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梯钢筋计算

楼梯钢筋计算

楼梯钢筋计算
楼梯钢筋计算

楼梯钢筋

楼梯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在实际工程中楼梯有很多种,这里只讲最简单的AT型楼梯,AT型楼梯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6.1所示:图1.6.1

楼梯钢筋的计算原理

楼梯的休息平台和楼梯梁可参考板和梁的算法。这里只讲解楼梯斜跑的算法。

(一)、梯板底筋

1、受力筋

(1)、长度计算

AT型楼梯第一斜跑受力筋长度按图1.6.2~4进行计算

图1.6.2~4

根据图1.6.2~4我们推到出受力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如表表1.6.1:AT楼梯第一跑梯板底受力筋长度计算表梯板底受力筋长度=梯板投影净长×斜度系数+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弯勾×2

(弯勾只光圆筋有)

梯板投影净长斜度系数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弯勾

Ln k=max(5d,h)max(5d,h)

梯板底受力筋长度=Ln×k+max(5d,h)×2+×2(弯勾只光圆筋有)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长度。

(2)、根数计算

楼梯受力筋根数根据图1.6.5进行计算

图1.6.5

根据图1.6.5可以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如表表1.6.2: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根数。

2、受力筋的分布筋

(1)、长度计算

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根据图1.6.6进行计算

图1.6.6

根据图1.6.6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如表表1.6.3: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分布筋的长度。

(2)、根数计算

梯板分布筋根数根据图1.6.7进行计算

图1.6.7

根据图1.6.7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根数计算如表表1.6.4: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根数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分布筋的根数。

(二)、梯板顶筋

1、支座负筋

(1)、长度计算

楼梯支座负筋长度根据图1.6.8~10进行计算

图1.6.8~10

根据图1.6. 8~10我们推到出梯板支座负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如表表1.6.5:AT楼梯梯板底支座负筋长度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支座负筋的长度

(2)、根数计算

楼梯支座负筋根数根据图1.6.11进行计算

图1.6.11

根据图1.6.11可以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如表表1.6.6:楼梯斜跑梯板支座负筋根数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支座负筋的根数

1、支座负筋的分布筋

(1)、长度计算

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根据图1.6.12进行计算

图1.6.12

根据图1.6.12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计算如表表1.6.7: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支座负筋分布筋的长度

(2)、根数计算

梯板分布筋根数根据图1.6.13进行计算

图1.6.13

根据图1.6.13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根数计算如表表1.6.8:楼梯斜跑梯板支座负筋的分布筋根数计算表

整个楼的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计算原理 钢筋重量=钢筋长度*根数*理论重量 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柱 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高HN/3+首层楼层净高H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 (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高HN/3+max(二层净高H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 (三层层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 顶层: 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其中锚固长度取值: 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 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 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高H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 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

楼梯钢筋计算

. 楼梯钢筋楼梯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在实际工程中楼梯有很多种,这里只讲最简单的AT型楼梯,AT型楼梯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6.1所示: 图1.6.1 楼梯钢筋的计算原理 楼梯的休息平台和楼梯梁可参考板和梁的算法。这里只讲解楼梯斜跑的算法。 . . (一)、梯板底筋 1、受力筋 (1)、长度计算 AT型楼梯第一斜跑受力筋长度按图1.6.2~4进行计算

图1.6.2~4 . . 根据图1.6.2~4我们推到出受力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6.1 表1.6.1:AT楼梯第一跑梯板底受力筋长度计算表 6.25d Ln ),max(5dhhmax(5d,)k=梯板底受力筋长度=Ln×k+max(5d,h)×2+6.25d×2(弯勾只光圆筋有)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长度。 (2)、根数计算 楼梯受力筋根数根据图1.6.5进行计算

图1.6.5 . . 根据图1.6.5可以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如表1.6.2 表1.6.2: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表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根数。 2、受力筋的分布筋 (1)、长度计算 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根据图1.6.6进行计算

图1.6.6 根据图1.6.6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如表1.6.3 表1.6.3: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表 . .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分布筋的长度。 (2)、根数计算 梯板分布筋根数根据图1.6.7进行计算 . .

