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问题讲课教案及例题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问题讲课教案及例题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问题讲课教案及例题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问题讲课教案及例题

教师:______ 学生:______ 时间:_____年_____月____日____段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1.

液体对不同形状容器底部的压力问题 2.如何正确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3.如何正确求出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压强问题

二、授课内容:

一.课前复习: 1.压力的概念 2.液体压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注意:如果学生回答的不是很好一定要强调一遍答案的内容,并出相似的例题练习十分 压力:是指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方向与物体的受力面垂直并指向被压物体, 作用点在被压物体的受力面上 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除了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外,还对“限制”它流动的侧壁产生压强。固体则只对其支承面产生压强,方向总是与支承面垂直。

(2)在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3)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P=ρgh 。可见,液体压强的大小只取决于液体的种类(即密度ρ)和深度h ,体

的质量、体积没有直接的关系。

(4)密闭容器内的液体能把它受到的压强按原来的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

练习题.如图13—14所示的四个碗中均盛满水,用力的示意图表示了碗壁上所受的压力,大体来说,其中正确的应该是

答案:C 解析:根据压力的概念,注意方向和作用点

二。液体对不同形状容器底部的压力问题(先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思考一下这个问题,然后老师给出答案 并讲解

1.在圆柱形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容器横截面上下不均匀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等于液体的重力。 讲解内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如图2所示,是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装有密度为ρ、深度为h 的液体,底面积均为S 。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ρgh ,所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 =pS =ρghS 。液体的重力为G = mg =ρgV 。所以,比较各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小F 与液体重力G 的大小,只需要比较Sh (容器的底面积和高

龙文学校个性化辅导教案提纲

的乘积,即图2中两竖直虚线间所包围的体积)与V(液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即可。图甲为口大底小的容器,Sh<V,所以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即F<G;图乙为柱状容器,Sh=V,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即F=G;图丙为口小底大的容器,Sh>V,所以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即F>G。可见,容器的形状不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与所装液体的重力大小关系就不一样。

你还可以这样理解:甲容器口大底小,对液体提供向上的支持力的,不仅仅是容器底部,周围侧壁对液体也提供向上的支持力,这就减轻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使F<G。乙容器的侧壁对液体也有作用力,但方向是水平的,不能减轻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所以F=G。丙容器的侧壁对液体的力的方向向下(依据:压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垂直),使容器底部不仅承受液体的重力,还要承受侧壁对液体向下的压力,使F>G。

由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并不一定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

例1(2007年山东省中考试题)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空玻璃杯,它的底面积为0.01m2,它对桌面的压强为200Pa。在玻璃杯中装入1kg水后,水对杯底产生的压强为900 Pa,求水的深度;并通过计算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是图3中(a)(b)(c)的哪一种?(水的密度ρ=1.0×103kg/m3,取g=10N/kg)

评析:题目主要考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所盛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因为容器的形状不一定为柱形,所以不能根据水的质量求深度,可以根据p=ρgh求解。而要推测出玻璃杯的大致形状,必须根据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所盛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答案:水的深度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容器内水的重力

因为F

例2.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和压力三种情况的大小。

二.总结如何正确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

1.先根据p=ρgh 求出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2.再根据F=PS求出液体多容器底部的压力

练习一.如图4,平底茶壶的质量是400g,底面积是40cm2,内盛0.6kg的开水,放置在面积为1m2的水平桌面中央。试求:⑴水对茶壶底部的压力;⑵茶壶对桌面的压强。

解:⑴∵茶壶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水对茶壶底的压力F1=G水=m水g=0.6×10=6 (N)

⑵茶壶的重力G壶=m壶g=0.4×10=4(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2=G水+G壶=6+4=10(N)

茶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你认为上述解题过程中有无错误?如有错误,请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加以订正。

解答:第一处错误:根据上述所讲内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答案为:4.8N。第二处错误:受力面积应是茶壶的底面积,答案:2500 Pa

练习二:如图3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液面高度h

=O.8m;

1

=0.6m,容器中的液体密度为1.2×103kg 容器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0.1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

2

/m3,则液体对容器顶部的压力为 N。(g取10N/kg)

解析:此题中产生压力的深度为h1-h2根据公式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求出压力。答案为:240N

三: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问题(如果上述内容学生接受的好,可以延伸这个问题,接受的不好,此嫩荣就要留到下节课讲)

例(2007年四川省绵阳市中考试题)如图4所示,一开口的杯子,装上8 cm高的水后,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杯子内部底面积为50 cm2,外部底面积为60 cm2;杯子装上水后的总质量为0.6 kg。(g取10N/kg)

求:(1)水对杯底的压力(2)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评析:水对杯底的压力是液体的压力压强问题,它取决于水的密度、深度和水的底面积(即杯子内部底面积);杯子对桌面的压强是固体的压力压强问题,它取决于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的受力面积。其中杯子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力。

答案:(1)先求水对杯底的压强

再求水对杯底的压力

(2)先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力

再求杯子对桌面的压强

总结:当求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和压力问题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力。

在求压强时一定要注意接触面积为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

练习一:[多选题]图10是实验用的锥形瓶,将锥形瓶放在面积为S质量为m的水平桌面中央,、

已知锥形瓶的质量为m1底面积为S1,当锥形瓶中倒入密度为ρ,质量为m2的液体后,液面高度为h,则

A.锥形瓶中的液体对瓶底的压力为m2g

B.倒入锥形瓶中液体的体积为m2/ρ

C.水平地面对桌子的再根据支持力为(m+m1+m2)g

D.瓶底对水平桌面的压强为(m1+m2)g/S

练习一解析:答案:BCD根据上述所讲内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 求出压力。排除A。再

