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当好副科级干部

如何当好副科级干部

如何当好副科级干部
如何当好副科级干部

如何当好副科级干部

虹桥村徐金华

今年9月底,我参加了镇副科级干部培训。通过此次培训,结合平时工作实践,我对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副科级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下面简单汇报我的体会:如何当好一名副科级干部,是我们每一位走上领导岗位的人应该思考的问题。所谓“领导”,就是带领和引导,是指领导者引导和影响被领导者,作用于客观对象去实现一定目标的一种社会行为。但是,领导与管理是不等同的,“领导”是做正确的事,有方向、有目标,“管理”是将事做正确,只需要有方法和途径。领导者是单位的组织者,责任者和当权者,是领导活动中的决策者和指挥者,然而“副科级干部”处在特殊的领导位置上,既是领导者,又是被领导者,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既唱主角,又当配角,那么,怎样当好一名副科级领导干部呢?我个人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注重学习。哲学家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学习是领导干部增长才干,提高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知识储备和重要基础。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作为领导干部,更应该不断学习理论,政策和各种知识,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工作中也就不会循规蹈矩走老路,缺乏创新意识。

第二是能力问题。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培养四个方面能力。一是学习能力,知识浩若烟海,大量的知识资源拂面而来,我们要学会获取和储存,便于使用。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才能为领导提方案,才能够培养教育下属。二是理解能力,对同事的理解,对上级部门的理解,对下级的理解,特别是对知识的理解,要理解别人讲这个话时到底是什么情况下讲的,为什么讲,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的理解能力很重要,作副科级领导干部,没有这样的理解能力,就会对文件精神,对单位“一把手”或者主管领导的意图不理解,就难于安排部署,难以落实到位。三是贯彻执行能力。比如:按劳动部门布置的培训计划,我单位对辖区内企业进行劳动技能组织培训,有的企业搞得有声有色,搞得非常好,但有的企业就不行,工作推进不起来,敷衍了事。这就是贯彻执行的能力不强。因此,我们要把贯彻落实好作为己任,做到事事有回应,事事有结果。四是创新发展能力。开拓创新是一种

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要贯彻执行上级的精神指示。没有创新发展的能力,按部就班地做工作是不可能的,因此,副科级干部如果没有忧患意识,只能把工作完成,绝对不可能把工作干好。

第三是责任问题。领导干部,有知识,有能力,没有责任心是不行的,责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要体现在细节中,不管大小事情,要记住自己在为谁工作,是谁给予你权力,要为谁服务,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尽心尽责才能完美的展现。能力,永远由责任来承载。无论自己身处哪个岗位,都不要轻视自己的工作,都要担负起工作的责任来。责任告诉我们,没有干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作为副科级干部,也就是副职,要为“一把手”多考虑,得自己拿出一个好的方案,再说服领导,并在得到认同的情况下才能实施。所以对待任何一项任务,我们要认真负责的对待,要巧用机遇,认真抓好落实。

第四是魄力的问题。作为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加使命感和责任感,把直面矛盾破解难题的勇气和魄力充分体现在各项工作中。无论在什么单位,任什么职务,在影响和谐稳定,影响民生民利的突出问题上,要求强烈的责任心和主观能动性。要具有直面矛盾、敢破难题的勇气和魄力,要敢抓敢管,雷厉风行的好作风、好形象。

第五是正确处理好自己的角色问题。作为副职干部要扮演好副手、帮手的的角色,严格按照职责分工或正职交办的事情,把工作做好,在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该请示的请示,该沟通的沟通,该汇报的汇报,积极协助主要领导干好本职工作,不抢权、不夺力,要带好自己的队伍,工作上要大胆管理,不要回避矛盾,不要做“老好人”,对下属宽严适度的管理,该拿主意的时候拿主意,该表明态度要表明态度。

