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敦煌壁画第六十一石窟唐代木构建筑解析

敦煌壁画第六十一石窟唐代木构建筑解析

敦煌壁画第六十一石窟唐代木构建筑解析

摘要提及敦煌和其中的佛塑壁画,最常见的形容便是艺术之大观,信仰之大成。但敦煌之所以为敦煌,不仅在经历风霜后留存的蔚然大观,更因这些沉默千年的壁画,无形中做了历史最好的见证人,它们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建筑审美。

关键词敦煌;壁画;唐代;建筑

灿烂辉煌的敦煌莫高窟艺术,有着蔚为大观的壁画艺术,在中国的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铄今,将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包纳其中,创造了独特的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源于佛教的敦煌壁画,它的题材与内容,一般都是反映佛教或与佛教有关的,其艺术目的的实质,是借助于宗教题材,曲折隐晦地折射出世俗生活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艰辛,以及对理想社会幸福生活的憧憬,因而从题材上来看,带有一种理想与完美的情怀。

敦煌石窟保留下從4世纪到14世纪,延续差不多一千年中各个时期中的艺术品,其中建筑样式、壁画、彩塑数量巨大,光是南区的洞窟就有492个,加之北区还一些具有一定考古学意义,但比较残破的,这些石窟加起来有700多个洞窟,可以想象,如此巨大数量的艺术品,在其他地方都是见不到的,这也就是敦煌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且都不容易看懂。

本文着重从敦煌众多艺术品中,选取六十一石窟壁画中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来研究。

1 寻找敦煌壁画中的唐代木构建筑

敦煌壁画的产生和发展,随着佛教传入我国并广泛发展,是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与佛教艺术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结果。敦煌壁画在我国壁画史中,甚至是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而唐代敦煌壁画更可谓是整个敦煌壁画的巅峰时期,有着大批的杰出作品都可以代表和反映中国石窟艺术在壁画方面的最高水平。

在我国古代,其建筑主要以木架构为主,而唐代留存下来的建筑却是极少,且以单体建筑出现,并不能全面体现唐代其建筑风貌。而在敦煌莫高窟中有一石窟,里面绘有一幅《五台山》图,这幅图的发现证实了唐代木构建筑的存在,它就是第六十一石窟[1]。

2 唐代木构建筑的发现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发现并根据《敦煌石窟图录》找到了敦煌莫高窟第六十一窟的《五台山》图,于1937年率领考察队在山西五台山豆村找到了佛光寺(五台山《清凉山志》记载,佛光寺始建于北魏,唐武宗灭佛时被毁,仅仅12年后

敦煌壁画艺术赏析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赏析 ——敦煌壁画浅析研究报告 摘要: 敦煌艺术灿烂辉煌,其壁画艺术蔚为大观,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融古汇今,汲取了东西方影响,包纳了巨大容量,创造了独特形象,从而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的奇葩。敦煌壁画艺术蕴含“崇高与优雅、对称与和谐、阴柔与阳刚、悲壮与英勇、庄严与浪漫”的显著美学风格。这些陈果都与敦煌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有着莫大的联系。关键词:中国传统艺术赏析;敦煌壁画;佛教历史;建筑学 一、敦煌壁画艺术源流 这是个民族的遗产,多少实际留下来的积淀,社会逐渐蒸发的结果所形成的结晶。总之,这是一种特有的结构。 ——雨果 敦煌,古称三危,地处河西走廊的西北端,南有祁连山,北部有北塞山,往西连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加上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的边缘地带,是个地处高山和沙漠、戈壁环绕的小绿洲,以戈壁、沙漠和山地为主。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的交汇处。自汉代以来,敦煌一直是中原通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是著名的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西域,以后便在附近设立了汗河西四郡之一的瓜州。随着河西走廊的逐渐稳定,敦煌成为了沟通欧亚大陆桥,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城市之一,史书称敦煌“华戎所交,一大都会”。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这里交易中原的丝绸和瓷器,西域的珍宝,北方的驼、马与当地的粮食,包括中国、印度、波斯及阿拉伯在内的亚洲文明,与来自欧洲的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在这里汇聚并互相影响,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西域文化。与此同时,自汉代中西交通畅通以来,中原文化不断传递到敦煌,在这里深深扎了根,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 敦煌之所以形成以壁画为主的艺术圣地,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原因: 第一,敦煌是一片富庶的绿洲,历史上经济得到较好的发展。敦煌南枕气势雄伟的祁连山,西连浩瀚无垠的罗布泊,北靠嶙峋崎岖的北塞山,东靠峰岩突兀的三危山。历史上的敦煌,有较大的绿洲,有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肥沃、草木茂盛,是理想的农牧业区。汉唐两代,敦煌的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张骞通西域以后,汉武帝多次从内地移民到此,汉族逐步超过原来的少数民族,成为主体民族。他们屯田、兴修水利工程,把敦煌的社会生活从以游牧为主转变成为以农耕为主,使经济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第二,敦煌偏安的历史,使其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在敦煌历史上,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敦煌的发展并不完全与中央王朝的盛衰治乱同步,有很多偏安发展的经历。东汉建立以后,经过200多年的经营,从中原迁来的大族在敦煌逐渐站稳了脚跟;同时,中原文化也在这个地区扎下了根,以儒家经典为主的许多汉文典籍开始在这里传播。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混战,敦煌有近20年没有太守,但在当地大族的控制下,保持相对平衡。晚唐以后,敦煌进入一个特殊时期,即归义军湿气。归义军政权保持了敦煌地区200年的社会稳定和不受战争璀璨,创造了敦煌拥有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所以说偏安是敦煌历史发展上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第三,敦煌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中转站。丝绸之路有五六条路通往现在的西亚,每一条路都要经过敦煌。交通上的重要地位,使很多文化沉淀在这个地方。中原的一些士人到西域去,要通多敦煌,往往有些人到这里走不过去了,就成为了敦煌居民;从西边来的人也一样,甚至终老于此,所以就有了更多文化传播。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成为罗马帝国时髦的服装面料。同时,西方各国的珍禽异物、

