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浅析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浅析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浅析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浅析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林 勇

收稿日期:2009年7月20日作者简介:林 勇,福建社会科学院华侨华人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移民和华侨华人问题。福州,350001。

内容摘要? 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具有拓展收入来源、弥补外汇短缺、增加投资和消费、促进就业增

长、改善贫困状况、改变收入差距等积极作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移民母国经济发展,但目前在海外侨汇跨国流动、发挥侨汇对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如何更加有效吸引侨汇、引导侨汇更有效地为国内经济发展服务,是目前移民母国面临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海外侨汇 移民母国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3/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052(2009)05-0109-04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海外侨汇超过了外国援助、外商投资乃至传统出口,成为其重要的外部资本来源。近些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放缓,外商直接投资和资本市场流动急剧减少,而全球海外侨汇数量却有增无减。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看待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尝试着就此作一初浅的分析。

一、国际海外侨汇现状

所谓海外侨汇是指国际移民将其在国外所得的部分收入寄回原籍用以赡养家庭和其它用途的汇款。除了实地调研外,现在侨汇统计数据主要来自于IM F 的《国际收支统计年鉴》。这种海外侨汇统计数据,大致包括三个部分:其一是移民劳工收入,包括在国外劳务不满12个月的劳工工资和其它收入;其二是侨汇,即在国外居住一年以上的出国劳工汇回祖籍地的汇款;其三是移民财产转移,即出国时移民带走的财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据还很不完善。理解的差异、统计困难、分类和计算方法不同、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各有差别,许多统计数据没有包括某些实物(比如通过朋友或家人实物携带珠宝、服装以及其它的消费品)和通过非正规渠道的侨汇,加上许多国家的数据不完整甚至没有相关数据,导致侨汇被低估。IM F 和世界银行的数据也经常小于移民母国央行提供的数据。比如2002年世界银行关于菲律宾侨汇的数据不到20亿美元,而菲律宾央行的数据超过了60亿美元。海外侨汇的实际数量,要远远高于世行的

估计。

[1]

海外侨汇总量在不断增长,几乎每10年就翻一番。移民在国外的收入往往远高于国内收入,其中的相当部分都成为了侨汇。巴基斯坦移民国外收入是国内的9倍,收入的78%都汇回了国内。世界银行最近发布的一份有关全球移民与汇款的报告指出,2007年流入移民母国的侨汇为3050亿美元,2008年可能降至2800亿至2900亿美元,预计2009年在2800亿美元至2990亿美元之间。印度、中国和墨西哥是世界上接收侨汇最多的三个国家。2007年全年共有270亿美元侨汇流入印度,中国和墨西哥分别为257亿和250亿美元。排在第四、五位的是菲律宾(170亿美元)和法国(125亿美元)。

通常认为侨汇流向往往是从发达国家流往移民母国或不发达国家,但是移民母国彼此之间的侨汇流动也引人注目。全球约1/3的侨汇在亚洲国家之间流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侨汇流动规模居世界前列。非洲国家侨汇更多来自本地区其他非洲国家,科特迪瓦、安哥拉和南非也是重要的侨汇来源地。欧洲的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腊是世界上重要的侨汇流入国。欧洲国家之间的侨汇流动也占有相当份额。流向北部非洲的侨汇大都来自欧洲和亚洲。但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仍是汇款的主要来源地,美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侨汇来源国,2007年超过500亿美

元。其次为沙特阿拉伯、瑞士和德国。[2]

洲际之间规模最大的侨汇流动是从北美流向拉美、加勒比地区和亚洲。除拉美以外,海外侨汇往往不是来自于单一国家,而是多个国家或地区。比如阿拉伯石油产区至少

9

01

有4个国家是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和孟加拉的侨汇来源地。

吸收海外侨汇的地区分布差异很大。亚洲侨汇占比最大。1996年以来,亚洲每年吸收海外侨汇占世界总量的40-46%;其次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约17-22%;再次为中、东欧,15-18%。吸收侨汇最多的往往也是人口最多的几个国家,比如印度和中国。在人均吸收侨汇方面一些小国往往名列前茅。2002年,以色列、汤加、巴巴多斯、牙买加和约旦是人均吸收侨汇最多的几个国家。[3]

二、海外侨汇对移民母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不同国家、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条件,海外侨汇对母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能不同。在以下几个方面,海外侨汇的积极作用表现得比较明显。

(一)拓展收入来源,弥补外汇短缺

侨汇是移民母国的重要收入来源。上世纪70年代初希腊侨汇使其生产总值增加了77%,GDP占比增长超过50%。目前中美洲的海外侨汇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咖啡、香蕉等传统支柱产业。一些小国如黎巴嫩、塞尔维亚、海地、汤加、阿尔巴尼亚和牙买加来自侨汇的收入超过了全部商品出口总和。据阿尔巴尼亚银行统计,2002年阿尔巴尼亚侨汇达到了61315亿美元,而1991年只有1107亿美元;1991-2002年间,侨汇占国家GDP的比重由10%增加到了22%。2006年的数据显示,塔吉克斯坦和摩尔多瓦接收的侨汇都达到本国GDP的36%,为世界最高;其次是汤加(32%)、吉尔吉斯共和国(27%)和洪都拉斯(26%)。[4]

侨汇弥补了国家外汇的短缺,有补偿收支赤字的作用。不少移民母国由于缺少外汇,面临长期的贸易平衡问题、外国援助问题和国际贷款问题,经济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但大量的侨汇有效弥补了外汇短缺问题,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援助、直接投资和贷款而言,侨汇在这方面的作用更显著。因为侨汇既没有附带进口等苛刻条件,也不用支付利息,没有偿还的压力。就侨汇占出口外汇的比例而言,中低收入国家的侨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地区)。2002年约旦为84%,摩洛哥为41%,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区为216%,佛得角90%,阿尔巴尼亚和乌干达75%。埃及侨汇超过石油出口、苏伊士运河和旅游业外汇的总和。[5]

