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设计-滑块式双根冲针冲孔模具

毕业设计-滑块式双根冲针冲孔模具

毕业设计-滑块式双根冲针冲孔模具
毕业设计-滑块式双根冲针冲孔模具

前言和意义:

冲压技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证明我国古代的冲压加工技术走在世界之前,对人类早期文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实现冲压技术的机床简称为冲床,其实就是一台冲压式压力机。在生产中,冲压工艺由于比传统机械加工来说有节约材料和能源,效率高,对操作者技术要求不高及通过各种模具应用可以做出机械加工所无法达到的产品这些优点,因而它的用途广泛。冲压生产主要是针对板材的。通过模具,能做出落料,冲孔,成型,拉深,修整,精冲,整形,铆接及挤压件等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我们用的开关插座,杯子,碗柜,碟子,电脑机箱,甚至导弹飞机……有非常多的配件都可以用冲床通过模具生产出来,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电脑、家用电器、家具、交通工具、(汽车、摩托车、自行车)五金零部件等冲压及成型。随着数字控制技术的发展,传统机床逐步发展为数控机床,数控冲床就是数字控制冲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从而使冲床动作并加工零件。

机械制造工业是制造各种机械设备及工具的工业部门,担负着为国民经济中各部门提供现代化技术设备及装备的重要任务,一个国家要实现工业、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必须具有强大的机械制造技术,而机床工业则是为机械制造提供各种制造设备的“装备部”,是机械制造业的后盾。因此,机床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标志之一。而数控冲床是高生产率机电一体化的现代机床,对复杂件、难切削件的加工起到攻坚作用,又特别适合于中小批多品种柔性生产。在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实现之后,必须要努力发展中小批多品种柔性生产自动化,以适应社会产品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微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今后数控机床在数量、品种上将不断增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活动的不断深入,无论是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对数控机床的需求将日益增多,数控冲床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中国机床工业能否振兴、数控冲床技术能否迅速提高、产量能否迅速扩大,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两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特殊要求的数控冲孔冲床模具的设计,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施目标,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冲床发展简史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60、70年代冲床就是日本AIDA的说法到现在有上百种冲床品牌的今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和发展,规格类型产业化不断分细,各行业都出现了专用冲压设备,也展现了如今科技发展的冲床行业的模仿和创新能力,我们先从最小最简单的开始分析下:

一:手压冲床,主要使用在小型压力铆接行业,如制鞋厂,拉链厂,小型五金制品等!一般压力在100斤左右!特点笨拙,便宜实惠!

二:桌上型精密冲床,也是手压压床演变的啦,一般压力在0.5T~10T左右,常用的就是3T和5T的,主要使用于小型薄材料高速铆接,如端子连接器铆接,整平使用,小型模具简单铆接,可手动可连续冲压,速度最快可200~300/分,其特点,节省空间,放桌子上就可以生产!冲床零部件容易损坏,维修率高!三:大型桌下冲床,比较典型的属于我们传统冲床,倾斜式冲床,平常叫脚踏式冲床,其价格便宜,适合单冲生产,做一些简单的冲压比较合适,如:餐具冲压,汽车粗糙零件加工,比较简单和精度要求不高的生产加工,分油压和气动两种。四:开式冲床,我们国内冲床是日本冲床演变来的,现在全国冲床很多都是属于固定台的,也有国标和非国标之分,最主要不是外型,而是加工工艺和零件成本和精度问题,国标国内最早的为:徐锻,扬锻!日本就属AIDA 小松了!台湾属:协易和金丰台湾机型也是日本小松和AIDA复制而来!

五:固定台的精度毕竟不是很好,对于做一些高锻产品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候又出现了一种比固定开式冲床更高的设备,闭式冲床,常见于大吨位冲床,最早是AIDA开发的,一般双轴居多,从110T~3000T不等,常用于汽车大型部件行业和电脑手机等外壳生产行业!

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单单的生产已经很落后了,逐渐往速度上提升,渐渐高速精密冲床诞生了,但行业不同所要求的速度也不一样,例如做马达铁芯的,它的冲力要求和模具重量不协和就很难做到高速生产,所以社会上就出现了一些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中速度冲床,一般速度在200~400/分之间,其技术要求比不上真正高速冲床,但也略高于低速冲床,主要使用于矽钢片,硅钢片的冲压生产!但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矽钢片和硅钢片生产的专用冲床!

七:中速冲床速度不慢了,但针对于更精密的冲压加工还是达不到要求的,不是速度不行,而是产品需要速度和维持产品尺寸要求,速度慢了产品会变形出现尺寸问题,这时候就需要更高速度的冲压了,常见速度为200~1000/分,社会上有速度达到1200的,其实是在冒险,速度越高,对冲床稳定些和刚性要求越严,而且在国内,一般模具生产商还做不来这样高速度的模具,模具质量要求也很高!虽然只是多了1~200的速度,但影响也是很大的,所说的1000和1200/分只是一个极限值,一般不需要达到的,属于超负荷运做了,对冲床损坏很大,一般速度200~900/分,主要针对电脑手机汽车等连接器,端子,马达铁芯,EI片生产

和引线框架等精密冲压行业!比较有名的品牌还是属于日本;AIDA ISIS 等品牌了!

