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
医学科研方法-笔记整理

医学科研方法学

第一章概论

研究(research)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一、科学研究的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的现象,揭示客观规律,创造新理论、新技术、开辟知识新应用领域的智力性劳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活动(R&D)、科技教育与培训活动(STET)、科学技术服务活动(STS)。在我国科研工作一般特指R&D。科研活动的主要特征有:

1.探索性与创新性:这是科研工作区别于一般劳动性工作之所在。探索的目的在于获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阐明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术、研制新材料、新产品,探索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2.继承性和积累性: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的基础上,而这些方法和知识是人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所积累发展形成的,我们利用了这些方法和知识,就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同时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也为科学的发展积累了知识。科学研究首先是收集和积累相关信息,对他人的研究工作、思路、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任务和方案。

二、医学科学研究的特征

医学科学研究具有一般自然科学研究的特征,还具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工作的复杂性。

1.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①群体水平;②器官组织水平;③细胞分子水平。2.医学研究的对象:①人,包括正常人和病人;②离体组织细胞;③动物。3.医学研究的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理论法。

4.医学研究的场所:①社区;②医院;③实验室。

5.医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环节:①设计;②衡量;③评价。

三、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1.选题

2.设计

3.实施

4.分析

5.报告

四、医学研究的分类

1.按照科技活动类型分

①基础研究:增加知识、探索未知、解决理论问题。基础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产生社会效益。

②应用研究:利用基础理论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方法。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产生社会效益为主。

③开发性研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

2.按照研究方法分

①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②试验性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③理论性研究:数学模型构造。

3.按照试验场所分

①实验室研究:研究对象是动物、组织、细胞。

②临床研究:研究对象是病人。

③人群研究:研究对象是一般社区人群。

4.按照研究的任务分

①纵向课题:指令性和指导性项目。

②横向课题:联合、协作、委托性项目。

③自选课题

五、医学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病因学研究

2.发病机制研究

3.形态与功能研究

4.症状与体征

5.诊断试验

6.治疗试验

7.预后试验

8.预防试验

9.疾病自然史研究

六、医学科研实践的基础

1.人员基础

2.方法基础

3.资源基础

4.试验基础

第二章因果推论

在医学科学研究中许多情况下是先发现了果,再去找因,或去探索两个事件间的因果关系。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收集因果存在的证据的过程,但我们所收集的证据是否能够证实因果关系的成立,需要进行科学的推论。有些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一对应的,比较直观,但广义因果律是建立在概率论基础上,即原因是使结果发生概率升高的事件。疾病的病因是指那些能使人群发病概率升高的因素。因果关系是事件或特征类别之间的一种关联,改变某一事件或特征类别的频率,就会引起另一事件或特征类别的频率改变,这样可以认为二者互为因果。

一、因果关系的方式

1.单因单果

2.单因多果

3.多因单果

4.多因多果

5.间接联系

二、因果联系研究的思路

描述性研究假设形成分析性研究发现关联统计学检验有非因果关系

显著意义因果关系推论

可能因果关系试验性研究验证因果关系

关联性检验无显著性时,要考虑的可能性

①确实无意义;②样本量不足。下结论时要根据概率的大小。

三、因果关系推论时需要的证据

1.联系的强度

2.联系的梯度

3.联系的普遍性

4.联系的时序性

5.联系的特异性

6.分布相符

7.实验证据

8.理论解释

第三章科学研究的选题

选题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研究工作中最复杂的一个阶段,往往提出课题要比解决课题更为困难。

一、选题原则

(1)创新性原则:①前人未解决的问题;②前人解决不彻底的问题;③前人虽已得出结论,但作者间持有不同见解;④目前存在争议的问题。

(2)避免不必要的简单重复。

(3)难度适当。

(4)突出特点。在不同地区或人群中进行研究可以对已有的研究结论加以证实或补充。国外已有研究可引进,结合无我国实际进行研究,以填补国内空白。(5)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结合。

二、选题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文献评述形成假设立项

1.提出问题

是课题形成的萌芽阶段。课题的来源:①经验积累;②意外启发;③阅读文献;

④实际需要;⑤研究结果。

2.形成假设

问题提出后要查阅文献、咨询专家进展、性质、目的、价值假设(题目)。3.论证立项:创新性、可行性论证。

三、选题注意事项

1.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要明确和具体:研究者必须明确我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样做。目的不是口号,而是要具体解决的问题和达到的目标。目的和内容要从题目上显示出来,一般题目不能超过20个汉字,旗帜鲜明。

2.要结合自身优势、工作基础、技术条件及经费。

3.要加强合作,利用别人的优势充实和发展自己。

第四章科研设计

依据客观允许程度而制定的尽可能严密的计划为科研设计(research design),是实施科学研究的行动纲领。

一、科研设计的内容

1.立题依据:项目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及研究的目的意义。基础项目着重结合国际科学发展趋势,论述项目的科学意义。应用研究着重结合科学前沿,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科技问题,论述改项目的应用前景对生产的实用意义和经济效益。开发研究着重论述实用意义、经济效益、示范意义和推广前景。

2.研究的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3.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

4.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5.预期研究结果

6.研究的基础(可行性分析)

7.进度安排

8.经费预算

二、科研设计的原则

1.随机化

随机抽样和随机分配。使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机会均等为随机抽样,使样本中每个个体分到各试验组的机会均等为随机分配。坚持随机化原则可避免试验措施以外的因素的干扰作用,使研究结果更具有代表性。

随机的方法

(1)简单随机:抽签、抛硬币、随机数字法等,适用于小规模研究。

(2)系统随机:个体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按表现出的规律采用简单随机法。(3)分层随机:个体间某些特征相差较大,先根据特征将人群分成若干个层,再在每个层按随机的方法进行。适合于目标人群某些特征相差较大,分层后可使样本更具有代表性。

(4)整群随机:当目标人群很大时,可以小群体作为抽样或分配单位,再按随机的方法进行。

(5)多级随机:即可将整群、分层等随机的方法同时使用。

2.对照

医学研究多数是通过比较产生结论,对照是比较的基础。

(1)对照的作用:①鉴别研究因素与非研究因素所产生的效应(性质、大小);

②估计、消除、减少研究的误差(生物学研究的条件不易控制)。

(2)对照的原则:均衡可比的原则,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除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致。这是理想状态,在医学研究中是难以做到,但应尽可能做到。其他因素是指实验条件、个体特征、研究时间、研究人员、方式方法、诊断标准、重视程度等。组间的一致性越好,研究因素的效应就越能突出表现出来,其他因素造成的偏差就越小。

(3)对照的种类

①空白对照:不给予任何处理的对照方法。作为本底参照,可突出研究因素的效应,在临床上要考虑,不处理是否会影响疾病的治疗。

②标准对照:以标准的或常规的方法作为对照的处理。可对研究因素的作用与标准进行比较。

③自身对照:将研究对象接受处理前的状态作为对照。优点是一致性很好,但对于所观察的指标变化较大,或短期内可自愈性疾病的治疗研究不适合。

④历史对照:将过去的研究或观察的结果作为对照。使用的前提是必须有完整的历史资料可以借用。但由于时间的变化可引起环境等多方面的条件大变化,因此可比性问题不易解决,历史对照是一种不可靠的方法。

⑤配比对照:根据试验对象的某些特征要求,选择对照的方法。

I.种类

i.频率配比:按照试验组某特征出现的频率选择对照,使对照组该特征出现的频率与试验组相同。

ii.成对配比:按照试验组每个研究对象个体的某些特征选择对照,并与试验组的研究对象结成对子,也称配对对照。每个试验对象可选一个对照,组成1:1的配对研究,也可选2个或多个对照,但最多为4个,组成1:2、1:3、1:4的配对研究。

II.优点

i.严格配比,增强可比性,使结果容易解释。

ii.提高统计学效率。

III.配比条件

可能影响可比性或对结果解释有干扰作用的因素、特征均可作为配比条件。理论上配比的条件越多,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可比性越好,试验的结果越容易解释。但在实际研究中,选择的配比条件太多,合适的对照不易找到,研究无法进行;同时会出现配比过头错误。通常3~5个因素为宜,一般有性别、年龄等。

