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

摘要:

对江苏省某城市滨江地块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该滨江地块设计设想,重点构思总体布局、重要节点景观,以及对整体方案进行交通、人流、空间布局等分析。

关键词:

城市滨水地块

目录

1.设计背景 (4)

1.1设计背景 (4)

1.2设计范围 (4)

2.设计方案 (4)

2.1实地调研 (4)

2.2资料收集 (4)

2.3方案提出 (5)

3.方案实施 (5)

3.1总体布局 (5)

3.1.1规划结构分析 (5)

3.1.2交通组织分析 (5)

3.1.3空间景观分析 (6)

3.2重点设计 (6)

4.结果与结论 (6)

5.收获与致谢 (6)

6.参考文献 (6)

7.附件 (6)

1. 设计背景

1.1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都市中,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里,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加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需要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为了满足这一系列的问题,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在国外早已发展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近期在国家政策住宅用房被限的大背景下,作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城市综合体成了未来发展趋势。

1.2设计范围

本地块为江苏省某滨江地块,规划地块面积5.67公顷,是不规则长方形,内有一些住宅和一座废弃水厂。地块东侧为24米宽的滨江大道,北侧为15米宽的城市道路,南侧和西侧为12米宽的城市道路。地块周边地区东侧规划为滨江休闲绿带,南侧规划为星级宾馆,西侧规划为居住区,北侧的废弃火车站已改造成为一铁路博物馆。因此该滨水地段的更新改造工作显的尤为必要。它的合理开发和改造对增加城市亲和力以及提升城市形象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2.设计方案

2.1实地调研

本案具体位置四周被道路自然围合,交通便利。地块周边地区东侧规划为滨江休闲绿带,东侧道路较宽,环境最优,其他三面道路相对较窄。位于城市交通网络发达、城市功能相对集中的区域,拥有与外界联系紧密的城市主要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整个场地地势较为平坦,水土富饶。

2.2资料收集

通过查阅一定的相关资料,对中国城市综合体开发建设有一定的了解,并为此次

设计提供相关依据和合理建议,提高方案设计水平。

由相关资料得知,城市综合体的四大典型特征

特征一:超大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特征二:通道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这种交通系统形态打破了传统街道单一层面的概念,形成丰富多变的街道空间。

特征三: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通过标志物、小品、街道家具、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特征四:高科技集成设施。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其先进的设施充分反映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这种建筑形式产生的重要因素。室内交通以垂直高速电梯、步行电梯、自动扶梯、露明电梯为主;通讯由电话、电报、电传、电视、传真联网电脑等组成;安全系统通过电视系统、监听系统、紧急呼叫系统、传呼系统的设置和分区得以保证。

2.3方案提出

本地块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东面有难得的滨江休闲绿地。针对实地调研及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再结合本案的区位和自身的特点,把本次设计的功能定义为城市综合体,为市民打造一处以商业和文化娱乐为主的高品质的混合社区

3. 方案实施

3.1总体布局

本地块较为规则完整,为了与四周环境较为协调,住宅主要设在西北部,南部是商业酒店,东侧环境较好,应作为商住区。建筑在南北向有机地组织起来。通过挖掘区域地理、人文、植物特色,滨江地块的环境景观设计应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在利用原有地

形的基础上,使城市、道路与景观巧妙而有机地融合,以简洁明快的造园手法,创造出一个环境优雅、明快清新、景观丰富而又适宜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

3.1.1道路设置

为方便居民进入,体现其公共性,可达性的特点,开设四个出入口(其中设置两个个为机动车),西面开设一个人性出入口,从而方便人们使用而增加其自身的活力。利用地形的变化,小区人车完全分开,人行入口主要布置在沿滨江大道上;车行入口主要布置在北部和南部,在小区内部形成两条主要交通环道,同时在景观组团内部布置部分限行车道,仅必需时通畅,不会太大影响小区人行;公共绿地上只设人行出入口,以进一步提升组团景观中心品质。

3.1.2景观布置

本方案的景观设置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结合地形,尽力美化环境;另一方面是造景,对景,与主要入口以及景观视线相呼应,增强景点布局的合理性。沿街景观,结合台地的变化,以大台阶,跌水为主题,凸显了居住小区的品质。每个机动车入口,都设置了单独的开放空间,兼顾景观与视线。小区景点丰富,但不同景点有不同气质。临西南角主入口较近的主要景观区,设置了非常开敞的入口广场,以开阔的视野,大气的布局营造小区的入口景观;而北部景观区,则以小尺度的景观布局为主要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后花园。以广场为中心,形成一个大的组团景观区,从广场景观向两组团景观过渡,形成一条景观中心轴,组团内部根据水的变化,又形成各自的中心水轴,各个居住小组团景观围绕三大景观中心合理布置;同时,沿着道路,形成两个入口景观节点、一个商业广场景观节点和一条主商业轴;整个小区景观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提高小区的品质特色。

3.2重点设计

为满足城市精英阶层的居住、消费、休闲、娱乐、社交多种形态的高品质生活需求,大型城市综合体建筑必须拥有齐备的生活系统,其中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大型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和国际化写字楼。同时,因为综合体建筑包含多方面内容,所以一个综合体要有自己的一个专业的物业管理公司,根据不同的功能部分引进最为专业的合作伙伴,共同来管理项目,来为业主提供周到的服务。

在滨江地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尊重“地域历史文化”与“自然生态足迹”。以生态设计为原则,通过合理的植物配置、湿地公园生态净水、植物浮床水面净化水体等技术和手段

使环境生态得以持续发展;以文化为指导,把本地的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结合起来,继承和发扬地域文化特色,创造出独特的城市综合体。

