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doc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doc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doc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doc

国内加工贸易的效益及成本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额逐年增加,其中的加工贸易增长更是迅速,并占有重要的比重。有数据为证:199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为1154亿美元,其中加工贸易占比为38.3%,此后,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增长呈现更快的速度,以至于到2005年该比例达到48.6%(6905亿美元/14219亿美元),2007年虽有所下降,占比仍然达到45.4%(9861亿美元/21738亿美元)。研究表明,我国加工贸易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三来一补”的贸易方式是加工贸易的雏形。1980年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在对外贸易中比重有限,两者合计仅4.4%。到1986年,进料加工的贸易方式开始崭露头角,“三来一补”合计占全国进出口贸易额的15%,已经占有一席之地。第二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鼓励“进料加工复出口”为主要内容,以海关进口料件报税监管为政策核心,发展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市场“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贸易方式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取得了成功。此后,加工贸易作为这一贸易方式概括性很强的词汇,于20世纪90年代应运而生并沿用至今。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今,在这一阶段,巩固和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巨大成果,加工贸易不仅在吸收外商投资、扩大出口、增加就业和税收方面作用显著,而且在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推动技术进步、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与合作中发挥了更大的影响力,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