按照按照镇的统一安排,我参加了为期二天的科级干部培训班。学习了“青年干部的心理疏导”、“管理沟通的原理与技巧”、“廉政党课”、“依法行政教育”、“基层干部能力素养”等方面的知识,并且参加了学员讨论,对于如何做好基层的工作,开阔了视野,通过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一、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养成谦虚的处事态度

一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必须设立明确的目标,这样成功的希望才有可能。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目标都没有了,那谈何成功呢?可以说,明确的目标就像一盏

指路的明灯,它可以指引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进。虽然培训班命名为“科级干部培训班”,但是我深知所谓“干部”就是要事事为他人着想,尤其是我们工作在基层第一线的人,更要有明确的工作目标——服务好我们的村民百姓。除了具备明确的目标之外,要想取得更快地成功,我们需要持有谦虚的态度。毛泽东同志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抱着谦虚的态度去对人或对事时,往往会发现,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好,这样也会让我们更容易获得成功。因为良好的人缘会让人减少在成功道路上的挫折,少走弯路。美国著名的教育演讲家卡耐基说过“一个人的成功有85%靠人际关系。专业知识只占15%。”这足以说明保持谦虚的态度是获得良好人缘的基础,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关键。

二、要有宽广的心胸,政治立场要高

纪委俞书记的《党风廉政教育》讲课我感触很深,的确如此,在物质充斥的当代社会,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较高的政治立场及防腐敏锐度,这样才能抵挡各种“糖衣炮弹”的攻击,很多干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在后期的具体操作中缺乏防腐敏锐度从而陷入腐败的泥潭,最终锒铛入狱,追悔莫及。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中,受到众人的欢迎,获得良好的人缘的同时一定要有一颗警惕的心,除此之外宽广的心胸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宽广的心胸意味着你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你身边所发生的一切,很多腐败的干部都是看到周围很多能力不如自己的人都发财了,自己心里不平衡,从而将“黑手”伸向集体,因此树立较高的政治立场对于我们这些新干部是很有必要的。

陈保中教授主讲的“基层干部能力素养”我认为是此次培训班内涵最深的,它通过把中华民族特有的人性特点与当代管理理念有机的结合,巧妙的解决了当代管理中的难题。比如讲到处理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善待周围的每一个人,尽管是曾经与你有矛盾的人。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必然要与各种各样的人进行交往,然而,在这人际交往的过程中,也必然存在着不一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当这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存在不一致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处理呢?当用坦然宽容的心胸去面对时,那些矛盾或摩擦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宽广的胸怀除了能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之外,还可以使个人的身心健康带来更大的好处,而且还可以让人生活得更快乐和长寿。

三、学会管理时间,准确的人生定位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公平的。它不可再生,不可弥补,不可储存,不可替代。作为工作在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学会管理时间尤为重要。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完。只能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做。这才是一位领导放心、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并且希望未来的某一天能实现它。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总存在一些差距。那我们该如何实现呢?准确的人生定位是我们实现理想的重要的一步。特别是新任干部,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一个准确的人生定位显得更加重要。只有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干起工作来才有效率,才有更多的激情。所以说,准确的人生定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四、善于与人沟通,夯实基础,抓住机会

几位老师在讲课中多次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可见有效的沟通交流在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沟通使人成功,那么机会就是使获得沟通的前提。在这个世界上,机会无处不在,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抓住机会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非常关键的一步。“机会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我一直把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确实,在现实生活中,善于抓住机会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当然在这抓住机会的前提,我们需要有充分的准备。譬如说,为何苹果落地的现象只有牛顿能发现它的奥妙之处,从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这说明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获取机会的前提。

五、学会总结,从失败中提高自己

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总不会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当你做某一件事情失败时,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是退缩了萎靡不振还是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勇往直前?我想,如果选择了前者的人,要实现他的梦想是不可能的了;如果选择了后者,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接近他的身边。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就是一位能够从无数次失败中总结经验,最终实现了他的一千多项发明。我们在工作中难免会犯一些错误,跌倒一次不可怕,可怕的是在一个地方不止一次的跌倒。当我们犯错误时领导会批评我们,有些干部认为领导要求太苛刻了,从而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这是一种很愚蠢的想法,让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领导批评我们,表示领导很在意我们的工作,如果领导对我们的工作和言行不管不问岂不是更可悲了,因此犯错误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在一次次的失败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以提高

