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3节醛和酮糖类糖类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3节醛和酮糖类糖类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3节醛和酮糖类糖类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高中化学第2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3节醛和酮糖类糖类学业分层测评鲁科版

糖类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

D.在糖类中分子结构最简单

【解析】糖类根据其能否水解以及水解产物的多少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等,其中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由定义知最简单的糖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 B

2.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 )

A.乙醛B.二氧化碳

C.己六醇 D.葡萄糖酸

【解析】葡萄糖在酒化酶作用下生成乙醇,不能一步反应得到乙醛。

【答案】 A

3.下列各组物质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葡萄糖和果糖B.蔗糖和麦芽糖

C.淀粉和纤维素 D.丁醛和丁酮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均为高分子化合物,二者均属于混合物,故不是同分异构体。

【答案】 C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碘化钾溶液能使淀粉显蓝色

B.纤维素的水解难于淀粉的水解

C.用淀粉制乙醇不仅仅发生了水解反应

D.多糖一般没有还原性,也没有甜味

【答案】 A

5.酒精、乙酸和葡萄糖三种溶液,只用一种试剂就能将它们区别开来,该试剂是( )

【导学号:04290040】A.金属钠B.石蕊试液

C.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D.NaHCO3溶液

【解析】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醇不反应,与乙酸溶液反应变成蓝色;葡萄糖与新

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答案】 C

6.(2016·威海高二检测)根据转化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6H 10O 5)n ――→①葡萄糖―→乙醇――→+乙酸

乙酸乙酯

A .(C 6H 10O 5)n 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二者均属于多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B .可以利用银镜反应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

C .酸性高锰酸钾可将乙醇氧化为乙酸,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也可得到乙酸

D .在反应②得到的混合物中倒入饱和氢氧化钠溶液并分液可得到纯净的乙酸乙酯

【解析】 (C 6H 10O 5)n 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但由于n 值不同,不互为同分异构体,A 错误;银镜反应可以证明反应①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 正确;将烧黑的铜丝趁热插入乙醇中可得到乙醛,C 错误;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D 错误。

【答案】 B

7.L-链霉糖是链霉素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链霉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能发生银镜反应

B .能发生酯化反应

C .能与H 2发生加成反应

D .能与烧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解析】 由结构推测有机物可能具有的性质,首先要找出结构中所含官能团,然后再分析作答。L-链霉糖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醛基,因而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如银镜反应),但不能与NaOH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答案】 D

8.(2016·郑州高二检测)下面是某化学活动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探索葡萄糖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时设计并完成的一组实验:将下列四种液体分别取 2 mL 先后加到 2 mL 的新制Cu(OH)2悬浊液中,充分振荡。实验现象记录如表:

液体 葡萄糖溶液 乙醇 甘油(丙三

醇) 水

实验现象

氢氧化铜溶解,

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

混合物蓝色变

氢氧化铜溶解,

溶液呈绛蓝色

氢氧化铜不溶,

混合物蓝色变

A.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B.葡萄糖分子中可能含有多个羟基

C.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8H12O6

D.葡萄糖分子碳链呈锯齿形

【解析】由实验现象可知葡萄糖溶液、甘油与新制Cu(OH)2悬浊液作用均使溶液呈绛蓝色,可推知葡萄糖与甘油具有相似的结构——多个羟基。

【答案】 B

9.(2016·潍坊高二质检)木糖醇是一种新型的甜味剂,它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的需要。它是一种白色粉末状的结晶,结构简式为:

下列有关木糖醇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木糖醇是一种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B.1 mol木糖醇与足量钠反应最多可产生2.5 mol H2

C.木糖醇易溶解于水,能发生酯化反应

D.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

【解析】由木糖醇的结构简式可知,木糖醇分子结构中只含有羟基,属于多元醇,不属于糖类。

【答案】 A

10.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蔗糖、淀粉、麦芽糖中的一种。经实验测得:

①B、C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A遇碘水变蓝色。

③A、C、D均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1)试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有关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实验②推知A 为淀粉;由①③推知C 既能水解本身又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 为麦芽糖,同理B 为葡萄糖;由③知D 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 为蔗糖。

【答案】 (1)淀粉 葡萄糖 麦芽糖 蔗糖

11.下列物质间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

(1)在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镀银时,常利用上述的反应________(填数字)。

(2)①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 .氧化反应

B .加成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消去反应

(3)反应⑦可用于检验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含糖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糖在细胞内彻底氧化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工业上制镜工业和热水瓶胆都是利用了葡萄糖中含有醛基,与银氨溶液反应还原出单质银的性质,所以应为⑥反应,反应①为淀粉与水反应生成葡萄糖,反应②为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生成麦芽糖,因此为水解反应,第(3)问和第(4)问是葡萄糖的两个应用即:

CH 2OH(CHOH)4CHO +2Cu(OH)2――→△

CH 2OH(CHOH)4COOH +Cu 2O↓+2H 2O 、

C 6H 12O 6+6O 2――→酶

6CO 2+6H 2O

【答案】(1)⑥(2)C

(3)CH 2OH(CHOH)4CHO +2Cu(OH)2――→△

CH 2OH(CHOH)4COOH +Cu 2O↓+2H 2O

(4)C 6H 12O 6+6O 2――→酶

6CO 2+6H 2O

12.某同学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稀硫酸△

水解液――→NaOH 中和液――→碘水

溶液未变蓝;

结论: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稀硫酸△

水解液――→银氨溶液

无银镜出现 ;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稀硫酸△水解液――→NaOH 溶液中和液――→银氨溶液

