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练习(有答案)
《现代汉语》第三章 文字 练习(有答案)

第三章文字

一、填空

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_____,是人类最重要的_____。人类有了文字,就空破了语言在______上的限制,扩大了语言的_______。

2、文字是在______的基础上产生,依附于______而存在的,不记录______的任何图形、符号都不是文字。

3、世界上的文字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_______文字,一类是______文字。汉字是_______体系的文字。由于现行汉字一般是记录汉语的单音节语素的,所以又被称为是______文字。

4、汉字产生以来,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中,出现过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以及______、______等字体。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________。

5、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用的标准字体是______。大篆指春秋战国时代______国的文字,一般以___和_______为典型代表。以上两种字体合称______。

6、________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7、楷书出现于________,到魏晋时就完全成熟并代替了隶书。

8、印刷体常用的有下列几种变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字的构造单位有两级:______和______。

10、_____是构成汉字的最小单位,它的组合有三种方式,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988年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复合笔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笔画的连接,常见的有_____类、_____类、_____类、____类、_______类、_______类等六类二十五种。

12、偏旁是构成_____的基本单位。______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是字书中各部的______。

13、“六书”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造字的方法,_____、_______是用字的方法。

14、形声字是由_____和_______两部分组成的,其组合方法主要有六种,如“语”是_______,“期”是______,“竿”是________,“盆”是_______,“阁”是______,“辩”是_______。

15、《说文解字》把9353个汉字归为_____部,《字汇》和《康熙字典》把部首归并为______部,《新华字典》和新《辞海》分别把部首定为_____部和____部,《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又将部首定为________部。

16、汉字的整理包括两个内容:一个是_____,一个是______。

17、异体字是_____的字,多音字指的是一个字具有_______,同音字则是几个字共有______。

18、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988年2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国家教育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现代汉语常用字表》,该表共收_____字,其中常用字_______个,次常用字______个。

20、1988年5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该表共收字_______个。这个字表是在1965年发表的________基础上增删制定的。

21、汉字的排列顺序有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22、形序法按照字形排列字的顺序,主要可分为笔画法______、_______三种。

23、汉字编码是指把汉字变换成代码,主要指_____的编制,编码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24、常见的错字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类化、乱造汉字等。

25、常见的别字类型有因________而写成别字、因字音、字义________而误用、类化、不理解成语中语素的意义而写别字等。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1、下列说法只有是正确的。

A、汉字虽然不是拼音文字,但是仍然可以根据形体构造拼读出来。

B、文字的能指和语言的能指是相同的。

C、文字的所指和语言的所指是相同的。

D、文字是书面上代表语言的符号。

2、下列各组汉字的注音,是正确的。

A、蒙(méng)族人

B、和(hè)稀泥

C、玫瑰(guī)花

D、殷(yān)红色

3、下列说法不正确。

A、日常运用文字,一般情况下不应使用繁体字。

B、繁体字停止使用的原因是它的结构不好看。

C、像“上、下、一、儿”这些笔画少的字不是简体字。

D、有些繁体字和简体字在意义上不完全对等。

4、下列各组对汉字笔画的分析,只有正确。

A.“及”字3画 B.“马”字4画

C.“鼎”字14画 D.“美”字8画

5、下列各组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只有是正确的。

A、“思”由“田”和“心字旁”组成

B、“到”由“至”和“立刀头”组成

C、“芯”由“草字头”和“心字底”组成

D、“篙”由“竹字头”和“口字底”组成

6、下列各组汉字,只有组都是上下结构的合体字。

A、香空过类

B、熬螯学等

C、号各氧赵

D、病庭区会

7、从现代汉字的角度看,组汉字的形旁与字义已没有什么联系了。

A、船舰艇舢

B、裂装袭衷

C、粮糖籽粞

D、扣抗抱拦

8、组形声字声旁与字音完全一致。

A、郗鹕谦浣

B、湾忘杆远

C、鹧鸪鹏翡

D、视璜耘刖

9、下列各组词只有组没有错别字。

A、好高务远完璧归赵原形必露草菅人命

B、万马齐暗管中窥豹魑魅魍魉按部就班

C、白璧无瑕偃旗息鼓跋山涉水病入膏肓

D、英雄倍出墨守成规熙熙攘攘名符其实

10、从汉字的造字方法来看,“禾、衣、果”三个字都是。

A、象形字

B、指事字

C、会意字

D、形声字

11、从下列四组字中选出造字法与另三组不同的一组。

A、萌旺佐

B、芳响何

C、草睛伙

D、莫明信

12、下面四个字中哪一个字不是形声字。

A、彰

B、彩

C、彤

D、形

13、从下面四组形声字中选出一组不是左形右声或左声右形的字。

A、岭扶依唱 B修荆颖赖 C、政歌顶刊 D期峰惜欣

14、“艰、难、戏、劝、对”等字中的“又”是。

A、声旁

B、形旁

C、既非形旁又非声旁

D、既是声旁又是

形旁

15、“书(书)”字的简化方法是。

A、同音代替

B、草书楷化

C、换用简单的符号

D、保留轮廓

16、下列四组简化字中哪一组用的是保留特征或轮廓的简化方法。

A、曲向谷后

B、优灯库贩

C、声飞夺齿

D、怀观汉区

17、整理异体字的主要原则是。

A、从俗

B、从简

C、从俗从简

D、从古从正

18、目前最通用的楷书的印刷体是。

A、宋体

B、仿宋体

C、楷体

D、黑体

19、以始氏笔画为序,下列姓氏的排列顺序是。

A、冯匡范张倪姜

B、匡冯范张姜倪

C、冯匡张范姜倪

D、冯匡张姜范倪

20、我国第一部以偏旁部首整理出来的字书是。

A、《说文解字》

B、《集韵》

C、《康熙字典》

D、《中华大字

典》

21、“凹”和“凸”两个字的笔画数都是。

A、5笔

B、6笔

C、7笔

D、8笔

三、判断题(在题后括号里用“√”表示正确,用“×”表示不正确)