自己的工作能力,更好的适应工作的要求。

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使我认识到理论学习对于一名基层干部成长的重要性,虽然培训时间不长,但是所涵盖的内容很值得我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的去体会,每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克服自身的缺点,用所掌握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我相信我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干部,更好的为组织服务。

9月25日至26日两天的科级干部培训班,无论是镇党委的精心组织安排,还是党校老师的精彩授课,都为我们奉上了一顿丰盛的思想“大餐”,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宝贵的系统学习的机会。特别是七位正科级主任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的案例从不同层面深入的谈工作体会,让我们进一步感知了如何增强自己的履职意识和管理水平,使我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完善自己,进而超越自己。下面就如何做好社区工作,谈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来源于内心的力量。如果你对别人感恩,别人也会感恩于你;如果你对工作感恩,工作也将提供给你施展才华的舞台。用感恩的心去看世界、看身边的人和事,就会尽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就会努力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成就人生。在社区工作中,我们接触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时刻怀有感恩之心,无论是对你善意提醒或者是恶语相加的人,我们都要表示感谢,正是由于他们的相告或者忠告,才有了我今天长足的进步。也正像陈保中教授讲的那样,我们要学会用宏观看微观,那么一切事物都会变得容易理解。除了怀有一颗感恩的心之外,在社区中我们最主要就是要依靠群众、联系群众,群众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离开群众都是错误的,不可取的。没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就无从谈及社区文化,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要有责任意识,富有责任心。

事业的成功,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在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范围。作为居委副主任更应以身作则,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到主动而不越位,努力做好分管工作;辅佐而不离位,当好参谋助手;服从而不偏位,积极做好配角;周密而不空位,维护班子整体形象。责任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担当,是领导与群众的信任和嘱托,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社区工作系于全局,责任重大,社区工作者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乐意吃苦、乐意为人、率先垂范、廉洁勤政、无私奉献的精神,

要有崇高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职责,始终不能忘记做好本职工作,从小事入手,从小事做起,树好自身形象,增强自身责任,才能把凝聚党心,民心的工作做好。

第三,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发挥协调组织能力。

协调讲究的是统筹兼顾,是“弹钢琴”的领导艺术。要想弹出好的音乐,就要把握住手头工作的节奏,抓住主要矛盾,兼顾次要矛盾,分清主次,相互配合,才能出色地做好每一件事。借用王书记在开班动员上的一句话,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我们要学会从繁忙的事务圈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能力在工作岗位上尽情的展现出来。这使我联想到作为社区工作者,我要尽最大力量发挥自己的协调组织能力,最大程度的激发居民的参与意识,把社区工作搞活、搞丰富。通过利用强化思想动员、典型鼓动、服务驱动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举措,调动居民爱家、爱社区的热情,善于做工作,敢于做工作,学会做工作,发挥老百姓的积极性,激发居民的“主人翁精神”,把社区工作从被动变为主动,从主观变为客观,从低效变为高效,从而达到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效果,群策群力搞好社区工作。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具有影响力。

影响力就是由自身的人格、品质、号召力等所表现出来的吸引力。这种吸引力能把各种各样的人团结在一起、聚集在一块,向着一个目标奋发前进。要想在社区中具有影响力,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服务第一的观念。我们要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中追求社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要立足于“便民、安民、乐民、亲民、育民、助民”,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追求,深入居民家中了解居民的“所急、所需、所盼”,及时解决居民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始终不渝地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居民的心坎上,当好居民的贴心人。

通过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对于我在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工作思路、管理水平等方面是一个提升的过程,这将在我今后的工作中形成指向标,也使我充分认识到学习是一种生活态度,提高是一个永恒的过程。

