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课后思考题(鲁忠义版心理学)

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课后思考题(鲁忠义版心理学)

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课后思考题(鲁忠义版心理学)
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课后思考题(鲁忠义版心理学)

心理学与中小学教师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也叫心理活动,

简称心理。不仅人有心理,动物也有心理,而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人的心理。心理学不仅要研究个体心理现象,还要研究社会心理现象。

1、教师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在心理过程和

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如认知、情感、意志、兴趣、能力、性格等。教师心理素质是由教师劳动特点和教师所担任的职责决定的,也是教师劳动及职业特点的反映。教师的心理素质包括:教师的智力素质、教师的情感素质、教师的意志素质、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教师的人格素质。

2、本体性知识:教师职业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如

语文知识、数学知识等,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学科知识,它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

3、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在开展有目的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

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

4、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分为三个方面,学生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学生成绩评价的知识。

5、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

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景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主要表现有: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分析处理教材的能力;对学生学习准备性和个性特点的了解和判断的能力。

6、教学设计能力:所谓教学设计能力是以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理解为基础来

设计总体的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能力,简言之,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的能力。

7、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成功地实现教学目

标,以教学活动为监控对象,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监视、检查、评价、反馈、调控的能力,他是教师的反省思维或思维的批判性在其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具体体现。这种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教师对自己教学活动的事先计划和安排,教师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8、教学反思能力: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

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主要

包括,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是否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反思自己的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科学,是否适应教学的要求;反思自己的教学技能是否娴熟;反思自己教学行为是否有效;反思自己现有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为进一步提高而采取相应措施。

9、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及能根据新的或意外的

情况迅速的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教育教学措施的一种独特的心理素质。它是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以及意志的果断性的独特结合,是教师优良心理素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总体概括。

二、论述题

1、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有哪些?

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育教学能力。

1、教师的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2)实践性知识

(3)条件性知识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1)教学认知能力

2)教学设计能力

3)教学操作能力

(1)表达能力

(2)课堂组织管理能力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4)教学监控能力

5)教学反思能力

6)因材施教的教育能力

7)获取信息的能力

8)教育科研能力

9)心理教育能力

2、谈谈教师为什么要学习心理学?

1、有助于教师了解中小学生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

3、有助于教师运用心理学原理提高班级管理的能力;

4、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维护学生心理健康;

有助于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科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思考题

1、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社会心理学是对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研究,社会心理学试图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感情和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实际的、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 2、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划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1、社会心理学的孕育时期:古代一直到19世纪上半叶,是社会心理学形成前的准备阶段,主要依据主观思辨和猜测去阐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一时期理论的系统化和条理化直接为后来社会心理学的各理论流派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 2、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时期: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是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历史变化的时期,真正可以说是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学》,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有三大理论来源,及德国的民族心理学、法国群众心理学和英国的本能心理学。 3、社会心理学的确立时期:上世纪20年代起,社会心理学开始走向科学,进入确立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3、社会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形成标志应该是1908年应该心理学家威廉·麦独孤和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罗斯不约而同出版了同名教科书《社会心理

学》。 4、为社会心理学诞生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的理论是哪些? 答:一条源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和柏拉图,认为人性虽然不能摆脱生物遗传的纠缠,但受到环境和教育的深刻影响;另一条来自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社会源于人的本性,人的社会等级是由人内在的心里气质决定的。 5、社会心理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答: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了《社会心理学》一书。 6、什么是社会认知?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认知是指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社会认知的特点:1、直接性;2、整体性;3、选择性;4、防御性;5、惯性。 7、社会认知有哪些途径? 答:社会认知往往通过对他人的言谈举止、仪表神情以及行为习惯等的观察和了解来进行。分为以下途径:1、面部表情;2、身段表情; 3、言语表情; 4、人际距离。 8、什么是自我知觉? 答:认识自己,个人了解自己的过程叫自我知觉。 9、什么是社会印象?它有哪些特点? 答:社会印象指人们利用各种可能的信息资料形成对他人的印象。 基本特点:1、间接性;2、综合性;3、固执性。