微热

有银镜出现;

结论:淀粉已经完全水解。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上述四种方案的设计与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1)方案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方案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淀粉在酸的作用下能够发生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I 2能够变蓝色,但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能变蓝色,但能发生银镜反应。依据这一性质,可选用银氨溶液和碘水来检验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发生了水解以及水解是否已进行完全。由于催化剂稀硫酸的存在,使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呈酸性,这时可直接取水解液滴加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另取水解液加NaOH 溶液至溶液呈碱性,然后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答案】(1)设计不正确,结论也不正确。因为加碱中和时若碱过量,碘将与NaOH 发生反应,不能说明有无淀粉存在

(2)设计不正确,结论也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破坏,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按此方案进行操作的结果,不能说明淀粉是否水解

(3)结论不正确。因为淀粉部分水解也会出现题中所述现象

(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此方案操作,水解液变蓝又有银镜出现,说明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

[能力提升]

13.有机物X能实现下列转化,下列判断一定错误的是( )

有机物X→CH2OH(CHOH)4CHO→有机物Y→CH3CHO

A.有机物X可以是淀粉或纤维素

B.有机物Y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一定发生消去反应

C.有机物Y→乙醛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D.有机物X分子中可能含有醛基

【解析】由题意可知,有机物X可以是双糖或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后,再分解为乙醇,乙醇被氧化为乙醛。乙醇在浓硫酸存在的条件下加热至不同温度,可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的反应,故B错误。

【答案】 B

14.有下列物质:①碘水;②银氨溶液;③NaOH溶液;④稀硫酸;⑤浓硫酸。在进行淀粉的水解实验(包括检验水解产物及水解是否完全)时,除淀粉外,还需使用上述试剂或其中一部分,判断使用的试剂及其先后顺序为( )

A.④①③②B.①④②③

C.⑤①③② D.①⑤②③

【解析】淀粉的水解需要稀硫酸溶液作催化剂,要判断水解程度及水解产物时,应先检验淀粉是否存在,加碘水看溶液是否变蓝。然后将上述溶液用NaOH溶液调至碱性,最后加入银氨溶液,若有Ag析出则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所以所加试剂的顺序为④①③②。

【答案】 A

15.蔗糖酯是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食品乳化剂。

某蔗糖酯可由蔗糖与硬脂酸乙酯合成,反应如下: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蔗糖是还原性糖,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蔗糖分子中含有6个醇羟基

C.蔗糖酯可看成是由高级脂肪酸和蔗糖形成的酯

D.该蔗糖酯在稀硫酸作用下水解,水解过程中只有硬脂酸和葡萄糖两种产物

【解析】A项,由蔗糖分子结构简式知无醛基,故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即不属于还原性糖;B项,1个蔗糖分子中含有8个醇羟基;D项,蔗糖酯水解产物应为硬脂酸、葡萄糖、果糖。

【答案】 C

16.玉米芯、甘蔗渣等在稀H2SO4的作用下水解所得的木糖(C5H10O5)属于多羟基醛,它是

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木糖在浓H2SO4的作用下,加热又可生成糠醛:。

(1)糠醛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氧化反应B.还原反应

C.脱水反应 D.酯化反应

E.消去反应

(3)写出由木糖生成糠醛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碳四键、氧二键、氢一键”规律可以写出其分子式为C5H4O2。(2)

木糖的结构简式为:,经脱水(消去反应)可生成糠醛。

【答案】(1)C5H4O2(2)CE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和酮糖类第3课时习题鲁科版选修5.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官能团与有机化学反应烃的衍生物第三节醛和酮糖类第3课时习题鲁科版选修5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下列物质中在通常状况下,不是气体的是( ) A.甲烷B.丙酮 C.甲醛D.丁烷 【解析】应注意甲醛是烃的含氧衍生物中唯一的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物质。 【答案】 B 2.下列物质类别与官能团对应不一致的是( ) 【解析】C结构中含酯的结构。 【答案】 C 3.下列各组物质中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 A.甲醛、丁醛B.丙酮、丙醛 C.乙醛、丙酮D.苯甲醛、甲基苯甲醛 【解析】A互为同系物,B互为同分异构体,D互为同系物,C分子式不同,尽管相差一个CH2原子团,但是官能团不同,因此不属于同系物。 【答案】 C 4.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 CH2===CHCHO,下列有关其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能使溴水退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 B.在一定条件下与H2充分反应生成1-丙醇 C.能发生银镜反应,且反应过程中表现氧化性 D.在一定条件下能被空气氧化 【解析】由于丙烯醛分子中既含有碳碳双键,又含有醛基,所以它既有烯烃的性质,又有醛的性质。丙烯醛可以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被氧气氧化、

发生银镜反应(表现还原性)、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饱和一元醇等。 【答案】 C 5.3 g某一元醛和足量的银氨溶液反应,结果析出43.2 g Ag,则该醛为( ) A.甲醛B.乙醛 C.丙醛D.丁醛 【解析】 1 mol一元醛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通常可以得到2 mol Ag,现得到0.4 mol Ag,故该一元醛可能为0.2 mol,该醛的摩尔质量可能为3 g 0.2 mol =15 g/mol,此题似乎无解,但1 mol甲醛可以得到4 mol Ag,得到43.2 g(0.4 mol)Ag,恰好需要3 g甲醛,符合题意。 【答案】 A 6.橙花醛是一种香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CH3)2C===CHCH2CH2C(CH3)===CHCH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04290038】A.橙花醛不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 B.橙花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C.1 mol橙花醛最多可以与2 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D.橙花醛是乙烯的同系物 【解析】橙花醛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与溴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分子中含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1 mol橙花醛中含有2 mol碳碳双键和1 mol醛基,最多可以与3 mol 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橙花醛属于醛类,因而不是乙烯的同系物。 【答案】 B 7.已知醛或酮可与格氏试剂(R′MgX)发生加成反应,所得产物经水解可得醇: 若用此种方法制取HOC(CH3)2CH2CH3,可选用的醛或酮与格氏试剂是( )

