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启动实验室认可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启动实验室认可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安排

实验室认可工作(主要内容)进度安排及要求

第1 页共7 页

第2 页共7 页

第3 页共7 页

第4 页共7 页

第6 页共7 页

第7 页共7 页

实验室认可需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实验室认可需具备的条件及准备工作 校准/检测实验室的职能是保证实验室测试和校准的结果准确可靠,对产品进行公正、科学、权威的检测。我国根据国际标准制定了CNAL/AC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GJB 2725-2001《测试实验室和校准实验室通用要求》(以下简称《通用要求》),对各系统校准/检测实验室执行统一准则,以规范、指导实验室的质量活动,提高实验室校准/检测能力和声誉,增强委托方对校准/检测结果的信任程度,因此,实验室认可十分重要。 实验室的认可主要准备工作有三大部分:实验室技术能力、实验室管理体系和实验室技术要求。 一、实验室技术能力 实验室要承担校准/检测范围的工作,必须具备可以承担校准/检测技术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有标准设备或配套设施、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技术监督员、内审核员等。 1. 标准设备或配套设施 实验室应配备能覆盖校准/检测项目更高标准的设备或配套设施,这些标准设备或配套设施是经过一定时间考核,同时,经过上一级计量检定机构合法认证的标准设备或配套设施。2.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负责对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管理,能随时确定实验室工作不偏离质量管理体系。持有有效检定项目计量检定证专业的技术人员,承担标准设备或配套设施的测试、校准/检测操作。 3. 技术监督员 对于技术人员及其校准/检测技术工作,应由一定资格的技术监督员进行技术监督。技术监督员的条件是熟悉校准/检测、检定方法和程序,知道如何评定校准/检测或检定结果。 4. 内审核员 内审是由通过培训持证的内部审核员,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规程,对一系列的管理过程和技术质量进行审核。实验室的工作,应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规程对实验室的整体工作时段安排,进行内部审核,其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各项工作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规程。 二、实验室管理体系 实验室应是一个系统或部门的管理体系,主要由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委托书及合同的评审、分包、对委托方的服务、意见的处理、不符合要求的控制、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的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组成(见附图)。 1. 组织 《通用要求》中指出:实验室或实验室所在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实验室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实验室有责任确保所从事检测和校准工作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并能满足客户、法定管理机构或对其提供承认的组织的需求。该实体应由法人、技术负责人、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等所组成,根据项目分工各自都有明确的职责范围;该实体是在所配备的设备和设施、工作场所等资源中,能够独立承担测试、检验、试验、校准和检定任务的组织。 2.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或系统质量管理的前提。实验室应建立、实施和保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应将其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制定成文件,并达到确保实验室检测/校准结果的质量满足客户的要求。为此,实验室应按照《通用要求》制定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建立和实施与其工作范围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制定质量文件。例如《质量手

实验室认可注意事项

实验室认可知识 一、如何对实验室检测质量进行有效监控? 应从合同评审开始一直至结果报告进行全面控制,同时应对检测结果控制,还需对人员进行监督以保证检测数据和结果的质量。 二、每个专业监督员的配置。 应该正确地说,每个专业应有两名监督员。因为监督员本身也应受到监督,没有一个人可以例外,包括专业室主任,技术管理者都应受监督。 三、新项目开展时,是否要安排此项目的专项监督? 新项目开展时,不是针对项目,而是针对做新项目的检测或校准人员应安排特殊(专项)监督,这个理解是对的。千万注意不是针对新项目本身,而是对承担新项目的检测或校准人员进行监督。 四、现场监督实际操作过程 对从事检校工作人员的工作(包括工作过程、检校数据、证书和报告等)实施有效的监督。监督对象包括正在培训中的员工、长期工作人员、签约人员、其他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等。对在培员工监督他们(她们)上岗前应具备的能力,能够胜任工作,对其他检校人员监督其上岗后的持续能力。发现问题有权责令检校人员立即停止检校工作。 五、质量记录有哪些?

