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作者单位: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

通讯作者:董慎山

目的探讨鼻内窥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1例,2003年以前40例保留了中鼻甲为A组,2003年以后41例切除了部分中鼻甲為B组。结果术后6~10个月复查鼻腔粘连情况,A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地粘连10例,占25%,粘连部位在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之间,B组患者无一例出现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可在术毕有选择性针对中鼻甲病变程度不同行中鼻甲成形术,对防止粘连有一定作用,且使术后清理工作变得简单、方便,提高手术疗效。

标签:中鼻甲;内镜术;鼻腔粘连

中鼻甲从位置上是鼻腔屏障的门户,又是鼻内窥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中鼻甲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一直主张尽量予以保留,但保留中鼻甲与术后某些并发症的出现:鼻腔干燥、鼻腔粘连、反射性头痛、再次手术时标志不清等及手术疗效密切相关。现对本院8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中鼻甲的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1997海口标准,本院1999~2009年确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1例,其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9~60岁。按是否保留中鼻甲分为两组,2003年以前40例保留了中鼻甲为A组,2003年以后41例切除了部分中鼻甲为B组。A组分型:Ⅰ型2期6例,Ⅰ型3期3例,Ⅱ型2期25例,Ⅱ型3期5例,Ⅲ型1例;B组分型:Ⅰ型2期4例,Ⅰ型3期2例,Ⅱ型2期27例,Ⅱ型3期4例,Ⅲ型4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经术前常规治疗后手术。

1.2 方法手术按常规鼻内镜鼻窦手术,鼻内镜及手术器械系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0°、30°、70°鼻内镜和鼻窦手术器械1套,日本Panasonic公司内镜显像系统1套。麻醉为局部麻醉加强化。鼻腔局部麻醉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鼻腔黏膜全表面麻醉。第二步是在重要神经分布区域做黏膜下浸润麻醉,采用1%~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溶液,注射到以下部位:(1)鼻丘部,即中鼻甲前缘顶部的上方;(2)钩突前缘上、中、下三点,此处是切除钩突进入筛漏斗的切口处;(3)中鼻甲前端。若有可能,还应在蝶腭空处注射少许局麻药液。两组病例均行常规手术方式,(1)钩突切除术:应用镰状刀从前上向后下方切开钩突黏膜及钩突骨片,注意刀片应与眶内壁平行,以免损伤纸样板。(2)前组筛窦切除术:应用直筛窦咬钳,尽可能靠近筛泡内侧,咬开筛泡,进入前组筛窦气房,将筛窦骨和黏膜切除,手术时不可强行撕拉。(3)后组筛窦切除术:如果后组筛

