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
同等学力34所及211院校考研要求

34所自主划线高校

院校名称院校代码是否211 是否34所同等学历要求自考本科生要求

北京大学10001 是是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2位)一般要求学位

中国人民大学10002 是是报名时外语应达到国家四级水平,复试时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复试时提交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论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在报刊上发表的三篇文章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清华大学10003 是是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6 是是a.在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需加盖辅修学校教务处的公章);b.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有关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或一篇以上)文章;国家承认学历的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在2009年8月底以前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并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有关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一篇(或一篇以上)文章,可按大学本科同等学力资格报考报考前取得毕业证

北京理工大学10007 是是报考时必须已在国家核心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一篇以上的学术论文无

中国农业大学10019 是是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第一作者研究论文;大专生还需补修六门以上(含六门)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由教学高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单。否

北京师范大学10027 是是:①修完大学本科全部必修课程;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的学术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两篇以上(含)文章;③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中央民族大学10052 是是至少两篇在公开刊物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个别招生专业对考生学历有特殊要求未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本科生不能以本科生资格报考

南开大学10055 是是获得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证书或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达到425分以上。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当于报考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同等学力考生不允许跨学科报考无附加要求

天津大学10056 是是辅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在复试时所加试的两门本科主干课程的成绩必须符合报考专业的分数要求。无附加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10141 是是修完本科学位主干课11门以上并成绩合格(必须出具有资质的

开课单位教务处的成绩证明),并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以上学术论文(署名前2名)

东北大学10145 是是截至2008年11月(现场报名前),修完报考相关专业10门及以上本科主干课,且通过国家大学外语四级考试(或分数达到及格线)者方可按同等学力身份报考我校将在报名期间对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考生进行资格的初审,对初审合格的考生发放准考证自考无附加要求

吉林大学10183 是是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只能选报招生专业目录上所规定的专业,培养类别为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研究生。招收同等学力的专业、方向已在备注栏内注明加试科目,没有注明的不招同等学力考生自考无附加要求

哈尔滨工业大学10213 是是工作3年以上;与报考学科相关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至少10门课程合格;在核心或核心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发表过至少一篇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自考无附加要求

复旦大学10246 是是通过八门相关专业本科课程(需提供成绩单)自考需获毕业证

同济大学10247 是是以同等学力报考除符合上述1-4条外,须具备以下条件:(1)外国语通过CET四级考试;(2)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专业学术论文;(3)只可报考相近专业,选择范围参照200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规定。自学考试已获本科毕业证书

上海交通大学10248 是是大学英语四级(或四级水平)证书(报考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考生须提供大学英语六级证书),大学教务部门开具的相应专业本科的8门专业课程成绩单,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的考生只能到上海交通大学进行现场确认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华东师范大学10269 是是不得跨专业,外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如应试语种为二外的则需提供相应等级的二外证书,有在普通高校本科段或成人高考专升本或自学考试本科段进修过或学习过与报考专业相关(亦不得跨专业)的8门本科专业课主干课程成绩合格证明、须是高校教务部门或省市自考办出具对国家承认学历的参加本科自学考试和本科网络教育未毕业的人员,即在日现场确认时未能出示本科毕业证书原件者,我校按同等学力人员的报考条件

东南大学10286 是是已修完本科阶段全部必修课程,并能提供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全部必修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同等学力考生一般不得跨专业报考,并须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研究论文自考生本科毕业生须在报名时已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中国矿业大学10290 是是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该类考生只能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且符合我校各学院、各专业对考生提出的具体要求的人员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至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河海大学10294 是是除个别注明的专业外,其他专业接收同等学力人员报考。同等学力

考生复试时需加试两门考试科目,请根据我校招生专业目录备注要求,选定加试科目并在网报时填写在备注栏1内,否则由我校指定自考无附加要求

浙江大学10335 是是大专(国民教育系列)毕业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在所报考专业(或相关专业)专升本,并已取得专升本主干课程合格成绩8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的英语四级成绩≥430分,有效期5年)自考无附加要求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358 是是须在核心期刊以上级别发表一篇以上(含一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署名前二位自考无附加要求