八:中高速度以上在国内就是很少见了,但有些企业还是会使用的,是针对高精端产品而设计的,产品对冲床有一定要求的,一般速度在1200~2500/分之间,国内技术目前还不成熟不敢冒险,这行业主要是瑞士冲床和日本AIDA DOBBY技术比较好!

九:伺服控制,冲床不规则冲压,就属于特殊机型了,如:上升速度快,在下死点方位速度放慢或者停止瞬间,以保证产品材料不反弹变形,主要用在汽车航空行业和高精端电机行业!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1、冲压设备的历史背景

冲压技术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加工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文物证明我国古代的冲压加工技术走在世界之前,对人类早期文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重要贡献。

利用冲压机械和冲压模具进行的现代冲压加工技术已近有二百年的发展历史。1839年英国成立了Schubler公司,这是早期颇具规模的、现今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冲压公司之一。

从学科角度上看,到本世纪10年代,冲压加工技术已经从一种从属于机械加工或压力加工工艺的地位,发展成为了一门具有自己理论基础的应用技术科学。俄罗斯(从前苏联时期开始)就有各类冲压技术学校。日本也有冲压工学之说。中国也有冲压工艺学、薄板成形理论方面的教材及专著。可以认为这一学科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系统。

到目前为止,各种不同的关于“未来冲压厂”的话题正逐步趋于一致,这主要是出于资金费用的考虑,希望有比目前性能更好的高性能的冲压生产设备。这种冲压生产线,今天已经不仅用于汽车生产企业,而且在一些汽车部件供应商的企业中也可见到。其中,更换冲压设备生产的产品、增加产品品种已经成为衡量冲压设备的设计和集成能力是否出众的重要因素。今天,对现有设备按照产品进行技术改造并快速投入生产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在这些技术工作过程中,一定范围内的“专用特种部件”是非常有好处的。在这些所谓的专用特殊部件中,冲压模具仍然是冲压设备最重要的部件并且仍将决定着冲压生产过程。

1.2、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带动新材料、新设计、新工艺不断推陈出新,作为现代化机械中的冲孔机,也以不断创新的先进技术和全新的面貌出现在用户面前。目前两大品类(有孔、无孔)的冲孔机中,都采用了现代电子技术,如票据自动

冲孔机采用的票据打孔设备是采用PLC控制伺服系统进行票据自动定位,具有定位精度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目前,我国冲孔机市场也在向国际市场接轨,世界知名的办公及工厂设备厂商如法国宝、彪马、亚大力、美连、意必高、利宝等公司产品相继进入我国市场,欧美的、日本的及我国大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产的冲孔机,各式各样品种不断推陈出新并展示于中国市场,使广大用户大开眼界,领略各种新潮风格的产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冲压模具也基本实现了计算机化,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在计算机辅助设计方面。如今的国内冲压模具企业大部分甩掉了传统的绘图板,摒弃了落后的手工绘图方式。使用最多的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AutoCAD 软件,有些企业还在AutoCAD平台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加深圳某台资公司在AutoCAD R13基础上进行专项开发,形成了由十二块模板组成的系列冲压模具),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针对性非常强的冲压模CAD软件;也有许多企业使用国产的AutoCAD产品(如开目CAD、CAXA等等)。在实际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发展模具设计、制造将会给企业带来莫大益处。用户对压力机速度、精度、换模效率等方面不断提高的要求,促进了模具的发展。

1.3、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全自动打孔冲孔机中的自动调整、打孔、成型、灯光指示、自动报警、自动排屑等,构成了手动、半自动、自动化产品系统;为了服务于不同用户的需要,小到个人用的经济型订书机,大至机关、企事业单位用的全自动专业冲孔机,都配套完备;面对不同用途,金属、铁圈、胶圈、螺旋圈(金属、塑料),或圆钮、打孔、无孔热熔等各种冲孔机应有尽有;对不同行业、不同业务、不同场合乃至不同零件及其厚度的需要,有专门设计的轻巧型的、办公室用的、专业用的、票据用的、工厂用的产品等,各种冲孔机种类齐全;对于刻意追求形象美观、色泽鲜艳、设计独具个性的用户,现代冲孔机也一改过去的老面孔,出现了各种颜色、多种造型、创意新颖、功能“二合一”、材料多样的装饰型冲孔机。总之,适应时代潮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用户“上帝”的意愿,国外冲孔机正向着产品多样化、系列化、功能化、操作简单化、自动化、价位多元化方向发展。

德国、日本、法国等工业发达国家制造的液压机产品,代表了当代液压机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这些工业发达国家的液压机制造企业大都具有以下三个显著特征:

第一是锁定目标市场,服务专业成形工艺领域。德国液压机制造企业以汽车、机械通用件和家用电器等现代批量制造业为目标市场。如德国道尔斯特(DORST)技术有限公司专事粉末冶金制品液压机开发,德国迪芬巴赫(Dieffenbacher)

公司专攻玻璃钢制品液压机,而德国舒勒集团SMG公司则以生产汽车制造业所需板材面积成形和金属体积成形的液压机为主。上世纪90年代初期,天锻、中信和德国SMG公司在天津开发区合资成立的“天津南德压力机有限公司”,生产的就是该类产品。