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护理配合分析 发表时间:2013-11-04T11:10:50.403Z 来源:《医学与法学》2013年第1期供稿作者:杨君[导读] 使治疗效果更好,患者得以尽快恢复。这种护理方法及作用意义重大,值得应用和推广。 杨君 四川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 610041?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护理及配合对于进行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后的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患者手术后,进行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分析总结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我院鼻窦窥镜下鼻窦手术护理良好,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结论: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期间整体护理是提高鼻窦手术治愈的重要环节,做好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工作以及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时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关键词】鼻内窥镜;鼻窦手术;整体护理鼻内窥镜技术以其较高的准确性、损伤性小、可以直视观察方便操作的极大优势,成为目前国内耳鼻喉科诊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的最先进、效果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但是手术后的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样的重要。可以有效地避免手术的一些并发症的出现,使手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患者,其中有170例患者进行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治疗,非手术治疗的有 10例患者。在这180例手术患者中,男100例,女80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 46 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脓涕、反复鼻塞、头痛以及部分嗅觉减退等病症。对患者进行表面麻醉外加局部麻醉或者全身麻醉的条件下,应用 Messerklinger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钩突前缘进行纵行切口,分离并且切开钩突,开放筛泡清理筛窦,认真仔细地去除筛顶、额窦及其病变,去除上额窦自然开口及后囟,开扩上额窦开口,视病情而定采用蝶窦开放术,患者手术后要进行精心地治疗及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已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5—12个月,患者都没有出现出血及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1.2 方法 1. 2.1 术前护理手术前积极做好术前的准备工作,医务工作人员要帮助患者做好各项术前检查工作,具体如鼻窦 CT、血常规、心电图、血凝试验等术前检查,促使病人对护理工作进行良好的配合,全方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及手术的治疗效果。督促医生术前的半小时到两小时之间开静脉滴注头孢唑林1剂带到手术室使用,做皮肤试验,预防伤口的感染。指导患者要经口进行呼吸,以适应术后双侧鼻腔的填塞情况。手术的前一天患者要剪理鼻毛、清洁术区。全身麻醉者手术前要禁食、禁饮 6—8个小时。在继续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做好患者心理的护理工作。大多数的患者对手术都会产生紧张、焦虑、恐惧不安甚至消极抑郁及悲观等不良情绪。并将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下,致使患者机体内分泌系统紊乱受损,降低了手术的耐受性,使手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机会有所增加。这将不利于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我院一直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临床上已经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1.2.2 术中护理手术前的半小时内静脉滴注由科室带到手术室的抗菌药物1剂,观察患者用药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当及时处理。手术中由经验丰富的护士一直参与手术的全过程,有助于患者稳定、轻松的渡过麻醉及手术关;手术中与患者做好语言交流,以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还要密切观察好患者手术中的出血量,注意患者血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因麻醉药物里加有肾上腺素,患者血压会增高,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加强对其监护,如有异常要及时报告医生,并作好详细的记录,备好凡士林和纱条若干,用于填塞鼻腔,压迫止血。 1.2.3 术后护理手术完毕后巡回护士及护理人员用平车护送患者回病房,局部麻醉患者将采取半卧式,以减轻头部和面部的充血及鼻腔黏膜的水肿。使其张口呼吸,同时加强口腔的护理;全身麻醉尚未清醒的患者回病房后使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单侧,防止患者将呕吐物吸入其气管,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麻醉完全清醒后将采取半卧式。48小时后可将患者的一些鼻额部位持续进行冷敷,减少组织的肿胀,防止患者伤口的出血。叮嘱患者不要自行拉扯和松动鼻腔内的填塞物。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心情愉快的配合治疗,完善手术的效果,手术后两到三天后抽出鼻腔内填塞的纱条,然后会在鼻腔黏膜表面的麻醉下,利用吸引器清理血块、分泌物及结痂。术后两到三天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取出鼻腔内的填塞物,手术后第三天起开始用浓度为0.9%氯化钠溶液进行鼻腔冲洗,每天2—3次,以清除血块、分泌物及结痂。加强手术后的随访和换药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2.4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的时候,叮嘱患者注意鼻腔内的卫生,加强体质锻炼,避免患者受凉感冒,勿食辛辣及刺激性的食物,戒烟酒,按时正确的使用滴鼻剂。出院后第1个月的每周复诊1次,以清除鼻腔内痂皮及小息肉,保持鼻腔的清洁,促进黏膜的生长,恢复鼻窦功能。第两个月内每两周复诊1次,第3—6个月内每月复诊1次。向患者发放出院指导卡,卡上填好出院后的鼻腔冲洗具体时间,使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按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积极做好患者术后的心理辅导使患者消去心里的焦虑和不安。 2 结果 以上患者进行手术后经过我院认真细致的护理后,所有患者都已经康复出院,并且患者反馈回的治疗效果令人满意,可见完善的术后护理工作对进行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的患者病情恢复的重大意义。 3 讨论 我院手术患者经过充分的手术前准备工作、鼻腔清洁、并发症的观察,特别是术后的随访等工作后都能很好地痊愈,从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鼻内窥镜下鼻窦手术护理对于提高手术治愈特别的重要,手术后的护理与手术同等重要,鼻窦术后护理的中心环节是如何保持术后鼻腔良好通气和鼻窦引流通畅。因此,手术后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做好出院指导及术后随访工作。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的辅导,消除患者心中的顾虑,使患者对自身的病症更加了解,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和手术的进行。使治疗效果更好,患者得以尽快恢复。这种护理方法及作用意义重大,值得应用和推广。参考文献

鼻咽癌放疗后鼻腔粘连例的治疗

鼻咽癌放疗后鼻腔粘连例的治疗 鼻腔与鼻咽粘连是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特别是应用补充腔内后装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多为持续性鼻阻塞、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或丧失等鼻炎及鼻窦炎症状,导致咽鼓管功能异常,出现中耳积液,张口呼吸加重放疗后的咽干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传统的手术分离容易再次粘连,鼻内镜及射频消融技术的出现为鼻腔粘连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科2000年8月至2011年8月采用前鼻镜下手术分离鼻咽癌放疗后鼻腔粘连6例,鼻内镜下手术分离46例,其中29例采用双极射频治疗,17例用单极射频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52例,男25例,女27例;年龄32~64岁,平均48岁;诊断为鼻腔粘连并接受治疗的时间在放疗后6~12个月,平均为9个月,其中1~2个月18例,3~6个月28例,7~12个月6例。患者均接受了常规的外照射治疗(剂量为70~78Gy),其中24例在常规放疗结束后,进行了1~3次经鼻腔插管鼻咽腔内放射治疗,单侧粘连45例,双侧粘连7例,合并鼻窦炎28例,后鼻孔狭窄9例,后鼻孔闭锁2例,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0侧,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22侧,中、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14侧,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3侧。 1.2临床表现