答:4.13.1.1 质量记录应包括内部审核报告和管理评审报告以及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的记录。这是狭义地说,广义地说4.1--4.15形成的记录都是质量记录。 六、技术记录有哪些? 4.13.2.1 实验室应将原始观察、导出资料和建立审核路径的充分信息的记录、校准记录、员工记录以及发出的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副本按规定的时间保存。这是狭义地说,广义地说 5.1--5.10形成的记录都是技术记录。 七、关于期间核查的要求: 什么是期间核查? 答:期间核查是指使用简单实用并具相当可信度的方法,对可能造成不合格的测量设备或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的某些参数,在两次相邻的校准时间间隔内进行检查,以维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即确认上次校准时的特性不变。“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 (一)、仪器设备是否需要期间核查,应考虑: 1、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对于稳定性好的仪器设备可不考虑进行期间核查;对于稳定性较差的仪器设备,应结合以下几点,在适当时间安排期间核查。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

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指南 第一篇概述 第一章实验室资质认定起源与发展 引言 分布在我国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商品流通等各个领域的广大检验、检测、校准实验室,依靠仪器设备,提供准确数据,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公正、科学的技术服务。检测、校准工作已成为我国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积极推进实验室技术进步,提升其管理水平并实施有效监督是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随着我国人世后过渡期的逐步完成和国家《行政许可法》的实施,对各类实验室的监管既要符合《行政许可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又要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在考虑对实验室管理历史的继承和统筹兼顾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下,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2006年2月21日,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86号局长令形式发布。《办法》规定:为行政、司法、仲裁机关和社会公益活动、经济或者贸易关系人提供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以及其他法定需要通过资质认定的机构,必须通过资质认定。《办法》同时明确,资质认定包括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两种形式。了解计量认证和审查认可的起源与发展,是认识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的前提。 第一节计量认证与审查认可(验收)的起源 1.计量认证的起源 20世纪80年代初期,"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建设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多年计划经济造成的"短缺经济"被"供需平衡"、"供过于求"

所代替,不论是消费者还是贸易当事人、还是政府采购都越来越关注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由于各种原因,市场上开始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开始开展对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产品实施质量监督工作。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计划经济一统全国的局面逐渐由多种经济成分共存的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所取代,产生了供需双方的验货检验需求。于是在随后的几年里,从国家到各行业、部门,从省(自治区、直辖市) 到地市县相继成立了各级产(商)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承担政府对产(商)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及验货、仲裁任务。为了规范这批新成立的产(商)品质检机构和依照其他法律法规设立的专业检验机构的工作行为,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原国家计量局借鉴国外对检验机构(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先进经验,在198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时,规定了对检验机构的考核要求。1987年发布的《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将对检验机构的考核称之为计量认证。 《计量法实施细则》实施后,原国家计量局为规范计量认证工作,参照英国实验室认可机构(NAMAS)、欧共体实验室认可机构等国外认可机构对检验机构的考核标准,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了对检验机构计量认证的考核标准,在试点的基础上于1987年开始对我国的检验机构实施计量认证考核。 20年来,在各行业主管部门、各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计量认证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规范检测市场的主要资质认定手段,是一项重要的行政审批工作。截止到2005年年底,全国计量认证证书共发出20574张,获证实验室达2万余家。计量认证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是目前我国实验室评价管理工作中应用范围最广、知名度最高的管理模式。经济活动中评价产品质量的检验报告必须带有计量认证标志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审查认可(验收)的起源

CNAS实验室认可要求及方案

一、申请要求 一、人员要求 1、单位总经理1名(最高管理者) 2、技术负责人1名(兼检测部负责人) 3、质量负责人1名(兼管理部负责人) 4、授权签字人2名(要求:具备中级职称或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工作经历至少8年以上, 本科学历工作经历5年以上,硕士研究生学历工作经历3年以上) 5、内审员2名 6、文件管理员1名 7、设备管理员1名 8、质量监督员1名 9、报告员1名 10、检测员3-5名 11、审核员3名 12、安全员1名 以上12个岗位,每个岗位最少需要一个人,有的岗位可以兼任,也即1个人可以兼任最多不超过4个岗,实验室里面的人员需要上社保,核心人员需要4名(标红的部分)。技术负责人和授权签字人必须精通本专业检测技术。 质量负责人无专业和职称及学历要求,但这个岗位属于认证认可的核

心人物,是与我们咨询单位以及后期跟评审组主要沟通接触的岗位,因此一定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抗压能力强,并且能吃苦,最好有过相关管理经验以及认证认可方面的经验。 在这个检测单位内的所有人员必须在本单位上社保。 二、设备要求 根据检测标准里的描述配备最少一套检测设备(设备需要有生产厂家的资质、合格证明、说明书等证明仪器的合法性及准确性),必须以本单位名字开发票,并且将设备送到有校准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校准后合格才能使用。 三、地址要求 办公场所必须要有合法证明(房产证明、购房合同或者土地使用证明等复印件),租房合同。 四、营业执照要求 CNAS营业范围:无特殊要求 五、按照CNAS的要求搭建管理体系文件并有效运行6个月以上。

