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7月考试《神经病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科大学2012年7月考试《神经病学》考查课试题





中国医大2012年7月考试《神经病学》考查课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V

1. 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小脑后下动脉闭塞引起的延髓背侧梗死,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或Wallenberg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常见的一种类型。老年人多由血栓形成引起,而青中年人多为心原性或动脉原性栓塞引起。实际上本综合征大部分并非小脑后下动脉本身闭塞,而是小脑后下动脉分出处附近的椎动脉闭塞引起。


2. 开关现象

帕金森病患者长期应用左旋多巴类药物后出现的药效波动现象。左旋多巴类药物作为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基础用药,早期临床运用效果很好。然而,服用左旋多巴类药物3年~5年后,药物的局限性会出现,开关现象出现在服药后期。就是说一天当中,患者的症状在突然缓解(开期)与加重(关期)之间波动,可反复迅速交替出现多次。这种变化速度非常快,且不可预测,如同电源开关一样。临床上形象地称这种生理现象为开关现象


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指伴有局灶症状的短暂的脑血液循环障碍,以反复发作的短暂性失语、瘫痪或感觉障碍为特点,症状和体征在24小时内消失。


4. 脊髓半切综合征

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损伤平面以下同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深感觉消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对侧肢体痛温觉消失,双侧触觉保留。感觉障碍平面较脊髓受损节段低。


5. Bell现象


上组面肌瘫痪导致病侧额纹消失,不能抬额蹙眉,眼睑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方转动而露出白色巩膜(称Bell现象)。



二、单选题(共 5 道试题,共 10 分。)V

1. 两脚并拢直立,然后闭目,称为:
A. Lasegue征
B. Romberg征
C. Kernig征
D. Hoffmann征
E. Brudzinski征

B

满分:2 分
2. 下列哪项不是上运动神经瘫痪的特点
A. 肌张力增高
B. 腱反射增强
C. 肌萎缩明显
D. 有病理反射
E. 瘫痪以整个肢体为主

C

满分:2 分
3.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不常有的表现
A. 病理反射持续阳性
B. 大小便功能正常
C. 脑脊液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
D. 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
E. 脑神经障碍

A

满分:2 分
4. 周围神经损害后可出现
A. 肌张力增高
B. 腱反射活跃
C. 感觉丧失
D. Babinski征阳性
E. 肌力增加

C

满分:2 分
5. 三叉神经痛最常用和最有效首选药物是
A. 苯妥英钠
B. 哌咪清
C. 巴氯芬(氯苯氨丁酸)
D. 维生素B12
E. 卡马西平

A

满分:2 分



1. 如何鉴别诊断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下运

动神经元瘫痪的鉴别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瘫痪的范围 影响肌群而非个别肌肉 可为个别肌肉
肌萎缩 不明显,可由失用引起轻度萎缩 明显,可达整个体积的70-80%
肌张力 痉挛性增高 受累肌减压或弛缓
腱反射 亢进 减低或消失
病理反射 有 无
肌束(或肌纤维)颤动 无 可有
肌电图 用力收缩时动作电位波幅增高,肌肉不同点的动作电位的同步性少见 用力收缩时动作电位波幅正常或减低,肌肉不同点的动作电位的同步性常见,纤颤电位、正尖波


2. 重症肌无力危象如何鉴别及进行抢救?

重症肌无力危象的鉴别

(1)肌无力危象 肌无力危象为疾病发展的表现,多因感染、分娩、月经、情绪不稳定、漏服或停服抗胆碱酯酶药物,或应用呼吸抑制剂吗啡、神经-肌肉阻断剂如庆大霉素而诱发。有上述诱因者,静脉注射腾喜龙2~5mg或肌注新斯的明0.5~1mg,肌无力症状有短暂和明显的好转。临床表现吞咽、咳嗽不能,呼吸窘迫、呼吸困难乃至停止的严重状况。体检可见瞳孔扩大,浑身出汗、腹胀、肠鸣音正常,新斯的明注射症状好转。