厦门大学10384 是是同等学力人员报考,须具备以下条件:已修过6 门及其以上的本科专业课程,且成绩合格(须提供授课单位教务部门盖章的成绩证明);提供CET、GMA T、TOEFL、GRE 等相关的英语水平的证明自考无附加要求

山东大学10422 是是进修过本科主干课程6门以上(须提交成绩单原件,成绩合格);通过大学英语四级(CET - 4)水平考试或达到425分以上;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前三位)或在公开出版(带cn 号)的学术刊物(不含增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符合所报考专业具体要求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大学)10423 是是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近的4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考生须在现场确认时提交成绩单原件。报考我校的同等学力考生不能跨学科门类报考,且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或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成绩达到420分及以上自考无附加要求

武汉大学10486 是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需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英语(论坛)四级合格证书或英语四级成绩报告单(成绩在425分以上);(2)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杂志上发表过2篇属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不少于1篇;(3)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8门以上(必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专业报考自学考试考生须拿到毕业证后方可报考(截止至教育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

华中科技大学10487 是是同等学力的人员(必须有国家考试机构或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所报考专业8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含一门外语成绩,理工科还必须含数学成绩)、同等学力考生不允许跨专业报考,报考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对象仅限全日制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自考无附加要求

湖南大学10532 是是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水平考试。自考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后方可报考(截止至教育部规定的现场确认时间)。

中南大学10533 是是要求英语达到四级水平,报考医学门类的临床医学一级学科涵盖的二级学科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还必须具有两年或两年以上的临床经验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

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四川大学10610 是是外语应通过国家四级(430分以上)或通过在职人员申请学士学位外语考试、在核心期刊上至少有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方能报考。复试时应出示大专毕业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原件自考无附加要求

西安交通大学10698 是是a.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发表过文章;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自考本科无附加要求

西北工业大学10699 是是应提供由培养单位出具的报考学科、专业高职高专与本科之间相差课程进修的成绩证明,以及公开发表过的相当于报考学科、专业学士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论文发表期刊应在我校科技处印制的《西北工业大学学术论文投稿指南》范围之内),报名时必须选择我校为报名点,经我校研招办审核后方可参加全国统一命题入学考试自考本科无附加要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10712 是是同等学力考生不能跨专业报考,且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由高校教务部门开具的补修报考专业本科八门主干课程成绩单(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免);②在所报考专业领域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研究论文。自考本科无附加要求(从对应届生要求看,应该要求学位)

中山大学10558是是文、理、工、农科各专业接受大学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我校硕士生,但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大学专科毕业后在与报考专业相近的专业领域工作不低于两年(对于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工作年限不作要求);已取得报考专业的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8门以上(必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本科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已在省级学术杂志发表过2篇以上属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其中第一作者的论文不少于一篇,或获市厅级以上(含市厅级)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相关的科研成果奖励,且为主要完成人。自考无附加要求

华南理工大学10561是是已取得报考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8门以上,公开发表过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获得地级市或厅级以上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科研成果自考无附加要求

除34所外211工程院校

院校名称院校代码是否211 是否34所同等学历要求自考本科生要求

北京交通大学10004 是否复试时还须提供以下材料:补修本科课程的证明材料(正式成绩单)、公开发表的相当于本科生毕业论文水平的文章(第一作者)或科技奖励证书(原件)以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单(原件)无

北京工业大学10005 是否报考我校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等15个学院(应用数理学院、嵌入式系统重点实验室、高等教育研究所除外)部分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除应具备教育部规定的报考条件,即(一)中的第2条的(3)的要求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2、在国内外重要刊物或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本学科领域1篇以上学术论文。无

北京科技大学10008 是否以第一作者在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一篇或提交选修本科阶段全部课程成绩单(需加盖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复试时提交上述材料,未提供材料的考生,不允许参加复试无

北京化工大学10010 是否必须提前与我校联系,并提供如下材料:英语四级证书或相应成绩单,报考专业六门以上大学主干课程成绩单,五千字左右相当于本科毕业论文水平的论文。经我校审核同意后方可报名,否则不准参加考试。无