二、实验室认可咨询方案 第12页

实验室认可流程

实验室认可流程 1.引言 实验室认可是确保实验室达到一定质量标准以及满足特定要求 的过程。本文档旨在说明实验室认可的流程,包括申请、评估和认 可的步骤和要求。 2.流程概述 实验室认可的流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 1.申请:实验室认可的第一步是向认可机构提交申请。申请表 通常包括实验室的基本信息、人员组织结构、设备设施、质量管理 体系等内容。 2.评估:申请表审核通过后,认可机构会组织评估团队对实验 室进行评估。评估内容通常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室技术能力、设备设施条件、人员培训等方面的审核。

3.补充改进:评估过程中,可能会发现实验室存在一些不符合要求的地方。此时,认可机构会向实验室提供改进意见,要求其进行必要的改进和补充。 4.认可决策:在评估和改进阶段之后,认可机构将进行认可决策。如果实验室符合认可要求,认可机构将颁发认可证书;如果实验室未达到认可要求,认可机构将拒绝认可,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的建议。 5.认可监督:认可并非一次性的工作,认可机构会定期对已认可的实验室进行监督,确保其持续满足认可要求。 3.申请要求 为了申请实验室认可,实验室通常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合法注册:实验室必须合法注册,并具备实验室经营资格。 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质量管理体系,并能够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人员与培训:实验室应拥有合格的人员,并提供相关证书和培 训证明。 设备设施:实验室必须拥有适用的设备设施,保证实验工作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室环境:实验室应具备适宜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等。 管理制度与流程:实验室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 实验工作的规范性和连续性。 4.评估标准 评价实验室是否符合认可要求通常使用以下标准: 国家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如ISO 17025等,评估实验室 的技术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 认可机构标准:认可机构会根据自身制定的标准,评估实验室 的管理制度、设备设施、人员培训等方面。 行业要求:根据特定行业的规定和要求,评估实验室是否符合 行业标准。

实验室认可审核要点

实验室认可审核要点 质量体系要素审核要点 4. 管理要求 4.1 组织 实验室良好的服务行为;(阐明实验室公正的立场) 1.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是否具有承担民事行为责任能力? 2.是否具有公正和诚实的行为规范? 3.能否做到独立检验和独立判断? 实验室的应符合GB/T 27025-2008(idt 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进行检测/校准服务,并必须满足三个相关方的需求:客户、法定管理机构和实验室认可组织。 审核要点: 1. 实验室或其母体组织是否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审核实验室的组织性质和隶属关系 ①有无法律证明文件; ②如果是母体组织的一部分,是否有法人代表的委托授权书,声明愿为实验室承担相应 的法律责任。(4.1.1) 2. 实验室能否满足三个相关方要求。(4.1.2) 3. 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是否覆盖所有场所,包括固定的、外部的、临时的、移动的设施。 (4.1.3) 4. 是否制订了文件化的保证公正性程序和保护客户机密/所有权程序?检查宣贯、考核、理解和执行情况(4.1.4、4.1.5a)、b)和c)) 5. 实验室组织结构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实现有效的规程控制?审查手册是否规定了 下列人员的职责和权力:最高管理层,各部门设置,管理层(执行管理层),技术主管,质量主管,各部门的负责人,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审查是否明确了监督员,内审员,执行人员和核查人

员。明确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按照25个要素内容审核各部门和人员的质量职责,及其相互关系。(4.1.5) 6. 是否建立检测工作的监督机制。() 7. 规定对检测/校准工作质量有影响的三种人员(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利。(与 5.2.4相结合) 社会:法人、自然人 法人:事业法人、企业法人、社团法人 实验室:独立法人、法人的一部分、法人代理人 4.2 质量体系 是否建立了运作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与4.1密切相关) 1. 有一个围绕检验活动的组织机构(附带二张图)(见4.1) 2. 分工明确的和无重叠的质量职责(附带一个表)(见4.1) 3.质量方针、目标、承诺和服务标准 4.一套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17025的4.3~4.14条)(附带一张图) 审核要点: 1. 实验室是否建立了文件化的质量体系?是否进行了宣贯?全体员工是否理解、方便获取和执行?(4. 2.1) 2. 最高管理者制定的质量方针是否:(4.2.2) ①与实验室的宗旨相适应; ②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了框架; ③是否包括对良好的实验室行为规范和为客户的服务提供了质量承诺; ④管理层是否有服务标准的声明; ⑤是否在实验室内部得到理解、执行和沟通。 3. 质量手册是否概述了质量体系文件(包括外来文件)的框架,是否包括和注明了程序文件;( 4.2.3)

