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市十八中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79.50 KB
- 文档页数:6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16级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时间:2018年8月28日8:00-9:30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第1至6题为单选,第7至10题为多选,选不全得2分,有错或不答的得0分)1.装修工人在搬运材料时施加一个水平拉力将其从水平台面上拖出,如图,则在匀加速拖出的过程中( )A.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接触面积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B. 材料与平台之间的相对速度逐渐增大,摩擦力逐渐增大C. 平台对材料的支持力逐渐减小,摩擦力逐渐减小D.材料与平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变,支持力也不变,因而工人拉力也不变2.下列有关速度、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是标量C.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就越大D. 物体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则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3.下列几种比赛项目中的研究对象可视为质点的是( )A. 跳高比赛中研究运动员跳跃的姿势B. 研究男子3千米比赛中运动员的位置时C. 研究投篮过程中篮球能否进入篮筐时D. 100米终点裁判在分析运动员冲线过程时4.如图所示的四个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连接,且系统均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等长的轻绳来代替轻杆,仍能在原处保持平衡的是( ) A.图中的AB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乙、丙 B.图中的AB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C.图中的BC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乙、丙、D.图中的BC 杆可以用轻绳代替的有丙、丁5.如图所示是一个简易起吊设施的示意图,AC 是质量不计的撑杆,A 端与竖直墙用铰链连接,一滑轮固定在A 点正上方,C 端吊一重物。
桂林十八中08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物 理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Ⅰ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 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3.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D.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2.一物体静置于斜面上,如图所示,当斜面倾角逐渐增大而物体仍静止在斜面上时,则( ) A .物体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B .物体所受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C .物体受重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D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逐渐增大 3.下面各图中A 球系在绝缘细线的下端,B 球固定在绝缘平面上,它们带电的种类以及位置已在图中标出,A 球能保持静止的是( )4.如图所示,传送带向右上方匀速运转,石块从漏斗里竖直掉落到传送带上,然后随传送带向上运动.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石块落到传送带上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B .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作用C .石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受到向左下方的摩擦力作用D .开始时石块受到向右上方的摩擦力后来不受摩擦力5.A 球从高为45m 自由落下,同时B球从地面竖直上抛,两球同时落地,B 球达最高点时,A 球此时的情况正确的是(g 取10m/s 2)。
第1页(共4页)( )A .A 球离地面的高度为22.5mB .A 球离地面的高度为34.75mC .A 球离地面的高度为11.25mD .A 球的速度大小为15m/s6.伽利略用两个对接的斜面,一个斜面固定,让小球从斜面上滚下,又滚上另一个倾角可以改变的斜面,斜面倾角逐渐改变至零,如图所示.伽利略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 ( )A .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运动到与释放时相同的高度B .如果没有摩擦,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守恒C .维持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并不需要力D .如果物体不受到力,就不会运动7.质量m =10 kg 和M =30 kg 的两物块,叠放在滑动摩擦系数为0.50的粗糙水平地面上.一处于水平位置的轻质弹簧,劲度系数为250 N/m ,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一水平推力F 作用于质量为M 的物块上,使它缓缓地向墙壁一侧移动.当移动0.40 m 时,两物块间开始相对滑动.这时水平推力F 的大小为( )A .100 NB .250 NC .200 ND .300 N 8.2009年5月,航天飞机在完成对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维修任务后,在A 点从圆形轨道Ⅰ进入椭圆轨道Ⅱ,B 为轨道Ⅱ上的一点,如图所示,关于航天飞机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速度小于经过B 的速度B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动能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动能C .在轨道Ⅱ上运动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D .在轨道Ⅱ上经过A 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 的加速度9.空间有一沿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 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2021届广西桂林市第十八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理综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A.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需在真空条件下完成B.