从建筑艺术看敦煌莫高窟

从建筑艺术看敦煌莫高 窟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从建筑艺术看敦煌莫高窟[摘要]:敦煌莫高窟,一座经历了一千多年的营建与艺术沉淀的建筑,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的宗教或者艺术的范畴,它是多元化的集合体。古今中外,多少艺术家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整理出了无数的理论着作。但是很多人提到莫高窟,最先想到的是壁画,殊不知这一伟大创举在建筑方面也有它独特的成就。这里就莫高窟建筑方面的艺术进行简单赏析。 [关键词]:敦煌莫高窟建筑建筑画艺术 石窟艺术首先是一种造型艺术,敦煌在建筑艺术方面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国式的审美风范。而建筑艺术大致可以从两方面来谈:一)石窟建筑本身。二)、敦煌壁画中的建筑画。 一、石窟建筑本身 作为一名建筑学的学生,在看建筑时,首先关注的是建筑是否实用,而不是是否美观。石窟这一形制是从印度传过来的,但我们可以从敦煌石窟中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从不同方面对佛教艺术的渗透与改造。洞窟的形制取决于它的功能,在印度,石窟既是僧人们生活起居的地方,又是礼拜活动的场所。因此,僧房窟出现的较多,即使是在以礼拜为主的支提窟中,往往也在旁边开小禅房,用于起居生活。而在中国,现存石窟用于生活、起居的较少,而用于礼拜的较多,体现在石窟形制上的改变就很明显。敦煌石窟形制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 1)中心塔柱式石窟 外建史的学习让我对印度支提窟有了一定了解,因而在看莫高窟介绍时并不费劲。这是较早流行的礼拜窟,它的形制来源于印度,但在印度,支提窟中心是一座佛

塔。而在莫高窟,其特点是石窟轴线的后部中心有方形塔柱直达窟顶,顶的前后坡面上塑出圆形椽子,以及和椽子相交的檩枋。这种中心塔柱式石窟虽然源于印度石窟中的支提窟,但是其内部装修形式已经中国化了。有些洞窟还在人字形屋顶两端与山墙交接处安置了木制的斗拱。我们都知道,斗拱,以及前面提到的檩枋、椽子等,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中很重要的一种结构形式。 2)禅窟 这种石窟形制同样来源于印度,实际上就是来源于印度的僧房。主要用于僧人打坐诵经。主室顶部凿成四坡覆斗形,顶绘华盖藻井,四角垂璎珞,覆斗的四坡满绘天空诸神灵、鬼怪及飞禽走兽之属,奔腾飞扬,色彩绚丽,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风格。对中国古代建筑有所了解的话,你就会发现这里面的很多装饰与建筑形式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以故宫最为经典),在印度僧房基础上进行了不少改动。 3)佛龛覆斗顶石窟 从名字就可以大致猜想到石窟的形制,关键词是佛龛、覆斗顶。窟室为方形平面,后壁开龛,龛形随朝代的不同而有显着变化。主室顶部通禅窟一样为四坡覆斗形,顶部有方形宝盖,装饰尤为精细,色彩鲜明艳丽。而所谓覆斗顶也是来源于中国式的斗帐形式。 4)佛殿式石窟 一般为大型石窟,主要特征是大覆斗顶下有一马蹄形中心大佛坛,佛坛上有7-9身大型塑像。洞窟规模宏大,甚为壮观。 除了以上几种形式之外,莫高窟还有其它洞窟形制,就不一一列举。总结起来,洞窟大致形制都是起源于印度,形式追随功能,是符合实用原则的。在此基础上,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很多因素,成为了独具中国艺术特色的建筑。藻井,斗拱,覆斗