图1.6.7 根据图1.6.7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根数计算如表1.6.4 表1.6.4: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根数计算表 . .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分布筋的根数。(二)、梯板顶筋 1、支座负筋 (1)、长度计算

基础柱钢筋算量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章中间层 一、柱纵筋 1、 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中,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角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角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1.5Lae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柱顶部第一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柱顶部第二层:≧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在GGJ 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弯锚(≦Lae):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

钢筋知识大全

1.什么叫钢筋保护层? 答: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2.箍筋在梁柱保护层的里边还是外边? 答:里边。 3..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一般应该是多少毫米? 答:应该是30毫米而不应该是25毫米。 4.为什么说框架梁纵筋的保护层规定为25毫米而不是30毫米? 答:因为框架柱承受压力,框架梁承受拉力,保护层太小会降低梁的有效高度,减少梁纵筋的受力性能,。 5.“钢筋躲让”一词出现在哪里? 答:出在06G901-1《钢筋排布规则》图集。 6.梁与柱一侧平齐边时,都有哪种钢筋躲让? 答:梁内上下紧靠柱的纵筋躲让,梁箍筋跟随躲让缩短水平边长的一个柱纵筋直径。 7.主梁与次梁上平时,都有哪种钢筋躲让? 答:图纸未注明时,主梁所有上筋躲让,主梁箍筋跟随躲让降低垂直边高度一个次梁上筋直径。 8.钢筋躲让时,躲让的箍筋有何变化? 答:减少长度或高度一个碰撞筋直径。 9.箍筋尺寸按外包算合理还按里皮算合理?为什么? 答:按里皮算合理,因为按外包算还得另加箍筋直径,费事又麻烦。 10.箍筋的弯折半径规定不小于多少? 答:不小于2d。

11.箍筋弯钩规定为多少角度? 答:135度。 12.箍筋的钩长指哪部分? 答:弯后平直部分。 13.箍筋的钩长规定为多少? 答:非抗震为5d;抗震或抗扭10d与75毫米较大值。 14.箍筋的尺寸如何测量? 答:在两条平行边的里面垂直量尺。 15.复合内箍筋的重叠边长怎样计算? 答:截面尺寸减2倍保护层,再减2倍纵筋半径,除以纵筋格数,乘以内箍所含纵筋格数,加上2倍纵筋半径,最后还得加上成型调整值。 16.梁箍筋的弯钩一般朝哪? 答:朝上,主要朝向非受拉力的一边,朝含混凝土板的一侧。 17.在什么情况下梁箍筋的弯钩朝下? 答:上反梁,板在梁的下部时。 18.柱子箍筋的弯钩都在一个角上对吗? 答:不对,应该4个角错开。 19.箍筋在梁上起什么作用? 答:起固定和约束纵筋的作用和承受一部分剪力的作用。 20.什么叫箍筋的普通双间距? 答:@100/200 21.箍筋加密间距一般是多少毫米?