国际资本会随着经济周期起落,相比之下侨汇更为稳定,在不少地区都呈现出“反周期”的特点,在经济衰退时期可以帮助母国渡过难关。2001年和2002年,美国的拉美移民失业率分别增加了613%和713%,但他们寄回母国的侨汇还在持续增加;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时候,由美国汇往拉美的侨汇却有增无减。

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侨汇变化也存在一定差异。比如世界石油价格的经常变化影响移民的跨国流动,来自海湾地区的侨汇就较不稳定。1973和1979年的石油危机,1982和1986年油价大跌,对中东国家劳务进口产生了很大影响,这些由该地区汇出的侨汇明显减少。此外,海湾国家输入劳工模式逐渐由引进非技术工人向引进技术工人转变,加之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技术工人更容易申请家庭团聚,由此对流出该地区的侨汇产生严重影响。相反,如果移居国经济稳定,侨汇就较少出现大的变化。北非和南欧的移民主要分布在法国和德国,流出该地区的侨汇很少出现急剧减少的现象,甚至于在法国经济衰退时摩洛哥和突尼斯的海外侨汇反倒还增长了。

(二)增加投资和消费,促进就业增长

美洲开发银行2006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高达1/3的移民将侨汇用于投资,而在两年前的类似调查中,这个比例只有5%左右。上世纪90年代初墨西哥农村移民家庭养殖业投资增长迅速,巴基斯坦170个小镇的移民家庭有32%将侨汇总额的13%用于投资。[6]许多从希腊回到阿尔巴尼亚的移民在家乡开办小型商店和工厂。墨西哥44个城市地区中小企业投资的20%(1815亿美元)来自侨汇。

随着移民在海外经济活动领域的拓展,他们在母国投资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摩洛哥移民开始运用现代方法和技术开发农地,引进最先进的养殖技术,发展旅游业、商业,以及从事食品加工和建材加工的工厂。摩洛哥的侨汇在发展公交事业和促进当地股票市场方面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侨汇对促进母国就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产生了积极作用。摩洛哥的利夫地区71%的移民家庭买地建房子,侨汇带来了当地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与建筑业相关的许多行业的兴旺,促进了中小企业的繁荣,加快了当地的城市化进程。

从目前情况看,移民母国的侨汇多数还是用于基本生活消费、医疗开支和购置房地产。在圭亚那,侨汇的使用情况大致如下:27%和20%分别用于购买食品和衣物,16%购置房地产,15%子女教育,14%存入银行,8%投资。苏丹30%的侨汇投资于房地产,剩余70%用于消费。有学者认为,海外侨汇多数用于消费和购置房地产而没有转为生产性投资,对母国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明显。实际上,除了转为直接投资以外,侨汇对经济的促进作用还可以通过许多其

011

它形式表现出来,比如子女教育也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而生活消费和购置房地产对经济产生刺激作用,存入银行的汇款也能转化为投资以及由增加消费而产生的投资增长效应等。侨汇即使用于消费和购置房地产,对母国的经济增长也会产生间接的刺激作用。用于基本生活消费的侨汇,将拉动相应零售业的发展,从而增加生产和服务需求,促进就业增长。侨汇在移民母国各产业制造的就业机会占比平均为:矿业1013%,制造业512%,建筑业417%。侨汇在装备制造业资本总额中占8%。[7]

(三)改善贫困状况,改变收入差距

侨汇在减少贫困方面作用比较明显。如果没有侨汇,莱索托的贫困家庭数将增加11-14%,而菲律宾的城市贫困率甚至会增长1/3。圭亚那1988年贫困率为65%。在移民活动最活跃的1992年,随着侨汇显著增加,圭亚那贫困率迅速降低为43%,2002年进一步降低到了35%。由于侨汇扶贫对象是家庭或个人,针对性和目的性更强,更适合贫困变化的具体需要,因此,在不少地区,侨汇减贫的实际效果甚至超过了政府救助。侨汇对于减少贫困的重要作用,不能仅仅理解为移民家庭收入提高,还会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侨汇投资于工农业生产、子女的教育等都有助于贫困的减少。但是,侨汇减缓贫困的作用只是暂时的,它并没有彻底解决导致贫困的结构性障碍。

侨汇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某些国家表现比较突出。纳米比亚是世界上收入分配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纳米比亚官方统计基尼系数最高记录为01701%,如果没有侨汇,这一记录将会是01715-01720%。[8]1992-1993年,由于海外侨汇的作用,越南的基尼系数由013580下降至013344,1997-1998年,由013645下降至013583。[9]同样,由于侨汇的作用,汤加的基尼系数从0137减少到了0134。

但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侨汇对于贫困和收入分配的作用也有差别。拉美和加勒比国家,侨汇主要流向农村地区,对于减少农村贫困和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比较显著。但在有些国家侨汇对于贫困的作用却比较复杂,而且还可能致使收入差距拉大。在菲律宾,收入高的地区侨汇也多,其中北部地区侨汇最多,南部最少;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而侨汇却集中在城市,因此侨汇在减少贫困方面虽然作用明显,但是却造成地区间、城乡间收入差距更加失衡。

此外,移民汇款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还体现在其他几个方面。比如汇款可以通过对教育投资的影响影响母国的经济发展。对墨西哥的个案研究表明,吸收移民汇款的家庭比例每增加5个百分点,儿童入学率就会增加3%以上,文盲就会减少34%。汇款还促进了L AC国民健康状况的改善。研究表明,随着移民汇款的增加,人们用于医疗健康的开销也增加了。如果再将移民汇款用途进行细分,单项开支最大的是医疗健康类。据调查统计,大约46%的汇款人声称其汇款的最主要目的就是用于医疗健康。用于医疗目的的汇款人比例远高于其它方面,比如食物或赡养家人(30%),新建或修缮住房(715%),偿还债务(5%),购物(415%)。