敦煌石窟艺术的特点

段文杰 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的国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内容之丰富、技术之精湛、保存之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 由于它产生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丝绸之路中段的关键地区敦煌,因而具有特殊的地理文化性质。这个地区曾经居住过乌孙、月氏、匈奴等民族,汉武帝建立河西四郡之后,在境内设立了阳关和玉门关,为中西使者、商贾、僧侣东来西去必经之地,因而敦煌自古便是“华戎所交”的都会,也是一个多种文化交融的地区,石窟艺术传自印度,途经中亚、西域,从内容到形式,必然具有多种因素和风格的特点。但所有特色都包融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艺术体系之中而呈现出新的风彩。下面略述十大特色。 (一)石窟建筑的中国特色 佛教石窟始兴自印度,辗转传到西域。每传一地形制都有所变化,原来印度的毗诃罗(僧房)和支提(塔庙)都出现了新形式。传到敦煌,则离印度更远。敦煌最早的禅窟,其窄小的甬道与印度的廊柱大殿不能相比;两侧仅容一人结跏趺坐的小禅室,亦与印度起居室式大禅房相异,并完全模仿了库车苏巴什的禅窟形制,而且规模更小。北魏的中心柱窟与廊柱佛塔式大厅更不一样,它是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隧道窟在西域克孜尔逐渐演化而成的,北魏晚期发展成为中国多层楼阁式塔,绕塔观像的作用与支提略同,但后室有平綦顶、前厅是人字形、硬山顶,南北壁有汉式阙形龛。早期的石窟形制上便已增添了中国木结构建筑的特色。隋唐以后的倒斗顶殿堂,正壁开龛,顶悬华盖(藻井),有的窟中设佛坛,前有踏步,后有背屏,四面围栏,佛坛四面画壶门及伎乐、动物装饰,四壁画联屏。佛窟在世俗化过程中进一步模仿宫殿形式,中国特色更为浓厚。 (二)从印度飞天到中国飞仙 世界各文明古国都有自己的飞神形象,希腊有安琪儿——臂长翅膀的儿童或少女;中国有羽人,臂长羽毛,奔腾于空,世称飞仙;印度有头顶圆光、身托云彩的飞天,也有双翼天使。敦煌飞天来自印度。当其进入龟兹石窟后变为圆脸、秀眼、身体短壮、姿态笨拙的形象,加上印度裸俗、波斯大巾、不乘云彩,形成了西域特殊风格。进入敦煌后,遂渐与羽人相结合,五世纪末转化为飞仙,条丰脸型、长眉细眼、头顶圆髻、上身半裸、肩披大巾、头无圆光、风姿潇洒、云气流动,这就是敦煌式中国飞天。隋代帝王宠爱飞天,暗造机关令木制飞天上下飞舞为帝王卷帘启户,天上的仙人下降凡间。①因而隋代飞天发展到了顶峰,千姿百态,成群结队,形成了自由自在的飞天群。特别是天宫,阁中的伎乐天也腾空而起,化为绕窟一周的伎乐飞天。 唐代飞天,不长翅膀,不依托云彩,就靠一条长巾,展卷飞舞,便轻盈飘渺地翱翔太空。正象我国诗人李白咏飞仙诗所说:“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浮升天行。” ②这就是中国飞仙(即飞天)典型的艺术形象。 (三)菩萨的女性化 石窟艺术源于印度,在印度石窟中人体比例、姿态动作、面部表情都比较写实而又合于理想;在男女性别上,特征分明,圣众中男女生理特征非常明显。男者面相丰圆、唇有胡须、肩宽腰壮、强健有力;女者脸圆、眼尖、眉长、唇厚、丰乳、细腰、大臀、跣足,有的男根女阴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 龟兹石窟继承了这一传统,但裸体像已大为减少。进入高昌地区,菩萨圣众性别大多不明,佛陀身后的天龙八部也多为同一形象,没有男女长幼之分,裸体形象已不存在。敦煌早期洞窟多半如此。一方面符合佛经的说法:佛国世界的圣众“非男非女”,同时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认为赤身裸体有伤风化,不文明不道德,故有意不表现男女生理特征。隋代以后,明显地出现了女性菩萨,面相丰润而妩媚,唇上虽然有绿须,胸前亦无乳房,但温静娴雅、姿态婀娜。故唐初高僧道宣说,造菩萨象:“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像。

唐代敦煌壁画艺术表现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关联

唐代敦煌壁画艺术表现在现代平面构图关联 摘要: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敦煌壁画是敦煌石窟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敦煌壁画形象逼真。而唐代的敦煌壁画是整个敦煌壁画的鼎盛时期,大量优秀的作品代表着我国石窟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其艺术表现具有与世俗绘画明显不同的风格特征,将它继承与弘扬会为现代平面构图提供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本文通过根据笔者对唐代敦煌壁画的实际考察与采风,分析敦煌壁画的创作思想、绘画特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究敦煌画像与现代平面构图之关联,为现代平面构图提供灵感与可供借鉴的艺术表现形式。 关键词:唐代敦煌壁画;现代平面构图;表现形式;关联 一引言 莫高窟(Dunhuang Caves)俗称千佛洞,被誉为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石窟艺术是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属于世界文化遗产。它的遗存不仅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技艺精湛,而且保存完好,都是举世罕见的。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其中唐代的敦煌壁画是整个敦煌壁画的鼎盛时期,大量优秀的作品代表着我国石窟壁画艺术的最高水平[1]。在大量的唐代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当时的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当我们浏览和赏析当代的平面构图作品时,不难发现,许多优秀作品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往往与恰到好处地运用传统设计元素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作品,既能体现出现代平面构图的观念与时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各地区不同的历史文化特征和审美取向,显示了传统设计元素与现代平面构图紧密结合的艺术魅力,其中不乏对敦煌壁画的艺术形态与表现技巧的继承与弘扬。 二、唐代敦煌壁画艺术表现在现代平面构图中的应用 3.1 秩序感和空间感的塑造 唐代敦煌壁画由于主要是对百姓以及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因此画面为了呈现丰富多彩的宗教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展现当时人们的生活特色,往往通过带状连续纹产生很强的秩序感和空间延续感,从而形成明朗、和平、善良的宗教情感。如敦煌莫高窟三三二窟的净土变相所呈现的《一佛五十菩萨图》。描写西方极乐世界的楼台伎乐、水树花鸟、七宝莲池等等美丽的事物,以劝诱人们信仰阿弥陀佛,以便将来有机会去享受。在那些有现实根据的美丽的形象中,透露出对于现实的物质生活的繁华富丽加以积极的赞扬与肯定。这种思想虽然与宗教信仰相结合,然而与主张人生寂灭、世界空虚的清净的、禁欲的思想很不相同。净土变相中充满了肯定生活的开朗的欢乐的气氛。当我们在对唐代壁画的内容进行系统性的梳理时,可以很明显感受到为了使佛传故事得到更加有效的传达,壁画中采用了大量的具有指向性标示的内容以此引导观赏者根据一幅幅惟妙惟肖的画面去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与理念,而这与现代设计中导向性标识有异曲同工之处。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现代信息爆炸时代,设计元素庞杂越来越需要秩序和空间

