。广东省已开发的含锂矿泉水点至少有5处,含锂0.2--.0.78mg/L,最高达1.30mg /L(陆河县青龙矿泉),其中4处为碳酸型、偏硅酸、锶复合类型。四川含锂矿泉水集中分布于重庆地区已发现12处,含锂0.22~0.45mg/L,并含偏硅酸30~57mg/L,水温19'--21'C,主要产于侏罗系上沙溪庙组嘉祥寨砂岩裂隙含水层,以井(孔)出露形式为主。

(六)溴矿泉水(Br):水中溴含量>0.1 mg/L者,为溴矿泉水。全国已开发的含溴矿泉水点仅5处,其中3处在上海市,含溴0.65~1.15mg/L,最高达4.79mg/L(天厨矿泉水),水温24.4'~29.3'C,矿泉水产自白云岩岩溶型隙含水层。

(七)碘矿泉水(1):水中碘含量0.2~1 mg/L者,称碘矿泉水。据调查仅有1处已经开发(陕西临潼新丰镇)。

(八)硒矿泉(Se):水中的Se含量0.01~0.05mg/L者,可称为硒矿泉水。目前国内尚未开发适用的硒矿泉水。据报道,湖北恩施地区分布含硒矿泉水。

必须指出,有关矿泉水产地、开发点数分布,皆为80~90年代调查数据,近几年又有迅猛发展,实际数据必超过文中的统计数据。

总之,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利用事业方兴未艾,应充分发挥我国矿泉资源丰富、品种繁多的优势,创立名牌,开拓国内外市场,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改善人体健康作出贡献。

什么是矿泉水?怎样形成的?饮用矿泉水如何分类?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2007年06月06日星期三下午 10:33

1、什么是矿泉水?

矿泉水是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人工揭露的、未受污染的地下矿水;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在天然波动范围内的相对稳定。

2、矿泉水是怎样形成的?

地下水在漫长的地下深循环中,长期与围岩接触,经溶滤作用、阴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生物地球化学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岩石中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气体组分进入地下水中,富集到一定的浓度,地下水在高温、高压和水蒸气膨胀作用下,沿地壳裂隙运移上升,涌出地表形成各种类型的矿泉水。

3、矿泉水多出自什么岩层?

我国矿泉水多出自沉积岩、岩浆岩地层,少量出自变质岩地层。出自岩浆岩地层的多为偏硅酸水,其次是锶水、碳酸水、锌水,少量的锂水、溴水、氡水;出自变质岩地层的多为偏硅酸水,锶水,少量的碳酸水、锌水和硒水;出自沉积岩地层的多为锶水、偏硅酸水,其中出自碎屑岩地层的还有碳酸水、碘水、锂水、锌水,出自碳酸岩地层的还有碳酸水、锌水、锂水、溴水和硒水,出自松散岩地层的还有溴水等。

4、矿泉水出自地下多深才算地下深处?

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量的概念,但可以这样确认,矿泉水与当地地表水和浅层水、潜水没有直接联系,就具备了深储的条件。这是因为它们中间有一层隔水层,使地表水、浅层水、潜水不能渗到下面,这个隔水层以下就可以认定为地下深处。

5、矿泉水有没有年龄?

水的年龄是指雨滴、融化的雪水或地表水,渗入地下后,在地下滞留和循环的时间。水的年龄越长,它在地下滞留和循环的时间越长,从流经岩石上溶液的矿物质就越多。矿泉水在地下深处滞留和循环的时间,少则十几年,几百年,甚至上万年。因此,矿泉水的年龄一般都比较长。

6、矿泉水年龄与含矿泉水岩石年龄有什么区别?

矿泉水的年龄与含矿泉水岩石的年龄不能同等看待。岩石年龄是指在地球地质作用下,岩石形成的地质年代距今的年数。岩石形成越老,岩石年龄越大,岩石年龄一般少则几百万年、几千万年,多则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矿泉水年龄是在流经岩石的时间,其矿泉水年龄比岩石年龄短得多。

7、饮用矿泉水如何分类?

(1)按矿泉水特征组分达到国家标准的主要类型分为九大类:

①偏硅酸矿泉水;②锶矿泉水;③锌矿泉水;④锂矿泉水;⑤硒矿泉水;⑥溴矿泉水;⑦碘矿泉水;⑧碳酸矿泉水;⑨盐类矿泉水。

(2)按矿化度分类命名

矿化度是单位体积中所含离子、分子及化合物的总量。

矿化度<500mg/l为低矿化度,500-1500mg/l为中矿化度,>1500mg/l为高矿化度。矿化度<1000mg/l为淡矿泉水,>1000mg/l为盐类矿泉水。

(3)按矿泉水的酸碱性分类

酸碱度称pH值,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即pH=-1g[H+],

以阴离子为主分类,以阳离子划分亚类,阴阳离子毫克当量>25%才参与命名。

①氯化物矿泉水,有氯化钠矿泉水、氯化镁矿泉水等;

②重碳酸盐矿泉水,有重碳酸钙矿泉水、重碳酸钙镁矿泉水、重碳酸钙钠矿泉水、重碳酸纳矿泉水等;

③硫酸盐矿泉水,有硫酸镁矿泉水、硫酸钠矿泉水等。

8、饮用天然矿泉水的标准是怎样规定的?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GB8537-1995水质标准:

(1)感官要求,感官应符合表1规定。

①界限指标,必须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指标符合表2(见9页)的规定。

②限量指标,各项限量指标均必须符合表3的规定。

③污染物指标,各项污染物指标均必须符合表4的规定。

④微生物指标,各项微生物指标必须符合表5规定

(五)矿泉水的保健作用

25、人体内生命元素有哪些?

生命活动是许多活性物质参与的各种化学反应的结果,生命科学把生命活动中这些活性物质称为生命元素。生命元素有氨、硼、碳、氮、氧、氟、钠、镁、硅、磷、硫、氯、钾、钙、钒、锰、铁、钴、铜、锌、钼、硒、碘等。

26、人体内宏量元素有哪些?

组成人体的诸元素中,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者称为宏量(或常量)元素,宏量元素合计占人体总重量的99.95%,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必需元素。宏量元素有氢、碳、氮、氧、钠、镁、磷、硫、氯、钾、钙计11种。

27、人体内微量元素有哪些?

组成人体的诸元素中,占人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者称为微量元素,它们合计占人体总重量的0.05%。微量元素有铁、锌、铜钴、钼、猛、铬、硒、硅、氟、钒、碘、锶、溴、硼、钡、砷、锂、镍、锡等40多钟。

28、微量元素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什么?