4. 结果与结论

根据地形条件综合收集到的资料,加入自己的设计观点及部分注意事项,最终得出方案设计。该方案设计:规划设计从整个城市要求出发,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自然条件,强调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设计要求景观优先,同时满足城市综合体的建设要求,城市综合体的每种功能有其特定的运行时间范围,城市综合体将不同时间段的功能组织在一起,使其保持24小时的繁荣,提高了综合体的使用效益。城市综合体内各功能在时间上的衔接,使其各部分的活动组织有序,而且各部分的使用也能相互补充。

5. 收获与致谢

过本次设计,让我了解到城市综合体规划,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的改造成为集休闲娱乐总做居住为一体的高品质社区。体现地方特色,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建筑群体。让我更深一层次的了解城市地块如何加以更新和利用,以达到社会、生态与经济共赢的目的。

感谢课程设计老师的精心选题和认真的辅导,让我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近的接触到身边的工程实例,从而加深我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的认知。

6.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之景观生态模式.国外城市规划[M].1997(3);18.

[2](日)芦原义信.城市空间组合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3] 王磊.城市综合体的功能定位与组织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4] 韩东青、冯金龙.城市·建筑一体化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版

7. 附件

见设计图纸

年月日本次课程设计负责人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

道路及防护绿地规划设计

?知识重点: ?1.重点掌握城市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深入了解道路绿地的内容。 ?2.掌握道路绿地个部分的设计要求,各类防护绿地的绿化要求;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道路绿化则是城市绿地的网络基础。因此,道路绿化是城市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状或网状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城市之中,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从而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达到调节街道附近地区的温度、湿度、减低风速,改善街道的小气候,美化城市、方便交通等多方面的作用。 第一节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 一、道路绿地的断面布置形式 道路绿地的布置形式取决于城市道路的断面形式,我国现有城市中道路可分为 一板式、两板式、三板式等,道路绿地相应地出现了一板两带式、两板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四板五带式等断面形式。 (一)一板二带式-----1条车行道,2条绿带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绿化形式,中间是车行道,在车行道两侧的人行道上种植行道树。在绝大多数城市均选用此种道路模式。一般次干道、支线道路在10——40米宽的尺寸下,都采用一板两带式,道路横向距离近、障碍少,及经济又实用,管理也便利。 1、优点:简单整齐,占地少,结构简单比较经济,管理方便。 2、缺点: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同时,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不利于组织交通,易出车祸。

(二)二板三带式———道路在中间一条绿带隔离下分成单向行驶的2条车行道和两条行道树。一般城市主、次干道在40米以上尺寸,为了分离不同车辆混流、车流,提高交通效率,均采用此种模式。 二板三带式 1、优点:此种形式对城市面貌有较好的效果,同时车辆分为上、下行,减少了行车事故发生。 2、缺点:由于不同车辆,不能分开行驶,还不能完全解决互相干扰的矛盾。这种形式多用于高速公路和入城道路。 (三)三板四带式———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3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4条绿带,故称为三板四带式 优缺点:用地面积较大,但组织交通方便、安全,解决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合行驶的矛盾,尤其在非机动车辆多的情况下是较适合的。 (四)四板五带式—利用3条分隔带将车道分成4条

