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乌克兰历史渊源

乌克兰历史渊源

乌克兰历史渊源
乌克兰历史渊源

乌克兰历史渊源

远古时期的乌克兰

人类在乌克兰地区的活动已经被追溯到相当久以前。约在西元前4500年到西元前3000年,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在此地蓬勃发展,且之后在俄罗斯草原上的青铜器早期文化和西元前3000年的地下墓穴文化(见乌克兰石碑),也是由承自此文化的红铜时代人,以及较东边

的斯莱德涅斯多格文化发展而来。

在铁器时代,这块土地陆续居住了游牧民族中的达契亚人、辛梅里安人、斯基泰人、萨尔马提亚人,而其中斯基泰王国在西元前750年至西元前250年存在于此地。同一时期,古希腊也在西元前6世纪于黑海的东北海岸建立了殖民地,而当中的提拉斯、奥里维亚,随着政权转变继续作为罗马和拜占庭的城市,直到西元6世纪。

约在西元250年至西元375年间,哥德人抵达了乌克兰的土地,这块他们称之为Odium的

地方,而Odium所指的地带也与考古学中切尔尼亚霍夫文化存在的地区相当。东哥德人生

活在这片土地上,但他们的生存从西元370年左右便开始受到了匈人的威胁。基辅文化位在东哥德王国的北部,兴盛于匈人扩张的西元2世纪至西元5世纪。但当他们于454年的尼达欧之战击败匈人后,东哥德人才能定居在潘诺尼亚。

随着匈人与哥德人的影响衰落,一个可能是源于基辅文化的斯拉夫人部落填补了权力的真空,并在西元5世纪时,扩张至超出今日乌克兰的领土,到西元6世纪,其影响力更伸到了巴尔干地区。

西元前7~6世纪开始,在黑海北岸、克里米亚和亚速海沿岸,曾建有许多希腊人的聚居区;这些希腊人的边远居民点後来受到罗马帝国的管辖。在西元前第一千纪年间,乾草原腹地相继被辛梅里安人、西徐亚人和萨尔马特人占领。这些民族全都是伊朗血统,与希腊人的聚居区保持著商业和文化关系。

西元200年左右,随著哥特人从波罗的海地区进入乌克兰,遂开始了大迁徙时期。他们赶走了萨尔马特人,但他们的势力在375年左右被从东面入侵的匈人打垮。接著,匈人又在5~6世纪被保加利亚人和阿瓦尔人所取代。7~9世纪之间,乌克兰乾草原成了突厥族的哈札尔人汗国的一部分,这是个以伏尔加河下游为中心的商业帝国。9世纪末,哈札尔人对乾草原的控制被马扎尔人打破。此後在10~11世纪,佩切涅格人控制了乌克兰南部的大部分地区,他们又接著被钦察人所取代。在游牧部落入侵的整个时期,克里米亚只有少数希腊人的居民点,他们主要是在切尔松尼斯,靠拜占庭帝国的支持过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与此同时,在向东迁徙的日耳曼移民的影响下,一些斯拉夫部落也在5~6世纪开始从他们喀尔巴阡山脉以北的最初家园往外迁移。一些斯拉夫人向西迁徙,另一些则向南进入巴尔干地区。东斯拉夫人占领著乌克兰西部和中北部的森林区和森林-乾草原区以及白俄罗斯

的南部,他们再从那里向北扩展,往东北进入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未来俄罗斯的领土。东斯拉夫人从事农业和牲畜饲养业,也从事制衣和制陶等家庭副业,还修筑有防御工事的居民点,其中许多後来发展成重要的商业和政治中心。建在聂伯河高峻右岸的基辅,就是这类早期居民点之一。

乌克兰的第一个国家——基辅罗斯

维京人伊戈尔?留里科维奇在公元九世纪建立的基辅罗斯公国,是一个由880年至12

世纪中叶,以基辅为首都,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早期国家。

9世纪中叶基辅国家的建立,是东欧平原上最早出现的文明古国之一,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从波罗的海到拜占庭的聂伯商路(基辅为此路上的战略要地)的新的优势有联系。此商路的沿线贸易由瓦兰吉亚人,即古代斯堪的那维亚人)的商人-军人控制,基辅诸王公的祖先就来自他们的队伍,但很快就斯拉夫化了。在早期编年史中,瓦兰吉亚人也称罗斯人,这共同的名称成为基辅地区——罗斯人的基本领土——的地方名称;後来,由于领土扩大,这一名称就用於基辅王朝各成员所统治的全部领土。在弗拉基米尔大公及其子雅罗斯拉夫统治时期,基辅罗斯的人口达到500余万,疆界空前广阔,成了当时欧洲最大的国家。基辅罗斯与拜占庭、西欧北欧各国、东方阿拉伯各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关系。基辅城也被誉为第聂伯河上的“帝王之城”。

在弗拉基米尔一世及其子雅罗斯拉夫的统治下,基辅罗斯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繁荣昌盛,由此奠定了今天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的文化基础。公元988年,弗拉基米尔娶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为妻,宣布基督教为国教。在拜占庭人和君士坦丁堡大主教的支持下,形成了教会等级制度。随著新宗教的进入,在建筑、艺术和音乐方面产生了新的形式,出现了书写语言(教会斯拉夫语),开始有了书写文化。所有这一切,都是雅罗斯拉夫大力推进的,他还颁布了斯拉夫人的第一套法典。

雅罗斯拉夫死後,基辅进入一个很长的衰退时期。贸易商路的变动损害了基辅在经济上的重要性,而与钦察人在乾草原带的战争又耗尽了它的财富和力量。王位继承权的角逐和各王公之间的敌对削弱了基辅的政治主宰权,加强了各公国中的分离倾向。13世纪中叶蒙古

人的征服终於结束了基辅政权,但是於1199年在西乌克兰建立的斯拉夫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公国则继续存在到1340年被蒙古人的金帐汗国覆灭。

被占领下的乌克兰

金帐汗国占领时期

1223年蒙古军队在拔都汗的带领下侦查基辅罗斯,罗斯各大公与长期的仇敌波洛茨人组成联盟,在卡尔卡河岸与汗国侦查军队交锋。由于罗斯各公国大公对蒙古汗国不了解,再加上内部不合,被包围后歼灭,5位大公阵亡。随后蒙古军与1237年击破弗尔基米尔公国首府弗尔季米尔,经过各公国境内折回补给,又在1239年重新侵略罗斯过境,在1240年占领基辅,代表着蒙古240年统治的开始。

金帐汗国末期,1480年阿合马再次征讨罗斯公国,再次失败,并死于内乱。至此罗斯公国彻底摆脱蒙古人的统治。此距术赤建立汗国已有二百六十年的时间。1547年,莫斯科大公国正式改称俄罗斯沙皇国,伊凡四世加冕为俄罗斯沙皇。1550年代,沙皇俄国先后攻打了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克里米亚汗国三个汗国。其中,克里米亚汗国寿命最长,因为它是当代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封臣。1783年,克里米亚在法国大革命前,中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奥地利有战端,无暇东顾,汗国遂被归并于沙俄领内。

立陶宛和波兰的统治

立陶宛在一个世纪内,吞并了白俄罗斯的所有领土,并在阿尔吉达斯大公的领导下迅速进入乌克兰。1350年代,占领了切尔尼戈夫及邻近地区,60年代占领基辅地区及南部的佩列亚斯拉夫和波多利亚。与波兰争夺前加利西亚-沃利尼亚公国的角逐,在80年代以对其实行瓜分而宣告结束,立陶宛得到沃利尼亚,波兰对加利西亚的所有权也得到确认。这样,立陶宛的控制实际上已扩大到远至开阔乾草原带,甚至曾短时期远达黑海的全部乌克兰领土。