2020版高中化学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醛和酮学案鲁科版选修33

第3节醛和酮糖类第1课时醛和酮 1.了解常见的醛、酮(存在、结构、物理性质)。 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和二者的异同。(重点) [基础·初探]

1.醛、酮的比较 2.醛、酮的命名 (1)选主链:选取含醛基(或酮羰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按主链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醛(或酮)。 (2)定碳位:如果是醛,把-CHO中的碳原子定为1号;如果是酮,则从靠近酮羰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3.常见的醛和酮 (1)醛基的结构简式为-COH或-CHO。( ) (2)含有羰基的化合物属于酮。( ) (3) 的名称为2-甲基-1-丁醛。( ) (4)丙醛和丙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 【提示】(1)×(2)×(3)×(4)√

[核心·突破] 醛、酮的同分异构体 1.官能团类型异构 饱和一元醛、酮的分子式通式都是C n H2n O,即含有相同数目碳原子的饱和一元醛与饱和一元酮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丙醛(CH3CH2CHO)和丙酮(CH3COCH3)。 2.官能团位置异构 因为醛基一定在1号碳位上,所以醛不存在此类异构。但酮羰基的位置不同可造成异构,如2-戊酮与3-戊酮互为同分异构体。 3.碳链异构 醛类的同分异构体可以从碳链异构去考虑,将醛的分子式写成R—CHO,找出R—的碳链异构体数目即为该分子醛类异构体的数目。酮类的同分异构体可以先从碳链异构去考虑,然后考虑位置异构。 【特别提醒】 饱和一元醛、酮与烯醇之间也可能存在同分异构现象,如CH3CH2CHO、CH3COCH3、 CH2===CH-CH2OH互为同分异构体。 [题组·冲关] 题组1 醛酮的组成、结构、命名及物理性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醛是甲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醛 B.醛的官能团是-COH C.甲醛和丙酮互为同系物 D.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 n H2n O(n≥1) 【解析】甲醛的结构式为,是氢原子与醛基相连而成的,醛的官能团为“-CHO”并非“-COH”,故A、B两项错误;甲醛和丙酮属于不同类别的物质,故甲醛与丙酮不是同系物,C项错误;饱和一元脂肪醛的分子通式均为C n H2n O(n≥1),D项正确。 【答案】 D 2.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有机物,正确的是( )

高中化学糖类教案

糖类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各种糖类物质的比较学习,拓展对糖的认识,进而集中于葡萄糖来了解糖类的性质。 2.从丰富的糖类物质中认识糖对人体的重要,以葡萄糖的热化学方程式来显示其作为人体能源物质的价值。 3.学生在淀粉水解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4.密切化学与生活、人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了解自身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葡萄糖的检验。难点:淀粉水解产物检验及水解程度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四、设计思路 糖作为人体的能源物质,无论从了解化学还是认识自身都表现出重要的地位。从各种糖的介绍中打破学生认为糖就是葡萄糖的错误概念,对糖类物质形成准确的理解。教材引入的关于葡萄糖的检验实验淀粉的水解实验,在整个烃的衍生物中都举足轻重。因此,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充分开展学生的探究式实验,并进行充分的讨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师】谈到糖大家会想到什么呢? 【生】甜,一些有甜味的食品,糖果、蜂蜜等。 【展示实物】糖果、蜂蜜、蔗糖、淀粉、棉花。 【师】淀粉、棉花有甜味吗?没有,可是它们也是糖,同学们所说的是生活中的糖,泛指那些能带给我们感官系统以甜味的物质,而我们今天将要讨论的糖是从物质的组成与性质出发所定义的糖,可见相同的物质,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它们,得到的是不同的答案。下面我们就来认识这样一些在我们生活中广泛存在的重要的糖类化合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请大家阅读课本74页了解常见糖的组成与存在,思考问题,完成学案; 一、糖类的组成、存在和物理性质