钢筋计算基础常识

钢筋计算基础常识 表2-11箍筋弯钩增加长度取值 2.5.2变截面构件钢筋下料长度计算 一、变截面构件箍筋 根据比例原理,每根箍筋的长短差数△=Ld-Lcn-1 ,如图2-31: 图2-31变截面构件箍筋 式中Ld为箍筋的最大高度;Lc为箍筋的最小高度;n为箍筋个数,=sa +1;s为最长箍筋和最短箍筋之间的总距离;a为箍筋间距。 二、圆形构件钢筋 A、按弦长布置:先很需要下式计算钢筋所在处弦长,再减去两端保护层厚度,就得钢筋长度,如图2-32: 图2-32圆形构件钢筋 说明:(a)单数间距(b)双数间距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Li=a (n+1)2-(2i-1)2 ; 当配筋为单数间距时Li=a (n+1)2-(2i)2 ; 式中Li为第i根(从圆心向两边计算)钢筋所在的弦长;a为钢筋间距;n为钢筋根数,等于Da -1(D为圆直径);i为从圆心向两边计算的序号数。 B、按圆形布置:采用比例方法求每根钢筋的圆直径,再乘圆周率算得钢筋长度。如下图2-33。 三、曲线构件钢筋 A、曲线钢筋长度,根据曲线形状不同,可分别采用下列方法计算。 圆曲线钢筋的长度,可用圆心角θ与圆半径R直接算出或通过弦长L与矢高h查表得出(《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1中“施工常用数据”),如图2-34示。 抛物线钢筋的长度L,可按下式计算:L=(1+8h2/3l 2)l,式中l为抛物线的水平投影长度,h 为抛物线的矢高。 图2-34抛物线钢筋长度 其他曲线状钢筋的长度,可用渐近法计算,即分段按直线计,用勾股定理求得每段长度,然后汇总。 如图3-35,设曲线方程式y=f,沿水平方向分段,每段长度为l(经常取为0.5m),求已知x 值时的相应y,然后计算每段长度,例如,第三段长度为2(y3-y2)2+ l 2 。 图2-35曲线钢筋长度 B、曲线构件箍筋高度,根据已知曲线方程式求解。先根据箍筋的间距确定x值,代入曲线方程式求y值,然后计算该处的梁高h=H-y,再扣除上下保护层厚度,即得箍筋高度。 对于非常复杂的构件,用数学方法很难计算钢筋长度时,可以用“放足尺”(1:1)或放小样(1:5)方法计算钢筋长度。

楼梯钢筋详细计算

楼梯钢筋 楼梯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在实际工程中楼梯有很多种,这里只讲最简单的AT型楼梯,AT型楼梯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 1.6.1所示: 图1.6.1 楼梯钢筋的计算原理 楼梯的休息平台和楼梯梁可参考板和梁的算法。这里只讲解楼梯斜跑的算法。

(一)、梯板底筋 1、受力筋 (1)、长度计算 AT型楼梯第一斜跑受力筋长度按图 1.6.2~4进行计算图1.6.2~4

根据图 1.6.2~4我们推到出受力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如表 1.6.1 表1.6.1:AT楼梯第一跑梯板底受力筋长度计算表 梯板底受力筋长度=梯板投影净长×斜度系数+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弯勾×2(弯勾只光圆筋有) 梯板投影净长斜度系数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弯勾Ln k=max(5d,h)max(5d,h) 6.25d 梯板底受力筋长度=Ln×k+max(5d,h)×2+6.25d×2(弯勾只光圆筋有)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长度。 (2)、根数计算 楼梯受力筋根数根据图 1.6.5进行计算 图1.6.5

根据图 1.6.5可以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如表 1.6.2 表1.6.2: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表 梯板受力筋根数=(梯板净宽-保护层×2)/受力筋间距+1 梯板净宽保护层受力筋间距 Kn C S 梯板受力筋根数=(Kn-2C)/S+1(取整)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根数。 2、受力筋的分布筋 (1)、长度计算 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根据图 1.6.6进行计算 图1.6.6 根据图 1.6.6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如表 1.6.3 表1.6.3: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表

学习手算钢筋算量基本方法汇总

一、梁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二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 +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 +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cfe> 0.5Hc 5d,为直锚,取Max{Lae , 0.5Hc + 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W 或w LaeHc 5+,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o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二Max{Lae,0.5Hc + 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二净跨长+ 2 X 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 2 X保护层)+ 2 X 11.9d (抗震弯钩值)+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二

(箍筋根数/2 )X(构造筋根数/2 );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 2 X保护层+2X保护层)*2 + 2 X 11.9d 84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 )X 2 +(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 吊筋长度二2*锚固(20d )+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 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 < 800mm 夹角=45 °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 +中间支座值+ Ln/3 ; 第二排为:Ln/4 +中间支座值+ Ln/4 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 +前中间支座值)+ (Ln/3 +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 +前中间支座值)+ (Ln/4 +后中间支座值)。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常用钢筋计算公式 柱钢筋1.柱纵筋单根长度=柱基础内插筋+柱净高+锚固长度+搭接长度*搭接个数 搭接长度(Lle):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 a.柱基础内插筋长度=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搭接长度(Lle):如果考试时候题中说明为不考虑,不用计算弯折长度: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max(6d,150) 当基础高≤LaE时,弯折长度为15d b.柱净高长度:基础顶面——顶层梁地面之间的垂直高度 c.顶层锚固长度: ①中柱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②边、角柱锚固长度: ⑴内侧钢筋锚固长度同中柱 ⑵外侧钢筋锚固长度:1.5LaE(考试用) 2.柱箍筋: 单根长度=(b-2c+h-2c)*2+2* max(10d,75) b.柱宽;h.柱高; c.柱保护层 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加密区长度: ①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hn/3(hn本层柱净高)