在立陶宛国内,罗塞尼亚(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领土起初保留了相当大的自治权,信奉异教的立陶宛人越来越多地皈依东正教并为罗塞尼亚的文化所同化。大公的行政措施和法律制度也大量按照斯拉夫人的习惯,罗塞尼亚语(古斯拉夫教会语掺入大量乌克

兰方言和白俄罗斯方言的成分)成了大公国的官方用语。

波兰在乌克兰的直接统治从1340年代起及此後的200年一直局限在加利西亚。但是,随著1385~1386年两国王朝的合并和立陶宛人接受了拉丁(天主教)教,立陶宛很快就进入波兰的势力范围。天主教在立陶宛人中的传播,以及随之而产生的波兰语言、文化、政治见解和社会秩序在立陶宛贵族中的传播,正像早些时候在加利西亚发生的情形一样,削弱了罗塞尼亚人信奉的东正教的地位。1569年根据《卢布林联合》协定,波兰和立陶宛之间两个王朝的合并改为两个国家在宪法上的联合,即波兰立陶宛联邦。与此同时,乌克兰的更大一部分领土脱离了立陶宛,直接并入波兰。此举加速了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仍留在立陶宛内)的分化,但通过取消他们之间的政治边界,促进了加利西亚和乌克兰东部领土更紧密的结合。在下一个世纪,所有乌克兰民族的领土实际上都处在优势的波兰政治和文化的直接影响下。

社会变革

被立陶宛和波兰统治了300多年的乌克兰,到17世纪中叶已实际上经受了巨大的社会演变。

基辅罗斯时代的王公贵族的家族大部分融入并成为立陶宛和波兰享有特权的贵族阶层的一部分。长期信仰东正教和使用罗塞尼亚语言与风俗的罗塞尼亚贵族,在16世纪後期越来越倾向於波兰化,这一过程开始时是由於耶稣会办的学校以及人们改奉天主教。

随著城市和城镇的贸易发展,特别是在西乌克兰,市民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他们被按照与行会制度联系在一起的内部社会等级制度以及宗教信仰和不同的种族而画分开来。自13世纪以来,许多波兰人、亚美尼亚人、日耳曼人和犹太人就在乌克兰人往往减少成少数民族的城市里定居。

在波兰统治时期,农民的状况持续恶化。依旧存在的自由农民在立陶宛时代晚期开始迅速变成农奴,而农奴的义务则越来越繁重。到16世纪末,农民的骚动风起云涌,尤其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居民稀少的土地第一次向波兰领主开放,并经王室批准,建立了一些大庄园,以满足欧洲市场的谷物需求。为了吸引劳动力到新庄园工作,准予暂时免除农民的农奴义务;免除期满又恢复农奴地位时,在过惯了自由生活的人民中激起了强烈的不满。於是,农民纷纷逃入「荒野」——东部和南部的乾草原地带。这种紧张局势由於下列事实而更为恶化︰农民是乌克兰人和东正教徒,地主大部分是波兰人(或已波兰化)和天主教徒,代替在外地主的庄园总管或租借人常常是犹太人。因而,这种社会不满是民族和宗教怨愤的结合物。

宗教发展

正如乌克兰人在立陶宛和波兰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逐渐恶化一样,罗塞尼亚教会的情况也一样。天主教会逐渐向东扩张,进入乌克兰,它享有国家的支持和凌驾於东正教之上的合法优势。外部的种种压迫和限制,也随著罗塞尼亚东正教会内部的严重衰落而到来。从16世纪中叶起,由於反对宗教改革和耶稣会教士来到波兰而重新恢复了活力的天主教以及新教(尽管是暂时的)取得了进展,尤其是在罗塞尼亚的贵族中。

1596年,宗教的发展发生了急剧改变。在布列斯特宗教会议上,基辅大主教和大多数主教签署了一项与罗马联合的法令。根据该法令,罗塞尼亚教会承认罗马教宗(教皇)的首脑地位,但保留东正教会的礼仪和使用斯拉夫语,以及行政上的自治权和包括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的传统教规。

所谓的东仪天主教会无法与决议预见到的拉丁教会合法地平起平坐,也不能阻止贵

族的波兰化和拉丁化。与此同时,布列斯特教会合并在罗塞尼亚教会和社会中引起了深刻的分裂,这反映在大量争辩性的文献中,也反映在1620年东正教等级制度恢复之後,围绕对主教职位和教会财产的控制的斗争加剧以及发生了许多暴力事件上。1620年代和30年代曾努力对裂痕进行弥合,但最终都徒劳无益。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的科技合作项目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的科技合作项目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物理机械研究所 1.为观察地下输送管线的信息测量系统。寻找地下输送管道腐蚀性损伤的装置及工艺。 为确定保护地下管道免受锈蚀 , 借助接触的电子异构现象的合理使用非接触的测量电流方法。 装置бит-квп;信号发电机及орт, орт+b ,dп-2轻便仪器。 寻找地下管道、地下电缆层位的位置及深度。有效的检查绝缘的覆盖物,及电子化学保护的状况的检查,对于损伤的预先警告,在不掘地的条件下发现锈蚀的位置。 2.用于研究材料的超声波计算体层X线照相UST-2000。 对于声学鉴定材料空间分配的无害操作的规定如下:推行速度,纵向、横向和表面超声波的线性衰减系数,确定研究材料物理力学鉴定的空间分配:弹性(弹性系数)、强度(强度系数),工艺(硬度),结构(内核大小、晶粒间腐蚀作用),还有强度变形状态的参数(强度动量,动量不变量)。可能在制作和确定他们形式,线性大小和定向范围时运用对弱反差故障的空间分配的修复。 3.用于多层材料的无线电波鉴定的方法,自动化计算机体系和微型信息处理仪器。 建立介质材料无害操作的新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如下问题的解决:——粘附于平球形组合材料的分层探伤法(环绕РЛС和飞机的组成成分);防护介质的(油漆颜的、沥青的、聚合的)覆盖层粘附故障分层的无破坏性操作;在防护覆盖物下的腐蚀物质的鉴定。测定单独介质结构层的参数。大多数电磁铁НВЧ方法:新的信息操作(解决逆向问题);新无线电物理学方法(多频率的探测检查);无接触检查,单向通过检查对象;检查材料厚度的宽范畴:从千分尺(油漆颜覆盖物和表面腐蚀缺陷)到厘米(结构材料和制作)。4.金属制作和结构的电流检测仪器。 研究仪器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运用:用于航空,火箭技术和汽车制造领域的金属制作和结构的检测。大部分的研究仪器:同时改变几个OK参数;运用输出信号处理程序大大减少了用于综合OK检测包括显示表面和表面下裂痕、气孔、以及电磁铁和几何OK参数的改变的仪器数量。这减少了电流检测仪器生产的经济耗费。 5.光谱计量学和光学数字研究的叙述和信号的信息操作。 光学数字结构用于变化相位伪造形式的光学标记的贷款票据的识别,重要文件有价证卷的光学防伪。 光学数字分光光度计用于在340-800HM光谱范围内生物上积

