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技术发展与管理变革

技术发展与管理变革

技术发展与管理变革
技术发展与管理变革

技术发展与管理变革

从大工业革命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多世纪以来,技术的进步引发了一次又一次生产力革命,也推动着管理思想和实践的变革。

在《财富》500强企业的名单上,有超过100家企业是在1880-1929年间创建的。尽管有些企业最初的名称和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但很多公司都始于这个时代,如可口可乐、IBM、波音、福特汽车等。

这一时期处于历史的第3次技术进步周期中,是电气与钢铁的时代——电力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通信与交通行业的革命性进步催生了大规模营销和跨地区贸易。工业的增长导致了大型企业的产生,大型企业需要为企业活动和员工之间建立一种正式的结构,从而对管理程序的正式化提出了需求,人类科学管理的历史也就由此萌芽。

100年眨眼就过去了,很多东西都已经改变——随着科技和文化的进步,整个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追求目标都已经和100年前有了很大不同。管理的基础已经改变,但现在大多数企业的管理基调似乎还停留在那个大机器时代。这就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管理的冲突和无效产生的原因。

回顾一下管理与技术交互发展的历史,就知道现代管理已经到了大变革的前夜。对中国企业来说,在充分学习和吸收了西方管理思想之后,如何结合互联网与中国传统文化两大崭新元素,探索出互联网时代的中国管理模式,更是值得整整一代企业家为之奋斗的目标。

技术革命催生了现代意义的工厂制度,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大工业生产的方式,也促进了企业管理创新和企业管理的科学化进程。蒸汽驱动的轮船、电报以及越洋电缆技术,改进了通信并

缩短了旅行时间;交通和通信行业的技术革命扩展了贸易疆界,使世界变得更加扁平,能够以更快捷的速度进行产品、服务、信息的全球交易。

从大工业革命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一个多世纪以来,技术既是促进贸易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帮手,管理思想的演变总是紧随技术发展的脚步不断前行。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技术进步周期被划分为5个周期,每个周期长约半个世纪。随着技术进步周期的发展更迭,管理科学化的进程也在不断推进。

在第一次技术进步周期时代,纺织品实现了工厂化生产,以个体小业主和小公司为主,尽管专业化分工的作用在慢慢显现,企业管理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第2次技术进步周期则是蒸汽动力与铁路的时代,蒸汽动力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而且扩展了市场;同时创新精神带来了各种发明创造,导致了各类工厂的建立,这就直接产生了对领导和组织的需要。小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出现了上千人的大企业和股份有限公司。

在第3次技术进步周期,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动力革命,促进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从而对规范管理提出了要求。这个阶段已经出现了巨型公司,大企业中还出现了专职的中层管理人员,科学管理开始萌芽。在新技术的推动下,历史开始真正进入科学管理进程。

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泰勒在这一时期出版了著名的《科学管理原理》,提出了7个管理制度,并和其他同期先行者奠定了用科学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的理论和操作流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需要。

第4次技术进步周期属于汽车与合成材料大批量生产的时代,大企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公司也发展起来。可口可乐公司1926年就在海外设立了销售办事处。这段时期,全球主要经济体商业繁荣、房贷热情高涨,股票市场大繁荣,鼓励了企业进行大肆扩张,但此时美国反托拉斯法案的严格执行却阻碍着企业收购本行业公司的横向整合,企业开始争先恐后地在行业之外合并和收购,进行多元化投资。

企业原有的直线结构渐渐无法适应这样的多元化,因此多部门结构开始被用来配合这种不相关多元化的战略。这种企业结构帮助企业在规模和多样性方面得到发展,突破了它所代替的职能组织的限制,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一个管理创新。1950年《财富》500强企业中有20%的企业是多部门结构的分权模式,而到1970年这一比例上升到80%。

在这个时期,始于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阻碍着工业的增长,但却间接促进管理的进步和管理思想的转型。在这个技术进步周期,管理思想百花齐放。“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推动了管理学的诞生和发展,相继出版了《经济人的末日》、《工业人的未来》、《公司的概念》等著作,

又在1950年受聘为纽约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这一名称、教授这样一门学科的人。德鲁克在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被誉为“管理圣经”,到今天依然被奉为管理学的经典,也标志着管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正式诞生。

“管理理论家与实践家之父”拉尔夫·戴维斯在这一时期提出了管理的有机职能、高层管理者的领导职能等理论,指导了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角色转变,以协调和应对大型企业与市场。在1945年,哈佛商学院还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项目制订为日常活动安排。

始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第5次技术进步周期是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时代,在这个时期,IT技术带来了企业架构、形态、工作流程、客户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几乎管理的各个职能领域都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巨大发展。电子商务的出现解构了传统的机票代理行业,互联网的免费策略打压了传统唱片业。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大工业时代的信息不对称发生了变化,对经济发展和商业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需求。在以往的时代,企业管理者站在管理金字塔的最高处,企业变革的指令在发布后会一层层贯彻下去。而进入互联网时代,企业中的底层员工成为接触市

场一线最早的人,管理者却成为企业中最后一个感触市场变化的人。通过系统保证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实时交易同步,会成为企业在未来管理中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2000年全球500强的名单上,包括港澳台在内只有10家中国企业,而到2011年,已经有69家中国企业位列全球500强。

伴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崛起,中国企业的管理历程在几十年里走完了西方上百年的路程。中国企业在不断学习、消化、吸收、反思西方管理思想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真正适合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管理模式。

金蝶董事局主席徐少春花了很多时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此他还拉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企业家和学者成立了“中国管理模式杰出奖遴选理事会”,在几年的时间致力于发现和总结中国企业在管理上的创新和思考。他认为,受到中国经济体制的变迁和市场大环境的影响,在改革开放的30年里,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体系,这些体系通过总结和提炼,能够变成一种中国管理模式,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成为世界级企业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总量迅猛增长,人们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传递工具越来越方便,信息的形式也越来越丰富。信息不对称依然存在,但已经变成了对非结构化数据和结构化数据的掌握、分析和运用。同时,微博、社交、网络也给传统商业和企业管理带来极大冲击。在美国,企业决策信息有50%-60%来源于互联网,而中国目前只有30%-40%。如果企业不参与微博、社交网络等,企业决策中就至少有一半的信息无法获得。