②非嵌固部分以上长度为:max(hc,hn/6,500)(考试用) ③柱梁节点加密区长度为:梁高+max(hc,hn/6,500)(考试用) ④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钢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 00mm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梁钢筋1.梁上部纵筋长度=总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搭接长度:如为机械连接或焊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为0左(右)锚固长度: 当hc-保护层<LaE时,弯锚,锚固长度=支座宽-保护层+15d 当hc-保护层≥LaE时,直锚,锚固长度= max(LaE,0.5hc+5d)保护层:是柱保护层 2.下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锚固+右锚固+搭接长度*搭接个数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下部钢筋在中支座中的锚固能直锚的时候直锚) 3.上部端支座负筋: 第一排=1/3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第二排=1/4净跨长+左(右)锚固长度 左(右)锚固长度:同梁上部钢筋 4.上部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1/3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第二排=1/4净跨长+*2(净跨长取相邻两跨最大值)+支座宽 5.架立筋单长=净跨长-净跨长/3*2+150*2 6.箍筋

桩基础钢筋计算

手工计算钢筋公式大全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如下图所示) 7、吊筋 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 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钢筋计算原理,新手必须懂

柱基础层: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筏板基础〉2000mm时,基础插筋长度=基础层层高/2-保护层+基础弯折a+基础纵筋外露长度HN/3+与上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地下室:柱纵筋长度=地下室层高-本层净**N/3+首层楼层净**N/3+与首层纵筋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首层:柱纵筋长度=首层层高-首层净**N/3+max(二层净**N/6,500,柱截面边长尺寸(圆柱直径))+与二层纵筋搭接的长度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中间层:柱纵筋长度=二层层高-max(二层层**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max(三层层**N/6,500,柱截面尺寸(圆柱直径))+与三层搭接LLE(如焊接时,搭接长度为0)顶层:角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3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内侧钢筋根数为:1根角筋,b边钢筋总数的1/2,h边总数的1/2。边柱:外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1.5LAE内侧钢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LAE当框架柱为矩形截面时,外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内侧钢筋根数为:2根角筋,b边一侧钢筋总数,h边两侧钢筋总数。中柱:纵筋长度=顶层层高-max(本层楼层净**n/6,500,柱截面长边尺寸(圆柱直径))-梁高+锚固其中锚固长度取值: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弯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弯折12d,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12d;当柱纵筋伸入梁内的直径长〉=LAE时,则使用直锚:柱纵筋伸至柱顶后截断,锚固长度=梁高-保护层,梁梁的平面表示方法:集中标注-1、梁编号2、截面尺寸3、箍筋4、上部贯通筋或架立钢筋5、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6、梁顶面标高高差原位标注7、梁支座上部筋8、梁下部钢筋9、吊筋、附加钢筋及构造钢筋钢筋公式上部通长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LaE时,取Max(LaE ,0.5hc+5d)当hc-保护层(直锚长度) 算法1:hc-保护层+15d算法2:取0.4LaE +15d算法3:取Max(LaE ,hc-保护层+15d)算法4:取Max(LaE ,0.4LaE+15d)左、右支座负筋:第一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3第二排长度=左或右支座锚固+净跨长/4如有第三排筋伸入跨内1/5,如果一共两排,第一排为通长筋,则第二排按LN/3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上排长度=2*净跨长/3+支座宽下排长度=2*净跨长/4+支座宽注:净跨长为左右较长的跨架立筋长度=净跨-左负筋伸入长度-右负筋伸入长度+ 150*2注:当贯通筋和架立筋同时存在时,搭接值取150MM。构造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筋长度=净跨长+2*锚固长度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2*1.9d+2*max(10d,75mm) 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间距*2+1】*排数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下部钢筋下部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下部不伸入支座钢筋长度=净跨长-0.1*2*净跨长下部非通长钢筋长度=净跨长+左支座锚固+右支座锚固箍筋长度=(梁宽-保护层*2 +梁高-保护层)*2+1.9d*2+max(10d,75mm)*2 根数=2*【(加密区长度-50)/加密间距+1】+(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间距-1)当结构为一级抗震时,加密长度为max(2*梁高,500),当结构为二到四级时,加密长度为max(1.5*梁高,500)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斜段角度:高度主梁高>800mm a为60度主梁高<=800mm a为45度板底筋长度=净长+2*max (支座宽/2,5d)+2*6.25d(一级钢筋)+搭接根数=(净长-2*50)/间距+1面筋长度=净长+2*la+2*6.25d(一级钢筋)+搭接根数=(净长-2*50)/间距+1la:非抗震; lae:抗震端支座