传统中国文化的体认唐式木构古建筑

特稿 傳統中國文化的體認──唐式木構古建築 志蓮淨苑 (一) 唐代是中國歷史上最鼎盛輝煌的年代。唐文化之美,在於其博大雍容,富有高度的凝聚力,無論在宗教、哲學、藝術及建築文化等方面能彼此交融,構劃出超越時代的東方文化,滋潤著後世。唐代佛寺建築以中軸線為主體佈局,左右均衡和諧而對稱,風格雄渾雅樸,手法柔和細緻,在世界建築史上,獲致極高的讚譽。志蓮淨苑在規劃整個佛寺叢林重建時,正是仿照唐代這種木構四合院式的設計,展現出唐文化的寬弘氣象,無限優美。 志蓮淨苑秉承這種無限開拓和融攝的唐代精神,以盛唐古建築為藍本,興建一座氣魄宏偉、完整莊嚴的佛寺叢林,以期中華民族文化在本港繼往開來。 政府規劃署在八十年代杪開始將鑽石山區列作策略性發展地區。按照市鎮整體發展設計,一個新市鎮必須有購物中心、文化中心及地區公園等主要建設。志蓮遂與政府十多個部門蹉商,將零散的綠化地合併為一整體,將地區公園配合志蓮淨苑唐代木構古建築的重建,開拓出一完善的宗教、文化、教育、福利及休息之清淨樂土,令環境規劃臻於美善。 志蓮唐式佛寺佔地十八萬平方呎,坐北向南,利用原有的地勢依山層疊而上,是世界上現存最大型手造木構建築組群。全寺佈局,以三進院落式設計。右

邊是中國傳統山水迴遊式園景,左邊則設枯山水庭園。一入山門,便是蓮池花園,四面以迴廊環繞,前望之雙樓一殿,是天王殿及鐘鼓二樓,乃敦煌淨土經變式建築。第二進丹墀兩旁的藥師殿和觀音殿,配合著巍峨聳立的大雄寶殿,莊嚴萬象。第三進就是珍藏佛典的藏經閣、念佛堂、法堂和方丈室。最後於東北面山丘的方型萬佛塔是整個建築群的標誌。此座大型手造木構建築群工程龐大,設計精妙,充份體現莊嚴的宗教藝術境界。 此完整配套木構古建築至今已甚稀有,僅剩國內山西省的佛光寺、南禪寺及日本的唐招提寺,三座均是單體建築,未能充份表現唐風之宏博與壯美。志蓮佛寺之建成可以讓今人體現古建築的藝術與智慧,透過各種教育活動,在輕鬆的氣氛下培養同學對傳統建築及藝術的欣賞能力,認識中國文化的涵養和意念,擴闊學生的欣賞藝術方面的領域和興趣。 (二) 漢魏晉之間,中國早與西域諸國建立邦交,因此引起文化之交流,尤以宗教、音樂、對術、雕刻、建築最著。自南北朝至隋唐,世界各國之文化,皆輸入中國,此乃中國以宏大度量而迎之採之,融為新文化,遂有大成之觀。有唐之世,中國實為亞洲的文化中心地。 ●世界文化交流薈萃中心 《中國建築史》(伊東忠太原著,陳清泉譯補)曾言:「唐代隋而統一中國全土,其餘威殆壓亞細亞之全部,遠及歐土,此為中國民族大發展時代,亦即中國藝術達最高潮時代也。」唐繼隋後,政治由分而合,經濟迅速恢復,社會繁榮,民生安定,成為統一鞏固而強大的王朝。唐代不特文治武功為後世稱羨,在文化的各個領域則具有向世界開展的普遍性、統一性和融合性的特質,無論在學術、文學、繪畫、建築、雕刻藝術等,都成就卓越。海外各國仰慕燦爛的唐文化,派遣使節和留學生到中國學習,並將優秀的中國文化藝術流傳到海外。因此,唐代在當時是中華民族感到驕傲自豪的年代。 ●佛教興盛對社會文化和宗教影響 佛教東流,諸經紛陳,宗派廣演,經南北朝的長期攝取與調和後,佛教僧侶