乌克兰危机事件的调查报告

乌克兰危机事件的调查报告 乌克兰危机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2013年11月22日,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其总统职务,并宣布提前于同年5月25日举行总统大选。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4月7日,乌克兰顿涅茨克亲俄者宣布“独立拟公投入俄”。4月30日,图尔奇诺夫宣布,乌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决定征兵。12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25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27日,乌政府称夺回顿涅茨克机场。作为原来苏联的成员国之一,乌克兰危机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和教训呢? 2013年底,亚努科维奇拒绝与欧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引发乌克兰政治危机,反对派发起大规模示威,要求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办大选。乌克兰“协和资本”投资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9个月,乌克兰对欧盟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2013年年初以来,乌俄贸易额大幅减少,乌克兰经济因此遭受重创。阿扎罗夫说,乌克兰无法承受失去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的损失。 政治分析师认为,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直接导火索虽然是乌政府2013年11月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向西走”问题上的深度对立。这一根本矛盾没有化解,乌克兰局势升级的土壤就始终存在。 费希尔说,从人口和地理因素分析,大约三分之一的乌克兰人口讲俄语,大多生活在靠近俄罗斯的东部地区,主张与俄罗斯保持密切关系;大约三分之二人口讲乌克兰语,主要生活在中西部地区,倾向于更亲近欧盟。 费希尔认为,无论谁当选总统,都会被其中一派视作“自己人”,而被另外一派视为“敌人”或者某一境外势力的“代言人”。这种对立情绪始终没有得到缓解,从而成为酝酿更多危机的温床,在出现诸如财政危机恶化、政府立场突变的事件后发酵成政治动荡。 乌克兰危机是美欧和俄罗斯的较量那欧美和俄罗斯都有什么反应呢。欧美的反应就是支持乌克兰制裁俄罗斯。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2014年3月5日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至少110亿欧元(约合150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 巴罗佐称,这包括16亿欧元贷款,14亿欧元赠款,以及欧洲投资银行30亿欧元贷款。 默克尔在华盛顿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后说:“欧盟正在准备一揽子措施。我们将对俄罗斯实施第三阶段制裁。我想强调的是,这不一定同我们的意愿相符。” 俄罗斯有什么反应呢,冲突中受伤民众 2014年2月19日严厉谴责基辅的暴力冲突。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俄领导人认为,极端分子对冲突负有完全彻底的责任,俄在乌极端分子的行动中看到了“政变企图”。他同时驳斥

对于俄罗斯与乌克兰两国关系探讨

讨论点:乌克兰和俄罗斯历史上与俄罗斯关系 9世纪,抗击波兰统治,乌克兰主动加入俄罗斯 1648年,乌克兰人民在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的率领下起义,反对波兰的统治。他致函沙俄政府,希望得到同样信仰东正教的俄罗斯的帮助。 沙俄政府反应谨慎,没有迅速给予答复。 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乌克兰起义军依靠智谋,两次击败了当时的欧洲军事强国波兰。乌军趁波军陷入混乱时大举反攻,将其打了个落花流水。然而,由于波兰收买了克里米亚汗国,后者在乌克兰背后发起了进攻,腹背受敌的乌克兰起义军被包围,不得不再次向沙俄求援。 1650年,沙俄与波兰之间的领土问题谈判破裂,沙俄决心援助乌克兰。1654年3月,乌克兰代表团在莫斯科觐见了俄国沙皇。随后,双方签订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基本条约》,亦称《三月条约》,乌克兰在得到了高度的自治权力之后,与俄罗斯正式结盟。 结论:乌克兰在历史上曾经加入乌克兰,但在1650年后,并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战略盟友关系。 补充材料:乌克兰和俄罗斯结盟到1954年已长达300年,特别是在苏联时期,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深厚的密切关系。这种长期形成的盘根错结的利益关系并不会因为两个民族的各自独立而中止。目前,俄罗斯仍然是乌克兰的能源供应国和商品销售市场。对于乌克兰来说,他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俄罗斯。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乌克兰巩固国家安全,改善政治、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艰难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讨论点:核武器问题 乌克兰独立以后,对其境内的战略核武器将采取何种立场,这是美国、西方国家和俄罗斯关注的焦点。为取得这些国家的信任和对乌克兰独立的支持,1990年7月,乌克兰议会宣布乌克兰共和国将成为无核国家。以后,乌克兰的国家领导人又利用各种场合一再重申这一立场,并承诺于1992年7月以前将其境内的战术核武器运往俄罗斯销毁,而战略核武器则于1994年以前运往俄罗斯销毁。1991年12月18日,克拉夫丘克向来访的美国国务卿贝克作出如下保证:乌克兰不使用核武器,并致力于取得无核国家地位和在本国境内销毁核武器。将遵循有关削减欧洲常规武器的所有条约,并将尽快参加美国和原苏联签署的战略核武器条约,承担该条约中规定的有关义务。 据西方估算,乌克兰要建立起核武器科研、生产、保养等有关基础设施,需620-100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对苏联部署在乌克兰境内的战略核武器进行更新换代所需的费用。据专家预测,这些核武器还有10-20年的安全期,安全期一过,需全部更换,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乌克兰农产品出口概况

二、农业发展的特点 1.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乌克兰地处东欧大平原,地势平坦,农业用地约4256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0%左右,并且分布在平均海拔为175米的平原上。全世界23%的黑土地分布在乌克兰境内,土壤肥沃,生产条件极其优越。据世界银行1998年的资料,乌克兰的耕地为3340.3万公顷,利用率占99.5%;草场面积为216万公顷,利用率占93.7%;牧场为476.2万公顷,利用率占93.2%。总之,乌克兰在发展农牧渔业方面具有独特的条件和优势。 2.原苏联的"面包篮子" 乌克兰在很长一段时期,人均粮食产量达到1吨左右,粮食产量在世界排名前10位,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之一。因此,它是前苏联的"粮仓" "面包篮子",是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粮食及其他农业产品的主要供应者。1985-1990年的5年期间,从乌克兰调拨到其他加盟共和国的农产品总值,每年都超过乌克兰从相应地区调进总值的4倍以上。在原苏联,20%多的面粉、55%的植物油、44%的猪肉、83%的食糖均是由乌克兰提供的。 3.独立后农业受到了严重冲击,恢复尚待时日据乌克兰公布的官方数字,在1991-1995年间,50 种主要产品的产量下降30%多,食品产量下降18-20%左右,非食品产量下降40%左右。其?992年肉类产量下降22%、动物油下降20%、奶制品下降25-30%、糖下降24%、饮料产量下降39%。1994-1998年间,小麦年平均产量1540万吨,比前5年的平均产量下降36%。据1994年的统计,畜产品的人均消费量倒退了30年。 三、农业生产结构和对外贸易 近10年里,由于苏联解体、国家转型、经济体制转轨等的原因,乌克兰农业经济遭到了严重挫折,但仍是支撑国家政治经济生活的命脉,但是农业部门的生产率明显低于全国整体水平。1997年,乌克兰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6%。农业部门为全国商品市场提供45%以上的日用消费品,也为食品、肉类、果品、制糖等农产品的加工业提供了39%左右的就业岗位。 1.种植业乌克兰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的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60%,畜牧业的产值刚刚超过40%。近10年来,乌克兰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持续下降。由于收入下降,肉的消费减少,乌克兰人民对面包的需求增加,人均消费量为125公斤。 作为欧洲的粮仓,1992年乌克兰曾进口小麦49万吨,玉米45万吨,大麦15万吨,黑麦4.9万吨,从此结束了乌克兰不进口粮食的历史。据世界银行的资料,9年内乌克兰平均每年减少粮食150多万吨。1997年宏观经济下降趋缓,粮食获得较好的收成,总产量达到3540万吨,但仍比1991-1996年的年均产量3460万吨略低,1998年的粮食产量又下降到2650万吨。1994-1998年间,小麦的平均产量为1540万吨,比前5年的平均水平下降了36%;同期,大麦的平均产量为860万吨,比前5年的平均数下降了15%。1999年粮食产量有所恢复,达到了2960万吨,但是仍然没有恢复到前几年的较高水平。1999年12月政府决定,2000年9月前将进口150万吨粮食。 表1 乌克兰粮食产量的变化(单位:万吨) 年产量年产量年产量 1990 5 100 1993 4 560 1996 2 400 1991 1 200 1994 3 550 1997 3 540 1992 4 000 1995 3 400 1998 2 650

