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甘肃省高一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2. (2分) (2017高二下·南沙月考) 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

A . 平民的权力

B . 商人的权力

C . 教会的权力

D . 国王的权力

3. (2分)下列两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

A . 反映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或发展

B .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 . 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 . 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4. (2分) (2019高一下·沁县月考)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铁制工具还促进了在黄河流域地区兴修大批的排水工程,为远距离运输大批商品而进行的运河开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区进行的打井灌溉工程。”从中可知,我国古代大规模兴修水利应始于()

A . 隋唐时期

B . 夏商时期

C . 战国、秦汉

D . 宋元时期

5. (2分) (2020高三上·福建月考) 清政府从1865年到1894年,共举外债6次约4000万两白银;从1895年到1899年共举外债次约3700万两白银。淸政府外债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 战争费用及战后列强索赔

B . 财政无法负担俸禄开支

C . 进出口贸易存在巨大逆差

D . 政府投人巨资兴办实业

6. (2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古代文件传输主要依靠驿站。《唐律)规定:驿丁抵驿,须换马更行,

不然杖八十。又规定:凡误期,应遣而不遣者,杖一百;文书晚到一天杖八十,两天加倍,以此类推,最重的处徒罪二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 邮驿制度强化了中央集权

B . 唐法律遵行轻罪重罚原则

C . 邮驿制度有利于政令畅通

D . 唐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

7. (2分) (2019高一下·沭阳月考) 同治六年(1867年)三月,曾国藩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五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至高吕庙。这说明()

A . 洋务运动的重心发生变化

B . 重视海防的理念获得普遍响应

C . 中体西用已运用于实践

D . 清朝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

8. (2分) (2019高一上·双鸭山期中) 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和古代罗马的法律,表述最为合理的是()

A . 都维护了所有居民的利益

B . 都使妇女权益受到法律保护

C . 都导致最终的衰落

D . 都是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工具

9. (2分) (2020高二下·绥化期末) 雅典法律规定,“凡年过三十岁、不欠国家债务且未曾失去公民权者,皆有资格担任陪审员一职”。但是,预备的陪审员要经过抽签才能参加民众法庭的审判,听取法庭辩论并进行投票。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 公民皆有权力参与司法审判

B . 城邦通过民众法庭控制部落

C . 抽签意在保证参政机会平等

D . 陪审制度瓦解贵族政治特权

10. (2分)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 某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搜集到以下图片资料,它们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 . 铁制农具的发展演变

B . 小农经济的重要因素

C . 江南经济的迅猛发展

D . 精耕细作的不断扩展

11. (2分)“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字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 . 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体发祥地

B . 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

C . 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

D . 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

12. (2分) (2017高一下·铅山期中)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但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等沿海城市。这在客观上反映出()

A . 上述地方地理位置优越

B . 清政府大力扶植沿海企业

C . 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 . 受西方入侵最早,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

13. (2分)公元前594年的一个清晨,雅典执政官梭伦在众人的注视和期待下大步登上讲坛,他径直走到一个大木框前,将木框中的木板翻转过来,刻在木板上的新法律条文呈现在人们面前——“由于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一律释放;所有债务全部废除。”这就是“解负令”。“解负令”颁布后,得益最多的是当时的()

A . 雅典贵族

B . 雅典的债务奴隶

C . 雅典平民

D . 被征服地区的人

14. (2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末) 据史料记载,某一朝代在耕犁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出现了称作江东犁的工具。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改变牵引点的高低,控制耕土的深浅,对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该朝代是()

A . 春秋战国

B . 汉代

C . 唐代

D . 宋代

15. (2分) (2019高一下·宿迁期末) 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1837—1901年),英国历史上称之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在世界范围内占领了无数殖民地,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

征。当时的英国()

A . 开始建立世界殖民霸权

B . 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

C . 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D . 盛行凯恩斯主义理论

16. (2分) (2019高二上·济宁月考)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在此,邓小平()

A . 强调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B . 指明了中国改革的方向

C . 揭示了世界发展的规律性

D . 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原则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

17. (15分) (2020高一下·本溪开学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到彼宜阐扬经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

﹣﹣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

材料二: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年,总理衙门将系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

﹣﹣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

18.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 世纪,梭伦对国家政权机构进行了改革,使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所有合法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元前6 世纪末,克利斯提

尼创立新的五百人会议(作为常设机构),每部落抽签选出50 人参加,议员名额依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一位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 (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

——《雅典民主政治初探》

材料二雅典的法庭不设法官,只设主持官,负责组织审判并维持法庭的秩序,判决的权力则在陪审团。陪审团成员从公民群体中抽签产生。其例为:每年初公民自愿报名而后抽签从自愿者中挑选出六千人,作为当年陪审团成员。如遇有法庭开庭之日,城邦官员事先根据案件大小确定审判每桩案件所需陪审团规模,从五人到二千人不等,然后从六千名陪审团成员中抽签选出当日所需陪审员总人数。开庭之前,再以抽签的方式将这些陪审员分配到不同的法庭,审理不同的案件。

——互联网: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图书馆《苏格拉底之死》

(1)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显著特点。你如何理解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2)依据材料二,指出法庭陪审员产生的主要方式是什么。它对法庭的公正判决会产生什么影响?

19. (10分) (2017高三上·淮阴月考) 阅读材料,加深对历史上江南经济变化的认识。

材料一

——摘编自明清史志资料

材料二

1840年后,长江三角洲的村镇无不受到开埠带来的影响。时人有诗: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小贾收买交大贾,大贾载入申江(上海)界,申江鬼国正通商……番舶来银百万计,中国商人皆若狂。今年买经更陆续,农人纺经十之六。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

——摘编自清末史志资料

材料三

马克思在1853年就预言:“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马克思在这里使用了“暴力”一词,这无疑是侵略的同义词。但他并没有用侵略和被侵略来概括全部中外关系。……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阅读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中的诗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长江三角洲的村镇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

(3)阅读材料三,按照“把侵略同侵略带来的社会变化分开来”的思路,概括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

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答案:16-1、

考点:

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答案:17-1、

答案:17-2、

考点:

解析:

答案:18-1、

答案:18-2、

考点:

解析:

答案:19-1、答案:19-2、答案:19-3、

考点:解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