“未来2-3年内云计算将会突飞猛进,企业的信息决策来源将有50%来自于互联网,这些技术的变化产生了能够使企业获得指数级发展的机会,但并不意味着采用工业时代的管理模式加上现代IT技术就可以实现指数级的发展。”前IDC大中华区总裁郭昕说,企业借助并购手段获得跨越式的增长,依赖新兴技术来实现指数级的增长,当前云技术、移动化、BI和社交商务4大

技术趋势正在或即将对企业的经营方式和企业存在的形态产生深刻影响,但企业要想获得指数级的增长,在这些技术平台之上,还需要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

海尔集团“人单合一”的模式,正是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模式,把组织结构从“正三角”的形状转变为“倒三角”。以自主经营体为中心,建立扁平化倒三角架构,把大企业做小,为海尔创造出差异化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不仅如此,在信息技术的深刻影响下,企业还要面对无边界信息流和无边界管理,员工和客户之间的区别会越来越微小,企业所关注的也不再是如何从员工身上得到更多的利润和生产效率,而是如何从社会中攫取及整合更大的资源。

规模需求理论创建者王吉绯提出,以标准化产品为中心的工业时代正在逐渐被以个性化需求为中心的信息时代所取代,资源配置方式由从传统的“以资源分配为中心”的资源单向配置给需求,转向“以需求搜集为中心的需求反向配置给资源”。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手机。小米手机的整体销售、管理全部在互联网上进行,其研发的大部分工作也都是在社会化过程中完成的。在小米手机自己的社区里,用户对产品有什么反馈,所有人都会在同一时间点知道,员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一起想解决办法,而不是一级级的传达。小米手机所有的员工都是围绕微博和社区开展工作,在微博平台上,全民做客服,一旦有客户反馈、投诉,很快就会有员工去处理。

对任何一种管理思想来说,文化的基础始终是无法回避的根本问题。根植于西方文化和宗教理念的西方管理思想在中国的落地,必须要考虑中国本土的文化特性。这也是中国管理模式一直在思考的核心问题。

海底捞是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杰出范例,其底层员工离职率只有2%,几乎是中国国内企业底层劳动者流失率最低的企业之一,究其根本是缘于企业尊重员工,给员工以家的感觉,让他们用

创业的激情做事。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郝登胜认为,中国管理模式的核心内涵是倡导“家文化”,唤醒员工内心的使命感和激情,这是中国管理模式的现实土壤。而中国管理模式未来的方向,

就是要在中国优秀的文化土壤之中拥抱新技术。

2012年金蝶集团提出“云管理”模式概念,认为云计算、社交网络和移动终端等技术将构建起一个新型管理平台,支撑企业扁平化管理,满足企业跨地域随时沟通协作的需求,而且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开放的沟通平台上传递企业文化,支持中国“家文化”管理概念落地。“这样一种社交化、移动化的管理,其实是一个人人参与的管理,它的最高境界是每一个员工都是自我管

理者。”徐少春说。

在这个“云管理”模式中,企业微博作为一个信息通道,能够与任何业务单据实现集成,单据的任何变动都可以通过企业微博发布,需要任何人知会和处理业务时,只用@相关人员,就可以通知业务处理。

“在做市场预算审批报的时候,审批报上来,如果我想知道去年类似活动的效果,以往要打一个电话,现在可以在微博平台上@一下相关人,然后等他反馈过来之后我再审批。如果他不回复,流程就走不下去。”郝登胜解释说。

企业微博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不言而喻,同时也会改变企业的沟通习惯和沟通方式,进而影响

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以往某用户想要向CEO直接投诉,必须要知道他的手机号码,而且打电话投诉只有他一个人知道,现在只要在微博上直接@一下CEO,就会有很多人看到这个投诉,这比接受手机投诉更直接、压力更大。

与此同时,企业微博还能够在微博社区中创建项目或部门交流小组,在不同的小组中对工作信息进行私密讨论。诸如此类项目和群组讨论,尽管用邮件也可以完成,但传统的邮件沟通却都是与工作流程割裂开的。企业微博平台的出现对于未来工作流程的改变将会是巨大的。

事实上,移动应用对于企业管理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效率的提升和流程的优化,更推动了企业传统管理系统的设计思想。在建发地产公司,企业移动通讯录和HR系统打通,管理层不需要登录HR系统,通过关联应用就能随时随地查看员工信息。未来,除了员工的联系方式、姓名、职位等信息,毕业院校、工作经历等更多内容也能够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呈现。移动化应用和企业微博,让原本生硬、呆板和冷冰冰的传统IT系统变得灵活、便捷和人性化,深受用户欢迎。在企业移动通信录上,除了姓名、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还能查看别人的位置信息。但是和以往层级制的管理原则不同,在移动通讯录中,你查看了别人的位置信息,代价就是你的位置信息也将变得可以查询,这种平等的原则很好地平衡了隐私和权限的关系。这意味着在企业管理中,老板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已经打破了传统的层层组织架构,在企业管理原则面前人人平等。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城市管理是城市建设的延伸,是巩固城市建设成果、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保证。近年来,县乡以整治市容市貌、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为重点,以“整脏治乱”工作为切入点,不断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管理工作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也日益增多,城市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为进一步加强县乡城市综合管理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当前县城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近年来,县乡在城市规模扩张方面成效明显,但城市基础设施特别是老城区历史欠帐较多,建设滞后,还属于小城小规模,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城市管理的质量。一是市政设施不够完善。老城区道路狭窄,城区公共绿地少,绿化率较低;垃圾中转站和投放点欠缺,公厕数量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手段还处在比较原始的阶段;农贸市场数量不多,布局不尽合理,无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二是各类专业经营场所硬件设施不完备。一些维修店、作业加工店、服务洗车店、废品收购站等不符合营业前置条件,如室内无场地占道经营作业,洗车店不设沉淀池,污水直接排放下水道或河道,餐饮店达不到前堂后店要求,油烟未经处理自然排放等等。三是部分住宅小区内部功能不全,车库、停车场、垃圾池等必须设施配套不足,影响了居民生活。此类情况特别是在亚中商城亿家超市及其对面的菜市场周边比较严重。 (二) 市容秩序比较混乱。一是占道经营现象严重。目前,县城主次干道均存在流动摊、店外摊占道经营,占道修车、洗车、作业加工等现象。部分专业市场内部管理不到位,不少经营户在市场外围摆摊或游动占道经营。二是交通秩序管理不规范。机动车辆乱停乱靠、乱上人行道,行人不遵守交规,青年路随意横穿马路等现象十分普遍。三是广告设置随意性大。一些商家在部分路段随意悬挂广告牌,或在店铺门前占道摆放招牌,乱贴乱画、非法小广告等城市“牛皮癣”还未彻底根治。特别是电线杆,小区过道、电梯内乱涂乱画乱贴。