参加科级干部任职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参加区委组织部、区人事局和区委党校联合举办的科级干部培训班,我有

幸聆听了广文区长、国法书记分别作的关于《我区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发展规划》、《党风廉政建设》的报告和多名专家学者作的关于“科学发展观”,“依法行政”,“公文写作与处理”等多个专题的辅导讲座。通过前四天的-

培训学习,有效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充实了头脑,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深化了对党的正确领导的认识,增强了干好本职工作的动力。

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能做到上课时认真听讲,记好听课笔记,积极参加讨论,作为讨论小组组长带头遵守培训班的规章制度。通过这次学习,我感受颇深,现将有关学习心得小结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通过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一是牢固树立学习意识,做一名善于思考的学习型干部。学习对于提高干部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干部的学习教育,强调干部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必须不断地学习各种新的知识。当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知识更新的周期大大缩短,加强学习更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要明确自己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成为一名思考型的领导干部。

二是牢固树立实干意识,做一名勇于实践的实干型干部。实践出真知,实践出能力,实践出威望。领导干部应本着“实践、实践、再实践”的精神,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当前,全区上下正围绕“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发展战略和“9341”奋斗目标,为全面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努力奋斗,这客观上为各级干部提供了一个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每个人都要找准自己的角色,端正自己的思想,坚定自己的信念。首先要打牢理论根基。其次,要自觉淡泊名利。经常想一想“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应该留点什么”。再次,要破除私心杂念,切实摆正自己的位置。要把党的事业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以党的事业为重,以人民的利益为重,始终胸怀全局。要多做实际工作,以干实事、求实效、勤奋敬业、真抓实干的模范行动,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推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努力做一名勇于实践的实干型干部。

三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做一名忠于人民的干部。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

系的结合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强化宗旨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一个人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才会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才能在名利、权力、金钱、人情等面前保持理智,严律已,存正气,禁贪欲。而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本文来源:公务员的毅力,甚至要牺牲一些个人的利益,只有这样,才能做好一名忠于人民的领导干部。

四是牢固树立廉洁意识,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干部。首先要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四自”方针来严格要求自己。面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应从思想上筑起拒腐防变的长城,努力过好权力关、名利关、金钱关、美色关、人情关。要防微杜渐,古人云:“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切不可因小过而酿成大错。要做到大事不糊涂,小事不马虎,要以廉政模范人物为“镜”,经常对“镜”自查、自励。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干部、好“公仆”。其次要严格遵守党章、准则以及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自觉做到“四个管住”:管住自己的头,做到头脑清醒,是非分明;管好自己的嘴,做到不该吃的坚决不吃;管好自己的手,做到不该拿的坚决不拿;管住自己的腿,做到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二、开拓思维,联系实际,正确认识综合执法工作难点

学习理论是为了运用,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感到做为一名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人员,最大的实际就是正确认识当前执法工作面临的困难,努力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当前我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和其他城市、地区的综合执法工作一样,还面临很多困难。仍有一部分群众对于综合执法工作不理解、不认可。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很多。首先,从全国范围来看,综合执法队伍中的极个别人身上确实存在不文明执法的现象,正是这极个别的人影响了整个执法队伍的形象。再有,很关键的一点,是由综合执法工作的特殊性质决定的。“工商管富人,公安管罪人,城管管穷人”,综合执法在治理占路摊贩的过程中,管

理对象大部分是下岗职工、残疾人(哑巴套圈)、低收入者、外来务工人员,这些都是社会关注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占路经营是为了生计。然而,综合执法的主

要职责就是依法治理占路经营问题,这也是城市发展对于综合执法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取缔占路摊贩势必会断了一部分人的生计,这是执法管理中经常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取缔占路摊贩并不是最佳的管理办法,但我

区商业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还不具备“赶鸟归林”条件,因此还不能做到用“规范管理”代替“取缔”,同时对于残疾人、低收入者的社会救助体系也还不够健全。这些都不是综合执法部门所能决定的。目前,综合执法与占路摊贩还是存在一种不可调和的矛盾。