三、几点启示

(一)既要充分发挥海外侨汇对母国经济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其负面影响

侨汇并不是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移民母国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侨汇。对侨汇的过度依赖可能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隐患。首先,可能产生更多的外汇需求。从这点来看,海外侨汇会误导政府政策忽视改善经济结构和增强国家竞争力,对于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会产生负面影响。其次,可能促使本币币值提高,出口竞争力下降。第三,移民家庭(特别是年轻人)对侨汇的依赖还会减少从事体力劳动的意愿,劳动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造成当地劳动力缺乏。

(二)降低国际汇款成本是促进侨汇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

影响侨汇数量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国际汇款的成本太高。如果国际汇款都按金融机构汇款业务最低收费标准来计算,移民母国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的汇款成本。因此,应加强国际汇款方面的国际合作,拓展正规汇款渠道,推广电子汇款等先进汇款手段,有效降低汇款成本。

目前银行介入侨汇市场还不普遍,侨汇的国际流动仍然主要依靠国际汇款公司。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移民家庭仅有20%开立银行账户。银行介入侨汇市场,不仅将降低汇款成本,而且将直接推动侨汇转化为银行存款、本国消费、生产性投资,各国应采取措施使海外侨汇更多地通过银行实现转移。由于许多移民没有合法身份、无法在美国开立银行户头,移民母国可以效仿墨西哥的做法,通过驻美大使馆主动给这些移民提供合法身份证明,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如果移民母国国内银行体系更发达、人们更热衷于开立银行户头,则移民进行国际汇款、财产抵押、贷款、投资等方面的活动都更加方便,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

(三)引导侨汇投资,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

许多地区侨汇过于分散,移民及其亲属缺乏投资知识和投资渠道,侨汇用于投资的比例很低,导致严重浪费。在移民比较集中的地区成立专门发展基金和

111

信用社为侨汇提供投资渠道;鼓励侨汇积极参与政府发展计划,比如市政、饮用水、校舍、医院等工程建

设等;以地方(省市两级)和中央政府资金配套的方式设立侨汇建设工程项目;政府在融资、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吸引移民回乡创办企业。正确引导、精心安排侨汇用途,发挥侨汇的积极作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

海外侨社的慈善和公益活动对母国尤其是家乡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海外侨社往往在家乡捐建基础设施或投资兴业,政府要充分发挥海外侨社的积极作用,与相关国际组织和侨社进一步加强合作,吸引更多移民回乡投资,促进移民家乡的经济发展。

(四)促进移民回国旅游,扩大移民相关贸易

世界各地每年都有大量的移民回国旅游,但是只有少数国家就移民回国旅游制定了相关政策。政策的缺失致使移民母国在移民回国旅游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无论是硬件或者软件,都远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因此,政府和企业可以合作为移民提供旅游方面的服务,也可以与移民共同投资,合作开发。

由于的宗教习惯、饮食、服饰等方面的传统习惯,移民对于母国生产的商品需求量很大,移民投资设立的许多小型企业都靠进口母国的此类商品生存。长期以来,移民相关贸易成为了移民母国出口贸易的重要内容。政府和企业尤其是经营民族传统艺术品的企业和商家,要充分利用这种商机,与海外移民相关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源源不断为他们提供货源,扩大移民相关贸易。

(责任编辑 王媛媛)

参考文献:

[1]唐昀1世界银行:移民汇款巨额返乡[EB/OL]1新华网,2008年03月28日。

[2]李珍玉1去年中国接收移民汇款257亿美元居世界第二[EB/OL]1中国新闻网,2008-08-05。

[3]世界银行1印度、中国和墨西哥去年接收移民汇款最多[EB/OL]1联合国新闻,2008年03月20日。

[4]Manuel Orozco,IN TERNA TIONAL FINANCIAL FLOWS AND WOR KER REMIT TANCES:B EST PRACTIC2 ES,Remittances and Rural Development Program,Inter-A2 merican Dialogue1Report prepared for the United Nations Pop2 ulation Division,20051

[5]Thomas Straubhaar and Florin P1V?dean,Interna2 tional Migrant Remittances and their Role in Development, PAR T III of IN TERNA TIONAL MIGRA TION OU TLOO K, O ECD20061

[6]Zafar Iqbal&Abdus Sattar,The Contribution of WorkersπRemittances to Economic Growth in Pakistan,RE2 SEARCH REPOR T NO1187,Pakistan Institute of Develop2 ment Economics,20051

[7]Richard Lapper1是否真能养活发展中国家?移民汇款引起各方关注[EB/OL]1中国侨网,2007年09月11日1

[8]Thomas Hastings,The Role of Remittances in the Namibian Economy,N EPRU OCCASIONAL PAPER NO115 ,February19991

[9]Wade Donald Pfau,Remittances in Vietnam during E2 conomic Integration:Characteristics and Impacts on Household Welfare,T H E T HIRD VDF-TO KYO CONFERENCE ON T H E DEV ELOPM EN T OF V IETNAM,J une20071

Re m i t t a nces f r o m A b r oa d a n d Ec o n o m ic Devel op m e nt

i n Mi gra ntsπM ot he r Cou nt ries

Lin Yong

A bs t ract:The aut hor holds t hat alt hough t he remittances f rom abroad have some p ositive i mpacts on eco2 nomic develop ment in t heir origi nal countries,t hey are not a panacea f or economic develop ment1At p resent t he critical question f or governments is how to design p olicies t hat can enhance t he p otential f or migration to contrib2 ute to economic develop ment i n migrant original countries,t hat is,how to use remittances as develop ment tools1 Ke y w o r ds:Remittances,Economic develop ment,Migrantsπorigi nal countries