从乌克兰危机看美俄地缘政治的博弈

从乌克兰危机看美俄地缘政治的博弈 【摘要】:冷战结束后,随着俄罗斯对外政策的调整,俄美关系的“蜜月期”很快结束,矛盾和分歧不断加深,这突出体现在双方对独联体地区特别是乌克兰的争夺上。九一一事件后,美国以反恐为契机在中亚实现战略突破,并通过支持“颜色革命”在独联体地区推进全球“民主”战略,使俄罗斯在地缘政治上面临强大压力;同时,随着国际市场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俄罗斯经济得以全面复苏,自信心日益增强,进而在独联体地区对美国展开全面回击。乌克兰由于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及在后苏联地区仅次于俄罗斯的影响力,自然成为俄美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乌克兰、美国、俄罗斯、欧盟、地缘政治 【正文】:苏联解体后,乌克兰作为独联体中仅次于俄罗斯的经济和军事大国,不仅是莫斯科通向欧洲的重要通道,而且是抵御北约东扩的最后屏障,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对乌克兰的影响和控制不仅成为俄罗斯复兴世界大国目标的关键,也成为美国遏制俄罗斯东山再起的重要棋子。独立后的乌克兰很快成为美俄在后苏联地区争夺的“桥头堡”,这也是造成乌政局动荡的重要原因。 一、乌克兰特殊的地缘位置决定了其成为美俄争夺的焦点 一国在世界上占据的位置及其与其他权力中心的关系决定着它的安全课题[1](P107)。这恰恰道出了乌克兰特殊的地缘环境与艰难的外交处境间的微妙关系。作为与俄罗斯直接接壤的国家,乌克兰在历史上就深受俄罗斯的影响,是俄罗斯与欧洲其他大国间的重要缓冲国。其政策主张与外交倾向不可避免地、同时也是不可抗争地要受到来自俄罗斯的牵引。冷战的结束,特别是苏联的解体给了乌克兰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然而,地理位置的不可变更性决定了乌克兰的特殊命运:一方面,它从俄罗斯得到了经济上、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支持与帮助,但另一方面,它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俄罗斯的影响对其国家主权的侵蚀。有主见的政治家们开始寻求借助外部力量制衡俄罗斯。 而对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来说,这却恰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作为当今世界上惟一超级大国的美国,在苏联解体后同样面临着一种安全困境,即霸权国对于未来挑战国的一种隐忧。任何一个霸权国都会对其地位的巩固存在一种担忧,从而寻找并扼杀可能的敌手,以避免自己的噩运降临,历史上这一类例子并不少见。而美国的战略家已经看到了在未来15年内,可能对美国提出挑战的只能是俄罗斯和中国。而俄罗斯以其雄厚的核潜力及国家发展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更有可能成为威胁美国战略利益的国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急于填补在中亚和东欧出现的力量真空。并借这一过程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将俄罗斯全然置于美国的监控之下。 乌克兰与欧盟的关系由来已久。1991年8月24日乌克兰宣布独立后不久,欧盟就承认乌克兰的独立。1992年,欧盟启动了向乌克兰提供技术援助的计划。1993年,乌克兰议会决定将加入欧盟作为乌克兰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众所周知,乌克兰既有独特的地缘政治优势,也有原苏联遗留的先进的军工技术;既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也有不小的市场规模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在军事领域,乌克兰的重要性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欧盟东扩是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形势与政策

从当今形势浅论乌克兰危机 作者署名:林海青 中文摘要:乌克兰危机的演变的速度之快犹如闪电,超乎人们的想象。就在克里米亚完成全民公投拟加入俄罗斯的第二天,即3月17日克里米亚会议即做出决定,以新的自治主体加入俄罗斯联邦; 而在演说之后的10分钟即与克里米亚总理、议长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市长签署了克里米亚加入俄 罗斯联邦的协议 关键词:乌克兰当今形势危机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原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之一,是仅次于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的第三大加盟共和国。乌克兰东连俄罗斯、南接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地理位置重要,是欧洲联盟与独联体特别是与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交叉点。乌克兰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市场之一,是世界上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乌克兰人属于东斯拉夫族,与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血缘密切。乌克兰是一个新兴的自由市场经济体,乌克兰工农业较为发达,重工业在工业中占据主要地位。乌克兰的军事领域仍保留着庞大的武装力量系统。乌克兰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为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 乌克兰危机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2013年11月22日,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2014年2月22日,亚努科维奇被议会罢免其总统职务,并宣布提前于同年5月25日举行总统大选。3月11日,克里米亚议会通过了克里米亚独立宣言。4月7日,乌克兰顿涅茨克亲俄者宣布“独立拟公投入俄”。4月30日,图尔奇诺夫宣布,乌武装力量进入全面战备状态,决定征兵。12日,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宣布成立独立“主权国家”。25日,乌克兰举行总统选举。27日,乌政府称夺回顿涅茨克机场。 乌克兰冲突不断升级,两方僵持不下。 普京上策是以克里米亚为基地,控制要害,树立一个样板,让乌克兰各地乃至其他独联体国家效仿。显示俄罗斯在东欧地区的影响力,动摇美欧的控制。让乌克兰反对派得到国际承认,通过乌克兰亲俄派实现对乌克兰的控制,效仿美欧在叙利亚,利比亚的做法,既得实惠,又不落口实。进一步通过外线作战,支持亚非一些国家,动摇美国的势力范围。此外通过军事以外的途径,与美欧对抗。以此逐渐恢复在乌克兰的利益,甚至影响到其他东欧国家。用当年美国颜色革命的手段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下策则是允许乌克兰东南部各州独立,进一步入俄,进军乌克兰东南部,控制当地地区。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简介(初稿) 姜莉莉 2011-2-25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 简 介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巴顿焊接研究所在杰出的工程师、学者、科学院院士叶甫盖尼.奥斯卡洛维奇.巴顿先生的倡议下,于1934年1月成立。研究所是在电焊委员会的焊接实验室和基辅工学院的工程构筑物教研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巴顿院士确立的焊接研究所在焊接领域的基础科学方向,一直沿用至今。1953年至今,研究所的所长是科学院院士鲍里斯.叶甫盖尼耶维奇.巴顿。 研究所的早期工作:证明了焊接结构加工在原理上是可能的,焊接结构加工不仅在耐久性和可靠性上不亚于铆接结构,而且技术和经济指标都相当优越,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1940年前,使用焊剂的高效自动电弧焊接工艺完成了研制,并开始应用于国家工厂。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研究所的工作人员正是采用这种工艺,在乌拉尔山脉的坦克厂车间里焊接装甲钢,流水作业生产了T-34坦克的焊接车身,并使另一种军事装备的焊接实现了机械化。战前和战时是研究所新的科学学派形成的时期,1945年焊接研究所以叶甫盖尼.奥斯卡洛维奇.巴顿命名,就是对这种学派威望的充分肯定。 在战时国民经济遭到破坏的恢复时期,研究所的全体人员致力于扩大借助于焊剂的高效自动和半自动化焊接的应用范围,用以取代手工焊接,致力于使焊接结构合理化,使焊接生产工业化。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在安装过程中直接进行板材结构的自动焊接。这一时期的工作对战后工业的恢复速度起到决定性影响:新的