绿地设计说明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一、设计指导思想 1、以绿化为主,适当点缀小品,做到四季常绿,常年有花。 2、由于设计场地为司法部门,结合起特殊性质对场地进行规划,兼顾场地 的结构美观, 3、道路遮阳,交通畅通。 4、创造一两个游憩绿地,满足各类人群的户外活动要求。设计中心广场,满足人群的集散,及各类大场地的活动。 二、设计思想 此次设计场地为司法行政部门,由于其本身功能的特殊性,在设计中很多设计思路都是在满足司法部门本身的特殊要求。根据这一要求从而产生了以突出司法纪律和满足司法管教条件为主,以绿化游憩为辅的设计思想。根据地形的分布对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 三、布局与构思 整个场地呈对称布局,对此规划地设计选择不规则曲线进行规划,与规则的道路系统、建筑设施形成对比,从而也柔化太规则而产生的硬质化。多曲线的设计使得规划中的建筑包裹在一团优美的曲线之中。 根据司法局本身的布局结构,全区由一个纪律广场、一个小游园、一片湖泊游憩地、和一片规划农田用地组成。 1、纪律广场 地理位置:广场位于最近入口处,前方是男管教大队。 广场结合名字——纪律,设计和布局上都较简单,主要是突出纪律的规整性。 广场,由一片交叉水体形成边界,广场结构较简单,主要以满足司法局内部人群集散使用。中心景观,与周围水体相照应,形成一个单一而又统一的景观。 2、小游园 小游园位于几幢习艺楼间,主要是满足人们的户外活动,提供一个可以在室外学习的场地。 小游园呈中心式的布局,纵向为一条带状广场的休息场所,两边分别布置有凉亭,以提供游人休息的场所。左上角的为花带游览区,以色彩点缀小游园的色彩。 小游园多以游憩草地为主,种植各类乔灌木,形成一个小的生态系统。 3、湖泊游憩地 湖泊游憩地位于女管教大队前方,湖泊在此主要是增加空气湿度,从而起到调节小环境气候的所用。 在湖泊中心有小岛满足一小部分人的休息需要,同时连接小岛由形成一条新的游览路线,同时小岛也形成一个独立的景观,在小岛边界设有亲水平台,并可以作为观景平台。 湖泊驳岸使用自然山石形成驳岸,使驳岸自然美观,与绿地很好的结合,并且也可成为一整条的亲水驳岸。湖泊周围的绿地,为自然起伏的地势,使得人们在游览休憩时不是单一的,没变化的观赏。 在湖泊的前方空地上,设计两块大小不一,有自然起伏的小山丘,以自然山石围合的手法形成一块很惬意的游憩场地。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地方标准)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更新日期:2004-5-17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Greenland in Resident Areas 前言 为加强对北京地区居住区绿地设计质量技术指导和监督,提高北京地区城市居住区绿化设计质量和水平,依据GB 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04-01)、CJJ 48-92《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CJJ/ T91-2002《园林基本术语标准》(2002-12-01)、《北京市城市绿化条例》、《北京市公园条例》,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城市新建和改建的多层、高层楼居住区和居住小区,包括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化设计。非城市地区的居住区绿化设计可参照执行。 居住用地内地下设施覆土绿化设计和屋顶绿化设计按照相关规范或指导书执行。 本标准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北京市园林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丽莉、朱虹。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 (1)城市绿地规划应结合城市其他各项用地的规划,综合考虑,全面安排。我国现有的耕地不多,城市用地紧张,因此在城市各项用地的布局方面,一方面要合理选择绿化用地,使园林绿地更好的发挥改善气候、净化空气、战备抗灾、美化生活环境等作用;另一方面,要注意少占良田,在满足植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利用荒地、山岗、低洼地和不宜建筑的破碎地形等布置绿化。 (2)城市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地区性强,各城市的自然条件差异很大。同时,城市的现状条件、绿化基础、性质特点、规模范围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城市中,各区的条件也不同。所以,各类绿地的选择、布置方式、面积大小、定额指标的高低,要从实际的需要和可能出发,编制规划,切忌生搬硬套,单纯追求某一种形式、某些指标,致使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有的城市从外地引进了大量不适合当地自然条件的树种,因生长不良,纷纷淘汰,只能重新培育乡土树种,致使城市面貌长期不能得到改善。对于名胜古迹多、自然山水条件好的城市,公共绿地面积就会大些;北方城市风沙大,就必须设立防护带;夏季气候炎热的城市,就要考虑通风降温作风的林带;而老城市、建筑密集,空地少,市内绿地面积不足,绿化条件差,需要充分利用建筑区的边角地、道路两旁的空地,设置街头小游园、绿带、绿岛等,使其星罗棋布的分散在旧市区,既创造了居民日常游息的场地,也美化了旧城面貌,天津是这方面成功范例。 (3)城市绿地应均衡分布,比例合理,满足全市居民休息游览的要求。我国多数城市的市级公园绿地,除物大和大城市外,一般都只有两个左右,当然很难做到均匀分布,但区级公署及居住区游园,就要满足均匀分布的要求。同时,原则上还应根据各区的人口密度来配置相应数量的公共绿地。但往往人口密度大,建筑密集的地区,可供绿化的用地少,在规划中就需要逐步多开辟公共绿地,国外也注意在市中心人口密集地段尽量开辟绿地,如美国纽约市中心绿地为3m2/人,为解决城市绿地均衡分布的问题,可遵循“四结合”原则:点(公园、游园)、线(街道绿化、游息林荫带、滨水林带)、面(分布广大的小块绿地)相结合;大中小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重点与一般相结合,构成有机整体。 (4)城市绿地规划既要有远景的目标,也要有近期的安排,做到远近结合。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有近及远的过渡措施。例如,对于建筑密集、环境较差、人口密度高的地区,应相应结合旧城改造留出适当的绿化保留用地,到时机成熟,即可迁出居民,拆迁建筑,开辟为公共绿地。在远期规划为公园的地段内,近期可作为苗圊,起到控制用地的作用。如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复习资料整理

填空以及判断 霍华德规划每个城市居民的公共绿地面积要超过 35平米 2、最早见于史册的园林形式为周文王的“灵囿” (囿为四周有墙垣想围合的一块较大 的地方,供狩猎活动,开凿池沼做养殖灌溉之用,筑高台供祭祀之需,园林的雏形) 世界园林的三大体系:①东方园林体系(以中国为主根)②欧洲园林体系(文艺复 兴意大利台 地园林--法国古典园林--英国风景园林)③西亚园林体系(以伊斯兰教为 主) 1、 3、 私家园林和寺庙园林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造园的主流 4、 计成 《园冶》 5、 中国园林的分类: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寺庙园林 6、 7、 凡尔赛宫苑设计师:勒诺特 8、 极简主义的代表:彼得?沃克 9、 结构主义的代表作:拉?维莱特公园(把公园解析成为点、线、面分离的体系) 1、 每人有10~15平米的树林地或者25?30 m2的草地面积就能够供给所需要的氧气并吸 收掉二氧化碳 2、 对二氧化硫的抗性越强的植物, 一般吸收二氧化硫的量也越多。 阔叶树对二氧化硫 的抗性一般比针叶树要强 1、1843年动用税收建造了伯肯海德公园, 标志着世界第一个城市公园的正式诞生 (奥 姆斯特德) 2、美国的第一个城市公园 纽约中央公园于1858年在曼哈顿诞生 1880年“公园 运动 3、1880 年美国园林设计师:奥姆斯特德 设计了波士顿公园体系 4、 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建造与人共享的人造生态系统思想 5、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 总体规划的必

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 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 入和细化。(是对城市各类绿地及物种在类型、规模、空间、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系 统化配置及相关安排) 6、2002年,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附属绿地G4其他绿地G5 G1 :公园绿地、综合绿地、全市性公园、区域性公园、社区公园、居住区公园、 小区游园、专类公园、儿童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历史名园、风景名胜公园、游乐 公园、其他专类公园、带状公园、街旁绿地 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化面积之和一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绿地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一城市用地面积 10、带状公园的宽度一般不小于 8米 11、在历史保护区、旧城改建区,街旁绿地面积要求不小于 1000平米,绿地占地比例 不 小于65% 防护绿地的种类: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带、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带 13、道路绿地:包括道路绿带、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路侧绿带、交通岛绿地 14、红线宽度大于 5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30%,红线宽度在40~50米的道路绿 地率不得小于25%,红线宽度小于40米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 20% 15、古树:树龄在 100年以上 名木:有重大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规 划基础资料 分为五类:公园绿地 G1生 7、 城市绿地三大指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均绿地面积、 城市绿地率 8、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 G1 一城市人口数量 人均绿地面积: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一人口( G1、G2 G3 G4) 服务半径 居住区公园: 500~800 小区游园: 300~500 12、 16、