组织变革与发展 (1)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 转型与创新 —组织变革与发展 黄培伦主讲 □学习目标 ?认识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的异同 ?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 ?了解组织变革的方式 ?认识组织变革的阻力 ?掌握克服组织变革的方法 ?了解组织发展的趋势 概念 辨析 有效的组织体现稳定与变革、维持与发展的统一。 组织变革(Organization Change, OC) —狭义仅限正式结构的改变; —广义还包括行为、技术等方面的改变。 组织发展(Organization Develop, OD) —狭义指成员行为的改变; —广义还包括结构、技术等方面的改变。 两者狭义有别,广义相通,统称组织变革与发展( OC & OD ) 组织学习(Organizational Learning, OL) 组织学习是一种过程,通过这一过程,组织成员能够对组织、环境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获得一致的认识,使组织能够更好地行动,从而积极主动地进行组织转型,实现组织绩效的提高。 组织转型(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OT) 组织转型强调基于组织学习的企业组织的重构和再造,注重组织的流程化、团队化、网络化、虚拟化。面向整个业务流程,体现集中与机动、集权与分权并重,动态、扁平的网状组织模式。 内容 主要为三大方面的改革 结构改革

组织设计 行为改革 培训和激励 技术改革 技术进步 包括:技术选择、技术开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 模式 系统模型(图6-1) 过程 卢因模式() 解冻(unfreezing) —创造变革的动力 机制1:必须确定地否定目前的行为或态度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再强化或肯定; 机制2:这种否定必须建立足够的、能产生变革的迫切感; 机制3:通过减少变革的障碍,或通过减少对失败恐惧感来创造心理上的安全感。 变革(changing) —指明改变的方向,实施变革,使成员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 机制1:对角色模型的认同。即学习一种新的观点,或确立一种新的态度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观看其他人是如何做的,并以这个人作为自己形成新态度或新行为的榜样; 机制2: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多种信息加以选择,并在复杂的环境中筛选出有关自己特殊问题的信息。 再冻结(refreezing) —稳定变革 机制1:让成员有机会来检验新的态度和行为是否符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成员一开始对角色模型的认同可能很小,应当用鼓励的办法使之保持持久; 机制2:让成员有机会检验与他有重要关系的其他人是否接受和肯定新的态度。群体成员彼此强化新的态度和行为,个人的新态度和新行为可以保持更持久些。 吉普森模式()

对城市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对城市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学习《城市管理学》,使我了解城市管理的重要性,而城市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构建和谐城市环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同时也为城市城市环境管理尤为重要。面向21世纪,实现力争使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得到控制,必须树立全民环境意识,提高市民素质,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强化城市环境行政管理。 一、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这是美化环境、防治污染的根本。环境污染的制造者有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也有企、事业机关和单位的职工,也有城市的个体户、外来民工、无职业者,甚至是家庭主妇。可以说城市中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城市公害的有意与无意的制造者。这主要是缺乏自觉的生态观念与环境意识。要消除环境污染的弊害,必须开展全民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可分为社会的环境教育与学校的环境教育。社会环境教育可以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或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广泛普及和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环境法律知识,切实增强全民的环境意识和法制观念。北京市由一部分退休干部、工人、教师、高校学生、科技工作者倡导的《环保志愿者行动》,动员全民营造绿色时尚,善待地球,节约资源,宣传“缺乏环境意识就是

残缺不全”是很好的例子。全民环境教育已经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全国各地开展的垃圾分类、垃圾处理,一只桶、一个袋,消灭白色污染,变废为宝的环境教育活动已赢得城市居民的普遍赞同。学校环境教育主要以中、小学为主,在学校可设置安排环境教育课程,可带领中、小学生去郊外或动物园进行动、植物资源珍惜与保护的教育,从小养成浓烈的环境意识。此外,环境教育还要着重《城市环境管理》的教育。环境行政管理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很强的管理学问。对于从事城市环境行政管理的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尤其重要。全国已有近百所高等院校设立了环境保护专业与行政管理专业,不少省、市创办了环境保护干部学院和环境保护研究班。这为在职环保干部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介,及时报道和表彰环境保护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公开揭露和批评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违法行为,对严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的单位和个人予以曝光,提高全民环境意识。 二、培养良好的公共道德。 道德体现社会风尚。我们要大力加强社会公共道德教育,人人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充满美好。我们要大力开展公共道德教育,养成公共道德。 要摆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做到“为互助而去恶,为互爱而存善”;“利群”而居,“利他”而生。“大河无水小河干”,“城门 失火,殃及池鱼”。城市受社会环境的污染,势必影响到每个市