第二章第三节《醛酮糖类》9月24日

第三节 醛和酮 糖类 每日一练 王军刚 1.下列物质中不能与氢气(有催化剂存在)反应的是 A .乙烯 B .乙醛 C .乙醇 D .苯 2.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C 6H 5—CHO B.HCOOC 2H 5 C.(CH 3)2CHOH D.CH 2OH(CHOH)4CHO 3.核糖的结构简式是CH 2OH(CHOH)3CHO ,它不能发生的反应有 A .酯化 B .中和 C .氧化 D .还原 4.在2HCHO +NaOH(浓)→CH 3OH +HCOONa 反应中,甲醛发生的反应是 A .仅被氧化 B .仅被还原 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 D .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 5.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 .淀粉 B .油脂 C .棉花 D .聚乙烯 6. 下列各组化合物,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 A.葡萄糖和果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核糖和脱氧核糖 D.丙醛和丙酮 7.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 A .甲酸甲酯 B .葡萄糖 C .蔗糖 D .甲酸 8.乙醛与H 2反应转化为乙醇,是乙醛发生的 A .氧化反应 B .还原反应 C .加成反应 D .消去反应 9.不能由醛加氢还原制得的醇是 A.CH 3CH 2CH 2CH 2OH B.(CH 3)2CHCH(CH 3)OH C.(CH 3)3COH D.(CH 3)2CHCH 2OH 1O.向淀粉溶液中加少量稀H 2SO 4、加热使淀粉水解,为测其水解程度,需要的试剂是 ①NaOH 溶液 ②银氨溶液 ③新制的Cu(OH)2悬浊液 ④碘水 A .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③④ 11.丙烯醛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CHO ,下列关于它的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能使溴水和KMnO 4溶液褪色 B .在一定条件下与H 2充分加成生成丙醛 C .能被新制Cu(OH)2悬浊液所氧化 D .能发生银镜反应,表现出氧化性 12.季戊四醇[(CH 2OH)4C]是一种有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工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季戊四醇在工业上可以由乙醛和过量甲醛通过羟醛缩合反应制取 B. 季戊四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对应的烯烃 C. 季戊四醇可以发生催化氧化生成对应的醛 D. 季戊四醇最多可以和2mol 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13.甲醛、乙醛,丙醛的混合物中,测得H 的质量分数为9%,则混合物中O 的质量分数 A .37% B .16% C .6.6% D .无法确定 14.青苹果汁遇碘溶液显蓝色,熟苹果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A. 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 B. 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 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 D. 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15.香草醛,又名香兰素,学名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是食品工业和药品工业中重要的化学原料其结构简式如右所示,下列有关香草醛性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香草醛可以发生银镜反应 B.香草醛遇FeCl 3溶液可以变紫色 C.香草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H 2反应 D.香草醛既可以与NaOH 溶液反应,也可以与NaHCO 3溶液反应 16.已知烯烃经O 3氧化后,在锌存在下水解可得到醛和酮.如: 现有分子式为C 7H 14的某烯烃,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后在锌存在下水解生成乙醛和一种酮。由此推断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A.CH 3CH=CHCH(CH 3)CH 2CH 3 B.CH 3CH=C(CH 3)CH(CH 3)2 C.CH 3CH=C(CH 3)CH 2CH 2CH 3 D.(CH 3)2C=C(CH 3)CH 2CH 3 17.某饱和一元醛和酮组成的混合物,其物质的量之和为1mol ,质量为58 g .取该混合物2.9 g 跟过量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4.32 g ,则该混合物中的醛是 A .甲醛 B .乙醛 C .丙醛 D .丁醛 18.写出四种符合通式(CH 2O)n 且能被新制Cu(OH)2氧化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OH CHO 3

糖类化学试题

第二章糖类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自然界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有机分子是 A. 蛋白质 B. 核酸 C. 水 D. 糖类 E. 脂类 2. 以下哪个是碳水化合物 A. 二羟丙酮 B. 甘油 C. 类固醇 C. 乳酸 D.腺嘌呤 ; 3. 以下哪个单糖最小 A. 半乳糖 B. 甘油醛 C.果糖 D. 核糖 E. 脱氧核糖 4. 以下哪个单糖是酮糖 A. 半乳糖 B. 果糖 C.甘油醛 D. 核糖 E. 脱氧核糖 5. 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单糖是 A. 半乳糖 B. 核糖 C.) D.葡萄糖 D. 脱氧核糖 E. 蔗糖 6. 以下哪个含有果糖 A. 淀粉 B. 肝素 C. 乳糖 D. 麦芽糖 E. 蔗糖

7. 单糖分子至少含几个碳原子 A. 2 B. 3 C. 4 D. 5 E. 6 ~ 8. 以下哪个是不含手性碳原子的单糖 A. 半乳糖 B. 二羟丙酮 C. 甘油醛 D. 核糖 E. 脱氧核糖 9. 纤维素中的1个葡萄糖有几个手性碳原子 A. 2 B. 3 C. 4 D. 5 E. 6 10. 糖原与纤维素中的葡萄糖只有1个碳原子不同,它是几号碳原子 A. 1 B. 2 @ C. 3 D. 4 E. 5 11. 葡萄糖的构型是由它的几号碳原子决定的 A. 1 B. 2 C. 3 D. 4 E. 5 12. 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半缩醛结构 A. 半乳糖 B. 二羟丙酮 C. 乳糖 D. 麦芽糖 E. 脱氧核糖 ) 13. 葡萄糖在中性溶液中有几种异构体

A. 2 B. 3 C. 4 D. 5 E. 6 14. 以下哪种分子结构中有呋喃环结构 A. 胆固醇 B. 核酸 C. 前列腺素 D. 乳糖 E. 组氨酸 15. 在溶液中,以下哪个糖没有旋光性 A. 二羟丙酮 B. 麦芽糖 — C. 乳糖 D. 脱氧核糖 E. 蔗糖 16. 以下哪种单糖的构象最稳定 A. α-吡喃葡萄糖 B. α-吡喃果糖 C. α-呋喃果糖 D. β-吡喃葡萄糖 E. β-吡喃果糖 17. 乳糖中的半乳糖是 A. α-吡喃半乳糖 B. α-呋喃半乳糖 C. α-吡喃半乳糖和β-吡喃半乳糖 D. β-吡喃半乳糖 E. β-呋喃半乳糖 < 18. RNA中的核糖是 A. α-吡喃核糖 B.α-呋喃核糖 C.α-呋喃核糖和β-呋喃核糖 D. β-吡喃核糖 E. β-呋喃核糖 19. 以下哪个不是还原糖 A. 果糖 B. 麦芽糖 C. 乳糖 D. 脱氧核糖

