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_白玉民

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_白玉民

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_白玉民
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_白玉民

=燕赵文化研究>

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

白玉民

(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河北石家庄 050011)

摘 要: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燕赵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也有因时代局限造成的负面效应。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借鉴燕赵文化的丰富资源,弘扬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燕赵文化;基本特征;双重效应;丰富资源;优良传统

中图分类号:G 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O 5587(2006)03O 0019O 06

燕赵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燕赵文化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中华文化的繁荣提供着丰富滋养,成为其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内在因素。韩愈所谓/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0,便生动地概括了燕赵文化对人们思想性格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今天,我们在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借鉴燕赵文化的丰富资源,弘扬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燕赵文化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

燕赵是战国时期我国北方两个重要诸侯国。鼎盛时期,它们的疆域北到内蒙古,东北到辽宁,西到山西、陕西,但核心地带则始终是京津冀。由于燕赵地域相接,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相同,所以形成了风格一致的燕赵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燕赵文化,起源于炎、黄、蚩尤时代的合符文明,到战国末期,逐渐成熟。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炎、黄、蚩尤虽系传说人物,但在河北涿鹿以及其他地方的文化遗址中,大致都有迹象可寻。其实,任何神话传说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马克思说过:/虽然希腊人是从神话中引申出他们的氏族的,但是这些氏族比他们自己造成的神话及其诸神和半神要古老些。0[1](P116~117)

这个原理,同样适用于中国历

史传说。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极为久远。从

与涿鹿毗邻的阳原县的泥河湾,以及整个桑干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明,桑干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区之一。在五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经过漫长的探索、总结,已经形成了有组织的群体,这就是由氏族联合而成的部落或部落联盟。而黄帝、炎帝、蚩尤就是当时三个最大的部落联盟首领。从5归藏6(5太平御览6卷七九引)、5逸周书#尝麦解6、5史记#五帝本纪6等古代典籍的记载中,我们知道,黄帝、炎帝、蚩尤在涿鹿进行过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涿鹿之战和阪泉之战。黄帝经过涿鹿、阪泉两战皆捷之后,势力大增,声威远播四方。黄帝作为盟主,/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0,整个部落联盟出现了兵祸息,/万国和0的局面。/合符釜山0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它不仅是以黄帝与炎帝为首的华夏族的融合,而且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的先民也融入其中。所以说,/合符釜山0反映了先民原始文化的核心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基因形成的一个关节点。正是它构建了中华民族的雏形,初步奠定了中华大一统的基础。从此之后,这些融合为一体的先民们,南下北上,西去东来,进一步在更大范围内与兄弟部落相融合。很显然,蕴含着勇武、协和、统一等内容的合符文明理念,标志着中华民族远古各部落先民智慧的文化积淀初步形成。

黄帝之后,经过尧、舜、禹以及夏、商、周,几千年来,燕赵儿女在这块土地上/筚路蓝缕,开启山

X 收稿日期:2005O 10O 21

作者简介:白玉民(1934O ),男,河北鹿泉人,中共河北省委讲师团编审。

2006年5月第29卷第3期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ebei N ormal U niversity (Philoso 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 ion)M ay.2006V ol.29N o.3

林0,农业和畜牧业得到不断发展。据5史记#货殖列传6记述,战国至西汉时期,中国北部农耕区与游牧区的分界,大体可以在碣石(今河北昌黎)到龙门(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和陕西韩城县东北)划一条从东北至西南走向的曲线。燕赵大地正好在这条曲线的两边,是草原与农耕的交汇地区。北方游牧地区吃苦耐劳、豪迈刚健的草原文化与中原地区勤奋进取、平和儒雅的农耕文化相互撞击,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最终成就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燕赵文化。

经过学术界多年来的潜心研究,大家一致认为,燕赵文化具有鲜明的包容性、丰富性和创造性。其刚柔相济、以刚为主的燕赵风骨,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勇武任侠,慷慨悲歌。燕赵地处胡汉交界,经常受到游牧民族的侵扰,争战不断。许多人为了生存,往往选择不甘屈辱,奋起反抗。因此,勇武任侠之风,成为燕赵地区的一种传统。所谓/燕赵多侠义之士0,就是这样来的。豫让复仇、荆轲刺秦王,可以说是两个典型性事件。豫让、荆轲面对死亡,其义无反顾的精神,决不是个别人的心血来潮,而是当时人们普遍崇尚的一种社会风尚。这些侠士,言必信,行必果,生不苟且,死不苟且。在他们看来,生与死同样重要;为了履行自己的承诺,他们赴汤蹈火,万死不辞。侠士们用行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演绎着悲壮的人生活剧,并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宋人苏轼曾说:/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国史者,往往而是。0[2](P4501)这清楚地说明,战国之后,勇武任侠,慷慨悲歌,确实成为燕赵文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受到后人的仰慕。

二、变革进取,自强不息。这是燕赵地区得以兴盛的思想基础。春秋战国时期,多国林立,相互征伐,各国特别是小国、弱国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危机。这种形势决定了开明的统治者,为了维护和扩张自己的统治,也会倡导变革图存,鼓励一定范围内的自由创造。赵国国君原为晋国大夫,其/奉邑侔于诸侯0[3](P1602),在正式建国前就采取了许多进步的封建化的改革措施,成为新兴势力的代表。赵简子执政期间,于公元前513年,铸造刑鼎,刊布法律,打破了旧贵族所享受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0的特权;扩大亩制,减轻赋税,刺激小农的生产积极性;奖励军功,提高工商业者和庶人的社会地位。赵烈侯正式建国后,继续推行变革方略。他接受属下的建议,/选练举贤0、/任官使能0、/节财俭用0、/察度功德0,在吏治和经济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于赵国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赵武灵王时期,更厉行胡服骑射改革,把赵国推向强国地位。

