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花钟说课稿

13花钟说课稿

13花钟说课稿
13花钟说课稿

《花钟》第二课时说课稿

窄岭实验小学文雅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花钟》。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和学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首先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花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的开篇之作,课文共三个自然段,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讲述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及其原因,最后讲植物学家修建“花钟”,做法很有趣。文章思路清晰,文质兼美,它和《蜜蜂》等课文相互联系,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

(二)教学目标

针对教材特点,在第一课时进行字词教学和初步的阅读之后,我将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确定为: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初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品味词语。

教学难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

二、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我首先分析学情: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字、词、句,在这个基础上,着重进行段的训练。

(一)说教法

针对年段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在教学中采取的主要教法是:(1)情境教学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创设情境。(2)引导探究法。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二)说学法

学生主要采用:以读为本“识花钟”,入情入境“品花美”,合作交流“探花钟”的方法学习。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花钟》课件

四、说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为了能更全面、准确地引导学生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复习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上节课学习内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本课生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阅读。根据学生阅读情况,进行评价顺势引入新内容的学习。(二)抓住切入点,感悟花钟的奇妙。(学习第三自然段)

首先提出思考问题:花钟是什么样子的?

课文题目是《花钟》,而第三自然段就介绍了什么是花钟与花钟的奇妙,因此,我根据学生的阅读期待,打破顺序教学的模式,以第三自然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学生很容易就弄明白什么叫“花钟”,就是一位植物学家曾有意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组成花的“时钟”。我趁势介绍花钟的相关资料——花钟是瑞士日内瓦的著名景点,让学生欣赏花钟后,提出问题:“花钟”除了给我们美的享受外,还有什么奇妙之处呢?

引出回答: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结合语境,引导学生体会“刚刚”和“大致”用词的准确性。这样设计,能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到花钟的神奇,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明白,只要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产生更多的奇思妙想。(板书)

(三)入情入境品味花美。(学习第一自然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我要求学生采用各种阅读方式,把课文读熟、读透,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我主要采取“识花名——品花时——赏花开”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1、在“识花名”时,我让学生找出“花钟”上有哪些花?在课文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

绍了哪些花呢?它们分别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在文中用笔画出花的名称和花开放的时间的词语。

2、考虑到许多学生都没有见过烟草花、昙花等,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边欣赏鲜花

边认识花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缩短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为了突破“品花时”这个难点,我首先让学生划出描写几种花开放时间的词语,再让学生观察发现,这样写好在哪里?(学生通过观察后发现:有些时间是整点,有些在时间后面用上“左右”这个词语;有些时间放在花名之前,有些时间放在花名之后。这样富有变化的写,读起来就更有节奏感,不会觉得单调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左右”一词是说花儿毕竟不是钟表,它不能精确到一分一秒,从而,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为了突出“赏花开”这个重点。

①.我以“某某花开了”为结尾,改写了第一自然段。让学生自己读后谈谈他们感受,再划出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花儿开放的?然后比一比,两组句子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最后图文结合赏花开。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说、读、比等多种形式,发现:同样是写“花开了”,口头语是那样单调、枯燥乏味,课文却运用排比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形状、颜色和姿态等,把花的开放写“活”了,从而激起了学生去寻求和感受语言美的欲望。

②.我还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花钟”的一员,喜欢做哪一种花,就带上表情和动作,读相关的句子。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用手掌放在嘴上,表现了牵牛花“吹起了小喇叭”;有的孩子用手臂,表现出月光花在“舒展花瓣”;有的孩子则用愉快的表情来表现万寿菊的“欣然怒放”等。总之,通过这种表演读,既让学生轻松的理解课文内容,又尊重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让学生真正地爱上了阅读。

③.三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还不是很强,因此,我用课件播放花开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到鲜花开放时的千姿百态。图文结合,让学生更好的感受语言的魅力,提升阅读的乐趣。④.《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因此,我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并把课文中没有具体写的两种花挑出来,让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的练习。学生将“读文”中学到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运用到“写文”中去,实现读写知识技能的转化和迁移,丰富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小组合作、互动探究(学习第二自然段)

用设问句“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作为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思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让学生知道植物开花的时间受温度、湿度、光照的限制,还跟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板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五)、小练笔:

这时进行小结:(1)刚才我们看了作者笔下的这些花,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看来,写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就给同学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同学们以后在写作文的时候就可以学习课文中的这种写法。

引导进行小练笔(课件出示)模仿课文中写花开的句子,用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同一意

思,让句子更生动、更有趣。(任选其一)

1、春天来了,草儿妹妹醒了,柳树姑娘醒了,青蛙哥哥醒了……

2、秋天来了,苹果熟了,梨熟了,石榴熟了……

3、听了他的话,我笑了,弟弟笑了,爸爸笑了……

4、早上六点,蒲公英开了;上午八点,荷花开了;傍晚五点,茉莉花开了……

选择2-3人,展示学生写作。

(六)、拓展阅读:

本着“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将语文学习带向课外,走向生活。”的原则,引导孩子们去了解更多大自然的奥秘;让同学们进行阅读其中分为

1、必读:阅读材料52页《让昙花在白天开放》53页《自然界的“钟”》

2、选读:54页《动物通信妙无穷》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

13.花钟

昙花一现

原因:温度、湿度、光照

昆虫活动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体验,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