大众传播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 第一章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对象和现状 思考题: 1、你认为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学科定位是什么? 2、怎样理解“内向传播”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3、什么叫内向传播?试举例说明其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功能? 4、你认为构建大众传播心理学有哪些途径? 5、现代心理学理论有哪些?你认为借鉴西方现代心理学理论于大众传播学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章传受者心理的实质 思考题: 1、研究传受者心理实质的意义是什么?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传者违背心理实质原则的表现有哪些? 2、试析人脑在大众传播活动中产生社会效果的中介作用。 3、为什么说客观现实是传受者心理的最终源泉? 4、简析造成传受者产生主观反映的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5、传受者的能动反映对象对传播业的发展起什么作用? 第三章行为主义和大众传播 思考题: 1、运用社会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媒介环境与受者的交互影响。 2、试析“强化的替代性”和“学习的延迟性”在大众传播中的应用。 3、媒介对榜样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4、试析正、负强化在大众传播中的作用。 5、举例分析媒体宣传应把握好负强化度的意义。 第四章精神分析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分析“潜意识”的内涵。 2、试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者的关系。 3、简述潜意识与传者创造灵感的关系。 4、简述潜意识与传者文风的关系。 5、传者应怎样通过自己的作品引发受者的前意识经验? 6、分析“集体无意识”的内涵。 7、媒体信息应当怎样表现集体无意识的三个层次? 8、简介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的具体内容。 9、谈谈你对广播影视节目以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为依据进行年龄和内容定位的认识。 第五章人本主义与大众传播 思考题: 1、在大众传播互动中强调以人为本有什么意义? 2、联系实际分析记者与采访对象在相互尊重方面的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3、媒体应当怎样观照、关怀、弘扬普通百姓? 4、经济报道怎样才能以人为本?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邻近学科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异同? 答: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 答: 3.简述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答: 4.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 5.教育心理学研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6.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 第二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1.什么是学习?通常对学习的分类有哪几种? 答: 2.评价桑代克的试误学习理论。 答: 3.比较经典性条件作用和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区别。分别列举两种条件作用的学习实例。 答: 4.观察学习有几个子过程组成?在每个子过程中都有哪些影响因素? 答: 5.描述苛勒关于顿悟的实验研究。 答: 6.比较发现学习、接受学习以及和有意义学习之间的关系,讨论其各自的

优点和缺点。 答: 7.用自己的话解释认知派的学习理论相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的进步的地方。 答: 8.最近发展区对教学有什么启示? 答: 9.比较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与传统教学观在知识观、学生观、教学观上的差异,以及其对现代课程改革的影响。 答: 第三章知识的学习 1.什么是知识?知识可以分哪几类? 答: 2.举例说明什么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 答: 3.什么是知识的表征?举例说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各自的表征方式。 答: 4.什么是知识学习?试说明知识学习的标准。 答: 5.画出加涅有关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答: 6.什么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元认知以及各自的特征? 答: 7.什么是概念学习及它的结构?它是如何获得的? 答: 8.什么是原理学习?可分为哪几类?影响它的因素有哪些? 答: 9.什么是问题?问题解决的基本阶段有哪些?举例说明问题解决的常用策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的学者是( B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 高尔登 2.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 D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日本 D 匈牙利 3.在金赛等人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比例表中,单一的异性恋和单一的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35%,1% B 35%,4% C 80%,4% D 80%,10% 4.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所指的智商(IQ)分数为( C ) A 70----84 B 75----84 C 70---79 D 65---79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造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感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6.具有神经症行为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带有明显的( A ) A 依赖倾向 B 暴力倾向 C 合作倾向 D 隐瞒倾向 7.心理防御机制中,不包括( C ) A 否认 B 合理化 C 学习 D 升华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第三势力”的心理疗法是( B ) A 行为疗法 B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C 精神分析 D 认知治疗 9.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B ) A 极度智力迟滞 B 重度智力迟滞 C 中度智力迟滞 D 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 10.先天愚型的智力迟滞又叫 ( B ) A 猫叫综合症 B 唐氏综合症 C 特纳综合症 D 弗伶综合症 二.多选(每小题1分,共5分)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1、一般认为,社会心理学诞生于1908年 2、奥尔波特指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 4、勒温关于行为的著名公式是:B=f(P,E)。其中,E 的含义是个体所处的环境 5、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映系统。 7、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 9、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中时尚属于社会层面的研究内容