燕国在战国七雄中本是较弱的国家,不断受到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邻国的侵扰。燕昭王即位后,广招天下英才,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大力改革内政:任官以功不以亲,以能不以爱,破除用人上私亲随爱的弊端;推行法治,加强对官员的奖惩。为了增强燕国人民的凝聚力,燕昭王/吊死问疾,与百姓同甘苦0,改变了百姓长期离心离德的局面。经过28年的变革和励精图治,贫弱的燕国由弱变强。公元前284年,任用乐毅伐齐,攻克齐城七十余座,一度成为中原霸主的齐国,几乎亡于燕。

燕赵虽都曾因变革而使国家强盛,但在封建专制体制下所进行的没有法制保障的变革,终究未逃脱/人存政举,人亡政息0的下场。然而,唯有变革才能使国家富强的意识,却深深地扎根在燕赵儿女的心中。

三、追求和合,顾全大局。燕赵自古崇尚德义,讲人和,忌私怨。蔺相如的故事就生动地表现了这种精神境界。公元前279年,秦昭王邀请赵惠文王在渑池相会。赵惠文王怕受到讹诈,不愿赴会。蔺相如力劝赵王如约成行。在整个会见期间,秦国始终未占上风。蔺相如以自己的勇气和智慧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就是这样一位无所畏惧的大丈夫,在听说老将军廉颇因不满位居己下,要当面羞辱自己时,主动回车让路,感动得廉颇负荆请罪。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先国家后个人、虽不同而自觉协调的和合精神。

和合并不意味着拒绝不同声音。和合不是盲从附和,不是无原则退让,而是在承认差别的前提下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使各种意见和诉求得到充分的表达与尊重,使矛盾得到解决。公元前207年,秦国派兵攻占赵国险要之地阏与(今山西和顺)。在是否援救阏与的问题上,赵国内部发生争论。廉颇等人认为,阏与道路险狭,难以相救;赵奢则认为,阏与道路险狭,好比两鼠在穴中相斗,勇猛者获胜。赵惠文王审时度势,最后采纳了赵奢的主张。结果,赵军在各方面的有力支持下,大破秦军。类似/将相和0、/将将和0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两千多年的历史风雨也未能销蚀其理性的光辉。

四、勤劳淳朴,虔诚礼让。这与燕赵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直接关系。在古代,燕赵西部山高水深,遍地丛棘,猛兽出没;平原地带虽适于耕

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作,但土质与黄土高原不同。黄土高原的土质为经典性黄土,其柱形纹理和高孔隙性有很强的毛细管作用,能使蕴藏在深层的无机质上升到顶层,为作物根部吸收,这就是所谓/自行肥效0。河北平原的土质是冲积而成的/次生黄土0,缺乏经典黄土的/自行肥效0性能,再加上战乱频仍,所以,直到秦汉时期,燕赵的农业仍未获得长足的发展。司马迁在5货殖列传6中,就记载了赵地经常受到北方游牧族的侵扰,民生动荡的情况,讲到燕地的物产也只是鱼盐枣栗,并有/中山地薄人众0之语。这说明,燕赵虽气候湿润,但由于主客观原因,农耕却长期落后于关中地区。在这样生计艰难的环境里,人们很自然地养成了不畏艰险、互助礼让、淳朴忠厚和不尚奢华的风气。为了解决个体力量单薄,难以抵挡天灾人祸的冲击的问题,燕赵地区宗族组织得到很大的发展,直到南北朝时期仍未减弱。5南史6说:/北土重同姓,并谓之骨肉,有远来相投者,莫不竭力营瞻。若有一人不至者,以为不义,不为乡邑所容。0[4](P443)这种传统在民间得到广泛发扬。燕赵地区特别是农村,很讲究乡谊。人们彼此之间,注重和睦相处,互通有无,且多不计较得失。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援手;一家遇祸,全村黯然。他们尚名节,贵淳朴,/人性敦厚,务在农桑0,对暴虐势力敢于抗争,在邻里纠纷中乐于礼让。这种/俗俭风浑,淫习不生,朴实坚强0的传统,相沿至今。

燕赵文化的双重效应

燕赵文化源远流长,基础丰厚,其优良传统不仅成为燕赵人民的一种价值尺度,而且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思考问题的历史视角。正是在燕赵文化的哺育下,两千多年来,燕赵儿女对社会发展和中华文明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追溯以往漫长岁月,在燕赵这块辽阔的土地上,每一个山岗都留下先民奋斗的足迹,每一寸土地都浸染着先民的血泪。再远的不说,自西汉铜马军首义河北之后,从黄巾起义,窦建德起义,王则起义,刘六、刘七起义,义和团运动,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滦州起义,有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壮举、波澜壮阔的斗争,涌现出多少高举义旗的志士、驰骋疆场的豪杰!特别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后,河北原野,风雷激荡,革命斗争,气壮山河:李大钊播撒革命火种,开滦五矿工人大罢工,大名七师的学生运动,保定二师的护校斗争,潴龙河畔的高蠡暴动,冀南农民的游击战争,冀东起义的战鼓,回民支队的枪声,等等,都为河北历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这里,不仅产生过一代又一代英雄豪杰,而且出现了一批又一批学者、巨匠和民间艺人。名垂青史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和文学艺术家,犹如闪烁的繁星,布满燕赵历史长河的上空。这一切都证明着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对河北人民的深刻影响。但是,也要看到,燕赵文化是在自然经济基础上产生的。缺乏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平等、自由、契约、等价交换等观念。我们前面概括的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犹如从矿石中冶炼出的金属,是从过去纷繁的农业文明中剔除、梳理出来的,并不是历史生活的原生态。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

自然经济是一种分散的封闭的经济体系。在自然经济条件下,每一个农户差不多都是自给自足的,都直接生产自己所需大部分消费品。因而,他们取得生活资料多半是靠与自然交换,而不是靠与社会交换。马克思曾把小农形象地比喻为/好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0[5](P693),他们彼此之间是一种隔绝的、分散的自然状态。因此,就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简单的衣食住行、饮食男女、婚姻嫁娶、生老病死的日常生活几乎成了他们全部的生活内容。他们终生以家庭和村庄等共同体为活动范围,终日面朝黄土背朝天,凭借着重复性的和自在的日常思维,为基本生存而奔波。其中只有少数人晋身士阶层才有机会跨入公共社会和精神生产领域。在这种情况下,农民所代表的生存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自然性的、经验性的、自发性的文化。它像血液和基因一样自发地流动在个体的生存和社会的运行中,规范着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行为,左右着社会的运行机制。