⑥同期随机对照:按照随机的方法选择或分配的对照组,并要求与试验组同时、同地进行研究与观察。由于对照是按随机的原则产生可避免人为的选择偏倚,对照组与试验组在相同的时间和条件下进行研究可避免时间与环境变化的干扰作用,使结果更具说服力。以同期随机对照开展的临床治疗试验称为随机对照试验,简称RCT(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是WHO推荐的首选研究方案。

⑦交叉对照:临床治疗试验的一种设计,即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第二阶段时对换,适用于不能治愈的慢性病的治疗研究,并且第一阶段的治疗不影响第二阶段的试验。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

++

试验组对照组

--

洗脱期

++

对照组试验组

--

3.盲法观察

在研究过程中,如果研究的观察者或研究对象不知道研究的分组情况,这种研究方法为盲法研究。盲法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避免研究者或研究对象的主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使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①单盲:只有研究对象不知道分组情况。

②双盲:研究对象和研究的观察者均不知道分组情况。

③三盲:研究对象、研究观察者及资料分析者均不知分组情况。

理论上试验过程中盲的人员越多,结果越可靠,但在临床研究中,如果治疗方案可能有副反应,盲的人多不易及时处理。

三、科研设计的要素

医学科研设计由三个要素构成:研究对象、因素、效应。

1.研究对象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动物、离体组织、细胞,是具有生命表现,变异是特点,试验条件不易控制,影响质量控制的因素多,容易产生偏倚。动物试验条件相对容易控制,但结果存在种属差异,离体组织细胞缺乏体内代谢过程,研究的结果有时代替人的试验。以人为对象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

(1)选择对象的原则

①受益

②代表性

③均衡可比

④依从性

(2)样本量

样本量小抽样误差大、结果不稳定、代表性差、出现无显著意义(P>0.05)时结果不能肯定。样本量大投入增加、工作不易做细致,系统误差增加。合适的样本量是能够满足对阴性(无显著意义)结果解释所需的最小样本量。影响样本量的因素有:

①预期的阳性率或对比组间的差异大小,阳性率大、差异大,需样本量小。

②要求的精确度大小(抽样误差),要求高,样本量大。

③要求的显著性水平高低,通常为0.05,如果为0.01,样本量大。

④容许误差大小,容许误差大,样本量小,通常为10%。

对阳性率的研究,如果显著性水平为0.05,容许误差为10%,则

N=400Q/P

P为预期的阳性率,Q=1-P。

(3)正常人与病人

在研究生理值和制定临床诊断标准时需要选择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而在临床研究中则需要选择病人为研究对象。实际上正常人和病人的概念是相对的。当研究的疾病确定下来,病人和非病人的定义要明确,要选择国际公认或全国性学术会议规定的诊断标准来选择病人。

2.研究因素

我们所关心的对人类健康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均可作为研究因素,具体到一次研究中就是我们希望解释的因素,可以是自然存在的,也可是人为的试验性的,包括理化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遗传、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因素。在研究中,因素是自变量,生理、病理反应是因变量,研究的目的是解释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作用、关系。观察性研究因素是自然存在,实验性研究因素是强行加入。研究对

象的选择必须考虑能够接受试验因素。

一次研究中可以只对一个因素进行研究,也可同时对多个因素进行研究,因素可以是定性的也可是定量的。

⑴单因素单水平设计:定性的研究一个因素的效应。目的明确,容易进行,条件容易控制,但研究效率低、说明问题少。

⑵单因素多水平设计:定量或分等级研究一个因素的效应。可研究因素在不同水平或剂量下的效应,获得剂量反应关系的证据。

⑶多因素设计:同时研究多个因素的效应。可提高研究的效率,研究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使研究更为全面,但设计较为复杂。通常有析因设计、正交设计等。⑷多因素研究:选择多个研究因素,按照单因素设计在一次研究中分别研究每个因素的作用,可进行因素的筛选、评估因素间的主次作用、控制因素间的混杂等。因素的选择对研究至关重要,是假设的前提,是研究的核心,因素选择不正确,研究必然失败。

3.效应(观察指标)

效应是研究因素作用于研究对象产生的反应,通过观察效应评价因素的作用,因此效应是因变量,是目标变量。效应的衡量是通过选择恰当的观察指标来实现的。

⑴观察指标的类别

①定性指标:按照某一性质计数所得到的指标,通常以频率表示集中趋势。信息含量少,只能进行定性分析。

②定量指标:可用度量衡测量的指标,可用均数表示集中趋势。信息含量大,可进行剂量反应关系的分析。

③分等级指标:没有具体数量,也没有量纲,但可区分程度或严重性的一类指标,严格讲仍属于定性指标。应用介于定性与定量指标之间。

④主观性指标:以人的主观反映获得的指标。存在一定的偏性。

⑤客观性指标:利用仪器、设备、技术测量获得的指标。比较准确。

⑵观测指标的数量

研究的因素可多,但效应不易过多。

⑶观测指标的条件

①特异性

②客观性

③稳定性

④准确性

⑤灵敏性

⑥量化性

4.三要素间的关系

因素

效应对象

第五章研究方法

一、因素与效应同时观察——现况研究

(一)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是医学研究中一种基础性方法,是特定时间内,对特定人群,同时收集因素与效应之间关系的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

1.特性

⑴观察性

⑵因果并存

⑶探索性

2.目的

⑴社区诊断

⑵因果关系假设

⑶筛选危险因素

⑷防治效果考核

⑸研究疾病自然史

⑹疾病监测

3.设计思路

D

E

随机抽样 D

目标人群研究人群(n)

D

E

D

4.分析表格

⑴定性分析

现况研究分析表格基本形式1

组别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合计

暴露组 a b a+b

非暴露组 c d c+d ̄

合计 a+c b+d n

⑵定量分析

现况研究分析表格基本形式2

组别样本量均值标准差

暴露组 n1 s1

非暴露组 n2 s2

合计 n s

5.分析指标

⑴率(阳性事件率、患病率)、均数

Pe=a/(a+b);P0=c/(c+d).

⑵显著性检验

χ2检验、t检验、方查分析

6.

(二)诊断试验(diagnostic trial)是针对一种诊断技术、方法、设施进行科学评价的过程。

1.设计思路

病例

阳性

非病例

研究对象诊断试验金标准

病例

阴性

非病例

设计要点:

⑴金标准:当前公认的最可靠和准确的方法。

⑵研究对象选择:应全面,鉴别诊断

2.分析表格

诊断试验分析表格基本形式

金标准合计

+-

诊断+ a b a+b

试验- c d c+d

合计 a+c b+d n

3.分析指标

⑴灵敏度=a/(a+c)×100%

漏诊率=1-灵敏度

⑵特异度=d/(b+d) ×100%

误诊率=1-特异度

⑶符合率(粗一致性)=(a+d)/n×100%

⑷阳性预测值=a/(a+b) ×100%

⑸阴性预测值=d/(c+d) ×100%

4.灵敏度与特异度关系

二、先果后因的观察——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study)是选择已经具备研究结局的对象为病例组,选择无研究结局的对象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过去某因素的暴露史,确定因素与结局之间的关系,也称回顾性研究。

1.特性

⑴观察性

⑵回顾性

⑶分析性

2.目的

⑴检验因果假设

⑵筛选危险因素

3.设计思路

E

D

E

回顾过去 E

D

E

4.分析表格

成组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表格基本形式

暴露史病例组对照组合计

暴露 a b a+b

非暴露 c d c+d

合计 a+c b+d n

1∶1配对设计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表格的基本形式

病例组

对照组————————————合计

暴露非暴露

暴露 a b a+b

非暴露 c d c+d

合计 a+c b+d n

5.分析指标

⑴是否有联系(显著性检验)

①成组设计:χ2=(ad-bc)2n/〔(a+b)(a+c)(b+d)(c+d)〕

②配对设计:χ2=(b-c)2/(b+c)