现代化的建筑金属结构制造业得以发展,重型、运输、化学、动力及其它领域机械制造中高可靠性的焊接零部件得以生产。研究所工作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研究所开始研究大厚度的金属熔化焊接工艺-电渣焊。这种工艺使重型机架、锅炉、水力机组和其它独一无二的锻焊结构和铸焊结构的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晚些时候,研究所与中央机器制造技术研究所及其他机构共同研制出的在碳酸气体中使用金属丝进行焊接的方法在工业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从而保证了焊接工作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高。脉冲电弧焊、焊丝混合气体(活性气体和惰性气体)保护焊的工艺和设备的研制是熔化电极电弧焊的进一步发展。 20世纪50年代起,在科学院院士鲍里斯.叶甫盖尼耶维奇.巴顿的倡议下,研究所针对使用焊接热源以获取更高质量高可靠性的金属和合金的研究开展论文检索和实验研制工作。该技术领域被命名为-专业电力冶金学,是目前研究所第二重要的科研方向。全体员工在这一新领域的工作又一次推动了现代化高质量冶金学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究所又形成了一个科研方向-保护涂层和耐磨层的热喷涂。近年来,研究所研制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活体焊接技术,该技术已在动物身上通过鉴定,并使用在人体的外科手术中。 1969年宇宙飞船“联盟6号”的宇航员В.Н. 库巴索夫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在设备“火神号”上进行的独有的电子束、等离子和熔化电极焊接试验,这些焊接方法都是由焊接研究所研制的。理所当然地,航天工艺学开始了,这一学科对于征服宇宙空间具有大的意义。1984

模联乌克兰危机dr范例

决议草案 起草国:俄罗斯联邦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安哥拉共和国 附议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共和国马来西亚联邦白俄罗斯共和国阿根廷共和国立陶宛共和国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回顾2014年2月27日亚努科维奇先生所发表的声明; 回顾2014年3月20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的决议; 回顾2014年3月20日俄罗斯联邦政府声明; 回顾1970年《国际法原则宣言》以及各国于1975年签署的《赫尔辛基最后文件》; 明确克里米亚共和国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市公投的合法性,公投的结果体现了克里米亚地区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市人民的意愿,应正视人民的选择; 强调克里米亚公投符合民族自决原则,是完全合法的行为; 强调坚持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的合法性; 强调克里米亚半岛58%的居民为俄罗斯裔; 明确强调俄罗斯联邦对克里米亚共和国主权具有法理基础; 遗憾的注意到乌克兰方面缺乏和解的诚意; 1.强调该危机应该在联合国框架下解决,反对一切以和平为借口的单边行动; 2.赞赏中国、俄罗斯、阿根廷、安哥拉、马来西亚、立陶宛、新西兰、印度尼西亚、法国 等国。为解决该危机所做出的努力; 3.希望世界各国不要干涉乌克兰内政; 4.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为该危机的推手; 5.认为安理会与国际社会应该尊重克里米亚与塞瓦斯托波尔市人民的意志与选择; 6.声明克里米亚共和国与塞瓦斯托波尔市的全民公投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 7.重申克里米亚共和国的公投体现人民的意愿,克里米亚共和国独立是完全合法的; 8.着重强调克里米亚共和国以及塞瓦托波尔市全民公投结果; 9.质疑乌克兰执政当局的合法性; 10.敦促有关国家保持克制,冷静解决该危机,俄方将撤离克里米亚半岛所驻地面部队,以 表诚意; 11.要求乌克兰停止对抗行动,停止东部与南部乌克兰安全部队的调动; 12.要求派遣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乌克兰,稳定乌克兰的政治局势; 13.要求联合国派遣督察小组,监督俄乌双方和谈; 14.谴责某些国家对俄罗斯不当的制裁; 15.强烈谴责美国、埃及等国对俄罗斯的战争挑衅; 16.注意到乌克兰东部人权状况的持续恶化,深切关注乌克兰东部俄罗斯裔居民人身财产安 全; 17.呼吁世界各国给予乌克兰人道主义援助,俄罗斯、中国、法国、安哥拉四国将积极促进 乌克兰东部人道主义援助的常态化; 18.严重关切乌克兰政治难民增加; 19.请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制定相关措施,保障难民的基本权益; 20.呼吁世界各国为因为乌克兰政权动荡而造成大量政治难民提供庇护; 21.呼吁力所能及的国家做出努力缓解乌克兰严重动荡的政治局势; 22.强调各国对乌克兰危机可以做出正确的抉择,坚持反对利用武力解决乌克兰问题; 23.呼吁各国可以通过和平友好的方式解决支持乌克兰问题; 24.强调各国不可以利用武力的方式来解决乌克兰问题;

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的科技

协作项目[最新]乌克兰国家科学院所属研究所的科技合作项目 xx国家科学院物理机械研究所 1.为观察地下输送管线的信息测量系统。寻找地下输送管道腐蚀性损伤的装置及工艺。 为确定保护地下管道免受锈蚀,借助接触的电子异构现象的合理使用非接触的测量电流方法。 装置бит-квп ;信号发电机及орт, орт+b ,dп-2轻便仪器。 寻找地下管道、地下电缆层位的位置及深度。有效的检查绝缘的覆盖物,及电子化学保护的状况的检查,对于损伤的预先警告,在不掘地的条件下发现锈蚀的位置。 2(用于研究材料的超声波计算体层X线照相UST,2000。 对于声学鉴定材料空间分配的无害操作的规定如下:推行速度,纵向、横向和表面超声波的线性衰减系数,确定研究材料物理力学鉴定的空间分配:弹性(弹性系数)、强度(强度系数),工艺(硬度),结构(内核大小、晶粒间腐蚀作用),还有强度变形状态的参数(强度动量,动量不变量)。可能在制作和确定他们形式,线性大小和定向范围时运用对弱反差故障的空间分配的修复。3(用于多层材料的无线电波鉴定的方法,自动化计算机体系和微型信息处理仪器。 建立介质材料无害操作的新方法的研究方向和如下问题的解决: ——粘附于平球形组合材料的分层探伤法(环绕РЛС和飞机的组成成分);防护介质的(油漆颜的、沥青的、聚合的)覆盖层粘附故 障分层的无破坏性操作;在防护覆盖物下的腐蚀物质的鉴定。测定 单独介质结构层的参数。大多数电磁铁НВЧ方法:新的信息操作(解决逆向问题);新无线电物理学方法(多频率的探测检查);无 接触检查,单向通过检查对象;检查材料厚度的宽范畴:从千分