首先,人的主体思想是极其淡薄的。由于自然经济处于一种分散、凝固的状态,农民自己不能代表自己,而需要别人来代表。谁能代表他们?领主、皇帝。所以皇权主义就成为农民带普遍性的信念。出生在赵国的荀子就说过:/君者,国之隆(尊)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0[6](P147)很显然,在专制宗法体制下,个人是没有独立人格的,只不过是为君父效力的/工具0。这从燕太子丹与荆轲的关系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荆轲是脱离了土地束缚而进入公共社会层面的士人。他是为报燕太子丹的知遇之恩而去刺秦王的。为了让荆轲承担刺秦王的任务,燕王尊他为上卿,让他住最好的房舍,吃最珍贵的肴馔,使他一下就进入社会的最上层。一次,太子丹与荆轲在华阳台宴饮,太子丹进美女弹琴。荆轲说: /弹琴者的手真好看。0太子丹于是把弹琴者献给

21

白玉民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

荆轲。荆轲说:/我爱其手。0太子丹立即把该女子的手砍下来放在玉盘里端上来。在当时的燕国,普通百姓处于什么地位不是很清楚吗?被人们千古传颂的荆轲刺秦王的壮举,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的。

其次是缺乏平等的观念。就说勇武任侠这种风尚吧,当然是应该肯定的。但要继承、弘扬这种精神,就要对其有个全面理性的认识,剥离其中人身依附的主奴根性。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5赵氏孤儿6,说的是赵朔时,赵氏被灭族,为了保护赵氏遗孤,赵氏门客中的公孙杵臼自愿献身,在赵氏孤儿重新被封为大夫以后,另一位门客程婴也自杀而死,以此来为主人尽义。类似的故事很多,虽然十分感人,但其背后的思想基础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而是义仆对主人的效忠。荀子对此作了理论上的阐发。他说:/少事长,贱事贵,不肖事贤,是天下之通义也。有人也,势不在人上,而羞为人下,是奸人之心也。0[6](P59)荀子认为,每个人都应在自己所处的等级内恪守本分,不能僭越。如果没有贫富贵贱之别,就会造成混乱。因为大家都一样了,就不能役使谁了。像公孙杵臼和程婴对主人的这种效忠,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它与我们今天倡导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不可同日而语。

再次,缺乏人的权利意识。自强不息、正道直行,是燕赵文化的重要特征,鲜明地反映了燕赵人民的精神风貌。但这在历史上主要表现在义务领域,而不是权利领域。这是由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统治者只给人们以义务,而不给人们以权利。所以,人们的出路不是做奴才,就是做暴民。做奴才没有权利意识,做暴民不承担社会责任。在勉强能维持生存的条件下,多数人选择了前者。据5庄子#说剑6记载:赵惠文王喜剑术,剑士聚集其门下为客者有三千多人。这些剑士日夜为惠文王比赛剑术,供其观赏,一年死伤一百多人。而惠文王面对死伤累累的剑术表演,无动于衷,照喜不厌。后有人进谏,使惠文王改掉了这个不良嗜好,三个月不出宫门。那些剑士因为得不到国王的赏识,忧愤地在驻地纷纷自杀。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它仍依稀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种精神状态。他们脑子里只有如何为君王尽义务的观念,而不知个人权利为何物。当不能为君王尽义务时,就惶惶不可终日。我们不能责备他们愚昧落后,这与当时的专制政治制度直接相关。荀子就说过:/才行反时者死无赦。夫是之为天德,是王者之政也。0[6](P77)意思是说,凡才能和行为违反时势的人,坚决杀掉,决不宽恕,这就是最高的道德,就是君主最好的政治。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人们能有什么个人权利观念呢?

我们指出燕赵文化的负面效应,并不是否定它的丰富内涵和历史价值,而是提醒人们要用分析、批判和历史的眼光观察事物。根据列宁/两种文化0的学说,每一种地域文化里面,都有一些哪怕是还不发达的民主性的文化成分,因为每一区域都有劳动群众和被剥削群众,他们的生活条件必然会产生唯物的民主的文化和思想。当然,两种文化之间并不是绝缘的,而是既互相斗争,又互相交汇,从而推动整个文化向前发展的。然而,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对于地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和优良传统,总是有意无意地加以消释和解构。就燕赵文化而言,自战国末期形成,到唐宋以前,由于燕赵地处边陲,政治环境险恶,人民为了求生存,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使慷慨悲歌、勇武任侠的文化性格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元、明、清定都北京以来,情况就发生了变化。自公元1274年元朝入主中原,至20世纪初叶,七百多年间,北京一直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河北处于京畿重地,天子脚下。这样的政治环境不能不对燕赵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庙堂文化的长期控制、熏陶、浸润,使燕赵文化发生了重要嬗变,明显地强化了主流意识的特征。当时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就是经过宋明理学改造过的儒家文化。这样,渗透了儒学精神的燕赵文化就成为燕赵人民的主要思想资源。儒家文化作为矛盾复合体的双重效应,也就在燕赵人民身上鲜明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是慷慨悲歌、忧国忧民的历史使命感和经世致用的实学传统,一方面是/率由旧章0、唯上是从的思维定势。这两方面也常因历史的条件不同而各有所凸现。其影响绪余一直延续到20世纪。河北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就清晰地表露了这一特点。一般情况是,政治相对稳定、政策成熟时期,河北人民自强不息,实干、苦干的精神会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在社会变革、急需打破常规时期,则往往表现得思想禁锢,行动迟缓,不能尽快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比较成熟的政策,之后,虽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但河北人民始终奋发图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在经济总量上多年保持全国第六的位置,处于先进行列。而进入新时期以后,河北与其他沿海兄弟省份相比,则呈现出经济/盆地0的窘境。有人把河北概括为/东部的区位,中部的经