211

重点概念提示及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重点概念提示 一、名词解释 1、拟态环境 2、拉扎斯菲尔德 3、信息 4、沉默的螺旋 5、第三者效果 6、文化帝国主义 二、简答题 1、简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培养分析)基本观点 2、简述批判学派与传统学派的区别 3、简述影响群体决策的主要因素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知识沟产生的主要原因,解决途径和现实意义的认识 2、霍夫兰劝服理论研究 一、名词解释 1、文化研究学派 2、两级传播 3、受众 4、李普曼 5、报刊的四种理论 6、传播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影响把关人把关的主要因素 2、简述认知不一致理论的主要观点 3、简述创新与扩散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大众传播功能和对社会的负面影响 2、使用与满足理论是如何提出并得出结论的?其主要观点包括哪些?后来又有哪些发展和演进?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该理论在实践领域应用的认识 一、名词解释 1、麦克卢汉 2、内向传播 3、拉斯韦尔"五W"模式 4、话语分析 5、实验法 6、媒介霸权 二、简述题 1、简述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的传播特点 2、影响受众信息选择的主要因素 3、简述传播与宣传的区别 三、论述题

1、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理论最初是由谁验证的?这个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主要采取了什么样的研究方法、有什么发现、这项研究对传播活动或传播研究有何现实意义)?试举例加以说明。 2、什么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其主要区别在何处?试举实例谈谈你对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看法。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2、媒介 3、枪弹论 4、内容分析法 5、休眠效应 6、选择性心理 7、群体动力论 二、简答题 1、简述四大先驱对传播学的贡献 2、简述"三论"对传播学的起源、发展的历史贡献 三、论述题 1、以历史的视角分析传播效果的认识历程 2、如何认识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你对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有什么看法,结合实际谈谈传播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一、名词解释 1 大众传播 2拉扎斯菲尔德 3媒介即信息 4媒介帝国主义 5拟态环境 6? 二、简答题 1 传播活动经历了那些阶段,各有何特点? 2 简述"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3 请举出美国学者归纳的14座里程碑中三个. 三、论述题 1 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对口语词和书面词做出区分有什么意义? 2 你认为新闻学和传播学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清华大学熊澄宇)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

美国的个人主义和中国的集体主义对比 (自动保存的)

摘要 人类进入21世纪后,过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不同文化之间开始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国家间的发展与进步。 跨文化的交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中西方在文化维度上存 在着很大的差异。美国人崇尚个人主义,而中国人崇尚集体主义。 美国人的个人主义文化认为人们应该关心他们自己和独立,自我意识很重要,个人可以做任何他们想做的事,他们崇尚自由和权利。而中国人的集体主义强调集体,集体主义重视和谐而避免直接的冲突,他们强调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关系.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

Abstract Since human beings entered 21th century, 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different countries is more and more closely. Different cultures begin to communicate so that it can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process of countries.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in business has been a common phenomenon. Cultur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has a great different. Americans have faith with individualism, Chinese have faith with collectivism.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of America believes that people are supposed to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and remain emotional independence of groups, organizations or other collectives. Self-emphasis is important. Individuals can do whatever they want, and their freedom and rights are of necessary values. However, collectivist culture of China emphasizes the in group. Collectivists value harmony and avoid direct confrontation. They emphasize building friendly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The key words: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移民报刊及其控制》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移民报刊及其控制》——【美】罗伯特. E.xx专业: 传播学帕克作为传播学芝加哥学派的主将,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他开创了城市社会学研究,种族和城市使他研究的主要问题。这与帕克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芝加哥,大量移民涌入,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那么,如何让这些移民尽快融入美国社会,减少移民社区的社会偏失等问题,就成为实证主义社会学家帕克的重要学术关怀。帕克对城市社会学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他的《移民控制及其控制》这一学术专著中。 全书分为四大部分: 一、移民报刊的土壤 这一章主要讲述了移民报刊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基于语言的人类交往开始,确定了报纸这一形式,作为移民语言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移民保持团结一致上发挥着比政治忠诚更重要的作用。表现为移民对外文报纸的阅读,高于他们在自己国家的阅读量。 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以及他们在移民报刊中的命运,与移民群体的特征密切相关: 移民大多是欧洲的农民,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过于书面化的表达不利于他们的阅读,这就使移民报刊的语言具有平民化的特点。这与移民的迁移地——欧洲本土的报刊存在巨大差别: 欧洲报刊具有严谨、知识化的特征,统治阶级通过控制语言的使用控制秩序。此外,这些移民从在自己国内不看报纸,到移居后的看报纸,他们对民族文化语言的复兴,也是他们知识意识的觉醒。 同时,移民报刊的另外一个必然性在于移民对去民族化的恐惧,因为去民族化的个体处于被同胞看做变节和被驱逐的危险中。 二、外文报刊的内容