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没有发生散射D.α粒子从金原子内部穿出后携带了原子内部结构的信息2.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M)g B.μ1Mg C.μ1Mg+μ2mg D.μ2mg3.在2021年11月11日至16日的珠海航展中,中国展出了国产运-20和歼-31等最先进飞机.假设航展中有两飞机甲、乙在平直跑道上同向行驶,0-t2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机乙在0-t2内的平均速度等于B.飞机甲在0-t2内的平均速度比乙大C.两飞机在t1时刻一定相遇D.两飞机在0-t2内不可能相遇4.某玩具汽车从t=0时刻出发,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行驶.其a-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6s末的加速度比1s末的大B.1s末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C.第4s内速度变化量大于零D.第6s内速度在不断变大5.物体受共点力F1、F2、F3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1、F2、F3三个力不共线,则这三个力可能选取的数值为()A.15N、5N、6NB.3N、6N、4NC.1N、2N、10ND.1N、6N、7N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E 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在F点相遇(图中未画出).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描述两人运动情况的物理量相同的是()A.路程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7.如图所示,A球被固定在竖直支架上,A球正上方的点O悬有一轻绳拉住B球,两球之间连有轻弹簧,平衡时绳长为L,张力为T1,弹簧弹力为F1.若将弹簧换成原长相同的劲度系数更小的轻弹簧,再次平衡时绳中的张力为T2,弹簧弹力为F2,则( )A.T1>T2B.T1=T2C.F1<F2D.F1>F28..如图,质量均为m 的两光滑小环A 和B 用轻绳连接,分别套在水平和竖直的固定直杆上.在绳上O 点施一水平力F 拉紧轻绳,设法使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随后使力F 缓慢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 )A .O A 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 ,且逐渐增大B .杆对A 环的作用力始终大于2mg ,且逐渐增大C .O B 段绳中的张力始终大于mg ,且逐渐增大D .O B 段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逐渐增大9.以下有关热学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两分子间距离增大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定减小B .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M 表示铜的摩尔质量,ρ表示实心铜块的密度,那么铜块中一个铜原子所占空间的体积可表示为AM N C .雨天打伞时,雨水没有透过布雨伞是因为液体表面存在张力D .晶体一定具有规则的形状,且有各向异性的特征E.理想气体等压膨胀过程一定吸热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同一地点,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的平方与其摆长成正比B .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时,振动系统的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C .在同一地点,当摆长不变时,摆球质量越大,单摆做简谐振动的周期越小D .系统做稳定的受迫振动时,系统振动的频率等于周期性驱动力的频率E.已知弹簧振子初始时刻的位置及其振动周期,就可知振子在任意时刻运动速度的方向三、实验题11.如图甲所示是研究小车的匀变速运动实验装置图,图中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水平固定。
桂林十八中2018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带答案)桂林十八中15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物理注意事项:①本试卷共4页,答题卡2页。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②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填涂学号;③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现象中,涉及原子核内部变化的是()A.a粒子的散射实验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氢原子光谱的产生2.如图所示,具有一定质量的小球A固定在轻杆一端,另一端挂在小车支架的O点.用手将小球拉至水平,此时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放手让小球摆下与B处固定的橡皮泥碰击后粘在一起,则在此过程中小车将()A.向右运动B.向左运动C.静止不动D.小球下摆时,车向左运动后又静止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α射线是由氦原子核衰变产生B.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C.γ射线是由原子核外的内层电子跃迁产生D.放射性元素不论以单质形态还是化合物形态存在,其放射性都不受影响4.已知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现用光子能量介于10~12.9eV范围内的光去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有无数种B.在照射光中可能被吸收的光子能量只有3种C.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10种D.照射后可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3种5.如图所示:放射源产生的放射线可以通过铅盒穿孔射出,射线垂直进入水平匀强电场(方向未知)后,分成三束射线1、2、3,关于放射源产生的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射线1是射线B.射线2是射线C.射线3是射线D.射线3是射线6.一个静止在磁场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原子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成原子核,下列各图中近似反映正电子和Si核轨迹的图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021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解析版)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190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箔,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需在真空条件下完成B. 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C.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没有发生散射D. α粒子从金原子内部穿出后携带了原子内部结构的信息【答案】B【解析】【详解】当α粒子穿过原子时,电子对α粒子影响很小,影响α粒子运动的主要是原子核,离核远则α粒子受到的库仑斥力很小,运动方向改变小。