化学:第三节醛和酮糖类

《第三节醛和酮糖类》教学案 【课标研读】 1、认识醛、酮和糖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 源开发上的应用。 3、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关注有机化合物的安全使用问题。 【考纲解读】 1、了解醛、酮和糖类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2、了解醛的化学性质及确定醛基的化学方法 3、结合实际了解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 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教材分析】 $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对醛和酮的官能团、部分化学性质及乙醛和和丙酮的分子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在必修2的学习过程中初步认识了糖的分类及葡萄糖的分子结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2、醛、酮、羧酸、醇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难点:醛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实验及化学方程式书写。

【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醛和酮的官能团及常见醛酮的分子组成与结构;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同分异构现象;羰基加成反应; 第二课时:醛酮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 第三课时:糖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醛和酮的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 过程与方法: 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了解醛、酮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对环境及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重点、难点]: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羰基的加成反应。 [课堂引入]我们都知道新装修的房子不能立即住进去,要开窗通几天风,因为从装修材料中挥发出来的甲醛等有机物是致癌的;在生物实验室很多形像逼真的生物标本是浸泡在甲醛的水溶液(福尔马林)中;学校里,整齐的楼房,洁白的墙壁,粉刷的非常漂亮,这主要是由于涂了一层用丙酮做原料制造的涂料。从本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学习下醛和酮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醛和酮糖类 [引导]醛和酮有着重要应用,那醛和酮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呢先学习一下醛和酮的结构。 [板书]一、常见的醛、酮 1、醛和酮的分子结构与组成

醛与酮糖类

《第三节醛和酮糖类》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醛和酮在结构上的特点,知道甲醛和丙酮的物理性质 2、醛和酮的命名与同分异构现象; 3、掌握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学习重点】 1、理解醛和酮的主要化学性质 2、利用醛和酮的主要化学反应实现醛、酮、羧酸、醇等烃的衍生物之间的相互转化; 【学习难点】醛的化学性质,尤其是醛与弱氧化剂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实验及化学方程式书写。 一、常见的醛、酮 1、醛和酮的分子结构与组成 醛:定义;官能团;组成通式(饱和一元醛) 酮:定义;官能团;组成通式(饱和一元酮) 强调:①醛: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而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醛,通式为RCHO,饱和一元醛通式为C n H2n O(n=1、2…),最简单的醛是甲醛HCHO。 ②酮:分子中与相连的均为烃基,其通式为R R′,饱和一元饱和酮通式为C n H2n O(n=3、4、5…)。最简单的酮是丙酮 注意:

①醛与酮结构中都存在着(羰基),醛中为醛羰基简称为醛基,酮中为酮羰基简称为酮基。 ②醛基要写成-CHO,而不能写成-COH。 ③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物质未必就是醛。但它们都具备醛基的化学性质。举例:我们前面学习的葡萄糖。 练习:以下属于醛的有________,以下属于酮的有_________ A、CH3CHO B、HCHO C、CH3-C=O D、CH3 -CH2-C-CH3 CH3O 2、醛酮的命名 见课本p69知识支持 强调:醛基为一号位不用标号 例题:给下列两种物质命名: (1)(CH3)2CH—CHO (2)CH3—C—CH2—CH2—CH3 O 注意: 最简单的脂肪醛就是羰基两边都连接上氢基-----甲醛(),而乙醛()是有着重要应用的,最简单的芳香醛是苯甲醛(),丙酮()是最简单的脂肪酮。 3、醛和酮的同分异构现象 例:写出分子式为C5H10O的同分异构体。 [提示]书写规律

[精品]新人教版选修5高中化学第四章 第二节 糖类优质课教案

高中化学选修五第四章第二节糖类 一、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有机化学基础》主题3 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第1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应用。 活动与探究建议①实验探究:蔗糖、纤维素的水解产物。 2、教材中的内容 本节课是人教版化学选修5第四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烃和烃的衍生物,在化学必修2有机化学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学习,应注意知识的联系。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葡萄糖与果糖,第二部分蔗糖与麦芽糖,第三部分淀粉与纤维素,其间穿插了一些探究实验。本节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也为高分子化合物的学习作了铺垫。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有感 性认识,已经学习了醛类、醇类等知识,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学生经过高一及前三章的学习,能够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进 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基础。 三、设计思想 总的思路是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提出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引出糖的定义,结构特点;从葡萄糖的生理功能引入葡萄糖的学习,从而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得出葡萄糖的结构特点;最后通过糖尿病的检测实验加深对葡萄糖的认识。在糖类性质的学习中注重联系以前学习的醛类、醇类等知识,进行类推、迁移,紧紧抓住结构决定性质的思维。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课堂内的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和体会单糖、二糖、多糖性质的研究过程,理解糖类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积极性,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以探究法代替演示实验,以小组合作代替验证实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邳州市第二中学高中化学选修五2.3醛和酮糖类(二)学案(鲁科版)

课题第3节醛和酮糖类(二)教具学案多媒体课件 实验探究 教学目的教法 合作交流重点 难点糖类的结构特点和性质 教学情景设计 总结、补充、 内容 创新 【自主学习】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1.糖类的组成 从分子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分子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羟基的以及 水解后可以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有机化合物物。 2.糖类的分类 根据糖类能否发生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________、低聚糖和________。 【对点演练】 1.下列有关糖类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糖类是有甜味的物质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属于糖类 C.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互为同系物 D.糖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2.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B.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C.分子中有一个醛基(—CHO) D.分子结构最简单