(2)胆碱能危象 胆碱能危象为抗胆碱脂酶药物过量,使终板膜电位发生长期去极化,复极化过程受损,阻断神经肌肉传导。多在一小时内有应用抗胆碱脂酶药物史,除表现肌无力症状外,尚有胆碱能中毒症状,表现为瞳孑L缩小,出汗,唾液增多,肌束颤动等胆碱能的毒蕈碱(M)样作用和烟碱(N)样副作用,腾喜龙试验出现症状加重或无改变,而用阿托品0.5 mg静注,症状好转。除肌无力的共同特点外,患者瞳孔缩小,浑身出汗,肌肉跳动,肠鸣音亢进,肌注新斯的明后症状加重等特征。


(3)反拗性危象 反拗性危象主要见于严重全身型患者,多因胸腺手术后、感染、电解质紊乱或其他不明原因所引起,药物剂量未变,但突然失效。检查无胆碱能副作用征象,腾喜龙(edrophonium, 一种短效抗胆碱酯酶药)试验无变化。

重症肌无力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如长期不治疗有些患者的病情是比较的危急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对重症肌无力的抢救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此种疾病的抢救措施主要可以有以下几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重症肌无力病人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或昏迷,监测血氧饱合度低于0.90,动脉血气分析PO2<8kPa(60mmHg),PCO2>7.6kPa(50mmHg),就可诊断肌无力危象所致低氧血症。此时应紧急气管切开,果断行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如重症肌无力的抢救效果不满意应查找原因。

2.保持呼吸道通畅:重症肌无力病人咳痰无力,呼吸道分泌物易潴留,应每隔20

~30分钟吸痰1次,每次吸痰时间不超5秒,在两次吸痰之间呼吸机应加大氧量,以保持血氧浓度。

3.及时给抗胆碱酯酶类药物和激素。如新斯的明1mg肌注或溴比斯的明60mg鼻饲管注入。地塞米松10~20mg加液体中静脉点滴。同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及气管内给药预防肺部感染。

4.多采用同步通气(SIMV)方式,潮气量不宜过大,平均8~12ml/kg,呼吸频率每分钟14~20次,但氧浓度不应太低,一般50%~60%,吸:呼为1∶1.5。根据重症肌无力病人表情、皮肤颜色、呼吸方式、动度、次数、血氧饱合度及动脉血气分析来调整呼吸机参数,是重症肌无力的抢救方法之中重要的一点。

5.脱离呼吸机应逐渐减少氧浓度、潮气量和呼吸频率,然后间断停机。视重症肌无力病人已具备独立自主呼吸能力再撤离呼吸机。


3.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及处理要点是什么?

凡一次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而间歇期意识无好转超过30分钟者,均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处理要点:

(1)尽快控制发作:立即静脉注射有效而足量的抗癫痫药物,如安定,每次0.3~0.5mg/kg。推注时要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其他同类药物有氯硝西泮、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2)支持治疗:①生命体征监测,尤其注意有无脑疝形成;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机械通气;③监测血气、血糖及电解质等;④防治颅内压增高。



4. 患者男性,65岁,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能4小时。既往高血压病10年,检查:意识清楚,瞳孔等圆,左侧肢体肌力2级,头CT为正常。该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如何?

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老年发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急性起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CT或MRI检查证实有与神经功能缺失一致的脑部腔隙病灶。少数患者隐匿起病,无明显临床症状。
治疗:主要是控制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尤其要强调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以应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阿司匹林,也可以用钙离子拮抗剂如尼莫地平等治疗。


5.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诊断依据及有效治疗药物是什么?

临床诊断依据
(1) 口唇或生殖器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粘膜疱疹; (2) 发热、明显的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3) 脑脊液红、白细胞数增多(WBC≥5×106/L),糖和氯化物正常; (4) 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 (5) 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 (6) 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可间接支持诊断。

有效治疗药物:1、抗病毒药物治疗:阿昔洛韦、

更昔洛韦 2、免疫治疗:干扰素、转移因子 3、肾上腺皮质激素 4、抗菌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四、主观填空题(共 7 道试题,共 20 分。)V

1.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颅内动脉瘤


2. 肱二头肌反射的反射中枢在。

颈髓第5-6节段


3. 急性脊髓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4. 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是,最常见的部位是,这个部位的出血多由动脉破裂引起。


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 壳核 豆纹


5.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和,腰穿可见。


运动障碍 感觉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脑脊液



6. 典型偏头痛有、、和4期症状。


前驱期 先兆期 头痛期 头痛后期


7. 震颤麻痹的主要临床特点包括、、和。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姿势步态异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