广告在外文报刊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广告似乎比报纸的其他部分更能全面的体现移民社区结构,以及移民在多大程度上接受了美国的生活方式。银民报纸上的房产代理广告、饮食和仪式广告、牧师律师医生等专业性广告是典型的代表。 地方报刊主要特点是具有浓厚的思想怀旧气氛,主要体现在对与国家相关新闻事件的报道。而大都会报刊则恰恰相反,移民地区犯罪等社会新闻和生动的生活状态取代了个人和宗教新闻。这一差别与移民生活的环境有关,与地方报刊相比,大都会报刊与美国本土社会有更多的相关性。对生活和职业的需求,影响着移民报刊的内容,进而影响了移民的美国化程度。 三、移民报刊的自然史 以1870年为界,分为早期移民报刊和晚近的移民报刊。早期移民报刊是移民寻求宗教宽容的体现,后期则是移民寻求政治自由的展现。早期移民报刊中世俗领域和宗教领域的内容,使移民报刊在一开始可能显得激进。晚近的移民报刊不仅都市,而且具有文雅的特点。 此外,面对美国本土报纸的竞争,移民报纸在斗争中寻求生存之道: 他们与占优势的美国式报纸借鉴,走向美国式报界之路,这最终表现为商业报纸成为赢家。 四、对报刊的控制 外文报纸在移民的美国化过程中,是改变移民对故国和对美国情感和态度的重要因素。它可以通过母语传播信息,维持种族群体的联系和沟通,以此保存他们的民族组织、共同传统和共同语言,同时他也可以将美国文化介绍给移民,不同程度的介绍,成为影响移民对美国兴趣和感情的依据。 综观全文,大量的移民报刊实例占据了大部分篇幅。这部著作体现了帕克和芝加哥学派主流传统学术研究的以下特点: 首先,它以当时美国的焦点社会问题为导向,有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社会敏感,就像帕克最为一名新闻记者那样的新闻敏感;其次,它有强烈的解决问

英美文化概况论文l论美国文化的精髓——个人主义

The ess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individualism Abstract:Individualism as a typical Western capitalist political and social philosophy,that the supremacy of personal values.The United States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values of individualism,individualis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merican spirit.American individualism, rational principles derived from the Christian spirit and the pursuit of individual autonomy.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culture,it became the starting point of American Thought and destination,constitute the essence of American culture. Key words:the essence of the individualistic culture "Individualism"in Western culture,especially in American 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dividualism,"the earliest use of the term is French form of"individualism",from the Europeans and so-called root cause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Enlightenment thinking-common reactions.But first systematic use of"individualism"is the term the mid-1820s,Saint-Simon's followers.Perhaps because of the pervasive influence of Saint-Simon doctrine,"individualism" in the19th century the term has been very widely used,developed into a personal ideology and theory,that is a political philosophy Western philosophy and social.Its main contents are:emphasizing the value of the subject,I believe that everyone has value,a high degree of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self-control,self-control,self-development.Individualism is based on individual-based philosophy of life. However,the true meaning of individualism varies.In France,it usually carries a negative connotation,even it remains so,means that the emphasis on individual will be more harmful to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munity.For some people,individualism is a dangerous idea;in others it seems,individualism is a social or economic anarchy,the lack of the necessary systems and standards;some people believe that it is the universal personal selfish attitude.Socialists are simply"individualism"is equivalent to a"socialist"and"communism"of the opposite.French liberals talk about individualism,but regarded it as a minimum of state intervention and political freedom in order of greatest threat to a pluralistic society.And in France,in sharp contrast,the" individualism"is the term romanticism in Germany,but the label affixed.German for" individualism"is a personal understanding of self-completion and the organic unity of 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There are profound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most of the Ea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China,Japan and South Korea to"individualism"as with"collectivism"contrary to the values-oriented.That"individualism"is"all personal interests 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nking......the performance of selfish,mercenary,intrigues,etc.";"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interpretation of"individualism"is"everything from the individual starting their personal interests to put collective interests,their own interests,regardless of other people's wrong thinking."In short,Chinese culture,individualism is synonymous with self-interest,is a derogatory term. In Western culture,emphasizing the individual-oriented values dominate,but only in the American culture,individualism is only part of the essence of the development to the point of culmination,and was as a fundamental value to be highly respected.However,in the United States,"individualism"was originally sang of capitalism and liberal democracy,the emergence

震惊:华人在海外竟建有7个国家国人毫不知情

震惊:华人在海外竟建有7个国家 国人毫不知情 中国人吃苦耐劳,勤劳节俭,意志坚韧的精神名扬海外。自古以来的农耕文明使得中国人不是一个尚武的民族,但是中国人的善于经营,对于如何治国治家方面更是有天然的优势,对于这一点,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和中国比。接下来看看有哪些国家是中国人建立的。 1、兰芳共和国 从帮会到企业到国家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今广东梅州的客家人罗芳伯乡试不第,“乃怀壮游之志”,发扬客家精神,漂洋过海,登上婆罗洲(今西加里曼丹岛)。在坤甸成立了“兰芳公司”,是一个与东印度公司相类似的含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五年后,罗芳伯将“公司”改为“共和国”,以东万律为首都“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建立。这一年定为兰芳元年。 罗芳伯,原名罗芳柏,罗芳伯是后人对他的尊称。生于1738年(乾隆三年),“自幼学文习武为群儿冠”。 罗芳伯,广东梅县石扇堡人。网络图 刚到婆罗洲时,罗芳伯以教书为业,他有文化、有才能,又

懂武术,既能团结侨胞,又能与当地土人合作,深受当地人民和华侨的拥戴。 婆罗洲土地肥沃,可耕可牧,又有山林、金矿,资源丰富,还有港湾可发展交通,但岛上内部各大小采矿公司之间互相争斗,外部又有荷兰帝国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入侵,内忧外患。罗芳柏在站稳脚跟后,带领自己的伙伴,和当地人一起,协助当地苏丹首领平了土著人的叛乱,得到了首领的嘉奖,将东万律划归罗芳伯管辖。这块地方有10多万人及南北几十公里的产金地,吸附华人数万,土著好几十万,顺理成章地成立了巨大的经济实体—兰芳公司。 1776年罗芳伯建立了“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始用“兰芳”年号。罗芳伯参照西方国家的一些法制,设置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立法、司法机构。国家有国防部,但没有常设军队,而是全民皆兵,平时分散各地搞生产,战时集中起来御敌。地方分省、府、县三级,由各级公民投票选举出当地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曾想并入清朝版图,但被乾隆皇帝拒绝 刚刚建国,罗芳伯就派人觐见乾隆皇帝,请求把西婆罗洲这块土地纳入大清的版图,或者变成藩属国家。但乾隆皇帝根本没理睬这些“天朝弃民”,也不承认这个南洋华人在海外建立的国家。 兰芳国疆域图