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的思考

对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的思考 一、引言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艺术殿堂中的一颗明珠,将多種艺术风格与佛教思想、中国的儒道思想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极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境界。敦煌莫高窟的大规模建筑群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完成的,创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历经十几个朝代相继凿建,现存洞窟492个。敦煌莫高窟集合了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建筑艺术等,是古代中国艺术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敦煌莫高窟众多的艺术集合体中,壁画艺术可以说独占鳌头,被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艺术画廊。 二、敦煌壁画的常见内容及发展 敦煌壁画中展现各类大小艺术人物如佛、菩萨、罗汉、天王、飞天、供养人等。壁画的内容涉及佛教题材、中国民间传统神话、农业耕作、捕鱼狩猎、战争、婚丧嫁娶、歌舞娱乐等。这些故事在壁画中运用合理的布局,巧妙地构图,丰富的色彩,多变的线条,将其娓娓道来。敦煌壁画在艺术风格上,吸收了印度、希腊、伊朗、西域等艺术风格经过历代画师艺术家的加工整理与中国传统艺术密切结合,形成了一种与世俗艺术相区别的独特中国佛教艺术。 敦煌壁画的发展经历了数十个朝代,这些不同的朝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背景之下,对壁画艺术的绘画风格和美学特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敦煌壁画的发展过程中,按照艺术风格我们可以粗略地将其分成四个大的历史时期,北朝、隋唐、五代和宋、西夏和元。不同的历史时期,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有自身的特点,这些风格鲜明的壁画作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敦煌莫高窟开凿前期前期为十六国及北朝初期,保存至今的共有40窟,敦煌莫高窟最初是没有绘制壁画的,石窟开凿较小,直到北凉以后,才开始绘制壁画。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受印度雕塑、绘画艺术的影响较大,在绘制各类佛、菩萨、罗汉、飞天等形象时,躯体健壮,面相丰满,鼻梁高隆直抵额际。人物绘画线条朴实古拙,着色用笔雄健壮丽,层层晕染,立体感很强,具有原始的粗犷风格。色彩方面,以褐、绿、青、白、黑为多,一般多在赭红色的底色上绘石青、石绿、黑等颜色。绘画的内容也多是,佛教题材的本生故事和经变故事,如“九色鹿舍己救人”、“萨捶那舍身饲虎”等。由于这些佛教故事具有很多严肃、悲情的色彩,所以在绘画色彩的运用上,多采用比较暗淡、深沉的颜色,以烘托故事的主题。构图及用笔较粗犷,与中国中原艺术中的绘画风格差距较大,绘制人物、佛、菩萨、飞天等的形象时,对人体比例的掌握比较准确,壁画中各种花样纹饰多为舶来品,受印度及西域文化影响较大,给人以全新的视觉感受。 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空前发展的时期,受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敦煌莫高窟建设达到鼎峰。在表现佛像时女性成分明显,体态丰腴,面容慈祥;头梳螺髻,身着土红色通肩式袈裟,袒胸覆足,衣摺线条流畅优美,充分显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组群中的其他形象也各具特色:菩萨、供养天均为少女形

唐代建筑结构

唐代建筑结构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高潮时期,建筑技术和艺术也有巨大发展。唐朝建筑的风格特点是气魄宏伟,严整开朗。建筑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时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建筑体系。 唐朝建筑以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舒展而不张扬,古朴却富有活力,正是当时时代精神的完美体现。其中最为著名的唐代建筑结构为木质结构为主,基本特点如下: 唐代木结构建筑一眼看上去给人的印象是:结构简单,朴实无华,雄伟气派。它的造型特点主要包括: 一、斗拱硕大。斗拱大是唐代木构建筑最基本的特征,因为斗拱大,屋檐看上去较为深远。

二、简单而粗犷的鸱吻。鸱吻就是房屋屋脊两端的一种装饰物,唐代木构建筑的鸱吻一般作鸱鸟嘴或鸱鸟尾状。 三、屋檐高挑。唐代木构建筑的屋檐高挑向上翘起,而且屋檐通常分为上下两层。 四、屋瓦呈青黑色。 五、柱子较粗。唐代木构建筑的柱子比较粗,而且下粗上细,体现了唐朝人以胖为美的审美取向。 六、色调单一。唐代木构建筑所包含的颜色不会超过两种,一般均为红白两色或黑白两色。 最标准的唐代风格木构建筑当推日本平城京奈良法隆寺东大殿。 相关延伸:

法隆寺,又称为斑鸠寺,位于日本奈良生驹郡斑鸠町,是圣德太子于飞鸟时代建造的佛教木结构寺庙,据传始建于607年,但是已无从考证。法隆寺占地面积约187000平方米,寺内保存有自飞鸟时代以来的各种建筑及文物珍宝,被指定为国宝?重要文化财产的文物约190类合计2300余件。法隆寺分为东西两院,西院保存了金堂、五重塔;东院建有梦殿等,西院伽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构建筑群。法隆寺建筑物群和法起寺共同在1993年以法隆寺地区佛教建造物之名义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法隆寺1950年从法相宗独立,现在是圣德宗的本山。 ,

敦煌壁画赏析精美绝伦

敦煌壁画赏析(精美绝伦) 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内容非常丰富。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内容丰富,技艺精湛。五万多平方米的壁画大体可分为下列几类: 一、佛像画。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 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 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 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 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二、经变画利用绘画、文学等艺术形式,通俗易懂地表现深奥的佛教经典称之为“经变“。用绘画的手法表现经典内容者叫“变相“,即经变画;用文字、讲唱手法表现者叫“变文“。 三、民族传统神话题材。在北魏晚期的洞窟里,出现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话题材。西魏249窟顶部,除中心画莲花藻井外,东西两面画阿修罗与摩尼珠,南北两面画东王公、西王母驾龙车、凤车出行。车上重盖高悬,车后旌旗飘扬,前有持节扬幡的方士开路,后有人首龙身的开明神兽随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分布各壁。飞廉振翅而风动,雷公挥臂转连鼓,霹电以铁钻砸石闪光,雨师喷雾而致雨。 四、供养人画像供养人,就是信仰佛教出资建造石窟的人。他们为了表示虔诚信佛,留名后世,在开窟造像时,在窟内画上自己和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的肖像,这些肖像,称之为供养人画像。 五、装饰图案画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画主要是用于石窟建筑装饰,也有桌围、冠服和器物装饰等。装饰花纹随时代而异,千变万化,具有高超的绘画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图案画主要有藻井图案、椽间图案、边饰图案等。 六、故事画为了广泛吸引群众,大力宣传佛经佛法,必须把抽象、深奥的佛教经典史迹用通俗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式灌输给群众,感召他们,使之笃信朝拜。于是,在洞窟内绘制了大量的故事画,让群众在看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画内容丰富,情节动人,生活气息浓郁,具有诱人的魅力。 1.佛传故事主要宣扬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其中许多是古印度的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佛教徒经过若干世纪的加工修饰,附会在释迦身上。一般画“乘象人胎”、“夜半逾城”的场面较多。第290窟(北周)的佛传故事作横卷式六条并列,用顺序式结构绘制,共87个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从出生到出家之间的全部情节。这样的长篇巨制连环画,在我国佛教故事画中是罕见的。 2.本生故事画是指描绘释迦牟尼生前的各种善行,宣传“因果报应”“苦修行善”的生动故事。也是敦煌早期壁画中广泛流行的题材,如“萨捶那舍身饲虎”、“尸毗王割肉救鸽”、“九色鹿舍己救人”、“须阁提割肉奉亲”等。虽然都打上了宗教的烙印,但仍保持着神话、童话、民间故事的本色。