绿化设计说明

v1.0 可编辑可修改 绿化工程设计说明 一、规范及依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2)《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2-2012; (3)《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4)《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 (5)《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T34-91; (6)《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二、设计内容 本设计为高速公路接线路行道树设计及人行道外空闲地绿化设计(含30#道路人行道外空闲地)。本次高速公路接线路设计行道树种植共计256棵,玻璃钢网片;空闲地采用灌木,绿化面积4896㎡。 行道树采用本地香樟,胸径≥15cm。空闲地绿化设计模式为:当空闲地宽度小于米时单种红叶石榄;当空闲地宽度大于等于米时承S形种植“色带+球形植物(或者小型乔木)”,色带植物品种采用红继木、红叶石楠(红色)、三峡蚊母,苗高30--45厘米之间,球形植物采用红继木球、黄杨球等。在空闲地宽度大于5米的区域再适当种植樱花、樟树、紫薇等乔木。在道路右侧边坡上用灌木进行造型(金森女贞,红继木),其余留空播种混合草籽(含野花))。 现有绿化乔木必须外迁或者砍伐的,需会同甲方及相关园林管理部门共同商议决定。外迁乔木应在适合植物成活的季节移栽,如无法避免反季节移栽,应考虑反季节施工措施及补偿费用,以提高成活率。 三、施工要求 1、地下管线应在绿化施工前敷设,绿化施工过程中应先探明相关管线,严格控制乔木中心与地下管线及路灯灯杆的距离关系,详见《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第条。 2、绿化养护:绿化定为二级养护,养护时间为1年,养护期间负责摘除杂草、杂物、浇水、追肥、修剪整形、抹不定芽、防风、防病虫害等。 3、其它未尽事宜应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施工与验收规范执行。 4、沿线路灯灯杆如与现状乔木种植相冲突地方应相互避让,如乔木生长高度达到一定年限后,后期养护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成型后的乔木进行截头处理,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保证安全。 四、绿化种植设计 (一)苗木种植前的修剪说明 1、种植前应进行苗木根系修剪,宜将劈裂根、病虫根、过长根剪除,并根据苗木表中要求对树冠进行修剪,以满足景观要求,保持地上地下平衡。 2、乔木类修剪应符合下列规定: (1)具有明显主干的高大乔木应保持原有树型,适当疏枝,对保留的主侧枝应在健壮芽上适当修剪,可剪去枝条1/5~1/3。 (2)无明显主干、枝条茂盛的乔木,对干径10cm以上树木,可疏枝保持原树型;对干径5~10cm的苗木,保持原有树型,带全冠。 (3)枝条茂森具有圆头型树冠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树叶集生树干顶部的苗木可不修剪。具轮生侧枝的常绿乔木用作行道树时,可剪除基部2~3层轮生侧枝。 (4)用作行道树的乔木,定干高度宜大于3M,第一分枝点以下枝条应全部剪除,分枝点以上枝条酌情疏剪,并应保持树型原型。 (二)种植说明 1、严格按苗木表规格购苗,应选择枝干健壮,形体优美,无病虫害的苗木,大苗移植尽量减少截枝量,严禁出现没枝的单干单木,乔木分枝点不少于4个。 2、大苗移植严格按土球设计要求。 3、种植穴位放样应根据先行确定的道路,同时参照网格并遵守苗木与上述物体及各种地下管线的距离的有关规定规范。 (三)苗木的土球与树穴的要求说明 1、土壤要求:绿化面层最少为100cm为良好土壤。即不含砂石、建筑垃圾,如果是回填土,不能是深层土。最好以疏松湿润、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肥沃冲积或粘壤土之间较为理想。如果在土层薄、结构不良的石砾土、重砂土、粘质土中长势会弱,基肥不得采用目前市面上油性很大的垃圾肥。 2、挖树穴要正确:必须是坑壁垂直形。且要比根系球大出30CM以上。且要加上20公分厚有机肥,再复以一薄园土后种植,使苗木今后生长强壮,克服土壤贫瘠的缺点。以下树穴均为错误:锅底形、上小下大形、上大下小形。 3、树木土球计算应为:普通苗木土球直径=2*树地径周长+树直径,大苗土球应加大,根据不同情况土球是胸径的8-10倍,土球厚度应是土球高度的 2/3。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的要点 居住区绿地设计在内容设置上要健全,同时应充分考虑各级绿地的服务半径。除中心绿地,其他绿地应尽可能的均衡布置,点、线、面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还应注意方便居民前往,并尽可能和公共活动场所和商业中心结合。 平面布局与立面设计 (1)平面布局:平面布局在划分上可分为规则式和均衡自由式。规则式即有明显的主轴线、对称或不对称,或者呈规则的几何图形;均衡式则布局灵活,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自由分区,但在总体上要给人一种均衡合理的感觉,自由活泼但又不失严谨。平面设计中要注重色彩的处理,绿地虽然要以"绿"为主,但也不能太单一,可利用有色植物如红叶小檗、金叶女贞等或成片草花使绿地有一定的色彩变化。(2)立面设计:立面设计应以满足功能为基础,与平面布局有机结合。设计中可充分利用自然地形起伏(必要的可进行人为塑造)、乔灌木、建筑小品、花架立体绿化等来塑造立面效果。大片绿地则可利用成片乔灌木、竹林等来塑造。同时立面设计也应考虑到动态透视效果,以取得移步换景的良好效果。 植物的选择与配置 绿地的绿化效果主要靠植物来实现,为创造出舒适优美的居住区环境,植物选择与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