1、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从有人类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文字存在。()

3、文字起源于图画,是从图画演变而来的。()

4、汉字是代表音节的,因此汉字同日文的假名一样,是一种音节文字。()

5、汉字记录汉语不实行连写法。()

6、在摆脱古汉字的图形意味上起决定性变化的是隶书。()

7、楷书一出现,汉字成为方块形就完全定型化了。()

8、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都是独体字,形声字则是合体字。()

9、形声字同会意字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带表音成分,而后者不带表音成分。( )

10、汉字的声旁又叫声符,其表音功能相当于拼音文字的音符。()

11、形旁和声旁在方块汉字中的位置是完全固定的。()

12、“竽、筑、筒”三个字的上半部分是形旁。()

13、简化汉字就是减少汉字的笔画。()

14、常用字的平均笔画数比非常用字的平均笔画数少。()

15、“藉口、凭藉、慰藉”等词中的“藉”一律简化为“借”。

16、“肺”字共有8笔,它的右旁不从市。()

17、“区、区、匠、医”等字的第二笔都是折笔。()

18、现行的《汉语拼音方案》既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注音工具,又是代替汉字的拼音文字。()

四、名词解释

1、汉字

2、笔画

3、笔形

4、偏旁

5、造字法

6、异体字

7、同音字

8、多音字

9、汉字标准化 10、独体字和合体字

五、分析应用题

1、分析下列合体字的结构模式

园翰庵氯瞧健跨圄周

缝屡嗓簿熬翟赣憩嚼

2、分析下列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配合方式

固骷嘉慢盲氢箱燃

战瓣爸奶慕桩领雷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别字

百家争明刚腹自用脱化变质幼雅可笑戒娇戒燥免死狐悲状态松驰大浪淘天询私舞弊震聋发聩九宵云外骄柔造作沉缅酒色重峦迭嶂与人撕打各自为阵化妆舞会绿色沙州指手划脚言不由中壮志临云形影相掉日迫西山反醒错误甜言密语鬼哭狼号垂手可得弱不经风脍灸人口名符其实4、指出下列汉字的造字方法

(1)几____(2)腊____(3)初____(4)甜____(5)伐____(6)帘____(7)采____(8)子____

(9)析____(10)恭____(11)囚____(12)桥____(13)闪____(14)剔____(15)寸____

(16)锦____(17)止____(18)刃_____(19)末____(20)裳____

5、分析下列汉字的部首,并根据音序排列先后次序

全体秀丽哀痛声音把物

6、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笨拙.踝.骨发怵.胆怯.赤裸.鸟瞰.神龛.

鳜.鱼市侩.愠.怒忡忡

..皈.依抖擞.鱼鳃.污秽.鞭笞.怡.然玷.污憧.憬牛牤.晨曦.盎.然光烨.单.于大赦.要挟.倩.女模.样

砂砾.抓阄.雨季

..扒.窃刨.床目的.

..便宜

难.兄难.弟参差

..

..不齐万马齐喑.自怨自艾.妄自菲薄黔.驴技穷向隅.而泣怙.恶不悛.鳞次栉.比一丘之貉.

罢黜.百家一蹴.而就魑魅魍魉

..畸.形发展

....流水淙淙

一曝.十寒两军对峙.饮鸩.止渴长吁.短叹陟.山涉水

踉踉跄跄

......助纣.为虐以讹.传讹揠.苗助长未雨绸缪

身陷囹圄

..为虎作伥.衣钵.相传肆无忌惮.锲.而不舍

六、问答

1、文字有什么作用?同语言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同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有哪些特点?

3、为什么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4、为什么说独体字在汉字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5、为什么用传统结构方式来分析现代汉字不完全合适?

6、形旁和声旁各有哪些作用?

7、形旁和声旁各有哪些局限?

8、为什么说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简便易写?

9、偏旁和部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文字·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书写符号辅助性交际工具时间和空间交际职能

2、语言语言语言

3、表音表意表意语素

4、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5、小篆秦籀文石鼓文篆书

6、隶书

7、东汉

8、宋体仿宋体楷体黑体

9、笔画偏旁

10、笔画相离相接相交

11、横竖撇点折撇点提折钩弯

12、合体字部首首字

13、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14、形旁声旁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

15、540 214 189 250 201

16、简化笔画精简字数

17、音同义同而形不同几种不同的读音同一种读音

18、定量定形定音定序

19、3500 2500 1000

20、7000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

21、形序法音序法义序法

22、部首法号码法

23、汉字输入码形码音码形音码

24、增减笔画、写错偏旁、易位

25、字形相近、相同;相近

二、单项选择题

1、D

2、B

3、B

4、A

5、C

6、B

7、B

8、D

9、

C 10、A

11、D 12、C 13、B 14、C 15、B 16、C 17、C 18、A 19、

C 20、A 21、A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四、名词解释

1、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

2、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各种点和线,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的、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3、笔形,指汉字各种笔画的形状,点、横、竖、撇、捺是构成汉字形体的最基本的5种笔形。