[敦煌壁画说课稿]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说课稿]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说课稿篇1 一、教材分析: 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 教艺术宝库,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这篇说明文从莫高窟的彩塑、壁 画和藏经洞等三个方面具体进行了介绍,赞扬了莫高窟辉煌灿烂的艺术价值,歌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杰出的艺术才能。 二、学情分析 三目标确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第3自然段。 2、学会本课总分总的写法和运用数字说明的方法。 3、体会“敦煌艺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遗产、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莫高窟》文质兼美,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感,丰富他们的知识面, 又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的好教材,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他们在欣赏图片,阅读美文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他们对课文 的理解还不深入,自学能力还有待加强。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体会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彩塑和藏经洞的文化艺术价值,学习本 课的说明方法。

四、设计理念及教法确定 为了表达学习语文的规律,由整体到局部,再回归整体这一方法,使 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完整的认识。表达学习语文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特别是对学习方式的选择,我采用了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根底,教 师指导为辅,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 创造性。 五、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激发兴趣 引人入胜的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课一开始,我便用饱含 激情的语言导入:敦煌莫高窟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茫茫的 沙漠中闪烁着绚丽的荣耀,她是历代文人墨客争相称颂,各国旅游爱好者 竟相前往的圣地。这节课我们到莫高窟走一走,看一看。充分激发起学生 对莫高窟的向往。 (二)理解课文、感情朗读 文中出现的佛教人物根本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因此我适时地展现 各种彩塑,特别是睡佛的画面,使文字活了起来,让学生主动、自然地进 入到了课文中。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字到图片再回归文字, 使学生对莫高窟彩塑艺术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三)自学探究、积累运用 第三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结构相似。所以我先组织学生按照刚刚总结 的方法自学、讨论,然后检查自学效果。在检查时,我呈现壁画,引导学

敦煌壁画与文创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敦煌壁画与文创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酒泉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 1.莫高窟中既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建筑绘画等艺术的形式,也融合了来自() 的斑斓色彩。 参考答案: 开放性;创新性;多元性;浑融性 2.榆林窟保存着()彩塑 参考答案: 272 3.唐代流行的兰叶描则用() 参考答案: 丰满;圆润;中锋探写;外柔内刚 4.敦煌壁画其中的故事画又包括佛传故事,本生故事,因缘故事。() 参考答案: 错 5.北周时期大型的佛教本身故事,佛传故事开始流行。() 参考答案: 对

6.敦煌壁画上彩石,主要的颜色多用于() 参考答案: 褐色;绿色;红色;蓝色;黄色 7.莫高窟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并经过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 () 参考答案: 对 8.1961年莫高窟被列为中国第1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答案: 对 9.敦煌壁画分为两类:壁画的形式,壁画的内容。() 参考答案: 对 10.敦煌壁画上彩的同时主要多用于红黄蓝。() 参考答案: 错

第二章测试 1.传统中国画中镇纸与笔、墨、纸被称之为“文房四宝”。() 参考答案: 错 2.下面哪几种颜色属于植物质颜料。() 参考答案: 藤黄;胭脂 3.敦煌石窟是应用下面哪种颜料时间最长,用量最多的地点之一。() 参考答案: 青金石 4.皮纸不属于宣纸。() 参考答案: 错 5.端砚、歙砚、洮砚和澄泥砚被称之为四大名砚。() 参考答案: 对 6.中国画毛笔按尺寸的分类()

参考答案: 小楷;中楷;大楷 7.赭石:矿物类,但其质较轻清,半透明,不可单独使用,可调和其他颜料后 使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颜料。() 参考答案: 错 8.画毡作画时垫在画纸下,起到阻隔作用,使墨色不至于在濡湿状态下渗透到 桌面上而拖坏画好的笔迹和墨色。() 参考答案: 对 9.羊毫笔是以青羊或黄羊之须或尾毫制成,羊毫笔比较柔软,吸墨量大。() 参考答案: 对 10.制作泥板地仗时加入麦草秸和麻筋可以增强泥的韧性和稳定性,防止表层干 裂。() 参考答案: 对 第三章测试