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就推进我县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总体目标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构设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全部行政处罚权和环保、工商、交通、水务、食药监方面行政处罚权随改革工作的进程逐步集中到位;2017年10月底前,数字城管平台建成并运行;到2020年,全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规章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人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基本原则 1、理顺体制,权责明晰。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突出问题导向,理顺体制机制,划清职责边界,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 2、集中执法,精简高效。整合行政资源,推行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末端执法向源头治理转变。 3、完善制度,规范用权。立足工作实际,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推进依法治理。 4、公正文明,优化服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惠民便民举措,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居民满意度。

《组织管理与变革-提升组织执行能力》试题及答案(100分)

学习课程:组织管理与变革-提升组织执行能力 单选题 1.组织设计的三要素包括:回答:正确 1 A 组织结构图 2 B 职位说明书 3 C 组织手册 4 D 以上都包括 2. 以下哪一项导致了信息流的反应速度慢:回答:正确 5 A 没够沟通 6 B 没有被授权 7 C 没有权责分明 8 D 没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3.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大环境下具有哪些特征:回答:正确 9 A 速度快 10 B 变化大 11 C 竞争异常激烈 12 D 以上都包括 4.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都采用:回答:正确 13 A 项目式组织形式 14 B 职能式组织形式 15 C 强矩阵式组织形式 16 D 随意组织形式 5.企业在组织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对下面哪一项的建设:回答:正确 17 A 企业的文化要素 18 B 企业的价值观 19 C A和B都正确 20 D A和B都不正确 6.一个企业推行enhmrking是否成功,取决于一些关键要素,这些要素是:回答:正确 21 A 个人性格特征 22 B 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 23 C 受教育程度 24 D 以上都包括 7. 强矩阵式组织形式中的一个项目组应该包括下面哪些组成人员:回答:正确

25 A 技术人员 26 B 营销人员 27 C A和B都正确 28 D A和B都不正确 8.由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属于:回答:正确 29 A 激励因素 30 B 保健因素 31 C 积极因素 32 D 消极因素 9. 企业在面对变化的时候,怎样才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回答:正确 33 A 尽量避免变化 34 B 加大资金投入 35 C 让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条件下给组织带来的差异性尽可能的小 36 D 以上都不正确 10.组织管理形式进行变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回答:正确 37 A 裁减人员 38 B 实现目标,优化资源 39 C 无限扩张 40 D 顺应形势 11.下面哪一项是组织无效的特征:回答:正确 41 A 决策迟缓,质量不高 42 B 不能创造性地对正在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 43 C 明显过多的冲突 44 D 以上都包括 12.组织中的两大核心要素是:回答:正确 45 A 系统 46 B 人 47 C A和B都正确 48 D A和B都不正确 13.在企业的项目运营中,最大的项目,比如房地产,在项目层次划分上一般叫做:回答:正确 49 A 群 50 B 组 51 C 部

浅论通用航空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浅论通用航空发展与城市管理的关系 通用航空产业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除了作为交通方式,也在城市服务管理水平和应急能力等方面产生效用。通过对上海市通用航空现状分析,对上海通用航空规划布局未来发展提出看法和建议。 标签:上海;城市管理;通用航空 一、通用航空发展现状 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年底,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通用航空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了通航发展的指导思想。 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引燃了各级政府制定通航发展规划、企业加快部署通航产业发展的热情,各省市都制定了相应的发展通用航空规划。 (一)上海航空业的发展和现状 从制造、科研、配套、运营、机场来说,上海都是在运输航空领域的一个航空大市、强市。总体来说,一是通用航空运营注册企业数量较多。目前,上海拥有飞机的通航公司15家。二是公务航空服务发展较好,业务范围基本涵盖公务航空服务的各个领域。三是本地通用航空飞行规模较小。四是通用航空产业布局主要呈现制造业单一集聚、服务业散乱分布的特征。 (二)通航发展相对运输航空发展弱势的原因 (1)空域管制及飞行审批。一是空域管制,上海地区空域管制较严,飞行规模受限。二是低空飞行管理审批体系复杂。 (2)缺乏明确的政策导向。相比其他省市,上海对于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重视程度有所欠缺。2004年起,国家发展改革委先后批准建立了上海、西安等9个国家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除上海外其余八个地区都建立了专门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且政府和社会缺乏对航空文化的宣扬。 (3)产业基础存在薄弱环节。一是基础设施数量不足。上海颁证的通用航空机场及起降点虽共6个,但种类较单一,发展不平衡。上海浦东机场、虹桥机场的起降频率已近饱和,难以进一步对通用航空进行飞行保障。二是航油保障能力弱。三是市场主体薄弱。目前通用航空产业链不完善;涉及通用航空产业的企业少,且规模偏小,缺乏市场开拓能力。 二、通用航空对城市发展管理的影响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最新)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将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举措,构建权责明晰、运转协调、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体制,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二、理顺城市管理体制 (一)界定城市管理职能。城市管理主要包括:市政公用设施运行管理、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园林绿化管理等方面的全部工作;政府依法确定的公共空间秩序管理、违法建设治理、环境保护管理、交通管理、应急管理等方面的部分工作。城市管理执法即在上述领域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履行行政执法权力的行为。 (二)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在城市日常管理以及密切相关的领域推行综合执法。到2018年6月份,xx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将集中行使城市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具体负责: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园林绿化管理方面相关行政处罚权;市政公用设施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城市规划管理方面有关未经批准修建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它设施的行政处罚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方面的行政处罚权;环境保护管理方面有关露天烧烤、焚烧垃圾、焚烧秸秆落叶等烟尘污染的行政处罚权;气象管理方面有关气球施放的行