4、偏旁,由笔画构成,是比笔画大的构字单位。如“现”、“香”等字都是由两个偏旁构成的。

5、造字法指汉字的构造方式。一般地说,汉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法。

6、异体字指音同义同而形不同的字,异体字的存在没有任何积极作用,只会增加人们的负担,应该予以整理。

7、同音字就是若干字共用一个音节,即一种读音不止一个形体。

8、多音字是同一个形体之内容纳几种不同的读音、即一字多音。

9、汉字标准化,就是对现行汉字进行全面整理,确定明确的标准,高汉字的规范化水平。汉字标准化,要求对汉字进行四定,即:字数有定量,书写有定形,认读有定音,排检有定序。

10、独体字和合体字是对汉字的形体结构作分析后归纳出来的两大类别。独体字多半由古代象形字、指事字演变而来,由一个部件构成的字。合体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件组成的字。

五、分析应用题

1、分析下列合体字的结构模式:

左右结构:翰瞧健跨缝嗓赣嚼

上下结构:簿熬翟憩

内外结构:园庵氯圄周屡

2、分析下列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配合方式:

外形内声左形右声上形下声左形右声下形上声外形内声

上形下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上形下声左形右声

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

3、改正下列词语中的别字:(加点的为改正字)

百家争鸣.刚愎.自用蜕.化变质幼稚.可笑戒骄.戒躁.兔.死狐悲状态松弛.大浪滔.天徇.私舞弊振.聋发聩九霄.云外矫揉

..造作沉湎.酒色重峦叠.嶂与人厮.打各自为政.化装.舞会绿色沙洲.指手画.脚言不由衷.壮志凌.云形影相吊.日薄.西山反省.错误甜言蜜.语鬼哭狼嚎.唾.手可得弱不禁.风脍炙.人口名副.其实4、(1)象形(2)形声(3)会意(4)会意(5)会意(6)会意(7)会意(8)象形(9)会意

(10)形声(11)会意(12)形声(13)会意(14)形声(15)指事(16)

形声(17)象形

(18)指事(19)指事(20)形声

5、哀把丽全声体痛物秀音

6、给下列词语中带点的字注上正确的读音

zhuō huái chù qiè lu? kàn kān guì kuài yùn chōng guī s?u sāi huì chī yí diàn chōng māng xī

àng yè chán shè xié qiàn mú

lì jiū y? jì piányi pá bào dì

nàn cēn cī yīn yì fěibó qián yú

hùquān zhìhéchùcùchìmèi w?ngli?ng

cóng jī pù zhì zhèn xū zhìliàng qiāng zhòu é yà chóumóu

lìng y? chāng bō dàn qiè

六、问答

1、(1)文字拓宽了语言使用的空间范围,它把属于听觉方面的有声语言符号凝固于书面,转变为无声的、属于视觉方面的符号,从而突破了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文字成了辅助和扩大语言交际的最重要的工具。(2)文字是以记录语言为前提的,是语言的书面载体,在书面上代表语言。但离开了语言,文字就无所依附,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2、(1)汉字在语音上表示音节。(2)汉字在意义上代表语素。(3)从内部结构看,汉字的构造有理据性。(4)从形体上看,汉字呈方块特征。

3、隶书对小篆圆转连绵的笔势、笔画、偏旁结构作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形成了汉字点、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把汉字改造成棱角分明的扁方块,古汉字的图画性消失,完全符号化了,所以说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4、(1)独体字具有很强的构词能力,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2)会意字、形声字都是在独体字的基础上构成的。

5、因为现代汉字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为了便于运用,人们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大量简化汉字的结构、笔画,使得汉字离最初的结构特点越来越远。当然,仍然有不少汉字可以用传统的造字法来分析。

6、(1)形声字的形旁可以提示字义、区别同音词。(2)声旁可以指示字音、区别字形,还可以类推字音,纠正方音。

7、(1)形旁表义模糊。如“杯”。(2)声旁表音不一定准确。如“松”。(3)形旁、声旁难以辨认。如“沐”和“柳”。

8、汉字的形体是朝着简便易写的方向发展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从图画性的象形文字逐步变成不象形的书写符号;②笔形从类似绘画式的线条,逐步变成横、竖、撇、点折的笔画,书写更方便了;③许多字的结构和笔画逐步简化;④甲骨文、金文都异体繁多,小篆、隶书、楷书的异体减少了。

9、(1)偏旁是由笔画构成的汉字结构单位名称;部首是字典排列汉字的依据。(2)部首绝大多数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部首包含在偏旁之中,只是偏旁的一部分,二者不能等同。