只有当α粒子与核十分接近时,才会受到很大库仑斥力,而原子核很小,所以α粒子接近它的机会就很少,所以只有极少数大角度的偏转,而绝大多数基本按直线方向前进。
A .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需在真空条件下完成,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具有复杂的核式结构,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实验结果表明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不发生了散射,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 .从金原子内部出来后携带了原子内部的信息,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 如下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块P 在质量为M 的长木板ab 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长木板a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 与长木板a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长木板ab 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 μ1(m +M )gB. μ1MgC. μ1Mg +μ2mgD. μ2mg【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察静摩擦力问题,静摩擦力大小要根据物体受力情况判断。
【详解】对长木板受力分析可知,其受到小物块对它向右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2mg,地面对长木板为静摩擦力,由二力平衡可知,木板受到地面摩擦力大小为μ2mg,方向向左,故ABC错误,D正确。
桂林市第十八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数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下图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拉力别离为F A、F 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以下表述正确的选项是A.F A必然小于G B.F A与F B大小相等C.F A与F B是一对平稳力D.F A与F B大小之和等于G2. —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下图。
质点在t= 0时位于x =3m 处,开始沿x轴正方向运动。
当t= 7s.时,质点在轴上的位置坐标为A. x = 3.5mB. x= 6.5mC. x = 9mD. x=11.5m3. 如下图,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缓慢拉球,使杆发生弯曲,在测力计的示数慢慢增大的进程中,AB杆对球的弹力方向为A.始终水平向左B.始终竖直向上C.斜向左上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慢慢增大D.斜向左下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慢慢增大4.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物体运动速度始终不变,那么物体所受合力必然为零B.假设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那么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假设物体所受合力与其速度方向相反,那么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假设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刻距离内位移相等,那么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第1页(共4页)5.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的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那么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A.20 m B.24 m C.25 m D.75 m6.如下图,甲、乙、丙、丁别离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址同时开始运动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那么以下说法正x确的选项是A.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B.0~t1时刻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C.在t2时刻丁车在丙车的前面D.0~t2时刻内,丙、丁两车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7.如下图,水平木板上有质量m =1.0 kg 的物块,受到随时刻t 转变的水平拉力F 作用,使劲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 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 g =10 m/s 2,以下判定正确的选项是A .5 s 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 .4 s 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 NC .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 .6~9 s 内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2.0 m/s 28.一物体位于滑腻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F 1、F 2和F 3作用,其大小别离为F 1=42N 、F 2=28N 、F 3=20N ,且F 2的方向指向正北,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这三个力的合力可能为零;B .F 1、F 2两个力的合力大小可能为20N ;C .假设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F 1、F 3的合力大小为48N ,方向指向正南;D .假设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那么F 1、F 3的合力大小必然为28N ,方向指向正南。