⑵联系大小

以相对危险度或率比作为衡量因素与结局之间联系密切程度的的指标。

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是暴露组的率(Ie)与非暴露组的率(I0)的比,故亦称率比(rate ratio ,RR)。

RR= Ie/ I0

当RR=1,因素与结局无联系;当RR>1,或当RR<1,因素与结局有联系,且RR 越大或越小,联系越密切。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得不到暴露组的率(Ie)和非暴露组的率(I0),通常用比数比(odds ratio ,OR)替代。

①成组设计:OR=ad/bc

②配对设计:OR=c/b

⑶联系的范围(OR的可信限)

OR95%CI=OR(1±1.96/χ)=OR(1-1.96/χ)~OR(1+1.96/χ)

(χ为χ2值的平方根)

当OR95%CI包含1(0.8~1.4)OR无显著意义,当不含1(0.5~0.8 ,或1.4~2.1)OR 有显著意义。

6.例

母亲孕期接触放射线与儿童白血病的关系

孕妇放射暴露儿童白血病非儿童白血病合计

有 30 45 75

无 70 155 225

合计 100 200 300

χ2=(30×155-45×70)2/(75×225×100×200)=2

OR=30×155/(45×70)=1.48

OR95%CI=0.86~2.54

三、先因后果的研究——前瞻性研究

(一)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选定一个人群,根据因素的暴露情况分组,并跟踪随访观察不同暴露组人群的结局事件发生率。

1.特性

⑴观察性

⑵前瞻性

2.目的

检验因果假设

3.设计思路

阳性结果

不合格者暴露组

阴性结果

研究人群合格者随访观察期

阳性结果

非对照组

阴性结果

不合格者含已经出现结局、不适合研究等。

4.分析表格

队列研究分析表格基本形式

分组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合计阳性率

暴露组 a b a+b a/(a+b)

非暴露组 c d c+d c/(c+d)

合计 a+c b+d n (a+c)/n

5.分析指标

χ2=(ad-bc)2n/〔(a+b)(a+c)(b+d)(c+d)〕

⑵联系大小

RR=[a/(a+b)]/ [c/(c+d)]

⑶联系的范围(RR的可信限)

RR95%CI=RR(1±1.96/χ)=RR(1-1.96/χ)~RR(1+1.96/χ)

(χ为χ2值的平方根)

(二)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方法。

1.特性

⑴实验性

⑵前瞻性

2.目的

⑴检验因果假设

⑵用于临床治疗试验、预防试验

⑶动物试验

3.设计思路

干预措施

阳性结果

不合格者试验组

阴性结果

研究对象合格者随机分配随访观察

阳性结果

对照组

阴性结果

对照措施

不合格者含已经出现结局、不适合研究、拒绝接受研究措施等。

4.分析表格

RCT设计分析表格基本形式

分组阳性例数阴性例数合计阳性率

试验组 a b a+b a/(a+b)

对照组 c d c+d c/(c+d)

合计 a+c b+d n (a+c)/n

5.分析指标

χ2=(ad-bc)2n/〔(a+b)(a+c)(b+d)(c+d)〕

⑵联系大小

RR=[a/(a+b)]/ [c/(c+d)]

⑶联系的范围(RR的可信限)

RR95%CI=RR(1±1.96/χ)=RR(1-1.96/χ)~RR(1+1.96/χ)

(χ为χ2值的平方根)

第六章质量控制

影响研究质量主要因素是误差。研究结果与实际真实值之间的差别为误差,包括①随机误差;②系统误差。

一、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由抽样引起,凡是抽样研究,随机误差就不可避免。随机误差可通过扩大样本量加以控制。如果保证研究样本是随机获得,误差分布也是随机出现,因此其大小可由统计方法估计。

Sх=S/√n

当n ∞,Sх 0。

二、偏倚

除外随机误差,其他导致研究结果偏离于真实值的误差统称系统误差,也称为偏倚(bias)。

(一)偏倚的分类

1.选择性偏倚

(1)来源:选择研究对象时

(2)影响:代表性

(3)常见种类

①入院率偏倚:在医院以病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病因研究时可出现

②无应答偏倚:由于各种原因使得样本中部分个体无结果,为无应答者,由此而产生的偏倚。

③健康工人效应:由于职业要求,选择的工人健康状况比一般人群好,可掩盖职业性危害的作用。

④检出症候偏倚:某些症候与某些疾病之间虽无因果关系,但在因这些症状就诊时,可提高这些疾病被发现的机会。

2.信息偏倚

(1) 来源:数据和资料收集过程

(2) 影响:数据和资料的准确性

(3) 常见种类

①回忆偏倚:调查过去的经历需要回忆,由于时间久远回忆的准确性可影响收集到的数据准确性;被调查对象所处的状态不同,心理因素可影响回忆的积极性,使所获得的数据的准确性在不同人群中有所差别。

②研究者偏倚:由于研究者自身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数据不准确。

③测量偏倚:由于测量技术、仪器、方法等引起的测量数据不准确。

3.混杂偏倚

(1)来源:由于外界因子的干扰作用引起

(2)影响:夸大和掩盖实际联系

(3)混杂因素的特点

①与研究的因素有联系

②与所研究的结果有联系

混杂因素

研究因素研究结果

(二)偏倚的认识与控制

1.设计阶段:随机抽样、分配等控制选择偏倚,配对设计控制混杂偏倚。

2.衡量阶段:盲法研究控制信息偏倚。

3.分析阶段: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控制混杂偏倚。

.

医学科研方法学 第一章 概论 研究(research 是有计划和有目的的探索和创造的过程。 一、 科学研究的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探索未知的现象,揭示客观规律,创造 新理论、新技术、开辟知识新应用领域的智力性劳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界定的 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活动( R&D )、科技教育与培训活动 (STET)、 科学技术服务活动(STS)。在我国科研工作一般特指R&D 。科研活动的主要特征 有: 1.探索性与创新性:这是科研工作区别于一般劳动性工作之所在。探索的目的 在于获得新的认识、发现新的事实、阐明新的规律、建立新的理论、发明新的技 术、研制新材料、新产品,探索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2.继承性和积累性:科学研究工作必须建立在科学的方法和知识的基础上,而 这些方法和知识是人们通过大量的科学研究所积累发展形成的, 我们利用了这些 方法和知识, 就体现了科学研究的继承性, 同时我们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 也为 科学的发展积累了知识。 科学研究首先是收集和积累相关信息, 对他人的研究工 作、思路、方法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自己的研究目标、任务和方案。 二、 医学科学研究的特征 医学科学研究具有一般自然科学研究的特征, 还具有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和研究工 作的复杂性。 医学研究的三个层次:①群体水平;②器官组织水平;③细胞分子水平。 医学研究的对象:①人,包括正常人和病人;②离体组织细胞;③动物。 医学研究的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理论法。 医学研究的场所:①社区;②医院;③实验室。 医学研究的三个基本环节:①设计;②衡量;③评价。 、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选题 设计 实施 分析 报告 1. 2. 3. 4. 5. 1. 2. 3. 4. 5. 四、医学研究的分类 1. 按照科技活动类型分 ① 基础研究:增加知识、探索未知、解决理论问题。基础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 产生社会效益。 ② 应用研究: 利用基础理论针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方法。 预防医学和临 床医学主要研究的内容。产生社会效益为主。 ③ 开发性研究:研制新产品、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 2. 按照研究方法分 ① 观察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 ② 试验性研究:动物试验、临床试验、社区干预试验。