根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在求压强时一定要注意接触面积为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D正确。再根据V=M/ρ选B正确,根据力的分析C也正确

练习二。【多选题】在0.5kg的平底空水桶内,装入15kg的水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

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0Pa。小刚用细线拴着体积为4×10-3m3密度为3×103kg/m3的金属球。当手提细线使金属球浸没在桶内的水中时,水面升高了5cm,如图乙所示。g取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800p a

B.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500p a

C.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5500 p a

D.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3900 p a

甲乙

第16题图

练习二解析:答案:BD根据上述所讲内容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不一定等与液体的重力,所以在计算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时,应先根据公式p=ρgh求出液体的压强,再根据F=pS 求出压力。但这个题是求增加的压强高度就是增加的高度5cm,但是要统一单位。根据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杯子和水的总重力。在求压强时一定要注意接触面积为容器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此题中多了一个上面拉有细线的小球,根据力的分析,除了小桶和水的重力,压力增加了小球所受到的浮力。根据P=F/S求出压强。

练习三.物理课外小组为了研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液体重力及容器形状的关系,同学们特意找了一些大小、形状各异(直筒形、开口大、开口小)的容器,他们先测出每个容器的底面积,实验时,在各个容器中都盛有同种液体,用仪器测量出各个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再计算出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力,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表一

实验序号容器

形状

底面积

/cm2

液体的

重力/N

液体的

深度/cm

容器底部所受

到的压力/N

1 20

2 10 2

2 10 2 20 2

3 5 1 20 1

表二

实验序号容器

形状

底面积

/cm2

液体的

重力/N

液体的

深度/cm

容器底部所受

到的压力/N

4 10 2.8 20 2

5 10 2 20 2

6 10 1.2 20 2

(1)分析比较表一中的数据可知:;

(2)分析比较表二中的数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3)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关于同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的结论是:。

练习二解析:答案:(1)直筒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

(2)不一定;

(3)同种液体,当深度和容器的底面积的乘积相同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相同。

本题是以半开放式的实验题出现的,也是液体对不同形状液体底部压力的应用,是用图像的方式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

以下为相关联系:

1.盛有水的试管从竖直位置逐渐倾斜时(水不溢出),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将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2.如图13—8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

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图13—8

3.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答案解析:以上的三个题都是液体压强的应用及考点。

1解析:考点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对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大,答案:C

2解析:考点为液体压强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对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大,答案:D,

3解析:先根据所给的已知条件判断三种液体密度大小关系,再根据p=ρgh 答案:C

三、本次课后作业:

附:复印纸上的相关习题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刘姣娆

家长签字:___________

龙文学校教务处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一)》优选教案范例《沉香救母》记述的是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一)》优选教案范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沉香救母(一)》优选教案范例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一……就……”的句式。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练武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词句,通过朗读、想象,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 ☆设计思路 1.创设情景,体会情感。 《沉香救母》的故事学生并不陌生,但课文的描写比较简单,如果只是停留在语言文字的描写上,学生的体会就会很深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情景的创设将更好在帮助学生体会故事的情感。 2.读演结合,以演助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演中悟,

教师则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内化语言文字。 3.词句训练,重视积累。 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是比较多的,对字词的巩固、积累是相当重要的,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效地进行字词训练,这就能减少课外机械地识记、抄写,提高识字效率。同时,形式多样的词句训练,也能帮助学生合理迁移,提高说话、习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出示小卡片)你会读这些生词吗? 美丽善良心狠手辣(代为板书) T:你能用其中一个词说一句话吗?你能用这两个词说一两句话吗? 2.出示填空:叹了一口气,含着眼泪说:“。”(根据课文内容说一说。) T:小朋友真会学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好这个故事。 二、读演结合,体验情感 学习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 1.小朋友,你们知道沉香的妈妈在哪儿吗?她是什么样的人? 学生回答,你是在哪个自然段找到答案的?找一找,读一读 2.以演促读。 ⑴.同桌两位同学分别扮演爸爸和沉香,把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演一演,教师巡视指导。 ⑵.请学生上台表演。评一评:你觉得他们演得怎么样?展开讨论。

特种设备管理

目录 第一章、什么是特种设备 (3) 第二章、特种设备告知管理 (4) 2.1 告知范围 (4) 2.2应提交的资料 (5) 2.3办理程序 (5) 2.2 建立质保体系 (5)

第一章、什么是特种设备 特种设备包括以下八大类设备: 一、锅炉:锅炉是指利用各种燃料、电或者其他能源,将所盛装的液体加热到一定的参数,并通过对外输出介质的形式提供热能的设备,其范围规定为设计正常水位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额定蒸汽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承压蒸汽锅炉;出口水压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承压热水锅炉;额定功率大于或者等于0.1MW的有机热载体锅炉。 二、压力容器: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容积大于或者等于30L且内直径(非圆形截面指截面内边界最大几何尺寸)大于或者等于150mm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 三、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 (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 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其中,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监督管理还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实施。