实验室认可培训

实验室认可培训 1. 引言 实验室认可培训是为了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验室管理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验室工作环境和要求。本文档旨在介绍实验室认可培训的必要性、培训的内容和方法,以及培训后的评估和持续改进。 2. 必要性 实验室工作是一项高度专业的工作,需要具备科学知识、实验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通过实验室认可培训,可以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 实验室认可培训还可以帮助实验室工作人员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要求和规范,提高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减少事故和损失的发生。 3. 培训内容

实验室认可培训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3.1 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实验室工作人员需要具备所从事领域的科学知识,了解实验原 理和方法。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科学概念、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方 面的知识,以及实验仪器的操作和维护技能。 3.2 实验室安全与防护 实验室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操作流程和应急预案,以及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的方法。培训内 容可以包括实验室安全知识、危险品管理和事故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3.3 质量管理与质控 实验室工作需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管理是实验 室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质 量控制方法和实验室认可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4. 培训方法 实验室认可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4.1 理论授课 通过课堂讲解的方式,向实验室工作人员传授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邀请专业的教师或行业专家进行授课,保证培训的质量和专业性。 4.2 实验演示 通过实际的实验操作演示,向实验室工作人员展示一些常见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巧。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实验项目进行演示,并详细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3 实践操作

试验室认证基本工作流程

1、实验室基本情况调查分析 ①调查实验室各部门运作情况,确定组织架构及协调关系; ②调查了解实验室目标客户及市场定位,确定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③根据技术人员和实验室实际情况,建议岗位设置; ④根据实验室现有仪器设备配置及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确定拟申请的检测能力领域及范围。 2、质量体系文件编制 ①质量手册的编制; ②程序文件的编制; ③操作规程、管理规定等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④记录、报告的格式编制; 3、培训学习讲解 ①相关认证认可评审准则培训与讲解; ②质量手册与程序文件的培训; ③关键岗位人员培训;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基础知识,方法确认、数据处理与修约、质量监督、质量控制、测量不确定度、安全防护、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迎审技巧等专项培训。 4、体系全面运行 ①指导各部门、各岗位依据体系文件规定进行试运行并填写记录表格; ②派遣劳务支持人员帮助其建立人员档案、仪器设备档案、试剂耗材档案、标准档案等、文件受控记录等;

③亲临实验室现场指导并参与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实施; ④亲临实验室现场指导并参与管理评审的策划与实施; ⑤解答并解决实验室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5、整改改进 ①针对日常质量监督中发现的不符合,指导其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 ②针对内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指导其进行整改并跟踪落实; ③结合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建议,帮助其对管理体系进行完善。 6、认证、认可申请书的准备 指导实验室编制计量认证/17025实验室认可/17020实验室认可等认证认可申请书并向行政许可主管部门递交申请。 7、模拟评审 模拟现场评审流程,仔细审查实验室的各个岗位、各个场所、各个环节,查找不符合项,并指导其进行整改。做好迎审之前的充分准备。 8、不符合项整改 外部评审结束后,针对评审组开出的不符合项,指导实验室制定行之有效的纠正/纠正措施,指导进行不符合项整改材料的编写与整理。 9、获取CMA资质证书

CNAS实验室认可的基本要求

CNAS实验室认可的基本要求 CNAS(中国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是指CNAS对实验室的能力、质量控制体系以及技术能力等方面进行认可,以确保实验室的测试结果准 确可靠、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一种认可方式。下面将介绍CNAS实验室 认可的基本要求。 1.实验室管理体系: 2.实验室设施和设备: 实验室应具备适合的实验室环境和设施,如温湿度控制、电力供应等。实验室设备应满足测试要求,且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设备的校准和 维护应有记录,并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验证。 3.人员要求: 实验室应有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人员。人员应具备足够的知识 和技能,能够独立完成测试工作。实验室应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技能培训和 持续教育,以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4.计量和测量能力: 实验室应具备对所测试项目的计量和测量能力。实验室应有合适的测 量设备和方法,并对其进行验证和确认。实验室应建立适当的测量不确定 度评定和控制体系,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度。 5.技术能力: 6.质量控制:

实验室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保证。内部质量控制主要是通过日常的质量控制样品测试和质量控制记录,确保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外部质量保证主要是参加国内外的比对试验和认可机构的评审,以保持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 7.文件和记录管理: 实验室应建立健全的文件和记录管理体系,包括样品接收登记、测量结果记录、质量控制记录等。这些记录应能够追溯到测试过程和结果,以确保测试的可追溯性。 8.审核和评审: 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检查和核实实验室的运行状态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并应定期接受国家认可机构、客户或其他检查组织的评审,以确保实验室的表现符合相关要求。 综上所述,以上就是CNAS实验室认可的基本要求。实验室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具备适宜的实验室环境和设备、拥有专业背景和资质的人员、具备计量和测量能力、丰富的技术能力、质量控制体系等。遵守这些要求,实验室才能够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提供准确可靠的测试结果。

实验室认可管理

实验室认可管理 概述 实验室是科研机构的核心部门,对于科研工作至关重要。实验室认可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确保实验室的运行安全、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及研究成果的可复现性。本文将介绍实验室认可管理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重要性 实验室认可管理对于保证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至关重要。通过认可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运行质量,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减少实验误差和风险。此外,实验室的认可管理还有利于提升实验室的声誉和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科研项目和合作伙伴。 实施方法 1. 建立合适的管理制度

为了有效管理实验室,需要建立一套合适的管理制度。管理制 度应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责分工、实验室安全规范、实 验数据管理、设备管理等内容。这些制度应当根据实验室的实际情 况和需要进行制定,并经过实验室成员的共同讨论和确认。 2. 制定实验室操作规程 实验室操作规程是实验室认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操作规程 应当包括实验室的安全操作流程、实验步骤、实验记录要求等内容。操作规程需要简明扼要、准确无误,以便实验室成员在进行实验工 作时能够遵循规程操作。 3. 建立实验数据管理系统 实验数据是实验室研究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持实验室 的科学信誉和竞争力至关重要。建立实验数据管理系统是实验室认 可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室应建立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和归 档的规范流程,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实时性和完整性。

4. 进行实验室认证和评估 实验室认证和评估是实验室认可管理的关键步骤。实验室应按照相关的认证和评估标准(如ISO 标准)进行认证和评估。通过认证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运行质量,并及时发现和改进不足之处。 5. 实施持续改进 实验室的认可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进行改进。实验室应建立定期的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审查实验室的认可管理工作,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善。此外,实验室成员应不断研究和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总结 实验室认可管理是保证实验室运行安全和研究成果可靠性的重要工作。通过建立合适的管理制度、制定操作规程、建立数据管理系统、认证和评估实验室,以及实施持续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实验室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实验室

实验室顺利通过cma认证工作汇报

实验室顺利通过CMA认证工作汇报 一、前言 CMA(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证是评估实验室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权威认可,对于实验室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我们实验室顺利通过CMA 认证的工作过程和经验总结。 二、认证准备工作 2.1 制定认证计划 在认证准备阶段,我们首先制定了详细的认证计划。该计划包括认证的时间节点、认证所需的文档准备、人员培训等内容。我们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了认证准备工作。 2.2 文档准备 CMA认证需要提交大量的文件和记录,包括实验室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和报告等。我们对每个文件进行了仔细的审核和修订,确保其符合CMA认证的要求。 2.3 人员培训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认证意识,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这些培训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实验操作规范培训、仪器设备维护培训等。通过这些培训,我们的实验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执行CMA认证的要求。 2.4 内部审核 在认证准备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内部审核,以确保我们的实验室已经达到了CMA认证的要求。通过内部审核,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及时进行了整改。 三、认证过程 3.1 认证机构的评估 认证过程中,我们邀请了CMA认证机构对实验室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验室的设备、人员、程序和记录等方面。评估人员对实验室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3.2 改进措施的实施 根据评估人员提出的改进建议,我们制定了改进措施,并进行了实施。这些改进措施包括设备更新、人员培训、程序修订等。通过这些改进措施的实施,我们的实验室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3.3 外部审核 在改进措施实施完成后,我们邀请了CMA认证机构进行外部审核。外部审核的目的是验证我们的实验室是否已经达到了CMA认证的要求。通过外部审核,我们的实验室顺利通过了CMA认证。 四、认证经验总结 4.1 重视认证准备工作 认证准备工作是认证成功的关键。我们要充分重视认证准备工作,制定详细的认证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准备工作。 4.2 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验室认证的基础。我们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制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等。 4.3 加强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是提高实验室认证能力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对实验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认证意识。 4.4 持续改进 认证不是一次性的工作,我们要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 五、结语 通过CMA认证是我们实验室的一项重要成就,也是我们不断追求卓越的体现。通过认证的过程,我们不仅提高了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也增强了实验室的竞争力。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实验室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认证认可主要内容