科研选题原则1〉科学性原则 2〉先进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 4〉创新性原则①原始创新:在所研究领域基本概念上的建立和突破,新方法的建立或在新领域内的拓展,即前认为尝试过的探索。它对科学和社会的贡献较大,难度也较高; ②次级创新:对现有概念、理论、方法等的补充和改良。2.科研设计 3.实施方法:调查法;实验法;观察法。观察法:研究者不能主动地控制研究因素。在自然状态下,观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和规律,以阐述疾病的分布特征,认识疾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为观察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4.统计分析 5.归纳总结:常用方法 1.求同法;2.求异法;3.求同求异共用法;4.共变法;5.剩余法; 6.类推法。基本要素:处理因素、受试因素(敏感、稳定)、实验效应观察指标应具有客观性、特异性、敏感性。医学科研设计的一般过程: 1.原始想法或问题的提出; 2.假设的形成;3.科研论证与分析性文献综述;4.方案的确定;5.实验、调查观察及搜集资料;6.数据处理与分析; 7.结果解释与论文写作。医学科研设计的原则:1.对照原则:对照是比较的基础,要确定被试因素与实验效应的关系就必须设立对照。1〉要求:遵循均衡原则。 2〉意义:鉴别处理因素与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消除和减少试验误差。3〉形式、措施:历史、自身、相互、空白、标准对照、安慰剂对照。安慰剂:一种外形与实验药物完全相同但内容是无治疗效果的物质或用标准药物,不易识别。2.重复原则: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多次观察,即要求各组的实验单位都要有一定的数量,要考虑样本含量的大小。作用:控制试验误差和抽样误差。确定样本含量:可根据有关公式或表格估算。参考值: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研究人群中疾病的治愈率或有效率;显著性水平α;检验效能(1-β);合并标准差或合并阳性率;两个率或平均数显著差别时的最小差值。确定样本含量的方法:①两样本均数比较。②估计样本例数、计算检验效能和推算差值的公式。③样本拘束和总体均数比较。3.随机化原则随机抽样、随机化分组1〉概念:每一个受试对象都有相等的概率被分入各组。2〉意义:使组间非处理因素均衡一致,使不可控制的因素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影响较为均衡。 3〉方法:随机化数字表和随机化排列表。 4.盲法原则:1〉定义:临床试验中,如果试验的研究者或受试者都不知道试验对象分配所在组,接受的是试验措施还是对照措施,这种试验方法称为盲法试验。 2〉意义:为了有效地避免研究者或者受试者的测量性偏倚和主观偏见。3〉分类:单盲试验、双盲试验及双盲、双模拟试验。除开放性试验或某些不宜设盲的试验如外科手术、引起生活方式改变等干预试验外,如条件许可,均应采用盲法试验。双盲实验:执行医疗措施的医护人员和病人读不知道每个病人接受何种治疗,这样可以使医生对每个患者询问、检查同样认真负责、实事求是。4〉注意点:盲法的原则应自始至终地贯彻于整个试验之中。a、安慰剂:应与所模拟的药品在剂型,外形等方面完全一致,并不含有任何有效成份。b、胶囊技术:将试验药与对照药装入外形相同的胶囊中以达到双盲目的的技术。因改变剂型可能会改变药代动力学或药效学的特性,因此,需有相应的技术资料支持。c、药品编盲与盲底保存:由不参与临床试验的人员根据已产生的随机数对试验用药进行分配编码的过程称为药品编盲。随机数、产生随机数的参数及试验用药编码统称为双盲临床试验的盲底。盲底应一式二份密封,交主要研究单位的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和申办者保存。 d、应急信件与紧急揭盲:应急信件内容为该编号的受试者所分入的组别及用药情况。在发生紧急情况,由研究人员按试验方案规定的程序拆阅。一旦被拆阅,该编号病例将中止试验,研究者应将中止原因记录在病例报告表中。 e、揭盲规定:试验方案中,当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例数相等时,一般采用两次揭盲法。两次揭盲都由保存盲底的有关人员执行。5.均衡原则:齐同对比1>实验设计要求各处理组非试验因素的条件基本一致,以消除其影响,称为均衡。意义:在实验中,要求受试对象除了要观察的某种被试因素不同外,其他一切条件应尽可能与对照组相同或相近,以消除非被试因素对实验效应的影响。方法:了解总体分布的大致情况,找出影响实验结果的非被试因素,将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分层,再在分层的基础上,层内随机抽样进行实验对象分配。至于次要影响因素,按随机化原则处理。误差:研究所获得的实际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系统误差:在调查或测量中,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如方法不当)引起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随机误差:由于偶然的原因(如实验室的温度变化)引起的结果变化。偏倚:研究中(从设计到执行的各环节)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使得研究结果与真实值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导致错误的结论。分类①选择偏倚:在对样本进行研究时,入选的研究对象与总体之间的某些特征具有较大的差别,导致样本不能代表总体,因而使样本的研究结果与总体真实值之间有差别。方法:正确拟定观察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分层抽样;正确设立对照,贯彻随机化原则。②信息偏倚:对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观察或测量时存在频度和(或)强度的差异,其结果是错误地划分被研究对象的暴露(研究因素)和疾病的状态。分5类:回忆偏倚、暴露怀疑偏倚、诊断怀疑偏倚、说谎偏倚、诱导偏倚。方法:提高资料搜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盲法; 签订科研合同;检查依从情况;加强教育注意医 德;定期检查研究记录;对每种实验方法、诊断 标准重复判断一致性。依从性:研究对象对干预 措施的执行、服从态度,包括服药、接受调查、 回答问题等。提高依从性方法:1.统计实际服药 片占应服药片之比了解依从性的情况;2.观察药 物的副作用估计依从性的高低;3.测定体内的药 物浓度的水平来考核依从性;并将测定结果及时 反馈给患者以提高依从性;4.询问病人也可找到 线索,设法改进依从性。③混杂偏倚:混杂因 子存在时,在分析结果时可能错误地把某一因素 当成某一结果的原因,即是存在混杂偏倚。方法: 限制、随机化、配比、统计学处理(标准化方法、 分层分析、多因素分析技术)。配比控制混杂 偏倚的常用方法。指按照病例组(或暴露组)人 群混杂因素的分布情况选择对照组人群,使得对 照组的常见混杂因素分布与病例组(或暴露组) 相同。配比又分为个体匹配和频数匹配两种方法。 方差分析:基本思想:将全部观察单位的总变异, 按照需要和设计分成两个或以上的组成部分。其 自由度也分享应的部分,每部分表示一定的意义, 其中至少有一部分表示各组均数间的变异,一部 分表示误差。应用条件:随机样本、正态总体、 方差齐性。方法:完全随机设计:总=组间+组内 随机区组设计:总=处理+单位+误差拉丁方设 计:总=处理+行+列+误差。实验性研究:概念: 采用随机化分配的方法,将来自总体的代表性样 本(研究对象)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然后接 受相应的实验措施,在一致的条件下观察,并用 客观的效应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试验措施的 效果评价。临床试验: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和 评价干预及对照措施疗效的前瞻性研究。特点: 实验措施分组(研究者决定,遵循随机化原则) 研究的真实性高(有效控制了选择和混杂偏倚) 有效控制人为因素的影响(盲法、安慰剂)。多 因素设计类型:析因设计:将两个或多个因素的 各水平分别组合,交叉排列惊醒实验的实验性研 究。可检验每个因素各水平间的差异及各因素间 的交互作用。特点:工作效率高,计算量大。交 叉设计:样本分配按异体配对方式,用两种处理 先后交叉进行观察,即在前一处理作用完全消失 后给与另一处理,最后比较分析。是RCT的一种 特例,要用盲法,适合某些病程较长的疾病。缺 点:两次实验之间要有间隔。优点有:节约样本 含量;能够控制时间因素及个体差异对处理方式 的影响;均等地考虑了每个患者的利益。正交设 计:按正交表和相应的交互表进行设计,对多因 素多水平进行非全面实验设计,不仅能了解各因 素的作用程度,还能知道各因素存在的低阶交互 作用,找出诸因素各水平的最佳搭配。特点:整 体考虑,综合比较,避免了析因设计的全面试验 工作量大的弊病。步骤:①确定观察指标②拟定 可能影响观察指标的因子和水平③根据所拟定的 因子以及打算要分析的各因子间的交互作用作表 头设计④按设计要求进行试验,收集数据⑤对数 据作方差 分析,获 得结论。 重复测量 设计原 则:对照、 随机、盲 法。完 全随机设计概念:用随机化方法将受试者随机 分配为几组,然后依实验的目的对各组实施不同 的处理。优点:简单易行,统计分析简单,医学 科研中最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适应面广,不论 组数、不论样本间含量等或不等,均可采用缺点: 要求实验单位间有较好的同质性,需要注意在小 样本实验时,受试对象完全按随机分配,可能造 成较大的抽样误差,因此,设计的效率低于配对 设计,从而要求样本含量相对较多。配对设计: 条件相同才能配对。配伍组设计(随机区组设 计)。概念:按照一定的条件,将几个条件相 同的受试对象划成一个配伍组或区组,而后在每 个区组内部按随机原则,将每个受试对象分配到 各组,对每组分别施与不同的处理,然后对其结 果进行方差分析。缺点:区组单位数与处理数相 同,不能有缺失值。优点:区组内各单位有较好 的同质性,减少误差,提高试验效率。拉丁方设 计三因素的水平数是相等的。随机对照试 验设计(RCT设计) RCT将研究人群随机分为试 验组与对照组,将研究者所控制的措施给予试验 人群后,随访并比较两组人群的结果以判断措施 的效果。特点:①主动干预试验措施②前瞻性③ 试验同步,条件一致④结果到结束才获得。原则: 实行盲法实验;有足够的样本例数;随机化分组; 保持组间的均衡性。序贯试验设计对试验 对象逐个试验、逐个分析,一旦得出结论就立即 停止的试验。具有减少样本含量的特点,常用于 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研究。较快获得结果。医学 调查研究方法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计划:调 查计划,整理分析计划。调查方法:普查;抽样 调查;典型调查;病例对照调查;定群调查。横 断面研究定义: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 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定时间内 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 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特点:开始时一般 不设有对照组;特定时点;在确定因果关系时受 到限制;对不会发生改变的暴露因素,可以作因 果推论;在一定条件下用现在的暴露(特征)来 代替或估计过去的情况。 分类:普查;抽样调查(单纯随机抽样;系统 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前瞻性研究:由 因索果定义:选定可能的暴露危险因素,追踪 观察暴露与未暴露人群的发病结局,从而判断暴 露与疾病的关联。方法:从人群中抽出一定的 研究对象,按目前或过去某个时期内是否暴露于 危险因素或不同的暴露水平,而将研究对象分成 不同的组,比较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显著,就 可以估计暴露于发病及死亡间的联系。优点:偏 倚较小,结果可信。缺点:所需观察的人群样本 很大,观察时间长,花费大,影响可行性。偏倚: 选择、信息、混杂、随访偏倚。资料分析指标: 率:发病率IR,死亡率MR,标准死亡率SMR。关 联强度:RR相对危险度AR特异危险度。 ARP特 异危险度百分比PAR人群特异危险度。队列研 究---属于前瞻性研究特点:①设立对照组②由 因及果(前瞻性)③属于观察法④能确证暴露与 结局的因果联系。设计方法①确定研究目的②选 择研究方法③研究对象的选择④资料搜集和随访 (基线资料的获取、随访的对象和内容、观察终 点和终止时间、失访及其处理)⑤质量控制。队 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原则及来源研究对象是人 群,一个范围明确的人群。包括暴露组和对照组。 原则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必须有可比性,非暴 露组应该是除了未暴露于某因素之外,其余各方 面都尽可能与暴露组相同的一组人群。暴露人群 包括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特殊人群包括有组织 的人群团体、职业人群和特殊暴露人群等。对照 人群分为内对照、外对照、总人口对照和多重对 照。回顾性研究:由果溯因定义:从某种欲 研究的疾病出发,去回顾探索危险因素的既往暴 露史,从而判断关联。优点:省时、省力、出 结果快。缺点:因资料积累时受研究者控制, 所以内容上未必符合要求。偏倚:选择、信息 (回忆偏倚)、混杂。率:AR 关联性:比值比 OR:病例组暴露与对照组暴露的比值,OR>1,暴 露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越大,关联性越强。 病例对照研究----属于回顾性研究定义:选定 一组患有某病的病人,再按某种条件(如年龄、 性别…)选一组健康人或未患该病的其他病人, 调查两组人既往某些因素的暴露史,如某种暴露 的频率和数量在两组间无差别,那么这一暴露与 该病无联系,否则则有联系。特点:优点①简 便,省时、省力、费用低,效率高;②适宜发病 率很低的疾病病因研究;③可研究一种疾病与多 种暴露的关系;④可初步验证已明确的病因假设, 亦可广泛探索众多因素与某种疾病的关系,用以 建立病因假设。缺点:①容易受偏倚的影响;② 不能得到疾病的发病率;③在病因研究方面说服 力有限。应用:病因学研究、预防和治疗的研 究、预后研究。队列研究和病理对照研究的区 别与关联区别: 1>.观察人数与完成时间:病 例对照研究需要观察的人数较少,时间短,不需 随访。 2>.研究因子的数目:病例对照研究在一 个研究中可同时调查多个因子与一种疾病的关 系。队列研究则可同时调查一个因子与多种疾病 的关系。对于一种危险作用广泛的因子,只有通 过前瞻性队列研究才能全面揭露其效应,特别是 长期健康效应。 3>.发生偏倚的可能性:⑴选择 偏倚:病倒对照研究发生选择偏倚的可能较大。 队列研究也有可能发生。⑵信息偏倚:病例对照 法需要被调查者回忆过去对若干因素的暴露史, 出现回忆偏倚的可能较大;队列研究因随访时间 较长,可能出现失访偏倚。4>.率与联系指标: 病例对照研究一般不知道总人口中的病例数和未 病者人数,所以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RR和 超额危险度。但可计算OR、 PAR。病例对照研究 虽可判断暴露与疾病之间是否存在有统计学上的 联系,但不易作出有因果联系的结论。从前瞻性 队列研究结果较易作出是否有因果联系的结论, 其说服力仅次于实验研究结果。联系:一般把 病例对照研究用于筛选可疑病因,建立假设,作 为病因研究的第一阶段,而把队列研究用于检验 假设,作为第二阶段。新近的趋势是主张在队列 研究中嵌进一个病例对照研究,以兼取两者之长。 但实际上仍须很大的规模,一般难以做到。诊 断性试验定义:一种准确、安全、简便易行的 新法代替或淘汰诊断旧法的实验性研究。设计步 骤:①确定金标准②选择研究对象③同步盲 法测试金标准医学界公认的最可靠的、准确度 相当高的诊断方法,作为比较的统一标准,能正 确区分有病与无病或阳性与阴性。指标:1〉可 靠性指标2〉真实性指标:会计算①敏感度SN=A/ (A+C)真阳性率,指筛检方法将实际有病的人正 确判为患者的比例。②特异度SP=D/(B+D)真 阴性率,指筛检方法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判定为 非患者的比例。③似然比LR=真阳性率/假阳性 率=真阳性率/1-真阴性率④Youden指数:一个 诊断方法的正确诊断指数。可用于比较两个诊断 方法,它表示诊断方法的真实度。Yi=(灵敏度 +特异度)-1= a/(a+c) + d/(b+d)-1⑤一致 率=(a+d)/(a+b+c+d)SN+假阳性率(误诊率) =SP+假阴性率(漏诊率)=1。论文资料 的处理:1.围绕论文题目的假说集中取舍材料; 2.保持材料之间的层次及内在联系; 3.科学的处 理阴性和不显著材料。格式及内容前置部分 题目特色:与众不同;新意:突出创造性;切 题:对象、干预措施、结果;具体:不夸大;简 明:<20字, 一般不加副标题;勿用化学结构式、 非习用缩略语与符号。 署名凡参与了研究的实质性工作者,都具有 作者资格,仅筹集资金、收集少量资料、提出一 般性的建议或仅为有关的主管领导,都不足以成 为作者,但可在文末对他们予以致谢按贡献大小 排列,应征得同意,第一作者是主要负责者。摘 要简短,有相对独立性,可单独引用,但应包 括关键性资料和数据,力戒空泛。目的是便于读 者概略的了解全文内容。<300字(结构式)目的、 材料与方法、结果、结论。目的(可简要交代研 究的背景);基本步骤(包括材料及方法,如研究 对象选择、分组方法、观察和分析的方法)。主 要的结果和发现(应尽量提供具体的数据及其统 计学意义);主要的结论及其意义(着重描述有创 新或较重要的内容)关键词能代表文章主要 内容或主题的词或词组 3-5个。正文部分引 言研究的动机、目的、内容和意义,可适当介 绍背景和理论依据。开门见山、引人入胜、实事 求是、精练(一般<300字)。材料与方法说 明研究所用的材料、方法和研究的基本过程,以 便读者了解论文的研究设计的可靠性,也为别人 重复提供资料①研究对象;②研究方法;③实 验因素;④效应指标;⑤统计方法。结果核 心部分指标明确可靠,数据准确无误,文字描 述言简意明,图标设计正确合理,由此引出推理 和结论。一般资料(基线资料):例数、年龄、性 别、分期、病理等研究结果:文字、数字、表、 图、照片。例数前后呼应、流失者的说明与分 析、副反应、并发症、法定计量单位、注意有效 数字、精确度的一致、图表必要的文字解释。讨 论对结果进行解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可靠 性;分析内在的联系、规律、现象;探讨其机制, 上升到理论;额外的发现;副反应、并发症的分 析;与其它结果的比较;推广范围、可行性;临 床意义、结论;不足、可改进之处;进一步研究 方向。致谢不一定要,应征得书面同意。参 考文献