10、霍兰德认为社会心理学的历史按顺序可划分为哲学思辨、经验描述和实证分析等三个阶段 11、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经验描述阶段 12、社会心理学的哲学思辨阶段从古希腊开始,延续到19世纪上半叶 13、历史上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是围绕人性的哲学思辨 14、经验描述阶段是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 15、经验描述阶段的特点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16、实证分析阶段始于20世纪20年代 17、实证分析阶段的特点是:社会心理学从描述研究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19、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伦理原则是指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往往采用一些手段控制情绪和被试者,因而要特别注意因欺瞒与恫吓所产生的后果,尽力避免对被试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20、口头调查又称访谈法 21、访谈可分为直接访谈与间接访谈,前者是面对面的访谈,后者是访谈者通过一定的中介进行的,常见的有电话访谈等 22、关于访谈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访谈法就是普通的“聊天”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研究者研究者应严格按照访谈问卷的顺序和原有问题提问 24、关于参与观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参与观察的主要目的在于观察者的自我体验

管理心理学 课后思考题

管理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一1、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潜意识 理论,压抑理论,梦的理论,精神病和 治疗的理论,泛性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psychology):否认意识,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 张采用客观实验方法,通过强化的方法形 成、改变行为,环境决定论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人是信 息加工者,人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加工 和检索,人主动建构信息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首要任务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研究对 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个 性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 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 活、发展和如何使具有天赋的人的潜能得到 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心理学的使 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2、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心理学根据的科学。 人性假设与管理,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3、试述学习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意义(自由发挥吧)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 为提高管理活动科学性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1、管理者研究人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1)发挥人作用之需要 (2)科学管理之依据 每个管理者会对被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管理方式 每个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对待管理方式 2、关于人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对管理方式的要求 ?“经济人”假设(X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们的人性假设。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编李小融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名词术语 1、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前教育 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蒙台梭利:玛丽亚·蒙台梭利(187-1952),意大利幼儿教育学家,以所从事的医学 心理学背景研究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并于1907年创办了“儿童之家”。 3、直接教学方案:1960S,贝雷特和英格曼依据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和原则,创建了贝- 英学前教育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了直接教学模式。 4、观察法:是学前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者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表现,从而对他进行 了解。 5、调查法: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她不是直接观察被试者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表现, 而是通过其他有关资料,间接地了解被试者的心理活动。 6、实验法:学前教育实验法是依据一定的学前教育教学理论假说,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进 行的,运用必要的控制方法变革研究对象、探索教育学的因果规律的一种科学研究活动。 7、个案法:临床个案法是对教与学的个案做详尽的观察、评量与操纵的研究法。 问答 1、谈谈学前教育心理学究竟是一门怎样的学科? 答:学前教育心理学是在学前教育学和学前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是学 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心 理现象和揭示学前教育教师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你是如何理解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的? 答: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40、50年代,该时期学前教育心理学尚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代表人物法国的卢梭、德国的福禄贝尔、意大利的蒙台梭利。(二)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学前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普遍重视,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各种学前教育方案层出不穷。(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学前教育心理学由一个研究领域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请结合实际谈谈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 2)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 4)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4、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有哪些? 1)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2)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 3)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5、学前教育心理学有哪些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访谈、测查),实验法,临床个案法,其他研究法