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我们的工作招法还有待创新,管理水平还有待提高。我作为一名科级干部,更要提高驾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执法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对照先进地区、先进单位的工作经验,围绕全区发展战略和执法工作的重点及难点,结合自身思想、工作实际,深入查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找准、整改一些重点问题,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达到更新观念、健全机制、促进工作的目的。

三、明确思路,增强干劲,努力提高综合执法工作水平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不仅使我在政治理论素养,党性修养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理论学习,拓展了我的思维,明确了工作思路,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今后的执法管理中,我要努力做到“四个注意”,即注意程序,注意方式,注意尺度,注意形象。始终坚持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为民执法、廉洁执法、和谐执法,展现综合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二要努力实现执法管理高效能的目标。建设学习型执法队伍,提高全体执法人员提高熟练运用法律法规,依法执法的本领。提高驾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制度上做到创新发展,在管理手段上做到与时俱进。确保执法管理的前瞻性、预见性。三要把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作为执法工作的生命线。严格执行依法行政文明管理十项禁令。坚持教育与惩处相结合,以教育为主的三步式管理模式(先教育规范,再限期整改,对拒不改正的最后依法处罚)。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坚持程序优先,确保每一件执法案件都成为铁案,经得起检验。要缩短办案时限,提高执法管理效率。

我要时刻牢记: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决不能把权力作为向组

织伸手的资本,更不能把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只能把权力作为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提高综合执法工作水平,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做官,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荣使命的一代共产党人,更值得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当前,全党上下正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探讨这个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我认为,对于党员干部来讲,其先进性很重要的就是表现在做好人、做好事、做好官上;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很重要的就是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和出色工作,给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众所周知,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涌现出的大批先进代表,像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牛玉儒等同志,都是做人、做事、做官的典范,很值得我们学习。做人、做事、做官三者互为关联、互促互长,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做人是做事、做官的基础,只有把“人”做得端端正正,做事才可能有正确的动机,当官才可能为群众所称道。常言道,“做官是做一阵子,做人要做一辈子”。因此,从这“三做”为切入点来思考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问题,我想先从“做人”说起。

一、做人——以德为帅、以诚为根、以善为贵“人”字只有一撇一捺,但真正“写”好并非易事。明代学者高攀龙曾说:“吾立于天地间,只思量做好一个人,乃第一要义。”做人不见得非得顶天立地,但起码要对得起良心,如果你是一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对得起党,对得起人民。做人的涵义宽如天海,深若渊薮,古往今来很多人都在研究它,每个人都在实践它。这里我也不能一一点到,只概括地谈四点:一是要做一个真实坦诚的人。真实坦诚包含两层意思:一曰诚信,二曰坦率。——先说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君子修身,莫善于诚信。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这是古人对诚信的认知;“真诚换真心,诚信变真金”,这是现代人对诚信的理解。现实中诚信的重要性体现在方方面面。没有诚信交不了朋友,没有诚信谈不成生意,没有诚信干不了大事。有位作家说过,“诚实是最好的策略,最大的智慧,而世界上最聪明的人就是最诚实的人”。这话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在诚信的问题上,也同样适用“100—1=0”的法则。你可能说一百句假话而被别人相信,也完全可能因为一句谎言的败露而身败名裂。现代社会,信誉被

认为是最昂贵的资本,为了一点小小的利益而拿自己的信誉作赌注,委实有些得不偿失。所以,诚以待人,信以处世,是我们最明智的选择。诚信也是为官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宋朝王安石有句名言:“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讲的就是这个道理。随着社会民主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关注之中。如果说起话来油腔滑调,做起事来虚无缥缈,你的形象就会在群众的心目中大打折扣。现在,商业活动非常注重品牌意识。茅台酒百年不倒,就是一种品牌效应,而品牌的树立靠的就是其经久不衰的内在品质。同样的道理,我们做人也要讲一个品牌。有了诚信的品质作保证,做人的信誉度就会逐步提升。如果你在一个单位工作几年,大家都说你不错,换了一个单位,周围的人还说你不错,再到另一个单位仍然如此,这样,你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列宁说过,“在政治上采取诚实的态度是有力的表现,如果在政治上采取欺骗的态度则是软弱的表现”。很多人认为,政治缺少真实,其实不然。一个人的政治生涯需要真实来支撑,如果没有真实,就不可能在这个群体当中立足。