日本液压机制造企业同样以汽车等批量制造业为目标市场,服务于各种成形工艺领域。如日本啊米诺(Amino)株式会社,就以生产用于汽车覆盖件模具制造的研配液压机和汽车充液成形制件的液压机为主。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天锻就曾与啊米诺株式会社合作,生产了四台研配液压机和一台试模液压机,用于天津汽车制造厂模具中心项目。

第二是提供完整工序成形工艺成套装备。工业发达国家液压机制造企业注重向成形工艺市场,提供多道次工序的装备,并通过各工序之间的自动衔接,为多工序成形工艺提供完整服务。如德国SMG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成功开发的冰箱压缩机壳体生产线,覆盖了开卷—校平—输送—冲裁—拉伸—钻孔—堆料等所有工序,每分钟制造13个壳体或15个盖体。

第三是注重产品成形工艺研究和工艺验证。德国液压机制造企业十分注重产品使用工艺研究,具有成形工艺的话语权。如德国迪芬巴赫公司既是生产玻璃钢制品液压机的厂家,又是使用玻璃钢制品液压机生产玻璃钢制品的厂家,从而有了充分的使用工艺验证,进而能极大地满足用户的使用工艺要求。

另外在冲压模具方面,国外,特别是欧美和日韩等发达地区的模具工业起步较早,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管理技术及经验,值得我们国内模具行业学习和借鉴。在欧美,许多模具企业将高新技术应用于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主要体现在:(1)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优越性;

(2)高速切削、五轴高速加工技术基本普及,大大缩减制模周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快速成形技术和快速制模技术得到普遍应用;

(4)从事模具行业的人员精简,一专多能,一人多职,精益生产;

(5)模具产品专业化,市场定位准确;

(6)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集成化管理;

(7)工艺管理先进、标准化程度高。

日本模具加工的未来发展方向主要表现为无人手修模、无放电加工、加工时间缩短、五轴加工等方面。

中国虽然在很早以前就制造模具和使用模具,但一直未形成产业。由于长期以来模具制造一直作为保证企业产品生产的手段被视为生产后方。因此一直发展缓慢。1984年成立了中国模具工业协会,1987年模具首次被列入机电产品目录,当时全国共有生产模具的厂点约6 000家。总产值约30亿元。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模具及其标准件、配套件作为产品,制造

生产的企业大量出现,模具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模具生产技术提高很快,规模不断发展,提高很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在汽车行业的模具设计制造中开始采用CAD/CAM技术。国家科委863计划将东风汽车公司作为CIMS应用示范点,由华中理工大学作为技术依托单位,开发了汽车车身与覆盖件模具CAD/CAM软件系统,在模具和设计制造中得到了实际应用,取得显著效益。现在,吉林大学和湖南大学也成功地开发出了汽车覆盖件模具的CAD /CAE系统,并达到了较高水平,在生产中得到应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4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冲床的基本概念,工业发展简史,发展数控冲床的重要性及设计的目的,并介绍了冲床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冲压模具发展的必要性。

分离工序是指使板料按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得到一定形状、尺寸和切断面质量的冲压件,可分为冲孔、落料、切边等。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前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目录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估算塑件体积 (7) 选择注射机 (7) 模架的选定 (7)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型芯的计算 (10)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主流道的设计 (12) 冷料井的设计 (13) 分流道的设计 (13) 浇口的选择 (14) 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 分型面的选择 (17) 排气槽的设计 (17) 6 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 (18) 7 脱模机构的设计 (20) 8 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 (21) 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 (22) 模具加热系统的设计 (22) 9 模具的装配 (23) 模具的装配顺序 (23) 开模过程分析 (24) 设计总结 (25) 参考资料 (26) 致谢 (27)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范文

第1章绪论 1.1冲压工艺介绍 冲压是靠压力机和模具对板材、带材、管材和型材等施加外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冲压件)的成形加工方法。 冲压工艺有如下特点 1.用简单的机械设备能生产出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复杂形状的制件。 2.制件的精度高,互换性好,一般不再需要大量的机械加工就能获得强度高、刚性好、质量轻的零件。 3.同切削加工相比较能节约金属资源,并可以利用廉价的板材。 4.生产效率高,每分钟能够生产多件产品,制件成本低廉。 5.有利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 冲压件在工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全世界的钢材中,有60~70%是板材,其中大部分是经过冲压制成成品。汽车的车身、底盘、油箱、散热器片,锅炉的汽包、容器的壳体、电机、电器的铁芯硅钢片等都是冲压加工的。仪器仪表、家用电器、自行车、办公机械、生活器皿等产品中,也有大量冲压件。 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 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 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级进和复合—级进三种组合方式。 复合冲压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

模具课程设计——冲孔落料连续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学校:五邑大学 院系:机电学院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周俊荣

