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配置资源
市场配置资源

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市场资源配置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具体机制。

(2)了解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

(3)知道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知道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4)懂得建立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及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的必要性。

(5)理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与主要内容;理解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及导致的后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优缺点的辨析能力;把握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的具体条件的理解能力;针对市场失灵,提出合理的政府干预对策的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合理配置资源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

(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方面的优势,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3)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

(4)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优缺点;规范市场秩序,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

教学难点: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公共物品。

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我国是世界上国土面积第三大国,地大物博,资源总量巨大,然而人均占有量却很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要求我们节约资源,合理配置资源。那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合理配置我们的资源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进入第九课第一框市场配置资源。

【授受新课】

一、市场调节

结合课本P78漫画:

思考:

a.人类社会为什么要合理配置资源呢?

b.你能想出哪些方式配置这些资源,比较这些方式的利弊。

1、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分析:需求无限性,资源的有限性,解决两者的矛盾必须要合理配置资源。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突出,为什么会出现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呢?因为一方面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而另一方面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需求的多种多样和永无止境与社会资源有限的矛盾。因此我们要满足人们不断变动的生产、生活需要,必须对资源的分配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就是资源配置问题。

2、合理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①计划配置;②市场配置。

分析:

方案一:当钢材有限的情况下,由政府安排资源在各个行业分配。我们把这种按计划来分配资源的方式成为计划的方式配置。

方案二:哪个行业畅销,钢材需求量大,那么钢材就大量涌入这个行业。例如,买汽车的人多了,汽车生产商认为有利可图,增加汽车的产量,那么对钢材的需求量增加。这样钢材就大量的流入汽车生产行业。我们把这种以市场的需求来配置资源的方式叫做市场配置。

3.市场经济的含义

教师:我们把与计划配置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就叫做计划经济;把与市场配置相对应的经济形式叫做市场经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92年,生产力落后,物资短缺,国家只能实行计划经济,凭票供应各种物品,这样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计划经济是指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要求,由国家按照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统一计划来管理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邓小平南巡时说过:“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

市场经济则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教师:那市场究竟怎样来实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呢?

学生:通过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分析:市场经济通常围绕着三类活动进行:

(1)生产什么——市场需要的多就多生产,需要的少就少生产,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即以市场为导向。什么样的产品价格高,销售量大。简而言之,就是受供求关系的调节。

(2)如何生产——生产需要投入财力、物力、技术、管理等(即生产力水平)。企业为了提高生产力,获得更大利益,在竞争中就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科学技术。谁的生产力能力强就更具竞争力,资源就向哪里流动。因此资源的流动受市场竞争的调节。

(3)为谁生产——谁愿意买,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在这里生产受价格的影响。

小结:通过这些机制,市场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引导着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分配。

4.市场调节的优点

教师:为什么我们实行的是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呢?究其原因,是市场经济具有其优越性。大家想一想市场经济的优势有哪些呢?

学生:

①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的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配置资源

②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促使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调节经营生产,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有效利用资源

二、市场秩序

教师:虽然利用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各种优点,但是这并不是无条件的,其基本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必须具备公平,公正,有序的市场秩序。

1.建立良好市场秩序的原因

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市场经济也一样,没有市场秩序的约束就会混乱,要使经济健康发展就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秩序。良好的市场秩序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保障。

生:只有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才能合理的配置资源。

2、如何维护和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

(1)严格实施市场规则

教师: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类似于体育竞赛,离不开竞赛规则。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角色是运动员,而政府应该是裁判员,即企业是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经济主体,政府仅仅是市场竞争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如果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则会造成制定规则和执行规则的不公正,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破坏公平竞争的社会经济环境。打个比方,就是政府给市场主体修一条路,这条路又宽又平,中间有警示、横线、检查站;企业就是汽车,什么时候出发,选择什么路线,是企业自己的事情,企业和政府的关系就是:“政府把路修好,企业把车开好。”良好的市场秩序需要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那么你所了解的市场规则有哪些形式呢?