全部患者均有鼻塞,其中轻度4例,中度28例,重度20例;头痛38例,鼻涕多呈粘胶状,一般多囤积于鼻底,部分可见嗅沟及中鼻道积脓。30例作鼻咽部CT扫描见鼻中隔与下鼻甲间后段有粘连带,鼻咽后壁和侧壁不同程度增厚,其中4例鼻咽腔和鼻腔呈一片致密影,筛窦或上颌窦腔黏膜增厚或密度增高28例。 1.3治疗方法 患者取半卧位,以1%丁卡因肾上腺素棉片麻醉鼻腔黏膜,共2次,每次间隔5min。1%利多卡因4ml加少许肾上腺素,注射于粘连带两侧,6例在前鼻镜下用鼻甲剪或咬钳分离及清除粘连带,46例射频治疗者在鼻内镜下以单、双极治疗头于粘连带的两侧由前向后治疗,每点接触5~6s,至组织变白,然后用射频治疗头从粘连带中间分离,严重粘连者用咬钳沿鼻道平行于鼻中隔逐步分离至鼻咽部,术中出血点以射频热凝止血,一般不需填塞止血,4例鼻腔狭窄者及2例后鼻孔闭锁者用凡士林纱条或硅胶扩张管分隔两侧创面,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鼻腔给予呋麻液、地塞米松液和复方薄荷油滴鼻液交替滴鼻,2~3gtt/次,3次/d,2~6d后取出填塞物,以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次/d,治疗后第3,7和14天清理鼻腔,以呋麻液收缩后观察、清理鼻腔,共3次。以后每2周复查1次,至创面完全愈合。 2 结果 术后4周复诊,46例治愈,6例好转,送检38例标本病理均报告:黏膜慢性炎症;随访6月,前鼻镜下手术分离6例中3例鼻腔仍然粘连,29例予双极射频治疗者2例鼻腔仍粘连,17例予

鼻内窥镜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鼻内窥镜鼻窦炎手术术后注意事项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纪育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的文章主要以头颈肿瘤相关的科普知识为主,也计划着以此为主线继续写下去。今天,想了想还是插上一段鼻窦炎的内容,主要是因为最近在临床上遇到了很多鼻窦炎的患者,经过住院和手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均已顺利出院。我却有一些担心,因为从2000年开始,我就从事鼻内窥镜外科工作,经手治疗的患者有千余人,这些患者中,大多数人均已痊愈,却实实在在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了复发,这部分复发的患者除了一部分是因为持续存在变态反应的因素外,绝大多数复发的患者是因为术后没有认真执行医生的医嘱,没有按时复查和用药。所以,我觉得很有必要写一篇有关鼻窦炎术后方面的科普文章,为我的患者朋友们介绍一下鼻窦炎术后的注意事项,避免或尽量的减少潜在的复发危险。 首先回答一个患者经常问我的问题:副鼻窦和鼻窦有什么区别?答案是:没有区别,副鼻窦就是鼻窦。至于为什么当初会出现“副鼻窦”这个名词,我没有考证过,患者朋友们只要知道,副鼻窦、鼻窦,有人也叫鼻旁窦,都是一个意思,就是鼻窦。 人类的颅骨当中存在4组鼻窦,分别是上颌窦、筛窦、蝶窦和额窦。这些鼻窦的功能包括:1.增加你的“颜值”,良好的鼻窦气房存在可以使人的面部更加饱满,美观;2.让你的声音更加好听,鼻窦是存在于颅骨当中的空腔,对声音有共鸣的作用;3.其实,鼻窦最大的作用是当人的头颅受到外伤时,起到缓冲外界作用力,保护颅脑的作用。 如上所诉,鼻窦的存在对人体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它也同其他组织器官一样,会生病,比如出现炎症感染,就是我们所说的鼻窦炎,比如出现肿瘤,如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鼻窦癌、淋巴瘤等。限于时间所限,这里我重点给大家介绍最为常见的鼻窦炎。 鼻窦炎是鼻窦最常见的病变类型,可以分为急性鼻窦炎和慢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又可以分为伴发鼻息肉和不伴发鼻息肉两种类型。鼻窦炎的主要症状表现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 理原则 文章来源: 2006-7-26 9:34:48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1999年第5期第34卷临床研究 作者:许庚李源谢民强史剑波李华斌 单位:510630 广州中山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耳鼻咽喉科(许庚、李源、谢民强、李华斌);暨 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史剑波) 关键词:手术后期间;手术后护理;鼻粘膜;;内窥镜检查 摘要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粘膜的转归过程并对此过程进行阶段划分。方法对328例(均为双侧)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术后粘膜形态学进行连续观察。结果90%以上的术腔在1~2周内清洁,80%以上的术腔在3~10周内有水肿、囊泡、肉芽、息肉生长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粘连等去粘膜化反应或再生病变发生,并与上皮化呈竞争性生长。90%的术腔在经过恰当的处理后可完成上皮化,其中接近60%的术腔是在术后11~14周完成上皮化。结论将术后粘膜转归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术腔清洁阶段、粘膜转归竞争阶段和上皮化完成阶段。提出对术后各阶段进行正确的局部处理是保证手术整体疗效的重要组成部分。 Staging of mucous membrane outcome in operative cavity after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XU Geng, LI Yuan, XIE Minqiang, et al.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Sun Yet-sen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3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 of transitionary process of mucosa in sinu cavity after 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and divide it into different stages.Method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mucosa in sinus cavity after FESS was surveyed continuously. Results Over 90% of nasal and sinus cavity got clean within 1 to 2 weeks postoperatively. About 80% of patients had the De-mucous reaction from the 3rd to 10th week , such as mucous edema, vesicles, granulation tissue, mini-polyps, fibrous hyperplasia, and adhesion or regenerated diseases may appear in this