大一现代汉语期末考试答案参考

现代汉语试题库 现代汉语试题库(绪论·试题)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和(),我们这里讲述的是()。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从功能上说,它是()。 3.现代汉语有()和()两种不同的形式。()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它是以()为(),以()为(),以()为()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从汉代起被称为(),明代改称为()。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 7.共同语是()的语言,方言是()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9.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七大方言区,即()、()、()、()、()、()()和()。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有效地()。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2)()(3)();词汇方面(1)()(2)()(3)();语法方面(1)()(2)()(3)()(4)()。 12.()语、()语、()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语、()语、()语、()语和()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和()。 15.现代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是:语音方面以()为(),词汇方面以()为(),语法方面以()为()。 16.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主要是为了消除(),以利社会交际。 17.50年代初制定的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是:(),(),()。这个方针是正确的,今后仍然适用。 18.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 19.现代汉语课程的主体由(),(),(),()和()几部分构成,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A.互相排斥 B.互相依存,方言从属于汉民族共同语 C.方言是从民族共同语中分化出来的 2.对普通话而言,汉语方言是一种() A.地域分支 B.并立的独立语言 C.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D.对立的独立语言 3.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异,突出表现在()方面。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词汇和语法 4.现代汉语书面形式的源头是() A.文言文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都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大自然的 文字及他们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一起初读了前苏联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伊林的作品——(指黑板, 齐读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2、咱们就继续来认识大自然中的文字。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速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文字”在文中指什么? 2、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板书后述:大自然好像一本书,大自然的文字指的就是书中的“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一本书,把大自然中的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比作文字。 三、指导学习第一种文字——北极星 师:这些“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拿起书,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看星座可以辨别方向。 师:你从哪个句子读出来的? 生: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师{示句子}谁再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师:你从这个句子又读出了什么 生:即使没有任何工具,在有北极星的地方也不会迷失方向。 师:看来星星还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板书:辨别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功劳可真不小。 四、指导学习第二种文字——砧状云 师:可是天空这本书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生: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这座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每当这时,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否则会毁掉飞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那你来给大家读读。[生读]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的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文献学

(一) 北师大郭英德推荐的中国古典文献学初学者的参考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何新文:《中国文学目录学通论》,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二) 一位北大硕士生的介绍: 我们专业在不了解或是不喜欢的人看来很枯燥,实际上不是这样的。专业中许多老师研究的学问都很有意思,比如李零老师的中国方术研究。退一步说了,一门学问,只要你能真正静下心来,肯定能从其中发现乐趣,找到安慰的,不如说古文字学,我们专业的裘锡圭和李家浩两位老师,一生浸淫其中。这些都不用说了,老师的情况可以去https://www.doczj.com/doc/ea2949078.html,查,凡是副教授及以上的,基本上都可以带硕士研究生。

小学六年级语文《大自然的文字》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语文《大自然的文字》知识点 《大自然的文字》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文,主要讲述了船员在海上推断地质变化的故事。 【原文】 我们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很厚的书,就可以了解世界上的事情了。大自然也有自己的文字。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脚下的每一料小石子也是一个字。 古代,当水手们需要在海上寻找道路和时候,他们就去看星星写成的天书。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他们朝天望望,在许多由星星组成的星座当中,会找到小熊星座,在小熊星座当中会找到北极星,有北极星的那边就是北方。 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在会读它的人看来,也是一本有趣的书。 建筑工地上挖出了一块灰色的石头,你只知道这不过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在懂得大自然文字的人看来,它并不普通。它是石灰石,是由碎贝壳造成的。大家都知道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可见在远古时代,现在是城市的这块地方曾经是一片汪洋。 在森林里行走,有时会忽然看到树林当中立着一块很大的花岗石,上面披着青苔,就像披着毛皮一般。它是怎么到这儿来的呢?谁有这么在的力气把它搬到森林里来的呢?而且,它又是怎样穿过茂密树林的呢?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这是好久好久以前的事了,当时这儿根本就没有森林。周围的森林是后来才长起来的。 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从小就应当到树林里或者田野上走走,注意观察。假如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应再到书里去寻找,看那里有没有解释。你还应该去请教有学问的人:这是什么石头?这是什么树?总是坐在家里的人,永远不会懂得大自然的文字。 【字词学习】 字:毁、碎、搬、爬、懂

现代汉语真题有参考答案

2017年10月现代汉语真题—、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题干】汉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属于()。 【选项】 A.屈折语 B.黏着语 C.孤立语 D.混合语 【答案】C 【解析】C:孤立语:没有丰富的形态变化。 A:屈折语:句子中某些词本身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德语” B:黏着语:句子中某些词的形态变化表现为在词的前后附有词缀。如“日语”。D:混合语: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混合体。 【考点】语法方面的主要特点 2.【题干】决定语音与其他声音之不同的属性是()。 【选项】 A.社会性质 B.生理性质 C.物理性质 D.个体性质

【解析】语音作为语言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必须表达一定的意义,什么样的语音表达什么样的意义,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音具有物理、生理、社会三方面的性质,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考点】语音的性质 3.【题干】下列各词,两个音节声母不同的是()。 【选项】 A.意义 B.字纸 C.历来 D.扭捏 【答案】B 【解析】A:“意义”为零声母;C:“历来”声母均为“L”;D:“扭捏”声母均为“n”;B:“字”声母为“z”,“纸”声母为“zh” 【考点】声母的发音 4.【题干】下列各词,两个音节都属于撮口呼韵母的是()。 【选项】 A.需求 B.温度 C.学院 D.鱼嘴 【答案】C

【解析】撮口呼:有韵头ü的,或韵腹是ü的韵母。A:“需”为撮口呼,“求”为齐齿呼;B:“温”“度”均为合口呼,D:“鱼”为撮口呼,“嘴”合口呼。 【考点】韵母的分类 5.【题干】下列音节,调值为51的是()。 【选项】 A.前 B.春 C.比 D.去 【答案】D 【解析】调值51为“去声”,A调值为35;B调值为55,C调值为214 【考点】调值和调类 6.【题干】“不”的读法与其余三项不同的是()。 【选项】 A.不是 B.决不 C.不好 D.不多 【答案】A 【解析】“不”在词尾或非去声前,读本调“去声”,在去声前读阳平。 【考点】变调