22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济,西部的观念0。出现这种状况,应该说与燕赵文化的负面效应不无关系。今天,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要全面科学地认识我们的文化资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自觉地把科学民主等现代文明理念融入燕赵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中。

燕赵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经济文化一体化作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正日益凸现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此,就必须把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全方位地提升人们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抓住文化建设的根本。我们都清楚,所谓不发达或落后,不仅是一种社会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只有当它的人民在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诸方面,实现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具有健全的人文精神,它所拥有的先进技术、管理方法和体制,才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否则,即使引进了先进技术、体制和观念,即使经济暂时起飞,也不会有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培育新的人文精神,从本质上讲是实现人自身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是指人由凭借习惯、传统、风俗、情感而自发活动的主体,向具有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自觉主体的转变。在我国,这一转变历程应该说从上世纪初就开始了。但由于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转变长期未能实现,当时所开展的新文化运动,往往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是自觉文化的实践者。他们以普通民众/代言人0的身份,企图在全面否定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把一种新的文化精神外在地灌输给依旧生活在传统日常生活世界中的普通群众。而绝大多数普通群众则仍然凭借旧的习惯、风俗和经验而自发地生存,新文化反而受到拒斥。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延缓了人的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构正在从根本上触动和改变着社会文化结构,多元的经济利益、多元的需求、多元的生存模式,使群众获得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宽容。这就为广大群众接受新的生活方式和人文精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健全的人文精神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因之上的,需要从前人已经积累的思想文化材料出发,否则,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诚然,新的人文精神是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健康运行的思想保障,与产生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燕赵文化品格有质的不同。但燕赵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马克思主义之间有着广泛的相容性,二者有其内在结合、转化的契机。只要我们自觉发掘燕赵文化的优势,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就能使它重新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首先,燕赵文化中包含着可资现代文明建设借鉴的丰富资源。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间断的历史过程。而燕赵文化犹如河北人民的灵魂和血脉,是他们的精神记忆。它从古老的先民那里传承下来,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尽管伴随着人们文化视野的扩大和相互交融,地域间的趋同倾向越来越浓重,彼此之间的文化相似性也愈来愈多,但积淀于心理深层的文化个性和鲜明特质,仍然顽强地流淌在人们的血液之中,影响、规范着本地域人们的精神风貌和习俗风尚,由此形成一种地域共有的价值观和认同感。就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吧,它所需的思想资源,当然首先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三个代表0重要思想。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0理念同样是一份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燕赵文化不仅从哲学层面阐述了和合的理论基础,如荀子说的/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性伪合(人的本性与礼法结合)而天下治0[6](P213),从人际关系方面提出/克己0这一以大局为重的和合伦理原则,如/将相和0所表现的礼让精神,还从实践方面揭示了和合的实质,如乐毅伐齐的胜利,就告诉人们,和合实际上是利益配置问题,是各方利益恰当协调的结果。今天,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否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顾全大局、互相协商、合理分配、普遍受益的原则,努力寻求兼顾各方面利益关系的最佳结合点呢?再比如,燕赵文化中强调/信义0,推崇/一诺千金0,它所包含的更多的是朋友之间相处的准则,与现代社会基于法治原则的诚信是有区别的。但其中的/说话算数0、/不骗人0的内核,经过创造性的重塑,很自然地会成为建设/诚信社会0的思想资料。

其次,燕赵文化中包含着为现代文明建设所需的重要内容。我们知道,培育新的人文精神,就是要使人们具有健全的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有高尚的趣味和情操,对个人、家庭、国家、天下有一种责任感。这些问题在燕赵文化传统中都涉及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燕赵文化的这些优良传

23

白玉民燕赵文化及其现代文明意义初探

统发扬光大,可以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需要特别提到的是燕赵文化名人。他们是燕赵/文脉0的承载者,他们的品位、道德、智能以及奉献精神,至今仍使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撼。诸如祖逖/闻鸡起舞0、/击楫中流0的奋发图强、壮怀激烈的爱国精神,祖冲之善于独立思考、治学严谨的科学探索精神,魏征的刚正不阿、直言敢谏,忧国忧民的历史责任感,郭守敬以毕生精力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以造福人民为己任的献身意识,以及关汉卿自觉以自己的创作抒发底层人民心声的现实主义情怀,等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火、是光,永远温暖和滋润着燕赵人民的心,也是我们在现代文明建设中应着力弘扬的。

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我们,文化建设贵在稳定,重在积累,在稳定中发展,在积累中创新。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就必须认真解快好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没有继承和积累,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继承和积累。一个智慧而充满希望的民族,从来都把今天看作历史的延续。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坐标上,对燕赵文化进行深入研究和开掘,必将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革命传统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新的基础上不断创造,从而把我们的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2]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卷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

社,1995.[3]史记(第2册)[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9.

[4]南史(卷25)[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6]荀子简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责任编辑周祖谦]

A tentative study of Yan-Zhao culture and the modern civilization

BAI Yu-min

(Lecture T eam,Hebei Comm i ttee of CPC,Shijiazhuang,H ebei050011,China)

Abstract:While the colorful Yan-Zhao culture is a sig nificant component of the Chinese culture,it has formed an ancient tradition,in spite of its negative effects due to temporal limitations.So in the curr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it is by all means important to advocate the glory,and make a good use of the rich resources of Yan-Zhao culture.