鼻窦炎手术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的护理配合

鼻窦炎手术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的护理配 合 【关键词】鼻窦炎手术后医护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 鼻内窥镜手术是微创手术在鼻科学的应用。鼻窦炎鼻内窥镜手术鼻腔创面多,术后易发生淤血、粘连和息肉再生,所以,术腔的病灶清理及护理极为重要。2006年5月~2008年4月,我科对574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均在内镜室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理术,90%以上的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手术后鼻内窥镜病灶清理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74例慢性鼻窦炎中,男386例,女188例,年龄14~76岁。其中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152例。临床表现:多数患者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严重者伴有头痛。病程2~30年。手术后均于表面麻醉鼻内窥镜下行病灶清理术。结果:治愈538例,好转36例。 2 术前准备 2.1 物品消毒硬性鼻内窥镜和鼻内镜吸管、上颌窦吸管、上颌窦组织钳等手术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10h消毒灭菌,使用前用生理盐水冲净消毒液;导光束、冷光源系统用术必泰纱布擦拭消毒;弯盘、枪状镊、敷料用高压蒸汽灭菌。 2.2 器械准备鼻内镜冷光源系统和电视监控摄录像系统,观察记录系统、打印系统和纤维导光束、负压吸引系统等;角度为直向

0°偏向30°、斜向70°视觉,直径2.7~4.0mm的鼻内镜硬管各1把;弯盘2个,枪状镊、鼻内镜吸管、上颌窦吸管、上颌窦组织钳各1把;无菌棉片、无菌方纱、1%丁卡因、5%利多卡因、1%麻黄素、明胶海绵、膨胀海绵、外用生理盐水等。 2.3 病人准备①心理护理:护士应主动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病灶清理术的目的及操作的基本步骤和配合事项,以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嘱患者如操作时可能出现疼痛,此时不要移动头部或用手拉出硬镜,可讲话告诉医生或抬手示意,以免损伤鼻黏膜组织; ②血压监测:有高血压病史者,遵医嘱按时给予服用降压药,术前术中血压应控制在≤19/12kPa,以免术中渗血或出血过多;③手术体位: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头部抬高20~30°;④麻醉方式:根据病情选择不同表麻方式。一种是将无菌棉片浸入1%丁卡因加按1∶10万比例加入1‰肾上腺素溶液的药液中,吸满后略加挤压,在内窥镜直视下分别贴附于中鼻甲后端,鼻腔外侧壁接近蝶腭神经节处,中鼻甲前端和鼻中隔之间,并尽量接近鼻腔顶黏膜,棉片放置数量以完全覆盖鼻腔黏膜为准,作用5~10min后即可行病灶清理术,此法高血压患者慎用。一种是将1%麻黄素和5%利多卡因直接交替喷入鼻腔各个部位,反复喷2~3次,作用5~10min后即可行病灶清理术。缺点是麻醉不够充分,对年老患者和疼痛敏感者不适用。 3 术中配合 3.1 配合要点①术前连接好各种导线,打开电源,接通负压吸引系统,注意各电源导线连接处不要短路,纤维导光束不可折叠扭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