北京邮电大学10013 是否复试时还需提供以下材料:①进修所报考专业本科阶段课程的成绩单,或通过自学修完所报考专业本科段课程的自我介绍;②两名副教授以上专家的推荐信。③相关专业报考的附加条件中的相应材料证明。无

北京林业大学10022 是否另需提供英语四级证书正式成绩单或公共英语三级证书原件,并需提供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论文原件一篇以上。专业目录备注中未注明同等学力考试科目的专业不招收同等学力考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0023 现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是否相同或相近专业工作三年以上,英语达到四级水平,且达到以下业务水平之一:①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证书(前三名);②参加不少于十二门的普通高校的本科进修课程学习报考协和医院、肿瘤医院、皮肤病研究所临床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02)临床型的考生需满足以下条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含应届生),其中非应届考生还需获得医师资格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报考阜外医院临床专业(专业代码前四位为1002)的考生均要求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10026 是否四级需进修本科段所有课程

北京外国语大学10030 是否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过两篇以上学术论文报名前必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北京广播学院现名中国传媒大学10033 是否进修完相应本科段主干课8门课程,能提交成绩并有进修学校教务处公章;提交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至少一篇(3000字以上,省级以上刊物)或其它科研成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须获得本科毕业证书后,方可报考

中央财经大学10034 是否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必须于复试期间携带大专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学生证、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进行资格审查,如发现有应该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而以其他身份报考者以及不符合同等学力报考条件者,则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自考无附加要求

中央财经大学10034 是否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至少两篇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必须于复试期间携带大专毕业证书或本科结业证书或成人高校应届本科学生证、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进行资格审查,如发现有应该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而以其他身份报考者以及不符合同等学力报考条件者,则取消复试和录取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自考无附加要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10036 是否获得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等级证书或六级成绩在425分以上(对报考英语学院和外语学院的考生无此要求);在专业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一篇(含)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对报考英语学院和外语学院的考生无此要求);复试时提交证书和论文的原件和复印件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原北京动力经济学院10054 是否补修6门以上本科课程成绩单自考无附加要求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原华北电力学院10079 是否补修6门以上本科课程成绩单(由学校教务部门出具)自考无附加要求

河北工业大学10080 是否只限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自考无附加要求

太原理工大学含太原工业大学、山西矿业学院、山西纺织工业学校10112 是否网站无法登录

内蒙古大学10126 是否专科不允许跨专业,部分专业要求发表论文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名

大连海事大学是否10151 法学、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其它语种按相同标准)和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一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生物物理学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六级证书原件和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2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交英语四级证书原件和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2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要求同等学力考生在报考时须向学校提供专业英语四级证书原件(英语类研究方向)或日本语国际能力测试一级证书原件(日语类研究方向)或专业俄语四级证书原件(俄语类研究方向)及在省级刊物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原件一篇(内容须与所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并为第一作者)自学考试无要求

东北师范大学10200 是否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并提交进修学校出具的学习证明和成绩单,报考专业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大学外语四级(英、日、俄)考试成绩达到430分以上(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不做此项要求)国家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必须在网上报名时取得本科毕业证

哈尔滨工程大学10217 是否同等学力考生均要求通过大学外语四级(外语专业同等学力考生要求通过专业外语四级,与报考硕士研究生专业的相近的本科专业主干课8门以上的合格成绩自考生须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华东理工大学10251 是否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国民教育系列)学历毕业后工作满4年以上,并且在所报考专业进修并考试通过大学本科8门以上主干专业课程(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者,可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国家承认学历的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生在报考时必须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10255 东华大学是否符合下列条件者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a. 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b.通过大学英语四级(或其他语种相应等级);c.进修并考试通过大学本科六门以上主干课程;同等学力报考者不能跨专业报考自考无附加要求

上海外国语大学10271 是否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0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我校对同等学力考生的具体要求请参见表一和表二)的人员。同等学力考生须由本人携带相关材料(见表一、表二)至我办进行资格审查,请于2009年10月底关注我部网站,届时将公布资格审查的时间及程序。未至我办进行资格审查的同力考生不发放准考证。凡在网报时弄虚作假者,在复试审查时一经查实即取