学生: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

教师:通过这些规则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做出具体规定。市场规则又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学生:准入规则——凡不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行业、行业商品均不允许进入市场。

竞争规则——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

教师:在市场经济中,可能存在种种不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现象。例如:违背市场准入规则,销售损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的产品;违背市场竞争规则的地方保护主义,非法垄断行为;违背市场交易规则的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另外,偷税漏税、走私贩私、商业欺诈、假冒伪劣、恶意逃避债务等行为,也属于不遵守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行为。

(2)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A.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现代市场交换的两个基本特征:①商品交换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分离。如:贷款消费,网购.....②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在信息方面具有不对称性。随着商品

功能越来越复杂,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辨别越来越困难。在上述情形下,参与市场交易会面临各种风险。所以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克服这些风险的重要途径。

B.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的内容

社会信用制度包括信用监督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此外,还包括信用资料收集制度,信用评级制度。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C、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三、市场失灵

教师:市场配置资源具有优点,那么,资源配置能否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市场的调节是完美无缺的吗?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

情境一:小品---救火(让两个同学模拟打电话)

A:我家失火了,请帮忙灭火啊!

B:你家在哪儿?有多远?

A:.........大约离你们有五公里。

B:1000元钱

A:啊!那么贵,能少点吗?800元好吗?

B:那好吧!

等消防人员到了,A家已经烧光了。

问题:此小品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什么问题?

学生:市场调节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公共物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它是相对于私人物品而言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就是指多一个人消费不会给社会带来额外的成本。因此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公共物品不应该排他,应该免费向公众提供。所谓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在购买并得到一种商品的消费权之后,就可以把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获得该商品的利益之外,私人产品在使用上具有排他性,如:甲购买了一块巧克力,他就获得了消费这块巧克力的权利,其他人未得到甲的允许就不能消费同一块巧克力了。公共物品并非都是有形的,也有无形的,比如:政府提供的禽流感防治服务就是无形的公共物品。

(1)纯公共物品: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如国防和灯塔等,通常采用免费提供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2)准公共物品: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局部的排他性。即超过一定的临界点,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就会消失,拥挤就会出现。

a.公益物品。如义务教育、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

b 公共事业物品,也称自然垄断产品。如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煤气等

情境二:毒品海洛因,枪支弹药等利润很大,很多人也因此而走上了不归路。

问题:如果让市场来调节诸枪支、危险品、麻醉品等物品的生产和流通,会出现什么后果?学生:会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危害公民的身心健康,败坏社会风气。

总结: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

有些物品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危险品,麻醉品)。

2、市场调节的缺陷

展示图片:(1)三聚氰胺事件、地沟油、假酒、染色馒头、苏丹红......

(2)课本81页漫画“一哄而下”

(3)《跟不上趟》

第一幅:蛋市价格上涨,老汉养鸡;

第二幅:蛋市价格下跌,老汉杀鸡;

第三幅:蛋价再次上涨,老汉无奈。

教师:上面三组漫画分别反映了市场调节具体什么缺点?

学生: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

教师:自发性——为了利益不择手段,违反法律和道德。表现:为了眼前的利益,有的工厂大量排放废水、废气;制假售假;盗版等。

盲目性——在调节生产方向和决策上的失误,在利益驱动下,表现为一哄而上或一哄而下的盲目追逐利益的行为。

滞后性——从供求的变化到反映在价格上再到生产者作出反应有一定的时间差,造成信息失效从而导致经营的亏本。

3、市场调节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导致的后果

A.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B.社会经济不稳定,发生经济波动和混乱

C.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了解了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规则的基本形式。知道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认识了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及导致的后果。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树立合理配置资源与节约资源的意识,树立竞争意识,培养开拓进取的精神。树立自觉遵守、维护市场秩序与规则的观念,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道德品质和个人行为习惯。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因素的有

①供求关系②价格机制③竞争机制④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主要包括

①等价交换原则②市场准入原则③市场竞争原则④市场交易原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是指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属于哪种规则

A.市场准入规则 B.市场交易规则 C.市场竞争规则 D.市场保护规则4. 冬虫夏草有“软黄金”之誉。我国虫草资源已陷入“越少越贵、越贵越挖、越挖越少”的恶性循环,一些人通过囤货、炒作、造假等手段牟取暴利。这表明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弊端②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作用