变态心理学练习题举例及答案

、单选题 1.判别一个人心理是否变态的基本标准是 ( B ) 。 A. 适应不良 B .痛苦或损伤 C. 其他人感到不适 D .违背标准 2.病人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 对能引起正常人悲伤或愉快的事无动于衷, 面部表情呆板,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完全丧失,这种心理障碍是 ( C ) 。 A. 抑郁 B .情感倒错 C .情感淡漠 D .焦虑 3. 最早、最系统的应用医学模型对心理异常进行分类的学者是( C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高尔登 4.关于区分变态心理非标准化方法的阐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从统计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某种确定心理现象常模的偏离 B .从精神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古怪无效的观念和行为 C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看做是个体心智的低下 D .从人类文化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常模的分离 【答案】 C 5.当生活环境的条件改变时, 个体试图采用忍耐环境的适应方式, 这种适应方式是 ( )。 A .积极适应 B .消极适应 C .主动适应 D .拒绝适应 【答案】 B 6.在常识性区分法中,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关键不包括( )。 A .有无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B .有无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C .有无个体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D .有无明显躯体反应 【答案】 D 练习题举例: 7.下列说法中不符合 A .主 —客观世界统一原则 C .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的一致 原则 8. 心理咨询师掌握心理异常症状, 是为了( A .诊断精神障碍和进行治疗 C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咨询 心理学标准 ”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原则的是( C )。 D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B )。 B .鉴别精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 D .对变态人格进行有效 的咨询 )现象,有时表现为意志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什么是意识?什么是无意识? 意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指清醒、警觉、觉察、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包括可用语言报告出来的一些东西。就行为水平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在更高的哲学水平上,意识是一种与物质相对的精神实体。 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是个体不曾察觉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 如何理解意识的局限性和能动作用? 意识经验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不是外部世界的镜像。由于我们感觉器官的限制,有许多作用于的感觉器官的的事物和刺激,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第二,当人们专注于一件事情时,通常对其他的事物视而不见。第三,在同一时间内可以进入意识的信息量是有限的。 还有人认为意识的局限来源于认知加工过程。人们能同时意识到哪些东西或者多少东西,与认知过程的性质和认知技能的熟练程度有关。经过训练,人们可以提高在同意时间内意识到更多的事物的能力。 意识的能动性:人们感知的东西不限于外界的刺激,有时人们可以感知到事实上并不存在的东西。意识不是被动的反应世界,人们可以有限的超越外部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构建他们的意识内容。 睡眠分哪些阶段?如何解释梦? 睡眠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近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各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呓、尿床等发生在此。 快速眼动睡眠(REM):在此时,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波消失,高频率、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梦的解释(1)精神分析观点。弗洛伊德和荣格认为梦是潜意识过程的显现,是通向潜意识的最可靠的路径。或者说,梦是被压抑的潜意识冲动和愿望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这些冲动和愿望主要是人的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反映。(2)生理学观点。霍布森认为梦的本质是我们对脑的随机神经活动的主观体验。(3)认知功能观点。梦担负着一定的认知功能。在睡眠中,认知系统依然对储存的知识进行检索、排序、整合、巩固等,这些活动的一部分会进入意识,称为梦境. 4.什么是催眠?如何解释催眠现象? 催眠可以看作是一种意识状态,被试在催眠师的指导下,进入完全放松的状态之后,会顺从和接受催眠者的指示去做一些动作和事情,并相信催眠师的描述是真实的。在催眠的状态下个体的思维,言语和活动是在催眠似的指导下进行的,失去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被试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眠。 社会认知和角色扮演的观点认为,被催眠的人只是扮演了一个特殊的社会角色,是角色要求被催眠的人无条件的接受催眠师的指挥。 意识功能分离观点认为催眠是将意识的执行功能和监督功能分开了,或者弱化了意识对行为的控制。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 分) 1.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的学者是( B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 高尔登 2.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 D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日本 D 匈牙利 3.在金赛等人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比例表中,单一的异性恋和单一的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35%,1% B 35%,4% C 80%,4% D 80%,10% 4?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所指的智商(IQ)分数为(C ) A 70 - 84 B 75 ------ 84 C 70---79 D 65---79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造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感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6.具有神经症行为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带有明显的( A ) A 依赖倾向 B 暴力倾向 C 合作倾向 D 隐瞒倾向 7.心理防御机制中,不包括( C ) A 否认 B 合理化 C 学习 D 升华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第三势力”的心理疗法是( B ) A 行为疗法 B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C 精神分析 D 认知治疗

9.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B ) 1 / 37 A 极度智力迟滞 B 重度智力迟滞 C 中度智力迟滞 D 智力迟滞的边缘状 态 10.先天愚型的智力迟滞又叫( B ) A 猫叫综合症 B 唐氏综合症 C 特纳综合症 D 弗伶综合症二.多选(每小 题1分,共5分) 1.吸毒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是( ) A 超剂量中毒 B 戒断反应 C 自杀 D 多种物质混杂滥用中毒 2.变态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 ) A 相关研究方法 B 实验方法 C 病史与临床方法 D 跨文化研究法 3.致依赖性物质包括( ) A 中枢神经抑制剂 B 中枢神经兴奋剂 C 致幻剂 D 挥发性溶剂 4.在自杀的治疗和预防中,现在普遍采用的方式有( ) A 社区调查 B 心理治疗 C 学校教育 D 热线电话 5.可以用来治疗单项抑郁症的药物包括( ) A 阿密替林 B 氟哌啶醇 C 氯丙嗪 D 丙咪嗪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从心身医学的观点出发,心身疾病的发病过程为:紧张刺激--情绪反应--( )--细胞疾病--( ).