消复试资格。③同等学力考生网报时须在备用信息栏中填写“同等学力”(只能写“同等学力”四个字,不得出现其他内容)。④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科专业课主干课程。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上海财经大学10272 是否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09年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但须满足以下条件:通过八门相关专业本科课程的考试;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及格水平或相当水平;公开发表过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本专业学术论文。同等学力考生须于2008年9月25日前向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提出申请,附上相关材料的证明。经我校审查同意后,才能办理报名手续。自考无附加要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10287 是否大专毕业生(毕业后必须连续工作二年或二年以上),可以以同等学力人员身份报考我校,要求通过大学英语四级并修完本科相应专业主干课8 门以上。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时需提交有效证明(CET-4 考试通过证书,相关本科课程学习证明及成绩单原件),否则不予参加复试。同等学力考生复试时,以笔试形式加试二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时间将在复试通知书中列出) 自考无附加要求

南京理工大学10288 是否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或2年以上,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且学习过所报考专业本科的8门课程,成绩合格自考无附加要求

中国药科大学10316 是否英语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四级以上水平(须附相应证书的复印件,并加盖证明公章);或进修过本科英语课程,成绩合格。(须由所进修的高校教务处出具成绩证明原件),进修过五门或五门以上与报考学科、专业相关、相近的本科主干业务课课程,且成绩合格。(须由所进修的高校教务处或成人高校成绩管理部门出具成绩证明原件)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10319 南京师范大学是否进修过8门或8门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的本科主干课程;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过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第一作者),或获得厅局以上奖项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09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安徽大学10357 是否通过英语四级,并由两名具有正高级职称技术人员推荐自考须有学位,否则视为同等学力

合肥工业大学10359 是否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两年或两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成绩≥425分,报考计算机学院、管理学院各专业还须符合报考专业规定的报考条件)自考无附加要求

南昌大学10403 是否已进修大学本科相同或相近专业六门主干课程(须提交进修学校提供的学习证明及成绩单);已至少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学术论文自考生和网络教育学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10425 是否同等学力考生应到我校报名考试,应持我校要求的有关证件材料(不同专业要求不一,例如: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其成绩在500分以上;②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所报专业学术论文,获得省部级以上本专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奖,排名在前5名以内;③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6门以上主干课程;④不得跨专业报考。或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①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等奖前9名,二等奖前6名,三等奖前3名;②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一篇。)自考无附加要求

郑州大学10459 是否同等学力考生还应达到以下学业要求:①一般不能跨专业门类报考;

②须进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并出具成绩单或其他相应证明;③须以第一作者发表过所报考专业的学术论文(CN刊物正式发表)1 篇(含1篇)以上;④报考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同等学力考生,须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并在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论文1篇或主持省级以上科研课题(前3名)或获省级科研成果奖(前5名)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我校临床医学类硕士研究生招生不接受非医学专业及护理专业毕业的考生报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0520 是否自2009年起,我校不接收最后学历为专科的考生报考自考无附加要求

华南师范大学10574 是否同等学力人员包括指专科学历和成人高校本科应届生、本科结业生。其中只具备专科学历人员报考要求为: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9月1日),并要提交五门以上拟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的进修成绩和专科学历证书复印件方可报考,其他类型可直接报考自考无附加要求

海南大学10589 是否①进修过所报考专业本科主干课程4门以上(须有进修学校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自学考试合格单科证书);②在省级以上报刊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1篇以上(含1篇)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四川农业大学10626 是否同等学力报考(在核发准考证时提交取得本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考试成绩或在学报级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文章一篇以上方予准考)

西南财经大学10651 是否同等学力人员,应同时满足以下四个条件:A.相关专业专科毕业后工作2年或2年以上;B.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其他语种参照英语要求办理)等级四级考试;C.有公开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一篇(不低于3000字);D.通过本专业国家自学考试本科段主干课程8门以上。自考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西北大学10697 是否有进修过六门以上大学本科主干课程成绩证明(原件),并在公开出版(带cn号)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近的论文一篇以上。同等学力考生不得跨学科报考,并且必须在西北大学报名并在西北大学参加入学考试自考本科无附加要求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0701 是否已进修完六门或六门以上相关本科课程,并须持有所进修院校教务部门出具的成绩单。在正式公开刊物上发表一篇以上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同等学力人员仅限报考本科所进修专业,不得跨学科报考。同等学力考生必须在我校研招办报考,在外地报名无效自考本科无附加要求