美国文化论文

美国文化期中作业 浅谈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 摘要: 美国文化的特点很多,集中体现在文学、绘画、建筑、电影等方面,其核心的便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文化语言、教育婚姻、竞技电影等方面。美国文化有精华,亦存在糟粕,那么我们在面对美国文化的时候应该批判的吸收,从而使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得以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美国文化、个人主义、批判的吸收 美国文化的特点体现在各个方面,如:文学、绘画、建筑、雕塑、舞蹈、电影……我在这里就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进行浅析。 所谓个人主义,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人主义,是泛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随着反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的斗争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狭义的个人主义,主要是指个人主义这一概念出现以后的个人主义思想体系及其理论,它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和社会哲学,其主要内容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强调个人的自我支配、自我控制、自我发展,是以个人为本位的人生哲学 美国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强调个人价值,追求民主自由,崇尚开拓和竞争,讲求理性和实用,其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美国公众注重成就,仰慕英雄,有深厚的成就崇拜和英雄崇拜的心理积淀。个人成就是所有美国人价值观中评价最高的价值之一。美国人有很强的成就(或成功)意识。成功是所有美国人的追求,是诱人的前景,前进的动力。他们坚信,一个人的价值就等于他在事业上的成就。一些事业有成的企业家、科学家、艺术家和各类明星,成了新时代的英雄。他们个人奋斗的过程和结果,成了社会文化价值取向的参照系,父母教育子女的活教材。 个人主义体现在美国人的日常行为中。强调每个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在美国,个人的隐私权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而那些对年龄、婚恋、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有关方面的问题,美国人认为是隐私性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个人主义强调对个人私生活的保护和尊重,不允许对之进行刺探、干涉和侵扰。若一个人出于获利、好奇或恶意的动机而侵犯别人的隐私权,要受到惩罚。美国人如果对别人的私事爱讲闲话,不仅没有好处,有时还会卷入民事诉讼中去。崇尚自由、张扬个性的观念对美国人的生活态度影响颇深,从其着装便能得知一二:美国人的服装观念是自由的、个性化的,衣服不是显示生活地位的标尺,而是展现个性的方式。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服装的颜色和样式,穿衣打扮自行其事,随心所欲。 个人主义体现在美国人的文化语言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首先,语言反映了文化。其次,文化支配着语言,即不同民族的文化结构会导致各民族语言之间的差异。谚语是与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语言形式之一,最能反映—个民族的价值观,是一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原因及四次浪潮 08级世界历史学号:080210257丁万晓 摘要:中国人移居东南亚的历史,根据其历史和规模,可分为四次大潮。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海外移民的最主要目的地。中国大规模移民东南亚始于17世纪,盛于20世纪上半叶历三波移民高潮。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改革开放前,移民不断。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及中国与东南亚经济合作的飞速发展,中国人重启移民东南亚热潮。虽然推动不同时期的移民潮各有其不同的国内外因素,但就四次大规模移民潮而言,中国与东南亚的经贸发展和合作都是主要动力之一。随着中国与东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中国与东南亚的政治关系保持良好,前往东南亚的移民仍将继续。 关键词:中国东南亚移民经济原因 一:中国移民东南亚的原因 生存与发展,一直都是整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对生存环境改善的强烈渴望,就几乎成为世界上所有民族的本能。为了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大批迁移到外地或外国定居的人,叫做移民。大凡较大规模移民现象的发生,需具备三项基本条件:第一,产生移民的地区是生活资料匮乏、谋生条件窘迫,或因政治变动造成寻求新的生存空间的压力与意愿,如土地的超负荷人口载量、战乱造成的经济残破、政治迫害等。第二,必须存在得以移居的新的生存空间,即有能力吸收移民的地区,如东南亚。第三,尚需使人民迁徙得以实现的条件,如海外移民所需要的运输手段,对新的生存空间的认识等。 1.经济原因 一般百姓移居海外,大都是迫于生活无着,处于饥寒交迫之下,不得已而被当做“苦力”、“猪仔”之类卖到异国他乡。 我国古代人口的急剧膨胀,使土地超负荷人口载量,古代的政府,横征暴敛,造成

了农村生产日益凋敝。特别是清朝后期,白银的大量外流,加上鸦片战争,给了古老的中国以致命的打击。铁路的修建,蒸汽机和电气设备的使用和工业的创办,中国古代旧有的小农经济制度也随着瓦解,同时可以安插比较稠密人口的那一切陈旧的社会制度,也开始崩溃。处在我国这种形式下的我国农村,破产加速,地权日益集中,各种繁重的地税和敲诈勒索,使广大农民一无所有。同时,生产落后,工业未兴,国内也无法容纳浩大的农业劳动力,因此失去土地的农民不得不飘扬过海,出国谋生。 此外,旧中国经常发生灾荒和战乱,同时,旧制度也不能解决农民的生机问题。 2.政治原因 这里的政治原因不是指华人的侨居国,而是指中国方面,我们可以从由于中国历史上的动乱所造成的海外移民来进行论述。例,明清两朝交替之际,有许多明代遗民不服清政府的统治,纷纷逃往海外;或者在台湾举兵相抗,失败后逃往南洋各国。温雄飞《南洋华侨通史》:“时清廷海通之禁,沿海居民迁徙者万家,皆陆续赴台湾受一为氓,或由台湾乘海外贸易之船,转赴南洋各岛。”①此外,宋末元初和近代几次革命低潮时期,也都有逃避政治迫害的华人移居东南亚。 19世纪70 年代以后,日、俄、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加紧侵略我国海疆和边疆,加深了我国的半殖民地化,民族遭受了空前未有的灾难,人民的生存环境经一部恶化,贫苦人民被迫离乡出海。 3.侨居国经济上的需要 侨居国为了发展经济的需要,而本国的劳动力不足或劳动技能不够,需要大量的华工。例如,拉者二世执政沙捞越时期,允许华工入境,并制定优惠政策来吸引华人入境,例如,颁布《土地法令》和《鼓励种植条例》 二:华人移居东南亚的四次高潮 1.第一次移民高潮(17世纪初—19世纪中叶)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利”