教学要求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18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帮助”造句。 3、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重点关键: 1、学会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图文对照,理解词语的意思。 课时划分: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说说沉香刻苦学武艺的故事 2、沉香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后,是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生字词,标小节号。 3、出示词语:救母血痕在乎 诚心打败凶恶激动 浑身巨响怀抱师傅跨转身 (1)自读这些生字词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诚”读翘舌音/“奔痕”读前鼻音/“捧诚”读后鼻音/“转”是个多音字,你能用它的两个读音分别组词吗? (3)带读,指读,齐读 4、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在读读,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 6、指名比赛读书 7、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导写字 救:左边的求写得稍微紧凑些,末笔是点。右边的反文旁写得舒展些 激:中间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写得紧些,左中右依次放开宽度。 3、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四、作业——正确美观地临写生字一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图文结合,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帮助”造句。 3、通过学习课文,再次体会小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默写词语。打败凶恶诚心激动 2、把默写的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2)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3)什么叫“救母心切”?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4)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导读 2、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2)从该段,你有读懂了什么?(3)出示:1、他翻过高山,跨过

学习情境4 化工装置安全检修 任务2特种作业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 压力容器的风险识别 【一、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2.5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1.0MPa·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氧舱等。 一、风险因素识别 1、物理性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 压力容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高温、高压及机械损伤,导致容器或管线内的的高温有机化工物料或易燃、易爆物料泄漏,造成中毒或火灾的发生。 (2)机械伤害 压力容器在运行或停车检修工作中,操作人员很容易造成磕碰火烫伤等机械伤害,给安全工作带来影响。 (3)作业环境不良 压力容器停车检修期间,容器内残存的有机物料外泄,厂区内有毒、有害物质积存严重,通风不好,或是地面有油不够清洁时,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一定的危害,严重时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 一、化学性因素 当厂区内泄漏的有毒、有害物质达到一定程度时,未开强制通风设施或强制通风设施失效、防护用品使用不当,会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二、行为因素 当操作人员出现误操作、或是不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违章作业等情况时,都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严重危害,影响安全操作的正常运行。当操作人员在作业时不慎从高处滑落,也会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二、防范措施 1、火灾、爆炸的防范措施 化工压力容器在检修期间泄漏出来的易燃、易爆物质非常多,要求操作人员

二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题 1.蚕姑娘 一、看拼音,写词语。 ɡūniɑnɡsānɡyèjiāo huàn ɡài fánɡxiǎnɡshēnɡ( ) ( ) ( ) ( ) ( ) 二、在正确的音节下面画“——”。 蚕(cán chán)衣裳(sāng shāng)眠(mián mán) 卵(luǎn nuǎn)旧(jiùiòu)漂(piāo piào)三、给下面的字加上不同的部首,再组词。 古_____( ) 良_____( ) 半_____( ) _____( ) _____( ) _____( ) 四、我会照样子写。 例:暖洋洋绿________ 白________ 黄________ 红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从________里钻出来的又________又________的蚕姑娘,一共睡了________次,每次醒来都变了样。第一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二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三次变得又________又________;第四次身体一天比一天________。 六、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通顺,在括号内标明序号。 ()我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条蚯蚓。 ()突然从泥土里钻出一条又细又长的虫。

()爸爸说蚯蚓能松土是益虫,我们要保护它。 ()我和爸爸正在菜园里拔草。 ()我问爸爸蚯蚓是益虫还是害虫。 七、阅读直通车。一粒种子 一粒种子睡在泥土里。他醒过来,觉得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 他有点儿渴,喝了一口水,觉得很舒服,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轻轻地吹着。种子问蚯蚓:“外边是什么声音?” 蚯蚓说:“那是春风。春风叫我们到外边去。” “外边什么样儿?也这么黑吗?” “不,外边亮得很。”蚯蚓一边说,一边往外钻,“我来帮你松一松土,你好钻出去。” 种子听了很高兴,又把身子挺一挺。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种子听见外边很热闹,连忙说:“啊,我要赶快出去!” 种子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突然一亮,啊,好一个光明的世界! 1、读了短文,我知道了种子发芽需要()、()和()等条件。 2、“光明”的近义词(),反义词() “暖和”的近义词(),反义词() 3、你能换过说法吗? 春风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鸟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春风在轻轻地吹,泉水在?_____________,小鸟在?____________,小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教案 授课对象:非机类本科生 教学时数:48学时 使用教材:《化工设备机械基础》董大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参考教材:1、《材料力学》学习指导书陈乃立、陈倩主编 2、《材料力学》(面向21世纪) 范钦珊主编 3、《材料力学》单祖辉主编 4、《Mechanics of Meterials》Ferdlinand P.Beer 等主编 第一篇力学基础 第一章刚体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规律 一、教学目的 明确工程力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了解力、刚体、平衡、力偶和力偶矩等概念,掌握静力学公理,在掌握不同约束的约束反力基础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其受力图;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会应用解析法求主矢和主矩,熟知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结果。能熟练地计算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二、教学内容(7学时) 1、绪论 2、力的概念及性质 3、刚体的受力分析 4、平面汇交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5、力矩、力偶、力的平移定理 6、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与平衡 7、静力学问题求解方法小结 三、教学重点

1、静力学公理 2、刚体的受力分析 3、力偶及力的平移定理 4、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及平衡规律 四、教学难点 1、约束及约束反力,刚体的受力分析 2、力的平移定理 五、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工程问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的思路。 六、本章习题:5, 7, 9, 12,19,21 第二、三章金属的力学性能、轴向拉伸与压缩及剪切实用计算一、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熟练掌握轴向拉压的内力和应力计算、胡克定律、强度条件,掌握强度分析的思路。掌握拉压时材料的力学性能,弄清材料力学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学主要内容(5 学时) ○1内力、截面法和应力的概念 ○2变形与应变 ○3轴向拉伸和压缩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点。 ○4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和应力。 ○5直杆轴向拉伸或压缩时斜截面上的应力。 ○6材料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7轴向拉压时的变形。 ○8轴向拉压的强度计算。