长安大学10710 是否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毕业学历后有工作实践的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报考硕士研究生者应符合如下条件:①报考者应大专毕业满两年;②大专毕业后进修过六门以上大学相关本科主干课程(大专期间进修的课程不算)成绩证明(须提交成绩单原件)或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一篇相当于学士学位水平的相关学术论文;③网上报名时报名点必须选择长安大学(在我校参加入学考试),并在现场确认时到我校确认报名身份,经我校审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全国统一命题入学考试;④报考者取得复试资格后,复试时再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⑤同等学力考生只能报考与专科学习相关或相近的学科专业,不能跨一级学科报考。自考本科但未取得本科毕业证者提供的成绩证明要能表明是进修的本科课程

青海大学10743 是否加试1-2门所报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这与教育部规定违背,教育部要求加试2门)自考本科要求学士学位

宁夏大学10749 是否自学考试未获得毕业证书者可以同等学力身份报名,参加过本专业5门以上本科课程学习(附成绩证明),报名时应附大专毕业证书及成绩证明;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CET-4)考试并已取得证书;第一作者在正式公开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一篇以上;不能跨专业报考自考无附加要求

新疆大学10754 是否进修过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本科阶段5门本科主干课程,成绩合格(需提供有效成绩证明)自考本科无附加要求

江南大学11056 是否同等学历报考我校的考生,原则上限制在报考本专业(不接受跨专业同等学历考生)。自考本科须在报名前取得毕业证

暨南大学10559是否复试时提供的主要材料:专科毕业生提交大专成绩单和在普通高校或成人高考专升本或自学考试本科段所学习过的本科主干课程8门以上(含8门,不包括公共课和选修课)的成绩单;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只需要提供本科所学课程成绩单。除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和中医学相关专业外,不接受同等学力考生跨学科门类报考自考无附加要求

全国985和211大学名单

985工程大学(34所)和211工程大学(112所) 北京(2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市(9所)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上海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3所)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 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 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湖南(3所) 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共1所) 广西大学 四川(共5所) 四川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西北大学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海南(1所) 海南大学 宁夏(1所) 宁夏大学 青海大学 青海(1所) 西藏(1所) 西藏大学

全国985院校211院校一览表

全国985类院校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985工程二期名单(共5所)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全国211类院校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延边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苏州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福州大学 南昌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郑州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暨南大学 广西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西北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青海大学 宁夏大学 海南大学 西藏大学

985,211大学详细名单及其优势专业

C9名单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 985 名单 211 名单

211学校重点专业 1、清华大学(一级学科) 数学、物理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生物学、药学 清华大学(二级学科) 数量经济学、设计艺术学、专门史、分析化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环境工程、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骨外,胸心外)、妇产科学、肿瘤学、麻醉学 2、北京大学(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力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口腔医学、药学 北京大学(二级学科) 国民经济学、基础心理学、英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天体物理、固体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核技术及应用、环境科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肾病,心血管病,血液病)、儿科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外科学(骨外,泌尿外)、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运动医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企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图书馆学 3、中国人民大学(一级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工商管理 中国人民大学(二级学科)中共党史、国际政治、文艺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农业经济管理、行政管理、档案学 4、北京交通大学(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北京交通大学(二级学科)产业经济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5、北京工业大学(二级学科)光学、材料学、结构工程 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级学科) 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 7、北京理工大学(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二级学科)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8、北京科技大学(一级学科) 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北京科技大学(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 9、北京化工大学(一级学科) 化学工程与技术

全国211大学名单和985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北京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传媒大学 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石油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辽宁省: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省: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 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 天津市: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省: 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江苏省: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 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农业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湖北省: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省: 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学 广东省: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重庆市: 重庆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农业大学 四川省:

211大学名单和985大学名单

211大学名单,985工程大学名单,211,985工程是什么意思?211大学名单排名! 首先要说一个爆炸性的消息:2011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明确表示,“985工程”、“211工程”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高校加入这个行列。 211工程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建设目标 经过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的努力,使相当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能够成为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一是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二是一批重点学科点;三是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在这里,学校整体建设是基础,重点学科建设是核心,是体现教学、科研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学校整体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重点建设的学科为依托,按照资源共享、服务全国的原则,从整体上加强我国高等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等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211工程”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有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络的建设,以及文献资源各个学科的合理布局和保障体系、科技情报咨询体系、高层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大型和精密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及资源共享体系等。 遴选条件 遴选进行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原则是“水平是基础,投资是条件,目标要明确,措施要落实,公平竞争,择优遴选”。 遴选“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其前提条件是办学思想端正,领导班子团结有力,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教学、生活等基本设施已经达标,本科教育水平较高;学校所在部门、地区有统筹合理的教育发展规划。 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的遴选条件是:有一支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有较先进的教学科研水平和条件;具备一定数量的博士点和重点学科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科研经费较多,成果显著,对国家建设贡献较大,办学效益较高;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学术影响;学校建设目标明确,并有自己的特色,建设经费落实有保障等。 重点建设的重点学科点的遴选条件是:学科发展方向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具有特色和优势;有国内公认、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教学、科研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成绩突出;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和国内外学术交流基础。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高校名单:“985”工程大学名单(39所) “211”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985和211和34所院校一览

985院校 序号省市学校名称学校性质 1 北京市北京大学综合大学 2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大学 3 北京市清华大学理工院校 4 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院校 5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6 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7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8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院校 9 天津市南开大学综合大学 10 天津市天津大学理工院校 11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12 辽宁省东北大学理工院校 13 吉林省吉林大学综合大学 14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15 上海市复旦大学综合大学 16 上海市同济大学理工院校 17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综合大学 18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19 江苏省南京大学综合大学 20 江苏省东南大学综合大学 21 浙江省浙江大学综合大学 22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院校 23 福建省厦门大学综合大学 24 山东省山东大学综合大学 25 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综合大学 26 湖北省武汉大学综合大学 27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理工院校 28 湖南省湖南大学综合大学 29 湖南省中南大学综合大学 30 湖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1 广东省中山大学综合大学 32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33 重庆市重庆大学综合大学 34 四川省四川大学综合大学 35 四川省电子科技大学理工院校 36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综合大学 37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38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院校 39 甘肃省兰州大学综合大学

211院校 1 北京市北京大学综合大学 2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大学 3 北京市清华大学理工院校 4 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理工院校 5 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6 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院校 7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8 北京市北京科技大学理工院校 9 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学理工院校 10 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理工院校 11 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12 北京市北京林业大学林业院校 13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院校 14 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院校 15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16 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院校 17 北京市中国传媒大学语言院校 18 北京市中央财经大学财经院校 19 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院校 20 北京市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院校 21 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艺术院校 22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院校 23 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政法院校 24 北京市华北电力大学理工院校 25 北京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工院校 26 北京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院校 27 天津市南开大学综合大学 28 天津市天津大学理工院校 29 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医药院校 30 天津市河北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天津师范大学 31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3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综合大学 33 辽宁省辽宁大学综合大学 34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35 辽宁省东北大学理工院校 36 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理工院校 37 吉林省吉林大学综合大学 38 吉林省延边大学综合大学 39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41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工院校

最新985+211大学名单

高校名单:“211”工程大学名单(112所) 2011年03月31日15:15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微博]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211"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北京(26所)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重庆(2所)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1所) 华北电力大学(保 定)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 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 所) 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 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

211+985大学名单排名211和985名校排名20XX

211+985大学名单排名211和985名校排名 20XX 2016年高考落幕,很多朋友高考填写志愿会想了解一下,关于985大学名单排名和211大学名单排名的情况,本文为你介绍“985”工程大学名单及“211”工程大学名单。2016年最新中国985大学名单排名及211大学名单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9所高校。 “985”工程大学名单一期(34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