【自主学习】 二、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1.组成和分子结构 分子 式 结构简式 官能 团 二者关系 葡萄糖 果糖 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1)从官能团分析 官能团— ??? —醛基—??? ―→还原性:与 、 反应 ―→不饱和性:与H 2 发生 反应 —羟基―→与羧酸发生 反应 (2)生理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 6H 12O 6(s)+6O 2(g)―→6CO 2(g)+6H 2O(l) (葡萄糖) 【对点演练】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 .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 .能被氧化为CO 2和H 2O 4.分别取1 mol 葡萄糖进行下列试验: (1)银镜反应时,生成Ag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反应后葡萄糖变为________,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乙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要________g 乙酸。 (3)若使之完全转化为CO 2和H 2O ,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有机化学第2章第3节醛与酮糖类

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醛和酮的分类、命名和同分异构。2.饱和一元醛和酮的化学性质。 【重点和难点】醛和酮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应和氧化以及还原。 【课前预习】课前用10分钟(请同学参考必修2) 1.结构:醛和酮都是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的化合物。在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别与_______和烃基(或氢原子)相连。醛的官能团是____。 在酮分子中,与羰基碳原子相连的两个集团均为_______且二者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酮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如:丙酮_________________。酮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____。 2. 物理性质:常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分子中碳原子数在12以下的醛酮是液体,高级的醛酮和芳香酮多为固体。醛酮的分子可以与水形成氢键,低级的醛酮易溶于水(或者与有机溶剂)。3.常见的醛: 甲醛: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_。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___色_____。质量分数35%~45%的甲醛水溶液俗称_________,用于保存________。 乙醛:分子式______,结构简式:______。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_________。 丙酮:是组成最简单的酮,是一种有特殊气味的______。不仅是常用的有机溶剂,还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另外还有苯甲醛、视黄醛、2-庚酮、香草醛、茉莉酮。(看课本70页) 4.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酮的通式都是:_________。二者互为___________异构。 【合作探究】1、醛与酮的命名和同分异构 【知识支持】醛酮的命名和醇的命名相似。(参看课本69页) 【组内讨论】C5H10O(醛和酮)的同分异构体并且命名。 提示:在书写异构的时候,首先考虑碳骨架的异构,然后再考虑官能团的异构。 【共享展示】醛有4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酮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2、醛与酮的化学性质1——羰基上的加成反应知识支持:醛和酮上的羰基(碳氧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与HX、HCN、NH3、氨的衍生物

广东省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训练(无答案)鲁科版选修5

广东省高中化学第二章第三节醛和酮糖类训练(无答案)鲁科版选 修5 醛和酮糖类 一、单选题 1.蔗糖与不同浓度的硫酸可发生:①水解反应;②脱水反应;③加成反应;④取代反应;⑤加聚反应。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⑤ D. ③④⑤ 2.关于100mL 0.1mol·L-1蔗糖溶液中所含溶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质量为34.2g B. 其原子数与81g葡萄糖所含原子数相等 C. 全部水解,可生成3.6g葡萄糖 D. 其氧原子数与3.3g果糖所含氧原子数相等 3.现有淀粉溶液、鸡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下列试剂和对应现象依次是( ) 试剂:①新制的Cu(OH)2②碘水③浓硝酸 现象:a.变蓝色b.红色沉淀c.变黄色 A. ②—a、①—c、③—b B. ③—a、②—c、①—b C. ②—a、③—c、①—b D. ②—c、③—a、①—b 4.下列有关醛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用溴水检验CH2═CH-CHO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 B. 1mol HCHO发生银镜反应最多生成4mol Ag C. 乙醛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 D.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醛类 5.已知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该物质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为()①银镜反应②被新制的氢氧化铜氧化③1mol该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和2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④能使溴水褪色⑤能形成高聚物⑥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A. ①③④⑤ B. ②③④⑥ C. ①③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6.在一定条件下,既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又可以发生还原反应,还可以和羧酸发生酯化反应的

是( ) A. 乙醇 B. 乙二醛 C. 乙酸 D. 葡萄糖 7.向淀粉中加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程度所需下列试剂是( ) ①NaOH溶液②银氨溶液③新制Cu(OH)2④碘水⑤BaCl2溶液 A. ①⑤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④ 8.向2.9 g某饱和一元醛中加入足量银氨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析出10.8 g银,该醛是( ) A. HCHO B. CH3CHO C. CH3CH2CHO D. CH3CH(CH3)CHO 9.下列各化合物中,能发生酯化、还原、加成、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 A. B. C. CH3﹣CH═CH﹣CHO D. 10.关于丙烯醛(CH2=CH﹣CHO)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丙烯醛分子中,仅含有一种官能团 B. 丙烯醛能使溴水褪色,但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丙烯醛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 D. 等物质的量的丙烯醛和丙醛完全燃烧,消耗等物质的量的O2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 B.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 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 D. 酯类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大于酸性条件下的水解程度 12.甲醛、乙酸和葡萄糖组成的混合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A. 27% B. 52%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糖类教案