③需要严格实施市场规则,规范市场秩序④应发挥宏观调控对虫草资源的决定性调节作用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5. 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矿工生命于不顾,一味赶工期、赶进度,是导致矿难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这反映市场经济的具有

A.滞后性 B.盲目性 C.自发性 D.竞争性

6.一位长期从事经济研究的人士指出,“当经济以超潜在增长率的水平增长时,那些过剩行业通常不会暴露,只有当经济回归自然水平,过剩产能才无处遁形。”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A.价值规律的调节具有自发性 B.生产经营者的决策具有盲目性

C.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 D.单纯的市场调节会导致两极分化

7.从前几年的“姜你军”“蒜你狠”,到如今的“被姜军”“白忙活”,农产品价格时高时低,大幅起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时间成反比,生产效率提高劳动时间减少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上一季作物价格高导致下一季供过于求

③市场调节具有滞后性,价格信号传递到商品生产有时间差

④农作物需求弹性大,价格降低会刺激需求大幅增加

A.①②B.②

④C.②③D.③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作者:赵振华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6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论断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对未来我国资源的配置方式指明了方向,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由“基础”到“决定”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 资源配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计划机制,一种是市场机制。改革开放之前,我国资源配置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践证明通过计划机制实现资源配置是失败的。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阶段,即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让市场机制能够对计划机制起到补充作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作用进一步增强,但计划机制仍然起到主导作用;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表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所起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计划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下降到了次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就表明在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这就是资源配置要由市场机制而不是计划机制决定,通过政府计划配置资源要尽可能降低到必要的限度,通过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要上升到尽可能高的程度。 之所以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本原因在于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效率远远高于计划机制。市场机制包括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道理就是供大于求价格下跌,企业利润率就降低甚至要亏本,迫使更多的资源从原有的行业或部门撤出;相反,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企业利润率提高,会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入该部门或行业。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市场调节资源分配具有滞后性和一定的盲目性,但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是理性的,带来的是节约和效率,因为每一个市场主体都想实现收益最大化。计划机制配置资源理论上可以实现合理配置,哪里最需要就将资源配置到哪里,但在实践中是做不到的,具有乌托邦性质,因为没有充分的利益诱导和充分的信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一个基本经验就是实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前通过计划机制配置所有资源,窒息了经济活力,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提高,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边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之所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归根结底就是越来越多地发挥了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需要继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这是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我国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期达到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就需要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更多地释放市场经济活力,最重要的就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否则就不是市场经济,更不是完善的市场经济。另一方面,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政府作用的优化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政府作用的优化 2014-01-29 09:46 来源:光明日报 我国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突破性理论,经过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直到十八大,一直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表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又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对市场作用的新定位将成为在经济体制中处理政府作用和市场作用的新指南。市场由基础性作用转为决定性作用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确认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意味着我国在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上迈出新的步伐。首先,在原来的市场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定义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调节资源配置。市场在这里起基础性调节作用。而现在提的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意味着不再存在两个层次的调节,市场不再是在政府调节下发挥作用,而是自主地起决定性作用。其次,原来的基础性作用定义是通过国家调控市场来实现宏观和政府 目标,市场起不到决定性作用。而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时,政府所调控的不是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而是影响宏观经济稳定的价格总水平、就业总水平和利率总水平。政府是在没有干预市场调节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对其产生的宏观结果进行

调控。第三,在基础性作用的定义中,政府需要预先调控市场,并时时调控市场,而在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时,宏观调控是在反映宏观经济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超过上限或下限时才进行。这就给市场作用在宏观经济领域留下了很大的空间。 市场对资源配置转向起决定性作用的现实意义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需要由投入型转向效率型。经济发展需要提高资源尤其是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尽可能多的产品、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靠整个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来调节的。其基本含义是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配置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突出的是市场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不仅表现为市场自主地决定资源配置的方向,同时也表现为市场调节信号即市场价格也是自主地在市场上形成。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仍需要政府作用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不意味着政府的作用完全退出,而是要求政府在应该发挥作用的地方充分并有效地发挥好作用。政府通过自身的改革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这就要求对市场作用及其机制充分放开。其中包括,凡是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政府审批;资本、土地、劳动力、技