换热器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换热器是用来完成各种不同传热过程的设备。 二、衡量标准: 1.先进性—传热效率高,流体阻力小,材料省; 2.合理性—可制造加工,成本可接受; 3.可靠性—强度满足工艺条件。 ¥ 三、举例 1.冷却器(cooler) 1)用空气作介质—空冷器aircooler 2)用氨、盐水、氟里昂等冷却到0℃~-20℃—保冷器deepcooler 2.冷凝器condenser 1)分离器 2)全凝器 3.加热器(一般不发生相变)heater 1)" 2)预热器(preheater)—粘度大的液体,喷雾状不好,预热使其粘度下降; 3)过热器(superheater)—加热至饱和温度以上。 4.蒸发器(etaporater),—发生相变 5.再沸器(reboiler) 6.废热锅炉(waste heat boiler) 看下图说明其结构及名称

四、换热器的的基本类型 ~ 按传热方式或工作原理分类 1、直接接触式 2、蓄热式 3、间壁式 对于间壁式换热器,按间壁形状进一步分为 (1)管式 (2)紧凑式 (3)管壳式 , 五、管壳式换热器的分类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优点:结构简单、紧凑、布管多,管内便于清洗,更换、造价低,应用广泛。管坏时易堵漏。缺点:不易清洗壳程,一般管壳壁温差大于50℃,设置膨胀节。 适用于壳程介质清洁,不易结垢,管程需清洗以及温差不大或温差虽大但是壳程压力不大的场合。 2、浮头式换热器: 管束可以抽出,便于清洗;但这类换热器结构较复杂,金属耗量较大。 适用于介质易结垢的场合。 : 3、填料函式换热器:

造价比浮头式低检修、清洗容易,填料函处泄漏能及时发现,但壳程内介质由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宜处理易挥发、易燃、易爆、有毒的介质。 适用于低压小直径场合。 4、U型管式换热器: 结构简单,造价低,壳程可清洗,但管程不能清洗,一个管板,管子可自由伸缩,无温差应力,管板上布管少,结构不紧凑,管子坏时不易修补。适用于管、壳壁温差较大的场合,尤

《生活中的大数》第四课《比一比》 【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第四课《比一比》P27-28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比一比”的活动,掌握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用符号表示万以内数的大小。 2.通过游戏活动,进一步发展数感。 3.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三位数和四位数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总结并熟练掌握和运用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课件、数字卡片。学生;100以内的数字卡片。【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数的大小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和大数的学习基础,本节课力求把学生以往对万以内大数比较的分散的、不规范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规范的理性认识,并在有趣的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去游览我国的名山大川,那里的风光秀丽神奇,各有特色,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他们分别是哪

座山?一边去领略祖国的优美景色,一边学数学知识,好吗?(出示课件:播放黄山、香山、泰山、华山的风光片,引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之情。) 师:这是我国比较著名的四座山(出示图片及名称),大家把它们都认出来了,真了不起!那么,他们的海拨分别是多少米?(出示课件:黄山、香山、、泰山、华山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旅游的情境,引领学生进入真实的生活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活动二:实践活动探究新知 1、四位数与三位数的比较黄山位于我国安徽省,常年云雾缭绕,它的海拔约1865米,香山位于首都北京,秋天枫叶红似火,海拔约为575米。泰山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海拔约为1533米,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以险峻著称,海拔约为2155米,传说中宝莲灯的神话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大家都被沉香救母的故事感动,大家今后可一定要孝敬父母呀! (1)提出问题:黄山和香山哪座山高?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数,小声读一读,再想想这两个数那个更大呢?(板书1865()575) 学生可能会说1865大,因为1865是四位数,575是三位数,所以1865大。 师:其他同学还有想法吗?(指生回答并给予鼓励) 师:数位多的一定比数位少的大,对吗?比如四位数比三位数

沉香救母(一) 沉香救母(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习本课22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1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二、教学重难点: 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 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行默读训练。 三、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四、教法、学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能从音、形、义上区分它们,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教具准备: 字卡,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看过《宝莲灯》这部电影吗?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2、今天,我们学这个神话故事,因为故事比较长,要分两课学,板书10《劈山救母》(一) 教学“母”,看老师写这个字的笔顺,学生书空 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书。 二、初读 1、读课文,边读边画生字词 2、(出示生字词)叹气眼泪气愤心狠手辣 武艺默默累得力量善良腰酸背疼增添寒冬腊月 自读生字词 说说在生字的音形义上你有什么收获? “善”读翘舌音,“酸、增”读平舌音 “默”指的是不发出声音,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 带读,开火车读,齐读词语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做到正确流利。 4、指名分段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谁能读得更好?