目录 1. 冲压件工艺性分析———————————————————(2) 2.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3) 3. 主要设计计算 (1)排样方式的确定以及计算—————————————————————(3)(2)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3)(3)冲压力的计算—————————————————————————(4)(4)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4)(5)卸料橡胶的设计—————————————————————————(5) 4.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5)(2)定位方式的选择———————————————————————(5) (3)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6)(4)导向方式选择—————————————————————————(6) 5. 主要零部件设计 (1)主要零件的结构设计———————————————————————(6)(2)定位零件的设计—————————————————————————(8)(3)导料板的设计——————————————————————————(8)(4)卸料板部件设计—————————————————————————(8)(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设计——————————————————————(8) 6.模具总装图 7.冲压设备的选定——————————————————————(8) 8.工作零件的加工工艺—————————————————————(8) 9. 模具的装配—————————————————————————(10)主要参考文献————————————————————————(12)

电脑键盘按键注塑模具毕业论文

摘要 模具是制造业的一种基本工艺装备,它的作用是控制和限制材料(固态或液态)的流动,使之形成所需要的形体。用模具制造零件以其效率高,产品质量好,材料消耗低,生产成本低而广泛应用于制造业中。 目前世界模具市场供不应求,模具的主要出口国是美国,日本,法国,瑞士等国家。中国模具出口数量极少,但中国模具钳工技术水平高,劳动成本低,只要配备一些先进的数控制模设备,提高模具加工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沟通外贸渠道,模具出口将会有很大发展。研究和发展模具技术,提高模具技术水平,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次设计的题目是电脑键盘按键注射模具设计,本次设计是根据零件的实体形状结构,通过测绘得到各个尺寸,用 AutoCAD 绘制装配图及零件图。通过本课题能够帮助我系统了解塑料的工艺性及注塑成型的有关成型原理、工艺特点等,正确分析成型工艺对模具的要求;掌握模具结构及零部件的设计、计算方法、模具结构特点及设计程序等;了解其它模具有关知识及模具 CAD/CAM;本课题还与机械制图、公差配合、材料学、模具制造工艺学等课程关系紧密,是所学知识综合应用。 关键词: 模具制造;塑料管套;工艺;注塑成型

Abstract Mold is a kind of basic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its purpose is to control and limit of material (solid or liquid) flow, the form of need. With mold manufacturing parts for its high efficiency, products of good quality and low material consumption,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widely used in manufacturing.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要点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以冲压产品为龙头,以模具为中心,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

碗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碗 的 注 射 模 具 设 计 说 明 书 设计题目:碗的注射模具设计 指导老师:xx 设计者:xxx 系别:信息控制与制造系 班级:xx 学号:xx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_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模具设计与制 造z070220班 指导 教师 课题 类型 工程设计 题目塑料端盖注塑模具设计 主要研究目标(或研究内容) 1、应达到的目标: (1)完整设计一套能够生产塑件的塑料注射模具; (2)设计的模具结构合理,参数选择正确,基本符合实际生产需要; (3)绘图符合国家标准、结构表达完整,尺寸标注正确; (4)设计说明书内容完整、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 2、主要技术要求: (1)塑件材料选用市场能买到的常用塑料(如工程塑料ABS或聚氯乙烯PVC等); (2)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年产量为30万件; 课题要求、 主要任务及数量(指图纸规格、张数,说明书页数、论文字数等) (1)分析塑料件的结构特征,绘出塑件零件图,确定塑件的质量和体积; (2)根据塑件的生产要求选定注射工艺参数,制定注射工艺规程; (3)选择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注射机; (4)确定塑料注射模具的设计方案,绘出装配草图,确定每个零件的形状、尺寸、 公差、材料、热处理方式和技术条件等; (5)绘制注射模具的装配图和全部零件的零件图,写出3万字左右的设计说明书.。 进度计划 (1)1~3周,选择塑料件,查阅相关资料,学习塑料模具的设计方法。(2)4~7周,根据任务书要求,对塑件进行分析,确定模具的设计方案,按步骤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工艺参数,画出模具的装配结构草图,并确定草图中各零件的结 构、尺寸、材料、公差和技术要求。 (3)8~10周,书写设计说明书,用CAD画出模具装配图和所有零件的零件图,绘出主要零件的立体模型图,交指导教师审查。 (4)11~12周,按指导教师的要求对设计说明书和图的电子稿进行修改,修改后交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 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 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 以模具为中心 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 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 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 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 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 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 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 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1-1 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 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 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 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 (1)汽车覆盖件模; (2)精密冲模; (3)大型及精密塑料模; (4)主要模具标准件; (5)其它高技术含量的模具 目前我国模具年生产总量虽然已位居世界第三 其中 冲压模占模具总量的40%以上[2] 但在整个模具设计制造水平和标准化程度上 与德国、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以大型覆盖件冲模为代表 我国已能生产部分轿车覆盖件模具 轿车覆盖件模具设计和制造难度大 质量和精度要求高 代表覆盖件模具的水平 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上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 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 在轿车模具国产化进程中前进了一大步 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 以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标志冲模技术先进水平的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 是我国重点发展的精密模具品种 在制造精度、使用寿命、模具结构和功能上 与国外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具相比 存在一定差距[2-3]