政处罚权;工商行政管理方面对户外公共场所无照经营的行政处罚权。 各镇街、开发区照此模式,负责辖区内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三)明确城市管理委员会职责。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高位统筹、宏观指导、组织协调、推动落实。区城管委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安排和部署城市管理目标、工作计划,研究确定城市管理方面的中心工作和重大任务,协调各部门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内设机构为综合室:负责文字材料综合、信息上报、宣传报道、数字统计、方案制定、归档立卷等工作;考评室:负责街区制日常检查管理,汇总相关部门的检查情况进行月排名,负责市大型检查活动的安排部署等工作;调度室:负责市城管办派发案件的转递工作,收集市民反映的问题并传递属地进行处置,负责网上检查、网上处置、网上指挥调度的工作。人员由市容环卫局调配落实。 (四)持续推进城市管理重心下移。区市容环卫局将环卫工作编成保洁中队,按街道区域划分,与各街道进行对接。各街道可单独或挂靠设立城市管理办公室。各街道办事处可根据管理的实际,向市容环卫局申请招聘城管协管员,协管人员只能配合执法人员从事宣传教育、巡查、信息收集、违法行为劝阻等辅助性事务,不得从事具体的行政执法工作。 (五)加强城市管理执法保障。公安机关应在城市管理部门设立治安保障机构,依法打击妨碍城市管理和暴力抗法行为。检查机关、

组织发展与变革

组织:指人们为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协作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 组织发展:是指全面应用行为科学的知识与技术,有计划地变革与开发组织的战略、结构、技术人员和文化等,以提高组织有效性的过程。 组织变革:指运用行为科学和相关管理方法,对组织的权利结构、组织规模、沟通渠道、角色设定、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对组织成员的观念、态度和行为,成员之间的合作精神等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调整和革新,以适应组织所处的内外环境、技术特征和组织任务等方面的变化,提高组织效能。 组织结构:组织要素相互连接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组织结构应用优缺点:(一)传统组织结构形式(1)直线制: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有称军队式结构,优点:结构比较简单,缺点:只适合规模较小的(2)职能制:又称分职制或分部制,指行政组织同一层级横向划分为若干个部门,每个部门职能不同,优点:能适应现代化工业企业生产技术比较复杂,减轻直线领导人员的工作负担,缺点:妨碍了必要的集中领导和统一指挥,形成了多头领导,不利于建立和健全各级行政负责人和职能科室的负责制,在中层管理往往会出现有功大家抢的现象(3)直线职能制:它把直线制结构于职能制结构结合起来,优点:把职能制和直线制组织的优点结合起来,统一指挥,分工精细责任清楚,效率高,组织稳定性高,缺点:缺乏部门间的信息交流,直线部门与职能部门之间目标不统一,系统刚过大(二)现代的组织结构形式(1)事业部制:最早起源于美国通用公司,优点:1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产品和市场2分担了领导的负担3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储备干部4事业部作为利润中心,既便于建立衡量事业部及其经理工作效率的标准5按产品划分事业部,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6各事业部门之间可以有比较有竞争7各事业部自主经营,责任明确(2)超事业部制(3)矩阵制(4)立体组织制(三)新的组织结构(1)团队结构制(2)虚拟结构制。 7S模型:指出了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情况,包括结构、制度、风格、员工、技能、战略、共同的价值观。 组织结构合理化的主要标志:1)目标设置的合理性与适应性2)组织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合理性 3)组织权责体系的合理界定与授权行为的合理性 4)组织结构的功能优化 战略选择工具:SWOT分析、战略地位和行动评估矩阵、波士顿矩阵、通用矩阵、V矩阵、EVA管理、定向政策矩阵、产品—市场多元化矩阵。 产品生命周期:简称PLC,是产品的市场寿命,即一种产品从开始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过程。市上的营销生命,产品和人的生命一样,要经历形成、成长、成熟、衰退这样的周期,而这个周期在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里,发生的时间和过程是不一样的,其间存在一个较大的差距和时差,它反映场了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市场上的竞争地位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变化 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SWOT模型内涵:是一个简单有效的企战略评估分析工具,它提供了一个自由思维的环境,并不受财务驱动型的预算规划体制影响。SWOT分析可以用于测试组织内部感知的共识,并支持企业将其战略建立在优势的发挥和劣势的消除的基础之上。 PEST:是指宏观环境分析,P----Political,政制法律环境,主要考虑影响客户战略的政治、法律因素,如外交政策、产业政策、环境保护等等,以及对客户战略有重要意义的政治和法律变量,如关税和进出口限制 E----Economic,经济环境,主要考虑影响客户战略的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经济条件等等。如劳动生产率水平、消费模式、货币市场模式、税率、通货膨胀,S----Social,社会文化及自然环境,主要考虑影响客户战略的民族特征、文化传统、价值观、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等社会因素,以及地区或市场的地理、气候、资源、生态等因素T----Technological,技术环境,主要考虑影响客户战略的技术水平、技术政策、发展动态、R&D能力、产品生命周期等因素 组织发展过程的五个阶段:进入签约、组织诊断、收集分析和反馈信息,设计与执行干预措施、评估干预效果。 信息收集方法:问卷调查、面试、观察、非显著性措施。

论述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的相互关系

浅析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的相互关系行政管理、城市管理与城市规划管理是社会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管理活动,它们之间既紧密联系又各有分工。这些管理活动构成了国家管理各项公共事务的体系,为维护社会的正常发展提供了保障。 一、概念简介 1、行政管理 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的一种职能,即国家运用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包含国家事务的管理,又包括公司内部管理、家族事务管理等日常生活的管理。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主体依法对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务进行综合管理,它是维护社会正常生活秩序和整个社会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国家的重要职能之一。在广义上它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但我们平时所说的行政管理主要针对国家行政主体的管理。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 2、城市管理 城市管理是以城市的长期稳定协调发展和良性行为为目标,以人、财、物、信息等各种资源为对象,对城市运行系统做出的综合性协调、规划、控制和建设活动。联合国人类居住中心《关于健全的城市管理规范:建设“包容性城市”的宣言草案》对城市管理有如下定义:“城市管理是个人和公私机构用以规划和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众多方法的总和。它是一个解决各种冲突或不同利益以及采取合作行动的持续过程,包括正式的制度,也包括非正式的安排和公民社会资本。”其中强调了作为人的各类利益相关者在城市管理中的参与。作为复杂巨系统的人及其利益和意识的参与,也一步增加了城市管理系统的复杂性。 3、城乡规划管理 城乡规划管理是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是国家政府机关为实现一定时期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目标,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运用国家法定的权力,制定城乡规划并对城乡规划区、乡村规划区内的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进行组织、控制、协调、引导、决策和监督等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城乡规划管理包含的内容非常宽泛,既可以指城乡规划系统内部的管理,也可以指对城乡规划系统以外的相关行为的管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城乡规划管理可以包括规划编制的管理、实施管理、批后监督管理等。因此,概括起来讲城乡规划管理的性质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 二、对比解析 对比上述三者的基本概念,可以看出城乡规划管理既隶属于行政管理又隶属于城市管理,而城市管理和行政管理既有交集,又有所不同。它们在主体、内容、特征等方面都存有