独立基础钢筋计算

第一章钢筋计算原理和 框架实例手工答案 第一节独立基础钢筋计算 一、独立基础钢筋的标注 现阶段独"甚础钢筋杯注存住两种方式;传统标注方式和Y法杯注方式.F 面分别讲解。 (-)传统标注方式 独立基础钢筋传统标注方式.般要画出独立基础的平血图和剖面图.如图】?】?1所示。 JC-I 1-1 图1.1.1独立基础(J(1)钢筋传统标注方式 (二)平法标注方式 独立基础的平法标注方式. 般只需圖出平曲图.在f ifii图中克接标出剖面 的侑息.如图1.1.2所示. DJpOl表示编号为01的坡形独立基础(若是台阶形独立呈础.用DJj表示人3( >0/20()独“展础底泾台阶命反为3()0.斜坡高度为200. “衣示底泾钢筋. X&、创2@ 150衣示,\和Y方向钢筋均为仕衿为12的螺纹钢筋.钢筋间距为150mm* 注意*传统标注方式?基础名字可以由设计人员随意起■ P法杯注甲名字是

固定的.如l)jj表示台阶形普通独立堆础?l).lp表示坡形菁通独立基础. BJ J表示阶形杯门独J堆础?& 示坡形杯口独立堪础。 关]独、7雄础的#法标注.行较多内容.这甲只讲1号办公楼涉及到的内容.其他内容请参石图集06G10】6。 二、独立鉱础要计算哪些钢筋 的甚础嗖什算的钢筋?仆底部钢筋■頂部制筋以及基础梁的钢筋. 如图 1.1.3所示. 图1.L3独立基 础要计算的钢筋敢杯口 綸形单杯门 图1.1.2 I)J P O1¥法杯注方式普通做立就題 阶形M刚筋 形 长麼 》方向 m e屁笳严回 就杯叩m杯门丫方向底棉制筋- --------- )方向 頂筒歆筋边 角筋 収杯n副单杯门 同议柱e独立垦咄

基础主梁的钢筋计算设置介绍

从计算设置学平法之七 ——基础主梁的计算设置介绍 基础主梁钢筋的计算主要是底部和顶部的贯通纵筋、底部非贯通纵筋、侧面纵向构造钢筋和箍筋的计算,算法主要来源于04G101-3; 一、算量基本方法: 一、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一)端部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端部外伸时上部第一排纵筋和下部最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弯折,弯折长度为12*d;底部非底排纵筋伸至边缘即可;上部非第一排纵筋不伸入外伸端,伸入支座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12*d;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29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一项“基础主梁端部外伸构造”来设置。 注意:基础梁底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隔开,如:2B25/4B28;则表示底部最底排纵筋是4B28,底部第二排是2B25。 (二)端部无外伸时底部和顶部贯通纵筋: 端部无外伸时,根据平法04G101-3第29页,要求基础梁底部和顶部纵筋成对连通设置,底部和顶部多出的钢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软件采用传统算法,底部和顶部第一排纵筋伸至对边弯折,弯折长度为h/2,其余钢筋伸至端部弯折,弯折长度为15*d。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二项“基础主梁端部无外伸构造”来设置。