(1)以绿为主,采用常绿树与阔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使绿地一年四季都有良好的景观效果。 (2)植物栽植要避免过于杂乱,要有重点、有特色,在统一中求变化,在丰富中求统一。 (3)植物的选择要注意适合当地条件,便于日后管理。应选择病虫害少,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如法桐、白蜡、银杏、毛白杨、国槐、垂柳、女贞等。草花可选择宿根生及自播繁殖能力强的,如美人蕉、波斯菊、虞美人、葱兰等。在立体绿化面可利用地锦、紫藤、爬山虎等。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标准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 1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1998-05-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围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的绿地。 3.2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居住区道路 为居住区交通服务,并用于划分和联系居住区的各个小区的道路。 4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 4.1居住用地的各种绿地应在居住区规划中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配套,并在居住区详细规划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居住区规划确定的绿化用地应当作为永久性绿地进行建设。必须满足居住区绿地功能,布局合理,方便居民使用。 4.2小区以上规模的居住用地应当首先进行绿地总体规划,确定居住用地不同绿地的功能和使用性质;划分开放式绿地各种功能区,确定开放式绿地出入口位置等,并协调相关的各种

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

选择题 1、关于园林规划描述正确的有(A、B、C ) A 从广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发展规划,由园林行政部门制定。 B 从狭义讲,园林规划就是具体的绿地规划,由园林规划设计部门完成。 C 园林规划有长期规划、中期规划和近期规划之分。 D 狭义的园林规划就是园林绿地设计。 2、关于园林绿地设计含义理解正确的有(A、B、C、D ) A园林绿地设计是一个微观的概念。 B 园林绿地设计是以规划为指导。 C园林绿地设计是园林设计者利用园林要素对园林空间进行组合,创造出一种新的园林环境。 D 园林设计的成果是设计图和说明书。 3、属于园林构成的要素有(A、B、C、D) A 山水地貌。 B 道路广场。 C 建筑和构筑物。D植物和动物。 4、园林规划设计不同于林业规划设计,除共同考虑的问题外,还应考虑的问题是(D)A经济。 B技术。 C 生态。 D xx。 5、园林绿地的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园林规划的特殊性,因此在园林规划设计时应符合的要求有(A、B、C) A 先确定主题思想。

B发挥生态效益。 C 应有自己的风格。 D 应以建筑为主。 6、园林规划设计的作用有(A、B、C、D) A保证xx绿地的发展和巩固。 B是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园林绿地建设费用的依据。 C园林绿地施工的依据。D 园林绿地建设检查验收的依据。 7、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有(A、B、C、D) A科学依据。 B社会需要。 C功能要求。 D经济条件。 8、园林设计的适用原则所包含的意思有(A、B) A因地制宜。 B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C美观。 D 个性化。 9、关于园林规划设计原则描述正确的有(A、C、D) A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的基本原则。 B美观是设计首要考虑的问题。 C适用、经济、美观三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有附录)

居住区绿地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住区绿地规划原则、居住区绿地设计一般要求、开放式绿地设计、封闭式绿地设计、和居住区道路和停车场绿化设计。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新建和改建居住区绿地的规划设计和工程验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J 85 灌工程技术规范 CJJ 48-92 公园设计规范(1993-01-01) CJJ 75-97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998-05-01)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居住区绿地 在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住用地范围内的绿地和居住区公园。包括居住区、居住小区以及城市规划中零散居住用地内的绿地。 3.2 开放式绿地 引导居民进入,为居民提供休憩的绿地。一般包括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组团绿地以及按开放式绿地设计的宅间绿地等。 3.3 封闭式(装饰性)绿地 以观赏为主,不引导居民进入,主要用于改善居住区局部生态环境和美化居住环境的绿地。一般包括宅间绿地和建筑基础绿地。 3.4 居住区公园 在城市规划中,按居住区规模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配套公共绿地。 3.5 小区游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配套建设的,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 3.6 组团绿地 直接靠近住宅建筑,结合居住建筑组群布置的绿地。具有一定的休憩功能。 3.7 宅间绿地 在居住用地内,住宅建筑之间的绿化用地。通常以封闭式观赏绿地为主。 3.8 建筑基础绿地 在居住区内各种建筑物(构筑物)散水以外,用于建筑基础美化和防护的绿化用地。 3.9