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 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市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要求,理顺城市管理执法体制,解决城市管理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结合实际,就推进我县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引领,以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理顺体制机制为途径,将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作为推进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促进城市运行高效有序。

总体目标 2017年12月底前,完成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机构设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全部行政处罚权和环保、工商、交通、水务、食药监方面行政处罚权随改革工作的进程逐步集中到位;2017年10月底前,数字城管平台建成并运行;到2020年,全县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规章和标准体系基本完善,执法体制基本理顺,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加强,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城市应急能力明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人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基本原则 1、理顺体制,权责明晰。适应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突出问题导向,理顺体制机制,划清职责边界,切实解决城市管理中多头执法、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等问题。 2、集中执法,精简高效。整合行政资源,推行综合执法,提高城市管理和服务效率,实现末端执法向源头治理转变。 3、完善制度,规范用权。立足工作实际,健全执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推进依法治理。 4、公正文明,优化服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惠民便民举措,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和居民满意度。

《组织管理与变革-提升组织执行能力》试题及标准答案(分)

《组织管理与变革-提升组织执行能力》试题及答案(分)

————————————————————————————————作者:————————————————————————————————日期: 2

学习课程:组织管理与变革-提升组织执行能力 单选题 1.组织设计的三要素包括:回答:正确 1 A 组织结构图 2 B 职位说明书 3 C 组织手册 4 D 以上都包括 2. 以下哪一项导致了信息流的反应速度慢:回答:正确 5 A 没够沟通 6 B 没有被授权 7 C 没有权责分明 8 D 没有先进的指导理论 3.当前企业所面临的大环境下具有哪些特征:回答:正确 9 A 速度快 10 B 变化大 11 C 竞争异常激烈 12 D 以上都包括 4.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管理组织形式都采用:回答:正确 13 A 项目式组织形式 14 B 职能式组织形式 15 C 强矩阵式组织形式 16 D 随意组织形式 5.企业在组织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加强对下面哪一项的建设:回答:正确 17 A 企业的文化要素 18 B 企业的价值观 19 C A和B都正确 20 D A和B都不正确 6.一个企业推行enhmrking是否成功,取决于一些关键要素,这些要素是:回答:正确 21 A 个人性格特征 22 B 家庭背景和社会背景 23 C 受教育程度 24 D 以上都包括 7. 强矩阵式组织形式中的一个项目组应该包括下面哪些组成人员:回答:正确

25 A 技术人员 26 B 营销人员 27 C A和B都正确 28 D A和B都不正确 8.由于工作带来的成就感和愉悦感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属于:回答:正确 29 A 激励因素 30 B 保健因素 31 C 积极因素 32 D 消极因素 9. 企业在面对变化的时候,怎样才能尽可能的规避风险:回答:正确 33 A 尽量避免变化 34 B 加大资金投入 35 C 让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条件下给组织带来的差异性尽可能的小 36 D 以上都不正确 10.组织管理形式进行变化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回答:正确 37 A 裁减人员 38 B 实现目标,优化资源 39 C 无限扩张 40 D 顺应形势 11.下面哪一项是组织无效的特征:回答:正确 41 A 决策迟缓,质量不高 42 B 不能创造性地对正在变化的环境做出反应 43 C 明显过多的冲突 44 D 以上都包括 12.组织中的两大核心要素是:回答:正确 45 A 系统 46 B 人 47 C A和B都正确 48 D A和B都不正确 13.在企业的项目运营中,最大的项目,比如房地产,在项目层次划分上一般叫做:回答:正确 49 A 群 50 B 组 51 C 部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问题一:城市规划建设滞后。城市形象的塑造,关键是规划,如何使规划思路和群体建筑风格,适应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需要,应该是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当务之急解决的问题,在积极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中,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加快扩张城市规模与循序渐进完善城市功能一直处于矛盾之中,城市规划建设的快速发展虽然在迅速扩张经济总量和城市规模上成果裴然,也给城市管理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城市在追求确定的经济目标时,往往难以顾及合理的规划、建设的质量,致使城市道路、绿化、市政基础配套设施严重滞后,最终增加城市管理的难度,也影响管理的质量。 对策: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管理的优劣关键在于其功能的完善,因此,要在完善城市功能上多做文章,实现城市功能,并使期蕴涵自然、人文特色,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应努力做到以下几方面。一是规模要适度,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城市都要找准自己的规模定位,切不可追求建成区、人口的过度发展,否则将丧失自身优势,背上沉重包袱;二是经济要活跃,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创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开放性经济格局,活跃周边,辐射各地;三是设施要配套,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优先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如能源设施,供水及排水排污设施,道路交通设施,邮电通信设施,生态环境设施,防灾设施,充分满足城市物质

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城市提供物质保障和服务;四是环境要优美,保证市容市貌的整洁卫生,维持环境秩序,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协调平衡,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达到城市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的高度统一;五是生活要舒适,重视对人的关怀,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生活的幸福,为城市生活赋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新基准,既满足人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又提高人的素质、启发人的本能,充分体现城市化的人类成果;六是治安要稳定,消除暴力、毒品对人的危害,维护社会秩序,社会安定,人们有安全感,进而轻松愉快地投身于城市生活。 问题二:市场等便民公共设施不足。随着各行各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失业人员大量出现,加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入,使得城市人口逐年增多。而这些人,一无雄厚的资金开设门店,二无专业技能受聘于单位从事固定的职业,他们为了生活只能凭自己微薄的经济从事最小的商品买卖生意,从而流落于街头巷尾,占道经营,用获取的薄利养家糊口,跟城管执法队员开展“游击战”,给城管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城管执法人员去管,他们首先的回答便是,“不准在马路上卖,叫我们到哪里卖”,这一简单的回答,反映出一个城市功能完善与否。如果我们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有配套的各种公用设施,健全的市场,齐备的环卫基础设施,使那些为生计所迫的占道摊贩、乱停乱放的各类车辆“有场可进”、“有市可归”。那么,城市管理的矛盾就会少得多,