(一)在我国能引起肝脏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华枝睾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卵、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斯氏狸殖吸虫童虫、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似蚓蛔线虫成虫异位寄生于肝胆管。 (二)在我国能引起肺脏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卫氏并殖吸虫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卡氏肺孢子虫滋养体和包囊、旋毛形线虫、钩虫和似蚓蛔线虫幼虫游移至肺。 (三)在我国能引起眼损伤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曼氏迭宫绦虫裂 头蚴、蝇蛆、结膜吸吮线虫成虫。 (四)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哪些?其贫血机制有何不同? 在我国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有钩虫、疟原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 钩虫贫血机理①钩虫口囊内有钩齿或板齿咬附、破坏肠粘膜并吸血。②钩虫吸血时,分泌抗凝素,加重血液的丢失。③因钩虫寄生造成人丢失的血量,为吸血量、移位伤口渗血量、咬附点渗血量和偶尔肠粘膜大面积渗血量的总和。每条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每日所致失血量为0.14~0.4d,而美洲板口线虫为0.01~0.1m1。④钩虫破坏肠粘膜,影响营养成分的吸收,加重贫血的发生。⑤宿主全身营养不佳时,虽有少量钩虫寄生,也可出现贫血。 疟原虫贫血机理①疟原虫直接破坏,每完成一个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周期,就破坏大量红细胞,以恶性疟原虫破坏红细胞为重。②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的能力增强。③免疫溶血。④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杜氏利什曼原虫贫血机理①脾肿大,脾功能亢进,破坏血细胞能力增强。②免疫溶血。③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 (五)在我国能引起脑部损害的寄生虫有哪些?各是由哪个阶段造成的? 刚地弓形虫滋养体(速殖子)、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疟原虫(脑型疟主要由恶性疟原虫引起,而间日疟偶发)红细胞内期、卫氏并殖吸虫童虫和成虫、日本血吸虫虫卵、细粒棘球绦虫棘球蚴、链状带绦虫囊尾蚴、旋毛形线虫幼虫。 (六)粪便检查时,主要能发现哪些寄生虫卵? 似蚓蛔线虫卵、钩虫卵、毛首鞭形线虫卵、日本血吸虫卵、卫氏并殖吸虫卵、华枝睾吸虫卵、布氏姜片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 (七)人粪处理不当能引起哪些寄生虫病的流行? 蛔虫病、钩虫病、鞭虫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肝吸虫病、肠吸虫病、猪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牛带绦虫病、微小膜壳绦虫病、阿米巴痢疾、贾第虫病、隐孢子虫病、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八)在人肠道内寄生的寄生虫主要有哪些? 似蚓蛔线虫、钩虫、毛首鞭形线虫、蠕形住肠线虫、旋毛形线虫、布氏姜片吸虫、链状带绦虫、肥胖带绦虫、微小膜壳绦虫、曼氏迭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