微量元素虽然只占人体总重量的0.05%,但对人体的营养作用、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量元素对人体的重量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微量元素能把普通元素运到全身。

2微量元素是体内酶的激活剂,酶在体内能加速生物化学反应。酶分子丢失微量金属时,酶就会丧失活力,当重新得到这些微量元素时,酶就恢复了活力。

3微量元素帮助机体的激素发挥效用,促进人体内分泌腺分泌物进入血液,调节生理功能。

4微量元素在休液内能调节渗透压、酸碱平衡,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5微量元素有的能参与维生素结构,没有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维生素。

6微量元素与核酸的功能有关,有些微量元素能影响核酸的代谢作用和遗传作用。

29、矿泉水中主要元素的保健作用是什么?

1钙:是骨骼、牙齿及软组织的重要成分。缺钙易得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病等。人体缺钙比较普遍,补钙最关键的是人体能否吸收,能否沉积于骨组织内。矿泉水中钙镁含量较多,而且钙镁含量比例相当,易被人体小肠吸收,进入细胞外液,并沉积于骨组织内。因此,含钙矿泉水是人体获得钙的一种钙源。人体每天需摄入钙1100mg左右。

矿泉水中藻类产生的原因有4点:一是矿泉水原水、供水管道中有藻类,水处理的不净而灌装;二是灌装环节封闭不严,卫生不合格,藻类孢子随空气和操作人带入水中;三是开封后的矿泉水瓶或桶(五加仑桶座到饮水机上,等量的空气就会进入桶中,即为开封),与空气接触,一般1立方米空气约有4000个左右的细菌(不是致病菌),也有藻类孢子,一旦随空气进入矿泉水中,遇以阳光就产生光合作用,而生成藻类;四是对回收沾有藻类的矿泉水桶、盖清洗消毒不彻底,又重新灌装,残留的藻类经光合作用大量繁殖,恶性循环。

如何解决矿泉水中藻类,要根据产生原因对症下药。

1矿泉水原水、供水管道中的藻类处理不净的原因:一是过滤膜孔径过大,藻类孢子穿透过滤器进入成品水中,解决方法是选择小孔径膜,使藻类孢子不能通过;二是膜损坏原因,由于水压力大,膜的老化和大量菌藻对膜的污染和啃食,引起膜破损,使菌藻通过膜损部位进入成品水中,解决方法是更换过滤膜,以后定期清洗消毒过滤膜,减少污染和破损;三是臭氧浓度不够臭氧时间短,对藻类杀灭不彻底,解决方法是加大臭氧浓度和臭氧时间;如仍然处理不净,可安装光子--O]反应器或灭藻器,彻底解决水源和管道中的藻类。

2灌装时随空气和操作人带入藻类,解决方法,建立无尘无菌灌装车间,洁净指标局部达到100级,环境1000级,封闭作业,进入要消毒,防止人接触。

3矿泉水桶、瓶开封后产生藻类或污染,解决方法,桶、瓶装矿泉水均有保质期,开封后的矿泉水就不受保质期的保证了,应尽快饮完,不要超过一周。放置矿泉水桶、瓶及饮水机的要求是阴凉、通风、干燥、避光处,减少菌藻污染。

4沾染藻类的矿泉水桶和盖,要用消毒剂侵泡刷洗干净,再经生产线消毒清洗后才能灌装,防止二次污染。

67、饮水机为什么要经常清洗消毒?

饮水机上部有通气孔,与空气接触,容易带入细菌、藻类和灰尘,形成二次污染,因此饮水机在新用前和使用后要经常清洗消毒;又因矿泉水含有钙镁离子,当饮水机加热时,水中CO 挥发,部分钙镁离子形成碳酸盐,依附在加热管和水嘴上,形成水垢,如不及时清洗,容易堵塞水嘴或使饮水机噪音加大,降低发热管效率。饮水机由于结构质量不同,季节不同,周围卫生环境不同,所用水质不同,加热使用时间不同,清洗消毒时间各不相同,清洗消毒时间各不相同,有的需一个月清洗消毒一次,有的则两个月、半年不等,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饮水机清洗消毒的方法:将饮水专用消毒剂一支计50克(含ClO浓度20000ppm),连同活化剂1小包(5克)倒入五加仑空桶中,加入2公斤清水(即稀释成500ppm浓度),将桶倒置插入饮水机上部聪明座(也可将消毒液直接倒入冷热胆上口),从饮水机冷热水嘴各倒出一些水,使桶中消毒液全部进入饮水机中,加热1020分钟后闭电,然后将消毒液从冷热水嘴放出,打开底部排水阀排尽,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如果加热管上水垢清洗不净,可从热水胆上口倒入食醋清洗就更彻底了。

68、为什么居民家庭盛矿泉水的容器也要经常清洗消毒?

家庭用来盛矿泉水的容器,与空气、灰尘、油烟接触,很易污染,要经常清洗消毒,用100ppm浓度的二氧化氯消毒剂就可以,保持容器的清洁卫生。

69、为什么不要生饮控山水?

控山水是位于高处的浅层水,顺地层倾斜面或裂隙缓慢径流,在山坡或断裂处溢流出来的水。此水不是矿泉水,由于距地表很近,有污染,细菌严重超标,所以不要生饮。

70、怎样识别五加仑桶?

市场上现有的五加仑桶用食品级聚碳酸脂PC作原料,具有高透明度、高强度、光滑无痕、刚韧耐用。目前出现许多假冒伪劣桶,在PC原料中加入回收的不合格再生料,有的不消毒,使桶透明度降低,颜色变深,强度、刚度和韧性较差,使用寿命短,不卫生,要注意鉴别和提防。正规厂家生产的是可以信赖的。还有用聚对笨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PET)为原料的五加仑桶,透

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种饮料,它又是一种矿产资源,它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控制下,地下水在不同的岩石中赋存、径流、补给循环过程中,溶解、溶蚀了岩石中的矿物盐和微量元素而形成的。他的出露也受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矿泉水的形成,往往与地壳运动、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地震、火山喷发等地球运动相伴的。它是经过远距离的大气降水、地表水的渗入地下,在土层、岩石层的空隙、裂隙、溶洞、岩洞中以渗流运动的形成,迁移到地下深处。在运移、径流过程中,透过粘土层、沙砾石层和不同地质时代各种岩石层并且不断过滤、净化而形成的。地下水在地下深处可能是几百米、几千米的岩石节理、裂隙、岩石层断裂破碎带、不同岩体接触带、火山喷发地带内渗流,在高温、高压、无污染、无菌环境条件下,地下水在极缓慢渗流运动中,与周围的岩石介质发生了物力、化学、离子交换等作用。使周围岩石中可溶性的矿物盐类和对人体必需和有益的微量元素及气体成份溶解于水中,地下水经过了十几年、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逐渐矿化作用。因周围岩石介质不同,溶解了不同的矿物盐和微量元素及气体成份,则形成了锂型、锶型、锌型、硒型、偏硅酸型及碘型、溴型等不同类型的饮用天然矿泉水。