Key words:Yan-Zhao culture;basic feature;dual effects;rich resources;great tradition

24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它涵盖有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广泛领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当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祠堂变身为农村文化室、老人之家、农家书屋等,祠堂以其独特的存在演绎着现代文明。因此,在农村现金文化建设中探讨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一、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是指以祠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族众教育、感化的活动。 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辨尊卑的目的,向后人昭示道德情感、伦理法制和文明教化。 祠堂建筑,一般腔调伦理道德,儒家耕读为本,宗仁孝悌、科举功名,人丁兴旺之理念,其形制、雕刻、绘画内容大多以此为主题。从平面布置看,祠堂采取建立中轴线,两边对称的建筑格局,这充分显示出父子、君臣伦理教化的特征。其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制,把四水归堂的文化概念,融入到祠堂的二进间、三进间的建筑模式。 祭祀是族众间的一条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仪式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众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薄恶,教育族人。如“叙倫堂”,“叙,次第也,倫,辈也,”叙倫,就是对后人进行“明伦倡序、知书达礼”的教化。堂联,就是祠堂礼的对联,其主要以训勉后人,激励后人向上、不断进取为内容。堂号、堂联是民间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它不仅具有向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还具有“敦促后代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教育、培养好下一代”的教化功能。 族谱记载着每一个宗族的源流、始祖的功绩、辗转的迁徙过程和他们族支的世系承传与繁衍。各宗族的族谱多通过叙传、碑记等记叙历代祖先出类拔萃的事迹,如显宦名儒、孝子顺孙、烈女节妇等,为后人树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励后人奋发努力,耀祖光宗。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与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然而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使得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面临很大困惑。重新解读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未来。? 中国社会上下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在与自然的生产实践中和与人和人的关系的调整和改善的社会实践中,富于创造的中华先民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经过历史的沉淀和积累,中华民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使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能成为和爱琴文明、犹太文明一样的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精彩一笔。然而,在近代西方科学主义和西方现代文明主义的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却受到了质疑和挑战。于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理顺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之间的关系决定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与亡。?关键字: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反思创新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对于文化的概念。学术界许多年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解和解读。虽然不同的学者站在不同的立场、角度和学术视野当中。对文化概念的阐发不一而同,但是对于文化概念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即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狭义上的文化主要指人类精神产品的凝结。我们所探讨的文化主要是指狭义的文化。我们所说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具有中华民族特点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行为准则等。?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勤劳勇敢地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人性关怀”的仁爱精神,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还包括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爱;以“义”为信仰的“公平正义,坚守原则”的伦理道德,是一个社会公认为适宜的、应该的道德行为准则;以“礼”为内容的“恭敬尊重,礼仪文明”的礼仪规范,对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促进人对人的恭敬与尊重,协调人际关系和睦,倡导言谈举止的文明礼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智”为对象的“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的价值取向,体现了对于知识和智慧的尊重,照耀着社会人生之正途。指引着通往真理的方向;以“信”为标尺的“忠于职责,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儒学关于诚信的思想,是我们建立信用体系可以利用的重要道德资源,我们应当十分珍惜日益稀缺的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及其传承* 窦坤1,2,新科1 (1.师大学教育学院,710062;2.西北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 710063)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它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容,具有强烈的历史性、民族性和继承性,影响着我们今天的生活、制约着我们当今的教育。然而,在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其传承上,当今人们却有着基本的文化判断力和理性的缺失。传统文化究竟能为当代中国带来什么,又能在多元共生的全球对话背景下给世界以何种影响,需要我们深入地反思与追问。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入手,深入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仅靠延续,更需要创造性的转换,使其得到良性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摒弃出于对现实利益的得失和民族情节的片面做法,全面理性地认识我国传统文化,对于开创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成良好的科学发展观,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的镜鉴和现实的渊源,促进全球文化的平等与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文化传承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涵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三个小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在西周初期有三种含义:天子所属之城, 即京师,与四方诸侯相对举;商周封域,与远方相对举;专指以为中心的地区,即夏区,用于周所封诸侯,称为诸夏,与四夷相对举。在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过程中,中国的含义多次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专指中原发展为包括所有郡县,进而发展为包括所有边疆,由专指汉民族发展为包括中国各民族,由中华的统称发展为作为主权国家的专称。传统,是指人类创造的不同形态的质,经由历史凝聚而沿袭着、流变着的各种文化因素构成的有机系统。传统是来自于过去,而现在仍有生命力的东西。所以说,传统不仅有历史意义,而且拥有超越历史的意义。“文化”一词源于《易经》。《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正天下。”其意是按照人文进行教化。到了汉代,文化成为相连的常用词,多为“以文德治天下”之意,或与未经教化的“野蛮”、“质朴”相对举。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除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外,有时又专指文学艺术,如“文化部”、“文化部门”等。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本土上创造的文化,它从远古延续到今天,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从夏、商、周以来至鸦片战争前的这一大段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畴,它是中华民族在特定的地理 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世代形成、积淀,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流传下来的中国古代文化,它不但占据了中国文明社会的绝大部分时期,而且在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当代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要义 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微的 在动力,也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论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 09-09-14 08:07:00 ] 作者:程嘉宏编辑:studa090420 论文关键词:孔子;儒家思想;当代社会 论文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儒家思想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我们应进一步发扬光大。 孔子是儒学的创始人。是人道的启蒙者。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既有崇高的价值理想,又有切实的百姓日用,是中国古代思想的结晶。孔子的思想,一言以蔽之,是以治平为本,以仁为核,以和为贵。他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礼乐文化的重要根据,价值观念的是非标准。伦理道德的规范所据,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 早在公元一世纪,孔子儒家思想就传入东亚地区。先后在日本、朝鲜、越南等国产生广泛的影响。到十七、十八世纪后,孔子及儒家思想又影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曾掀起一股“孔子热”,当时人们就尊称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为欧洲的孔夫子。 2l世纪的今天,人类在经过了三次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和二次世界大战血的 洗礼以后在思想上已经进入一个迷茫时期。在人类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人类自身的道德水准,西方学者因此提出了“全球精神危论”。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的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高度的物质文明,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其价值取向更趋于复杂和多元。人在变得更加理性的同时,也更加物欲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人文精神的弱化和道德的下滑。这样就迫切需要一种理论指引我们重新步人正常的发展轨道。 儒家讲究天人合一,君子以自强不息,应该说对当今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诺贝尔物理学获奖者汉内斯·阿尔文博士就说过:“人类如果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4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的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究竟体现在哪几方面呢?下文将详细阐述。 一、孔子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的突出价值 (一)自强不息 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孔子向往三代圣王之治,希望王道大行,实现仁政德治。孔子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他对社会历史与现实有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可他依然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懈奋斗。他希望教化社会人心,讲究仁爱,遵守秩序,并为之四处奔走,到处碰壁亦信念不改,甚至“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孔子心目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这就是要实现天下为公、讲信修睦、谋逆不兴、盗贼不作的大同社会。孔子晚年喜爱《周易》,