关于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关于我市城市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及对策研究 众所周知,现代化意义上的城市管理是一个综合概念,它不仅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文物保护、公用事业等广义的市政管理,同时也包括以提高经济效益、满足市民需要的消费经济领域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城市经济繁荣发达、市民生活舒适顺利和城市环境整洁优美。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牢固确立“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的理念,始终坚持把城市管理作为高起点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工作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制定政策,创新体制,加大投入,落实举措,基本实现了从小城管到大城管、从重突击到重长效、从重单一到重综合、从重载体到重机制、从单兵作战到“块抓条保”的转变,城市长效管理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前沿阵地,杭州市的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张,城市化进程也不断加快,但一系列的城市管理问题相继出现,各种制约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因此,在社会体制转型、建设重于管理的倾向较大、城市产业和非城市产业交叉发展的新形势下,做好城市管理工作已成为迫切之需。 一、目前的基本情况 为确保城市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整体形象,我市在城市管理过程中,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发展、创新、稳定、为民”的要求,健全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管理工作机制,整合和优化城市管理资源,全面推行依法管理、严格管理、标准管理、群众管理,着力解决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得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一)城市管理体制逐步形成 城市管理体制是确保城市管理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物质载体和保证,也是支撑城市管理系统的骨架支柱。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城市管理体制主要包括:城市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能体制、领导体制、市区街道的层级管理体制等,其核心是各机构间的职、权、责的配置问题。 在探索和建立新的城市管理体制方面,市委、市政府以转变职能为切入口,优化城市管理内部结构,明确了规划、建设、管理的职能分配框架,努力解决以往城市中普遍存在的“轻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本文以滁州市琅琊区“区直管社区改革”为样本,在对安徽全省范围内的社区改革发展问题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需要立足长远,从思想认识、组织人事、体制机制、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入手,就“区直管社区”改革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管理“区直管社区改革”政策建议 按照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进一步推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2013年9月以来滁州市琅琊区实施了“区直管社区”改革。笔者通过组织学科团队专项调研等方式,对滁州市琅琊区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研讨。从调研来看,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既有积极的成果,也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 1.改革情况及成果评价 琅琊区社区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是在学习借鉴安徽铜陵、芜湖等地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的。其主要做法为:第一,撤销街道整合社区,实行区直管社区,减少管理层级;第二,新社区成立社区党工委,设立社区服务中心、选举产生社区居民委员会,构建党的领导、居民自治、政府服务为一体的“一委一居一中心”管理服务新架构;第三,建立十

大社区工作机制”(党建工作机制、双层网格管理服务机制、社情民意互动恳谈会机制、法律工作者进社区机制、评议监督机制考核奖惩机制、社区工作准入机制、“两代表一委员”调解机制、社区经费保障机制、社区信息化建设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等。 这种新的社区治理模式,即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社居委为基础、社区服务中心为依托、社会组织为补充、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多元共治共建共享的治理模式,体现了社区治理的“资源向下,民主向前,民心向上”现代理念,也符合社区治理的扁平化、网格化、信息化、民主化的要求,在大方向上是正确的。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由于执行不到位,社区具体运行机制创新不够,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够高导致经费保障不力等原因,新社区发展也面临不少困惑。 2.“区直管社区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 问题一,行政化倾向加剧导致社区职能难以明确。“区直管社区改革”不是简单“撤并”了事。一方面,街道被撤消后,原先街道承担的各项职能必定要有部门来实现,客观上就被全部下移到了社区,导致社区职责“翻番增加”。另一方面,随着社区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和公共服务向社区的拓展延伸,区级以上各有关部门还在纷纷以“工作进社区”之名行“工作任务进社区”之实,不断给社区布置工作、下达任务。调查显示,目前安徽省各社区承担的各类工作事项平

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

浅谈科学发展与城市经济管理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是指导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理论武器,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城市管理的工作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影响。因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做到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树立正确的权利观、利益观。在城市管理中,要从宏观和微观经济来综合管理城市,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入手,改革管理体制,拓宽管理模式,在硬件上加大对城市建设的投资,全面促进形象实现质的飞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要不断强化三个理念:强化“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化“解放思想、敢为人先”的理念;强化“加快发展、又好又快”的理念。正确处理五个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又好又快的关系;正确处理特殊管理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增强经济实力与致富职工群众的关系。 一、当前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城市管理观念和理念落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飞快,城市管理也正是在城 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因其城市管理起点低,水平不高,尤其是管理观念滞后,管理理念不新,与城市的发展不相适应,在面对众多复杂问题时力不从心,甚至束手无策。一方面表现为对城市管理内涵理解狭隘,认为城市管理就是一般意义的占道摊点整治、环卫清扫保洁、车辆行驶停放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重建设轻管理,先建设后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城市急剧扩张中,人们愈来愈重视科学的规划、科学的建设,重视建设的速度,强调建设的效率,对城市科学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以人为本的思想没有全面坚持,管理就是服务的意识没有得到彰显,这些现象直接影响了城管工作及城管工作者在市民心中的形象。 2.体制机制不健全。对于城市管理,国家尚未立法,全国也没有统一模式,目前由各个城市党委 政府承担城市管理职能。正因如此,各地城管体制“五花八门”,没有科学的体制。多头管理,无人管理,有利争着管,无利都不管等现象普遍。因此,无论是综合执法还是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关键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尤其是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城管必须与时俱进,创造性地思维,创造性地工作,探索中国城管特色之路,根据城市自身实际,健全体制,完善机制。 3.困难群体就业安置矛盾突出。伴随社会各项改革的深入,城市中一些困难群体或者年龄偏大,或者无技能,或者文化偏低,或者体弱多病,或者缺少自主创业的项目与资金,他们不具备生产就业竞争能力。由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甚至处于探索阶段,这些困难群体往往通过乱摆摊点、占道经营来获取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生计,而这些行为又违反城市管理规定。从城市管理角度讲,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城管必须按照十七大会议精神,坚持群众路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必须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但疏的难度很大。因为既要维护社会稳定,又要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既要以人为本,又要严格执法,城市管理不可避免地面临难以调和的矛盾,而且尤其容易与困难群体对立,社会舆论会自觉不自觉同情弱者,城管在具体管理中工作被动。 4.市民素质有待提高。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市民素质普遍较高的基础上。但是,尽管我们通过十多年的创建和强化城市管理,仍然有不少市民缺乏主人翁意识,爱护城市意识不强,参与城市建设管理不主动不积极,甚至起反面作用,如:执法队员在依法取缔占道摊点时,围观市民起哄、阻挠执法,认为城管队员欺压了弱势群体;而当执法队员只教育、规劝、不取缔时,围观群众又认为执法队员不作为。同时,由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1