模具设计毕业设计注塑设备设计

前言 第二章注塑设备选择 第2.1节估算塑件体积 该产品大批量生产故设计的模具要有较高的注塑效率,浇注系统要能自动脱模,可采用侧浇口自动脱模结构。由于塑件中等大小,所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 2.1.1计算塑件体积 由第一章可知塑件材料PMMA的密度为1.16~1.20g.cm3-,收缩率为1.6%~2.0%,计算出其平均密度为1.18 g.cm3-,平均收缩率为1.8%。经测绘初步估算得 塑件体积 V 塑 =9.18+1.428+7.722+0.33+0.32+2.62=21.6 cm3; 塑件质量M 塑= V 塑 ρ=21.6 cm3×1.18 g.cm3-=25.488g; 2.1.2 浇注系统凝料体积的初步估算 可按塑件体积的0.6倍估算,由于该模具采用一模二腔。 1.所以浇注系统凝料体积为 V 2=2V 塑 ×0.6=2×21.6×0.6=25.92 cm3; 2.该模具一次注塑所需塑料的体积为 V 0=2V 塑 + V 2 =2×21.6+25.92=69.12 cm3; 第2.2节注塑机型号的选定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与质量,以及成型工艺参数初步选定注塑机的型号为SZ—200/1000型卧式螺杆注塑机 2.2.1 注塑机的主要技术参数 如表2.1所示 表2.1

注: 该注塑机由宁波市金星塑料机械有限公司生产 2.2.2 型腔数量的校核 1.由注塑机料筒塑化速率校核型腔数目 n ≤ 1 2 3600m m KMt -; 上式右边≈12≥2,符合要求。 式中 K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的利用系数,取0.8; M ——注塑机的额定塑化量(g/h 或cm 3/h),该注塑机为14g/s ; t ——成型周期,因塑件较小,壁厚不大,取45s ; m 1——单个塑件质量 25.48g ; m 2——浇注系统所需塑料质量 30.58g ; 2.按注射机的最大注射量校核型腔数目 n ≤ 2 1 m m Km n -; 上式右边≈5.4≥2符合要求; 式中 m n ——注射机允许的最大注射量(g 或cm 3) 210 cm 3; 3.按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校核型腔数目 注射机在充模过程中产生的胀模力主要作用在两个位置: 在两瓣合模上的作用面积约为A 11≈24×135=3240mm 2; 瓣合模与支撑板的接触处的作用面积A 12≈17×135=2295mm 2; n ≤ 1 2 A P A P F 型型- 上式右边≈3.1≥2符合要求; 式中 F ——注射机的额定锁模力(N),该注射机为4×105N ;

冲压模具设计毕业论文

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会原谅现在的我。 1 绪论 1.1 概述 冲压成形作为现代工业中一种十分重要的加工方法 用以生产各种板料零件 具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其成形件具有自重轻、刚度大、强度高、互换性好、成本低、生产过程便于实现机械自动化及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是一种其它加工方法所不能相比和不可替代的先进制造技术 在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和日常生活的生产之中 在吸收了力学、数学、金属材料学、机械科学以及控制、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后 已经形成了冲压学科的成形基本理论 以冲压产品为龙头 以模具为中心 结合现代先进技术的应用

在产品的巨大市场需求刺激和推动下 冲压成形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现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冲压技术的进步 进几十年来 冲压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 它不仅表现在许多新工艺与新技术在生产的广泛应用上 如:旋压成形、软模具成形、高能率成形等 更重要的是人们对冲压技术的认识与掌握的程度有了质的飞跃[1] 现代冲压生产是一种大规模继续作业的制造方式 由于高新技术的参与和介入 冲压生产方式由初期的手工操作逐步进化为集成制造(图1-1) 生产过程逐步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并且正在向智能化、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动化冲压作业 体现安全、高效、节材等优点 已经是冲压生产的发展方向 图1-1 冲压作业方式的进化

冲压自动化生产的实现使冲压制造的概念有了本质的飞跃 结合现代技术信息系统和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成果 由这三方面组合又形成现代冲压新的生产模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把产品概念形成、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通过计算机等技术融为一体 将会给冲压制造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使现代冲压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1.3 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模具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工艺装备 是一种高附加值的高技术密集型产品 也是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领域 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国民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品技术的不断发展 各行各业对模具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步伐日益加快 "十一五期间"产品发展重点主要应表现在 [2]:

注塑模具设计毕业答辩内容

一、首先是开场白:班的学生,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对讲机注3各位老师,上午好!我叫金函绪,是08级机制在这里我向我的导师表示深深论文是在李章东导师的悉心指点下完成的,塑模具毕业设计。并对四年来我有机会聆听向各位老师不辞辛苦参加我的论文答辩表示衷心的感谢,的谢意,下面我将本论文设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向各位老师作一汇教诲的各位老师表示由衷的敬意。报,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导。二、内容首先,我想陈述这个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及意义。熟悉拟定塑料成型工艺和模具设计原则、)设计对讲机注塑模具,是基于一下几个目的:(1锻炼自己对步骤和方法。增加对注塑模具的认识,对塑料模具制作过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未曾接触过的事物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我想谈谈这篇论文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分成10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前言。这部分主要阐明了我国注塑模具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确定脱模斜第二部分是塑件工艺分析。这部分主要进行了塑料结构和材料成型工艺分析,度和模具的结构形式,同时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塑件和流道凝料在分型面上的投影第三部分是注射机型号的确定。这部分需要进行注射量、面积及锁模力的计算,并校核注射剂的工艺参数,确定注射机的型号。第四部分是模架的确定。主要确定模架的型号以及各板的尺寸。第五部分是合模导向及定位机构的设计。包括了导柱、导套以及斜导柱侧抽芯机构的设计。脱模阻力的计第六部分是脱模机构的设计和计算。主要囊括了脱模机构的设计原则及分类,算和脱模机构的选用。第七部分内侧抽芯机构的设计。主要完成内抽芯距的计算。第八部分是模具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包括了冷却系统的设计及冷却装置的设计要点,计算冷却参数和冷却时间。第九部分模具零件的选材和制造工艺。主要包括了模具各零件的选材及制造工艺。第十部分是模具的装配和工作过程。主要包括模具装配的步骤和模具工作过程校验和修改。不足之处:不能根据实没有实践经验,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是我对模具设计过程中思考问题有些简单,以及对塑料模具知识的缺乏,使该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际情况来修改,老师提问:掌握了塑料模具成本论文的优缺点:对塑料模具在成型过程中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10)解决对独立设计模具具有一次新的锻炼,学会了分析问题、型的机构特点及设计计算办法,模具中斜顶杆不能准问题的方法。本设计的不足之处在于:大量生产后,由于顶针板变形,确复位,并对型腔造成损害,使塑件上有磨伤,且侧凹位置发生变化,无法满足装配要求。)写作毕业论文的体会(9对我在大学阶段所学习的模具设计方面的知识做了一个很好的总结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也发现了自己在学科内的和巩固,也对平时所学习的比较零散的知识做到了系统化的运用。对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有了通过本次设计,做到了很好的复习和理解。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但在李章东老师的热心指导下,.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遇到了很多问题,终于圆满完成了设计任务,在此对给予我帮助的老师们及同学们表示真挚的感谢。 8()还有那些问题自己还没有搞清楚,在论文中论述的不够透彻?对于斜导柱的侧抽芯机构不甚了解,对斜导柱和滑块、导槽的配合过程中的整个动作过程 不太明白。对斜导柱的在模架上的安装位置还不太明白。 (7)论文虽未论及,但与其较密切相关的问题还有那些? 我对塑料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了解。首先是塑料的组成和特性,塑料由合成树脂和添加剂组成,添加剂包括填充剂、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固化剂、着色剂。其次是塑料的特性,包括质量轻、电气绝缘性好,强度刚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热导率低,耐磨性能优良。最后是塑料的分类,按合成树脂受热的状态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按应用范围分为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特种塑料。 (6)在研究本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那些不同的见解?对这些不同的见解,自己是怎么逐步认识的?又是如何处理的? 对分流道设计过程中,由于分流道的截面有圆形、梯形、U型、矩形等,为了减少分流道内的压力损失,希望分流道的截面面积要大,同时,为了减小散热,又希望分流到表面积要小,对选用

多孔冲孔模设计_毕业设计

多孔冲孔模设计 目录 第一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 1.1 冲裁件的工艺性 (1) 1.2 冲裁过程分析 (3) 第二章计算冲压力 (6) 2.1 计算冲压力,卸料力和推件力 (6) 2.2 确定模具压力中心 (8) 第三章模具具体尺寸计算 (10) 3.1 模具的加工工艺过程 (10) 3. 2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 (14) 3.3 凸模和凹模的结构设计 (14) 3.4 模具总体设计及主要零部件设计 (17) 第四章冲压设备和模具的装配 (19) 4.1冲压设备的选择 (19) 4.2模具的装配 (20) 设计小结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1.1 冲裁件的工艺性 冲裁件的工艺性是指冲裁件对冲裁工艺的适应性,即冲裁工艺的难易程度。良好的冲裁工艺性,是指在满足冲裁件使用要求的前提下,能以最简单、最经济的冲裁方式加工出来。因此,在编制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模具之前,应从工艺角度分析冲件设计得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冲裁的工艺要求。 冲裁件的工艺性主要包括冲裁件的结构、尺寸、精度、断面粗糙度、材料等几个方面。 (1)冲裁件的形状力求简单、规则,有利于材料的合理利用,以便节约材料,减少工序数目,提高模具寿命,降低冲裁件成本。 (2)冲裁件的内、外形转角处要尽量避免尖角,应以圆弧过渡,以便于模具加工,减少热处理开裂,减少冲裁时尖角处的崩刃和过快磨损。 (3)尽量避免冲裁件上出现过于窄长的凸出悬臂和凹槽,否则会降低模具寿命和冲裁件质量。一般情况下,悬臂和凹槽的宽度b≥1.5t(t为料厚,当料厚t﹤1㎜时,按t=1㎜计算);当冲件材料为黄铜、铝、软钢时,b≥1.2t;当冲件材料为高碳钢时,b≥2t。悬臂和凹槽的长度l≤5b。 (4)冲孔时,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孔的尺寸不应太小。冲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性能、凸模强度和模具结构等因素。 (5)冲裁件的孔与孔之间、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受模具强度和冲裁件质量的制约,其值不应过小,一般要求c≥(1~1.5)t,c,≥(1.5~2)t。 (6)冲裁件的材料冲压所用的材料,不仅要满足使用要求,还应满足冲压工艺要求和后续加工要求。 冲压工艺对材料的基本要求有: (1)对冲压成形性能的要求对于成形工序,为了有利于冲压变形和制件质量的提高,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冲压成形功能,即应有良好的抗破裂性、良好的贴模性和定形性。对于分离工序,则要求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 (2)对表面质量的要求材料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无缺陷损伤。表面质量好的材料,冲压时不易破裂,不易擦伤模具,制件的表面质量也好。 (3)对材料厚度公差的要求材料的厚度公差应符合国家标准。因为一定