鼻内镜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作者单位:255100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医院 通讯作者:董慎山 目的探讨鼻内窥手术后鼻腔粘连与中鼻甲处理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1例,2003年以前40例保留了中鼻甲为A组,2003年以后41例切除了部分中鼻甲為B组。结果术后6~10个月复查鼻腔粘连情况,A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地粘连10例,占25%,粘连部位在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之间,B组患者无一例出现鼻腔粘连。结论鼻内镜手术可在术毕有选择性针对中鼻甲病变程度不同行中鼻甲成形术,对防止粘连有一定作用,且使术后清理工作变得简单、方便,提高手术疗效。 标签:中鼻甲;内镜术;鼻腔粘连 中鼻甲从位置上是鼻腔屏障的门户,又是鼻内窥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中鼻甲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一直主张尽量予以保留,但保留中鼻甲与术后某些并发症的出现:鼻腔干燥、鼻腔粘连、反射性头痛、再次手术时标志不清等及手术疗效密切相关。现对本院81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中鼻甲的处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根据1997海口标准,本院1999~2009年确诊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81例,其中男61例,女20例,年龄19~60岁。按是否保留中鼻甲分为两组,2003年以前40例保留了中鼻甲为A组,2003年以后41例切除了部分中鼻甲为B组。A组分型:Ⅰ型2期6例,Ⅰ型3期3例,Ⅱ型2期25例,Ⅱ型3期5例,Ⅲ型1例;B组分型:Ⅰ型2期4例,Ⅰ型3期2例,Ⅱ型2期27例,Ⅱ型3期4例,Ⅲ型4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鼻内镜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经术前常规治疗后手术。 1.2 方法手术按常规鼻内镜鼻窦手术,鼻内镜及手术器械系杭州桐庐尖端内窥镜有限公司生产0°、30°、70°鼻内镜和鼻窦手术器械1套,日本Panasonic公司内镜显像系统1套。麻醉为局部麻醉加强化。鼻腔局部麻醉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鼻腔黏膜全表面麻醉。第二步是在重要神经分布区域做黏膜下浸润麻醉,采用1%~2%利多卡因/肾上腺素溶液,注射到以下部位:(1)鼻丘部,即中鼻甲前缘顶部的上方;(2)钩突前缘上、中、下三点,此处是切除钩突进入筛漏斗的切口处;(3)中鼻甲前端。若有可能,还应在蝶腭空处注射少许局麻药液。两组病例均行常规手术方式,(1)钩突切除术:应用镰状刀从前上向后下方切开钩突黏膜及钩突骨片,注意刀片应与眶内壁平行,以免损伤纸样板。(2)前组筛窦切除术:应用直筛窦咬钳,尽可能靠近筛泡内侧,咬开筛泡,进入前组筛窦气房,将筛窦骨和黏膜切除,手术时不可强行撕拉。(3)后组筛窦切除术:如果后组筛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发展