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移民为欧洲带来“移民红 利” 中新网3月21日电据法国《欧洲时报》报道,由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编撰的《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5)》(下称《报告》)19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向欧洲发达国家移民的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移民为当地带去经济和科技方面的突出贡献.《报告》主编、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选择欧洲的中国移民将在未来为当地带来更多“移民红利”. 中国持续第二年成为英国第一大移民来源国 《报告》援引联合国国际移民相关统计数据称,2013年全球有2.32亿人口移民海外,其中欧洲和亚洲的海外移民占世界移民的2/3.在2013年,欧洲成为全球移民首选的移民地区,有7200万海外移民生活在欧洲.对此,《报告》认为,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经济状况较好,是其吸引较多外来移民的主要原因. 据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研究,自2012年,中国首次超过印度等国家,成为英国的最大移民来源国,2013年中国再次成为英国外来移民的最大来源国,共有4.6万人,占外来移民总数的9%.《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在英国的中国移民总数为41至43万人,2010至2013年,新入籍英国的中国移民维持在7000人左右. 王辉耀指出,多种原因促使中国移民英国数量增大.他指出,在英留学的中国学生较多,投资移民继续成为重要移民群体,中国出境游人数增长,中国经济形势向好,都促使中国移民英国的数量增加. “除英国之外,欧洲经济形势较好的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吸 引中国移民都保持稳定水平.”王辉耀还指出,中国有些地区有前往欧洲移民的传统,以法国、西班牙为例,来自温州的中国移民数量就比较多.

新闻学十大经典著作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上)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

英美概况论文(论美国的个人主义)

The Individualism of America Li Daokuan Class5, Grade2009,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Abstract: The American people believe that they had better not owe anyone, also other people cannot owe them anything. When they are communicating, they are inclined to be active. Judging from those faiths of American, we can get to know that their perspective of individualism. In addition,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conception and source of the American's individualism is helpful for us to understand its culture. Key word: individualism source American culture 1 Individualism in America The faiths of American people is no owing to anyone, also not be owed by anyone. They are tend to be active when they are communicating. They are fond of cope with a case on his own, and dislike to be interrupted by others. They will also not bother other people. Briefly speaking, they enjoy doing things alone. So, we can say that the American like carrying out individualism. Robert Beria, professor of California University, alleged that"It is the individualism that is the genuine core of American culture." American people's favors of talking about human rights also originate from this thought that the personal right is the most supreme, and the purpose of government is simply to protect persons' rights and profits. The forming of government must based on the agreement of civilians, and the legal authority also comes from the citizens.[1] 2 About the individualism 2.1 The conception of individualism The encyclopedia of Britain have a definition of individualism:"Individualism is a typical thought and philosophy of western capitalism... ..., individualism is a system of value, a theory of humanity, also a attitude and tendency about certain politics economy society and religion.[2] In the English language, the word "individualism" was first introduced, as a pejorative, by the Owenites in the late 1830s, although it is unclear if they were influenced by Saint-Simonianism or came up with it independently. A more positive use of the term in Britain came to be used with the writings of James Elishama Smith, who was a millenarian and a Christian Israelite. Although an early Owenite socialist, he eventually rejected its collective idea of property, and found in individualism a "universalism" that allow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riginal genius." Without individualism, Smith argued, individuals cannot amass property to increase one's happiness. William Maccall, another Unitarian preacher, and probably an acquaintance of Smith, came somewhat later, although influenced by John Stuart Mill,

改革开放后的移民潮

改革开放后的移民潮 摘要:自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形成初具规模的移民,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三次比较明显的移民潮。前两次为改革开放初的“洋插队”和90年代的“闯东欧”。而现在,迎来了第三代移民潮。与前两次移民潮对比,新世纪第三次移民潮发生了结构式的变化:新富阶层义无反顾得带着资产和智力移居海外。改革开放后的移民潮背后的原因以及它的影响不容忽视。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不仅建立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大幅度提高,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国际地位不断上升。从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之后就有大批学子去国外开始他们的留学、打工生活。对于这些人,人们贴切得称之为“洋插队”。如同真正的插队生活一样,大多数中国留学生都在国外经历过艰难的历程。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移民,他们更多扮演的是开拓者的角色,为了扎根异国,付出了不少的艰辛血泪。而到了90年代,留学生的规模不断增长,有些国家不仅接纳留学生,还欢迎留学生及其家属移民。欧洲开始成为中国移民重要目的地,“闯东欧”成了一件时髦的事情。而2010年左右出现了第三次移民潮,与前两次不同的是,移民的主体是技术精英及财富精英,且主要移居地为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 显而易见,前两次的移民潮,无论是在移民的数量或是“质量”,都比不上第三次。富裕阶层、知识精英、中产阶级,这三个群体是推