侯玉波《社会心理学》课后习题(社会心理学导论)【圣才出品】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 第1章社会心理学导论 1.怎样理解社会心理学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答:(1)社会心理学的界定 ①J.L.Freedman 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他认为,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人们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②D.Myers 从社会认知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们怎样想、怎样相互影响以及怎样与别人相联系的科学。他从社会认知和社会影响角度对社会心理学的重新界定,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更为广泛。 ③吴江霖 结合他对心理学框架的看法,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或若干个体在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心理活动的变化发展的科学。他的定义明显是以个体为主,尽管也提到了“若干个体”,但“若干个体”并不等于集体。 ④沈德灿 对国内众多学者的社会心理学的定义进行分析整合后,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

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定义也是人们认为最全面的。 (2)常识的界定 常识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经验,对事物的认识等。 (3)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的关系 ①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与常识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在一定程度上可用常识说明,但是常识未必就是正确的。 ②社会心理学之所以与常识不同,与人类行为的非理性特征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心理学与常识的不同还表现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上。尽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似乎不带有意识形态的成分,但是由于社会心理学家所研究的问题的特殊性,还是或多或少会受到价值观和信念意识形态的影响。 2.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谈谈社会心理学对人类生活的广泛影响。 答: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基础分支之一,社会心理学不仅关注个体本身的特性,还把个体与社会的种种关系加以考虑,它的目的在于了解各种社会因素对个体及群体行为的影响。社会心理学研究常被分为三个领域,这三个领域涵盖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这些领域对人类生活的有广泛的影响。 (1)个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到目前为止这个领域的主要研究课题包括:成就行为与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与认知失调、个人知觉与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与社会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等。 该领域的研究有助于人类认识自己与生活的价值。对自我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之一,社会心理学家对自我的分类以及对自我概念的测量,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二)

第六章记忆 1.记忆的分类: (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 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 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 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 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 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 (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也就是说,一个记忆模块的输出提供给另外模块的输入。信息以并行的方式存储在各个特定的记忆模块中,提取一个子系统的信息不会牵连其他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对独立的。

教育心理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资料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个要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当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的学与教问题,它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 4)只有弄清了学生如何学习的过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才能知识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学习。(它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为核心) 2、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有哪些? 答:学校教育心理学的范围主要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3、学校教育心理学与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教学论有何关系? 答:1)学校教育心理学不是普通心理学加教育实际的例子,否则便没有存在的理由。学校教育心理学要利用普通心理学所揭示的关于人的心理的一些普通规律,但有自己专门的对象和理论体系。 2)儿童心理学主要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过程和规律,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特征出发。然而,学校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儿童年龄特征这一重要因素对学校中学与教的影响,目的是为了解决学与教的性质、过程和结果这一特殊的中心问题。 3)学校教育心理学也不同于教育学及其教学论,虽然它们都要涉及教师和学生,学与教等方面的问题,但各自的出发点、范围和方法都有不同。教育学及其教学论主