岩石的矿物成份决定着矿泉水特征组份,在不同岩石中形成不同类型的矿泉水。

1、岩浆岩与变质岩类:主要化学成分为二氧化硅,这些组份当岩石风化和水解后进入水体形成富含偏硅酸的矿泉水,并易形成低矿化、低钠、重碳酸钙型的水。

2、碎屑岩类:主要为砂岩、砂砾岩、粉砂岩、泥岩、页岩等。化学成分主要为二氧化硅,一般含量在70%左右,另外微量元素锶的含量比较丰富。因此,易形成偏硅酸和锶含量较高的矿泉水。

3、碳酸盐类:岩性主要为灰岩、白云岩等,矿物成份为方解石、白云石,由碳酸钙组成,氧化钙的含量多大于50%,其次是氧化镁、三氧化二铝、三氧化二铁等。钙锶为同族,因此在碳酸盐地层,锶的背景含量较高,这类岩石中锶型矿泉较多。

4、火山岩类:主要岩石为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类。岩石的化学成份以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钠为主,微量元素锌含量、锶含量也较高,因此锶矿泉水、偏硅酸矿泉水较为普遍,而珍贵的锌矿泉水也有出现,如辽宁皮子窝出产的“鸿福源矿泉水”

矿泉水决非是短时间形成的。它是在岩石的贮水空间仅过长时间的贮存,极其缓慢的流动过程中,水与岩石长时间溶解,因此时间长短对矿泉水组份含量和稳定性起到了明显的影响,也就是说水是有年龄的。而矿泉水的年龄按国家标准要求最少是10年以上的水。已由氚同位素测定结果和矿泉水统计资料表明:偏硅酸、锶二项达标的矿泉水,水的年龄在30—40年以上,偏硅酸含量大于50毫克/升,矿泉水的年龄有千年---五千年以上,可见矿泉水组份含量的高低与水在岩石中作用的时间长短也是密切相关的。

地下水之所以能够形成各种类型的矿泉水,其形成过程是复杂的,最根本的前提是地下水流经了含有不同特征组分的岩层,它们是形成矿泉水特征组分的物质来源。此外更要具备形成矿泉水特征组分的地球化学环境、水动力条件等。有了这些条件,地下水在地下深处岩层中运移,长期与围岩接触,经溶滤作用、阴阳离子交换吸附、生物地球化学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使岩石中的微量和常量组分进入地下水,富集到一定的浓度而形成各种类型的矿泉水。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一、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国土面积为960万km2,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仅次于前苏联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最新统计结果表明,我国1995年有耕地面积94970.9千hm2,占国土面积不足10%,概括起来,我国土地资源有以下特点: 1.类型多样我国北起寒温带,南至热带,南北长约5 500kin,跨越49个纬度。其中,中温带至热带的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2%,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占28%,热量条件良好。东起太平洋沿岸,西达欧亚大陆中部,东西长达5200km,跨越62个经度。其中,湿润、半湿润区土地面积占5 2.6%,干旱、半干旱区占47.4%。由于水热条件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组合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地类型,生物资源很丰富。 2.山地面积大国是个多山国家,丘陵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66%,平地仅占34%,按海拔高程统计,低于500m的土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27%,500~1000m的约占16%,1000~1 500m 的约占18%,1 500~3000m,约占14%,超过3000m的约占25%,广大丘陵、山区自然条件复杂,自然资源丰富,据粗略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的40%,有林地的90%,天然草场的一半分布在丘陵山区。 3.农用土地资源比重小按现在技术经济条件,可以被农林牧渔各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资源仅627万km2,占土地总面积的65%。其他的1/3的土地是难以被农业利用的沙漠、戈壁、冰川、石山、高寒荒原等,在可被农业利用的土地中,耕地和林地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其中耕地约1.35 亿hm2,林地约1.67亿hm2,天然草地约2.8亿hm2,淡水水面约0.18亿hm2,建设用地约0.27亿hm2。 4.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据统计,我国尚有疏林地、灌木林地与宜林宜牧的荒山荒地约1.23亿hm2,其中,适宜开垦种植农作物、人工牧草和经济林果者约3 530万hm2,仅占国土面积的3.7%,而质量较好的一等地仅有310万hm2,质量中等的二等地有800万hm2,质量差的三等地有 2430万hm2,可见,数量少、质量差是我国后备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同时,这些后备土地资源又大多数分布在边远地区,开垦难度大。 二、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土地缺乏严格管理,土地浪费严重尽管有了土地管理法,但由于执法力量不足,特别是一些地方从局部眼前利益出发开发利用土地,致使滥占滥用土地现象严重。许多基建项目用地不报请批准或先用后报,宽打宽用,少征多用,早征晚用,多征少用,甚至征而不用,可以用劣地、空地、荒地的占用良田现象普遍。1998年仅中央电视台曝光的就有三起严重违法滥占土地事件,并揭露了一些地区为了赶在国务院冻结建设用地无序扩张的规定之前抢征、虚征甚至弄虚作假,许多良田被占用。 2.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括动破坏植被,就会引起水力对土壤的侵蚀,随即引起水土流失,这是当前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主要问题。我国解放初期水土流失面积为116万km2,20世纪90年代初已增至150万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6,土壤流失量每年达50亿t,居世界第一位,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最为突出,年侵蚀模数5000~15000t/km2,长江流域由于上游森林砍伐,水土流失也很严重,目前其泥沙量已接近黄河,1998年长江流量特大洪水同时也是一次特大范围、集中性的水土流失,对土地造成的破坏难以估量。我国水上流失造成土壤肥力的损失量每年相当于4000万t化肥,价值340亿元。水土流失区使江河湖库淤积,内河通航里程缩短,洪水和泥石流等灾害增加。