2020医院科研工作总结 2020医院科研工作总结 尊敬的领导您好: 工作是快乐的源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只有时时刻刻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才能体现个人的价值所在,生活也会因此发出光彩!过去的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收获的一年。下面就对我一年来的工作作个简单的总结: 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关心国家大事。积极参加园里组织的各项政治活动,认真深入的学习马列主义的理论知识和江泽民同志的 '三个代表'的先进思想,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意义。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还从广播、报纸中了解当今的国际政治形势,社会动态及党中央的指导方针等。能深刻认识到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时刻关注党的十六大的动态以及及时学习十六大的精神。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加强本身的道德修养。坚持贯彻落实《**人民医院工作规程》。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遵守执行医院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同志,做到爱院如家,爱岗敬业。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充分

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认认真真做好科室工作,并能主动干、主动管、见事做事、从不计较个人得失。 新病房综合楼全年正在建设,由于参建单位太多,交叉施工也多,所以问题也很多,尤其是年终阶段,要竣工验收,我要更加认真负责的监督协调,甚至加班加点到深夜,积极组织协调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让工程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加快施工进程;最终在20xx年底完成了各个项目,组织了竣工验收,顺利投入了使用。 由于新病房综合楼刚投入使用,该楼功能又比较齐全,其中事物在与人结合的时候难免会有很多磕磕碰碰,不尽人意,因此很多时候亦需要加班加点去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便一线人员正常使用而更好的为病友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要更严格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积极进取、发扬优点、开拓创新、争取更大的进步! 2020医院科研工作总结 医大二院在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哈医大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带头人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注重改变管理理念,积极开拓创新,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培养科研梯队,加强设施建设,使我院科研工作即拥有了自己的特色,又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管理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科研环境

科研设计 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下面哪项不是实验性研究的优点: A. 可比性好,基线一致 B. 应用的普遍性好 C. 防止选择性偏倚好 D. 高质量的实验性研究是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 2)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最佳分配比例是: A. 1:1 B. 2:1 C. 1:2 D. 3:2 3) 下面对于选择研究对象需遵循的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A. 选择对干预措施有效的对象 B. 选择预期发病率较高的对象 C. 选择干预对其影响较大的对象 D. 选择能将实验坚持到底的对象 4) 下面对类实验研究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备有人为地施加影响因素的特点 B. 同实验性研究的根本区别是:或者没有相等的对照,或者不是用随机的原则分的组 C. 类实验性研究的最大优点是在实际人群中进行人为干预因素研究的可行性高 D. 类实验性研究在回答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时,比实验性研究的可信度高 5) 双盲实验中不知道病人所用药物是试验药还是对照药的是: A. 研究者 B. 病人 C. 监查员 D. 以上均是 6) 实验设盲是为了避免: A. 医生的偏性 B. 病人的偏性 C. 评定者的偏性 D. 以上均是

论文材料的搜集一共6道题,每页6道题 单选类型试题: 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属于: A. 参考数据库 B. 全文数据库 C. 语言数据库 D. 压缩数据库 2) 目前世界上最大和最广泛使用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是: A.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CDMD) B. 万方学位论文 C. ProQuest博硕士论文数据库 D. 中国知网 3) 文献检索时应当先检索: A. 电子文献 B. 印刷版文献 C. 中文文献 D. 英文文献 4) 资料搜集时应注意: A. 正确确定检索途径 B. 检索课题主题概念的提取要准确、全面 C. ?检索策略要适时地加以调整 D. 以上都是 5) 国内最大型的学术期刊数据库为: A. 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 B.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 C. 万方数字化期刊 D. 中国知网 6) 百科全书属于: A. 检索类工具书 B. 参考性工具书 C. 语言性工具书 D. 管理性工具书