变态心理学课后习题

变态心理学课后习题 1.下列不属于心理障碍判断标准的是(C )。A.心理功能紊乱 B.痛苦或损伤 C.其他人感到不适 D.非典型性反应 2.认为扭曲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异常行为,而矫正这种扭曲的思维方式就会减轻甚至消除异常行为的是(D ) A.心理动力学 B.行为主义C.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D.认知学派 3.创造“患者中心治疗”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B )。A.马斯洛 B.罗杰斯 C.埃里克森 D.华生 4.希波克拉底关于心理障碍的体液理论是一种(C)。A.超自然的观点 B.心理学的观点 C.生物学的观点 D.都不是 5.在心理障碍的评估中,人格测验足一种( C ) A.临床访谈 B.行为评估 C.心理测验 D. 脑成像技术 6.阿尔茨海期表现最容易与下面哪种疾病混淆? ( C )A.焦虑症 B.抑郁症 C.血管性痴呆 D.器质性遗忘 7.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是( B )A.药物滥用B.脑卒中C.酒中毒 D教育成就 8.以下关于精神发育迟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B ) A.特征为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 B.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C.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D.患病率约为l% 9.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孤独症病人的典型表现。( D )A.运用和理解口语困难 B.待人冷淡 C.行为僵化 D.容易冲动 10.儿童情绪障碍又叫做什么? ( A )A.儿童神经症 B.儿童期反应性障碍 C.儿童情感失调 D.儿童精神症 11.诊断学习障碍时需要与( D )相区别。A.儿童情绪障碍 B.多动症 C.孤独症 D.精神发育迟滞 12.下列不属于阿片类的是( A )A.可卡因 B.度冷丁 C.海洛因 D.可待因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当酒依赖进展到一定阶段,全身所有器官系统都会受到损害,出现各种并发症 B.药物滥用者往往采用自身给药的方式,导致物依赖性的形成 C.个体只可能对一种物产生依赖性D.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原则是只减不加,先快后慢、限时减完 14.摇头丸属于( B ) A.人工合成的致幻剂 B.中枢兴奋剂 C.天然来源的阿片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D.大麻的一种 15.身体依赖性形成的标志是( A ) A.发生戒断综合症 B.表现对药物的强烈渴求 C.产生拼命寻找药物的行为 D.大多数具有依赖性的药物经过反复使用所造成的一种适应状态 16.性爱可以划分五个层次,层次越深,出现问题时就越难改,( D )是一个核心问题,它几乎无法改变。 A.性偏好 B.性指向 C.性别角色 D. 性别认同 17.( C )是决定性别认同的最主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A.生理解剖 B.特定基因 C.胎儿期因素 D. 早期经历 18.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同性恋和双性恋越来越给予理解和认同,因此,在很多文化中都不再认为是性障碍。但是,由于 某些同性恋和双性恋感到焦虑,抑郁和内心痛苦,所以,CCMD-3仍然将同性恋和双性恋归为( B ) A.性别认同障碍 B.性指向障碍 C.性偏好障碍 D. 性功能障碍 19.下列选项中均属于性偏好障碍的是( C ) A.恋物癖和性别认同障碍 B.施虐狂和阳痿 C.异装癖和露阴癖 D.窥阴癖和性欲减退 20.下列选项中各种性偏好障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 B ) A.恋物癖和施虐狂 B.窥阴癖和摩擦癖 C.异装癖和施虐狂 D.受虐狂和露阴癖 21.男性性乐高潮障碍主要表现形式为( A )A.射精延迟B阳痿C性交疼痛 D性欲减退 22.表现出“非常不恰当的行为,要么异常兴奋,要么冻住”症状的是以下哪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 D ) A.偏执型 B.青春型 C.单纯型 D.紧张型 23.精神分裂症的首次发病时间一般在( B ) A.成年晚期或中年早期 B.青少年晚期或成年早期C.青春期开始时 D.童年时期 24.下列哪种类型的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以妄想为主,并常伴有幻觉(幻听多见)?( A ) A.偏执型 B.青春型 C.紧张型 D.单纯型 25.蜡样屈曲是哪种类型的障碍? ( C )A.认知障碍 B.情感障碍 C.意志行为障碍D.意识障碍 26.下面关于精神分裂症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精神分裂症病人,一般无自知力和智力障碍,但有意识障碍 B.精神分裂病人,一般有明显的情绪低落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doc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指导2012.6.10 一、考试情况介绍 (一)考试方式: 期末考试采用半开卷、笔试考试的方式,允许考生携带一张A4纸(上面可用于记录知识要点)入场。试卷分值为100分,比例占总成绩的70%,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二)试卷结构与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较难、适中、较易三个等级,分别占卷面总成绩的20%、40%、40%。 试题类型包括: 1.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2.单项选择题(5道题,每题2分) 3.名词解释题(5道题,每题5分)4.简答题(3道题,每题10分) 5.应用分析题或论述题(1道题,20分) 二、复习范围 以教材《社会学心理学教程》(乐国安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0年版)为依据,以电大在线课程端发布的形考作业题、期末复习指导(视频)、期末辅导(文本)为范围进行复习。 三、各章要点及重点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908 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各出版了一本社会心理学专著,标志着社会心理学终于从促使其诞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土壤中脱生出来,并走向独立。 2.由于研究使用的场合的不同,实验法分为()实验法和()实验法两种形式。 3.实验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重要特点在于对所研究的情境给予一定程度的控制,突出()和()之间的关系。 4.观察法有多种形式,可分为()与()。 5.调查法分为两种,一种是(),另一种是()。 2.简述调查法的种类及其优缺点。(见教材)P9-10 答: 第二章社会化 1.以内容为划分依据,社会化主要包括(道德)社会化、(政治)社会化和(法律)社会化。P27-30