中国水资源现状作者姓名:胡竣彰 班号:核技术2班 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中国水资源现状 摘要:水是维系生命与健康的基本需求,地球虽然有70.8%的面积为水所覆盖,但是淡水资源却极其有限。在全部水资源中,97.47%是无法饮用的咸水。在余下的2.53%的淡水中,有8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仅占地球总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因此,世界上有超过十亿的儿童、妇女及男人无法获取足量而且安全的水来维持他们的基本需求。在许多层面,水资源和健康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所做的每项决策事实上都和水、以及水对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有关,我国是贫水国家之一,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是我们的责任。 1近十年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简析 水资源量 1997~2006年(简称近10年),全国年平均降水量为635.4mm,比常年值偏少1.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3.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0.3%;全国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722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偏多0.1%,其中北方六区偏少5.4%,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2%;全国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302亿立方米,比1980~2000年多年平均值偏多2.9%。全国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778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仅偏多0.3%,其中北方六区偏少4.0%,而南方四区则偏多1.3%。按省级行政区统计,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比常年值偏多程度较大的有上海(29.6%),偏多20%~10%的有江苏、新疆和湖南;比常年值偏少程度较大的有天津(49.4%)、北京(42.8%)、河北(36.6%),偏少30%~20%的有辽宁、山西、甘肃和陕西。水资源开发利用近10年,全国平均总供水量5560亿立方米,约占近10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的20.0%。其中,地表水供水量平均占总供水量的80.7%,地下水供水量基本维持在1050亿立方米左右,平均

安全管理编号:LX-FS-A28240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中国矿产资源特点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一)能源矿产资源中国能源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结构不理想,煤炭资源比重偏大,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较少。煤炭资源的特点是:蕴藏量大,但勘探程度低;煤种齐全,但肥瘦不均,优质炼焦用煤和无烟煤储量不多;分布广泛,但储量风度悬殊,东少西多,北丰南贫;资源赋存东深西浅,露采煤炭不多,且主要为褐煤;煤层中共伴生矿产多。油气资源的特点是:石油资源量大,是世界可采资源量大于150亿吨的10个国家之一;资源的探明程度低,陆上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仅占全部资源的1/5,近海海域的探明程度更低;分布比较集中,大于10万平方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2007-02-05 14:14 论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 发布时间: 2003-9-2 作者: 成功承办了'99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云南省旅游业发展迅速,1999年,全省接待旅游者总人数近380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首次突破200亿,达到204亿,比1998年增长49%。为了使云南旅游业顺利步入21世纪,实现把云南建成旅游强省的目标,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云南旅游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出了一定对策和建议。 一、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 云南素有"彩云之南,万绿之宗"的美誉。这里山河壮丽,自然风光优美,拥有北半球最南端终年积雪的高山,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使云南成为自然风光的博物馆,再加上云南众多的历史古迹、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神秘的宗教文化,更为云南增添了无限魅力。 从云南旅游资源的分布、构成、景观质量及特征、开发程度、社会情况等来看,可将云南旅游资源的特征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1、多样性 云南山川秀美,其旅游资源构成复杂多样、丰富多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十分丰富,有寒温热带的立体气候;有雄伟壮丽的山川地貌;有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及近现代革命历史纪念物;还有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有多种奇异典型的地质现象、丰富的矿产矿床及动植物群落;有大量高峰绝壁、急流险滩和洞穴可供攀登、漂流探险;众多的高原湖泊为水上运动提供了优美的场所;还有数量和品种多样的矿泉供人闲逸疗养。在海拔76.4~6740米的地带上,巨大的垂直变异的地质构造,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云南几乎囊括了从海南岛到黑龙江中国大地上所有气候类型和风景景观:既有热带雨林景致,又有雪域和草原风光,还有北半球纬度最低的雪山冰川,而雄奇壮伟的石林和"三江并流"更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另外,特殊的区位,更使云南成为中国大陆联结东南亚,南亚的桥梁,成为中原文化、藏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的交汇点。形成云南旅游资源组合的多样性。 2、奇特性 通过云南省众多的景观与国内外相似或同类景观比较,得出这样的结果:云南省许多地区地学景观都具有奇特性,有的景观堪称世界自然奇观,构成旅游资源优势。例如,"三江并流"景观雄奇壮美;虎跳峡以其雄壮奇险著称于世,是世界最深的峡谷之一;而昆明石林更以其特殊的高石芽喀斯特地貌景观而举世闻名;发育着现代冰川类型的玉龙雪山是世界上纬度最低的冰川,山上终年积雪,山下四季如春,从山脚河谷地带到峰顶具备了亚热带、温带、寒带的完整的垂直带自然景观;素有"东方大峡谷"之称的怒江大峡谷长310公里,平均深度2000米,比

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 1).土壤资源丰富、类型多样。我国的土壤资源极为丰富,类型多样,初计有13个土纲49个土类。不但具有世界上主要的森林土壤,而且具有肥沃的黑土、黑钙土以及其他草原土壤,同时还具有世界上特有的青藏高原土壤,因此对发展农、林、牧生产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2.)山地面积多,平原面积少。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平原面积少,平原盆地只占国土面积的26%,丘陵占10%,山地面积占64%,而且许多海拔在2000米以上。寒漠、冰川有两万平方公里。沙漠、戈壁约110万平方公里;石质山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所以我国土地面积中有20%开发利用上是有困难的,单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阔的丘陵、山地,复杂而多变的山地气候,也为我国发展多种国林、药材等经济林木以及开发牧场提供了场所。 3.)耕地面积少、分布不平衡。据统计,全国耕地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只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0.41%,而印度、丹麦、法国等国的耕地占总土地面积的比重都在30%以上,有的甚至超过了50%,我国耕地面积的绝对数量约100万平方公里,只占世界同类耕地的7%。居世界第四位。同时分布上又很不平衡,大部分分布在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的湿润、半湿润地区。总的来说,我国人均耕地不仅少,而且分布过于集中。 4.火山灰土的特征如何 火山灰土又称“暗色土”。指晚近火山活动地区火山灰母质上发育的各种土壤。主要分布于世界近火山活动较频繁的地区。我国仅有零星分布。成土年龄较轻、发育程度低者,仍保留火山灰原来的特征,剖面分化微弱;发育程度较深者,已有明显的剖面分化,表层有机质含量可达15%以上,土色暗灰,肥力颇高。这种土壤孔隙度高,质地较粗,易受侵蚀,含有大量火山起源的矿物(如火山玻璃、火山碎屑等),其量超过70%;粘土矿物以水铅英石为主,对磷有固定作用。