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杨学刚2009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20092001112 一、教学的地位及内容 课标要求: 本框题教学内容贯彻的新课程标准4.10规定的“阐述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分析用法律和道德规范市场秩序的重要性”的要求。 教材分析: 第一目:市场调节,讲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目:市场秩序,讲的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的条件; 第三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讲的是市场调节的非万能性和固有的弊端。 三者的内在联系是:市场调节要想实现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效果必须依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做保证,而即使有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调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资源的有限性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 (2)形成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观念,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与市场,学法、守法、懂法,能自觉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市场秩序和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 四、教学策略方法 整体思路:来自生活的报告——师生互动、合作探究——走进生活、判断运用——课外实践、体验践行,通过这样的过程,综合运用阅读法、讲授法、启发法、讨论法等方法,来达到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升华情感的目的。 五、教学活动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假期生活即将来临,请同学们分享下假期生活我们要做点啥?为我们的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导向,指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心和关键所在,是对市场与政府关系认识的一大理论突破。 考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历史,不难看出,我们党对市场作用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渐进深化的过程:从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到发挥市场的辅助性作用,从基础性作用到“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再到“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直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说明我们党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改革的阶段性问题把握得越来越清醒准确,对改革开放的市场化导向始终坚定不移。 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后,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仍不完善,存在许多亟待突破的深层次问题:一是土地、金融、科技、房地产等领域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源错配、低水平利用现象较为严重;二是市场规则不统一、不透明,市场秩序不规范、不健全,违规违法谋取不当利益现象较为普遍,各类保护主义依然存在;三是行政垄断问题突出,民营经济发展中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问题突出,统一开放、规范有序、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尚未形成;四是政府权力过大,直接干预企业微观运行的行政手段使用偏多,审批、检查多,监管不到位,行政权力设租、市场主体寻租引致的腐败现象严重。这些体制机制性问题的长期存在,使得市场主体的内生动力不足、竞争实力和发展实力难以快速提升,进而限制了产业转型、发展方式转变进程,影响创新驱动型经济发展。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经济学理论谈谈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一、?????? 市场决定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对市场定义:“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机制是市场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市场运行的形式和手段,是由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决定的供给,由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运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政府和市场,我国改革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有三次飞跃,计 划经济的政府配置、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亚当斯密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这种自发调节机制通过价格起作用。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引导所发挥着信号作用,即价格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

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平衡作用。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下面通过图示来说明: 在均衡价格水平上,市场不存在短缺和过剩,如上图所示,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点E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价格上升,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市场、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斯密所说价格达到资源最优配置是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的:交易者是完全理性的、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信息是完全的、产权是明晰的。而现实生活中,以上条件并非完全具备,从而价格机制的作用要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即资源配置处于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主要有垄断代表的市场势力、外部性、公共物品与不完全信息。凯恩斯在看不见的手解决不了经济危机和萧条的局面,提出政府必须参与经济,这就是看得见的手。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有提高效率、增进公平以及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政府也有失灵,表现为政府不务正业---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资源配置之间的关系 一、完全竞争市场中社会资源配置 市场机制最重要的就是价格机制,市场竞争最重要的就是价格竞争,价格是市场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最灵敏的信号。 完全竞争市场即没有任何垄断的市场,企业集中度较小,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做出市场价格决定,价格完全由市场竞争决定,充分反映商品价值和效用,完全体现市场供需情况。 市场主体的假设为经济人,其一切行为都是从经济利益角度出发,生产者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 市场需求(消费者、消费量)增加,价格上升,刺激投资、生产,资源聚集,扩大就业,生产(生产者、产品)增加,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需求不变,或者需求变动小于供给变动,价格下降,投资减少,资源抽逃,生产萎缩,失业增加,经济萧条。资源聚集高利润产业。资源在不同产业间转移总是以逐利为目的,优胜劣汰总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二、政府行为干预的必要性(原因) 由于资源市场本身的特点,容易发生市场失灵现象,产生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1、不,包括; 2、不完全市场,主要指某个市场缺失导致其关联市场缺失,如铁路与钢铁厂的问题; 3、可能产生的负面效果; 4、的供给缺失; 5、分配上的; 6、信息不完全 由于市场失灵,会带给社会很多负面影响,包括市场的垄断和缺失,公共产品无人供给,社会分配不均衡,市场所导致的收入分配后果在政治上或道义上无法接受,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而这些情况不是能单纯靠市场机制所能够解决的,一定程度上需要政府来规划制定,干预。因此,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政府的最好功能,就是保持市场的充分、完全竞争,打击不正当竞争,保持经济政策的正确性和连续性,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三、政府行为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1.引导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时不能很好解决社会化大生产所要求的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和产业结构合理化问题,容易出现经济周期性波动和区域性、系统性经济风险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过度不平衡。政府可以通过发挥引导性作用来间接影响资源配置,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均衡和健康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政府的引导性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定和实施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规划、市场准入标准等,引导一定资源向某些产业、区域流动;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为主要手段,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宏观调控,平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 2.弥补性作用。