(三)基础主梁顶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 下部纵筋连续通过支座;低跨上部纵筋伸入支座内,伸入长度为la;高跨上部第一排纵筋伸入低跨梁内,伸入长度为la;非第一排纵筋伸入支座内la。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0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三项“基础主梁顶有高差构造”来设置。 (四)基础主梁底部有高差时纵筋的计算: 上部纵筋贯穿支座;下部最底排纵筋伸入高跨梁内,伸入长度为la;非底排纵筋伸入支座内锚固,伸入长度为la;计算规则来源于平法04G101-3第30页。在软件中是通过基础主梁节点设置第四项“基础主梁底有高差构造”来设置,在节点设置中输入放坡角度,底部钢筋计算时会按照角度计算斜长。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

钢筋算量基本理论 一、钢筋工程量计算步骤 (1)确定构件砼的强度等级和抗震级别; (2)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计算钢筋的锚固长度La,抗震锚固长度Lae,钢筋的搭接长度Ll,抗震搭接长度Lle;(4)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重量 (5)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现浇构件钢筋重量 (6)计算或查用标准图集确定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7)按不同直径和钢种分别汇总预制构件钢筋重量 二、钢筋工程量基本计算规则及公式 (1)计算规则:钢筋工程量应区分不同钢筋类别、钢种和直径分别以吨(t)计算其重量。 (2)计算公式:钢筋工程量=钢筋下料长度(m)×相应钢筋每米重量(kg/m)式中:钢筋下料长度(m)=构件图示尺寸-砼保护层厚度+钢筋弯钩增加长度+弯起钢筋弯起部分的增加长度-量度差(钢筋弯曲调整值)+图中已经注明的搭接长度钢筋长度=净长+节点锚固+搭接+弯钩(一级抗震) (3)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设计已规定钢筋搭接长度的,按规定搭接长度计算;自然接头损耗及下料损耗已包括在钢筋的损耗率之内,不得另计。钢筋的电渣压力焊、套筒挤压等接头,以"个"计算。 三、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 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

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梁高-2×保护层+2d)×2+14d 或24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四、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楼梯钢筋计算

楼梯钢筋计算

————————————————————————————————作者:————————————————————————————————日期:

楼梯钢筋 楼梯要计算哪些钢筋量 在实际工程中楼梯有很多种,这里只讲最简单的AT型楼梯,A T型楼梯要计算的钢筋量如图1.6.1所示 : 图1.6.1 楼梯钢筋的计算原理 楼梯的休息平台和楼梯梁可参考板和梁的算法。这里只讲解楼梯斜跑的算法。

(一)、梯板底筋 1、受力筋 (1)、长度计算 AT型楼梯第一斜跑受力筋长度按图1.6.2~4进行计算 图1.6.2~4

?根据图1.6.2~4我们推到出受力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如表1.6.1 表1.6.1:AT楼梯第一跑梯板底受力筋长度计算表 梯板底受力筋长度=梯板投影净长×斜度系数+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弯勾×2(弯勾只光圆筋有) 梯板投影净长斜度系数伸入左端支座内长度伸入右端支座内长度弯勾 Ln k=max(5d,h)max(5d,h) 6.25d 梯板底受力筋长度=Ln×k+max(5d,h)×2+6.25d×2(弯勾只光圆筋有)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长度。 (2)、根数计算 ?楼梯受力筋根数根据图1.6.5进行计算 图1.6.5

根据图1.6.5可以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如表1.6.2 表1.6.2:楼梯斜跑梯板受力筋根数计算表 梯板受力筋根数=(梯板净宽-保护层×2)/受力筋间距+ 1 梯板净宽保护层受力筋间距 Kn C S 梯板受力筋根数=(Kn-2C)/S+1(取整) 思考与练习 1、请用手工计算一号写字楼一层楼梯斜跑的底部受力筋根数。 2、受力筋的分布筋 (1)、长度计算 楼梯斜跑梯板分布筋长度根据图1.6.6进行计算 图1.6.6 ?根据图1.6.6我们推导出楼梯斜跑梯板底受力筋的分布筋长度计算如表1.6.3