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力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渊源,而且对现代中国社会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是提升中国综合实力的精神资源,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本条件,是促进世界走向大融合的思想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具有强大的遗传性,渗透在每一位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为建设今天中国的新文化提供了历史的基础和客观依据,它对现实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因此,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尊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尤其青年一代首先要树立尊重传统文化的理念,不仅要自觉从书本上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还要懂得中华传统民俗、习惯,既要懂得民族的现实,又要更多地了解民族的历史,懂得民族的精神实质和民族的利益所在。说到底,只有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只有不断强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中华民族的资源得到更为充分和有效的发挥与利用,才能使中华民族在地球村中发出更为响亮的声音,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传统文化是构建良好民族心理的基础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多与王朝政治或社会理想相关联。一部陈旧老书,一部

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

古代家训与现代家庭教育 家训作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表现了不同时期、不同朝代、不同社会阶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塑造与弘扬,体现了丰富的哲学思辩与道德伦理思想。因此,吸取家训文化中的营养因素,对于我们今天的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乃至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启迪作用。 一、家训文化的内涵 家训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所特有的一种文献形式,它包罗广泛,情感真挚,言简意赅,说理透辟,针对性强,便于践行,所以深得世人称许。 家训又称家教、家范、家诫或家规。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 二、家训文化的消失 中国传统家训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厚的社会和家庭的基础。其根本的原因,是因为中国古代社会是“伦理社会”。具体而言,一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国之本在家”,因而十分重视“齐家”,而“齐家”在于“修身”;修身就是家庭成员个体的道德修养。这就决定了家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修身齐家也就成了家训的主要目的和基本内容。第二,传统社会的家庭是以家长制为主体的宗法制结构。宗法制家庭、家族的特点,就是家或家族通过立子立嫡的继承法而代

代相传。家训就是达到家庭、家族得以代代延续的文化基础。以上两条决定了中国古代家训的发达。 如上所述,古代家训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机制,这就是家长为权威和立子立嫡代代延续的宗法制的家庭结构。传统家训主要是家长对家人、族长对族人、父祖对子孙的教诲训示。事实上,家训文化之所以有效并得以传承,关键在于家长对于家庭成员具有无可撼动的绝对权威。不听父言、反抗父训,就是不孝,就会受到舆论的谴责、甚至是法律的惩处。所谓“家训”,实际上就是“父训”。如《曾国藩家书》中的家训,基本上是曾国藩对弟、对子的训示。而在今天,家长制已经瓦解,父亲在家庭中的权威不是靠制度,而是靠父亲的道德威信和经济地位,也就是说,“家训”的建设失去了制度的保障。 其次,随着时间的变迁,大家族、大宗族的家庭结构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分散和小型化的现代家庭。2014年卫计委发布的首个《中国家庭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户平均人数已由20世纪50年代前的5.3人降至2012年的3.02人,“小家庭”结构让家庭成员更趋独立,加上人员流动性大,让原本具有血缘联系的家庭成员“天各一方”,感情也日趋淡化。由于计划生育的长期实行,以及“生男生女一个样”的宣传,改变了几千年来的“传宗接代”的生育观念,冲击了中国人光宗耀祖、维护家族荣誉的传统观念。而在古代,家训是与家族荣誉的代代相传同行的,因而才有立家训、尊家训的动力。无疑,现代社会已经失去了产生传统家训文

浅谈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浅谈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历史的车辙延续到今天,褪去了浮华之后,留下的是精华的沉淀! 悠悠千年,历史的光辉星星点点,多少人物,多少辉煌,多少往事...... 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缔造的儒学,自春秋起就开始书写她源远流长的历史。从先秦时期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原始儒学,到汉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儒家正统地位,再到宋代的程朱理学,以及清末康有为等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随着社会的发展的历史的演进,儒家学说从内容到形式都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其社会功能也在与时俱进,并逐步形成了自己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面对全球化文化浪潮的冲击与融会,对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的探讨与思索也越发激烈和深入。西方物质文化,科学主义在近代的兴起,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种物质主义的发展到了今天却表现出了很大的缺陷,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盛行,道德沦丧,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西方物质文化的缺陷正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再生提供了契机!那么现如今,儒家文化的价值又体现在哪些方面,又能为社会做出哪些贡献呢? 一、道德价值 (1)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原则。“仁”作为儒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2)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在儒家道德体系中,孝悌是仁德的开始和基础。“孝”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部分,“孝”更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伦理道德准则。一个不“孝”的人,何谈为人,更何谈什么道德品行? (3)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这里生命和道义是合理的存在的,但当两者发生冲突或利害关系时,对道义的追求就高于了对生命的追求,在只有牺牲生命才能坚持道义的时候,人就应该舍生取义。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信”与“义”作为一枝独秀,将发挥无可替代的作用。 儒家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崇高的道德价值体系,这与当今的法制并不冲突。严格来说,一个具有崇高道德思想的人,必不会触犯法律,危害社会。虽然儒家规定的那一套严格的的道德体系在当今社会并不适用,但其道德价值却不容忽视。 二、教育价值 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在孔子的一生中,从15岁“志于学”开始,到70岁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而止,其人生境界不断提升,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正是其终生“学而不厌”的结果。孔子通过其经历以及理论为后世的教育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其后,宋代理学家朱熹对儒学文化的教育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发展,不仅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终身性,更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如他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仅要认识,更应该去实践。这种思想对于解决今天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矛盾、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的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完整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及意义