桂林十八中2014届高三第十次月考数学(理)试题第I 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A.1 B. 1 C. 1 D.1 i z z i z i i i i =+=-++-±+已知为虚数单位,若则{{}(](]()[]U 2.U R,A=,B 28,AC B A.,3 B.0,3 C.1,3 D.1,3x x y x ===>=-∞设全集集合3.(1)1()(2) A.4 B. 4 C.8 D.8y f x y x R y x f =+=∈==--已知函数与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则4.3cos 23sin 24 A. B. C. D.8844y x y x πππππ⎛⎫=-= ⎪⎝⎭要得到的图象,只需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向左平移个单位向右平移个单位向左平移个单位()5.2||2,3A. B. C. D.6434a b a b a a b ππππ==-⊥=已知,,,则{}23147556.S 2,2S 4A.35B.33C.31D.29n n a n a a a a a ==已知是等比数列的前项和,若且与的等差中项为,则 3707,11A.1B.2C.3D.4x y x y xy x y +-≤⎧⎪≥-⎨⎪≥⎩.已知实数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是()8.ln 21230y x x y =--+=曲线上的点到直线的最小距离是1259.log 2,A. B. C. D.a b c e a b c b a c a c b b c a-===<<<<<<<<设,则10.1236A.100 B.108 C.120 D.140三个学校分别有名,名,名同学获奖,这名同学安排成一排合影,要求同校的任两名同学不能相邻,则不同的排法种数有种种种种2212121211.1,2,4cos 1A.22x y F F M F MF MF F I MI θθ+=∠=∆=设椭圆的左、右焦点分别为,为椭圆上异于长轴端点的一点,的内心为,则12.O O A,B AB O O 4A.4B. 12C.36D.3αβππππ--=在锐二面角内有一个球,球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切点分别为,若且球心到二面角的棱的距离为2,则球的表面积为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9313.84,a x x a x ⎛⎫--= ⎪⎝⎭若的展开式中的系数是则114.sin ,tan 23ααα==已知为第二象限,且则215.:4,,3,C y x F l F C A B AF BF l k ===设抛物线的焦点为直线过且与交于两点,若则直线的斜率 11111116.ABC A B C A ABC ABC AB CA -∆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边长都相等,在底面上的射影为的中心,则与所成的角余弦值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3553,,1,21,13,.n n n n a b a b a b a b a b ==+=+=设是等差数列是正项等比数列且求和18(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ABC ,,cos .43I cot cot ;II BA BC=,.2a b c B A C a c ∆=+⋅+ 在中,已知成等比数列,且求 设求的值19(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P AB//CD,PAB PAD 2DC=4PD PB,E CD .DEI AE PBD ECII CB PDC ABCD -∆∆⊥⊥ 如图,在四棱锥中,和是两个边长为的正三角形,,点在线段上当为何值时,有面;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A B C A 31A B C .6I A B C II 4A 2B C 1B C 2 某科技公司组织技术人员分别独立地试制不同类型的新产品、、,若试制成功的概率是,试制不成功但、中至少有一种试制成功的概率是在对新产品、、各做一次实验,求至少有一种产品试制成功的概率;第一小组进行次实验,每次实验对做一次试制,第二小组进行次实验,每次实验对、各做次试制,若、中至少有一种试制成功就算第二小组一次实验成功.当两个小组实验成功次数相差次ξξ时,他们实验成功次数之和记为,写出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并求出其数学期望.21(本小题满分12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A 1,0,2,0,M 20,I M E 1II ,E C D 312A B C D b .B MBA MAB MAB y x b b -∠=∠∠≠=+ 如图,已知动点满足: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若直线:且轨迹上存在不同的两点、关于直线对称: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否可能有、、、四点共圆?若可能,求的范围;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桂林十八中11级高三第十次月考试卷理科数学(必修+选修Ⅱ) 一. 选择题13.1 14.15.1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广西桂林十八中2014届下学期高三年级第七次月考理综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与黑藻相比,蓝藻具有的特点不正确的是A. 无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B. 无染色体,但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 无内质网,但可以进行蛋白质合成D. 无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2. 在光照下,小麦(C3植物)叶片的叶肉细胞和维管束鞘细胞都能发生的生理过程是A. 水的光解释放O2B. 固定CO2形成三碳化合物C. 产生ATP和[H]D. 光合色素吸收并转换光能3. 如图为人体内某DNA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a、b、c、d均为DNA分子中有遗传效应的片段,e、f、g、h、i不具遗传效应,则e、f、g、h、i可称为A. 基因的非编码区B. 内含子C. e、i为非编码区,f、g、h为内含子D. A、B、C均不正确4. 某异花传粉的二倍体,植物所结种子胚的基因型都是AaBB,据此可知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BB. 精子的基因型可能是ABC. 子叶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D. 种皮的基因型一定是AaBB5. 某生态系统中的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下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D是B的下一个营养级B. 图中的甲表示B的同化能量C. 乙表示B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圆褐固氮菌可以参与丁过程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不一定是醇B. 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C. 蛋白质、葡萄糖、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D. 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于液面下7. 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1的溶液:Fe2+、NO3-、SO42-、Na+B. c(H+)/c(OH-)=1012的溶液:NH4+、Al3+、NO3-、Cl-C. c(Fe3+)=0.1mol·L-1的溶液:K+、ClO-、SO42-、SCN-D. 