绿地规划设计

1、观光农业是指以农业项目为依托,以大中城市游客为服务对象,经 规划设计来满足游客观光、品尝、娱乐、劳动、学习等不同旅游功能需求为中心的新型产业形态。 2、观光农业类型:a、多元综合性 b、科技示范性 c、高效生产 性 d、休闲度假型 e、游览观光型 3、绿化规划设计要点: a、生产区 以落叶小乔木为主调树,常绿灌木为基调树种,配以 草花,注意与农作物季相景观互补。 b、示范区 种类相对丰富,注意季相变化和各单位区内的特色 c、观光区 以绿色生态为基调,植被景观要活泼多姿,季相丰 富,注意散场所,要留足够大的流动空间。 d、管理服务区 一般采用规则式种植方式,植被景观色块对比强 烈,层次丰富。 e、休闲区 以自然式种植为主,可片植观花乔木与花灌木,季相 丰富,景观效果好。 4、工厂绿地的组成部分:a、厂前区绿地 b、生产区绿地 c、仓库区 绿地 d、绿化美化地段 5、工厂绿地设计原则: a、适地适树 b、注意防污植物的选择 c、根据生产工艺的需求 d、勇于繁殖,便于管理 6.工厂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及常见抗性树种: 原则:1.适地适树;2.防污树种的选择;3.根据生产工艺的要求;4.易于繁殖,便于管理 抗二氧化硫:樟树、棕榈、夹竹桃、海桐、黄杨、构树 滞尘树种:刺槐、重阳木、榆树、广玉兰、梧桐 防火树种:山茶、油茶、海桐、冬青、女贞 7.车间绿地设计要求: 一、总要求:1.有利于生产和室内通风采光,距车间6-8米内不宜栽植高大乔木; 2.要把车间出入口两侧绿地作为重点绿化美化地段; 3.考虑职工劳动特点和对园林植物的种类和布置的喜好 二、不同性质车间的要求: 1.对环境有污染的车间: A.粉尘:有利于粉尘扩散或吸附,起隔离、分区遮蔽作用 B.化学物:有利于有害气体的扩散、稀释,能抵抗、吸收及监测有毒气体的植物,不宜布置休息绿地,可铺设开阔草坪、稀疏栽植乔灌

园林设计说明

江南水乡风格休闲庭院设计说明 一、基本概况: 休闲院的园林绿化设计是在整个休闲院建设过程中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休闲院要体现的是一种江南水乡风格,不仅可以美化环境、陶冶情操,还能达到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目的。 二、绿化设计依据: 1、由我公司提供的施工平面图; 2、庭院景观设计的相关规范。 三、设计主导思想: 本次景观设计以古典江南水乡的风格为主导思想,做到自然、简洁、大方;体现江南古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最终使整个休闲院具有休闲、娱乐、度假的功能。 四、设计特点有: 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创造一个幽雅江南水乡的环境,通过营造 优美的环境,创造一种江南水乡的庭院风格。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出现代、生态、环保的设计思想。 2、植物配置以乡土树种为主,疏密适当,高低错落,形成一定的层次感。色彩丰富,主 要以常绿树种作为“背景”,以四季不同花色的灌木进行搭配。尽量避免裸露地面,广泛进行垂直绿化并用各种灌木和草本类花卉加以点缀,达到四季常绿,季季有花。3、适当安置园林小品,小品设计力求在造型、颜色、做法上有新意,使之与建筑相适应。 周围的绿地不仅可以对小品起到延伸和衬托,又独立成景,使全区的绿地形成以集中绿地为中心的绿地体系。 四、设计原则: 1、“以人为本”,创造舒适宜人的休闲娱乐的环境,体现江南水乡的庭院风格。人是景观的使用者,因此首先考虑使用者的的要求,做好绿化的总体布局,同时具有休闲娱乐的功能。 2、“以绿为主”,最大限度提高绿视率,体现自然生态的主体。 设计中主要采用以植物造景为主,绿地中配置高大乔木,茂密的灌木,营造出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 3、“因地制宜”是植物造景的根本。 在景观设计中,选择适生树种和乡土树种,要做到宜树则树,宜花则花,宜草则草,充分反映出地方特色,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最经济、最节约,也能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崇尚自然”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纵观古今中外的庭院环境设计,都以“接近自然,回归自然”作为设计法则,贯穿于整个设计与建造中。只有在有限的生活空间中利用自然、美化自然,寻求人与建筑小品、山水、植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才能使环境有融于自然之感,达到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具体设计: 1、休闲庭院门口和主干道的设计:体现整个休闲院的设计思想,即一种江南水乡庭院的风格,进行合理的绿化造型和植物配置设计; 2、鱼塘周围的设计:鱼塘的之间的两条过道要以一种江南水乡古建筑廊道的风格设计,在过道边是配置一些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同时设置一些桌椅和钓鱼平台,鱼塘的左侧设计为自然式驳岸; 3、休闲区的设计:整个休闲区要体现一种自然、安静、小桥流水人家的设计风格,休闲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教案教学单位:美术学院任课教师: 该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总课时36学时,2 学分。 绪言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就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色空间系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在城市用地范围内,根据各种不同功能用途的园林绿地,合理地来布置,使园林绿地能够改善城市小气候条件,改善人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并创造出清洁、卫生、美丽的城市。) 园林绿地还具有内容丰富的设施、高度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并与城市各组成部分,组成完美的有机整体。在另一方面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又是指导城市园林绿地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任务: 1、确定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2、选择和合理布局城市各项园林绿地,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 3、根据国民经济计划、生产和生活水平及城市发展规模,研究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发展速度与水平,拟定城市绿地的各项指标; 4、提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调整、充实,改造、提高的意见,提出园林绿 地分期建设及重要修建项目的实施计划,以及划出需要控制和保留的绿地;5、编制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图纸和文件; 6、对于重点的大型的公园绿地,还需提出示意图和规划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应提出重点园林绿地的设计任务书,内容包括绿地的性质,位置、周围环境、服务对象、估计游人量布局形式、艺术风格、主要设施的项目与规模、完成建设年限、建设的投资估算等。作为园林绿地详细规划的依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工作主要由城市规划部门和园林部门以及其他有关 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协作完成。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及其用地选择

绿地规划设计说明样本

课程名称: 设计题目: 院系: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年月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城市滨江地块规划设计 摘要: 对江苏省某城市滨江地块现状、城市总体发展方向、景观规划结构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该滨江地块设计设想,重点构思总体布局、重要节点景观, 以及对整体方案进行交通、人流、空间布局等分析。 关键词: 城市滨水地块

