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

考研心理学经典试题普通心理学第八章
第八章 言语

简答题

1、说明语言加工的模块化观点和相互作用观点的主要分歧在哪里

根据语言加工时各个成分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作用,可将语言加工分为模块化的加工和相互作用式的加工。模块化的加工是指语言的各成分的加工单独进行,各成分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例如,词汇水平的加工不受句子水平加工的影响,词汇模块的输出就是句子模块的输入。相互作用式的加工是指语言的各成分的加工不是单独进行的,它们存在着相互作用,如词汇加工会影响句子加工,而句子加工又会影响词汇加工。目前,这两种加工都有一定的证据。

语言加工的模块化观点认为:语言活动具有异常复杂的脑机制,他和大脑不同部位的功能有着密切联系。其中对大多数人来说其主要作用的是由左半球额叶的布洛卡区、颞上回的威尔尼克区和顶-枕的角回等。这些不同分区完成了语言加工。语言是按层次结构组织起来的,各成分之间的加工是独立进行的,不存在相互作用。如词汇加工的水平不会受句子加工水平的影响。

语言加工的交互作用观点认为:语言各成分在加工的过程中存在相互作用。比如,词汇的加工影响句子的加工,句子的加工也会影响词汇的加工。语言的加工实际上就是指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转换、存储、提取的过程。在输入语言材料以及将语言材料输入大脑语言加工区的过程中,语素、单词、句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2、词频效应、内部语言

词频效应:影响单词再认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词的使用频率。何伟氏等人在一个实验中,给被试呈现使用频率不同的单词,让他们进行辨认。结果发现,单词的使用频率高,对单词的觉察阈限就低,识别单词的时间就短。相反,词的使用频率低,对词的觉察阈限就高,识别的时间就越长。这就是单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即词频效应。

内部言语是一种对自己发出的言语。内部言语的最大特点是言语发音的隐蔽性。默默思考时,我们听不到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但言语器官的肌肉仍在活动着。这时,言语器官的动觉冲动执行着和出声说话时相同的信号功能,不断向大脑皮质发送信息。。内部言语的另一个特点是片断性和压缩性。内部言语时,思想可以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词组(它们只是一个主语或一个谓语)就代替了一系列完整的句子。

3、试说明知识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

语言的理解是在语言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揭示语言的意义的过程。语言的意义又叫语义,它是语言所传达的信

息,即语言所表达的思想。语义以概念或命题的方式存在,代表了某种事物或现象,并通过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和字形)来传递。无论哪种理解都包含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⑴知觉阶段。即通过视觉或听觉接受语言刺激,并对刺激进行初步的加工。⑵解析阶段。即将言语材料转化为意义,这是语言理解的核心。⑶反应阶段。即对语言刺激做出特定的反应,如回答别人的提问。正确反应是正确理解的标志。语言理解也是一种积极的建构意义的过程。语言接受者要在语言感知的基础上,运用想象、预期、推理、整合等方式去揭示语言的意义。因此,语言理解必然受人的已有经验和认知结构的影响。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去接受、加工所获得的语言信息,通过预期和推理去建立材料之间的联系,补充所缺少的信息,最后达到对材料的合理解释。因此,人的知识经验不同,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语言材料的理解也不一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