第二节糖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 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3、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 日常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 【引入】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主要来源。从低等微生物到高等生物的机体中,时刻都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糖代谢反应。糖类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糖类的相关知识。 一、糖类 1、定义:从结构上看,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P79 2、组成元素:C、H、O。大多数符合通式:C m(H2O)n(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提问】①糖类遇浓硫酸往往变黑,何故? ②糖类都符合通式C m(H2O)n吗?符合该通式的都属于糖吗? 【PPT】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 甲醛:CH2O 乙酸:C2H4O2乳酸:C3H6O3 【说明】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虽然不准确。但由于沿用已久,依然在某些学科中使用。 3、分类——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糖类低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单糖。如麦芽糖、蔗糖等二糖 多糖:1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二、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葡萄糖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糖类教案

第二节糖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 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 关系。 3、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过程与方法:1、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习科学 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 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让学 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他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烃的衍生物的关系。【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 【引入】糖类是六大营养素之一,它在生命活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切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的主要来源。从低等微生物到高

等生物的机体中,时刻都在进行着一系列复杂的糖代谢反应。糖类对于我们并不陌生,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有关糖类的相关知识。 一、糖类 1、定义:从结构上看,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和它们的脱水缩合物。P79 2、组成元素:C 、H 、O 。大多数符合通式:C m (H 2O)n (糖类又称为碳水化合物) 【提问】①糖类遇浓硫酸往往变黑,何故 ②糖类都符合通式C m (H 2O)n 吗符合该通式的都属于糖吗 【PPT 】脱氧核糖: C 5H 10O 4 鼠李糖:C 6H 12O 5。 甲醛:CH 2O 乙酸:C 2H 4O 2 乳酸:C 3H 6O 3 【说明】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虽然不准确。但由于沿用已久,依然在某些学科中使用。 3、分类——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 单糖:不能水解的糖。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糖类 低聚糖:1mol 糖水解后能产生2~10mol 单糖。如麦芽糖、蔗糖等二糖 多糖:1mol 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如淀粉、纤维 素等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二、葡萄糖与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1、葡萄糖

第2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1)

第3节醛和酮糖类(1) 【学习目标】 1、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能够准确判断醛、酮的结构 2、通过醛、酮的学习,学会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三种异构类别 3、了解甲醛、乙醛、苯甲醛和丙酮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4、能够根据加成反应的机理完成醛、酮中羰基的加成反应,并明确羰基加成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作用 5、能熟练说出银氨溶液的制备过程、银镜反应的注意事项 6、能熟练写出醛与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方程式 7、能熟练写出醛基的检验方法,并能用有关方程式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 1、醛、酮的结构及其加成反应 2、银镜反应、醛基的检验 【课前预习区】 1、阅读课本P68-69,完成知识梳理 (1)醛分子中,羰基碳原子分别与和______(或)相连,官能团是,不能写成COH。饱和一元醛分子通式为(n=1,2,3…) (2)在酮分子中,与羰基碳原子相连的两个基团均为且二者可以也可以。官能团是,饱和一元酮分子通式为(n=3,4,5……) 2、阅读课本P70,完成下表:简单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课堂互动区】 一、常见的醛、酮 1.写出甲醛、乙醛、丙醛和丙酮的结构简式。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丙醛和丙酮有什么关系? 3.以下属于醛的有 ;属于酮的有 。 A. H —C —O —H B.CH 2 CH —CHO D.CH 3—O ——H E. CH 3COCH 3 【思考】醛一定含有醛基,含有醛基的一定是醛吗? 2、醛、酮的命名 【练习】请给下列物质命名 CH 3CH 2CH 2CHCH 2CHO CH 3CHCH 2 3 【练习】请写出分子式为C 5H 10O 的醛和酮的同分异构体,并命名。 CHO O CH 3 O 2H 5 O

高二化学《糖类》知识点归纳+典例导析

糖类 【学习目标】 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以及糖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方法应用和重要意义; 2、掌握糖类中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要点梳理】 要点一、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糖类的组成。 (1)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m、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注意:对糖类的通式的理解应注意两点: ①该通式只表明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并未反映糖类的结构特点。 ②有些属于糖类的物质不符合该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而有些符合该通式的物质却不属于糖类。如乙酸 CH3COOH、乳酸。 (2)从结构上看,糖类可定义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后可以生成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化合物。 2.糖类的分类。 (1)根据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单糖、低聚糖和多糖。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糖,一般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如葡萄糖、果糖、核糖及脱氧核糖等。 低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2 mol~10 mol单糖的糖类。其中以二糖最为重要,常见的二糖有麦芽糖、蔗糖和乳糖等。 多糖是1 mol糖水解后能产生很多摩尔单糖的糖类。如淀粉、纤维素等。多糖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单糖、低聚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为: (3)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一切生命体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要点二、糖类的结构和性质 1.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葡萄糖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的单糖,主要存在于葡萄及其他带有甜味的水果、蜂蜜中,植物的种子、叶、根、花中,动物的血液、脑脊液和淋巴液中。 (1)分子结构。 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2)物理性质。 葡萄糖是无色晶体,熔点为146℃,有甜味,但甜度不如蔗糖,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3)化学性质。 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和醇羟基,可发生氧化、加成、酯化等反应。 ①氧化反应。 a.燃烧。 C6H12O6(s)+6O2(g)→6CO2(g)+6H2O(1)ΔH=-2804kJ·mol-1 b.被银氨溶液或新制的Cu(OH)2氧化。 ??→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CH2OH(CHOH)4CHO+2Ag(NH3)2OH? ??→CH2OH(CHOH)4COOH+Cu2O↓+2H2O CH2OH(CHOH)4CHO+2Cu(OH)2? ②加成反应。 ??→CH2OH(CHOH)4CH2OH(己六醇) CH2OH(CHOH)4CHO+H2Ni? ③酯化反应。