中国耳鼻咽喉头翟外辩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发展 许庚局16(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耳鼻咽喉科,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医院 [摘要]回顾鼻内镜鼻窦手术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分析国内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临床研究方向,再次强调了慢性鼻窦炎规范化综合治疗的概念以及内窥镜鼻窭手术的手术原则和正确的手术方式。提出面临的主要任务和研究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在稳固现有临床工作的基础之上,以进一步提高疗效为目标,紧密围绕尚未解决的和对疗效构成影响的临床难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和临床经验的积累o [关键词]鼻窦;内窥镜检查;耳鼻喉外科手术;历史 DevelopmentalcoursesofnasalendoseopIcsInu5surgerylnChIna XUGeng fDepdrtmentofotolaryngologMFlrstAffi|}atedHospi_tdlof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6uangdong,510630,Chlna) co『respondingautho『:×uGeng(EmaIl: 外科手术作为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一种手段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通常采用鼻外进路和鼻内进路两种手术途径.七十年代以后,才形成以鼻内镜进路为主的手术途径,手术方式也从根治性手术为主逐渐演变为以重建鼻腔结构、恢复鼻腔鼻窦功能为主要目的。通常把鼻内镜问世以前的鼻窦手术称为传统鼻窦手术.把采用鼻内镜的鼻窦手术称为鼻内镜鼻窦手术,事实上传统鼻窦手术与鼻内镜鼻窦手术仍然有很多相通之处, 除手术方式以外,在手术原则上(特别是上世纪60~70年 作者简介殛通讯许 赓.男,吉林人,医 学博士,教授,主菩从 事鼻科学研究。Emd|: en十xgfess@163com ^ 中山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080) entxgfess@163com) IABsTRAc”To『eViewthedeVelopmentalcoursesofnasalendoscopicsmussurgeryinou『countfyAnalyzdthedomestIccurrently—existingmajo『p『oblemsandcllnlcal『esea『chd1『ectlons.Thenotbnofstondordiz— Ingmu…一dIsc忙¨na『ym口nagememofchronlcslnus…sandprIncIplesandco『『ectprocedu『esofendoscoplc sinussu『ge『ywe『estressed.Tocomeupwimthatthemajorf口cIngtasksandresearchdirectionsshouIdbe asfollows:onthebasisofstabl|izlngcontemporaryc¨nlcalwork,todimatfunherimp『ovingtherapeutlc efficacy,closeIysu『roundtheun—soIvIngande什icacy— impactingc¨nicalpuzzles,selectlveIyunde『takebaslc theoret沁al『esoa『chandaccumuldtionofc|inlca『 e×De『lenCeS 呻|ywords】NasalsmusEndoscopy:ot。『hmolarynIolojlc Su『gicdlP『ocedures;H耐o『y 代提出的指导手术的理论方面)与80年代提出的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概念和原理非常接近,很难用简单的公式化格式将二者明确区分…。因此说,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在传统鼻窦手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比传统鼻窦手术更科学、更精细、更微创、更具有恢复功能的特点…。我国开展鼻内镜鼻窦手术已经有i3年的历史,在《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创刊10周年的今天,撰文回顾鼻内镜鼻窦手术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总结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把握今后的研究走向,非常必要。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发源于1971年的奥地利,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的概念出现于1985年。国内是在1989年赵绰然主任首先开展了经鼻内镜鼻腔手术,如钩突切除术”J。1990年由许庚、韩德民教授把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外科理论和这项新技术带回国内,比国外晚了19年”】。回顾我国鼻内镜手术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cH-NEsE^RcHIvEsoFoToL删NGoLoGY—HE^DANDNEcKsuRGERY:}9 万方数据

鼻科手术分级项目

鼻科手术分级 四级手术: 鼻成形术 1.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 2.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 3.鼻咽癌切除术 4.鼻窦骨肿瘤切除术 5.三叉神经切断术 6.鼻咽纤维血管瘤切除术 7.鼻神经外科手术 8.垂体瘤经蝶窦切除术 9.脑脊液鼻漏经鼻修补术 10.各类皮瓣移植、整形术 11.颅-面联合进路筛窦肿瘤切除术 12.鼻内窥镜下颅底肿瘤切除术 13.视神经管减压术 14.眶减压术 15.新开展的鼻内窥镜下鼻眼相关及鼻颅底相关手术 16.科研项目手术 三级手术: 1.上颌骨切除术 2.颈外动脉结扎术 3.鼻腔内肿瘤切除术 4.鼻内窥镜下鼻咽部肿瘤切除术 5.鼻畸形矫正术 6.鼻窦囊肿、息肉切除术 7.额窦根治术 8.鼻窦探查、开放术 9.鼻内窥镜下鼻窦病损切除术 10.筛窦切除术 11.筛窦切开异物取出术 12.鼻窦瘘修补术 13.翼管神经切断术 14.鼻咽腔闭锁手术 15.鼻中隔穿孔修补术 16.鼻外径路鼻窦手术 二级手术: 1.上颌窦根治术 2.筛动脉结扎术 3.鼻病损切除术

4.鼻腔囊肿切除术 5.鼻腔血管瘤切除术 6.单发性鼻息肉切除术 7.鼻前庭囊肿切除术 8.鼻窦活检 9.上颌窦开窗术(单纯上颌窦切开术) 10.额窦切开术 11.上颌窦囊肿切除术 12.腺样体切除术 13.鼻骨骨折复位术 14.鼻骨整复术 15.鼻甲部分切除术 16.鼻咽活检术 17.前鼻孔闭锁成形术 18.鼻甲射频消融、封闭、激光、微波治疗 19.鼻中隔手术 一级手术: 1.上颌窦穿剌术 2.鼻填塞止血术 3.鼻腔电凝止血术 4.鼻腔粘膜烧灼止血术 5.鼻部切开引流术 6.鼻-鼻腔活检术 7.鼻外伤清创缝合术 8.鼻腔粘连分离术 9.鼻窦穿刺引流术 10.鼻腔、鼻咽部异物取出术