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Ca2+、K+、Cl-、HCO3-9.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可表示为:HCO3-+H2O H3O++CO32-B. 酸性条件下,KIO3溶液与KI溶液反应生成I2的离子方程式为:IO3-+5I-+3H2O=I2+6OH-C. 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D.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该溶液一定是钠盐溶液10. 在673K、30MPa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n(NH3)和n(H2)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I卷(选择题, 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SO2 的量 B.臭氧的体积分数超过10-4%的空气有利于人体健康 C.pH在 5.6~7.0之间的降水通常称为酸雨 D.含磷合成洗涤剂易于被细菌分解,故不会导致水体污染 2.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 A.F一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NaCl 的电子式: D.N2的结构式: 3.下列化合物,按其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A. CF4 CBr4 CsCl SiO2 B.SiO2 CsCl CF4 CBr4 C.CsCl SiO2 CBr4 CF4 D.SiO2 CsCl CBr4 CF4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直径介于1 nm~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制备Fe(OH)3胶体的方法是将饱和FeCl3溶液加热煮沸 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D.渗析是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便的方法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无色溶液中:K+、Na+、MnO4、SO42 B.含大量Fe2+溶液中:K+、Cl-、NO3-、Na+ C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HCO3-、SO4、NH4+ D在酸性溶液中:Ba2+、Na+、SO42-、Cl+C2O+H+→CO2↑+Mn2++□。
桂林十八中10级高三第三次月考物理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共48分)一.选择题(12小题,共48分,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得4分,少选得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B.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C.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只有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D.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都不变2.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A.运行的时间相等B.加速度相同C.落地时的速度相同D.落地时的动能相等3.2001年10月22日,欧洲航天局由卫星观测发现银河系中心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命名为MCG6-30-15由于黑洞的强大引力,周围物质大量掉入黑洞,假定银河系中心仅此一个黑洞。
已知太阳系绕银河系中心匀速运转,万有引力常量为G。
下列哪组数据可估算出该黑洞的质量A.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和速度 B.太阳的质量和运行速度C.太阳的质量和太阳到MCG6-30-15距离 D.太阳运行速度和太阳到MCG6-30-15距离4.小船过河,河宽300 m,水流速度为5 m/s,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 m/s,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船要以最短路程过河,船头必须指向正对岸B.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C.船以最短路程过河所需时间为125sD.船的最短过河时间为75s5.用竖直拉力将重物竖直提起,先是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紧接着匀速上升,再接着匀减速上升到速度为零。
桂林十八中11级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 物理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卷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1.伽利略开创了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相结合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利用这种方法伽利略发现的规律有( ) A.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相互吸引力 C.忽略空气阻力,重物与轻物下落得同样快 D.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在广州亚运会田径比赛男子110米栏决赛里,中国飞人刘翔以13秒09摘得金牌,实现了亚运会110米栏三连冠,他的成绩同时也刷新了亚运会纪录.关于比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110 m栏比赛中,选手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13秒09是刘翔夺冠的时刻 C.刘翔比赛中的平均速度约是8.4 m/s D.刘翔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一定等于8.4 m/s 3.如图所示,粗糙水平面上物体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现使F不断变小到零,则在滑动过程中( ) A.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速度不断增大 B.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速度不断减小 C.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再减小,速度先减小再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先减小再增大,速度先增大再减小 4.用3 N的水平恒力,使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 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2 s内通过的位移是2 m,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0.5 m/s2 2 N B.1 m/s2 1 N C.2 m/s2 0.5 N D.1.5 m/s2 0