中国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综述 姓名:班级:学号: 摘要:矿业是人类从事生产劳动古老的领域之一。矿业的发展与扩大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巨大的、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30%以上的工农业用水均来自矿产资源,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矿产资源是人类的生命基石。人类使用矿产资源历史悠久,中国至少在50万年以前就开始利用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离不开矿产资源的快速稳定的供给。我国虽然是个矿产资源大国,但是我国人口基数大,而且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依赖仍然很大。我们一定要做好国家矿产资源的宏观预测调控,健全制度,完善法规,转变观念,坚决关闭小矿业,加快技术进步,树立精品意识,实施全球资源战略,开发、利用、保护好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矿业强国”,并最终保证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业开发,矿业分布与存储,矿业现状,矿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矿产资源储存分布情况 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矿产资源种类较齐全的、矿产自给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资源总量大,一部分矿种(矿组)的储量名列世界前茅或首位。中国现在已经发现171中矿产资源、其中已经查明储存量的有158种,其中能源矿产10种,金属矿产54种,水气矿产3种。面前已经拥有矿产地18000处,大中型的矿产有7000余处,是世界第三大矿产资源国。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8%,居第53位,个别矿种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 1.1 富矿少,贫矿多。 我国矿产资源,贫富矿兼有,而以贫矿居多,品位低,不能直接供冶炼和化工利用,而矿石在采选过程中,浪费也很严重。开采时采富弃贫,使矿石品位下降,富矿越来越少,选别时技术落后,富集率低,并形成大量尾矿,无法合理利用。 1.2 地区分布不平衡。 我国的煤炭贮量中,山西省占1/4,内蒙古自治区占1/5,而南方很少。石油也存在这种北多南少的状况,大庆、辽河、华北、胜利等几大油田都集中在北方,有色金属则是南多北少,如钨、锰、镍、铅、锌矿等。这种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的不相匹配,长期形成了北煤南调、西煤东运的局面,大大提高了矿产开发的成本。[1] 1.3 共生、伴生矿床多,单一矿床少。 中国80%左右的有色矿床中都有共伴生元素,其中尤以铝、铜、铅、锌矿产多。而且不少矿石嵌布粒度细,结构构造复杂。中国有色矿产资源中,虽然共伴生元素多,若能搞好综合回收,可以提高矿山的综合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矿石组份复杂,势必造成选冶难度大、建设投资和生产经营成本高的现状。

一、总体情况 据1996年《国际水力发电和坝工建设手册》统计的数据,全世界理论水能资源蕴藏量共413095亿kWh/年,其中技术可开发水能资源为117549亿kWh/年。全世界水电装机容量1995年底为6.9亿kW ,年发电量21491.2亿kWh,开发利用程度为18.3%。多数发达国家一般都优先开发水电,至70年代末水电开发利用程度已较高;80年代以来,继续开发水电的潜力已不大,如瑞士、法国、奥地利、西班牙、英国、美国、意大利、日本等。这些国家的水能开发利用程度均在50%以上,最高达74%。发展中国家过去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水能资源开发较缓慢,水电开发利用程度长期不高,但近二三十年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一些国家水电开发速度大大加快,水能资源利用程度迅速提高,如巴西、巴拉圭、墨西哥、委内瑞拉、土耳其、中国等。目前,世界上水电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kW的有16个国家,水电装机容量排在前5位的国家分别为美国、加拿大、中国、巴西和俄罗斯。 二、欧洲与北美 欧洲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地区,水电发展也最早,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目前,在40多个欧洲国家中,水电比较发达的约有30个(15个欧盟国家,15个非欧盟国家)。欧洲在建装机2270MW,分布在23个国家,另有规划中的水电装机10GW,西班牙、意大利、希腊、罗马尼亚在建坝相对较多,德国也有一座90多米的高坝在建。 表 1 欧洲部分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北美有5790MW的水电工程在建,分布在10个国家,规划中还有15GW的水电站。北美国家中美国、加拿大都有新的大坝建设,美国有两座60m以上的大坝在建。加拿大魁北克未来十年水电计划增加20%的装机。 表 2 北美洲部分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三、亚洲与南美 亚洲国家中,除中国目前正大力发展水电外,印度、土耳其、尼泊尔、老挝、越南、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泰国、缅甸、菲律宾、斯里兰卡、哈扎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家也都有大型的水电项目正在建设。日本、南朝鲜水电开发程度较高,大型的抽水蓄能项目建设速度比较快,在日本,有6个抽水蓄能电站正在建设,另3个正在规划中。 表 3 亚洲部分国家水能资源开发统计表

第十章中国土地资源状况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主要类型的土地利用现状(1996) 类型面积(万公顷) % 耕地13004 13.54 园地1010 1.05 林地22778 23.73 牧草地26610 27.72 城乡居民点2095 2.18 工矿用地277 0.29 交通用地547 0.57 其他29679 30.92 合计96000 100 10.1中国土地资源特征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前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10.1.1中国后备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数量特征 质量特征 区域分布特征 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1、数量特征 各种土地资源的总量大; 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土地资源相对紧缺; 2、质量特征 我国地形错综复杂,地貌 类型多样;其中山地,高 原占26%,盆地占19%,

丘陵占10%,平原占12%。 耕地生产力普遍较低;占 总面积53.8%西部地区其 年生产量只占全国总生物 量的9.5%.各光热水土资 源分布不平衡。 3、区域分布特征 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区域差异较大; 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区域差异巨大 4、后备土地资源特征 ?水土流失严重; ?土地贫瘠、干旱少雨。 ?无水源保证; 10.1.2中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1)土地资源退化严重 表现在:①水土流失面积增加 ②土地荒漠化、沙化, ③土地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加重 ④湖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2)非农用地扩大,耕地数量继续减少 (3)土地污染严重 10.1.3中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对策 (1)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如土地规划、土地用途管制、加强土地立法和执法、强化土地管理业务建设。 (2)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04-26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

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地表水资源量 2010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9797.6亿m3,折合年径流深314.7mm,比常年值偏多11.6%。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16.1%;南方4区比常年值偏多10.7%。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辽宁和吉林偏多程度大于80%,海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安徽和新疆偏多程度在30%~60%之间;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和内蒙古偏少程度在30%~60%之间。