鼻内镜鼻窦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鼻内镜鼻窦手术技术操作规范 【适应证】 1慢性鼻窦炎及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 2鼻中隔偏曲。 3肥厚性鼻炎或泡状中鼻甲等导致鼻阻塞者。 4脑脊液鼻漏修补。 5鼻腔、鼻窦异物及前颅底异物。 6恶性突眼、眶内脓肿或急性眶内出血。 7外伤性视神经管骨折。 8鼻腔、鼻窦及鼻咽囊肿和良性肿瘤。 9慢性泪囊炎、外伤性泪囊炎及泪囊异物或泪囊黏液囊肿。10蝶鞍区占位性病变。 11局限鼻腔鼻窦的恶性肿瘤或可疑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探查等。 【禁忌证】 1伴急性传染病、血液病或严重心血管病等全身疾病,且

未良好控制。 2侵犯广泛的恶性肿瘤。 【操作方法及程序】 1熟悉解剖,在内镜下必须熟悉鼻腔内立体视野下的解剖结构才能进行手术,否则易发生错误或不必要的损伤,术者最好能先做尸解训练后,再进行临床实践。 2内镜和手术器械同时通过鼻阈后,钳头并不在视野中,寻视中易损伤出血而影响手术。要求内镜先进入鼻腔,然后手术器械沿镜杆进入视野。 3内镜下手术配合,要多次反复练习后才能熟练掌握,30°内镜应为首选用镜,其视野宽,死角小,手术适应性强,一般无须频频更换其他角度内镜。 4微创概念与功能保存是内镜手术的灵魂。在清除病变,建立引流通道时,必须保存正常的组织结构,保护鼻黏膜功能。术中的操作方法及程序,应根据手术适应证和目的来认真选择。 一、钩突切除术

钩突切除术(又称筛漏斗切开术)是鼻内镜下行中鼻道手术的基本步骤。 【适应证】 1钩突畸形、生理性肥大或息肉样改变,影响窦口鼻道复合体引流者。 2半月裂及筛漏斗中有息肉或瘢痕粘连或其他局限性病灶。 3为开放筛漏斗,进一步为鼻额裂、筛窦或上颌窦手术提供进路。 【禁忌证】 1急性鼻炎和鼻窦炎者。 2中鼻道有占位病变,钩突窥视不清者。 【操作方式及程序】 1仰卧位头抬高30°。 2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3鼻腔黏膜以1%鼻卡因(加1‰肾上腺素)表面麻醉,收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132例分析