5..如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 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 A.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6.如图所示,在斜面上,木块A与B的接触面是水平的.绳子呈水平状态,木块A、B均保持静止.则关于木块A和木块B可能的受力个数分别为( ) A.2个和4个 B.3个和4个 C.4个和4个 D.4个和5个
7.如图所示,质量不等的木块A和B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水平力F作用于左端A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1.当水平力F作用于右端B上,两物体一起做匀加速运动时,A、B间作用力大小为F2,则( ) A.在两次作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相等 B.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C.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F
D.在两次作用过程中,F1F2=m1m2 8.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频闪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由此可以求得( ) A.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9.将某均匀的长方体锯成如图所示的A、B两块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排放在一起,现用水平力F垂直于B的左边推B物体,使A、B整体仍保持矩形沿F方向匀速运动,则( ) A.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三个力的作用,且合力为零 B.物体A在水平方向上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合力为零 C.B对A的作用力方向与F方向相同 D.B对A的压力等于桌面对A的摩擦力
10.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受到一变力的作用,该力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A、B始终相对静止,则在0 ~ 2t0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0时刻,A、B间静摩擦力最大 B.t0时刻,A、B速度最大 C.2t0时刻,A、B速度最小,与初始时刻相等 D.2t0时刻,A、B位移最大
11.下列关于超重、失重现象的讨论,正确的是( )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B.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 D.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Ks5u 12.将甲、乙两小球先后以同样的速度在距地面不同高度处竖直向上抛出,抛出时间相隔2 s,它们运动的v-t图像分别如直线甲、乙所示,则( )
A.t=2 s时,两球高度相差一定为40 m B.t=4 s时,两球相对于各自抛出点的位移相等 C.甲球从抛出至达到最高点的时间间隔与乙球的相等 D.两球从抛出至落到地面所用的时间间隔相等
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若测量F1时弹簧秤的弹簧与其外壳发生了摩擦(但所描出的细绳拉力的方向较准确),则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的F1和F2的合力F与其真实值比较,F的大小________.﹙填偏大、不变、偏小﹚
1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
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
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如图所示,公路上一辆汽车以v1=1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行至A点时,司机看见有人从公路30 m的C处开始以v2=3 m/s的对地速度正对公路匀速跑去并挥手示意
S1 S2 S3 S4 S5 S6
A 要乘车,司机见状经0.6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结果汽车和人同时到达B点.求:AB的距离.
16.一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桌面上,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物块质量为m,置于楔形木块的斜面上,物块与斜面的接触是光滑的,为了保持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可用一水平力F推楔形木块,如图所示,求此水平力大小的表达式.
17.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7°的固定斜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5 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求: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0.6,cos 37°= 若用原长为10 cm,劲度系数为3.1×103 N/m的弹簧沿斜面向上拉物体,使之向上匀速运动,则弹簧的最终长度是多少?取g=10
m/s2 Ks5u 18.一架军用直升机悬停在距离地面64m的高处,将一箱军用物资由静止开始投下,如果不打开物资上的自动减速伞,物资经4s落地。为了防止物资与地面的剧烈撞击,须在物资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时将物资上携带的自动减速伞打开。已知物资接触地面的安全限速为2m/s,减速伞打开后物资所受空气阻力是打开前的18倍。忽略减速伞打开的时间,减速伞打开前后物资保持各自所受空气阻力不变,取g=10 m/s2。求 (1)减速伞打开前物资受到的空气阻力为自身重力的多少倍? (2)减速伞打开时物资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
桂林十八中11级高三第一次月考物理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C C D B C ACD AC C A C BCD D BC 二、实验题: 13.偏小
14.0.86,21236549TSSSSSSa,0.64
三、计算题: 15.﹙6分﹚解析 人从C点跑到B点所用时间为:
t=xBCv2=303 s=10 s ﹙2分﹚ 汽车从A至B,有:Ks5u
xAB=v1Δt+12v1(t-Δt) ( 3分 ) 代入数据解得:xAB=53 m. (1分 ) 16.﹙8分﹚ 解析:对m:mgtanθ=ma① 解得a=gtanθ② ﹙2分﹚ 对整体:F-f=(M+m)a③﹙2分﹚
N2=(M+m)g④﹙1分﹚ f=μN2⑤﹙1分﹚ 解得F=(M+m)g(μ+tanθ).﹙2分﹚
17.﹙8分﹚ 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Ff=mgsin 37°﹙1分﹚
代入数据得Ff=5×10×sin 37°N=30 N,﹙1分﹚摩擦力方向为沿斜面向上.﹙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