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二期(5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备注 2011年3月7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教育界别联组会时表示,“985”、“211”已经关上大门,不会再有新的学校加入这个行列。“211工程”高校名单北京(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原北方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上海(9所)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

“211工程”高校名单、985工程院校名单以及34所研究生招生自主划线高校名单

“211工程”高校名单 北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 辽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 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浙江大学 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南昌大学 山东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郑州大学 湖北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 广西广西大学 四川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云南大学 贵州贵州大学 陕西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甘肃兰州大学 新疆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军事系统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青海青海大学 宁夏宁夏大学 海南海南大学 西藏西藏大学 985工程院校名单 1998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 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教育部自1999年起分别与部分省、市地方政府签 订合作协议,分批将39所国内知名高校列入国家跨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名单,由国 家、地方以及相关部委共同出资建设。列入“985工程”院校的名单如下。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中国211和985大学名单大全.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面向21世纪,要集中中央和地方各方面的力量,分期分批地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到2000年左右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管理水平及办学效益等方面有较大提高,在教育改革方面有明显进展,力争在21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水平的建设工程。“211工程”是建国以来国家正式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工程,是国家“九五”计划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工程,也是高等教育事业的系统改革工程。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加大学科结构调整力度,促进学科交叉,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的能力。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39所高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985大学但不是211

全国985211大学名单排名

全国985大学名单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吉林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市)中国海洋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市)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大连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市)同济大学(上海市)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长沙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市)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全国211大学名单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西(1所):广西大学 天津(4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西藏(1所):西藏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青海(1所):青海大学 河北(2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宁夏(1所):宁夏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贵州(1所):贵州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云南(1所):云南大学 黑龙江(4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西(1所):南昌大学 安徽(3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1所):浙江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河南(1所):郑州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甘肃(1所):兰州大学 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海南(1所):海南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陕西(7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山东省省属重点高校名单

985大学名单

985大学名单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一期名单:(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NextPage] 导读:“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其建设方式采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模式。 具有“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学校是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整体不属于985工程,但是有部分学科是“优势学科创新平台”,这12所高校分别是(以学校官方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于1952年由北洋大学等5所国内著名大学的部分系科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经、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之一。1997年5月,学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2006年,学校成为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 学校现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筹),2个国家级重点(专业)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部委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现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48个博士学科点,109个硕士学科点,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硕士和19个领域的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4个本科专业。学校冶金、材料、矿业、科技史4个全国一级重点学科学术水平蜚声中外(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结果,冶金排名第1,科技史第1,材料第2,矿业第3);机械、热能、控制等学科享有盛誉;力学、计算机、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等一批学科具有雄厚实力;一批新兴学科,如电子信息、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焕发出勃勃生机。 北京交通大学

中国985和211院校名单

985大学 985大学因为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称为“985大学”,是与211 大学基本同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此类大学是在1998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一期高校名单 1.清华大学 1998年 2.北京大学 1998年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9年7月25日 4.南京大学 1999年7月26日 5.复旦大学 1999年7月27日 6.上海交通大学 1999年7月27日 7.西安交通大学 1999年9月11日 8.浙江大学 1999年11月8日 9.哈尔滨工业大学 1999年11月14日 10.北京理工大学 2000年9月23日 11.南开大学 2000年12月25日 12.天津大学 2000年12月25日 13.东南大学 2001年2月12日 14.武汉大学 2001年2月13日 15.华中科技大学 2001年2月13日 16.吉林大学 2001年2月22日 17.厦门大学 2001年2月22日 18.山东大学 2001年2月26日 19.中国海洋大学 2001年2月27日 20.湖南大学 2001年2月27日 21.中南大学 2001年2月27日 22.大连理工大学 2001年8月8日 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1年9月23日 24.重庆大学 2001年9月28日 25.四川大学 2001年9月29日 26.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01年9月29日 27.中山大学 2001年10月26日