经鼻内镜鼻窦手术132例分析 发表时间:2015-11-06T14:09:34.46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9期供稿作者:黄振雄 [导读]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慢性鼻窦炎属于较为常见的鼻腔鼻窦疾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医治此病最有效的手段。 黄振雄 (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 广西537307) 【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慢性鼻窦炎患者使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来到本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132例,全部患者都实施围手术期处理,采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展开医治。然后判定医治效果。结果痊愈69例(52.27%),好转54例(40.91%),无效9例(6.82%),整体有效率为93.18%。结论在开展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时候,实施经鼻内镜鼻窦手术,医治效果较为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经鼻内镜鼻窦手术; 慢性鼻窦炎属于较为常见的鼻腔鼻窦疾病,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医治此病最有效的手段,实施之后治愈比重较大,效果较佳,术野不模糊,创伤较轻。如果鼻中隔出现偏差,还能通过此术实现调整,将复发率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本院在医治慢性鼻窦炎之中,常常使用此方式,得到较佳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来到本院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患者132例,全部患者使用鼻内窥镜和CT实施观察确诊,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全部患者中男75例,女57例,年龄在19到5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32.89±2.5)岁。病程为7个月到24年,平均(5.5±1.2)年。病人有鼻塞、脓涕、头昏、嗅觉失常以及头脑昏沉等症状。 1.2方法 全部病人的医治依靠经鼻内镜鼻窦手术,手术之前展开抗生素治疗,同时使用糖皮质素,属于鼻腔外用。等到息肉出现显著萎缩之后,使用此手术展开治疗,实施鼻腔粘膜外表麻醉,使用1%卡因包括1毫升0.1%肾上腺素的棉质片,搭配使用15毫升1%利多卡因,其中包括0.1毫升的1%肾上腺素,对筛前神经和蝶腭神经实施相应的麻醉。首先查看原本的发病位置,有钩窦、鼻甲以及上颌窦开口等,对病灶组成进行判定,研究清楚之后将钩窦全部切掉,让上颌窦的开口打开,使用咬切钳对后卤进行整理,前卤则使用反咬钳整理,让上颌窦开口尽量扩张,随后切掉额隐窝当中的病变部位,打开额窦引流口,将息肉清理干净,切掉筛泡以后,对上一组筛泡进行处理,将处于各个部位的筛房骨片清除干净。而在也要将全部息肉清理干净,但是尽量留下筛窦粘膜。让蝶窦张开,实施彻底的引流。 1.3术后干预 手术的第2天到第3天之内,按照正确顺序拿出纱布条,在将1%的麻黄素使用在鼻腔之中,将盐酸氮卓斯汀喷鼻剂喷入鼻腔。术后1周内,拿出塞在鼻腔中的物品,每天都要对手术部位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分泌物,弄掉痂皮,在4到6周之内,每天使用生理盐水洗涤鼻腔,每天3次。此后的时间里,病人根据自身的需求,每隔2到3周进行冲洗,在经过专业判定彻底皮化后停止,如果手术部位出现伤疤或者粘连,可以酌情应用丝裂霉素。术后3个月到半年,需要急性专业医治,并且按时接受随访。9个月后,前往医院复查,超过1年之后,视病人康复情况对手术部位实施清理,将肉芽以及囊泡等清除干净,将鼻腔的杂物清除干净后查看具体情况。 1.4医治效果评价 治愈:窦口黏膜上皮化,窦口张较佳、化脓不见,无各种病症。见效:腔里面有肉芽,化脓情况减弱,病症减轻。没效果,窦口处于封闭状态,出现息肉,化脓状况没有减弱,各种病症不见好转,甚至加重。 2.结果 开展手术之后,痊愈69例(52.27%),好转54例(40.91%),无效9例(6.82%),整体有效率为93.18%。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剧烈流血2例,内部发干1例,眼眶不适3例。手术后流血量是(121.6±21.25)ml,1例在手术进行的时候大量流血,需实施2次治疗。 3.讨论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医学领域也持续进步。慢性鼻窦炎发病时伴随化脓现象,所占比重比急性鼻窦炎大,一般情况下多个鼻窦同时受到疾病侵袭[1]。由于此病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一定困扰,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引起颅内、咽部、肺部出现并发症,视力受到严重影响,严重情况下会出现无法逆转的感染,导致患者死亡[2]。因此,必须对此病进行医治。以往的鼻窦手术中,手术执行者的视线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阻挡,而且光源不能做到对手术区域的无死角照射,致使手术难以达到较佳的效果[3]。筛窦在鼻腔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所处的位置非常特殊,而且旁边就是非常重要的器官,在实施手术的时候非常容易出现并发症,此方面成为以往手术之中难以克服的关卡。上世纪70年代,此手术开始正式发展,外伤、肿瘤等均可使用此手术进行医治。近些年,其也被用在眼部外科等领域之中,都取得了不错的医治成果。当代内镜技术不断取得成就,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医治此病的重要手段。其相较于根治性手术存在较多优点,避免术野模糊、创口大、手术过程不够细致等缺点[4]。此手术方式使用鼻内镜,整个手术过程只在鼻腔之中,面部和口腔没有创口,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手术方式。而且手术工具也是针对手术特点专门制造,具有操作便利的特点,尽量保留腔内的黏膜,对术后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术后的一定时间内需要对鼻腔内部实施必要的处理,可以让鼻窦尽快恢复正常功能,防止病人的生活受到较大的干扰。 在手术正式开始之前,对患病情况进行观察,根据实际病情使用相应的抗生素,同时也运用糖皮质素对相关病症进行遏制,有效阻止出血过多的情况,能够对发病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可以有效组织并发症的出现。一般在手术之前会使用非那根,可以让病人尽快适应手术,而减少对手术的惧怕,降低整个治疗过程中的阻碍。实际上,哌替啶也是非常常见的术前用药,能够起到类似的效果。在使用此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时候,其医治效果的好坏还和术后的维护有关。在手术完成之后,要对手术的具体状况进行全面了解,研究鼻腔内部的状况,使用规定的药物和方法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洗,将手术部位的患病组织尽快清理干净,将刚出现的肉芽以及囊泡清理干净。因此,在接受手术治疗的同时,还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术后处理,如此才能确保手术获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此次研究当中,全部132例病人,使用经鼻内镜鼻窦手术,痊愈69例(52.27%),好转54例(40.91%),无效9例(6.82%),整体有效率为93.18%。出现并发症6例,其中剧烈流血2例,内部发干1例,眼眶不适3例。说明此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当中的时候,能够具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