尺(油漆颜覆盖物和表面腐蚀缺陷)到厘米(结构材料和制作)。 4(金属制作和结构的电流检测仪器。 研究仪器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运用:用于航空,火箭技术和汽车制造领域的金属制作和结构的检测。大部分的研究仪器:同时改变几个OK参数;运用输出信号处理程序大大减少了用于综合OK检测包括显示表面和表面下裂痕、气孔、以及电磁铁和几何OK参数的改变的仪器数量。这减少了电流检测仪器生产的经济耗费。 5(光谱计量学和光学数字研究的叙述和信号的信息操作。 光学数字结构用于变化相位伪造形式的光学标记的贷款票据的 识别,重要文件有价证卷的光学防伪。 光学数字分光光度计用于在340,800HM光谱范围内生物上积极物质的快速分析。 用于材料中变形张力研究,包括结构材料力度损坏研究的数字和光学光谱平行的方法和体系。 6(用于汽车维修和延长使用期限的保护和恢复覆盖物和消耗材料。 工艺,设备和消耗材料用于标明防护恢复覆盖物以便延长机械和构造的资源的电弧金属处理。防护覆盖物规定了金属结构防空气腐蚀,潮湿环境和磨损。作为消耗材料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了独特的药粉导线,还有铝和锌的导线。工作期限到25年。恢复覆盖物用于恢复用坏了的成对的流向弯(活塞,连接杆,平弯和曲轴),还有轴承和其他部件的配装位置。恢复零件的工作期限在新的水平上。 7(含氮环境的操作中钛合金的表层强化技术 这个技术在钛表层漫射的机床机上用含氮环境操作中的氮形成。这就在近表层由于金属边缘物理化学强化过程形成了必要的结构相位状态。由于形成了深100,200微米高坚固性的深层的漫射地带这个技术保障了高耐用性和耐腐蚀性。

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及影响

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 一.2013年11月21日政府放弃与欧洲联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在迈向欧盟的“西进”道路上突然调头“向东” 1. 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总理阿扎罗夫当天辩解说,政府依据眼下经济状况作出这一决定,不能为这份“欧盟准成员国”协定而放弃与俄罗斯的贸易。大约3000人当天冒雨聚集在基辅市中心独立广场,挥舞欧盟旗帜和一些标语,抗议政府放弃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这份协定历经多年协商,准许乌克兰加入以欧盟为主体、包含挪威等非欧元国家在内的自由贸易区,在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今年3月草签协定,原定本月29日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召开欧盟峰会之际正式签署。欧盟先前把乌克兰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作为签署联系国协定的条件之一。不过,乌克兰议会21日再次投票否决准许季莫申科赴德国就医的提案。这名曾发动“橙色革命”上台、又因滥用职权罪入狱服刑的亲西方政客22日通过律师发表声明,呼吁民众上街,抗议政府在入盟问题上突然改变立场。 2.担忧对俄贸易.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22日为政府放弃联系国协定辩护:这是“一个艰难决定,但从眼下国内经济状况看,这是唯一可行的做法”。政府眼下财政吃紧,明年要向俄罗斯支付170多亿美元天然气费用,还要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方面偿还37亿美元债务。俄总统普京本月9日会见乌总统亚努科维奇时明确表示,如果乌签署

联系国协定,将“立即失去很多,俄将限制乌商品进口”;相反,如果乌加入俄主导的关税同盟,将“立即获得利益,包括天然气价格优惠”。乌克兰“协和资本”投资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9个月,乌克兰对欧盟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今年年初以来,乌俄贸易额大幅减少,乌克兰经济因此遭受重创。阿扎罗夫说,乌克兰无法承受失去与俄罗斯贸易往来的损失。 二.2014年1月22日.乌克兰反对派向总统下最后通牒:24小时内举行选举 1.反对派威胁发起更大规模抗议.乌克兰反对派领导人22日向该国总统亚努科维奇发送了最后通牒,要求当局在24小时内举行选举,否则将承受民众更大规模的反抗。目前,反对派已经要求总统亚努科维奇解散政府,并废除严格的反抗议法案。反对派指出,“总统先生,你还有机会解除此次危机。提前选举可以改变当下冲突局面,我们也会极力促成此事。”反对派领袖还称,“如若不成,明天(23日)我们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抗议,警方如何对我们,我们则会以牙还牙。”亚努科维奇已经表现出妥协的意愿,还表示称,此前与反对派领导人会晤过程中未达成共识。 2.乌总理宣布政府做好对话准备.乌克兰总理阿扎罗夫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对反对派要求24小时内举行选举的最后通牒做出了回应。阿扎罗夫对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表示,反对派领导人在发出最后通牒时应该“更加谦逊”。他同时宣布,政府已经做好对话准备。

乌克兰局势分析

乌克兰局势分析 3月21日,克里米亚正式加入俄罗斯;4月8日,哈尔科夫亲俄抗议者宣布独立;5月12日,顿涅茨克和芦甘斯克宣布独立。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爆发,其中蕴涵着新一轮的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俄罗斯之间的角力,其中最主要是其本身的地理缘故政治特点和政治形式,以及乌俄,乌美(欧),俄美的三个利益体之间的对各自利益之间的争夺,正是这些因素导致了这场危机的发生。 一、乌克兰特殊的地理位置 乌克兰处于欧洲大陆心脏之中,因此,在欧洲上更具地理战略意义。东部靠近俄罗斯,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加上乌克兰拥有极具战略意义的黑海出海口,所以它极大地影响着俄罗斯黑海舰队的活动,假如失去了乌克兰,俄罗斯在黑海的主导地位也会因此而丧失。因此乌克兰处在的地缘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希望重新崛起的俄罗斯和希望抑制俄罗斯的西方国家的必争之地。 二、乌克兰现状 1、乌克兰权利体制失衡 在乌克兰现行宪政体制下,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权力过于集中,议会对总统制约能力有限,而政府就是一个总统的执行机构。总统有权解散议会,经议会批准任命总理、总检察长,有权直接解除总理和总检察长职务、任命各地方政府领导人。议会有权弹劾总统,但程序非常复杂。 2、乌克兰经济东、西部发展失衡 乌的主要贸易伙伴是俄罗斯和欧盟。乌传统优势出口商品是冶金、化工、机械、军工产品,而这些工业基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仅东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占乌全国的60%—70%。此外,东部地区工业发展能源大部分来自俄罗斯。西部地区对外贸易收入主要来源于与波兰等国的经贸往来,但这些国家加入欧盟后,乌西部地区被挡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之外,每年因此损失数亿美元。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地缘性决定,前者要求密切与俄的合作,而后者希望尽快融入欧洲。经济利益决定了东西部之间的深层次矛盾,这一因素被乌两位候选人在大选中加以利用。 3、历史、民族、文化、宗教等因素的冲突 乌克兰西部地区是通向欧洲的走廊,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这里的居民主要是乌克兰族和波兰族、犹太族、白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大多信仰天主教。东乌克兰与俄罗斯接壤,这里与俄罗斯联系最密切,人文也最相近。信仰东正教的俄族人主要聚居在卢甘斯克、顿涅茨克、克里米亚等东南部地区。自乌独立以来,东南部地区居民主要说俄语,在地缘、历史、感情上很难接受苏联解体的现实,曾经提出过区域化或实行联邦制国家的要求,还提出过分离主义口号。比如乌克兰独立后克里米亚要求回归俄罗斯事件,1993年顿巴斯(由顿涅茨克和卢甘斯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94分