中国985和211院校名单

中国985大学和211工程大学 985大学因为是在1998年5月提出的,所以称为“985大学”,是与211大学基本同类的全国重点大学,此类大学是在1998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由此,中国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国内部分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高校名单: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南京大学 5.复旦大学 6.上海交通大学 7.西安交通大学 8.浙江大学 9.哈尔 滨工业大学10.北京理工大学11.南开大学12.天津大学13.东 南大学14.武汉大学15.华中科技大学16.吉林大学17.厦门大 学18.山东大学19.中国海洋大学20.湖南大学21.中南大学 22.大连理工大学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4.重庆大学25.四川大学26.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7.中山大学28.华南理工大学29.兰州大学30.西北工业大学31.东北大学32.同济大学33.北京师范大学 34.中国人民大学35.中国农业大学36.华东师范大学37.国防科技大学38.中央民族大学 3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11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985211高校名单

、“985工程”高校名单一期名单:(34所)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技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24所) 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东北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211名单: 北京(23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 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 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1所) 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江苏(11所)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 南昌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石油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湖北(7所)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985和211院校一览

序号省市学校名称学校性质 1 北京市北京大学综合大学 2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大学 3 北京市清华大学理工院校 4 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院校 5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6 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7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8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院校 9 天津市南开大学综合大学 10 天津市天津大学理工院校 11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12 辽宁省东北大学理工院校 13 吉林省吉林大学综合大学 14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15 上海市复旦大学综合大学 16 上海市同济大学理工院校 17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综合大学 18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19 江苏省南京大学综合大学 20 江苏省东南大学综合大学 21 浙江省浙江大学综合大学 22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工院校 23 福建省厦门大学综合大学 24 山东省山东大学综合大学 25 山东省中国海洋大学综合大学 26 湖北省武汉大学综合大学 27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理工院校 28 湖南省湖南大学综合大学 29 湖南省中南大学综合大学 30 湖南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31 广东省中山大学综合大学 32 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33 重庆市重庆大学综合大学 34 四川省四川大学综合大学 35 四川省电子科技大学理工院校 36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综合大学 37 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38 陕西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院校 39 甘肃省兰州大学综合大学

1 北京市北京大学综合大学 2 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综合大学 3 北京市清华大学理工院校 4 北京市北京交通大学理工院校 5 北京市北京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6 北京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工院校 7 北京市北京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8 北京市北京科技大学理工院校 9 北京市北京化工大学理工院校 10 北京市北京邮电大学理工院校 11 北京市中国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12 北京市北京林业大学林业院校 13 北京市北京协和医学院医药院校 14 北京市北京中医药大学医药院校 15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16 北京市北京外国语大学语言院校 17 北京市中国传媒大学语言院校 18 北京市中央财经大学财经院校 19 北京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经院校 20 北京市北京体育大学体育院校 21 北京市中央音乐学院艺术院校 22 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院校 23 北京市中国政法大学政法院校 24 北京市华北电力大学理工院校 25 北京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工院校 26 北京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理工院校 27 天津市南开大学综合大学 28 天津市天津大学理工院校 29 天津市天津医科大学医药院校 30 天津市河北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31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32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综合大学 33 辽宁省辽宁大学综合大学 34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理工院校 35 辽宁省东北大学理工院校 36 辽宁省大连海事大学理工院校 37 吉林省吉林大学综合大学 38 吉林省延边大学综合大学 39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师范院校 40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院校 41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工院校 42 黑龙江省东北农业大学农业院校 43 黑龙江省东北林业大学林业院校

2019最新985及211高校名单小211工程

2019最新985及211高校名单小211工程高校名单高考结束了,同学们拿到成绩单后就要填报志愿啦!填报前都清楚学校排名了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伙整理的2019最新985、211高校名单小211工程学校名单。供考生参考,欢迎阅读!2019最新985、211高校名单小211工程学校名单 最新985211大学名单有哪些“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建设工程。 最新985211高校名单 1、目前985和211院校已经不再更新了,并且教育部等于已经取消了原来的985、211院校的称谓,现在都是按照教育部最新公布的双一流大学和学科选择报考的院校。 2、教育部已经公布了最新的双一流名单以取代985、211,其中就包括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考生选择报考的院校时可以按照这份名单去选择。 985大学共39所 一期(34所)名单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兰州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期(5所)名单 中国农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名单: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 天津(3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1所)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河海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3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