——再说坦率。为人要做到真实可信,必须保持一种坦率的态度。卡耐基说:人的成功15靠专业技术,85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沟通。尤其对于从政的人,工作当中常常需要与人沟通。人与人的沟通最好的方法就是坦率,说话直截了当、开诚布公、直奔主题。当然坦率也需要艺术,它既不是口无遮拦,也不是简单地表白,要有侧重、讲方法,把握时机。总之,与人交往,坦率要比虚伪建立的关系更持久,真诚要比圆滑换来的友谊更珍贵。

二是要做一个品行端正的人。工作当中,人们往往能够原谅一个品行很好但能力稍低的领导,而不能原谅能力很强但人品很差的领导。这样说并不是降低能力在领导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而是告诉大家,无论是做人还是做官,没有一个好的人品,一切都无从谈起。古人讲“先修身而后求能”,还有一句古训叫做“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说的都是修养、品行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人品做底子,是干不了大事的。一个品行不端的人,仕途上也许能够上升到一定层面,但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迟早要栽跟头。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可收买的是最高的政治品德”。所以,有了好的人品作保证,做人才有底气,做事才会硬气,做官才有正气。

品行端正至少包含三层意思:一是正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

不从。”人生在世,只有把自己这个“人”字写正了,才会有服众的底气和被尊敬的资格,真正做到“不诱于誉、不恐于诽”。所以,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做官一定要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是真正的大丈夫所应具备的品质。我们党讲一个党性,老百姓讲一个良心。能不能凭良心说话、按党性办事,是检验一个党员干部品行好坏的重要标准。《礼记.中庸》上讲“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这是古人对“正直”这个概念的一个很恰当的诠释,同时也应该是一个领导干部的修身之道、立身之本。为人处世也好,为官从政也罢,必须先打好正直高尚的道德根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然后才能谈的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是严谨。严谨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是遵守客观规则的具体体现。严谨体现在工作作风上,是务实、高效、追求完美的一种表现;体现在生活作风上,是洁身、克欲、维系自我的一种手段。我每天上班都看到大街上一幅“庄吉”西服的广告牌,其广告词是“庄重一身,吉祥一生”。这句广告用语完全可以用到我们做人上。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要把“严谨”二字时刻悬于脑际,慎言、慎行、慎独、慎思,否则,权力就有可能成为堕落沦丧的根源,甚至成为祸国殃民的工具。三是忠诚。如果说“正直”和“严谨”还是一种个人修养的话,那么“忠诚”则是对一个人在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品格的更高要求,是惠及他人的一种大德。有位作家曾经说过:“高于一切的忠诚是伟大的品德,是爱的外延。”关于忠诚,古人也有过很多精辟的论述。东汉马融在《忠经》里谈到:“忠者也,一其心之谓也。为国之本,何莫于忠?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动神明,而况于人乎?”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各有所事,便应各有所忠,作为一名党员,就要忠于党、忠于人民;作为一名干部,就要忠于事业、忠于职守。上,要无愧于国家;下,要对得起百姓。不要让自己成为不忠、不孝、不义之人。

三是要做一个宽厚善良的人。宽厚善良是一种心境,是一种胸怀,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的重要内核之一。它包含三个内容:一是宽容之德。有人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胸怀。这句话很有哲理。关于宽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定义:“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有耐心公正的容忍。”宽容是一种美德,你的宽容释放得越多,就越容易获得尊重。宽容还是一种大智慧,其在道德上所产生的震撼比严厉的责罚要强烈得多。有句古训叫做“律己当严,待人当恕”。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