人体寄生虫学 总论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一)、寄生虫对宿主的致病作用 A.掠夺营养;B、机械性损伤;C、毒性反应;D、超敏反应。 (二)、宿主对寄生虫的免疫作用 1、先天性免疫 2获得性免疫:1)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 2)消除性免疫 三、寄生虫的流行与防治 (一)寄生虫流行的基本环节 1、传染源:寄生虫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2、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 (二)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因素:自然,生物,社会。 (三)寄生虫的流行特点:地方性;季节性;自然疫源性。 (四)寄生虫病的特点: 1、异位寄生; 2、幼虫移行症:幼内脏虫移行症;皮肤幼虫移行症; 3、慢性感染和急性感染 (五)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和消灭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者 医学蠕虫学 第一章线虫 第一节似蚓蛔线虫 一、形态 1、成虫:长圆柱形,形似蚯蚓 雌虫:较大,长20-35cm,尾直 雄虫:较小,长15-31cm,尾端向腹面弯曲

从MHCⅠ/Ⅱ类相关因子探讨针灸对带状疱疹的免疫逃避作用 学号:12007076 姓名:李建伟专业:中医外科学 (一)研究内容、研究目标、以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研究内容 课题以VZV免疫逃避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感染病毒细胞免疫识别的MHCⅠ/Ⅱ类基因抑制为切入点,围绕IFN-γ和参与免疫逃避的的两条主要途径,有目的地观察IFN-γ和相关基因CⅡTa、Stat1α、Jak1、Jak2、MHCⅠ、MHCⅡ的表达量、分布及变化规律,进一步检测CⅡTamRNA、MHCⅠmRNA 、MHCⅡmRNA的表达变化以及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动态变化,并对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及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说明调节VZV病毒感染的免疫逃避机制是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减轻疼痛和后遗症的关键。且明确针刺与放血作用机制的差异所在。 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研究内容: (1)皮损组织病理学观察。 (2)镜检: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白细胞、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3)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4)免疫组化法ABC染色法检测:皮损组织IFN-γ、CⅡTa、Stat1α、Jak1、Jak2、MHCⅠ、MHCⅡ、蛋白的表达及分布规律。 (5)western blot检测:皮损组织IFN-γ、CⅡTa、Stat1α、Jak1、Jak2、MHC Ⅰ、MHCⅡ蛋白量的表达。 (6)RT-PCR法检测:皮损组织CⅡTamRNA、MHCⅠmRNA 、MHCⅡmRNA。 2.研究目标: 2.2.1旨在明确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减轻疼痛和后遗神经痛,与调节MHCⅠ/Ⅱ类相关基因、蛋白的分布及表达关系,为针灸治疗免疫逃避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2.2.2通过比较针灸与传统抗病毒药物的作用差异,为解决带状疱疹病毒耐药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2.2.3旨在明确针刺与放血在治疗疱疹作用机制中的差异。

医院科研工作总结 医院科研工作总结 医院科研工作总结医院科研工作总结首先,袁洪副院长以“加快医院科研及学科建设发展”为题作了湘雅三医院科研学科工作汇报。报告中,袁洪副院长首先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医院科研、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201X年工作重点及目标。总体目标主要体现在“新增省部级工程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申报省部级创新团队”“新增省级重点学科”“力争科研项目经费、SCI论文数及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的突破”等几个方面。工作重点在于启动医院重点学科建设,新一轮省级重点学科申报及建设工作;科技平台、课题、专利及成果申报;完善科技评估体系及科室科研考核办法;加强优秀青年科技者培养,设立青年基金;加强医院实验中心的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紧接着,袁洪副院长又做了题为“加快组织临床与基储医学与工科结合的科研团队的实施方案”的报告,分别就“创新团队建设”“特色基地建设”“加强学科交叉”等做了阐述。最后,袁洪副院长还指出了医院目前大团队意识、科研管理能力不强、思路欠清晰等问题。希望学校科学研究部重视湘雅三医院科研工作的开展,将湘雅三医院作为临床与基储医学与工科、文科结合的试验田。 接下来,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8位主任、副主任分别做了简短发言,对湘雅三医院科研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鼓舞,同时也指出了医院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随后,院长陈方平发表了讲话,他说道:湘雅三医院建院时间短,实力相对较弱,要发挥比较优势、走差异化道路;要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强化理念,争创特色型、服务型、效率型的三型医院;要坚持六抓六提升及医院“十二.五”发展的三大重点工程建设;要建立学科、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的大思维;要创新思维、强调“大湘雅”“大医学”的概念;要坚持鼓励学科交叉,形成大团队,整合优势去参与竞争。最后,陈院长还表示“湘雅三医院很年轻、很有活力,前进的欲望非常强烈,希望学校继续支持,经常指导湘雅三医院的科研工作”。 党委书记罗爱静在会上说,我们要在科技会议精神及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开拓工作思路,转变观念,切实加强学科、资源整合;各学科主任要把学科交叉整合的理念深深植入大脑;做到科研与临床、人才培养相结合。同时,她还对学校科研部的支持、医院医技工作者的努力和科研管理部门的工作表示了感谢,并希望医院科研部门、人员要加强与学校科研部的联系,积极汇报医院科研进展,希望湘雅三医院的科研、学科、人才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会议的最后,中南大学科学研究部项目处副处长李启厚以“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做好重大项目、成果的设计与组织”作了专题讲座。他主要就科技奖励与重大项目的设计与组织两个方面作了讲座,首先,他介绍了国家科技奖励的分类情况,并详细阐述了争取这些奖励的方法策略,即“重点突破,集中力量闯三关”。所谓“闯三关”就是要特别注重三个方面——申报材料、专家、答辩材料。另外,他还指出了目前医院在这三个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申报材料上报不及时、不重视专家邀请、不注重答辩人才的培养等。李启厚副处长还结合湘雅三医院的实际总结出了湘

《医学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第一章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及思维方式 一、掌握内容 1、医学科学实验研究的程序 ⑴科研选题 ⑵实验设计 ⑶实验实施 ⑷数据资料处理,得出结论 ⑸撰写论文、申报专利或转化成生产力等 2、选题的原则 ⑴科学性 ⑵创新性 ⑶适用性 ⑷可行性 3、实验设计的原则 ⑴对照原则 ⑵随机化原则 ⑶重复原则 ⑷盲法 二、熟悉内容 1、医学科学研究的类型及其特点 ⑴基础研究 ⑵应用研究 ⑶实验发展 2、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 ⑴研究问题的提出 ⑵假设的建立与设计 ⑶科学实验与验证 ⑷实验结果的分析、综合与处理 ⑸建立新的理论或实际应用与推广 3、医学科研选题种类 ⑴调查研究 ⑵实验观察 ⑶资料分析 ⑷经验体会 4、临床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对照组的盲实验问题 ⑵动物实验结果与临床应用问题 ⑶安全性与伦理道德问题

三、了解内容 1、医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大前沿领域 ⑴人类基因组计划 ⑵ DNA芯片技术 ⑶克隆技术 ⑷组织工程 ⑸朊病毒 ⑹蛋白质组学 2、医学科学研究思维方式 ⑴创造性思维的特点、①独立性、②连续性、③多向性、④跨越性、⑤综合性 ⑵直觉—模型 ⑶归纳—演绎 ⑷想象—验证 ⑸相似思维 ⑹求异思维 ⑺系统思维 第二章实验的基本要素及误差控制 一、掌握内容 1、医学实验的基本要素 ⑴处理因素、①处理因素的数目与水平、②处理因素的标准化、③混杂因素及其控制 ⑵实验对象 ⑶实验效应 ⑷选择指标的依据、①客观性、②特异性、③灵敏性、④精确性 2、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特点 3、误差的控制 ⑴随机化 ⑵均衡化 ⑶交叉的原则 ⑷重复实验 二、熟悉内容 1、误差的类型及其控制 ⑴抽样误差 ⑵感官误差 ⑶条件误差 ⑷分配误差 ⑸非均匀性误差 ⑹顺序误差 ⑺过失误差 ⑻估计误差 三、了解内容 1、实验类型