精心整理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城市管理工作 城市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载体,常言道,一座完美的城市,三分靠建设,七分靠管理,因此,如何把握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开展城管工作,正成为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研究并解决的课题。对此,经过一年多的摸索探讨,总结出,通过《车辆通过系统学习《江苏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条例》、《行政处罚法》、《南京市城市管理执法细则》等法律法规,提升执法人员法律水平,确保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依法文明执法。 四、加强文明执法先进经验推广,从实际工作中查漏补缺。 “说好一段话,记住一段准确的法律条款,做好每一次

取证记录”,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才能把文明执法落到实处。为此,总结工作经验,积极推行前两次教育、劝导、取证,第三次违规依法处理的“三次告诫制”工作法。 强调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实行“一教育、二保证、三处罚、四取缔”的四步工作法,做到先敬礼、再说理、后处理,做到执法有理有据,确保依法、文明执法。五、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从舆论上正面引导。多方参与是关键。 ,积极 ,两 ,城(一),没 和维护方面“重硬件轻软件”、“重成效轻投入”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些都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和城市自身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多人民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如小摊小贩随意占道经营、乱摆乱卖。车辆乱停乱放乱闯。各类广告乱拉乱挂乱贴乱写乱送。各类违章搭建随处可见,车辆、工地、娱乐噪声扰民,工业“三废”污染和各种小炉灶烟尘污染,各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的小饮食店、排档,农贸市场等侵占道路经营,随意改变墙体和房屋结构用

途,行人乱吐乱丢弃物,垃圾乱倒乱堆,公共设施被随意破坏,公共绿地和空地被侵占等等。这些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常常是抓一抓,好一阵,稍一放松就迅速回潮,有些甚至成了顽症,成为困扰政府的难题。 随着平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品位的不断提升、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城市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城市管理队伍作为维护城市秩序、规范市容管理的重要力量。在进行执法时,常常不被人们理 解, 城市, (二) 帽管不好一顶破草帽”的现象,使我们的城市环境脏乱差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给城管工作带来被动。 (三)、政出多门,谁都管谁都不管,造成管理不到位。城市管理中专业执法部门较多,横向配合与衔接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建设系统的管理职能只是城市管理的一部分,难以承担城市整体的管理职能。大量的工作需部门之间配合,涉及面较大的就有公安、工商、卫生、交通、文化等部门。

变革管理者与组织文化word版本

变革管理者与组织文化 匹配方式使二者相得益彰 一、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 1.从个体与环境匹配到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 匹配的观念来源于Lewin(1951)提出的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理论,他用社会——心理的公式解释人的行为,指出人的行为可以用个体的个性特点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或匹配来加以解释。在研究个人与环境匹配的问题上,一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为探索个人特性与职业属性的交互影响,第二种为探讨个人与组织特性的匹配。个人与组织特性匹配的相关研究可分为四大类:一是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二是个人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三是个人的喜好需求与组织系统、结构的一致性;四是个人的人格特质与组织氛围的一致性。由于个人价值观与组织文化的一致性是个人与组织匹配的关键,因此,个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的研究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有关个人与组织文化匹配的研究发现,个人与组织文化的匹配程度高,会增加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绩效。 2.从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到管理者与组织文化匹配 组织在变革过程中要求个体与组织文化匹配,作为组织中个体重要一员的管理者,自然也必须与组织文化相匹配。由于管理者的价值观念对于组织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影响,使得管理者与

组织文化的匹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上。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作用与一般的个体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是不同的。以往的组织文化研究偏重于组织的强势文化对员工的行为塑造,而忽略了组织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如今,我们对个人可能的行为进行整体性的考察,故延伸出匹配的概念。 强调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交互作用,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是相适应。管理理论的范式在近20年来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主要是沿着变革型管理理论和魅力型管理理论的研究展开的,从交易型管理者的研究转移到对于杰出管理者,即对超越期望的变革型管理者的研究。杰出的管理者对于组织的有效管理,依赖于一个表述清晰的、能够有效沟通的、可以预测的愿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愿景就是管理者的理念。如果一个管理者的理念能够一直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说明他拥有了一种能够凝聚组织成员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在管理者与组织成员的互动过程中,组织成员可以接收到管理者关于使命、愿景的信息,从而受到管理者引领的组织文化的影响。 因此,在探讨管理者与组织文化的匹配模式时,关注的焦点不仅仅是管理者的价值观念与组织文化的价值观念的匹配,而且管理者个人的价值观念要超越于组织的价值观念,即一种适宜的不匹配状态。这种适宜的不匹配应考虑到员工的心理承受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同时也应考虑到人们将要面临的挑战,从而提升人们变革或成长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