高中化学 醛和酮 糖类(第1课时)常见的醛酮 醛酮的化学性质教案 鲁科版

第二章第3节醛和酮糖类 第一课时常见的醛、酮醛酮的化学性质(1) 教材分析: 醛和酮是含有羰基的两类重要化合物,在官能团的转化和有机合成中占有核心地位,是有机合成的“中转站”。学生已对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所了解,故要应用结构推测性质的思想方法研究醛和酮的化学性质。本节教材选取的反应依据两个方面:一与生产、生活相关;二与有机化合物的相互转化有关。糖类与生命现象、人类生活相关,而结构与醛、酮相关,故放在本节中介绍,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糖,也加深对羰基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烃、醇的命名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密切联系,并初步建立了分类观。第二章第1节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学生通过自我构建的有机化学理论预测醇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常见醛、酮的重要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是本节课学习的基本要点,根据醛、酮的结构准确预测其性质是学生的提高点。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醛、酮在自然界的存在,能列举几种简单的醛、酮,并能写出其结构简式,了解其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2.能够用系统命名法对简单的醛、酮命名。 3.了解醛、酮的结构特点,比较官能团的相似和不同,能预测醛、酮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交流研讨,培养比较、分析、演绎等思维能力及参与交流研讨活动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醛、酮对环境和健康可能产生的影响,增强环境意识,关注有机物的安全使用。 重点难点: 重点:醛、酮在生产、生活的应用; 难点:醛、酮的物理性质及其结构特点。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训练建构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设计思路: 【教学过程】

醛和酮

第十章 醛和酮 醛和酮分子中都含有羰基( )官能团,它们都是羰基化合物。 第一节 醛和酮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羰基碳原子上至少连有一个氢原子的化合物叫做醛,可用通式 表示。 在羰基的两端都连有烃基的化合物叫做酮,可用通式 表示。 一、醛和酮的结构 羰基是醛和酮的官能团。在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连,与碳碳双键类似,碳氧双键也是由一个б键和一个π键组成,而且羰基也具有三角形平面结构。 (a) 羰基π键的形成 (b)甲醛的平面结构 (c)羰基π电子云分布示意图 二、醛和酮的分类 根据羰基所连接的烃基结构和方式不同,醛和酮可分类如下: C H 3C H O O H C C H 2C H O 根据烃基结构分类根据烃基是否饱和分类 根据羰基数目分类 脂环族醛(酮) 例如: 芳香族醛(酮) 例如: 一元醛(酮) 例如:多元醛(酮) 例如:醛(酮) (乙醛) (环己酮) (苯甲醛) (丁酮) (丙烯醛)(丙酮)(丙二醛) 脂肪族醛(酮) 例如:饱和醛(酮) 例如:不饱和醛(酮) 例如: 三、醛和酮的命名 1. 习惯命名法 醛的习惯命名法与伯醇相似,只需把“醇”字改为“醛”字即可。例如: 正丁醇 异丁醇 苯甲醇 正丁醛 异丁醛 苯甲醛 还有一些醛的名称,是由相应羧酸的名称而来。例如: H __ __ C O H R O CH O C H 3C H 2C C H 3O C H 2C HC H O __ O C __C H 3C H 3C O R R '____O C O δ δ + - O (CH 3)2CHCH 2O H CH 2O H CH 3CH 2C H 2CH 2O H C H 3C H 2C H 2C HO (C H 3)2C HC HO C H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 4.2糖类(教案1)

第二节糖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类推、迁移的方法掌握糖类主要代表物的性质,通过探究实验,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探究,再次体会到实验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重要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单糖、双糖、多糖的探究实验,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对化学物质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学会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大的乐趣。 通过对糖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了解,认识化学物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糖类重要的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以及与烃的衍生物的关系。 2、教学难点:糖类的概念、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纤维素的酯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还是让我赞美绿叶的事业吧,她总是谦逊地专心地垂着绿荫的”。(印度诗人:泰戈尔)诗人为何对“绿叶”情有独钟? 绿叶利用了廉价的水和二氧化碳,化腐朽为神奇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葡萄糖。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提问]你今天吃糖了吗?(学生举例日常生活中的糖类物质) 常识介绍]含糖食物与含糖量。 设问]什么是糖? 教材阅读]学生阅读教材P79“资料卡片”。

板书]1、糖的概念: 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 (H 2 O) m 但不是所有的糖符合这个通 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2、糖的分类: 单糖:葡萄糖、果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分类二糖:蔗糖、麦芽糖 1mol糖水解生成2mol单糖 多糖:淀粉、纤维素糖水解生成许多mol单糖 小组实验]学生观察葡萄糖晶体并做葡萄糖溶解实验。(学生归纳小结) 板书] 一、葡萄糖与果糖 (一)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有甜味。 2、结构: 置疑] 实验测得:葡萄糖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葡萄糖的分子式。 学生推算] 葡萄糖的分子式 板书]葡萄糖分子式为:C 6H 12 O 6 设问]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呢?含有氧原子,说明它可能含什么官能团呢? 回答]可能含-CHO、-COOH、-OH等。 设问]如何鉴别葡萄糖的官能团呢? 小组探究学习] 探究内容:葡萄糖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已知的实验数据: (1)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2)1mol该未知物与1molH 2 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学生实验探究与思考:1 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2 设计实验方案 3 动手实施方案 4 设计表格记录并记录现象 5 分析实验结果 6 做出推论 (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表现性评价,自评、互评结合) 小组交流结论]葡萄糖具有什么结构?具有什么性质? 教师点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