目录 1.设计背景 (4) 1.1设计背景 (4) 1.2设计范围 (4) 2.设计方案 (4) 2.1实地调研 (4) 2.2资料收集 (4) 2.3方案提出 (5) 3.方案实施 (5) 3.1总体布局 (5) 3.1.1规划结构分析 (5) 3.1.2交通组织分析…………………………………………………… 5 3.1.3空间景观分析 (6) 3.2重点设计 (6)

4.结果与结论 (6) 5.收获与致谢 (6) 6.参考文献 (6) 7.附件 (6) 1. 设计背景 1.1设计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现代都市中, 习惯快节奏的人们需要在一个方便、快捷、经济、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空间里, 享受高效率的生活和工作, 加之城市人口极具增加, 土地资源严重不足, 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 需要集约化充分利用土地, 为了满足这一系列的问题, 于是城市综合体便应运而生。在国外早已发展出成熟的”城市综合体”, 近年来在国内一些主要城市正以一种新的商业地产模式逐渐发展起来。而且近期在国家政策住宅用房被限的大背景下, 作为商业地产主流的城市综合体成了未来发展趋势。 1.2设计范围 本地块为江苏省某滨江地块, 规划地块面积5.67公顷, 是不规则长方形, 内有一些住宅和一座废弃水厂。地块东侧为24米宽的滨江大道,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符合那几方面要求

问答题 1、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符合那几方面要求? 答:(1)应表现主题思想。 (2)运用生态原则指导园林规划设计。 (3)园林绿地应有自己的风格。 2、园林美是形式美与内容美的高度统一,它的主要内容有那几方面? 答:(1)、山水地形美,(2)、借用天象美,(3)、再现生境美,(4)、建筑艺术美,(5)、工程设施美,(6)、文化景观美,(7) 、色彩音响美,(8)、造型艺术美,(9)、旅游生活美,(10)、联想意境美。 3、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那几方面? 答:形式美的规律性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1)、主与从,(2)、对称与均衡,(3)、对比与协调,(4)、比例与尺度,(5)、节奏与 韵律,(6)、多样统一。 4、形式的确定主要有那些依据? 答: (1)、应根据园林的性质确定园林的形式。 (2) (3)、根据不同的意识形态确定园林形式。 (4)、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确定园林形式。 (5)、试述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 答:世界园林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园的数量不断增加,面积不断扩大。 (2)园的类型日趋多样化。 (3)规划布局上以植物造景为主。 (4)园内的养护管理上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5)着世界性交往的日益扩大,园林界的交流也越来越多。 6、园林绿地的布局方法有那些? 答:园林绿地的布局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园林静态布局;园林动态布局;园林色彩布局。 7、色彩在园林绿地中有那些作用? 答:色彩在园林绿地中的应用主要有四大方面:(1)天然山水和天空的色彩。可利用朝霞、晚霞作为园林中的借景;也可以用高大的主景 背景效果;如青铜雕塑、建筑物等,利用建筑物、植物的色彩及在水中得倒影产生奇特效果。 (2)园林建筑、道路和广场的色彩。 (3)园林的植物色彩配置合理可以创造出秀丽的园林景观效果。 (4)观赏植物的配色可以丰富园林的色彩。 8、园林的布局原则有那些? 答:(1)、园林布局的综合性与统一性。主要表现在a、园林的功能决定其布局的综合性。b、园林构成要素的布局具有统一性。c、起开结 合,多样统一。 (2)、因地制宜,巧与因借。即a、地形、地貌和水体应结合地形特点,就地取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景观设计说明范文 兰州石化学校园林规划设计 1.总述 石化学校新址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兰州交通大学后部,新增总面积约128亩左右,其中建筑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5~40%,道路面积约占总面积的15~20%,景观面积约占3~5%,绿化面积约占30~35%左右.新址新建行政楼一栋,教学楼一栋,图书馆与实验楼各一栋,学生宿舍四栋,综合楼一栋,体育场一个,食堂一座,还有活动中心与体育器材室及配电室等。建筑小品主要包括入口处的大门主广场、假山喷泉、花架一座、还有小游园的亭子一处、主楼边的广场与喷泉、主楼后花园中的亭子、以及宿舍楼前的花架一座、还有图书馆周边的小型广场以及雕塑,设计中还包括了一部分小品设计。总体效果见图纸2。 2.主体规划思想与设计理念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

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2.1以“人”为本,突出绿化服务功能: 校园的绿化本着为师生服务为主的原则,力求创造景色宜人、愉悦舒适的环境,为师生以及其他职工提供学习知识、交流思想、启发智力、表达感情、休闲娱乐的人性化空间。 2.2体现校园文化特色,突出“教书育人”的气氛: 充分挖掘校园环境特色和文化内涵,体现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起到寓教于游的作用,来陶冶师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 2.3体现时代特色,突出时代精神: 通过建筑、小品等现代材料的应用,建筑造型等的现代化设计,体现时代特色;在景观营造上,以植物造景为主,坚持乔、灌、草多层次复式绿化,坚持环境建设和功能建设同步,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理想的读书治学环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要求。 3.道路设计 主干道设计宽度为8米,次要道路设计路宽为4~6米,路边人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 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 摘要: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精心设计每一个部分,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优美的居住场所,将居住与建筑、社会生活品质相结合,使住宅区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点”。本文说明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要求,分析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点,探讨了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促进策略。 关键词: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现代城市居住区的设计与建设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的总体规划,从城市用地、建筑布点、群体空间、结构造型、改变城市面貌以及远景规划等全局考虑,合理有效地利用城市的有限资源,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来创造一个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生活的环境,让居民区与城市自然地融为一体。 一、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的基本要求 1、以人为本 我们在进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时,要注意体现“以人为本,崇尚自然,营造和谐的人居环境”的理念。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物构图的均衡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绿化苗木选择应按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来设计,乔、灌、花草复式栽植,小品的设计和位置要满足人的行为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为人们创造一个可游可憩的理想空间。 2、园林设计全面介入 园林设计工作者全面参与居住区总体规划,提早介入总体规划设计,改变以往由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规划师在建筑、道路及绿地布局确定之后,再进行居住区绿地的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方式,这样