2.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 3.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角色和()角色。 4.再社会化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形式:一是(),二是()。3.城市移民群体为适应社会文化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而主动进行的社会化过程属于(C)。A.初级社会化B.预期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继续社会化 1.下列角色中属于规定性角色的是()。 A.父亲 B.朋友 C.外交官 D.妻子 2.下列角色中属于开放性角色的是()。 A.警察 B.朋友 C.外交官 D.法官 3.儿童期社会化被学者们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4.青少年期的社会化被称为()。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5.监狱中对罪犯的全面改造是属于()。 A.初级社会化 B.基本社会化 C.预期社会化 D.再社会化 6.下列有关文化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文化具有普遍性 B.文化具有共享性 C.文化具有遗传性 D.文化具有整合性 4.再社会化:是个体的生活环境或所担任的社会角色发生急剧变化时,为了适应这种新的情况,个体有意将旧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做重大的调整,接受新的价值观与行为。5.社会角色:是指个人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符合社会期望的一套行为模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 3.规定性角色 答:

普通心理学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1、心理与行为之间是什么关系? 心理不同于行为,又和行为有密切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人的意识与无意识之间是什么关系? 人的意识是由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欲望等构成的一种丰富而稳定的内在世界,是人们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部资源。 人的心理除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无意识是人们在正常情况下觉察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如,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主要就是无意识的。人平常都是在意识的支配下工作、学习和生活。只有精神错乱,大脑损伤的人病人,他们的行为才失去意识的控制,而完全为无意识的欲望所支配。 总之,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人借助于它来回答各种信号,而未能意识到这种反应的整个过程或它的个别阶段。在人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是紧密联系着的。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章 9、小脑有哪些功能? 答:小脑功能主要是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功能; 与某些高级的认真功能也有关系; 小脑损伤后,一些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做出且会产生口吃,阅读困难等。 。 10、什么叫边缘系统?它在人的心理行为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答:在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有一些结构,它们组成一个统一的功能系统,叫边缘系统;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近的大脑皮层、以及丘脑、丘脑、丘脑下部、中部内侧被盖等 边缘系统与动物的本能有;支配动物的喂食、攻击、逃避危险、配偶活动等

边缘系统中的海马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海马损坏,空间信息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就会被损坏;边缘系统中的杏仁核与情绪有密切关系;其中的扣带回与注意有密切的关系。 11、试述大脑皮层的功能及其在人类心理和行为中的重要意义。 答:◆ 初级感觉区:它们(眼睛、耳朵、皮肤表面和内脏)是接受和加工外界信息的区域。 ◆ 初级运动区: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即布鲁德曼第4区,称为躯体运动区,简称运动区。它的主要功能是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及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 言语区:对大多数人来说,言语区主要定位在大脑左半球,它由较广大的脑区组成。若损坏了这些区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失语症。 ◆联合区:从系统发生上来看,联合区是大脑皮层上发展较晚的一些脑区。依据联合区在皮层上的分布和功能,可分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和前额联合区。感觉联合区受损将引起各种形式的“不识症”;运动联合区负责精细的运动和活动的协调;前额联合区可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订及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 12、关于脑的机制系统说,有心理学家认为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试问由哪些部分组成?彼此之间的关系是? ◆ 鲁利亚根据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把脑分成三个互相紧密联系的机能系统: 动力系统也叫第一机能系统: 是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提供各种活动所需动力(~ o ~)~ 信息处理系统也叫第二机能系统: 是信息接受、加工和储存的系统。 作用就是接受刺激并进一步加工储存。 行为调节系统也叫第三机能系统 :是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直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反映,实现对运动的组织