唐式柱式在建筑立面的运用和比例控制

唐式柱式在建筑立面的运用和比例控制唐代建筑彩画随着考古发现的越来越多,透过大量墓葬中的影作木构彩画、敦煌壁画绢画、出土建筑模型、传世绘画、部分唐末至北宋的彩画实例以及文献记载,我们还是能够大致推知唐代建筑彩画的面貌。 唐代彩画繁简得当,参考唐懿德皇太子墓内壁画阙的形象,柱、额、枋、门窗、栏杆均为红色,栱眼壁及墙壁用白色,可知一般以红色为主,有土朱和朱红两种色调。在现存唐代建筑上所见,柱、额、梁、枋多是红色,衬以白壁,南禅寺,佛光寺二大殿多在刷红斗栱的侧棱上画白色凹形,称为“燕尾”,还在红色枋上横画若干白色圆点,近于连珠纹。佛光寺大殿的平闇上也是遍刷土朱。 墙壁刷白,木构刷朱,可以说是我国建筑极其悠久的一个传统。唐代建筑依然以朱白为最基本的木构色调,佛光寺东大殿北梢间木板门背,还留有唐代彩画工匠“赤白博士许七郎”的墨书题记,可见在当时唐人的一般概念中,建筑的基本色调还是以红白为主,以至于“赤白”便可作为彩画代名词,为表述方便,我们不妨也将此类称之为“赤白彩画”。屋顶多采用黑、绿、蓝色,整体色调比较明艳。 唐代朱白彩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阑额上间断的白色长条,北宋《营造法式》中称之为“七朱八白”。传统建筑史观点认为,七朱八白源自唐代建筑的“重楣”(即双重阑额)结构:阑额是柱上用于承接、连接柱头的水平构件,南北朝末以来,阑额(楣)由柱上降到柱顶两侧,并分上下2层,中间连以若干短柱,《明堂规制诏》中称

之为“重楣”。重楣的连系支撑作用远比用一层阑额要大,对维持柱列稳定有更大作用。大约中晚唐时,由于铺作层发展得更为完善,逐渐简化为单层阑额,但依然用刷出“七朱八白”彩画,模仿重楣之形。 但是实际上,七朱八白彩画出现的时间,可能远早于晚唐,云岗石窟中便可见阑额条状装饰,初唐墓室壁画的建筑阑额中,甚至包括各种枋、人字拱几乎全部都绘出了白色长条,这些白色长条的属性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有些可解读为是结构上的重楣,但还有不少,则更可能是彩画性质,如初唐乾封年间韦贵妃墓,龙朔年间新城长公主墓,神龙年间永泰公主墓、开元年间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地宫影作壁画所描绘者。 随着斗拱构件的完备复杂化,建筑装饰也逐渐增添更多的色彩,大约初唐之后,形成了一种以赤白为主,青绿为辅的彩画样式,姑且称之为“红绿彩画”:面积最大的梁架柱栱身椽依然刷朱红;而大小斗、窗棂、驼峰等构件刷绿或青;椽头、栱端、昂面等构件端头则刷白或黄(也有黑色实例);雁齿版(即后世雁翅版)绘黑白三角;勾阑部分,望柱、寻杖、盆唇、地袱等刷朱,而栏板刷青绿彩。 另外,这种彩画还逐渐形成了繁简不同的几种样式:有的仅斗刷绿,其余一律刷红,如景云元年节愍太子墓、神龙二年懿德太子墓壁画;有的讲斗、窗棂、栏板刷绿,其余刷红;有的在此基础上将构件端头刷再黄白;有的更将栱身刷以深色;有的还把阑额以上刷黄,以下刷朱;有的将刷绿部分青绿相间,增加变化。变化多样,但大体规

敦煌莫高窟艺术特点和价值

敦煌石窟的艺术特点和价 敦煌壁画艺术 莫高窟根据其洞窟内壁画的题材内容、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壁画1、早期是敦煌石窟艺术的成长时期,壁画内容有佛像画、佛教故事画,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装饰图案和供养人画像等,其中以佛教故事画为主。2、中期壁画是石窟艺术的极盛时代,包括随唐两上朝代。壁画内容,故事画减少,一开始就是按照当时的风土人情来描绘的。反映的生活更加广泛,而且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更加深刻,对主题的表现也更加明显3、。晚期壁画包括五代、宋、西夏、元四个时期,供养人的画像,各族首领及其属集于一窟。为莫高窟壁画艺术增添了不少光彩。壁画题材简单,只有楼台亭阁、佛说法天人围绕,莲花、水池、化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竟不知所画何以为名。比较普遍采用的题材。总结以上三个时期来看:奠高窟壁画从各个方面都表现了古代艺术家的创造才能和成就,而这些成就总是在继承了前代的优秀传统,观察研究了生活,以及进行辛勤的劳动才有可能获得的。 敦煌彩塑艺术 敦煌莫高窟是建筑、彩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统一体,主题是彩塑。彩塑艺术的发展大体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一-发展期.早期洞窟形式.有禅窟,方形或长方形佛堂式和中心柱塔庙式等,早期的彩塑有三百多件。体裁有浮雕(影塑)、高浮雕、圆雕。浮雕题材主要有千佛、飞天等,高浮雕题材主要有楣梁上的龙头、羽人等,都是紧靠壁面捏塑的,形体比较扁平,圆雕题材主要是较大型的佛、菩萨、天王等,头部及身体体积比较饱满.中期极盛期洞窟为方形佛殿式,一般都在正面大龛中列置以佛为中心的群像.人物造型,一般头大,体壮,腿短,这是随代塑像在外型上的显特征。由于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佛教本身的衰落,佛教艺术也一既不振了。 敦煌石窟形制 石窟形制指石窟的建筑规制与风格。关于敦煌石窟的形制及其造型,在相关传世文献及考古文献 没有留下可资利用的直接说明,仅仅有如“大像窟”、“涅槃窟”之类以外形特征而命名的记载。今 人研究莫高窟的洞窟形制同样采用了这一做法.其分类大致如下: 一、中心塔柱窟 中心塔柱窟又称中心方柱窟、中心柱窟、塔庙窟。因窟之后半部有立地撑顶的柱子(其中有些柱为塔形)而得名。主要出现于北魏、西魏、北周时期中心柱窟源于印度的支提窟,该窟型盛行于公元一至七世纪的印度,经过新疆传入敦煌及北方中原地区,新疆地区的克孜尔石窟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敦煌中心塔柱窟的出现除受印度、新疆造窟形式影响外,还与当时佛教徒修行时绕窟巡礼、坐禅观像的习俗有密切关系.莫高窟现存中心塔柱窟有二十八个,其中北魏^一个(第254、263、257、251、260、265、435、437、248、431、246 窟)、西魏两个(第288、432窟)、北周三个(第428、442、290窟)、隋代四个(第302、303、427、292 窟)、唐至元代八个(第448、332、39、44、9、14、22、95 窟)。其典型者如北魏第254、第248窟,北周第428窟等。 倒塔窟是中心柱窟之异型形式。中央开凿一连顶的须弥山中心柱,柱座上小下大,山作上大下小 之倒圆锥形,所以又称须弥山形中心柱窟。平面为方形,中心柱下部为方坛,中心柱上部呈倒塔形直通 窟顶,塔刹四龙环绕,以象征须弥山,窟顶前部为人字披,后部为平棋。莫高窟隋代第302、303窟属 于此类。