保虫宿主(reserboir host):有些寄生虫即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体内的寄生虫在一定条件下可传给人,从流行病学角度上看,这些动物称保虫宿主。(例子:日本血吸虫的保虫宿主为牛、羊、鼠)。幼虫移行症(larva migrans)一些蠕虫侵入非正常宿主人后,不能发育为成虫,长期以幼虫状态存在,在皮下,组织,器官间窜扰,造成的局部或全身病变;分为内脏幼虫移行症和皮肤幼虫移行症;其共同特征是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中丙球蛋白及IgE水平升高。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过程中发生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到生态习性、行为的一系列变化。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不完全变态(Hemimetabolism):昆虫发育过程不需要经历蛹期。世代交替(alternation of generation):需要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交替进行才能完成生活史的现象。中间宿主 .... (intermediate host):指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亦称储存宿主,指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也可寄生于脊椎动物,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将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在流行病学上将这些脊椎动物称之为储存宿主 或保虫宿主。转续宿主( ..... paratenic host )有些寄生虫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 为成虫。这种非适宜的宿主称为~。机会致病寄生虫 .......(opportunistic parasite):某些寄生虫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虫体出现异常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称之。如弓形虫、微小隐孢子虫。共栖 ( commensalism ):两种不同的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既不受益,也不受害,此种现象称为共栖。鮣鱼与鲨鱼,海葵与寄居蟹。互利共生( mutualism ) :两种生 物共同生活,双方互相依靠,彼此受益,称为互利共生。河马与小鸟。寄生 ..(parasitism):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受益者称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称为宿主(host)。。机会致病性寄生虫:某些寄生虫在健康的人体内寄生时,通常不表现明显致病性,但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则可出现异常增殖且致病力明显增强,引起人体急性感染或严重发作,甚至死亡。这类寄生虫称为机会致病性寄生虫。 寄生虫生活史 ......:是指寄生虫完成一代的生长、发育与繁殖的整个过程。包括寄生虫侵入宿主的途径、虫体在宿主体内移行、定居及离开宿主的方式,以及发育过程中所需的宿主种类(包括传播媒介)和内外环境条件等。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钩虫病、黑热病。 寄生虫对宿主的损害:1、掠夺营养2、机械性损伤3、毒性与免疫损伤。 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1、全部清除寄生虫,并具有抵御再感染能力。2、部分清除寄生虫,并具有部分抵御再感染能力。3、不能有效控制寄生虫,寄生虫发育并大量繁殖。导致寄生虫病。 寄生虫感染 .....(.parasitic infection):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或长或短一段时间,若不引起明显的临床表现,这种现象称为寄生虫感染。有明显临床表现的寄生虫感染则称为寄生虫病。 感染阶段(infection stage):寄生虫生活史中能使人体感染的阶段,又称感染期。 异位寄生 ....(ectopic parasitism):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器官、组织内寄生,这种寄生现象称为异位寄生。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parasitic zoonoses):有些人体寄生虫病可以在人与动物之间自然的传播,这些寄生虫病称之。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有黑热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姜片虫病、囊虫病、包虫病、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旋毛虫病和广州管圆线虫等。 自然疫源性:不需要人的参与而存在于自然界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具有明显的自然疫源性。伴随免疫(concomitant immunity):宿主感染蠕虫后对再感染产生不同程度的抵抗力,这种免疫力能作用于再次感染的幼虫或童虫,而对初次感染的成虫无杀伤作用,这种不完全非消除性免疫称伴随免疫,如血吸虫。 终宿主(definitive host):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医院科研处工作总结 医院科研科总结 医大二院在党委和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在哈医大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下,在学术带头 人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科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注重改变管理理念,积极开拓 创新,努力营造科研氛围,培养科研梯队,加强设施建设,使我院科研工作即拥有了自己的 特色,又为今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管理制度创新,营造良好科研环境医院根据生物医学发展趋势,利用“大科学”的管理理念,实现院科技发展战略的转型, 确定了医院科技优势学科和领域;改变原有的科研运行体制,制定或修订一系列科研管理规 定和办法。修订的指导思想就是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条例细则具有可操作性和前瞻性,加

大奖励力度,重点向科研第一线的人员倾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 1、为了鼓励全院科技人员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进一步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 性,奖励在科研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在院科技人员,争取高层次的科研课题,获得高水平的科 研成果,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著,推动我院科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于xx年制定了“院科 研奖励暂行规定”,xx年又进行重新修订。 2、为了加强学术交流,使科技人员了解科研发展趋势、掌握前沿热点、开展深入研究、 提高学术水平,进一步规范外出参加学术会议的管理,于xx年重新修订了“外出参加学术 会议管理办法”。

3、为了促进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增强医院的科研实力,提高我院学术水平,于xx 年重新修订“哈医大二院论文管理办法”。同时为使全院科技人员更好的了解医学科技期刊, 同时也为更准确、全面反映我院科技人员的水平,促进学科的发展,配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 岗位考核,编写“哈医大二院论文发表核心期刊简介”,全书共分18类,收录436种期刊, 约15万字。 4、为了提高我院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促进信息交流,扩大学术活动的范围,促进我 院学术水平的提高,于xx年制定“院学术活动管理办法”。 5、为了实现我院“建设世界水平的医院”的目标,确保“十一五”期间取得一批标志

人体寄生虫学 一、定义 医学寄生虫学也称人体寄生虫学。是研究与人类健康、疾病有关的寄生虫的科学。包括医学原虫学、医学蠕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二、主要概念 1、共生:两种生物之间的共同生活方式 2、片利共生(共栖):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既不获利,也不受害。 3、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存,共同受益,这种关系称为互利共生。 4、寄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获利,而另一种生物受到损害,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5、寄生虫:寄生生活中获得利益的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等低等动物。 6、宿主:在寄生生活中被寄生虫寄生,提供寄生虫营养和居住场所,并受其伤害的人或动物为宿主。 7、终宿主: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8、中间宿主: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9、保虫宿主(储存宿主):作为人体寄生虫病传染源的受染哺乳动物。 10、转续宿主:寄生虫的非正常宿主。 11、生活史: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发育、繁殖的整个过程称为寄生虫的生活史。 12、感染阶段:寄生虫侵入宿主体内后能继续发育和/或繁殖的发育阶段。 13、带虫者:体内带有寄生虫而未表现临床症状的人。 14.寄生虫:一类失去外界自由生活能力,暂时/永久地寄生在另一生物的体表/体内,获取营养, 给被寄生物带来损伤的低等动物 15.带虫免疫:人体感染某些原虫后,产生一定的保护性免疫力,这种免疫力可杀伤体内大部 分原虫,但还不能彻底消灭,体内仍存有少量原虫,并对再感染的原虫有一定抵抗力,无虫 体免疫力消失,这种免疫现象称带虫免疫 10.带虫者:寄生虫进入人体,可在体内长期生存,把这种人称为带虫者 11.隐性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感染某些寄生虫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用常规的病原学诊 断方法不易查到病原体,称为隐性感染 12.夜现周期性:微丝蚴白天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晚则出现于外周血液的现象 13.疫水:疫水是指被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以及寄生虫所污染的,具有传染性的水源 14.变态:从卵变为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行为和本能的 一系列变化的总称。 15.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16.不完全变态卵——若虫——成虫 17.伴随免疫:初次感染血吸虫后,体内活成虫产生特异性免疫,对己存在体内的活成虫不 起作用,但可杀伤入侵的早期童虫,这种现象称为伴随免疫 18.机械性传播: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表或体内,无发育无繁殖(数量/形态不变),虫媒 对病原体只起传递运载作用 19.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需在一定种类节肢动物体内发育至感染期或(和)繁殖至一定数 量后才能传播给宿主 20.免疫逃避:在免疫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可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统识别,而存活、寄生 21.旅游者腹泻: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主要寄生于人体的小肠上部,引起腹疼、腹泻和吸收 不良的症状,此病在旅游者中多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