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高一2组江文娟 一、教学的地位及内容 本框题位于《经济生活》第四单元第九课第一框题。本单元引领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认识市场经济的运行特征是正确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所以本框题重点介绍了市场经济的一般性理论,让学生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一个宏观的、初步的认识。学好本框题,有助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一系 教材分析: 第一目:市场调节,讲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目:市场秩序,讲的是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的条件; 第三目:市场调节的局限性,讲的是市场调节的非万能性和固有的弊端。 三者的内在联系是:市场调节要想实现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利用的效果必须依靠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做保证,而即使有了良好的市场秩序,市场调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宏观调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点、市场调节存在的弊端、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2.能力目标: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对资源的有限性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 (2)形成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观念,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与市场,学法、守法、懂法,能自觉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以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市场秩序和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 教学难点:市场调节的优点和局限性 四、教学策略方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林兆木 2013-12-04 08:49 来源: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新观点、新决策、新举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和最新发展。其中对全面深化改革具有全局和战略意义的是:《决定》明确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按照这个要求,提出了经济领域众多新的重大改革举措。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和发展,将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产生深远影响。 一、我国改革理论的重大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所谓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际上就是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35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始终是围绕着正确认识与处理政府(计划)和市场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的。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由政府通过国家计划进行资源配置。改革开放要在实践上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就必须在思想上突破否定和排斥市场的传统观念的束缚。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推进,我们对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对推动改革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特别是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南方时的重要谈话,使我们对政府(计划)和市场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突破。随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重大理论突破,对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提出市场作用的定位之后,我们党一直在继续探索适应改革和发展客观实际变化要求的准确定位。党的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删去了“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定语。党的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从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在市场基础性作用前面所加的关键词都集中在强调改革取向是增强市场作用。这些重要论断为此次《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思想和理论上作了准备。