己人性的一种升华,冰释前嫌可以换来理解、换来和睦、换来友谊,甚至能将敌人变为朋友,而耿耿于怀只会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对于一个群体来讲,宽容可以凝聚人心,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过去,一听到艾滋病这个词,很多人都会毛骨悚然,不寒而栗,有如瘟神避之而不及。而现在,我们的政府和社会正在以一种大度的姿态和博大的胸怀接纳这个群体。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宽容和关爱,温暖了千千万万家庭的心,也树立了党和政府亲民爱民的形象。应该指出,宽容需要忍耐,但决不是放纵,不是任由无理之人任意妄为,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给他人以足够的空间和改过的机会,做到宽厚而严肃、柔和而坚定,在一定范围内追求与人交往和处理问题的最佳效果。二是厚道之品。厚道是人性中的真善美,它既是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也是以德报怨,以善报恶。厚道不是懦弱、不是无能,而是一种气度、一种雅量。老子讲:“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始终以一种厚道之品为人处世,会给人一种信任感、一种踏实感,所以古人讲“厚德载物”。厚道的人心底无私、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心灵清澈而见底。作为一名党员、一个领导干部,只有具备厚道的品性,群众才会放心,才会发自内心地拥护你、支持你。三是善良之心。曾经有位哲学家问他的一群学生,人的一生最需要什么,多数人答不出来。有一个学生回答说,人最需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善心,哲学家听后,会意地点了点头。我们所处的社会好比一个大的家庭,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与人为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素昧平生之人有难,鼎力相助,是谓小善;国家危难之际,赴汤蹈火,舍生取义,是谓大善。但是不管是小善还是大善,只要永远有一颗善心,便足以让你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民间有句俗话叫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一种绝对的因与果的关系,很有道理。人,往往是在忘却自我、舍弃自我之时,获得了自我;往往是在不想索取、不想回报之时,得到了回报。这是人性善良的必然结果。四是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责任”是一个很厚重的概念,是检验一个人做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和尺度。近代学者梁启超说:“人生于天地间,各有责任。一家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家必落;一国之人各个放弃责任,则国必亡。”可见“责任”对于做人的重要性。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至少应该在两个方面做出努力。

首先要做到尽职尽责。组织行为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做“角色期待”。如果将社会看作一个舞台,那么每个成员都在其中扮演着特定的角色,而且任何一种社会角色

都与一整套的权利义务和一系列的行为模式相联系。在家庭中,你可能是父亲、丈夫、兄长;在单位里,你可能是领导,也可能是下属;在社会上,你可能是市民、是朋友。但是不论扮演哪一种角色,人们都会对这个角色有一个相应的期望值,能否达到这个期望值,就在于你对你所扮演的这个角色有没有足够的责任感。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责任,对亲人的关怀是一种责任,对朋友的帮助也是一种责任,等等。所以说,你扮演的角色越多,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多;你所处的地位越高,肩负的责任也就越重。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说:“一个人不论职位有多高,如果总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么他永远只能是别人的…部属?。反言之,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尽管他位卑职小,他还是可以位列于…高阶层?,因为他以整体的绩效为己任。”领导干部的优秀代表郑培民常说:“权力是人民给的,应该为人民办事。”老百姓拥护他,就是因为他把自己对人民的那份责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

其次,要做到勇于负责。放弃了责任空谈做人是一种可悲、是一个人的不幸;放弃了责任空谈做官则是一种罪过、是人民的不幸。德国政治学家马克斯?韦伯在谈到责任时说:“在政治领域里,最终有两种罪过不可饶恕:不务实际和不负责任。缺乏责任感使这些政治家纯粹为了权力而热爱权力,没有任何实质性的目的。”现在有些领导干部,不顾民意所向,大搞所谓“政绩工程”、“面子工程”,不仅劳民伤财,也极大地损害了我们党在群众中的威信。还有一些人,有了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