基础承台钢筋计算

基础承台钢筋计算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基础承台: 底板钢筋长度=底板边长-2×保护层 根数=板底另一边边长-2min(75mm,s/2)(注:取小值)÷s(注钢筋间距)-1 Kg/m=长度××b2 2)注:单柱独立柱基础边长≥时,基础底板配筋,按边长下料,交错布置。 外侧钢筋长度=底板边长-2保护层 根数=2根(两边各一根钢筋) 其余钢筋长度=底板边长×保护层 或者底板边长底板边长-保护层 其余钢筋根数=底板另一侧长度-2min(75mm,S/2)/S-1 03G101图集计算

1)柱纵筋=柱净高+柱基础插筋+(柱顶)锚固长度 2)柱基础插筋=基础高度-保护层+弯折长度 3)柱顶锚固:中柱:梁高-保护层(柱的)≥lae,则直锚, 直锚长度=梁高-保护层 梁高-保护层<lae时,则弯锚12d,弯锚长度=梁高-保护层+12d 边角柱:外侧钢筋=

内侧钢筋同中柱 注:Lae=保护长度 柱箍筋根数: 1)加密段箍筋根数计算: 根数=加密段长度/加密间距+1【取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 2)非加密箍筋根数计算:根数=非加密段长度/非加密间距-1【取max(本层净高,柱边长尺寸、500)】例子:(+)/+1+(+1)+(--×2/-1) 梁+下部加密区 + 下部加密区 +中间非加密区 柱和梁箍筋 2)箍筋长度(外围一圈长度)=(b-2×保护层+2d)×2+(h-2×保护层+2d)×2+×2+2× max(75mm,10d)(注:取大值)03G规范计算。

钢筋算量基础知识试题(有答案)

1、由于建筑与结构标高的差异,对下( A 、 D A 、栏板 B 、楼梯 C 、圈梁 D )构件在计算钢筋时要注意增加垫层或找平层的厚度。 构造短柱 3、当图纸标有:JZL1( 2A )表示? A 、 1号井字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C 、 1 号剪支梁,两跨一端带悬挑 A ) B 、 1 号井字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B 、 1 号剪支梁,两跨两端带悬挑 高 700,框架梁加腋,腋长 250、腋高 500 高 300,第三跨变截面根部高 500、端部高 250 高 700,第一跨变截面根部高 250、端部高 500 高 700,框架梁加腋,腋长 500、腋高 250 A 、筏板顶高出梁顶 B 、梁顶高出筏板顶 C 、梁顶平筏板顶 D 、筏板在梁的中间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 D 直径为12的一级钢,加密区间距 A 、现浇板 B 、悬挑板 C 、延伸悬挑板 D 、屋面现浇板 D 、 350mm A 、 200mm B 、 250mm C 、 300mm D 、 350mm 10、当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 A 、 1.2 B 、 1.4 C 25%时,纵向受拉钢筋的修正系数为: 、 1.6 D 、 1.8 、选择题: (每题 1 分) 2、①10@100/200(①12@100括号内的数值表示( C ) A 、基础内箍筋加密 B 、柱端头箍筋加密 C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箍筋 D 、梁端头箍筋加密 4、当图纸标有: KL7(3) 300*700 GY500*250 表示( D ) 5、高板位筏型基础指: ( C ) 6、基础梁箍筋信息标注为: 10①12@100/①12@200(6)表示(B ) A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 100 设置每边 5 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支箍 B 、直径为 12 的一级钢,从梁端向跨内,间距 100 设置每边 10 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 支箍 100设置 1 0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支箍 100设置 5道,其余间距为 200,均为 6支箍 7、板块编号中XB 表示? ( B ) 8、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得小于: ( A ) A 、 200mm B 、 250mm C 、 300mm 9、任何情况下,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C ) A 、 7 号框架梁, 3跨 ,截面尺寸为宽 300、 B 、 7 号框架梁, 3跨 ,截面尺寸为宽 700、 C 、 7 号框架梁, 3跨 ,截面尺寸为宽 300、 D 、 7 号框架梁, 3跨 ,截面尺寸为宽 300、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入门修订稿