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这第三次的移民潮中,这种力量正慢慢从中国社会的肌体中流失。以富裕阶层、知识精英、中产阶级构成的精英阶层大量对外移民,会“掏空”中国的社会财富,外媒曾预测2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之一。精英阶层的大量移民带走的不只是财富,还会造成人才的大量外流,若干年后很有可能对中国造成人才荒。如果精英人群移民所带来的还只是人才和钞票的流失的话,那么国内部分官员因为各种各样原因而移民所造成的影响将更为恶劣!因为在移民之前,必然是对于社会的掠夺和压榨。更不可思议的是,富人投资移民,似乎违背了改革开放“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初衷。先富起来的中国富人却选择了逃避社会责任而移居他国。这对国内经济的发展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 第三代移民潮如此汹涌,其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呢?首先,其根本原因是移民者缺乏对财产的安全感。中国的社会经济经过了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体制尤其是分配制度的调整势在必行,“先富带动后福,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不稳定政策对中国富人的财产安全度是一种威胁。而发达国家拥有较为健全的制度保障,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和社会环境。所以部分人将其资产从国内转出并移民海外,使他们心中踏实,获得财产的安全感。其次,是国外良好的教育水平。无可否认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直是社会关心的重点。且国外的先进科研确实提供了一个不错的学习发展平台。其三,国内严重的环境污染、高昂的物价、拥挤的交通、巨大的人口数量和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

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新鲜出炉无论是为了投资置业还是子女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踏上世界舞台。历经十几年的积淀和浮沉,中国移民行业已经涌现出一批市场口碑佳、专业能力强的优秀机构。中国移民行业协会最新发布了“2016中国十大移民服务机构排名”,通过权威评测系统综合全国各大合法中介公司平台,详细可对比信息的网站,包括移民资质、联系方式、网址、所办项目、持牌律师、员工人数、注册时间、公司介绍等等,同时参考移民客户的评论、口碑,横向对比。最终产生中国十大移民服务计划机构最新排名,可以说上榜的这些机构都是中国目前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移民机构,可谓实至名归。 NO.1侨外移民 外集团是经国家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批准的具有《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许可证》资格一家专事“出国移民定居”业务的机构,公司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在首都北京。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侨外集团已经帮助成千上万个家庭及个人完成移民海外、出国留学的梦想,成为享誉国内出国移民行业的知名品牌。侨外集团的业务范围包括:为公民出国定居、投资移民、继承财产和其他非公务活动提供信息介绍、法律咨询、沟通联系、境外安排、签证申办及相关服务;其中移民、定居、留学服务涵盖了加拿大、美国、新加坡、英国、马耳他、香港、澳门等当前最具吸引力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 NO.2善浦移民 善浦始创立于2007年,以“让移民创造更大价值”为使命,致力于为中国

公民提供以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移民留学、安家置业、海外投资及高端商旅等服务为核心业务,是全球诚信移民服务领军品牌和中国投资理财诚信示范十强企业。善浦拥有成都、北京、新西兰、瓦努阿图4家全资子公司。在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善浦已成功帮助上万名中国高净值人士移民瓦努阿图、美国、新西兰,成功率高达99%。善浦以专业诚信,客户为本的发展理念为立足之道,迅速成为全球移民服务行业中的翘楚!经过十年的专业沉淀和积累,善浦深深扎根于瓦努阿图、新西兰、美国等国,成为当地移民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企业,善浦良好的发展基础和雄厚实力为每一位移民客户打造最完美的移民方案和海外投资计划,并提供丰富的后续服务和保障,确保让每一个移民客户都能实现出国无忧的梦想。 NO.3环球移民 环球移民专业品牌创建于上个世纪90年代,2002年获得了公安部较早颁发的因私出入境资格认证,是因私出入境中介机构协会理事单位。环球移民经过20多年的专业积淀,在广大客户中建立了诚信、公正、高效的良好信誉,是稳居中国移民行业前列的尊贵品牌。 环球移民是全球护照项目、海外购房移民、投资移民、创业移民的行业开拓者和领跑者,成功帮助超过358231个客户拿到各国签证、绿卡及全球护照,成功率在99%!各项目平均市场占有率均超过50%。

传播学经典解读

传播学十大经典解读 熊澄宇 一个学科的构成,有史、论和应用三个方面。传播学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从美国发展起来的、以人类社会信息传播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受信息传播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传播学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笔者从国外图书馆大量的传播学英文原著中,选了10种学界推崇的经典著作,不揣冒昧,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解读,推荐给中国读者。 沃尔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 李普曼是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位世界上最有名的政治专栏作家在其1922年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的早期思想。此书被公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作为一部传播学经典著作,该书第一次对公众舆论做了全景式的描述,让读者能细细地体会到舆论现象的种种内在与外在联系。此书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几十年中已经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 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影响力经久不衰的奥秘在于,该书对舆论研究中一系列难以回避的问题做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如舆论从哪里来和怎么样形成的?它能造成什么样的结果?谁是公众,什么样的公众?公众舆论是什么意思?它是仅仅在公众中传播还是由公众自己形成的?它是不是或者什么时候才能成为独立的力量? 在近代以来的社会中,公众舆论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现象,可以说只出现过两个源头,即开放的舆论生成与流通系统和封闭的舆论制造与灌输系统,尽管它们都会产生一个复杂程度不相上下的舆论过程,但是结果却不大一样。李普曼的《公众舆论》对成见、兴趣、公意的形成和民主形象等问题做了精辟而深刻的探讨,完成了新闻史上对舆论传播现象的第一次全面的梳理,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李普曼很早就注意到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因此,在《公众舆论》和《自由与新闻》等著作中,它不仅对新闻的性质及其选择过程进行了深刻的分析,而且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一个是“拟态环境”(pseudo environment);另一个就是“刻板成见”(stereotype)。李普曼认为,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由于实际活动的范围、精力和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对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的事情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亲身感知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各种“新闻供给机构”去了解认知。这样,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之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然而,由于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见的地方(媒介内部)进行的,所以,通常人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看待。 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