注塑模具毕业设计

广东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本科(1)班陈叠甜 摘要: 通过对READ-COVER工艺的正确分析,设计了一副一模一腔的塑料模具。 详细地叙述了模具成型零件包括型芯、型腔、行位、行位座等的设计与加工工艺过程,重要零件的工艺参数的选择与计算,推出机构与浇注系统以及其它结构的设计。 一:产品图分析 :

二:产品分析: (1)拔模角分析: 脱模斜度的取向原则(减胶原则):型蕊(内表面)以小端为基准,向扩大方向取值; 型蕊(外表面)以大端为基谁,向缩小方向取值。 (2)壁厚分析: 塑胶件壁厚要求: ①塑胶产品的壁厚尽可能均匀一致,否则会因冷却或固化速度不同产生附加内应力,使塑件产生翘曲、缩孔、 裂纹甚至开裂。 ②塑件局部过厚,外表面会出现凹痕,内部会产生气泡。 ③如果结构要求必须有不同壁厚时,不同壁厚的比例不应超过1:3。

根据产品图,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壁厚较为均匀。主要缺陷处如下图: 产品进胶方案: 三:浇口位置的选择: 模具设计时,浇口的位置及尺寸要求比较严格。无论采用那种进胶方式,其开设位置对塑件成型性能及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合理选择浇口的开设位置是提高质量的重要环节,同时浇口位置的不同还影响模具结构。设计时应尽量保证均一的充填和成型。一般在塑件形状及模具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应将从主流道到各个型腔的分流道设计成长度相等、形状及截面尺寸相同的形式。否则就需要通过调节浇口尺寸使各浇口的流量及成型工艺条件达到一致。总而言之要使塑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外观,一定郑重考虑浇口位置的选择。其原则: ① 尽量缩短流动距离。 ②浇口应开设在塑件壁厚最大处。 ③ 应有利于型腔中气体排出。 ④必须尽量减少熔接痕。 ⑤ 考虑分子定向影响。 ⑥避免产生喷射和蠕动。 ⑦ 浇口处避免弯曲和受冲击载荷。 ⑧注意对外观质量的影响。 根据本产品的特征,综合考虑以上几项原则,确定入水方案如下图;

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塑料模具毕业设计总结 篇一:毕业设计——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学院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塑料件注射模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所在学院:材料工程学院专业名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 #######学院#####年3月20日 说明 1.根据教育部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评估标准,学生必须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签署意见、教研室审查,系教学主任批准后实施。 2.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学生应当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开题报告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 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其中的文字表达要明确、严谨,语言通顺,外来语要

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第一次出现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4.本报告中,由学生本人撰写的对课题和研究工作的分析及描述,应不少于2000字,没有经过整理归纳,缺乏个人见解仅仅从网上下载材料拼凑而成的开题报告按不合 格论。 5.开题报告检查原则上在第4周完成,各系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检查后,应写一份开题情况总结报告。 学士学位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篇二:模具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模具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模具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落料拉深模具设计 2.油杯复合模设计及典型工作零件工艺分析 3.模具毕业设计:端盖复合模设计 4.底座注塑模设计 5.塑料外罩模具设计 6.香皂盒盖注塑模具设计 7.闹钟后盖塑料成型模具设计 8.塑料线卡模具设计 9.pp塑料碗注射模设计 10.注射器盖塑料模具设计 11.托板冲模毕业设计

《冲压模具课程设计》范例

【范例】 (1)题目:东风EQ-1090汽车储气简支架 (2)原始数据 数据如图7—1所示。大批量生产,材料为Q215,t=3mm。 图7-1零件图 (3)工艺分析 此工件既有冲孔,又有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Q235、t=3mm的碳素钢,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中等复杂,有一个直径φ44mm的圆孔,一个60mm×26mm、圆角半径为R6mm的长方形孔和两个直径13mm的椭圆孔。此工件满足冲裁的加工要求,孔与孔、孔与工件边缘之间的最小壁厚大于8mm。工件的尺寸落料按ITll级,冲孔按IT10级计算。尺寸精度一般,普通冲裁完全能满足要求。 (4)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 ①方案种类该工件包括落料、冲孑L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 方案一:先冲孔,后落料。采用单工序模生产。 方案二:冲孔一落料级进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 方案三:采用落料一冲孔同时进行的复合模生产。 ②方案的比较各方案的特点及比较如下。 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但需要两道工序,两副模具,成本相对较高,生产效率低,且更重要的是在第一道工序完成后,进入第二道工序必然会增大误差,使工件精度、质量大打折扣,达不到所需的要求,难以满足生产需