当前国内外形势和热点问题解析 1.我国经济发展的阻力是()。(3.0分) A.自然资源紧缺 B.经济结构发展模式问题 C.国际形势紧张 D.生产力水平低 我的答案:B答对 2.我国与周边()国家有领土领海资源争议。( 3.0分) A.1个 B.2个 C.4个 D.6个 我的答案:D答对 3.我国与周边()国家有领土领海资源争议。(3.0分) A.1个 B.2个 C.4个 D.6个 我的答案:D答对 4.冷战结束,国际形势的主要问题是()。(3.0分) A.苏美争夺 B.东西方对抗 C.经济问题 D.军队问题 我的答案:C答对 5.我国当前面临的经济压力是()的问题。(3.0分) A.能否停滞增长 B. 能否超速增长 C. 能否稳步增长 D.能否保持高速增长 我的答案:D答对

6.当今世界的主题是()。(3.0分) A.和平与发展 B.改革与开发 C.民主与人权 D.人口控制与环境保护 我的答案:A答对 7.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形成()(3.0分) A.外交无敌国 B.少数敌对国 C.外交多敌国 D.全部敌对国 我的答案:A答对 8.我国当前的核心任务是以()为中心。(3.0分) A.经济建设 B.文化交流 C.科技发展 D.军事发展 我的答案:A答对 9.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形成()。(3.0分) A.外交无敌国 B.少数敌对国 C.外交多敌国 D.全部敌对国 我的答案:A答对 10.当今世界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主要是由于()造成的。(3.0分) A.欠发达国家 B.落后国家 C.发展中国家 D.发达国家 我的答案:D答对

乌克兰地理概况

一、乌克兰概况 乌克兰国(UKRAINE,УКРАИНА)为原苏联重要加盟共和国,总面积为603700平方公里,是欧洲除俄罗斯外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处东欧之南,东邻俄罗斯,北接白俄罗斯,西与波兰、斯洛伐克毗邻,西南同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南濒黑海和亚速海。东西长1316公里,南北宽893公里,总面积为60.37万平方公里,与法国相当。最大山系为西部的喀尔巴阡山,最高峰戈尔维拉峰海拔2061米。最长河流第聂伯河发源于俄罗斯,流经乌克兰河段长981公里。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米亚半岛南部为亚热带气候。1月平均气温-7.4℃,7月平均气温19.6℃。 乌克兰有广阔而又平坦的大平原,平原占乌克兰国土面积的95%,水利资源充足,农 地草场灌溉便利。乌克兰除了拥有世界著名的黑海和亚速海海域外,境内还有无数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其中流径在100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00多条。其中最著名的是第聂伯河,为欧洲第三大河,从北向南贯通全境流入黑海,全长约1204公里;第聂伯河所经之处又形成许多河湾,其中第聂斯特罗夫斯基河湾最大,被当地人称之为"海",它的水域面积约有360多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北顿涅茨河、德涅斯特河、南布格河等。第聂伯河在乌克兰境内形成了一系列大水库。众多的河流构成了乌克兰南北贯通、东西交流的水利资源网络。 乌克兰森林密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拥有的森林和草原面积也相当可观。森林面积约有840-860多万公顷,覆盖率为15%以上。由于地势平坦,易受大西洋暖温气流的影响,乌克兰以温和的大陆性气候为主,克里木半岛南部呈亚热带气候。境内1月的平均气温从北至南由零下7-8摄氏度逐步上升到4摄氏度;7月份的平均气温北部为18-19度,南部可达到24度。东南部的年降水量为350毫米左右,喀尔巴阡山地区为1300-1700毫米。 1998年乌克兰的人口为5048万,而1991年曾经有5194.4万。其中,城市人口约占68%,农村人口约占32%。近10年来,乌克兰人口减少有几个原因,如由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的影响、国家经济转轨、人才外流等等。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资料,乌克兰有30-36%的人口居住在农村或小城市。 乌克兰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主体民族为乌克兰族,占全部人口的70%以上;俄罗斯族 占总人口的20%以上,此外还有白俄罗斯人、犹太人、波兰人、保加利亚人、匈牙利人、 希腊人等约100个民族。 乌克兰的行政区划分为一个自治共和国(克里木)、两个直辖市(基辅和塞瓦斯托波尔)和24个州,首都是基辅,人口263万。基辅是一个古老而现代的花园式大都市。它不仅是乌克兰政治经济、生态环境、文化科技、交通运输的中心,而且是欧洲东斯拉夫国家的发祥地。它始建于公元5世纪,是斯拉夫民族历史上的第一个都城,被誉为"俄罗斯城市之母"。其他主要的城市有哈尔科夫(155万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115万人)、顿涅茨克(109万人)、敖德萨(105万人)等。 乌克兰是原苏联的第二经济大国。由于拥有适于种植业、养殖业和渔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农业经济一直比较发达。早在十月革命前乌克兰就享?quot;欧洲粮仓"的美誉。在20世纪的苏联时代,也一直保持着"面包篮子"的称号。 乌克兰的矿藏资源非常丰富,工业生产实力雄厚。主要有顿涅茨克的煤、克里沃罗格的

乌克兰当前状况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内因

乌克兰当前状况的经济和政治根源内因 乌克兰地处俄罗斯与欧洲的缓冲地带,复杂的地理、政治、经济格局使得该国近年来政局变化莫测。 乌克兰危机是由2013年底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中止和欧洲联盟签署政治和自由贸易协议,欲强化和俄罗斯的关系导致。2013年11月22日,乌克兰亲欧洲派在基辅展开反政府示威,抗议群众要求政府和欧盟签署协议、亚努科维奇下台、提前举行选举。至此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 截至今日,乌克兰危机已经持续近两年,那么战乱下的乌克兰的政治经济状况又如何? 一、当前状况的经济和政治 (一)经济 当前乌克兰经济严重衰退,形势岌岌可危。 (1)根据乌克兰“协和资本”投资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前9个月,乌克兰对欧盟出口额为146亿美元,对俄罗斯出口额为211亿美元。2013年年初以来,乌俄贸易额大幅减少,乌克兰经济因此遭受重创。 (2)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7%,预计2015年下降4.3%。全国近半数企业停产,货币贬值66%,通胀率超过30%,居民实际收入缩减一半以上。外汇储备急速缩水至50亿美元。标准普尔将乌长期主权外汇信用等级由“CCC”降

为“CCC-”,信用评级展望由“稳定”降为“负面”。经济运转基本靠美欧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款和援助维系。 (二)政治 乌克兰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为主权、独立、民主的法制国家,实行共和制。总统代表国家的最高元首。实行多党制。截至2012年2月,共有198个政党在乌司法部注册登记。 (三)外交 乌新政权视美西方为外交优先方向,坚定推进加盟入约融欧进程;谴责俄侵略行径,拒不承认克里米亚并入俄,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同情和支持;寄希望于美欧助其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防范俄继续肢解乌。2014年9月16日,议会正式批准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12月23日,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放弃不结盟地位法案,决定加强与北约合作。因为克里米亚和乌东部问题,乌俄关系已降至历史低点。 (四)军事 智库卡内基欧洲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朱迪?登普西说,乌克兰危机持续的原因是各方签署的停火协议未能得到有效执行。从机制上看,停火协议缺乏权威监督。另外,随着危机持续,乌克兰冲突各方的互信几乎消磨殆尽。 有政治分析师认为,乌克兰政治危机的直接导火索虽然是乌政府2013年11月决定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但最根本原因还是国内民众在“向东走”还是