三、初步理解课文 1、通过读,你读懂了课文中哪个问题? 2、通过读,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来解决。 四、教学生字 1、分析字形 “愤、默”看课后笔顺表自学,重点指导“武” 2、指导写字(略) 3、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3、体会沉香为救母而刻苦习武的决心 三、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自我加减 一、复习 1、指读词语 2、默词:默默、气愤、心狠手辣、习武、练功 二、新授

第一章 化工设备材料 第一节 概述 一、化工设备选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1、 操作条件的限制 2、 制造条件的限制 设备在制造过程中,要经过各种冷、热加工使它成型,例如下料、卷板、焊接、热处理等,要求材料的加工性能要好。 3、 材料自身性能的限制 二、选材要抓住主要矛盾,遵循适用、安全和经济的原则。 (1)材料品种应符合我国资源和供应情况; (2)材质可靠,能保证使用寿命; (3)要有足够的强度,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对腐蚀性介质能耐腐蚀; (4)便于制造加工,焊接性能良好; (5)成本低。 第二节 材料的性能 一、力学性能 材料抵抗外力而不产生超过允许的变形或不被破坏的能力,叫做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强度、塑性、韧性和硬度,这是设计时选用材料的重要依据 1、强度 强度是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产生塑性变形和断裂的特性。常用的强度指标有屈服点和抗拉强度等。 (我们先看两个实例,再作总结) [实例1]常温拉应力下20号钢的拉抻试验 [实例2]高碳钢T10A 的拉伸试验 (1)屈服点() 金屑材料承受载荷作用,当载荷不再增加或缓慢增加时,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这种现象,习惯上称为“屈服”。 s

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应力.即开始出现塑性变形时的应力,称为“屈服点”,用 (MPa)表示。 它即代表材料抵抗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条件屈服点( )工程中规定发生0.2%残余伸长时的应力,作为“条件屈服点” (2)抗拉强度() 金属材料在受力过程中,从开始加载到发生断裂所能达到的最大应力值,叫做抗拉强度。 由于外力形式的不同,有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抗剪强度等。抗拉强度是压力容器设计常用的性能指标, (3) 蠕变极限() 蠕变现象 [实例1] (某工厂的蒸汽管,由于存在蠕变,管径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大,壁厚减薄,最后导致破裂。) [实例2] (汽轮机的叶片,可能因蠕变发生过大的塑性变形,以致与轮壳相碰而打碎。) 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抵抗发生缓慢塑性变形的能力。 (4) 持久强度():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抵抗发生断裂的能力。 (5) 疲劳强度():(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会在远低于材料本身的屈服点时就已经断裂了,这种现象就是疲劳。 我们把经过106~108次循环试验而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作为疲劳强度,用表示 2、塑性 (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常用指标:延伸率、断面收缩率。) (1)延伸率: (试件受拉力拉断后,总伸长和长度与原始长度之比的百分率。) s σ2.0σb σn σD σ1-σ1-σ δ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读 《沉香救母》 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Stay focused on words and expressions and feel the inner emotions of the character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内心情感——读《沉香 救母》 《沉香救母》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美丽神话故事。因为看过动画片《宝莲灯》,孩子们对课文的故事情节很熟悉。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我认为不是简单地要让学生明白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而是应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沉香内心的情感,走进人物的心灵。 情感教育,是语文教学中永恒的话题。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教材把《沉香救母》分为(一)(二)两个故事。第一篇主要讲沉香立志救母,拜师学艺。第二篇主要讲沉香不畏艰险,劈山救母。两篇课文联系密切,前后贯通。“救母心切”是贯穿在这两篇课文之间的情感线索。不管是沉香在救母之前“习武练功”所受的劳苦还是在寻母途中尝遍的“千辛万苦”,“ 救母心切”这一情感始终是他前进的最大动力。在教学(一)时,我们可以抓住沉香刻苦练功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到沉香为了

解救妈妈,是如何刻苦练功的。比如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腰酸背疼”、“很想……但……一……就……”、“几年”、“终于”、“高强的武艺”等词句,从而感悟沉香坚忍不拔的毅力以及对母亲的一片孝心。在课文(一)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角色——爸爸。爸爸与沉香的对话以及两人的神情也是值得细细体味的。教学时,我们也可以抓住关键的词语,如“再三追问”、“含着眼泪”、“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等体会父亲内心十分痛苦却又无可奈何,小沉香“又难过又气愤”的心情。父亲和沉香的对话,还可以创设一个情境,进行表演朗读,加深学生对人物的情感体验,以便带领学生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沉香救母》(二)中,要让学生体会到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一路上吃尽了千辛万苦以及他和母亲相见时无比激动的心情。从两篇课文内容联系上看,“习武练功”是“救母”的准备过程,“劈山”是故事的延续和结果。教学一、二自然段,抓住“救母心切”、“奔去”、“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捧几口泉水喝喝”、“一个个血泡”、“一道道血痕”、“一点也不在乎”等词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沉香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精神。教学三、四自然段,在联系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沉香的“孝心”以及和“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时“无比激动”的心情。这里可创设沉香和妈妈相见时的情境,

《过程设备设计基础》 教案 4—压力容器设计 课程名称:过程设备设计基础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任课教师:

第4章压力容器设计 本章主要介绍压力容器设计准则、常规设计方法和分析设计方法,重点是常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4-1 概述 4.1概述 教学重点:压力容器设计的基本概念、设计要求 教学难点:无 压力容器发展趋势越来越大型化、高参数、选用高强度材料,本章着重介绍压力容器设计思想、常规设计方法和分析设计方法。 什么是压力容器的设计? 压力容器设计是指根据给定的工艺设计条件,遵循现行规范标准的规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经济正确地选取材料,并进行结构、强(刚)度和密封设计。 结构设计--------确定合理、经济的结构形式,满足制造、检验、装配和维修等要求。 强(刚)度设计--------- 确定结构尺寸,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以确保容器安全、可靠地运行。 密封设计--------选择合适的密封结构和材料保证密封性能良好。 4.1.1设计要求 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安全是前提,经济是目标,在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经济,经济性包括材料的节约、经济的制造过程和经济的安装维修。 4.1.2设计文件