就有利于合理布局居住区绿地和完善其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绿地率,充分利用规划建设用地内外的自然地形地貌,绿化基础等有利的生态、景观条件,不再把居住区绿地设计当成锦上添花,可有可无的东西。 3、充分选用居住区中原有自然生态因素 本着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用最小的投入,最简单的维护,达到设计与当地风土人情及文化氛围相融合的境界。在居住区设计时,居住区靠山、临水时,规划布局使居住区内的开放空间系统与周围山水环境取得有机联系;在丘陵、缓坡地上的居住区,建筑布局依山傍势,高低错落,在绿地规划设计时,充分结合丘陵、缓坡地的自然地形条件,使地形空间更加丰富。 二、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与建设要点 居住区绿地应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利用原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以宅旁绿地为基础,以中心绿地为核心,以道路绿地为网络。既要保持格调的统一,又要在立意构思,布局方式、植物选择等方面做到多样,在统一中力求变化。最终使绿地均匀分布在居住区内部,使绿地指标,功能均得到平衡。针对不同的绿地类型要有具体的设计方法。 1、居住区外围绿地 居住区外围绿地应充分考虑其周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例如有的居住区临近城市主干道,由于车辆多,噪声大,这时绿地的规划要重视防护林的布置,一般以冠大干高的落叶树,常绿树以及花灌木相互配植,增强其降低噪声,减弱灰尘以及安全防护的作用,行数以三行以上为好。如果用地充足,应考虑在防护林带内布置小型休息地,以尽可能的使居住区建筑远离城市主干道,使居民有一个良好的休息环境。同理,如果附近有工矿企业、喧闹场所等对居民有影响的休息单位,都要注意防护林的布局。 2、中心绿地 中心绿地位于小区的公共中心区域,为本居住区居民提供商业,文化,娱乐等服务。一般按面积大小,居民人数多少分为居住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华北地区某小区设计说明 姓名:董健 学号:2013220313 专业班级:园林133班 院系:新科学院城市规划系

华北地区某小区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背景 该居住小区位于华北地区,基地西、北面临公路,地内城市道路已规划完毕。基地规划用地约140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占4800平方米,其余都是土地。本项目的目标是建成一个环境优美,造型新颖,设施、设备齐全,使用方便的中高档居住小区。 二、设计依据 国家和地区现行的有关工程与建筑设计的各类规范、规定及标准 甲方认可的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及初步设计方案 甲方提供的总图及其他相关建筑施工图设计资料 三、设计内容、范围 基地范围内的室外园林建筑施工图设计 四.设计原则 本次设计以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以自然布局为基础,整个园林植物设计重点是突出色、香,注重植物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从而也使整个居住小区显得更加和谐。 五.总平面布置 居住小区路网依据规划设计的原则要求,按照“通而不畅,顺而不穿”的要求进行规划,组织道路交通,以形成良好的区内环境。组织了完善的步行系统。 居住区整体空间组织以居住区的中心广场和中心绿地为中心,结合道路系统规划和建筑布局,组成不同类型,性质的空间层次,着力为居民提供一个绿色、健康、人文、自然的居住环境。在小区的入口处,规划设计了起到引导人流作用的小片绿地,很好地突出了入口,展现小区的识别性作用,形成了城市与小区之间的过渡性空间。进入小区后,首先展现的是小区内的景观,中心一个喷泉,周

围绿地环绕。 通过小区级道路,将区内的公共性空间与组团半公共性空间作出限定和划分:之后通过消防道及步行系统,进入小区组团,实现了由城市空间——过渡性空间——区内公共性空间——组团半私密性空间的演变。步行系统的空间组织及环境设计将区内半公共空间与区内的公共空间穿插在整个步行的过程之中,与空间演变相结合,展现了更为丰富的景观环境的变化 结合整体布局与组群规划,本规划的绿化系统以步行绿化主轴为骨架,以带状绿化为主要布置形式,结合步行系统规划,有机联系各组群绿地,使各个组群绿化连为一体,增强户外空间连续性。将中心绿地、宅间绿地和沿街绿地相结合,使之成为统一绿化系统。绿化环境设计在强调组团空间个性化塑的同时,更为注意整体意境,将小区户外环境书写成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诗篇。小区的景观体系与空间序列是以人、自然、建筑、环境有机融合为主旨构建,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精心组织景观节点、景观轴线及观景通道等景观要素,从而形成丰富生动、层次分明、高低错落、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和天际轮廓线,构筑小区独具特色的形象。 小区以主入口广场和中心绿化广场为主景观节点,主景观节点不仅是小区视线的焦点和居民公共活动聚集的交汇点,也是小区居高俯瞰与远眺的观景点。在此建设公建和建筑小品,使之成为整个居住小区的视觉中心。 小区中心绿化广场大致呈圆形,在这里广场、雕塑、喷泉、草坡、花园、绿树相得益彰、变化丰富,成为展现小区形象的最重要的场所。 小区绿地采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形成小区中心绿地——宅间绿地的二级绿化系统,从而使绿地更均匀地接近居民。小区中心绿地座落在西北小区的中心枢纽位置,绿地内布置小区中心广场,包括各种活动场地、健身设施、娱乐设施及喷泉、凉亭、架空柱廊等建筑小品,并以此为核心向外扩充,使周边绿地自然地延伸到建筑底层,使建筑、绿化、娱乐设施与居民的活动行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小区居民最适宜的娱乐、休息和交往场所,充分体现规划设计“以人为本”的宗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