古典文献学书目

张舜徽:《中国文献学》,郑州:中州书画社,198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洪湛侯:《中国文献学新编》,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94。 杜泽逊:《文献学概要》,北京:中华书局,2001。 黄永年:《古文献学四讲》,厦门:鹭江出版社,2003。 张三夕主编:《中国古典文献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孙钦善:《中国古文献学》,北京:北京大学,2006。 张舜徽:《文献学论著辑要》,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余嘉锡:《古书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邱陵:《书籍装帧艺术简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韩仲民:《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来新夏:《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魏隐儒:《古籍版本鉴定丛谈》,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 戴南海:《版本学概论》,成都:巴蜀书社,1989。 严佐之:《古籍版本学概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 曹之:《中国古籍版本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2002(重印)。 姚伯岳:《版本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版本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黄永年:《古籍版本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戴南海:《校勘学概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倪其心:《校勘学大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管锡华:《校勘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校勘编》,济南:齐鲁书社,1998。 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北京:中华书局,1963;成都:巴蜀书社,1991。 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北京:中华书局,1981。 程千帆、徐有富:《校雠广义?目录编》,济南:齐鲁书社,1988。 周少川:《古籍目录学》,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

现代汉语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 “绪论”思考和练习一 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 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话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 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 “语音”思考和练习一 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 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声母总表(略)。 三、根据所提供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在下面横杠上填上相应的声母。 1.双唇送气清塞音是p。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结合学生质疑,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介绍了哪些知识,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3.凭借课文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 1.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模仿别人说话,不是用别人说话的方式取代自己原有的表达方式,而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自己的表达能力自然生长。 2.进行板块设计,力求简洁。预设越充分,越容易控制学生。同时尽量不要表扬孩子的学习表现(这也是一种外在控制),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本及语言本身的兴趣。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判断主旨: 1.导入新课。 2.出示伊林的介绍,指名读。伊林是前苏联作家。他从小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时他常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在厨房里制造肥皂,按照配方制作鞋油……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为孩子们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kuàizhì)人口的科普作品。他的作品知识性强,文笔流畅生动。 3.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伊林为什么要为孩子们写这篇文章。(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问: 1.在初读课文时,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出示问题)谁来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自己尝试解决。 3.讨论交流,教师倾听、指导。重点抓住“作者为什么把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称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文字中蕴含的知识。(三)体会写法,仿写片段: 1.说说你认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介绍给同学们听听。 2.看看课文是怎么生动地介绍“大自然的文字”的?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2)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3)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3.仿写片段,交流。(四)尝试进行批判阅读: 1.课文里的哪些知识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你? 2.哪些知识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产生了怀疑?(五)总结课文,推荐读物:

文字学概要整理版教学内容

文字学概要整理版

1.文字的定义 狭义文字:文字是纪录语言的符号。(本书采用的立场) 广义文字:具有信息传递功能的表示一定 意义的图画和符号 2.汉语“文字”的所指 文字个体~文字体系(有必要称为文字体系 以区别于文字) 3.文字形成的过程 前文字阶段 文字画:具有文字性质或功能的图画文字体系的形成过程 表意字(记号字)→象形字→假借字→形 声字 ◆表意字 a最先产生的文字是表意字_意义难以用一 般的象形方法产生 (数词、虚词、形容词、简单图画无法表现的具体事物) b文字画阶段就有表意方法:象征等曲折表达的方法 c.表意字和抽象表意图画的本质区别 d记号字以及表意字和记号字的局限 ◆假借字 a产生直接原因:克服记号字和表意字局限性造成的困难~表音 b假借的道理是谐音──谐音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在语言中广泛存在了 c表意和假借这两种造字方法的产生在时间上的关系──几乎是同时发展起来的 d文字形成过程正式开始的标志:表意字和假借字的出现e假借造字法的优点和劣势 优点:适应性强+提高了文字记录语言的能 力 劣势:假借字担负的意义过多造成理解困难,影响表达明确性 ◆形声字 a形声字产生的必然性──克服假借引起的字义混淆 b形声字产生的途径表意字符加在假借字 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 (古汉字中区别一形多用的表意字的方法有二:一上表意字符上加声符,二是字形分 化)直接用定符和音符组成形声字(后期)c形声字的意义:在文字发展中的重要性 ◆原始文字发展为完善文字体系 一表意字的定义 按照作者的观点,三书应归纳为表意、假借 和形声三类。其中,表意文字是唐兰先生所 指的三书中“象形文字”和“象意文字”的 总和,可看作一切只用意符参与造字的汉 字。表意字的构造方法多种多样,作者将其 分为以下六类。二表意字分类及举例 1.抽象字?指用抽象的形符造成的表意字 ?典型例字:一、二、三、四、上、下、 方、圆、回、小、凹、凸、丫?特点:数量 不多,大多出现较早 2.象物字 ?字形象某种实物,代表所象之物名称的表 意字(相当于“六书”中的象形字) 典型例字:它、疋、壶、广、行、酉、矢、 网 ?象物字的变例A只表示所象之物的一部 分,如“牛”、“羊” B复杂象物字,连带表示有关事物,如 “州”、“果”、“瓜”?特点:出现很 早,数量相对多些,后起的有“闩”、 “伞”等 3.指示字 ?在象物字或象实物的形符上加指示符号示 意的表意字 ?典型例字:本、末、刃、亦 ?特点:数量很少;指示符号可以看作一种 特殊的意符,所以指示字可以看作是准合体 字,与复杂象物字有些接近,如“面” 4.象物字式的象事字 ?表示事物属性、状态和行动的表意字?典 型例字:又、矢 ?特点:数量少,出现早,有些字兼有象 物、象事二职,如“月/夕”和“大/夫” 5.会意字 ?在抽象字、指示字之外,凡会合两个或以 上意符来表示一个跟这些意符本身意义都 不相同的字,我们都看作会意字 ?形符和意符的区别:形符靠形象表义,如 “明”中的“日”和“月”义符靠字义表 义,如“歪”中的“不”和“正” 这里讲到的会意字的意符,既可以是形符也 可以是义符(由于有较多两可情况) ?会意字情况复杂,包括六个小类: A.图形式会意字 ──用两个或以上的象形成分组合来共同组 成字义的会意字 ──典型例字:宿、卿、共、伐、毓、至 B.利用偏旁间位置关系的会意字 ──按照图形表示字义的原则组合,偏旁之 间的位置在表示字义上有重要作用。 (与上一小类的区别在于字形的图画以为比 较淡薄,使用象征手法或把义符当作形符使 用) ──典型例字:正、之、出、各、逐、 突、原(后起的有嬲、尖和灭) ──这类会意字和图形式会意字之间并没 有十分明确的界线 C.主体和器官的会意字 ──由象人或动物的字与象器官的字或形符 配合表意的会意字 ──典型例字:见、监、欠、饮、企(后 起的有鸣、吠、咩) D.重复同一偏旁而形成的会意字 ◎大多数重复同一偏旁而形成的字是这类 字,如珏、林、磊、淼其中有的也同时利 用偏旁位置之间的关系,如矗、棘 ◎少数重复同一偏旁的表意字不是会意字 (丝)或不属于本小类(从) E.偏旁连读成语的会意字 ──由两个或以上可以连读成语的字构成, 连读而成之语就是或间接说明字义 ──例如:凭=任几;劣=少力;扁=户 册;楞=木四方(《说文》里还举出个别 四字成语的字,作者进行批驳) F.其它在会意字中,也有个别不能归 入上面四类的字(举例如删、扫、擤、掰、 笔) 6.变体字 A、增减笔画丬取的是木得一半 B、改变方向丬反写片字 九、假借 一、定义:借用同音和音近的字来表示一 个词。 二、本字与假借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练习(I)卷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86分) 1. (10分)查字典填空。 (1)“截”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慕”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 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 (6分)多音字开花。 倒dào ________降jiàng ________露lòu ________ dǎo ________xiáng ________lù________ 3. (2分)读课文《再来一次》,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坚决保持住或进行下去。________ ②指事情或情况不好。________ 4. (5分)用下列词语造句 ①偏僻 ②干干净净 5. (3分)我是拼音小能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曾经忽然茂密 6. (3分)写出反义词 普通—________ 茂密—________ 寒冷—________ 7. (4分)形近字组词 冷________ 铃________ 沿________ 铅________ 8.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观察 ②解释 9. (2分)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炎热________的夏季,远远耸立________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向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 10. (5分)句式转换 班长的决定我们都同意。(改成否定句) 11. (5分)把陈述句换成把字句 ①一阵清脆的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小芳。 ②熊猫有趣的动作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12. (2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汪洋________ 巍然________ 13. (5分)将下列陈述句改成疑问句 ①我们没有近道,和你们走的是一条道。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大一现代汉语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2.据阻碍方式普通话声母可以分为(2.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3.后鼻韵母有( 3.iɑ、ie、uɑ、uo、üe。 )。4.普通话声调的四种调值是( 4.55、35、214、51)5.传统的“六书”是指(5.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6.汉字标准化的四定是指(6. 定量、定形、定音、定序。)。7.合成词是由(7.合成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构成的词。)的词,包括(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三类。8.语义场的类型有(8.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9.成语的特征是(9意义的整体性,结构的凝固性。)。10.词汇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10.新词不断地产生,旧词的逐渐消失和变化,词的语义内容和语音形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 。 二、名词解释(每题1分,共6分) 1.音素:音素是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 2.单元音:发音时舌位、唇形及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 3.音位: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4.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5.义项:是词的理性意义的分项说明。 6.歇后语:是由近乎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 三、语音题(共20分) 1.写出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每题1分,共5分) 1)m 双唇、浊、鼻音(2)b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3)ch 舌尖后、送气、清、塞擦音(4)k 舌根(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5)x 舌面(前)、清、擦音 2.比较各组声母、韵母发音上的异同。(每题2分,共10分) (1)1)z — z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是不送气、清、塞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z 舌尖前音,zh舌尖后音。 (2)f—h 相同点:发音方法相同都清、擦音。不同点:发音部位不同,f唇齿音,h舌根(舌面后)。 (3)ɑo — iɑ相同点:都是复韵母。不同点:ɑo 前响复韵母,iɑ后响复韵母。 (4)onɡ—ionɡ相同点:都是后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onɡ是u,ionɡ是ü)。(5)en — in 相同点:都是前鼻韵母。不同点:韵腹不同en是e,in是i。四、分析题(共20分) 1.分析词的结构类型。(每题1分,共10分) 倾销、利害、房间、老乡、吩咐、年轻、仅仅、皑皑、提高、地震、 倾销(偏正)利害(联合)房间(补充)老乡(附加) 吩咐(联绵)年轻(主谓)仅仅(重叠)皑皑(叠音) 提高(补充)地震(主谓) 2.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共10分) (1)持续——继续(2分)(2)愿望——希望(2分)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理清层次。 3、学习生字新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平时我们喜欢到大自然去游玩吗,为什么喜欢,我的原因是: 大自然丰富多彩,他充满着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大自然奥妙无穷,她满载着人类的历史与未来 大自然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类 大自然用她那美丽的容颜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有关大自然的文章, 它将指点我们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它将引领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的风采