压力容器的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图样 技术条件 设计计算书 必要时包括设计或安装使用说明书. 分析设计还应提供应力分析报告 强度计算书包括: ★设计条件、所用的规范和标准、材料、腐蚀裕量、计算厚度、名义厚度、计算应力等。 ★装设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还应计算压力容器安全泄放量安全阀排量和爆破片泄放面积。 ★当采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计算时,软件必须经“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评审鉴定,并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备案,打印结果中应有软件程序编号、输入数据和 计算结果等内容。 设计图样包括:总图和零部件图 总图包括压力容器名称、类别、设计条件; 主要受压元件设计材料牌号及材料要求; 主要受压元件材料牌号及材料要求; 主要特性参数(如容积、换热器换热面积和程数) 制造要求;热处理要求;防腐蚀要求;无损检测要求;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要求 ;安全附件的规格;压力容器铭牌位置; 包装、运输、现场组焊和安装要求;以及其他特殊要求。 4.1.3设计条件 设计条件可用设计条件图表示(设计任务所提供的原始数据和工艺要求) 设计条件图包含设计要求、简图、接管表等 简图------- 示意性的画出容器本体、主要内件部分结构尺寸、接管位置、支座形式及其他需要表达的内容。 设计要求-------工作介质、压力和温度、操作方式与要求和其他。 为便于填写,设计条件图又分为 一般设计条件图 换热器条件图:应注明换热管规格、管长及根数、排列形式、换热面积与程数等 塔器条件图:应注明塔型、塔板数量及间距、基本风压和地震设计烈度和场地土类别 搅拌容器条件图:应注明搅拌器形式及转向、轴功率等。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afety adm ini strator of pressure vessel 课程编码: 总学时:40 每学时:50分钟 适用对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 先修课程:无 大纲撰写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本课程为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技术培训课程。 2.目的是使学员了解、掌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主要法规、压力窗口综合基 础知识、压力容器结构及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及使用管理、事故危害及事故处理专业基础内容。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应用技能:(1)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主要法规;(2)压力窗口综合基础知识(3)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及使用管理; (4)事故危害及事故处理专业基础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基础知识授课学时:8 1-1 危险品分类; 1- 2 压力容器的介质分类及特性; 1- 3 气体的危险特性;

第2章:专业知识 授课学时:10 2- 1 压力容器的含义及分类; 2- 2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及工业生产工艺流程; 2- 3 阀门及密封元件; 2- 4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范围; 2-5 压力容器的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主要受压元件及其它部件; 2-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2-7 压力容器的载荷、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8 移动式压力容器管理和承压附件; 2-9 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用主要设备、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和主要设施; 第3章:安全管理知识授课学时:16 3- 1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体系; 3- 2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与卸载管理要求; 3- 3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 3- 4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与处理 3-5 压力容器验收、使用登记和变更要求; 3-6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要求; 3-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及常见缺陷处理; 3-8 安全附件安全使用和定期校验 3-9 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

快乐读书吧“从前有座山” 走进民间故事 教材分析:本册“快乐读书吧”安排在了三单元的最后,三单元是一个民间故事单元,有三个民间故事,分别是《猎人海力布》和《牛郎织女》。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口 语交际安排的是讲民间故事,习作是缩写民间故事。最后安排的是快乐读书吧,引导学生阅读中外民间故事。由导语、“你读过吗”、小贴士和“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四部分组成,导语把《从前有座山》这个故事作为引子,一方面提示了民间故事的口头性这一根本特点,另一方面是要唤起学生的记忆。 学情分析:民间故事的阅读,学生参差不齐。 课前任务:读故事《田螺姑娘》,完成前置作业单 教学目标: 1.产生阅读民间故事的兴趣,能自主阅读民间故事,了解故事的主 要内容。 2.能初步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感受故事中朴素的价值观。 3.能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教学环节: 一、谈话和视频导入,激发兴趣,初谈感受,体会民间故事口头性、 口耳相传的特点 1.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大家听过这个民间故事吗?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个故事,是奶奶讲给我听的。我最爱听故事,小时候总是缠着大人给我讲。有些故事我已记不清具体情节,但我清楚地记得,故事的开头基本都是“从前呀”,“很久很久以前”…… 师:老百姓讲的故事具有泛指性,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甚至 故事的主人公往往是含糊的,不确定的。 2.同学们,民间故事深受人们喜爱,很多民间故事都拍成了动画 片电影电视剧,请大家根据情节猜一猜这是哪个民间故事?可以抢答。 《沉香救母》《哪吒闹海》《梁山伯与祝英台》 3.你听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或周围别的人讲过民间故事吗?交流前置

《沉香救母》一教学案例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间神话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一部分。记叙了小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后,上山拜师,顽强学艺,刻苦练功,下决心就出母亲。课文配有插图,要引导学生观察,展开想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初步认识“一……就……”的句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重点词句体会沉香为了解救母亲而不怕困难,刻苦习武的精神。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从小就要xx,关心他人。 2、学习沉香那种不怕困难的精神,体会沉香对母亲的挚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体会不怕困难,刻苦习武的精神。 难点:体会沉香在寻找母亲过程中所受的苦难和沉香对母亲的挚爱情感。 教学设想: 1、课型:新授 2、基本理念:《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教学设计重视读的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3、基本