要。故而不选此方案。 方案二:级进模是一种多工位、效率高的加工方法。但级进模轮廓尺寸较大,制造复杂,成本较高,一般适用于大批量、小型冲压件。而本工件尺寸轮廓较大,采用此方案,势必会增大模具尺寸,使加工难度提高,因而也排除此方案。 方案三:只需要一套模具,工件的精度及生产效率要求都能满足,模具轮廓尺寸较小、模具的制造成本不高。故本方案用先冲孔后落料的方法。 ③方案的确定综上所述,本套模具采用冲孔一落料复合模。 (5)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复合模有两种结构形式,正装式复合模和倒装式复合模。分析该工件成形后脱模方便性,正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下模,需向上推出工件,取件不方便。倒装式复合模成形后工件留在上模,只需在上模装一副推件装置,故采用倒装式复合模。 图7 2粗画排样图 (6)工艺尺寸计算 ①排样设计 a.排样方法的确定根据工件的形状。确定采用无废料排样的方法不可能做到,但能采用有废料和少废料的排样方法。经多次排样计算决定采用直对排法,初画排样图如图7 2所示。 b.确定搭边值查表,取最小搭边值:工件间a l =2.8,侧面a=3.2。 考虑到工件的尺寸比较大,在冲压过程中须在两边设置压边值,则应取。a=5;为了方便计算取al =3。 c. 确定条料步距步距:257.5mm,宽度:250+5+5=260mm . d.条料的利用率 21752052.35%257.5260 η?==? e.画出排样图根据以上资料画出排样图,如图7-3所示。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毕业论文 作者:学号: 系: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专业:模具设计及制造 题目:仪表盘固定支架A冲压模具设计指导者:讲师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评阅者: (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2014年06月10日 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目录第一章前言1 1.1冲压的概念及其优点1 1.1.1冲压的概念1 1.1.2冲压的优点1 1.2冷冲压模具国内外现状2 1.2.1模具CAD/CAM技术状况2 1.2.2模具设计与制造能力状况3 1.3我国冲压模具发展趋势4 第二章冲压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5 2.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5 2.1.1 工艺分析5 2.1.2冲裁模的工艺方案的确定5 2.1.3计算毛坯尺寸6 2.1.4排样及工艺计算6 2.2 冲压力及压力中心的计算8 2.2.1冲压力计算8 2.2.2计算压力中心9 2.3 凸模凹模凸凹模刃口及结构尺寸计算10 2.3.1 计算模具刃口尺寸10 2.3.2 落料凹模结构尺寸计算11 2.3.3冲孔凸模结构尺寸确定11 2.3.4凸凹模结构尺寸确定12 2.4其它非标准件的设计13 2.4.1橡胶垫13 2.4.2推件块14 2.4.3卸料板14 2.4.4凸凹模固定板15 2.4.5凸模固定板15 2.4.6垫板15 2.5标准件的选择15 2.5.1送料定位机构设计15 2.5.2卸料螺钉16 2.5.3推杆16

2.5.4推板16 2.5.5模架的选择16 2.5.6紧固螺钉17 2.5.7圆柱销钉17 2.5.8模柄17 2.6压力机与模具总体结构17 2.6.1压力机的确定17 2.6.2模具总体结构18 第三章弯曲工艺及模具结构设计19 3.1 制件的工艺性分析及工艺计算19 3.1.1制件的工艺性分析19 3.1.2弯曲力计算19 3.2弯曲模工作部分尺寸的计算及结构的确定20 3.2.1弯曲模的圆角半径20 3.2.2弯曲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20 3.2.3弯曲凸模和凹模宽度的计算21 3.3凸模、凹模和凸凹模结构设计22 3.3.1凸模结构22 3.3.2弯曲凸凹模结构22 3.3.3弯曲凹模结构22 3.4其它非标准零部件的设计23 3.4.1定位板23 3.4.2垫板23 3.4.3卸料板24 3.5其它标准零部件的选择25 3.5.1弹簧25 3.5.2顶杆25 3.5.3打料杆25 3.5.4定位螺钉25 3.5.5卸料螺钉25 3.5.6紧固螺钉25 3.5.7模架26 3.5.8模柄错误!未定义书签。3 3.6压力机与模具总体结构26 3.6.1压力机的确定26 3.6.2模具总体结构27 结论28 参考文献29

2020年注塑模具毕业设计论文参照模板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 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前言. (1) 绪论 (2) 1 塑料的工艺分析 (4) 1.1塑件成形工艺分析 (4) 1.2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4) 2 注塑设备的选择 (7) 2.1 估算塑件体积 (7) 2.2 选择注射机 (7) 2.3 模架的选定 (7) 2.4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8) 3 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10) 3.1 型腔的径向尺寸 (10) 3.2 型芯的计算 (10) 3.3 模具型腔壁厚的计算 (11) 4 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4.1 主流道的设计 (12) 4.2 冷料井的设计 (13) 4.3 分流道的设计 (13) 4.4 浇口的选择 (14) 5 分型面的选择与排气系统的设计 (17) 5.1 分型面的选择 (17)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论文

冲压模具毕业设计 1.绪论 1.1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 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 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 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 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 (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 (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

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互换性好,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 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冲压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都相当的大,少则60%以上,多则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谅采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新换代等都是难以实现的。 1.2 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 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