世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世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 矿产品种类繁多,分类方法也不少,但最基本的分类是两种: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燃料矿物和非燃料矿物。世界矿物原料消耗中,非金属矿物,尤其是砂石料等,所占的比重最大。 世界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矿物约有80多种,其中的铁、铜、铝土、铅、锌、镍、磷酸盐、锡和锰等9种,具有产值大,国际贸易量较多等特点,地位相当重要。世界矿物开采的集中性明显,70~75%集中在10余个国家里,特别是少数几个工业发达国家。前苏联和美国是世界上采矿业规模最宏大的两个国家,前者约占世界矿业开采值的18%,后者约占世界的15%。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估占世界的11%。澳大利亚和南非的采矿业,规模也很大。发展中国家,采矿业发达、规模较大的有中国、智利、赞比亚、扎伊尔、秘鲁、墨西哥、巴西和阿根廷等国家。 全世界#铁矿石#的探明储量约为3,500亿吨。高度集中是铁矿石在地域分布上的最大特点。铁矿资源主要集聚于10多个国家里。前苏联铁矿石的探明储量是1,140亿吨,占世界铁矿探明储量的30%多,是目前地球上探明储量超过1,000亿吨的唯一国家,比居世界第二位的巴西要多近400亿吨,为美国铁矿石探明储量的倍。除前苏联外,依次排列的顺序是巴西、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波利维亚,以上7国的铁矿石储量计占世界铁矿石总储量的90%。另外,法国、瑞典、英国、委内瑞拉、南非、智利、德国和利比里亚等也是世界铁矿石储量较为丰富的国家。目前,世界上铁矿石的主要输出国是澳大利亚,年输出量达8,000万吨左右,列世界第一位。巴西的年输出量约为7,000万吨,列世界第二位。加拿大、印度、智利、前苏联、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委内瑞拉和秘鲁等,也是世界铁矿石的重要输出国。铁矿石的主要输入国是西欧的比利时、法国、德国、英国和荷兰,以及东欧和中欧的波兰,捷克等,日本是最大的铁矿石输入国之一。美国的铁矿石资源丰富,年产量亦较多,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1、丰富多样,种类齐全 2、绚丽多彩,独具特色 3、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 4、各大地区的旅游资源形成了区域型的典型主题 旅游业对目的地经济和社会文化的作用: 经济: 1、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 2、拓宽货币回笼渠道,促进经济健康运行 3、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 4、带动相关经济部门或行业的发展 5、增加政府税收 6、平衡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别 社会文化: 1、有助于提高民族素质 2、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有利于世界和平 3、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4、有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发展 5、有助于促进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 对目的地的消极影响:经济上,有可能引起物价特别是地价的上涨 环境上,可能造成人口拥拥挤、交通堵塞,加大当地空气、噪声、水 质污染,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 社会文化上:干扰当地人的生活,对当地人的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留下 潜移默化的影响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 1、旅游产品的生产者或供应者 2、旅游产品的使用者或消费者 3、狂热交换的旅游产品 4、价格 入境旅游市场特点:我国国际空日元市场的市场格局转为亚洲国家为主。 停留时间较长,人均天消费量较高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增长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旅游外汇增速快于入境旅游人次增速 国内旅游市场特点:1、规模大,发展潜力足 2、短程旅游比重大 3、旅游活动形式以散客为主 4、旅游消费水平低 国内旅游发展趋势:旅游消费水平还会继续提高,旅游的地域分布将向中西部扩展

出境旅游的特点:1、出境旅游规模持续增长 2、因私出境旅游者比例不断增大 3、亚太地区一直是我国居民出境旅游的主要目的地 4、出境旅游消费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支出额大 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出境旅游市场将会持续成长,出境旅游人次将会继续增加,而且出境旅游的人员范围和旅游目的地也将会继续扩大

第二节、土地资源(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我国主要的土地类型及其特点: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2.使学生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 3.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认识土地资源与人类的关系,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土地资源的意义,从而使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 教学重点 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与“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 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方法 直观法、讨论法与谈话法。 教学媒体 中国地形挂图,投影片“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草原自东向西的变化”、“水土流失与小草的哀求”漫画、及“三北防护林的分布”图。三大林区的录像。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教师提问:我国有哪些主要的自然资源?可更新的自然资源有哪些?我们脚下的土地属于什么资源?它可更新吗? 学生回答问题略。 【板书】第二节土地资源 一、人多地少类型齐全 我国的土地总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值的三分之一 【教师讲解】我们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土地是人类生存的空间和活动的场所”、是“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我国的土地资源状况又如何哪?大家打开地图册看中国地形图并对照课本中的“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示意”图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百分比”图。(同时出示投影片)并提供以下资料: (1)我国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2/3以上,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等面积大的国家相比,我国山地比重最大。我国耕地只占土地总面积的1/10,比美国、印度都低。森林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远低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土地资源的绝对数量和人均数量(1992年) 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十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讨论?然后每个小组出一名同学代表全组发言,全班评议。 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 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些土地利用类型? 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已经人工改造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 哪些属于适宜开垦利用的土地?又占土地总面积的多少(%)? 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

第一节长江流域 一、总体概述 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河流长度仅次于尼罗河与亚马孙河,入海水量仅次于亚马孙河与刚果河,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流域面积180.7万平方千米。上游多流经高山峡谷,坡陡流急,落差5360米。全流域水能资源蕴藏量共约2.78亿千瓦,其中可能开发2.56亿千瓦,年发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 表 1 长江水能资源及利用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至1990年止,全流域已建、在建水电站装机共1170万千瓦以上,其中葛洲坝水电站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是中国最大的水电站。规划中的三峡水电站装机1768万千瓦。其他可供开发的较大型水电站有金沙江向家坝(460万千瓦),雅砻江的锦屏(300万千瓦),大渡河的瀑布沟(280万千瓦)等。 二、上游水能资源及开发利用分析 2.1 金沙江水能资源及利用分析 长江上游自青海省玉树至四川省宜宾段称为金沙江,河道长2320km。水能蕴藏量为5811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为7674.5万千瓦,如下表所示。 表 2 金沙江水能资源及利用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金沙江(石鼓——宜宾)水电基地是我国最大的水电基地。开发该基地不仅可以解决西南缺煤、实现“西电东送”、“西电外送”,还可以改善航运条件,分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任务,促进两岸农业的发展。 金沙江干流(石鼓——宜宾)河段拟按虎跳峡、洪门口、梓里、皮厂、观音岩、乌东德、白鹤滩、溪落渡、向家坝9级开发。全部建成后总库容810多亿立方米,有效库容360亿立方米,装机容量4789万KW,保证出力2113.5万KW,年发电量2610.8亿KW·h。其中开发条件较好、效益显著的有虎跳峡、白鹤滩、溪落渡、向家坝等水电站。 2.2 雅砻江水能资源及利用分析 雅砻江位于四川西部,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干流全长1500多km。流域面积近13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91亿立方米。流域内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0.5kg/立方米,多年平均年轮沙量2550万吨。在中下游下切剧烈,谷狭坡陡,滩多水急,水量丰富,而且落差集中,水能蕴藏量丰富,理论蕴藏量为3839.5万千瓦,技术可开发量3466万千瓦,如下表所示。 表 3 雅砻江水能资源及利用情况