教学思路: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展示、多媒体动画、语言描绘、播放录音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幻画出对课文的情感体验。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对比、联想,使课文描写的情境在学生的头脑中再现、扩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录音。 预习课文,扫清阅读障碍,练习讲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xx,导入新课 1.(放歌曲)这首歌曲好听吗?知道是哪部动画片里的插曲吗?请学生讲讲《宝莲灯》的故事。 2.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播放《想你的365夜》,直奔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了对课文的阅读探究,激发读文的兴趣。】 二、初读感知,以读铺路。 1.学生静听课文录音。 【多媒体播放课文录音,从整体考虑,培养学生的听说能 力。】 2.识字读词。 ⑴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⑵{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教师导入:这些生字是我们读书的拦路虎,要想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要先把它们清除。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沉香救母》 教学反思 今天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我“‘再三’是什么意思?”其他的学生就有马上拿出字典翻找的,但是他们很快就迷惑了,因为字典上的解释他们并不理解。我突然发现,解释词语,以词解词,教学参考书(或是字典词典)上怎么说,原封不动到交给学生,结果学生记住的是一些似懂非懂的词义解释,印象并不深刻。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想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体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更是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 经过这一思考,我决定丢开教参和词典,让学生们通过形象的动作和表演来体会。两个学生分别演沉香和爸爸,一个学生先问:“爸爸,我长这么大还没有见过妈妈呢,我的妈妈呢?”“爸爸”叹了口气,没有回答。过了一会儿,“沉香”又问,“爸爸,我都那么大了,究竟我的妈妈在哪里?”“爸爸”看

了看沉香,还是没有做声。又过了一会儿,“沉香”又着急的问:“爸爸,人家都有妈妈,为什么我没有?我到底有没有妈妈,您告诉我呀!”“爸爸”无奈的摇摇头,终于讲出了真相。经过了这两个同学的表演,其他同学马上对“再三”这个词语有了深刻的印象,他们也体会了这个词的意思。这样的解释词语的方法,比单调的查字典要来得有趣多了! 今天上课时,一个学生突然问我“‘再三’是什么意思?”其他的学生就有马上拿出字典翻找的,但是他们很快就迷惑了,因为字典上的解释他们并不理解。我突然发现,解释词语,以词解词,教学参考书(或是字典词典)上怎么说,原封不动到交给学生,结果学生记住的是一些似懂非懂的词义解释,印象并不深刻。 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思维的主要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而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想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更是以具体体形象思维为主,思考问题更是离不开事物的具体形象。

沉香救母(二)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 体会沉香不畏千难万险,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诚之心。 2. 学习默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3. 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复习导入:(3分钟) 1.出示词语: 救母心切野果充饥孝心 日思夜想仙人打败凶恶 2.引读:话说沉香知道母亲被二狼神压在华山脚下后,为了早日救出自己的妈妈, 无论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练习武功, 时光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看,他长大了!在他不懈的努力下, 当年的小沉香如今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此时他怎样解救母亲的呢?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我们把勇敢的沉香请出来吧,请小朋友打开书60 页,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2. 沉香八岁开始习武练功,现在已经15岁了,这一练就是(七年)。在这七年里,沉香每天都想着早点救出妈妈,书中哪个词语表现出沉香这种心情。 3.哪个词可以看出来救母心切?怎么不用“走”? 这么着急想救母,还有哪些表示急切心情的词语呢? 出示:迫不及待心急如火刻不容缓焦急万分 4.是呀,小沉香的内心只有一个声音:一定要尽快救出自己的妈妈,请你读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二)教学第2自然段 过渡:沉香拜别了师傅,向着华山奔去。到华山可谓千里迢迢,一路上沉香可不容易呢!现在,就让我们也跟着沉香一起走上他的救母之路吧。 1.沉香遇到了哪些困难? 看,(出示图:群山、深涧) A要翻过这样的山,跨过这样的深涧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像这样的高山、深涧,沉香要走过多少呢? 出示: 他翻过几座高山,跨过几座深涧。 他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座深涧。 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不由地想起了一个人——大禹,想起了这样的句子 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走遍了千山万水,仔细察看水流和地形。 “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涧”可以用哪个词语来概括?