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_黄锡富

南宁日报/2013年/12月/10日/第009版 论坛·时评 为什么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广西师范学院教授南宁市签约理论专家黄锡富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理论探索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是实行限制市场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结果使得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农村、城市实行引入市场机制的改革,调动了各方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表明,凡是市场作用发挥得比较充分的地方,经济活力就比较强,发展态势就比较好。究其原因,就在于市场有强劲的利益刺激、灵敏的新型传递、良好的经营导向、高效的资源配置、奖勤罚懒等功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率,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是我们长期以来的实践和理论界探索思考的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作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但对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没有阐述。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五大和十六大都强调“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大提出“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实践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敢地探索新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有利于经济高效发展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如何更好地配置有限资源,始终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一个社会能否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不足且日渐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就是在竞争性市场中,通过价格杠杆发挥信息传递和行为指导功能,实现资源自由流动,促进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以更好地满足人民需要的最有效保证。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激发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市场经济就是通过竞争来满足消费者需要,又实现自身发展的经济。竞争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强有力的动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就是通过市场的竞争让商品价格涨落的信号调节各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由此激发各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竞争的激情,并积极参与市场竞争,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的市场和经营方法,不断降低自身商品和劳务的价值,以避免在竞争中被淘汰。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有利于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哪一类企业,都必须通过竞争获得生存和发展。生产经营者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发展壮大。只有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政府才能真正从繁杂的日常事物中解脱出来,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全面正确地履职尽责,做好政府该做好、能做好的事情,营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环境。这对国有企业部门和非国有企业部门的平等竞争发展都非常重要。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有利于解决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市场配置资源是由众多的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 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特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 运用:结合经济生活的实际事例,能够初步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从而做到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领学生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树立起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的观念,自觉抵制一切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树立起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 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市场准入规则、竞争规则、交易规则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四、课型:新授课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查阅票证年代、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等相关资料、制作课件。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设置的情景演示相关案例图文、学生喜闻乐见的图片等. 七、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票证为何物吗?下面通过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它的历史? 请看视频:《票证年代》 师问:为什么要凭票买粮?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因为当时粮食供应紧张,国家必须统一安排,这就是国家用计划手段在调节资源配置。改革开放以来,情况发生了很多变化,全社会生产什么、生产多 少、为谁生产已不再由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来决定,而是由市场决定设计意图:用我们身边的事例,通过视频的方式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教材知识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ppt展示:20XX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的摘录, 设计意图:结合时政,以解读国家的方针政策的形式,进一步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引出课题——市场配置资源(展示课题) 2、学习新课: 改革开放30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我们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近几年我国的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也很突出。 ppt展示:(三荒)师问:为什么会出现电荒、煤荒、油荒等问题呢?面对有限的资源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因为一方面人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永无止境的,而另一方面社会资源总是有限的。这样就存在着一个人类需求的多种多样和永无止境与社会资源有限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对资源进行合理优化的配置。 设计意图:由材料说明资源配置的必要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观念。 教师引导:在一段时间和范围内,可以采取什么手段,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ppt展示:邓小平的一句话: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 教师引导:得出结论,资源配置的方式有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 设计意图:引用伟人的话,进一步论证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更有说服力。 (一)市场调节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ppt展示:资源配置的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 教师引导:引出什么是市场经济。 过度: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场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市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其实质就是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等市场经济规律起决定性作用。 资源配置违背价值规律要求导致资源低效配置乃至严重浪费的现象还十分普遍。其根本原因在于现行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不少束缚市场主体活力,以及干扰、阻碍市场和价值规律起决定性作用的体制机制弊端。所以要“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必须积极稳妥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这对于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最大限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平等的市场准入和产权保护、公平的竞争条件和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焕发生机活力的根本保证。 第二,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迟缓,当前不少行业产能过剩、效益下降,究其原因,同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和干预不当、妨碍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有很大关系。例如,电力、成品油、天然气等重要商品价格形成的行政性管制特征明显,利率尚未实现市场化,资本市场体系不完善,等等,这些问题导致多种要素价格不能真实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供求关系变化。与此同时,财税体制不够合理,党政干部政绩考核过于看重GDP增长率,助长地方追求速度型经济增长和投资冲动,加剧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政府以不当方式直接干预资源配置,也扭曲要素价格、干扰市场机制作用。根据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求深化相关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第三,有利于建设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现在政府治理与市场功能的边界不够清晰,政府越位与缺位并存。政府仍然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情:一方面将过多时间和精力用在审批项目、招商引资等直接干预微观经济事务上,导致政府在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缺位;另一方面政府对社会事务包揽过多,没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作用,导致政府成为这些方面矛盾的焦点。因此,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凡是市场和企业能解决的,放给市场和企业;凡是社会中介组织能承担的职能,交给社会中介组织。这不仅有利于政府真正转变职能,把重点转到加强市场监管、增强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来,而且有利于铲除滋生公职人员受贿、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的土壤和根源。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是抑制和消除腐败现象的治本之策。 第四,有利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主要发达国家正在推动新一轮贸易投资自由化谈判,具有领域广、标准高、影响大等特点。加快融入国际市场,要求我们加快改革投资管理模式和制度创新,建立统一、公平、透明的投资准入体制,使微观主体获得更大的自主投资权限,使政府部门从项目审批向反垄断和安全审查等宏观管理职能转变。从对外开放范围看,我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差距,主要在服务业领域开放。推进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这有利于引入竞争,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才能适应新一轮国际贸易投资自由化形势的要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和重要作用,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正确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手段,调节总需求和总供给水平,防范财政、金融的系统性风险,防止经济周期性大幅波动。同时,市场主体为获得自身利益最大化有可能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政府必须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和劳动者、消费者的安全、健康等权益。政府还必须采取反对垄断和不公平竞争的经济性规制,保障竞争公平和消费者利益。尤其重要的是,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很好地解决公共产品供给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政府必须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维护和规范由市场形成的初次分配秩序,并通过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手段对收入再分配进行合理调节,防止差距过大,促进共同富裕,维护公平正义和社会稳定。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从经济学看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下面结合经济学理论谈谈对二者关系的理解: 一、?????? 市场决定配置资源是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萨缪尔森《经济学》中对市场定义:“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以及交易数量的机制”。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市场机制是市场有机体各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推动市场运行的形式和手段,是由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行为决定的供给,由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行为所决定的需求,以及价格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整个经济体制顺利运行,并达到均衡的作用机制和调节功能。资源配置一般有两种方式,即政府和市场,我国改革实践中对市场作用的认识有三次飞跃,计划经济的政府配置、基础性作用、决定性作用。 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亚当斯密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时刻在调整人们的经济行为,从而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这种自发调节机制通过价格起作用。价格作为资