这篇文章就是—— (生:《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大自然的文字。 2、知道作者是谁吗,是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 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课件介绍伊林。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速读课文,初步找到自己的答案。明确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星、云、石等物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了解历史等,它可以使我们了解信息,增长知识。)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勾出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这些词语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新词。小熊、耸立、预兆、铁砧、砧状云、罗盘、星座 1、读这些词语,你提醒大家那一个字注意读好,(兆、砧) 2、你给同学们介绍那个新词的意思,(学生解析词义) 预兆:于是将要发生某种事情或情况。 铁砧:锤或砸东西时点在地下的器具称为“砧”,砸钢铁材料时用由于铁制成的就是铁砧。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略。

《大自然的文字》同步练习

启英外国语学校(小学部语文)一课一练 一、看拼音写词语。 xún zhǎo mí shī yán ra c?ng jīng bai k?( ) ( ) ( ) ( ) ( ) qīng tái mào mì yù zhào sǒng lì gǒu xióng ( ) ( )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丝缕(lǚ lǒu)一绺(liǔ lǚ) 青苔(tái tāi) 铁砧(zhēn zēn) 预兆(zhào tiào) 森林(sēn shēn) 三、在括号里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水手们没有罗盘,他们()不会迷失方向。 2.认识大自然文字的人,立即会说,花岗石()人搬来的,( ) 冰搬来的。 3.()要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应当从小常到树林里 或者田野里走走,去注意观察一切东西。 订正栏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订正栏 1.这是一篇科普小品文,文章给我们讲述了大自然的文字,使我们懂 得了:找到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就 知道________________;看到了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 看到了________,就知道________________。 2.“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课文中提到了,你还懂得哪些大自然的文字?请试举一、两例说 明一下。 五、谚语填空。 1、冬天麦盖三层被,。 2、庄稼一枝花,。 3、朝霞不出门,。 4、知了叫叫停停,。 5、蜻蜓飞得低,。 6、一年之计在于春,。 7、泥鳅吐气泡,。 8、乌龟背冒汗,。 六、修改病句。 1、通过体育锻炼,使我的体质增加了。 2、夏天,像火球似的炙烤着大地。 3、小明发言积极,每逢老师提问,总是答得对答如流。

现代汉语练习测试题参考答案 (1)

1.第1题下面属于象形字的是()。 A.众 B.浆 C.羊 D.亦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2.第2题 下面属于会意字的是()。 A.休 B.波 C.结 D.猫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3.第3题 下列语素中是成词语素但不是自由语素的是() A.高 B.基 C.不 D.啊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4.第4题 “人”和“猴子”两个词属于() A.上下位词 B.类义词 C.关系词 D.近义词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5.第5题 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 A.上帝、啤酒 B.克隆、脱离 C.白酒、马达 D.芭蕾、萨其马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6.第6题 舌面、送气、清、塞擦的辅音是() 答案:A 标准答案:A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7.第7题

双唇、浊、鼻音的辅音是() 答案:C 标准答案:C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8.第8题 舌尖后、清、擦的辅音是()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9.第9题 下面哪一组是音译的外来词语() A.引擎、积极 B.奶酪、盎司 C.莫斯科、德国 D.摩托、吉普 答案:D 标准答案:D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0.第10题 下列复合词的内部结构不具有两层关系的是()

A.儿童节 B.葡萄酒 C.盥洗室 D.狮子舞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1.第11题 “我来到这个世界,便把真诚奉献给这个世界。”是() A.解说关系复句 B.顺承关系复句 C.因果关系复句 D.转折关系复句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2.第12题 下面属时间名词的是() A.时常、经常 B.未来、现在 C.刚才、立刻 D.从前、刚刚 答案:B 标准答案:B 您的答案: 题目分数: 此题得分: 13.第13题 下列句子有了暗喻修辞格的是()

六年级语文: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实录)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六年级语文:24、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实录) 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六年级语文: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