计量法规知识点——认证认可的主要内容 [大] [中] [小] 计量法规知识点——认证认可的主要内容 (二)认证认可的主要内容 1.组织和管理 (1)实验室应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 (2)实验室应满足以下要求: 1)有管理人员。 2)有措施保证所有工作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商业、财务和其他会影响其工作质量的压力。 3)其组织形式在任何时候都能保证判断的独立性和诚实性。 4)有负责技术工作的技术主管。 5)有负责质量体系及其实施的质量主管等。 2.质量体系、审核和评审 (1)实验室应建立和保持与其承担的检测工作类型、范围和工作量相适应的质量体系。 (2)质量手册以及相关质量文件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方针和目标、含技术程序在内的支持性程序、界定技术管理层和质量主管的作用和责任等。

(3)实验室应定期对其工作进行审核。 (4)管理者应对建立的质量体系每年至少评审一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性。 (5)在审核和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件。 (6)使用时还应采取其他有效的检查方法来确保提供给委托方机构的质量,并应对这些检查方法的有效性进行评审,内容主要包括: 1)尽可能采用统计技术的内部质量控制方案; 2)参加能力验证试验或其他实验室问的比对; 3)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和(或)在内部质量控制中使用副标准物质; 4)用相同或不相同的方法进行重复检验; 5)一个样品不同特性检验结果的相关性。 3.人员 (1)实验室应有足够的人员,这些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2)实验室应确保其人员得到及时培训。检验人员应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3)实验室应保持技术人员有关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技术业绩档案。 4.设施和环境 (1)实验室的设施、经营场地以及能源、照明、采暖和通风等应便于检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国家实验室认可接待方案

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接待工作方案 国家认可委通知,2012年10月14日至16日,国家认可委将安排有关专家对我所实施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为了做好现场评审前的各项准备和评审期间的接待工作,特制订此接待工作方案。 一、现场评审时间定为: 2012-10-13日报到,2012-10-14日至2012-10-16日评审, 2.5天。 二、评审组成员及概况 三、接待工作方案 1、总体要求:在接待活动中,全体工作人员一定要文明、礼貌、热情、大方、周到、细致,回答问题、介绍情况沉着冷静。充分体现客家人的热情好客历史传统和检测中心良好素质和作风。评审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防各种事故发生,确保现场评审工作顺利进行。 2、组织领导和主要工作职责: 迎接评审工作成立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接待领导小组和工作组。工作组分为技术管理组、质量管理组和后勤服务组。 (一)接待领导小组: 负责统一指挥、调度、协调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的全部工作。各工作组在指挥部的统一指导下负责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二)技术管理组成员: 负责向评审组专家提供体系文件、各类技术资料和解答技术性询问内容,引领专家组成员到各实验室现场参观、检查,安排和指导实验操作等。 (三)质量管理组成员: 负责向评审组专家提供各类质量记录和管理制度、公开内容、质量投诉记录、解答质量管理方面的询问内容,引领专家组成员参观有关现场等。 (四)后勤服务组: 负责专家的接送、食宿、会务及评审过程中的所需物品供应; 各工作组应当主动好各项工作之间的衔接,不得过分强调分工而造成工作脱节。 三、相关准备工作

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国家认可委专家组莅临指导工作(2条) 首次会议会标: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首次会议(1条) 末次会议会标:实验室认可现场评审末次会议(1条) (二)其它准备事项 1、由后勤组负责准备:投影仪、照相器材 2、由后勤组负责制作贵宾参观证(专家组成员)。 4、由后勤组负责备齐首次会议和末次会议坐席牌 5、由各实验室负责准备专家组进入实验室的鞋子。 (三)注意事项 1、接送必须准时,要保证安全,防止车速过快。 2、根据专家组成员要求,通知有关人员接受咨询或处理有关事务时,陪同人员应负责通知,有关人员接到通知后应迅速办理,若需协调应迅速打电话给领导小组,不得延误和拖延。 3、专家组成员离开会议室或者办公地点后,会务人员应立即清理卫生、整理桌面茶具、果盘等(注意:专家组人员离开时,不要挪动客人物品和资料),随时保持会议室和专家办公场所卫生整洁。 五、就餐(由后勤组负责。注意了解客人是否有禁忌饮食) 六、预订车票或机票,报销路费和支付有关费用。(由后勤组负责,及早确定返程时间) 七、首次会议 1、首次会议地点设在二楼会议室。 2、全体检测中心人员提前10分到会议室,应按位就坐 3、会务人员应于8:15前备齐会议用品。 4、专家组成员进入会议室时,全体与会人员起立鼓掌欢迎,待专家组成员和有关领导入座后,其他与会人员就坐。 5、召开首次会议期间,与会人员应自觉遵守会议纪律,关闭手机、不准吸烟、不准随便走动。 八、现场参观实验室