毕业设计敦煌壁画临摹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敦煌壁画临摹现存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 敦煌石窟是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中国艺术,它历经千余年,十多个朝代。从初始的开创,发展到鼎盛,最终又走向衰落,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它向我们展现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形式。为了更好地学习研究、传承发扬敦煌艺术,首先,要对敦煌石窟艺术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认识,详细了解它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技价值;其次应认真研究敦煌壁画中的构图、造型、线条等绘画语言;再次,壁画中的用色、材料也是深入研究的重点,如何在临摹中产生出壁画原有的肌理效果,如何运用现代材料来临摹壁画,文章主要就这些壁画临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构图色彩线条典雅 一、敦煌石窟历史文化背景简述 位于中国大西北的敦煌,地处茫茫的戈壁沙漠。敦煌石窟群是以莫高窟为主体的古敦煌郡境内的所有石窟,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莫高窟。闻名于世的莫高窟,坐落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坐西向东,与三危山隔宕泉河而东西相望。洞窟密布于山崖之上,窟群南北长约1600米。 关于莫高窟的由来,唐武周圣历元年李克让修《莫高窟佛碑龛》记载:“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366),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仗锡林野,行山至此,忽见金光,状有千佛(下缺五字)造窟一龛。次有法良禅师,从东界此,又于僧师窟侧更即营建,伽蓝之起,滥觞于二僧。”这就是被学者们称之为的“乐僔法良发其宗”,莫高窟现存洞窟492个,其第一洞窟开凿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光阴。从十六国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清各个朝代都有开凿。计十六国7窟,北魏、西魏21窟,宋15窟,西夏17窟,元9窟,清2窟,还有6窟朝代不明确。存有壁画4500多平方米,彩塑2415尊,由此成为历史上,世界上最丰富的艺术宝库之一。 敦煌壁画历经千余年,十多个朝代。从初始的开创,发展到鼎盛,最终又走

浅析敦煌石窟建筑

敦煌艺术是历代先人创意性的杰作。敦煌石窟艺术是集建筑、彩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莫高窟则具有图案艺术、飞天之美、古代建筑、彩塑艺术、佛教尊像绘画、佛陀生平与佛传艺术品的产生十个方面的艺术价值,我将着重分析古代建筑方面。 一、敦煌建筑的历史变迁 1.1、敦煌建筑的起源: 古人言敦者,大也,煌者,盛也,而莫高窟便是敦煌盛名的来源。莫高窟 是中国第一大石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鸣沙山东簏的崖壁上,南北长约有1600米。周围都是戈壁荒漠,反而进了莫高窟却是绿树成荫。若说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那莫高窟便是敦煌的标志,亦是敦煌艺术的载体。只要看到林立石窟,人们就会想到敦煌莫高窟艺术。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其数量之多,可以说是全世界和中国佛教石窟寺庙之最。 十六国时期,群雄逐鹿中原,战火纷飞,百姓流离失所,而河西成为相对稳定的地区。中原大批硕学宿儒和百姓纷纷背井离乡,逃往河西避难,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尤其汉魏传入的佛教在敦煌空前兴盛。敦煌则是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也是河西地区的佛教中心。河西各地的佛门弟子多来此地研习。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之后,开窟造佛之举延续了千百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艺术。 1.2、敦煌建筑的发展改变: 北魏灭了北凉,统一了北方,占据了河西。这个时期,敦煌比较安定,百姓居乐业,佛教随之盛行。北魏在莫高窟开凿洞窟13个。隋朝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三百余年的分裂局面,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隋文帝平定了南方割据政权后,将一批南朝贵族连同其部族远徙敦煌充边,给敦煌带来了南方的文化和习俗。在这种大势之下,南北汉文化在敦煌融为一体,使敦煌石窟文化更加富有明显的特色。隋文帝信奉佛教,曾多次下诏要求各州建造舍利塔。诏命亦远至敦煌。隋代虽存在了短短的37年,但在莫高窟开窟竟有77个,且规模宏大,同时并存着南北两种截然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 到了唐代,敦煌已然完成了中外文化吸收、融合的过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达到了艺术的顶峰。敦煌唐代洞窟的四壁多画满了大型经变画。自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鼎盛开始走向衰落,从此一蹶不振。同时吐蕃乘虚进攻河西,攻陷了凉州、甘州、肃州、沙州等地,自此,吐蕃开始了对河西地区长达70多年的统治。吐蕃也信佛教,所以莫高窟中唐洞窟中保存了大量吐蕃时期的壁画艺术,藏经洞内亦保存了大量的吐蕃文经卷。 11世纪初,西北地区的党项族开始兴起,逐步强大。至今,莫高窟和榆林窟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