《古汉语文字学概要》期末作业

1.甲骨文著录书清刘鹗董作宾郭沫若 2. 王懿荣罗振玉、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等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裘锡圭、张政烺李学勤、裘锡圭 二、解释下列名词术语。 殷墟: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 甲骨文:商周时期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王懿荣: 鉴定出甲骨上的文字是三代古文, 刘鹗: 1903年(光绪29年),刘鹗从自藏的甲骨中选拓1058片编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这是第一部甲骨文著录书。 孙诒让:孙诒让是我国近代著名的一代经师,由于他的学术研究极为朴实,故又称朴学家,并誉为“有清三百年朴学之殿”, 罗振玉:参与开拓中国的现代农学、保存内阁大库明清档案、从事甲骨文字的研究与传播、整理敦煌文卷、开展汉晋木简的考究、倡导古明器研究。 三、董作宾甲骨文断代学说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董氏据十项标准,即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字体 语言资料的科学价值,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但是,他的五期分法也存在着弊病,就是把甲骨本身的分类和王世的推定混在一起了。五期断代学说把殷墟甲骨分为五大类。认为第一类的书写风格雄伟;第二类谨饬;第三类颓糜;第四类劲峭;第五类严整。然后机械地将其分别定在盘庚至武丁、祖庚与祖甲、廪辛与康丁、武乙与文丁、帝乙与帝辛五个时期。甲骨断代应以甲骨卜辞本身显示出来的特点为根据,既不能机械地把时代界线划在两王交替之际,也不能完全依靠贞人来断代。 四、罗振玉、王国维、唐兰、陈梦家在甲骨文研究方面的著作各有哪些? 1.罗振玉经过多年留意探寻,才弄清楚甲骨的确切出土地是安阳小屯村,著成《殷商贞卜文字考》一书,考定甲骨出土地是安阳小屯,甲骨文是殷商王朝占卜的遗物 2.他的主要贡献是以甲骨卜辞与典籍互证,进行历史、地理和礼制等方面的综合研究。特别是1917年著成《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和所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和《续考》两篇著名论文 3. 唐兰不仅在古文字研究的理论方法上有重要建树,而且亲身实践,考释出很多难识之字。他在甲骨文释字方面方面的著作主要有《殷虚文字记》和《天壤阁甲骨文存考释》。 4. ,陈梦家出版了《殷虚卜辞综述》一书,这是关于殷墟卜辞研究成果的大型通论性著作。 五、简述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概况。 甲骨文发现于1899年,到现在已超过100年了。一百多年来,甲骨学研究共经历了它发展道路上的“先驱时期”(1899—1909)、“奠基时期”(1910—1928)、“形成时期”(1928—1937)、“低潮时期”(1937—1949)、“高潮时期”(1949—1966)、“停滞时期”(1966—1976)和“繁荣时期”等七个时期(1976—今),目前已成为一门成熟的重要学科。 六. 一.

【部编】2020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积累综合练习真题模拟试卷卷(一)

六年级上学期小学语文一单元积累综合练习真题模拟试卷卷 (一)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练习(40分) 1. 看拼音,写词语。 ①那个jī fū______白皙的小男孩儿站在稻田里,手里拿着一把chén diàn diàn______的dào suì______。 ②寒风中,我duō suo______了一下,quán suō______在墙角,爸爸点燃了一堆干柴,我凑过去hōng kǎo______dòng jiāng______的手。 2. 错别字诊所。找出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①陡俏的悬崖下,是深深的侠谷,衬托着高山挺拔的身驱。______ ②雷震雨来了,像从天山来了侠客似的。______ ③是什么力量,让他们这么勤免地奔忙呢?______ 3. 按要求写成语。 ①写出四个结构为AABB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四个含有“如”或“似”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按要求各写出两个含有“风、雨”的成语。形容风雨比较柔和的成语有______、______,形容风雨大且猛的成语有______ 、______。 4. 把肯定句改成双重否定句。 ①尼尔斯一口气爬到松树顶上。 ②我们一致同意你和我们待在一起。 5. 用钢笔描红。 奴驻蔽犁镰洽 6. 形近字组词。 矛______ 佛______ 馅______ 予______ 弗______ 陷______ 7. 将词语按感情色彩进行分类。 勾结团结煽动乱七八糟对答如流 慈祥嘴脸顽强自不量力以身作则 褒义词:______ 贬义词:______ 8. 解释下列词语。 银装素裹: 题号一二三总分 得分 页码/ 总页数

现代汉语绪论及标准答案

现代汉语绪论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绪论·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现代汉语”通常有两种解释,狭义的解释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____________,广义的解释还兼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我们这里讲述的是__________。 2.汉语做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有的性质。即从结构上说,它是一种__________;从功能上说,它是___________。 3.现代汉语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不同的形式。___________是民族共同语的高级形式。 4.现代汉语民族共同语又叫____________,它是以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__的。 5.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汉族早在先秦时代就存在着古代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这种共同语被称为______________,从汉代起被称为___________,明代改称为_______________。到了现代,即辛亥革命后又称为__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则称为_______________。 6.现代汉语的地域分支是_______________。 7.共同语是_____________的语言,方言是____________的语言。 8.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_____________有着特殊的地位。 9.现代汉语七大主要方言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了解和研究汉语方言,其目的之一就是要找出方言与普通话的______________,有效地______________。 11.现代汉语的特点:语音方面(1 )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词汇方面(1)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语法方面(1)(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 。 12.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同汉语关系尤为特殊,它们都吸收过汉语大量的词,甚至在汉语的基础上产生了很多新词。 13.汉语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另外五种是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______________语和______________语。汉语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14.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中,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15.推广普通话并不是要人为地消灭______________,主要是为了消除______________,以利社会交际。 16.新时期推普工作应努力做好以下四点:第一,各级各类学校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二,各级各类机关工作时一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三,广播、电视、电影、话剧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第四,不同方言区的人在公众场合交往时,基本使用普通话,使之成为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