压力容器制造材料基础知识教案 第一章压力容器材料管理及程序 一、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重要性 1、保证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的基本条件; 2、影响到产品的制造周期; 3、影响到产品的制造成本。 二、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和运行 1、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 ①材料质量控制系统一般设采购订货、验收入库、材料保管、材料代用、材料发放和材料使用(标记和标记移植)六个环节和若干个控制点。 ②相应的台帐、表、卡等证明文件。 ③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 2、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建立 ①质量保证手册中明确管理职责,确定本系统的控制环节和控制点; ②控制程序(管理制度); 材料采购订货控制程序、材料验收入库控制程序、材料代用控制程序、材料保管、发放控 制程序、材料使用控制程序 ③按《容规》、GB150等要求规范材料系统的表、卡、单,力求证实性文件内容齐全,可追溯性强 3、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运行 ①对本系统有关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和考核,并向质保工程师报告本系统的运行情况; ②定期组织本系统有关人员学习有关压力容器法规、标准的要求,贯彻执行程序文件; ③对不合格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反馈质量信息。 ④协调本系统和有关部门、系统的关系; ⑤同质保体系有关人员修订材料管理文件局部或重大改动; ⑥定期检查本系统的质量记录表、卡、但的归档管理。 三、材料质量控制系统的质量控制 1、压力容器材料质量控制的要求 ①审核设计所用的材料,其牌号、规格、及运用范围是否符合要求; ②严格实施对材料从采购订货、验收入库、保管发放的全过程。 ③压力容器受压元件材料检验入库,应具有材料生产厂提供的并经厂家质量检验部门盖章确认的质量证明书。 ④应根据材料验收合格后的入库顺序、类别和炉批号的不同编制材料代号,通过材料代号标记、标记移植及容器制造资料中的反映,实现对材料的质量追踪; ⑤凡材料质量证明书中所缺的检验项目,法规、标准要求增加或复验的项目,应即使进行补项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⑥材料代用必须符合《容规》,并严格代用审批程序。 ⑦自觉接受并积极配合压力容器监察机构监督、检查和知道,对所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2、材料质量控制系统控制环节和控制点 (一)采购订货 1)、采购文件审批 采购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工程项目名称、产品名称、产品编号; ②材料规格、型号、数量及满足的材料标准和技术质量要求; ③有关标记和验证要求;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afety administrator of pressure vessel 课程编码: 总学时:40每学时:50分钟 适用对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人员 先修课程:无 大纲撰写人: 大纲审核人: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1. 本课程为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岗位技术培训课程。 2. 目的是使学员了解、掌握压力容器安全管理主要法规、压力窗口 综合基 础知识、压力容器结构及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及使用管理、事故危害及 事故处理专业基础内容。重点掌握四个方面的应用技能:(1)压力容器安全管 理主要法规;(2)压力窗口综合基础知识(3)压力容器安全监督及使用管理; (4)事故危害及事故处理专业基础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1章:基础知识授课学时:8 1-1 危险品分类; 1-2 压力容器的介质分类及特性;

1-3 气体的危险特性; 1-4 常用介质的主要特性、用途及危害与防护; 第2章:专业知识授课学时:10 2-1 压力容器的含义及分类; 2-2 压力容器常用材料及工业生产工艺流程; 2-3 阀门及密封元件; 2-4 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范围; 2-5 压力容器的结构型式及技术参数,主要受压元件及其它部件; 2-6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附件; 2-7 压力容器的载荷、应力、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2-8 移动式压力容器管理和承压附件; 2-9 移动式压力容器装卸用主要设备、计量器具与仪器仪表和主要设施; 第3章:安全管理知识授课学时: 16 3-1 压力容器使用单位安全体系; 3-2 移动式压力容器充装与卸载管理要求; 3-3 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和年度检查; 3-4 压力容器事故报告与处理 3-5 压力容器验收、使用登记和变更要求; 3-6 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要求; 3-7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装、改造、维修及常见缺陷处理; 3-8 安全附件安全使用和定期校验

沉香救母 (一)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沉香,一直跟着爸爸过日子,却从来没有见过妈妈。 一天,沉香问爸爸:“我怎么没有妈妈呢?”爸爸叹了一口气,没有回答。沉香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着出了真情。原来,沉香的妈妈是个美丽善良的女神,因为向往人间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压在了华山脚下。沉香听了,心里又难过又气愤,恨不得马上就去解救妈妈。 爸爸看出了儿子的心思,便说:“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 不久,沉香就告别了爸爸,上山拜师学艺。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贪黑地跟着师傅习武练功。有时累得腰酸背痛,很想松口气,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妈妈,浑身就增添了力量。 几年过去了,沉香终于练就了一身高强的武艺。 (二)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沉香15岁了。他救母心切,便拜别了师傅,向着遥远的华山奔去。 一路上,沉香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他一点儿也不在乎。 沉香的孝心感动了仙人,仙人送给他一把神斧。他打败了凶恶的二郎神,来到了华山脚下。 望着高耸入云的华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妈妈见面了,沉香心里无比激动。他举起神斧,奋力向大山劈去。只听“轰隆”一声巨响,大山被劈成了两半,受苦多年的妈妈重见了天日。沉香一头扑进了妈妈的怀抱。

精卫填海 相传,炎帝有一个女儿,名叫女娃。炎帝非常宠爱这个女儿。 有一天,女娃驾着一只小船到时东海去游玩,没想到海上起了风浪,像山一样的海浪把小船打翻了,女娃被淹死在了海里。炎帝虽然想念他的女儿,但也无法使她死而复生,只好独自悲伤流泪。 女娃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她的灵魂变成了一只小鸟儿。由于这鸟儿经常发出“精卫,精卫”的悲鸣声,人们就叫她“精卫”。精卫长着花脑袋、白嘴壳、红脚爪,有点像乌鸦,住在北方的发鸠山上。她痛恨无情的大海夺走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因此常常从发鸠山衔来小石子,或是小树枝,展翅高飞,一直飞到东海,把石子或树枝投下去,想把大海填平。 大海奔腾着,咆哮着,露出雪白的牙齿,凶恶地嘲笑她。 “小鸟儿,算了吧,就算你能干一百万年,也休想把我填平!” 精卫在高空答复大海:“哪怕是干上一千万年,一万万年,干到宇宙的终结、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 “你为什么恨我这样深呢?” “因为你夺走了我年轻的生命,将来还会有很多年轻无辜的生命被你无情地夺去。” “傻鸟儿,那么你就填吧!”大海哈哈大笑起来。 精卫在高空悲鸣着:“我要填!我要填!我要永无休止地填下去!你这叫人愤恨的大海啊,总有一天我会把你填成平地!” 精卫飞翔着,悲鸣着,离开大海,又飞回到发鸠山上,衔来石子和树枝投进大海。她往返飞翔,从不休息,直到今天,她还在这样做着。 就这样,精卫填海的故事流传了下来,人们常用这个故事激励自己要努力奋斗,坚持不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