中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 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又是世界上用水量最多的国家。仅2002年,全国淡水取用量达到5497亿立方米,大约占世界年取用量的13%是美国1995年淡水供应量4700亿立方米的约1.2倍。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闹水荒,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80年代以来,中国的水荒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情势越来越严重,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已经带来了严重影响。 缺水:全面告急 ?北方资源性缺水! ?南方水质性缺水! ?中西部工程性缺水! “中国是一个中度缺水的国家”,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吴季松说,这是从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上得出的判断。据统计,我国目前缺水总量估计为400亿立方米,每年受旱面积200万~260万平方千米,影响粮食产量150亿~200亿千克,影响工业产值2000多亿元,全国还有7000万人饮水困难。缺水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着严重的影响。 从人口和水资源分布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水资源南北分配的差异非常明显。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口占了中国的54%,但是水 资源却占了81%。北方人口占46%,水资源只有19%。专家指出,由于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人类 活动的影响,北方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南方水资源进一步增加。这个趋势在最近20年尤其明显。这就更加重了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和南北水资源的不平衡。最近几年,北方连年干旱。如果说北方资源性 1 / 16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其特色资源的分布 情况 https://www.doczj.com/doc/eb17955759.html,/z/q109855565.htm 来源:问问网日期:2010年09月19日 标签 编者按:中国国土广袤,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漫长的历史中和辽阔的国土上,形成了无比丰厚的旅游资源。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全国委员会出版的《中国资源》一书中认为,在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森林资源、草地资源、物种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这中国有十大资源中,中国旅游资源在全球具有明显优势,有巨大吸引力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有四: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一—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具备各种功能。中国拥有类型多样、富有美感性的、不同尺度的风景地貌景观,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从海平面以下155米处的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底,到海拨8848.13米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绝对高差达9003米。中国不仅有纬向地带性的多样气候带变化,还有鲜明的立体气候效应,尤其在横断山脉地区,即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中国不论南北东西都有繁花似锦的美景,不仅有类型多样的海滨、山地、高原、高纬度地区的避暑胜地,而且还有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以及避寒休闲度假胜地海南岛。多样的风景地貌和多功能的气候资源,为生物界提供了优越的生存栖息环境,使自然景观更加多姿多彩。不论是从旅游资源供给的角度还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看,中国拥有世界旅游活动的各种资源和要素,可以开发成为适合现代旅游趋势的各种旅游产品。很少有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如此多样和复杂的旅游资源系统,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的国土辽阔,地质复杂,气候多样,另一方面也与中国历史悠久、文明发达有关。资源种类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是中国旅游资源的一大重要特征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二—丰厚性。中国旅游资源不仅种类多样,而且每种资源的积淀丰厚,拥有各种规模、年代、形态、规制、品类的资源特征。不论是古代建筑、古城遗址、帝都王陵、禅林道观、园林艺术、民俗风情,还是自然山水风景、海湖河流、山川原野,都多姿多彩,不可胜数,其资源之丰厚足以位于世界各国前列。以花岗岩山景为例,既有节理发育又经风雨剥蚀塑造的,以奇峰怪石、辟天摩地而著称的黄山;也有因断层发育使巨大花岗岩体突兀凌空,以险称绝的华山;还有因花岗岩主峰特性而导致球状分化,由其形成的造型奇异的各种小尺度的风景地貌散见各地。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三—古老性。中国是古人类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流传至今的宝贵遗产构成了极为珍贵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资源以历史久远、文化古老、底蕴深厚而著称。古老的华夏文明是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既有各兄弟民族文化融合的结晶,又吸取了世界各民族文化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不胜数,遍及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云南开远小龙潭的古猿化石分属于森林古猿和腊玛古猿;云南禄丰石灰坝发现的古猿化石,据测定距今有800万年历史。在众多的古人类遗存中,以元谋人历史最早(距今170万年),周口店龙骨山的古人类遗物最丰富,龙潭洞猿人化石的一具头盖骨最完整。中国旅游资源的古老性还表现在,远在数千年之前,中国的先人就开发和发明了一系列的工艺艺术、宏大建筑,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章。仰韶文化、半坡遗址、安阳殷墟、咸阳秦城、京杭运河、万里长城、秦兵马俑坑等,无不以古称胜。 中国旅游资源的特点之四—奇特性。中国拥有数不尽的特有旅游资源。在自然奇观方面,有一年一度的大理蝴蝶泉的蝴蝶盛会,洱源的万鸟朝山的鸟吊山奇景,能发出不同音符鸣叫的峨眉弹琴蛙,每届中秋的钱塘大潮,西藏高原上的周期性的水热爆炸泉,吉林松花江边的雾淞等。人文方面的奇景更是丰富多彩,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和铜车马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已建成的兵马俑博物馆每年吸引上百万游人。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完整女尸和大量帛书,江陵凤凰山汉墓保存完好的男尸,满城陵山汉墓的金缕玉衣,丝绸之路上的楼兰古城和众多古迹,徐州的汉墓,这些墓葬地和出土文物珍品成了吸引旅游者回溯历史的最佳场所。