21 世纪的脚步已日趋临近之际, 世界文化结构也面临着重大的转换。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尽管西方现代的强势文化自近代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最后被证实其强势并不能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一统天下。而世界新兴地区的崛起, 不仅从政治、经济, 也从文化方面改变着世界的格局。各种文化的多元并存, 可以说是新世纪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鉴于此全新局面的出现, 为了更好地推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及世界文化的发展, 我们有必要由这一新的视域来再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立足于当代, 以面向未来的世界历史眼光考察其现实状况, 并在此客观基础上对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实际价值作一番全方位的透视, 本文拟就此进行初步的探求以求其中真义。 那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究竟是怎样的呢? 要说明这一问题, 首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简要回溯一下历史。 众所周知, 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在中世纪时代曾经创造过举世瞩目的东方文明, 然而近二个世纪以来, 它却备受蔑视、挑衅、挫折与打击。清朝末年, 一些怀抱救国图强宏愿的仁人志士, 在面对西方的坚船利炮时, 已逐渐清醒地意识到本民族文化的种种流弊, 纷纷冲破儒学传统的束缚, 力倡变法, 以图改良, 于是, 西学东渐之风自此大盛。到辛亥革命时期, 儒家建制自上而下被彻底摧毁, 虽然就民族文化传统深层结构而言并没有受到致命打击, 但从此以后, 失去其具体的托身之所的儒学确已变成了“游魂”, 再也无法恢复它以往那种君临天下的地位。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本身即是以反传统为其重要标志的, 由于对传统文化的严重误解, 导致“五四”激进分子对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采取敌视的态度,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致使“五四”以后教育界的主流视“读经”为大戒, 一般人不但平时接触不到儒学, 而且耳濡目染多为讥骂之词, 于是, 儒家的源泉至少在知识阶层中确有渐呈枯竭之象, 而此后近四五十年间, 更因民间社会被消解、荡涤而逃遁无地。一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末, 美国汉学家勒文逊还认为, 儒家将会是只有在博物馆里面才找得到的东西, 而国内在文革时期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扼杀更是史无前例的。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经受了一百多年的不断攻击与剿杀之后, 似乎已到了“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地,然而从70 年代开始, 随着日本与所谓的四小龙——韩国、新加坡、香港、台湾的经济起飞, 人们再次目睹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华文化的潜力与魅力, 于是重新引起了海内外的普遍关注, 掀起了文化热潮。然而这一切似乎只限于学术界, 从总体上来看, 改革开放的20 年, 由于国门大开, 西方文化思潮纷涌而入, 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多地集中在外来的先进文化上而忽略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加之以上种种历史的原因, 使得一代代国民“很少见到、听到”中华文化的精粹, 在他们的文化记忆中, 更多的是对它的否定与批判, 以致于对自己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感到“陌生”、“反感”、“怀疑”,甚至是“排斥”、“厌弃”、“打倒”。可以说, 这一令人堪忧的现状,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十年来, 先后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为宗旨的政策及相关法令, 并将其与当前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在一起, 推广普及教育, 然而时至今日, 尽管整个局面有所改善, 但总的成效却并不令人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是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展开与深入, 而另一原因, 既是最重要的, 也是最易被忽视的, 那就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之时往往只注意到突出其精神层面的道德价值, 而不注重对其现代价值进行全面系统的挖掘与宣传。其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长此以往, 在人们的头脑中, 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就只剩下了其德育功能, 更何况抽象、空洞“口号”式的宣传非但于事无补, 反而容易使人产生抵触心理, 导致 此项工作难于落实到思想意识的实际层面, 最终其结果只能是传统文化渐趋僵化、了无生机。这显然有违于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正如西方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那样, 文化“不是一尊不动的石像, 而是生命洋溢的, 有如一道洪流, 离开它的源头愈远, 它就膨胀得愈大。”如上所述, 我们不难推断出这样的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绝不缺乏不断发展自我的内在机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精)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化有何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默认分类2007-01-03 18:16:01 阅读973 评论2 字号:大中小订阅 促进: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 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 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强调“天人合一”,这是近代以来西方在引导世界潮流的时 候所想不到的。 近代化让人类对自然充满激情和干劲;现代化则让人类对自然极尽疯狂;中国传统文化却会让人类重新恢 复理智,融入、回归自然。

现代化,只有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 阻碍: 旧的社会制度可以被消灭,但旧时代的许多东西会以文化形式沿袭下来,中国传统文化有五大主流落后习惯,目前仍在我们的社会和政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专制习惯,二是经济上的轻利习惯,三是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四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五是做人上的谦忍习惯。中国目前仍然受着这五大传统习惯的拖累,这五大传统文化习惯与中国的现代化及所要建设的现代制度是格格不入的,他们是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中国要成为现代化的强大国家,就必须搬掉这五块绊脚石! 专制习惯有多种表现,现代中国深受这一习惯的损害和耽搁!最严重的就是那场文化大革命... 专制传统是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一大障碍,第二大障碍是轻利的文化传统,孔子那句经典教导已经成为了国人内心的价值观,“君子取义,小人取利”这使国人总不耻和羞于谈利,一谈利就联想到惟利是图的卑鄙小人,所以时刻不忘君子地说,“先小人,后君子”由于轻利我们过去经历了长期的艰苦朴素的煎熬,由于轻利,我们的国有企业的利益激励机制一直不到位,这严重地阻碍了国企的发展...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三大障碍是从封建时代沿袭下来的权力上的官本位习惯,目前中国的官本位问题很严 重... 阻碍中国现代化的第四大障碍是用人上的宗法主义习惯,这也是中国的一大根深蒂固的封建传统,任人唯亲,造成了我国的人力资源不能按才能优化配置,结果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项中国现代化的障碍是国民做人上的谦忍习惯,谦忍是国人的性格习惯,是传统文化塑造的。由于谦忍,当大使馆被炸,飞机遭撞时,我们以谦谦君子的风度忍让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谦忍的结果不是吃亏,就是被竞争所淘汰。中华民族需要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文系10级政教班韩东生10010106儒家思想自孔子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扬和统治者的改造,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对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以德治国" 儒家思想与当今的"以德治国" 中国自远古三代就有"以德治世"的思想传统。孔子继周公之后,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德政"的思想,首开儒家德治主义之先河。强调道德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把道德视为治国安邦、协调人际关系、提高个人道德素养和境界的根基和出发点。后经孟子、荀子的系统发挥,《大学》、《中庸》的理论升华,形成了一套严密完整系统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后世儒家,无论是董仲舒的宇宙论,还是宋明理学的本体论,都只是在理论层面上论证为政以德的重要性、必然性而已。 在当今社会,古代德治主义思想虽不能直接作为治国之道为我所用,但其思想精髓及合理内核仍具有显著的价值意义,并为当今实施以德治国方略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二、“以民为本” "以民为本"是儒家德治思想的基础。所谓"民本"就是认识到人民、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如果统治者背离了民心,得不到民众的拥护,国家政权就不能巩固,甚至会被人民群众用武力推翻的。孟子的"仁政"理论就是以民本为基础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孟子看来,人民是宝贵的,不能忽视人民的利益和疾苦。荀子引用古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以民本思想为核心价值的儒家的"德治"思想,表现出它极大的进步性和人民性。虽然民本还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它有着很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首当确立起人民当家做主的神圣观念,并以之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具本质意义的特征和要求。要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政治生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篇一: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特点 摘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瑰宝,也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力。因此,应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其传统文化素质如何,影响着未来我国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方向。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只有先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其具有的发展创新性、融合性、凝聚性、民族性和世界性、两面性等特点,才能更好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特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强大和团结的源泉,是国人心灵的活水,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推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艰辛,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已深深地融入全体华人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渗透到社会政治、经济,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历史发展,支配人们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的强大力量。因此,作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的高校,要想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廓清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概念,不仅是指“文化”,而是强调“文化”与“传统”的结合。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