源配置的引导所发挥着信号作用,即价格协调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同时会刺激生产;而较低的价格则鼓励消费,同时抑制生产,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平衡作用。当市场平衡了所有影响经济的力量时,市场就达到了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均衡(market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nd)。下面通过图示来说明: ? 在均衡价格水平上,市场不存在短缺和过剩,如上图所示,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点E处的价格)时,就会出现供给大于需求的过剩局面,于是供给方迫于需求不足的压力,自动降低价格;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短缺局面,于是需求方迫于需求过度的竞争压力,只好接受供给方提价的要求,从而价格上升,最终达到均衡价格。 三、市场、政府都不是万能的

市场如何有效配置市场资源

市场是如何来配置一个国家的资源 何为市场?在经济学中,广义的市场,是供求关系的总和。狭义的市场,是商品或劳务交易的场所或接触点。资源是有限的,人们的需求是无限的,所以社会必须要合理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来实现的。市场配置资源需要具备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才能合理配置资源。经济体制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有两种基本的经济体制:一种是计划经济体制,另一种是市场经济体制。由于两种基本的经济体制各有弊端,所以许多国家根据本国的国情将两种基本方式结合使用,形成混合经济体制。市场对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但是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还需要政府在市场领域发挥资源配置作用。所以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来实现,即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为了市场经济可以健康发展,必须全面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和缺陷。也就是说,不能只看到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也不能只看到市场配置资源的缺陷。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市场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市场配置资源是一般是通过资源的价格波动进行的。当某种资源供不应求时,这种资源的价格就会提高,从而会引起这种资源供给的增加和需求的减少;当某种资源供过于求时,这种资源的价格就会降低,从而会引起这种资源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这样,价格的波动就会对资源配置起引导作用。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引导作用是由市场中的经营者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引起的。经营者不可能不关心价格的变动,不可能不对价格的变动不做出反应。这样,价格波动对资源配置的作用就会覆盖市场上所有的经营主体。经营者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不仅会使经营者追随价格的波动,或者是增加供给,或者是减少需求,而且会使经营者千方百计降低成本,不断创新产品,尽可能节省资源,提升社会对自己产品的需求。这必然会促使经营者提高效率,改进管理,不断创新。这样,价格波动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与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的进步就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表现在技术和管理的进步反过来对各种资源的需求产生影响。比如,当一种技术进步能够节省某种资源时,即使这种资源的供给不变,也可能出现供过于求,进而引起价格的降低。经营者都应该通过市场的不断变化做出有利于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安排,并且也都应当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优势。当然,为了防止市场配置资源的负面作用,国家还必须对各种资源的市场进行全面和严格的管理。

市场配置资源(修改稿)