乌克兰局势与中俄自贸区的发育

乌克兰局势与中俄自贸区的发育 当前乌克兰局势从亚努科维奇总统戏剧性地被忽然推翻以来,逐步越演越裂,流血不断,未来的动荡还将持续许多年,这场危机谁赢谁输呢? 从亲俄的亚努科维奇总统被推翻来看,俄罗斯受到了损失。尽管其随后又促使克里米亚回归俄罗斯,且乌克兰东部地区也有亲俄势力在活动,但在乌克兰基辅当局大兵压境下,尚不容易支撑下去。 在整个动荡的政局变化之下,最深层次的其实是经济原因。中西部地区的乌克兰人想跟欧美过好日子,东部俄罗斯族聚集区的人民则想跟着俄罗斯过好日子。 以目前的形势下,单凭俄罗斯一国,甚至加上独联体,整个经济的规模与欧美还有极大的差距,尚不足以消化乌克兰的产品。过去中国想与俄罗斯建立自由贸易区,但都被其婉拒,原因在于俄罗斯希望尽享独联体老大的利益,但是若像此次,小兄弟嫌老大力量太弱时,俄罗斯也只能放弃大半个乌克兰了。因为实力不济了。而且此次乱局对俄罗斯也是一个警醒,很可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蔓延,使其他独联体国家,甚至俄罗斯本土都有可能分离,因为欧美规模大,经济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将拉下俄罗斯一大截。 当前俄罗斯向东看,与中国合作是一种好的政策,但短板是经济合作的规模太小,中俄双边贸易远不如中美、中欧、中日甚至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水平。要发展中俄贸易水平,促进该地区整体经济快速发展,唯有加快建设中俄自贸区、中国与独联体自贸区、以至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的自贸区。唯有这个区域建成自贸区后,才能使经济加速一体化,释放经济发展的潜能,从而使俄罗斯面对北约的东扩,特别是经济的东扩方面,更有一个广阔的大后方。 当前中国在建设自贸区的进程中也是频频受挫,中日朝自贸区谈判受政治干扰,谈判旷日持久结果难料,中国与东盟的自贸区其实也受到菲律宾、越南等国的搅局。跨太平洋自贸区TPP其实美国也提排挤中国的。就连与同胞台湾的自贸区也是一波三折。 此时若俄罗斯及独联体能与中国开展自贸区谈判,则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贸易大环境,帮助中俄两国共同打开经济大发展的契机,从而改变世界经济版图。 乌克兰的局势只要俄罗斯不放弃努力,欧美就难以独吞乌克兰,但若俄罗斯经济不增强吸引力,就难以根本上阻止对其的分离挑战。 建立中俄自贸区本是世界潮流,而加快建成,将考验普京总统的高瞻远瞩的战略决断力。这比收复克里米亚为俄罗斯及独联体各国人民更能带来福祉。 几年来,中国曾花大力气以大的礼让希望推进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然而像越南、菲律宾等一些国家偏偏要在南海问题上发难,特别是菲律宾到黄岩岛来闹事,表面是领土问题,实质是扰攘,干扰和牵制中国与东盟的关系,最大的损害是迟滞中国与东盟自贸区的顺利建成及发挥有益的作用。受此影响,以及类似的东海上的纠纷,中日、中韩的自贸区的谈判实在是旷日持久,事倍而功半。以政治和领土等问题纠缠,实质是拖住了经济的发展。 随着李克强副总理访俄,使我们看到了破局的希望。中俄也有希望建成欧亚区域范围最大的自贸区。将两国经济互补的有利因素充分利用起来,尝试进行自贸谈判。不论起步多么艰难,但如果建成对中俄两国效益都是最大的。其实俄罗斯已与白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建成了一个自贸区,中国加入进去,就能使整个自贸区的规模大大扩大。在中国大力拓展内需的战略调整情况下,率先北上西进,突破西北方向的自贸区建设,将对整个区域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效益。 为促进中俄自贸区的建设,还可以与周边友好国家开展早期收获的自贸区谈判,例如与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等先谈起来,看哪一国可以先谈成,然后积极实践,逐步使人看到与中国建成自贸区的积极意义。此外诸如与朝鲜、伊朗等国家,甚至是印度也可以通过

乌克兰人为何宁愿相信中国人也不信俄国

乌克兰人为何宁愿相信中国人也不信俄国 2015-06-02 08:44:08 归档在我的博文|浏览57275次|评论4条 孙越:我的东乌克兰之旅 2005年至2013年期间,我曾经数次在乌克兰游历,足迹遍及乌克兰,从基辅西出利沃夫,再折返东进哈里科夫;后来又从莫斯科直飞尼古拉耶夫,最终南下敖德萨。 我的教父,作家诗人布兹尼克是乌克兰东南古城尼古拉耶夫人士,却持俄罗斯护照,常年住在莫斯科。 布兹尼克带我多次前来乌克兰尼古拉耶夫市,这座帝俄时期和苏联时期的船坞之城,由于涉及军事秘密的缘故,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尚不对外国人开放。 中国人知道它,也是因为1999年从这座城市买到了苏联航母半成品"瓦良格"号。 我曾在布兹尼克的岳父家小住,那是位于南布克河边,一座名叫索尼辛的小村子,它极为偏僻的,距离市里大约一小时车程。 有一年,我从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乘坐法国航空公司一架螺旋桨式的小飞机,飞往乌克兰东南重镇尼古拉耶夫,大约2个小时后抵达。机上唯一的空姐告诉我,尼古拉耶夫机场很小,每天只有2个班次的飞机起降,它的建筑规模还不及北京首都机场的十分之一,而且这条航线开开停停,极不稳定。2008年时,航线开辟5个月后便一度中断,航空公司对外宣布的原因是,客流稀少,得不偿失。而我

在乌克兰得到的消息,航线一度中断,是乌俄关系紧张所致。后来我在尼古拉耶夫机场的亲历,证明乌俄关系紧张,是航班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那次,我飞抵尼古拉耶夫后,随着20位为旅客,顺着颤巍巍的小舷梯下了飞机,当地的海关和边检人员立即包围过来,他们神情严肃,令众人不得离开飞机,他们先爬上飞机,仔细检查了机上,确认没有遗留物后,才领着我们鱼贯走向海关。一位边防局上校警官单独将我领进办公室,说要对我进行问话,宣称海关对入境尼古拉耶夫市的外国人问话,是警察例行公事,而且问话内容要填入表格,签字生效。 我觉得此举很是奇怪,我在世界各地旅行,前所未闻。不过后来,我跟上校谈得投机,我问旅客入境,填表签字,所为何来,他看看四下无人,悄声说:"谁让你从莫斯科来呢!"至此我才明白,从俄罗斯入境乌克兰,绝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简单。 在尼古拉耶夫,尽管你周遭的气氛,与俄罗斯无异,俄罗斯式的建筑,教堂,俄语,店铺等等,甚至空气中弥漫着与莫斯科同样的气味,但历史却在冥冥中提示,俄罗斯与乌克兰现在不仅不是一个国家,而且俄乌克兰那段不寻常的历史,正在逐渐发酵,似乎要生成一种难以名状的特殊物质。 类似情况也发生在俄罗斯海关。乌克兰东部城市哈里科夫,与俄罗斯一侧的白城隔界相望,由于白城是乌克兰族聚居地,两国各有亲属居住在对方城市,亲属朋友之间走动频繁。苏联解体之前,两国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