指人区别于动物,人类社会区别于自然界的本质特征,是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活方式,是人类生活的总和,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的“文化”,则是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的部分,即只包括精神创造及其成果,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通常使用和研究的文化,主要指狭义的文化。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在生息繁衍中形成和创造的文化,涵盖古今。所以,这里我们又要突出中国文化的传统性。 “传统”是指世代传承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社会历史因素,是历史延传下来的思想文化、制度规范、风俗习惯、宗教艺术乃至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的总和,具有时间上的历史性、延续性以及空间上的拓展性和权威性的特点。 将“传统”与“文化”有机结合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生息繁衍过程中形成的,影响着民族发展进程的一切物质和精神,从纵向分析主要指我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到清朝晚期之前的文化。横向来看主要指中国传统社会中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除儒家、道家、法家和佛教学说外,还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各个门类,如艺术、法律、哲学、道德等以及历史、地理、文物、书法、服饰、陵墓、医学、天文、农学等古籍文书。总之,中国传统文化可概括为“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点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1]传统文化中有精华有糟粕,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不尽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具有世代相传、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等特点!在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 【关键词】传统文化特点习惯影响 文化(culture)本身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广义的文化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由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传统文化之京剧。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中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经济形式、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流传下来,并且至今仍在影响着当代文化的…活?的中国古代文化。[2]其内涵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文献、文物等,或以物化形式存在和延续,如思想、观念等,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内化于人,形成整个民族较为稳定的文化心理和性格并且融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升华为民族的文化基因。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2,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3,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4,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节日、民间工艺等多种形式!至今,我们仍能时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在全球化背景的今天,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如何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则显得尤为重要。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柄双刃剑,既是现代文化的垫脚石,又是现代文化的绊脚石!这话我甚是赞同,下面请让我表出个人对传统文化现实意义愚见!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社会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在当今国际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和谐国家,实现民族复兴乃至实现世界大同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文化是增强民族自信心的基石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她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的尊严,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层面的具体标志,是矗立于世界之林的“形象”。特别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些名副其实的不朽之作,世代相传,百读不厌,而且其智慧之火将永不会熄灭,照耀着人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 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 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我们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世纪,经济全球化趋势必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冲击,科学进步与社会文明的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面对我们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和泱泱古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积淀,感受着现当代社会文化融合带给我们的芬芳。源远的儒家思想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使我们树立远大理想,激扬爱国之志,陶冶精神情操。从先秦诸子的天人之辩,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而为一”命题的提出,再到宋明理学家“万物一体”论的形成,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这种主流观念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和凝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文化百花齐放的今天,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剔除其封建宗法和唯心主义,弘扬其整体、和谐、统一的合理内容,树立严谨的人文科学态度,进而使先进的文化传统得到繁荣,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束缚 纵观中国社会数千年的发展,特别是在长期的君主专制社会中,无论是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学术、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典章制度、文物宝藏,一直到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等,都可以说与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息息相关,在儒家思想传承的过程中,精华与糟粕杂陈。到当代社会仍然有许多不好的或糟粕束缚着我们的思想,影响着我们的社会发展。我认为这种负面上的影响主要有二个大的方面。 1、君主专制制度和专制主义思想的惯性,对当代社会影响深远。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最为活跃。诸侯国日益强大,逐鹿中原,争霸称雄,征战不已。知识分子受到很大重视,“重士”、“征士”、“养士”成为一种风气,思想相当活跃。他们对社会的各种问题以及自然界进行了新的观察探讨,出现“处士横议”、“百家争鸣”的盛况,形成儒、墨、道、法、阴阳、名辩、纵横、兵、农、杂家及史家等各种学派,互相争论诘难,又互相吸收补充,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的思想如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汉学或实学等,对思想观念、伦理道德、哲学宗教、学术理论等都有所发挥或发展。但是,这种发展越到后来也越为缓慢,乃至成为八股教条而僵化,科举考试只能在经书中寻章摘句作文章,特别是尊卑贵贱,君道臣节,专制主义尤为严重,这也是影响当代社会人文思想的根源所在。 中国君上专制的历史很长,从商代开始,君主就自称“余一人”,以示其独尊无二。周代君主称为“天子”,开始“奉天承运”,管治兆民。春秋战国时,法家主张君主专制独裁和中央集权。在传统的治国之道中,儒家主张仁政德治礼教,被称为“王道”。法家强调“不贵义而贵法”,“以法为本”“以法为教”被称为“霸道”。其实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相通互补的。孔子在《论语》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当然是肯定德政礼制,否定政刑。但是,他又称赞法家的代表人物郑国大臣子产的“宽猛相济”。孔子说:“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