清新县滨江中学授课教案 高一年级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学科第四单元第九课(节页)第1课时教案罗伟青(撰写人)2012年 12月 20 日上课班级 8 班授课老师:罗伟青 单项选择题:每道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 正确理解是(D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日前,天津板栗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为受法律保护的原产地产 品。以蓟县为主产区的天津板栗同静海独流老醋、蓟县盘山磨盘柿、汉沽茶淀玫瑰香葡萄、宁 河七里海蟹等土特产一起,有了品质和声誉的“身份证”。这使上述土特产(A) A. 扩大了品牌效应 B. 增加了市场供给 C. 提高了商品价值 D. 提升了产品质量 3(2011全国卷26)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要解决“招工 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 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②④ 4(2012浙江卷)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 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5000元提高到20000元。 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C )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如何理解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决定》提出,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性作用”的提法,是我们党在理论上的又一重大飞跃,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必将对加快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到重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第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所谓“决定性作用”,是指市场在所有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对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环节的商品价格拥有直接决定权。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以及激励和约束机制。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利润为导向引导生产要素流向,以竞争为手段决定商品价格,以价格为杠杆调节供求关系,使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总体平衡,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要素的投向、产品消费、利润实现、利益分配主要依靠市场交换来完成。实践证明,迄今为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尚未发现任何力量比市场的作用更广泛、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因此,只要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体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市场的作用。 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没有否定或忽视政府作用,而是要求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资本主义自由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更有优势,就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兼顾了效率和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在参与资源配置过程中作用更加积极全面,更能发挥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弥补市场失灵、熨平经济波动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仅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而且要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当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等于政府可以更多地直接参与资源配置、干预微观经济活动,更不等于代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一、市场配置资源(教案)

xx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 【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 2.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的方式、优点与不足,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方式。 3.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市场配置优缺点,以准确理解市场调节的功能。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平态度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1.市场调节如何配置资源及其优点 2.规范市场秩序、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为主,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 【教学过程】 一、市场调节

1.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 教师活动:阅读教材78页钢材使用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 (1)漫画中钢材为什么那么“烦恼”呢? (2)你能帮他出出主意,可以用哪些手段分配这些钢材资源呢? 2.市场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进行的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市场调节中是什么经济规律发生作用?是怎样发生作用的?学生活动:积极回答问题。价值规律 教师点评:根据价值规律要求,市场上某种供不应求,商品价格上升,获利就增大,就会吸引人们增加这种商品的资源投入,反之,则减少资源投入。 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得手,在指导着生产经营者,使人、财、物等社会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合理配置。 3.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想一想,市场的这种调节作用有什么好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言。 教师总结:能及时、灵活的反应市场供求变化,实现资源合理配置;能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资源合理利用。 二、xx得到正常的发挥?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必须有良好的市场秩序,完善的市场规则。 1.市场合理配置资源需要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2.良好的xx需要市场规则来维护

市场和政府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定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b16775597.html, 市场和政府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角色定位 作者:石磊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8期 摘要:政府与市场是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两大主体,两者的角色定位一直是我国医药卫 生体制改革的重点。目前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政府角色存在缺位、越位等问题,而市场的作用并不明显,这就导致医疗卫生事业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失衡。有效率的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应当是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完成的,市场在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政府只有在市场无法发挥作用或者能发挥作用但效率较低、存在严重弊端时才是必要的,比如公共卫生服务领域。 关键词:医疗卫生资源市场政府公平效率 一、引言 2015年末,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528个,比上年增加209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701.5万张,比上年增加41.4万张,其中医院533.1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41.4万张。卫生人员总数达1069.4万人,比上年增加46.0万人,其中医院613.3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0.3万人。虽然医疗卫生资源在总量上有所增长,但结构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城乡之间在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基本设施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其次,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很多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十分缺乏,而在一些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却存在着资源配置过度的现象。最后,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都没有实现,卫生资源流动受阻,民营医院发展缓慢,“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与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定位偏差有关。自2006年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最大的争论在于由政府还是市场来主导医疗卫生资源分配。长期以来,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政府为主导,市场的作用并不明显。如何根据医疗卫生资源的特点来理清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1.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市场机制。在市场机制中,价格对信息的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机制的最终结果是有效率的。但市场机制在实际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却存在着种种市场失灵的现象。一方面,现实市场不符合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因而市场机制运行的结果不能真正实现效率。另一方面,市场机制在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过程中有失公平或存在着更多弊端:第一,市场机制不能有效解决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第二,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