梁钢筋平法识图及算量 入门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 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 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 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 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 2Φ25 + 3Φ22(-3)/ 5Φ25?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梁钢筋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梁的钢筋种类 上:上部通长筋 中:侧面纵向钢筋——构造或抗扭 下:下部钢筋(通长筋或不通长) 左:左支座钢筋 中:架立钢筋或跨中钢筋 右:右支座钢筋 箍筋 附加钢筋:吊筋、次梁加筋、加腋钢筋 (1)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 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1)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2)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 4、腰筋 1)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2)抗扭钢筋:净跨长+2*锚固长度(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注:当hw≥450时,在梁的两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间距a≤200;当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6mm,梁宽>350时,拉筋直径为8mm。拉筋间距为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两倍,当设有多排拉筋时,上下两排拉筋竖向错开设置。 5、拉筋 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2×11.9d(抗震弯钩值)(只拉住主筋)拉筋根数=((净跨长-50*2)/非加密区间距*2+1))*排数。 注:拉筋根数计算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 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d+梁高-2×保护层+2d)*2+2×11.9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50)/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四舍五入(其中:一级抗震加密区≥2Hb≥500,Hb为梁截面高度;二至四级抗震加密区≥1.5Hb≥500。)。 注意: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受力主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距离)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

钢筋工程量计算(最终版)

钢筋工程量计算 土建类钢筋计算范围: 一、柱钢筋 二、剪力墙钢筋 区分墙柱、墙梁和墙身钢筋 三、梁钢筋 四、板钢筋 五、基础钢筋 桩、承台、独立基础、基础类梁、筏板等钢筋六、楼梯钢筋 梯板钢筋、梯梁钢筋、梯柱钢筋、休息平台板钢筋 七、构造钢筋(11G329系列) 包含砌体墙内构造柱钢筋、砌体墙水平系梁、砌体加筋、板内马凳筋 八、其他零星钢筋 板放射钢筋、预埋钢筋(电梯井内、楼梯扶手、涉及水电安装预埋、沉降观测点、阳台栏杆扶手) 钢筋基本知识点 一、钢筋的种类(新国标)

1、300 热轧光圆钢筋,屈服强度300,广联达软件代号A 2、335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335,广联达软件代号B ,该钢筋2012年底强制淘汰,属于过渡钢筋。 3、400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400,广联达软件代号C 4、400 细晶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400,广联达软件代号 5、400 余热带肋钢筋,屈服强度400,广联达软件代号D 6、500 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500,广联达软件代号E 7、500细晶热轧带肋钢筋,屈服强度500,广联达软件代号 二、影响钢筋计算长度的六大因素 为方便大家记忆,我们形象的称为“三等级三尺寸” 1、构件的抗震等级 2、构件的砼等级 3、钢筋自身的强度等级 4、保护层厚度

5、钢筋的连接长度(机械连接和焊接为0,搭接按规定) 6、钢筋自身的直径大小(直径的大小影响搭接锚固长度) 三、预算长度和下料长度的区别 1、国家全统定额规定:钢筋长度按钢筋的中心线计算 2、设计师给出的尺寸全部是按照外皮长度,我们预算也是按照这个尺寸计算的,所以外皮长度被称为预算长度。 3、施工下料长度是按钢筋的中心线来下料的,所以下料长度是符合国家定额计算钢筋长度的要求的,这样二者之间就有一个弯曲调整值。 下料长度(中轴长度)=预算长度(外皮长度)-弯曲调整值 四、钢筋的连接规定 1、宜避开柱端梁端加密区范围,若无法避开,只能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且接头面积百分比小于50%。 2、受拉钢筋>25mm,受压钢筋>28mm,不可绑扎。 3、框架柱:①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机械连接②三级抗震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可绑扎可焊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