实验室CNAS认证(详细要求)

实验室CNAS认证(详细要求)-喜格 一、前期策划需完成以下6个方面 1、成立项目组 明确分工和职责,配备相关的资源。 2、项目调研 首先,对组织能力和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摸底。 其次,进行可行性论证和效益分析。需要考虑市场需求、行业分布、人员能力、资金需求和政策门坎等因素。 此外,还要摸清同行检测机构(潜在竞争者)的实力。项目组需进行资料收集、市场调研等工作,收集客户需求和行业最新动态,做到知己知彼,切忌闭门造车。 3、项目审批 项目组将调研结果形成“项目可行性报告”报管理层审批。报告中应详细描述项目前景和效益分析,硬件需求(包括资金、场地、设备、新建或改扩建设施环境需求),软件需求(包括资质和政策准入门坎、人员需求、涵盖的标准和领域、认可程序要求),特别是项目建设周期,及项目所需的资金预算,存在的困难等。管理层召集相关人员进行讨论分析后,最终作出开展与否的决策。管理层的决心和承诺十分重要。 之后,在适当时机召集各部门进行新项目评审,确保在开展新检测项目之前,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得到满足,具备检测能力。 4、制定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和体系分计划

项目组应制订项目总体工作计划,充分考虑拟认可项目和领域的复杂程度、场地设施、人员配置等,估算工作量、明确工作步骤、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质量负责人进一步拟订管理体系工作计划,成立体系文件编写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对项目完成的进度,要定期进行跟踪检查。 5、明确实验室的法律地位 要求实验室或其所在组织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如果实验室是独立法人单位,应具备相应的法律文件,证明其有合法的服务范围和独立机构编制;如果实验室隶属于某一法人单位,应有独立建制,其机构组成应有主管部门(独立法人单位)的批准文件(如授权书),实验室负责人应有主管部门的正式书面任命,并授权实验室独立进行规定范围的检测工作。 6、明确实验室组织架构和职责权限 书面任命关键岗位人员,如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授权签字人、设备管理员、给出意见和解释人员、监督员等,规定其职责权限。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及部门之间的接口关系,并在组织内公布传达。 二、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 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见图1。 1.文件编制 文件编写小组按ISO/IEC 17025:2005要求编制文件。文件层次一般分为四层: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记录和表单(见图2)。

CNAS实验室认可计划书(Word最新版)

CNAS实验室认可计划书 通过整理的CNAS实验室认可计划书相关文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观看! CNAS实验室认可计划书通用模板一、实验室认可辅导流程培训及培训内容1.ISO17025简介及有关制度2.相关名词术语3.ISO17025条文内容具体讲述4.实验室内审员培训5.文件编写培训6.统计技术及过程控制培训7.抽样技术及应用方法样品管理培训8.不确定度数值修约极限数值等培训9.仪器计量管理及校准培训10.能力验证培训11.认证前宣贯动员培训系统诊断准备阶段报价成立ISO17025推行小组质量体系整合程序编写手册建立指导书、表单汇整全面实施内部评审/讨论改进协助申请认可预先评审改进正式评审/获证培训咨询及辅导项目及内容1.质量体系规划,并拟订系统文件编订计划。 2.质量手册、程序,指导书编写及表单设计。 3.程序研讨、建立、手册要领汇整编订。 4.指导书、表单、拟编、讨论、建立。

5.能力验证、样品管理辅导。 6.人事档案、设备档案、记录档案现场指导7.全面实施,讨论,改进。 8.内审及评审实施运行过程指导。 9.送审材料的准备及设计。 10.月份讨论会议。 11.整改辅导。 12.提供长期的售后服务。 辅导流程及内容正式评审/获证改进正式评审/获证正式评审/获证改进正式评审/获证改进系统建立阶段运行阶段认可阶段签约二、实验室认可咨询服务内容我们服务于客户的整个认证认可过程,从质量体系的建立到取得证书,分阶段进行指导,现场工作日以实际工作需求而定。在对客户进行现场调研后,我们将针对客户的实际情况为客户量身定做工作计划,以确