《变态心理学》复习试题

《变态心理学》复习试题

变态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0分) 1.把心理异常解释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的学者是( B ) A 盖伦 B 希波克拉底 C 克雷佩林 D 高尔登 2.世界上自杀率最高的国家是( D ) A 美国 B 墨西哥 C 日本 D 匈牙利 3.在金赛等人提出的同性恋-异性恋比例表中,单一的异性恋和单一的同性恋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A 35%,1% B 35%,4% C 80%,4% D 80%,10% 4.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所指的智商(IQ)分数为( C ) A 70----84 B 75----84 C 70---79 D 65---79 5.人本主义理论认为,造成情感障碍的原因是( D ) A 自我惩罚 B 习得的无助感 C 高度的成就感 D 难以处理的独立状态 6.具有神经症行为风格的人在人际关系中通常带有明显的( A ) A 依赖倾向 B 暴力倾向 C 合作倾向 D 隐瞒倾向 7.心理防御机制中,不包括( C ) A 否认 B 合理化 C 学习 D 升华作用 8.被看作是心理治疗的“第三势力”的心理疗法是( B ) A 行为疗法 B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C 精神分析 D 认知治疗 9.若某患者经过长期训练可学会基本卫生习惯,但即使经过训练也很难达到自理,需要他人照顾,基本丧失学习能力,情感幼稚,情绪反应容易过头,那么该患者属于( B ) A 极度智力迟滞 B 重度智力迟滞 C 中度智力迟滞 D 智力迟滞的边缘状态 10.先天愚型的智力迟滞又叫 ( B ) A 猫叫综合症 B 唐氏综合症 C 特纳综合症 D 弗伶综合症 二.多选(每小题1分,共5分)

管理心理学课后思考题

一1、心理学的主要学派及其基本观点 精神分析心理学(Psychoanalysis):潜意识理论,压抑理论,梦的理论,精神病和治疗的理论,泛性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behaviorism psychology):否认意识,只研究人的行为,反对内省、主张采用客观实验方法,通过强化的方法形成、改变行为,环境决定论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人是信息加工者,人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加工和检索,人主动建构信息 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首要任务了解人,揭示人性的本质,研究对个人和社会的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促进个性发展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心理学应对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和如何使具有天赋的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等方面进行研究,心理学的使命:治疗精神疾病、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充实、发现并培养有天赋的人。 2、管理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为提高管理效率与效益提供心理学根据的科学。 人性假设与管理,个体心理与管理,群体心理与管理,组织心理与管理,领导行为与管理 3、试述学习心理学和管理心理学的意义(自由发挥吧) 管理心理学的任务 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行为规律 为提高管理活动科学性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1、管理者研究人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1)发挥人作用之需要 (2)科学管理之依据 每个管理者会对被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管理方式 每个被管理者会对管理者人性假设并采取相应对待管理方式 2、关于人性的基本理论观点及其对管理方式的要求 “经济人”假设(X理论) 古典经济学家和古典管理学家们的人性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再经19世纪合理主义影响形成。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在《企业中人的方面》(1960)一书中对“经济人”假设进行了概括。 核心思想认为人是懒惰的、不负责任的、只看重经济报酬的人。 “社会人”假设(Y理论) 行为主义者的人性假设。梅奥(G E Mayo)等人对美国芝加哥郊外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了长达8年(1924—1932)的研究发现,员工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员工在工作中看重的并不是物质利益,而是与周围人的关系。 “自我实现人”假设 人本主义学者的人性假设。以马斯洛(A H.Maslow)等为代表,认为人是有需要的,人有主动性和积极性,愿意做出贡献和承担责任,懒惰不是人的本性而是外界环境造成,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需要 “复杂人”假设(超Y理论) 权变学派的人性假设。 沙因等人认为,人的需要多种多样,人性也应当极其复杂,不能用一种假设涵盖所有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