粮食安全问题 摘要:土壤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核心。文章在研究我国土壤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着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的挑战。提出要解决我国耕地土壤和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实施“藏粮于土”的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我国土壤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主要内容是: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实施基本农田严格保护机制;开发土壤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有弹性有应变能力的种植制度;防治土壤污染,保障粮食安全;适度开荒复垦,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 关键词:土壤资源;生态环境;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也是粮食消费大国。我国粮食安全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土壤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与粮食增产息息相关。本文从土壤学的角度,对土壤资源与粮食生产、粮食生产面临的挑战与粮食安全的出路作一探讨,以期有助于缓解资源约束和保障粮食安全。 1 土壤资源与粮食生产 1.1 土壤资源丰富 “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土壤资源与粮食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是土壤类型多,绝对数量大。我国地域辽阔,国土总面积有960万km 2。气候类型从热带到寒温带,由湿润区到干旱区。在全国有14个土纲、39个亚纲、138个土类和588个亚类[1]。雏形土、干旱土面积超过国土的10%,有机土、铁铝土、变性土、火山灰土和灰土占1%,其余的人为土、盐成土、潜育土、均腐土、富铁土、淋溶土、新成土等介于两者之间(表1)。这样丰富的土壤资源,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而且耕地、林地和草地的绝对数量都居世界前列,分别为第4位、第8位与第3位。 1.2 人均耕地不足 我国多山,耕地面积小,人均占有量少。我国65%是山地,有一半土地属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耕地仅占国土总面积14.5%,而我国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按人口平均,耕地仅占0.11 hm 2, 林地占0.17 hm 2,草地占0.26 hm 2,人均占有农、林、牧用地只有世界平均数的1/3[2]。另一方面,土地浪费情况又十分严重。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承包土地荒芜,或被城镇和经济开发区滥占后长期闲置。 1.3 耕地土壤质量参差不齐 我国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土壤质量参差不齐。根据我们的资料,西部干旱地区占国土面积的35.7%,其中包括干旱土,寒冻雏形土和盐成土,不利于农业利用。然而,经过长期的农业利用,培育了大面积稳定的基本农田,如灌淤条件下形成的灌淤土,堆垫条件下形成的土垫人为土和泥垫人为土,蔬菜栽培条件下形成的肥熟土和水耕条件下形成的水耕人为土等。据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3],我国现有耕地中,按产量分,高产田占21.54%,中产田占有37.24%,低产田占41.22%。然而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于0.5%的耕地约占10%,缺磷耕地占59%,缺钾耕地23%。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最新的研究指出,长江中下游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上升,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略有下降。华北地区全氮和速效磷增幅较大,但速效钾含量损耗很多。东北地区肥力下降较为明显。水土流失、盐渍化、沼泽化、沙化的耕地共计占53%,受工业三废污染和酸雨侵蚀的耕地有853.33万hm 2 [4]。 1.4 后备耕地土壤资源有限 我国是一个古老农业国,土地开发利用比较充分,可供继续开发的后备土壤资源十分有限。目前全国后备耕地土壤资源总量约1000万hm 2,主要分布在北纬40~50度之间的一年一熟地区,同时又是降水量少,干燥度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资源量少质差,开发利用难度较大。 1.5 耕地土壤资源区域差异大 表1 中国主要土纲土壤资源的估算1) Table 1 Soil resources inventory of different soil orders in China 代号 土纲 面积率/% 代号 土纲 面积率/% A B E F G H 有机土 人为土 铁铝土 变性土 干旱土 盐成土 0.22 4.84 0.44 0.30 23.01 3.64 J K L M N 均腐土 富铁土 淋溶土 雏形土 新成土 其他土壤 8.67 8.89 7.42 21.51 9.76 0.04

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介绍 水资源与能源、人口、生态环境等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水资源已成为城市建设规划、工农业生产布局及国土整治规划的制约条件之一。建国以来,国家有关部门一直重视我国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以期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有利的数据保证。 一、我国地下水资源及开发情况 地下水资源在我国水资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其分布广、水质好、不易被污染、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开发利用。尤其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许多地区和城市,地下水成为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水源。据计算我国可更新地下淡水资源总量为8700亿方,占我国水资源总量的31%,其中地下淡水开采资源为2900亿方。微咸水开采资源130′108m3/a(见表1)。平原区(含盆地)地下水储存量约23万亿立方米,10米含水层中的地下水储存量相当于840毫米,水层厚度,略大于全国平均降水量648毫米,这个比例与世界地下水储存量的平均值相近似。 目前,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主要是以孔隙水、岩溶水、裂隙水三类为主,其中以孔隙水的分布最广,资源量最大,开发利用的最多,岩溶水在分布,数量开发均居其次,而裂隙水则最小。在以往调查的1243个水源地中,孔隙水类型的有846个占68%,岩溶水类型的有315处,占25%,而裂隙水类型的只有82处,仅占7%。 从目前的供水情况看,全国地下水的利用量占全国水资源利用总量的16%,其中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是华北地区,其地下水供水量占全区总用水量的52%。预计在21世纪,我国淡水资源供水需矛盾突出的地区仍是华北、西北、辽中南地区及部分沿海城市。 受我国水资源及人口分布、经济发达程度、开采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相对于区域我国城市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尤为突出。目前全国有近400个城市开采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水源,300多个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缺水,每年水资源缺口大约为1000万方,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以地下水水源地做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城市超过60个,如: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济南、海口、西安、西宁、银川、乌鲁木齐、拉萨等;以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供水的城市有:北京、天津、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南昌、青岛、郑州、武汉、广州、成都、贵阳、昆明、兰州、长春、上海等。

第一节我国水能资源储量与分布 2005年复查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共3886条,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年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为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80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https://www.doczj.com/doc/eb17955759.html,。按技术可开发量计算,至今仅开发利用20%。但从人均占有量来看仅有2400m3,为世界人均水量的25%,居世界第119位,是全球13个贫水国之一。 表 1 我国水能资源概况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水能资源蕴藏量,是通过河流多年平均流量和全部落差经逐段计算的水能资源理论平均出力。一个国家水能资源蕴藏量之大小,与其国土面积、河川径流量和地形高差有关。我国国土面积小于苏联和加拿大,年径流总量又小于巴西、苏联、加拿大和美国。中国水能蕴藏量之所以能超过这些国家而居世界首位,https://www.doczj.com/doc/eb17955759.html,,其决定性因素,在于中国地形高差悬殊,河流落差巨大。 全国水能蕴藏量,划分为十个流域(片)统计,如下表所示。 表 2 全国各流域水能蕴藏量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 据统计,中国水能资源可能开发率,即可能开发的水能资源的年发电量与水能资源蕴藏量的年发电量之比,为32%。中国可能的开发水能资源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 1 中国可能的开发水能资源分布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研究院(https://www.doczj.com/doc/eb17955759.html,) 第二节我国水能资源特点 中国水能资源有三大特点。 一是资源总量十分丰富,但人均资源量并不富裕。以电量计,我国可开发的水电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5%,但人均资源量只有世界均值的70%左右,并不富裕。到2050年左右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时,如果人均装机从现有的0.252kW加到1kW,总装机约为15亿kW,即使6.76亿kW的水能蕴藏量开发完毕,水电装机也只占总装机的30%-40%。水电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作为电网不可或缺的调峰、调频和紧急事故簧用的主力电源,水电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优质供电的重要而灵活的工具,因此重要性远高于30%~40%。 二是水电资源分布不均衡,与经济发展的现状极不匹配。从河流看,我国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的中上游,雅鲁藏布江的中下游,珠江、澜沧江、怒江和黑龙江上游,这七条江河可开发的大、中型水电资源都在1000万kW以上,总量约占全国大、中型水电资源量的90%。全国大中型水电100万kW以上的河流共18条,水电资源约为4.26亿kW,约占全国大、中型资源量的97%。 按行政区划分,我国水电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西部地区。西南、西北11个省、市、自治区,包括云、川、藏、黔、桂、渝、陕、甘、宁、青、新,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