保咨询质量、提高咨询效率、缩短认可周期。 我们为客户提供认证认可整套咨询服务,包括建立质量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三层次文件、四层次文件);各项培训(贯标培训、内审员培训、不确定度培训、管理评审培训、审前培训等);各环节指导(体系运行指导、内审指导、管理评审指导、审前指导等),直至客户通过认证认可评审后,我们继续为客户提供五年延伸服务,以保证客户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的运行,不断提高管理、技术水平。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实验室情况调研:由咨询师实地参观、调查实验室的总体情况,结合认可的要求提出实验室存在的现状突出问题,确立认可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2)准则培训:通过全员参与认可标准的学习,理解认可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确认可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工作方向,为认可工作的顺利进行做好思想总动员并奠定理论基础。 3)实验室管理体系设计:结合实验室的实际组织架构及实验室认可工作的基本要求,策划设计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机构,明确各部门和各岗位的分工,为实验室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组织保证。 4)编写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文件共有四个层

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实施计划

医学实验室认可工作实施计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发展现状 1.认可制度分析 (1)科学性 (a)国际惯例 认可制度是一项国际通行的合格评定机构能力证明制度,在全球各领域得到广泛采信和应用。认可机构的国际合作组织,国际认可论坛(IAF)和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共同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了统一、有效的国际合格评定认可制度,医学实验室认可是ILAC的一个认可子制度。 (b)在国内的作用和影响 虽然医学实验室认可制度在我国实施时间不长,但在提高实验室能力、促进结果信任、支持政府监管等方面已经发挥出显著作用,此外,还对我国检验学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部分省市已将认可写入大学教材和继续教育教材,培养学生医学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要求。 (2)规范性 (a)认可体系的规范性 与国内其他形式的评价活动相比,只有CNAS的认可体系是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和要求(ISO/IEC 17011、ILAC、APLAC文件及系列其他ISO标准)建立的,包括了可证实的具有公正性和权威性的组织设置、内部人员和评审员资源、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作业文件组成的文件体系。同时,CNAS所有认可准则均采用国际标准,还要受到国内各方及国际组织的监督和约束。多年的认可实践证实了CNAS认可的规范性。 (b) 国际同行评审制度 国际同行评审制度是实现国际互认的主要手段,同时也是监督各国认可机构运作公正性和规范性的手段。CNAS的医学实验室认可体系2007年通过了亚太实验室认可合

作组织(APLAC)的同行评审,签署了APLAC医学实验室认可国际互认协议(MRA),同年加入ILAC互认协议(MRA),成为国际上第一批签署医学实验室认可MRA的认可机构之一。2007和2011年的两次国际同行评审结果,也证实了CNAS运作的规范性。 (c)采信国际标准 按照ILAC要求,CNAS医学领域实验室认可均采用国际标准作为基本认可准则,如ISO 15189、ISO/IEC 17025、ISO 15195等,同时按照不增减国际要求的原则制定各领域应用说明,确保认可制度持续符合国际要求。 (3)适用性 (a)国际组织的要求 ILAC在2004年于南非举办的年会上,确立了使用ISO15189作为医学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从而统一了全球的医学实验室认可要求,经过几年的运作,当前几乎所有国家均采信ISO15189国际标准作为对医学实验室的认可依据。基于统一的国际标准,采用相同的运作模式,通过建立相互同行评审制度,形成国际多边互认协议,促使认可的合格评定结果具有同等可信性,是实现“一个标准、一次评定、一次认可、全球承认”的重要基础。 (b)涉外业务合作的要求 CNAS的医学实验室认可制度先后配合我国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管理要求,支持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医学实验室的认可工作,在医疗机构服务与保障能力建设和资质证明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一些医学实验室在参与国际合作中需要通过ISO15189认可,以获得国际互认。 (c)实验室自身需求 追求质量应是每个实验室的立足之本。认可所推行的医学实验室质量管理国际理念和要求,为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和技术能力建设提供了好的指导;寻求认可而建立体系的过程对规范和提高实验室能力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方的认可,为实验室能力提供了有力证明。基于上述因素,已有越来越多的实验室产生了认可需求。 2.当前认可的医学领域实验室情况 (1)医学领域实验室类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